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制创新是广电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论文文献综述)
徐菁[1](2020)在《智媒时代广播电视制播体制创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加深,媒体的生态和业态发生了颠覆性改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的科技在媒体行业广泛使用,我国逐步迈入智媒时代。智媒时代中,以广播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生存发展环境发生显着变化。适应全新的媒介环境,调整改革行业内不适应新形势的机制体制是必然之举。本研究以广播电视制播体制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新的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制播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及改革方向。文章阐述了智媒体的定义和特征,并分析了智媒时代广电业制播体制创新的环境,重点从智媒体发展对传媒业的宏观影响、广电媒体在智媒时代的深刻变革等等方面进行剖析,为广播电视制播改革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支撑。文章对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过程进行了梳理,指出了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积极作用,剖析当前我国制播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之后,文章进一步阐述了在智媒时代我国广电制播经营创新探索。这些有益的探索为未来制播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实践佐证,总结这些实践并对之进行理论思考,将有助于科学建构制播体制。文章在最后提出了在新的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制播体制应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抓住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契机,坚持舆论导向掌握播出权的思考。
陈希[2](2020)在《融合时代广电集团的平台化战略研究 ——以东方明珠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在与移动端的竞争中面临着无法回避的用户急速流失的现状,传媒产业格局被打破。在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传统媒体及电信产业面临一定程度的发展瓶颈乃至生存困境,隐隐有处于产业融合中互联网企业供应商的被动地位的趋势。为了打破原有的封闭式的生产与价值循环系统,找到新的利润区,实现价值模式的创新,在数字网络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竞争力,广电集团首先要做的是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选取东方明珠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问题即广电集团的平台是什么及其平台化战略的实践。在目前互联网络、数字技术、移动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始终求变的“三网融合”、“智慧广电”等政策导向下,多渠道多终端多场景传媒产品的市场需求下,广电行业借助技术、资本、合作等方式实现转型是趋势所向。广电集团通过资源整合与架构优化,在经济运行上从单向的产业链逐渐向价值网络转变,逐渐呈现出构建内在共享、外在开放的平台加服务的发展趋势。本文以东方明珠为切入点,探寻广电集团融合转型下的平台化发展,通过对相关文献及数据进行分析,并借助调查分析法,阐释了东方明珠的平台依据与运作,展示了东方明珠作为上海文广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与统一的产业资本平台,通过资本布局、技术驱动、体制创新等运作方式,构建了多方共同参与的交换多元信息、提供多种服务的生态系统,并进一步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为广电集团的融合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刘玉拴[3](2019)在《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网络文化安全的众多问题为基础,总结提炼了四个方面的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即涉及意识形态安全的网络文化、违背社会公德的网络文化、激化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的网络文化和侵犯个人权利的网络文化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证和论述。本文认为,目前对上述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监管整体有效,但在某些具体领域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尚需加大治理力度。如在个人信息是否被泄露过的问卷样本分析中,回答泄露过和怀疑被泄露过的两项占比总和为87.32%,虽然这仅是问卷调查样本的分析,但可从侧面反映出此类问题的严重程度。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使得创新网络文化安全监管方式和完善网络文化安全监管体系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上述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较为集中的四个方面,对其形成的原因、治理的困境、治理主体的职能界定和国外治理经验等部分进行了详细论述,努力构建适合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理论,开展深入的分析和多角度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系统性的治理体系建议。本文以“分权——治理”为内在的逻辑分析框架,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要想实现有效治理,需要各个主体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参与对问题的治理。本质而言,它是权力由政府向社会回归的过程,即由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转变为多方平等协同共治的模式,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构。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的建构,需要重塑党委、政府和其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建构的重要特征。在共同的目标推动下,实现权力的重构和对问题的有效治理。理论创新方面,在系统梳理和分析了治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抓取理论后,结合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特点,构建了一种新的理论多中心抓取治理理论,并提出了研究假设和分析框架。多中心抓取治理理论融合了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抓取理论的特点,将预防和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在适用性方面更能适应网络文化安全的特征,以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和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治理主体职能界定的研究中,选取了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作为分析案例,之所以选择此通知作为研究分析的案例,不仅因为《通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因为移动游戏的内容可以涵盖上述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四个方面的内容。由此调研了原广电总局、原文化部、北京市文促中心、海淀区委宣传部以及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多家移动游戏公司,涵盖大中小等不同类型,以此为基础总结梳理而成。在实证研究环节,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形成了最终的正式问卷调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并以北京市、辽宁省、河北省、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问卷投放地,最终收集到的有效问卷为2130份。而后通过SPSS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频数等方法的分析,得出了下述主要结论,一是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整体处于有效的监管之中,但某些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二是要在预防、过滤和监管三个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三是要进行理论和问题的适用性研究,以实现本文设定的目标。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深度调研、问卷调查和实证检验等研究,探讨如何对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进行有效治理。通过上述分析认为应在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风险界定、预防机制建设、治理体制建设、治理机制建设、完善相关立法和惩戒机制建设等方面建立预防、治理和惩戒三位一体的完善体系,方可实现对上述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有效治理。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抓取理论为基础,形成了新的多中心抓取治理理论,构建了一种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二是在借鉴其它国家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有效治理的基础上,结合治理主体的职能界定和实证研究,对未来解决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即建立预防、治理和惩戒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
孟宪怡[4](2019)在《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发展能力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现行文化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化发展现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文化发展手段与业态变革的新形势都出现了不适应。改变不适应状况,根本出路在改革。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历经探索、扩展、深化阶段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纵向链条。系统梳理、总结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演进历程,可以厘清文化改革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对巩固文化体制改革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之基,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实现复兴之梦的价值取向和重要手段,而这个取向和手段将成为实现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核心思想,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改革”、“创新”能否从观念形态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的现实形态,文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将成为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点。本文将文化治理理论作为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研究的分析工具,通过论述具有完备文化治理经验的典型发达国家,如“社会运作型”的美国文化体制、“政府主导型”的法国文化体制、“产业促进型”的韩国文化体制,比较分析、取长补短,更好的引导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本文对新时代文化体制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归纳分析,界定了文化的内涵、外延及主要特性,总结提出了文化体制的概念、职能及基本范畴,对历史各个阶段、东西方各种文化体制的相关理论进行追根溯源。梳理了建党以来文化体制的形成过程,论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成因,介绍了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问题与成因。在梳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时,本文在“三分法”基础上进行时空上的延展和补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初探、拓展、共识、深化四个阶段,对各个阶段取得的成效和不足进行阐述,对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进行总结,同时分析了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及问题的成因,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出五方面的原因:传统文化体制惯性的路径依赖;改革路径的单向性;改革主体的一元主导;改革动力的非原生性;政府文化管理的低效性。从而为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创新路径找到突破口。结合文化治理理念与制度变迁理论,从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三方面,以创新为突破口,探寻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文化体制改革的理念创新包括创新党对新时代文化工作的领导方式、树立新时代高效服务型政府理念、践行新时代文化治理理念、重视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究;文化管理体制创新包括推动政府文化管理权的下放与转移、落实大文化体制架构、推进新时代文化立法工作、提升大数据环境下文化管理能力;文化运行机制创新包括党和政府切实保障国家文化需求的机制创新、传统文化事业体系向现代公共服务文化体系转化的机制创新、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不断满足人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机制创新。从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较为系统的回答了如何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如何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如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如何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提供了方案。
窦金启[5](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孙正[6](2019)在《融媒体时代广电传媒集团电视媒体的发展困境和策略研究 ——以S省广播电视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融媒体”时代的电视媒体在运营方式、媒介形态、内容整合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源融通、宣传互融、利益共融将成为广电媒体的主要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服务理念的转变,“融媒体”理念越来越成为各地方广电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一形势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可以将资源互通、资金融合、内容共建等各自优势最大化发挥,大大提升电视媒体的竞争力,从而推动广电传媒集团的最大化发展。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发展形势,但同样也会为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电视媒体需要抓住“融媒体”这样一个发展机遇,在发展内容、形式、策略等方面寻求转型,从被动发展到主动求变。本文以S省广播电视台作为研究对象,在探索“融媒体”时代下新媒体对电视媒体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主要通过SWOT分析法对S省广播电视台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在“融媒体”时代S省广播电视台的整体发展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
靳亮[7](2019)在《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动力研究(1949-2019)》文中提出深化包括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在内的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的内在要求。2018年的中央机构改革标志着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新一轮革新,在这一背景下,系统总结并梳理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年的历史变迁,探究变迁的内在规律,尤其是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的动力要素,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课题。而作为新制度主义主要流派之一的历史制度主义,将制度研究和历史过程结合起来,在对中观和宏观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的分析上具有独特魅力。本研究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工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以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传承、结构因素、制度行动主体三个方面考察与制度变迁的动力关系。探究在七十年的历史变迁中,历史传承是如何使制度变迁保持了稳定性与连续性,结构因素是如何推动制度发生变革,制度行为主体如何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发挥能动作用塑造制度变迁轨迹。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并验证了三个论点:一是受历史传统因素的影响,路径依赖规律使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在七十年的变迁过程中总体保持了相对稳定,使之沿着特定的历史轨迹演进。但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打破了制度的连续性并对制度进行了边际调整,这使制度变迁过程整体上呈现出“间断——均衡”的渐进转型特征;二是受到国家宏观制度背景的影响,革命、战争、政治运动、体制改革决定了新制度的产生,国际环境、领导人意志、外交政策等构成影响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的关键变量,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制度变化的发生;三是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作为一种制度结构,不仅规范和制约了主要制度行为主体的行为,改变其对自身利益的界定和预期,也对制度变迁本身发挥了一定的使动作用。即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中的主要行为主体自主性的存在,使得这些行为主体能动的塑造着制度变迁的轨迹和变迁方向。通过研究发现,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是多种要素复杂互动结果,在历史制度主义的框架下,历史、结构、行为者共同推动制度变迁的发生,历史传统是制度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动力,宏观制度结构是推动制度突变的主要动力,制度行为主体的能动作用也是推动制度变迁的关键动力来源。在本研究过程中,借鉴了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拓展了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使用了“地方自主性”、“政党自主性”等概念论述行为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并丰富了这些概念的内涵,这进一步扩充了制度变迁的理论内容。
张少华[8](2019)在《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湖北广电以“立足湖北,面向中部,辐射全国,以新网络、新平台、新媒体、新业务”为目标,展示了湖北打造省级广播电视航母,在全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的决心。然而,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用户正向新媒体渠道转移,加之其它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的有力竞争,湖北广播电视产业正面临着行业变革和同行业竞争的双重挑战。因此,促进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化挑战为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总结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及产业竞争力理论首先对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外部同行业竞争、内部的发展差距、产业政策的推动和技术发展的支持是推动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接着介绍了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在新媒体集团建设、融媒体平台打造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实践;其次以竞争力理论和已有的相关研究为依据,构建了评价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能力进行了测评,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媒体融合发展能力较强省份的发展实践,得出了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提、基础、保障和关键条件,通过与其它17省、市的横向对比得出了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能力偏低的结论,根据测评结果和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指出管理体制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行业知名主持人奇缺;内容生产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融媒体平台影响较小,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及盈利模式单一,全媒体产业链尚未形成等是制约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媒体融合发展是新媒体时代广电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北广电应顺势而为,文章最后提出完善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体系、树立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思维、打造引领媒体融合发展的行业平台是促进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提高广电产业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可行路径。
孙倩雯[9](2018)在《地市级电视台媒体融合创新研究 ——以珠海广电新闻中心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媒体融合在我国愈来愈受到重视并上升为国家战,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各级媒体单位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当前,中央、省级媒体已经全力开展融合转型的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而地市级广电媒体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媒体融合发展之路还是颇为艰难。本文从现实再到实践层面全面阐述珠海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融合发展的情况,并对珠海广电的媒体融合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第一章绪论着重介绍了“媒体融合”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并梳理出国内外学者对“媒体融合”研究的认识,理顺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整体描述珠海广电近5年来的发展概况,包括其最早实行频道制,到后来顺应时代发展进行集团化改革,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第三章讲述珠海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的平台创新,从发布平台的多元化、业务平台的整合化两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讲述珠海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的内容创新,从创新的内容生产流程、打造媒体融合的定制节目、强化广电融媒体矩阵、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相配合四方面进行论述。第五章讲述珠海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的体制创新,从深化营销体制改革、建设融媒体人才队伍、建立规范的制度保障三方面进行论述。第六章是提出了珠海广电媒体融合创新后仍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最后的结论部分是对本篇论文研究的总结,并提出了研究的不足。
陈若萱[10](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认为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二、体制创新是广电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制创新是广电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1)智媒时代广播电视制播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现状 |
2.2.1 概述 |
2.3 关于制播分离发展现状的研究 |
2.3.1 制播分离改革成效及面临的问题 |
2.3.2 深入推进制播分离改革的研究 |
2.4 智媒发展趋势下的广电制播体制研究成果 |
2.4.1 研究内容 |
2.4.2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
2.4.3 本文的创新性 |
2.5 研究途径及方法 |
第3章 智媒体的概念阐述及发展现状 |
3.1 智媒体的定义 |
3.2 智媒体的特征 |
3.3 广电媒体智能化发展简述 |
第4章 智能技术对广电业制播体制创新的影响分析 |
4.1 智媒体发展对传媒业的宏观影响 |
4.1.1 重构媒体生态 |
4.1.2 重构传播流程 |
4.1.3 推动内容生产变革 |
4.2 广电媒体在智媒时代的深刻变革 |
4.2.1 媒体融合进程加速 |
4.2.2 媒体管理面临新挑战 |
4.2.3 广电业产业经营模式悄然变化 |
4.2.4 适配智媒的人才稀缺 |
第5章 智媒视阈下我国广电业制播体制变化及问题分析 |
5.1 我国广电业制播改革过程简要回顾 |
5.1.1 规模偏小试行阶段(1958—1999) |
5.1.2 制播禁止与探索期(2000—2008) |
5.1.3 “新制播分离”(2009—2013) |
5.1.4 媒体融合时代的制播体制改革(2014—至今) |
5.2 我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积极作用 |
5.2.1 调整传媒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5.2.2 推动网络视频新媒体布局内容制作 |
5.2.3 促进台网深层互动 |
5.3 制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5.3.1 现有机制束缚广播电视生产力 |
5.3.2 广电媒体发展不均衡 |
5.3.3 视听播出权出现迁移 |
第6章 智媒时代我国广电制播体制改革方向及途径分析 |
6.1 我国广电制播体制改革方向新探索 |
6.1.1 按事业单位分类体制推进广电制播管理 |
6.1.2 以分类改革推进制播体系建设 |
6.1.3 顺应文化体制改革进程持续推进制播变革 |
6.1.4 守住传播权坚守舆论主阵地 |
6.2 我国广电制播体制改革途径探索 |
6.2.1 丰富传播渠道,拓展经营思路 |
6.2.2 升级合作模式,拓宽营收途径 |
6.2.3 立足内容制作,增强资本运营能力 |
6.2.4 跨界合作,引流增量 |
第7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融合时代广电集团的平台化战略研究 ——以东方明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一)经济学视角 |
(二)媒介融合视角 |
(三)经营管理视角 |
(四)生态视角 |
三 相关理论概述 |
(一)平台理论 |
(二)价值链与价值网 |
(三)商业生态系统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东方明珠平台化战略概述 |
第一节 广电集团的平台化内涵及特征 |
一 广电集团的平台化内涵 |
二 广电集团的平台化特征 |
第二节 广电集团的平台化动因 |
一 消费新态势 |
二 传媒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
三 传媒政策的引导与助力 |
第三节 东方明珠的平台化战略 |
一 平台化战略的实施 |
二 平台化战略下的组织架构 |
第四节 东方明珠的价值链分析 |
一 东方明珠价值链分析 |
二 东方明珠价值活动创新:价值网 |
三 合伙人制度下的外部资源整合 |
四 平台生态系统初步形成 |
第二章 东方明珠平台化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东方明珠的资本运作 |
一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二 战略控股与生态布局 |
第二节 东方明珠的技术创新 |
一 研发投入 |
二 技术驱动业务转型 |
第三节 东方明珠的体制创新 |
一 股权激励增强凝聚力 |
二 灵活运作激发活力 |
三 产学研用创新机制 |
第三章 东方明珠平台化效果分析 |
第一节 经济效益 |
一 市场占有率 |
二 主营业务及收支 |
三 盈利多元化探索 |
四 资源整合实现规模效益 |
第二节 社会效益 |
一 推进多元化的公益行动 |
二 促进社会福利增加 |
三 助力社会影响力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 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 主要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中的不足 |
第一章 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界定和存在问题 |
第一节 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与特征 |
一 文化安全和网络文化安全的内涵 |
二 网络文化的特征 |
三 易混概念辨析 |
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作用 |
一 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 |
二 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网络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困境 |
一 网络文化安全面临的问题 |
二 解决网络文化文化安全问题面临的困境 |
第二章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与演进 |
第一节 由文化管理到网络文化治理——网络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 |
一 文化管理手段的演变 |
二 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三 由管理到治理——网络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 |
第二节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理论基础 |
一 由管理到治理——一种范式的转化 |
二 多中心治理理论和信息抓取理论 |
三 多中心抓取治理理论 |
第三节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路径依赖 |
—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核心——多元参与 |
二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依托——治理主体平等 |
第三章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主体的功能界定 |
第一节 党委部门:充分授权下的集中领导 |
一 党委部门监管中面临的挑战 |
二 党委部门的治理权限界定 |
第二节 政府部门:由管理向治理转变 |
一 政府部门监管中面临的挑战 |
二 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
第三节 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
一 强化社会组织的独立性 |
二 完善社会组织治理机制 |
第四节 企业和公民:以利益诉求为主的参与 |
一 治理中的权力转移——由国家转向社会 |
二 参与治理的基础——公民意识 |
第四章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国际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立体式的网络文化安全治理 |
一 美国网络文化安全的治理 |
二 美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二节 英国:政府和民间分权式的网络文化安全治理 |
一 英国网络文化安全的治理 |
二 英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日本: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网络文化安全治理 |
一 日本网络文化安全治理 |
二 日本网络文化安全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调查的研究设计 |
一 问卷的设置和投放区域的选取 |
二 问卷调查的样本回收情况 |
三 问卷研究方法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发现 |
一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二 问卷调查研究发现 |
第三节 理论验证和适用性分析 |
一 综合性问题数据分析 |
二 理论验证 |
三 适用性分析 |
第六章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建构 |
第一节 网络文化安全的预防机制 |
一 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风险界定 |
二 网络文化安全的预防机制 |
第二节 网络文化安全的治理机制 |
一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制的建立 |
二 网络文化安全治理机制建设 |
第三节 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惩戒机制 |
一 完善网络文化安全方面的立法 |
二 对引起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主体的惩戒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网路文化安全问卷调查统计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4)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主要内容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概念 |
一、文化 |
二、文化体制 |
三、文化体制改革 |
四、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体制的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体制的理论 |
三、西方学者关于文化体制的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形成创立阶段(1921—1978)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体制的形成(1921—1949)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化体制的创立(1949—1978) |
第二节 改革探索阶段(1978—2012)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初探(1978—2002)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拓展(2002—2012) |
第三节 新时代全面深化阶段(2012 至今)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共识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深化 |
第三章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就与经验 |
一、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就 |
二、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经验 |
第二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
一、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外部挑战 |
二、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内部困境 |
第三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传统体制惯性的路径依赖 |
二、改革路径的单向性 |
三、改革主体的一元主导 |
四、动力机制的非原生性 |
五、政府文化管理的低效性 |
第四章 文化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社会运作型”的美国文化体制 |
一、美国文化体制的形成 |
二、美国文化体制的组织架构 |
三、美国文化体制的运行机制 |
四、美国文化体制的经验总结 |
第二节 “政府主导型”的法国文化体制 |
一、法国文化体制的形成 |
二、法国文化体制的组织架构 |
三、法国文化体制的运行机制 |
四、法国文化体制的经验总结 |
第三节 “产业促进型”的韩国文化体制 |
一、韩国文化体制的形成 |
二、韩国文化体制的组织架构 |
三、韩国文化体制的运行机制 |
四、韩国文化体制的经验总结 |
第四节 国际经验的启示 |
一、文化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需要立足本国国情 |
二、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应围绕多中心治理 |
三、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开辟多元文化融资渠道 |
四、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应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 |
第五章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创新 |
第一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的理念创新 |
一、创新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方式 |
二、树立新时代高效服务型政府理念 |
三、践行新时代文化治理理念 |
四、重视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 |
第二节 新时代文化管理领导体制创新 |
一、推动政府文化管理权的下放转移 |
二、落实大文化体制架构 |
三、推进新时代文化立法工作 |
四、提升大数据环境文化管理能力 |
第三节 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运行机制创新 |
一、党和政府切实保障国家文化需求 |
二、传统文化事业体系向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化 |
三、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不断满足人民文化消费需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
一、美国 |
二、法国 |
三、俄罗斯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
一、越南 |
二、蒙古 |
三、印度 |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
一、匈牙利 |
二、泰国 |
三、埃及 |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融媒体时代广电传媒集团电视媒体的发展困境和策略研究 ——以S省广播电视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相关概念 |
2.1 融媒体的概念 |
2.1.1 融媒体的定义 |
2.1.2 融媒体的建立原因 |
2.2 电视媒体的概念 |
2.2.1 电视媒体的定义 |
2.2.2 电视媒体的经营方式 |
2.3 融媒体对电视媒体发展的影响 |
2.3.1 推动资源整合能力 |
2.3.2 促进人才融合发展 |
2.3.3 实现内容生产融合 |
第3章 融媒体时代广电传媒集团电视媒体现状分析 |
3.1 广电传媒集团电视媒体的基本情况 |
3.1.1 广电传媒集团电视媒体的历史沿革 |
3.1.2 S省广电传媒集团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 |
3.2 融媒体S省电视媒体发展SWOT分析 |
3.2.1 优势(S) |
3.2.2 劣势(W) |
3.2.3 机遇(O) |
3.2.4 挑战(T) |
3.3 S省电视媒体发展面临的困境 |
3.3.1 竞争激烈 |
3.3.2 收视危机 |
3.3.3 缺乏发展的力量 |
3.3.4 盲目跟风 |
3.4 S省电视媒体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3.4.1 来自新媒体的冲击 |
3.4.2 受众的转向 |
3.4.3 电视媒体产业管理体制的束缚 |
第4章 融媒体时代S省广播电视台媒体的发展路径 |
4.1 转变发展理念,走改革创新之路 |
4.1.1 把握电视传播改革和创新的重点 |
4.1.2 积极推进体制创新 |
4.2 运用新技术把握媒介发展方向 |
4.2.1 对接新媒体资源 |
4.2.2 加快新技术更新换代 |
4.3 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吸引更多的人才 |
4.3.1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及开发制度 |
4.3.2 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
4.4 提高节目质量,创新节目形式 |
4.4.1 找准节目定位 |
4.4.2 狠抓节目质量 |
4.4.3 构建传媒品牌 |
4.5 把握新闻舆论,培养核心力量 |
4.5.1 以本土化为依托,走亲民路线 |
4.5.2 还原新闻逻辑,遵循新闻发展规律 |
4.5.3 结合地方文化发展路线,构建和谐社会 |
第5章 结语 |
5.1 总结与讨论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动力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制度变迁的相关研究回顾 |
(三)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动力的研究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对“文化”理解的多样性 |
(二)文化体制 |
(三)文化管理体制 |
(四)政府文化管理体制 |
(五)制度、制度变迁与政府文化管理体制 |
(六)制度变迁动力 |
二、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一)新制度主义以及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观 |
(二)历史制度主义及对制度变迁动力的阐释 |
(三)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及对历史制度主义的补充 |
(四)本研究的论点和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时间进程中的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 |
一、制度生成与断裂:1949-1976年 |
二、制度重建与调适:1976-2002年 |
三、制度发展与创新:2002-2019年 |
四、本章结语 |
第四章 历史传承与制度变迁: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中的节点与路径 |
一、制度断裂与关键节点: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中的重大事件 |
(一)关键节点及其区分 |
(二)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中的关键节点的确定 |
(三)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的历史阶段再划分 |
二、制度继承与自我强化: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一)路径依赖及其阐释 |
(二)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变迁中的制度突变与路径依赖 |
(三)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中路径依赖及突变的内在机理 |
三、本章结语 |
第五章 结构约束与制度变迁: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中的结构与制度 |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观 |
二、结构约束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生成 |
(一)宏观制度背景结构决定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选择 |
(二)相关政治变量结构影响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安排 |
三、结构约束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断裂 |
(一)宏观制度背景结构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瘫痪 |
(二)相关政治变量结构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瘫痪 |
四、结构约束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调整 |
(一)宏观制度背景结构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调整 |
(二)相关政治变量结构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调整 |
五、结构约束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 |
(一)宏观制度背景结构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 |
(二)相关政治变量结构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 |
六、本章结语 |
第六章 能动创新与制度变迁: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中的行为与制度 |
一、作为制度变迁建构力量的行动者及其能动性 |
二、地方政府的能动作用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 |
(一)地方能动性的基础:中央默许下的地方自主性 |
(二)地方能动性及对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创新的示范与推动 |
三、执政党的能动作用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 |
(一)执政党能动性的基础:执政党自主性及对意识形态和国家机构的管控 |
(二)执政党的能动性及对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塑造 |
四、国务院的能动作用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 |
(一)国务院能动性的基础:官僚机构自主性下的自我调整 |
(二)国务院的能动性及对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优化 |
五、本章结语 |
第七章 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的基本规律与未来优化设想 |
一、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的基本路径 |
(一)历史传承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 |
(二)结构约束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 |
(三)制度行为主体与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 |
二、制度变迁动力框架下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的未来优化设想 |
(一)以中央与地方的“双轨”制模式破解党政关系定位的制度难题 |
(二)理清文化的多张面孔以回应政府文化管理多元功能的制度创新诉求 |
(三)以有机融合而非简单叠加的“文化大部制”推动文化融合发展 |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内容、方法、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相关理论基础 |
1.5.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5.2 产业融合理论 |
1.5.3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概况 |
2.1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概况 |
2.1.1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
2.1.2 积极加强正向宣传,舆论引导作用显着提升 |
2.1.3 资产规模逐渐增大,经济效益增长显着 |
2.1.4 “8·20”精品工程进展顺利,内容生产能力有所提高 |
2.1.5 惠民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增效显着 |
2.2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因 |
2.2.1 外部同行业竞争 |
2.2.2 内部发展差距大 |
2.2.3 产业政策的推动 |
2.2.4 技术发展的支持 |
2.3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 |
2.3.1 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应运而生 |
2.3.2 媒体融合互动“微信第一摇” |
2.3.3 上线“长江云”融媒体发展平台 |
2.3.4 “频道+渠道”的垄上模式 |
3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能力评价 |
3.1 评价指标设计和指标体系 |
3.2 评价程序与评价步骤 |
3.3 测评结果分析与经验总结 |
3.3.1 加强顶层设计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提 |
3.3.2 提高内容生产能力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 |
3.3.3 强大的传媒集团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保障 |
3.3.4 做强融媒体平台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 |
4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4.1 管理体制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 |
4.2 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行业知名主持人奇缺 |
4.3 内容生产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
4.4 融媒体平台影响较小,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 |
4.5 盈利模式单一,全媒体产业链尚未形成 |
5 促进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促进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
5.1.1 改革束缚媒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
5.1.2 健全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 |
5.2 优化融合发展的人才体系 |
5.2.1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
5.2.2 制度完善,引进人才 |
5.2.3 政策保障,留住人才 |
5.3 树立融合发展的创新思维 |
5.3.1 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内容生产 |
5.3.2 加强品牌塑造,打造精品栏目 |
5.4 打造引领融合发展的媒体平台 |
5.4.1 做大做强现有融媒体平台、集团 |
5.4.2 积极建设县级融媒体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地市级电视台媒体融合创新研究 ——以珠海广电新闻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2 珠海广电进行融合发展的背景分析 |
2.1 频道制改革 |
2.2 集团化改革 |
3 平台创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行生产 |
3.1 发布平台的多元化 |
3.2 业务平台的整合化 |
4 内容创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
4.1 创新的内容生产流程打破原先部门壁垒 |
4.2 打造媒体融合的定制节目落实移动优先战略 |
4.3 强化“广电融媒体矩阵”新媒体产业全面升级 |
4.4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互为配合实现双赢 |
5 体制创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 |
5.1 深化营销体制改革 |
5.2 建设融媒体人才队伍 |
5.3 建立规范的制度保障 |
6 融合创新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
6.1 存在问题 |
6.2 相关建议分析 |
7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四、体制创新是广电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论文参考文献)
- [1]智媒时代广播电视制播体制创新研究[D]. 徐菁. 南昌大学, 2020(03)
- [2]融合时代广电集团的平台化战略研究 ——以东方明珠为例[D]. 陈希.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研究[D]. 刘玉拴.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4]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研究[D]. 孟宪怡.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融媒体时代广电传媒集团电视媒体的发展困境和策略研究 ——以S省广播电视台为例[D]. 孙正. 山西大学, 2019(01)
- [7]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央政府文化管理体制变迁动力研究(1949-2019)[D]. 靳亮. 武汉大学, 2019(06)
- [8]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研究[D]. 张少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地市级电视台媒体融合创新研究 ——以珠海广电新闻中心为例[D]. 孙倩雯. 暨南大学, 2018(08)
- [10]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