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类生长与生物能量学研究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娟,沙宗尧,李大鹏,王春芳[1](2021)在《基于生物能量学模型的尖吻鲈精准投喂管理辅助决策系统构建》文中认为为提高养殖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研究基于生物能量学原理和生产养殖数据构建了精养条件下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精准投喂管理模型,并通过软件开发,构建了方便使用的精准投喂管理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主要功能为可预测尖吻鲈生长周期中任一时间点的生长、任一生长点的饲料需求量及养殖周期对水体排放的氮磷次生污染。结果显示,通过建模和分析,发现尖吻鲈在其生长过程中含有1个异速生长点,由此将尖吻鲈的生长周期分为2个生长期:<296 g(第一生长期)和>296 g(第二生长期);在尖吻鲈的两个生长期中,相比于特定增长率、日均增重和日增长系数等生长模型,优化后的热积温系数模型对尖吻鲈的生长预测效果更佳;采用实际蛋白含量分别为44.4%和42.6%的商业饲料投喂不同生长时期的尖吻鲈,每生产1000 kg尖吻鲈(体重为1—1000 g),所需要的消化能约为2.33×107 kJ,所排放的总固态污染物约为543 kg;验证实验中尖吻鲈体重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显着相关,饲料系数(FCR)模型观测值大于实际预测值。以上结果表明,实验中构建的精准投喂管理模型可以有效地估计养殖中鱼体生长情况和饲料需求,但由于实际养殖中饲料投喂多为过量投喂,可能导致实际投喂量大于养殖需求量,进而导致污染排放量的增加。研究中开发的精准投喂管理辅助决策系统软件,为养殖投喂管理精准化和信息化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刘晓娟[2](2018)在《运用生物能量学模型预测异育银鲫和草鱼生长、饲料需求和废物排放》文中指出鱼类生长、饲料需求和污染排放预测模型在鱼类精准投喂管理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以异育银鲫和草鱼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不同环境下这两种鱼类的能量需求,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异育银鲫和草鱼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并在生物能量学的基础上构建这两种鱼类生长、营养需求以及污染排放(固体废物和溶解态氮、磷废物)模型,为实际养殖中高鱼类养殖质量、降低养殖污染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收集大量文献中草鱼、异育银鲫生长数据(异育银鲫体重0.25-469g),分别运用特定增长率(SGR)、日增长系数(DGC)、日均增重(ADG)和热积温系数(TGC)等生长模型计算异育银鲫和草鱼的生长速率,并分析异育银鲫和草鱼生长规律。通过定期采样实验获得异育银鲫和草鱼生长数据观测值,通过计算实际观测值和预测值的最小残差平方和选出最适生长模型。饲料需求模型通过估算鱼类消化能需求量决定,根据能量收支原理,通过计算鱼体储积能(RE)、基础代谢能(HeE)、热增能(HiE)以及尿液和鳃的代谢能(UE+ZE),估算异育银鲫和草鱼的消化能需求量,再根据所用饲料的消化能含量来确定异育银鲫和草鱼对饲料的需求量。异育银鲫和草鱼废弃物排放主要采用营养物质平衡法计算。在模型验证时,以粗蛋白分别为35%和28%的饲料投喂不同生长阶段的异育银鲫和草鱼,生长模型采用异育银鲫和草鱼的体质量的模型预测值与采样观测值进行比较验证,异育银鲫饲料需求模型采用饲料系数(FCR)文献观测值和模型预测值相关性分析验证,草鱼饲料需求模型采用饲料系数(FCR)模型预测值和实际养殖观测值相关性分析验证。结果显示,异育银鲫在其生长周期中含有两个异速生长点,根据该点的位置,可以将异育银鲫的生长周期分为3个生长阶段:<13.5g(第一阶段)、13.5-175.5g(第二阶段)、>175.5g(第三阶段);在异育银鲫和草鱼的三个生长阶段中,与其它生长模型(SGR、ADG、DGC)相比,调整后的TGC模型能更精确的预测异育银鲫和草鱼的生长情况;异育银鲫和草鱼体质量和饲料系数(FCR)的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显着相关;每生产1 t异育银鲫(体质量为0.5500g),其消化能需求量约为1.94×107kJ,消耗1t饲料或生产1t鱼所排放的总固态废物分别为282和419 kg。每生产1 t草鱼(体质量为0.51500 g),其消化能需求量约为1.43×107kJ,消耗1t饲料或生产1t鱼所排放的总固态废物分别为405和511kg。以上研究表明该复合性营养模型可以有效地估计实际养殖中异育银鲫和草鱼生长、饲料需求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有望为草鱼和异育银鲫差异化上市、节省饲料成本、减少饲料浪费以及养殖场的污染评价供有效的预判工具。
周超[3](2018)在《基于近红外机器视觉的鱼类智能投喂决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集约化的水产养殖中,鱼类投喂水平关系到养殖效率和生产成本。近年来,根据鱼类的需要,自动调节投喂量已经成为研究和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实现按鱼类食欲自动控制投喂的启停为目的,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机器视觉和鱼类摄食行为分析的智能投喂决策方法。首先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反光处理和对比度增强等预处理操作;然后,对鱼类重叠图像进行了分割,并提取了两个可以量化摄食行为的关键指标:聚集度和抢食度。最后构建了智能投喂决策模型,实现投喂过程的实时量化和智能按需控制,为开发精准投喂设备及指导生产实践奠定理论基础。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针对采集自水产养殖现场的图像存在的反光严重,对比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光帧分类处理和自适应对比度增强的近红外图像预处理方法。定义了两类反光帧并对其分类,剔除干扰识别结果的反光帧后并补入新的数据。并利用改进的多尺度Retinex算法对图像进行自适应增强,提高了图像的对比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两类反光帧的平均分类准确率Accuracy、假正率FPR和假负率FNR分别为96.34%、4.65%和2.23%。此外,增强后图像对比度提高至少3倍,鱼类的识别率提高7.9%以上,可用于识别有用的图像或剔除对处理结果有较大影响的图像,提高后续识别结果的精度。针对水产养殖中的鱼类重叠影响到后续识别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快速并行细化算法的鱼类重叠图像分割方法。经过重叠区域判定,基于曲率尺度空间算法的角点提取,基于改进快速并行细化算法获取骨架等步骤后,用线性方程实现重叠粘连区域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误差率和平均分割效率分别为10%和90%,可应用于多目标分割和鱼类行为分析,有效提高识别精度。针对人工观测摄食行为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强,无客观统一标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水产养殖鱼类摄食行为量化和分析方法,分别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和图像纹理提取了两个可以量化摄食行为的指标:聚集度和抢食度。实验结果表明,鱼类摄食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可以用聚集度和抢食度精确的描述出来。其中,聚集度与人工专家法打分结果的线性相关指数可以达到0.945,抢食度与面积法的线性相关指数为0.876,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量化鱼类摄食行为的方法,并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针对当前投喂过程中不能根据鱼类的实际需要自动调节投喂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摄食行为指标和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系统的智能投喂决策模型,通过将聚集度和抢食度作为投喂模型的输入,并经过模糊化处理,规则建立,模型训练等步骤后,实现智能投喂决策(继续或停止投喂)。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投喂决策准确率可以达到98%,饲料转化率可以改善10.77%,同时还可以降低水污染。为实现鱼类的智能投喂提供重要借鉴意义,也为开发精准的投喂设备和指导生产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窦艳君[4](2016)在《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生理生化、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文中提出为寻找工厂化养殖点带石斑鱼的适宜投喂频率,减少养殖对水体的污染,本试验研究了投喂频率对3种规格点带石斑鱼生长、组织消化酶活力、血浆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血浆生化指标、表观消化率以及氮磷排泄的影响。1.选取三种规格(S:33.37±1.85 g、M:238.99±5.32 g、L:414.79±7.89 g)的点带石斑鱼,每种规格日投喂频率设三个梯度,分别为:S组:2次/d(S2)、3次/d(S3)、4次/d(S4);M组:1次/d(M1)、2次/d(M2)、3次/d(M3);L组:两天一次(L0.5)、1次/d(L1)、2次/d(L2),每个投喂频率3个重复,每次饱食投喂,连续喂食试验鱼28 d、56 d和84 d后采样。试验结果如下:在3个阶段内,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S组、M组和L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着升高,S4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饵料效率均显着高于S2组;M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饵料效率均显着高于M1组,与M3组差异不显着;L1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饵料效率均显着高于L0.5组,与L2组差异不显着。S4组可以显着提高血浆和肝胰脏中T-SOD、GSH-PX、CAT和T-AOC的含量,显着降低肝胰脏MDA含量,对血浆中MDA含量无影响;M2组血浆和肝胰脏的T-SOD、GSH-PX和CAT的含量显着高于其它组,MDA含量显着低于其它组,T-AOC含量变化不显着;L1组血浆和肝胰脏中T-SOD、GSH-PX、CAT和T-AOC的含量显着高于L0.5组,MDA含量显着低于L0.5组。S4组血浆的GOT、GPT显着低于其它组,肝胰脏中GOT、GPT显着高于其它组;M2组血浆GPT显着低于M1组,M2肝胰脏GPT、GOT显着高于M1,而对血浆中GOT含量无显着影响;L1组血浆GOT、GPT显着低于L0.5,L1组肝胰脏中GOT、GPT显着高于L0.5。连续喂食84 d后,随投喂频率的增加,S组、M组和L组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均呈下降趋势。S4组、M2组和L1组的血浆和肝胰脏的消化酶活力显着低于低投喂频率组。投喂频率对S组AKP、ACP、TG和T-CHO无影响;M2组AKP含量显着高于其它组,而对血浆ACP、TG、T-CHO无影响;L1组血浆AKP含量显着高于L0.5组,对ACP、TG、T-CHO含量无影响。2选取三种规格(S:61.99±3.65 g、M:254.11±3.99 g、L:467.55±12.75 g)的点带石斑鱼,每种规格日投喂频率设三个梯度,投喂频率同上,每个投喂频率3个重复,S组、M组、L组的日投喂量分别为3.2%、0.6%、1.0%,正式试验24 h不流水,充气,按投喂后0.5 h、1 h进行水样采集,用于测定总氮(TN)、总磷(TP)。每日收集粪便6次,用于测定表观消化率。S4组TN、TP总积累量显着低于S2组;M2组TN、TP总积累量显着低于M1组,与M3组无差异;L1组TN、TP总积累量显着低于L0.5组。随投喂频率的增加,三个规格的表观消化率均呈下降趋势,S组的表观消化率无显着差异;M2组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M3组,与M1组差异不显着;L组表观消化率呈显着下降趋势。综上所述,S组、M组和L组的点带石斑鱼适宜投喂频率分别为4次/d、2次/d、1次/d。
罗伟[5](2016)在《运用Fish-PrFEQ程序建立草鱼投喂管理和污染排放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投喂管理中饲料需求量一直以投喂经验为主,饲料的投喂量过少会导致草鱼生长受到抑制,投喂过多会导致成本增加和养殖水域污染,建立草鱼生物能量学模型,探讨不同环境下草鱼能量需求,能为草鱼精准投喂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研究了草鱼在不同水温、体重下的生长规律,运用Fish-PrFEQ程序建立了草鱼能量需求和污染排放模型。结果如下:试验一:研究水温对草鱼生化成分、生长特征、矿质元素吸收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设置四个温度梯度(22°C,26°C,30°C和33°C)。试验研究表明,在不同水温养殖下,草鱼生化成分和能值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水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在22°C最高,随着水温的上升有下降的趋势,草鱼的能值含量随着水温的上升逐渐降低;水温对草鱼的终末体重(FBW),增重率(WG),特定增长率(SGR),积温系数(FBW)和饲料系数(FCR)均有显着影响(P<0.05);草鱼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C;各水温组之间全鱼、脊椎骨及鳞片中Ca(%)和Mg(%)的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水温为26°C时,脊椎骨、鳞片中Ca沉积量最大。血清中活性氧(ROS),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随着水温的升高显着升高(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随着水温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温为30°C达到最高;随着水温的变化,过氧化氢酶(CAT)各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显示30°C为草鱼最适生长和矿质元素沉积水温。试验二:本实验探究不同生长阶段草鱼的生化成分、生长特征、消化率和矿质元素吸收特征,为建立草鱼的生长预测和饲料投喂模型奠定了基础。实验设计了初始体重2.1±0.0g,31.3±1.0g,71.1±1.1g,222.0±8.2g和554.0±18.4g五个实验水平,养殖8周后对鱼体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全鱼营养成分、脊柱骨和鳞片的矿质元素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实验草鱼初始体重的增加,草鱼生长速度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水分随着草鱼体重的增加而显着下降(P<0.05),草鱼粗脂肪、粗蛋白、灰分、能值随着草鱼体重增加而显着上升(P<0.05),草鱼饲料转化率(FE)随着体重下降而显着下降(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Cd),蛋白质表观消化率(ADCp),能量表观消化率(ADCe)和磷表观消化率(ADCpi)随着体重增加而显着上升(P<0.05)。草鱼全鱼、骨骼、鳞片中的Ca、P含量,随着体重的增加显着增加(P<0.05),但钙磷比随着体重增加没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草鱼全鱼、脊椎骨的Mg含量随着体重增加而增加(P<0.05),而鳞片Mg含量随着体重增加无显着性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TGC参数,草鱼的生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草鱼的生长主要体现在蛋白质和脂肪的沉积上。草鱼随着体重的上升对于Ca、P的需求有所增加,但是在不同发育阶段,鱼体和脊椎骨以及鳞片中Ca/P比值大致保持稳定。实验三:使用Fish-PrFEQ程序,采用生物能量学方法建立在养殖条件下草鱼的生长模型、饲养需求模型和污染排放模型,模型的数据源于发表文章中的养殖数据及华中农业大学养殖基地草鱼生长数据,通过计算观测值和预测值最小残差平方和(RSS),确定草鱼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规律及适用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草鱼生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幼鱼期,体重范围为0.5-25g;初级生长期,体重范围为25-750g;快速生长期>750g)。相对于其他生长模型,校正后TGC生长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草鱼的生长规律。饲养需求模型根据消化能(DEreq)进行估算,消化能的计算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生长能(RE)、基础代谢能(HeE)、热增值能(HiE)、尿液和鳃的排泄能(UE+ZE)。消化能需求量为:DE=[6.13×BWpred-6.13×BWinitial]+HeE[(-30.3+2.4T×BWaverage)×0.8]+HiE[0.45×(RE+HeE)]+(UE+ZE)[0.058×(RE+HeE+HiE)]。各种能量的估算和数据均来源于发表的文献。污染排放模型的建立采用营养物质动态平衡法。结果表明,相对其他的生长模型而言(SGR,DGC,linear),TGC生长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在养殖条件下不同生长阶段草鱼的生长规律。在投喂策略上,以粗蛋白含量分别为40%,30%和28%的饲料分别投喂幼鱼、快速生长期草鱼和快速生长期草鱼,经估算,草鱼从0.5g到2500g,每生产1t草鱼,草鱼消化能需求量大约为2.1×108kJ,饲料的需求量为1.51t,总固态废弃物的排放为344kg,固态氮的排放量为1.3kg,固态磷排放量为0.65kg,溶解氮排放量为2.7kg,溶解磷排放量为0.21kg。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采用Fish-PrFEQ程序构建生长模型、饲养需求模型和污染排放模型是草鱼养殖过程中进行投喂管理较为合适的方法。
魏小岚[6](2015)在《运动训练影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蛋白质与糖类代谢及其营养需求的生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游泳是鱼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生命活动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鱼类的游泳状态和运动强度随自身生理状态和外部环境条件而变化,不同运动时间和强度状态下鱼体物质和能量代谢会产生相应的生理响应,同时食物营养水平也对鱼类代谢产生重要的影响。养殖条件下,饲料中蛋白质和糖类是重要营养物质和能量物质,两者含量及其比例不但影响鱼类的生长和饲料转化效率,而且很大程度上左右饲料和养殖成本。因此,研究运动训练状态下鱼类的能量代谢、营养代谢特征及其营养需求将有助于深入了解鱼类的运动生理与营养代谢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实践上为研制适合流水运动养殖的高效营养饲料提供指导。本实验以我国重要养殖鱼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首先探究运动状态下鱼体蛋白质和糖类代谢特征,明确运动训练能否提高鱼体对糖类的代谢和利用能力以及降低蛋白质的代谢消耗,确定最适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蛋能比)与运动训练两个变量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营养转化效率的交互影响,考证运动状态下适宜蛋能比的低蛋白饲料维持或提高鱼类生长和营养利用效率的可能性。1.运动训练状态下尼罗罗非鱼蛋白质与糖类代谢特征本实验采用2×4双因素设计,设置2个运动时间(分别为2周和6周)和4个流速运动强度(0.0 bl/s静水对照组,1.0 bl/s、1.5 bl/s和2.0 bl/s 3个流速运动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每天持续运动12h,所有实验鱼每天饱食投喂商业配合饲料3次,测定鱼体形态、生长、体成分、蛋白质与糖类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等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训练6周的1.0 bl/s和1.5 bl/s运动组肌肉和肝脏的组织蛋白酶D(CTSD)、腺苷脱氨酶(ADA)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等蛋白质代谢关键酶的活性显着低于2周的实验组(P<0.05);同样训练2周的1.5bl/s运动组肌肉和肝脏的CTSD、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ADA和GDH活性显着低于其余三个实验组(P<0.05),而同样训练6周的1.0 bl/s和1.5 bl/s运动组肌肉和肝脏蛋白质代谢酶活性显着低于其2.0 bl/s运动组和对照组(P>0.05)。而训练6周的1.0 bl/s和1.5 bl/s运动组红肌和肝脏的葡萄糖激酶(GK)和6-磷酸果糖激酶-1(PFK-1)等糖代谢关键酶活性显着高于2周的各实验组(P<0.05);同样训练2周的1.5bl/s运动组的GK、己糖激酶(HK)、PFK和丙酮酸激酶(PK)活性显着高于其2.0 bl/s运动组和对照组(P<0.05);同样训练6周的1.0 bl/s和1.5bl/s运动组红肌和肝脏的糖代谢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余三个实验组(P<0.05)。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DH)和葡萄糖激酶基因(GK)是在鱼体各组织广泛表达的基因,运动训练可以下调各组织的GDH mRNA表达水平,而上调GK mRNA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适宜强度的长期运动训练能显着降低罗非鱼对蛋白质的代谢消耗,且明显提高鱼体对糖类的代谢和利用能力。适当的运动训练对鱼体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明显改善鱼体营养组成。训练6周的1.0 bl/s和1.5 bl/s运动组肌肉和肝脏粗蛋白(CP)和游离氨基酸(FAA)含量显着高于2周的实验组(P<0.05);同样训练2周的1.5 bl/s运动组肌肉和肝脏的CP和FAA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实验组(P<0.05);同样训练6周的1.0 bl/s和1.5 bl/s运动组肌肉和肝脏的CP和FAA含量显着高于其2.0 bl/s运动组和对照组(P>0.05)。而训练6周的1.0 bl/s和1.5 bl/s运动组红肌和肝脏糖原(Gly)和无氮浸出物(NFE)含量显着低于2周的实验组(P<0.05);同样训练2周的1.5 bl/s运动组肌肉和肝脏的Gly和NFE含量显着低于其他三个实验组(P<0.05);同样训练6周的1.0 bl/s和1.5 bl/s运动组红肌和肝脏的Gly和NFE含量显着低于其2.0 bl/s运动组和对照组(P>0.05)。2.饲料蛋白质水平(蛋能比)与运动训练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和饲料营养转化效率的影响根据第一部分实验结果,本实验采用2×6双因素设计,设置2个流速运动强度(分别为对照组0.0 bl/s和1.5 bl/s运动组)和6个饲料蛋白质水平(蛋能比)[D1:15%(10.58);D2:20%(14.26);D3:25%(17.02);D4:30%(19.89);D5:35%(22.62);D6:40%(25.37)]。运动组每天持续运动12h,所有实验鱼每天饱食投喂实验饲料3次,训练时间为6周,测定并分析实验鱼生长、氮收支和能量收支、体成分组成、饲料营养利用效率、肝脏组织形态、蛋白质与糖类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尼罗罗非鱼摄食率(FI)、蛋白质表观消化率(ADCP)和能量表观消化率(ADCE)等均随饲料蛋白水平(蛋能比)增加而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D3饲料运动组合最高。同一蛋白质水平下,运动组的FI、ADCP和ADCE显着高于静水对照组(P<0.05)。饲料转化效率(FCR)、蛋白质效率(PER)、蛋白质生产价值(PPV)和蛋白质增长率(PGR)等指标均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增加而先上升再降低,其中以D3饲料运动组合最高。同一蛋白质水平下,运动组的FCR、PER、PPV和PGR显着高于静水对照组(P<0.05)。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GDH在红肌和肝脏的表达量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升高而降低,而糖代谢相关基因GK表达量则显着升高。同一蛋白质水平下,运动组的GDH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而GK表达量则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随饲料蛋白质水平(蛋能比)上升,罗非鱼摄入氮或摄入能量中用于生长的比例下降,而排泄氮(能)所占比例升高;同一蛋白质水平下,运动训练可提高鱼体的生长氮和生长能比例,降低排泄氮(能)比例。鱼体的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随饲料蛋白质水平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以D3饲料运动组合最高。同一蛋白质水平下,运动组的WG和SGR显着高于静水对照组(P<0.05)。肌肉和肝脏的CP和FAA的含量随饲料蛋白质含量提高而先上升再降低,同样以D3饲料运动组合最高。同一蛋白质水平下,各运动组的CP和FAA含量明显高于静水对照组(P<0.05);红肌和肝脏的Gly和NFE含量随饲料蛋白质含量增加而先降低再升高,其中以D3饲料运动组合最低。研究结果表明,运动状态下适宜蛋能比的相对低蛋白水平饲料[25%(17.02)]能提高罗非鱼的饲料转化和营养利用效率,促进生长,并提高鱼体CP和FAA含量,增加其营养和经济价值。
王常安[7](2015)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哲罗鱼(Hucho taimen)投喂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哲罗鱼(Hucho taimen)是我国珍稀名贵的冷水性鱼类之一,其生物学习性特殊,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高,且摄食不是十分积极。养殖条件下,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投喂,这一方面造成饲料浪费、水体污染,同时也影响鱼体生长发育。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投喂时间、投喂频率、投喂量建立哲罗鱼仔稚鱼、幼鱼最适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的投喂模式,为其养护管理提供依据。本文采用群体实验能量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摄食节律确定最适投喂时间,以摄食、生长、营养成分、能量收支、消化酶、免疫酶、血液代谢物等指标阐明最适投喂频率及投喂水平,查明仔稚鱼摄食感觉器官的发育过程及摄食强度的对应关系,用人工配合饲料改变仔稚鱼生物饵料投喂模式,综合环境因子(体重、水温和投喂水平)建立幼鱼的生物能量学摄食模型。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哲罗鱼的摄食存在节律性。不同体重(0.31+0.03 g;19.83±0.59 g;74.19±7.50g;1150.19±18.52 g)的摄食高峰时段出现在6:00-10:00和17:00-19:00,且均显着高于其他时段。28 d生长对比实验显示,根据日摄食节律设定投喂时间可提高生长和饲料效率。2.投喂频率显着影响哲罗鱼的摄食、生长及生理机能。经过35d的生长实验可知,0.43±0.03 g、19.91±0.72 g和69.22±4.87 g哲罗鱼的最适投喂频率为4次d-1,960.07±12.56 g哲罗鱼的最适投喂频率为2次d-1。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鱼体脂肪含量均有所增加,必需氨基酸沉积率、血清皮质醇含量、肝脏Hsp70和Hsp90 mRNA表达量显着增大,肠道消化酶活性呈先升高后缓慢降低的趋势,血清溶菌酶、一氧化氮合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投喂频率对血清谷丙转氨酶和甘油三酯无显着影响。3.投喂水平显着影响哲罗鱼的摄食、生长、能量收支和生理机能。56 d的生长实验可知,特定生长率与投喂水平之间呈减速增长曲线关系。80%投喂水平有较高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表观消化率,生长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较高,必需氨基酸沉积率达最大值,代谢能较低。血清总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随投喂水平的增加有所升高,但60%-100%投喂水平组之间无显着差异。投喂水平对血糖无显着影响。血清皮质醇、肝脏Hsp70和Hsp90 mRNA表达规律相似,均随投喂水平的增加而显着增大,至80%投喂水平时趋于平缓。4.哲罗鱼仔稚鱼需在摄食感觉器官发育后用人工开口饵料进行投喂。初孵仔鱼嗅囊和口咽部味蕾小而浅,细胞未分化,27日龄仔鱼口咽部味蕾开始分化,多数个体(占66.7%)消化道有一定的食物充塞度(1级),此时仔鱼开始摄食。45日龄稚鱼味觉功能化。43~45日龄稚鱼食物充塞度等级均达5级,嗅囊上皮分化,口咽部味蕾细胞基本都分化完成。用人工开口饵料对仔稚鱼进行投喂,其增重率和肥满度显着高于生物饵料组(水蚤和水蚯蚓),混合投喂组(水蚤,水蚯蚓和配合饲料),各组问成活率无显着差异。5.哲罗鱼幼鱼的摄食、生长和能量收支受体重和水温显着影响。哲罗鱼在15℃和18℃时,具有较高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表观消化率,且生长能比例有较高的分配。18℃是哲罗鱼最适生长水温。随着体重的增加,摄食率、特定生长率、排粪能和排泄能降低。6.哲罗鱼生物能量学摄食模型的构建。根据水温(12℃,15℃,18℃,21℃)、体重(17.11±1.25 g,110.77±10.92 g,465.15+45.54 g,1226.25±24.78 g)和投喂水平(50%,60%,70%,80%,90%,饱食)建立的哲罗鱼生物能量学摄食模型包括:能值子模型、最大摄食率子模型、排粪能子模型、排泄能子模型、代谢能子模型。经过生长实验验证,该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综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哲罗鱼的摄食存在节律性,不同生长阶段的日摄食节律均属晨昏型。根据日摄食节律设定的最适投喂时间,可提高生长和饲料效率。2.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显着影响哲罗鱼的摄食、生长及生理机能。哲罗鱼的最适投喂频率2~4次d-1。根据适宜的投喂频率和80%投喂水平进行投喂,可促进鱼体生长,提高饲料效率,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3.哲罗鱼仔稚鱼的摄食感觉器官与消化系统发育时序一致,并进行辅助摄食。仔稚鱼需在摄食感觉器官发育后进行投喂。27日龄仔鱼初次摄食时,可用人工开口饵料进行投喂而不依赖生物饵料。4.体重和水温显着影响哲罗鱼幼鱼的摄食、生长和能量收支。水温18℃时,哲罗鱼具有较高的摄食率、生长率、饲料效率,且生长能有较高的分配。随着体重的增加,哲罗鱼的摄食率、生长率、排粪能和排泄能降低。5.根据水温、体重和投喂水平建立的哲罗鱼生物能量学摄食模型可预测生长和最适投喂量,经过生长实验验证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蔡惠文,卓丽飞,吴常文[8](2014)在《海水养殖污染负荷评估研究》文中指出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对养殖生态系统缺乏科学深入的认识,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调控,养殖区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定量化预测养殖生态系统的污染物产生规律,研究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养殖业健康发展成为重要命题。本文从养殖生态系统类型出发,分析了不同养殖系统内的污染物产生、组成以及养殖污染负荷的评估方法从现场监测、物质平衡到生物能量学模型应用的发展和优化等进行了综述。这对于深入了解养殖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养殖生态环境健康状况,促进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养殖环境污染调控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价值。
王书磊,周宇,朱雪梅[9](2012)在《几种因子对鱼类能量收支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鱼类能量收支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温度、盐度、日粮水平、饵料种类、摄食水平、性别、体质量、遗传因子等多种影响因子对鲈、鲤、黄鱼等30余种海水和淡水鱼类的能量收支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苏军虎,张艳萍,娄忠玉,焦文龙,杨建宝,魏彦明[10](2012)在《鱼类生长性状改良及其调控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水产种质资源是水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培育出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是保障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鱼类的生长速度是评价养殖价值的重要指标,也是选育的重要性状之一,然而鱼类育种的基础薄弱,鱼类品种改良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创新一直困扰着鱼类育种工作。本文从内因(遗传等)和外因(食物、温度、溶氧及种内种间关系等)两方面探讨了各因子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依此就鱼类生长性状的调控策略进行了述评,并对其做了展望,以期为鱼类生长性状的改良及其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二、鱼类生长与生物能量学研究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类生长与生物能量学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运用生物能量学模型预测异育银鲫和草鱼生长、饲料需求和废物排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能量学研究进展 |
1.1.1 生物能量学概念 |
1.1.2 生物能量学的发展简史 |
1.1.3 生物能量学的应用 |
1.2 影响鱼类能量代谢的因子 |
1.2.1 水温 |
1.2.2 摄食水平 |
1.2.3 体重 |
1.2.4 其它因素的影响 |
1.3 生物能量学模型 |
1.3.1 鱼类能量学模型研究进展 |
1.3.2 生物能量学模型的应用 |
1.3.3 生长模型 |
1.3.3.1 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 |
1.3.3.2 日均增重(Average daily growth,ADG) |
1.3.3.3 日增长系数(Daily growth coefficient,DGC) |
1.3.3.4 热积温系数(thermal-unit growth coefficient,TGC) |
1.3.3.5 生长阶段的划分 |
1.3.4 饲料需求模型 |
1.3.4.1 鱼体生化成分组成 |
1.3.4.2 鱼类各种能量的估计 |
1.3.5 污染物排放模型 |
1.3.5.1 水产养殖污染排放 |
1.3.5.2 氮、磷营养与排放 |
1.3.5.3 水产养殖废物评估方法 |
1.3.5.4 污染物排放模型应用 |
1.4 鱼类生物能量模型的比较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运用生物能量学模型预测异育银鲫生长、饲料需求和废物排放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不同生长模型的比较 |
2.2.2 生化成分分析 |
2.2.3 各能量的估算 |
2.2.4 废物排放量的估计 |
2.2.5 验证试验 |
2.2.6 摄食率和废物排出量估算 |
2.3 结果 |
2.3.1 生长阶段的划分 |
2.3.2 生长模型的选择 |
2.3.3 鱼体生化成分 |
2.3.4 各种能量的估计 |
2.3.5 模型验证,摄食率和污染物排放 |
2.4 讨论 |
2.4.1 生长模型 |
2.4.2 异育银鲫饲料需求模型 |
2.4.3 能量收支和废物排放模型 |
2.5 结论 |
第三章 运用生物能量学模型预测草鱼生长、饲料需求和废物排放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不同生长模型的比较 |
3.2.2 草鱼生化组成分析 |
3.2.3 各种能量的估计 |
3.2.4 模型的验证 |
3.2.5 废物排放量的估计 |
3.3 结果 |
3.3.1 生长模型的选择 |
3.3.2 鱼体生化成分 |
3.3.3 基础代谢能(HeE)、热增耗(HiE)、排泄能(UE+ZE) |
3.3.4 日均摄食率,饲料需求量和污染物排放 |
3.3.5 模型的验证 |
3.4 讨论 |
3.4.1 生长模型 |
3.4.2 草鱼鱼体生化组成、能量收支和饲料需求模型 |
3.4.3 草鱼污染排放模型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章发表情况 |
致谢 |
(3)基于近红外机器视觉的鱼类智能投喂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鱼类摄食行为及影响因子研究 |
1.2.2 摄食行为监测及量化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投喂控制模型及算法的研究现状 |
1.2.4 智能投喂设备和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5 小结 |
本章内容的支撑成果 |
第2章 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反光帧分类及处理方法 |
2.1 引言 |
2.2 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反光帧分类及处理方法实现 |
2.2.1 反光帧类型定义 |
2.2.2 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的特征提取 |
2.2.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矩阵分析及降维 |
2.2.4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参数优化 |
2.2.5 反光帧分类及处理方法的性能评价 |
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4 实验及讨论 |
2.4.1 实验系统 |
2.4.2 反光帧分类结果 |
2.4.3 PCA和 GLGCM对分类器性能的影响 |
2.4.4 参数优化方法对分类器性能的影响 |
2.4.5 与其他反光帧处理方法的性能表现比较 |
2.5 小结 |
本章内容的支撑成果 |
第3章 基于改进多尺度Retinex算法的图像自适应对比度增强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改进多尺度Retinex算法的自适应增强方法实现 |
3.2.1 多尺度Retinex算法 |
3.2.2 多尺度Retinex算法的自适应改进 |
3.2.3 图像自适应对比度增强方法实现流程 |
3.2.4 图像增强质量评估 |
3.3 自适应图像增强方法的仿真结果 |
3.4 实验及分析 |
3.4.1 养殖现场图像增强结果 |
3.4.2 图像增强的定量评价指标 |
3.4.3 与其他图像增强方法的比较 |
3.4.4 不同品种鱼类图像增强效果评价 |
3.4.5 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图像增强效果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内容的支撑成果 |
第4章 基于改进快速并行细化算法的鱼类重叠图像分割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改进快速并行细化算法的鱼类重叠图像分割方法实现 |
4.2.1 基于形状因子的重叠区域判定 |
4.2.2 基于曲率尺度空间的角点探测 |
4.2.3 基于改进快速并行细化算法的骨架提取方法 |
4.2.4 轮廓交叉点提取 |
4.2.5 重叠分割 |
4.2.6 算法评价指标 |
4.3 实验及分析 |
4.3.1 重叠区域判定结果 |
4.3.2 角点探测结果 |
4.3.3 改进的快速并行细化算法结果及分析 |
4.3.4 重叠分割结果 |
4.3.5 不同图像分割算法结果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本章内容的支撑成果 |
第5章 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和图像纹理的摄食行为量化和分析方法 |
5.1 引言 |
5.2 摄食行为量化指标的提取方法实现 |
5.2.1 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聚集度计算 |
5.2.2 基于图像纹理的抢食度计算 |
5.3 实验及分析 |
5.3.1 鱼类特征提取结果 |
5.3.2 聚集度的变化规律及性能评价 |
5.3.3 抢食度的变化规律及性能评价 |
5.3.4 聚集度和抢食度的整体变化规律 |
5.3.5 相机位置对行为量化指标精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本章内容的支撑成果 |
第6章 基于ANFIS的鱼类智能投喂决策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ANFIS的智能投喂模型构建 |
6.2.1 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系统 |
6.2.2 混合学习算法 |
6.2.3 智能投喂模型的整体架构 |
6.2.4 方法性能及功能评价指标 |
6.3 投喂模型仿真结果 |
6.3.1 隶属度函数仿真结果 |
6.3.2 摄食行为指标与投喂决策输出 |
6.4 实验及分析 |
6.4.1 隶属度函数对决策准确率的影响 |
6.4.2 投喂模型的性能评价 |
6.4.3 投喂决策方法对水质的影响 |
6.4.4 投喂决策方法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6.4.5 投喂决策方法对饲料消耗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本章内容的支撑成果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生理生化、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当前水产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
2 水产动物的消化系统 |
2.1 口咽腔 |
2.2 食道 |
2.3 胃 |
2.4 肠 |
2.5 幽门盲囊 |
3 水产动物投喂策略的研究状况 |
4 水产动物的摄食和生长 |
5 水产动物投喂频率的研究进展 |
5.1 水产动物适宜投喂频率的研究 |
5.2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生长及饵料利用的影响 |
5.3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5.4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6 研究不足 |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8 本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日常管理 |
2 测定指标 |
2.1 生长指标及饵料利用 |
2.2 血浆及肝胰脏抗氧化能力指标 |
2.2.1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 |
2.2.2 丙二醛(MDA) |
2.2.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
2.2.4 过氧化氢酶(CAT) |
2.2.5 总抗氧化能力(T-AOC) |
2.3 血浆及肝胰脏生理生化指标 |
2.4 消化酶活力 |
2.4.1 粗酶液的制备 |
2.4.2 蛋白酶活力测定 |
2.4.3 脂肪酶活力的测定 |
2.4.4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
2.5 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
2.6 数据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生长指标及饵料利用 |
3.2 血浆及肝胰脏抗氧化指标 |
3.3 血浆和肝胰脏代谢酶活性 |
3.4 血浆生化指标 |
3.5 肌肉营养成分 |
3.6 组织消化酶活力 |
3.6.1 蛋白酶 |
3.6.2 脂肪酶 |
3.6.3 淀粉酶 |
4 讨论 |
4.1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生长及饵料利用的影响 |
4.2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3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4.4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组织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4.5 投喂频率对水产动物血浆和肝胰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三章 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1 试验设计 |
1.2.2 日常管理 |
2 测定指标 |
2.1 总氮总磷的测定 |
2.1.1 试剂配置 |
2.1.2 试验步骤 |
2.2 饲料和粪便中铬含量测定 |
2.2.1 试剂配制 |
2.2.2 试验步骤 |
2.3 表观消化率的计算 |
2.4 数据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总氮总磷 |
3.2 表观消化率 |
4 讨论 |
4.1 氮磷排泄 |
4.2 表观消化率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运用Fish-PrFEQ程序建立草鱼投喂管理和污染排放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研究进展 |
1.1 鱼类生物能量学研究进展 |
1.1.1 鱼类能量吸收和利用 |
1.1.2 生物能量学的发展简史 |
1.1.3 水温和体重对鱼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1.2 鱼类生长模型选择 |
1.2.1 鱼类常用生长模型 |
1.2.2 鱼类不同生长阶段的划分 |
1.2.3 鱼类不同生长阶段生化成分组成 |
1.3 Fish-PrFEQ程序理论基础 |
1.4 水产养殖污染与评估 |
1.4.1 固体污染物排放 |
1.4.2 氮营养和氮排放 |
1.4.3 磷营养和磷排放 |
1.5 草鱼养殖概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实验一 水温对草鱼生长、生化成分、矿质吸收、血清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 |
1.1 前言 |
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2.1 试验设计和饲料 |
1.2.2 生长试验 |
1.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1.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1.3 实验结果 |
1.3.1 对草鱼生化成分和能值影响 |
1.3.2 水温对草鱼生长的影响 |
1.3.3 水温对草鱼全鱼、骨骼、鳞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1.3.4 不同温度对草鱼血清活性氧(ROS)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1.4 讨论 |
1.4.1 水温对草鱼生化成分和能值影响 |
1.4.2 不同温度对草鱼生长的影响 |
1.4.3 水温对草鱼全鱼、骨骼、鳞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1.4.4 血液活性氧(ROS)和抗氧化指标 |
1.5 结论 |
试验二 不同生长阶段草鱼生长规律、生化成分、矿质元素吸收的特征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和饲料 |
2.2.2 生长试验 |
2.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3 结果 |
2.3.1 草鱼鱼体生化成分及能量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 |
2.3.2 草鱼生长和饲料转化率在不同生长阶段特征 |
2.3.3 草鱼消化率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 |
2.3.4 草鱼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草鱼不同生长阶段生化成分及能量特征 |
2.4.2 草鱼不同生长阶段生长和饲料转化的特征 |
2.4.3 草鱼消化率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 |
2.4.4 草鱼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
2.5 结论 |
试验三 运用Fish-PrFEQ程序建立草鱼投喂管理和污染排放模型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不同生长模型的选择 |
3.2.2 草鱼饲料需求模型 |
3.2.3 草鱼污染动态评估方法 |
3.3 结果 |
3.3.1 草鱼生长模型构建 |
3.3.2 草鱼不同生长阶段饲料需求模型 |
3.3.3 草鱼动态污染排放模型 |
3.4 讨论 |
3.4.1 生长模型的选择 |
3.4.2 草鱼饲料需求模型 |
3.4.3 草鱼污染动态排放模型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章发表情况 |
(6)运动训练影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蛋白质与糖类代谢及其营养需求的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运动训练对鱼类游泳行为的影响 |
1.2 运动训练对鱼类游泳能力的影响 |
1.3 运动训练对鱼类形态和肌肉组织的影响 |
1.4 运动训练对鱼类循环系统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5 运动训练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影响 |
1.6 运动训练对鱼类能量代谢的影响 |
1.7 运动训练对鱼类不同组织器官物质代谢的影响 |
1.8 运动训练对鱼类摄食率和饲料转化效率的影响 |
1.9 运动训练对鱼类生长性能的影响 |
1.10 运动训练对鱼类体成分和肉质的影响 |
1.11 运动训练对鱼类营养需求的影响 |
1.12 鱼类运动训练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1 实验对象 |
2.2 目的和意义 |
3. 运动训练状态下尼罗罗非鱼蛋白质与糖类代谢特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运动训练对尼罗罗非鱼蛋白质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4.2 运动训练对尼罗罗非鱼糖类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4.3 肌肉和肝脏的三羧酸循环梓檬酸合酶(CS)活性 |
3.4.4 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
3.4.5 葡萄糖激酶(GK)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
3.4.6 运动训练对尼罗罗非鱼全鱼、肌肉和肝脏体成分的影响 |
3.4.7 运动训练对尼罗罗非鱼肌肉和肝脏营养物质的影响 |
3.4.8 运动训练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
3.4.9 运动训练对实验鱼形体参数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饲料蛋白水平(蛋能比)和运动训练对罗非鱼生长和饲料营养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计算公式与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运动训练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尼罗罗非鱼摄食率和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4.4.2 运动训练和饲料蛋白水平对尼罗罗非鱼饲料转化和蛋白质利用效率的影响 |
4.4.3 运动训练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的影响 |
4.4.4 运动训练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尼罗罗非鱼氮收支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
4.4.5 运动训练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尼罗罗非鱼体成分的影响 |
4.4.6 运动训练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尼罗罗非鱼蛋白质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4.7 运动训练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尼罗罗非鱼糖类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4.8 运动训练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尼罗罗非鱼肌肉和肝脏柠檬酸合酶活性的影响 |
4.4.9 运动训练和伺料蛋白质水平对尼罗罗非鱼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10 运动训练和饲料蛋白质水平(蛋能比)对尼罗罗非鱼GDH和GK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4.4.11 肝脏组织形态 |
4.5 讨论 |
4.6 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7)人工养殖条件下哲罗鱼(Hucho taimen)投喂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鱼类投喂研究概况 |
1.2 鱼类摄食的影响因素 |
1.2.1 水温 |
1.2.2 体重 |
1.2.3 食物 |
1.2.4 光照 |
1.2.5 溶氧 |
1.2.6 氨氮 |
1.2.7 盐度 |
1.2.8 其他环境因子 |
1.2.9 生物因素 |
1.3 鱼类摄食的感觉机能 |
1.4 鱼类摄食的调控机制 |
1.5 摄食节律 |
1.6 摄食频率 |
1.7 摄食水平 |
1.8 鲑鳟鱼投喂技术 |
1.8.1 投喂时间 |
1.8.2 投喂频率 |
1.8.3 投喂量 |
1.8.4 投喂方式 |
1.9 哲罗鱼生物学特征及研究进展 |
1.9.1 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
1.9.2 生活习性 |
1.9.3 哲罗鱼研究概况 |
1.9.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9.5 研究路线 |
2 哲罗鱼的投喂时间及摄食节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计和养殖管理 |
2.2.3 生物学指标计算方法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摄食节律 |
2.3.2 胃排空率 |
2.3.3 投喂时间实验 |
2.4 讨论 |
2.4.1 摄食节律 |
2.4.2 胃排空率 |
2.4.3 投喂时间 |
2.5 本章小结 |
3 哲罗鱼的投喂频率及生理响应机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饲料 |
3.2.2 实验设计和养殖管理 |
3.2.3 营养成分 |
3.2.4 消化酶活性 |
3.2.5 血清代谢物 |
3.2.6 基因表达 |
3.3 结果 |
3.3.1 生长性能 |
3.3.2 营养成分 |
3.3.3 氨基酸沉积率 |
3.3.4 肠道消化酶 |
3.3.5 血清代谢物 |
3.3.6 血清免疫指标 |
3.3.7 应激反应 |
3.4 讨论 |
3.4.1 生长性能 |
3.4.2 营养成分 |
3.4.3 消化酶 |
3.4.4 血清代谢物 |
3.4.5 免疫力和应激反应 |
3.5 本章小结 |
4 哲罗鱼的投喂水平及能量学、生理响应机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饲料 |
4.2.2 实验设计和养殖管理 |
4.2.3 营养成分和消化率 |
4.2.4 消化酶活性 |
4.2.5 血清代谢物 |
4.2.6 基因表达 |
4.2.7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生长性能 |
4.3.2 最适投喂水平 |
4.3.3 营养成分 |
4.3.4 排泄率、排粪率和表观消化率 |
4.3.5 氨基酸沉积率 |
4.3.6 能量收支 |
4.3.7 肠道消化酶 |
4.3.8 血清代谢物 |
4.3.9 应激反应 |
4.4 讨论 |
4.4.1 生长性能 |
4.4.2 营养成分 |
4.4.3 消化机能 |
4.4.4 能量收支 |
4.4.5 血清代谢物 |
4.4.6 应激反应 |
4.5 本章小结 |
5 哲罗鱼仔稚鱼摄食感觉器官的发育与摄食强度的关系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和实验设计 |
5.2.2 采样时间和组织学观察 |
5.3 结果 |
5.3.1 嗅囊发育过程 |
5.3.2 味蕾发育过程 |
5.3.3 仔稚鱼摄食器官发育与摄食强度的关系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哲罗鱼仔稚鱼的人工开口饵料投喂模式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实验设计和饲养条件 |
6.2.2 实验饲料 |
6.2.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6.3 结果 |
6.3.1 仔鱼摄食行为 |
6.3.2 生长性能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体重和水温对哲罗鱼幼鱼摄食的影响及能量学机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饲料 |
7.2.2 实验鱼驯化 |
7.2.3 生长实验 |
7.2.4 营养成分和消化率 |
7.2.5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7.3 结果 |
7.3.1 最大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 |
7.3.2 营养成分 |
7.3.3 能量收支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哲罗鱼的生物能量学摄食模型 |
8.1 引言 |
8.2 生物能量学摄食模型的建立 |
8.2.1 能值子模型 |
8.2.2 摄食率子模型 |
8.2.3 排粪子模型 |
8.2.4 排泄子模型 |
8.2.5 代谢子模型 |
8.2.6 模型总结 |
8.2.7 生长模型 |
8.2.8 最适摄食率模型 |
8.2.9 模型准确性检验 |
8.3 模型验证 |
8.3.1 实验设计 |
8.3.2 结果 |
8.4 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9 哲罗鱼的投喂模式 |
9.1 引言 |
9.2 投喂时间 |
9.3 投喂频率 |
9.4 饲料的选择 |
9.5 投喂量 |
9.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海水养殖污染负荷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养殖生态系统类型 |
2 养殖污染负荷评估 |
2.1 贝类养殖 |
2.2 虾池养殖 |
3 网箱养鱼污染负荷评估 |
3.1 网箱养殖污染 |
3.2 网箱养殖污染负荷评估方法 |
3.2.1 现场测定法 |
3.2.2 物料平衡法 |
3.2.3 线性模型法 |
3.2.4 代谢平衡法 |
3.2.5 生物能量学模型法 |
5 结论与展望 |
(10)鱼类生长性状改良及其调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遗传改良策略 |
1.1 常规育种技术 |
1.2 分子育种技术 |
1.3 转基因技术 |
1.4 性别控制技术 |
1.5 多倍体育种技术 |
2 饲养管理与环境调控策略 |
2.1 营养强化调控策略 |
2.2 饲养方式及日常管理策略 |
2.3 水环境调控策略 |
3 环境应激和疾病控制策略 |
3.1 环境应激及其控制 |
3.2 疾病的控制 |
4 展望 |
四、鱼类生长与生物能量学研究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物能量学模型的尖吻鲈精准投喂管理辅助决策系统构建[J]. 刘晓娟,沙宗尧,李大鹏,王春芳. 水生生物学报, 2021(02)
- [2]运用生物能量学模型预测异育银鲫和草鱼生长、饲料需求和废物排放[D]. 刘晓娟.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1)
- [3]基于近红外机器视觉的鱼类智能投喂决策方法研究[D]. 周超.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6)
- [4]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生长、生理生化、表观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D]. 窦艳君. 天津农学院, 2016(08)
- [5]运用Fish-PrFEQ程序建立草鱼投喂管理和污染排放模型[D]. 罗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6]运动训练影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蛋白质与糖类代谢及其营养需求的生理机制研究[D]. 魏小岚. 暨南大学, 2015(02)
- [7]人工养殖条件下哲罗鱼(Hucho taimen)投喂模式的研究[D]. 王常安.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2)
- [8]海水养殖污染负荷评估研究[J]. 蔡惠文,卓丽飞,吴常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9]几种因子对鱼类能量收支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王书磊,周宇,朱雪梅.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2(04)
- [10]鱼类生长性状改良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 苏军虎,张艳萍,娄忠玉,焦文龙,杨建宝,魏彦明. 四川动物,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