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市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意义、经济可行性及原则

上虞市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意义、经济可行性及原则

一、上虞市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经济可行性及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王奕娇[1](2021)在《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东北地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对农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亦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坡耕地作为重要的耕地资源,占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50%以上,分布广泛且坡缓地长。由于不同程度不尽科学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我国黑土坡耕地的土壤退化现象尤为严重。过度耕种的现代农业生产,使坡耕地种植面临更严重的土壤侵蚀、黑土层变薄、犁底层变厚变硬、结构稳定性变差等负面风险。近年来,东北黑土坡耕地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收后地表残留大量玉米秸秆难以有效处理已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对多样化的耕作措施、种植制度及秸秆还田方式进行科学选择,进而实现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以黑龙江省典型黑土坡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2018-2019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裂区实验,以3种耕作措施(免耕秸秆覆盖,NT;旋耕秸秆碎混,RT;翻耕秸秆深埋,PT)结合2种种植制度(玉米大豆轮作,SR和玉米连作,CS)为处理,分别测定各处理4个采样期(0 d、50 d、100 d和150 d)的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结果,系统分析了坡耕地土壤物理特性指标随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响应规律。同时,结合机组作业相关测试结果和实验区调研数据,采用GRA-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对集技术、经济和生态三方面效应的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进行综合效应评价分析,进而为寒区黑土坡耕地优质高效生产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如下:(1)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原则,结合寒区黑土坡耕地玉米秸秆还田后的机械化耕种作业特点,构建了玉米茬地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涵盖了技术效应、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三个方面,包含土壤扰动量、进地次数、土壤压实程度、出苗率、劳均负担耕地面积、技术生产率、产值、成本投入、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15个三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所有指标均可通过田间实验和实地调研获取量化数据。(2)土壤物理特性随机械化耕种方式的响应规律实验研究通过坡耕玉米茬地裂区实验,测定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土壤坚实度、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数据,探究寒区黑土坡耕地土壤物理特性指标随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150 d的0-15 cm和15-30 cm土层,PT处理土壤坚实度均值分别低于NT和RT处理26.7%、32.3%和28.2%、32.3%。对于不同种植制度,在150 d的15-30 cm和30-45 cm土层,SR处理比CS处理土壤坚实度分别显着降低11.5%和15.4%,其他土层SR和CS处理土壤坚实度差异不显着。无论耕作措施及种植制度如何,土壤坚实度整体表现为随坡位下降而减小。各因素对土壤坚实度影响的重要性表现为土层深度>坡地位置>耕作措施>种植制度。2)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50 d的0-10 cm、10-20cm和20-30 cm土层,N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15.8%、12.8%和17.5%;在150d的0-10 cm土层,NT和RT处理土壤容重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14.7%和19.7%,在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各土层,NT、RT和PT处理间土壤容重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无论50 d或150 d的0-40 cm各土层,土壤容重均未随种植制度不同而产生显着性差异。除PT(50 d)处理外,无论50 d或150 d,每种处理的土壤容重在各土层深度整体表现为随坡位下降而减小。3)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50 d的0-10 cm土层,NT处理土壤含水率显着高于PT处理8.7%。在100 d的0-40 cm各土层,尽管NT、RT与PT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均不显着,但NT处理均高于RT与PT处理。在150 d的10-20 cm土层,NT与PT处理土壤含水率分别显着高于RT处理10.6%和10.2%,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含水率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相比CS处理,SR处理使4个采样期0-40 cm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均值分别提高2.3%、0.8%、0.8%和1.4%。除150 d外,0 d、50 d和100 d的土壤含水率在各土层均随耕地坡位下降呈增加趋势,且土壤含水率总体表现为上、下坡位间具有显着差异。4)对于不同耕作措施,在0 d的0-10 cm土层,PT处理土壤温度显着高于NT处理0.54℃,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在50 d和100d的0-40 cm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在150 d的20-30 cm土层,NT和RT处理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PT处理0.47℃和0.55℃,其他各土层,NT、RT与PT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均不显着。对于不同种植制度,相比SR处理,CS处理使4个采样期0-40 cm各土层土壤温度均值分别提高4.8%、3.5%、1.0%和0.2%。在0 d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上坡位和中坡位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下坡位0.40℃、0.73℃和1.27℃、0.93℃。在150 d的0-10 cm土层,中坡位和下坡位土壤温度分别显着高于上坡位0.70℃、0.58℃。(3)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对技术效应指标影响的对比分析通过坡耕玉米茬地裂区实验,获取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土壤扰动量、土壤压实程度、出苗率、进地次数等机组技术效应指标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技术效应指标数据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扰动量在NT处理下最小(33330 mm2),RT处理下次之(169000 mm2),PT处理下最大(338000 mm2);进地次数在NT处理下较少(1次),RT和PT处理下较多(3次);土壤压实程度在NT处理下最小(1057 kg/m2),RT处理下次之(4435 kg/m2),PT处理下最大(5875 kg/m2);与NT和RT处理相比,PT处理显着降低玉米出苗率14.51%和14.22%,与NT处理相比,RT处理显着降低大豆出苗率10.20%;劳均负担耕地面积在NT处理下最大(2.92 hm2/人),PT处理下次之(2.51 hm2/人),RT处理下最小(2.34 hm2/人);当量技术生产率在NT处理下最大(0.58 hm2/h),PT处理下次之(0.36 hm2/h),RT处理下最小(0.33 hm2/h)。(4)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对经济效应指标影响的对比分析基于实地调研和田间实验,获取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生产投入、产值和投资回收期等机组经济效应指标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经济效应指标数据规律。结果表明:从大豆产值来看,在NT处理下最高(8139.3元/hm2),PT处理下次之(7498.7元/hm2),RT处理下最低(6318.9元/hm2);从玉米产值来看,在NT处理下最高(9114.6元/hm2),PT处理下次之(8392.5元/hm2),RT处理下最低(7228.7元/hm2)。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的投入总成本由高到低表现为PT(玉米)、RT(玉米)>NT(玉米)>PT(大豆)、RT(大豆)>NT(大豆)。投资回收期在NT处理下最短(第3.1年),RT处理下次之(第8.8年),PT处理下最长(第28.9年)。净现值在RT处理下最大(50.15万元),PT处理下次之(46.06万元),NT处理下最小(18.86万元)。内部收益率在NT和RT处理下均为12%,PT处理下仅为6%。(5)不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综合效应评价与建议基于所构建的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效应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RA-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对6种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进行综合效应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综合效应评价得分顺序为CS+NT(0.651)>SR+NT(0.642)>SR+RT(0.415)>SR+PT(0.395)>CS+RT(0.381)>CS+PT(0.256)。无论轮作大豆还是连作玉米,综合评价结果均以NT处理得分最高;3种耕作措施下SR处理的综合评价得分均值高于CS处理。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机械化耕种作业方式优选时,耕作措施应优先选用免耕秸秆覆盖措施,种植制度应优先选用玉米大豆轮作制度。

郑凯[2](2021)在《“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是整个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进行的一系列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与改革实践,都是在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演变而成的各种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模式,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和现实启示意义。在上世纪所有东欧国家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中,“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价值,而且在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经济改革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1968年春,在捷克斯洛伐克兴起的“布拉格之春”经济改革实践运动,是由当时担任捷共中央经济改革委员会主席的奥塔·锡克设计的“社会主义计划性市场经济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行国民经济的宏观收入分配计划,希望改变国内经济萎靡、停滞不前的消极状态,试图彻底挣脱僵化的苏联模式中沉重的形式主义枷锁和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体制牢笼,为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探寻另一条适合本国实际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然而,由于理论本身的局限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国内外局势的不稳定等因素,这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极具影响力和突破性的经济改革实践,最终被苏联政府联合其他华约国家的军事武装力量彻底镇压和扼杀了,不得不以失败告终。尽管“布拉格之春”的失败已成历史,但是“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中蕴含的先进性思想和突破性进步也是不可抹去的事实。尤其是锡克主张的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制定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宏观收入分配计划,以及他着重强调的企业自主管理的独立性等核心内容,相比“兰格模式”和其他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和研究价值。实际上,究其根本原因来说,“锡克模式”的历史局限除了理论本身的不足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仍然无法彻底摆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两极世界格局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各种束缚,即使仅仅是在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都会由于苏联政府当局的极度敏感将其扭曲为政治变革的倾向,在这种政治高压下实现经济改革的创新突破几乎为不可能,只能更加放大和凸显出“锡克模式”潜在的乌托邦性质和理想主义色彩。本文通过对“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研究,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进程,试图为新时代下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远景目标所面临的改革发展难题,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发。具体来看,全文一共包含六个章节的内容。第1章是绪论部分,简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其中,着重从宏观角度介绍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现状,因为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和着作,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来说是尤为关键的必要前提。第2章主要回顾了“锡克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在阐述“锡克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首先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状况作了简要概述,然后指出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失败是促使国内经济亟需改革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出捷共进行“布拉格之春”经济改革运动的必要性和前因后果。在追溯“锡克模式”的思想渊源时,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再生产理论和按劳分配理论,以及“兰格模式”中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社会主义中央计划模拟竞争市场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社会分红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第3章则重点论述“锡克模式”的主要内容及本质特征。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从生产和投资的信息化与利益化、反对垄断利润的剥削和制定自由竞争的价格三个方面论述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机制;从宏观平衡与微观平衡的区别、生产的可靠性预测和分配的约束性计划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国民经济的宏观分配计划;从主要表现在生产和投资的决策权以及经营利润的支配权阐述社会主义企业的独立性。而本质特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利益矛盾需要市场机制调节;计划、市场与工人自治相结合的“第三条道路”。第4章是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辨析“兰格模式”与“锡克模式”之间的共性与不同,并进一步阐释“锡克模式”相对于“兰格模式”来说具备的进步与完善之处。其中,共性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公有制为前提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源的有效配置;改革措施的制定均涉及市场机制的作用问题。而不同之处则体现在:中央计划职能范畴的认识、市场价格形成的看法以及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作用范畴的观点上的不同。通过对比之后发现,“锡克模式”是对“兰格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与超越,主要体现在锡克不仅提倡“资本中立化”的劳动联合体和主张宏观分配计划下的市场机制,还主张应消除国家的绝对垄断来确保制定自由竞争的市场价格。第5章是客观地评析“锡克模式”所体现出的理论价值、时代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首先,“锡克模式”的理论价值主要包括: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传统观点具有重要突破;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与道路。其次,“锡克模式”的时代进步意义在于:有利于革除苏联僵化模式的弊端;有助于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有益于实现激进式改革向渐进式改革的平稳过渡。第三,“锡克模式”的历史局限性则表现在:苏联模式主导下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与政治高压;忽略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与商品经济的实质关系;经济改革运动的发起条件和时机尚未成熟。第6章的内容意在总结“锡克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启示。首先,应注重权衡中央计划管理和市场机制作用的优势与弊端。不仅要严厉抵制政府权力绝对化、集中化和垄断化的腐败现象,进一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还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其次,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开拓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必须加快建设更高标准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和平与发展前提下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的独特优势。第三,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正确看待公平与效率之间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在共享发展理念的视角下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曹萍[3](2021)在《“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文中认为

赵梓冰[4](2021)在《基于社会-经济-空间指标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上海奉贤区为例》文中认为

曹玉莹[5](2021)在《红卫农场农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

杨松楠[6](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目前我们国家的“三农”问题特别突出。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农民生活水平是关键。通过梳理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总结发展农业集体经济、推进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实践经验,为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纵深发展提供了支撑。乡村振兴不仅是全国统考的“大试卷”,也为各省预留了实施区域性方案的选择空间。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农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扩大农产品生产、改进粮食生产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重要指示与要求,立足于山东省农业资源的先天条件和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现状,要全力发展社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现代化农业,来满足农业发展要求,还要提高绿色农产品的发展优势,如寿光、莘县等,让生态文明和农业生产和谐发展。通过“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实现以“产业兴旺”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标的乡村振兴。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基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和集约化的特征,利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相关论述和各届中央领导人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理清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与乡村振兴的内在联系,梳理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实践基础。然后通过调查和个案研究,分析山东省农业经营体系的建设成效,发现山东省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探索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政府政策扶持不到位、低质量的要素资源投入、土地流转阻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不高,并从政府、各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三方面进行问题成因分析。接着通过总结英国、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前沿的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模式,并分析对比国内河南省、四川省、江苏省、黑龙江省等省份的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模式,从中汲取山东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可借鉴参考的经验和方法,来加快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最后,进而从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健全生产要素供给体系、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外部的合作共生机制和完善社会化服务六方面对如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出了科学性、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构建成助力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李锟[7](2021)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各省市在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的指引下,目前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农林牧渔总产值逐年提高,农民收入大幅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医疗与社会保障方面取得建设性成就。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困扰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也不断凸显。而当下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只有对新农村建设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评价研究,依据评价结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在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的基础上,以2019年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要素与社会要素两大角度共同出发,依据山东省农村地区的社会、人文、自然等方面特点,确立了农业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村医疗与社会保障、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居民生活质量6大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新农村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新农村诸多方面建设成效显着,新农村建设综合得分位列全国第一名。在新农村建设的分项研究方面,山东省农村医疗与社会保障方面建设情况良好,农村信息化建设进步较大,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稳步提升,但当下山东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需要进一步推行绿色生态型的种植理念,整体而言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已迈向新高度。同时,本文展开对山东省各个地级市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深入探究山东省16个地级市(不含莱芜市)的新农村建设情况,结果表明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综合得分前3名分别是潍坊市、德州市与青岛市,说明以上地级市的新农村综合建设已取得显着成效。而济南市、枣庄市与日照市当前新农村建设水平相对较差,新农村建设的综合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研究方面,本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山东省进行区域划分,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对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展开研究,参照分析结果为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实现均衡、全面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与建议。最后,本文依托评价分析的结果,针对当下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参照“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求,为全面推进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建议。

张媛[8](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内社会的高速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十九大报告将农业农村问题放在明显突出位置,并首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可见,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目标导向。因此,研究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山东省历来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经济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并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下,率先提出了要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本文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山东省率先推行发展农业“新六产”的背景下,借鉴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通过界定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产业融合和农业“新六产”等相关概念,阐述农业多功能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等理论基础,选取龙口市作为研究对象,龙口市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全国试点示范县,具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基础。通过结合龙口市在发展农业“新六产”方面的经验做法,指出该市发展农业“新六产”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靠性,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评价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立足当前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现状,采取定量分析法——熵值法,评价龙口市农村的产业融合程度,同时采取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农业“新六产”发展与乡村振兴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得出结论,龙口市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呈每年递进的趋势,同时,“新六产”的快速发展也会推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最后,针对龙口市发展农业“新六产”所面临的问题,如:农业“新六产”发展融合度不强、农业“新六产”发展层次不高和农业“新六产”发展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健全融合保障体系,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和乡村旅游业等形式强化联合协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大政府政策支持,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强化激励措施等助推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通过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以及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等。

赵世秀[9](2021)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区域复杂性和差异性,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效应显着,农业占比高,城镇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供、需双向改革,区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综合农业系统工程、协同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1)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在界定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论等,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梳理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建立了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系统耦合度模型。(2)综合评价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分别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线性模型得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2增长到2018年的6.2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19增长到2018年的1,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经济收入、农机动力、劳动生产率、人的文化素养等主要因素对各系统影响明显。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进而求得综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更高效、准确。(3)实证研究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关系。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VAR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动态影响关系和贡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达到优秀协调水平,两者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影响关系,但耦合协调度显示,2004-2015年期间,农业机械化长期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6-2018年,农业机械化出现加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时,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近乎实现同步协调发展,但此时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机化发展。VAR模型实证得出:2004-2018年间,农机化对城镇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8.76%,城镇化对农机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3.77%。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的2004年-201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8.78%。通过农机贡献率值和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与劳动力资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环保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有关,其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最为明显。因此,为促进两系统优化协调发展,应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根据区情提出促进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使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应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人才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政策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与黑龙江垦区改革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管理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优势,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现代企业经管优势,促进农机智慧化升级发展,延展产业链推动农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城镇化集聚效应,加强城镇吸引力,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方面,鼓励研发和创新,提升农机化高科技水平;培养具备现代农机技术的职业农民和引进高质素农机智慧化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资金运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李衍军[10](2021)在《小麦气流输送式排种系统关键部件研制与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北方地区小麦规模化种植,传统机械式播种机已经满足不了实际生产需求,迫切需要性能稳定的大型、宽幅、高速播种机来提高作业效率。本课题研究小麦气流输送式排种系统,设计了波纹式导流管、仿生分配器等关键部件,结合气固两相流耦合方法、散粒体理论和高速摄像技术等方法,研究排种系统中小麦种子的运动特性、迁移轨迹等揭示小麦种子在排种系统中的工作机理;运用仿真软件分析气流输送式排种系统内部流场分布及种子运动规律,从而确定输种管长度对排种性能的影响;通过台架试验对排种系统的排种性能进行试验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农麦3号小麦种子物理参数及力学特性进行测定,得到小麦种子的容重为737.66g/L、含水率为 10.32%、千粒重为 56.51g、三轴尺寸为 6.10mm×2.99mm×3.29mm、等效直径为3.92mm、球度为0.64及悬浮速度为11.79m/s;根据小麦种子参数建立仿真模型,并利用EDEM仿真与台架试验验证小麦种子模型的合理性,在不同槽轮工作长度下排出种子质量的仿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在3.08%-7.82%范围内,说明该模型能够充分反应种子的运动与力学特性。2.开展了气流输送式排种系统中导流管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根据导流管结构对排种系统中种子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采用气固两相流耦合仿真的方法研究小麦种子在导流管内的运动姿态和运动规律,揭示影响气固两相流均匀度与分配均匀性的机理;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不同结构导流管对种子分布均匀性、压力损失和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导流管结构,得到导流管最优参数组合为导流管长度800mm、波纹深度8mm、波纹数量6及波纹宽度50mm,优化后的导流管内气流流速均匀,基本消除紊流等现象,且压力损失小;通过台架试验验证得到该导流管结构在不同入口气流速度与播种量下的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均符合标准要求,满足实际生产需求。3.利用仿生原理根据鲫鱼的流线型曲线,设计仿鲫鱼曲线分配器,并分析分配器的压力损失机理。运用EDEM与Fluent耦合的方法对四种仿生分配器与原结构分配器的工作压力损失、紊流情况及种子分布均匀性状况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仿生分配器的最优结构;通过台架试验得到,仿生优化后的分配器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满足生产实际需求;且该分配器的压力损失值较小,说明该分配器能够有效降低压力损失,提高气流输送式排种系统种子分布均匀性,提高排种性能。4.通过理论分析、气固两相流耦合仿真与台架试验揭示种子在输种管的运动机理。理论分析得到输种管长度的不同对管内气流平均流速的影响,当输种管越短时,管内气流平均流速减少越明显,当输种管大于一定长度时,气流平均流速减少趋于平缓;结合EDEM-Fluent耦合仿真与高速摄像技术测定种子在输种管内的速度,通过对比仿真与试验结果,得到输种管内种子速度修正系数平均值为0.95,验证了耦合仿真测定输种管内种子速度方法的可行性。5.利用台架试验对小麦气流输送式排种系统关键部件进行试验研究,以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和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分析风量、播种量、输种管长度等工作参数对排种性能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在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和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达到稳定时所对应的播种量范围为198.8kg/hm2-270kg/hm2,风量为7.92m3/min-8.55m3/min,输种管长度不低于3.02m。对得到的参数组合范围进行验证试验,得到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0.43%-0.54%,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2.71%-2.91%,种子破损率为0.39%-0.42%,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二、上虞市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经济可行性及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虞市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经济可行性及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机械化耕种方式发展动态
        1.2.2 机械化作业效应评价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1 综合评价概述
        2.1.2 机械化耕种方式效应评价
    2.2 待评价机械化耕种方式确定
    2.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2.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4 指标计算方法和模型
        2.4.1 技术效应指标
        2.4.2 经济效应指标
        2.4.3 生态效应指标
    2.5 指标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实验研究
    3.1 实验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1.3 农业概况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条件
        3.2.2 实验设计
        3.2.3 实验材料
        3.2.4 实验实施
        3.2.5 实验数据测试与处理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土壤坚实度特性
        4.1.1 随生育期响应规律
        4.1.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4.1.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4.1.4 随坡位响应规律
        4.1.5 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4.2 土壤容重特性
        4.2.1 随生育期响应规律
        4.2.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4.2.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4.2.4 随坡位响应规律
    4.3 土壤水热特性
        4.3.1 随生育期累积响应规律
        4.3.2 随耕作措施响应规律
        4.3.3 随种植制度响应规律
        4.3.4 随坡位响应规律
    4.4 本章小结
5 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分析
    5.1 技术效应指标
        5.1.1 土壤扰动量
        5.1.2 机组进地次数
        5.1.3 土壤压实程度
        5.1.4 出苗率
        5.1.5 劳均负担耕地面积
        5.1.6 技术生产率
    5.2 经济效应指标
        5.2.1 产量及产值
        5.2.2 成本投入
        5.2.3 利润
        5.2.4 投资效果
    5.3 生态效应指标
    5.4 本章小结
6 机械化耕种方式效应评价
    6.1 指标数据标准化
    6.2 指标权重确定
        6.2.1 权重确定方法
        6.2.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权重计算
    6.3 评价过程与结果
        6.3.1 综合评价方法
        6.3.2 基于协调度修正的TOPSIS法评价模型
    6.4 评价结果分析
    6.5 对策与建议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锡克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
    2.1 “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状况
        2.1.2 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失败促使国内经济亟需改革
        2.1.3 “布拉格之春”经济改革运动的前因后果
    2.2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影响
        2.2.1 价格理论
        2.2.2 再生产理论
        2.2.3 按劳分配理论
    2.3 “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借鉴
        2.3.1 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发展模式
        2.3.2 社会主义中央计划模拟竞争市场的经济模式
        2.3.3 按劳分配为主体与社会分红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第3章 “锡克模式”的主要内容及本质特征
    3.1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机制
        3.1.1 生产和投资的信息化与利益化
        3.1.2 反对垄断利润的剥削
        3.1.3 制定自由竞争的价格
    3.2 国民经济的宏观分配计划
        3.2.1 宏观平衡与微观平衡的区别
        3.2.2 生产的可靠性预测
        3.2.3 分配的约束性计划
    3.3 社会主义企业的独立性
        3.3.1 生产和投资的决策权
        3.3.2 经营利润的支配权
    3.4 “锡克模式”的本质特征
        3.4.1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利益矛盾需要市场机制调节
        3.4.2 计划、市场与工人自治相结合的“第三条道路”
第4章 “锡克模式”与“兰格模式”的对比分析
    4.1 “锡克模式”与“兰格模式”的共性
        4.1.1 以公有制为前提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4.1.2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源的有效配置
        4.1.3 改革措施的制定均涉及市场机制的作用问题
    4.2 “锡克模式”与“兰格模式”的不同
        4.2.1 中央计划职能范畴的认识不同
        4.2.2 市场价格形成的看法不同
        4.2.3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作用范畴的观点不同
    4.3 “锡克模式”是对“兰格模式”的进一步发展与超越
        4.3.1 提倡“资本中立化”的劳动联合体
        4.3.2 主张宏观分配计划下的市场机制
        4.3.3 制定自由竞争的市场价格应消除国家的绝对垄断
第5章 “锡克模式”的思想评析
    5.1 “锡克模式”的理论价值
        5.1.1 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
        5.1.2 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传统观点具有重要突破
        5.1.3 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与道路
    5.2 “锡克模式”的时代进步性
        5.2.1 有利于革除苏联僵化模式的弊端
        5.2.2 有助于摆脱经济危机的阴影
        5.2.3 有益于实现激进式改革向渐进式改革的平稳过渡
    5.3 “锡克模式”的历史局限性
        5.3.1 苏联模式主导下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与政治高压
        5.3.2 忽略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与商品经济的实质关系
        5.3.3 经济改革运动的发起条件和时机尚未成熟
第6章 “锡克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启示
    6.1 注重权衡中央计划管理和市场机制作用的优势与弊端
        6.1.1 严厉抵制政府权力的绝对化、集中化和垄断化
        6.1.2 进一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6.1.3 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6.2 实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开拓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6.2.1 加快建设更高标准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6.2.2 坚持和平与发展前提下的世界经济一体化
        6.2.3 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发展的独特优势
    6.3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6.3.1 正确看待公平与效率之间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
        6.3.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6.3.3 在共享发展理念的视角下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一)相关学术研究概况
        (二)学界研究内容及观点
        (三)研究评析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和文章结构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部分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一、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一)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主要内涵
        (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特征
    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的相关论述
        (二)党的十九大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农业现代化思想
    三、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实践基础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前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
        (二)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
第二部分 山东省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一、山东省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成效
        (一)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渐形成
        (四)涌现出闻名全国的“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诸城模式”
    二、山东省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山东省农业经营体系存在的问题
        (二)山东省农业经营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第三部分 国内外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经验借鉴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构建农业经营体系的成功经验
        (一)保护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二)完善职业农民培养机制
        (三)发展和监管农业合作社
        (四)以短链产品促农企发展
        (五)政府和企业组织合作服务农业
    二、国内其他地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经验借鉴
        (一)寻求农业发展新路径
        (二)积极推进农场建设
        (三)发展高质量农业服务体系
        (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第四部分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一)明晰农地产权
        (二)界定受让人主体资格
        (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二、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三)改造提升农户家庭经营
    三、健全生产要素供给体系
        (一)加强职业农民培育
        (二)改革涉农金融机构
        (三)鼓励外出人员回流农村
    四、加快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一)改善农业科技服务的基础设施条件
        (二)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三)加强农业科技村级推广组织建设
    五、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外的合作共生机制
        (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外部合作共生机制
        (二)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合作共生机制
    六、完善社会化服务
        (一)建立村镇级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组织
        (二)创新网络服务机构
        (三)采取绩效评定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内容框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分析法
        二 定量分析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二 乡村发展理论
        三 平衡发展理论
        四 系统评价理论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
        一 农村建设方面的研究
        二 农村均衡发展的研究
        三 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第三节 国内相关研究
        一 新农村建设的评价体系
        二 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因素
        三 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评价
第三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一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二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
        一 农业发展水平
        二 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四 农村信息化建设
        五 医疗与社会保障
        六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第四节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一 指标数据的来源
        二 负向指标的处理
        三 数据标准化处理
    第五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及可行性检验
        一 因子分析法
        二 可行性检验
第四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 全国及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总体评价
        一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
        二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总体和分项分析
    第二节 各地级市新农村建设水平的评价
        一 各地级市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
        二 各地级市新农村建设的分项评价
第五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第一节 山东省区域划分及差异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一 山东省区域划分的依据与标准
        二 区域差异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区域差异性的测度
        一 相关数据的初步处理
        二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区域差异性的计算
    第三节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区域差异性的分析
        一 综合建设水平的差异性
        二 地区间的差异性分析
        三 地区内的差异性分析
第六章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节 基于评价结果的山东省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
        一 农业优势产业集群相对单一
        二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低
        三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待提升
        四 新农村均衡性建设仍需加强
    第二节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 打造农业优势产业集群
        二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 多维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四 促进新农村均衡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乡村振兴背景下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一 研究创新点
        二 研究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乡村振兴战略
        二 农村产业融合
        三 农业“新六产”
        四 农业产业化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农业多功能理论
        二 产业融合理论
        三 产业集群理论
第三章 龙口市农业发展及“新六产”发展现状
    一 龙口市农业发展现状
    二 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初步成效
    三 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模式
第四章 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程度评价
    一 评价方法的选择
    二 指标的选取
        (一)指标选取的原则
        (二)指标的选取及说明
    三 数据整理
    四 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程度评价
        (一)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的评价
        (二)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联度评价
第五章 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融合度不强
        (一)农业产业发展融合度不高
        (二)农业产业融合联结机制过于松散
        (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二 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层次不高
        (一)农产品加工深度不足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强
        (三)农业多功能开发深度不够
        (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三 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推力不足
        (一)农业扶持政策不到位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滞后
        (三)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
第六章 促进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的对策
    一 完善融合机制,深化产业融合发展
        (一)抓住“互联网+”机遇,发展农村电商平台
        (二)强化联合协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三)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
        (四)巩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
        (一)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二)大力培育家庭农场
        (三)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壮大提升龙头企业
        (五)致力特色农业基地创建
    三 强化社会服务水平,健全融合保障体系
        (一)加大政府政策支持
        (二)实施品牌战略,强化激励措施
        (三)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2.1 黑龙江垦区概况及特点
        2.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2.1.2 黑龙江垦区特点
    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分析
        2.2.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2.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2.2.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2.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2.3.1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2.3.2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
        2.3.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2.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2.4.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互动经验借鉴
        2.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过程
        2.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系统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3.1 评价模型
        3.1.1 DPSIR概念模型
        3.1.2 DPSIR模型逻辑关系分析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2.3 评价指标体系
    3.3 权重的计算方法
        3.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3.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3.3.3 综合权重计算
    3.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评价
        3.4.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3.4.2 计算权重
        3.4.3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状态评价
    3.5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3.5.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3.5.2 计算权重
        3.5.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评价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及影响关系分析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
        4.1.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4.1.2 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实证
        4.2.1 计量模型说明
        4.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测评
        4.3.1 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理论基础
        4.3.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
    5.1 制度机制改革策略
        5.1.1 完善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
        5.1.2 改革优化相关主体职能
        5.1.3 深化农垦改革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5.2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5.2.1 发展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策略
        5.2.2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
        5.2.3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5.3 科技人才策略
        5.3.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5.3.2 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10)小麦气流输送式排种系统关键部件研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气流输送式播种机研究现状
        1.2.2 排种系统研究现状
        1.2.3 导流管研究现状
        1.2.4 分配器研究现状
        1.2.5 输种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麦种子物料参数测定与建模
    2.1 引言
    2.2 气固两相流参数分析
        2.2.1 小麦种子物理特性
        2.2.2 小麦种子空气动力学特性
    2.3 种子建模
        2.3.1 离散元素法原理
        2.3.2 小麦种子模型
        2.3.3 EDEM中种子模型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EM-CFD耦合仿真的导流管结构设计与试验
    3.1 引言
    3.2 气流输送式排种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3.2.1 工作原理
        3.2.2 关键部件
    3.3 导流管结构设计
    3.4 基于DEM-Fluent的气固两相流仿真分析
        3.4.1 气固两相流耦合介绍
        3.4.2 仿真方法
        3.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3.4.4 优化结构仿真验证
    3.5 台架试验
        3.5.1 试验台搭建
        3.5.2 试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鲫鱼流线的分配器结构设计与试验
    4.1 引言
    4.2 仿生对象原型分析
    4.3 鲫鱼流线型轮廓曲线采集
        4.3.1 逆向工程技术
        4.3.2 试验样品制备
        4.3.3 点云数据获取
        4.3.4 鲫鱼轮廓特征曲线的提取与处理
    4.4 仿生分配器结构设计
        4.4.1 分配器压力损失机理分析
        4.4.2 分配器结构设计
    4.5 仿生分配器仿真对比分析
        4.5.1 仿真参数选择
        4.5.2 建模与边界条件设置
        4.5.3 仿真结果与分析
    4.6 台架试验
        4.6.1 试验台搭建
        4.6.2 试验方案与评价指标
        4.6.3 试验结果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输种管内种子速度分布机理分析与测定
    5.1 引言
    5.2 输种管选型
    5.3 输种管内气流流速分析
        5.3.1 雷诺数的计算
        5.3.2 气流流动阻力
        5.3.3 气流平均流速分析
    5.4 输种管内种子速度耦合仿真与测定试验
        5.4.1 输种管内种子受力分析
        5.4.2 输种管内种子速度耦合仿真分析
        5.4.3 种子速度测定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流输送式排种系统排种性能验证试验
    6.1 引言
    6.2 台架试验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2.3 试验设备
        6.2.4 试验设计
        6.2.5 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上虞市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经济可行性及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坡耕地不同机械化耕种方式土壤物理特性与效应评价[D]. 王奕娇.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锡克模式”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D]. 郑凯. 吉林大学, 2021(01)
  • [3]“双轮协调”驱动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及政策体系[D]. 曹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社会-经济-空间指标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以上海奉贤区为例[D]. 赵梓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5]红卫农场农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曹玉莹.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6]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研究[D]. 杨松楠.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2)
  • [7]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D]. 李锟. 烟台大学, 2021(12)
  • [8]乡村振兴背景下龙口市农业“新六产”发展研究[D]. 张媛. 烟台大学, 2021(12)
  • [9]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赵世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10]小麦气流输送式排种系统关键部件研制与分析[D]. 李衍军.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2021(01)

标签:;  ;  ;  ;  ;  

上虞市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意义、经济可行性及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