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胆汁反流治疗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吴李珠,何英,屈元婷,张珊旗,张慧琴,熊淑芬,陈晨,沙瑞华[1](2021)在《胆汁反流与胃息肉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胃息肉(GP)伴胆汁反流的患者检出率逐渐升高。多项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已证实胆汁反流是部分胃息肉形成的关键致病因子。胃息肉病理学上常分为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及错构瘤性息肉,不同病理类型的胃息肉均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其中属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最大。因此探究胆汁反流与胃息肉的相关性显得尤为重要。现就胆汁反流致胃息肉形成的机制,胆汁反流与不同病理类型、不同性别、不同部位GP的关系,胃息肉伴胆汁反流与精神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以及胃息肉伴胆汁反流的治疗作一综述,以期为胃息肉伴胆汁反流的研究提供参考。
李露喃[2](2021)在《胃黏膜集合细静脉的规则排列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在全球恶性肿瘤中,胃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在2018年位居前5位,且胃癌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位于东亚,我国位于其列。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幽门螺杆菌(Hp)定为胃癌I类致癌物,有关报道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能使胃癌风险下降46%。目前,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侵入性检测和非侵入性检测两大类。随着高清内镜的发展,内镜下可实时对胃黏膜微血管及微腺管结构清晰观察判断。集合细静脉的规则排列(regular arrangement of collecting venules,RAC)被认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状态高度相关。本文旨在探讨胃黏膜RAC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消化内镜室单中心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243例患者。组织病理HE染色诊断结果阳性,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阳性,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阳性但从未治疗,3项中至少一项阳性定义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金标准。高清内镜观察胃黏膜,标准1:以胃黏膜任意部位观察到RAC定义为RAC阳性;标准2:以胃角黏膜单一部位观察到RAC定义为RAC阳性。分别统计两种RAC判断标准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并纳入年龄、萎缩性胃炎、食管炎等协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配对卡方检验用于比较两种标准下RAC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准确性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Kappa检验用于统计两种标准诊断的一致性。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5)和临床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方案由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执行。结果:243例胃镜检查者被纳入分析,标准1用于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5.19%,71.93%和73.66%。标准2用于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敏感度为48.84%,特异度为86.84%,准确性为66.67%。两种标准下RAC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准确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4),一致性一般(Kappa=0.502,P<0.001)。其中,以标准1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不伴有食管炎及既往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诊断准确性下降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标准2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不伴有食管炎、萎缩性胃炎、年龄增长及既往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诊断准确性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清内镜下RAC的识别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不同部位RAC诊断准确性存在差异,这一准确性可能受患者是否存在萎缩性胃炎、食管炎,以及年龄增长、既往感染幽门螺杆菌情况的影响。
王翠[3](2020)在《探析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症状在不同DOB值组的分布》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两种证型中数个症状及严重程度与C13尿素呼气试验结果DOB值组间的相关性,总结两种证型中关于患者性别、年龄、嗜好、情绪、体重指数等因素的分布特点,以期将客观数据融入到中医辨证中,服务于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符合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49例,肝胃不和证患者42例,对两个证型的症状及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将病人的一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饮食偏好,及DOB值、症状、症状程度等信息全部内容录入数据库,对DOB值以DOB值<16、16≤DOB≤35、DOB值>35的标准分为低中高三组,运用SPSS25.0对DOB值及三级DOB值组与相关变量进行分析,归纳分析其相关性。研究结果:①脾胃湿热证共收集患者49例,其中男性27例,占55.10%,女性22例,占44.90%。肝胃不和证共收集患者42例,男性15例,占35.71%,女性27例,占 64.29%。②脾胃湿热证中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44.18±13.417。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发病率上升后又逐渐下降,发病高峰期存在于3049岁;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中年,比例可达85.70%。肝胃不和证中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66岁,平均年龄为39.86±11.634。随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发病率先上升后下降,发病高峰期存在于3039岁。青年人为HP相关性胃炎肝胃不和证高发群体,可达半数以上。③两种证型中有饮食烟酒嗜好者所占比例较大。脾胃湿热证中喜食偏肉者所占比重最大,明显高于除喜饮酒外的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食偏辣、偏油炸、饮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喜食偏热、偏凉、偏酸、偏甜、偏咸、偏素、喜咖啡、喜浓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证中喜食偏辣者人数所占比例最大,明显高于除喜饮酒外的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食偏热、偏凉、偏酸、偏甜、偏咸、偏素、偏肉、偏油炸、喜咖啡、喜浓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者与吸烟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种证型中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体重正常与偏重者居多;脾胃湿热证中工作强度中等人数较多,超过半数以上;以经常外出就餐者人数最多,超过半数以上;性格温和者所占比重较大。肝胃不和证中患病人群工作强度以轻度为主;外出就餐者人数高达90.48%,偶尔与经常外出就餐人数相当;存在焦虑、抑郁、急躁等情绪异常状态者所占比重超过半数。⑤两种证型中DOB值总体均数在性别、青中老年龄组、体重指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中各年龄组间DOB值总体均数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5059组的DOB均值最高,提示细菌载量可能最多,DOB均值随年龄的增长先上升后下降;肝胃不和证中各年龄组间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脾胃湿热证中三级DOB值组中,中组人数最多,低组人数次之,高组人数最少;三级DOB值组在性别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证中三级DOB值组中,低组人数最多,中组人数次之,高组人数最少;三级DOB值组在性别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人数主要集中在低中组,女性患者则三组人数较平均,提示男性细菌载量相对较少。两种证型中三级DOB值组在青中老年龄组、体重指数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⑦脾胃湿热证中在症状发生率方面,胃脘疼痛拒按、口苦口粘、大便不爽、渴不欲饮在三级DOB值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脘腹胀满,痞闷不舒在三级DOB值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组概率最大。肝胃不和证中在症状发生率方面,胃脘疼痛甚或痛窜两胁、嗳气、嘈杂等症状在三级DOB值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脘腹胀满在三级DOB值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组发生概率最大;吐酸在三级DOB值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组发生概率最小。⑧脾胃湿热证中大便不爽、肝胃不和证中脘腹胀满症状程度在三级DOB值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组别的增高症状越来越重;脾胃湿热证中脘腹胀满,痞闷不舒在三级DOB值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组以轻度为主,高组以中度为主;其余各症状程度在三级DOB值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⑨脾胃湿热证中DOB值<16组中症状积分为4.76±1.786;16≤DOB≤35组中症状积分为5.55±2.188;DOB值>35组中症状积分为7.08±2.875,三级DOB值组的症状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随组别增高症状积分依次升高。肝胃不和证中DOB值<16组中症状积分均值为4.41±1.906;16≤DOB≤35组中的症状积分均值为4.06±1.526;DOB值>35组中症状积分均值为3.78±0.972,三组症状积分总体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脾胃湿热证DOB值与患者整体严重程度有关,大便不爽随DOB值的升高,症状越来越重;脘腹胀满,痞闷不舒低中组以轻度为主,高组以中度为主。肝胃不和证DOB值与患者整体严重程度无关,脘腹胀满随DOB值的升高,症状越来越重。2.两种证候发病均与性别、年龄、工作性质、情绪、饮食等有关。3.脾胃湿热证中细菌载量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DOB值>35提示细菌载量较大,脘腹胀满,痞闷不舒症状较易发生;肝胃不和证中细菌载量可能与年龄无关,与性别有关,DOB值>35提示细菌载量大,脘腹胀满症状较易发生、吐酸症状不易发生。
覃凌娜[4](2020)在《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观察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蕴型肠化生临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基于“一气周流”理论,通过运用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蕴型肠上皮化生,观察其对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胃黏膜病理改善程度、病理学总有效率、经络红外皮温改善程度、血清PGI、PGII定量及CDX2蛋白表达阳性率的变化,证实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蕴型肠上皮化生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初步阐述其中的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于柳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就诊患者符合脾虚湿蕴证型并经胃镜病理活检证实存在肠上皮化生患者124例,采用随机编码分组为治疗组31例、中药组30例、西药组32例、埋线组31例。治疗组采用理中通络化浊汤加减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每日1剂,水煎250ml,每日三次,餐前15分钟服用,疗程为3个月;中药组采用理中通络化浊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250ml,每日三次,餐前15分钟服用,疗程为3个月;西药组采用口服维生素B12片治疗(25μg),每天三次,疗程为3个月;埋线组采用单纯穴位埋线治疗,每周1次,4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总体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胃黏膜病理改善程度、病理学总有效率、经络红外皮温改善程度、血清PGI、PGII定量测定、CDX2蛋白表达阳性率测定,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临床症状积分:四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3.54%、中药组76.66%、西药组43.75%、埋线组61.29%,治疗组与中药组、西药组、埋线组比较疗效显着(P<0.05);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与西药组、埋线组(P<0.05);埋线组与西药组比较疗效改善较为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胃黏膜组织病理有效率:四组治疗后病理学综合疗效评价,病理学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87.09%、中药组66.66%、西药组34.37%、埋线组38.70%,治疗组治疗后病理学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中药组、西药组、埋线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病理学总有效率明显优西药组、埋线组(P<0.05);埋线组与西药组治疗后病理学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经络红外皮温改善程度:四组治疗前脾俞穴、胃俞穴及任督二脉经络红外皮温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药组、埋线组脾俞穴、胃俞穴及任督二脉经络皮温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0.05);其中,治疗组的经络红外皮温较中药组、埋线组升高显着(P<0.05);治疗后,中药组与埋线组经络红外皮温升高无明显差别(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经络红外皮温变化无明显差别(P>0.05)。(4)血清PGI、PGII定量测定:四组治疗前PGI、PGII及PG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药组、埋线组的PGI及PGR比值较治疗前有显着上升(P<0.05);其中,治疗组PGI及PGR比值上升较中药组、埋线组显着(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PGI、PGR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治疗前后PGII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5)CDX2蛋白表达阳性率测定:四组治疗前CDX2蛋白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药组阳性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下降较中药组显着(P<0.05);西药组、埋线组治疗前后阳性率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本临床实验发现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蕴型肠上皮化生患者可有效缓解消化道不适症状,改善胃黏膜腺体萎缩及肠化程度,下调CD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上调血清PGI水平,提高经络穴位红外皮温温度,使患者体质得到改善。理中通络化浊汤具有温中散寒、通络化浊、和胃降逆之功效,该方基于脾虚湿蕴型肠上皮化生“脾虚、毒侵、瘀阻”的致病机理出发,治疗重点在于“理脾虚”、“祛湿毒”、“通胃络”,再结合穴位埋线疏通脉络,调理气机,恢复机体正常的圆运动,使一气周流运行流畅,四维化生如常。针药结合,治疗效果显着。
黄佳钦[5](2020)在《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疗效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而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或(和)异型增生称为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由于胃癌具有发病率高、生存率低、发现晚等特点,故胃癌癌前病变作为肠型胃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中间环节,早期在此阶段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对阻断胃癌的发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西医对于此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对症治疗及对因治疗,其中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抗胆汁反流、抗氧化、叶酸及COX-2抑制剂等治疗方式,尚缺乏特异性干预措施。而中医药在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展现出光明的前景,国内外研究发现,中医药在延缓、阻断甚至逆转PLGC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且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课题组结合PLGC病机特点及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使用理气活血解毒法干预PLGC,并在前期的临床研究中得出该法在PLGC的治疗上确有疗效,然其具体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故本课题拟从临床疗效和分子机制两部分展开研究:临床疗效部分,通过证候量表、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等评价方式以明确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PLGC的临床疗效;分子机制部分,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及多色免疫荧光技术探讨理气活血解毒法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由文献综述、临床疗效研究及分子机制研究三部分组成。文献综述部分分为以下2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研究进展”部分,对本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特点、分型论治、现代医家治疗特点等方面展开论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西医研究进展”部分,主要围绕本病的流行病学、病因、治疗方法及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临床疗效研究部分,收集就诊于东直门医院门诊的肝胃郁热、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30例,使用理气活血解毒法方药对其进行干预,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胃镜病理学表现情况,试图探索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分子机制部分,首先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初步探索理气活血解毒法方药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进而运用理气活血解毒法干预30例肝胃郁热、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运用多色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胃组织PI3K/AKT通路关键分子PI3K、AKT、Bcl-2、P53、ERBB4、PTEN的水平,尝试探讨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分子机制。结果(1)一般情况对比,本研究共纳入30例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35岁,平均年龄为53.93±7.87,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且不同性别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教育程度在大学以下者较多,其中高中21例,占70.00%;就诊季节以冬季(46.67%)、秋季(40.00%)居多;本病诱发情绪因素以焦虑忧虑(63.33%)、急躁易怒(60.00%)、精神紧张(43.33%)多见;患者饮食习惯以嗜食油腻(70.00%)、甜食(60.00%)、辛辣(40.00%)居多;生活作息方面,作息规律(46.67%)者多于熬夜(40.00%)与劳倦(30.00%)的患者;烟酒史方面,吸烟(43.33%)及饮酒(36.67%)患者较多。(2)临床疗效主要从临床症状积分及病理组织学积分两方面评估运用尼莫地平法计算临床症状积分得出,痊愈2例(6.67%),显效5例(16.67%),有效19例(63.33%),无效4例(13.33%),总有效率86.67%,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总积分、主要症状积分及次要症状积分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对各症状治疗前后积分进行统计,得出胃脘痞塞、心烦易怒、反酸、烧心、口苦、口干、暖气、身重倦怠、精神疲乏、纳差、气短、大便溏薄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胃脘疼痛、懒言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中嘈杂、大便干结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积分进行统计发现,治疗前后患者病理总积分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萎缩、肠化、异型增生及慢性炎症4项病理表现治疗前后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动性病理表现治疗前后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网络药理学结果与PI3K/AKT通路关键分子多色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共搜集了 858个化合物,以OB≥30%,DL≥0.18为筛选条件,共得到83个口服利用度和类药性较好的候选化合物;化合物-靶点网路共有41个hub节点,其中靶点≥35个的化合物有11个,13个靶点能与≥20个化合物发生相互作用;靶点-疾病网络有54个节点,其中包含31个靶点与23个疾病;对参白颗粒中6种草药对应的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确定了 324个GO条目;并对上调的部分差异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根据FDR≤0.01筛选得到24条KEGG通路信息。对3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胃组织PI3K/AKT通路关键分子进行多色免疫荧光检测得出,PI3K治疗前后光密度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AKT、Bcl-2治疗前后光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BB4、P53、PTEN治疗前后光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一般情况中,从性别年龄分析,该病好发于45-65岁的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发病与季节、饮食、情绪有关,其中就诊季节以冬、秋季节较多,情绪中焦虑忧虑、急躁易怒、精神紧张三方面因素影响较大,饮食以嗜食油腻、甜食、辛辣、生冷食物者居多,同时烟酒史也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采用自身前后对照临床试验发现,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表现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故可以发现理气活血解毒法方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3)网络药理学结果发现细胞凋亡、P53、ERBB4、癌症通路等17条通路均与PI3K/AKT通路相关,由此猜测,参白颗粒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实现。进一步观察理气活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PI3K/AKT通路关键分子PI3K、AKT、Bcl-2、ERBB4、P53、PTEN分子的干预作用,发现理气活血解毒法可下调PI3K、AKT、Bcl-2分子的表达水平,故该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发挥作用,从而影响癌变的发展。
于杰[6](2020)在《健脾理气化痰法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胃炎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健脾理气化痰法为治疗方法,通过对临床收集的病例治疗前和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的统计和对比,观察患者服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胃炎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本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部分:对近几年现代医学在诊治慢性胃炎的进展进行总结,并对慢性胃炎所属的中医范畴、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临床研究部分:在加拿大多伦多地区进行,本临床观察所选择的病例来自于 IE Acupuncture and TCM Clinic 和 Yongkang Health Center 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将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确定为脾胃虚弱兼痰湿型,口服科学浓缩中药香砂六君子汤粉剂,每次4克,每日3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及用药2周、4周、6周及8周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并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运用健脾理气化痰法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胃炎具有显着的疗效,在改善患者总体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为90%,其中临床治愈率为6.67%,显效率为30%,有效率为53.33%。服用香砂六君子汤2周后,30例患者除大便稀溏和气短懒言两项的积分与治疗前积分相比没有明显下降,其他症状的积分均有明显下降。治疗4周后,30例患者除大便稀溏外,其余症状的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的下降。其中胃部喜按喜暖、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和气短懒言症状下降明显。治疗6周和8周后,30例患者所有症状积分均持续下降,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理气化痰法在改善患者中医总体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为90%,说明健脾理气化痰法缓解症状疗效显着。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胃脘胀满、胃脘隐痛、胃部喜按喜暖、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和气短懒言症状改善更明显。华裔与非华裔患者在疗效差异上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香砂六君子汤不仅对华裔患者有明显的疗效,对非华裔患者在改善慢性胃炎中医症状上也同样疗效显着。
王菀[7](2020)在《基于meta分析对益气化瘀解毒法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meta分析对益气化瘀解毒法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为临床应用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循证医学依据。研究方法参照《meta-分析设计与实施方法》与《系统评价指导手册》制定研究方案并严格执行。计算机检索4个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4个英文数据库(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全面获取关于益气化瘀解毒法干预CAG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建库-2019年7月1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OR(二分类资料)和MD(连续型资料)进行合并效应量。采用ROB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GRADE证据质量分级对纳入的所有结局指标进行评级。研究结果本系统评价研究共纳入78篇文献(80项研究,7 888例病人),根据治疗组干预方式不同分为“益气化瘀解毒法组方vs西药”与“益气化瘀解毒法组方联用西药vs西药”两组进行研究,各组按照对照组干预药物差异进行亚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单一用药组的meta结果显示: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CAG可明显改善患者胃胀(O R=4.43,95%CI[2.37,8.27])、胃痛(OR=3.33,95%CI[1.45,.7.66])、纳呆(OR=8.19,95%CI[3.76,17.85])、嗳气(OR=4.51,95%CI[2.12,9.60])及嘈杂(OR=6.51,95%CI[3.05,13.90])的症状,在综合疗效有效率(OR=3.92,95%CI[3.26,4.72])和治愈率(OR=2.51,95%CI[2.05,3.08])、临床疗效有效率(OR=4.06,95%CI[2.70,6.10])和治愈率(OR=3.85,95%CI[2.24,6.62])、胃镜有效率(OR=5.09,95%CI[3.45,7.53])和治愈率(OR=3.75,95%CI[2.45,5.76])、Hp 根除率(OR=3.05,95%CI[1.44,6.48])、中医证候积分变化(MD=-2.44,95%CI[-2.68,-2.20])方面均明显优于维酶素、抗Hp疗法、胃肠促动药及抑酸护胃剂等西药,在病理病变萎缩(OR=2.47,95%CI[1.70,3.60])、肠化(OR=7.14,95%CI[4.04,12.62])及异型增生(OR=8.37,95%CI[4.02,17.45])的改善及逆转方面也展现出独特优势。联合用药组的meta结果显示:益气化瘀解毒法联用抗Hp疗法、抑酸护胃剂或胃肠促动药在综合有效率(OR=3.92,95%CI[3.26,4.72])和治愈率(OR=2.05,95%CI[1.67,2.53])、临床症状有效率(OR=3.91,95%CI[2.62,5.86])和治愈率(OR=3.12,95%CI[21.51,6.46])、胃镜有效率(OR=3.89,95%CI[2.89,5.23])和治愈率(OR=1.76,95%CI[1.04,2.98])、Hp 根除率(OR=3.05,95%CI[1.44,6.48])均优于单用西药,其中胃镜治愈率(P=0.03)结果把握度较低;在病理组织学改善及逆转方面仅对萎缩改善(OR=2.42,95%CI[1.27,4.60])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组有7项研究报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meta分析结果(OR=0.71,95%CI[0.41,1.23])提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学指标的meta结果显示:应用益气化瘀解毒法可下调TNF-α(SMD=-1.15,95%CI[-1.35,-0.94])、IL表达,减轻胃黏膜炎性反应;调节血清GAS水平,改善胃黏膜功能;降低MTL(SMD=-2.84,95%CI[-3.16,-2.53])、ET(SMD=-3.32,95%CI[-4.84,-1.80])水平,增加胃黏膜血供,促进胃肠运动。研究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法单用或联用西药干预CAG在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萎缩、肠化与异型增生及调节炎症因子(TNF-α、IL)与GAS、MTL、ET水平方面较优于单纯西药组,但在Hp根除方面尚不能认为有一定优势性;在药物安全性方面,考虑无法解释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来源,对结果暂持保留态度。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可能存在多种偏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郑嘉怡[8](2020)在《基于胃脑相关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炎-癌”演变期摄食功能变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一、基于胃脑相关理论,复制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饥饱失常+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模型,探讨情志干预对胃癌前病变(GPL)大鼠摄食功能的变化及胃黏膜的影响,筛选“炎-癌”演变期中与癌变及摄食相关的关键指标;二、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癌变及摄食相关的关键指标变化,并采用电针足三里治疗,探讨电针是否通过介导胃及下丘脑摄食相关因子及受体,调节CAG大鼠摄食功能,改善其胃黏膜病变及炎症等相关指标,对胃黏膜产生保护作用。方法:一、情志干预型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摄食变化的研究(实验一)选用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胃癌前病变模型组(GPL)、情志干预型胃癌前病变模型组(GPL+CUMS),每组12只。采用连续28周200μ g/ml的MNNG饮用液自由饮用,配合饥饱失常(隔日禁食法)建立GPL大鼠模型。GPL+CUMS组在GPL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连续28周结合CUMS建立GPL+CUMS大鼠模型,动态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及食物摄入量。观察28周后各组行为学和糖水偏好。大鼠处死后,采用ELISA法测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饥饿素(Ghrelin,GHRL)、瘦素(Leptin,LEP)、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取胃黏膜,肉眼下观察胃黏膜组织大体病变,并行苏木精和伊红(HE、爱先蓝-糖原(AB-PAS)、高铁二胺—爱先蓝(HID-AB)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观察大鼠胃组织中Ghrelin、胃动蛋白(Gastrokine-2,GKN2)的表达情况。二、电针足三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摄食功能调节机制研究(实验二)选用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组(CAG)。采用连续16周200μg/ml的MNNG饮用液自由饮用+饥饱失常(隔日禁食法)复制CAG大鼠模型。CAG模型组大鼠随机均分为CAG模型组(CAG)、电针足三里组(疏密波电针后三里:疏波频率2Hz、密波频率10Hz、强度0.3-0.5mA、10min/次,6次/周)和电针非穴组(疏密波电针非经非穴),每组12只。于第17周开始连续治疗8周,均正常饲养,动态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及食物摄入量;大鼠处死后,采用 ELISA 法测定血清中 IL-6、IL-10、TNF-α、Ghrelin、SS、Leptin、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PGE2)的含量;取胃黏膜,采用HE、AB-PAS和HID-AB染色,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观察胃组织中Ghrelin、Leptin、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与GKN2表达情况,WB法测胃组织中GKN2、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蛋白表达;取下丘脑,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NPY与刺鼠肽基因相关蛋白(Agouti-Relatedprotein,AgRP)表达情况,WB 法测 GHSR、LEPR、阿黑皮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蛋白表达。结果:一、情志干预型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复制及其摄食行为研究(实验一)与空白组相比,GPL与GPL+CUMS大鼠一般状况较差,体重下降,造模期间摄食量波动较大。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GPL大鼠和GPL+CUMS大鼠在总路程和平均速度均显着降低(P<0.05)。与空白组和GPL组相比,GPL+CUMS组中央区域路程与总路程之比显着增加(P<0.05),在中央区域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显着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GPL+CUMS组糖水偏好百分比显着降低(P<0.05),GPL组糖水偏好百分比未见明显改变(P>0.05)。在肉眼及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GPL+CUMS可引起肿瘤发生,并加速GPL进展。与空白组相比,GPL与GPL+CUMS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IL-6、TNF-α)含量增加(P<0.05),脑肠肽中Ghrelin、Leptin含量减少(P<0.05),SS含量增加(P<0.05)。与GPL相比,GPL+CUMS组血清中TNF-α与SS有显着增高(P<0.05)。与空白组相比,GPL与GPL+CUMS胃组织及肿瘤附近胃黏膜中GKN2及Ghrelin的表达异常增多,而肿瘤中GKN2及Ghrelin表达减少。二、电针足三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实验二)CAG大鼠一般状况较差,体重下降,造模及恢复期间摄食量波动较大。CAG大鼠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IL-6、TNF-α)含量升高(P<0.05),IL-10和PGE2含量降低(P<0.05),脑肠肽中Ghrelin、Leptin含量降低(P<0.05),SS含量升高(P<0.05);CAG大鼠胃组织中Ghrelin与Leptin阳性表达增加,其中Ghrelin出现明显局灶性阳性表达增多,NPY阳性表达减少,GKN2、LEPR表达增加(P<0.05),GHSR表达减少(P<0.05);CAG大鼠下丘脑中NPY、AgRP表达异常增多,LEPR、GHSR、POMC表达增加(P<0.05)。电针足三里可改善CAG大鼠一般状况,增加CAG大鼠体重及稳定摄食量,改善胃黏膜病变。与CAG组相比,电针足三里组和电针非穴组可降低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IL-6、TNF-α)含量(P<0.05)。电针足三里组可血清中增加IL-10和PGE2含量(P<0.05),脑肠肽中Ghrelin、Leptin含量增加(P<0.05),SS含量减少(P<0.05),而电针非穴组对CAG大鼠血清中IL-10、PGE2、Ghrelin、Leptin、SS含量未见明显改善(P>0.05)。电针足三里组和电针非穴组胃组织中Ghrelin未见明显局灶性阳性表达,两组均可增加NPY表达。电针足三里组可减少CAG大鼠胃组织中Leptin表达,减少GKN2、LEPR表达(P<0.05),增加GHSR表达(P<0.05)。电针足三里可减少CAG大鼠下丘脑中NPY、AgRP表达,减少LEPR、GHSR、POMC表达(P<0.05)。电针非穴组对CAG大鼠胃组织中GKN2、LEPR、GHSR表达未见明显改善(P>0.05),对下丘脑中NPY、AgRP表达未见明显改善,下丘脑中LEPR、GHSR、POMC未见明显改善(P>0.05)。结论:一、摄食紊乱影响CAG“炎-癌”演变期的发生发展;二、在“炎-癌”演变期中情志改变属于危险因素之一;三、CAG大鼠摄食紊乱可能与NPY信号传导异常,或食物摄入与能量消耗失衡相关;四、“炎-癌”演变期阶段,胃黏膜上皮细胞重度异型增生或癌变可能通过周围血管或新生微血管发生血道转移,且GPL期癌细胞浸润基底膜之前即可能发生癌细胞的血道转移;五、Ghrelin与GKN2可能与早期血道转移有关,是“炎-癌”演变期发展及预后的的有效观察指标;六、足三里具有穴位特异性,电针足三里可通过介导摄食相关因子Ghrelin与Leptin及其受体表达,调控下丘脑NPY/AgRP与POMC神经元,稳定摄食,改善CAG大鼠胃黏膜炎症。
王立春[9](2020)在《健胃冲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运用健胃冲剂联合西药四联方案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消化科)门诊,经诊断为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且符合中医辨证肝胃郁热证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有3例脱落,最终完成32例;对照组有4例脱落,最终完成31例。对照组予四联方案治疗,连续口服14天;治疗组予健胃冲剂联合四联方案治疗,疗程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Hp根除率、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积分、随访3个月胃镜及病理、Hp复发率及远期疗效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比较,结果表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及单项证候积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关于胃脘灼痛、两胁胀闷或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状,治疗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次要症状烦躁易怒,两组改善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临床症状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06%,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均有效(P<0.05),组间分析表明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p根除方面,对照组Hp根除率为80.65%,治疗组Hp根除率是90.63%,治疗组的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停药后3个月复查胃镜(根据内镜医师判断是否取病理),两组前后内镜结果比较分别为: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7.74%,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复查14C呼气试验,治疗组的复发率是6.90%,对照组的复发率是36.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随访3个月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后总积分组内比较(P<0.05);对照组患者随访3个月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后总积分组内比较(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6.1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1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胃冲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肝胃郁热证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四联方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胃黏膜炎症、降低患者远期Hp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具有远期疗效相对稳定、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黄钰萍[10](2020)在《活血化瘀抗萎方对60例胃络瘀血型患者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活血化瘀抗萎方对60例胃络瘀血型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配合中药治疗的优效性,为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方法:搜集整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为胃癌前病变并符合中医胃络瘀血型的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叶酸片每日3次,每次10mg;替普瑞酮胶囊,每日3次,每次50mg,口服)作为对照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化瘀抗萎方,每日1剂,水煎服2次,每次煎200ml,每日2次)为观察组,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经2个疗程(24周)治疗后临床症状、中医症状积分、胃镜黏膜相及病理组织学(慢性炎症、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慢性炎症、萎缩等病理表现上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24周后,①观察组2例治愈,20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0例治愈,3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②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在胃脘痞满、刺痛、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和面色暗滞积分方面改善率分别为80.82%、73.33%、76.19%、72.86%、97.14%和 81.16%,对照组为 53.95%、36.07%、34.92%、35.06%、65.79%和36.62%,两组对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积分下降更为明显,尤其在黑便、面色暗滞及胃脘痞满3类症状疗效更为显着。③胃镜黏膜相疗效比较,观察组4例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2例治愈,5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56.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④病理组织学观察,观察组改善炎症、腺体萎缩、肠化的有效率分别为77.33%、90.00%、86.67%;对照组分别为50.00%、66.67%、60.00%,两组对比有显着差异(P<0.05)。⑤两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28.57%,对照组为20.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显示,活血化瘀抗萎方对胃癌前病变具有疗效作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尤其在改善临床症状、胃镜下胃黏膜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方面具有优效性;在改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方面,虽未显示明显差异,但呈一定的优势倾向。我们认为,活血化瘀抗萎方治疗胃癌前病变客观有效,通过活血化瘀通络的传统中医功效作用及组方药物所具有的药理作用,能改善患者胃黏膜血流,减少炎性渗出,促进黏膜修复和腺体再生,抑制萎缩、肠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影响胃黏膜组织上皮内瘤变和癌变的病理过程。活血化瘀抗萎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二、抗胆汁反流治疗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胆汁反流治疗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胆汁反流与胃息肉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胆汁反流致胃黏膜损伤的机制 |
1.1 胆汁反流的概述 |
1.2 胆汁反流致胃黏膜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
2 胆汁反流与胃息肉的关系 |
2.1 胆汁反流与胃息肉病理特征的关系 |
2.2 胆汁反流与胃息肉解剖部位的关系 |
2.3 胆汁反流与胃息肉的性别特征及精神因素之间的关系 |
3 胃息肉伴胆汁反流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 |
4 胃息肉伴胆汁反流的治疗 |
4.1 胃息肉伴胆汁反流的手术治疗及随访 |
4.2 胃息肉伴胆汁反流的药物治疗 |
5 小结与展望 |
(2)胃黏膜集合细静脉的规则排列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 B-图示 |
附录 C-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
附录 D-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方法及相关评价 |
参考文献 |
(3)探析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症状在不同DOB值组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HP相关性胃炎的西医认识 |
1. HP的病原学特点 |
2. HP的流行病学特点 |
3. HP相关性胃炎的发病机制 |
4. HP感染的检测 |
5. HP相关性胃炎的诊断 |
6. HP相关性胃炎的治疗 |
7. 幽门螺旋杆菌与慢性胃炎 |
8. HP相关性胃炎与客观指标的研究 |
9.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HP相关性胃炎的中医认识 |
1. HP相关性胃炎的病名 |
2. HP相关性胃炎的病因病机 |
3. HP相关性胃炎证候的相关研究 |
4. 中医药治疗现状 |
5.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 中医证候调查表 |
3. 样本量的计算 |
4. 质量控制 |
5. 数据管理 |
6. 统计学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两种证型对比展示 |
1. 一般基本资料分析 |
2. DOB值分布特点 |
脾胃湿热证 |
1. 症状的相关分布 |
2. 三级DOB值组与症状的分布 |
3. 三级DOB值组与症状程度的分布 |
4. 三级DOB值组与症状积分的分布 |
肝胃不和证 |
1. 症状的相关分布 |
2. 三级DOB值组与症状的分布 |
3. 三级DOB值组与症状程度的分布 |
4. 三级DOB值组与症状积分的分布 |
四、讨论与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4)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观察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蕴型肠化生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中止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评分和疗效评定标准 |
2.3.1 临床症状评分和疗效评定标准 |
2.3.2 胃镜和胃黏膜组织病理学 |
2.3.3 经络红外皮温检测 |
2.3.4 血清PGI、PGII定量测定 |
2.3.5 CDX2蛋白表达阳性率测定 |
2.4 观察指标 |
2.4.1 检测指标 |
2.4.2 安全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病例入组与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分析 |
3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 |
4 各组疗效比较 |
5 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改善程度比较 |
6 治疗前后病理学综合疗效分析 |
7 治疗前后经络红外皮温比较 |
8 血清PGI、PGII定量测定及PGR比值比较 |
9 CDX2蛋白阳性表达水平测定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流行病学 |
2 肠上皮化生的西医发病机制 |
2.1 H.pylori感染 |
2.2 胆汁酸反流 |
2.3 吸烟 |
2.4 饮酒 |
2.5 胃癌家族史 |
3 西医治疗 |
4 中医病因病机 |
5 中医证型分类 |
6 中医治疗 |
6.1 中药内服疗法 |
6.2 中医外治疗法 |
7 结果分析 |
7.1 一般资料分析 |
7.1.1 四组性别情况分析 |
7.1.2 四组年龄及病程情况分析 |
7.1.3 安全性指标分析 |
7.2 疗效比较及分析 |
7.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
7.2.2 胃黏膜萎缩程度比较分析 |
7.2.3 胃黏膜肠化程度比较分析 |
7.2.4 病理学有效率比较分析 |
7.2.5 经络红外皮温改善情况分析 |
7.2.6 血清PGI、PGII定量测定及PGR比值变化比较分析 |
7.2.7 CDX2蛋白表达阳性率测定变化比较分析 |
8 “一气周流”理论治疗肠上皮化生的机理 |
8.1 “一气周流”的学术渊源 |
8.2 “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脾胃观 |
8.3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阐述肠上皮化生的病因病机 |
8.4 理中通络化浊汤所体现的“一气周流”理论 |
8.5 “一气周流”理论在穴位埋线中的应用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危险因素概述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疗效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认识 |
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3 现代医家辨证论治特点 |
4 辨病专方治疗 |
5 中成药治疗 |
6 外治法 |
7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研究 |
8 理气活血解毒法 |
9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西医研究进展 |
1 病因 |
2 治疗 |
3 PI3K/AKT通路研究现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疗效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临床疗效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分子机制研究 |
一、理气活血解毒法方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二、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制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健脾理气化痰法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胃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慢性胃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1 流行病学研究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1 H. pylori感染 |
1.2.2 胆汁反流 |
1.2.3 免疫因素 |
1.2.4 维生素缺乏 |
1.2.5 服用NSAIDs药物 |
1.2.6 生活方式 |
1.2.7 其他因素 |
1.3 慢性胃炎的分类 |
1.4 慢性胃炎的诊断 |
1.5 西医治疗慢性胃炎 |
1.5.1 抗H. pylori的治疗 |
1.5.2 防止胆汁反流 |
1.5.3 胃粘膜保护剂 |
1.5.4 内镜和手术治疗 |
1.5.5 综合治疗 |
2.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2.1 慢性胃炎的中医理论 |
2.2 脾胃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 |
2.2.1 脾 |
2.2.2 胃 |
2.2.3 脾与胃的关系 |
2.3 病因病机 |
2.4 辨证论治 |
2.4.1 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 |
2.4.2 辨证分治 |
2.4.3 基本方 |
2.4.4 自拟经方 |
2.4.5 中成药 |
2.4.6 外治法 |
2.5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优势与不足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脱落标准 |
2.5 治疗方法 |
2.5.1 药物 |
2.5.2 疗程 |
2.6 观察指标 |
2.7 疗效评定标准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性别分布情况 |
3.1.2 年龄分布情况 |
3.1.3 族裔分布情况 |
3.1.4 病程分布情况 |
3.2 30例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评价 |
3.3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的变化 |
3.4 中医各项症状治疗前后平均积分的变化 |
3.5 中医各项症状在不同治疗时期的积分比较 |
3.5.1 治疗2周后所有症状的变化 |
3.5.2 治疗4周后所有症状的变化 |
3.5.3 治疗6周后所有症状的变化 |
3.5.4 治疗8周后所有症状的变化 |
3.6 华裔与非华裔疗效情况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健脾理气化痰法的理论依据及选方 |
1.1 脾胃虚弱是慢性胃炎的发病基础 |
1.2 气机失调是慢性胃炎的重要因素 |
1.3 痰湿内阻是慢性胃炎的病机核心 |
1.4 健脾理气化痰法的选方 |
2.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 |
2.1 香砂六君子汤的治疗作用 |
2.2 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理作用 |
2.3 方药药性及现代药理研究 |
3.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meta分析对益气化瘀解毒法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CAG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
1 CAG发病因素和机制 |
1.1 幽门螺杆菌感染 |
1.2 胆汁反流 |
1.3 药物 |
1.4 自身免疫 |
1.5 其他危险因素 |
2 CAG药物治疗 |
2.1 根除Hp治疗 |
2.2 抗胆汁反流治疗 |
2.3 抗氧化治疗 |
2.4 对症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CAG中医病机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机认识 |
1.1 脾虚肝乘为本 |
1.2 滞、湿、瘀、毒为标 |
2 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2.1 临床疗效研究 |
2.2 作用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 |
前言 |
研究方案 |
1 资料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筛选 |
2.2 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估 |
2.3 数据提取 |
2.4 统计分析 |
3 用药规律分析 |
4 结果报告 |
研究结果 |
1 资料 |
1.1 文献检索结果 |
1.2 文献筛选流程 |
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1 一般情况 |
2.2 研究设计 |
3 Meta分析结果 |
3.1 益气化瘀解毒法组方vs西药 |
3.1.1 有效率 |
3.1.2 治愈率 |
3.1.3 主要症状缓解率 |
3.1.4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 |
3.1.5 Hp根除率 |
3.1.6 发表偏倚检测 |
3.1.7 敏感性分析 |
3.2 益气化瘀解毒法组方联合西药vs西药 |
3.2.1 有效率 |
3.2.2 治愈率 |
3.2.3 Hp根除率 |
3.2.4 血清GAS水平 |
3.2.5 血清MTL水平 |
3.2.6 血清ET水平 |
3.2.7 不良事件发生率 |
3.2.8 发表偏倚检测 |
3.2.9 敏感性分析 |
3.3 复发率 |
3.4 血清TNF-α水平 |
3.5 血清IL水平 |
3.6 敏感性分析 |
4 证据质量分级 |
4.1 评级方法 |
4.2 评级结果 |
5 纳入文献组方的药物关联规则 |
讨论 |
1 方法学特征 |
1.1 研究设计与实施 |
1.2 纳入文献质量 |
2 结果分析 |
2.1 异质性分析 |
2.2 Meta结果分析 |
2.3 结局指标 |
3 用药规律 |
3.1 频数分析结果 |
3.2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
3.3 规律总结 |
4 小结 |
4.1 益气化瘀解毒法为干预CAG的有效治法 |
4.2 本研究与类似研究的异同点 |
4.3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文献检索策略 |
附录2 益气化瘀解毒法干预CAG资料评价表 |
附录3 诊断、疗效标准参考文献 |
附录4 纳入文献的中医组方及频数分布 |
附录5 敏感性分析结果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基于胃脑相关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炎-癌”演变期摄食功能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炎-癌”演变期概述 |
一、CAG“炎-癌”演变期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
二、CAG“炎-癌”演变期的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及目前治疗研究进展 |
三、CAG对胃黏膜的影响 |
第二节 CAG与摄食功能调控 |
一、CAG与进食改变 |
二、现代医学对脑肠轴的认识 |
三、脑肠肽对胃肠道功能及摄食调节 |
四、脑肠肽对胃肠道功能及摄食调节 |
五、胃-脑对摄食功能的共同调控作用 |
第三节 中医药与CAG |
一、中医对CAG的认识 |
二、中医药对CAG的治疗现状 |
三、足三里与胃-脑的关系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情志干预型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摄食变化的研究 |
一、实验材料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电针足三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摄食功能调节机制研究 |
一、实验材料与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小结和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9)健胃冲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辨病辨证论治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探究 |
1.3 中医证型 |
1.4 中医论治 |
2 西医学对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认识 |
2.1 概述及流行病学研究 |
2.2 Hp相关性慢性胃炎发病机制 |
2.3 西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材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病例剔除标准 |
1.7 病例脱落标准 |
1.8 中止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对照方法 |
2.3 治疗方案 |
2.4 注意事项 |
3 观察内容 |
3.1 安全性指标 |
3.2 疗效观察指标 |
3.3 疗效性评价标准 |
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5 不良反应程度分级 |
4 统计学处理 |
5 结果与分析 |
5.1 治疗前一般材料可比性分析 |
5.2 治疗前观察指标可比性分析 |
5.3 治疗疗效数据与结果分析 |
5.4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估 |
6 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健胃冲剂治疗肝胃郁热型Hp相关慢性胃炎的理论依据 |
2 健胃冲剂方药解析 |
3 健胃冲剂组方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健胃冲剂治疗肝胃郁热型Hp相关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
5 中医辨证与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优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安徽中医药大学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 |
附录 B 中医症状评分调查问卷 |
附录 C 慢性胃炎内镜分型分级(参照 2004 年慢性胃炎的内镜分型分级标准及治疗的试行意见) |
附录 D 慢性胃炎病理分型分级(参照 2017 年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活血化瘀抗萎方对60例胃络瘀血型患者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概述 |
一、现代医学对PLGC的诊治概述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病理改变 |
4. 西医治疗 |
5. 小结 |
二、祖国医学对PLGC的认识 |
1. 中医病名探讨 |
2. 病因病机撷要 |
3. 医家治法治萃 |
4. 小结 |
三、活血化瘀证治立法述要 |
1. 血瘀阻络为PLGC的重要病机 |
2. 活血化瘀对PLGC治疗的立法依据 |
3. 活血化瘀治疗PLGC现状 |
4. 活血化瘀治疗PLGC共识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临床资料 |
三、方法 |
1. 相关诊断方法 |
2. 纳入搜集标准 |
3. 搜集排除标准 |
4. 病例分组标准 |
5. 治疗方法 |
6. 观察方法 |
7. 疗效判定标准 |
8. 统计学方法 |
四、结果 |
1. 两组症状学改善情况及积分比较 |
2.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
3. 两组胃镜下黏膜相变化情况比较 |
4. 两组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病理积分比较 |
5. 两组胃黏膜炎症、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疗效情况比较 |
五、讨论 |
1. 替普瑞酮和叶酸的临床作用分析 |
2. 活血化瘀抗萎方治疗胃络瘀血型PLGC疗效评价 |
3. 活血化瘀抗萎方组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
4. 活血化瘀抗萎方现代药理作用研究撷要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抗胆汁反流治疗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胆汁反流与胃息肉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吴李珠,何英,屈元婷,张珊旗,张慧琴,熊淑芬,陈晨,沙瑞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06)
- [2]胃黏膜集合细静脉的规则排列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的临床研究[D]. 李露喃.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3]探析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和肝胃不和证症状在不同DOB值组的分布[D]. 王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观察理中通络化浊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蕴型肠化生临床疗效[D]. 覃凌娜.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理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疗效与机制研究[D]. 黄佳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健脾理气化痰法治疗脾虚痰湿型慢性胃炎的研究[D]. 于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基于meta分析对益气化瘀解毒法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 王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基于胃脑相关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炎-癌”演变期摄食功能变化的研究[D]. 郑嘉怡.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健胃冲剂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王立春.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活血化瘀抗萎方对60例胃络瘀血型患者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D]. 黄钰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