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阳市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芳[1](2017)在《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固碳成效及其潜力评估》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调节全球碳平衡和遏制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我国一项重大的生态恢复工程,所产生的碳汇功能和生态效益将会相当可观。本研究主要以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人工林的碳汇能力进行研究。分析了两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在不同林龄和土层的分配格局;利用蓄积量生长方程和土壤碳储量变化模型对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碳储量现状、固碳速率和潜力进行评估;同时研究了河南省60年来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动态变化特征。这些研究对于科学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碳汇效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为中原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河南省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在退耕地造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三种造林方式上均有树木种植,退耕还林对全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较小。2000-2012年河南省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251.13千hm2,荒山造林699.72千hm2,封山育林128.30千hm2。2000-2012年河南省逐年造林面积分别占全国退耕还林造林面积比例为:4.39%、3.37%、3.22%、3.68%、4.93%、4.90%、3.89%、4.74%、4.08%、3.89%、3.61%、1.98%、2.33%。河南省退耕地造林面积呈现增加-降低-增加-降低波浪形变化。全省常用耕地面积基本保持在7200.00千hm2左右。(2)随着林龄的增加,人工林枯落物层和树木生物量碳储量增加,各土层碳储量随着林龄增加表现为减少-增加-减少的趋势,土壤碳储量主要在表层汇聚,并与土壤碳含量、氮含量和C/N明显相关。栎类林和侧柏林生物量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枯落物层碳储量随着林龄增加也呈现增加的趋势。栎类林整个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按林龄大小依次为:60 a(275.82 Mg hm-2)>45 a(261.39 Mg hm-2)>26 a(163.82 Mg hm-2)>15 a(103.45 Mg hm-2)>3 a(52.04Mg hm-2)。侧柏林整个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按林龄大小依次为:60 a(279.81Mg hm-2)>40a(268.95 Mg hm-2)>20 a(148.06 Mg hm-2)>8 a(62.18 Mg hm-2)。两类树种的乔木层碳库和土壤层碳库在对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贡献中发挥主要作用。栎类和侧柏人工林土壤碳储量表层明显大于深层,土壤有机碳表聚现象明显。在造林前几年土壤碳储量下降,各土层土壤碳储量均小于农田,随着造林年限的增加同一土层有机碳储量逐渐增加。(3)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表现出较大的碳汇潜力,由于不同地区造林面积和造林树种的不同,造成碳储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2012年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总碳汇量为21.20 Tg,五个地区的碳储量和整个省的碳储量变化一致,工程实施前期阶段(2000-2006)固碳量低于后期(2007-2012)。在2020、2030、2040、2050、2060年的全省退耕还林工程林木生物质碳库的固碳增汇潜力分别为31.48 Tg、46.82 Tg、52.47 Tg、55.56 Tg、57.71 Tg;土壤碳库的固碳增汇潜力分别为22.56Tg、57.41 Tg、76.77 Tg、81.41 Tg、81.62 Tg;工程林的固碳增汇潜力分别为54.04 Tg、104.23 Tg、129.23 Tg、136.97 Tg、139.33 Tg。(4)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在采伐情景下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对退耕还林工程所种树木实施适度的采伐可以提高其碳汇能力。在无采伐情境下,嵩县工程林的固碳潜力逐渐增加,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的工程林的固碳增汇潜力分别为0.74 Tg、1.44 Tg、1.83 Tg、1.96 Tg;在采伐情境下,工程林的固碳潜力呈增加-下降-增加的趋势,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工程的固碳增汇潜力分别为0.74 Tg、1.23 Tg、1.64 Tg、1.98 Tg。工程林在2048年后采伐情景的固碳增汇潜力大于无采伐情景。对森林采伐后并进行及时的造林,林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其固碳能力将会赶上甚至超过未采伐地。对退耕还林工程林实施适度的采伐可以提高其碳汇能力。(5)河南省60年来森林植被碳储量明显增长,特别是在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之后人工林碳储量显着增加。林分是森林植被碳汇的主要贡献者,且幼、中龄林所占比例较大,河南省森林植被将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河南省森林植被碳密度由1949年的14.90 Mg hm-2增加到2008年的19.86 Mg hm-2,森林植被碳储量由1949年的34.56 Tg提高到2008年80.31 Tg,提高了132.38%。1949-2008年,林分年平均碳汇量为0.674 Tg yr-1,林分碳储量增加了39.74 Tg,相当于森林植被1949-2008年总碳汇量的86.97%。1998-2008年,在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之后人工林碳储量增加了33.70 Tg,相当于1949-2008年林分碳储量总增量的84.80%,1949-2008年,阔叶林碳储量高于针叶林,不同林龄阶段的林分碳密度大小排序为:老龄林>中龄林>幼龄林。随着幼、中龄林的生长,河南省森林将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6)通过选择碳汇能力强的树种进行合理配置、加强对人工林地的经营管理可有效地提高人工林碳汇能力。退耕还林工程树种选择要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状况、选择碳汇能力强的树种并进行合理配置。加强对人工林地的经营管理提高人工林的质量和碳储量,主要包括合理的灌水和施肥,合理森林采伐,减少和阻止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森林的干扰,加强对火灾、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治。
李良厚[2](2013)在《河南省木本粮油树种发展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南省木本粮油树种主要有板栗、枣树、柿树、核桃、油茶、油用牡丹、黄连木、花椒、文冠果等,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它们在本省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分布。《河南省林业发展区划》将全省划分为13个区域单元,每一个区域单元林业发展有不同的侧重方向。依据河南省主要木本粮油树种分布和各区域单元林业发展方向,将全省主要木本粮油树种发展确定为"一带五区"的区域布局,即太行山木本油料带,豫西黄土丘陵木本粮食和木本油料并重发展区,豫西伏牛山北坡以木本油料为主的复合发展区,豫西伏牛山南坡和南阳盆地木本油料发展区,豫东黄、淮、海平原木本粮食发展区,豫南大别山、桐柏山木本粮食和木本油料并重发展区。
周亮[3](2012)在《河南省栾川县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林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会对林业的需求,正在由过去单一的经济需求变为多样化需求。因此,研究各地区的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其经济发展服务,将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基础课题。本文将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林业理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理论,采用层次结构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通过分析评价栾川县林业发展的现状,结合栾川县独特的林业资源优势,建立了栾川县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栾川县生态林业发展布局进行研究,实现栾川县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栾川县目前林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指出栾川县林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2)结合国内外对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成果,根据栾川县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3个方面出发,其中生态可持续性7个指标,经济可持续性5个指标,社会可持续性7个指标,共19个指标,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频度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构建了栾川县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通过该套评价指标体系得出栾川县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值为0.8817,最后综合分析得出栾川县目前林业发展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评价结果和栾川县实际林业发展情况相符,评价效果较好。(3)针对栾川县目前生态林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根据栾川县生态林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对栾川县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布局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包括林业生态体系发展布局、林业产业体系发展布局、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布局等研究,并提出构建栾川县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4](2011)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豫政办〔2011〕8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刘红[5](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孙毅[6](2011)在《豫西黄土丘陵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加强我国生态林业建设为背景,提高综合效益增加林农收入为目标,通过对豫西黄土丘陵地区部分县市的林业状况和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和数据综合分析,在退耕还林中对社会、环境、农民的作用提出建议。文章系统阐述了豫西黄土丘陵地区发展林下经济的目的和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豫西黄土丘陵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豫西黄土丘陵地区生态林业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深入对比分析豫西黄土丘陵地区发展林下经济各种模式,对于不同条件的黄土丘陵地区选择适合的林下经济模式,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对比,指出各个模式发展存在的优势和效益,找出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从政府宏观调控、林权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政策、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豫西黄土丘陵地区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边更战[7](2011)在《泰格林纸集团纸浆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纸一体化是国际发达国家林业和造纸工业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纸浆原料林基地是整个林纸一体化的源头和关键,国际纸业巨头为获取稳定而廉价的造纸纤维原料来源,都十分重视营造和发展大规模的纸浆原料林基地。因此,纸浆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造纸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林纸一体化的理念得到日益重视,国家也出台许多促进林纸业发展的政策,以培育纸浆材为目的的纸浆原料林基地迅速发展到了较大的规模。从目前我们纸浆原料林基地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纸浆原料林建设比较注重量的提高,即规模的扩大;而忽视质的提高,即基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所谓的纸浆原料林除部分确已在产量与技术上达到工业原料林标准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纸浆原料林存在着林分质量差、管理落后、经济效益差的状况。从这个实际出发,研究纸浆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问题,目前的经营管理体系仍然有很大的优化空间,系统设计纸浆原料林基地的经营管理机制对提高纸浆原料林基地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推动我国林纸一体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泰格林纸集团是中国实施林纸一体化战略的先行者和典范,本研究以湖南省泰格林纸集团纸浆原料林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的系统诊断,找出目前制约基地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制约因素,从根本上揭示泰格林纸集团纸浆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然后针对这些现有经营管理机制的弊端,对纸浆原料林基地的经营管理要素进行分析,系统设计纸浆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的新机制,最后提出纸浆原料林基地科学发展观战略和措施。
谢仲军[8](2010)在《信阳市现代林业发展水平评价》文中指出林业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从2007年起,中国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并打算用20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生态完善,产业发达和文化繁荣的现代林业体系,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因此,确定各地区现代林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水平,评价各地区现代林业建设效果,依此提出现代林业发展对策,以便更好地为其现代林业建设服务,将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基础课题。河南信阳市是我国首批现代林业建设的示范市,现代林业建设成为信阳市市委、市政府和林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论文以信阳市为案例,辨析了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林业现代化的内涵,在对各国现代林业建设理论概述的基础上,依据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新内涵与新的建设内容,提出了区域现代林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开展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区域现代林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现阶段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四大重点即“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林业基础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借鉴了国内外现代林业研究的相关成果,并根据区域林业发展现状,采用频度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筛选得出评价信阳市现代林业发展水平的4个方面,共4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信阳市现代林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2)通过专家咨询法,参照国内外现代林业发展水平将我国各地区现代林业发展水平划分为5个级别,即“低,较低,中,高,较高”;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模糊隶属度函数与模糊综合评判矩阵,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的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价结果,得到信阳市现代林业建设水平处于“较低”等级。(3)针对评价结果,对信阳市进行了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信阳市现代林业建设的SWOT分析,最后分别对信阳市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和基础支撑体系相应地提出了促进其现代林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本刊编辑部,王胜文,陈慧芬,马俊,朱弘,田兴林[9](2010)在《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发现之旅”——信阳市林改工作渐入佳境》文中研究说明前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促进现代林业发展。河南省信阳市位于我国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中间带,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展势头猛进,曾被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荒山绿化造林第一区";在2008年以来的林改工作中,信阳老区人民发挥"宁可苦干,不可苦等"的时代精神,并结合"河南省农村发展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不断创新,独树一帜,涌现了不少亮点和特色。为了探索信阳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做法,我们在2010年1月13日至16日对信阳市进行了为期4天的采访调研。
蒋新建[10](2009)在《河南省社会林业工程现状及类型划分》文中指出本文从气候、土壤、森林植被、地形、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探讨了河南省社会林业工程实施的背景条件及其发展现状,并且在此基础上选择自然、社会经济和林业资源等方面的28项指标,以139县(市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河南省社会林业工程类型划分,共计分为豫南山地丘陵社会林业工程区、伏牛山南坡及南阳盆地社会林业工程区、豫西北及豫西山地丘陵社会林业工程区、黄河平原社会林业工程区、淮河平原社会林业工程区等5个类型区,并论述了各自特点和发展方向。
二、信阳市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阳市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固碳成效及其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现状与动态 |
1.1 研究背景 |
1.2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方法 |
1.2.1 森林植被碳储量估算 |
1.2.2 森林土壤碳储量估算 |
1.2.3 森林蓄积量估算 |
1.3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进展 |
1.3.1 森林植被生物量研究 |
1.3.2 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研究 |
1.3.3 退耕还林生态系统碳汇研究 |
1.4 研究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植被资源 |
2.1.5 土壤资源 |
2.2 基础数据获得与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乔木林生物量调查 |
2.2.3 枯落物生物量调查 |
2.2.4 土壤有机碳测定样品 |
2.2.5 土壤容重测定样品 |
2.2.6 蓄积量的估算 |
2.2.7 碳氮储量的计算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河南省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实施动态 |
3.1 前言 |
3.2 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变化 |
3.2.1 耕地现状 |
3.2.2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河南省耕地面积变化 |
3.3 退耕还林生态工程造林树种和面积动态 |
3.3.1 优势树种和林分类型 |
3.3.2 退耕还林工程主要造林树种和逐年造林面积 |
3.3.3 不同地区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实施动态 |
3.4 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逐年造林面积占全国的份额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两种典型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的获取 |
4.2.4 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4.2.5 植被碳储量的计算 |
4.2.6 土壤碳氮储量的计算 |
4.2.7 数据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4.3.2 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格局 |
4.3.3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随林龄在不同土层分布特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河南省不同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固碳效应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研究区域概况 |
5.2.2 地理分区 |
5.2.3 不同树种每年种植面积 |
5.2.4 碳储量的计算 |
5.2.5 碳储量现状和固碳潜力估算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现状 |
5.3.2 土壤有机碳储量现状 |
5.3.3 退耕还林工程林碳储量现状 |
5.3.4 林木生物质碳库的固碳增汇潜力 |
5.3.5 土壤碳库的固碳增汇潜力 |
5.3.6 退耕还林工程林的固碳增汇潜力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采伐对退耕还林工程碳汇能力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地概况 |
6.2.2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
6.2.3 碳储量的计算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退耕还林工程碳储量现状 |
6.3.2 采伐对退耕还林工程固碳增汇潜力的影响 |
6.3.3 采伐对退耕还林工程年固碳量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河南省森林生物量碳库动态变化研究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林分生物量的估算 |
7.2.3 经济林和竹林生物量的估算 |
7.2.4 疏林和灌木林生物量估算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1949-2008 年河南省森林面积、森林碳储量和森林碳汇量动态变化 |
7.3.2 1949-2008 年不同林龄林分的碳储量和碳密度 |
7.3.3 1976-2008 年人工林和天然林碳储量和碳密度 |
7.3.4 1949-2008 年不同林分类型的碳储量和碳密度 |
7.3.5 1949-2008 年不同林种的碳储量和碳密度 |
7.3.6 2008 年河南省林分不同树种(组)、不同林龄的碳储量和碳密度 |
7.3.7 2008 年不同林分起源的林分碳储量和碳密度 |
7.3.8 2008 年不同林种类型的林分碳储量和碳密度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退耕还林工程固碳增汇技术与途径 |
8.1 树种选择与组成 |
8.2 经营管理措施 |
8.3 退耕林植被配置典型模式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河南省木本粮油树种发展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布局依据 |
1.1 主要木本粮油树种及其分布 |
1.2 省级林业各区域单元发展方向 |
2 建设分区布局 |
2.1 一带 |
2.2 五区 |
(3)河南省栾川县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关于生态林业的研究 |
1.3.2 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1.3.3 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1.4 主要理论 |
1.4.1 生态林业理论 |
1.4.2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2.4 数据来源 |
3 研究区概况 |
3.1 社会经济概况 |
3.1.1 行政区划 |
3.1.2 社会经济发展 |
3.2 自然条件概况 |
3.2.1 地理位置 |
3.2.2 地形地貌 |
3.2.3 气候、水文 |
3.2.4 土壤 |
3.2.5 生物多样性 |
4 林业发展概况分析 |
4.1 林业发展现状 |
4.1.1 林地面积及变化情况 |
4.1.2 各类林木蓄积量及变化情况 |
4.1.3 林业资源结构 |
4.1.4 森林旅游资源概况 |
4.1.5 林业产业发展概况 |
4.2 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优势 |
4.2.1 存在的问题 |
4.2.2 优势 |
5 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5.2.3 评价指标的内涵 |
5.2.4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5.3 指标的权重及确定 |
5.3.1 建立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图 |
5.3.2 构造判断矩阵关系 |
5.3.3 层次排序及组合排序 |
5.4 综合指数计算 |
5.5 评价结果分析 |
6 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布局 |
6.1 林业生态体系发展布局 |
6.1.1 生态源区布局研究 |
6.1.2 生态流区布局研究 |
6.1.3 生态汇区布局研究 |
6.2 林业产业体系发展布局 |
6.2.1 经济林产业发展布局 |
6.2.2 用材林产业发展布局 |
6.2.3 花卉苗木、林木良种产业发展布局 |
6.2.4 林产工业发展布局 |
6.2.5 林下多种经营发展布局 |
6.3 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布局 |
7 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构建 |
7.1 强化科技对林业发展的支撑力度 |
7.2 加大林业支撑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 |
7.3 政府组织引导,优化林产业结构 |
7.4 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5)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6)豫西黄土丘陵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2 豫西黄土丘陵地区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 |
2.1 林下经济的内涵 |
2.2 豫西黄土丘陵地区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原则 |
2.2.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 |
2.2.2 以人为本原则 |
2.2.3 统筹兼顾原则 |
2.3 林下经济是解决豫西黄土丘陵地区生态环境制约的有效途径 |
2.3.1 豫西黄土丘陵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 |
2.3.1.1 豫西黄土丘陵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2.3.1.2 豫西黄土丘陵地区资源约束日益严重 |
2.3.1.3 豫西黄土丘陵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
2.3.2 豫西黄土丘陵地区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 |
2.3.2.1 有利于豫西黄土丘陵地区生态的快速恢复 |
2.3.2.2 提高豫西黄土丘陵地区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 |
2.3.2.3 改变豫西黄土丘陵地区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 |
2.3.2.4 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共赢 |
3 豫西黄土丘陵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条件分析 |
3.1 豫西黄土丘陵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 |
3.1.1 林下经济的发展规模 |
3.1.2 林下经济的组织方式 |
3.1.2.1 公司+基地+农户 |
3.1.2.2 行业协会+农民 |
3.1.3 林下经济的政府支持 |
3.1.3.1 服务林农 |
3.1.3.2 资金扶持 |
3.2 豫西黄土丘陵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
3.2.1 林下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
3.2.1.1 广袤的荒山荒坡 |
3.2.1.2 大量的国营林场和乡村林场 |
3.2.1.3 广大的果园面积和经济林面积 |
3.2.1.4 适度的气候条件 |
3.2.2 林下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 |
3.2.2.1 政策支持 |
3.2.2.2 大量劳动力剩余 |
3.2.2.3 市场需求大 |
4 豫西黄土丘陵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效益分析 |
4.1 林菌模式 |
4.1.1 林菌模式的特点 |
4.1.1.1 林菌间作互补优势显着 |
4.1.1.2 解决速生林郁闭不能间作难题 |
4.1.1.3 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 |
4.1.2 林菌模式的选择原则 |
4.1.3 林菌模式收益及效益分析 |
4.2 林禽模式 |
4.2.1 林禽模式的特点 |
4.2.1.1 林地食物资源丰富 |
4.2.1.2 林木为畜禽创造良好的环境 |
4.2.2 林禽模式的选择原则 |
4.2.3 林禽模式收益及效益分析 |
4.3 林草模式 |
4.3.1 林草模式的特点 |
4.3.1.1 调节地表温度 |
4.3.1.2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
4.3.1.3 减少地表失水 |
4.3.2 林草模式的选择原则 |
4.3.3 林草模式收益及效益分析 |
4.4 林药模式 |
4.4.1 林药模式的特点 |
4.4.1.1 提高林农的积极性 |
4.4.1.2 有效利用时空差 |
4.4.2 林药模式的选择原则 |
4.4.3 林药模式收益及效益分析 |
4.5 林粮模式 |
4.5.1 林粮模式的特点 |
4.5.1.1 改良作物周围的生长环境 |
4.5.1.2 充分利用各项作物资源 |
4.5.2 林粮模式的选择原则 |
4.5.3 林粮模式收益及效益分析 |
5 豫西黄土丘陵地区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原因分析 |
5.1 观念落后 |
5.2 政府行政干预过多 |
5.3 融资困难 |
5.4 林地与农业耕地矛盾突出 |
5.5 林下用地利用率低 |
6 豫西黄土丘陵地区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及对策 |
6.1 在政府指导下合作共建林下经济 |
6.1.1 政府主导大循环 |
6.1.2 农业企业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 |
6.1.3 合作组织是林下经济的助推器 |
6.1.4 林农是生态建设的基础 |
6.2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
6.3 实施绿色GDP 核算制度 |
6.4 加大政策性林业保险,保护林农与投资者利益 |
6.5 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投融资能力 |
6.5.1 充分调动商业银行对林下产业的支持力度 |
6.5.2 地方政府应充分利用好上级政府下拨的产业发展基金 |
6.5.3 引导和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林下产业 |
6.6 建设区域性示范乡镇 |
6.6.1 制定科学合理的乡镇规划 |
6.6.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
6.6.3 实施村镇绿化工程,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7)泰格林纸集团纸浆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纸浆原料林概念与发展 |
1.1.1 纸浆原料林的概念 |
1.1.2 造纸企业营建纸浆原料林的意义 |
1.1.3 纸浆原料林在国内外的发展 |
1.2 纸浆原料林经营管理的理论 |
1.2.1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1.2.2 林业分工理论 |
1.2.3 系统科学 |
1.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2.5 科学发展观理论 |
1.3 国内外纸浆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纸浆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的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纸浆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泰格林纸集团概况 |
2.1.2 原料林基地的发展情况 |
2.1.3 原料林基地的建设模式 |
2.1.4 原料林基地的经营管理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材料来源 |
2.2.2 基本方法 |
2.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集团纸浆原料林基地系统诊断与问题分析 |
3.1 系统诊断概述 |
3.1.1 系统诊断的概念和意义 |
3.1.2 系统诊断模型的建模方法 |
3.2 泰格林纸集团纸浆原料林基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诊断过程 |
3.2.1 摆明问题列出节点 |
3.2.2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
3.2.3 计算模糊可达阵 |
3.2.4 计算模糊可达阵的截矩阵 |
3.2.5 系统元素分层 |
3.2.6 元素的影响域与影响强度 |
3.2.7 原料林基地系统诊断的结果 |
3.3 泰格林纸集团纸浆原料林基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问题分析 |
3.3.1 泰格林纸集团纸浆原料林基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划分 |
3.3.2 泰格林纸集团纸浆原料林基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问题分析 |
4 泰格林纸集团纸浆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新机制的构建 |
4.1 泰格林纸集团纸浆原料林基地现行经营管理机制的弊端 |
4.2 泰格林纸集团纸浆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机制构建的原则 |
4.3 泰格林纸集团纸浆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要素分析 |
4.4 泰格林纸集团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新机制框架及内容 |
4.4.1 市场机制 |
4.4.2 多方协同参与机制 |
4.4.3 利益协调机制 |
4.4.4 政府引导机制 |
4.4.5 生态系统机理 |
4.4.6 保障机制 |
4.5 纸浆原料林基地科学发展战略与措施 |
4.5.1 纸浆原料林基地科学发展观的定义 |
4.5.2 纸浆原料林基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4.5.3 纸浆原料林基地科学发展需处理好的五大关系 |
4.5.4 纸浆原料林基地科学发展战略措施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8)信阳市现代林业发展水平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现代林业概述 |
1.1 传统林业 |
1.1.1 传统林业的概念 |
1.1.2 传统林业的特点 |
1.1.3 与现代林业的区别 |
1.2 林业现代化 |
1.2.1 林业现代化的概念 |
1.2.2 与现代林业的区别 |
1.3 现代林业 |
1.3.1 现代林业的产生 |
1.3.2 现代林业的内涵 |
1.3.3 现代林业的基本特征 |
1.3.4 现代林业的理论基础 |
1.3.5 现代林业的体系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研究现状小结 |
3 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意义 |
3.2 主要内容与方法 |
4 现代林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4.1 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
4.2 评价指标的筛选思路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评价指标的收集 |
4.3.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4.3.3 最终框架的确定 |
4.4 指标的解释与计算方法 |
4.4.1 林业生态体系指标 |
4.4.2 林业产业体系指标 |
4.4.3 生态文化体系指标 |
4.4.4 基础支撑保障指标 |
4.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1 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
4.5.2 判断矩阵关系的构造 |
4.5.3 层次排序及组合排序 |
4.5.4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5 信阳市现代林业发展水平评价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自然地理 |
5.1.2 动植物资源 |
5.1.3 社会经济状况 |
5.1.4 林业发展现状 |
5.2 数据来源 |
5.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4 信阳市现代林业发展水平模糊综合评价 |
5.4.1 确定指标分级标准 |
5.4.2 建立评判因素论域 |
5.4.3 建立评语等级论域 |
5.4.4 建立隶属度的函数 |
5.4.5 建立隶属度的矩阵 |
5.4.6 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
5.4.7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5 提高信阳市现代林业发展水平的对策与措施 |
5.5.1 信阳市现代林业建设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 |
5.5.2 信阳市现代林业建设SWOT分析 |
5.5.3 提高信阳市现代林业发展水平的对策与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信阳市行政区域分布图 |
附录B:信阳市森林资源分布 |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河南省社会林业工程现状及类型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2. 引言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基本概况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现状分析 |
4.1.1 建国以来河南省社会林业发展历程 |
4.1.2 河南省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及综合分析与评价 |
4.1.3 河南省社会林业发展现状 |
4.1.4 河南省社会林业发展趋势与规划 |
4.2 河南省社会林业工程类型划分 |
4.2.1 社会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2 河南省社会林业工程类型划分结果 |
4.2.3 河南省社会林业工程划分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表5 |
表9 |
表4 |
表8 |
表12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四、信阳市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固碳成效及其潜力评估[D]. 王艳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2)
- [2]河南省木本粮油树种发展布局研究[J]. 李良厚. 中国科技信息, 2013(19)
- [3]河南省栾川县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1)
- [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1(23)
- [5]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6]豫西黄土丘陵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研究[D]. 孙毅. 河南农业大学, 2011(05)
- [7]泰格林纸集团纸浆原料林基地经营管理机制研究[D]. 边更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05)
- [8]信阳市现代林业发展水平评价[D]. 谢仲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2)
- [9]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发现之旅”——信阳市林改工作渐入佳境[J]. 本刊编辑部,王胜文,陈慧芬,马俊,朱弘,田兴林. 决策探索(上半月), 2010(03)
- [10]河南省社会林业工程现状及类型划分[D]. 蒋新建.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