一、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呼唤物流企业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在“首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3中国物流(企业)年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王波,苟宁[1](2021)在《百年风华 “流”金岁月——记录中国物流业100个“第一”(上)》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物流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物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本文回顾物流业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采取文献综述形式梳理与记录物流业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100个"第一"。
《物流研究》编辑部[2](2020)在《“十四五”规划物流业发展“中国物流30人论坛”》文中认为2020年11月3日晚18时,新华社受权播发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中四处提到"物流",站在"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启的新起点上,为解决物流业如何开好局、起好步,聚焦怎么学、怎么想、怎么干,我们邀请了国内30位专家学者,他们在仔细研读《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李冰漪[3](2015)在《二十五年 回眸过往——往事并非如烟 中国物流之发展篇》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储运》杂志迎来创刊25年之际,我们站在时代的路口,回顾物流业的发展史——机构的改革、环境的变迁、政策的出台,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些年里有一批人为物流业奔走呼号,为促进中国物
顾声乐[4](2013)在《经济学视角下的物流公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服务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一方面,人们十分高兴地享受着现代物流业带来的快捷简便的服务,另一方面,人们又对物流成本过高、物流服务粗放等问题进行诟病。物流业究竟怎么了?从一些主要国家物流业发展的经验看,物流业发展都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支持。日本1992年颁布了《中小物流企业集约化促进法》(常被称着《物流促进法》;美国1996年提出了《美国运输部1997年——2002年财政年度战略规划》;欧盟各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邮政民营化改革中,各国在为现代物流业制订相当严格的作业和服务规范的同时,也制订了一些放松管制促进其发展的公共政策。我国现代物流业起步晚,现代物流活动中发生的很多问题,都与物流公共政策支持不到位有着相当大的关系。比如:物流成本过高,与道路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度与经营收费制度是分不开的;物流服务粗放,与我国物流作业标准化工作推进缓慢是分不开的;物流效率低下,与我国物流信息化工作和物流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低下是分不开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实际反映出了我们物流公共政策跟不上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公共政策跟不上,利益协调不好,物流业发展呢?当然就跟不上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要受到社会广泛诟病。本文试图站在经济学视角,从现代物流产业属性及公共政策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入手,结合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标准化、物流信息化等方面的政策情况展开讨论。借鉴西方公共政策选择学派和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成果,强调物流公共政策机制中,应该以实现物流公共福利为目标,应该引入相关利益主体进行政策博弈,应该通过民主选择机制按机制设计要求形成物流公共政策。本论文第一章作为导论,仅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物流公共政策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本论文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就是能总结他国的发展经验,利用公共政策引导本国各新兴产业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少走弯路。发展中国家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公共政策的支持,金融业如此,信息产业如此,现代物流业也如此。本文第二章,着重介绍现代物流业的产业特征及公共政策需求。现代物流业有着相当高的社会化程度,现代的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有着十分复杂的主体关系,从物流方案的制订到物流方案实施、从物流活动中的承保承运承贮到物流速递配送、从物流活动的卖方起点到买方终点,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交织,这些利益关系的协调需要有相应的物流公共政策引导。同时,现代物流业已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商业和储运业务的物流传统特征,深深地渗透于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很多政府文件都将现代物流业列入新兴服务业,这也需要有相应的公共政策支持。再者,现代物流业与现代金融业、现代信息业相似,它们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不是象产业经济学所描绘的前向后向或旁侧的简单的联系,而类似于经济纽带、粘合着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因为现代物流业与现代金融业、现代信息业在物资与资金、信息方面的高渗透性,国民经济不再是一堆马铃薯似的产业联系,而是钢筋混泥土似的产业联系。要确保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有着很强协同性的整体,现代物流业和现代金融业、现代信息业一样,都需要有强有力的公共政策体系支持。本文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物流公共政策经济分析的基础与理论框架。在这一章中,引入了公共福利函数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与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学术成果,对物流公共政策分析建立起了理论框架。物流公共政策必须立足于社会的物流效用与物流福利函数的提升,必须适应社会物流公共偏好;物流公共政策不应该是物流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者的游戏,而应该引入各物流关系主体进行充分博弈,并在博弈均衡的基础上进行公共选择;在形成物流公共政策时,还要按照机制设机的一般原理,实现激励相容、显示偏好和贝叶斯均衡。福利函数与博弈论、公共选择、机制设计等,是西方经济学贡献给人类的宝贵的思想财富,对我们物流公共政策机制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帮助,现代物流业的利益主体关系相当复杂,涉及的现代物流活动的环节也相当复杂,充分利用好西方经济学相关学术成果,会更加有利于我们制订着能充分满足社会需要的物流公共政策。本文第四章,主要是介绍物流及相关领域的公共政策。现代物流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技术,整合社会物流相关资源,在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上,实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从政策内容上看,现行物流公共政策体系大体包括这样几个部分。一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中的公共政策;二是物流作业标准及物流标准中的公共政策;三是物流信息化的公共政策;四是政府的物流企业政策。现行的物流政策涉及的行业和部门都很多,而各行业和部门政策在形成时,并没有充分反映物流公共政策效用与偏好,也没有进行各利益主体的博弈与公共选择,更没有按公共政策机制设计要求,实现激励相容与显示偏好、贝叶斯均衡。现行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体现相当不充分,主要还是过去行政主导经济时期的行政指令在充当着公共政策。这样的物流公共政策反映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意志多,反映社会物流公共偏好少;维护相关部门利益多,平衡协调物流各主体利益关系少。这导致现在的物流过程中,矛盾重重、协调性相当差,与物流发展中对公共政策的需求有相当大差距。本文第五章,主要是介绍物流公共体系及构建设想。首先,必须要走出官僚行政部门的狭窄视野,按公共性原则构建来物流公共政策体系。物流公共政策体系包括物流公共政策的目标体系、物流利益主体关系、物流主体利益博弈机制、物流公共政策选择抉择机制和物流公共政策工具体系。物流公共政策必须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体现出公共性来,这不是对物流公共政策的理想主义的期望,而是物流公共政策实践中的现实要求。我们不能再继续行政官员制订行政性物流政策的模式了,行政性政策指令只适应于计划经济,而唯一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只能是反映物流公共效用及偏好的公共政策、只能是经过充分利益博弈和经过公共选择程序的公共政策、只能是满足激励相容、显示偏好和贝叶斯均衡物流主体能自原遵从的公共政策。从西方经济学视角看,我们构建物流公共政策机制,需要利用好现行的部际联系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社会物流统计调查工作,建立各级物流协会的民意反馈机制,在公共物流政策形成过程中,反复征求意见,建立必要的公共政策表决形成机制,并在公共政策形成时建立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及演示,能在获得政策实践时的反馈信息而及时得到调整。本论文第一章导论确立选题;第二章分析现代物流产业特征和公共政策需求;第三章介绍有助于公共政策形成的西方主要经济学原理,确立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第四章分析现代的物流公共政策及缺陷:第五章提出构建物流公共政策体系和物流公共政策机制的政策建议。全部五章内容,希望能从经济学视角,分析物流公共政策及形成机制,并有助于提升我国物流公共政策公共性和公共政策水平。让人们能更高兴地享受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的快捷简便的服务,这实际上是现代物流业为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贡献的福利,也反映了建立良好的物流公共政策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愿景。而人们对物流成本过高、物流服务粗放、物流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行的严厉诟病,却反映了现行物流业发展的不足,反映了现行物流公共政策并没有协调好现代物流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反映出我们现代的物流公共政策公共性并不充分。这些问题,也提出了物流公共政策努力要实现的目标与方向。
邓良[5](2012)在《“双业联动”视角下的中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成就瞩目,物流总额逐年增加,物流成本占GDP比例逐步减少,物流业在服务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物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作用”更加重要。现在和今后很长时期内,物流业的发展都意义重大。那么,物流业的发展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战略?这是个有价值和深刻的课题。同时,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的发挥了举足重轻的作用,然而制造业大而不强,通过加强制造业物流能力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也势在必行。所以,本博士论文选取基于“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视角来研究物流业的发展战略这一研究课题,具备的学术和实际指导意义。基于“双业联动”视角的物流业发展战略,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就是本论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必须研究清楚几个问题: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双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阻碍因素、呈现出怎么样的发展趋势等,之后再进行基于“双业联动”视角的发展战略探讨,最后是案例研究的支撑。所以本论文按照“理论梳理——现状与问题分析——战略设计——案例支撑”的技术路线,分为11章来撰写,其中战略设计是重中之重,基本遵循“宏观——中观——微观”的思路展开论述。通过进行较为系统研究,文章提出具备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结论。从论文可知,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发展宏观面良好:总额迅速增加、增加值稳步上升、行业整体效益明显上升、物流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与战略性合作加强,等。然而也存在不少问题:社会物流需求不足,物流费用仍然偏高;物流服务主体功能的欠缺制约着经营服务专业化发展,导致专业化物流供应不足:相关要素发展不平衡影响着物流服务运作集约化和一体化,等。作为中国支柱性产业的制造业,也取得长足的发展。产值高速增长,总规模达到全球第一;利用外资更加注重质量,逐渐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等;但也存在产业低端等诸多问题。通过分析,可以知道物流业与制造业是两个关联度较强的产业,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但是由于各种阻碍因素,目前我国的这两个行业并没有处于联动协调发展的状态,只是呈现出这样的趋势。如何设计行之有效的基于“双业联动”的物流业发展战略,是关键所在。论文在一系列的现状、问题和联动机理的分析之后,再探讨战略的实现途径。通过论证表明,首先可以从“国家竞争优势”的视角,通过建立“双业联动”的“钻石模型”来探讨物流业发展的策略:需要巩固物流现有生产要素,发展物流业高级生产要素;扩大制造业物流需求;逐步构建和完善制造业物流价值链,促进物流产业链的横纵向一体化发展;组建战略联盟联动合作形式等。接着从合作博弈论的视角建立“两业联动”的合作模型。通过合作博弈模型的分析与验证,并结合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实际,可以得出一些策略结论:支持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整合制造业集聚区的物流功能;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信息共享与标准对接: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任机制:建立双业联动过程中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协调机制;在加强企业合作创新理念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委托——代理”机制,等。此外,协同物流是双业联动的一个较新的发展思路,论文通过分析得出“双业联动”应该立足于打造战略重塑与体系重塑模型的协同物流模式。具体到企业的层面发展协同物流,要实现物流服务的制造业价值链嵌入与实现协同演进。协同物流发展的实际操作层次是供应链的协同,由于汽车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其协同发展具有推广价值。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协同模式和运作方式,获取多方共赢。双业联动发展在实践方面也开始出现成效,物流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范围,涉及到了制造业的各种行业,联动发展的模式也具有不同的特点,逐渐向着深度和广度纵横发展,一些战略实践的案例为我国“双业联动”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总之,本毕业论文对“双业联动发展”的研究,相对系统也具备自己的相对创新性,然而由于各种局限因素导致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所以研究展望,大有文章可做,任重而道远。
李敏[6](2011)在《物流产业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经济时代向信息经济时代的演进,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普及,融合现象不断涌现,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学者们大多关注于对传媒产业的产业融合现象的研究。基于传媒产业的产业融合研究,很多学者沿着自己的专业方向和思路展开对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如农业、能源业、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等等。物流活动与企业生产销售的各项活动息息相关,与人们日常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将“货畅其流”作为建国四大纲领之一。百余年后,物流业更被经济学界赞誉为企业发展的“第三利润源”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领域,也是落实扩大内需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物流业与国民经济中农业、工业、商业等产业发展存在着紧密地联系。从内在的、固有的本质属性来看,物流产业系统发展本身具有融合的特性。然而,进一步研读和总结现有文献可以发现,虽然产业融合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专门研究物流产业融合问题的文献却较少。现有对物流产业融合现象的研究文献缺乏对物流产业特性和物流产业发展背景的足够关注,无法全面揭示物流产业融合现象的动因,对物流产业融合现象的路径和方式的研究大多直接套用产业融合的一般研究成果,缺乏对物流企业和物流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的深入探析,对物流产业融合效应的讨论和分析,也缺乏定量方法的科学验证。鉴于此,本文试图对物流产业融合现象进行剖析,探析物流产业融合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方式,以及物流产业融合对物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整体上从物流产业融合的动因、演进路径、融合效应等三个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问题,对内在本质上就具有融合特性的物流产业系统进行分析。物流产业融合动力因素分析的研究任务是揭示不同产业发展阶段背景下,物流产业融合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研究内容以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物流产业融合的动力因素为主线展开,在对物流职能演进历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物流产业融合的内生性激励因素和外生性激励因素,并构建案例进行分析。物流产业融合动力因素的分析是对物流产业融合现象诠释的基础。物流产业融合演进路径分析的研究任务是对物流产业融合产生过程的分析。这个过程的本质是什么,物流企业如何选择,物流产业融合又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这都是物流产业融合演进路径分析的内容。由于物流产业融合的外因和内因基本上都是通过微观运作主体(如物流企业)的运作过程体现出来的,融合路径的分析主要以自组织理论为依据,从微观层面的视角,对物流产业融合过程的本质和物流产业融合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物流产业融合效应分析的研究任务是基于物流产业融合的内在激励因素和外在激励因素共同作用,借助物流产业结构演化的动力模型,分析物流产业依据需求的融合创新模式对物流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并揭示物流产业融合可能会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
范晓林[7](2011)在《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流业作为一个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以及区位优势,决定了其强大的物流需求及广阔的物流发展空间,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将为推进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合理的综合服务,从而对西部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优势依托资源优势,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大的物流需求。近年来,依托丰富的绿色农畜产品和煤炭、电力、绒毛、稀土、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资源,借助西部地区一批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的竞争与合作,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经济的持续高涨带动了消费品流通市场的大发展和逐年庞大的外需贸易,形成了强大的物流需求。由于外生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素质的提高,使得企业对物流环境的改善变得尤为迫切,现代物流业发展已经提上议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己是其必然选择,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加入WTO为西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发展规则。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使通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利用外资的渠道也逐步拓宽。国家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建设了若于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随着这些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都为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目前,中国学界对国内物流业研究较多,成果也很多。特别是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把物流业列入调整和振兴十大产业后,中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同时对中国现代物流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理论与应用研究必须有新突破和提升。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受历史、地理区位、基础设施、市场发育程度、体制机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现代物流发展一直比较滞后,理论研究成果也较为零散,对西部区域物流研究成果也较为鲜见。本论文研究将弥补学界对西部地区物流研究之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本论文从区域物流视角切入,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精益物流和准时制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等为基础,在梳理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和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劣势条件及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及西部大开发新10年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思路、原则、战略定位及基本构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架构体系和政策体系。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理论基础系统完整;二是目标定位明确,有一定的战略前瞻性;三是物流架构体系比较独特;四是论文部分内容在相关研究领域属首次提出。论文的不足体现在:一是对现代物流的相关政策解读不够,导致论文中缺少深入的理论分析;二是第一手实证资料较少,文献资料较多,故使该论文对整个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的微观研究不够;三是由于目前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发展在中国尚属初阶段,论文有些观点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邹晓坤[8](2006)在《中外运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良好的物流系统能够为组织提供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对于公司组织来说,传统的优势如低成本劳动、自然资源、巨大的市场或独一无二的技术已经渐行渐远,获得可观的竞争优势要求企业组织内部能够全面理解顾客和他们所寻求的附加价值。 企业应致力于开发和实现一种全面的物流能力,一个经过良好设计的完善的物流战略和实施系统,才能具有高度的客户反应能力,同时能在潮流暗涌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本文从促进中外运物流发展的目的出发,介绍了物流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结合国内外物流优势企业战略特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实践分析。并且通过对中外运经营现状的SWOT分析,对中外运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制定和实施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作者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前沿的物流理念,紧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参考了多家物流企业的发展经验,运用多重定性定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希望能为中外运集团发展现代物流服务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杨志华[9](2005)在《物流的舞台谁唱主角?》文中提出跨国公司也不一定就选择外资物流企业来进行物流外包,不管黑猫、白猫,能逮住耗子就是好猫,所以不论企业是什么资本背景,重要的是能为客户提供适合的物流服务和合理的价格。
丁俊发[10](2004)在《入世三年与中国物流业》文中研究说明入世之初,不少外国专家都认为,物流业是中国加入 WTO 以后受冲击最大行业之一。三年过去了,如何评价? 要衡量入世后,外资进入对物流业的影响度,主要看两大指标,一是对中国物流
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呼唤物流企业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在“首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3中国物流(企业)年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呼唤物流企业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在“首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3中国物流(企业)年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2)“十四五”规划物流业发展“中国物流30人论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专家:贺登才 |
专家:海峰 |
专家:刘伟华 |
专家:赵林度 |
专家:汪旭晖 |
专家:刘志学 |
专家:张锦 |
专家:张浩 |
专家:胡志华 |
专家:孔继利 |
专家:郝皓 |
专家:黄福华 |
专家:刘大成 |
专家:关旭 |
专家:施先亮 |
专家:荆林波 |
专家:白世贞 |
专家:毕国海 |
专家:余玉刚 |
专家:林有来 |
专家:王惟 |
专家:韩东亚 |
专家:陈海权 |
专家:姜旭 |
专家:李勇昭 |
专家:鲁渤 |
专家:王国文 |
专家:杨文华 |
专家:宋华 |
专家:丁俊发 |
(3)二十五年 回眸过往——往事并非如烟 中国物流之发展篇(论文提纲范文)
物流,从陌生到熟知 |
中物联开启物流业新风貌 |
WTO加速全球一体化助推中国物流现代化进程 |
物流政策暖风频吹 |
(4)经济学视角下的物流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
1.2.1 国内外物流公共政策现状及研究成果比较 |
1.2.2 国内物流公共政策研究存在问题 |
1.3 本课题的学术思想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论文逻辑与技术路线图示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的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2. 现代物流业的产业特征及公共政策需求 |
2.1 物流相关概念及物流活动主体分析 |
2.1.1 物流相关概念形成与发展 |
2.1.2 物流活动主体分析 |
2.2 物流业新兴服务业的产业性质及特征分析 |
2.2.1 关于物流业是新兴服务业的战略定位 |
2.2.2 现代物流业新兴产业特征 |
2.2.3 物流业纽带经济特征 |
2.2.4 物流业战略性产业特征 |
2.3 现代物流业对公共政策的强烈需求 |
2.3.1 物流业发展状况与政策需求 |
2.3.2 物流公共政策效应 |
2.3.3 物流公共政策供应不足及其他问题 |
2.4 泛在时代物流与物流U战略 |
3. 物流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框架 |
3.1 物流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关于公共政策本质内涵的认识 |
3.1.2 公共政策与公共福利函数 |
3.1.3 公共政策与公共选择问题 |
3.1.4 公共政策与机制设计理论 |
3.1.5 总结现代西方先进学术成果对物流公共政策研究的意义 |
3.2 物流公共偏好与物流公共福利函数 |
3.2.1 物流效用 |
3.2.2 物流福利函数 |
3.2.3 物流公共福利函数与物流公共偏好 |
3.3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与政策选择模型分析 |
3.3.1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与政策选择模型的一般说明 |
3.3.2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仲裁型博弈模型分析 |
3.3.3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战略型博弈模型分析 |
3.3.4 物流公共政策博弈——环境型与补贴型政策博弈模型分析 |
3.4. 机制设计理论与物流公共政策分析 |
3.4.1 引入机制设计理论的博弈分析 |
3.4.2 在物流公共政策设计中引入激励相容 |
3.4.3 在物流公共政策设计中引入显示原理 |
3.4.4 在物流公共政策设计中引入执行原理 |
4. 物流及相关领域公共政策 |
4.1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中的公共政策 |
4.1.1 物流基础设施及其产品特征 |
4.1.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运营模式 |
4.1.3 运用理论框架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政策分析 |
4.2 物流作业标准及物流标准中的公共政策 |
4.2.1 物流作业标准及物流标准的公共性 |
4.2.2 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公共政策 |
4.2.3 运用理论框架进行物流作业标准及物流标准公共政策分析 |
4.3 物流信息化的公共政策分析 |
4.3.1 物流信息化及混合产品性质 |
4.3.2 我国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公共政策 |
4.3.3 运用理论框架进行物流信息化公共政策分析 |
4.4 政府的物流企业政策 |
5. 物流公共政策体系及建议 |
5.1 按公共性原则构建物流公共政策体系 |
5.1.1 物流公共政策目标体系 |
5.1.2 物流公共政策主体关系 |
5.1.3 物流公共政策利益博弈机制 |
5.1.4 物流公共政策选择机制 |
5.1.5 物流公共政策工具体系 |
5.2 物流公共政策必须体现公共性 |
5.3 对我国建立物流公共政策机制的设想 |
5.3.1 现行的部际会议机制与物流采购联合会 |
5.3.2 物流统计调查工作体系 |
5.3.3 政策草案与征求意见渠道 |
5.3.4 物流公共政策的表决机制 |
5.3.5 物流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及演示 |
5.3.6 邮电民营化改革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5)“双业联动”视角下的中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3.1 论文框架图 |
1.3.2 论文的内容安排与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关于物流的研究 |
2.2 关于产业发展战略以及物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
2.2.1 关于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
2.2.2 关于物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
2.3 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 |
2.3.1 国外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 |
2.4 物流业与制造业关系以及“双业联动”问题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本论文的主要理论基础 |
3.1 社会分工与委托代理理论 |
3.1.1 社会分工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的内涵 |
3.1.2 社会分工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与“双业联动”的关系 |
3.2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 |
3.2.1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概述 |
3.2.2 价值链与钻石模型理论 |
3.3 合作博弈理论 |
3.3.1 合作博弈的内涵 |
3.3.2 合作博弈的特征 |
3.3.3 合作博弈的形式 |
3.3.4 合作博弈的应用领域 |
3.4 协同物流理论 |
3.4.1 协同物流的内涵 |
3.4.2 协同物流的内容 |
3.4.3 协同物流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 |
4.1 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1 中国物流业发展历程 |
4.1.2 物流市场的总体规模分析 |
4.1.3 物流市场需求发展状况 |
4.1.4 物流市场供给状况与特征 |
4.1.5 物流企业结构分析 |
4.1.6 我国物流业基础设施分析 |
4.1.7 我国物流业区域发展分析 |
4.2 “十二五规划”期间物流业发展预测 |
4.2.1 “十二五规划”期间社会物流总额规模预测 |
4.2.2 “十二五规划”期间物流业增加值预测 |
4.2.3 “十二五规划”期间社会物流费用规模预测 |
4.3 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
5.1 中国制造业的分类 |
5.2 中国制造业总体状况 |
5.3 中国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6.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协调度以及“双业联动”的机理分析 |
6.1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协调度分析 |
6.1.1 灰色关联模型测算过程 |
6.1.2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关联度与协调度分析 |
6.2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的阻碍因素与趋势分析 |
6.2.1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的阻碍因素 |
6.2.2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主要趋势 |
6.3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的机理分析 |
6.3.1 企业交易成本的视角 |
6.3.2 资源融合内生机理的视角 |
6.3.3 制造业的“微笑曲线”的视角 |
6.3.4 经济群落的视角 |
6.4 本章小结 |
7. 宏观层面:“双业联动”钻石模型视角下物流业发展战略 |
7.1 “双业联动”钻石模型的建立 |
7.2 “双业联动”钻石模型视角下物流业发展策略思考 |
7.2.1 物流生产要素 |
7.2.2 物流需求条件 |
7.2.3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行业 |
7.2.4 企业结构模式与同业竞争 |
7.2.5 发展机遇 |
7.2.6 政府行为 |
7.3 本章小结 |
8. 中观层面:“双业联动”合作博弈模型视角下物流业发展战略 |
8.1 博弈模型的建立 |
8.1.1 信息对称情况下,“双业联动”供需双方的合作创新博弈模型 |
8.1.2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双业联动”供需双方的合作创新博弈模型 |
8.2 模型检验与分析 |
8.2.1 信息对称情况下,“两业联动”物流供需双方合作博弈模型分析 |
8.2.2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双业联动”供需双方合作创新博弈模型分析 |
8.3 战略启示 |
8.3.1 支持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 |
8.3.2 整合制造业集聚区的物流功能 |
8.3.3 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信息共享、标准对接 |
8.3.4 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信任机制 |
8.3.5 建立双业联动过程中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协调机制 |
8.3.6 在加强企业合作创新理念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委托——代理”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9. 微观层面:“双业联动”之协同物流与供应链模型视角下物流业发展战略 |
9.1 协同物流的内涵 |
9.1.1 协同物流的内涵 |
9.1.2 协同物流的概念模型 |
9.2 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物流模式的四大类型 |
9.2.1 体系支持模式 |
9.2.2 战略支持模式 |
9.2.3 战略重塑模式 |
9.2.4 体系重塑模式 |
9.2.5 四种协同模式特征比较 |
9.3 协同物流与供应链模型下的物流业发展战略思考 |
9.3.1 物流服务的制造业价值链嵌入与协同演进 |
9.3.2 制造业协同物流的运行——以汽车制造业为例 |
9.4 本章小结 |
10. “双业联动”战略实践的案例研究 |
10.1 物流业与汽车制造业联动发展案例研究 |
10.1.1 联动背景 |
10.1.2 联动案例梳理 |
10.1.3 案例启示 |
10.2 物流业与饮料食品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案例研究 |
10.2.1 联动背景 |
10.2.2 中铁快运与西藏冰川5100矿泉水的联动案例 |
10.2.3 案例启示 |
10.3 物流业与日化行业联动发展的案例研究 |
10.3.1 联动背景 |
10.3.2 上海惠尔物流与上海家化联动发展案例研究 |
10.3.3 案例启示 |
10.4 物流业与电器制造业联动发展案例研究 |
10.4.1 联动背景 |
10.4.2 格力物流案例分析 |
10.4.3 案例启发 |
10.5 本章小结 |
11. 研究总结 |
11.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11.2 论文的创新点 |
11.3 论文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详细摘要 |
(6)物流产业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1.1 “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演进与发展 |
1.1.2 物流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1.3 物流产业融合现象的出现与快速发展 |
1.1.4 现有的产业融合研究无法完全适用于物流产业融合现象 |
1.2 研究综述 |
1.2.1 物流产业研究综述 |
1.2.2 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
1.2.3 物流产业融合研究评述 |
1.2.4 产业结构演进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物流产业融合及其分析框架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系统论 |
2.1.2 自组织理论 |
2.1.3 混沌理论 |
2.1.4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 |
2.1.5 交易费用理论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现代物流”的内涵 |
2.2.2 “现代物流”的服务理念 |
2.2.3 产业融合的界定 |
2.3 物流产业融合的研究框架 |
2.3.1 物流产业融合的内涵 |
2.3.2 物流产业融合的特征 |
2.3.3 物流产业融合的主体 |
2.3.4 物流产业融合的客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物流产业融合动力因素分析 |
3.1 物流职能的演进 |
3.1.1 物流职能的分散阶段 |
3.1.2 物流职能的企业内聚合阶段 |
3.1.3 物流职能的社会化聚合阶段 |
3.1.4 物流职能的系统化整合阶段 |
3.2 物流产业融合的动因 |
3.2.1 物流产业融合的内生性激励因素 |
3.2.2 物流产业融合的外生性激励因素 |
3.2.3 物流产业融合动因实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流产业融合演进路径分析 |
4.1 物流产业融合过程的本质 |
4.1.1 从自组织视角看物流产业融合过程 |
4.1.2 物流产业融合的两个阶段 |
4.2 物流产业内子系统互动关系与物流产业发展 |
4.2.1 物流产业系统发展模型 |
4.2.2 两个子系统间的互动关系与产业融合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流产业融合效应分析 |
5.1 物流产业融合效应分析 |
5.1.1 融合有利于提升物流市场消费需求层次 |
5.1.2 融合有利于物流产业创新与优化升级 |
5.1.3 融合有利于物流企业的合理竞争与协作 |
5.1.4 融合有利于物流组织结构创新 |
5.1.5 融合有助于区域物流合理化发展 |
5.2 物流产业结构演进分析 |
5.2.1 物流产业结构演进的模型构建 |
5.2.2 物流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 |
5.3 基于产业融合的物流产业发展建议及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主要内容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现代物流发展理论 |
第一节 现代物流概述 |
一、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
二、现代物流业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发达国家物流理论 |
二、中国的现代物流理论 |
第二章 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业演进历程及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中国物流业发展概况 |
一、中国物流业演进历程 |
二、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
三、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 |
二、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特点 |
三、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类型 |
第三节 中国西部地区物流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二、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与产业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宏观性问题 |
一、政府关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理念问题 |
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问题 |
三、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问题 |
四、现代物流市场行为规范性问题 |
五、宏观管理体制与机制问题 |
六、现代技术支撑与人才支撑方面的问题 |
第三章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现有基础优势 |
二、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资源优势 |
三、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优势 |
四、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地缘优势与亲缘优势 |
五、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
六、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 |
七、西部地区后发优势凸显 |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劣势条件分析 |
一、西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比较恶劣 |
二、国家及地方政府发展政策资源的稀缺 |
三、西部地区物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
四、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整体落后 |
五、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体制不健全 |
六、西部地区物流业人力资源匮乏 |
第三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机遇条件分析 |
一、西部地区宏观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为物流业提供了保障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西部地区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三、经济全球化为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国际视野 |
四、国家物流发展规划及省级物流发展规划为西部地区物流业提供了依据 |
五、扩大内需为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
六、"兴边富民"行动促进边境地区物流业发展 |
第四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挑战因素分析 |
一、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内部挑战因素分析 |
二、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外部挑战因素分析 |
第四章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定位 |
一、现代物流业的功能定位 |
二、影响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功能定位的主要因素 |
三、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功能定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四、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定位 |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
一、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二、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
三、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目标要求 |
第三节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阶段 |
一、第一阶段:"十二五"期间(2010-2015年) |
二、第二阶段:"十三五"期间(2015-2020年) |
三、第三阶段:"十四五"期间(2020-2025年) |
第五章 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构建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架构体系 |
一、西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基本构架及发展重点 |
二、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基本构架及发展重点 |
三、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衔接带 |
第二节 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一、改善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
二、增强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微观条件 |
三、构建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8)中外运物流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本文的工作 |
第2章 国内外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
2.1 物流理论概述 |
2.1.1 本文研究基于的物流基础概念 |
2.1.2 现代国际物流理论学说 |
2.2 国内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2.2.1 国内物流业发展现状 |
2.2.2 国内物流业发展趋势 |
2.3 国外物流现状与发展趋势 |
2.4 物流企业经营战略 |
2.4.1 战略概念综述 |
2.4.2 物流企业战略的类型 |
2.5 国内外优势物流企业战略特点 |
2.5.1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
2.5.2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
2.5.3 A.P.穆勒-马士基集团 |
2.5.4 小结 |
第3章 中外运物流战略分析 |
3.1 中外运概况 |
3.2 中外运物流经营现状 |
3.2.1 既有经营战略协议 |
3.2.2 成功运作物流项目简述 |
3.2.3 业务优化典范与方向 |
3.3 中外运物流发展 SWOT分析 |
3.3.1 中外运优势 |
3.3.2 中外运机会 |
3.3.3 中外运弱势 |
3.3.4 中外运威胁 |
3.4 中外运物流服务市场定位 |
3.4.1 物流服务的市场模型 |
3.4.2 中外运的模型应用 |
第4章 物流需求量预测方法 |
4.1 物流需求预测方法简介与评价 |
4.1.1 物流需求预测方法简介 |
4.1.2 物流需求预测方法种类 |
4.2 物流需求的影响因素 |
4.2.1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
4.2.2 国际国内贸易发展 |
4.2.3 区域交通运输量 |
4.2.4 其他定性因素探讨 |
4.3 物流需求量化指标 |
4.3.1 货运发送量法 |
4.3.2 社会物流总额 |
4.4 物流需求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选择 |
4.4.1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4.4.2 BP网络的学习 |
4.5 物流需求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建立 |
4.6 对东北经济区的物流需求预测 |
4.6.1 货运量预测结果 |
4.6.2 物流总额预测结果 |
4.6.3 物流需求综合态势分析 |
第5章 中外运物流发展战略建议 |
5.1 明确企业整体物流战略定位,统一战略目标 |
5.2 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 |
5.3 提升企业凝聚力 |
5.4 加强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实现最优的资产配置 |
5.5 有效运用资本运营方式 |
5.6 进一步完善“一切从客户出发”的服务理念 |
5.7 学习借鉴国际物流先进经验 |
5.8 通过有效手段实现企业的战略扩张 |
5.9 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完善服务网络 |
5.10 不断创新,拓展新的服务领域 |
5.11 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
5.12 全面加强战略执行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四、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呼唤物流企业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在“首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3中国物流(企业)年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风华 “流”金岁月——记录中国物流业100个“第一”(上)[J]. 王波,苟宁. 物流研究, 2021(02)
- [2]“十四五”规划物流业发展“中国物流30人论坛”[J]. 《物流研究》编辑部. 物流研究, 2020(02)
- [3]二十五年 回眸过往——往事并非如烟 中国物流之发展篇[J]. 李冰漪. 中国储运, 2015(01)
- [4]经济学视角下的物流公共政策研究[D]. 顾声乐.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5]“双业联动”视角下的中国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D]. 邓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09)
- [6]物流产业融合研究[D]. 李敏. 长安大学, 2011(05)
- [7]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D]. 范晓林.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8]中外运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 邹晓坤. 大连海事大学, 2006(01)
- [9]物流的舞台谁唱主角?[J]. 杨志华. 中国经贸, 2005(01)
- [10]入世三年与中国物流业[A]. 丁俊发. 第九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