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山河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山河

一、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秀美山川(论文文献综述)

黄金凤[1](2021)在《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已经成为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纳入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中,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愿景,这既是施政所指,也是民心所向。因此,全面系统总结习近平从知青时期到十九大以来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对于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为研究对象,由绪论和六个章节对文章主题展开论述,深入探讨了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溯源、形成过程、实践特点以及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溯源。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可以为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价值。第二至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研究部分,分别论述了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过程。主要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通过梳理习近平在陕北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时期、浙江时期以及十九大以来的实践历程,围绕“实现什么样的美丽中国、如何实现美丽中国”,详细研究习近平关于美丽山川、美丽人居、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的相关论述和实践探索,以便于系统完整的掌握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脉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思想成长的范例,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理论思路,从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步伐。第六章主要阐述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在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坚守人民情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和统筹谋划全局的实践特点,阐明了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全人类共建美丽地球家园的理论意义,对推动美丽中国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强国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周拴成,王迁,侯娜,叶青,王永新[2](2021)在《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系列地方标准实施效果研究》文中提出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系列地方标准是围绕农业、林业、水利、环保、气象五大领域制定发布的一批支撑陕西省山川秀美重点工程建设的关键标准。该标准综合体的发布实施,对加快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步伐,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实现三秦大地山青、水秀、人富的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容怀钰[3](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肖晗海[4](2019)在《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独特的山水地理格局孕育不同的地域文化基因,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城市特色。但随着新型城镇化脚步的加快,粗放型、功利式的开发模式正在一步步蚕食千百年来形成的城市格局与文化特色,致使城市与自然山水之间关系割裂,城市空间秩序日益混乱,地域文化特色逐渐消亡。当今社会需要在城市快速发展与绿水青山之间重新找回原来的平衡之道,本文通过回溯到历史时期比对、反思、创新和继承,寻找古人人地和谐、顺应自然的城市山水图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城市山水空间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将其植入到现代城市发展之中,营造和谐共融的城市文化生态空间环境。隋唐时期的西安聚集了当时最先进的营建思想和最璀璨的社会文化,在中国都城营建史上举足轻重,研究更具有典型性与传承性。本文旨在通过对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进行“认知解读——特征解析——价值研究——传承策略”的系统研究,借古观今,经世致用,以获得对当代城市山水复兴的启示。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界定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并对国内城市山水图式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进行综合性的评述,建立论文研究的写作框架。第二章基于图式、山水图式以及城市山水图式概念认知的基础上,解读城市山水图式的构成要素、认知层次、研究层级和图式特征,并对城市山水图式进行文化溯源。第三章对西安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深入解读,梳理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历史脉络,并对隋唐时期西安“山水择城——礼制营城——人文藴城”的空间秩序认知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寻求城市山水图式背后的自然法则与文化内涵。第四章探求隋唐时期城市山水空间结构演变以及城市山水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性归纳,从而总结出城市山水格局演变的认知规律,挖掘其背后隐藏的动因。第五章基于城市山水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辩方正位的整体价值、体国经野的区域价值、巧取形胜的自然价值、因势利导的生态价值和天地化育的人文价值等这五方面价值观念,探求其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文态空间。第六章探索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古今之变,解读当代西安发展的重要机遇,提出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复归与传承的策略。最后一章总结本文研究结论,并对西安山水图式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任维[5](2017)在《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环境风貌显着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但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也使得广袤国土之上丰富多样而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是维持我国景观多样性特征的关键所在,关乎中国本土文化之存亡,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开展国土层面各地区地域景观的深入研究,以明晰其发展过程与核心特征,汲取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独特视角与珍贵经验,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点研究内容。浙闽丘陵地区峰峦逶迤、河流纵横、海岸曲折、地少人多,地域景观类型多样。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综合视角出发,选取清末民初之前(1912年之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这一浙闽丘陵地区的典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多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基础,以明确其自然地理特征;多阶段研究了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以总结各因素对不同时期的主要影响。基于以上自然与文化两方面的梳理,本论文将地域景观视为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与城乡营建四个层面耦合叠加的结果,结合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历史资料,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展开了详细的分层解析研究,具体包括叙山与叙水的自然山水层面,水利设施系统与水利管理制度的水利建设层面,农田建设、作物种植与生产工具的农业生产层面,城邑营建、卫所营建与村镇营建的城乡营建层面。本论文进而将清末民初时期相对稳定与成熟的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概括为山峦为骨、水网成脉、农耕立本、城卫安民、人文成境的总体格局与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邑地域景观两个层面。在明确了城邑、卫所与村镇地域景观特征异同的基础上,基于以城邑为核心统筹卫所与村镇的视角,挖掘四邑的城乡“八景”,并运用舆图、测绘图与辞翰艺文等历史图文资料对主要景观意象开展了详细解读。本论文最后从外部扩张与内部变迁两方面简述了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概况,初步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地域景观所遭受的来自人与自然疏远、农本观念淡化、城防体系解体、审美情趣变迁四方面的剧烈冲击。进而基于风景园林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视角,尝试从保护为先、择要修复、转译调适、古今相承这四个方面对其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初步展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成果创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完成了浙闽丘陵地区典型地域景观样本的基础性研究工作。2、方法创新。研究过程之中展现了历史舆图、“八景”在传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探讨适用于中国地域景观体系的研究方法。3、思路延展。发展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形成了突破城乡二元界限的“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多层面耦合叠加的地域景观研究思路。

李佩成[6](2011)在《再造西北地区山川秀美是可实现的千秋伟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据再造西北地区山川秀美项目所获得的成果和认识,回顾了西北地区再造山川秀美的历史及其理论认识的发展,进而介绍了这一重大项目在试验示范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大量试验区的建立(即模式的建立)。这些模式分布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的典型地域,包括黄土高原、沙漠、戈壁、绿洲、草地、荒漠以及江河源区等,并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模式作了论述,介绍了其建立过程、关键技术、功能效益、适用地域等。基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证明再造西北地区山川秀美具有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广大群众基础,是可实现的千秋伟业。最后,对进一步推进再造山川秀美提出了建议。

耿国彪[7](2010)在《黎祖交解读《姜春云调研文集》有关林业建设的论述》文中提出经中央批准,《姜春云调研文集》已于今年初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和新华出版社联合出版,在全国公开发行。《调研文集》出版以来,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并有多篇书评和推介文章,包括多位省部级领导同志的读后感在《人民日报》等相关报刊陆续发表。鉴于姜春云同志在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曾长期分管林业工作,其《调研文集》中有关林业建设的论述不仅对于当时的林业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对于今日我国林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刊记者特别约请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黎祖交教授,专门就《调研文集》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黎祖交[8](2010)在《构筑绿色长城 造福中华民族——《姜春云调研文集》有关林业建设论述读后感》文中指出《姜春云调研文集》是凝聚着姜春云同志关于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的重要着述。《文集》有关林业建设的论述具有立足的战略性、论述的系统性、观念的创新性、厚重的历史性、现实的针对性等显着特点,对于今天我国林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文集》中"生态文明与人类发展卷"的有关"再造秀美山川篇"蕴含的许多重要观点特别值得深刻领会和认真记取。

黎祖交[9](2010)在《构筑绿色长城 造福中华民族——《姜春云调研文集》有关林业建设论述读后感》文中认为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有关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着述也纷纷涌现。

王玉[10](2008)在《延安市宝塔区建设山川秀美工程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从延安市宝塔区的实际出发,总结了建设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经验、取得的主要成效和采取的具体措施。分析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工程建设的对策和实施方案。

二、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秀美山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秀美山川(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分析法
        3.比较研究法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2.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一、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溯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
        1.道家“天地大美”思想
        2.儒家“善美合一”思想
        3.佛家“万物平等”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
        1.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和解”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美的规律”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
        1.毛泽东的环境保护理念
        2.邓小平的协调发展理念
        3.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观
        4.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二、初心萌发:初显保护环境意识
    (一)保护环境观念的初立
        1.对基层环境现状的切身体会
        2.对保护环境重要性的真切体认
    (二)积累基层生态环保经验
        1.务实行动,投身陕北环境治理
        2.多措并举,净化美化“高产脏县”
三、施政福建:构建“生态强省”
    (一)关于建设秀美山川的的实践探索
        1.发展特色风景,打造秀美景观
        2.实施造林绿化,点亮“闽东之光”
        3.推动长汀治理,建设优美生态县
    (二)关于建设优美舒适人居环境的实践探索
        1.发动全民参与,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2.深入基层一线,指导人居环境治理
    (三)关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1.明晰城市定位,建设“海上花园”
        2.制定发展规划,率先提出“城市生态建设”
        3.延续城市文脉,保持城市个性美
四、主政浙江:唱响“美丽浙江”主旋律
    (一)奠定“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1.实施“千万工程”,统筹城乡发展
        2.建设美村,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二)制定“绿色浙江”的建设目标
        1.走在时代前列,力促环保工作
        2.创新发展理念,造就秀美山川
        3.革新实践方式,建节约型社会
五、大国治理: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一)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正式形成
    (二)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建设目标
        1.建设美丽山川
        2.建设美丽人居
        3.建设美丽乡村
        4.建设美丽城镇
六、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特点及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特点
        1.坚守人民情怀
        2.坚持问题导向
        3.注重调查研究
        4.统筹谋划全局
    (二)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意义
        1.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2.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3.贡献了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的中国智慧
    (三)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推动美丽中国目标的早日实现
        2.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强国的建设
        3.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系列地方标准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的背景与成效
2 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系列地方标准发展现状
3 地方标准支撑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建设
4 山川秀美工程地方标准实施效果
    4.1 经济效益
    4.2 社会效益
    4.3 生态效益
5 总结

(3)“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2.7 本章小结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3.7 本章小结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4.1.1 水土保持林
        4.1.2 水岸防护林
        4.1.3 农田防护林
        4.1.4 护村林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4.2.1 用材林
        4.2.2 特用经济林
        4.2.3 苗圃
        4.2.4 果园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4.3.1 铁路
        4.3.2 公路
        4.3.3 交叉口
        4.3.4 道路绿化
    4.4 本章小结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5.1.1 公园园林化
        5.1.2 车站园林化
        5.1.3 纪念地园林化
        5.1.4 广场绿化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5.2.1 居住区园林化
        5.2.2 学校园林化
        5.2.3 工厂园林化
    5.3 本章小结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山水意识的丧失——生态危机
        1.1.2 城市景观面貌的趋同——城市失序
        1.1.3 本土与外来文化的博弈——文化失落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范围界定
    1.4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内城市山水相关研究
        1.4.2 与本论文相关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框架
2.城市山水图式的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图式的起源
        2.1.2 图式的认知
        2.1.3 概念界定
    2.2 城市山水图式的内涵
        2.2.1 城市山水图式的构成要素
        2.2.2 城市山水图式的认知层级
        2.2.3 城市山水图式的空间属性
        2.2.4 城市山水图式的研究层级
        2.2.5 城市山水图式的特征
    2.3 城市山水图式的文化源流
        2.3.1 传统的自然山水观念
        2.3.2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2.3.3 皇权至上的礼制秩序
        2.3.4 古朴的生态观念
    2.4 本章小结
3.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解读
    3.1 山环水绕的自然地理形胜
        3.1.1 宏观地理形势——关中平原
        3.1.2 微观地理特征——西安小平原
    3.2 多元繁荣的社会文化背景
        3.2.1 大一统的国家政治文化
        3.2.2 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3.3 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历史脉络
        3.3.1 周丰镐的相土尝水图式
        3.3.2 秦咸阳的象天法地图式
        3.3.3 汉长安的礼制为尊图式
        3.3.4 隋唐长安城的尊礼重势图式
        3.3.5 周秦汉唐山水脉络梳理
    3.4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认知过程
        3.4.1 山水择城——寻胜、察势
        3.4.2 礼制营城——定序、筑城
        3.4.3 人文藴城——立点、塑境
    3.5 本章小结
4.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空间特征解析
    4.1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空间格局的形成
        4.1.1 隋初区域环境下的城市选址
        4.1.2 隋唐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4.1.3 唐中后期区域城市山水格局的形成
    4.2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空间分布特征
        4.2.1 城市山水要素空间分布
        4.2.2 城市山水空间格局特征
    4.3 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格局的认知规律
        4.3.1 空间维度——大尺度山水的空间统领
        4.3.2 时间维度——空间秩序的持续生长
    4.4 西安城市山水空间格局形成的动因
        4.4.1 外在动因
        4.4.2 内在动因
    4.5 本章小结
5.隋唐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价值研究
    5.1 辩方正位的整体价值
        5.1.1 表南山为阙的方位观
        5.1.2 复合轴线的空间重构
        5.1.3 “北阙—南山”的文化内涵
    5.2 体国经野的区域价值
        5.2.1 “国”、“野”比例
        5.2.2 国野一体,城乡协调
        5.2.3 前朝遗存的继承与利用
    5.3 巧取形胜的自然价值
        5.3.1 据高制胜的节点经营
        5.3.2 聚形展势的审美思想
        5.3.3 笼山水为苑的巧于因借
    5.4 因势利导的生态价值
        5.4.1 区域城市选址科学性
        5.4.2 八水五渠的景观网络
        5.4.3 环绕帝都的自然风景区
    5.5 天地化育的人文价值
        5.5.1 象天法地的城市布局
        5.5.2 崇天敬地的礼制祭祀
        5.5.3 天地同乐的景观空间
    5.6 本章小结
6.当代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复归与传承
    6.1 当代城市山水图式的发展
    6.2 新时代西安的机遇和挑战
    6.3 西安城市山水图式的复归与传承
        6.3.1 区域山水格局延续的山水之城
        6.3.2 城乡并举互动发展的和谐之城
        6.3.3 城市关键节点引领的特色之城
        6.3.4 景观网络体系构筑的生态之城
        6.3.5 传统地域文化复兴的人文之城
    6.4 本章小结
7.结论
    7.1 研究成果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Ⅰ图录
附录-Ⅱ表录

(5)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快速城镇化的剧烈冲击
        1.2.2. 新农村建设的迅猛浪潮
        1.2.3. 新型城镇化与“乡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概念辨析
        1.4.1.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1.4.2. 乡土景观
        1.4.3. 地域景观
        1.4.4. 其他
    1.5. 研究对象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1.6.1. 借鉴“文化景观”研究思路,强调自然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1.6.2. 继承人居环境与国土景观研究方法,综合地域上的人类活动
        1.6.3. 一定程度填补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
        1.6.4. 挖掘舆图、“八景”在地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综合
        1.7.2. 田野调查
        1.7.3. 图解分析
        1.7.4. 归纳整理
    1.8. 研究框架
2.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地质形成与地形地貌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条件
    2.4. 气候条件
    2.5. 土壤条件
    2.6. 小结
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城乡发展概述
    3.1. 秦汉以前——源起与孕育阶段
        3.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原始氏族社会
        3.1.2. 东瓯国的兴起与消亡
    3.2. 魏晋南北朝——萌芽与奠基阶段
        3.2.1. 三国争战期间的北人南下
        3.2.2. 首次衣冠南渡与永嘉郡的设立
        3.2.3. 文人太守兴教化
    3.3. 隋唐五代——融合与发展阶段
        3.3.1. 政区趋于稳定及“温州”之名的由来
        3.3.2. 安史之乱与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
        3.3.3. 佛教传播与寺院、古塔的兴建
        3.3.4. 城乡建设不断发展
    3.4. 宋元时期——转型与创新阶段
        3.4.1. 纳土归宋的和平过渡
        3.4.2. 二次衣冠南渡与城乡建设的全面发展
        3.4.3. 港口城市的确立
        3.4.4. 重文抑武背景下的文化繁荣
        3.4.5. 蒙汉民族矛盾下的城市变迁
    3.5. 明清时期——曲折与成熟阶段
        3.5.1. 明代海禁与港口城市的没落
        3.5.2. 倭寇袭扰与海防卫所的设立
        3.5.3. 城乡建设生产的全面恢复
        3.5.4. 迁界禁海的严重破坏
        3.5.5. 康乾盛世之后的恢复发展
        3.5.6. 园林体系逐步成熟
        3.5.7. 辟为通商口岸之后的新发展
    3.6. 小结
4.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解析
    4.1. 自然山水
        4.1.1. 叙山
        4.1.2. 叙水
    4.2. 水利建设
        4.2.1. 水利设施系统
        4.2.2. 水利管理制度
    4.3. 农业生产
        4.3.1. 农田建设
        4.3.2. 作物种植
        4.3.3. 生产工具
    4.4. 城乡营建
        4.4.1. 城邑营建
        4.4.2. 卫所营建
        4.4.3. 村镇营建
    4.5. 小结
5. 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
    5.1. 总体格局
        5.1.1. 山峦为骨
        5.1.2. 水网成脉
        5.1.3. 农耕立本
        5.1.4. 城卫安民
        5.1.5. 人文成境
    5.2. 四邑地域景观
        5.2.1. 永嘉
        5.2.2. 瑞安
        5.2.3. 平阳
        5.2.4. 乐清
    5.3. 小结
6.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
        6.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外部扩张
        6.1.2. 温州滨海地区的内部变迁
    6.2. 传统地域景观遭受剧烈冲击
        6.2.1. 人与自然疏远——自然山水的破坏
        6.2.2. 农本观念淡化——水网农田的衰弱
        6.2.3. 城防体系解体——城乡格局的巨变
        6.2.4. 审美情趣变迁——传统意象的消隐
    6.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3.1. 保护为先——珍视土地并审慎保护
        6.3.2. 择要修复——择景之要以恢复再生
        6.3.3. 转译调适——源于传统而适用当下
        6.3.4. 古今相承——承古之脉与塑今之体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曲折发展、逐步成熟的历史发展历程
        7.1.3. 逐层叠加、耦合发展的景观形成机制
        7.1.4. 基于自然、融于文化的地域景观体系
        7.1.5. 保护修复、调适相承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再造西北地区山川秀美是可实现的千秋伟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再造山川秀美的理论发展———科学内涵的认定
2 再造山川秀美的伟大实践———模式的建立
    2.1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陕西安塞试验区)
    2.2 黄土高原峁状丘陵区治沟治坡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陕西米脂试验区)
    2.3 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高效开发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甘肃庄浪试验区)
    2.4 引水、治沙、改土以及兴办沙产业和草产业等生态产业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宁夏试验区)
    2.5 围栏放牧辅以人工草场以及保护江河源、发展牧区经济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青海江河源试验区)
    2.6 干旱地带绿洲生态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新疆新和试验区)
    2.7 荒漠、半荒漠屯垦区生态经济发展以及戍边富兵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1团试验区)
    2.8 新疆绿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再造山川秀美模式 (新疆阿瓦提、尉犁试验区)
3 结语

(8)构筑绿色长城 造福中华民族——《姜春云调研文集》有关林业建设论述读后感(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2 编排特点
3 论述特点
4 重要观点
5 重要启示
6 结语

四、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秀美山川(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D]. 黄金凤.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系列地方标准实施效果研究[J]. 周拴成,王迁,侯娜,叶青,王永新. 中国标准化, 2021(06)
  • [3]“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隋唐时期西安城市山水图式及其价值研究[D]. 肖晗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7)
  • [5]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D]. 任维.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6]再造西北地区山川秀美是可实现的千秋伟业[J]. 李佩成.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1(01)
  • [7]黎祖交解读《姜春云调研文集》有关林业建设的论述[J]. 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0(23)
  • [8]构筑绿色长城 造福中华民族——《姜春云调研文集》有关林业建设论述读后感[J]. 黎祖交. 林业经济, 2010(11)
  • [9]构筑绿色长城 造福中华民族——《姜春云调研文集》有关林业建设论述读后感[J]. 黎祖交. 绿色中国, 2010(20)
  • [10]延安市宝塔区建设山川秀美工程探讨[J]. 王玉. 陕西水利, 2008(06)

标签:;  ;  ;  ;  ;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山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