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经济:中央发展的新愿景

休闲经济:中央发展的新愿景

一、休闲经济:中部开发新视野(论文文献综述)

李唯琳[1](2021)在《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建筑一体化是为了加强建筑与城市的功能和形态联系,形成城市空间网络下的一个统一系统,将建筑与城市因对立而产生的问题转化为整体空间的统一协调组织。通过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功能的集约、便捷的联系和和迅捷的转换,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生活习惯。本文从城市建筑一体化角度下对公共空间进行整合考虑,对新环境下公共空间的新特性进行系统性分析,试图从建筑和城市角度揭示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为城市建筑一体化下的空间设计与空间融合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首先对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历史发展做了梳理,明确了公共空间的定义,阐述相关理论与实践应用,并分析其驱动机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复合程度的公共空间进行类型化分析和图谱化辨析,明确了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定义——对城市与建筑公共空间统一的、综合的把握与设计,而非建筑视角下的复合公共空间设计。并总结其设计特征和原则,提出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两个趋势——建筑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呼应与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多向组织。接着通过大量案例的收集整理,对前文提出的两个趋势进行了分别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外部与内部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具体手法。最后对前文得出的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某综合体建筑的优化设计,对前文所得结论进行检验与思考。本文提出的城市建筑一体化下的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为建筑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以城市和社会的角度探讨空间设计所能够达到的高度,为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何鹏[2](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提出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盘劲呈[3](2021)在《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发生转变,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显现出较强的减贫效应。多地利用体育旅游扶贫新举措,建设体育旅游减贫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及生态减贫成果,其在扶贫方面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国现阶段实情及未来发展需要,“乡村社区如何参与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减贫路径如何得到补偿优化?”等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为衡量减贫效应并提出体育旅游扶贫新路径,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与问卷调查等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历程、条件与机制,基于中心地理论、社会交换论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体育旅游扶贫是一项持续型工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化体育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能力的互动、增强基层社区体育锻炼的可持续性、提升社区运营体育企业的自主脱贫能力,是乡村居民摆脱贫困的真实意愿,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依托于非城市区域的可用体育资源,居民以村落体育社区为中心地,开展户外游憩、休闲健身、体育汇演等新兴经营性活动。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分享性和监督性,参与途径为双重参与、全人群参与、运动项目参与和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形态主要有运动消费市场、运动社区、乡村赛事及其附属影响力、当地居民互动,衡量体育旅游减贫成效的途径主要有内生性评价(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动力机制);影响力评价;减贫节点评价以及村民认知中的减贫评价。第二,研究从3802个标签中提取了2184个基本概念,整理出46个概念类属,凝练为11个主范畴,聚合为一个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在此涵义中,“参与度”与“动能”是分类变量,“参与度”表明社区是否具备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基础,“动能”代表贫困社区具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动力和能量,由居民参与运动的能力、资源识别能力和扶贫制度等要件构成。基于此,国内体育旅游区域可划分为四类减贫区:运动项目本位区、体育侧位区、旅游侧位区和体育旅游失位区。居民对待体育旅游积极、消极影响时的支持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贫的延续性,即持续减贫。第三,我国乡村社区的旅游资源富集,体育旅游发展形态丰富,森林旅游、海滨旅游、冰雪旅游、山地旅游、冒险旅游等形式繁多,旅游资源与运动能力相互促进。在减贫的实践中,体育旅游能促进个体的精神收获,助力精神脱贫,是较好的“扶志”手段;村委会、县城学校和景区具备转化体育资源的能力,具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运动员、转变经营模式和扩大影响力的功能;同时,体育旅游能更新社区居民观念、强化民间体育团体的内外部网络关系。第四,体育旅游驱动减贫的基础性要素是体育行政管理职能,村委会、景区和学校等单位是推动社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机构;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社区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以及社区参与体育的动能,两种要素能够促进“贫困社区”的精神减贫,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愉悦感、幸福感;社区居民扩大体育基层组织的规模能够有效增强减贫要素之间的互动。第五,减贫效应是一种具有长期影响力的社会现象,体育旅游业融合形态单一、供应链简单、关联产业附加值低,对持续推动经济减贫的效果还未显现。强化以社区为单位的内、外部体育参与能力,能缩小农村文化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差距。社区支持意愿代表社区可持续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专项扶贫计划有助于增加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权利,体育组织促进社交网络不断完善。居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能有效提升贫困生活的“存在感”;压缩旅游空间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多社区联动和专项规划等核心导向有助于激发社区参与的自主性,扩大脱贫规模、提升减贫效率。在具体建议方面,一是深化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的互动。促进个体锻炼行为转变为社区集体旅游活动,增强社区群体的体育锻炼意愿及运动能力;不断创新具有体育传统文化价值的项目,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二是增强体育旅游减贫的可持续性。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强体育旅游物权收益;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三是增加社区运营体育旅游业的自主脱贫能力。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促进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研究提出了体育旅游新兴领域的理论构架,尝试解决深度贫困区域中的实践矛盾。

周澎[4](2020)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向“退二进三”的目标升级,对高科技的技术进行开发和引用,城市的类型也从工业化时代的“生产城市”向后工业时代的“消费城市”转化,进而带来城市中旧工业难以生存的情况,传统工业逐渐衰败,面对对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将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相协调?如何在遵循原真性的原则下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这些问题都是现实中急需解决的。本文以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设计手法研究为核心,结合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实例为主体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追溯与建构,第二部分梳理西安工业建筑历史背景与发展脉络并展开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再利用具体实例现状调研与分析,第三部分总结具体改造设计方法。第一部分由前两章基础理论研究内容构成,第一章首先分析当前城市更新背景下旧工业建筑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梳理相关宪章与理论的发展,确定选题依据与目标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整体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则进一步深入阐述了关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空间再利用理论基础与发展,界定了相关概念,结合再利用动因,分析其改造由“静态”保护理念向多层级的保护与利用理念的转变,在遵循改造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不同旧工业建筑改造类型与方式。第二部分为全文核心部分,其中第三章梳理了西安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演进过程与旧工业建筑遗存的分布,结合现状遗存整体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三个典型片区的具体优势与存在问题,进而分类总结了西安旧工业建筑空间现状类型特征与相应改造再利用设计模式。第四章与第五章内容展开两个具体旧工业建筑片区空间改造实证研究,分别从区位背景,建筑群体外部环境,单体建筑三个层面论述其空间特征,结合现状改造措施,以此为重点,分别提出相应的整体与单体改造策略,针对设计策略的基础研究,从整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方面提出相对应的改造再利用设计具体操作方法。最后为总结和思考部分,以西安具体旧工业建筑实例改造策略与设计手法为基础,结合经典案例,探讨有关于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操作语汇。

池沫菲[5](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的矿区景观重塑研究 ——以灵宝市矿业示范区为例》文中认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一系列生态问题。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矿行业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健康环境越来越高的追求,使得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和景观重塑成为重点关注问题。本文从生态修复角度出发,以矿区景观重塑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在生态修复理念指导下如何进行矿山景观重塑问题,以期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将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工作延伸到矿区开发的全生命周期,综合得出一套具有可行性的矿区开发实践模式,达到帮助完善地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产业转型,改变资源型城市单一经济结构模式,推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聚焦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问题,通过景观的表达方式改善矿区环境,最终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通过文献综述总结国内外矿区景观重塑研究现状,分析矿区景观重塑相关概念,完成理论部分研究。结合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总结出传统矿区开发模式下产生的环境、社会、景观问题。通过对国内设计实例调研总结矿区景观重塑成功经验。综合其上提出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设计策略,分析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的设计方法,并进一步提出适用于灵宝市矿产示范区的景观重塑开发模式,最后用过灵宝市矿产示范区项目展开案例验证。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学科交叉理论研究,初步建立矿区景观重塑设计理论框架,为矿区生态化开发以及我国绿色矿山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科学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与探索多元化的生态景观实践设计提供了有效经验和新思路。

周世杰[6](2020)在《江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精品酒店设计探究 ——以“南京门西胡家花园配套地块酒店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经济水平和旅游业都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旅客对旅行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高,随之而来的是精品式、体验式等诸多新型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也逐渐显露其价值,大多数历史文化街区被打造成文化旅游项目,重新焕发经济活力,伴随着历史文化街区功能业态的更替,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应运而生。近年来国内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并逐渐走向品牌化、规模化。然而学界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设计理论与策略的研究尚不完善,许多酒店后期经营状况不佳。因此,系统研究该类型精品酒店的设计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论文以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相关理论出发,通过调研分析已建成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案例,总结该类型酒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借鉴之处。其次,从选址布局、空间肌理、功能设置、空间营造、技术材料、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讨论该类型精品酒店的具体设计策略。最后,以南京门西胡家花园配套地块酒店项目作为实践部分,对理论部分进行检验。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论文的绪论阐述了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构建了论文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研究及案例部分,从概念、特征、营建方式、功能配置等方面总结该类型酒店的设计原则,并选取多个已建成案例,分析其借鉴意义。第三章为设计策略部分,从选址布局、功能空间、建筑形式、文化内涵四个方面系统对这一类型精品酒店的设计策略进行探究。第四章为项目实践部分,以研究生期间跟随导师参与的实践项目“南京门西胡家花园配套地块酒店项目”为例,对前文的内容归纳总结并分析检验。第五章为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观点与创新点进行总结,并指出不足。该研究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精品酒店的设计均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有效参考。全文字数约82800字,187幅图表(图158幅,表29幅)。

钟琛[7](2020)在《城市设计视角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逐渐发展与完善,城市交通呈现出枢纽化、立体化和多元化趋势,轨道交通综合体具有功能集聚和高效率的特征,不仅能整合交通功能设施,还能拓展和活跃城市公共空间,提升沿线商业价值,带动周边地块的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综合开发,起步较晚发展势头较快,轨道交通综合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非整体性开发,空间活力不足、城市文化属性缺失、人性化不足等问题。如何利用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作为纽带联系轨道交通综合体与城市界面,衔接城市交通、城市公共空间等城市要素,如何在城市设计的视角下对其开放空间进行设计把控,都是其在综合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基于轨道交通以及城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分析。第一章概述了研究背景,并对轨道交通综合体、城市设计、开放空间等概念进行阐述,归纳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二章对轨道交通综合体国内外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开发方式以及研究趋势进行综述,通过调研分析国内轨道交通综合体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其开放空间设计的重要性。第三章对轨道交通开放空间的概念进行解读,并系统地分析了开放空间的构成以及组合方式。第四章从城市设计的视角分析了轨道交通综合体进行城市设计的必要性,同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其开放空间设计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开放空间的设计原则。第五章针对前文开放空间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调研资料,从城市设计的宏观城市、中观街区、微观建筑层面分别提出设计策略与方法。第六章选取深圳福田枢纽、广州凯达尔枢纽两个典型实践案例,对本文所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实践验证,探索突破传统,寻求符合时代发展、城市建设、群众需求以及可持续的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策略与方法。

叶善青[8](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认为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刘琳婕[9](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何山[10](2019)在《基于多源信息的耕地多功能评价与用途分区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造成耕地规模急剧下降,耕地质量受到威胁。这种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对于人多地少的大都市区来说尤为尖锐。并且随着城市居民需求结构的升级,大都市区耕地生产-生态-景观文化多功能复合利用价值日益突显。因此,在我国严格实施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刚性”要求下,亟需发挥耕地的多功能性来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本文以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典型经济强市、资源弱市的杭州市为研究区,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充分挖掘多源农业大数据,对2010-2014年间杭州市耕地时空动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分别围绕耕地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及景观文化功能展开时空动态评价,尤其对大都市区尤为突显、现有研究却相对薄弱的耕地景观文化功能进行重点探索,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供需匹配性和协同-权衡关系两方面对耕地多功能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服务于杭州市耕地用途分区划定,并建立不同发展目标下各用途区内的耕地多功能协同优化策略和保护措施,最终实现耕地复合功能的合理使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耕地特征变化情况把握现存问题并提出差别化管护的必要性从耕地占用和补充角度看,2010-2014年间杭州市耕地总体呈现出“占水田,补旱地”、“占城市周边,补边远地区”的空间变化规律。从耕地形态学空间格局角度看,杭州市城区附近的耕地呈现破碎化趋势,核心类减少、孤岛类增加;而远离城市的地区,由于耕地大量补充,耕地核心类增加,但边缘类、穿孔类也同比增长,耕地地块形状规整度下降。可见杭州市优质耕地因与经济发达地区高度空间重叠而受到“侵蚀”,耕地占用与补充的过程都需要更加科学的指导与参考,耕地差别化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2)评价分析耕地各单项功能,全面了解耕地功能基本信息①构建生产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耕地生产功能时空格局本研究通过整合自然环境和社会利用因素构建耕地生产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对气候生产潜力进行系数修订的基础上,获得杭州市耕地综合生产潜力分布格局。结果显示,杭州市耕地综合生产潜力以二级水平居多(占比44.68%),一级生产潜力耕地也有大量分布(占比35.83%),三级生产潜力耕地较少(占比19.49%)。空间分布上,生产潜力较高的耕地主要聚集在杭州市余杭区、富阳区、萧山区以及桐庐县等地区,区域耕地土壤肥沃、地势平缓、水源丰富、交通便利且地块规整、连通性较高。生产潜力较低的耕地主要零星穿插分布在西北部、南部山地丘陵区,区内耕地土壤肥力较差、海拔较高、基础设施条件一般、地块形状不规则、连通性较差。时间变化上,杭州市2010-2014年间耕地综合生产潜力总体变化不大,区域变化差异主要由耕地面积变化而引起。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念,明晰耕地生态功能时空格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念,综合考虑功能的代表性、数据的可获取性、评估方法的科学性,选取土壤保持、生境维持、景观连通和环境健康四项子功能来综合表征耕地生态功能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杭州市耕地综合生态功能较弱,且优劣差异较大。其中生态功能一级区和二级区耕地分别占比7.82%和12.54%,主要零星分布在临安区、建德市和桐庐县等山地丘陵地区,区内耕地远离城市,人为干扰因素较少,周边林地环绕,耕地生境质量较高,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耕地生态功能相对较强。生态功能三级区耕地占比79.64%,主要分布在杭州市东北部主城区、余杭区、萧山区等平原地区,区域人口分布密集,建设开发强度极高,耕地生境质量较低、景观条件一般,耕地生态功能总体较弱。时间变化上,杭州市2010-2014年间耕地生态功能呈略微下降趋势,耕地生态保护任务依旧艰巨。③融合大数据和最大熵模型,探索耕地景观文化功能时空格局通过将休闲农业数据、乡村旅游人口数据、电子地图兴趣点等农业大数据,与最大熵模型、视野敏感度分析等进行融合,探索对耕地景观文化功能供应、需求和使用的空间量化与时空格局分析。结果显示,从供应角度看,耕地休闲游憩功能高度依赖人为因素,且主要集中在市中心附近;耕地景观美学功能与自然属性密切相关,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耕地休闲游憩供应能力比景观美学增长快。从需求角度看,景观文化高需求耕地主要集中在市区及其附近常住人口和乡村旅游人口密集分布的地区。从使用角度看,耕地周边着名景点对其景观文化功能的使用具有积极的影响。研究还发现2010-2014年间耕地景观文化功能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来应保证人口稠密地区耕地的合理利用,在景观文化功能潜力区发展更适宜的农田,并且提高对景观文化利用率较低的耕地关注度,同时区域内的公共基础设施也需进一步完善。(3)围绕供需匹配性和协同-权衡关系开展耕地多功能综合评价首先采用常住人口、乡村旅游人口、GDP、绿地比例指标表征耕地各功能的需求水平,然后通过双变量Local Moran’s I指数分析各功能的供需空间匹配情况。结果显示,杭州市耕地生态功能供需错位较多,景观文化功能供需匹配性相对较高,耕地生产功能供需匹配和供需错位区面积持平。在供需分析基础上,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将杭州市耕地划分为四组类型区,分别为聚集在城市周边的高需求-景观功能主导区、位于城市郊区的较高需求-生产景观复合区、分布在农村地区的中需求-生产生态景观复合区、零星穿插在山地丘陵地区的低需求-生态功能主导区。此外,本研究还深入探索了耕地各功能间的协同-权衡关系。首先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进行耕地多功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耕地生产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之间表现出较强的协同关系,耕地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间则主要表现为权衡关系。然后通过测算耦合协调度进行耕地多功能空间差异性分析,结果发现杭州市耕地多功能协调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地势平缓地区,区域内各项功能协调发展;低值区则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丘陵区和东北部的萧山区境内,区域内各项功能发展不均衡。(4)基于多功能评价结果进行耕地空间用途分区并提出优化管理建议通过将耕地多功能供需聚类得到的四组类型区与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度进行叠加,将杭州市耕地进一步划分为六个用途区:(1)都市农业休闲区(占比8.32%),主要为城市周边的都市农田,城市居民对耕地各项功能都需求旺盛,建议耕地向多功能复合化、协同化方向发展;(2)绿色农业观光区(占比10.23%),主要分布在城市近郊区的余杭区、萧山区、富阳区等平原地区,区内耕地主要承载粮食生产功能,鼓励打造宜产、宜游、生态立体化的“绿色田园综合体”;(3)高效农业示范区(占比26.26%),主要分布在杭州近郊的萧山区、余杭区等地区,该部分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性一般,建议加强土壤环境污染治理和监管力度,发展科技型、生态型、劳动密集型农业;(4)景观农业生产区(占比9.98%),主要包括建德市、临安区、淳安县等境内的河谷平原耕地及成片分布的梯田,为农村地区的优质良田,建议依托其得天独厚的乡村山水田园风光及其周边分布的与历史古村、农耕文化密切相关的景区优势,促进耕地多功能整体性、协调性发展;(5)特色农业发展区(占比21.56%),主要分布在景观农业生产区周边,耕地景观较破碎,耕地多功能协调性一般,可通过土地综合整治提升耕地连片性,并加强特色农产品的推广,打造乡村农业品牌;(6)生态农业储备区(占比23.65%),主要零星分布在临安区、建德市、淳安县等低山丘陵地带,建议将被森林等包围的孤岛适当退耕还林、还草,通过土地整治提高靠近其它功能区耕地的利用水平,作为优质生态良田的储备耕地。

二、休闲经济:中部开发新视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休闲经济:中部开发新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中国城镇化发展加速进行
        1.1.2 城市高密度发展带来的建筑和城市问题
        1.1.3 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现状及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本章小结
2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历史发展与当代融合
    2.1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历史发展
        2.1.1 公共空间概念的界定
        2.1.2 追求形式美和秩序感的古典时期
        2.1.3 追求自由空间的现代建筑时期
    2.2 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的相关理论
        2.2.1 空间复合化理论
        2.2.2 复合型城市理论
        2.2.3 城市建筑一体化理论
        2.2.4 城市共生思想
    2.3 一体化理念在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
        2.3.1 城市宏观层面控制
        2.3.2 城市街区层面组织
        2.3.3 建筑群体层面贯彻
    2.4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驱动机制
        2.4.1 快节奏社会下的行为需求
        2.4.2 功能集约化下的建筑需求
        2.4.3 紧凑化与立体化下的城市需求
    2.5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当代发展
    本章小结
3 集约与多样——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解析
    3.1 公共空间的基本构成
        3.1.1 空间界面
        3.1.2 行为路径
        3.1.3 组织模式
    3.2 不同复合程度的公共空间类型化分析
        3.2.1 普适性公共空间
        3.2.2 双重性公共空间
        3.2.3 复合性公共空间
    3.3 一体化公共空间与普适性公共空间图谱化辨析
    3.4 一体化下建筑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特征
        3.4.1 功能设置集约化、复合化
        3.4.2 空间组织自由化、平等化
        3.4.3 环境融合多样化、立体化
    3.5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原则
        3.5.1 整体性原则
        3.5.2 开放性原则
        3.5.3 多义性原则
        3.5.4 人性化原则
        3.5.5 连续性原则
    3.6 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两种趋势
    本章小结
4 融合与接续——建筑对城市空间的渗透呼应
    4.1 建筑外部界面的空间融合
        4.1.1 建筑空间透明化
        4.1.2 建筑界面模糊化
        4.1.3 建筑形态开放化
    4.2 建筑尺度形式的动态统一
        4.2.1 城市的室内化发展
        4.2.2 建筑的城市化拓展
    4.3 城市交通体系的立体衔接
        4.3.1 车行系统引入
        4.3.2 步行体系连通
    4.4 城市空间环境的接续活化
        4.4.1 城市活动的场所激活
        4.4.2 环境融入与肌理呼应
        4.4.3 城市空间的织补接续
    4.5 未来城市建筑统一体的方案设想
    本章小结
5 复合与重塑——城市复杂需求下建筑空间的多向组织
    5.1 基于城市场地环境的水平向空间组织
        5.1.1 向心围合
        5.1.2 匀质离散
        5.1.3 连接渗透
        5.1.4 节点串联
    5.2 基于功能集约构成的垂直向空间组织
        5.2.1 多向叠加
        5.2.2 层间错动
        5.2.3 竖向贯通
        5.2.4 空间嵌入
        5.2.5 竖向堆叠
    5.3 基于空间自由化的秩序生成逻辑
        5.3.1 网格交错
        5.3.2 楼层消解
        5.3.3 异质元素
        5.3.4 网格化组织
        5.3.5 秩序重构
    5.4 基于使用者心理感受的空间界面围合
        5.4.1 “舞台与观众席”的展示围合
        5.4.2 下沉与抬升的过渡围合
        5.4.3 扭转与拉伸的变形围合
    本章小结
6 一体化视角下的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综合应用研究
    6.1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策略整合
    6.2 某综合体公共空间复合性优化设计
        6.2.1 优化对象情况概述
        6.2.2 综合体城市定位及优化方向
        6.2.3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城市手段介入
        6.2.4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建筑手段介入
        6.2.5 城市建筑一体化理念在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应用的成果总结
        6.2.6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现实思考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网络与书籍图片来源索引
附录B 某综合体方案自绘图纸
附录C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气泡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2.1.3 贫困地区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2.2.1 贫困文化
        2.2.2 文化贫困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6.1.1 样本基本概况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重点、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体育旅游减贫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2.1.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概述
        2.1.2 体育旅游与乡村发展概述
    2.2 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2.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2.2.2 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研究
    2.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相关研究
        2.3.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涵义
        2.3.2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影响因素
        2.3.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居民态度
        2.3.4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效果评价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释义
        2.4.1 乡村社区
        2.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
        2.4.3 体育旅游减贫
        2.4.4 旅游减贫感知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2.5.1 地理二元经济论
        2.5.2 中心地理论
        2.5.3 社会交换论
        2.5.4 公民参与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历程及理论分析
    3.1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历程
        3.1.1 “社区参与”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3.1.2 社区体育旅游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3.1.3 体育旅游减贫的典型案例
        3.1.4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表现形态
    3.2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过程
        3.2.1 体育旅游减贫的条件识别
        3.2.2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对象
        3.2.3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管理
        3.2.4 体育旅游减贫的成效评价
    3.3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机制
        3.3.1 体育旅游减贫的利益机制
        3.3.2 社区参与体育的互动机制
        3.3.3 减贫效应成效的衡量机制
    3.4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混合研究评估框架
        3.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理论特性
        3.4.2 社区体育旅游认知结构的内涵
        3.4.3 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
        3.4.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4.1 评估目标—社区参与体育运动多维减贫的长期效应
        4.1.1 体育运动的健康减贫效应
        4.1.2 体育多维减贫的社区营造
    4.2 空间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区域及对象
        4.2.1 贫困乡村社区的地理区域筛选
        4.2.2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的多维指向
        4.2.3 体育旅游帮扶对象的多维测度
    4.3 执行规范—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方法及原则
        4.3.1 质性研究的原理
        4.3.2 理论敏感性原则
        4.3.3 访谈的一般原则
    4.4 核心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中心涵义
        4.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数据采集
        4.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编码及类属
        4.4.3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类属萃取
        4.4.4 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
    4.5 指标确定—“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的预测
        4.5.1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减贫的小样本测试
        4.5.2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指标信效度检验
        4.5.3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5.4 “参与度-动能-持续效应”框架PLS回归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贵州省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5.1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范围及活动
        5.1.1 乡村分布与活动范围
        5.1.2 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
    5.2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评估设计
        5.2.1 减贫效应的研究假设
        5.2.2 减贫效应变量与条目
        5.2.3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5.2.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评估模型
        5.2.5 体育旅游减贫维度信效度检验
    5.3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调查结果
        5.3.1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贫困人口特征
        5.3.2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典型贫困特征
        5.3.3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探索
        5.3.4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验证
        5.3.5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假设检验
    5.4 贫困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意愿分析
        5.4.1 体育旅游参与人口的基本特征分析
        5.4.2 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具有差异性
        5.4.3 建档立卡与致贫原因的显着性分析
    5.5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要素分析
        5.5.1 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参与度及动能
        5.5.2 减贫驱动核心要素正向促进个体精神脱贫
        5.5.3 减贫驱动基础要素——体育管理行政职能
        5.5.4 减贫驱动要素互动——居民自组织规模化
    5.6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要素的外部可持续分析
        5.6.1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减贫
        5.6.2 体育旅游专项减贫制度的社区增权效应
        5.6.3 体育旅游民间团体的文化传承效应
        5.6.4 体育旅游社区自主锻炼的社区增权效应
        5.6.5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生态减贫效应
    5.7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的内驱可持续减贫分析
        5.7.1 资源识别与价值交换(运营)基础
        5.7.2 专项规划未能与社区支持形成互动
        5.7.3 社区支持意愿促进可持续减贫
        5.7.4 多中心村落社区参与扩大脱贫规模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减贫延续:优化体育旅游社区参与路径
    6.1 深化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互动
        6.1.1 动能转化,促进个体锻炼向社区集体旅游活动转化
        6.1.2 强化能力,增强体育锻炼意愿与社区群体运动能力
        6.1.3 壮大村落,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
        6.1.4 更新观念,创新具有传承体育文化价值的传统项目
    6.2 增强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外部可持续性
        6.2.1 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加体育旅游物权收益
        6.2.2 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
        6.2.3 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
        6.2.4 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
    6.3 延展体育旅游业内在驱动减贫的自主脱贫空间
        6.3.1 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
        6.3.2 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
        6.3.3 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
        6.3.4 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访谈提纲与文本概况
    附件2 预调查与正式调查
    附件3 文本数据编码示例
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西安城市更新下的“增量”转“存量”
        1.1.2 城市工业遗产的亟待保护
        1.1.3 后工业时代消费空间观念转变
    1.2 旧工业建筑概念界定与特征
        1.2.1 旧工业建筑相关概念界定
        1.2.2 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特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研究历程
        1.4.2 相关纲领文献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理论基础与发展
    2.1 工业建筑发展背景
        2.1.1 工业建筑兴起与发展
        2.1.2 工业建筑与现代主义
        2.1.3 工业建筑艺术化与遗产化时期
    2.2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动因
        2.2.1 改造与再利用概念辨析
        2.2.2 城市旧工业区空间结构调整
        2.2.3 旧工业产业调整与置换
        2.2.4 实践主体关系的互动与平衡
    2.3 旧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理念
        2.3.1 静态保护修复理念
        2.3.2 动态再循环理念
        2.3.3 分级保护与再利用理念
    2.4 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基本原则
        2.4.1 尊重历史本体的真实性原则
        2.4.2 强调新旧共生的整体性原则
        2.4.3 基于建筑更新的动态性原则
    2.5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实践
        2.5.1 城市事件策动类型
        2.5.2 创意产业导入类型
        2.5.3 文化教育综合类型
        2.5.4 商业消费嫁接类型
        2.5.5 居住生活开发类型
        2.5.6 工业景观再生类型
    2.6 本章小结
3 西安旧工业建筑历史发展概况
    3.1 西安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沿革
        3.1.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1869—1934)
        3.1.2 近代工业起步发展时期(1835—1948)
        3.1.3 社会主义初步发展时期(1949—1962)
        3.1.4 现代工业曲折发展时期(1963—1978)
    3.2 西安近现代城市工业空间格局演进历程
        3.2.1 清末、民国时期——近代工业格局雏形初构
        3.2.2 “一五计划”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奠基
        3.2.3 “二五计划”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混乱
        3.2.4 “三线建设”时期——现代工业基础格局成型
    3.3 西安重要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3.3.1 韩森寨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3.3.2 大庆路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3.3.3 纺织城地区旧工业建筑遗存分布与现状
    3.4 西安既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及改造再利用实践现状
        3.4.1 西安既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类型特征
        3.4.2 西安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实践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大华纱厂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研究
    4.1 西安大华纱厂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4.1.1 区位背景
        4.1.2 历史沿革
    4.2 基于原有整体环境空间特征的改造发展模式
        4.2.1 基于保护修缮的空间谨慎加减——密度疏解
        4.2.2 边界的介入与渗透——城市街区的形成
        4.2.3 历史工业建筑转向商业消费空间——“符号的象征”
    4.3 总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
        4.3.1 功能业态构成
        4.3.2 公共空间与流线构成
    4.4 基于原有单体建筑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空间——事件”:边界介入与组织的空间序列
    4.5 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4.5.1 增补叠加式屋顶标识空间——一期生产厂房
        4.5.2 并置开放式柔性廊空间——二期生产厂房
        4.5.3 织补围合式院空间——老南门办公区及动力用房
        4.5.4 扩张包容式庭空间——厂区锅炉房
        4.5.5 折叠嵌入式体空间——新布厂车间
    4.6 本章小结
5 陕钢厂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研究
    5.1 陕钢厂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5.1.1 区位背景
        5.1.2 历史沿革
    5.2 基于原有整体环境空间特征的改造发展模式
        5.2.1 面向产业的恢复与安置
        5.2.2 面向大学校园的改造
        5.2.3 面向房地产项目的推到重建
        5.2.4 面向老钢厂创意设计产业园的整体改造
    5.3 总体环境空间序列重构
        5.3.1 功能业态构成
        5.3.2 公共空间与流线构成
    5.4 基于原有单体建筑空间特征的改造策略——“多米诺”结构框架与自由平面:相似结构单元下的空间拓扑与界面异质拼贴
    5.5 单体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
        5.5.1 外部相邻异质体量扩建与内部多重空间重组型——产业园7.8号楼
        5.5.2 外部界面消解与内部盒体嵌入——1.2号教学楼
        5.5.3 外部基本保留原状与内庭空间围合——产业园 11 号楼
        5.5.4 外部体量局部加减与内部多层级空间叠置——产业园12号楼
    5.6 本章小结
6 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语汇
    6.1 基于外部整体环境的空间再利用操作
        6.1.1 外部整体环境肌理拆分与整合
        6.1.2 外部整体环境界面连续与引导
        6.1.3 外部整体环境公共空间介入与渗透
    6.2 基于建筑外部空间体量的介入与共生操作
        6.2.1 空间体量的介入
        6.2.2 空间体量的并置
        6.2.3 空间体量的叠加
    6.3 基于建筑界面的整合与重塑操作
        6.3.1 界面的自性整合
        6.3.2 界面的片段(废墟)处理
        6.3.3 界面的消解渗透
        6.3.4 界面的拼贴异质
    6.4 基于建筑内部空间秩序重构操作
        6.4.1 拆分与重组——空间的自由与流动
        6.4.2 叠合与渗透——空间的层析与透明
        6.4.3 嵌入与加建——空间的体积与扩展
    6.5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表录
    图录
致谢

(5)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的矿区景观重塑研究 ——以灵宝市矿业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研究
    2.1 生态修复理论概述
        2.1.1 生态修复的概念
        2.1.2 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2.1.3 生态修复的价值实现
    2.2 矿区生态修复相关概述
        2.2.1 矿区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2.2 矿区生态修复的作用
        2.2.3 矿区生态修复目标
    2.3 矿区景观相关概述
        2.3.1 矿区景观的特征
        2.3.2 矿区开采对景观的影响
        2.3.3 景观重塑的概念
        2.3.4 矿区景观重塑的意义
        2.3.5 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的关系
    2.4 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相关理论概述
        2.4.1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2.4.2 土地生态学理论
        2.4.3 环境美学理论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5 低影响开发
    2.5 本章小结
3 矿区传统开发模式分析研究与案例研究
    3.1 矿区传统开发模式分析研究
        3.1.1 传统矿业开发模式主要价值诉求
        3.1.2 传统矿业开发模式主要问题
    3.2 案例研究
        3.2.1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
        3.2.2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
        3.2.3 承德鞍匠乡矿山
        3.2.4 借鉴与反思
    3.3 本章小结
4 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策略研究
    4.1 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影响因素
        4.1.1 自然因素
        4.1.2 人文因素
    4.2 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目标
        4.2.1 生态环境目标
        4.2.2 产业经济目标
        4.2.3 社会文化目标
    4.3 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基本原则
        4.3.1 整体性原则
        4.3.2 因地制宜原则
        4.3.3 自然优先原则
        4.3.4 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
        4.3.5 功能与美学兼顾原则
        4.3.6 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兼顾原则
    4.4 生态修复理念下矿区景观重塑设计方法
        4.4.1 自然过程导向引入景观设计
        4.4.2 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4.4.3 大地艺术设计表现
        4.4.4 水资源整合利用设计
        4.4.5 地域文化传承设计
    4.5 矿区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4.5.1 采前规划
        4.5.2 边开采边治理
        4.5.3 分期分区修复
        4.5.4 场地综合整治
        4.5.5 植物生态修复
        4.5.6 生态修复技术
    4.6 本章小结
5 灵宝市车堂峪矿业示范区项目设计方案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项目区位
        5.1.3 基地概况
        5.1.4 现状分析
    5.2 项目规划理念
        5.2.1 项目定位
        5.2.2 产业定位
        5.2.3 功能构成
        5.2.4 规划目标
        5.2.5 设计原则
        5.2.6 设计方法
    5.3 矿区规划开发模式
        5.3.1 矿产、生态、景观、艺术开发方案同步规划
        5.3.2 全生命周期介入
        5.3.3 政府,企业,高校合作模式
    5.4 项目规划设计
        5.4.1 空间结构规划
        5.4.2 空间功能布局
        5.4.3 交通流线设计
        5.4.4 植物配置设计
        5.4.5 水体系统设计
        5.4.6 产业升级策划
    5.5 近期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规划设计方案
        5.5.1 东矿区
        5.5.2 西矿区
        5.5.3 其他区域
    5.6 中期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规划设计方案
        5.6.1 东矿区
        5.6.2 西矿区
        5.6.3 其他区域
    5.7 远期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规划设计方案
        5.7.1 东矿区
        5.7.2 西矿区
        5.7.3 其他区域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2019年4月9日灵宝调研计划
    附录2 灵宝矿业示范区拟选用植物配置表
    附录3 图表索引
    附录4 作者读研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江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精品酒店设计探究 ——以“南京门西胡家花园配套地块酒店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1.1.2 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的兴起
        1.1.3 精品酒店建设的热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例综述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及实例综述
        1.3.3 国内外综述总结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础理论研究及相关案例分析
    2.1 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概念界定
        2.1.1 精品酒店的概念及分类
        2.1.2 历史文化街区概念界定
        2.1.3 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定义及特点
        2.1.4 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发展溯源
    2.2 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相关设计理论
        2.2.1 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方式
        2.2.2 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营建方式
    2.3 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功能配置
        2.3.1 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功能配置
        2.3.2 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功能配比
    2.4 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案例分析
        2.4.1 丽江花间堂系列酒店
        2.4.2 苏州探花府花间堂酒店
        2.4.3 南浔求恕里花间堂酒店
        2.4.4 扬州长乐客栈主题文化酒店
    2.5 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
        2.5.1 破坏街区肌理尺度
        2.5.2 打断街区垂直界面
        2.5.3 中断街区商业流线
        2.5.4 空间与功能转化的矛盾
        2.5.5 传统空间氛围的缺失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江南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精品酒店设计策略探究
    3.1 总体布局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3.1.1 合理确定酒店的选址
        3.1.2 顺应街区的肌理与尺度
    3.2 功能空间的体验性设计策略
        3.2.1 合理的功能分区
        3.2.2 传统空间与酒店功能之间的转化
        3.2.3 空间氛围的营造
    3.3 建筑形式的延续性设计策略
        3.3.1 既有建筑的保留与修复
        3.3.2 加建、新建部分的形式塑造
        3.3.3 提炼街区的传统元素
        3.3.4 适宜的建筑技术
    3.4 文化内涵的传承性设计策略
        3.4.1 重构建筑语言
        3.4.2 提炼街区文化
        3.4.3 再塑营造技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京门西胡家花园配套地块酒店项目工程实践
    4.1 南京门西地区历史文化背景研究
        4.1.1 南京老城南地区地域文化背景
        4.1.2 南京门西街巷空间肌理及传统民居特征
        4.1.3 南京胡家花园历史文化背景及建筑特征
    4.2 南京门西胡家花园配套地块酒店项目方案
        4.2.1 项目背景
        4.2.2 酒店选址
        4.2.3 基地现状
        4.2.4 总体布局
        4.2.5 功能流线
    4.3 适应门西历史文化街区的精品酒店设计策略分析
        4.3.1 总体布局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4.3.2 功能空间的体验性设计策略
        4.3.3 建筑形式的延续性设计策略
        4.3.4 文化内涵的传承性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历史文化街区型精品酒店调研情况统计
附录2 南京门西胡家花园配套地块项目(二期)设计图纸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城市设计视角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紧凑城市和TOD理论
        1.4.2 城市触媒理论
        1.4.3 “站城一体化”理论
        1.4.4 环境行为学理论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轨道交通综合体发展及研究综述
    2.1 国外轨道交通综合体发展及研究
        2.1.1 国外轨道交通综合体发展历程
        2.1.2 国外轨道交通综合体相关理论研究
    2.2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发展及研究
        2.2.1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发展历程
        2.2.2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相关理论研究
        2.2.3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开发方式
    2.3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研究趋势及问题分析
        2.3.1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的研究趋势
        2.3.2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存在的问题
        2.3.3 我国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解析
    3.1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
        3.1.1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概念
        3.1.2 与开放空间相关的其他空间概念辨析
    3.2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构成研究
        3.2.1 开放空间功能属性
        3.2.2 开放空间构成要素
        3.2.3 开放空间类型
        3.2.4 开放空间特点
    3.3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的空间组合
        3.3.1 根据城市功能组合
        3.3.2 根据城市维度组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设计视角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4.1 城市设计视角及其必要性
        4.1.1 城市设计视角
        4.1.2 城市设计的必要性
    4.2 城市设计视角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的影响因素
        4.2.1 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4.2.2 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4.2.3 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4.3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原则
        4.3.1 开放性原则
        4.3.2 整体性原则
        4.3.3 人性化原则
        4.3.4 多样性原则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设计视角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5.1 宏观——基于城市整体的开放空间设计策略
        5.1.1 对城市格局的尊重
        5.1.2 对城市环境的呼应
        5.1.3 对城市文化的传承
    5.2 中观——基于街区层面的开放空间设计策略
        5.2.2 与城市交通的衔接
        5.2.3 与城市景观的整合
        5.2.4 与周边建筑的契合
    5.3 微观——基于建筑层面的开放空间设计策略
        5.3.1 立体化的空间营造
        5.3.2 易达的空间引导
        5.3.3 注入需求的空间内容
        5.3.4 宜人的景观环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设计视角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案例实践
    6.1 深圳福田站轨道交通综合体
        6.1.1 项目概况
        6.1.2 宏观规划理念
        6.1.3 开放空间与街区环境的整合衔接策略
        6.1.4 开放空间的场所营造
    6.2 广州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
        6.2.1 项目概况
        6.2.2 宏观规划理念
        6.2.3 开放空间与街区环境的整合衔接策略
        6.2.4 开放空间的场所营造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目录
附录 B 实地调研项目一览表
附录 C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典型案例分析
附录 D 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使用者调查问卷

(8)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减贫
        三、生态贫困
        四、精准生态扶贫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二、空间分布考察
        三、耦合度评价
        四、数据验证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二、划分依据
        三、主要类型辨识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一、实践进展情况
        二、典型实践案例
        三、现有实践成效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基于多源信息的耕地多功能评价与用途分区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大都市区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
        1.1.2 新时代耕地多功能研究的机遇
        1.1.3 杭州市耕地多功能研究的典型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耕地多功能内涵解读
        1.3.2 耕地多功能类型划分
        1.3.3 耕地多功能量化方法
        1.3.4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研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介绍及处理
        2.2.1 数据介绍
        2.2.2 数据预处理
3 耕地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3.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 基于“占补”角度的耕地数量变化分析
        3.2.1 耕地占用和补充的数量平衡
        3.2.2 耕地占用和补充的用地类型
    3.3 基于“MSPA”角度的耕地形态变化分析
        3.3.1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模型
        3.3.2 耕地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3.4 小结
4 耕地生产功能评价—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1 综合生产潜力评价方法
    4.2 气候生产潜力
        4.2.1 评价方法
        4.2.2 评价结果
    4.3 综合生产潜力-综合系数修订气候生产潜力
        4.3.1 指标体系构建
        4.3.2 指标权重量化
        4.3.3 综合生产潜力计算
        4.3.4 耕地综合生产潜力时空动态分析
    4.4 小结
5 耕地生态功能评价—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5.1 耕地土壤保持功能
        5.1.1 土壤流失方程
        5.1.2 测算结果
    5.2 耕地生境维持功能
        5.2.1 InVEST模型
        5.2.2 测算结果
    5.3 耕地景观连通功能
        5.3.1 电路理论模型
        5.3.2 测算结果
    5.4 耕地环境健康评价
        5.4.1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4.2 测算结果
    5.5 耕地综合生态功能时空动态分析
        5.5.1 耕地综合生态功能测算
        5.5.2 耕地综合生态功能时空变化分析
    5.6 小结
6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评价—基于多源数据与最大熵模型
    6.1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研究框架
        6.1.1 概念内涵
        6.1.2 研究思路
        6.1.3 地图兴趣点
    6.2 耕地景观文化供应能力及环境变量影响机制
        6.2.1 最大熵模型
        6.2.2 典型样本点与辅助变量准备
        6.2.3 模型结果与精度验证
        6.2.4 环境变量响应机制分析
        6.2.5 耕地景观美学功能供应水平
        6.2.6 耕地休闲游憩功能供应水平
        6.2.7 耕地景观文化整体供应水平
    6.3 耕地景观文化需求水平
        6.3.1 基于受益人群分布的评价方法
        6.3.2 评价结果
    6.4 耕地景观文化使用情况
        6.4.1 基于喜爱度和视野分析的评价方法
        6.4.2 评价结果
    6.5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综合分析
        6.5.1 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景观文化功能增长
        6.5.2 基于供应、需求、使用的聚类分析
    6.6 小结
7 耕地多功能综合评价—基于供需匹配视角
    7.1 耕地单功能供需匹配分析
        7.1.1 需求评价方法
        7.1.2 需求水平空间格局
        7.1.3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7.1.4 耕地单功能供需匹配格局
    7.2 耕地多功能供需聚类分析
        7.2.1 K-means聚类分析法
        7.2.2 基于供应与需求的聚类结果
    7.3 耕地多功能协同与权衡分析
        7.3.1 基于Spearman秩分析法的功能相关性研究
        7.3.2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功能空间差异性研究
    7.4 小结
8.基于多功能综合评价的耕地用途分区及优化措施
    8.1 分区依据
        8.1.1 系统理论
        8.1.2 因地制宜理论
        8.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8.2 分区方法
    8.3 分区结果及优化措施
        8.3.1 都市农业休闲区
        8.3.2 绿色农业观光区
        8.3.3 高效农业示范区
        8.3.4 景观农业生产区
        8.3.5 特色农业发展区
        8.3.6 生态农业储备区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耕地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9.1.2 耕地综合生产潜力空间评价与变化分析
        9.1.3 耕地整体生态功能空间评价与变化分析
        9.1.4 耕地景观文化功能空间评价与变化分析
        9.1.5 围绕供需匹配与协同权衡分析的耕地多功能综合评价
        9.1.6 基于耕地多功能综合评价的耕地功能分区及优化措施
    9.2 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休闲经济:中部开发新视野(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D]. 李唯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3]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D]. 盘劲呈.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空间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以西安为例[D]. 周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生态修复理念下的矿区景观重塑研究 ——以灵宝市矿业示范区为例[D]. 池沫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江南地区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精品酒店设计探究 ——以“南京门西胡家花园配套地块酒店项目”为例[D]. 周世杰.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7]城市设计视角下轨道交通综合体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钟琛. 湖南大学, 2020(08)
  • [8]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10]基于多源信息的耕地多功能评价与用途分区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D]. 何山. 浙江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休闲经济:中央发展的新愿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