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绿之源”调整经营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龙家汉[1](2021)在《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园林博览会展览是现代城市呈现自身和扩展自身的重要存在方式,它的根本呈现对象是园林园艺设计。作为现代化都市发展的大型“城市事件”的叙事和实践,园林博览会概念概念传入我国时间并不长,但建设规模逐年增大,每年举办次数减多,从1997年第一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大连落地以来,二十余年时间里,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举办园林博览会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一届园林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对完善地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园林博览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取得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呈现“展时门庭若市,展后无人问津”的问题。园林博览会高投入但收入微薄、展后游人稀少、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值得关注。在提倡可持续发展,推崇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避免浪费公共资源,不让园林博览会沦为“城市垃圾”,解决园博会展后利用相关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对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归纳,并对园林博览会发展历史、申办、分级等内容进行梳理。在对欧洲园林博览会主要举办国德国、英国、荷兰等国的发展、展后利用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为我国展后后续改造利用提供学习资料。分析国内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下园林博览会展后优化策略,并针对展后后续定位、保留模式、改造主体提出相应改造建议。最后以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博会为例,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调研等方式对邯郸园博会规划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区域内展园竞争力进行分类,提出节约资源和激发活力研究策略,展后划区规划、展园改造方案、施配基础服务设套管理、改变运营模式、引进互动活动,植物选择利用等针对性举措,使园址达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贯穿园林博览会展后后续改造为研究内容,最后提出提出邯郸园博会展后利用具体改造方案。
沈涛[2](2020)在《WT地产公司经营战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房地产行业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行业。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能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巨额税收,能提升城市开发建设速度和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另一方面由于房价上涨过快,投资/投机房地产现象严重,房子捆绑了金融属性,造成普通民众过大的经济负担,存在金融系统风险。因此国家层面和重庆市政府层面最近几年坚持“房住不炒”、“建立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原则,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多轮次、多手段的调控,房地产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行业规模基本稳定,行业平均利润逐年下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标杆房企、品牌房企通过自身的优势,继续扩大市场占有率,而中小型房企则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许多中小型房企被收购、破产。WT地产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小型房企,具有一定的资产规模和土地储备,对未来持续发展有一定预期,但是近年来土地储备数量、年度销售额、公司净利润增长速度均与公司的预期目标和发展计划相距甚远。究其原因,与行业发展环境、竞争环境持续不利有关,但更主要的是该公司自身经营战略管理不足,公司的经营战略目标、经营策略等不能适应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最新要求。本文以WT地产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对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相关概念和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下,采用“PEST”分析法对该公司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对房地产行业环境特别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对WT地产的内部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并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该公司当前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立足于WT地产公司现状,结合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相关理论,提出公司经营战略优化的建议和落地方法,全面阐述了该公司如何在未来发展中制定自己的经营战略和应该采取的保障措施。经过研究,论文提出了采用差异化竞争战略、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建议,并提出从优化公司组织架构、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强化人力资源建设、构建资金管理体系、塑造奋斗型企业文化五个方面来采取积极措施来保障经营战略优化的实现。研究结果对WT地产公司有积极的实际应用价值,也对其他类似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晓雪[3](2020)在《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产业,也是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关键在于促进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全面提升。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农业经济增长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贸政策变动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日趋凸显。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在部分发达国家不断涌现,农业发展及其碳排放治理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显着改变。在此背景下,探讨农产品贸易开放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对农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度和评价的基础上,对农产品贸易开放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和政策模拟。(1)为揭示我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总体变化特征,论文采用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度并将农业碳排放绩效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从时序动态变化和区域差异两个方面探究农业碳排放绩效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整体改善速度呈下降趋势,具有阶段性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全国总体及区域的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广义的技术进步,部分地区农业碳排放绩效下滑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的恶化。(2)为研究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总体影响,本文构建了贸易环境变化、技术进步与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内生增长模型,发现农业碳排放绩效受到贸易环境变化、农户生产规模和减排技术三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通过使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与农业碳排放绩效在长期和短期都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和动态影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利于维持农业碳排放绩效的长期均衡,短期内,农产品出口对农业碳排放绩效是负向抑制作用,农产品进口对农业碳排放绩效是正向促进作用。(3)为进一步探究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异质性,本文构建门槛模型对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存在基于环境规制、人力投入、基础设施投入的单门槛效应,各区域不同的环境规制、人力投入、基础设施投入水平是导致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产生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各区域的适度规制及投入有助于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发挥正向作用。(4)鉴于近年来中美贸易冲突问题日渐复杂,为探究贸易政策改变对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本文利用动态GTAP-E模型进行模拟分析,采用降维技术探究了农产品贸易对各省(市、区)农业发展及其碳排放的影响,预期各区域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农业互征25%关税的情景下,2020—2030年中美两国累计GDP相比基准情景分别下降0.023%和0.001%,累计农业出口分别下降0.096%和0.331%,中美累计碳排放分别下降0.010%和0.024%,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提升压力较大,大西南、黄河中游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具有较高的提升潜力,长江中游、大西北、东北经济区的农业碳排放绩效比较稳定。农业碳排放绩效提升是农业绿色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且具有区域差异,中美贸易冲突会对各区域农业碳排放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碳排放绩效评价体系,制定绿色农产品贸易发展战略,各区域通过适度规制、差异化投入以及改进农业低碳生产技术来提高农业碳排放绩效,实现农业绿色经济增长。
边谦[4](2020)在《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山林”,是现当代中国园林史学语境中屡被提及、有着诸多名家论述的核心概念之一。针对该词所形成的经典释义,为诸多现有园林遗存所涉及的营造技艺、文化交往、相地选址等问题,提供了共通的底层阐释逻辑与关键指引。但与此同时,已有研究对历史语境中的“城市山林”概念却长期缺乏针对性的关注,对其可能的语义流变与多样性亦缺乏足够的重视。而这种忽视,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城市山林”概念理解与运用存在泛化与范式化的倾向,从而造成其在当代园林史研究中的价值与潜力被低估。对此,本文以历史语境中的“城市山林”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概念史、造园理法及其他园林史研究方法,通过对这一概念相关史料进行挖掘、整理与考察,试图有限地了解、分析并总结“城市山林”概念的历史源流,从而撷取“新线索”,例证性地探讨其在明清苏州园林中的具体表现,以期进一步审视该词内涵及其对中国园林史研究的价值。本文正文分为上下两篇,共计五章。上篇“别裁的线索”即为第二章“观念的拓展:‘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溯源与空间意境流变”,其主要涉及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构筑“城市山林”概念再认识的历史语境;二是基于该语境,考察“城市山林”概念历史生成的影响因素;三是基于该语境下的“城市山林例证”,考察“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最终对其进行再认识。下篇“例证的析要”包含第三至第六章,总体上旨在通过举析四座明清苏州“城市山林例证”进一步论证“城市山林”概念四个方面的重要问题:第三章以苏州拙政园为例,试图理解“城市山林”意境在不同时期文人观念中的语义变迁问题;第四章以苏州留园为例,试图考察一座“城市山林例证”如何在建筑增益的不利条件下继续实现“城市山林”意境及体验的问题;第五章以苏州环秀山庄为例,试图深入管窥“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这一最为重要的“城市山林”意境模式及其解析的方法问题;第六章以苏州怡园为例,试图揭示“城市山林”理想如何深刻影响一座新建园林的意境经营与体验表达问题。上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这些具体结论:首先,“城市山林”是一个与中国古代文人阶层“栖止抉择”问题密切相关的复合概念,它能够在元代复合成型,受益于中唐至两宋文人有关“城市”与“山林”的关系构建与思辨;其次,元至清末的大量例证表明“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超出了其经典释义的涵盖范畴,并具体表现在空间区位、园林类型、意境模式这三个向度上的语义多元化;再次,“城市山林”概念的核心意涵,在于营造一种区别于人境、尘世的幻境感,它无关乎具体的园林类型,亦不受限于何种意境模式;最后,“城市山林”概念作为线索,可以历时性地串联起元代以来江南园林、尤其是苏州园林中最为精华的那一部分兴造实例,从而管窥这一时段、地域文人阶层的造园观念与实践变迁。下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这些结论:首先,“城市山林例证”典范自确立以后,便不断经历着阐释、“再现”乃至重构的过程,不同时期文人对于“城市山林”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所谓“再现”极有可能只是契合了当下文人观念中的“城市山林”理解而已;其次,通过精湛的建筑、庭院处理与欣赏方式的改变,能够在文人的“城市山林”意境追求与物质需要间找到平衡;再次,“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可经由溯源山意、山水布局、远观山势、近游山形、细察山质的品评策略而得到有效的解析,而其所达到的景境密度与体验丰富度或许是其成为“城市山林”意境主流的重要原因;最后,“城市山林”理想直至中国传统造园活动的末期,仍然能够对一座园林的造园意匠与游观体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李莹[5](2020)在《室内商业街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策略研究 ——以蟹岛老北京天桥文化街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富足,消费者对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的环境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室内商业街作为城市重要的购物空间形态之一,不但要满足居民纷繁多样的商品消费需求,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尤其是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地方文化的深层内涵及其氛围营造,也能成为室内商业街展示环境特色,丰富购物体验,促进商品营销的重要途径。这其中,提高文化品位、烘托环境氛围、平衡文化创新与传承的关系是建筑师必须深入考虑的问题,这也有利于提高室内商业街在城市或者片区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本文在对室内商业街的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参与设计的蟹岛老北京天桥文化街项目,分析与探索了如何使室内商业街充满传统文化活力,促进文化传承与商业利益的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本文首先进行理论基础研究,对国内外室内商业街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整理,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从实际案例中分析总结当下室内商业街在传统文化氛围营造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梳理和总结室内商业街传统文化氛围特性和相关影响因素及营造要素,以此作为制定室内商业街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策略的基础。然后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提出室内商业街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的策略。最后通过蟹岛老北京天桥文化街项目,来验证室内商业街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策略的可实施性。文章提出室内商业街传统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文化隐喻、丰富体验、引导暗示、情感渲染来解决主题定位、业态布局、空间设计和环境布局问题。这几个方面也是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研究成果。关于主题定位方面,通过挖掘文化深层内涵来丰富文化隐喻,提出具有地方特色、多元化拓展、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象征和主题定位策略。关于业态布局方面,用加强空间主题互动性的方式来丰富人群体验,提出增加体验互动式业态布局、丰富商业经营方式的设计策略。关于空间设计方面,基于引导暗示的方式组织人群行为活动,提出综合考虑空间尺度与比例、优化空间组织方式的策略。关于环境布局方面,利用展示主题情境的方式渲染情感,提出界面设计加强感官刺激、陈设布局渲染主题情境的设计策略。通过以上研究,重构了室内商业街传统文化氛围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策略,以解决当下室内商业街在传统文化氛围营造当中存在的问题偏差,为相关建设项目提供一个有重要实用价值的设计参考,也丰富和完善了室内商业街传统文化氛围营造领域的理论研究。
周鑫[6](2020)在《华夏银行DY分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省DY市2019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名义增速为负数,为山东省内同期唯一负增长地市。山东作为传统工业大省,此次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经营发展升级转型任务要求较高,本省内地级市DY、滨州、菏泽、淄博等区域,石油化工行业形势较为严峻。DY市本土企业山东天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7年宣布破产,揭开相关行业阴霾下的的重重危机。区域曾经的龙头企业、重点客户接连破产或预警,部分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恶意转移资产,大额授信客户发生资金信贷风险的可能性增加,区域信用风险有待进一步关注预防。金融同业对DY区域经济发展的信心波动较大,企业授信贷款额度增速持续下降。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期刊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相关理论,分析国际、国内、区域日益严峻的经济环境;分析传统银行网点现存的主要问题,研究当前互联网金融对于华夏银行DY分行的深远意义;SWOT方法对比总结,明确了华夏银行DY分行竞争优势及发展方向。面对复杂的经营形式,针对DY地方经济当前状况,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及现状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华夏银行DY分行发展战略:通过发展社区银行,打造更加贴近广大群众的产品服务组合;通过发展私人银行,打造更具高端、精细、专业的产品服务组合;积极发展智慧银行,力争产品服务科技化、高效化。为确保促进华夏银行DY分行发展战略能够顺利高效地按计划执行,分别从人力、风险防控、财务、运营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详细的发展战略保障体系。华夏银行DY分行应借助华夏银行自身品牌的整体服务优势,坚持以互联网金融科技为基础,为客户提供针对性、智能化产品组合,增强客户满意度,更好保持客户粘度。经营思路转型,开展区域个人业务,迎合区域经济市场形势,增强华夏银行DY分行在当地服务中小客户的力度,进一步增强自身在金融同业间的竞争力。通过分行内部资源的配置与输送,多方联动共同保障发展战略的落地与实现,为华夏银行DY分行接下来在DY区域的业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王成福[7](2020)在《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也由追求速度的增长阶段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转型,能源转型的关键不仅在于供给侧深度的结构性调整,更在于从整个产业的高度转换发展模式,对于地热能来说同样如此。本文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运作方式进行归纳梳理、对国外经验进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并初步进行定义。具体来说,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参照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我国地热能资源禀赋特征、产业市场结构、后发优势等,利用多层次评价模型对地热能产业竞争力进行整体评价,得出产业竞争力分数为75.64,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同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设置具体指标和参数,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2.在深入认识地热能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系统总结我国地热能产业运作若干新类型、借鉴地热能产业发展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并提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进而以应然性、实然性和实现性为切入点,构建了我国地热能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3.初步对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少应该包含:创新驱动型发展、协调可持续型发展、绿色生态型发展、高效率型发展、有效供给型发展、中高端结构型发展、开放包容型发展、为民共享型发展等关键内容。4.在分析不同主体优劣势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研究成果,依据不同主体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功能,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过程中政府、国有地热能企业、民营地热能企业、外资地热能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的作用及管理策略。
陶连飞[8](2020)在《数字时代新闻付费路径探析 ——以财新传媒付费改革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财新传媒启动付费阅读功能,推出了以财新通(即可通读财新网全网内容,此外还同时推出数据通、英文通和周刊通)为主的一系列产品。首开国内媒体完全意义上新闻付费的先河,也为同类媒体打破经营僵局提供了好的示范。研究并分析财新传媒付费的发展路径,能够从新闻业务和媒介经营两个方面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参考。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认为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作为一家以生产高质量财经新闻产品着称的专业类新闻媒体,2017年11月6日财新传媒所进行的全面付费改革,这样举动,对长期以来我国传媒市场的既定盈利模式发起了挑战。由阅听人直接为新闻内容付费的经营逻辑,对我国的媒介市场提供了改革和创新的新思路、新逻辑、新经验。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新闻付费制度在中国、在世界仍旧并非主流。中国绝大多数市场化媒体,其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广告,是通过对新闻的“二次售卖”获利。这种经营模式在传媒行业、特别是传统媒体行业约定俗成,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为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无限的动力,但如今“二次售卖”模式面临着困境与挑战。以身处付费改革中的财新传媒为研究对象,对财新传媒在改革过程中的新闻业务操作方法和经营逻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商业运营、新闻业务和技术实现三个方面,研究探讨财新传媒在推进新闻付费过程中的具体作法,总结变革中的财新传媒各项作法的得失,能够为业界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赵跃[9](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张莞[10](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二、北京“绿之源”调整经营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绿之源”调整经营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平衡自然与城市关系 |
1.1.2 园林博览会带来巨大城市影响 |
1.1.3 园林博览会展后难以维持后续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园林博览会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园林博览会相关研究现状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可持续发展下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研究概述 |
2.1 园林博览会概述 |
2.1.1 园林博览会起源 |
2.1.2 园林博览会分级 |
2.1.3 园林博览会申办 |
2.1.4 园林博览会展示内容 |
2.1.5 园林博览会特性 |
2.2 园林博览会展后共性问题 |
2.2.1 展后缺乏可持续规划 |
2.2.2 展后场地使用率低 |
2.2.3 展后维护成本较高 |
2.2.4 展后缺乏功能转变 |
2.3 可持续发展下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相关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循环经济理论 |
2.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4 可持续发展下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模式分析 |
2.4.1 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模式分类 |
2.4.2 园林博览会展馆后续利用 |
2.4.3 园林博览会展后园区管理 |
2.4.4 园林博览会展后植物配置 |
2.4.5 园林博览会展后服务设施利用 |
第3章 国内外园博会案例规划与展后利用分析 |
3.1 国外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
3.1.1 德国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
3.1.2 荷兰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
3.1.3 英国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
3.1.4 国外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启示 |
3.2 国内园林博览会案例分析 |
3.2.1 1999 年昆明国际园艺博览会 |
3.2.2 2013 年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 |
3.2.3 2012 年桂林园林博览会 |
3.2.4 2017 年邢台园林博览会 |
3.3 小结 |
第4章 邯郸园林博览会概况及展后分析 |
4.1 邯郸园林博览会概况 |
4.1.1 场地环境 |
4.1.2 区位概况 |
4.1.3 交通分析 |
4.1.4 规划布局 |
4.2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资源评估 |
4.2.1 展园资源 |
4.2.2 建筑资源 |
4.2.3 广场资源 |
4.2.4 湿地资源 |
4.2.5 植物资源 |
4.3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游客使用及经济状况分析 |
4.3.1 游客需求分析 |
4.3.2 经济状况分析 |
4.4 可持续发展下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面临的问题 |
4.4.1 缺乏可持续发展规划 |
4.4.2 展后使用率较低 |
4.4.3 展后维护成本高 |
4.4.4 展后场地功能单一 |
第5章 可持续发展下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策略研究 |
5.1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整体思路 |
5.1.1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背景 |
5.1.2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目标 |
5.1.3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原则 |
5.2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模式 |
5.3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利用整体规划 |
5.3.1 规划布局 |
5.3.2 交通规划 |
5.3.3 公共服务设施 |
5.4 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资源利用策略 |
5.4.1 展园资源利用 |
5.4.2 建筑资源利用 |
5.4.3 广场资源利用 |
5.4.4 湿地资源利用 |
5.4.5 植物资源利用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满意度问卷调查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WT地产公司经营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文献综述和述评 |
1.2.1 文献综述 |
1.2.2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企业经营战略相关概念 |
2.1.1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含义 |
2.1.2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层次 |
2.1.3 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过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竞争战略理论 |
2.2.2 发展战略理论 |
2.2.3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3 经营战略分析方法 |
2.3.1 PEST分析法 |
2.3.2 SWOT分析法 |
3 WT地产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
3.1 WT地产公司经营战略现状分析 |
3.1.1 WT地产公司经营战略现状 |
3.1.2 WT地产公司经营战略存在问题分析 |
3.2 PEST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行业环境分析 |
3.3.1 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全局调控转变为精准调控 |
3.3.2 房地产商品属性由居住属性转变为捆绑金融属性 |
3.3.3 房地产企业经营模式从高周转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
3.3.4 房地产企业盈利模式从粗放模式转变为复合模式 |
3.4 内部条件分析 |
3.4.1 业务范围单一,业绩增长缓慢 |
3.4.2 组织架构臃肿,骨干团队稳定 |
3.4.3 财务管理稳健,外部融资良好 |
3.4.4 企业精神松散,管理效率低下 |
3.5 SWOT分析 |
3.5.1 优势分析 |
3.5.2 劣势分析 |
3.5.3 机会分析 |
3.5.4 威胁分析 |
3.5.5 SWOT矩阵图分析 |
4 WT地产公司经营战略优化的设计与选择 |
4.1 精选公司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 |
4.1.1 规划公司愿景 |
4.1.2 明确公司使命 |
4.1.3 拟定战略目标 |
4.2 优化公司经营战略的设计与选择 |
4.2.1 采用差异化竞争战略 |
4.2.2 推进多元化发展战略 |
5 WT地产公司经营战略优化的实施步骤与保障措施 |
5.1 经营战略优化的实施步骤 |
5.2 经营战略优化的保障措施 |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与测度 |
2.1.1 农产品贸易开放 |
2.1.2 农业碳排放 |
2.1.3 农业碳排放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低碳农业理论 |
2.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2.3 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与假说 |
2.2.4 外部性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与影响因素 |
2.3.2 国际贸易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 |
2.3.3 文献述评 |
2.4 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机理 |
2.4.1 贸易开放的劳动力效应 |
2.4.2 贸易开放的基础设施效应 |
2.4.3 贸易开放的环境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与时空异质性分析 |
3.1 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 |
3.1.1 农业碳排放的测算 |
3.1.2 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测度 |
3.2 中国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
3.2.1 中国四大板块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
3.2.2 中国八大经济区农业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
3.3 中国省(市、区)农业碳排放绩效时空异质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总体时序分析 |
4.1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4.2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与问题分析 |
4.2.1 世界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进程及现状分析 |
4.2.2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4.2.3 中美农产品贸易摩擦发展历程 |
4.3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
4.3.1 单位根检验 |
4.3.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3.3 协整分析 |
4.3.4 脉冲响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1 基准回归与稳健性检验 |
5.2 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
5.2.1 四大板块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
5.2.2 八大经济区农产品贸易开放对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
5.3 门槛效应检验 |
5.3.1 门槛模型构建 |
5.3.2 门槛模型结果与分析 |
5.3.3 四大板块门槛效应的结果比较 |
5.3.4 八大经济区门槛效应的结果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6 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分析 |
6.1 农产品宏观经济贸易模型建模 |
6.1.1 动态全球贸易能源-环境分析模型 |
6.1.2 全球贸易的区域影响降维方法 |
6.1.3 农产品出口贸易碳排放测算方法 |
6.1.4 GTAP-E数据库集成 |
6.1.5 政策情景设置 |
6.2 国别尺度模型结果及分析 |
6.2.1 各国及地区实际GDP的变动 |
6.2.2 各国及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变动 |
6.2.3 中国进出口去向变动 |
6.2.4 各国及地区碳排放及农业碳排放的变动 |
6.2.5 中美两国分行业产出变动对比 |
6.3 中国省(市、区)级尺度模型结果及分析 |
6.3.1 中国各省(市、区)经济总产出变化 |
6.3.2 中国各省(市、区)出口贸易总额变动 |
6.3.3 中国各省(市、区)农产品出口贸易及其碳排放变动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碳排放绩效评价体系 |
7.2.2 制定绿色农产品贸易发展战略 |
7.2.3 适度规制促进农业绿色转型 |
7.2.4 差异化投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
7.2.5 引进农业低碳生产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技术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对象与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已有研究与评述 |
1.2.1 与“城市山林”概念经典认知相关的研究 |
1.2.2 与“城市山林”概念相关的其他研究 |
1.2.3 与明清城市山林例证相关的苏州园林研究 |
1.2.4 与明清苏州城市山林相关的造园设计理法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3.1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3.2 研究结构 |
1.4 基本概念的限定 |
1.4.1 “城市山林”:核心关键词的语境之别 |
1.4.2 “明清”与“苏州”:时期与地域的主要范围 |
1.4.3 “造园理法”与“意境表达”:中微观的研究视域 |
1.4.4 “别裁”与“析要”:例证择取的依据与具体分析的面向 |
2.观念的拓展:“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溯源与空间意境流变 |
2.1 历史语境的构筑:“城市山林”概念相关文献的获取策略 |
2.1.1 《四库》中的搜集与整理 |
2.1.2 苏州古籍库的补充与文献整合 |
2.2 文人栖止的抉择:“城市山林”概念的思辨性溯源 |
2.2.1 中唐至宋:“城市”与“山林”关系的构建与思辨 |
2.2.2 元代:“城市山林”概念的生成及其例证的举析 |
2.3 语义内涵的流变:元至清末历史语境中“城市山林”概念的空间意境指涉 |
2.3.1 “城市山林例证”空间区位的多元化 |
2.3.2 “城市山林例证”意境表达的多样性 |
2.4 本章小结 |
3.苏州拙政园:“城市山林例证”典范的确立、变迁与“再现” |
3.1 焦点的确立:王氏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书写 |
3.1.1 苏州拙政园的第一次“城市山林”品评 |
3.1.2 文字与图像:记录王氏拙政园焦点记忆的关键媒介 |
3.1.3 王氏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表达 |
3.2 记忆的变迁:蒋棨复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考证 |
3.2.1 “旧观仍复”:苏州拙政园的第二次“城市山林”品评 |
3.2.2 何以为“复”:“复园”的“城市山林”意境“再现”辨析 |
3.2.3 “复园”对苏州拙政园历史变迁的影响 |
3.3 馨香的再现:现存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辨析 |
3.3.1 山水合营:疏朗水象,峻渚山形 |
3.3.2 建筑谋篇:因山构室,就水筑屋 |
3.3.3 现存拙政园的“城市山林”意境“再现”刍议 |
3.4 本章小结 |
4.苏州留园:建筑增益下的“城市山林”意境变奏与新意 |
4.1 苏州留园历史变迁的三个关键点 |
4.1.1 刘氏“寒碧山庄”时期:中部格局的奠定 |
4.1.2 盛氏“留园”时期:冠云峰院的增葺 |
4.1.3 20 世纪50年代:一段曲尺廊的消失 |
4.2 现存留园的“城市山林”意境解析 |
4.2.1 现存留园中部:一馆领院,山池,林,庭 |
4.2.2 现存留园东部的意境分析:一峰独秀,楼馆池台 |
4.3 本章小结 |
5.苏州环秀山庄:“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极致与绝响 |
5.1 苏州环秀山庄历史变迁的两个关键点 |
5.1.1 丰沛的水源:“飞雪泉”的涌现 |
5.1.2 多姿的山意:戈裕良名构的叠就与书写 |
5.2 环秀山庄大假山的历史定位与品评策略 |
5.2.1 在总体叠山历史中的定位 |
5.2.2 品评策略的构建 |
5.3 现存环秀山庄“观游相济的山意范式”解析 |
5.3.1 溯源山意:腹藏五岳,胸有丘壑 |
5.3.2 山水布局:周环成秀,宜中之本 |
5.3.3 远观山势:有明有晦,奥如旷如 |
5.3.4 近游山形:咫尺境迁,情境相合 |
5.3.5 细察山质:不显斤斫,寸石含情 |
5.3.6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6.苏州怡园:“城市山林”理想在清末苏州造园实践中的回荡 |
6.1 清末苏州怡园造园意匠变迁考略(1874—1882年) |
6.1.1 过云楼的庭院营造对怡园成园的影响 |
6.1.2 顾文彬兴造怡园的动因 |
6.1.3 怡园兴造的不同阶段及其意匠探析 |
6.2 苏州怡园山水游观体验解析:以光绪三年(1877年)顾文彬所述游线为线索 |
6.2.1 已有研究述评与相关史料辨析 |
6.2.2 顾文彬所述怡园游线考析 |
6.2.3 怡园的山水游观体验解析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室内商业街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策略研究 ——以蟹岛老北京天桥文化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室内商业街 |
1.3.2 传统文化 |
1.3.3 文化氛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综述小结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室内商业街传统文化氛围调研 |
2.1 室内商业街案例调研 |
2.1.1 北京和平菓局商业街 |
2.1.2 西安曲江大悦城 |
2.1.3 青岛天幕城 |
2.2 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现状问题 |
2.2.1 文化内涵薄弱 |
2.2.2 功能定位偏差 |
2.2.3 空间单调乏味 |
2.2.4 环境布局陈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室内商业街传统文化氛围解析 |
3.1 氛围影响因素 |
3.1.1 人的行为与心理 |
3.1.2 基地与城市环境 |
3.2 氛围基本特性 |
3.2.1 直观性 |
3.2.2 引导性 |
3.2.3 可塑性 |
3.3 氛围营造要素 |
3.3.1 传统文化符号 |
3.3.2 空间功能 |
3.3.3 空间形态 |
3.3.4 环境色彩 |
3.3.5 界面材质 |
3.3.6 陈设布局 |
3.3.7 空间光环境 |
3.3.8 声音和气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室内商业街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策略 |
4.1 文化隐喻——主题定位挖掘深层内涵 |
4.1.1 具有地方特色 |
4.1.2 与时代相统一 |
4.1.3 统一主题下的多元化拓展 |
4.2 丰富体验——业态布局加强主题互动 |
4.2.1 增加体验互动业态 |
4.2.2 丰富商业经营方式 |
4.3 引导暗示——空间设计诱导行为活动 |
4.3.1 综合考虑空间尺度与比例 |
4.3.2 优化空间组织方式 |
4.4 情感渲染——环境布局展示主题情境 |
4.4.1 界面设计加强感官刺激 |
4.4.2 陈设布局渲染主题情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蟹岛老北京天桥文化街项目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环境 |
5.1.2 建设概况 |
5.2 文化背景及主题定位 |
5.2.1 天桥文化概念 |
5.2.2 天桥文化传承 |
5.3 天桥文化氛围营造 |
5.3.1 配置天桥文化特色业态 |
5.3.2 塑造天桥文化体验空间 |
5.3.3 渲染天桥文化情景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华夏银行DY分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 发展战略理论 |
2.3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战略理论 |
第3章 华夏银行DY分行竞争环境及现状问题分析 |
3.1 华夏银行DY分行所处经济环境分析 |
3.1.1 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
3.1.2 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
3.1.3 区域经济环境分析 |
3.2 华夏银行DY分行所处行业形势分析 |
3.2.1 传统商业银行现存问题分析 |
3.2.2 互联网金融对华夏银行DY分行的冲击 |
3.3 华夏银行DY分行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华夏银行DY分行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
4.1 华夏银行DY分行发展战略目标确定 |
4.2 华夏银行DY分行发展战略措施 |
4.2.1 发展社区银行,服务大众化、平民化 |
4.2.2 发展私人银行,服务高端化、精细化 |
4.2.3 发展智慧银行,服务科技化、高效化 |
4.3 小结 |
第5章 华夏银行DY分行发展战略的保障体系 |
5.1 人力资源保障 |
5.2 风险防控保障 |
5.3 财务资源配置保障 |
5.4 运营管理保障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地热能产业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及产业竞争力评价 |
3.1 我国地热能资源概况 |
3.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概述 |
3.3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 |
3.4 我国地热能产业的竞争力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的PESTEL分析 |
4.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 |
4.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4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现有模式和若干新类型 |
5.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现有模式 |
5.2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 |
5.3 公私合作模式(PPP) |
5.4 “工程总承包+融资”模式(“EPC+F”) |
5.5 “地热能+”模式 |
5.6 区块链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借鉴意义 |
6.1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 |
6.2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趋势 |
6.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热能产业合作前景 |
6.4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构建 |
7.1 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 |
7.2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 |
7.3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 |
7.4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 |
7.5 不同主体在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中的作用与管理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主要计算结果 |
附录B 个人简历和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8)数字时代新闻付费路径探析 ——以财新传媒付费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财新传媒新闻产品特征分析 |
2.1 新闻采写作风求真务实 |
2.2 线上线下产品风格不同 |
2.3 音视频作品输出碎片化 |
第3章 财新传媒付费改革策略分析 |
3.1 商业运营策略特点分析 |
3.1.1 收费改革坚决彻底 |
3.1.2 媒介产品定价和内容提供有差异 |
3.1.3 优惠和营销精准投放 |
3.2 技术策略分析 |
3.2.1 设置付费墙 |
3.2.2 改革新闻表达逻辑 |
3.2.3 规定付费身份共享问题 |
3.3 产品创新改革策略 |
3.3.1 业务条线的变革 |
3.3.2 产品内容的革新 |
3.3.3 内容调性的保持 |
第4章 付费改革效果观察 |
4.1 营收增加 |
4.2 行业地位提高 |
4.3 品牌效应凸显 |
第5章 财新传媒付费改革的批判与反思 |
5.1 产品类型相对单一 |
5.2 传播力偏弱 |
5.3 用户体验有待提高 |
5.4 受众范围收窄 |
第6章 财新传媒改革为中国传统媒体提供的经验与借鉴 |
6.1 发挥既有优势,提供优质内容 |
6.2 调整经营思路,拓宽收入渠道 |
6.3 着手产品升级,配合经营需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四、北京“绿之源”调整经营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邯郸园林博览会展后可持续利用研究[D]. 龙家汉.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WT地产公司经营战略优化研究[D]. 沈涛. 西南大学, 2020(05)
- [3]农产品贸易开放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D]. 周晓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明清苏州“城市山林”别裁析要[D]. 边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室内商业街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策略研究 ——以蟹岛老北京天桥文化街为例[D]. 李莹.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6]华夏银行DY分行发展战略研究[D]. 周鑫. 山东大学, 2020(05)
- [7]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王成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8]数字时代新闻付费路径探析 ——以财新传媒付费改革为例[D]. 陶连飞. 吉林大学, 2020(08)
- [9]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10]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