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和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孟姝妤[1](2021)在《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完善人格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极其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网络世界多样且广泛化的发展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满足了大学生探求知识的期望,丰富了大学生人生的境界,对其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日益显着。然而,网络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世界,其负面效应对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一定消极影响。网络社会具有的自由开放性、虚拟现实性、人格双重性、信息传播快捷性等特征,在青年学生人格塑造上凸显出了复杂多样的特性。作为高等教育管理,关照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完善人格教育是一个鲜活的命题,开展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研究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以网络时代为背景,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中完善人格为研究对象,以高等教育学理论为基础,积极借鉴人格心理学、道德伦理学、法学等相关思想,运用了文献研究、调查问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有关青年人格的相关理论论述、儒家人格教育思想、健全人格教育思想等作为其理论基础,在结构上,分析了网络时代、人格、完善人格、完善人格教育的概念内涵,厘清了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新变化,系统地分析了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商的现状,同时分析了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分别从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体系建构和实施路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强调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要通过更新教育理念、优化培养方式、提高自律意识和改善虚拟空间治理来加强,重在从做好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提高高校师资水平和强化完善人格教育保障措施进行路径实施。
杜林姗[2](2021)在《网络时代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快速更新与发展,也为教育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契机。就高校思政课而言,如何利用网络技术辅助思政课教与学、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是近年来教育界研究的前沿论点之一。随着网络的渗透和深入,信息技术不断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为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带来新考验和新机遇。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理大学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入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也正因如此,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对创新大理大学思政课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大理大学作为滇西地区重要的高校之一,地处民族地区,民族学生和留学生的存在,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挑战。教学方法是联系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思政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大理大学要想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为滇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借助网络,不断完善和丰富思政课教学方法。本研究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探究的基础上,以网络时代作为研究背景,以大理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教师访谈法,对融入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大理大学思政课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由绪论、正文、结语组成,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本研究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综述。第二章对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并对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进行阐述。第三章立足于大理大学进行调查,并对网络时代下思政课教学方法使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为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做下铺垫。第四章对网络时代大理大学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通过上述理论数据和调研数据的支撑,主要从启示和对策两方面入手,提出如何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大理大学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思路,从而更好的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毛毳[3](2021)在《网络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现状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也经历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转型变革,它现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已经完全打破了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模式,并对于这一代我国中职学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确保中职生健康成长,中职学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研究的开展十分必要。本文选取了天津市五所不同培养领域的中职学校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对中职学校目前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发现,天津市中职学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理念落后,思政教育管理队伍水平有待提升,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管理途径创新性不足,思政教育管理效果缺乏有效评价和监督机制。基于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设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管理模式,建设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创新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管理途径,建立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管理效果评测及监管机制。
张雅萍[4](2020)在《网络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交往也不断普及,逐渐成为人们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便利人们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作为网络交往的主要参与者,深受网络交往的影响,在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的现实状况。网络交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又带来了诸多挑战,我们应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适时做出改进与创新,提出应对网络挑战的对策,更好的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网络交往视域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与创新,我们要对网络交往的概念进行界定。网络交往即网络人际交往,指网络主体依托网络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网络为中介,实现网络个体与网络个体及网络个体与网络群体之间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交换的活动。分析网络交往区别于现实交往显示出的数字性、开放性、隐匿性、自主性、平等性、互动性、超时空性等,阐述网络交往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凸显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育人功能等。还要厘清网络交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网络交往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网络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与创新找准切入点。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和正确价值观树立,以及个人信息、国家意识形态、文化等安全方面、还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都提出了挑战。面对网络交往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转变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整合教育内容,抵御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干扰;优化教育环境,保护个人、国家、文化的安全;创新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话语力度;完善教育机制,切实发挥各个要素的效用。不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进与创新,直面与解决网络交往所提出的挑战,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
左殿升[5](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郝晓文[6](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题。随着网络时代的繁盛,网络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对于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引领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论文以网络时代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阐释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蕴和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内涵,为本文研究提供逻辑起点。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总结历届领导人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观点,为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理论借鉴。然后,剖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探究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以及原因分析。分析总结经验性成就,为其提供现实的有益借鉴。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新变化,从当中剖析存在的问题。诸如新媒体削弱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错误社会思潮弱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网络文化冲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最后,提出优化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一是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要素;二是联动优化客体要素;三是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整合利用爱国资源,加强大学生党情、国情、世情教育;四是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举办活动抢占“网络教育高地”;五是营造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环境。创造校园虚拟文化建设,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规范网络自媒体的法律法规建设。努力协同构建新环境。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青春力量。
梅立菊[7](2020)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当今科技迅猛发展,推动中国进入了“微时代”。首先,“微时代”是以新型传播技术为技术支撑,以微博、微信和QQ等微媒介为传播载体,以全体网民为传播者和参与者,以传播短小精悍信息为传播内容,并对个人思维观念、生活习惯及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信息传播时代。“微时代”具有传播内容的碎片化与庞杂性、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与自主性、传播过程的瞬时性与裂变性、传播方式的扁平化与去中心化的特征。其次,“微时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微时代”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机遇在于扩大师生交往范围和交往方式、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和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平台,带来的挑战在于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更易模糊动摇、削弱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权和冲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再次,“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新特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教育内容缺乏鲜活度、教育方式滞后、教师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和教育环境更复杂的问题。这与部分大学生对“微时代”应对能力不强、教育内容与“微时代”的发展脱节、教育方式与“微时代”特征不适应、部分教师对“微时代”适应力不足和相关主体的监管力度不大有关。最后,“微时代”背景下,应着力引导大学生增强“微时代”应对能力、充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才能不断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时俱进。
韩颖[8](2020)在《大数据时代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终端以及网络技术的突破发展,网络数据正在快速增长,我国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其蕴含的巨大价值为各行各业的革新带来了发展机遇,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习总书记在2019年5月16日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中提到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交融。大部分高校渐渐认识到通过收集大学生的行为数据,探求数据间的客观规律和联系,剖析预测大学生思想行动趋势,实时把握高校网络舆情,这是大数据带来的最大价值。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牢牢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对于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的主导权起到重要作用,因而高校要响应国家政策,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本文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指在话语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话语载体和平台、话语语境、话语内容体系、话语效果等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话语权力和话语权利,并从这几个要素角度着手分析问题、进行归因和提出措施。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出大数据给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带来的困境,并进行归因剖析。在借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西方学者的话语权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话语权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力求提升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对云南高校大学生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创设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钟敏丰[9](2020)在《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研究》文中提出在网络与高校教育结合的过程中,生成了高校网络文化:它是现代网络技术与高校文化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是以高校师生为主体,以高校这一特定领域为传播范围,以高校校园文化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网络传播而产生的新文化,是高校在教学、工作、生活等活动中与网络结合形成的精神和物质的总和。高校网络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其他消极反动的思潮就会占领。因此,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网络文化思想阵地,更有针对性地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本研究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强国的背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以广西高校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广西高校在网络文化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广西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对策研究。本文一共有五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是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现状调查,第四部分是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提升对策,最后一个部分是结语。正文的第二部分阐述了高校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对高校网络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高校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三者的关系,厘清了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高校网络文化具有传播特征、主体特征、结构特征和新时代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舆情舆论引导功能、精神激励凝聚功能是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基本原则包括政治方向性原则、隐性教育原则和合力育人性原则,最后还探讨了实现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所需要的载体和条件,以及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途径。正文的第三部分是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现状调查及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对高校网络文化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了说明,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高校网络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校网络文化育人队伍不精良、高校网络文化传播引导力不足、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建设不充分、高校网络文化体制机制不健全、高校网络文化的舆论监管不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主体单一化和外界复杂文化冲击高校网络文化。正文的第四部分针对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效果的对策。通过提出建立和完善网络文化育人专业队伍、丰富和发展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内容、加强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平台建设、完善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体制机制、把好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宣传舆论关和整合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主体合力这几个方面的对策,以期为更好开展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徐焕[10](2020)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研究》文中认为网络环境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以其资源丰富性和复杂性、开放性和交互性、虚拟性和真实性等特征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大学生开始通过网络加大对国家政治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这需要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以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是帮助大学生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坚定的政治信仰、科学的政治辨别能力和理性的政治参与能力的重要保障。如何做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工作,是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都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基础性理论,包括网络环境和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内涵、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的特征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必要性等问题进行阐述。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了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的现状,得到一系列统计数据,掌握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存在的问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知有待深化、大学生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有待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有待增强。大学生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环境复杂、高校政治素养教育创新性不高、家庭政治素养教育责任缺失以及大学生利用网络提升政治素养的自主性较弱。在分析造成这种问题的深层原因的基础上,从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个人四个方面形成“四位一体”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体系,形成强有力的良性教育合力,增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效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具有崇高政治素养的优秀青年人才。
二、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和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特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特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网络时代 |
2.1.2 人格 |
2.1.3 完善人格 |
2.1.4 完善人格教育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习近平有关青年人格的相关论述 |
2.2.3 儒家人格教育思想 |
2.2.4 健全人格教育思想 |
2.3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新变化 |
2.3.1 打破教育场域界限 |
2.3.2 形成教育资源协同 |
2.3.3 建立三全育人格局 |
3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方式 |
3.1.1 调查问卷的要素设计说明 |
3.1.2 调查问卷的结构设计说明 |
3.2 调查主体与调查方法 |
3.2.1 调查主体 |
3.2.2 调查方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及数据分析 |
3.3.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3.3.2 上网内容的多元化分析 |
3.3.3 高校网络安全引导教育的现状分析 |
3.3.4 高校网络道德品行教育的现状分析 |
3.3.5 高校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的现状分析 |
3.3.6 高校学生网络空间社交的现状分析 |
3.4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现状概述 |
4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 |
4.1.1 高校网络引导教育较为传统 |
4.1.2 高校人格教育理念相对陈旧 |
4.1.3 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较薄弱 |
4.1.4 网络空间治理能力有待加强 |
4.2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
4.2.1 社会因素 |
4.2.2 学校因素 |
4.2.3 家庭因素 |
4.2.4 个人因素 |
5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总体要求 |
5.1.1 遵循网络时代人格教育规律 |
5.1.2 以立德树人为人格教育之本 |
5.1.3 发挥教师人格力量培育学生 |
5.1.4 网络规范为纲端正学生行为 |
5.2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 |
5.2.1 坚持熏陶性教育原则 |
5.2.2 坚持示范性教育原则 |
5.2.3 坚持主体性教育原则 |
5.2.4 坚持针对性教育原则 |
5.3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体系建构 |
5.3.1 更新网络时代高校人格教育理念 |
5.3.2 优化网络时代高校人格培养方式 |
5.3.3 提高网络时代学生人格自律意识 |
5.3.4 改善网络时代虚拟空间环境治理 |
5.4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的实施路径 |
5.4.1 做好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顶层设计 |
5.4.2 创新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人才培养 |
5.4.3 提高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师资水平 |
5.4.4 强化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保障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网络时代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1.关于研究文献的综述 |
2.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 |
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研究 |
4.关于网络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及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网络时代 |
(二)教学方法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二、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混合学习理论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
三、网络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时俱进发展的切实需要 |
(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课堂活力的客观需要 |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现状及分析 |
一、现状调查及基本情况概述 |
(一)调查对象及基本情况 |
(二)问卷设计 |
(三)问卷发放及回收 |
(四)访谈调研设计 |
二、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对现有教学方法的基本认识 |
(二)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认识 |
(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认识 |
(四)学生对网络环境下产生的新的教学方法的认识 |
(五)教师对网络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认识 |
三、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现状分析 |
(一)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方法 |
1.理论讲授法 |
2.案例教学法 |
3.小组讨论法 |
(二)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教学方法 |
1.雨课堂 |
2.慕课 |
3.翻转课堂 |
(三)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特征分析 |
1.教学方法应用具有混合性 |
2.教学方法推进具有渐进性 |
3.教学方法转变认知态度具有差异性 |
4.教学方法革新具有滞后性 |
(四)网络时代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取得的教学成效 |
1.学生学习获得感有所增强 |
2.学生学习自主性有所提升 |
3.教师运用现代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得到提升 |
4.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活力明显得到提升 |
5.学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推动 |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网络时代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网络学习自觉性与网络时代教学要求不完全匹配 |
1.网络自控能力较差 |
2.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
(二)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网络时代教学要求不完全匹配 |
1.对网络技术手段过度依赖 |
2.对现代教学手段使用不足 |
(三)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网络时代教学要求不完全匹配 |
1.网络载体建设滞后 |
2.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
二、网络时代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大学生受多重思想影响和冲击 |
(二)网络时代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
(三)学校重视力度不到位 |
(四)教学资金短缺导致网络环境建设滞后 |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启示与对策 |
一、网络时代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启示 |
(一)更新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思维 |
(二)加速完善网络基础建设,构建创新载体 |
(三)加快革新教学手段,引入创新技术 |
(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技术能力,树立创新素养 |
二、网络时代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对策 |
(一)学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增强主体意识 |
1.主动提升自身网络素养 |
2.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 |
(二)教师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提升综合实力 |
1.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技术能力 |
2.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养 |
(三)学校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
1.完善校园网络载体建设 |
2.建立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 |
3.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网络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现状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思政教育 |
1.2.2 网络思政教育 |
1.2.3 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管理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网络时代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1 网络时代对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机遇 |
2.2 网络时代对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挑战 |
第3章 网络时代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调查 |
3.1 研究方法 |
3.2 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调查结果 |
3.3 学校思政教育管理状况工作状况调查结果 |
第4章 网络时代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4.1 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理念落后 |
4.2 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管理队伍水平有待提升 |
4.3 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管理途径创新性不足 |
4.4 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管理效果缺乏有效评价和监督机制 |
第5章 网络时代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
5.1 建设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管理模式 |
5.1.1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
5.1.2 加强理论保障扶持力度 |
5.1.3 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
5.1.4 加强思政教育理念创新 |
5.2 建设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队伍 |
5.2.1 提高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队伍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 |
5.2.2 提高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队伍的网络技术 |
5.2.3 完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队伍的网络培训机制 |
5.2.4 优化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队伍结构 |
5.3 创新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管理途径 |
5.3.1 用新媒体鼓励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创新 |
5.3.2 用网络多媒体搭建沟通平台 |
5.3.3 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三自”作用 |
5.4 建立适应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管理效果评测及监管机制 |
5.4.1 建立有效的效果评测体系 |
5.4.2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一: 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状况调查问卷 |
(4)网络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以及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论 |
2.1 网络交往 |
2.1.1 网络交往的含义 |
2.1.2 网络交往的特征 |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
2.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2.3 网络交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2.3.1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 |
2.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交往的作用 |
第三章 网络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
3.1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地位提出挑战 |
3.1.1 动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 |
3.1.2 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性 |
3.1.3 降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话语权 |
3.2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树立提出挑战 |
3.2.1 道德相对主义盛行,大学生陷入价值困惑与冲突 |
3.2.2 主流价值观淡化,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偏移 |
3.2.3 传统优秀价值观受挤压,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受到冲击 |
3.3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提出挑战 |
3.3.1 网络交往易使大学生人际情感迷失 |
3.3.2 网络交往易使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 |
3.3.3 网络交往易使大学生人格扭曲、分裂 |
3.4 网络交往对个人、国家和文化安全提出挑战 |
3.4.1 威胁个人信息安全 |
3.4.2 威胁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3.4.3 威胁文化安全 |
3.5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出挑战 |
3.5.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少针对性 |
3.5.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 |
3.5.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降低 |
第四章 网络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4.1 转变教育模式,迎接思想政治教育者地位削弱的挑战 |
4.1.1 由教师主体、学生客体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转变 |
4.1.2 由单向灌输向多向参与模式转变 |
4.1.3 由单纯依靠思政课程转向思政课程为主课程思政为辅转变 |
4.2 整合教育内容,抵御健全人格培养与正确价值观树立挑战 |
4.2.1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网络时代感 |
4.2.2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
4.2.3 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容 |
4.3 优化教育环境,应对个人、国家和文化安全威胁的挑战 |
4.3.1 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阵地 |
4.3.2 抵御不良信息传入突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防线 |
4.3.3 遏制多元文化入侵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 |
4.4 创新教育方法,直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挑战 |
4.4.1 拓展隐性教育方法,提升教育吸引力 |
4.4.2 注重启发教育方法,凸显教育针对性 |
4.4.3 借鉴互动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实效性 |
4.5 完善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功效 |
4.5.1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与协调机制 |
4.5.2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与约束机制 |
4.5.3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与反馈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5)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
一、核心概念解析 |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
二、理论分析工具 |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
三、问卷整体设计 |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
(一) 身份认同 |
(二) 制度认同 |
(三) 政党认同 |
(四) 文化认同 |
(五) 政策认同 |
(六) 发展认同 |
(七) 小结 |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
(一) 权利认知差异 |
(二) 利益认知差异 |
(三) 政治参与差异 |
(四) 政治沟通差异 |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
(六) 小结 |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四节 国内外关于网络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网络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蕴 |
第一节 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蕴 |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价值 |
第二节 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内涵 |
一、网络时代的内涵 |
二、网络时代的特征 |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
第三章 网络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爱国主义的观点 |
二、列宁的爱国主义思想 |
第二节 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一、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
二、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
三、江泽民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观点 |
四、胡锦涛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观点 |
五、习近平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论述 |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研究 |
第一节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调查分析 |
一、基于网络观察法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 |
二、基于问卷调查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二节 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经验性成就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彰显新时代的特征 |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表达呈现出新特征 |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新媒体对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冲击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运行场所之变 |
二、新媒体削弱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
第二节 错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爱国主义认知的危害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生成理路之变 |
二、错误社会思潮弱化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 |
第三节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的迷惑 |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意义之变 |
二、网络文化冲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 |
第六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要素 |
一、“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提升教师政治素养 |
二、“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
三、“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提升教师道德素养 |
第二节 联动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客体要素 |
一、培养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适应网络的能力 |
二、赋予大学生主动权,推动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
三、加强学生组织构建,形成爱国主义的基层力量 |
第三节 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一、整合网络资源,加强大学生党情国情教育 |
二、利用网络资源,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加强网络宣传教育,巩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
第四节 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 |
一、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抓住大学生的“拔节孕穗期” |
二、举办体现网络时代特征的教学活动,抢占“网络教育高地” |
三、创新性利用新媒体,找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 |
第五节 营造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环境 |
一、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营造校园虚拟文化氛围 |
二、高度注重家庭教育,联动学校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 |
三、加强自媒体建设,完善互联网法制法规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网络观察法提纲 |
附录 B 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调查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7)“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微时代”的内涵及特征 |
一、“微时代”的内涵 |
二、“微时代”的特征 |
第二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论述 |
一、理想信念的内涵及特征 |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特征 |
第二章 “微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
第一节 “微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新机遇 |
一、“微时代”扩大师生交往范围和交往方式 |
二、“微时代”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资源 |
三、“微时代”拓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平台 |
第二节 “微时代”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新挑战 |
一、“微时代”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更易模糊动摇 |
二、“微时代”削弱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权 |
三、“微时代”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受冲击 |
第三章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问题 |
一、“微时代”的新特征冲击大学生理想信念 |
二、“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缺乏鲜活度 |
三、“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滞后 |
四、“微时代”高校教师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
五、“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更复杂 |
第二节 “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部分大学生对“微时代”应对能力不强 |
二、教育内容与“微时代”的发展脱节 |
三、教育方式与“微时代”特征不适应 |
四、部分教师对“微时代”适应力不足 |
五、相关主体的监管力度不大 |
第四章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引导大学生增强“微时代”应对能力 |
一、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
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 |
三、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
第二节 充实“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方向 |
二、将“微时代”热点话题引入教学过程 |
三、及时更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资源 |
第三节 创新“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 |
一、转换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方式 |
二、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
三、主动利用微媒介开展课外教育 |
第四节 发挥“微时代”高校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一、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 |
二、培育教师的微文化素质 |
三、提升教师的媒介运用能力 |
第五节 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环境 |
一、完善社会监管制度,提升社会监管能力 |
二、加强家庭教育,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
三、巩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有序的校园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大数据时代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
(三)简要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一章 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理论概述 |
一、相关的概念界定 |
(一)大数据与大数据时代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
二、运用大数据加强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意义 |
(一)有利于构建良好网络舆论环境,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
(二)有助于培养特色人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三)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的创新,繁荣校园网络文化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话语权的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舆论思想 |
二、西方着名学者的话语权主张 |
(一)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 |
(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
(三)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话语权的观点 |
(一)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观点 |
(二)习近平关于网络舆论的思想 |
(三)习近平关于大数据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 |
第三章 大数据时代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现状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的方法 |
二、大数据时代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发展变化 |
(一)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体变化 |
(二)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客体变化 |
(三)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载体变化 |
三、大数据时代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网络话语被关注度低 |
(二)网络话语权相对滥用 |
(三)网络话语权传播力较弱 |
(四)网络话语权调控力削弱 |
(五)网络话语权影响力减弱 |
四、大数据时代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网络话语权主体自身的局限 |
(二)网络话语自身陈旧落后 |
(三)网络话语权传播平台建设不完善 |
(四)网络话语权管控机制亟待健全 |
(五)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 |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加强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对策 |
一、构建网络话语权共同体 |
(一)以教育者为主导,赢得话语主动权 |
(二)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尊重网络话语权 |
二、创新网络话语 |
(一)创新网络话语内容,提升话语感召力 |
(二)改进网络话语形式,提升话语吸引力 |
三、打造网络话语权大数据平台 |
(一)建立网络话语大数据库,优化传播平台 |
(二)运用全媒融合,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平台 |
(三)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反馈平台 |
四、完善网络话语权相关机制 |
(一)利用法律法规,净化网络话语权法治环境 |
(二)建立数据舆情监控机制,引领网络舆论导向 |
(三)强化网络话语文化管理,建立和谐网络生态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来源、理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
1.选题的来源 |
2.理论依据 |
3.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高校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 |
(一)概念的界定和厘清 |
1.网络文化 |
2.校园文化 |
3.高校网络文化 |
(二)高校网络文化的特征 |
1.传播特征 |
2.主体特征 |
3.结构特征 |
4.新时代新特点 |
(三)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主要内容 |
1.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 |
2.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原则 |
3.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载体 |
4.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条件 |
5.高校网络文化育人途径 |
二、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具体实施 |
1.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实施情况 |
(二)高校网络文化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学生网络使用情况 |
3.学生网络平台学习情况 |
4.学生关注高校网络平台情况 |
5.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建设情况 |
6.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主体情况 |
7.高校网络文化队伍建设情况 |
8.高校网络文化体制机制情况 |
9.高校网络文化监督反馈情况 |
10.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影响因素 |
11.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调查结论 |
(三)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高校网络文化育人队伍不精良 |
2.高校网络文化传播引导力不足 |
3.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建设不充分 |
4.高校网络文化体制机制不健全 |
5.高校网络文化的舆论监管不力 |
6.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主体单一化 |
(四)外界复杂文化冲击高校网络文化 |
1.复杂的社会网络文化环境 |
2.西方社会文化思潮的渗透 |
三、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提升对策研究 |
(一)建立和完善网络文化育人队伍 |
1.组建网络文化育人专业化队伍 |
2.优化网络文化育人队伍结构 |
3.加强网络文化育人队伍的培训 |
(二)丰富和发展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内容 |
1.筑牢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中的领导地位 |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活动 |
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高校网络文化育人 |
(三)加强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平台建设 |
1.加强对高校传统网站建设 |
2.优化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 |
3.推动高校网络全媒体融合 |
(四)完善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体制机制 |
1.健全高校网络文化育人领导体制 |
2.加强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制度保障 |
3.完善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监督机制 |
(五)把好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宣传舆论关 |
1.净化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环境 |
2.加强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舆论宣传 |
3.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文化氛围 |
(六)整合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主体合力 |
1.牢牢把握党对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领导 |
2.加强高校学生参与网络文化育人建设 |
3.注重教师对网络文化育人风气的引导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10)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一章 网络环境与大学生政治素养概述 |
第一节 网络环境的含义与特征 |
一、网络环境的含义 |
二、网络环境的特征 |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内涵 |
一、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含义 |
二、大学生政治素养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的特征 |
一、理想性与现实性交替 |
二、稳定性和可塑性并存 |
三、理智性与非理性交织 |
第四节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
一、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时代呼唤 |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 |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与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存在的问题 |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知水平有待深化 |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信仰不够坚定 |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鉴别能力有待提高 |
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有待增强 |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网络社会环境复杂影响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 |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政治素养教育创新性不高 |
三、网络环境下家庭政治素养教育责任弱化 |
四、大学生利用网络提升政治素养的自主性较弱 |
第三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对策 |
第一节 优化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的网络社会环境 |
一、加强社会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政治素养提升氛围 |
二、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构建网上政治素养教育阵地 |
三、依法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形成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
第二节 推动网络环境下高校政治素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 |
一、完善网络环境下高校政治素养教育内容 |
二、创新网络环境下高校政治素养教育方式 |
三、提高高校教师的网络素养和政治水平 |
四、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政治文化建设 |
第三节 重视网络环境下家庭政治素养教育的引导作用 |
一、营造网络环境下家庭政治素养教育氛围 |
二、更新网络环境下家长政治素养教育理念 |
三、提高网络环境下家长网上网下的政治素养 |
四、履行家长监督管理子女网络政治行为的职责 |
第四节 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的自我提升 |
一、提高网络环境下政治素养的自我认识能力 |
二、加强网上网下政治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 |
三、强化网上网下政治活动的自我实践能力 |
四、提升网络环境下政治素养的自我评价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网络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和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高校完善人格教育研究[D]. 孟姝妤.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网络时代大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D]. 杜林姗. 大理大学, 2021(10)
- [3]网络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现状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毛毳.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4]网络交往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张雅萍.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5]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
- [6]网络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郝晓文.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6)
- [7]“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梅立菊. 青岛大学, 2020(02)
- [8]大数据时代云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研究[D]. 韩颖.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9]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研究[D]. 钟敏丰.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10]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素养提升研究[D]. 徐焕.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