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科研项目介绍(二)(论文文献综述)
彭新元[1](2018)在《核电主管道用316LN不锈钢组织演变及腐蚀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低碳316LN奥氏体不锈钢因其具有优良的耐蚀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焊接性能,已成为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一回路主管道的首选材料。AP1000核电一回路主管道尺寸为异形大尺寸构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如锻造、焊接和热处理)易出现晶粒不均匀、第二相析出等问题。这些组织演变问题会对主管道的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研究316LN不锈钢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及其对耐蚀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系统研究了主管道用316LN不锈钢在加热、冷却及高温长时间暴露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及其对该材料在模拟一回路水环境中腐蚀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详细研究了固溶处理工艺与三种不同初始晶粒状态(30.3μm,66.5μm,121.4μm)316LN不锈钢的晶粒尺寸、力学性能及耐蚀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固溶温度是影响晶粒长大和组织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当固溶温度在1050℃1100℃之间时三种不同初始晶粒状态的316LN不锈钢晶粒长大都较均匀。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不锈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降低,但不锈钢表面电子稳定性提高,钝化膜的均匀性及厚度增加,施主浓度和受主浓度减小,电化学腐蚀和晶间腐蚀性能得到改善。综合分析得出了AP1000核电主管道的最佳固溶处理工艺为1050℃1100℃保温120 min60 min,此工艺下获得的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均满足美国西屋公司的设计要求。(2)采取有限元模拟和热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AP1000核电主管道固溶处理后的冷却速率和合金成分波动对冷却过程组织转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a)主管道在冷却过程各部位的温差很大,主管道内、外表面的冷却速率最快,接管嘴与管身相连部位的中心处冷却速率最慢。b)冷却速率的变化和成分的波动都会对316LN不锈钢的微观组织产生影响。当各合金元素成分都取中间值时,随着冷却速率的降低,不锈钢的位错密度逐渐减小,晶界Cr、Mo元素偏聚加重。当冷却速率低于1℃/min时,晶界、非共格孪晶以及晶内均会析出第二相,晶界析出相主要为χ相,而非共格孪晶和晶内析出相主要为Z相。析出相的出现会导致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特性及耐蚀性能下降。而当Nb、C元素取成分上限,冷却速率为96℃/min时就会析出颗粒状的Z相,导致不锈钢的耐蚀性能下降,故此时应严格控制其冷却速率。(3)通过大量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对高Nb量316LN不锈钢在650950℃的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探明了析出相的类型及析出顺序,建立了时效动力学曲线,确定了敏感析出温度,探讨了析出机制。结果表明:a)高Nb量316LN不锈钢中首先析出的第二相为氮化物Z相。它的析出温度宽,析出速度快,持续析出时间长,尺寸稳定性较高,与基体之间存在一定的位向关系:[010]z//[110]γ,(—102)z//(—111)]γ。b)Nb元素的加入导致Z相优先析出,降低了奥氏体中N元素的饱和度,从而加速χ相、η相及ζ相等金属间化合物的析出,抑制M23C6的析出。c)在最敏感析出温度下(750℃),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相的含量逐渐增加,尺寸增大,最终以链状形式布满整个晶界。其时效析出顺序为:首先在晶界和晶内位错上析出颗粒或短棒状的Z相→在晶界处析出块状或长条状的χ相→在晶内析出颗粒状的η相→在晶界处或晶内位错上析出块状的ζ相→最后在晶界处析出条状的M23C6。d)M23C6与奥氏体γ之间存在立方-立方的位向关系:[—211]M23C6//[—211]γ,(111)M23C6//(111)γ。χ相与奥氏体γ之间满足Nishiyama-Wassermann关系:[001]χ//[011]γ,(110)χ//(111)γ。ζ相易发生粗化,主要有三种形成方式:一是在奥氏体晶界尤其是三晶粒交界、晶内高密度位错区直接析出;二是在Z相周边的贫N区析出;三是由亚稳相χ相转变而成。(4)利用极化曲线、交流阻抗(EIS)、Mott-Schottky(M-S)曲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对时效处理后的316LN不锈钢在硼酸溶液中表面形成的钝化膜特性(致密性、厚度、结构、化学组成等)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及慢应变速率腐蚀试验评价了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性能,探讨了析出相与钝化膜特性、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的关系。结果表明:a)析出相的存在对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组成没有影响,钝化膜主要由Fe和Cr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少量Ni和Mo的氧化物组成。但随着析出相含量的增加,钝化膜中施主浓度和受主浓度增大,致密程度及厚度减小,导致耐蚀性能下降,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b)发现Z相的析出虽然也会增加钝化膜的施主浓度和受主浓度,使钝化膜的稳定性和致密程度降低,增加点蚀敏感性,但对晶间腐蚀影响不大。c)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相的增加,316LN不锈钢在模拟一回路主管道服役环境下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加,断裂形式由固溶态的机械断裂转变为时效态的沿晶断裂、穿晶断裂或两者混合断裂,这与析出相的含量和分布密切相关。此外,还对裂纹的起源进行了分析,发现裂纹易起源于贫Cr区,这与该区域钝化膜的致密性较差有关。
赵向阳[2](2018)在《主动配电网的自愈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依赖于充足的电力供应,为减小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影响,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并网及相关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具有主动管理与主动控制等多种主动措施,并可协调统筹配电网中的多种可控资源,增加了配电网的可控性,从源—网—荷三个层次进行全网协调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DG接纳能力,是目前值得推广的新一代智能配电技术。自愈作为ADN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备受各方关注,ADN的自愈过程需要统筹多种可控资源,妥善处理自愈过程中所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因素,重点把握ADN运行的时序特性,综合利用ADN的孤岛运行等管控措施以提高系统安全性。本文针对ADN的自愈控制二次系统设计、实施主动自愈的自适应动态孤岛技术与故障后自愈能力评估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鉴于ADN内部可控资源的分层分布的特性,采用多代理系统对配网自愈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决策。建立由决策层、协调层、设备层构成的ADN自愈分析决策的三层多代理系统结构。该技术将提供更加科学的控制手段与协调方法,尽可能提高ADN的安全裕度并实现故障时的紧急与恢复控制。(2)在传统负荷转供恢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越限风险的动态孤岛划分新方法。该方法从整个故障恢复时间段内深入研究孤岛最佳划分与调整方案。首先,利用CART决策树对故障停电时间进行预估;然后,以该时段内恢复负荷总电量为目标函数,通过DG优先级指标确定主电源后,在停电时段内进行动态孤岛划分。针对负荷与DG出力的波动性,定义了孤岛功率越限风险指标,并在数学模型中对其建立了机会约束条件,用以保障孤岛运行的持续性与鲁棒性。在整个故障恢复时间段内,孤岛范围可随负荷与DG出力曲线动态调整,从而实现DG的充分利用和负荷的最大化恢复。(3)提出了一种计及负荷与DG时序特性的主动配电网故障后自愈能力评估方法。建立了故障后自愈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自愈能力评估方法。针对自愈能力评估指标,建立了自愈恢复率、自愈恢复速度、自愈控制操作复杂度、自愈可持续时间覆盖率等四项量化指标,涵盖了配电网故障后负荷恢复的范围、速度、操作难度、可持续时间等因素。然后,基于负荷与DG出力的时序数据,通过所提评估方法,定量评估了不同时段、不同支路和全天系统总体自愈能力,实现了对ADN自愈薄弱时段和薄弱支路的准确定位。
郁舒雁[3](2017)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精益化运维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加剧,能源的利用及其相关应用技术得到广泛关注。智能电网成为世界各国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热点,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配电自动化作为智能电网发展中最关键一环,在智能电网的发展大潮中也被注入了新的内涵,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潮。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供电可靠性、电力用户的需电量和最大负荷的预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电能质量等问题。而供电可靠性问题是我国配电网现阶段所面临的最基础、最关键的问题。做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工作,是保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措施。提升配电自动化运维水平是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有力手段,也是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大力推进的主要工作。因此,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精益化运维关键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研究的运维关键技术包括配电终端的失效规律分析技术、馈线终端的优化配置技术、基于馈线终端的配网故障定位技术。首先,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整体结构,重点对馈线终端FTU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馈线自动化相关原理。其次,提出了配电终端失效分布类型判断及失效率估算方法,可求得整个配电终端的失效率及失效分布类型。再次,研究了数量规划与位置优化分步进行的FTU配置技术。从经济性、可靠性两方面出发,并考虑终端安装位置处负荷的类型及数量,最终完成对FTU数量与位置的最优配置。然后,针对基于FTU进行配电网故障定位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畸变或丢失问题,设计了基于RS-IA数据挖掘的配电故障定位相关性分析模型。根据各分段开关的电流越限信息序列,判断各段线路故障状态,实现配电网的故障区段定位。最后,针对本文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方向。
王洋[4](2016)在《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后评价》文中认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3-2011)等环保排放法规的出台,为了达到新标准所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以及响应国家积极鼓励的平板玻璃行业烟气治理综合运用和余热发电技术应用等绿色低能耗的环保运营理念,玻璃生产企业须在2014年1月1日前完成污染防治措施的整改。这使得越来越多玻璃生产企业需要更新换代能够适应新排放标准和低碳环保的新运行理念的玻璃窑炉烟气治理设备。B公司设计的北京金晶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是适应新排放标准和国家提倡的全氧燃烧方式、清洁环保燃料并配套余热发电设备的新型玻璃窑炉烟气治理系统。本文首先概括介绍了平板浮法玻璃窑炉常用的烟气脱硫、除尘、脱硝技术和工艺。然后详细介绍了北京金晶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的执行情况。再结合该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的特点确定针对性较强的项目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平板浮法玻璃窑炉烟气治理系统的多层次后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给出评价结果。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合专家意见明确指出了个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用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的浮法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后评价结果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较高的实用价值。文章客观地从玻璃窑烟气治理项目实施效果、经济效益、工艺技术及设备后期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对未来其他类似的浮法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清[5](2016)在《基于微分博弈理论STATCOM与SVC协同控制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电力系统容量不断增加,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复杂程度日益提高,迫切要求提高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增强电网的可控性。灵活交流输电(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由于其能够快速灵活地进行调节,具有较强的可控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FACTS设备种类繁多,控制目标繁杂,导致FACTS装置间产生不利于运行的交互影响,使控制效果彼此弱化甚至抵消,甚至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破坏。因此,消除FACTS之间的交互影响十分必要。本文对当今使用较多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间的交互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引入微分博弈理论对其进行协同控制来解决这一问题。主要的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简要叙述FACTS技术存在的必要性、发展过程和几种主要FACTS装置的原理及其间存在的交互影响,并对消除该现象采用的主要协同控制方法进行了介绍,其中对本文采用的微分博弈理论的发展过程和相关概念进行了重点介绍。2)介绍了本文研究的FACTS装置STATCOM和SVC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推导出装有STATCOM和SV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数学模型和系统结构框图。3)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相对增益矩阵法(Relative Gain Array,RGA)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STATCOM和SVC间的交互影响。4)建立系统的线性二次型微分博弈模型,求解出STATCOM与SVC间微分博弈控制的开环纳什均衡策略和反馈纳什均衡策略,验证其对消除控制器间交互影响的有效性,并对其时间一致性进行比较。5)设计传统PI控制和最优控制策略,并将微分博弈协同控制策略与这两种策略在控制效果和目标收益等方面进行比较,以证明基于微分博弈理论的STATCOM与SVC协同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任曼曼[6](2016)在《智能变电站在线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基础组件设计》文中提出基于IEC 61850标准建设的智能变电站增加了过程层网络及设备,过程层设备信息的网络化传输使过程层设备上传信息和交互信息大幅增加,使客户端可以更准确地掌握二次设备工作状态。但是,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智能变电站对信息的利用技术仍然停留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水平。在监控后台、网络报文分析仪等有必要开发信息智能化运用的设备上,都采用了信息捕获、提取、显示的方法。这种单一的信息提取后展示信息条方式,没有体现智能变电站实现智能变电站中信息分析智能化的目标,浪费了宝贵的信息资源。为了充分利用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上传输的所有报文信息,设计了智能变电站在线信息综合应用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核心功能实现需要的功能组件和测试组件。功能组件本文介绍了图形化展示组件和GOOSE/SV(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采样值)解析组件。测试组件本文介绍了过程层通信测试组件和用于站控层通信测试的MMS客户端、服务器。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是:1、研究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主要包括二次系统的通信网络结构、设备间的通讯方式、设备的ACSI信息模型。2、研究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功能图形化展示的方法。重点介绍了Sugiyama算法。基于Sugiyama算法实现了在线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图形展示化组件。3、研究IEC 61850标准中的GOOSE/SV传输协议,实现了GOOSE/SV报文的发送和解析,用Qt应用程序框架开发了过程层通信测试组件。4、研究IEC 61850标准中MMS传输协议,实现ACSI对象和服务到MMS对象和服务的映射,实现MMS PDU的编解码,用Qt应用程序框架开发了支持MMS传输的站控层MMS客户端和站控层MMS服务器。本文实现的测试组件,能够模拟出真实变电站通信网络中所有类型的报文,用来测试智能变电站在线信息综合应用系统,组件还可以作为独立的报文分析工具软件服务于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图形化展示组件实现了用“图形化+文字+过程描述+其他细节展示”的方法展示站内的各种在线信息的分析结果,使得运维人员可以直观全面的了解设备的功能实现过程以及运行状态。
赵青[7](2016)在《智能电网的需求侧管理及算法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环境污染与大规模的能源需求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迫切想要解决的两个问题。电力行业作为能源需求量巨大的行业之一,必须得到能源的支持才能实现快速的进步,但通过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发电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在智能电网中采用需求侧管理策略一方面可以增加能源的利用价值,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安全送电,避免环境受到影响,在改善能源、环境、电网三者关系方面效果十分显着。本文主要对智能电网的需求侧管理及算法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智能电网经济高效、对环境友好、安全可靠,在提高电能质量、提供优质服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它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传感测量、自动控制和新型材料等技术将传统电网改造成集高度信息化、智能化和互动化为一体的新一代电网。其次,论文详细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核心内容,结合其特征表现、内容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全面系统的阐述了智能电网下的需求侧管理,指出智能电网和需求侧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需求侧管理体现了智能电网的互动特征,而智能电网的存在则能够使需求侧管理获得相应的技术支持。进而介绍了本文提出的超前一日需求侧管理的原理及智能电网的结构模型。再次本文对遗传算法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在介绍遗传算法原理及其算法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的算法设计,即以智能电网中的需求侧管理控制器为对象,运用遗传算法优化了智能电网用户侧接入电网的时间步长。最后本文基于上述方法,使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区域电网消费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优化了智能电网用户侧负荷接入电网的时间步长,减少了高峰负荷需求和重构负荷特性,增加了智能电网供电的可持续性、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和碳排放量。
曹晋彰[8](2013)在《面向智能电网的公共信息模型及其若干关键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智能电网的提出和发展,给电力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和发展机遇。以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完善和开放的技术标准体系支持,而CIM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公共信息模型)正是智能电网的核心标准。CIM涵盖了电力企业全景语义信息和标准接口规范,有丰富多样的技术表达形式,能在各业务领域环节得以广泛的应用,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回顾国内外智能电网的研究状况,以中国坚强智能电网的规划为研究参考,重点探讨企业公共语义模型和技术标准对智能电网的支撑作用,针对电力信息化中标准规范数据库设计、企业应用系统集成和统一命名编码三大问题,相对应地研究了CIM在智能电网的输变电资产管理、电网企业应用集成、智能调度编码等三个关键领域的应用,开发了CIM模型管理系统,实现了模型管理和数据服务等功能。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分析了电网企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现状,指出统一信息模型和标准接口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关键。总结了国内外智能电网核心技术标准,明确了CIM在智能电网核心标准的核心地位;提出电力信息资源规划的基本问题,阐明了CIM在电力信息资源整合中的关键作用。研究了CIM的理论技术背景、建模方法和扩展实例,并重点概述了CIM在电网企业应用集成、资产管理和调度编码等智能电网关键领域中的应用。2)从复杂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律出发,基于IEC61970/61968CIM,阐释了资产信息模型理论,分析了电力系统资源和资产的区别;提出了电力信息建模的原则和方法,并据此扩展资产信息模型,包括资产基础模型和工作模型;介绍了资产模型的各种应用,如资产数据库设计、资产分类与编码设计等;理清资产与功能位置的关系、资产管理与物资和财务管理的关联集成。3)针对目前电网管理中应用集成的现状和不足,引入面向服务架构的企业应用集成方法。按照信息集成与互操作的自身规律,遵循IEC61968标准和模型驱动集成MDI的方法论,定义了基于CIM语义和XSD语法的应用间消息交互文件,再采用WebServices技术标准将其封装成服务。形成模型驱动流水线式的面向服务架构的企业应用集成的开发方案。4)调度中心自动化系统对电网模型编码方式不一致,增加了系统间模型交互和上下级电网间模型拼接的困难。为了满足智能调度的一体化模型管理需求,首次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公共信息模型的电网智能调度编码体系。该编码体系包含调度编码规范、CIM/XML交换规范和编码校验规范三方面自上而下的规范,能够解决各级调度中心长期以来在电网调度编码上没有一致标准和编码规范无法深入推广应用的难题。5)以公共信息模型CIM为基础,开发了基于MOF技术的信息模型管理系统SG-CIM-FINDER。分析了系统设计原理,介绍了系统的模型管理和数据服务等功能,并以数据库设计和封装、调度中心系统集成、变电站与主站的数据交换和电网企业应用系统集成为例,给出了系统多种切实可行的应用模式。
董雪源[9](2012)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力系统广域保护通信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电力工业正从全国联网、西电东送、超高压、大机组的发展阶段向特高压、智能电网、绿色发电的发展新阶段转变。我国电网在供电可靠性提高的同时,其运行控制难度也在增大。互联电网中一旦出现能够引发电网大面积停电的严重故障,将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高速、准确动作的继电保护和可靠、及时的紧急控制可减小互联电网大停电事故的影响范围,降低由于停电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但国内外多次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经验教训表明传统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有可能威胁到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广域保护系统的提出为保证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控制手段。实时可靠的通信是实现广域保护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广域保护系统具有系统结构多样、覆盖地域广、布点多、通信过程复杂等特点,电力系统中传统点对点或专线通信方式已不能适应广域保护系统的通信需要。在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为满足电力系统各种控制信息及其他运行信息运行于同一电力信息专用网络平台的需要,基于互联网标准的电力系统企业内联网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基于互联网协议的通信技术将为实现广域保护系统通信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研究网络通信模式下满足电网保护和控制系统信息传输实时性和可靠性需求的通信技术,对广域保护系统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以互联网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广域保护系统信息传输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了互联网服务质量保证技术和网络传输层流控传输协议在保证广域保护系统信息传输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在EPOCHS平台上构建基于电网标准测试系统的广域保护系统仿真模型的方法。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互联网通信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信息的传输以及广域保护系统投入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介绍了广域保护定义和系统结构,分析了广域保护通信需求,并分别对互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广域保护通信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说明了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为保证电力系统信息综合传输中各种信息业务的服务质量,提出一种改进的最坏情况下公平的加权公平队列(mproved worst-case fair weighted fair queueing plus,IWF2Q+)调度算法。该算法通过在WF2Q+算法的虚拟开始时间和虚拟完成时间计算公式中引入“虚拟延迟时间”,解决了电力系统信息综合传输中由WF2Q+算法导致的推迟传输高优先级信息业务分组的问题。以NS2为工具,建立了基于区分服务体系结构模型的IEEE14母线系统信息综合传输网络仿真模型,运用网络仿真方法定量评估了以IWF2Q+算法实现基于区分服务体系结构模型的电力系统信息综合传输时各类信息业务的实时性和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IWF2Q+算法降低高优先级信息业务分组延时,同时兼顾综合传输的各类信息业务间的公平性,证明了1WF2Q+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电力系统广域控制系统需要可靠实时的信息传输。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力系统企业内联网将成为广域保护和控制系统的通信平台。文中对基于区分服务体系结构模型的服务质量保证措施在电力系统企业内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利用EPOCHS平台构建了基于IEEE50机改进测试系统的广域频率稳定预测控制及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仿真研究了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的广域控制系统信息传输的服务质量保证问题。构建了采用集中式结构的主从式广域频率稳定预测控制Agent系统,设计了层次化星环拓扑结构的通信网络仿真模型,在EPOCHS中实现了PSS/E和NS2的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服务质量保证措施的有效性。分析比较了IntelliGrid体系结构备选的通信故障恢复技术,指出SCTP是一种能够在传输层提供通信恢复服务的协议,在电力通信系统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重点分析SCTP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SCTP与TCP协议的特性。采用网络仿真的方法研究了网络链路发生故障断开情况下,基于SCTP多宿性路径切换特性的网络级容错机制。针对SCTP原多宿性路径切换方法的不足,提出一和(?)SCTP改进多宿性路径切换方法。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在单路由器网络模型和多路由器网络模型中应用的有效性。论文率先将SCTP应用于广域后备保护通信,以解决电力通信网络与输电线路同时故障时,通过保证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来保证广域后备保护迅速可靠动作的问题。给出一种提高SCTP通信实时性的措施,并将该措施及SCTP改进多宿性路径切换方法应用于广域后备保护信息传输。在EPOCHS上构建了一种用于变电站集中式广域后备保护系统通信方式研究的仿真模型,完成通信网络及SCTP、广域后备保护Agent系统和电网建模工作。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通信方式在广域后备保护信息传输中应用的有效性。
王砚泽[10](2012)在《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简史》文中提出电气化是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最伟大的工程成就。自进入21世纪以来,智能电网的发展已成为人们逐渐感兴趣的话题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之传统电网的技术水平落后、设备老化等诸多问题,旧电网技术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已无法满足当今科技发展的需要,智能电网被认为是未来电力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智能电网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其认知度还不高,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从电的发现到如今智能电网技术的综合应用,都体现了用电和人类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从电的历史发展来看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本篇论文以电网技术的发展脉络为主体结构,以智能电网这一革新技术为研究对象,尝试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做一次系统的分析和梳理。研究范围针对从传统电网技术的起源到智能电网的未来发展这一区间,包括了传统电网的发展及没落;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电网高端技术的发展探究及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等。通过对智能电网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及对其关键技术的详细阐释,深入探析其兴起的必要性,详细铺陈这一革新技术所具备的魅力和意义,阐述中国作为电网技术的世界领跑者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就现阶段电网技术的发展状况对智能电网技术未来发展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作出预测,对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给出的一定的对策和建议。
二、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科研项目介绍(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科研项目介绍(二)(论文提纲范文)
(1)核电主管道用316LN不锈钢组织演变及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核电一回路主管道简介 |
1.3 不锈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
1.4 不锈钢中的析出相 |
1.5 不锈钢的热处理 |
1.6 不锈钢的腐蚀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组织结构表征 |
2.4 性能测试 |
第三章 固溶处理对316LN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不同初始晶粒尺寸试样的制备 |
3.3 固溶处理对316LN不锈钢晶粒尺寸的影响 |
3.4 固溶处理对316LN不锈钢组织的影响 |
3.5 晶粒尺寸对316LN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 晶粒尺寸对316LN不锈钢腐蚀性能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溶后冷却速率对316LN不锈钢组织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AP1000 核电主管道冷却过程有限元模拟 |
4.3 冷却速率对316LN不锈钢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 |
4.4 成分波动对316LN不锈钢组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Nb量316LN不锈钢时效析出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最敏感析出温度范围的确定 |
5.3 最敏感析出温度的析出行为 |
5.4 非敏感温度的析出行为 |
5.5 第二相析出行为的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析出相对316LN不锈钢腐蚀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电化学腐蚀 |
6.3 晶间腐蚀 |
6.4 应力腐蚀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主动配电网的自愈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主动配电网技术概述 |
1.3 ADN自愈控制与传统配网故障恢复 |
1.4 自愈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1 主动配电网自愈控制国内研究现状 |
1.4.2 主动配电网自愈控制国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主动配电网自愈控制基本原理 |
2.0 主动配电网运行状态分类与控制方式 |
2.1 主动配电故障状态下的控制措施 |
2.2 主动配电网的自愈恢复供电模式 |
2.3 主动配电网自愈运行模式的切换条件及过程 |
2.3.1 并网转离网运行条件及控制过程 |
2.3.2 离网转并网运行条件及控制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DN自愈恢复供电的多代理系统 |
3.1 多代理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
3.2 利用多代理系统实现ADN自愈控制的主要要求 |
3.3 自愈控制的多代理系统架构 |
3.4 各层典型代理的工作流程与模块设计 |
3.4.1 分布式电源控制Agent的工作流程与内部结构 |
3.4.2 状态估计Agent的工作流程与内部结构 |
3.4.3 离网自愈Agent的工作流程与内部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计及孤岛运行风险的动态孤岛划分 |
4.1 主从电源与负荷需求概率分布模型 |
4.2 基于分类回归树的故障停电时间预估 |
4.2.1 决策树CART算法基本介绍及应用场景 |
4.2.2 决策树CART算法预测流程 |
4.3 考虑运行风险的孤岛划分数学模型 |
4.3.1 机会约束规划 |
4.3.2 功率越限概率风险评估指标 |
4.4 动态孤岛划分模型求解方法 |
4.4.1 孤岛功率越限概率风险约束条件的处理 |
4.4.2 树背包问题的求解 |
4.4.3 计及开关操作约束的启发式方法 |
4.4.4 算法求解流程 |
4.5 算例与分析 |
4.5.1 算例说明 |
4.5.2 仿真验证与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动配电网故障后自愈能力评估 |
5.1 主动配电网自愈评价指标 |
5.1.1 自愈恢复率 |
5.1.2 自愈恢复速度 |
5.1.3 自愈控制操作复杂度 |
5.1.4 自愈可持续时间覆盖率 |
5.2 主动配电网自愈能力评估流程 |
5.3 算例分析 |
5.3.1 算例说明 |
5.3.2 自愈能力评估结果 |
5.3.3 DG渗透率对系统自愈能力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成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配电自动化系统精益化运维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配电自动化系统问题概述 |
1.1.2 配电自动化系统精益化运维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
1.2 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 |
2.1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总体架构 |
2.1.1 配电一次设备要求 |
2.1.2 配电自动化主站 |
2.1.3 配电自动化子站 |
2.1.4 配电自动化终端 |
2.1.5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 |
2.2 馈线自动化 |
2.2.1 馈线终端FTU |
2.2.2 馈线自动化原理 |
第3章 配电终端失效规律分析技术 |
3.1 配电终端可靠性指标 |
3.1.1 低压电器设备可靠性指标 |
3.1.2 配电终端可靠性指标 |
3.2 失效分布类型 |
3.2.1 配电终端常见的失效分布类型 |
3.2.2 失效分布的拟合检验 |
3.3 基于失效分布拟合的可靠性指标计算 |
3.3.1 单模块失效分布类型判断及失效分布函数计算 |
3.3.2 终端失效率的计算 |
3.4 算例分析 |
第4章 FTU优化配置技术 |
4.1 FTU的配置原则 |
4.1.1 基本原则 |
4.1.2 可靠性技术原则 |
4.1.3 经济性原则 |
4.2 FTU的数量优化配置 |
4.2.1 经济性目标 |
4.2.2 可靠性约束 |
4.2.3 遗传算法求解 |
4.3 FTU的位置优化配置 |
4.4 算例分析 |
第5章 基于RS-IA数据挖掘的配电故障定位技术 |
5.1 基于RS-IA数据挖掘模型的故障定位原理 |
5.1.1 概述 |
5.1.2 粗糙集理论 |
5.1.3 免疫算法 |
5.2 基于RS-IA数据挖掘模型的故障定位 |
5.3 基于RS-IA数据挖掘模型的配电网故障定位 |
5.4 算例分析 |
5.4.1 计及信息畸变的故障定位分析 |
5.4.2 RS-IA与RS-GA模型性能对比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项目后评价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
2.2 项目后评价与前评估的区别 |
2.3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要求 |
2.4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
2.4.1 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
2.4.2 项目效益评价 |
2.4.3 项目影响评价 |
2.4.4 项目持续性评价 |
2.5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方法 |
2.6 项目后评价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 |
2.6.1 项目后评价现存问题 |
2.6.2 项目后评价的发展方向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现状分析 |
3.1 玻璃行业烟气治理现状 |
3.1.1 玻璃行业脱硫与相应配套除尘系统 |
3.1.2 玻璃行业脱硝系统 |
3.1.3 玻璃窑炉减排工艺 |
3.1.4 玻璃窑炉余热回收 |
3.2 B公司烟气治理项目背景和系统构成 |
3.2.1 B公司烟气治理项目背景 |
3.2.2 B公司的设计内容和要求 |
3.2.3 烟气治理系统构成 |
3.3 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介绍 |
3.3.1 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工艺选择 |
3.3.2 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主要设备 |
3.3.3 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运行效果 |
3.3.4 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经济效益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 |
4.1 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特点 |
4.2 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评价指标的选择 |
4.2.1 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实施效果后评价 |
4.2.2 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 |
4.2.3 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主要设备运行维护后评价 |
4.2.4 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工艺技术后评价 |
4.3 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后评价程序 |
4.3.1 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后评价前期准备阶段 |
4.3.2 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后评价现场评估阶段 |
4.3.3 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后评价资料分析整理并最终评价 |
4.4 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后评价数学模型的选用 |
4.4.1 层次分析法 |
4.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5 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6 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后评价模型构建 |
4.6.1 计算指标权重 |
4.6.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后评价结果分析 |
5.1 一级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
5.1.1 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分析 |
5.1.2 经济效益评价结果分析 |
5.1.3 设备运行维护评价结果分析 |
5.1.4 工艺技术评价结果分析 |
5.2 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后评价总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微分博弈理论STATCOM与SVC协同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FACTS技术简介 |
1.3 几种常用FACTS装置介绍 |
1.4 FACTS元件交互影响简介 |
1.5 FACTS元件协同控制方法评述 |
1.5.1 单个FACTS元件的协同控制 |
1.5.2 多个FACTS元件的协同控制 |
1.6 微分博弈理论简介 |
1.6.1 微分博弈理论发展概述 |
1.6.2 时间一致性问题 |
1.6.3 纳什均衡 |
1.6.4 线性二次型微分博弈模型 |
1.7 本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装有STATCOM和SVC系统的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STATCOM的建模 |
2.2.1 STATCOM工作原理 |
2.2.2 STATCOM模型建立 |
2.3 SVC的建模 |
2.3.1 SVC工作原理 |
2.3.2 SVC模型建立 |
2.4 装有STATCOM和SVC系统数学模型及其结构框图的建立 |
2.4.1 STATCOM和SVC系统数学模型的推导 |
2.4.2 STATCOM和SVC系统的结构框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TATCOM与SVC交互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交互影响仿真分析 |
3.3 交互影响理论分析 |
3.3.1 RGA方法介绍 |
3.3.2 RGA法分析过程及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TATCOM与SVC的微分博弈协同控制 |
4.1 引言 |
4.2 STATCOM与SVC微分博弈协同控制模型的建立 |
4.2.1 线性二次型微分博弈模型的定义 |
4.2.2 含有STATCOM与SVC的微分博弈模型 |
4.3 STATCOM与SVC开环微分博弈协同控制 |
4.3.1 开环纳什均衡的定义与解法 |
4.3.2 STATCOM与SVC的开环纳什均衡解法及仿真 |
4.4 STATCOM与SVC反馈微分博弈协同控制 |
4.4.1 反馈纳什均衡的定义与解法 |
4.4.2 STATCOM与SVC反馈纳什均衡解法及仿真 |
4.5 两种解法的比较 |
4.5.1 时间一致性的定义 |
4.5.2 开环和反馈纳什均衡策略时间一致性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分博弈策略与其他控制方法的比较 |
5.1 引言 |
5.2 传统控制方法仿真 |
5.2.1 PI控制方法仿真 |
5.2.2 最优控制方法仿真 |
5.3 基于微分博弈的协同控制算法与传统控制方法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6)智能变电站在线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基础组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EC 61850系列标准的发展应用现状 |
1.2.2 智能变电站在线信息研究现状 |
1.2.3 信息可视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 在线信息综合应用系统介绍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介绍 |
2.1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网络结构 |
2.2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报文传输方式 |
2.3 智能变电站信息模型 |
2.3.1 IEC 61850标准的ACSI模型 |
2.3.2 SCL介绍 |
2.3.3 scdprocess软件开发包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综合应用系统图形化展示组件实现及测试 |
3.1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继电保护功能概述 |
3.2 图形化展示组件的功能需求分析 |
3.3 Qt 5.3.1 的图形视图框架 |
3.4 Sugiyama布局算法 |
3.4.1 构造有向无环图 |
3.4.2 有向无环图层次画法实现 |
3.5 可视化展示组件功能实现过程 |
3.6 可视化展示组件功能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综合应用系统过程层通信测试组件实现及测试 |
4.1 过程层通信测试组件系统结构 |
4.2 过程层通信测试组件通讯功能 |
4.3 过程层通信测试组件的功能实现 |
4.3.1 GOOSE/SV通信模型 |
4.3.2 GOOSE/SV报文发送组件 |
4.3.3 GOOSE/SV报文解析组件 |
4.4 过程层通信测试组件的功能测试 |
4.4.1 GOOSE通信测试 |
4.4.2 SV通信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站控层MMS服务器实现及测试 |
5.1 相关技术介绍 |
5.1.1 MMS简介 |
5.1.2 控制服务 |
5.1.3 报告服务 |
5.1.4 TCP/IP通信 |
5.2 IEC 61850的ACSI对象与MMS对象的映射 |
5.2.1 对象模型的映射 |
5.2.2 服务模型的映射 |
5.3 站控层MMS服务器功能实现 |
5.3.1 ASN.1 编解码模块设计 |
5.3.2 MMS通信初始化过程实现 |
5.3.3 MMS带确认的服务实现过程 |
5.3.4 不带确认的MMS服务实现过程 |
5.4 站控层MMS服务器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站控层MMS客户端实现及测试 |
6.1 lib IEC61850 库 |
6.2 站控层 MMS 客户端的功能实现 |
6.2.0 初始化连接过程 |
6.2.1 修改报告控制块 |
6.2.2 召唤遥测、遥信值 |
6.2.3 投退压板 |
6.2.4 修改装置定值 |
6.2.5 遥控操作 |
6.3 站控层 MMS 客户端功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智能电网的需求侧管理及算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智能电网 |
2.1 智能电网概述 |
2.1.1 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 |
2.1.2 智能电网的特征 |
2.1.3 智能电网的技术特点 |
2.2 智能电网的发展 |
2.2.1 智能电网的重要性 |
2.2.2 欧美智能电网的发展 |
2.2.3 日韩智能电网的发展 |
2.2.4 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 |
2.3 智能电网对需求侧管理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3 需求侧管理 |
3.1 需求侧管理的概念 |
3.2 需求侧管理的内容 |
3.3 面向智能电网的需求侧管理 |
3.3.1 传统的需求侧管理所面临的障碍 |
3.3.2 中国面向智能电网的需求侧管理的发展 |
3.4 智能电网下的需求侧管理 |
3.4.1 智能电网下需求侧管理的特点 |
3.4.2 智能电网下需求侧管理的内容 |
3.4.3 智能电网下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办法 |
3.5 需求侧管理策略的原理 |
3.6 本章小结 |
4 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控制器的遗传算法优化策略 |
4.1 遗传算法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4.2 遗传算法简介 |
4.2.1 算法原理 |
4.2.2 算法流程 |
4.2.3 算法的控制参数和选择 |
4.2.4 算法特点 |
4.2.5 算法应用领域 |
4.3 对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控制器的优化 |
4.3.1 问题的公式化 |
4.3.2 本文所提出的遗传算法 |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结构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控制器的仿真分析 |
5.1 智能电网的具体参数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5.3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面向智能电网的公共信息模型及其若干关键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智能电网的内涵与特征 |
1.3 国内外智能电网的研究现状 |
1.3.1 美国智能电网研究 |
1.3.2 欧洲智能电网研究 |
1.3.3 我国智能电网研究 |
1.4 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对象 |
1.4.1 智能电网建设信息化和自动化现状及对策 |
1.4.2 国内外智能电网技术标准的研究现状 |
1.4.3 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与公共信息模型 |
1.5 公共信息模型研究与应用概述 |
1.5.1 公共信息模型简述 |
1.5.2 CIM扩展方法与实例概述 |
1.5.3 CIM应用模式分析 |
1.5.4 CIM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概述 |
1.5.5 CIM在应用集成中的应用概述 |
1.5.6 CIM在调度编码中的应用概述 |
1.6 本文所做工作和章节安排 |
1.6.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6.2 参与的科研项目 |
1.6.3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电网企业信息资源集成和公共信息模型研究 |
2.1 概述 |
2.2 电网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
2.2.1 电网企业信息资源现状 |
2.2.2 电力信息资源规划与整合 |
2.2.3 智能电网中的信息资源整合 |
2.3 电网企业应用互操作研究 |
2.3.1 应用集成与互操作 |
2.3.2 信息集成与语义冲突 |
2.3.3 电网企业应用互操作 |
2.4 电网企业公共信息模型理论背景 |
2.4.1 语义信息模型和本体 |
2.4.2 元数据和元建模体系层次 |
2.4.3 公共信息模型的建模方法 |
2.5 电网企业公共信息模型解读 |
2.5.1 公共信息模型内涵概要 |
2.5.2 电网企业核心语义模型 |
2.6 小结 |
第3章 基于CIM的电网企业资产管理信息模型研究 |
3.1 概述 |
3.2 资产信息模型理论 |
3.2.1 资产基本概念 |
3.2.2 CIM中的资产模型 |
3.2.3 资产与资源辨析 |
3.3 资产信息建模方法与实例 |
3.3.1 面向对象的企业信息建模 |
3.3.2 资产信息建模分析 |
3.3.3 典型设备建模案例 |
3.4 资产模型应用实例 |
3.4.1 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3.4.2 资产分类与编码 |
3.4.3 资产管理和系统集成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CIM/MDI面向服务的电网企业应用集成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面向服务架构的企业应用集成 |
4.2.1 传统企业应用集成 |
4.2.2 面向服务架构SOA |
4.2.3 智能电网需要SOA |
4.3 模型驱动集成MDI原理方法 |
4.3.1 模型驱动架构MDA |
4.3.2 模型驱动集成MDI方法论 |
4.3.3 基于CIM的模型驱动集成步骤 |
4.4 基于CIM的模型驱动集成服务开发 |
4.4.1 消息总线集成与消息组成 |
4.4.2 基于CIM的模型驱动开发层次 |
4.4.3 基于CIM/MDI的Web服务定义 |
4.5 实际案例分析 |
4.5.1 目标现状 |
4.5.2 实施方案 |
4.5.3 分析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CIM的电网智能调度编码体系研究与实现 |
5.1 概述 |
5.2 电网智能调度编码体系框架 |
5.2.1 编码制定上的三元矛盾 |
5.2.2 电网智能调度编码体系框架 |
5.3 电网智能调度编码体系 |
5.3.1 电网智能调度编码规范 |
5.3.2 CIM/XML交换规范 |
5.3.3 编码校验规范 |
5.3.4 典型编码案例 |
5.4 规范化调度编码工具 |
5.4.1 编码工具的软件架构 |
5.4.2 编码工具的功能实现 |
5.5 小结 |
第6章 电网企业公共信息模型管理系统研制与应用 |
6.1 概述 |
6.2 系统设计 |
6.2.1 系统设计原则 |
6.2.2 系统总体设计 |
6.2.3 系统基本原理 |
6.3 系统功能 |
6.3.1 CIM元模型数据库表 |
6.3.2 CIM模型管理 |
6.3.3 CIM模型映射 |
6.3.4 CIM数据服务 |
6.3.5 CIM版本管理 |
6.4 应用模式 |
6.4.1 基于CIM资产信息模型指导资产管理数据库设计 |
6.4.2 基于CIM标准语义封装数据库提供数据服务 |
6.4.3 基于IEC 61970标准规范电网调度命名编码 |
6.4.4 基于CIM RDF实现调度自动化系统电网数据共享 |
6.4.5 基于IEC 61968消息总线实现电网企业应用集成 |
6.4.6 基于IEC 61970和61850协调实现主厂站间互通 |
6.5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IEC 61968标准内涵 |
A.1 IEC 61968应用案例 |
A.2 接口参考模型IRM |
A.3 信息交换模型IEM |
附录B WEB服务重点标准规范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 |
(9)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力系统广域保护通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广域保护提出的背景 |
1.1.2 广域保护定义及系统结构 |
1.1.3 广域保护通信需求分析 |
1.1.4 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互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2 广域保护通信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电力系统信息综合传输调度算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WF~2Q+调度算法 |
2.2.1 WF~2Q+算法介绍 |
2.2.2 WF~2Q+算法分析 |
2.3 改进的WF~2Q+算法——IWF~3Q+ |
2.3.1 算法改进原理 |
2.3.2 IWF~2Q+算法实现机理 |
2.3.3 IWF~2Q+算法特性分析 |
2.4 电力系统信息综合传输网络仿真模型 |
2.4.1 IEEE 14母线系统信息综合传输网络仿真模型 |
2.4.2 变电站信息业务配置 |
2.5 仿真分析 |
2.5.1 实时性仿真分析 |
2.5.2 公平性仿真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力系统企业内联网中广域控制通信的服务质量保证研究 |
3.1 引言 |
3.2 电力系统信息业务流量特征及其服务质量需求分析 |
3.3 电力系统企业内联网的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
3.4 算例研究 |
3.4.1 广域频率稳定预测控制系统 |
3.4.2 电力系统企业内联网构建 |
3.4.3 基于EPOCHS的仿真建模 |
3.4.4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IntelliGrid体系结构中流控传输协议研究 |
4.1 引言 |
4.2 通信故障恢复技术 |
4.3 SCTP与TCP的对比分析 |
4.3.1 传输控制协议TCP |
4.3.2 流控传输协议SCTP |
4.3.3 SCTP的多宿性 |
4.4 SCTP网络级容错机制研究 |
4.4.1 SCTP网络级容错机制简介 |
4.4.2 SCTP多宿性路径切换方法分析及改进 |
4.4.3 SCTP改进多宿性路径切换方法的仿真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SCTP在广域后备保护信息传输中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广域后备保护算法、系统结构和信息需求 |
5.2.1 广域后备保护算法简介 |
5.2.2 系统结构 |
5.2.3 信息需求分析 |
5.3 基于SCTP的通信方式 |
5.3.1 提高SCTP通信实时性的措施 |
5.3.2 在MPLS上应用SCTP多宿性路径切换方法 |
5.4 基于EPOCHS的仿真系统建模 |
5.4.1 广域后备保护通信网络及协议建模 |
5.4.2 广域后备保护Agent建模 |
5.4.3 电网建模 |
5.5 仿真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10)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传统电网技术(1819-1998) |
1.1 早期电力工业发展历程回顾(1819-1882) |
1.1.1 电的起源 |
1.1.2 电力技术和电力工业的形成 |
1.2 传统电网技术大发展阶段的电力工业(1882-1998) |
1.2.1 国外 |
1.2.2 国内 |
第二章 智能电网技术的萌芽(1998-2006) |
2.1 智能电网的提出 |
2.1.1 智能电网提出的驱动因素 |
2.1.2 智能电网理论概念的形成及特点 |
2.2 智能电网实现的客观基础 |
2.2.1 可靠的数据、信息平台 |
2.2.2 电网在线决策系统 |
2.2.3 调度、厂站及用户侧智能化 |
2.2.4 智能化的电力设备 |
2.3 智能电网涉及的关键技术体系的形成 |
2.3.1 坚强而灵活的网络拓扑 |
2.3.2 开放、标准、集成的通信系统 |
2.3.3 高级计量体系和需求侧管理 |
2.3.4 智能调度技术和广域防护系统 |
2.3.5 高级电力电子设备 |
2.3.6 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接入 |
第三章 智能电网技术的兴起与发展(2006-) |
3.1 智能电网发展计划的里程碑 |
3.1.1 IBM提出“智能电网”解决方案 |
3.1.2 奥巴马提出的能源计划 |
3.1.3 “互动电网”技术的提出 |
3.2 智能电网技术的试用阶段——智能电网城的规划 |
3.2.1 美国智能电网小镇 |
3.2.2 荷兰“智能城市”计划 |
3.2.3 我国智能生态城的建设 |
3.3 智能电网进入商用阶段的标志——智能变电站的运用 |
3.3.1 智能变电站技术内涵 |
3.3.2 智能变电站与智能电网 |
3.3.3 我国坚强智能电网技术领先世界 |
第四章 智能电网技术未来发展前瞻 |
4.1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
4.1.1 基于MAS的分布协调/自适应控制 |
4.1.2 分布式能源的系统集成 |
4.1.3 快速仿真决策技术 |
4.1.4 知识的综合决策支持 |
4.2 智能电网技术未来发展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4.2.1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 |
4.2.2 电网运行 |
4.2.3 电网调度控制 |
4.2.4 用户与电网信息双向交互 |
4.2.5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对策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科研项目介绍(二)(论文参考文献)
- [1]核电主管道用316LN不锈钢组织演变及腐蚀性能研究[D]. 彭新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2]主动配电网的自愈控制策略研究[D]. 赵向阳. 上海电力学院, 2018(07)
- [3]配电自动化系统精益化运维关键技术研究[D]. 郁舒雁. 天津大学, 2017(05)
- [4]B公司玻璃窑炉烟气治理项目后评价[D]. 王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02)
- [5]基于微分博弈理论STATCOM与SVC协同控制的研究[D]. 陈清.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6]智能变电站在线信息综合应用系统基础组件设计[D]. 任曼曼.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
- [7]智能电网的需求侧管理及算法设计[D]. 赵青.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05)
- [8]面向智能电网的公共信息模型及其若干关键应用研究[D]. 曹晋彰. 浙江大学, 2013(07)
- [9]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力系统广域保护通信系统研究[D]. 董雪源.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4)
- [10]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简史[D]. 王砚泽. 山西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