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2气田优质砂岩储层控制因素及孔隙演化

克拉2气田优质砂岩储层控制因素及孔隙演化

一、克拉2气田优质砂岩储层控制因素与孔隙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操应长,远光辉,杨海军,王艳忠,刘可禹,昝念民,葸克来,王健[1](2022)在《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与优质储层成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是全球油气勘探的"三新"领域之一,整体低渗-致密背景下相对高孔/高渗的优质储层是深层—超深层勘探的甜点。勘探实践和研究表明,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深度为4~8 km)碎屑岩仍可发育原生孔隙主导型、次生孔隙主导型、孔-缝复合型和裂缝主导型优质储层;在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优质储层中,古生界储层以次生孔隙型为主、原生孔隙型为辅,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储层以原生孔隙型为主、次生孔隙型为辅,新生界储层原生孔隙型和次生孔隙型均可大量发育,且中生界勘探突破深度整体深于古生界和新生界。浅层—深层多成因溶解成孔作用控制了深层—超深层储层中次生孔隙的发育,构造作用控制了裂缝的发育,早期胶结作用(绿泥石包壳、碳酸盐胶结壳)、浅层流体超压、烃类早期充注和低时间—温度指数(TTI)型埋藏史—热演化史控制了不同地质背景下储层中孔、缝向深层—超深层的有效保存。深层—超深层优质油气储层的发育是有利的沉积作用、埋藏史—热演化史、流体压力史、成岩史—孔隙演化史—油气充注史等相互耦合的结果,其发育存在:(1)中—浅层流体超压、中—浅层油气充注主控的原生孔隙主导型,(2)浅层绿泥石包壳主控、中—浅/深层油气充注的原生孔隙主导型,(3)早期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超压主控、中—深层油气充注的原生孔隙主导型,(4)地表淋滤成孔、中—浅层油气充注主控的次生孔隙型,(5)多成因溶解主控—晚期烃类充注的次生孔隙型5种典型模式。缺少大规模断裂系统沟通时,埋藏溶解作用增孔量有限,多种类型的"浅成-深保"是深层—超深层优质油气储层发育的关键。碎屑岩油气储层孔隙的保存极限决定了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下限,深层—超深层油气储层中"烃-水-岩"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持续影响储层质量和油气质量演化,高温高压条件下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机理及其约束的储层孔隙保存极限深度是下一步研究重点。

杨海军,李勇,唐雁刚,雷刚林,周鹏,周露,许安明,郇志鹏,朱文慧,陈维力,胡春雷,杨敬博[2](2021)在《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克深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部,是继克拉2气田之后发现的又一大型气田。自2008年获得重大突破以来,克深气田相继发现了克深2、克深5和克深8等一批大—中型气藏,这些气藏具有超深、高压—超高压、特低孔和中—低渗等特征,其天然气地质储量达万亿立方米,建成产能近100×108m3,是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主力产区。克深气田位于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叠瓦逆冲构造中,其结构包括由盐上顶蓬构造、塑形流变的盐岩以及盐下断背斜构造群构成的大型楔形冲断体。克深气田的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三角洲砂岩广泛分布,与上覆古近系巨厚膏盐层形成优越的储-盖组合;深层三叠系—侏罗系的油气沿喜马拉雅晚期成排成带的断裂体系垂向运移,沿盐下储集层内的裂缝体系横向输导,从而形成背斜、断背斜型高压油气藏群。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处理、挤压型盐相关构造建模和裂缝型低孔砂岩储层评价等技术为克深气田勘探目标的落实奠定了基础;高温高压超深层低孔砂岩气藏测井采集与评价、裂缝型低孔砂岩气藏高效开发等技术为克深气田的高效勘探开发和快速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史超群,张慧芳,周思宇,王佐涛,蒋俊,章学岐,左小军,娄洪,王振鸿,陈常超[3](2020)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秋里塔格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深层、高产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文中认为为了进一步扩大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储层的勘探成果,明确储层的形成机理,基于钻井、录井、普通薄片、铸体薄片、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和物性分析等资料,系统开展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和秋里塔格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对比研究。秋里塔格地区白垩系储层粒级粗、长石含量低、岩屑含量高(以沉积岩岩屑为主);填隙物含量略低、杂基含量高、胶结物含量低;物性相对好,为低孔特低渗储层,具有排驱压力较高、孔喉半径中—小、细—微细喉的特征;压实作用中等,胶结作用中等,溶蚀作用较强,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存。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储层粒级细,以中、细砂岩为主,长石含量高,岩屑含量低,少量沉积岩岩屑;填隙物总量略高,杂基含量低,胶结致密;面孔率普遍较低,微裂缝普遍;物性差,为超低孔超低渗储层,具有排驱压力高、孔喉半径特小、微细喉的特征;压实作用强、胶结致密、溶蚀作用弱,裂缝对储层孔隙的贡献有限,却大大改善了储层的渗透性能。

刘宇坤[4](2020)在《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及应用》文中提出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为国内外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由于碳酸盐岩岩性致密,其孔隙流体超压与骨架应力的经验关系、超压地球物理响应不明确,造成超压预测十分困难。论文研究目标是创新研究思路,探索不同于碎屑岩超压预测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以川东北普光-毛坝地区为研究区,分析研究区碳酸盐岩地层超压形成及演化机制,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开展碳酸盐岩超压弹性参数、纵横波速度实验等岩石物理模拟实验,分析碳酸盐岩地层的岩石与流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适用于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理论模型,利用多种岩石物理模型、岩石物性参数与纵、横波速度求取开展地层超压预测所需的岩石弹性参数,在川东北普光-毛坝地区实现了依据钻测录井资料和地震AVO资料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并用实测数据检验了可行性并开展了误差分析。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普光、毛坝构造飞仙关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在187Ma~140Ma普遍发育古超压,储层温度始终处在150℃以上,原油裂解气为主要的增压机制,可能构造抬升剥蚀对增压也有贡献;现今毛坝构造保持超压特征,而普光为常压构造;两者超压演化机制差异较大;研究区普光、毛坝两类构造的孔隙压力差异演化特征总结为“三异一闭”,即:①沉积相差异:三叠系早期,普光构造飞仙关组-长兴组地层较毛坝等构造具有较好的初始孔隙度,浅埋藏阶段更好的连通性有利于普光构造储层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混合水白云石化的进行。自此开启了普光构造与毛坝构造两种构造差异储层演化、超压演化的开端。②构造抬升剥蚀差异,毛坝构造较普光构造剥蚀厚度大,对在膏岩盖层封闭下形成和保持超压贡献大。③TSR作用差异: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消耗烃类、产生的H2S引起的溶蚀作用均可导致流体压力的减小。普光构造白云岩化热卤水为TSR提供SO42-,因而普光构造高含H2S,压力卸载;毛坝构造除MB-3井长兴组外几乎不含H2S,不存在此泄压机制。④区域膏盐盖层封闭:区域优质膏盐岩盖层是本区普光毛坝气藏、毛坝构造超压保存的必要条件。2、碎屑岩超压预测是以Terzaghi有效应力定理为基础,通过建立超压与不同测井和地震响应参数(主要是纵波速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实现对超压的预测;由于碳酸盐岩岩性致密且岩性和物性极不均一,由于孔隙流体超压与岩石骨架应力关系、超压地球物理响应不明确,使得碳酸盐岩超压预测十分困难。3、碳酸盐岩样品超压岩石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碳酸盐岩饱和岩样纵、横波速度对孔隙压力的变化均有响应,干燥岩样有效应力的减小直接影响其骨架弹性模量的变化,说明碳酸盐岩地层超压仍然可以利用纵、横波速度、岩石弹性模量的响应加以预测,但这种响应并不像碎屑岩超压响应的那样显着。根据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和广义胡克定律可知,岩石在孔压与围压作用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可由构成碳酸盐岩单元的饱和岩石弹性模量、岩石基质、骨架弹性模量、流体弹性模量的变化表征,由此建立多孔介质弹性力学超压预测理论模型。此模型不受超压成因机制的限制,理论上适用于绝大多数沉积地层的超压预测。其中岩石总体弹性模量可由纵、横波速度计算获得,利用岩石物理模型结合岩石基础物性参数分别计算岩石骨架、流体弹性模量进而可实现碳酸盐岩超压预测。4、在利用测井资料预测超压过程中,由于不同频率弹性波所引发岩石频散和衰减的差异性,岩石骨架弹性模量的计算应根据所利用声波资料的频段选择能有效反映此频段频散和衰减的流-固双相介质模型。碳酸盐岩骨架致密,其岩性和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实验模拟数据显示BISQ模型所预测的频散和衰减具有较宽的频率分布范围(103-107Hz),测井频率在其预测有效范围内,BISQ模型更适用于测井资料骨架模量的计算。另外,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和关键参数的计算依赖于测井解释岩性、矿物成分和孔隙度等物性参数的解释精度。因此通过分析适用于碳酸盐岩地层的测井解释模型,开展碳酸盐岩岩性成分、物性的测井综合解释是较准确地预测超压的关键。川东北地区典型超压钻井(双庙1井)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孔隙压力值与已知钻杆实测压力(DST)值接近,相对误差范围在2-10%;预测孔隙压力随深度的变化幅度跳跃明显,较好的反映了与双庙1井碳酸盐岩层段多重非均质性相一致的超压频繁变化的特点,该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说明利用测井资料,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方法提出的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可应用于实际碳酸盐岩地层的超压预测。可进一步通过研究地震资料计算岩石弹性参数的方法,利用该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实现碳酸盐岩地层超压的钻前预测。5、利用地震AVO反演技术可获得纵横波速度,进而获得理论模型预测压力的岩石弹性参数体;地层压力预测结果表明毛坝地区上二叠统-中三叠统碳酸盐岩层系发育超压;而普光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为常压系统;实例应用研究表明,利用弹性力学预测超压的理论模型和多种弹性参数及相关参数模型可实现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预测精度取决于各类相关参数体的客观性及与地质实际的符合程度;利用测井资料预测超压的误差较小,地震资料预测超压的误差相对较大。地震资料所含地质信息具有多解性且更为复杂,在计算压力过程中,必须利用多参数模型通过测井和测试资料获得参数体,其参数获取方法及结果的客观性对压力预测精度有重要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次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研究依据线弹性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属岩石物理学范畴,参数获取模型复杂,实际应用难度大。利用测井资料计算超压过程中,其基本物性资料(孔隙度、岩性组成、含水饱和度等)的解释非常重要,应选择适用于碳酸盐岩的测井综合解释模型,细化模型解释步骤,利用关键弹性参数物理模型计算各体积模量和预测超压。地震AVO资料处理和弹性参数获取要求专业性更强,利用弹性力学理论模型和地震AVO技术预测碳酸盐岩地层超压还需要借助一些统计性关系,参数获取方法和压力预测精度能够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石坚[5](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延长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长6和长8油层组作为延长组主力产油层位之一,属于典型的低渗透储层,近年来含油面积不断扩大、探明储量不断增加,显示出良好的增储潜力,但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影响,造成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对高孔渗区域分布特征模糊不清,储层质量的分类评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严重制约了该区进一步油气勘探的发展。因此,运用岩心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图像粒度、图像孔隙、X衍射、镜质体反射率、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以及真实砂岩微观水驱油等多实验方法结合,系统地开展胡尖山地区长6和长8储层的储层岩石学、物性、成岩作用、成岩相、微观孔隙结构、可动流体赋存、渗流等特征以及储层质量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多方法相互结合开展储层定量分类评价,最终对研究区有利区域进行优选。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长6储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为深灰色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高,平均为13.4%,孔隙度平均为10.67%,渗透率平均为0.53×10-3μm2;长8储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多为灰色、深灰色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部分区域发育少量的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高,为14.2%,孔隙度平均为8.73%,渗透率平均为0.53×10-3μm2。长6储层物性相比长8储层较好,均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2.长6和长8储层的孔隙度受到压实作用破坏程度最大,造成孔隙度损失率分别为50.54%、52.86%,早期胶结—交代过程造成孔隙度损失率较低,分别为3.96%、4.35%,中晚期胶结—交代过程造成孔隙度损失率相比前期严重,分别为6.42%、7.81%,溶蚀过程增加孔隙度分别为2.21%、3.13%。长8储层受到成岩作用的影响相比长6储层大。3.目前储层成岩期次整体普遍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少部分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提出研究区4类成岩相,其中绿泥石膜剩余粒间孔相最终计算孔隙度最大,平均为11.65%,长石溶蚀相溶蚀孔隙度增加最多,平均为4.19%,粘土矿物胶结微孔相因中晚期胶结作用损失孔隙度最多,平均为9.01%,碳酸盐胶结致密相受到压实作用导致孔隙度损失最少,而受到早期胶结作用导致孔隙度损失最大,平均为17.74%。4.利用常规交汇图法和Fisher判别分析法开展成岩相测井响应识别对比分析,研究区较为复杂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使常规交汇图法重叠率较高,而通过Fisher判别分析法构建成岩相测井曲线判别函数,区分度有显着提高,能更加准确地定量区分研究区不同成岩相类型。5.粒间孔为研究区最主要孔隙类型,长石溶孔次之;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喉道为主;孔隙结构类型以Ⅲ类为主,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孔喉半径大小对储层渗透率影响程度最大,相对小孔喉贡献着约2%的渗透率却控制着平均约29.5%的汞饱和度,说明其对储层渗流能力产生的影响很小,不过对于提高储层的储集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区的渗透率大部分由半径大于R50~R60的大孔喉控制。6.核磁共振实验显示研究区长6和长8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整体偏低,平均为36.59%,以Ⅲ类和IV类为主,T2谱曲线在离心前多为双峰形态,离心后多为单峰,驱替方式多以网状和指状为主,驱油效率平均为41.32%。研究区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弛豫时间大于T2截止值对应的相对大孔隙空间的连通程度,孔喉半径大小及分布特征是影响驱油效率的关键。7.不同矿物对长6和长8储层的影响存在差异,对长6储层产生最主要影响的石英、长石和绿泥石三种矿物各自均与储层物性表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对长8储层影响最大的伊利石和碳酸盐两种矿物各自均与储层物性表现出负相关关系,说明不同矿物影响程度的差异也是造成长8储层物性相比长6储层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8.结合多元综合分类系数法与成岩相测井定量表征方法,构建成岩相指数,由点至面开展研究区储层定量分类评价,划分为4种等级类型,并在此基础上,以Ⅰ类、Ⅱ类储层为主,结合烃源岩特征和试油成果,优选有利目标区。

卿元华[6](2020)在《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文中认为川中凉上段、沙一段是川中致密油的主要勘探层系,致密油资源丰富,但是,因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认识不清晰,使川中致密油勘探开发受到极大制约。因此,利用油藏工程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方法,确定致密油储层下限,进而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通过显微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高压压汞、物性等实验分析,系统分析致密油储层岩石学、储集性及成岩作用等特征;根据泥岩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温度、粘土矿物演化、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及不同自生矿物的赋存关系等,定时反演致密油储层成岩演化和孔隙演化特征;以铸体薄片定量统计为基础,以成岩演化序列为约束条件,定时定量恢复地史时期孔隙演化过程;根据流体包裹体测温、显微荧光分析,结合埋藏史及孔隙定时定量演化特征,明确孔隙演化与主成藏期耦合特征;以储层微观研究认识为基础,充分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开展深入研究,总结致密油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建立起3种不同类型致密油储层的形成模式,为预测致密油储层分布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取得如下成果认识: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储集下限渗透率0.03m D、孔隙度2%,有效下限渗透率0.2m D、孔隙度2.8%。基于储层下限分析结果,根据物性将砂岩分为Ⅰ、Ⅱ、Ⅲ、Ⅳ类,其中,Ⅰ、Ⅱ、Ⅲ类为致密油储层。凉上段、沙一段的致密油储层主要发育于滨浅湖滩坝微相、湖泊三角洲分流河道微相的细、中砂岩内;压实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的最重要因素,与溶蚀作用有关的自生矿物充填是中-晚期砂岩物性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长石、岩浆岩岩屑溶蚀是改善和形成致密油储层的关键因素;孔隙衬里绿泥石、烃类充注是原生孔隙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也是中-晚期次生孔隙形成和保存的重要因素;广泛发育的裂缝主要与晚期燕山运动、早-中期喜马拉雅运动有关,显着提高了致密油储层的渗透率,是致密油储层低孔产油的重要保障。不同类型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凉上段烃类充注型、裂缝-溶蚀型致密油储层因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分别为24.42%、24.32%,加之自生矿物充填,现今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度分别为2.87%、1.11%,中成岩A期是次生孔隙主要发育期,溶蚀增孔量分别为1.25%、3.05%。沙一段衬里绿泥石型、烃类充注型、裂缝-溶蚀型致密油储层因压实作用损失孔隙度分别为23.66%、24.79%、23.0%,以及自生矿物充填,现今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度分别为4.12%、3.70%、1.45%,溶蚀增孔量分别为1.78%、2.33%、2.81%。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经历了3期烃类充注,以第二、第三期为主,第一期为典型的早期烃类充注。储层是在第二期烃类充注过程变得致密(孔隙度<10%)的,然后在整体致密背景下开始第三期烃类充注,表现出“边成藏边致密”的特征,这是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及大规模富集油气的重要因素。川中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溶蚀孔隙主要与中成岩A期的有机酸溶蚀有关;自上而下存在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表现为次生孔隙发育带与沉淀带交替出现,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异常高压的幕式释放、扩散作用、热对流使溶蚀产物迁移出溶蚀带。最后,根据有利于致密油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主要是衬里绿泥石、溶蚀作用、烃类充注和裂缝)、古构造及沉积微相分布特征,实现了对致密油储层分布的综合预测。

张月[7](2020)在《强构造裂缝发育体系下的超深层碎屑岩储层流体示踪记录 ——以库车坳陷克深井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例》文中认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井区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巴什基奇克组是埋深超过6000m的超深层碎屑岩储层。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上白垩系地层巴什基奇克组整体上一般表现为两大特点:一是储集物性相对较好,原生粒间孔隙发育,这对于普遍埋深在6000m以下克深井区的碎屑岩地层而显得格外受到重视;二是储集物性平面和垂向非均质性很强,作为埋深超过6000米的超深层碎屑岩储层,库车坳陷克深井区白垩系储层表现为典型的孔缝型储层特征。裂缝的发育与分布是储层储集性能改善的重要因素。库车坳陷克深井区深层储层裂缝体系下流体活跃,主要表现为多尺度、多组分、多期次的胶结充填效应,经历了强烈的多期次构造运动,叠加着多期次流体的改造使得储层的演化过程表现的十分复杂且特殊,这对于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变得十分困难。流体在地层内迁移与交换被认为是一系列成岩改造的主导因素,因此储层和外界流体交换最受关注。然而前人研究中有关流体的活动特征尚未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很少在研究储层成岩流体示踪工作的同时考虑到构造运动的制约,因而结合构造-流体-成岩开展工作,对深层-超深层有效储层的预测与分布规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本篇论文以库车坳陷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为研究靶区,在沉积和构造背景的研究基础上,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等研究方法,结合碳、氧同位素实验分析与流体包裹体测温实验,针对研究区构造裂缝充填情况以及对构造裂缝的充填物质(成岩作用产物)进行期次分析,深入剖析流体的迁移期次,探讨不同井区的充填程度以及充填物的特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克深井区北部构造裂缝充填程度大,南部充填程度低;裂缝充填物北部以方解石充填为主,南部以石膏充填为主。已封隔地层水矿化度表现出南部矿化度的值普遍要高于北部。PH值南部要大于北部,南部地层水偏碱性,北部地层水总体上呈现中-偏碱性。地层水SO42-离子的浓度值南部高,北部低。裂缝具有两期方解石充填的特点,存在两期大规模流体迁移活动,均发生在新近系以来喜马拉雅运动中期。第1期发生距今12.2~7.4Ma,对应地层快速下降再缓慢抬升过程;第2期发生在5.5~3.8Ma,地层发生快速沉降,流体进入裂缝发生胶结充填效应。

李灿雷[8](2019)在《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岩心观察、描述及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测井地质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测井、录井、岩心及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大北—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进行标志层的识别及精细地层划分对比,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确定了砂体展布规律及沉积相的类型,结合沉积正演模拟技术,建立了研究区巴什基奇克组沉积体系演化模式,并通过地质统计的方法,综合构造因素与沉积因素对研究区内油气目标的展布范围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巴什基奇克组发育8个标志层,分别为2个一级标志层、2个二级标志层、4个三级标志层,将巴什基奇克组分为bsⅠ、bsⅡ、bsⅢ3个油组。bs I油组划分为2个砂组,进一步划分出4个小层;bsⅡ油组划分为3个砂组,进一步划分出11个小层;bsⅢ油组划分为2个砂组,进一步划分出4个小层。在顶部,bs I油组遭遇不同程度的剥蚀,自东向西剥蚀程度逐渐加强,至大北地区bs I油组完全被剥蚀。巴什基奇克组主要发育含砾砂岩、中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等类型。颜色主要为褐色、棕褐色、浅褐色,整体呈为浅水氧化环境。常见冲刷面、水平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岩相组合主要表现为下粗上细的正旋回沉积特点,局部发育反旋回沉积。巴什基奇克组沉积早期,对应bsⅢ油组为低位体系域,结构成熟度与成分成熟度均较低,表现出近物源重力流和牵引流共存的沉积特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中晚期,bsⅡ油组与bs I油组分别对应湖侵体系域与高位体系域,结构成熟度与成分成熟度均较高,表现出远源牵引流的沉积特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重矿物及岩石组分特征均呈现出由北部天山指向南部湖盆的物源供应特点。巴什基奇克组砂体连片分布,垂向上表现为多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交错叠置,单层厚度大;平面上以条带状最为发育,部分为片状或者透镜状,全区发育多个砂体高值带,形态为近南北向展布,其中bsⅡ油组砂体发育厚度大,孔渗物性好,为优质储层。根据砂体展布规律及沉积相特征,应用地质统计的方法,分析研究区巴什基奇克组有效储层特点及展布规律,认为该区主要为裂缝发育储层与原生孔隙度保护型两类储层,并综合考虑构造因素与沉积因素对发育优势砂体储层的有利油气目标勘探区进行了预测。

毛亚昆[9](2019)在《库车坳陷前陆冲断带下白垩统砂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文中研究指明库车前陆冲断带早白垩世发育三角洲平原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层孔隙度在6%~12%之间,渗透率主要为0.01×10-3μm2~1×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致密储层。1、砂岩在埋藏过程中经历了早期正常埋藏成岩作用和晚期构造成岩作用两大阶段。早期埋藏成岩作用可分为三个时期:早白垩世(砂岩沉积-早白垩世末)为浅埋藏(1000m±)弱压实弱硅质强钙质胶结时期;晚白垩世进入构造抬升及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和长石表生溶蚀期;古近纪-新近纪康村末进入再埋藏、弱膏质及中弱钙质胶结期;库车组沉积期及以后,进入构造成岩作用阶段,为深埋藏构造强挤压成岩期。2、埋藏成岩作用阶段砂岩经历了孔渗均一减小过程;晚期构造强挤压成岩阶段砂岩经历了由减孔微降渗到减孔造缝促溶增渗、减孔减渗三个阶段,分别形成受正常埋藏压实胶结控制的孔渗相对较好的储层和受构造强烈挤压控制的低孔低渗的致密储层。砂岩储集空间包括八类孔隙(残余粒间孔、残余粒间溶孔、晚期粒间溶蚀扩大孔、晚期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杂基与胶结物及粒内微孔)三种裂缝(张裂缝、剪切网状缝、调节缝)。3、不同构造部位储层演化存在差异。在南北方向:从冲断带上盘的克拉地区至下盘的克深地区,构造挤压逐渐增强,物性逐渐变差,但越过强挤压带后物性开始变好;在东西分段上,西部大北地区挤压强于东部克深地区,裂缝发育、孔渗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垂向上,储层中和面以上处于张性环境,孔隙保存好,发育张性高角度缝,溶蚀强,储层物性好;中和面以下处于挤压环境,孔隙保存差,发育剪性网状缝,溶蚀弱,物性差。4、不同岩性由于其原始组构和孔隙发育程度的差异,其后期成岩特征与孔隙演化也不同,导致最终物性不同。细砂岩分选好,原始孔隙发育,早期压实弱,碳酸盐胶结发育,后期易溶蚀,形成溶孔与残余压实孔储层,孔渗好。粉砂岩粒度细,粘土杂基多,碳酸盐胶结强,物性差;不等粒砂岩分选差,原始孔隙度低,但渗透率中等。5、前陆冲断带砂岩储层演化在时间上具有早晚分期、空间上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段、垂向分层、在岩性上具有分类的特点。沉积背景、古气候、埋藏过程、低古地温及构造挤压等多种因素控制储层质量,构造部位及不同部位的构造挤压强度最终控制了储层物性。克拉苏大断裂上盘储层最好,上盘紧邻冲断带的储层次之,下盘紧邻冲断带的位置挤压最强,物性最差。

李丹[10](2019)在《库车坳陷克深地区白垩系储层结构非均质性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储层结构非均质性是客观存在的、在特定空间上的单个或多个属性差异的组合。储层结构非均质性影响储层内部流体流动的方向,导致了储层成岩演化及油气成藏过程的差异。研究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坳陷克深地区,白垩系自上而下发育巴什基奇克组、巴西盖组、舒善河组以及亚格列木组,以巴什基奇克组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在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结构非均质性的研究。沉积体系控制了砂、泥岩的分布特征,决定了储层结构非均质性的发育规律。巴什基奇克组一段和二段的沉积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优势沉积相带为水下分流河道与心滩。沉积相的差异体现在不同沉积微相具有不同的岩石组合类型,最常见的岩石组合类型为厚层砂夹薄层泥与厚层砂与薄层泥互层。砂层组尺度的结构非均质性是通过隔夹层影响的。研究区共发育泥质隔夹层、物性隔夹层以及钙质夹层这三种类型。泥质隔层发育在河道砂体间分流间湾处,泥质夹层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及心滩中;钙质夹层主要发育在河道砂体底部或心滩砂体内部;物性隔层发育在河道砂体之间,岩性为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物性夹层发育在河道砂体内粒度较细处。利用隔层密度参数(Dk),在平面上表征隔层的发育情况。分析储层物性特征在平面及剖面的分布规律,结合隔层密度、孔渗参数与沉积优势相带,得到有利储层的发育区。建立研究区的沉积模拟模型,将盆地演化与储层发育相联系,从原始成因上分析储层结构非均质性形成机理。对储层在不同层次控制下的分布特征、形成机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研究区剖面上结构非均质性具有巴什基奇克组一段强二段弱的规律;平面上巴什基奇克组一段储层结构非均质性具有东西弱中部强、巴什基奇克组二段储层结构非均质性具有中西强东部弱的规律;空间上受沉积相控。这为分析后期成岩及成藏过程的差异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克拉2气田优质砂岩储层控制因素与孔隙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克拉2气田优质砂岩储层控制因素与孔隙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与优质储层成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层—超深层的界限及其内涵
2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勘探现状
    2.1 全球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
    2.2 中国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
3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特征
    3.1 深层—超深层储层岩石学特征
    3.2 深层—超深层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
    3.3 深层—超深层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1) 原生孔隙主导型。
        (2) 次生孔隙主导型。
        (3) 次生孔隙-裂缝复合型。
        (4) 裂缝主导型。
4 深层—超深层储层有效储集空间成因
    4.1 次生孔隙形成机制
        4.1.1 大气淡水淋滤成孔机制
        4.1.2 有机质热演化生酸溶蚀成孔机制
        4.1.3 黏土矿物转化生酸和黏土-碳酸盐矿物反应生酸溶蚀成孔机制
        4.1.4 硅酸盐矿物逆风化生酸溶解成孔机制
        4.1.5 BSR和TSR溶解成孔机制
        4.1.6 碳酸盐矿物倒退溶解成孔机制
        4.1.7 深部热液溶解成孔机制
        4.1.8 碱性溶解成孔机制
    4.2 (微)裂缝的形成机制
    4.3 原生(次生)孔隙的保存机制
        4.3.1 早期(浅层)胶结作用
        (1) 颗粒包壳和环边(颗粒微尺度)
        (2) 碳酸盐胶结壳(砂层大尺度)
        4.3.2 早期烃类充注
        4.3.3 浅层发育的流体超压
        4.3.4 低时间—温度指数型埋藏史—热演化史组合
5 深层—超深层优质油气储层发育模式
    5.1 “中—浅层流体超压、中—浅层油气充注主控”的原生孔隙主导型
    5.2 “浅层绿泥石包壳主控、中—浅/深层油气充注”的原生孔隙主导型
    5.3 “早期长期浅埋—晚期快速深埋超压主控、中—深层油气充注”的原生孔隙主导型
    5.4 “地表淋滤成孔、中—浅层油气充注主控”的次生孔隙主导型
    5.5 “多成因溶解成孔主控、中—晚期烃类充注”的次生孔隙主导型
6 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储层研究方向
    6.1 深层—超深层高温高压油气藏中“烃-水-岩”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机理
    6.2 深层—超深层高温高压油气储层孔隙有效保存下限深度的确定
7 结 语

(2)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克深气田的勘探开发历程
    1.1 克拉2大气田发现之后的勘探低谷
    1.2 克深2气藏、克深5气藏风险勘探的突破
    1.3 大面积山地三维地震勘探的实施和克深气田的全面突破
2 区域地质概况
3 石油地质特征
    3.1 构造特征
    3.2 储层特征
        3.2.1 沉积特征
        3.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3.2.3 储层物性特征
        3.2.4 储集空间特征
    3.3 盖层特征
    3.4 气藏特征
4 克深地区大油气田的主控因素
    4.1 三叠系—侏罗系生烃中心
        4.1.1 烃源岩厚度大、范围广、丰度高、类型好、热演化程度高
        4.1.2 烃源岩空间叠置,生烃强度高、生烃量大
    4.2 储-盖组合的空间配置
    4.3 生-储-盖组合与盐下冲断带的叠置关系
    4.4 圈闭类型及时空分布
    4.5 生烃演化与构造运动的匹配
    4.6 油气成藏条件
        4.6.1 源-储间距大
        4.6.2 源-储压差大
        4.6.3 断裂-缝网体系构成的油气输导高速通道
        (1) 断裂的垂向输导
        (2) 裂缝的横向输导
        (3) 断裂-缝网体系的高效输导
        4.6.4 天然气晚期的强充注
        4.6.5 盐下断背斜成藏
5 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5.1 复杂山地三维地震采集与处理技术
        5.1.1 高密度较宽方位山地三维地震采集
        5.1.2 起伏地表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
    5.2 挤压型盐相关构造分层建模技术
    5.3 高温高压超深层低孔砂岩气藏测井采集与评价技术
        5.3.1 基于三孔隙度差值的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5.3.2 基于裂缝型低孔砂岩储层气、水指数的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5.3.3 基于裂缝影响因素下流体压缩系数的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5.3.4 高陡构造、强挤压应力条件下的测井视电阻率校正技术
    5.4 复杂山地复合盐层超深井钻探技术
        5.4.1 高压盐水层的发育特征及处置技术
        5.4.2 欠压实泥岩的发育特征及处置技术
    5.5 超深层高温高压低孔砂岩储层改造提产技术
    5.6 超深层超高压裂缝型砂岩气藏高效开发技术
6 结 论

(3)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秋里塔格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深层、高产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储层特征对比
    2.1 岩石学特征对比
    2.2 储集空间特征对比
    2.3 物性特征对比
    2.4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对比
3 储层控制因素探讨
    3.1 原始沉积条件控制了储层物性特征
        3.1.1 沉积微相和岩相
        3.1.2 沉积参数
    3.2 成岩、构造作用对储层品质的后期改造
        3.2.1 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的破坏程度
        3.2.2 胶结、交代作用对储层物性的破坏
        3.2.3 溶蚀作用对储层品质的改善
        3.2.4 构造裂缝对储层物性的改善
4 结论

(4)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超压成因研究现状
        1.3.1.1 压实不均衡
        1.3.1.2 孔隙流体膨胀
        1.3.1.3 压力传递
        1.3.1.4 构造作用
        1.3.1.5 其它超压成因机制
        1.3.2 超压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3.3 研究区勘探及研究现状
        1.3.4 存在问题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4.1 总体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5 完成工作量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川东北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演化
        2.2.1 地层沉积特征
        2.2.1.1 侏罗系
        2.2.1.2 三叠系
        2.2.1.3 二叠系
        2.2.1.4 石炭系
        2.2.1.5 志留系
        2.2.2 沉积演化特征
第三章 普光毛坝地区超压分布特征及超压成因演化分析
    3.1 研究区碳酸盐岩层系实测压力分布特征
    3.2 川东北普光毛坝地区超压成因机制
        3.2.1 烃类生成对超压影响
        3.2.2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改造储层对超压的影响
        3.2.3 构造作用对超压影响
    3.3 不同压力系统孔隙压力演化分析
第四章 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超压预测理论模型
    4.1 超压岩石物理模拟实验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样品和流程
        4.1.3 超压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4.2 多孔介质弹性力学超压预测理论模型
        4.2.1 弹性力学与胡克定律
        4.2.1.1 各向同性固体介质空间应力状态
        4.2.1.2 单向应力下固体材料的弹性本构关系
        4.2.1.3 广义胡克定律
        4.2.2 有效应力概念
        4.2.3 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
        4.2.4 超压预测理论模型推导超压预测数学公式及参数
    4.3 超压预测资料来源
        4.3.1 超压预测所需资料简介
        4.3.2 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联系及区别
    4.4 参数获取方法及相关模型
        4.4.1 岩石基质等效模量计算
        4.4.2 孔隙流体等效体积模量计算
        4.4.3 岩石干骨架等效体积模量计算
        4.4.3.1 Gassmann模型
        4.4.3.2 Kuster-Toks?z模型
        4.4.3.3 其他波传播理论
    4.5 理论模型验证及校正方法
        4.5.1 理论模型验证结果
        4.5.2 理论模型校正方法
第五章 测井资料预测超压技术研究
    5.1 利用测井资料获取参数
        5.1.1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概述
        5.1.2 地层裂缝孔隙度
        5.1.3 岩石矿物成分
        5.1.4 含水饱和度
        5.1.5 测井资料骨架体积模量的计算
    5.2 碳酸盐岩地层测井横波速度预测
    5.3 基于测井资料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
第六章 地震资料钻前超压预测应用研究
    6.1 叠前地震资料AVO岩石弹性参数反演
        6.1.1 叠前同步反演
        6.1.2 典型二维剖面及顺层切片反演结果分析
        6.1.2.1 声波速度反演结果分析
        6.1.2.2 密度反演结果分析
    6.2 基于DNN深度神经网络的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预测
    6.3 基于地震资料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延长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渗透储层研究现状
        1.2.2 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1.2.3 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
        1.2.4 储层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成果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2.2 地层特征
    2.3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特征
        2.3.1 沉积相分析
        2.3.2 沉积相及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第三章 储层基本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类型及碎屑成分特征
        3.1.2 岩石结构特征
        3.1.3 填隙物特征
    3.2 储层物性特征
        3.2.1 储层物性参数特征
        3.2.2 储层物性相关性分析
        3.2.3 储层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 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4.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4.1.1 压实作用
        4.1.2 胶结作用
        4.1.3 溶蚀作用
    4.2 成岩阶段划分及成岩序列
        4.2.1 成岩阶段划分
        4.2.2 成岩序列
    4.3 成岩相划分及分布特征
        4.3.1 成岩相划分
        4.3.2 成岩相分布特征
        4.3.3 不同成岩相孔隙演化特征
    4.4 成岩相测井定量识别
        4.4.1 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
        4.4.2 常规交会图法定量识别
        4.4.3 Fisher判别法定量识别
        4.4.4 应用效果分析
第五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5.1 孔隙及喉道发育特征
        5.1.1 孔隙类型及特征
        5.1.2 喉道类型及特征
    5.2 高压压汞实验表征微观孔隙结构
        5.2.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5.2.2 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5.3 恒速压汞实验技术研究
        5.3.1 恒速压汞实验原理
        5.3.2 实验结果分析
第六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6.1 储层可动流体赋存及影响因素
        6.1.1 核磁共振实验原理
        6.1.2 样品信息及实验结果分析
        6.1.3 可动流体赋存影响因素
    6.2 真实砂岩微观水驱油模型实验研究
        6.2.1 实验简介
        6.2.2 实验过程
        6.2.3 实验结果分析
第七章 低渗透储层质量控制因素分析及综合评价
    7.1 储层质量控制因素分析
        7.1.1 沉积作用的影响
        7.1.2 成岩作用的影响
        7.1.3 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
        7.1.4 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及定量评价
        7.1.5 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7.2 储层综合评价
        7.2.1 储层定性评价
        7.2.2 定量评价参数优选
        7.2.3 多元综合分类系数法定量评价
        7.2.4 基于成岩相测井表征的储层分类评价
    7.3 有利区优选
        7.3.1 烃源岩特征
        7.3.2 有利区优选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层特征
        2.1.1 地层划分
        2.1.2 地层特征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演化
        2.2.2 构造特征
第3章 沉积相特征
    3.1 区域沉积格架
    3.2 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
    3.3 沉积微相纵横向展布
        3.3.1 单井沉积微相
        3.3.2 连井沉积微相
        3.3.3 主要砂体沉积期沉积微相平面分布
第4章 致密油储层下限分析
    4.1 储层下限分析
        4.1.1 储集下限
        4.1.2 有效下限
    4.2 分类评价标准
第5章 致密油储层特征
    5.1 岩石学特征
        5.1.1 成分特征
        5.1.2 结构特征
        5.1.3 岩石类型
    5.2 储集性特征
        5.2.1 储渗空间、喉道类型及组合特征
        5.2.2 孔隙结构特征
        5.2.3 物性特征
    5.3 成岩作用特征
        5.3.1 压实作用
        5.3.2 胶结作用
        5.3.3 溶蚀作用
        5.3.4 交代作用
        5.3.5 破裂作用
    5.4 致密油储层分类
第6章 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特征
    6.1 致密油储层演化特征
        6.1.1 致密油储层定时演化特征分析
        6.1.2 致密油储层孔隙定量演化特征分析
        6.1.3 致密油储层孔隙定时与定量演化特征
    6.2 致密油储层孔隙演化与主要成藏期耦合特征
        6.2.1 成藏期次
        6.2.2 主要成藏期与孔隙演化耦合特征
第7章 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与主控因素
    7.1 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
        7.1.1 原生孔隙保存机理
        7.1.2 溶蚀孔隙形成机理
        7.1.3 裂缝形成机理
    7.2 致密油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7.2.1 沉积微相
        7.2.2 成岩作用
        7.2.3 烃类充注
        7.2.4 裂缝
    7.3 致密油储层分布特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强构造裂缝发育体系下的超深层碎屑岩储层流体示踪记录 ——以库车坳陷克深井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 完成工作量
    1.5 取得成果和认识
第2章 研究区及层段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2 构造属性及演化特征
    2.3 研究层段发育特征
    2.4 研究层段沉积特征
第3章 储层基本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2 储层物性特征
    3.3 储层孔隙类型
    3.4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第4章 构造裂缝发育及充填特征
    4.1 构造裂缝发育特征
    4.2 裂缝充填程度分布特征
    4.3 裂缝充填物质分布特征
第5章 构造流体活动示踪记录
    5.1 取样及测试方法
    5.2 裂缝流体充填期次分析
    5.3 裂缝流体充填与构造活动的耦合关系
第6章 讨论
第7章 主要认识及存在的问题
    7.1 主要认识
    7.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8)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2 扇三角洲与辫状河三角洲研究现状
        1.2.3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认识
        1.5.1 主要工作量
        1.5.2 主要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及构造位置
    2.2 构造特征
    2.3 沉积特征
    2.4 地层发育特征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思路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流程
        3.2.1 标志层的识别及其特征
        3.2.2 沉积旋回的确定
        3.2.3 宏观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
        3.2.4 关键井选取及骨架剖面的建立
        3.2.5 剖面地层对比
        3.2.6 地层平面展布特征
第四章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石学特征
        4.1.2 沉积结构特征
        4.1.3 沉积构造特征
        4.1.4 测井相标志
        4.1.5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4.2 单井相
        4.2.1 DB103 井单井沉积相分析
        4.2.2 KS503 井单井沉积相分析
        4.2.3 KS207 井单井沉积相分析
    4.3 连井剖面相
        4.3.1 大北地区巴什基奇克组横向连井剖面
        4.3.2 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纵向连井剖面
第五章 砂体展布及平面相特征
    5.1 物源分析
        5.1.1 区域背景分析
        5.1.2 重矿物分析
        5.1.3 成分成熟度分析
    5.2 纵向砂体展布特征
        5.2.1 大北地区东西向连井砂体展布特征
        5.2.2 克深地区南北向连井砂体展布特征
    5.3 平面砂体展布特征
        5.3.1 bsⅢ油组砂体展布特征
        5.3.2 bsⅡ油组砂体展布特征
        5.3.3 bsⅠ油组砂体展布特征
        5.3.4 bsⅡ-3 砂组砂体展布特征
        5.3.5 bsⅡ-2 砂组砂体展布特征
        5.3.6 bsⅡ-1 砂组砂体展布特征
    5.4 平面沉积相展布特征
        5.4.1 bsⅢ油组平面相展布
        5.4.2 bsⅡ油组平面相展布
        5.4.3 bsⅠ油组平面相展布
        5.4.4 bsⅡ-3 砂组平面相展布
        5.4.5 bsⅡ-2 砂组平面相展布
        5.4.6 bsⅡ-1 砂组平面相展布
    5.5 沉积体系演化
        5.5.1 bsⅢ油组沉积体系演化
        5.5.2 bsⅡ油组沉积体系演化
        5.5.3 bsⅠ油组沉积体系演化
第六章 有利区预测
    6.1 储层有效性分析
    6.2 有利区范围展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库车坳陷前陆冲断带下白垩统砂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论文题目来源
    1.2 论文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储层演化模式研究进展
        1.3.2 储层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3.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思路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前陆冲断带构造演化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早白垩世沉积环境
    2.4 埋藏史和热演化史
第3章 前陆冲断带砂岩岩石学和物性特征
    3.1 不同部位砂岩组分与岩石类型
    3.2 不同部位砂岩填隙物组分特征
    3.3 不同部位碎屑颗粒结构特征
        3.3.1 粒度特征
        3.3.2 分选特征
        3.3.3 磨圆特征
    3.4 岩石学特征变化规律
    3.5 不同构造部位物性及孔隙发育特征
        3.5.1 物性特征
        3.5.2 孔隙发育特征
第4章 前陆冲断带成岩作用特征及差异
    4.1 压实作用
        4.1.1 压实类型
        4.1.2 不同构造部位压实作用存差异
    4.2 胶结作用
        4.2.1 胶结类型及分布特征
        4.2.2 不同构造部位胶结作用差异
    4.3 溶蚀作用
        4.3.1 溶蚀类型
        4.3.2 不同构造部位溶蚀作用差异
    4.4 破裂作用
        4.4.1 裂缝类型及发育特征
        4.4.2 不同构造部位裂缝发育差异
第5章 前陆冲断带砂岩成岩序列与孔隙演化过程
    5.1 前陆冲断带成岩演化过程
        5.1.1 埋藏成岩作用演化阶段
        5.1.2 构造成岩作用演化阶段
    5.2 前陆冲断带成岩演化差异
        5.2.1 南北向储层演化差异
        5.2.2 东西段储层演化差异
    5.3 前陆冲断带孔隙演化模式
        5.3.1 孔隙演化过程
        5.3.2 冲断带上盘孔隙演化模式
        5.3.3 冲断带下盘孔隙演化模式
    5.4 前陆冲断带储层成因
        5.4.1 沉积背景
        5.4.2 埋藏过程
        5.4.3 低古地温及膏盐岩
        5.4.4 构造挤压作用
第6章 前陆冲断带储层控制因素
    6.1 储层演化控制因素
        6.1.1 沉积作用对储层演化的控制
        6.1.2 成岩作用对储层演化的控制
        6.1.3 构造作用对储层演化的控制
    6.2 前陆冲断带储层物性分布模式
        6.2.1 构造-成岩相-有利储层分布
        6.2.2 储层物性空间分布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库车坳陷克深地区白垩系储层结构非均质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结构非均质性
        1.2.2 克深地区储层非均质性
        1.2.3 储层结构非均质性研究方法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可行性分析
    1.5 完成的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1.5.1 主要工作量
        1.5.2 主要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区域地理及构造位置
    2.2 构造特征
    2.3 沉积特征
    2.4 地层及层序特征
第三章 沉积特征及结构差异
    3.1 地层划分及对比
        3.1.1 界面的识别
        3.1.2 单井地层划分
        3.1.3 地层划分连井剖面
    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2.1 沉积相标志
        3.2.2 沉积微相特征
        3.2.3 不同类型沉积微相的岩石结构差异
第四章 隔夹层特征及结构差异
    4.1 隔夹层的识别
        4.1.1 隔夹层的识别特征
        4.1.2 隔夹层层次结构分析
    4.2 隔夹层的剖面展布特征
        4.2.1 砂层组间的隔层分布特征
        4.2.2 砂层间隔层分布特征
        4.2.3 单砂层间隔层分布特征
        4.2.4 单砂层内夹层分布特征
    4.3 沉积因素导致的隔夹层分布差异
        4.3.1 沉积因素导致的泥质隔夹层分布
        4.3.2 沉积因素导致的钙质夹层分布
        4.3.3 沉积因素导致的物性隔夹层分布
    4.4 隔层的平面展布特征
第五章 储集物性特征
    5.1 储集物性的差异
        5.1.1 储层孔渗剖面表征
        5.1.2 储层孔渗平面表征
    5.2 储层综合表征
        5.2.1 巴什基奇克组一段储层表征
        5.2.2 巴什基奇克组二段储层表征
第六章 基于沉积模拟的结构非均质性分析
    6.1 参数的确定
        6.1.1 确定研究区范围及时间跨度
        6.1.2 模拟参数的确定
    6.2 模拟结果
        6.2.1 埋深图
        6.2.2 沉积模型
    6.3 模型的验证
        6.3.1 单井验证
        6.3.2 连井对比
    6.4 盆地演化对储层结构非均质性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克拉2气田优质砂岩储层控制因素与孔隙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油气勘探现状与优质储层成因研究进展[J]. 操应长,远光辉,杨海军,王艳忠,刘可禹,昝念民,葸克来,王健. 石油学报, 2022
  • [2]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杨海军,李勇,唐雁刚,雷刚林,周鹏,周露,许安明,郇志鹏,朱文慧,陈维力,胡春雷,杨敬博. 石油学报, 2021(03)
  • [3]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秋里塔格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深层、高产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 史超群,张慧芳,周思宇,王佐涛,蒋俊,章学岐,左小军,娄洪,王振鸿,陈常超.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08)
  • [4]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及应用[D]. 刘宇坤.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5]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地区延长组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D]. 石坚. 西北大学, 2020
  • [6]川中侏罗系凉上段-沙一段致密油储层形成机理[D]. 卿元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强构造裂缝发育体系下的超深层碎屑岩储层流体示踪记录 ——以库车坳陷克深井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为例[D]. 张月. 长江大学, 2020(02)
  • [8]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沉积相研究[D]. 李灿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9]库车坳陷前陆冲断带下白垩统砂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D]. 毛亚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10]库车坳陷克深地区白垩系储层结构非均质性特征研究[D]. 李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标签:;  ;  ;  

克拉2气田优质砂岩储层控制因素及孔隙演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