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范模型”融入中央部分

“象范模型”融入中央部分

一、“襄樊模式”独在中部成一体(论文文献综述)

刘彦宏[1](2021)在《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机理与路径探究》文中指出传统城镇化当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愈发凸显,新型城镇化与我国国情更相符合,体现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就地城镇化作为其主要的途径,能够弥补传统城镇化的不足。在就地城镇化的过程中,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不迁移至大中型城市,只是在既有的居住地转变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避免了传统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病”和“城市病”等问题。目前对就地城镇化还缺少实证方面的研究,本文围绕着就地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就地城镇化的内部驱动因素、就地城镇化的外部政策影响因素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文章一方面围绕着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关于就地城镇化研究的现有内容,为后续就地城镇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另一方面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农民的就业问题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形成城市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中部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城乡间的差距得以缩小。因此,加快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是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通过对中国城镇化理论的探索与回顾,总结出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发展历程,从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基本特点,比较中部地区各城市就地城镇化的不同之处与共同特点,如:产业趋同、千城一面等特点,并分析就地城镇化中的一些问题,如:社会融入困难、城市压力过重、城镇化成本较高等。二是中部地区各类产业主导的就地城镇化对城乡差距影响的比较分析。将中部地区各城市依据产业发展情况分为不同产业导向类型的城市,对这些类型城市的就地城镇化方式进行对比,借助门槛模型分析中部地区87个地级市不同产业主导类型地区的就地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三是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机理分析。分析影响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主要因素,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GMM)和最小二乘估计(OLS)实证分析不同产业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机理,根据产业发展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影响机理,协同使用相关的政策及各方面因素的激励措施来加快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发展。四是新型城镇化政策下就地城镇化发展路径的选择。通过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的设立来检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就地城镇化发展中的政策效应。选取了我国中部地区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PSM-DID模型评估该政策在就地城镇化进程所起的作用,并将中部城市划分为城市群(圈)地区和单一城市地区进行验证,最后分析在新型城镇化政策影响下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发展路径该如何选择。文章的研究结果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在经济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地区,就地城镇化的水平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方面产生了较显着的双门槛效应,且该影响呈现出“缩小—缩小—扩大”的“U”型变化趋势;在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地区,就地城镇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无门槛效应,然而提升就地城镇化水平,可使城乡收入的差距得到显着缩减;对于第二、三产业交替主导型地区,就地城镇化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出显着的单门槛效应,在就地城镇化各阶段其水平的提高显着缩小了城乡收入的差距,且在就地城镇化第二阶段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强于第一阶段。第二,单纯的发展农业并不能对就地城镇化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农业推动就地城镇化的进程本质上还是需要从农业中分离出一部分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进行非农化就业;第二产业对就地城镇化发展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同时在工业和农业的共同作用下也将有利于推动就地城镇化的进程;第三产业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乡村服务行业和乡村旅游业上,通过农业与服务业、旅游业的结合发展来实现农村居民在本地的就业非农化和生活市民化。第三,就中部地区整体而言,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的设立对就地城镇化的进程并未起到显着的推动作用。对中部地区进行区域划分后,同样的我们发现单一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政策效应不明显;中部地区位于城市群(圈)内的城市由于具有交通、资源、产业和人力等方面的优势,其政策效应较为显着,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的设立对就地城镇化的进程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

徐娇[2](2019)在《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表现及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书法景观是人们认知景观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品质的主要人文景观。在当今城市遗址公园中,书法景观对传承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品质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借鉴和应用书法景观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中的书法景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梳理法、学科交叉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景观学角度研究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的表现及其设计。本论文首先运用景观设计及其相关理论,综合分析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的功能特征、表现类型、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中书法景观在园区主题、景观要素和景观空间上的具体设计方法,同时,探究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在表现和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改进思路,以便为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提升提供理论指导。最后,本论文通过对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书法景观在城市遗址公园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设计趋势等内容,得出结论性观点:在遗址公园中,通过书法景观设计手法,营造出与建筑、植物、水体、地形等不同景观要素相协调的书法景观类型,与园区主题相一致的书法景观,并合理设计园区空间中的书法景观表现,以便使书法景观在城市遗址公园设计中准确地反映园区景观主题、传承遗址与地域文化,弥补城市特色缺失,增强城市认知度并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田娜[3](2019)在《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推进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十八大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横向协调难度大”等典型特征。其中,区划壁垒是制约长江经济带实现空间型塑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破除协同发展所面临的行政壁垒,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效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对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空间演化进行梳理,并明晰其区划改革的发展特征和演化机制,对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章节:第一部分为绪论。旨在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并对城市群和县级政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确立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为时空分析。梳理和总结建国以来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历史演化进程,在对其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空间特征分析。第三部分聚焦城市群尺度。基于长江经济带区划调整的主要集聚区予以尺度转换和聚焦,分别对三大城市群县级政区时空演变的特征趋势进行总结研究。第四部分着重揭示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首先,从定量角度对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人文因素和地理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基于“人-地”因素视角对目前区划调整的导向机制加以分析总结。第五部分紧扣典型案例剖析。选取不同区域、不同导向下的典型城市案例,根据其各自区划实践的内在逻辑对区划调整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第六部分为凝练总结和后续展望。对研究结果作简要回顾与总结,并立足于本文的基础研究对后续研究的可能性进行未来展望与建议。

李乘[4](2019)在《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一种现实选择。小城镇一方面是城镇体系的末端,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集聚基地。长期以来发挥着连接城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依然面临着诸多新的困境和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实践和反思,提出在新型建设模式指引下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在浙西南山区的实践为实践案例基础,为全国小城镇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本文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国内外城乡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进行充分研究,将“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及“历史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阐释本文的研究重点建成环境是包含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社会生态系统。通过对“新陈代谢”、“有机更新”、“城市复兴”与“同源设计”等的研究,总结出城乡属性的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理论框架,其中包含整体性策略,综合系统规划体系,开放式工作程序与循序渐渐的工作方法,以此补齐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理论框架短板。在更新策略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充分分析相关小城镇实践案例,总结出从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人为创造要素主导与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两类更新策略,以及从区域集群到个体到片区到片段到节点到细部的多尺度细分可持续更新策略。提出规划-设计-施工-评价的环形实践体系,并选取浙江西南山区案例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分析法对各层级选取的案例进行计算,各方面反馈均较好,但在绿色节能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提出更切实的更新策略。

王劭勋[5](2017)在《土地经济密度格局下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国家盘活存量、严控增量的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针的制定,如何安排有限的增量指标,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将是国土整体开发强度控制的关键,这对用地扩张的精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格局不仅体现出不同地区经济集聚程度的差异,也是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率的反映,而从土地经济密度视角出发的用地及扩张研究,正应对了用地扩张的经济效率问题。本文从土地经济密度格局出发,对湖北省快速发展时期(2000-2012年)多尺度下城市用地扩张的指标与空间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填补土地经济密度用地规模指标下的空间研究空白,研究运用卫星遥感处理技术,通过基于归一化指数的决策树模型完成了湖北省城市建成区的空间数据提取,继而突破了土地经济密度研究中存在已久的尺度瓶颈,由传统的市域尺度延伸至县域尺度。(2)通过土地经济密度格局在时空演变中表现出的分位稳定性差异、行政壁垒表现及上下限下滑等特征,以及多空间区位下局部地区的动态差异与集聚演变趋势,研究提出了县域单元土地经济密度演变的波动性特征假设及其存在的前提,并对个体经济密度演变类型进行了划分。(3)不仅从湖北省整体视角对用地表征的城市规模分布结构进行了剖析,验证了县域单元不具备“位序-规模”分布规律,也对多空间区位下局部地区的规模分布格局及其层级性、均衡性、个体动态性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实证归纳。分析结果不仅印证了土地经济密度格局的定性判断,分布演变中个体表现出的普遍特征也与土地经济密度波动性特征假设下的“空间-经济”发展场景基本一致。(4)从个体视角对县域界线内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结构、二维形态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典型的空间扩张特征及演变过程,也印证了土地经济密度内涵下个体经济水平、经济区位的演变与其用地扩张强度及空间特征间的一致性。

李常生[6](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研究说明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袁明宝[7](2014)在《小农理性及其变迁 ——中国农民家庭经济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是农民经济的组织基础,家庭经济是家庭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家庭经济行为主要包括生产、投资、积累和消费等内容。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家庭形成了不计成本地劳动投入和高积累以及低消费和低闲暇的经济态度和经济行为。影响农民家庭经济决策和经济行为选择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理性和目的理性。经济理性主要是指农民家庭收入来源构成上必须有农业收入和务工收入两部分组成,为了保障家庭基本经济生活,必须最大化利用家庭劳动力。目的理性是指家庭伦理和文化影响农民的生计安排,农民家庭在劳动-闲暇之间做出权衡,在劳动辛苦程度和需求满足程度之间做出均衡选择时,这一行为并不纯粹由经济理性决定。目的理性与经济理性的差别在于其决定经济决策的动机不同,经济理性下行为选择产生于生存压力和家庭经济支出压力。目的理性则产生于家庭伦理和道德规则。中国农民家庭经济行为有其支撑的社会文化因素,如家庭内部的责任观念、代际伦理以及养老观念和村庄内部的社会竞争、社会舆论等因素,这都形成了对农民家庭经济行为的影响,进而影响小农家庭的投入与产出行为以及家庭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这种家庭伦理支撑下,农民家庭可以进行很多经济理性上无法理解的生产经营实践,如不计成本地劳动投入,保持较低的日常生活消费水平,保持劳动对闲暇时间的较高替代率。进而,在恰亚诺夫所讲的劳动辛苦程度与需求满足程度上保持较高的均衡点。农民家庭经济态度和行为存在区域差异,主要有节余型经济和生活型经济两种类型。北方农村节余型经济主要是指农民家庭在资源配置中更加注重劳动生产和财富积累,并通过减少日常性开支和闲暇时间来实现家庭经济的充足节余,进而得以满足农民家庭大宗消费需求。中部农村生活型经济类型则在劳动投入上有较低忍耐度,农民家庭的积蓄也是以生活消费为前提,生活型经济态度主要讲究生活而非生计。这种经济态度和行为上的差异主要与家庭伦理责任和村庄社会结构有关。在当前形势下,农民家庭经济态度和经济行为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如农民在农业生产和打工经济中开始计算劳动机会成本、降低劳动力投入和辛苦程度,在消费主义观念影响下更加注重短期消费和娱乐。这种变化与小农理性变迁有关,即经济理性凸显、目的理性弱化。经济理性凸显主要是农民家庭开始在经济成本核算基础上做出行为选择,还表现在农民家庭在打工经济和城市消费文化影响下呈现出消费主义观念和经济态度。目的理性弱化主要是指农民家庭在伦理责任上的约束减弱,并不一定尽全力积蓄家庭财富以为子女完成人生任务,而是表现出对当期生活享受的追求。另外,村庄社会性竞争压力减小也是影响农民家庭目的理性变迁的重要因素,而且村庄社会内部的竞争更多的由之前注重道德竞争转变为纯粹经济竞争。

吴薇[8](2012)在《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武昌是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之滨的一座有近2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三国时期孙权筑夏口城始,历经郢城、鄂州城、武昌城的发展历程,由最初的军事城堡发展成唐宋时期的“东南巨镇”、元明清时期的“湖广会城”,集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一身,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首先爆发,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在其后一系列的军事、政治事件中被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民国中期,三镇合一建立了武汉市,并一度成为国民政府的新首都。虽然其后分分合合,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三镇还是稳定地结成同一个城市型政区——武汉市,武昌成为这个新的湖北省省会城市中的一个城区。作为“首义之城”以及华中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武昌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城市史的研究领域一直未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缺乏综合而系统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史研究。为了使这个研究更加深入,有必要建立起广泛的、涉及各个层面和类型的城市个体的基础研究。本文就是这个基础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发展到今天,在当代武昌的城市空间结构中仍然保留有相当大部份的近代城市空间格局与建筑,构成当前城市历史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于近代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无疑对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加强城市历史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论文以武昌城市发展以及武汉三镇关系的变迁为基础,重点研究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梳理了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关于武昌城市史研究的不足,提出本文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基于城市形态的多层次含义,提出论文研究内容框架。第二章,古代城市发展历程与形态基础。以地方志、古地图等为依据,梳理了古代城市发展历程,并对明清武昌城市空间形态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分析。第三章,区域视野中的城市近代化发展。梳理了武昌城市近代化的发展,表明晚清时期武昌城市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在这个过程之中,武汉三镇也日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政治、经济、技术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社会机制的转变最终导致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第四章,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根据对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重大历史事件,将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对武昌城市形态由传统向现代的演变过程作纵向梳理。第五章,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分析。为使形态的分析更有针对性,论文借鉴西方形态类型学方法,建构了“从城市到街区再到建筑的三个层级系统,内含7个形态要素”的研究框架,以期通过对不同层次空间的解析达到对城市空间形态整体且深入的认识。第六章,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影响因素分析法,从政治政策与军事、经济技术、环境与防灾以及社会文化四个方面对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论文的研究有三个创新点:第一,首次从区域视角分析、揭示了武昌城市近代化发展的典型性与特殊性。第二,基于对城市发展的关节点——重大历史事件的探析,以“突变”与“渐变”相结合的文化节点划分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阶段,真实且清晰还原了演变的历史过程。第三,对于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分析研究框架,是对借鉴西方类型形态学理论发展适合中国城市研究和对城市设计有指导作用的城市形态分析方法的初步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综合特征的多层级解读,为深化和加强城市历史保护规划和景观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支持,对于当前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建设有现实指导意义。

刘伟[9](2011)在《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地域广袤、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的国家,区域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政治性等多重意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能不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战略思想,适时推动区域战略转型,对中国区域建设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刻改变了和正在改变着既有的区域结构。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进行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既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要求,也是区域问题集中凸显的理论呼唤,更是区域和谐发展面临挑战的紧迫需要,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党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视角,以中国现代化发展为主线,立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与逻辑有机统一,对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通过研究,本文将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前30年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改革开放后23年的“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和新世纪近10年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并依据此划分,深入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理论资源、内外部因素,系统总结了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客观评价了战略思想的实施成效,进而剖析了建国60多年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创新,提炼出其发展演进的基本特点和经验教训。通过研究,论文重点提出了以下观点:一是提出“民族问题区域化”和“区域问题民族化”两个概念。强调在当前的背景下应该更多采取“民族问题区域化”策略,就区域谈民族、就经济谈和谐,弱化、消弭民族隔阂,强化、放大经济因素。二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划分。既打破了按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党中央、将“两个大局”割裂开来的传统划分方式,又突破了目前对于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关注不够的问题,提出以“西部大开发”为代表的控制区域差距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第二个大局”思想的回应、是一个带有过渡性特征的战略思想,而“统筹区域发展”在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历程中具有阶段性的意义。三是首次对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经济区经济”发展、“老、少、边、穷”特殊区域发展和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等5个方面阐述了“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认为实现由“主次性”向“全面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发展的整体性,由“先后性”向“共时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发展权的公平性,由“弥补性”向“互利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间的共生性,由“缩小区域生产力水平差距”向“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转变、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是“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最独特的理论创新之处。四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性角度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评述,力求做到历史的“公允”。如在分析1958年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时,并没有简单认为这是“大跃进头脑发热”的产物,而是从当时缓解交通运力紧张、“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调动地方生产积极性等角度探究了其提出的历史合理性;在认识“三线”建设时,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肯定其军事成效,也分析了经济方面存在的弊病;在探讨“改革开放缘何发起于南方小镇”时,不仅分析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因素,而且从中国渐进性改革、南北区域的政治风险差异等方面探究了党的区域战略初衷。五是分析了60多年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并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角度提炼了四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丁志伟[10](2011)在《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对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关系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其中城市与区域的空间关系则是城市、区域研究中的焦点问题。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城市的形态、功能以及在区域发展的作用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与演进。城市与区域的协同、综合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如今的城市已不是古代孤立、缺乏联系的城堡,而是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区域紧密联系的时代,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日益显现。这种城市、区域融合发展的模式逐渐形成新的空间形式——城市—区域系统。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与区域的协同、综合发展相互依赖、密不可分,通过对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的研究,整合与优化空间结构,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中城市的协调、持续发展。就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而言,优化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对于解决河南省城乡问题、区域问题以及提高城市与区域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无疑是一个有效途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市与区域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因此,从河南省区域实际出发,强调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是河南省区域协调、综合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从7个部分对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第一部分前言,主要写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写城市—区域系统的理论基础、研究进展与文献述评。第四部分借助于定量手段对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把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形成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并对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城镇密集区进行kernel密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第六部分基于成长能力评价模型,结合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中城市发展的现实情况,对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进行分析,提出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发展的模式选择和发展战略。第七部分是结论,指出文章的主要结论、可能创新之处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展望。本文所构建的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的分析框架,对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希望对河南省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科学地把握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有效地制定河南省区域发展的方针政策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参考价值。

二、“襄樊模式”独在中部成一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襄樊模式”独在中部成一体(论文提纲范文)

(1)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机理与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念阐述
        1.2.1 异地城镇化
        1.2.2 就地城镇化
        1.2.3 就近城镇化
        1.2.4 不同城镇化空间范围界定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重难点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理论与实践基础
    2.1 文献梳理
        2.1.1 关于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2.1.2 关于就地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2.1.3 文献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城镇化理论
        2.2.2 产业结构理论
        2.2.3 发展经济学
        2.2.4 空间经济学
        2.2.5 新制度经济学
    2.3 实践经验
        2.3.1 国外就地城镇化的实践
        2.3.2 我国就地城镇化的探索
        2.3.3 经验总结
第3章 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现状分析
    3.1 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进程的外部环境及面临问题
        3.1.1 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外部环境
        3.1.2 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3.2 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特点和作用
        3.2.1 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特点
        3.2.2 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作用
    3.3 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意义
        3.3.1 增强村镇内生动力促进城乡产业发展互补
        3.3.2 合理控制人口流动缓解大城市病和空心村问题
        3.3.3 保障效益与公平实现农民市民化
    3.4 中部地区实施就地城镇化的可行性
        3.4.1 国家政策给予积极引导
        3.4.2 村镇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3.4.3 就近就业成为人心所向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产业主导下就地城镇化对城乡差距的影响
    4.1 就地城镇化率的测度
        4.1.1 中部六省各城市就地城镇化率的计算
        4.1.2 中部六省各城市就地城镇化率的空间格局
        4.1.3 不同产业主导下就地城镇化的比较
    4.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4.2.1 变量选取
        4.2.2 门槛模型的构建
    4.3 实证分析
        4.3.1 门槛值检验
        4.3.2 门槛效应分析
        4.3.3 其他变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发展机理分析
    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5.1.1 变量选取
        5.1.2 模型构建
        5.1.3 豪斯曼检验
    5.2 实证分析
        5.2.1 第一产业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分析
        5.2.2 第二产业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分析
        5.2.3 第三产业对就地城镇化的影响分析
        5.2.4 三组回归结果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6.1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6.1.1 模型构建
        6.1.2 变量说明
    6.2 实证分析
        6.2.1 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对就地城镇化进程的影响
        6.2.2 稳健性检验
    6.3 新型城镇化政策下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6.3.1 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推动产业联动协调发展
        6.3.2 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提高就地城镇化内涵和质量
        6.3.3 推进制度改革,保障就地城镇化持续发展
        6.3.4 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特色小镇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提升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措施
    7.1 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7.1.1 重视专业人才引进
        7.1.2 加强本地专业人才培育
        7.1.3 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7.2 产业发展助力就地城镇化
        7.2.1 培育主导产业,经济与就地城镇化同步发展
        7.2.2 加强产业融合,实现乡村居民增收
        7.2.3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产农业现代化
    7.3 差异化推进就地城镇化
        7.3.1 分地区推进城镇化建设
        7.3.2 分阶段推进城镇化建设
        7.3.3 选择合理推进模式
    7.4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7.4.1 完善乡村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7.4.2 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7.4.3 统筹多元利益,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7.5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7.5.1 加大政府扶持,激发农村居民热情
        7.5.2 扩权强镇,加强基层政府的引导与驱动功能
        7.5.3 深化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7.6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7.6.1 节约利用资源,降低污染排放
        7.6.2 加大环保投入,优化城乡环境
        7.6.3 合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表现及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与相关概念解释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相关概念的解释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书法景观相关理论
        1.4.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2 书法景观的相关理论
        1.4.3 书法景观与古典园林题记的区别与联系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功能特征分析
    2.1 西安曲江的历史文化资源分析
        2.1.1 西安曲江的历史发展概述
        2.1.2 西安曲江的文化特色简述
        2.1.3 西安曲江的历史遗址资源简析
    2.2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的历史文化资源分析
        2.2.1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的基本概况
        2.2.2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的文化内涵
        2.2.3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的书法景观资源特点
    2.3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的功能特征分析
        2.3.1 书法景观的功能特征
        2.3.2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的功能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的表现类型及构成要素
    3.1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的数量及分类
        3.1.1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的数量
        3.1.2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的分类
    3.2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的表现类型分析
        3.2.1 界面书法景观
        3.2.2 单体书法景观
        3.2.3 装饰小品书法景观
    3.3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的构成要素分析
        3.3.1 书法景观的主题内容
        3.3.2 书法景观的尺度
        3.3.3 书法景观的载体材质
        3.3.4 书法景观的书体类型
        3.3.5 书法景观的色彩
        3.3.6 书法景观的位置布局
    3.4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表现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设计方法分析
    4.1 书法景观与其所在园区主题表现的一致性分析
    4.2 书法景观与其他景观要素的组合方式分析
        4.2.1 书法景观与地形组合
        4.2.2 书法景观与建筑组合
        4.2.3 书法景观与植物组合
        4.2.4 书法景观与水体组合
    4.3 书法景观在景观空间中的设计分析
        4.3.1 书法景观组织的空间序列
        4.3.2 书法景观营造的空间肌理
        4.3.3 书法景观展示的空间效果
    4.4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设计方法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的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5.1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的存在问题
        5.1.1 书法景观表现存在的问题
        5.1.2 书法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5.1.3 书法景观空间存在的问题
    5.2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5.2.1 城市历史文化建设与遗址公园文脉延续的矛盾
        5.2.2 遗址公园总体设计与书法景观局部设计的矛盾
    5.3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现存问题的改进思路
        5.3.1 提升书法景观的整体协调性
        5.3.2 改善书法景观的细部及空间设计
        5.3.3 加强书法景观的后期管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遗址公园书法景观的设计原则及发展趋势
    6.1 遗址公园中书法景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6.1.1 要避免书法景观雷同
        6.1.2 要强化书法景观设计
        6.1.3 要注重书法景观审美及其意境设计
    6.2 遗址公园中书法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6.2.1 整体性的原则
        6.2.2 微景观设计原则
        6.2.3 因地制宜的原则
        6.2.4 延续文脉的原则
    6.3 遗址公园中书法景观的设计趋势
        6.3.1 继承传统并融入现代景观设计理念
        6.3.2 书法景观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设计
        6.3.3 书法景观与公众的互动设计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中的书法景观情况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与文献述评
        1.2.1 县级行政区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1.2.2 城市群发展与行政区划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说明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历史阶段与空间格局
    2.1 新中国至改革开放前县级政区调整的演化进程
        2.1.1 新中国初至60年代的反复调整阶段
        2.1.2 1960年代到改革开放初的停滞阶段
    2.2 改革开放至90年代末县级政区调整的演化进程
        2.2.1 城市恢复发展阶段
        2.2.2 城镇快速发展阶段
    2.3 新世纪以来县级政区划调整的演化进程
        2.3.1 城市扩容发展阶段
        2.3.2 扩容提质并进阶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与基本趋势
    3.1 长三角城市群
        3.1.1 长三角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3.1.2 长三角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3.2 长江中游城市群
        3.2.1 长江中游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3.2.2 长江中游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3.3 成渝城市群
        3.3.1 成渝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
        3.3.2 成渝城市群县级政区调整的基本趋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划调整的导向机制
    4.1 县级政区调整的地理因素与人文因素
        4.1.1 模型构建
        4.1.2 指标选取
        4.1.3 结果分析
    4.2 “人-地”因素视角下的政区调整导向分析
        4.2.1 导向一:优化城市空间发展结构
        4.2.2 导向二:提升核心城市的辐射效应
        4.2.3 导向三:加强沿江生态功能区治理
        4.2.4 导向四:推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向机制下县级政区调整的典型案例剖析
    5.1 空间结构优化导向下的案例分析——南昌
        5.1.1 空间狭小严重制约南昌发展
        5.1.2 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5.1.3 优化城市外部空间发展格局
    5.2 辐射带动导向下的案例分析——重庆
        5.2.1 提升核心城市能级
        5.2.2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5.2.3 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
    5.3 生态治理导向下的案例分析——上海
        5.3.1 崇明县的区位与发展基础
        5.3.2 生态发展面临县制的桎梏
        5.3.3 崇明区划调整对长江生态发展的影响
    5.4 区域联动导向下的案例分析——铜陵
        5.4.1 空间重塑:从隔江分治到跨江合治
        5.4.2 产业优化:发展能级提升
        5.4.3 公共服务提升:对接铜陵与加快脱贫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未来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和意义
        1.1.1 小城镇更新建设的现状
        1.1.2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研究动因
        1.1.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挑战
        1.1.4 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意义
    1.2 篇章结构组成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研究的背景、历史与概念
    2.1 经济社会背景
    2.2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体系构建的必然性
    2.3 建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解析
        2.3.1 建成环境概念和外延发展
        2.3.2 国外建成环境理论的历史与现状
        2.3.3 国内建成环境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2.4 小城镇建成环境概念阐释
        2.4.1 “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概念辨析
    2.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理论框架
        2.5.1 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框架及其重要性
        2.5.2 建成环境的多重维度
    2.6 小城镇作为研究载体的逻辑选择
        2.6.1 小城镇相关概念对比分析
        2.6.2 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2.6.3 小城镇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2.6.4 小城镇建设问题累积叠加
    2.7 小城镇建成环境特征与更新模式的分类
        2.7.1 小城镇建成环境总体特征
        2.7.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模式
    2.8 本章小结
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建构研究
    3.1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方法的介入
        3.1.1 建成环境研究方法形成
        3.1.2 扎根理论的定义和演变
    3.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
        3.2.1 城乡双重属性下的小城镇建成环境分类研究
        3.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动力和演化机制
        3.2.3 小城镇乡村属性更新渐进研究
    3.3 基于建成环境理论的新型建设模式的思考
        3.3.1 新型建成环境更新模式的出现
        3.3.2 建成环境主动性更新方式特点
        3.3.3 新型建设模式在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中的探索
        3.3.4 设计主导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3.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理论体系探索
        3.4.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构建
        3.4.2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阐释
    3.5 本章小结
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模型研究
    4.1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技术原则
        4.1.1 总体原则:同源、更新、再生
        4.1.2 技术原则:表现、协调、秩序
    4.2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更新策略
        4.2.1 人为创造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4.2.2 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4.3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地域性实施策略
        4.3.1 小城镇更新策略地域性本土营造
        4.3.2 地域性建筑风格传承的多尺度分级研究
    4.4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空间尺度划分更新研究
        4.4.1 区域-集群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2 集群-个体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3 个体-片区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4 片区-节点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5 细节-微整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过程探索
        4.5.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4.5.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一般流程
        4.5.3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与更新策略的关系
        4.5.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方法选择
        4.5.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研究的政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更新的案例研究
    5.1 土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建设背景
        5.1.1 浙江省小城镇建成环境宏观分类研究
        5.1.2 庆元县小城镇更新建设背景
    5.2 庆元县域内小城镇更新策略关键信息整合分析
        5.2.1 宏观区域小城镇建成环境信息整合
        5.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整体更新策略对比
    5.3 单体小城镇地域性实施策略对比实践
        5.3.1 自然资源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5.3.2 人为开发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5.4 建成环境多层级分级更新策略案例研究
        5.4.1 片区到片段层级分类更新策略
        5.4.2 小城镇片段到节点层级更新策略
        5.4.3 小城镇节点到微观层级更新策略
    5.5 乡土营造技艺在建成环境更新中的应用
        5.5.1 木--传统精神现代传承
        5.5.2 石--匠心石乡挖掘应用
        5.5.3 泥--残墙文化景观复兴
        5.5.4 竹--篾匠技艺再次创新
    5.6 本章小结
6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的评价体系研究
    6.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1.2 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
        6.1.3 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计算
    6.2 AHP确定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6.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的模糊评价举例
        6.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
        6.3.2 FCEM基本步骤
        6.3.3 分层选取及概述评价对象
    6.4 统计与分析各类参与者调查问卷
    6.5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与结果分析
        6.5.1 各独立指标隶属度计算
        6.5.2 上层非独立指标隶属度确定
        6.5.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成果值的隶属度的确定
    6.6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主要创新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9.1 附录一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补充介绍
    9.2 附录二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9.3 附录三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计算过程
    9.4 附录四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模糊评价——计算过程
10 作者筒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土地经济密度格局下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目标及相关概念辨析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标
        1.2.3 相关概念辨析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数据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研究数据
        2.2.1 遥感影像数据
        2.2.2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2.2.3 行政界线矢量数据
3 基于中分辨率影像的城市建成区提取
    3.1 研究区概况与地物提取原则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建成区提取原则
    3.2 提取方法
        3.2.1 单景影像城市建成区提取路线
        3.2.2 多景影像的镶嵌及不同时间样本的影像处理
    3.3 建立基于归一化指数的决策树模型提取城市建成区用地
        3.3.1 研究区地表覆盖物波谱特征分析
        3.3.2 专家知识决策树分类模型的建立
        3.3.3 地物分类后处理
    3.4 城市建成区提取结果及统计
        3.4.1 基于arcgis平台的分区统计
        3.4.2 县域单元建成区空间统计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湖北省县域土地经济密度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
    4.1 土地经济密度空间格局与动态差异特征
        4.1.1 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格局及演变
        4.1.2 土地经济密度分区动态差异演变
        4.1.3 土地经济密度发展速度差异
    4.2 土地经济密度的空间自相关性
        4.2.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4.2.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2.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土地经济密度的波动性特征假设及演变类型探索
        4.3.1 县域单元土地经济密度演变的波动性特征假设
        4.3.2 基于演变波动性特征的类型识别
        4.3.3 土地经济密度演变类型的空间与经济演绎
    4.4 土地经济密度多特征对象统计
    4.5 本章小结
5 土地经济密度格局下的城市用地扩张演变特征
    5.1 城市用地扩张研究的尺度与方法
        5.1.1 研究尺度的选择
        5.1.2 研究方法
    5.2 湖北省建成区规模分布的结构性特征
        5.2.1 “位序-规模”法则
        5.2.2 湖北省建成区规模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
        5.2.3 湖北省县域单元建成区规模的齐普夫定律实证分析
        5.2.4 市域与县域单元的差异性解读
    5.3 特征群体指标分布格局与空间模式的演变
        5.3.1 群体间空间扩张水平的异同性特征
        5.3.2 临界区位差异下的分布格局及演变
        5.3.3 沿江区位差异下的分布格局及演变
        5.3.4 地带性差异下的分布格局及演变
        5.3.5 群体的用地空间格局及特征
    5.4 典型单元的城市用地扩张特征
        5.4.1 基于土地经济密度的典型单元识别
        5.4.2 城市扩张的空间模式特征
        5.4.3 城市扩张的二维形态特征
        5.4.4 城市扩张的空间分异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不足
        6.1.1 主要结论
        6.1.2 难点和不足
    6.2 后续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湖北省县域第二、三产业产值一览表
附录2 遥感影像文件选用一览表
附录3 建成区规模与虚拟变量标记一览表

(6)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册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第一章 苏轼源乡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苏轼族系
    第三篇 眉山苏轼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第五篇 母丧回乡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第三章 总结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第六章 结论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五章 本篇小结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第一章 宋代杭州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第六章 本篇结论
下册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第二十七篇 结论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小农理性及其变迁 ——中国农民家庭经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中心主题与问题意识来源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4 基本概念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农民经济形态呈现与小农理性实践
    2.1 留守农业中的家庭经济
    2.2 中农经济及其合理性
    2.3 半工半农的家庭经济决策与生计模式
第三章 家庭伦理与农民勤劳经济
    3.1 农民家庭经济特征
    3.2 家庭伦理与农民勤劳经济行为
    3.3 勤劳经济与消遣经济
第四章 村庄社会结构中的家庭经济行为
    4.1 人情消费与社会关系建构下的经济压力
    4.2 面子竞争与农民家庭经济付出
    4.3 “边缘人”的结构性位置与经济选择
第五章 区域比较与阶层分化视野下的农民家庭经济
    5.1 北方农村节余型经济
    5.2 中部农村生活型经济
    5.3 阶层分化视野下的家庭经济选择
第六章 小农理性变迁下的农民家庭经济
    6.1 劳动伦理观变迁:伦理规范弱化与消费经济指向
    6.2 打工经济中的小农理性变迁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7.1 农民家庭经济的社会文化嵌入性
    7.2 勤劳经济到消费经济的变迁
    7.3 半工半农生产结构与农民家庭经济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研究过程摘要
个人简历

(8)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1.2 相关研究成果
    1.2 研究界定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空间与时间范围的界定
        1.2.3 城市形态的概念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近代之前武昌城市发展与形态基础
    2.1 宏观视野下的城市地理环境与选址
        2.1.1 地理区位:显着的军事要地
        2.1.2 交通条件:江汉汇流之地
        2.1.3 自然环境:优越的山川形势
    2.2 近代之前城市发展的历程
        2.2.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城堡:夏口城
        2.2.2 唐宋时期的“东南巨镇”:鄂州城
        2.2.3 明清时期的“湖广会城”:武昌城
    2.3 近代之前城市空间形态基础
        2.3.1 城池规模与城郭形态
        2.3.2 城市空间布局
        2.3.3 城市中心——楚王府的营建
        2.3.4 城市景观体系
    2.4 近代之前武汉三镇关系的历史考察
        2.4.1 地理环境关系
        2.4.2 行政隶属关系
        2.4.3 经济发展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视野中的武昌城市近代化发展
    3.1 近代武昌城市政治地位与政治影响力的上升
        3.1.1 晚清张之洞督鄂与辛亥武昌首义
        3.1.2 民国时期武昌建都的主张与两次短暂尝试
        3.1.3 抗战前期全国革命与政治中心的形成
    3.2 近代武昌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与变迁
        3.2.1 近代城市工业的曲折发展
        3.2.2 近代城市商业的缓慢发展
    3.3 近代武昌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全面加强
        3.3.1 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地位的形成与发展
        3.3.2 城市文化设施的发展
    3.4 近代武昌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的发展
        3.4.1 轮运的发展
        3.4.2 铁路的修筑
        3.4.3 公路的建设
        3.4.4 航空线路的开辟与机场的建设
    3.5 近代武汉三镇发展关系考察与思考
        3.5.1 行政建制的发展与变迁
        3.5.2 近代经济关系发展与三镇城市功能的分异
        3.5.3 近代三镇交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联系的加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
    4.1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一阶段(1861-1911)
        4.1.1 汉口开埠:帝国主义的“文化租界”教会区的出现
        4.1.2 张之洞督鄂:城墙内外的发展
    4.2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二阶段(1912-1926)
        4.2.1 辛亥首义:城市公共空间的拓展
        4.2.2 粤汉铁路:城市空间的北拓与车站新区的形成
    4.3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三阶段(1927-1937)
        4.3.1 城墙拆除:近代城市开放空间形态的形成
        4.3.2 统一建市:现代城市空间的构想
    4.4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第四阶段(1938-1949)
        4.4.1 武昌沦陷:城市空间秩序的重新划分
        4.4.2 战后重建:大武汉区域的美好愿景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的综合分析
    5.1 近代城市总平面与城市天际线
        5.1.1 城市总平面
        5.1.2 城市天际线
    5.2 近代城市街道网络体系
        5.2.1 近代城市街道网络
        5.2.2 近代城市街道空间形态
    5.3 近代城市街区与公共空间
        5.3.1 城市街区
        5.3.2 公共空间
    5.4 近代城市建筑
        5.4.1 公共建筑
        5.4.2 居住建筑
        5.4.3 大型建筑组群:国立武汉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武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
    6.1 政治政策与军事
        6.1.1 政治政策
        6.1.2 军事战争
    6.2 经济技术
        6.2.1 经济地位、结构与运行环境
        6.2.2 近代交通与营造技术
    6.3 建设环境与防灾
        6.3.1 建设环境
        6.3.2 城市防灾
    6.4 社会文化
        6.4.1 社会组织结构
        6.4.2 外来文化
    6.5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目录
表格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9)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区域
        1.2.2 区域发展战略
        1.2.3 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概况
        1.3.2 总体评述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主要框架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区域结构格局
    2.1 中国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
        2.1.1 疆域环境的丰富性
        2.1.2 地域经济的自足性
        2.1.3 区域生态的脆弱性
    2.2 中国区域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
        2.2.1 中国区域文化的分布
        2.2.2 文化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3 中国区域结构的历史变迁
        2.3.1 中国古代区域结构的演变
        2.3.2 近代中国区域结构的变动
第3章 以改变生产力布局为重点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1949-1978)
    3.1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
        3.1.1 历史遗留条件的客观诉求
        3.1.2 国防安全与地缘政治因素
    3.2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
        3.2.2 前苏联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3 建国初期党的"重点建设内地"区域战略思想
        3.3.1 "平衡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布局论
        3.3.2 "统一规划、合理配置"的生产力布局原则论
        3.3.3 "注重战略防御"的地缘安全论
        3.3.4 "重点建设内地"战略思想的实施效果评价
    3.4 "八大"前后"注重沿海与内地配合"的区域战略思想
        3.4.1 "八大"前后党的区域战略思想调整的历史背景
        3.4.2 《论十大关系》对适合中国国情区域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3.4.3 "八大"前后党的区域战略思想调整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3.5 "大跃进"时期建立地方工业体系的区域战略思想
        3.5.1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的必要性探究
        3.5.2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5.3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战略思想的历史局限
    3.6 六十年代后的"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
        3.6.1 "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提出背景
        3.6.2 "三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6.3 "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实施效果
        3.6.4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反思
第4章 以效率优先为指向的"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1978—2002)
    4.1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4.1.1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形势新变化
        4.1.2 周边国家快速崛起所带来的发展压力
        4.1.3 自身区域建设经验教训的理论反思
        4.1.4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的引入
    4.2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4.2.1 孕育时期
        4.2.2 发展时期
        4.2.3 完善时期
    4.3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4.3.1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4.3.2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基本特点
    4.4 "第一个大局"——"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思想
        4.4.1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启动因素
        4.4.2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主要内容
        4.4.3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理论创新
        4.4.4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实施效应
    4.5 "第二个大局"——"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思想
        4.5.1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启动因素
        4.5.2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基本内涵
        4.5.3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主要内容
        4.5.4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重点措施
        4.5.5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实施效果
第5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2002年——至今)
    5.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依据
        5.1.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5.1.2 区域经济的理论创新拓展了发展新视野
    5.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现实基础
        5.2.1 区域发展差距呈继续拉大趋势
        5.2.2 不同类型的区域问题开始集中出现
        5.2.3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增加了地方与中央博弈的压力
        5.2.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区域协调方式提出新要求
        5.2.5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
    5.3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过程
        5.3.1 孕育时期
        5.3.2 发展时期
        5.3.3 成熟时期
    5.4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点
        5.4.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
        5.4.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5.5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5.5.1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思想
        5.5.2 主体功能区战略思想
        5.5.3 推动"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5.5.4 促进"老、少、边、穷"特殊区域发展的思想
        5.5.5 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5.6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实践效应
        5.6.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对"十一五"中国区域建设的推动作用
        5.6.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方略
第6章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与历史启示
    6.1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
        6.1.1 战略内容上,具有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6.1.2 战略选择上,具有历史合理性与时代局限性的统一
        6.1.3 战略推进上,具有包容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6.2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历史启示
        6.2.1 发挥集权与分权的最大效能,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6.2.2 寻求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最佳结合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6.2.3 坚持集中谋划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6.2.4 实现单一目标向综合目标的转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2.1 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
        1.2.2 数据来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2.1 研究回顾
    2.2 国外研究进展述评
        2.2.1 国外研究进展综述
        2.2.2 国外研究进展评析
    2.3 国内研究进展评析
        2.3.1 国内研究进展综述
        2.3.2 国内研究进展评析
    2.4 河南省城市与区域关系研究述评
        2.4.1 河南省研究进展综述
        2.4.2 河南省研究进展评析
3 城市—区域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
    3.1 概念内涵
        3.1.1 城市—区域系统模型
        3.1.2 城市—区域系统的单元模式
        3.1.3 城市—区域系统的单元边界
        3.1.4 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
    3.2 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3.2.1 传统基础理论
        3.2.2 空间分析理论
4 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特征
    4.1 城市空间影响范围的不均衡性
        4.1.1 方法、数据与计算过程
        4.1.2 结果与评价
    4.2 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度不够强
        4.2.1 方法、数据与计算过程
        4.2.2 结果与评价
    4.3 城镇点在空间上分布随机、均匀
        4.3.1 方法、数据与计算过程
        4.3.2 结果与评价
    4.4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梯度差异大
        4.4.1 方法、数据与计算过程
        4.4.2 结果与评价
5 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演化过程及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5.1 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
        5.1.1 1949—1954 年的“点”状发展阶段
        5.1.2 1954—1978 年的“轴”状发展阶段
        5.1.3 1978—1995 年的“带”状发展阶段
    5.2 城镇密集区的演化过程
        5.2.1 研究理念与研究思路
        5.2.2 研究方法与参数设置
        5.2.3 计算与分析
    5.3 河南省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机制分析
        5.3.1 城市—区域系统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
        5.3.2 自然环境条件
        5.3.3 政策及战略
        5.3.4 经济发展
        5.3.5 信息及其它
6 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发展态势及其优化
    6.1 基于成长能力的城市空间发展态势
        6.1.1 研究思路
        6.1.2 计算方法
        6.1.3 计算结果
    6.2 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的基本方式
        6.2.1 优化的基本理念
        6.2.2 优化的一般原则
        6.2.3 优化的一般模式
    6.3 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优化模式和战略选择
        6.3.1 空间优化的理念与目标
        6.3.2 优化模式的选择
        6.3.3 空间优化的战略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襄樊模式”独在中部成一体(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部地区就地城镇化的机理与路径探究[D]. 刘彦宏. 南昌大学, 2021
  • [2]西安曲江遗址公园群书法景观表现及设计研究[D]. 徐娇. 长安大学, 2019(07)
  • [3]长江经济带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特征及其导向机制[D]. 田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D]. 李乘. 浙江大学, 2019(01)
  • [5]土地经济密度格局下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王劭勋.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6]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7]小农理性及其变迁 ——中国农民家庭经济行为研究[D]. 袁明宝.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8]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 吴薇.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9]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 刘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7)
  • [10]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D]. 丁志伟. 河南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象范模型”融入中央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