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散料在料仓内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坤,刘向军,戴椰凌[1](2021)在《一种改进的颗粒移动床μ(Ⅰ)拟流体模型及应用》文中指出颗粒移动床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发展实用可靠的颗粒移动床模型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颗粒流μ(Ⅰ)模型,补充局部颗粒体积分数与颗粒局部压力和局部颗粒流密度的关系式,将移动床内密集颗粒处理成可压缩拟流体,建立了颗粒流单相可压缩流μ(Ⅰ)模型,并建立了颗粒流-壁面摩擦条件,在计算中对颗粒流拟黏度和拟压力项进行正则化处理.采用上述模型与方法对3种典型散料在移动床缩口料仓内的流动进行模拟,与实验对比,得到了玻璃珠、刚玉球和粗沙的μ(Ⅰ)模型参数,分析了3种不同散料在料仓内的颗粒速度、体积分数等分布特性,模拟结果较好地揭示了料仓内不同物料的整体流和漏斗流特性;进而以玻璃珠为例,对移动床颗粒单管绕流流动进行了模拟,所得结果合理揭示了管流附近的流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本文的计算工况,颗粒体积分数变化最大范围为0.510~0.461,绝大部分区域流动惯性数小于0.1,改进的单相μ(Ⅰ)模型能合理预测出密集颗粒流移动床内的流动特性,方法可行且较多相流算法能明显减小计算量.
曹嘉琨[2](2021)在《细颗粒粉体下料流动及其建模研究》文中提出粉体是化工生产等领域使用最广泛的原料。近些年来,对粉体的应用基础研究逐渐向微纳尺度发展。颗粒尺度的降低对粉体流动性带来巨大挑战,细颗粒粉体经常遭遇流动困难等问题。细颗粒粉体的料仓下料过程与粉体物性,料仓结构和操作条件等密不可分。本文首先分析讨论了细颗粒粉体重力下料的流动过程,然后研究了改流体和压差对细颗粒粉体下料的影响规律。细颗粒粉体重力下料过程同时受气压梯度和颗粒间作用力的影响,实际的粉体下料流率显着低于理论预测值。本文一方面分析了下料过程中的气固流体动力学作用,提出了逻辑算法实现了对压力梯度的软测量;另一方面发展了借助流化测试来获得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并利用Bo数对床层空隙率进行修正。通过综合考虑气压梯度和颗粒间作用力的影响,建立了新的下料流率预测模型,有效降低了细颗粒粉体下料流率的预测偏差。在研究改流体对粉体料仓下料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改流体通气后对下料流率、流型等影响;对比分析了改流体通气与传统料仓通气的促流效果,提出了内外耦合通气促流的新方法,并分析了其在粉体下料流型演变、有效操控区间等方面的影响规律。基于理论计算揭示了料仓床层应力分布,对比分析了料仓重力/通气下料,改流体重力/通气下料等各种模式的应力分布特性,揭示了改流体对粉体下料流动的作用机理。粉体压差下料研究表明,颗粒速度与压差之间存在指数型关系。玻璃微珠下料流率随压差变化呈0.5次方关系、煤粉下料流率随压差变化近似呈线性关系,细颗粒氧化铝下料流率随压差变化呈2次方关系,表明随压差提升对细颗粒粉体流率促进效果更加显着。进一步利用非牛顿流体压降公式估算粉体的表观黏度,并与流变学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为粉体流变学分析提供一种新思路。
黄泊霖[3](2021)在《气固换热环境下熟料运动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泥熟料是水泥制备过程中的产品,其温度较高经篦冷机的冷却和输送降低到一定范围。高温熟料换热研究尚处在建立静态换热模型阶段,这些模型与熟料的流动状态不相吻合。水泥熟料兼具流体和固体的双重属性,离散元法是研究这类物质流动特性的理想方法;在输送过程中高温熟料与低温空气发生热量交换,CFD方法可对这种气固换热进行描述。当离散的熟料颗粒与空气发生热交换时,结合离散元法和计算流体力学法进行换热研究更为合理。本课题拟探索研究采用CFD-DEM耦合方法模拟气固两相环境下熟料流动换热的可行性,并给出采用该方法所必须的水泥熟料物性参数,以及研究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案。首先建立熟料堆积体模型。堆积模型是运动料床的初始状态,为此设计了堆积体结构参数采集试验,采用切片法获取堆积体切片图像,随后对切片图像进行尺寸标定和二值化处理,获得了堆积体内熟料颗粒的相关结构参数。此外,为实现重建熟料堆积体,使用NARX神经网络训练了堆积体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相关性验证。其次对比离散元模拟与颗粒流动试验的结果。为了实施离散元模拟,先对试验材料进行物性标定,然后利用离散元模拟获得颗粒的角速度。再以工业篦冷机为原型设计熟料流动试验台,在此试验台上利用姿态传感器采集熟料颗粒角速度。最终通过比较表征熟料流动换热剧烈程度的颗粒角速度,验证离散元法描述水泥熟料流动特性的适用性。最后比较熟料流动换热试验与CFD-DEM模拟的结果。基于篦冷机换热原理开发了熟料流动换热试验台,利用此平台进行流动换热试验;将试验的工况条件作为仿真的边界条件,然后利用CFD-DEM耦合方法进行熟料流动条件下的换热模拟;比较仿真与试验结果验证耦合方法对熟料流动换热的适用性。
赵宪冰[4](2021)在《PET回收料气力输送机理及装置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力输送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设备布局灵活、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橡胶、煤矿、食品、建筑、农业、化工等各个领域。对于PET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回收料采用气力输送的方式进行运输,该方法具有能量损耗小、输送效率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阐述了PET回收料气力输送的机理,明确了输送管道内的气固两相流的流型;分析了输送物料的特征,诸如:物料的形状和尺寸、物料颗粒的比表面积、物料的真实密度和堆积密度、物料的流动性、物料的黏附性和吸湿性等对气力输送的影响;根据物料颗粒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探讨了PET回收料在气流中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以及影响PET回收料被悬浮输送的条件;研究了影响气力输送的因素,如输送气流流速、固气比、输送气量等。提出了PET回收料气力输送工艺流程,设计了一套用于PET回收料输送的气力输送装置,采用旋转卸料器和文丘里物料加速器相结合的方式,为整个输送系统进行供料和输送物料加速,提高了输送能力;采用脉冲袋式除尘器作为气固分离装置,滤布使用褶皱式滤布增加过滤面积,既减小了除尘器的占地体积,又保证了分离气体达标排放。给出了气-固两相流的气相控制方程和颗粒的运动方程;探讨了离散相颗粒的曳力模型、气相湍流模型和输送弯管的磨损模型;对PET回收料气力输送的工况作出明确定义。根据不同的工况建立几何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不同弯径比弯管内的气相速度变化、湍流动能变化、管内压降变化、颗粒的运动状态和速度变化、弯管的磨损情况,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弯管内湍流动能变化、弯管内压降变化、颗粒的运动状态和速度变化、弯管的磨损情况,确定了PET回收料气力输送的最佳弯径比和最佳气流流速。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为同类物料的气力输送的研究设计提供依据。
王熙[5](2020)在《采动裂隙内煤岩颗粒沉积规律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地面钻井抽采卸压瓦斯是一种高效的瓦斯抽采方法,该方法具有诸多优点,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地面钻井抽采过程中,时常出现瓦斯流量突然地或逐渐地下降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抽采气流中携带的煤岩颗粒堵塞采动裂隙。目前煤岩颗粒堵塞裂隙的研究大多基于煤层气产气通道,针对采动裂隙缩径条件下颗粒运移与沉积规律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采集自某矿抽采系统内的煤岩颗粒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水平单裂隙内气固两相流动实验系统,对含缩径裂隙内颗粒运移与沉积行为与气固两相流动参数及裂隙缩径几何参数对颗粒沉积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1)通过对采集自某矿22612工作面及28620工作面高位钻孔抽采系统中的粉尘颗粒粒径分布、真密度及堆积角的测定,得到:两组颗粒粒径分布较为接近,主要分布在100μm800μm的区间上,两组颗粒最频粒径均为352μm,即颗粒数量最多的粒径为352μm,颗粒粒径小于该值时,粒径占比逐渐增大,大于该值时,粒径占比逐渐减小;两组颗粒真相对密度值分别为2.04与1.84,大于一般烟煤的密度;两组颗粒的堆积角平均值为30.33°,具有良好的流动性。(2)研究了颗粒在含缩径裂隙中典型的运动行为,发现随气速降低,颗粒运动状态为:悬浮-沉降-沉积-堵塞,气速较大时,颗粒以悬浮状态在裂隙中运动,不易在裂隙内发生沉降,气速降低,部分颗粒无法维持悬浮状态,开始沉降,沉降到一定规模形成沉积,沉积持续发展使裂隙堵塞。基于此,存在临界沉积气速及有效堵塞气速这两个临界值,临界沉积气速是颗粒沉降到沉积的临界点,有效堵塞气速是颗粒沉积到形成堵塞的临界值,使用粒径范围为200-300μm、300-550μm、550-700μm的三个粒径组进行实验,临界沉积流速分别为1.39m/s、1.56m/s、1.79m/s,有效堵塞流速分别为1.16m/s、1.42m/s、1.68m/s。(3)揭示了颗粒沉积的典型规律:颗粒沉积在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水平发展阶段,颗粒沉积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三个互不相连的颗粒床,随后逐渐沟通,这一阶段历时约60min,颗粒沉积高度发展较慢,沉积质量占比为53.78%61.89%,局部阻力整体稳定、少量波动;第二阶段为垂直发展阶段,历时100min,颗粒沉积高度迅速增加,沉积质量占比达到了80%以上,局部阻力快速增大,由之前的9.4Pa增大到了12.9Pa;第三阶段为稳定阶段,颗粒沉积高度不再增长,沉积质量不再增加,局部阻力趋于稳定。由水平发展阶段颗粒沉积有一定发展但局部阻力整体稳定可知,当沉积高度未达到一定程度时,局部阻力不会增长,而是会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4)对两相流流动参数与缩径几何参数对颗粒沉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输送气速、颗粒粒径及固气比等因素是通过改变两相流运动能量而影响沉积,即为主动性影响因素,如输送气速增大,颗粒沉积距缩径距离分别为110cm、106cm、84cm与51cm,由此导致颗粒沉积发展时间、高度、质量及局部阻力的不同;缩径比与缩径角度是通过自身造成的局部阻力及碰撞作用影响颗粒沉积,即为被动性影响因素,如当缩径比增大时,其自身局部阻力由6.6Pa上升至27Pa,这导致两相流运动的能量损失随缩径比增大而增大,缩径前沉积高度也随之增高,分别为6.5mm、7.5mm、10.5mm及12mm。(5)对以上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序,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为:输送气速>颗粒粒径>固气比>缩径比>缩径角度,以局部阻力增量的敏感性系数为例,输送气速的敏感性系数为6.22,颗粒粒径为3.29,固气比为2.78,缩径比为0.7,缩径角度为0.5。可见输送气速是影响颗粒沉积的第一要素,同时,颗粒沉积的主动性影响因素大于被动性影响因素。本论文有图58张,有表6个,参考文献63篇。
纪云[6](2019)在《喷浆物料长距离管道气力输送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煤矿岩巷工程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掘进光面爆破技术与锚喷支护相结合使巷道一次成型,斜井井筒施工月进尺可达到百米以上。然而,国内煤矿目前采用的喷浆工艺粉尘大、喷浆输送距离短、工作效率低,巷道支护严重制约煤矿的采掘速度。因此,本文提出喷浆物料长距离气力输送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相结合的研究思维,探究长距离管道气力输送喷浆物料的基础理论,为喷浆物料的自动上料、长距离输送提供理论基础与试验依据,同时为井下喷浆物料的输送方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及经济意义。基于牛顿运动定律和欧拉运动定律,在离散元软球模型基础上,建立物料颗粒-颗粒之间的非连续力-位移模型,获得颗粒碰撞过程中颗粒流之间的法向力、切向力及粘性力,获得球形颗粒及非球形颗粒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方程;在非解析面CFD-DEM耦合方法基础上,采用Ergun-Wen&Yu理论建立气流-颗粒之间的曳力模型,将空隙率增加到双流体模型连续性方程中,据此获得颗粒多相流的连续性方程;基于颗粒-壁面的碰撞理论及侵蚀磨损方程,指出颗粒流侵蚀磨损形式为切削磨损;通过对流体力学近壁层数处理方式的研究,提出Fluent近壁处理壁面函数法,并提出适用于非解析面CFD-DEM耦合方法近壁处理的NonEquilibrium Wall Function壁面处理方程。根据本研究的气流压力及物料特性,设计一套气力输送喷浆物料自动上料系统。借助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气流速度、颗粒粒径及给料量对气力输送喷浆物料自动上料系统物料拾取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流速度对物料拾取量影响最大,颗粒粒径和物料给料量影响较小。对于不同粒径的卵石颗粒,小颗粒所需的拾取速度较低,而大颗粒的拾取速度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堆积在管道底部颗粒表面气流速度随着给料量的增加而增大,据此获得喷浆物料拾取量与给料量的函数关系。通过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获得研究因素各水平对拾取量、水平管道压降及压力变送器压力的影响趋势,通过对压力变送器压力信号与物料拾取量归一化处理,获得流场压力信号与喷浆物料拾取量的函数关系。在文丘里管密相气力输送系统中,研究气流速度和含水量对物料输送特性和流场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临界风速。提出流场压力的差异系数,用差异系数衡量流场稳定性并获得最佳气流速度。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以气流压降及压降差异系数作为衡量指标,获得喷浆物料最佳输送水分含量。研究文丘里管进料口和管内气流流量对压降的影响,获得文丘里给料器和管道中压降在大于临界风速下周期性波动趋势。引入差异系数来描述流场的稳定性,获得临界风速下颗粒多相流流场的不稳定性,并通过对流场压力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获得气力输送系统各零部件对流场压力信号的影响规律。通过对颗粒拾取速度进行经验分析,根据多项研究成果对本试验所用卵石颗粒开展拾取速度研究。结果表明,气流速度作为拾取速度的函数能够很好地描述所有结果,并且相关性明显,实验关系式通过考虑颗粒直径和气流速度等多种影响参数来描述固体颗粒的拾取速度。对于管径为50 mm的水平气力输送管道,大颗粒表面的气流速度更大,因此有可能出现大颗粒拾取速度更低的情况。对水平管道颗粒拾取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最佳旋流数,在此旋流数作用下,物料的拾取率最大。通过视觉观察、质量称重、流场压降差异系数分析及流场压降峰均比四种不同方法衡量喷浆物料拾取速度,试验结果表明,视觉观察所获得颗粒拾取速度结果准确性最低,选取颗粒的质量损失率作为拾取速度的衡量指标准确度最高。通过对竖直管内旋流对颗粒流态的预测,对竖直管内轴流和旋流气流气固两相流的流型、压降和床层高度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惯性及二次流对弯管处颗粒具有显着影响,竖直管内的颗粒在轴流场从弯管内壁向外壁移动,旋流数对固体质量流率和入口气流速度固定的竖直管内的颗粒流型影响显着。卵石颗粒存在临界粒径,当粒径大于临界粒径时,压降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颗粒尺寸对颗粒群的透气性和存气性影响较大,竖直管内气固两相流的流型变化较大。旋流有助于降低压降,但较大的旋流数会由于旋流衰减而导致压降增加。采用CFD-DEM四元耦合方法,研究提升角、气流速度和固体质量流率对提升弯管颗粒流型的影响,并借助正交设计方法对仿真方案进行设计,以减少仿真次数。结果表明,由于流体惯性和二次流作用,气流速度对提升弯管内的压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弯管肘部45°处压降比弯管进出口压降更大。通过对提升弯管流型的研究,发现弯管处形成的二次流对管内空隙率和颗粒浓度分布有较大的影响,颗粒在弯管出口附近向下游管道侧壁移动,颗粒浓度相差较大,但并不会影响弯管肘部的最大侵蚀区域。对于提升弯管,颗粒碰撞在横截面上均匀分布,侵蚀磨损区域呈椭圆形分布,且在出口附近弯管的外弯曲处发生碰撞,对应两个严重侵蚀区域。该论文有图115幅,表20个,参考文献198篇。
陈俊霖[7](2019)在《含尘高温烟气颗粒床内除尘及换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流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排烟温度一般为8001200℃,烟气余热品位高,余热回收利用潜力大。但由于烟气含尘量较大,尤其对于含凝结/凝固性尘(如易凝结焦油气、低熔点熔融态金属)的烟气,高温状态下除尘较难。若直接对高温含尘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会导致换热表面积灰堵塞,凝结沉积物清理困难;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和除尘装置存在孔隙堵塞和再生困难、余热回收和除尘效率低等瓶颈问题,亟待解决。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固定颗粒床除尘器在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和含凝固性粉尘去除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但目前,运用CFD数值模拟高温含尘烟气在三维随机填充单层和双层颗粒床内除尘及换热特性研究较少,并且国内外几乎没有高温含凝尘烟气在颗粒床内的流动传热特性研究。此外,颗粒床除尘和余热回收一体化的研究也很少。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颗粒床复杂孔隙流道内高温含尘烟气除尘与换热耦合关系的关键科学问题,数值模拟研究了高温含固体粉尘烟气在单层和双层颗粒床内的除尘换热特性,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影响除尘及传热特性的因素;实验研究了高温含凝固性粉尘烟气在单层颗粒床内的流动换热特性,获得了凝尘处于不同物态下的流动换热Nu关联式;提出了一种颗粒床除尘与余热回收一体化的结构,针对该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与优化分析,获得了各因素对床层压降、除尘效率、颗粒床容尘量和余热回收率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首先本文基于CFD(计算流体力学)和DEM(离散单元法)方法,建立了三维随机填充单层颗粒床除尘换热物理模型。研究了高温含固体粉尘烟气在单层颗粒床内的除尘和换热特性。颗粒间的接触采用“搭桥法”进行处理,模拟过程中认为粉尘接触到颗粒表面即被捕集。数值研究了颗粒床床层厚度、气体流速、粉尘粒径、气体温度及流动方向对单层颗粒床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尘粒径大于5μm时,增加床层厚度,增大气体流速,均可以有效地提高除尘效率。而在壁面恒热流密度冷却的条件下,气体温度越高,除尘效率越低。流动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时,可提高除尘效率。并拟合获得了分级除尘效率与斯托克斯数(St)的关系式,当St<0.009时,分级除尘效率为一个定值,当St≥0.009时,分级除尘效率随着lg(St)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基于平均对数温差和热平衡理论,计算得到了含尘烟气在颗粒床流动换热过程中的整体换热系数,发现粉尘的加入会强化流动过程中的换热,且整体换热系数随着粉尘载荷比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并拟合获得了低雷诺数下努谢尔数(Nu)和阿基米德数(Ar)、雷诺数(Re)和粉尘载荷比的计算关系式。然后基于CFD和DEM方法,建立了三维随机填充双层颗粒床除尘物理模型。数值研究了不同细颗粒层厚度、气体流速、粉尘粒径对于双层颗粒床除尘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层颗粒床的床层压降增量随下层细颗粒的床层厚度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的关系;上粗下细双层颗粒床对不同粒径粉尘的除尘效率相比于粗粒径单层颗粒床均有明显的提高,且该除尘效率随着下层细颗粒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粒径在15μm以上的粉尘,除尘效率增加幅度较小,对于粒径在110μm的粉尘,双层颗粒床的除尘效果更显着,且通过粒径“拐点”得出,增加下层细颗粒床的床层厚度,可以提高细小粒径粉尘的除尘效率。对于双层颗粒床,可以通过较小的流速实现较高的除尘效率,因此,通过合理的设计上下层颗粒床厚度比和入口气体流速,可以实现在压损增量不大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除尘效率。拟合获得了不同床层结构分级除尘效率与St的关系式,当St小于某一值时,分级除尘效率为一个定值,当St大于该定值时,分级除尘效率随着lg(St)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的趋势。随着下层细颗粒床的厚度增加,该St转折值逐渐减小,表明孔隙尺度越小,惯性力对除尘效率的作用越明显。对于不同床层结构,当St增大到一定值时,除尘效率会趋于一致,表明惯性作用占主导地位时,滤层结构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减弱。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设计高除尘效率、低阻力的颗粒床结构。含凝固性粉尘在颗粒床内流动换热及余热回收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变化,凝尘会有凝固的现象,从而影响床层内的流动换热,进而对余热回收和高温除尘等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含凝固性粉尘高温烟气在颗粒床内的流动换热特性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基于平均对数温差和热平衡理论,计算得到了含凝尘烟气在颗粒床流动换热过程中的整体换热系数。结果表明,相比较于固体粉尘,凝尘在流动过程中的凝固放热对含尘烟气在颗粒床内的换热有强化作用,拟合得到了该条件下Nu计算关联式,其值同凝固性粉尘的质量流量和熔化热有关。而凝尘以液滴状流动对固定床内的流动换热有弱化作用,拟合得到了该条件下Nu计算关联式,其值同凝固性粉尘的载荷比有关。该结果揭示了凝尘物态对传热特性的作用机制,相关关联式可以用于含凝尘高温烟气颗粒床内过滤过程的传热设计计算。针对高温烟气除尘和余热回收一体化,本文提出了一种颗粒床换热过滤器的结构装置,将各级颗粒床层用紧密排列的换热管隔开,通过调节各级换热管束的流量,控制颗粒床层温度分布及余热回收率,实现对凝尘的有效捕集,同时对烟气余热进行高效回收利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凝尘高温烟气比含固体粉尘高温烟气,可以更早达到较高的除尘效率,但其床层的整体压降也会偏高。在除尘的初始阶段,含凝尘高温烟气的整体换热系数高于含固体粉尘烟气,且该换热系数随着入口粉尘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原因是凝固性粉尘在流动过程中的凝固放热;但在除尘的后阶段,含凝尘高温烟气的整体换热系数低于含固体粉尘烟气,且该换热系数随着入口粉尘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原因是凝固性粉尘在流动过程中的凝固导致表面换热条件恶化。凝尘在颗粒床内流动后期,床层压降随着气体流速的减小而增加,随着气体流速的增加,床层的整体换热系数增加。最后,针对颗粒床换热过滤器的余热回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凝尘流动过程中,余热回收率随着气体流速和入口粉尘浓度的减小而增加,适当调控第二排换热管的水流量,可以有效地提高余热回收率。该装置结构可以同时实现较高的除尘效率(>98%)和较高的余热回收率(>70%)。同时理论分析了颗粒床换热过滤器滤料置换过程中,气体流速、入口粉尘浓度和各级换热管水流量对余热回收的影响规律。该颗粒床换热过滤器作为一种固定床除尘换热一体化概念的技术原型,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和余热回收率,为相关的示范工程和工业化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许盼[8](2019)在《高压密相气力输送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大规模高效干煤粉气化技术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及冶金等领域,含碳粉体高压密相气力输送是气流床干煤粉气化的关键难点技术之一。粉体高压密相气力输送的固相浓度高,流动形态复杂,相关的输送规律和机理不完善,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本文在分析粉体流动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含碳粉体高压密相气力输送的输送特性、管道阻力特性和输送稳定性等,获得了影响高压密相输送特性的内在机制。对褐煤、烟煤、无烟煤、生物质和石油焦等多种含碳粉体物料进行了系统的流动特性试验研究,通过分析休止角、Hausner指数、压缩度等基础流动性参数,揭示了粉体物料特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物料粒径的增大,Hausner指数、压缩度、休止角均逐渐减小,粉体物料的流动性逐渐变好,流化试验获得的粉体流动性参数与休止角、Hausner指数的结果一致。在高压发料罐式密相输送试验装置上系统的进行了多种物料的高压密相输送试验研究,获得了操作参数和粉体物性对输送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不同物料的输送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水含量是影响煤粉输送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获得了两种粒径内蒙褐煤和一种烟煤稳定输送的外水含量极限值,粒径较小的褐煤对外水含量的变化更为敏感,相近粒径的烟煤外水含量极限值明显低于褐煤。采用较为简便快捷的Hausner指数和休止角测量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不同煤粉稳定输送的外水含量极限值。本文研究的无烟煤的输送能力随着粒径的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即存在一个最优的粒径值,此时输送能力最大,粒径最小的无烟煤的输送能力明显小于另外两种粒径。试验研究发现生物质与煤粉高压输送特性存在明显差别,生物质在较小的流化风下已经能够得到有效流化,输送能力和固相浓度较高。较高的表观气速时,生物质在水平管能够充分悬浮,管中心的固相浓度较高,而煤粉输送存在沉积现象,管道底部固相浓度较高,管道上部的固相浓度较低。首次发现石油焦输送过程中在输送管道内壁形成坚硬、致密的石油焦垢层,研究发现颗粒静电效应、输送压力、颗粒的表观含油量以及固相运动速度均对石油焦垢层的形成过程有重要影响,将一定比例的无烟煤与石油焦混合,能显着减轻石油焦输送时垢层的形成。对含碳粉体的高压密相输送阻力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输送管段的阻力特性。采用附加压降法拟合了不同管段的压降经验关系式,模型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获得了不同外水含量褐煤水平管的压降关系式,发现外水含量对小粒径褐煤的固相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大,对于粗粒径褐煤的固相摩擦系数影响较小。运用SHANNON熵分析法和域重坐标分析法(HURST指数)对水平管差压信号进行分析,对物料的输送稳定性进行了探讨。两种分析方法对流化风量、补充风量和总输送差压变化的预测结果比较一致,均能预测操作参数的变化对输送稳定性的影响变化趋势。两种分析方法对同种煤粉不同粒径的稳定性预测结果区分度不明显。
姚小旭[9](2019)在《粮食物理参数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粮食的物理参数是评价粮食质量和品质,以及在粮食加工、储藏和运输环节中的重要参考指标。国内外对粮食的基本物理特性和力学性能有许多研究,其中许多集中在小麦研究上,但是,目前对小麦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还不系统,大部分关注在小麦的外部摩擦和机械破损方面,而在小麦籽粒与籽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对其他粮食的研究也尚不深入,在含水率对小麦的内摩擦角的影响规律以及粮食在三轴压缩下的变形特性和本构关系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粮食基本物理实验和三轴实验,对其基本物理特性以及三轴压缩下的力学强度和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对大豆和稻谷在三轴压缩下的力学强度和变形特性进行了探讨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相关粮食物理参数实验标准,测定了所选河南产的小麦样品的基本物理参数,其中包括小麦初始含水率、容重、孔隙率和硬度等参数,分析了容重、孔隙率等受含水率的影响规律。(2)使用自制的实验仪器,测定了不同含水率下小麦的休止角,测定了不同含水率下小麦堆与不同材料(木板、混凝土板、钢板和亚克力板)的滑动摩擦系数。(3)采用全自动三轴实验机,对小麦试样进行三轴实验,平行改变小麦的围压、含水率、剪切速度和孔隙率,获得了相应条件下小麦堆的应力-应变关系。依据摩尔库仑理论,通过绘图法,获得了摩尔圆强度包络线,分析得到了不同实验条件下小麦力学强度参数(内摩擦角φ和咬合力c)。(4)对获得的围压、含水率、剪切速度和孔隙率等实验条件下的小麦堆的内摩擦角φ和咬合力参数c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实验条件内摩擦角φ和咬合力c的变化规律。(5)对获得的三轴压缩下的粮堆应力-应变曲线划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三个阶段的特点,研究了双曲线阶段,小麦堆的割线模量及其影响因素,确定细观参数,为颗粒流PFC3D数值模拟提供计算参数。分析探讨了不同粮种(小麦、大豆和稻谷)在三轴压缩下的剪胀特性。依据邓肯-张模型,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拟合分析。
陈阳阳[10](2019)在《料仓内粉体静态应力分布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料仓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及粮食等行业,料仓内粉体的静态应力与流体的压力分布差异较大。由于静止状态时仓内粉体不断压实及应力分布不均,粉体在装载、卸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中心流、鼠洞、结拱等现象。由于料仓内的应力分布复杂多变,料仓内粉体静态时的应力分布仍不清晰。本文对静止状态下料仓内粉体应力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究了粉体特性和料仓几何形状对粉体应力分布的影响机制。利用ShearTrac-II剪切系统,分别以玻璃珠、玉米粉和无烟煤为实验物料,通过改变物料种类、粒径和外水含量,探究了粉体物性对物料流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玉米粉由于质地疏松,易粘附细小粉末,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均大于玻璃珠和无烟煤。同种物料平均粒径越小,内摩擦角和黏聚力越大,在相同的压实应力下,粉体破坏所需的剪切力大,流动函数小。物料内摩擦角随外水含量的增加不断减小,液桥力使黏聚力随粉体外水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流动函数随外水含量的增加不断减小,当外水含量达到6.8%时,粉体出现流动停滞的现象。在三维料仓中对玻璃珠进行了静态应力分布实验研究,获得了料仓内水平应力、垂直应力及壁面法向应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壁面法向应力随距出口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在圆筒段应力值逐渐减小,壁面法向应力的峰值出现在筒锥结合处。料仓筒锥结合处内部水平应力相差不大且均小于壁面法向应力,而在料仓顶部,内部水平应力大于该平面的壁面法向应力值。料仓内的垂直应力在筒锥结合处近筒段的平面从料仓中心至壁面逐渐减小,在其它平面垂直应力基本相等,垂直应力的峰值出现在料仓中心。在三维料仓中对玻璃珠、玉米粉和无烟煤进行了静态应力分布实验研究。在料仓内部,物料种类及平均粒径对水平应力的分布影响较小。在筒锥结合处近锥段的平面,无烟煤壁面法向应力最大,玉米粉最小,外水含量越高,壁面法向应力越小。在筒锥结合处近筒段的平面,物料表面越粗糙、外水含量越低,壁面法向应力越高。随料仓锥角的增大,筒锥结合处近筒段的平面内部水平应力及壁面法向应力减小,筒锥结合处近锥段的平面壁面法向应力增加,内部水平应力变化较小。在筒锥结合处近筒段的平面,垂直应力受物料堆积密度和颗粒与壁面间摩擦的共同影响。平均粒径越大、外水含量越大的无烟煤垂直应力越大,料仓中心到壁面垂直应力的差值随着无烟煤粒径的增加逐渐增大,料仓锥角对垂直应力基本没有影响。
二、散料在料仓内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散料在料仓内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细颗粒粉体下料流动及其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粉体分类及流动性影响因素 |
2.1.1 粉体的分类 |
2.1.2 粉体颗粒间相互作用力 |
2.1.3 细颗粒床层拉伸应力 |
2.1.4 粉体黏性及流变性 |
2.2 细颗粒粉体下料 |
2.2.1 粒径分布及粒形的影响 |
2.2.2 流率预测 |
2.2.3 下料过程存在的问题 |
2.3 细颗粒粉体下料流动强化 |
2.3.1 改流体强化 |
2.3.2 通气下料强化 |
2.3.3 压差下料强化 |
2.4 小结 |
第3章 细颗粒粉体下料过程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及物料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物料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流动性分析 |
3.3.2 细颗粒粉体下料流率预测 |
3.3.3 细颗粒下料流动过程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改流体对粉体下料流动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物料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改流体对粉体下料流动的影响 |
4.3.2 改流体通气下料特征 |
4.3.3 不同通气方式下料对比 |
4.3.4 床层应力分布特性及其对流动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压差下料的粉体流动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理论背景 |
5.3 实验部分 |
5.3.1 实验物料 |
5.3.2 实验装置及仪器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压差作用下的流动现象 |
5.4.2 基于压差下料的粉体黏度表征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3)气固换热环境下熟料运动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离散元研究现状 |
1.2.2 堆积体模型研究现状 |
1.2.3 颗粒流研究现状 |
1.2.4 CFD-DEM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熟料堆积体建模方法 |
2.1 模型重建方法 |
2.2 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2.3 预测模型建立 |
2.3.1 网络结构 |
2.3.2 网络训练 |
2.3.3 网络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熟料流动试验及仿真 |
3.1 离散元方法 |
3.1.1 颗粒接触力 |
3.1.2 颗粒搜索 |
3.2 熟料流动试验 |
3.2.1 试验过程 |
3.2.2 颗粒角速度 |
3.3 物性参数标定 |
3.4 离散元数值模拟 |
3.4.1 差分方法 |
3.4.2 时间步长 |
3.4.3 仿真过程 |
3.4.4 仿真结果及试验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熟料动态换热试验 |
4.1 试验原理 |
4.1.1 试验平台设计 |
4.1.2 试验方法 |
4.2 数据采集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CFD-DEM耦合仿真 |
5.1 耦合方法 |
5.2 计算模型 |
5.2.1 阻力模型 |
5.2.2 热传递模型 |
5.3 仿真过程 |
5.3.1 仿真模型 |
5.3.2 物理参数 |
5.3.3 求解设置 |
5.4 仿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PET回收料气力输送机理及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气力输送简介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2 气力输送技术分析 |
2.1 气力输送研究国内外现状 |
2.2 气力输送系统的工业应用 |
2.3 气力输送系统分类 |
2.3.1 按管道内压强 |
2.3.2 按管道中气-固两相流的流动状态 |
2.4 本章小结 |
3 PET回收料的气力输送机理研究 |
3.1 输送管道中气固两相流的基本流型 |
3.2 输送物料自身的特征 |
3.2.1 物料的形状与尺寸 |
3.2.2 物料颗粒的比表面积 |
3.2.3 物料颗粒的真实密度和堆积密度 |
3.2.4 物料的流动性 |
3.2.5 物料的黏附性和吸湿性 |
3.3 PET回收料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
3.3.1 气流作用在物料颗粒上的力 |
3.3.2 沉降速度 |
3.3.3 悬浮速度 |
3.4 气力输送主要参数 |
3.4.1 输送气流流速 |
3.4.2 固气比 |
3.4.3 输送气流流量 |
3.4.4 输送气流流量对固气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PET回收料气力输送装置设计 |
4.1 PET回收料气力输送工艺流程 |
4.2 装置主要部件设计与选择 |
4.2.1 风机的选择 |
4.2.2 旋转卸料器 |
4.2.3 物料加速装置 |
4.2.4 输送管道的设计 |
4.2.5 除尘器设计 |
4.2.6 接料斗的设计 |
4.2.7 储料仓的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输送过程数值模拟及分析 |
5.1 两相流模型 |
5.1.1 气相控制方程 |
5.1.2 颗粒运动方程 |
5.2 离散相下的曳力模型 |
5.2.1 Ergun和Wen&Yu曳力模型 |
5.2.2 Di Felice曳力模型 |
5.3 湍流模型 |
5.4 输送管道磨损模型 |
5.5 PET输送工况及几何模型建立 |
5.5.1 PET回收料气力输送工况 |
5.5.2 几何模型和控制条件 |
5.6 弯管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5.6.1 弯径比对两相流和弯管的影响 |
5.6.2 输送速度对两相流和弯管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采动裂隙内煤岩颗粒沉积规律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具体实施方案 |
2 粉尘颗粒物理特性研究及实验设计 |
2.1 样品粒径分布 |
2.2 样品真密度测定 |
2.3 颗粒样品堆积角测定 |
2.4 实验系统设计 |
2.5 实验参数设计 |
2.6 实验方案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3 采动裂隙内颗粒运移与沉积行为研究 |
3.1 颗粒随气流运动受力分析 |
3.2 颗粒在裂隙内的运移规律 |
3.3 颗粒在裂隙内的沉积规律 |
3.4 颗粒沉积过程中沉积质量变化规律 |
3.5 颗粒沉积过程中局部阻力变化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4 采动裂隙内两相流沉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4.1 输送气速对颗粒沉积的影响 |
4.2 固气比对颗粒沉积的影响 |
4.3 裂隙缩径比对颗粒沉积的影响 |
4.4 裂隙缩径角度对颗粒沉积的影响 |
4.5 颗粒粒径对颗粒沉积的影响 |
4.6 不同因素对颗粒沉积的影响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喷浆物料长距离管道气力输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喷浆物料长距离气力输送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喷浆物料长距离气力输送理论研究 |
2.1 物料颗粒碰撞力学特性 |
2.2 颗粒多相流控制方程 |
2.3 颗粒-壁面接触模型及磨损分析 |
2.4 边界和初始条件 |
2.5 长距离气力输送流场压降 |
2.6 本章小结 |
3 气力输送喷浆物料自动上料特性研究 |
3.1 喷浆物料自动上料系统的选择 |
3.2 实验物料及装置 |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文丘里给料器输送特性研究 |
4.1 长距离气力输送系统设计 |
4.2 喷浆物料最经济风速研究 |
4.3 喷浆物料最经济输送压力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旋流气流对喷浆物料拾取速度及噎塞速度研究 |
5.1 拾取速度与噎塞速度 |
5.2 喷浆物料拾取速度研究 |
5.3 喷浆物料噎塞速度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提升弯管内喷浆物料与壁面互作用研究 |
6.1 提升弯管颗粒多相流流型 |
6.2 提升弯管管道壁面侵蚀磨损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含尘高温烟气颗粒床内除尘及换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颗粒床除尘特性 |
1.2.2 颗粒床换热特性 |
1.2.3 颗粒床除尘换热一体化研究 |
1.3 前人研究不足之处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温含尘烟气在单层颗粒床内除尘换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2.1 计算模型 |
2.1.1 物理模型 |
2.1.2 控制方程 |
2.2 模型验证 |
2.2.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2.2.2 过滤模型验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床层厚度对分级除尘效率的影响 |
2.3.2 气体流速对分级除尘效率的影响 |
2.3.3 入口气体温度对分级除尘效率的影响 |
2.3.4 重力沉降对分级除尘效率的影响 |
2.3.5 分级除尘效率与斯托克斯数的关系 |
2.3.6 传热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温含尘烟气在双层颗粒床内除尘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3.1 计算模型 |
3.1.1 物理模型 |
3.1.2 控制方程 |
3.2 模型验证 |
3.2.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2.2 过滤模型验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床层结构的压降 |
3.3.2 床层结构对分级除尘效率的影响 |
3.3.3 入口气体流速对分级除尘效率的影响 |
3.3.4 分级除尘效率与斯托克斯数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凝固性粉尘高温烟气在颗粒床内流动换热实验研究 |
4.1 实验系统 |
4.1.1 实验平台 |
4.1.2 实验过程 |
4.2 床层整体换热系数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压降验证 |
4.3.2 入口气体温度变化 |
4.3.3 颗粒床在不同温度条件的传热特性 |
4.3.4 不同凝固性粉尘质量份数对颗粒床传热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温含凝尘烟气在颗粒床换热过滤器内除尘和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
5.1 实验系统 |
5.1.1 实验平台 |
5.1.2 计算模型 |
5.1.3 实验过程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同粉尘种类条件下压降、除尘效率和整体换热系数的对比 |
5.2.2 不同气体流速条件下压降、除尘效率和整体换热系数的对比 |
5.2.3 不同入口粉尘浓度条件下压降、除尘效率和整体换热系数的对比 |
5.2.4 不同换热管水流量条件下压降、除尘效率和整体换热系数的对比 |
5.2.5 滤料置换实验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温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分析 |
6.1 铜冶金行业烟气的余热回收理论分析 |
6.2 颗粒床换热过滤器的余热回收率分析 |
6.3 颗粒床换热过滤器滤料置换过程中余热回收预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高压密相气力输送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密相气力输送研究综述 |
1.3.1 物料的充气、流化特性与输送特性的关系 |
1.3.2 气力输送料罐供料特性研究 |
1.3.3 管道输送特性研究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试验物料及流动特性 |
2.1 试验物料物性测量仪器及方法 |
2.2 试验物料的基本物性参数 |
2.2.1 试验物料的粒径分布 |
2.2.2 试验物料的微观形貌 |
2.3 试验物料的流动性参数 |
2.3.1 Hausner指数(HR)、压缩度(C)和休止角(AOR) |
2.3.2 试验物料的剪切特性 |
2.4 试验物料的流化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压下煤粉密相输送特性研究 |
3.1 高压密相气力输送试验系统 |
3.1.1 上/下出料发料罐高压密相气力输送系统 |
3.1.2 双上出料发料罐高压密相输送系统 |
3.2 颗粒间作用力分析 |
3.2.1 范德华力 |
3.2.2 毛细力 |
3.2.3 静电力 |
3.3 操作参数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3.1 总输送差压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3.2 流化风流量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3.3 补充风量对无烟煤输送特性的影响 |
3.3.4 注入速度对无烟煤输送特性的影响 |
3.4 物性参数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4.1 平均粒径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4.2 煤粉种类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4.3 外水含量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5 出料方式对煤粉输送特性的影响 |
3.6 输送过程堵塞特性研究 |
3.6.1 输送动力不足造成堵塞 |
3.6.2 物料启动出料时堵塞 |
3.7 输送过程中静电效应和静电测速研究 |
3.7.1 不同物料输送过程中静电效应 |
3.7.2 水平管道颗粒速度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生物质、石油焦及其与无烟煤混合物的输送特性研究 |
4.1 生物质输送试验研究 |
4.1.1 输送压力对生物质输送的影响 |
4.1.2 输送差压对生物质输送的影响 |
4.1.3 流化风对生物质输送的影响 |
4.1.4 补充风对生物质输送的影响 |
4.1.5 生物质输送过程出现的问题 |
4.2 石油焦单独输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
4.2.1 石油焦输送时发料罐内的架桥结拱 |
4.2.2 石油焦输送时的管壁结垢 |
4.2.3 石油焦输送过程中的堵塞现象研究 |
4.3 石油焦及其与无烟煤混合物料的输送特性研究 |
4.3.1 输送差压对混合物料输送的影响 |
4.3.2 补充风对混合物料输送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高压密相输送阻力特性研究 |
5.1 直管段阻力特性研究 |
5.1.1 生物质和褐煤输送时直管段阻力特性 |
5.1.2 生物质和褐煤输送时直管段压降经验公式拟合 |
5.1.3 无烟煤、石油焦直管段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
5.1.4 无烟煤、石油焦直管段阻力经验公式拟合 |
5.2 弯管段阻力特性研究 |
5.2.1 褐煤、生物质弯管段阻力特性 |
5.2.2 无烟煤、石油焦弯管段阻力特性 |
5.2.3 弯管段压降经验公式拟合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高压密相气力输送稳定性研究 |
6.1 SHANNON信息熵分析法及稳定性预测 |
6.1.1 SHANNON信息熵的原理及计算 |
6.1.2 高压超浓相气力输送SHANNON熵分析 |
6.2 重标极差分析法(HURST指数)及稳定性预测 |
6.2.1 重标极差分析法(HURST指数) |
6.2.2 高压密相气力输送过程中稳定性预测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9)粮食物理参数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粮食的基本物理参数 |
1.2.2 粮食物理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3 粮食散体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的基本物理参数 |
2.1 实验内容、材料及实验仪器 |
2.1.1 小麦的含水率实验 |
2.1.2 小麦籽粒的三轴尺寸实验 |
2.1.3 小麦的容重实验 |
2.1.4 小麦的比重实验 |
2.1.5 小麦的孔隙率实验 |
2.1.6 小麦的休止角实验 |
2.1.7 小麦与不同材料的摩擦系数实验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麦的力学特性的三轴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及基本物理特性 |
3.1.2 实验原理、所用仪器和方法 |
3.2 实验内容 |
3.2.1 围压大小的确定 |
3.2.2 试样含水率的影响 |
3.2.3 实验剪切速度的影响 |
3.2.4 孔隙率的影响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三轴实验力学强度参数的确定 |
3.3.2 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强度参数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粮食物料的变形特性和本构关系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4.2.1 粮堆的应力-应变关系 |
4.2.2 不同含水率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
4.2.3 不同剪切速率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
4.2.4 不同高径比下的应力-应变关系 |
4.2.5 小麦弹性模量和割线模量 |
4.3 粮食的剪胀性 |
4.3.1 粮食的剪胀性分析 |
4.3.2 剪胀角 |
4.4 邓肯-张(Duncan-Chang)模型 |
4.4.1 小麦的邓肯-张模型 |
4.4.2 不同含水率下的R_f值 |
4.4.3 初始切线模量E_i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料仓内粉体静态应力分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粉体的流动特性研究 |
1.2.2 料仓内应力分布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1粉体剪切实验 |
2.2.2 料仓内粉体应力分布实验系统 |
2.3 实验仪器 |
2.3.1 应力传感器 |
2.3.2 应变仪 |
2.3.3 扫描电镜 |
2.3.4 激光粒度分析仪 |
2.4 实验物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粉体流动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粉体物料的流动特性 |
3.3 物料种类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3.3.1 物料种类对内摩擦角的影响 |
3.3.2 物料种类对黏聚力的影响 |
3.3.3 物料种类对流动函数的影响 |
3.4 粒径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3.4.1 粒径对内摩擦角的影响 |
3.4.2 粒径对黏聚力的影响 |
3.4.3 粒径对流动函数的影响 |
3.5 外水含量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3.5.1 外水含量对内摩擦角的影响 |
3.5.2 外水含量对黏聚力的影响 |
3.5.3 外水含量对流动函数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料仓内粉体静态应力分布特性 |
4.1 引言 |
4.2 料仓内粉体水平应力及壁面法向应力分布特性 |
4.2.1 料仓内粉体水平应力及壁面法向应力分布 |
4.2.2 物料种类对料仓内粉体水平应力及壁面法向应力分布的影响 |
4.2.3 粒径对料仓内粉体水平应力及壁面法向应力分布的影响 |
4.2.4 外水含量对料仓内粉体水平应力及壁面法向应力分布的影响 |
4.2.5 料仓锥角对料仓内粉体水平应力及壁面法向应力分布的影响 |
4.3 料仓内粉体垂直应力分布特性 |
4.3.1 料仓内粉体垂直应力分布 |
4.3.2 物料种类对料仓内粉体垂直应力的影响 |
4.3.3 粒径对料仓内粉体垂直应力的影响 |
4.3.4 外水含量对料仓内粉体垂直应力的影响 |
4.3.5 料仓锥角对料仓内粉体垂直应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散料在料仓内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改进的颗粒移动床μ(Ⅰ)拟流体模型及应用[J]. 吴坤,刘向军,戴椰凌. 力学学报, 2021(10)
- [2]细颗粒粉体下料流动及其建模研究[D]. 曹嘉琨.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 [3]气固换热环境下熟料运动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D]. 黄泊霖. 燕山大学, 2021(01)
- [4]PET回收料气力输送机理及装置的研究[D]. 赵宪冰.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5]采动裂隙内煤岩颗粒沉积规律实验研究[D]. 王熙.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喷浆物料长距离管道气力输送特性研究[D]. 纪云.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7]含尘高温烟气颗粒床内除尘及换热特性研究[D]. 陈俊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9(08)
- [8]高压密相气力输送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研究[D]. 许盼. 东南大学, 2019
- [9]粮食物理参数的实验研究[D]. 姚小旭.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1)
- [10]料仓内粉体静态应力分布特性研究[D]. 陈阳阳. 东南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