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褶皱和冲断带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从Hedberg专题讨论会得出的观点(论文文献综述)
山俊杰[1](2020)在《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全球钾矿床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中亚和东南亚等地。中国境内目前已探明的钾盐储量较少,主要局限在特提斯域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特提斯东部,发育着巨厚层蒸发岩(包括石膏、石盐等),一直是我国钾矿床勘探的重点研究区域。库车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该区域最具找钾潜力的地区。库车盆地盐泉水十分发育,然而前人对库车盆地盐泉水的起源和成因尚未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此外,对盐泉水在库车盆地循环和演化的过程也没有进行过精细刻画;同时,中新世吉迪克组蒸发岩的物质来源仍然存在着一定争议。因此,2015-2019年期间,本研究在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出露较多的、自西向东的却勒构造带、西秋构造带、东秋构造带三个次级构造带上采集了30件盐泉水样品及11件木扎尔特河河水样品,分析其水化学及(18O、D、T、Sr)同位素和地球物理特征,同时结合前人已报道的水化学和氢氧数据,对库车盆地盐泉水的成因及循环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测试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按舒卡列夫水化学分类,盐泉水均为Na-Cl型。按瓦里亚什科水化学分类法,盐泉水主要以氯化物型为主。库车盆地盐泉水溶质来源主要以石盐溶解为主。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各个构造带上的溶质来源略有不同:却勒构造带盐泉水溶质主要为石盐溶解,其次还包括部分碳酸盐矿物和石膏/硬石膏矿物的溶解;西秋构造带和东秋构造带盐泉水溶质来源中碳酸盐矿物已饱和,溶质来源主要为石盐矿物其次为石膏/硬石膏。(2)通过水化学特征及δ18O、δD值分析,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或南天山高山区冰雪融水的补给。同时,盐泉水氧同位素分布特征不仅与补给水淋滤石盐有关,并且还与盐泉水在近地表排泄过程又经历强烈蒸发作用有关。研究发现,δ18O、δD值存在着明显的高程及温度效应,并估测出研究区盐泉水的循环深度:却勒构造带、西秋构造带、东秋构造带盐泉水平均循环深度分别为5.65km、4.82km、5.38km。(3)研究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的87Sr/86Sr值介于海相与典型陆源石盐之间,说明盐泉水的成因可能为海陆相的混合物。同时库车盆地盐泉水87Sr/86Sr比值从西(却勒构造带)向东(东秋构造带)逐渐增大,也说明陆源水的混合从西向东逐渐增加。却勒构造带具有较低的87Sr/86Sr比值和高矿化度的组成特征,这说明却勒构造带盐泉水更多比例是海水或海相蒸发源的混合物;西秋构造带盐泉水为海水和陆相水的混合物;东秋构造带盐泉水则主要为陆相水的混合物。(4)将库车盆地盐泉水元素浓度、H-O-Sr同位素、放射性T同位素与地层岩性及大地电磁法探测结果相结合),综合分析表明盐泉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河水)和南天山高山区冰雪融水、其次还接受了部分地下深部热液Ca-Cl型水的补给。盆地内异常发育褶皱、裂隙、断层和以砾岩为主的岩性特征为盐泉水的补给、排泄提供了良好的介质和通道,导致盐泉水快速下渗并沿断裂带进行深部循环,流经易溶性的盐类矿物(例如石盐、石膏),然后在构造及静态压力驱使下,沿断裂上升并出露于地表(排泄区)。本研究为库车盆地盐泉水的成因和循环提供了科学依据。
杨望暾[2](2016)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丹霞地貌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丹霞地貌作为地貌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已经走过80年的研究历程,自上世纪30年代末陈国达先生提出丹霞地貌的概念以后,在该领域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初创阶段、成型阶段和发展阶段,现阶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大部分是从地貌景观资源开发角度出发,少数学者所做的成因方面的研究,而从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的角度对其形成机理研究一直是薄弱环节,针对某一较大区域内赋存的丹霞地貌,还没有从其成因的根本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系统性的思想方法还不成熟。本文选取我国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丹霞地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区域ETM+遥感影像数据解译的结果,进一步进行野外实际调查和实体验证,在该区域西南边缘查找并圈定3处丹霞地貌富集区域。同时以现代地貌学发展的最新理论为指导,采取野外考察和文献研读、岩石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鉴定、系统研究和专题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丹霞地貌形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着重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丹霞地貌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地层岩性、构造运动等要素进行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丹霞地貌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认识。(1)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丹霞地貌景观的发育阶段来看,经历了红色盆地的形成、沉积的红色地层构造抬升、节理裂隙密集发育、崩塌及差异风化作用共同作用完成了丹霞地貌的形成的不同阶段。丹霞地貌所在区域发生了沉降运动后,普遍接受了沉积,末期盆地抬升,不同区域地层发生了一系列的断裂和褶皱,导致节理发育,对地质体进行切割,进而发生岩层崩塌及差异风化作用,最终形成了现今的丰富多样的丹霞地貌景观。岩性薄片鉴定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丹霞地貌分布砾石中成分以石英为主,其硬度和抗风化能力高,成为该区域丹霞地貌骨架。而该区砂岩岩层中的胶结物主要为钙质,容易被溶蚀,导致该区丹霞崖壁出现大量洞穴和槽龛。这三处丹霞地貌区都经历了多次间歇性地壳抬升,地貌发育过程清晰,形态结构完整,以圆顶密集式壮年期丹霞峰丛峰林为最大特色,该地域丹霞地貌发育与冲积扇沉积相关系密切,其亚相、微相类型对丹霞地貌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2)通过野外调查和岩矿鉴定,对构成铜川照金-香山丹霞地貌红层沉积的岩层岩性、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及古流向分析,认定这些砾岩是干旱环境下山麓洪积扇—河流相粗碎屑岩沉积,水动力条件较强,砾石成分复杂,以花岗岩、石英岩、变质火山岩等为主,砾石分选普遍较差,磨圆一般,呈次棱角—次圆状,风化程度低。依据古水流方向,判定其物源主要来自北秦岭。根据这些特征及沉积—构造演化分析,证明铜川地区早白垩世接受沉积,而渭北隆起发育时限为早白垩世末期以后;在早白垩世时期,现今的渭河地区应为鄂尔多斯盆地与秦岭山脉之间的过渡地带,进而认定早白垩世时期鄂尔多斯原始盆地沉积南界至少在现在渭河地区甚至已达秦岭北麓,铜川照金-香山丹霞地貌反映了鄂尔多斯盆地与秦岭造山带的盆山关系。(3)通过对构成平凉崆峒山丹霞地貌红层沉积岩层岩性、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及古流向分析,认为塑造平凉崆峒山地区丹霞地貌的地层主要包括两套,分别为上三叠统崆峒山组和的下白垩统三桥组;依据古水流方向,表明崆峒山晚三叠世沉积期主要以西南和南部物源为主,主要源于秦祁造山带。其中崆峒山地区下白垩统三桥组砾岩岩性单一,属山麓相堆积物。砾石磨圆度差异较大,从浑圆状到棱角状均有,分选极差,砾径大小不等。砾石成分统计结果表明,砾石成分以灰岩,砂岩、粉砂岩为主。根据这些特征及沉积—构造演化分析判定早白垩世沉积期六盘山盆地的东侧存在一古隆起向六盘山盆地提供物源,它不仅构成早白垩世六盘山盆地的东部沉积边界,而且将六盘山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分隔开来。(4)通过对构成固原火石寨丹霞地貌红层沉积岩层岩性、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及古流向分析,认定这些砾岩是干旱环境下山麓洪积扇—河流相粗碎屑岩沉积,岩性简单,由灰紫色及紫色块状砾岩组成,砾石主要成分为石英岩、钾长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其底部砾岩粒径大于上部粒径,具有下粗上细的正旋回沉积特征,砾石排列无序。依据古水流方向,判定其物源主要来自北祁连造山带。根据这些特征及沉积—构造演化分析,得出在这一时期火石寨地区是六盘山盆地的沉积中心。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的丹霞地貌发育与其发育位置的构造特征、地层沉积厚度、岩性、岩石成分、岩相、古气候及断层与节理发育的强度等均有密切的相关性,这些因素对该地区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起到了控制作用,同时,也决定这一区域丹霞地貌景观的成景因素。由于各要素在不同地点表现形式不同,使该区域内不同地点发育各具特征的丹霞地貌景观组合,同时,这一区域是我国西北与东南丹霞地貌发育区的过渡地带,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的特殊区域。
宋继叶[3](2014)在《准噶尔盆地基底特征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文中提出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面积约13×104km2,为我国新疆第二大沉积盆地,其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盆地类型、主要盖层沉积相及区域铀矿化等条件与伊犁典型产铀盆地相似,总体上具备了砂岩型铀矿成矿的一些基本条件。但是,至今仍未取得找矿突破,为此,铀矿地质勘查决策部门和生产单位均急需了解或回答:“该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前景到底如何?”、“有无形成大型、特大型砂岩型铀矿的潜力?”、“有,则到何处去找”以及“如何实现快速突破”等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选取准噶尔盆地基底为研究对象,针对基底结构属性、构造属性、含铀性及其岩浆演化地壳成熟度和构造成矿有利度等4方面问题进行研究。在板块构造理论和砂岩型铀矿区域成矿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与伊犁产铀盆地基底特征的对比研究,探讨盆地基底特征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分析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并进行成矿预测。论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室内岩石化学分析、活性铀浸出实验以及锆石LA-ICPMS分析测试,对上述研究内容开展了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几点认识:(1)准噶尔盆地基底为陆壳性质,具有由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与海西期褶皱基底组成的“双层”基底结构。证据如下:盆地范围内布格重力异常值均为负值(平均为-65×10-5m/s2),反映其地壳厚度至少在35km以上;平均莫霍面埋深在39km以上,与世界稳定地台的平均莫霍面埋深持平(39.614km);航空磁力异常在盆地内识别出了3个大的、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相对应的正磁性块体;大地电磁测深、人工地震也均获得了盆地盖层下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与褶皱基底的信息。同时,同位素地质测年取得了从晚奥陶世至早前寒武纪的地质年代信息,为上述推断提供了有利证据。这种由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与海西期褶皱基底组成的“双层”基底结构,与伊犁、吐哈、鄂尔多斯等典型产铀盆地的基底相似,具备了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基底条件。(2)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数据分析表明,准噶尔盆地周缘从晚泥盆世开始出现构造岩浆活动后,在晚石炭世进入岩浆活动高峰期,二叠纪在北缘阿勒泰和西准达拉布特又有构造岩浆活动出现,形成了盆地周缘广泛分布的火成岩带,构成了盆地周缘褶皱基底剥蚀区的主体。多期的构造岩浆作用形成了盆地周缘广泛发育的基底富铀建造和/或富铀地球化学块体。航空放射性测量在盆地周缘识别出了12片铀含量高值和偏高值(区)带,地面伽玛能谱测量也落实了东准克拉美丽地区、北准阿勒泰地区以及西南喀拉达板地区部分铀含量高、偏高的中酸性侵入岩与火山岩以及部分地层;进一步的全岩铀含量和活性铀浸出实验分析表明:盆缘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具有接近或稍高于地壳平均花岗岩铀含量的特征,但相比于伊犁产铀盆地蚀源区的铀含量则有所不及;存在铀的迁出现象,但没有吐哈盆地的铀迁出活跃。总体而言,准噶尔盆地具有提供砂岩型铀矿成矿物质的能力,但略逊于伊犁盆地南缘与吐哈盆地南缘褶皱基底。(3)东准克拉美丽、西准达拉布特和北准阿勒泰-富蕴-布尔根等地区典型花岗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岩石具有富硅、富碱、高钾(K2O/Na2O>1)和高FeO/MgO(>1)值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体形成时的古地壳厚度大多在35km以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U)和高场强元素(Hf、Y、Nb、Ta)。这意味着准噶尔盆地周缘岩浆演化已达到了成熟的阶段,铀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在地壳中聚集,形成了具有成熟陆壳性质的富铀花岗岩体,为砂岩型铀矿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多数岩石主微量元素特征与A2型碱性花岗岩一致,属于后碰撞或板内花岗岩类,说明岩浆活动结束后盆地整体进入了后碰撞的弱伸展构造环境,总体上具备了有利于砂岩型铀矿成矿的稳定构造背景。Sr、Nd、Pb及O同位素研究成果表明:褶皱基底花岗岩的成岩物质有多种来源,既有地幔物质的加入,又有年轻地壳部分熔融产物和地壳物质的混入;其中,地幔物质占65%以上,一定程度上说明,相比于成岩物质来源于成熟古陆壳的花岗岩类,上述演化成熟的岩体内却不能富集如陆壳改造型花岗岩内那么多的铀。相应岩石中锆石的铀含量绝大多数低于1000×10-6,表明岩石形成时古铀背景值较低,与成岩物质中铀含量“先天不足”相一致,这说明在准噶尔盆地找到超大型砂岩型铀矿床困难较大。(4)准噶盆地总体上经历了隆升剥蚀(P-T2)→下降沉积(T3-J21)→隆升剥蚀(J22-J3)→下降沉积(K)→隆升剥蚀(E-Q)等5个过程。其中,从晚三叠世开始至西山窑组沉积结束(约60Ma)的地质时期内,在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下,形成了原生还原沉积建造、含矿建造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砂岩型铀矿化;中侏罗世-晚侏罗世至白垩纪,在由挤压转化为伸展的构造环境中活化改造再次成矿;新近纪以来北天山强烈隆升,破坏了盆地(尤其是南缘)原有的成矿条件,甚至可能“铲掉了”本已形成的铀矿化,这可能是盆地至今未取得砂岩型铀矿找矿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5)综合上述研究成果认为:准噶尔盆地具备了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基底条件、构造条件,演化成熟的富铀的海西期火成岩为铀成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来源,在北三台凸起和陆梁凸起不同方向的斜坡带上具备了形成层间氧化砂岩型铀矿的条件,是有望取得一定找矿突破的远景区。但是,盆缘褶皱基底铀含量有限、铀的迁移能力不强,再加上成矿物质来源不足以及新生代构造运动的负面影响,使盆地的成矿规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然而,通过全方位细致的科研和勘查工作,在盆地内找到中-大型砂岩铀矿床还是有可能的。
胡召齐[4](2011)在《上扬子地区北部构造演化与热年代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扬子地区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中生代强烈板内变形区,具有复杂与长期演化的挤压变形构造。该地区也是我国具有海相油气前景的重要地区。因而,认识与理解该地区中生代的变形方式与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论文主要以构造地质学与同位素年代学的方法,重点对上扬子地区湘鄂西褶皱带、川东褶皱带与南大巴山褶皱带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在对雪峰隆起北部基底构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选择了7个基底板溪群板岩样品进行了伊利石X射线衍射分析与K-Ar年代学研究。这7个样品给出的冷却年龄为419-389Ma(晚志留世-中泥盆世),表明该隆起经历过加里东期构造热事件与相应的隆升。由此认为,华南加里东期变形事件直接影响到雪峰隆起本身,向西的影响边界可能为张家界-花垣-凯里断裂带。本论文选择了城口—房县断裂带房县-青峰段进行了详细的野外与室内显微构造研究。该段断裂带明显经历过两期上盘向南南西的逆冲变形,第一期为韧性逆冲变形,而第二期为脆性逆冲变形。工作中选择了该断裂带下盘变形变质的下志留统地层,从7块糜棱岩化浅变质粉砂岩中分选出绢云母样品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测年。其中5个样品给出了225—218Ma(晚三叠世早期)的理想坪年龄,被解释为冷却年龄。由此认为城口—房县断裂带第一期逆冲活动发生在中三叠世末,是扬子板块与秦岭地块陆—陆碰撞中发生的。再结合本次在该断裂带与坪坝断裂带之间新发现的角度不整合印支面(代表中晚三叠世之交发生的印支运动的构造界面),认为扬子板块北缘的印支期前陆变形带发生在坪坝断裂带以北。本论文在雪峰隆起上发现了高角度不整合的印支面,而发现张家界-花垣-凯里断裂带与雪峰隆起之间的印支面为微角度不整合。研究区坪坝飞来峰与张家界-花垣-凯里断裂带之间的印支面呈现为平行不整合现象(15处观察点)。这表明华南的印支期变形明显影响到了雪峰隆起,向西波及的界线为张家界-花垣-凯里断裂带,而区内坪坝断裂带与张家界-花垣-凯里断裂带之间没有发生过印支期褶皱。野外观察表明,研究区内上三叠统至上侏罗统之间的地层皆为整合或假整合接触,表明其间没有发生过褶皱变形。而湘鄂西褶皱带与雪峰隆起上一系列下白垩统与下伏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现象,以及前者内上侏罗统及以下地层一起卷入褶皱,指示湘鄂西褶皱带形成于晚侏罗世末,其影响的西界峰带为齐曜山断裂带。该褶皱带呈弧形展布,向北西突出,其中为背斜宽、向斜窄的隔槽式褶皱。该褶皱带内的轴面倾向与逆冲断层皆指示了自南东向北西的推挤。根据被卷入褶皱地层的最新时代及上白垩统与下伏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现象,本次工作认为川东褶皱带形成于早白垩世末。该褶皱带形成时还使其东侧的湘鄂西褶皱带内叠加了一系列北北东向的褶皱。介于华蓥山与齐曜山断裂带之间的川东褶皱带,为一典型的隔档式褶皱带,具有背斜窄、向斜宽的特征,向斜多为箱型褶皱。内部多数的背斜轴面西倾,但总体上的运动学规律仍是自东向西的推挤。推断震旦系底与志留系泥岩是该褶皱带形成中的重要滑脱层。南大巴山褶皱带内被卷入的最新地层时代也是下白垩统,其明显对川东与湘鄂西褶皱带的北部造成了叠加褶皱,因而形成于晚白垩世初。该褶皱带是一总体向南南西突出的弧形褶皱带,自北向南可以划分出城口—房县与坪坝断裂带之间的根带,坪坝至铁溪—巫溪断裂带之间的中带和铁溪—巫溪断裂带南侧的锋带。根带以冲断岩片为特征,早期还经历过印支期冲断变形;中带以隔档式褶皱为特征,常为箱形褶皱;而锋带主要出现短轴宽缓褶皱。南大巴山褶皱带明显是向南南西推挤中形成的。城口—房县断裂带上第二期向南南西的脆性逆冲就是这一阶段发生的。秦岭造山带南侧的北大巴冲断带在此活动中大规模地向南逆掩在扬子板块北缘之上。本论文通过对被卷入褶皱地层内的逆冲断层进行系统擦痕数据测量,获得了113组有效应力方位,进而划分出三期应力场。通过与区内的褶皱演化对比,认为上扬子北部晚侏罗世末的挤压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对应于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的形成;早白垩世初的挤压方向这近东西向,对应于川东隔档式褶皱带的形成;而晚白垩世初的挤压方向为北东—南西,对应于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的形成。这一古应力场分析工作,也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关于上扬子地区构造演化阶段的划分。综合本次研究成果,认为上扬子北部张家界-花垣-凯里断裂带以西的研究区内,没有发生过加里东期褶皱。该区中生代经历过四期的褶皱演化,具体的演化序列为中三叠世末北大巴山冲断带北缘与雪峰隆起及其西缘的印支期褶皱→晚侏罗世末湘鄂西弧形隔槽式褶皱带→早白垩世末川东隔档式褶皱带→晚白垩世初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古特提斯与新特提斯洋的闭合及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这三大动力先后作用于该地区,从而造成了长期而复杂演化的上扬子板内变形。
胡煜昭[5](2011)在《黔西南坳陷沉积盆地分析与锑、金成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造矿床是着名矿床地质学家涂光炽院士于上世纪提出的与岩浆矿床、沉积矿床和变质矿床并列的矿床大类,其直接的成矿地质作用包括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黔西南坳陷是南盘江-右江盆地重要组成部分,在该构造单元内分布有众多金属矿床,如与沉积盆地成岩(埋藏)作用有关的晴隆锑矿床,与冲断-褶皱活动有关的卡林型金矿和铅锌矿。本文以沉积盆地分析为主线,以构造几何学为核心,以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和矿床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探讨晴隆锑矿床成矿过程和构造-成岩成矿模式,分析卡林型金矿冲断-褶皱构造控矿规律,预测有利的成矿靶区,获得了如下认识。1、地震勘探资料证实黔西南坳陷与其以东南盘江坳陷类似,盆地基底由下古生界地层组成的褶皱构成,两者同属华南褶皱带,其盆地结构与扬子地块(如黔南坳陷等)有明显的差别。2、黔西南坳陷构造单元内可分为四个二级构造单元/成矿单元,除Ⅱ单元现今保留有伸展构造外,其他几个单元现今均以挤压构造为特征。地震及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显示,很多大的断层性质发生了由伸展向挤压的正向反转。重力异常显示,黔西南坳陷古隆起发育,其中以长田-坡坪隆起规模最大,锑、金矿主要分布于古隆起之上。3、“大厂层”原岩是位于东吴不整合面之上的一套爆发相火山岩,可以分为三段:一段为火山角砾岩,二段为凝灰质复成分角砾岩,三段为凝灰岩。在黔西南坳陷甚至上扬子地区,“大厂层”原岩具有一定的对比性。虽然“大厂层”和峨眉山玄武岩都为玄武岩系列,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厂层”凝灰岩K2O明显高于Na2O,而玄武岩正好相反,可能预示两者来源的不同。埋藏阶段火山岩发生硅化、萤石化等蚀变。4、晴隆锑矿具有成岩成矿的特点。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孔-深曲线和地层模拟了晴隆锑矿床埋藏史:晚二叠世至三叠纪为快速埋藏阶段,侏罗纪至古近纪始新世中期为缓慢抬升阶段,古近纪始新世中期至今为快速剥蚀阶段。晴隆锑矿床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于125℃~200℃,分布概率最大温度值为165℃~168℃,其主成矿期为中三叠世晚期到晚三叠世早期,成矿深度为3815m。凝灰岩蚀变前后稀土元素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稀土元素含量很低、以富F-为特征且具有还原性,Y/Ho、Zr/Hf和Nb/Ta比值表明晴隆锑矿成矿流体具多源特征;辉锑矿稀土元素配分特征具有近似的W型四分组效应是海水沉积物继承海水或地层水稀土元素特征的表现。晴隆锑矿床成矿背景为在古隆起基础上的复式半地堑,大地电磁测深证实青山镇断层为其主控断层,其构造-成岩成矿模式可以描述为:晚二叠世末期,大陆火山活动形成的爆发相岩石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为主成矿期,在岩石静压力驱动下,盆地成矿流体向大厂古隆起方向运移,并在有利部位成矿,在运移过程中东吴不整合面是成矿热液侧向运动的通道,北东向断层是成矿热液垂向运移的通道。5、根据黔西南中部地震勘探资料解译,控制该区金矿床的构造具有冲断-褶皱特征,断层“上陡下缓”,为低角度逆冲断层,断层向下在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大厂层”角砾状凝灰岩和东吴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间滑脱,断层上盘常发育不对称背斜构造。根据冲断-褶皱带中位置,将矿床划分为断层控制型和断层伴生型两类,前者产于低角度逆冲断层中,发育与“上陡下缓”断层有关的陡倾斜脉状矿体和缓倾斜矿体,后者发育于层间滑动带的似层状矿体。分析认为,金矿床在形成过程中,虽然古隆起具有初始富集作用,但是冲断-褶皱构造是金成矿的关键因素。东吴不整合面一方面是冲断-褶皱构造促使盆地流体沿运移的通道,另一方面是成矿流体释压、卸载沉淀的储矿构造;印支晚期华南古特提斯洋的闭合是形成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主要构造的主控因素。6、在复式半地堑理论指导下,通过立体填图和激电测深,对控矿的北东向次级断层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工程验证和控制,找矿效果良好,提交333锑金属资源量51012吨,达到中型矿床规模。
刘华国[6](2011)在《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柯坪推覆构造系的构造变形研究》文中认为柯坪推覆构造系是西南天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及陆内造山运动的结果。研究它的构造变形、褶皱与断裂的展布形态及形成机制等对于认识西南天山乃至整个天山断块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该区域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大面积开展野外工作,导致对其构造变形研究程度相对偏低。再者,前陆冲断区地势陡峭复杂,受高陡岩层的影响,浅层构造的地震资料响应几乎为空白,又无任何河流冲沟切穿巨大褶皱山系,大量人工野外产状实测不具有可行性,仅靠地质图上有限的地层产状又难以对深部构造进行约束,导致构造解释的不确定性增加,迫切需要近地表地层产状进行控制。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技术和数字影像摄影测量方法的迅速发展为该区域的近地表地层产状的测量及构造变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首先,论文以ETM+多光谱影像数据和2.5m SPOT-5高分辨率全色波段影像数据作为数据源,通过对数字影像的处理与分析,完成了对研究区3个典型地点(西克尔、巴楚磷矿、五郎塔格)的ETM+和SPOT-5融合影像的关于层状地貌面、活动构造的位置及展布形态的解译和野外考察验证及测量,证实了ETM+与SPOT-5 Pan融合影像用于逆冲推覆构造系最新构造变形具有可行性,尤其适用于植被稀少、构造地貌保存较好、交通不便的复杂构造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最新构造变形的解译标志:阴影纹理结构和色调标志、地层标志、地形地貌标志、洪积扇的排列形态和规模标志、水系和冲沟密度标志,利用这些解译标志对研究区的最新构造变形进行了解译,得到了关于构造变形的以下初步认识:1)在成熟褶皱前缘,由多期老戈壁面组成的层状地貌发育,反映晚第四纪以来逆断层变形是柯坪推覆构造系主要的变形样式。2)构造变形形成的层状地貌面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期次,说明断裂活动具有多期次性。3)断坎多分布在冲洪扇的中上部,平面上呈波浪状有间断的连续展布,显示出低角度逆断层展布特征。4)切割第四纪新生褶皱的冲沟发育了新的阶地面,并且阶地被断错,揭示了新生褶皱前缘的最新活动。其次,论文利用2.5m分辨率IRS-P5立体像对提取了垂直褶皱山系的廊带状DEM,DEM的质量评价显示水平误差小于2 m,垂直误差在5m以内。利用提取的DEM生成了P5正射影像,再将从Google Earth上获取的分辨率约为1m的GeoEye-1多光谱影像与P5正射影像相匹配,即将更高分辨率的GeoEye-1影像与DEM统一到同一坐标系下,以便于地层界线的识别、提取及地层的划分。根据地层边界的划分,在不同地层内部选择三角面发育较好、等高线较平直、产状稳定、V形山谷或者山脊附近、两侧岩层色调反差较大的区域选取产状测量点,并获取其三维坐标,然后在matlab环境下根据公式编程计算地层的产状。然后借助GPS等工具进行产状的野外实地测量和验证,结果表明提取的产状误差均在6度以内,其中85%以上的误差在4度以内,中误差在3度以内,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由于基于遥感影像的数字影像摄影测量方法受区域自然条件限制较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地势陡峭复杂等自然条件限制而导致的无法展开野外地表产状测量的不足,对其他类似区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论文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的近地表地层产状(有效约束了断层、褶皱等浅部构造形态)和地层厚度信息,结合野外对断层与褶皱形态的考察、地形地质资料、石油地震反射剖面资料和断层传播褶皱的模型,绘制了柯坪褶皱冲断带的三岔口镇至柯坪县段的垂直于柯坪塔格背斜、依木干他乌背斜和克拉布克赛背斜走向的平衡地质剖面,剖面恢复的原始长度为113km,现今长度72km,地壳缩短量为41km,缩短率为36.3%。在假定柯坪逆断裂-褶皱带的变形起始年代为距今2.5Ma的情况下,获得了16.4mm/a的缩短速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四纪以来柯坪推覆构造系的构造变形强度。研究结果表明P5立体像对与GeoEye-1相结合提取的近地表地层产状为约束深部地震资料、确定浅层构造形态以及计算地壳缩短量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依据。
祝贺[7](2011)在《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沉积、层序地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塔里木盆地三叠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及有利区带预测研究,为塔里木盆地三叠系进一步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论文充分利用盆地内钻井岩心、测井响应及相序组合等标志,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共识别出5类沉积体系和26个沉积微相。重点查明了三叠系发育了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底扇沉积体系,并建立了坳陷湖盆缓坡带辫状河三角洲模式、深水湖底扇模式及坳陷湖盆陡坡带扇三角洲模式。以经典层序地层学及陆相层序地层学最新进展为理论基础,在精细沉积体系划分及沉积微相特征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地震、钻测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从层序界面识别入手,对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进行层序地层分析。依据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标志,共识别出了5个层序界面(SB1-SB5)。层序界面性质主要包括不整合面、超覆面、测井曲线形态突变面、旋回叠加方式转换面、侵蚀冲刷面和岩性、岩相转换面等多种类型,其中以侵蚀冲刷面和岩性、岩相转换面最为普遍。在上述关键界面识别基础上,首次在整个塔北-塔中坳陷内将三叠系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SQ1-SQ4)。各层序发育低位体系域(LST)、湖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有些被削蚀的部位缺少HST,在有些深凹区缺少LST。通过对过渡相带关键井的层序特征分析,结合地震剖面的精确标定,建立了研究区的等时地层格架。研究区东西向层序发育个数可以较好地对比,塔中地区上部层序局部隆升缺失,塔北隆起下部层序沉积缺失。结合层序充填过程及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分析,建立了两种层序充填模式:①以塔北-塔中湖盆东部和东南部的斜坡部位为典型代表的缓坡坡折背景的层序充填模式;②以塔北隆后带的斜坡部位为典型代表的陡坡带型层序充填模式。在三级层序(相当于长期旋回)和沉积体系研究基础上,首次采用上升和下降相域作为编图单元对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纪进行了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系统分析了全盆地三叠系各三级层序相域沉积相展布规律与时空演化特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塔里木盆地三叠系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的特征,以及在层序格架中的组合类型和特征。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层序格架内发育有4套区域性生储盖组合,进一步划分为自生自储自盖、上生下储上盖和下生中储上盖三种生储盖组合类型,从宏观上控制了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油气的分布。结合塔里木盆地三叠系油气勘探现状,提出了塔北-塔中地区有利的勘探目标。
杨国臣[8](2010)在《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层序充填及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文中指出综合运用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盆地层序充填动力学、岩相古地理学、地球化学等的理论以及构造-层序分析方法,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框架下,系统研究了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的沉积体系类型和沉积模式、层序地层划分与等时地层格架对比、古水流特征和物源区属性等,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的盆地古地理和层序充填演化特征、盆-山耦合关系和盆地性质及演化。归纳起来,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进一步梳理了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划分方案,重新厘定了地层区划和地层对比关系。2.通过对野外露头、钻/测井和地震资料的沉积学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中识别出9种沉积体系类型,总结了7种沉积模式;根据不同级别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将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划分为3个一级层序、5个(二级)构造层序、9个超层序和15个(三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盆地不同剖面在构造层序或超层序框架控制下的以层序为对比单元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3.通过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碳酸盐岩砾石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了晚侏罗世末期至白垩纪沉积物源区的性质、构造背景和盆地沉积环境特征。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从J3末期到K2,四川盆地以咸化程度较低的淡水环境和暖湿气候条件为主;泥质岩主要形成于一种总体偏氧化、局部偏还原性质的沉积环境;泥质岩母岩岩性以沉积岩和花岗质岩石为主;物源区主要属于大陆岛弧构造背景,也有来自被动大陆边缘的物源。4.根据大量的实测古流向、砾岩砾石统计和砂岩碎屑成分统计数据,详细地分析了晚侏罗世至白垩纪的古流向变化、盆地古地理迁移和物源区属性演化特征。提出四川盆地川中一带早白垩世曾发生古流向逆变过程,其特点为,发生时间上北早南晚、对盆地沉积的影响强度上北强南弱。5.在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综合划分的基础上,综合相关文献成果,以构造层序和超层序为编图单元,重建了不同构造旋回的盆地古地理,揭示了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盆地沉积中心的迁移和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与演化。6.在系统的盆地沉积相、层序地层和区域构造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盆地充填动力学的相关理论方法为指导,建立了盆地不同剖面的层序充填序列样式,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以超层序和构造层序为分析单元,应用构造-层序分析方法,深入讨论了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的沉积充填、盆-山耦合和盆地性质及演化特征。
王宗起,闫全人,闫臻,王涛,姜春发,高联达,李秋根,陈隽璐,张英利,刘平,谢春林,向忠金[9](2009)在《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文中研究说明根据近年来的地层、沉积、岩浆-火山和构造变形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新进展,结合前人的成果,按照大地构造相单元划分原则,将秦岭造山带分为13个主要构造单元:①华北南缘陆坡带,包括第一层序的青白口系大庄组、震旦系罗圈组和寒武系,与之对应的豫西栾川群;第二层序的奥陶纪陶湾群;②北秦岭弧后杂岩带,以宽坪群和部分二郎坪群中的基性火山岩与碳酸盐岩的构造块体与变质的古生代深海碎屑岩混杂为特征;③秦岭岛弧杂岩带,由丹凤群不同的古洋隆块体、富水幔源岛弧基性岩浆杂岩、云架山群、斜峪关群和草滩沟群的岛弧钙碱性岩浆岩和火山岩及深海沉积物及秦岭群弧基底杂岩等构成,时间跨度为奥陶纪-石炭纪;④秦岭弧前盆地系,泥盆系及其它晚古生代地层是其主要充填物,同沉积断裂控制了一系列的次级盆地;⑤秦岭增生混杂带,由泥、砂岩组成的基质和基性、超基性岩、火山岩、灰岩、硅质岩等岩块构成,最终形成于二叠纪末-三叠纪初;⑥南秦岭岛弧杂岩带,碧口群的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和岩浆岩组成,称碧口弧;由三花石群的中基性火山岩以及西乡群的中酸性火山岩共同构成,称西乡弧;由耀岭河群和郧西群中基性熔岩和中酸性火山岩组成,称安康弧;⑦南秦岭弧前盆地系,碧口弧前盆地充填物是以碎屑岩为主的横丹群和关家沟群;西乡弧前沉积主要由三花岩群包括王家坝组砂岩以及由泥岩、砂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变质而成的片岩、片麻岩和石英岩组成。安康弧前盆地具有明显的深海扇沉积特征梅子垭群和大贵坪组;⑧南秦岭弧后盆地系,包括后龙门山的茂县群和上古生界及三叠系,大巴山的洞河群和部分耀岭河群的火山岩;⑨南秦岭弧后陆坡带,只保留大巴山弧后陆缘,是高川—毛坝以南的下古生界;⑩南秦岭前陆褶冲带,包括龙门山北段、米仓山和大巴山前陆褶冲带。三带形成于印支—燕山期,但构造线不同,且在出现的时间上,由西到东由早到晚;11○三叠纪残余海盆;○12中-新生代走滑拉分和断陷盆地;1○3基底断块。
沈玉林[10](2009)在《鄂尔多斯中东部晚古生代古地理及高效储层控制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基于层序界面识别,将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上古生界划分为5个二级层序(层序组)、18个三级层序和50个体系域,建立了陆表海背景下的缓坡盆地边缘Ⅰ型和缓坡Ⅱ型、陆表海衰亡背景下的曲流河-浅水三角洲、辫状河-缓坡型浅水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曲流河-湖泊三角洲等5个二级层序充填模式。在层序格架内阐述了主要沉积相、古地理格局及演化特征。在研究区上古生界识别出了8沉积相、18沉积亚相和23沉积微相类型;晚石炭世主要为碳酸盐潮坪-障壁砂坝-泻湖-浅水三角洲沉积,海水主要来自E及NE方向;早二叠世早期形成以开阔陆表海沉积为主、曲流河-浅水三角洲-障壁砂坝-泻湖-碳酸盐潮坪共存的格局,海水改由SE方向侵入;早二叠世晚期以曲流河-浅水三角洲-近海湖泊沉积为主;中二叠世形成以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面貌;至晚二叠世晚期演化为曲流河-三角洲-湖泊共存的格局,结束了研究区晚古生代沉积充填发育史。由此,将研究区晚古生代沉积演化分为受限陆表海、开阔陆表海、陆表海衰亡、近海湖盆和内陆湖盆等5个充填阶段。以活动论为指导,结合海西运动的幕式活动,探讨了古地理演化的动力机制;物源来自伊盟隆起,受板块碰撞作用影响,物源区差异性抬升明显,具东西分区的特征。研究区晚古生代古地理格局及演化、晚石炭世末海侵方向转变(相对于现今地理位置),主要是板块碰撞形式的转变所引发的区域古构造体制的改变、物源区的差异性隆升、古地貌特征的演变、基底断裂间歇性的拉张复活以及区域海平面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研究区晚古生代沉积演化阶段及其与北部造山带的关系、物源特征、古气候等研究,建立了5种构造-沉积充填模式。双山地区太原组高效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构造格局及古地理,并与物源区母岩性质、海平面变化、成岩作用及板块碰撞引发的基底断裂间歇性活动等因素有关;伊金霍洛旗地区盒8段高效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母岩性质及古地理格局,同时受成岩作用和基底断裂后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二、在褶皱和冲断带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从Hedberg专题讨论会得出的观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褶皱和冲断带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从Hedberg专题讨论会得出的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
1.2.2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1.2.3 水循环特征研究 |
1.2.4 地球物理探测应用研究 |
1.3 研究区盐泉水研究程度 |
1.4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主要的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1.7 论文创新点 |
1.8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3 区域演化背景 |
2.3.1 盆地地层层序 |
2.3.2 盆地构造特征 |
2.4 水文地质背景 |
2.5 岩相古地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测试方法 |
3.2.1 常量、微量元素测试方法 |
3.2.2 氢氧同位素测试方法 |
3.2.3 放射性氚同位素测试方法 |
3.2.4 锶同位素测试方法 |
3.2.5 V8多功能电法仪测试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盐泉水的溶质来源 |
4.1 盐泉水化学特征 |
4.2 矿化度与主要离子关系特征 |
4.3 主微量元素在盐泉水溶质来源中的指示 |
4.4 相化学在盐泉水中溶质来源的指示 |
4.5 饱和指数在盐泉水中溶质来源的指示 |
4.5.1 却勒构造带溶质特征 |
4.5.2 西秋构造带溶质特征 |
4.5.3 东秋构造带溶质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盐泉水的补给来源与循环模式 |
5.1 盐泉水补给来源研究 |
5.2 盐泉水补给高程研究 |
5.3 盐泉水补给温度研究 |
5.4 盐泉水的氚同位素年龄研究 |
5.5 盐泉水的热储温度研究 |
5.5.1 二氧化硅地热温标 |
5.5.2 阳离子温标 |
5.5.3 盐泉水地热温度指标选取及计算 |
5.6 盐泉水的循环深度研究 |
5.7 盐泉水的循环模式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盐泉水的成因分析 |
6.1 锶同位素特征分析 |
6.2 热液Ca-Cl型水对研究区盐泉水的影响分析 |
6.3 盐泉水出露特征分析 |
6.3.1 地层岩性特征分析 |
6.3.2 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地球物理手段应用 |
6.4 盐泉水的成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 |
附录 表 |
附录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丹霞地貌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丹霞地貌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国内丹霞地貌的研究阶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际相关研究方向及水平 |
1.2.4 丹霞地貌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线路 |
1.5 创新点与完成的工作量 |
1.5.1 本文创新点 |
1.5.2 本次研究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地学背景 |
2.1 构造单元及其特征 |
2.2 地层描述 |
2.2.1 第四系 |
2.2.2 白垩系 |
2.2.3 侏罗系 |
2.2.4 三叠系 |
2.2.5 二叠系 |
2.2.6 石炭系 |
2.2.7 奥陶系 |
2.2.8 寒武系 |
2.2.9 蓟县系 |
2.3 区域构造沉积发展过程 |
第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丹霞地貌特征及评价 |
3.1 丹霞地貌遥感影像解译 |
3.1.1 数据来源 |
3.1.2 遥感影像的选择与处理 |
3.1.3 遥感影像解译 |
3.2 丹霞地貌景观分类及特征 |
3.2.1 铜川照金-香山丹霞地貌景观特征 |
3.2.2 平凉崆峒山丹霞地貌景观特征 |
3.2.3 固原火石寨丹霞地貌景观特征 |
3.3 丹霞地貌景观定量评价 |
3.3.1 评价方法确定 |
3.3.2 评分标准的确定 |
3.3.3 丹霞地貌景观资源分级划分 |
3.3.4 丹霞地貌景观定量评价结果 |
第四章 铜川照金-香山丹霞地貌形成机制 |
4.1 渭北地区地理及地质背景 |
4.1.1 自然地理概况 |
4.1.2 区域地质背景 |
4.2 铜川照金-香山的红层与丹霞地貌 |
4.2.1 红层分布 |
4.2.2 照金-香山红层沉积特征 |
4.2.3 铜川照金-香山地区红层岩石学特征 |
4.2.4 照金-香山地区红层物源分析 |
4.3 铜川照金-香山地区构造特征 |
4.3.1 褶皱特征 |
4.3.2 断层特征 |
4.3.3 节理特征 |
4.4 丹霞地貌发育机理分析 |
4.4.1 岩性对丹霞地貌发育的基础性作用 |
4.4.2 构造隆升对丹霞地貌发育的关键性作用 |
4.4.3 断层和节理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控制性作用 |
4.4.4 风化侵蚀作用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改造作用 |
4.5 丹霞地貌发育过程总结 |
4.5.1 红层盆地的形成 |
4.5.2 丹霞地貌发育模式 |
4.6 铜川照金-香山丹霞地貌地质意义 |
第五章 平凉崆峒山丹霞地貌形成机制 |
5.1 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
5.1.1 研究区出露地层简述 |
5.1.2 区域构造特征 |
5.2 崆峒山地区红层分布及其发育特征 |
5.2.1 平凉崆峒山地区红层分布 |
5.2.2 平凉崆峒山丹霞地貌地层归属讨论与实证 |
5.2.3 平凉崆峒山红层沉积特征 |
5.2.4 崆峒山地区红层岩石学特征 |
5.3 平凉崆峒山地区构造特征 |
5.3.1 褶皱与断层特征 |
5.3.2 节理特征 |
5.4 丹霞地貌发育机制分析 |
5.4.1 岩性对丹霞地貌发育的基础性作用 |
5.4.2 沉积相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控制作用 |
5.4.3 构造隆升对丹霞地貌发育的关键性作用 |
5.4.4 断层和节理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控制性作用 |
5.4.5 风化侵蚀作用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改造作用 |
5.5 平凉崆峒山丹霞地貌发育过程宏观总结 |
第六章 固原火石寨丹霞地貌区形成机制 |
6.1 六盘山盆地地质背景 |
6.1.1 六盘山地区地层概述 |
6.1.2 六盘山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 |
6.1.3 六盘山盆地区域构造演化及后期改造 |
6.2 固原火石寨地区红层与丹霞地貌 |
6.2.1 火石寨地区红层沉积分布 |
6.2.2 火石寨红层沉积特征 |
6.2.3 固原火石寨地区红层岩石学特征 |
6.2.4 固原火石寨地区古水流特征 |
6.3 火石寨构造特征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
6.3.1 褶皱特征 |
6.3.2 断层特征 |
6.3.3 节理、裂隙特征 |
6.4 固原火石寨丹霞地貌形成机制分析 |
6.4.1 岩性对丹霞地貌发育的基础性作用 |
6.4.2 沉积相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控制作用 |
6.4.3 断层和节理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控制性作用 |
6.4.4 风化侵蚀作用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改造作用 |
6.4.5 剥蚀搬运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改造作用 |
6.5 固原火石寨丹霞地貌发育过程总结 |
6.5.1 火石寨丹霞地貌的发育阶段 |
6.5.2 发育过程宏观总结 |
第七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丹霞地貌对比研究 |
7.1 中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分布 |
7.1.1 中国红层沉积分布特征 |
7.1.2 中国丹霞地貌分布空间特征 |
7.1.3 丹霞地貌的演化过程分析 |
7.1.4 中国西北地区古气候演变过程 |
7.2 丹霞地貌国内对比 |
7.2.1 丹霞地貌区内对比及研究意义 |
7.2.2 国内丹霞地貌对比 |
7.3 与国内其它红层地貌景观对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准噶尔盆地基底特征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本章摘要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与自然地理条件 |
1.2.1 研究区范围 |
1.2.2 自然地理条件 |
1.3 研究现状 |
1.3.1 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3.2 盆地基底结构属性研究现状 |
1.3.3 地壳成熟度与铀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3.4 研究区以往地质工作 |
1.3.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 研究进展和实物工作量 |
1.7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7.1 主要成果 |
1.7.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本章摘要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盆地及周边构造演化 |
2.3 盆地基本构造格局 |
2.3.1 构造单元划分 |
2.3.2 断裂系统 |
2.4 地层 |
2.4.1 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
2.4.2 古生界构造层 |
2.4.3 盖层 |
2.4.4 赋矿地层 |
2.5 岩浆岩 |
2.6 区域矿产 |
3 盆地基底结构属性 |
本章摘要 |
3.1 区域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壳厚度 |
3.2 大地电磁测深与基底电性分层 |
3.3 人工地震与基底地壳结构 |
3.4 航空磁力异常与盆地正磁性块体分布 |
3.5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证据 |
3.6 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推断 |
4 盆地不同地质时期古隆起特征分析 |
本章摘要 |
4.1 基底隆起分布特征 |
4.2 盖层沉积期的隆起分布特征 |
4.3 古隆起的构造类型 |
4.4 代表性古隆起的发展演化 |
4.4.1 陆梁叠加型古隆起 |
4.4.2 东部残余型古隆起 |
5 盆地周缘褶皱基底含铀性分析 |
本章摘要 |
5.1 褶皱基底岩石类型及空间分布 |
5.2 基底岩石含铀性 |
5.2.1 航空放射性测量与区域放射性场特征 |
5.2.2 盆地周缘主要地质体或不同岩性单元U、Th含量分布 |
5.2.3 锆石铀含量特征 |
6 盆地周缘褶皱基底地壳成熟度特征 |
本章摘要 |
6.1 基底地壳成熟度 |
6.2 基底成熟度与铀成矿潜力的计算方法 |
6.3 研究区基底地壳成熟度分析 |
6.3.1 东准克拉美丽岩带 |
6.3.2 北准阿勒泰-富蕴-布尔根岩带 |
6.3.3 西准达拉布特岩带 |
7 盆地基底特征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 |
本章摘要 |
7.1 准噶尔盆地与伊犁产铀盆地基底特征对比 |
7.2 基底结构属性与铀成矿潜力 |
7.3 地壳成熟度与成岩物质来源控矿作用 |
7.3.1 概述 |
7.3.2 褶皱基底地壳成熟度与成岩物质来源区域控矿作用分析 |
7.4 基底含铀性与不同盆段铀成矿有利度分析 |
7.5 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铀成矿潜力 |
7.6 盆地内部古隆起及盆地演化控矿作用 |
7.7 准噶尔盆地区域铀成矿潜力分析与成矿预测 |
7.7.1 区域铀成矿潜力 |
7.7.2 成矿预测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上扬子地区北部构造演化与热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内容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前人研究概况 |
1.2.1 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 |
1.2.2 川东—湘鄂西褶皱带 |
1.2.3 雪峰山构造带 |
1.2.4 上扬子北部褶皱带构造叠加问题 |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成果 |
1.3.1 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秦岭造山带 |
2.2 南大巴山褶皱带 |
2.3 四川盆地与川东褶皱带 |
2.4 湘鄂西褶皱带 |
2.5 雪峰山构造带(北段) |
第三章 加里东期构造变形事件 |
3.1 雪峰山构造带北段变形特征 |
3.1.1 构造特征 |
3.1.2 角度不整合证据 |
3.2 雪峰山构造带北段热年代学研究 |
3.2.1 样品采集与分选 |
3.2.2 XRD分析 |
3.2.3 K-Ar定年结果与地质解释 |
3.3 加里东事件影响西界探讨 |
3.4 雪峰隆起的形成时间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印支期构造变形事件 |
4.1 南大巴山地区印支期变形事件 |
4.1.1 角度不整合证据 |
4.1.2 城口—房县断裂带~(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 |
4.1.2.1 构造特征与运动学 |
4.1.2.2 样品采集与显微构造 |
4.1.2.3 ~(40)Ar/~(39)Ar分析结果与地质解释 |
4.2 雪峰山与川东—湘鄂西地区印支期变形事件分析 |
4.2.1 雪峰山构造带印支期褶皱的角度不整合证据 |
4.2.2 张家界—花垣断裂带与雪峰隆起之间的印支面微角度不整合现象 |
4.2.3 张家界—花垣断裂带以西的川东—湘鄂西褶皱带印支面平行不整合现象 |
4.3 研究区印支期褶皱分布范围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燕山中期构造变形事件 |
5.1 褶皱时代 |
5.2 湘鄂西褶皱带几何学特征 |
5.3 湘鄂西褶皱带运动学规律 |
5.3.1 褶皱轴面倾向变化 |
5.3.2 逆冲断裂运动方向 |
5.3.3 滑脱面及其运动方向 |
5.4 小结 |
第六章 燕山晚期构造变形事件 |
6.1 湘鄂西褶皱带燕山晚期叠加褶皱 |
6.1.1 上白垩统与下伏地层的角度不整合证据 |
6.1.2 叠加褶皱现象 |
6.2 川东隔档式褶皱带燕山晚期变形事件 |
6.2.1 褶皱时代 |
6.2.2 几何学特征 |
6.2.2.1 华蓥山断裂带 |
6.2.2.2 背斜特征 |
6.2.2.3 向斜特征 |
6.2.3 运动学规律 |
6.2.3.1 褶皱轴面倾向规律 |
6.2.3.2 逆冲断裂运动方向 |
6.2.3.3 滑脱层 |
6.2.3.4 总体运动学规律 |
6.3 南大巴山褶皱带燕山晚期变形事件 |
6.3.1 褶皱时代 |
6.3.2 几何学特征 |
6.3.2.1 构造样式与分带 |
6.3.2.2 坪坝断裂带 |
6.3.2.3 镇巴-鸡鸣寺断裂带 |
6.3.2.4 铁溪-巫溪断裂带 |
6.3.3 运动学规律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上扬子北部构造带构造演化与形成机制 |
7.1 南大巴山与川东褶皱带的形成顺序 |
7.2 南大巴山与湘鄂西褶皱带的形成顺序 |
7.3 构造应力场分析 |
7.3.1 原理与方法 |
7.3.2 划分依据 |
7.3.3 三期应力场特征 |
7.3.3.1 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场 |
7.3.3.2 近东西向挤压应力场 |
7.3.3.3 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场 |
7.3.4 三期应力场与褶皱带形成关系分析 |
7.4 上扬子北部构造带演化规律 |
7.4.1 印支期挤压变形阶段 |
7.4.1.1 南大巴山褶皱带北部的前陆变形 |
7.4.1.2 雪峰隆起印支期挤压变形 |
7.4.2 晚侏罗世末挤压变形阶段与湘鄂西褶皱带形成 |
7.4.3 早白垩世末挤压变形阶段与川东褶皱带形成 |
7.4.4 晚白垩世初挤压变形阶段与南大巴山褶皱带形成 |
7.4.5 上扬子北部构造带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
7.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经历和发表的论文 |
(5)黔西南坳陷沉积盆地分析与锑、金成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含矿沉积盆地分析研究现状 |
1.1.1 沉积学分析 |
1.1.2 成岩成矿作用研究 |
1.1.3 构造分析 |
1.1.4 盆地成矿流体 |
1.1.5 改造矿床 |
1.2 黔西南坳陷锑、金矿床研究现状 |
1.2.1 黔西南坳陷范围 |
1.2.2 沉积分析 |
1.2.3 构造分析 |
1.2.4 矿床成因研究 |
1.3 选题依据、科学问题及科学意义 |
1.3.1 论文的选题依据 |
1.3.2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案与方法技术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深部构造 |
2.1.1.1 莫霍面深度 |
2.1.1.2 地壳结构 |
2.1.2 基底构造 |
2.1.2.1 基底性质 |
2.1.2.2 基底埋深 |
2.1.3 黔西南坳陷大地构造属性讨论 |
2.2 区域地层 |
2.2.1 基底的物质及地层组成 |
2.2.2 沉积盖层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黔西南坳陷构造变形样式分析 |
3.1 现今构造单元划分 |
3.1.1 构造单元划分研究概述 |
3.1.2 黔西南坳陷构造单元划分 |
3.2 盘县挤压构造变形区构造样式 |
3.3 青山镇张性构造变形区构造样式 |
3.4 紫云~六盘水挤压构造变形区构造样式 |
3.5 兴仁~贞丰复合构造变形区构造样式 |
3.5.1 横向(北西向)断层褶皱带 |
3.5.2 纵向(北东向)断层褶皱带 |
3.6 古隆起与上覆构造的叠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黔西南坳陷"大厂层"沉积及埋藏成岩分析 |
4.1 "大厂层"岩相学及构造环境 |
4.1.1 黔西南坳陷"大厂层"岩相学 |
4.1.1.1 "大厂层"含义 |
4.1.1.2 "大厂层"原岩恢复及岩相 |
4.1.2 黔西南坳陷"大厂层"原岩对比及岩相 |
4.1.3 上扬子地区东吴运动的沉积响应 |
4.1.4 二叠纪玄武岩及"大厂层"火山岩构造背景 |
4.2 "大厂层"成岩作用研究 |
4.2.1 成岩作用 |
4.2.2 "大厂层"埋藏史 |
4.2.2.1 晚二叠世至晚三叠世埋藏史 |
4.2.2.2 黔西南坳陷剥蚀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黔西南坳陷锑、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 |
5.1 晴隆锑矿矿床地质 |
5.1.1 矿区地层 |
5.1.2 矿田构造 |
5.1.2.1 控矿构造分析 |
5.1.2.2 复式半地堑构造控矿 |
5.1.3 矿体特征 |
5.2 晴隆锑矿矿床地球化学 |
5.2.1 "大厂层"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1 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 |
5.2.1.2 稀土元素对成矿流体的指示意义 |
5.2.2 有机地球化学 |
5.2.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
5.3 晴隆锑矿成矿深度和成矿时代 |
5.3.1 晴隆锑矿成矿深度和成矿时代 |
5.3.2 成矿模式 |
5.4 黔西南坳陷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5.4.1 成矿区地层 |
5.4.2 冲断-褶皱构造特征 |
5.4.2.1 构造特征 |
5.4.2.2 冲断-褶皱构造对金矿的控制 |
5.4.3 矿体特征 |
5.4.4 卡林型金矿床成矿年代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沉积盆地演化与成矿 |
6.1 加里东末期褶皱-冲断活动及古隆起 |
6.2 泥盆纪-中三叠世伸展构造 |
6.2.1 泥盆纪—早二叠世被动大陆边缘裂陷盆地阶段 |
6.2.2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裂谷盆地阶段 |
6.2.3 伸展阶段的成矿作用 |
6.3 印支晚期前陆冲断-褶皱构造 |
6.3.1 冲断-褶皱构造 |
6.3.2 冲断-褶皱构造与卡林型金矿的成矿 |
6.4 燕山-喜马拉雅期隆升剥蚀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成矿预测 |
7.1 晴隆锑矿成矿预测 |
7.1.1 预测的地质标志 |
7.1.2 地球物理勘探标志 |
7.1.3 预测靶区的圈定及找矿效果 |
7.1.4 下步工作建议 |
7.2 黔西南坳陷卡林型金矿找矿预测初步研究 |
7.2.1 找矿标志 |
7.2.2 找矿预测初步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附录 |
(6)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柯坪推覆构造系的构造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图像索引 |
表格索引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1 天山地质构造发育与演化历史 |
2.2 柯坪推覆构造系的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三章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及数字高程模型 |
3.1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发展 |
3.2 几种高分辨率遥感卫星 |
3.2.1 Landsat-7 |
3.2.2 SPOT-5 |
3.2.3 IRS-P5 |
3.2.4 GeoEye-1 |
3.3 数字高程模型 |
3.3.1 DEM的来源 |
3.3.2 基于立体像对提取DEM的原理和方法 |
3.3.3 DEM的精度评价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POT-5 Pan和ETM+的最新构造变形研究 |
4.1 遥感影像的选择与处理 |
4.1.1 遥感影像和基础地理数据的选取 |
4.1.2 影像几何精校正 |
4.1.3 影像配准 |
4.1.4 图像增强和变换 |
4.1.5 影像镶嵌 |
4.1.6 影像融合 |
4.2 三个典型地点的最新构造变形解译及野外验证 |
4.2.1 西克尔附近 |
4.2.2 巴楚磷矿东的天门大峡谷附近 |
4.2.3 五郎塔格小褶皱附近 |
4.3 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及应用 |
4.3.1 阴影纹理结构和色调标志 |
4.3.2 地层标志 |
4.3.3 地形地貌标志 |
4.3.4 冲洪积扇的形态和规模标志 |
4.3.5 水系和冲沟标志 |
4.4 关于最新构造变形特征的几点认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P5 像对和GeoEye-1 的近地表地层产状提取 |
5.1 遥感影像的选择与处理 |
5.2 DEM提取及质量评价 |
5.2.1 模型的建立 |
5.2.2 影像的导入 |
5.2.3 GCP的选取 |
5.2.4 匹配点的选取 |
5.2.5 DEM的提取 |
5.2.6 DEM的精度评价 |
5.2.7 DEM的编辑与输出 |
5.2.8 DOM制图 |
5.3 地层界线的提取及地层划分 |
5.4 近地表岩层产状的提取 |
5.4.1 地层产状测量的原理 |
5.4.2 点的选取及产状计算 |
5.5 野外验证及误差分析 |
5.6 结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柯坪逆断裂-褶皱带的地壳缩短 |
6.1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 |
6.2 建立平衡地质剖面的步骤 |
6.3 柯坪推覆构造的浅层构造形态 |
6.4 地壳缩短量 |
6.5 地壳缩短速率 |
6.6 结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和认识 |
7.1.1 柯坪推覆系最新垂直构造变形 |
7.1.2 近地表地层产状的测量 |
7.1.3 柯坪推覆系水平构造变形 |
7.2 不足和展望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BRIEF INTRODUCTON TO THE AUTHOR |
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参与项目承担的主要工作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沉积、层序地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学科前沿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坳陷湖盆研究现状 |
1.2.3 岩性油气藏勘探现状 |
1.3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完成工作量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
2.2 三叠纪古构造格局 |
2.2.1 早三叠世 |
2.2.2 中三叠世 |
2.2.3 晚三叠世 |
2.3 三叠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1 各分区地层系统 |
2.3.2 地层划分和对比 |
第3章 沉积体系研究 |
3.1 沉积体系类型划分 |
3.2 各沉积体系和沉积相特征 |
3.2.1 辫状河沉积体系 |
3.2.2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
3.2.3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
3.2.4 湖泊沉积体系 |
3.2.5 湖底扇相 |
3.3 沉积相模式 |
3.3.1 坳陷湖盆缓坡带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机理及模式 |
3.3.2 深水湖底扇发育机理及模式 |
3.3.3 坳陷湖盆陡坡带扇三角洲发育机理及模式 |
第4章 层序地层特征 |
4.1 层序划分方案和原则 |
4.2 层序界面特征分析 |
4.2.1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
4.2.2 界面类型 |
4.2.3 塔北-塔中地区层序界面特征 |
4.3 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划分 |
4.4 层序对比及特征分析 |
4.4.1 单井层序特征分析 |
4.4.2 地震层序解释 |
4.4.3 连井剖面层序地层对比 |
4.5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4.5.1 编图思路及编图单元选择 |
4.5.2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4.6 层序充填过程 |
4.7 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
4.7.1 构造运动对低频层序的控制 |
4.7.2 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 |
4.7.3 沉积物特征因素 |
4.7.4 基准面和可容纳空间变化对层序的控制 |
4.7.5 古气候对层序的控制 |
4.7.6 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
4.8 三叠系层序充填模式探讨 |
4.8.1 湖盆缓坡坡折带型层序充填样式 |
4.8.2 陡坡带型层序充填样式 |
第5章 层序格架中生储盖组合特征及有利勘探目标预测 |
5.1 层序格架中生储盖特征 |
5.1.1 烃源岩特征 |
5.1.2 储集层特征 |
5.1.3 盖层特征 |
5.2 层序格架中的生储盖组合特征 |
5.2.1 生储盖组合类型 |
5.2.2 层序格架中生储盖组合特征 |
5.3 有利勘探目标预测 |
5.3.1 岩性地层圈闭勘探 |
5.3.2 有利区带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层序充填及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2 四川盆地上侏罗统至新近系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格架 |
2.1.1 盆缘主要构造带 |
2.1.2 盆地基底及构造格局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晚侏罗世-新近纪地层概述 |
2.2.2 晚侏罗世-新近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3章 沉积体系分析 |
3.1 沉积相主要鉴别标志 |
3.2 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 |
3.2.1 沉积相类型划分 |
3.2.2 沉积体系类型和特征 |
3.3 沉积模式及演化 |
3.3.1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沉积模式 |
3.3.2 上白垩统-新近系沉积模式 |
3.3.3 小结 |
第4章 层序划分及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4.1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
4.1.1 岩性剖面中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
4.1.2 测井曲线上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
4.1.3 地震剖面中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
4.2 层序界面主要成因类型 |
4.3 层序地层单元及划分方案 |
4.3.1 层序级别划分的基本原则 |
4.3.2 层序地层代码命名规则 |
4.3.3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4.4 层序地层特征 |
4.4.1 层序地层综合特征概述 |
4.4.2 上侏罗统层序地层特征 |
4.4.3 下白垩统层序地层特征 |
4.4.4 上白垩统层序地层特征 |
4.4.5 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 |
4.4.6 新近系层序地层特征 |
4.5 层序地层对比格架 |
4.5.1 晚侏罗世早期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
4.5.2 晚侏罗世晚期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
4.5.3 早白垩世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
4.5.4 晚白垩世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
4.5.5 古近纪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
4.5.6 新近纪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
第5章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5.1 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
5.1.1 泥质岩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 |
5.1.2 泥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3 泥质岩沉积环境分析 |
5.1.4 泥质岩源区分析 |
5.1.5 小结 |
5.2 碳酸盐岩砾石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
5.2.1 早白垩世沉积碳酸盐岩砾石碳氧同位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
5.2.2 晚白垩世沉积碳酸盐岩砾石碳氧同位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
5.2.3 小结 |
第6章 古流和物源区分析 |
6.1 古水流分析 |
6.1.1 晚侏罗世早期古水流特征 |
6.1.2 晚侏罗世晚期古水流特征 |
6.1.3 早白垩世古水流特征及古地理演化阶段划分 |
6.1.4 晚白垩世古水流特征 |
6.2 物源区分析 |
6.2.1 砾岩砾石统计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
6.2.2 砂岩碎屑成分统计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
第7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 |
7.1 S3 构造层序期(晚侏罗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
7.1.1 S3-1 超层序期(遂宁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
7.1.2 S3-2 超层序期(蓬莱镇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
7.2 S4 构造层序期(早白垩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
7.3 S5 构造层序期(晚白垩世)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
7.4 S6-1 超层序期(古近纪名山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
7.5 S6-2 超层序期(古近纪芦山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
7.6 S7 构造层序期(新近纪)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 |
第8章 盆地层序充填及演化 |
8.1 层序充填演化特征 |
8.1.1 上侏罗统层序充填特征 |
8.1.2 下白垩统层序充填特征 |
8.1.3 上白垩统层序充填特征 |
8.1.4 古近系层序充填特征 |
8.1.5 新近系层序充填特征 |
8.2 构造层序与盆地演化 |
8.2.1 S3 构造层序(上侏罗统)与盆地演化 |
8.2.2 S4 构造层序(下白垩统)与盆地演化 |
8.2.3 S5 构造层序(上白垩统)与盆地演化 |
8.2.4 S6 构造层序(古近系)与盆地演化 |
8.2.5 S7 构造层序(新近系)与盆地演化 |
第9章 认识与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10)鄂尔多斯中东部晚古生代古地理及高效储层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现状 |
1.2.2 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历程及成藏研究现状 |
1.2.3 沉积相及古地理研究现状 |
1.2.4 上古生界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
1.2.5 晚古生代物源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6 成岩作用及高效储层控制因素的研究现状 |
1.2.7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法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岩石地层及岩性组合特征 |
2.2 区域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
2.2.1 构造格局 |
2.2.2 盆地基底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
2.2.3 构造演化 |
3 层序地层格架与对比 |
3.1 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上古生界主要沉积相类型 |
3.2 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 |
3.2.1 层序界面的识别 |
3.2.2 层序界面类型 |
3.2.3 水泛面 |
3.3 层序地层特征 |
3.3.1 层序地层特点 |
3.3.2 充填层序类型及特征 |
3.4 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及层序充填模式 |
3.4.1 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 |
3.4.2 层序充填模式 |
3.5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层对比 |
3.5.1 关键界面的约束 |
3.5.2 近距离自旋回沉积对比 |
3.5.3 古生物组合带的限定 |
3.5.4 区域地层单元划分 |
3.6 小结 |
4 晚古生代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4.1 SQⅠ古地理特征 |
4.1.1 SQⅠ区域沉积背景 |
4.1.2 SQⅠ古地理 |
4.2 SQⅡ古地理特征 |
4.2.1 SQⅡ区域沉积背景 |
4.2.2 SQⅡ古地理 |
4.3 SQⅢ古地理特征 |
4.3.1 SQⅢ区域沉积背景 |
4.3.2 SQⅢ古地理 |
4.4 SQⅣ古地理特征 |
4.4.1 SQⅣ区域沉积背景 |
4.4.2 SQⅣ古地理 |
4.5 SQⅤ古地理特征 |
4.5.1 SQⅤ区域沉积背景 |
4.5.2 SQⅤ(即SQ18)古地理 |
4.6 晚古生代古地理演化 |
4.7 小结 |
5 晚古生代古地理演化控制因素 |
5.1 晚古生代研究区与内蒙古造山带的耦合关系 |
5.1.1 华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与其北侧造山作用的关系 |
5.1.2 内蒙古造山带板块作用控制晚古生代古地理演化阶段 |
5.1.3 晚古生代沉积过程与造山作用间的响应 |
5.2 物源研究 |
5.2.1 物源区构造属性特征 |
5.2.2 古流向及砂体展布特征 |
5.2.3 主要轻矿物标型特征 |
5.2.4 重矿物组合特征 |
5.2.5 晚古生代物源探讨 |
5.3 古气候 |
5.4 晚古生代构造-沉积充填模式 |
5.4.1 晚石炭世(SQⅠ)构造-沉积充填模式 |
5.4.2 早二叠世早期(SQⅡ)构造-沉积充填模式 |
5.4.3 早二叠世晚期(SQⅢ)构造-沉积充填模式 |
5.4.4 中二叠世-晚二叠世早期(SQⅣ)构造-沉积充填模式 |
5.4.5 晚二叠世晚期(SQⅤ)构造-沉积模式 |
5.5 小结 |
6 含气单元解剖 |
6.1 双山含气区太原组高效储层的发育受控于构造格局及古地理 |
6.1.1 太原组砂质高效储层的分布及成岩作用特征 |
6.1.2 高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
6.2 伊金霍洛旗含气区盒8 段高效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物源特征和古地理格局 |
6.2.1 乌审召-伊金霍洛旗含气区盒8 段高效储层的分布及成岩作用特征 |
6.2.2 高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在褶皱和冲断带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从Hedberg专题讨论会得出的观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D]. 山俊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03)
- [2]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丹霞地貌形成机制研究[D]. 杨望暾. 长安大学, 2016(02)
- [3]准噶尔盆地基底特征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D]. 宋继叶.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4(08)
- [4]上扬子地区北部构造演化与热年代学研究[D]. 胡召齐. 合肥工业大学, 2011(10)
- [5]黔西南坳陷沉积盆地分析与锑、金成矿研究[D]. 胡煜昭.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6]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柯坪推覆构造系的构造变形研究[D]. 刘华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1(05)
- [7]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三叠系沉积、层序地层特征及生储盖组合研究[D]. 祝贺.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8]四川盆地晚侏罗世至新近纪层序充填及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D]. 杨国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5)
- [9]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J]. 王宗起,闫全人,闫臻,王涛,姜春发,高联达,李秋根,陈隽璐,张英利,刘平,谢春林,向忠金. 地质学报, 2009(11)
- [10]鄂尔多斯中东部晚古生代古地理及高效储层控制因素研究[D]. 沈玉林.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