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实用武术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体育专业实用武术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一、体育教育专业实用武术课程体系改革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谢惠玲[1](2020)在《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课程内容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复兴传统文化”是高等院校武术专业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基于此,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作为武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体现武术技术的历史智慧、较好落实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成为其重要课题,从而为高等院校武术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思路。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五所专业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发现课程内容偏重竞技武术套路,且技术习练中侧重掌握技能,忽视武术技术的文化属性,难以实现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目标。针对这个问题,依据技术文化学说,提出“武术技术是一种文化”的观念;根据社会科学中关于民族、传统的理论来确定武术专业中民族传统的范畴;借鉴要素主义课程理论,明确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课中课程内容选择的三个原则,最后运用行动研究法在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中实践并检验优化的课程内容。得出结论如下:1.应以“武术技术文化”的理念来建设武术专业课程。武术技术文化作为武术文化的核心,是人们在历史实践中认识到的攻防技术规律在身体动作上的反映,且这些身体动作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2.“民族传统”是指历史上民族共同认同的经典文化。在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课程内容优化应结合经典的武学古籍。3.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课程内容选择的三个原则:在武术技术文化观念下选取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凸显“舞对合彀”的形式、课程内容要依据历史经典。4.行动研究实践表明:在武术技术文化观念下进行课程内容学习,从动作感知到明确技术逻辑的过程中,学生能认识到武术技术的历史智慧,逐步形成清晰的武术技术知识体系的认识,明确学习动机,提高对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

赵宇[2](2020)在《清末民初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研究(1901-192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凸显其地位;学校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而小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基础阶段,不论是从学校体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上来说,还是从个体的长远性发展来说,都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小学体育课程作为小学体育的重要内容,是小学体育发展状况的集中体现,也是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小学体育课程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实现了跨越转型式发展,清末民初作为近代小学体育课程的初创时期,在整个发展历程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实现了从特定历史条件下军国民性质向现代意义上的初步转型。从清末新政开始,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在这一历史时期,小学体育课程随着更迭的政权交替、动荡的社会现实、变革的教育思潮而变化,政府以及教育界知识分子、民间有识人士都参与到了小学体育的发展历程中。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试图对于清末新政和北洋政府时期这两个阶段的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状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以期了解从1901年到1926年这一时期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的基本走向。首先对清末新政时期的小学体育课程作一个系统的介绍。清末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将“体操”纳入学校教育,结束了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无体育的历史,这成为近代小学体育课程的初步确立时期,这一时期的小学体育指导思想为抵御外辱的军国民主义,课程目标以培养国民作战能力为主,课程内容有三,以兵式体操为主,课程实施参差不齐,教师招聘为一大难题。其次对北洋政府时期的小学体育课程作一个全面的梳理。这一时期的小学体育课程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随即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较之从前,学校体育获得史无前例的重视,军国民教育成为教育宗旨中的四育之一,课程目标以培养尚武精神为核心,教学内容以兵式体操为主体,课程实施状况依师资水平而参差不齐。1922年新学制出台,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体操”更名为“体育”,这便是我们经常说起的“体育课”叫法的来源,这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而到了这一时期,教育宗旨发生了变化,全人格教育宗旨下的体育课已不再是单一的体操为主,各种球类运动等西方教育内容引入体育课堂,师资水平提高,教学方法也有了革新,遵循一定的教学顺序,整个小学体育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台阶。再次对清末民初(1901-1926)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的特点作一个概括总结。从清末新政开始到北洋政府统治结束,小学体育经历了名称从“体操”到“体育”的根本变革,指导思想从“军国民体育”走向“自然体育”,课程目标从“军事训练”转变为“全人发展”,课程内容从“体操为主”到“多样化课程体系”,课程实施从“不专业”走向“专业化”。这一时期是中国学校体育近代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最后介绍清末民初(1901-1926)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的启示。纵观这一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意识到我国小学体育的近代化离不开对西方国家的学习,但不能盲目照搬。小学体育课程应当因时因地做出调整,以满足时代的要求;小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应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小学体育应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小学体育师资素质应格外重视,以保证课程的科学展开;小学体育课程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的综合应用。

李兆旭[3](2020)在《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文中指出体育在社会生活中兼具“小众”与“大众”性质——以体育为业的人才固然是少数,但每个人都可以让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都与体育人才的主导和参与密不可分。体育学校培养的人才,既是体育行业的基础,又是大众体育的引领者,这就让体育学校具备沟通多种研究视角的可能性。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和教学工作,是体育学科和体育行业发展状况的典型样本;体育学校与政府、民众的关系,又反映着民国时期体育文化的特质、发展路径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状况。为进一步梳理有关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史实,展现中国体育行业的专业化、近代化进程,并更准确地评价中国近代体育学校的历史地位及历史作用,本论文分五章、两部分研究了民国时期的体育学校。第一部分由第一、二、三章组成,分别从起源、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三方面入手,呈现近代体育学校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中国人自主兴办的体育学校和西方人在华培养体育人才的工作,是体育学校在中国的两大起源。两者均认同体育兼具锻炼身体和塑造精神的意义,因此都迫切希望大量培养体育教师。两类体育学校在竞争中,共同塑造了以自然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体育教师为首要目标,理论学科与运动训练相结合,融入中国传统体育元素的体育专业教育模式。体育学校日后遇到的诸多问题,也在起步阶段初露端倪。第二章分别探讨了公立体育学校和私立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状况。1929年前,公立体育学校的发展相对迟缓,而私立体育学校深受五四时期民族主义和平民教育思潮的影响,成为培养体育人才的主要力量。从1929年起,南京国民政府的体育政策日益积极,辐射全国的公立体育学校系统初现雏形。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加强了对私立体育学校的约束,私立体育学校被纳入体育师资训练系统。但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私立体育学校大受打击,公立体育学校成为体育学校的主体。第三章探究了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以训练体育师资为宗旨和首要目标,培养文化素质全面,体育理论扎实,运动技能优秀,实务能力突出的体育人才,是体育学校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此,体育学校在招生、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毕业就业各环节,探索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并采取了多种手段,希望将人才培养机制的效能最大化,但效果并不理想。体育学校的产生、经营和教学活动,既体现了近代体育学的学科建设成果,也反映了民国时期体育事业总体孱弱的现实。第二部分由第四、五章组成,探究近代体育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并从体育视角分析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轨迹。其中,第四章探讨了体育学校中的武术教学,认为武术成为近代体育的重要项目,既是以西方体育学科衡量和改造中国传统体育的结果,也是在民族主义话语下与西方对抗的实践。在“西方近代体育化”和“民族化”的双重追求下,专业学校武术成为了一门自成体系的,技术和理论兼备的“学问”,但是,仅凭近代专业学校武术,尚难以充分完成传承、发展武术的重任。第五章延续了过往学者关于体育对女性的身体改造,以及体育与妇女解放关系的探讨,认为近代女子体育专业教育一方面以“体育救国”的追求打破和否定了传统意义上“柔弱无力”的文雅,另一方面又定义了健康柔美的“文雅”,两者表现形式截然不同,但内核一脉相承,都认为女子应阴柔委婉,女性应弱于男性。性别刻板印象的推翻与重建,既刺激和保护了女子体育的初步发展,客观上在体育行业内创造了女子专属的空间。又严重限制了女体育从业者的从业方向和上升空间。民族主义在体育专业教育中的支配地位,似乎与自然体育思想的主流地位相悖;实质是民族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对立统一。因为自然体育提升身体素质的目标仍然与“体育救国”相一致,其引入的近代竞技体育项目,不仅为传统体育的改造提供了样板,甚至也成为了证明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的重要方式。因此,自然体育思想虽然在价值观上与“体育救国”存在差异,但仍能与“体育救国”并行不悖。

吴蓉[4](2020)在《溯回与厘析: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的变革与特征》文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武术在与西方体育相拒相斥、相互渗透的融合过程中,开始了近代武术转型的新道路。对此,在结合当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语境中,如何从历史发展中找寻有益当代学校武术课程发展的经验,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聚焦于武术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即民国进行探讨。从清末民初教育体制的革新出发,以民国时期颁发、实施与武术相关的教育政策与文件为线索,溯回与厘析民国时期武术课程的变革及特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民国时期历年颁发的体育课程标准均涉及武术,但武术并没有如预期效果那样在学校课程中崭露锋芒,仅作为选修课程且学分占比较少,在当时的学校课程中并未占据一定的地位,但在中国武术教育历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身影。第二,将武术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后,武术的课程结构由单一化到随意化再到趋于合理化的特点,是民国时期武术课程不断变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在课程设置上,从最初的群体体魄的改造为基本职能,进而指向保国与保种的目标,其意在于通过武术实现“坚实之国民”,提升“国民固有之精神”。第三,学校作为承担着再造“新民”的主要场域,是沿袭西方学校体育模式,面对“文化危机”,武术课程编制出现“体育化”的价值诉求,在教学方式、师资来源、教学方法、教材编制上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形式的变化,为学校武术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社会精英在依附于社会变迁与国家需求下,根据武术自身发展诉求对武术教育方式作出的一系列改革。第四,中国武术课程的存在与发展,是近现代课程转型的时代必然。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武术课程还担负着民族文化认同的使命,武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有着一定的加强作用,也是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与传承的途径之一。

朱君[5](2020)在《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武术开展的如火如荼,武术进校园迎合了当下中小学的健康发展目标,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武术教学在校园中的改革也亟待改进和完善。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具有与其它运动项目不同的观念价值和技术特点,教师既要让学生们学习一身本领,又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助力国脉传承,传播武术文化教育,促进学生文武兼备的全面发展,这是对中小学体育课中武术教学进行改革的基础和依据。中小学作为青少年武术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强健学生体魄、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任。因此,我们要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加强校园武术的管理和发展,完善当前武术教学思想,探索传统武术文化的伦理与道德,挖掘武术文化内在精神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学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武术教学发展的背景和历史,探讨影响武术教学的因素,提出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旨在促进校园武术更好的发展,开拓学校武术教学的新局面。本研究主要从课程、教材、教师、学生四个因素出发,分析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影响,大胆提出促进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并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课程方面,增加武术课时的比重,加强基本功教学与练习;开发特色课程,发挥当地学校优势;推进武术段位制,平衡武术多元化与段位制的关系。(2)在教材方面,回归技术硬实力,培养攻防意识;提高武术素养,塑造良好道德;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武术教育价值。(3)在教师方面,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考核机制;聘请民间拳师,引进地方特色拳种;渗透地方武协,加强全民合作。(4)在学生方面,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主体发展;以武修身,奠定终身习武的基础,以德育人,提高学生品德建设。

刘帅兵[6](2019)在《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文中认为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语境中,武术教育如何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是新时代所需思考的问题。事实上,民国时期的武术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其开展与国家建设相关。政权为寻求强国之路,由“病夫”引发诸多议题,成为各种社会力量为政权献策的切入点。社会精英群体的出现立即成为政权主动寻求合作的社会力量。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自觉参与下,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出一定的成效。这些成效可以说是当代武术教育助推“教育强国”的基石。“历史虽过去,而非真过去”,历史只有在不断被重写中才能实现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和对话,并在新的解释和理解中得以完善和丰富。鉴于此,运用文献资料、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和倒溯等研究手段,对国家与社会两者是如何相辅相成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进行诠释,旨在重新发现、理解阐明、解释意义。结论:1)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在顺应社会现实脉络和自身演进中呈现出初始、探索、全盛、滞缓等四阶段。在国家主动建立各种制度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下推动着武术教育的生成。其历史性转变体现在逐渐成为国之大事、实现行政力主导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开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完成教育价值的转向。2)民国时期在构建武术教育体系中,师资培育的政策与方式相契合,教法改进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教材也出现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全国教材等三级。师资培育、教法改进、教材编制为武术教育课程设置提供技术前提。从学校武术自主设置课程到地方性课程标准纲领以及全国性课程标准纲领的出现,可以说是在国家和社会联动合力下将以往武术教育散点性教学的一次重大整合。3)聚焦个案,北京体育研究社作为社会力量承担着国家本应的责任和义务。其提倡武术兼及体育、提交议决案、培养师资、编写教材、探索教法、研究理论是整个民国时期武术教育“工作者”的缩影。精武体育会作为社会力量,除开展武术教育之外,积极承担着践行民族解放、重塑新民人格、启蒙强种强国的重任,这直接与国家建设相关。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作为官方组织,如果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仅因经济和战争因素就足以使其倒闭,更无之后出现将学校武术教育推向高峰的局面。建议:1)当代武术教育继续在国家与社会相辅相成中主动发力助推“教育强国”进程。强化国家在政策上的保障和扶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重视武术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培养与社会接轨的武术人才。2)继续深化师资培育的全面性,完善师资聘任制度、进修制度、福利待遇。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继续遵循着继承、发展、创新的理路开展。优化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和全国教材,使校本武术课程、地方武术课程、全国武术课程相结合。3)学校武术教育的目的依然要坚守社会的责任担当,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合格人才。强化武术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规避对西方体育文化的依附和模仿。推行多元教育形式联动,维系武术教育的过程性。4)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深入挖掘武术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教材的编制以及课程设置当中。5)研制《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使其理论和技术相结合,拳术与器械相结合,套路和技击相结合。同时在《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中留有余地鼓励地方性优秀拳种的引入。

王水利[7](2019)在《“非遗”保护视角下苌家拳的传承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苌家拳,本文基于非遗保护的视角,对苌家拳在当今社会中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进行研究。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苌家拳的传承价值与传承主体、传承内容、传承方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苌家拳是集易理、医理、拳理于一体,融内气、外形、技法于一炉,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创编出的风格独特拳种。《中气论》和《武备参考》两部着作是其拳理与技理的理论依据,其内容已经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拳学体系,具有非常宝贵的学术研究价值。苌家拳不仅具有娱乐、表演、审美、健身、经济、教育等价值,而且还具备突出的文化、理论和技击价值以及套路内容与养生功能。(2)苌家拳传承人流失现象严重。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其一,苌家拳传承人思想守旧,技术创新滞后;其二,苌家拳一般性传承人缺乏传承名份及经济扶持,生活窘迫导致其弃武从它;其三,苌家拳传承人的老龄化导致传承人培养的断层现象;其四,苌家拳组织数量尚可,但欠缺合作与交流,导致传承实效薄弱。(3)苌家拳传承内容大幅度缩减。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其一,由于保护不善导致苌家拳部分拳谱遗失,致使其部分技术失传;其二,由于部分代表性传承人弃武转业,又导致另一部分技术失传;其三,由于目前以套路为主的片段化传承现状,导致苌家拳立体化技术体系的萎缩。(4)苌家拳传承方式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其一,以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的精英化传承路径,导致苌家拳受众面狭窄;其二,苌家拳学校教育传承和大众传承发展滞后,导致其不能满足全民对健身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需求;其三,苌家拳口传身授的传授方式难以在大众人群中实施教学推广。(5)导致苌家拳面临发展濒危的诱因在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其一,传承人墨守成规的思想;其二,由于农村转型城市化的加快;其三,人们对体育需求发生多样化的转变。依据苌家拳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研究基于非遗保护视角,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研究苌家拳传承与发展的对策。其一,加强对苌家拳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针对传承人流失严重问题,提出通过扩大代表性传承人的范围,身份认定,政府支持,岗位聘认,物质奖励以及文化与技术培训等对策,挽回苌家拳流失的青年拳师,激发边缘化传承人员的动力,保障苌家拳技艺传承的人力资源。其二,构建苌家拳技术体系,实现体系化传承。针对苌家拳技术传承内容缩减问题,研究以“武术的分层技术体系构建”为理论指导,构建出苌家拳的技术体系,即:基本功法?核心招法?八大技法?套路体系?最高境界。用于指导苌家拳在多样化的传承路径中,科学地设计传承内容及方式等,为苌家拳传承的所有实践活动提供具体抓手。其三,实行苌家拳分类教学设置和等级考核制度,推进大众传承。针对苌家拳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问题,提出依据各年龄段人群的不同健身需求实施分类教学,充分挖掘苌家拳的多维度实用价值。同时,建立苌家拳等级考核制度,促进大众人群的学习动机及锻炼坚持性。其四,构建苌家拳科学化教学模式,推进学校教育传承。针对苌家拳学校教育传承发展滞后的问题,研究分别以“立足单势,强调技击,突出对抗,培育精神”和“立足拳种,回归技击,形成体系,弘扬文化”为指导思想,构建了普通院校与专业院校的苌家拳教学模式,并以构建的苌家拳技术体系进行教学内容设置。通过对普通院校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其具备可操作性与有效性。

徐卫伟[8](2018)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优秀拳种,它的出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奇迹。在太极拳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其应该为健康中国的实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体育院校是太极拳课程发展的先头军,太极拳课程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武术课程体系的完善等。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的优化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太极拳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为:1.社会制度的变迁催生了太极拳课程的出现,建国后,太极拳作为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入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经历了从萌芽期到完善期7段历程,体育院校在太极拳课程的建设中一直占据领先地位;在社会制度、教育背景、体育事业、武术事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太极拳课程的价值发生了改变,导致了课程结构和课程要素的多元变化趋势。2.我国13所高等体育院校共开设2类6种48门太极拳课程,课程体系已初具雏形,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的课程建设特色值得其他院校学习借鉴;各院校课程建设的不平衡现象导致课程体系结构存在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轻非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建设问题;专业类课程目标没有层次性,技能要求不明确;内容选择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导致套路内容比重过大,技能内容匮乏;课程实施中教师教法欠合理,考核评价亟待完善。非专业类课程目标设置趋同度过高;内容难易程度不适宜;学生遗忘率过高,对考核评价的满意度不高。3.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的优化属于课程体系中观层面的优化,包括结构优化和要素优化两个部分;体系优化中,应把握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遵循深化武术课程改革、推动拳种课程建设、强调学生技能培养、突出社会职业能力和关注学生群体差异等原则。4.当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结构分类基本合理,专业类和非专业类的划分符合专业设置与学生需求;专业类课程结构应更具层次性,以适应学科发展和满足不同专项学生需求;非专业类课程结构应更具针对性,可以B+Un模式设置课程,保留拳种的基础本质,突出不同专业的技能应用。5.专业类课程目标要素的优化应明确课程定位,关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完善,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操作,体现目标要求的层次性;内容要素的优化应根据专业类学生需求模型,满足学生对于技能、文化、健康和技术四个维度的内容需求,关注学生的群体差异,重视技能培养、突出文化多元,完善拳种课程的内容选择;过程要素的优化应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课程实施要对接社会职业能力需求,丰富课程实施与考核的形式和内容。6.非专业类课程目标要素的优化应把握课程导向,突出目标的针对性;内容要素的优化应根据非专业类学生需求模型,满足学生对于提高、健康、文化、基础、传播维度的需求,重视专业个性需求,选取拳种的核心内容,选择符合学生需要的技能内容,关注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内容,实现传承文化的任务;过程要素的优化应保留技击本质、突出健康功能,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实施方式,整合优质资源、建设太极拳慕课,丰富考核评价的形式和内容。

李博[9](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王秀强[10](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二、体育教育专业实用武术课程体系改革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教育专业实用武术课程体系改革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课程内容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从课程层面分析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课程内容的研究
        2.从教学层面反映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课程内容的研究
        3.小结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1.研究重点
        2.研究难点
        3.研究创新点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
        2.课程内容
    (二)理论基础
        1.技术文化
        2.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三、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课程内容现实考察
    (一)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教学大纲分析
        1.目标:强调技术水平,淡化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2.内容:偏重竞技套路,较难反映民族传统文化
    (二)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教材内容分析
        1.整体:教材内容标准化,弱化武术技术的历史联系
        2.细节:以解释动作形态为主,难以落实民族传统文化
四、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课程内容优化
    (一)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课程内容优化界定
    (二)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课程内容优化依据
        1.技术文化指导下,明确武术技术文化的定位
        2.民族传统范畴下,确定武术技术文化中的历史经典
    (三)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课程内容优化过程
        1.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2.筛选经典的课程内容
        3.组织课程内容的实践
五、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课程内容行动研究
    (一)行动研究的设计与规划
        1.行动研究目的
        2.行动研究的模式
        3.行动研究参与者
    (二)行动研究的过程与步骤
        1.第一轮行动研究
        2.第二轮行动研究
        3.两轮行动研究的收获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调查问卷
    附件2 访谈提纲
    附件3 五所院校现行的教学大纲相关信息
    附件4 行动研究的相关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清末民初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研究(1901-192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学校体育的重要性
        2.现实中学校体育尤其是小学体育发展不尽如人意
        3.国家对于体育的日益重视
        4.清末民初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可资借鉴
    (二)相关概念界定
        1.清末民初
        2.学校体育
        3.小学体育
        4.体育课程
    (三)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清末民初体育的研究
        2.关于清末民初小学体育的研究
        3.关于清末民初小学体育课程的研究
    (四)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2.现实意义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一、清末新政时期小学体育课程的初步确立(1901-1911)
    (一)初步确立的原因
        1.鸦片战争以来多次改革运动的奠基
        2.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直接推动
        3.有识之士对于体操的探讨
    (二)初步确立的表现
        1.指导思想为抵御外辱的军国民主义
        2.课程目标指向培养军国民
        3.课程内容有三,以兵式体操为主
        4.课程实施参差不齐,教师招聘为一大难题
二、北洋政府时期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转型(1912-1926)
    (一)发展转型的原因
        1.新教育宗旨的出台与变革
        2.关于小学体育的诸多争论
        3.对于国外体育的考察学习
    (二)发展转型的表现
        1.“军国民教育”宗旨下的小学体育课程(1912-1918)
        (1)指导思想以军国民主义为绝对宗旨
        (2)课程目标以培养尚武精神为核心
        (3)教学内容以普通和兵式体操为主体
        (4)课程实施状况依师资水平而参差不齐
        2.“健全人格教育”宗旨下的小学体育课程(1919-1926)
        (1)指导思想转变为自然、实用主义
        (2)课程目标指向全人发展
        (3)课程内容趋于多元化
        (4)课程实施走向规范与科学
三、清末民初(1901-1926)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的特点
    (一)名称实现了从“体操”到“体育”的根本变革
    (二)指导思想从“军国民主义”走向“自然、实用主义”
    (三)课程目标从“军事训练”转变为“全人发展”
    (四)课程内容从“体操为主”到“多样化课程体系”
    (五)课程实施从“不专业”到“专业化”
四、清末民初(1901-1926)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的启示
    (一)小学体育课程应当因时因地做出调整,以满足时代的要求
    (二)小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切入点
    (三)小学体育应设置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四)小学体育师资的素质应格外重视,以保证课程的科学展开
    (五)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应注重手段方法的合理综合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一) 近代中国体育史研究
        (二) 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史研究
    三、研究简介
        (一) 主要概念界定及研究目标
        (二) 基本史料和研究方法
        (三)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起源
    一、中国人自办体育学校:以中国体操学校为中心
        (一) 自办体育学校的动机
        (二) 中国体操学校、中国女子体操学校的办学实践
    二、外国人在华兴办体育学校:以基督教青年会为中心
        (一) 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在华体育人才的动机
        (二)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的兴衰
        (三)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的训练方式
        (四) 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与中国体育事业
    四、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经营管理
    一、私立体育学校
        (一) 五四时期的“私立体育学校热”
        (二) 经营私立体育学校的困难
        (三) 私立体育学校与政府的关系:以办学资质争议为中心
    二、公立体育学校
        (一) 1903~1929年:公立体育学校的缺位
        (二) 1929~1937年:起步与初步发展
        (三) 1937~1945年:整理与扩张
        (四) 1945~1949年:不正常的“常态”
    三、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招生制度
        (一) 普通招生:体育学校选材标准分析
        (二) 保送招生:学校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互动
    二、课程体系
        (一) 体育学课程
        (二) 其它课程
    三、课外活动
        (一) 运动技能的展示和检验
        (二) 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的拓展
    四、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保障措施与实际成效
        (一) 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措施
        (二) 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
    五、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体育学校中的传统体育教学:以专业学校武术为中心
    一、专业学校武术的兴盛及其发展动力
        (一) 专业学校武术的兴盛
        (二) 专业学校武术的发展动力:中小学全面推广学校武术
    二、专业学校武术的建构
        (一) 对西方近代体育学的顺应
        (二) 建设“中国式体育学”的尝试
    三、专业学校武术的成效和局限
    四、小结
第五章 民国体育学校中的女子体育专业教育
    一、女子体育专业教育的出现与发展
        (一) 近代精英阶层对女子体育的提倡
        (二) 女性自觉投入体育事业
    二、女子体育专业教育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一) 与男性平分秋色的运动健将
        (二) “健康而温柔”的新女性美
    三、女子体育专业的就业情况
        (一) 女性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二) 女性体育从业者受到的束缚
    四、小结
结语:多重视角下的体育史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民国体育学校简称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4)溯回与厘析: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的变革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相关文献综述
        1.4.1 关于民国武术教育理念与思想研究现状
        1.4.2 关于民国武术课程内容发展的研究
        1.4.3 关于民国武术教育对武术发展影响的研究
        1.4.4 总结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方法
        1.5.3.1 文献资料法
        1.5.3.2 历史分析法
        1.5.3.3 比较分析法
2.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发展的历史成因
    2.1 “尚武主义”的驱使
    2.2 “社会精英”的争辩
    2.3 培养“新民”的需要
3.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标准之演变
    3.1 武术课程内容兴起阶段(1911年~1927年)
        3.1.1 军国民思潮的兴起与武术“跻身”的“争取”
        3.1.2 兵式体操的废除与体育课程的改造
    3.2 武术课程内容的普及与式微(1927年~1937年)
        3.2.1 由“兵”到“武”:军事教育的遍及与武术教育的普及
        3.2.2 由“外”到“内”:国外体育的“强行”与武术课程的式微
    3.3 武术中的旧内容消亡与改革内容的新生(1937年~1945年)
        3.3.1 兵操化的武术套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3.2 武术作为选修课内容存在于学校体育课程中
4.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之演变特征
    4.1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之演变
        4.1.1 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
        4.1.2 “体用兼备”的教学模式
        4.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4.1.4 武术师资的引入途径
    4.2 民国时期武术教材内容之演变
        4.2.1 编排方式从文字阐释向图文结合
        4.2.2 教材内容编写特点向西方体操形式靠拢
        4.2.3 教材内容的编纂理念向科学化转变
5. 结论
6. 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变革的启示
    6.1 坚守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
    6.2 革新班级授课制的组织结构
    6.3 完善武术课程评价体系
    6.4 形成具有技击特色的武术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厘定
        1.3.1 武术
        1.3.2 学校武术
2 文献综述
    2.1 校园武术的相关研究
        2.1.1 关于武术教学目标的研究
        2.1.2 关于武术教学内容的研究
        2.1.3 关于武术教学方法的研究
        2.1.4 关于武术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2.1.5 关于武术教学评价的研究
    2.2 学校武术教育价值和功能研究
    2.3 关于武术教学改革方向的研究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访谈法
        3.2.3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校园武术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分析
        4.1.1 清末民初时期:强国强种、注重实战技击,倡导尚武精神
        4.1.2 建国初期:改“技击之术”成“表演之术”,去技击化
        4.1.3 改革开放后:身心健康教育思想下的学校武术发展
    4.2 影响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的因素分析
        4.2.1 从课程因素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影响
        4.2.2 从教材因素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影响
        4.2.3 从教师因素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影响
        4.2.4 从学生因素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影响
    4.3 促进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分析
        4.3.1 基于课程论下,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
        4.3.2 基于教材论下,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
        4.3.3 基于教师论下,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
        4.3.4 基于学生论下,分析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 致谢
9 附件

(6)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操作性定义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武术教育阶段划分研究
        1.4.2 武术教育研究
        1.4.3 武术科学化研究
        1.4.4 社会思潮对体育(武术)教育影响的研究
        1.4.5 人物思想研究
        1.4.6 体育政策研究
        1.4.7 文献综述述评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6.1 基本结构
        1.6.2 研究重点
        1.6.3 研究难点
        1.6.4 研究创新点
2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进程特征
    2.1 武术教育的历史进程
        2.1.1 清末武术教育式微
        2.1.2 武术教育的初始阶段(1912-1915)
        2.1.3 武术教育的探索阶段(1916-1927)
        2.1.4 武术教育的全盛阶段(1928-1938)
        2.1.5 武术教育的滞缓阶段(1939-1949)
    2.2 武术教育历史性转变的表现特征
        2.2.1 武术教育逐渐成为国之大事
        2.2.2 武术教育实现行政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2.2.3 武术教育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普及与发展
        2.2.4 武术教育逐渐完成教育价值转向
    【本章小结】
3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生成归因
    3.1 体育议决案对武术教育生成的促进
        3.1.1 军国民教育为武术在学校教育中提供合法地位
        3.1.2 兵式体操的废除为武术进入学校体育课程提供有利时机
        3.1.3 推动武术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必修课
        3.1.4 推动武术师资的培育
        3.1.5 推动武术教材的编订
        3.1.6 推动武术教育的社会化
    3.2 社会思潮对武术教育发展的规范
        3.2.1 军国民教育思潮促使武术教育传授方式的改造
        3.2.2 民主与科学思潮促使武术教育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3.2.3 自然主义体育思潮为武术教育目标的设定提供学理性支撑
        3.2.4 民族体育思想下武术教育的军事化实践
    3.3 社会精英在武术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3.3.1 梁启超:尚武精神倡导者
        3.3.2 范源濂:教育家
        3.3.3 马良:军政要人
        3.3.4 张之江:国术馆馆长
        3.3.5 唐豪:武术史拓荒者
        3.3.6 徐一冰:留日学派
        3.3.7 吴志青:武术科学化倡导者
        3.3.8 许禹生:武术教育者
    【本章小结】
4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主体表现
    4.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的政策、方式及其表现特征
        4.1.1 武术教育师资培育相关政策述略
        4.1.2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
        4.1.3 武术教育师资培养方式的表现特征
    4.2 武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造动因、类别及其历史意义
        4.2.1 武术教学方法改造动因
        4.2.2 武术教学方法分类
        4.2.3 武术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意义
    4.3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以及课程设置状况、特征
        4.3.1 武术教材选用思想与实践
        4.3.2 课程设置状况及特征
    【本章小结】
5 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呈现缩影
    5.1 北京体育研究社对武术教育的历史贡献
        5.1.1 提倡武术兼及体育,促使土洋体育融合
        5.1.2 拟定议决案,为武术进入学校提供“立法”保障
        5.1.3 消除门派畛域,加强交流,培养武术专业师资
        5.1.4 编写武术教材,探索武术教学新模式
        5.1.5 创办期刊,研究理论,促进武术科学发展
    5.2 精武体育会的社会意义
        5.2.1 促进民族运动,践行民族解放
        5.2.2 改造国人奴性,重塑新民人格
        5.2.3 崇尚文武兼修,启蒙强种强国
    5.3 国立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的产生、发展及其启示
        5.3.1 国体师专产生的历史归因
        5.3.2 国体师专发展及特点论述
        5.3.3 国立师专的发展历程对当代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启示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非遗”保护视角下苌家拳的传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非遗保护的需要
        1.1.2 苌家拳传承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武术非遗的研究综述
        1.3.2 苌家拳的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趋势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拟突破的难点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拟突破的难点
第二章 苌家拳的传承发展价值及影响力
    2.1 苌家拳的文化价值
    2.2 苌家拳的理论价值
    2.3 苌家拳的技击价值
    2.4 苌家拳的套路内容
    2.5 苌家拳的健身养生功能
    2.6 苌家拳的影响力
第三章 “非遗”保护视角下苌家拳的传承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非遗”苌家拳传承主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1 苌家拳传承个人的现状
        3.1.2 苌家拳传承组织的发展现状
    3.2 “非遗”苌家拳传承内容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 苌家拳的文化传承现状
        3.2.2 苌家拳技术内容的传承现状
    3.3 “非遗”苌家拳传承方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3.1 苌家拳的家族传承现状
        3.3.2 苌家拳的师徒传承现状
        3.3.3 苌家拳的学校教育传承现状
        3.3.4 苌家拳的地缘传承现状
        3.3.5 苌家拳的馆院传承现状
第四章 “非遗”保护视角下苌家拳传承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4.1 苌家拳传承主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1 苌家拳传承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2 苌家拳传承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 苌家拳传承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苌家拳传承人流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4.2.2 苌家拳技术体系萎缩问题的原因分析
    4.3 苌家拳传承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非遗”保护视角下苌家拳的传承发展对策
    5.1 加强对苌家拳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
    5.2 构建苌家拳技术体系,实现体系化传承
        5.2.1 苌家拳技术体系构建的理论指导
        5.2.2 苌家拳技术体系的构建
    5.3 实行苌家拳分类教学设置和等级考核制度
        5.3.1 实行苌家拳分类教学设置
        5.3.2 实行苌家拳等级考核制度
    5.4 构建苌家拳教学模式,实现学校教育传承的主体地位
        5.4.1 普通学校苌家拳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可行性验证
        5.4.2 专业院校苌家拳教学模式的构建
        5.4.3 两种教学模式的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集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8)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家政策推动太极拳课程建设
        1.1.2 社会对武术人才的紧迫需求
        1.1.3 课程改革的时代需求
        1.1.4 体育院校是太极拳课程发展的先头军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创新点
        1.3.1 梳理了太极拳课程在高等体育院校中的发展历程
        1.3.2 构建了太极拳课程学生需求模型
        1.3.3 提出了太极拳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
2 文献综述
    2.1 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进展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课程体系的结构优化
        2.1.3 课程体系的要素优化
        2.1.4 小结
    2.2 体育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进展
        2.2.1 专业人才培养下的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的相关研究
        2.2.2 体育课程体系内主要课程优化的相关研究
        2.2.3 其他研究
        2.2.4 小结
    2.3 武术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进展
        2.3.1 武术课程改革与优化的相关研究
        2.3.2 太极拳课程相关研究
        2.3.3 小结
    2.4 文献评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德尔菲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3.3 研究框架
4 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发展历程与趋势
        4.1.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发展历程
        4.1.1.1 太极拳课程的出现(民国时期)
        4.1.1.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的萌芽时期(1949-1955)
        4.1.1.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的发展时期(1956-1966)
        4.1.1.4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发展的搁置期(1966-1976)
        4.1.1.5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发展的恢复期(1978-1988)
        4.1.1.6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再发展时期(1989-1999)
        4.1.1.7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的调整时期(2000-2010)
        4.1.1.8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的完善时期(2010至今)
        4.1.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4.1.2.1 社会制度的变迁改变了太极拳的传习方式
        4.1.2.2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决定了太极拳课程发展的两条路径
        4.1.2.3 武术事业推动太极拳课程在两条发展路径上不断前行
        4.1.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发展趋势
        4.1.3.1 武术课程的细化-分化演变模式
        4.1.3.2 课程结构多层次与多类型的发展趋势
        4.1.3.3 课程要素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4.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的现实审视
        4.2.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现状
        4.2.1.1 各组课程院校开课率
        4.2.1.2 院校开课覆盖率
        4.2.1.3 专业类课程的比较分析
        4.2.1.4 非专业类课程的比较分析
        4.2.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的现实特色
        4.2.2.1 课程体系结构发展特色
        4.2.2.2 课程体系要素发展特色
        4.2.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4.2.3.1 课程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
        4.2.3.2 课程体系各要素存在的问题
    4.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优化依据
        4.3.1 本研究关于课程体系优化的界定
        4.3.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优化的理论基础
        4.3.2.1 奥利瓦的课程发展理论
        4.3.2.2 泰勒的课程编制理论
        4.3.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优化的特点
        4.3.3.1 基于国家标准,服务专业培养目标
        4.3.3.2 深化武术课程改革,推动拳种课程建设
        4.3.3.3 重视技能培养,突出社会职业能力
        4.3.3.4 关注不同群体需求,突出课程针对性
    4.4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结构优化
        4.4.1 课程体系结构现状
        4.4.2 一级结构分类的合理性分析
        4.4.3 专业类课程结构优化
        4.4.3.1 学科发展细化的规律对太极拳课程设置的影响
        4.4.3.2 北京体育大学专业类太极拳课程设置的案例分析
        4.4.4 非专业类课程结构优化
        4.4.4.1 ESP英语课程设置模式
        4.4.4.2 非专业类太极拳课程优化设置模式
        4.4.5 小结
    4.5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要素优化
        4.5.1 专业类课程要素优化
        4.5.1.1 目标要素优化
        4.5.1.2 内容要素优化
        4.5.1.3 过程要素优化
        4.5.2 非专业类课程要素优化
        4.5.2.1 目标要素优化
        4.5.2.2 内容要素优化
        4.5.2.3 过程要素优化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体育学科研究
        二、学科交叉研究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一、学科的起源
        二、学科的内涵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二、体育教育学
        三、运动生理学
        四、运动训练学
        五、体育心理学
        六、体育社会学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策略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身体素质训练
        二、学生体质健康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四、运动损伤
        五、老年人体育
        六、运动性疲劳
        七、肥胖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二、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五、农村学校体育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二、体育营销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四、体育旅游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体育传播
        三、体育媒介事件
        四、体育新闻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六、体育文献计量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奥林匹克文化
        二、体育史
        三、体育文化产业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六、体育与艺术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三、体育赛事管理
        四、体育法学
        五、公共体育服务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10)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理论基础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分期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说明
        1.6.1 时间范围
        1.6.2 空间范围
        1.6.3 研究指标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2.1.1 “武”的演变历程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3.6.1 “健康第一”思想
        3.6.2 “终身体育”思想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4.2.4 校际体育组织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5.1.6 小结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5.2.6 小结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6.3.2 存在的问题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7.2.1 指导思想
        7.2.2 发展现状
        7.2.3 战略目标
        7.2.4 战略重点
        7.2.5 战略路径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四、体育教育专业实用武术课程体系改革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武术专业武术套路专项技术课课程内容优化研究[D]. 谢惠玲.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2]清末民初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研究(1901-1926)[D]. 赵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民国时期体育学校研究[D]. 李兆旭.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溯回与厘析:民国时期武术课程内容的变革与特征[D]. 吴蓉. 南京体育学院, 2020(08)
  • [5]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路径研究[D]. 朱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民国时期武术教育的历史诠释[D]. 刘帅兵.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7]“非遗”保护视角下苌家拳的传承发展研究[D]. 王水利.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8]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太极拳课程体系优化研究[D]. 徐卫伟.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9]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10]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体育专业实用武术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