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南干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吉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调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杜捷[1](2020)在《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与均衡优化调控研究 ——以宁夏为例》文中认为农业水土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其分布不均衡和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威胁区域发展和粮食安全。本文以理论构建为前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特征进行分析评价,解析了水土资源利用因素对农业产出影响的关键问题,通过耦合协调模型综合评判宁夏农业水土资源与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态,最后选取代表性灌区构建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展开实例研究,为宁夏农业水土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主要结论有:(1)通过提炼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基础理论,提出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概念及以“水土资源均衡匹配”、“大系统协调”和“时空均衡”为核心的内涵要义,同时阐述了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决策机制及实现该目标的主要技术路径。(2)宁夏灌溉用水量与有效灌溉面积之间的空间平衡度明显高于农业灌溉用水量与耕地面积。2007~2017年,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不断提高,但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农业水资源分配出现更大的变异性。宁夏中北部县区的错配指数较低,农业灌溉用水充分,而东南部县区地多水少的问题始终较严重。研究期宁夏农业灌溉用水量对农业土地面积变化的敏感性增加,高敏感区域逐渐向宁北转移。此外,研究表明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法对自然本底差异较大的地区不适用。(3)基于LMDI因素分解结果,农业用水效率是影响宁夏农业产值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策略。从不同作物角度考虑,2007~2017年,粮食生产结构效应为宁夏全区粮食产量增长的最大正向驱动力,表明研究期内宁夏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合理的;若不分作物分析,耕地利用集约度效应和耕地利用广度效应分别为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增量、减量效应,未来粮食生产发展的关键措施应是提升粮食单产能力和提高复种指数。(4)2007~2017年,宁夏农业水土资源系统、农业农村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均呈明显递增趋势,“农业大系统”及“两两系统”均呈现由“高耦合—低协调”向“高耦合—高协调”发展,农业水土资源与外部系统逐步向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5)选取贺兰县灌区为实例进行研究,构建基于“水土资源均衡、灌溉水时空均衡和生态水位控制”的灌区多目标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将优化配置模型与地下水模拟模型耦合计算,得到规划年贺兰县灌区灌溉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实现了灌溉水资源时空均衡调配和地下水位有效调控。
胡西武[2](2019)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及空间优化调节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空间剥夺是一种因生产生活资源空间配置失衡而导致相对贫困的特殊地理空间现象。生态移民是一项具有扶贫脱贫与生态建设双重意义的规模性、集中性的人口迁移活动。生态移民村落地理空间资源配置是直接影响其生产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一是构建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指标体系,分析评价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的现状及时空分布规律,探寻生态移民生产生活状况与村落空间地理的内在联系。二是建立计划行为模型(TPB)和技术接受模型(TAM)的整合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以生态移民定居意愿和行为为视角,分析空间剥夺对生态移民的影响。三是根据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指数,结合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和地理模拟优化系统(GeoSOS)运行结果,分析各因子对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指数的影响程度、作用大小和交互作用,揭示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各因子相互之间的作用机理。本文按照“空间格局—生产过程—优化调节”的系统思维,以“空间分层抽样→数据收集处理→指标体系构建→因子地理探测→影响作用分析→空间布局优化→对策建议提出”为研究主线,采用文献分析法、综合比较法、田野调查法、空间地理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与空间优化调节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一是宁夏生态移民村落存空间剥夺总体指数均值略高出非生态移民村落,且时空分异明显;二是民族构成类型和地形地貌类型对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的影响显着;三是空间剥夺对生态移民定居意愿和行为产生多方面的显着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了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水平评估——空间资源合理调配—配套政策有序跟进”的空间优化调节机制,通过建立“定期评估、预警预报、定期调节、多方协调”四个具体的工作机制,促进生态移民村落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明确提出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及空间优化调节的科学问题,并开展量化实证分析,既是对空间贫困理论的深化拓展,又是对空间剥夺理论的发展延伸,开辟了研究新领域,探索了研究新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二是合理建立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的测度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水平测量,为全面评价生态移民生存状态提供了新的客观标准和生态移民“后扶贫”问题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并为生态移民政策完善优化提供新的有力支持。三是综合运用多种空间地理研究方法(地理探测器、地理模拟优化系统等)和计划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多角度分析空间剥夺对生态移民的影响,实现了空间地理和社会行为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为研究的可靠性提供了新的方法支撑。
周俊俊[3](2019)在《宁夏南部典型县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效率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宁夏南部大部分县区作为限制开发生态区(重点生态功能区),长期以来脆弱型自然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增长型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该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避免县域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大规模摄取和破坏,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退化的关系,明确造成生态系统压力的经济部门和驱动路径,成为今后宁夏南部县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过程中艰巨持久的任务。本研究从自然区域特征、经济发展模式与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差异视角选取同心县、西吉县、隆德县为研究区,运用热力学方法一扩展火用分析方法,构建社会经济系统分析框架,分别对2008-2017年三个县的经济部门投入产出火用值进行计算,分析评价其社会经济系统的部门生态效率和整体生态效率;同时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影响各县生态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最后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三个县的生态效率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探究社会经济系统可能承受的生态压力,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发展对策。研究发现:(1)三县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扩展火用规模比例不协调,均以农业部门和居民部门驱动发展为主,其他部门驱动不显着。2008-2017年,隆德县火用进出总量最大为157.41PJ,其次是同心县为154.91PJ,西吉县最小为130.28PJ,由于三县分别为特色产业主导型、农业商贸结合型、生态建设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县域火用进出总量的差异性。(2)2008-2017年,三县社会经济系统均呈现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双重特征,劳动力与货币火用值总体偏低,县域系统内生发展能力较弱。其中隆德县劳动力与货币火用值最高,同心县次之,西吉县最低。这与三县近年来的区域政策扶持力度与资金投入强度密切相关。(3)除了居民部门之外,三县经济部门之间的火用流通路径均比较少,经济部门和区域外的联系薄弱,社会经济系统整体呈现高输入、低储存、低开放和低转化的简单网络流动特征。三县火用流通路径分别为58条、58条、60条,隆德县最多,同心县和西吉县较少。(4)三县的生态效率均呈现缓慢偏低的发展水平,除了农业部门、转化部门与居民部门,其他部门均比较低。2008-2017年,同心县的整体生态效率呈现小幅度略微下降趋势。西吉县呈现先持续增长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2013年达到最大值55.52%。隆德县整体水平普遍高于其他两县,变化幅度较小。(5)城市化率、一产占GDP的比重、人均GDP、政府投资总额、科技支出是影响三县生态效率的主导因素,其中城市化率是同心县和西吉县的主要影响因素,一产占GDP的比重是隆德县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必须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和经济差异,因地制宜实施发展政策,实现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6)2018-2025年,三县生态效率的预测趋势差异比较显着。同心县呈现持续缓慢下降趋势,由43.67%下降到38.79%,系统承受的压力可能不断增大。西吉县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由51.31%上升到56.76%,系统健康状态将持续向着良性趋势发展。隆德县变化幅度微小,由54.96%变化到53.39%,系统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
刘晓永[4](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张国昕[5](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石云[6](2016)在《基于景观格局变化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评价与分析》文中提出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表破碎、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土地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压力,自然资源的掠夺性消耗,生态环境不断退化。及时了解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系统当前状况、生态恢复的程度、生态恢复的发展方向等,可以为调整和改进区域生态恢复方案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理论、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方法为指导,尝试结合黄土高原特有的沟壑纵横的景观特点,从县域尺度和小流域尺度进行生态恢复动态监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探讨,结合相应尺度的数据,科学的进行景观格局类型划分,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利用GIS空间分析、遥感图像处理分析和GPS的定点观测技术,对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彭阳县生态恢复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景观格局基础数据分析。根据遥感影像数据源尺度效应,黄土丘陵区彭阳县域内高建堡、虎沟小流域作为研究区,县域尺度上选择30米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土地利用确定以县和一级分类划分6大类景观格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小流域按高建堡和虎沟典型综合治理小流域生态恢复措施划分景观类型,选择2.5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两个尺度的景观格局在研究时间段内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县域尺度耕地面积由1995年83235.21hm2减少到2015年的70002.49 hm2,草地面积由1995年的89782.18 hm2减少到2015年的70002.49 hm2,彭阳县土地利用结构从以耕地及草地、未利用地为主的景观转变为以草地和耕地景观为主的高度异质化的景观生态系统。小流域尺度上,高建堡小流域从治理前坡耕地、未利用荒草地占90.8%,到混交林和水平梯田占60.99%,生态恢复景观由以坡耕地为主转换为水平梯田、灌草地和混交林为主。虎沟小流域由治理前坡耕地和未利用荒草地占88.17%到灌草地和水平梯田占66.79%,生态恢复景观由以坡耕地为主转换为水平梯田。小流域景观以水平梯田、灌草地、混交林和经果林为主。高建堡小流域生态恢复措施是荒山整地造林和坡改梯工程为主,虎沟小流域则是退耕还林(草)和坡改梯工程为主的生态恢复模式。(2)小流域景观格局受地形影响,生态恢复景观在小流域内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的特点。海拔方面:两个小流域的生态恢复景观都呈现沟底、沟坡、梁峁坡、梁峁顶立体治理,景观镶嵌的结构。高建堡小流域以沟坡为主占流域总面积的44.46%,梁峁坡和沟底面积次之,与小流域处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吻合。虎沟小流域则以梁峁坡为主占流域总面积的42.54%,沟坡和梁峁顶面积相当,与小流域处在黄土残塬地貌吻合。坡度方面:高建堡小流域以15-25。的陡坡为主占流域总面积的42.43%,8-15。的斜坡占流域总面积的33.31%。虎沟小流域则以15-25。陡坡为主占流域总面积的45.55%,8-15。的斜坡和25-35。的急坡为主,占流域总面积的45.62%,坡度较陡。因此在斜坡和陡坡区,生态恢复景观类型分布最广,景观类型最多,混交林和水平梯田在陡坡出现明显拐点。坡向方面:半阴坡、半阳坡是景观类型分布最广,即此坡度区间景观类型最多,由于气温、降水、光照等条件在空间上具有坡度分异特征,景观类型在不同坡向的分布情况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沟底、陡坡急坡、半阴坡是今后生态恢复治理的重点区域,应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经营相结合的措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提高生物多样性。(3)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在空间分布上,高建堡小流域微度侵蚀、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零星镶嵌分布于峁顶、梁峁坡面、沟底位置。而由于地貌不同,虎沟小流域微度侵蚀、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零星分布于黄土残塬、峁顶、梁峁坡面等位置。两个小流域其他侵蚀类型分布相似,强烈侵蚀、极强烈侵蚀镶嵌于沟坡位置,而大面积的是梁峁坡面主要是梯田的位置侵蚀强度达到极强烈,侵蚀模数多在8000 t/(km2·a)以上。从坡度分析,微度侵蚀在各坡度等级上的面积占比随坡度上升而递减,更高强度等级的比例相应增加;平均侵蚀模数与坡度呈现正相关。总体上,侵蚀强度分布受坡度影响明显,随着坡度的上升,侵蚀强度增大。从生态恢复景观角度出发,水平梯田和退耕还林(草)平均侵蚀模数一直保持最低,未利用荒草地及坡耕地平均侵蚀模数较高。随着生态恢复治理时间变化,平均侵蚀模数整体减小,水土流失的状况得到控制,强烈侵蚀以上面积减小,占陡坡以上区域面积在治理后急剧减少。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综合治理等生态恢复工程措施的实施使小流域植被、生态很快恢复,进一步减少土壤侵蚀量,做到保水保土,减少水土流失。(4)根据NDVI结果显示彭阳县1995-2015年NDVI年度变化趋势较为明显,植被覆盖度状况总体改善良好,中高覆盖度植被从1995年的346.59km2到2015年的1123.92km2,共计增加777.33km2。高覆盖度植被面积,由1995年的127.8654km2增加到2015年的330.6654km2,涨幅8%,中高覆盖度和高覆盖度植被到2015年占县域面积的43.7%,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改善区域包括轻度改善区、中度改善区以及高度改善区占彭阳县总面积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东北部的丘陵沟壑水土流失治理区,其中高度改善区的面积显着占全县总面积的35%左右。彭阳县以小流域的小治理带动区域的大治理,通过生态恢复措施的实施,伴随着小流域植被恢复,从时间序列上反映出植被盖度不断提高,植被的保持水土功能增强,促进了植被的进一步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恢复效果显着。(5)县域生态服务价值分析。结果显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草地中,地上生物量与植被指数(NDVI)呈显着正相关,复相关系数均大于0.6,应用植被指数检测典型草原生物量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应用NDVI建立的生物量回归模型,模拟草地地表生物量的效果好。经过修正计算彭阳县20年生态价值,生态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变化显着,处于稳步增长阶段,由1995年的82189.24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1394353.30万元。彭阳县通过退耕还林(草)工程、水土保持及生态恢复工程使得该区域的水保生态恢复效果显着,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中,草地所占比例最大,土地利用/覆盖变及景观格局的变化相对稳定,区域土地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重建正有条不紊的进行。
宋永永[7](2016)在《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限制开发生态区是我国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地区。开展限制开发生态区区域发展水平格局与机理研究,对于破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为研究区,从尺度转换的角度出发,基于8个县级行政单元、27个乡镇、30个典型村域的统计数据和实地问卷调查数据,综合集成熵值法、逼近理想点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ESDA)、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PRA)等多种方法,并构建区域“生态—社会—经济”(Ecosystem-Society-Economy, ESE)三维立体评价模型,利用rcGIS10.0空间数据管理平台和SPSS 18.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探究县级、乡镇、村域三种不同空间尺度上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与发展机理,并根据区域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驱动因素,探讨适宜于研究区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并提出发展对策。研究表明:(1)县域尺度上,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水平呈现出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空间特征。研究区8个县区分属于6种不同的发展类型,既有较低水平的低生态—中社会—低经济发展类型区,也有较高水平的中生态—高社会—高经济发展类型区。经济因素对县域发展水平的贡献程度最大;其次是农业产业发展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政府政策因素对区域发展具有显着影响。(2)乡镇尺度上,三类不同限制开发生态区中,盐池县综合发展水平表现为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南部地区的空间分异规律,彭阳县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空间特征,泾源县综合发展水平表现出中部地区>南部地区>北部地区的空间分异规律。选取的27个乡镇分属于14种不同的发展类型,区域发展类型地域差异大。生态环境因素对乡镇发展影响最大,其次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乡镇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发展影响显着。(3)村域尺度上,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和综合发展水平整体表现出川道村庄优于山地村庄的特征。选取的30个样本村分属于低生态—低社会—低经济发展类型、中生态—低社会—低经济发展类型和中生态—中社会—低经济发展类型等8种不同的发展类型。经济社会因子是村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区位因子是村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生态因子和环境因子是村域发展的基础驱动力;自组织程度和市场条件是村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4)适宜于研究区的发展模式包括外源驱动主导型和内源发展主导型2个一级模式及城乡协调模式、政策支持模式、产业发展模式、市场组织模式等4个二级模式和新型城镇化带动型、美丽乡村建设型、劳务输出带动型等九9个三级模式。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研究区可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利用内部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加强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完善村镇专业市场等方式增强区域内部发展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争取国家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发展生态补偿产业等绿色产业,促进区域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统一。
燕宁娜[8](2015)在《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宁夏西海固地区是我国西北典型的生态环境恶劣、经济落后、民族关系复杂、政治敏感的区域。西海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包括固原(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同心县、盐池县,共7县一区,占宁夏土地总面积的58.8%。西海固地区资源的显着特征是光、热能源、土地资源丰富,回族特色宗教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但与地区人类生产、生活以及人居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的森林、耕地、草地等资源短缺,水资源极度匮乏。由于资源禀赋的约束,以及历史上人类与自然气候、自然灾害的频频作用,目前,西海固地区面临着水资源、耕地资源承载力接近临界值、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土地沙化、荒漠化加剧、风沙灾害频繁等严重的生态问题。从历史与现实的教训来看,西海固地区人居环境不断恶化的人为原因在于:对该地区气候、自然资源以及丰富的回族特色宗教文化资源条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当,对地域民族宗教文化的承传与发展不够。在当前城市化、生态移民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西海固地区的乡村聚落建设过程不但没有继承与发展传统聚落营建智慧和优势,反而脱离地域资源条件的约束、不顾民族地域文化传承,盲目套用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模式,导致资源损毁与人居矛盾的加剧。使得原本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失去本真,带来了地区居住形态的衰落与良好民族社区氛围的丧失,更为严重的是将会激化该地区的民族矛盾。宁夏西海固回族传统乡村聚落营建规律及当前乡村聚落的发展策略研究,能够缓解宁夏西海固地区人居环境的矛盾,同时对于引导西北地区普遍存在的少数民族地区乡村聚落建设具有启示意义。本研究以特定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人文宗教与聚落营建的内在关联作为研究切入点,综合运用人居环境学等理论、方法作为指导,通过广泛的调查与资料的收集,将西海固地区的乡村聚落、乡土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其中影响回族聚落分布格局、聚落选址、聚落空间结构、聚落形态中心、乡土建筑营建技术、宗教建筑的审美艺术及装饰技术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具体特征与特定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西海固地区地域资源特征,生产、生活特点,提出当前西海固回族聚落的发展策略。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历史时期西海固传统乡村聚落演变历程及特征以宁夏地区社会历史、自然环境变迁的轨迹为线索,研究西海固地区各个历史时期聚落形成、发展、演变的特征,关注聚落分布格局、聚落选址特征、聚落形态与空间结构、传统乡土建筑形态与营建技术以及营建材料的变化特征,挖掘传统聚落的演变机制,探寻应对地区资源、自然条件的生态文化理念、人居环境建设策略及传统聚落营建的规律性因素。(2)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与自然环境、回汉文化融合的深层关系研究针对西海固地区回族乡村聚落生态环境的恶劣、自然资源的极度匮乏、人文宗教思想的丰富多样、社会经济的落后等特定条件,以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宗教学、民族学等学科为理论指导,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聚落研究已有成果,从自然环境、回汉文化融合两个方面深入研究提取聚落应对自然资源环境的营建智慧以及受到回汉文化融合影响的聚落特征,进而探讨其相互关系,探寻聚落营建与发展的关键点。(3)自然环境约束下、人文宗教影响下的聚落营建规律研究研究通过剖析不同时期、不同尺度的西海固传统聚落应对地区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建材资源等方面的营建实例,对回汉文化融合下西海固传统回族聚落的宗教建筑特征、“寺坊”形态特征以及民居空间进行了深入研究。系统总结回应地域资源、适应地区文化的聚落营建规律与适宜技术。(4)西海固回族聚落发展策略研究整合以上研究成果,结合回族传统聚落面对今天的快速城市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原有乡土聚落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传统营建技术的提升与优化途径,为当前西海固地区回族乡村聚落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移民新村的科学建设提供借鉴。
杨美玲[9](2014)在《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其区域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整体实力显着提升的同时,国土开发无序、区域发展失衡成为影响我国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国土空间开发无序性等问题,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为依据,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在此基础上明确区域开发方向,规范区域开发秩序,控制区域开发强度,从而形成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格局。据此,“十一五”规划中从国家层面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继“十一五”规划提出主体功能概念之后,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并把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放在等量齐观的位置。限制开发生态区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下的一种类型区,是指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承载能力较弱,不适宜大规模人口和产业集聚,但对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以空间开发为导向的主体功能区划,其划分结果体现的是区域主体功能,但主体功能并不排斥区域其他非主导功能,限制开发区并不意味着全境均限制开发,限制开发也不是限制发展,一些资源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可在生态保护优先基础上进行点状开发、适度开发。限制开发生态区往往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何在国家生态补偿政策的基础上,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构建区域内生式发展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是限制开发生态区面临的重要问题。限制开发生态区主要位于地域广阔的西部地区,现有以县(市)级行政区域为基本研究单元的区划,考虑的是县内的同一性,忽视了县内的差异性,势必造成同一类型区内部差异较大,导致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有必要在更小尺度上进行相关细分研究。论文探讨了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区域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并以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在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区域发展应以地域分异理论、空间结构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2)从细分原则、细分单元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细分方法选择等方面系统研究了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的理论与方法,按照限制等级将限制开发生态区分为禁止开发区、强限制开发生态区、中限制开发生态区、弱限制开发生态区四类,以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为例进行了主体功能细分研究的实证分析。为了充分体现区内的相似性和区间的差异性,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分别运用综合指数法和景观格局法对限制开发生态区进行主体功能细分,并结合专家意见及区域发展战略对两种方案进行叠加修正,得到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的最终方案。(3)主体功能细分下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机制分析。在主体功能细分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区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动力。(4)基于主体功能细分的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根据生态优先、防治结合、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和地域差异原则,构建了四类地区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模式。禁止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为生态补偿、生态旅游、生态草畜产业、苗木花卉产业型等;强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为生态移民、小流域综合治理、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型等;中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为劳务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现代农业型发展模式;弱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的典型模式为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新型城镇化型发展模式。
孙艳红[10](2011)在《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原理、水土保持学原理等为指导,对延庆县的21条小流域治理进行了调查,应用聚类分析、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和Topsis法等方法,对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展开研究,从而为北京市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1)通过对群众小流域治理措施及相关政策的看法态度、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效果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揭示了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调动民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改善当地民众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等对策。(2)选择沟壑密度、人均密度、人均耕地、耕地面积、林地面积、果同面积、梯田坝地面积、生态林面积、经济林面积、已治理面积,作为分类的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21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大体上分为生态型、农业型、经济型三大类治理模式。其中,生态型治理模式涉及9条小流域,所占比例为42.9%;农业型治理模式涉及2条小流域,所占比例为9.5%;经济性治理模式涉及10条小流域,所占比例为47.6%,并以典型小流域为例介绍了三类治理模式。(3)小流域综合治理中6个典型要素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关联顺序依次为:投资(0.724)>治理面积(0.711)>水保工程措施(0.648)>经济林(0.590)>水保林(0.536)>整地(0.508)。(4)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效益分析的权重值:生态效益0.5299,经济效益0.3497,社会效益0.1204。层次总排序CI=0.0751<0.1符合一致性要求,各个效益评价指标所得权重符合评价要求,因而指标的总排序是正确的。治理程度的权重为0.2920,林草覆盖率的权重为0.0966,土壤侵蚀模数的权重为0.1413;经济效益中的劳动生产率的权重为0.0878,土地生产率的权重为0.0545,人均纯收入的权重为0.2074;社会效益中的人均产粮的权重为0.0160,人均基本农田的权重为0.0558,劳动力利用率的权重为0.0485。由综合权重排序反馈出,治理程度、人均纯收入土壤侵蚀模数是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影响因子。(5)采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法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得出以生态型和经济型治理模式为主小流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好,生态效益达到中或良;以农业型治理模式为主的小流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比较差。以经济型治理模式为主的佛峪口小流域的经济最为突出,经济效益评价值达到92分。(6)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和Topsis法所得到的效益评价分值的直线拟合方程的拟合程度比较高,相关系数R2达到0.8853。这说明两种方法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为延庆县小流域治理的效益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宁南干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吉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调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南干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吉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与均衡优化调控研究 ——以宁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空间均衡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研究 |
1.2.3 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1.2.4 研究发展趋势及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基本理论 |
2.1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系统理论 |
2.1.3 协调发展理论 |
2.1.4 博弈理论 |
2.1.5 边际理论 |
2.2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内涵 |
2.2.1 均衡的内涵 |
2.2.2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内涵 |
2.3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的基本原则与决策机制 |
2.3.1 基本原则 |
2.3.2 决策机制 |
2.4 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技术路径 |
2.4.1 完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 |
2.4.2 提高效率,保障农业水土资源供需平衡 |
2.4.3 因地制宜,促进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3.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条件 |
3.1.4 河流水系 |
3.1.5 土壤植被与生态建设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水土资源概况 |
3.3.1 水资源 |
3.3.2 土地资源 |
3.4 数据来源 |
4.宁夏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特征研究 |
4.1 时空匹配分析方法 |
4.1.1 重心模型 |
4.1.2 匹配与错配理论 |
4.1.3 敏感性分析 |
4.2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特征分析 |
4.2.1 农业水土资源分布特征及重心变化 |
4.2.2 基于基尼系数和错配指数的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特性分析 |
4.2.3 农业灌溉用水对土地资源敏感性分析 |
4.3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方法适用性分析 |
4.4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变化的分析与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基于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应的农业产出影响因素分析 |
5.1 LMDI分解方法 |
5.1.1 农业产值的水资源利用驱动因素解析及分解模式 |
5.1.2 粮食产量的耕地利用驱动因素解析及分解模式 |
5.2 宁夏农业产出与水土资源利用驱动因素变化时序分析 |
5.2.1 宁夏及各地市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 |
5.2.2 宁夏及各地市水资源利用驱动因素演变分析 |
5.2.3 宁夏及各地市耕地利用驱动因素演变分析 |
5.3 基于水资源利用视角的宁夏农业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宁夏全区农业产值年际LMDI分解结果分析 |
5.3.2 宁夏各地市农业产值LMDI分解结果分析 |
5.4 基于耕地利用视角的宁夏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5.4.1 不同粮食作物产量变化影响因素分解 |
5.4.2 粮食总产量LMDI分解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
6.1 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关联分析 |
6.1.1 农业水土资源与农业农村经济的互馈影响 |
6.1.2 农业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互馈影响 |
6.1.3 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作用机制 |
6.2 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设计 |
6.2.1 指标体系构建 |
6.2.2 数据处理 |
6.3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
6.3.1 功效函数 |
6.3.2 耦合协调模型 |
6.3.3 耦合协调分类及判别标准 |
6.4 宁夏农业水土资源-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
6.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6.4.2 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特征分析 |
6.4.3 大系统两两耦合协调度特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灌区农业水土资源均衡优化调控研究——以贺兰县为例 |
7.1 贺兰县概况及数据来源 |
7.1.1 自然地理情况 |
7.1.2 经济社会情况 |
7.1.3 水土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
7.1.4 数据来源 |
7.2 水土资源系统概化与网络图 |
7.3 灌区水土资源供需预测 |
7.3.1 土地资源分析预测 |
7.3.2 水资源分析预测 |
7.4 灌区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构建 |
7.4.1 建模思路 |
7.4.2 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模型与求解 |
7.4.3 基于Modflow的灌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 |
7.4.4 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地下水模拟模型耦合步骤 |
7.5 灌区水土资源均衡优化配置结果 |
7.5.1 灌区水土资源空间均衡优化 |
7.5.2 灌区水土资源时间均衡优化 |
7.5.3 灌区地下水位时空优化 |
7.6 贺兰县灌区农业水土资源调控方向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
7.7 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及空间优化调节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生态移民空间剥夺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三节 整体研究构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宁夏生态移民村落样本选取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第二节 抽样调查及数据获取 |
第三节 样本村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剥夺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数测量 |
第一节 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指标权重确定 |
第三节 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指数测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剥夺影响因子地理探测 |
第一节 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概述 |
第二节 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影响因素地理探测 |
第三节 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剥夺对宁夏生态移民的影响——以定居意愿和行为为视角 |
第一节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第二节 宁夏生态移民定居意愿和行为模型的构建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的空间布局优化——以河西镇为例 |
第一节 地理模拟优化系统GeoSOS概述 |
第二节 蚁群算法的空间布局优化过程 |
第三节 基于GeoSOS的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布局优化——以河西镇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空间优化调节机制构建 |
第一节 宁夏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布局优化的启示 |
第二节 构建生态移民村落空间优化调节机制的必要性 |
第三节 生态移民村落空间优化调节机制的基本框架 |
第四节 构建生态移民村落空间优化调节机制的具体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假设验证 |
第二节 研究结论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
(3)宁夏南部典型县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效率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研究进展 |
2.3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选取 |
3.2 研究区概况 |
3.3 研究方法 |
3.4 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四章 县域社会经济系统火用结构分析 |
4.1 部门产出与消耗火用值分析 |
4.2 劳动力和资本火用值分析 |
4.3 环境治理成本火用值分析 |
4.4 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火用流分析 |
第五章 县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效率评价 |
5.1 三县内部之间的部门生态效率评价 |
5.2 三县部门平均生态效率与中国及发达国家的比较 |
5.3 三县整体生态效率评价 |
5.4 三县平均整体生态效率与中国及发达国家的比较 |
第六章 县域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
6.1 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2 县域生态效率灰色预测 |
6.3 县域发展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
1.3 项目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
2.1 研究区域选择 |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
2.4 典型案例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6)基于景观格局变化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评价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景观生态学研究 |
2.2 黄土高原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 |
2.3 RS和GIS在生态恢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3.1 自然环境现状 |
3.2 社会经济现状 |
3.3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研究区景观基础数据库构建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 生态恢复景观的遥感影像特征分析 |
4.3 不同尺度景观格局数据库建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小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数据处理与方法 |
5.3 小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5.4 高建堡小流域生态恢复景观格局分析 |
5.5 虎沟小流域景观分析 |
5.6 小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5.7 结论 |
5.8 小结 |
第六章 小流域水土保持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6.2 研究方法 |
6.3 技术路线 |
6.4 计算各土壤侵蚀因子值 |
6.5 结果与分析 |
6.6 结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彭阳县植被盖度变化分析 |
7.1 数据处理与方法 |
7.2 植被盖度分级 |
7.3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年度变化趋势计算方法 |
7.4 基于NDVI指数的彭阳县植被盖度变化 |
7.5 彭阳县植被盖度变化驱动因子 |
7.6 结论 |
7.7 小结 |
第八章 彭阳县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
8.1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8.2 彭阳县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计算 |
8.3 结论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方法与指标体系 |
3.3 小结 |
第四章 县级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与机理 |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 县级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
4.3 县级尺度区域发展机理 |
4.4 小结 |
第五章 乡镇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与机理 |
5.1 乡镇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乡镇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
5.3 乡镇尺度区域发展机理 |
5.4 小结 |
第六章 村域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与机理 |
6.1 样本村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 村域尺度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
6.3 村域尺度区域发展机理 |
6.4 小结 |
第七章 区域发展模式与对策 |
7.1 区域发展模式 |
7.2 区域发展对策 |
7.3 小结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乡土聚落与乡土建筑研究综述 |
1.2.2 西北人居环境与西海固研究综述 |
1.2.3 伊斯兰教建筑与回族聚居区研究综述 |
1.2.4 既往研究的评述 |
1.3 关键词辨析 |
1.3.1 “西海固”概念辨析 |
1.3.2 “寺坊”与“回族聚落” |
1.4 研究意义 |
1.4.1 现实意义 |
1.4.2 理论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
1.6.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6.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2 西海固地区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 |
2.1 地区生态环境变迁 |
2.2 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
2.3 地区社会经济环境 |
2.3.1 农业生产类型 |
2.3.2 贫困问题 |
2.4 西海固地区人文环境 |
2.4.1 历史沿革 |
2.4.2 人.与民族 |
2.4.3 风俗与文化 |
2.5 小结 |
3 历史时期西海固乡村聚落的演变历程 |
3.1 石器时代的聚落 |
3.1.1 原始聚落群呈带状分布 |
3.1.2 原始聚落选址近水向阳 |
3.1.3 原始房屋生土构筑 |
3.2 西周至秦汉时期的聚落 |
3.2.1 游牧部落依随水草,居无定所 |
3.2.2 城、乡聚落的分化 |
3.2.3 军事聚落的雏形 |
3.2.4 板屋土墙民居 |
3.3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聚落 |
3.3.1 各民族杂居地区 |
3.3.2 农牧移民聚落 |
3.3.3 土坯瓦房民居 |
3.4 宋、金、西夏时期的聚落 |
3.4.1 “城—寨—堡”的军政体系 |
3.4.2 军事堡寨聚落成熟 |
3.5 元、明、清时期的聚落 |
3.5.1 屯堡聚落——点的集中 |
3.5.2 散居村落——面的扩散 |
3.5.3 回族聚居区的形成与重构 |
3.6 西海固地区乡村聚落演变特征 |
3.6.1 城—寨—堡体系下的聚落分布格局 |
3.6.2 移民迁徙、宗教文化影响下的回族聚落空间格局 |
3.6.3 回应自然资源的乡村聚落营建 |
3.7 小结 |
4 自然环境、资源制约下的传统聚落营建 |
4.1 西海固自然环境概述 |
4.1.1 地形地貌 |
4.1.2 气候 |
4.1.3 水资源 |
4.1.4 植被 |
4.2 地形地貌影响下的聚落特征 |
4.2.1 地形地貌特征解读 |
4.2.2 地形地貌与聚落空间布局特征 |
4.2.3 地形地貌与聚落类型及特征 |
4.3 气候影响下的聚落营建 |
4.3.1 降雨与屋顶形态 |
4.3.2 气温与民居保温 |
4.3.3 日照与采光遮阳 |
4.3.4 风沙与聚落抗风 |
4.4 自然资源影响下的聚落营建 |
4.4.1 水资源与聚落营建 |
4.4.2 土地资源与聚落营建 |
4.4.3 建材资源与聚落营建 |
4.5 小结 |
5 回汉文化融合下的聚落营建 |
5.1 宁夏地区的人文宗教 |
5.1.1 多宗教(民间信仰)、军事文化并存 |
5.1.2 历代人.迁移及各民族分布 |
5.1.3 回族人.的分布格局 |
5.2 回汉文化融合下的宗教建筑 |
5.2.1 伊斯兰教礼仪、西海固地区教派与门宦 |
5.2.2 伊斯兰教建筑的本土化 |
5.2.3 伊儒合璧的清真寺 |
5.2.4 中国化的拱北与道堂 |
5.3 回汉文化融合下的回族聚落 |
5.3.1 回族聚落的―寺坊‖形态 |
5.3.2 聚落营建礼仪与禁忌 |
5.3.3 居住空间的宗教要素 |
5.3.4 回汉聚落的比较研究 |
5.3.5 回汉混居区的聚落 |
5.4 小结 |
6 回族传统聚落的营建规律研究 |
6.1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规律 |
6.1.1 回汉文化融合的生态智慧 |
6.1.2 顺应自然的聚落选址与空间结构 |
6.1.3 宗教文化限定的聚落形态与功能空间 |
6.2 传统聚落民居营建规律 |
6.2.1 回族民居形态与院落空间 |
6.2.2 就地取材的生土民居 |
6.2.3 简便易行的建造技术 |
6.3 传统回族建筑的装饰规律 |
6.3.1 回族建筑雕刻艺术 |
6.3.2 回族建筑的阿文书法艺术 |
6.3.3 回族民居装饰的宗教化 |
6.4 小结 |
7 西海固回族聚落的发展策略 |
7.1 回族聚落面临的困境 |
7.1.1 人居环境不断恶化,传统聚落特征淡化 |
7.1.2 传统民居安全性差,聚落抗震问题突出 |
7.1.3 生态移民新村规划建设的潜在问题 |
7.1.4 关于回族聚落发展策略的思考 |
7.2 回族聚落发展策略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 |
7.2.1 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的引导原则 |
7.2.2 以回族聚落人文、自然资源利用为核心的保护与发展 |
7.2.3 以循环农业为核心的农村绿色社区规划 |
7.2.4 以土地资源、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聚落更新 |
7.3 回族聚落发展策略二:乡土建筑技术优化与提升 |
7.3.1 生土建筑选址的优化 |
7.3.2 生土建筑设计的改进 |
7.3.3 生土建筑材料的改性 |
7.3.4 生土建筑构造、施工技术的改进 |
7.4 回族聚落发展策略三:回族新村规划与建设 |
7.4.1 回族新村规划建设的前提 |
7.4.2 结合产业布局的村庄规划与建设 |
7.4.3 回族新村的空间形态组织 |
7.4.4 民居设计中适宜技术的应用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1.1 结论一 |
8.1.2 结论二 |
8.1.3 结论三 |
8.1.4 结论四 |
8.1.5 结论五 |
8.1.6 创新点 |
8.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
8.2.1 建议一 |
8.2.2 建议二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经堂常用语汉语对释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西海固回族聚落村庄整治规划实例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9)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其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主体功能区研究 |
2.1.1 主体功能区 |
2.1.2 主体功能区划 |
2.1.3 主体功能区建设 |
2.2 限制开发生态区研究 |
2.2.1 限制开发区的内涵 |
2.2.2 限制开发区类型 |
2.2.3 限制开发生态区的发展 |
2.3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3.1 理论基础 |
3.1.1 经济地理学理论 |
3.1.2 区域经济学理论 |
3.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3.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2 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的约束分析 |
3.3 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的动力分析 |
3.3.1 内部支持动力 |
3.3.2 外部引导动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研究 |
4.1 主体功能细分基本思路 |
4.1.1 细分的基本内涵 |
4.1.2 细分原则 |
4.1.3 细分单元选择 |
4.1.4 细分思路 |
4.2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主体功能细分 |
4.2.1 指标选择 |
4.2.2 权重确定 |
4.2.3 细分方法 |
4.3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主体功能细分 |
4.3.1 指标选择 |
4.3.2 细分方法 |
4.4 方案比较与综合修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现状分析 |
5.1 区域范围 |
5.2 自然地理特征 |
5.2.1 地形地貌 |
5.2.2 土壤类型 |
5.2.3 气候条件 |
5.2.4 水文水资源 |
5.2.5 植被状况 |
5.2.6 自然保护区 |
5.3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5.3.1 人口分布特征 |
5.3.2 经济发展现状 |
5.4 生态环境状况 |
5.4.1 生态环境基本特征 |
5.4.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 |
6.1 评价单元选择 |
6.2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主体功能细分 |
6.2.1 指标体系构建 |
6.2.2 数据来源及其标准化 |
6.2.3 指标涵义与测算 |
6.2.4 指标权重确定 |
6.2.5 细分方案 |
6.3 基于景观格局法的主体功能细分 |
6.3.1 数据来源 |
6.3.2 生态系统风险评价 |
6.3.3 人类活动适宜度评价 |
6.3.4 细分方案 |
6.4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方案 |
6.4.1 方案比较与综合修正 |
6.4.2 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体功能细分下的区域发展机制分析 |
7.1 禁止开发区 |
7.1.1 现状及特征 |
7.1.2 发展的制约因素 |
7.1.3 发展动力 |
7.2 强限制开发生态区 |
7.2.1 现状及特征 |
7.2.2 发展的制约因素 |
7.2.3 发展动力 |
7.3 中限制开发生态区 |
7.3.1 现状及特征 |
7.3.2 发展的制约因素 |
7.3.3 发展动力 |
7.4 弱限制开发生态区 |
7.4.1 现状及特征 |
7.4.2 发展的制约因素 |
7.4.3 发展动力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主体功能细分的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
8.1 基于生态保护的禁止开发区发展模式选择 |
8.1.1 发展重点与方向 |
8.1.2 发展模式 |
8.2 基于生态建设的强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
8.2.1 发展重点与方向 |
8.2.2 发展模式 |
8.3 基于特色产业的中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
8.3.1 发展重点与方向 |
8.3.2 发展模式 |
8.4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弱限制开发生态区发展模式选择 |
8.4.1 发展重点与方向 |
8.4.2 发展模式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2 研究背景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2.1 有利于提高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率 |
2.2.2 有助于促进延庆县小流域可持续发展 |
2.2.3 有利于建设小康社会、改善民生 |
2.3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依据 |
2.3.1 径流调控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 系统论理论 |
2.3.4 水土保持学原理 |
2.3.5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6 生态经济学原理 |
2.4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模式的内涵 |
2.4.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内涵和特点 |
2.4.2 小流域治理模式 |
2.5 国内外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5.1 国外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概述 |
2.5.2 国内小流域治理研究概述 |
2.6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 |
2.6.1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 |
2.6.2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的组成 |
2.6.3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研究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系 |
3.1.4 土壤 |
3.1.5 植被 |
3.1.6 水文气象 |
3.2 社会经济发展特点 |
3.3 水土流失及防治状况 |
3.3.1 水土流失情况 |
3.3.2 水土流失防治情况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2.1 小流域调查方法 |
4.2.2 问卷调查 |
4.2.3 聚类分析方法 |
4.2.4 灰色关联分析 |
4.2.5 频数统计分析方法 |
4.2.6 层次分析法 |
4.2.7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 |
4.3 技术路线 |
5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历程及问题 |
5.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 |
5.1.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
5.1.2 树立和落实统筹兼顾的理念 |
5.1.3 分类防治,突出重点 |
5.1.4 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和谐治理 |
5.2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历程 |
5.3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现状分析 |
5.3.1 问卷调查 |
5.3.2 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问题 |
5.3.3 小流域综合治理原因分析 |
5.3.4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策 |
5.4 小结 |
6 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6.1 分类原则 |
6.2 分类方法 |
6.3 小流域分类 |
6.3.1 分类指标的选择 |
6.3.2 分类结果 |
6.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分类 |
6.4.1 分类指标的选择 |
6.4.2 分类结果 |
6.4.3 生态型综合治理模式 |
6.4.4 农业型综合治理模式 |
6.4.5 经济型综合治理模式 |
6.5 小结 |
7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
7.1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
7.2 评价指标研究 |
7.2.1 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
7.2.2 评价指标的遴选 |
7.3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方法 |
7.3.1 效益评价方法 |
7.3.2 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7.4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水土保持效益的关系 |
7.4.1 数据处理 |
7.4.2 数据分析结果 |
7.5 延庆县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
7.5.1 效益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 |
7.5.2 权重计算结果 |
7.5.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
7.5.4 TOPSIS法 |
7.6 小结 |
8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宁南干旱区生态农业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吉县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调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水土资源利用评价与均衡优化调控研究 ——以宁夏为例[D]. 杜捷.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及空间优化调节机制研究[D]. 胡西武. 宁夏大学, 2019(06)
- [3]宁夏南部典型县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效率评价[D]. 周俊俊. 宁夏大学, 2019(02)
- [4]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5]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6]基于景观格局变化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恢复评价与分析[D]. 石云. 宁夏大学, 2016(02)
- [7]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区域发展水平空间格局与机理研究[D]. 宋永永. 宁夏大学, 2016(02)
- [8]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及发展策略研究[D]. 燕宁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9]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主体功能细分及其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 杨美玲. 西北大学, 2014(12)
- [10]延庆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效益评价研究[D]. 孙艳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