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理论与方法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启示

自组织理论与方法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启示

一、自组织理论方法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白光[1](2021)在《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文中认为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不佳是我国城市化中的普遍问题,由此造成的长时间、超长时间通勤,导致城市生产力下降和居民幸福感缺失。城市规划及相关政府部门在数十年的探索中不断尝试着以“他组织”的方式积极应对,所运用的职住平衡、绿带政策、多中心等规划设计方式虽然有助于通勤时间的缩短,但特大城市空间结构依旧不理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依旧突出。他组织部门因为对职住空间自组织机制认知不足、对自组织与他组织边界界定不够,导致干预方式不当、自组织权利受限,不利于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协同以做到化解职住空间问题。从历史上看,城市的形成远远早于城市规划的出现,说明城市是可以在没有目标导向的特定干预之下产生、发展的,具有自组织的性质。经济自组织是历史、地理环境、城市定位、技术进步等各方面影响空间结构的重要中间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出发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哈肯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传统自组织理论和经济学思想构建了经济自组织理论,构建了“职住协同”概念框架,依据机制关系构建出包括要素和职住协同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层、演化机制协同层和他组织机制层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机制框架”,并结合了运输经济理论、交通区位论、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构建了理论解释框架,对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进行了研究,提出应以“职住协同”替代“职住平衡”的观念,并通过东京、北京及我国其他特大城市,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对比验证了基本理论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特大城市职住空间自组织是市场机制引导流动性资源要素向时空禀赋较高地区产生空间集聚和功能组织的过程机制,需要以就业匹配、居住匹配、通勤协同三方面构建的职住协同,作为判断空间结构优劣的标准。干预和反馈在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关系上存在着错位性,容易对他组织部门产生误导。对此,他组织部门需有序弱化对要素和职住协同层的直接干预,适度扩大自组织的权力边界;大幅加强对演化机制协同层的干预,充分发挥他组织的组织协调性优势。2.自组织演化通过引导经济要素和时空资源的重新配置,优化重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并显着化解集聚效应与时空资源高度稀缺之间的矛盾性。从路径上看,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包括劳动细化分工和集聚与扩散)打破要素和时空间的低效协同,并通过功能引导机制(包括集聚与扩散和通勤交通建设)构建出高效、集约的时空关系。因时空利用效率不同,功能引导之间呈现出通勤轨道交通>一般地面公交>私人交通>集聚与扩散的优劣关系,对应着从优到劣的演化结果。3.通勤轨道交通与职住空间协同开发引导的强中心大都市区,是推动特大城市职住空间高效、有序化的重要途径,体现出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演化的特征,呈现出:协同建设——职住时空重构——要素自组织(需要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参与)——点、线、面的空间自组织(需要他组织部门协同)——职住空间高水平演化的路径过程。4.他组织部门需要将自组织机制中对通勤铁路时效、速度的要求,作为投资、运用服务的供给依据。需在物理协同层面构建直达直通就业中心的轨道交通网络,以及站点与用地空间协同纵向高密度开发模式,组织协同层面构建多样化运营组织以引导不同主体之间权责利对等,制度协同层面建设完善轨道交通投融资运营制度、协同开发供地制度、开发主体确权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充分发挥自组织的激励性并适度确权,将微观层面城市空间重构和塑造的权利适当交给市场经济主体,以形成自组织和他组织之间循环互动的权利迭代和权利协同关系。5.东京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的过程中体现出路径破除机制和功能引导机制的协同关系。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后体现出他组织部门对自组织机制和市场主体的适当“让权”能够提升自组织机制的功能发挥,实现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有效协同并演化至强中心大都市区,对北京和我国特大城市具有借鉴价值。6.虽然发展、演化过程不尽相同,但北京和我国众多特大城市在历史和现状上高度相似。需要借鉴东京经验,以自组织与他组织协同推动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作为出发点,从物理协同、组织协同、制度协同、权利协同的层面上构建高效、有序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建设,促进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郭永健[2](2020)在《自组织视角下的当代聚落生成机制与设计策略研究 ——以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太子城雪花小镇为例》文中提出本文基于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太子城雪花小镇项目,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工业化建筑设计理论体系需求,引入了自组织理论这一复杂性哲学思想,以传统聚落系统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聚落形态的演化过程和生成机制试图提出相应的引导性设计策略,并进一步将其应用到雪花小镇项目的聚落空间营造中,以自组织的视角提出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下实现建筑模数化、标准化与多样化协调统一的具体设计策略。自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我国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到2019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60%,进入了规模与质量并重的新型城镇化阶段。为了满足新型城镇化建造过程中从粗放型到集约化的发展要求,国家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以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来应对其快速建造需求,但与之相应的工业化建筑设计理论体系较为薄弱;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以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为代表的自组织理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被广泛用于分析工程、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内在特征规律。文章以自组织理论为指导,通过解析自组织理论内涵、构成和核心概念来掌握复杂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内在机制,并将其应用于传统聚落空间系统的研究中。传统聚落系统由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人工物质环境构成,受到地理气候、地形地貌、宗族血缘、宗法礼制、社会习俗等多方面共同影响的聚落空间结构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自组织演化的特征,其中所表现出来的集聚性、复杂性、多样性和场所感等特征,都体现了自然环境与人工聚落的有机结合,与建筑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吻合。因此,基于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当代聚落空间营造设计研究,需要以传统聚落的自组织演化机制为入手点,提高空间复杂性与多样性,激发场所文化活力。

周璞[3](2020)在《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空间分区或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义,也是地球科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针对当前国土空间分区科学性不足、省级国土空间分区定位不清,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空间治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以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证综合研究,优化提出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的模型方法与技术流程,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与空间管制建议,以期为省级空间规划分区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为促进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重构和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国土空间功能系统演化机理出发,按照平行维度分类结构的思路,优化构建了五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根据资源型地区独特的空间演化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诉求,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发展及其外部影响,改进提出了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二是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和区划技术方法体系优化。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指标设置指向性不突出、模型方法机理解释不足,功能判别的量化依据不明晰等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等原理,构建了以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为核心,以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和空间兼容功能协同性分析为判别标准,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研判为校验准则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开展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综合识别与分区方案制定。构建体现山西特色的国土空间功能“态”“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进行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比较优势分析和协同性分析等结果,划定了山西省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和复合功能分区方案,兼顾了空间管制的政策需要和增强空间管制弹性的现实诉求,并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分区管治策略。综合山西省分区方案衔接对比和技术方法体系总结讨论,本文提出的功能分区体系、综合识别与区划技术方法基本可行,能够对不同尺度尤其是宏观、中观尺度下的空间分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对完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导省级和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王美麟[4](2020)在《西安市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孕育了形态各异、风情各具的村落,遍布于广袤的国土之上,承载着中华民族繁荣兴衰的历史记忆,凝结着世代村民营建智慧与经验,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宝贵遗产。城镇化的过程对乡村地区持续和全方位的影响使乡村的传统遗产面临着生存危机,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才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摆在优先位置,乡村的传统文化价值被重拾……为寻回乡村那一抹乡愁,村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再次回归研究视野。在梳理了相关文献资料后发现,当前多学科研究的焦点,集中在“传统村落”、“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等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的村落,而除此以外的其他村落,特别是“非典型传统村落”的历史价值仍未被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制度保障和规划保护,这些村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亟待抢救。本文以西安市阎良区为研究区域,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识别阎良区的非典型传统村落,并以此为研究对象,深度解构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并总结其形成机理,进而提出保护利用的原则与策略,旨在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对这类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首先明确界定了“典型名村”的含义,从其评定标准中提取出典型名村的四大构成要素,对“典型名村”与“非典型传统村落”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安市阎良区境内乡村要素特征的调查总结,识别出23个非典型传统村落,随后通过9个空间形态特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将23个村落划分为面状、条带状、组团状三种类型。其次,本文运用空间句法理论,针对上述三种类型分别选取谭家村、龙游村、樊家村进行句法解析,并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深度解构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具有内聚性与开放性共存、自组织与他组织结合的共性,且不同类型的村落空间形态特征也存在差异。再次,本文通过前文的梳理与分析,总结出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机理,包括自然环境、社会人文以及政治经济三个方面。最后,从政府、规划、实施等层面提出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利用策略,并从规划层面以老寨村为例进行实例分析,为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赵赛赛[5](2020)在《自组织理论视野下传统乡村聚落演化研究 ——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为例》文中指出以哈尼族为代表的的少数民族迁移至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后,在传统小农经济主导下,经过一千多年对环境的适应、利用与改造,不断自我调整与完善发展,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以宗族制度为引领的统治内容,在血缘关系和宗族制度的引导下,聚落自身有序发展。但在我国当前社会文化日新月异、经济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面临内部社会组织瓦解、空间发展无序等困境。论文以自组织系统分析方法为主结合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等方法,运用动态和发展的观念,分析聚落演化的过程,深入研究其自组织演化规律,进而根据当下问题的提出相应的策略。首先,结合不同时期的文献史籍,从史学的研究角度对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进行较为完整的历时性研究,将其概括为氏族部落制时期聚落的初现、封建土司领主制聚落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聚落的停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聚落的变革四个演化阶段,分析探讨每个阶段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社会各要素的变迁和聚落的宏观格局分布、整体形态、公共空间和建筑空间等物质空间层面的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以自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揭示了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演化过程中的内在规律,主要概括为:演化的过程、无序到有序,演化的特征、自发性与自适应性,演化的动力、竞争与协同动力机制,演化的途径、渐变与突变。其次,以问题为出发点,分析总结了近些年来遗产区传统乡聚落在高速的发展与建设阶段忽视了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行为,从而导致人地矛盾突出、人居环境系统遭到破坏,地域文化趋同、乡村特色衰退等问题。其对应提出了建立乡村开放系统、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打造空间基核、重塑乡村特色风貌,重构自主建设模式、引导乡村健康有序发展的策略,希望恢复乡村系统内部自组织秩序,推动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季可晗[6](2020)在《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社区微更新行动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T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行动为个案》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社区建设进入存量发展阶段,传统社区更新模式忽略了居民的需求,因此针对居民日常生活局部空间,通过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而开展的渐进式社区微更新模式应运而生。然而,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造成的路径依赖以及社区公共性的缺失,使得这一模式陷入推广困境。基于此,研究运用自组织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以文献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内部相互作用、与外部环境互动关系和行动程序三个角度,构建社区微更新的行动路径;在此基础上对天津市T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个案展开实证分析,在论证路径的基础上,为一般性的社区微更新行动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自组织是社区微更新的核心,因此框架的建立也是以自组织的形成为基础的:在社区社会资本和对空间实际需求的驱动下,“社区能人”吸引居民个体参与到微更新居民团体之中,以竞争和协同两大机制进行互动;各个居民团体与复杂的外部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在渐变和突变两大作用力之下实现自组织的扩张;“议题提出-方案协调-意向达成”的循环路径,最终目标是完成微更新项目的基础上,推动居民社会资本的提升,实现社区的整体性发展。在此基础上,研究对天津市T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个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其在居民互动过程中的两次自组织跃升;与电梯加装公司、电梯加装办公室等自组织外部机构的互动中,通过循环性的协商获得政策和技术支持;项目的成功实施,也为加装电梯的推广奠定基础。基于对个案的分析,发现社区微更新准入条件限制,自组织在微更新过程中螺旋上升的特征,以及在此过程中社会资本与自组织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个案在内部协商有限界入、外部支持系统构建和专门化的路径安排上积累一定经验,但也具有行政导向和结果导向的局限。因此从自组织建构的视角出发,提出应积极培养社区能人、培育社会资本,多元力量整合的结构性建议,以及尊重个体利益下广泛协商、通过外部环境实现微更新可持续推广、以及基层自治与社区自组织构建相结合的路径优化建议。

刘云达[7](2020)在《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绿色发展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也是人文地理学、农业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改善和提高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和生态约束的客观压力,同时又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战略使命。因此,建立在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约束下的农业绿色发展,符合和适应限制开发区域保护性开发要求,可为不同限制程度的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新的实践方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有利于探索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途径;有利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顽疾,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论文测度和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及其内部25个县市的农业绿色发展动态水平,建立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了农业绿色发展时空格局和演进过程,围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模型,分析了农业绿色发展要素互作机制和系统运作方式,明确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调控路径。全文共分8章,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1章,从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探索必然趋势的背景出发,引出农业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明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将绿色导向贯穿于农业发展全过程的内在要求,进而指出吉林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和复杂问题。并就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综述,提出论文的研究内容、拟解决关键问题和创新点,同时给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第2章,界定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梳理相关的基本理论,辨析主体功能区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下的农产品主产区概念、农业绿色发展概念。回顾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的产生、演变和应用,并整合产业生态学、系统科学和自组织理论等学术思想,为进一步阐述农业绿色发展系统及农业绿色发展机理奠定理论基础。第3章,依据主体功能区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对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概况、类型分区和空间基础进行描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各县市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分析其农业绿色发展总体水平、分项水平,并进行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分类及优劣势综合分析。第4章,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进行数理建模,阐明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空间格局的空间依赖性分布和空间异质性分布,对空间关联结构分异进行解析,引入空间政治学关于空间差异的观点,演绎推导出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四种空间分布格局,即上方发散型格局、下方发散型格局、上方收敛型格局和下方收敛型格局。第5章,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资源节约能力、环境友好能力和农民增收能力的耦合协调程度将农业绿色发展阶段划分成五个阶段,即高级阶段、中高级阶段、中级阶段、初级阶段和未转型阶段,并将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数据带入模型运算,发现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总体进入农业绿色发展中级阶段。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维度差异和同一发展阶段程度差异分析,得出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演进过程的年度差异和县域差异,进而模拟时序演进过程和空间演进过程,阐明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两阶段时空演进特征。第6章,围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更加美丽宜居的农业绿色发展任务目标,依据产业生态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建构农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模型,阐释农业绿色发展的特定功能、环境条件、系统结构及驱动要素,进而探明农业绿色发展要素互惠共生、协同共生和城乡共生的互作机制,阐明农业绿色发展系统的运作方式,即农业循环发展、农业低碳发展和农业生态发展。第7章,明确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从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其存在农业科技研发、农资生产、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的问题,针对农产品主产区不同类型分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情况,探索农业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以及优势特色产业带调控策略,解析农业产业结构、要素和空间的优化配置,提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调控路径。第8章,总结和归纳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研究成果,及其对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并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改进措施及未来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何孟霖[8](2020)在《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哈尔滨近代典型街区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建设出现大幅度土地扩张、大规模旧城更新和大尺度建筑改造的现象,宏观建设环境下逐渐暴露出城市结构分裂、文脉断层和环境恶化等实际问题,能否正确的解决问题和缓解现状关乎城市的未来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对历史街区空间结构的研究以静态的、阶段性的、自上而下的为主,缺乏对其动态的、全周期的、各方位的生长演化分析。本文以哈尔滨市近代典型街区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和靖宇大街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技术层面均进行了创新优化。基于自组织理论,采用空间句法理论、GIS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方法,从点—线—面—体的结构层次、空间环境—地理环境的界面层次、经济—文化—社会的环境层次对三个历史街区进行组织—生长—演化过程的空间结构解析。组织体系,按照城市—城区—街区—单元的层次对初始期历史街区形成过程中的结构体系、文化文脉和节点单元进行组织规律的总结和关键因子的提取。生长过程,从生物学视角下的能源物质来源、组织运动方式和分裂分化过程三个步骤,对发展期历史街区进行序参量提取、协同过程和竞争过程的生长规律总结。演进变化,首先对成熟期历史街区空间结构进行点线面维度的模型架构和参数化分析,其次对现状空间结构进行吸引点、路网结构和街区界面的等量分析,最终进行结构、功能、环境的对比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和策略。目的是通过对历史街区空间结构原型的挖掘和解析,能够追寻历史文脉源头、延续活力生长因子、健全历史街区保护体系,对其活化利用和有机更新提供实用性和可持续性的帮助和建议。

张军谋[9](2019)在《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共同繁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跨越“中等发展陷阱”的重要途径。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建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作用,制度性大变革往往会带动一系列生产要素的高效流通和社会公平的大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关系向更高级的形态演化。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是我国疆域中远离国家核心区域且与邻国相接的特定地域组成部分。自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以来,新疆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和国家在这一地区通过不断深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体制改革,为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加速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体制的转型升级进程。然而,由于新疆地缘政治、民族构成、经济发展条件以及人文社会历史条件的复杂性,在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中,许多由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区域问题常常会与当地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恐怖主义、外交争端、国际霸权等交织叠加,对新疆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构成了巨大的阻力。这种局面不仅严重阻滞了新疆经济社会体制现代化改革的步伐,而且也影响了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安定团结的大局,使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当地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为了能更加明确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联互动关系,为新疆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确立一个分析框架,研究选取我国西北边疆民族社会特征典型的新疆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2006-2015年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领域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维度,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从机制构建视角对新疆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问题展开研究,揭示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演化机制规律,从经济社会的价值理性角度,对新疆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主体关系的调节提供合理的秩序,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形成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力求通过各种制度的综合机制作用,减少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创新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发展模式,提高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绩效,有效改变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互动发展过程中由于创新性不足而形成的“路径依赖”现象,为新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构建和谐边疆提供参考和科学建议。研究的思路遵循问题提出-方法构建-实证分析-问题出路的技术路线,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法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耦合度、协同发展度展开计量研究分析。研究进一步运用自组织理论构建了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演化的哈肯模型,并对两者的演化机制展开定量分析,计算推导出不同时期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系统的序参量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主要参数随时间的推移产生的综合效应正在逐步呈现出来,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正在成为一个彼此关联的复合型系统,整个系统的发展愈加依赖两个子系统协同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而不是依赖单纯的经济发展或社会稳定某个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提高。但在这两者协同关系演化过程中,还存在各自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和不平衡、两者的矛盾冲突有所加剧、边界不清相互侵犯干扰、协同内生动力作用不足、“路径依赖”现象严重等问题。通过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水平的多层次测评分析,以及对协同机制演化困境及产生原因的综合判断,提出了完善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的构想和具体内容。研究在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相关问题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整体处于中等协同水平;(2)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评价体系不完善;(3)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4)新疆经济发展制度与社会稳定制度供给不完善;(5)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协同机制体系不完善;(6)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的内生动力不足;(7)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模式处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的过渡阶段;(8)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协同关系处于“帕累托改进”状态。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树立协同发展理念,倡导质量兴疆战略;(2)克服形式主义,构建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协同发展评价体系;(3)强化自身调节,调和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4)加强政策设计,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制度的有效供给;(5)避免“路径依赖”,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协同绩效;(6)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7)强化协作关系,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协同创新能力;(8)加大跨领域信息沟通,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公共价值;(9)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步伐,打击“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在研究思想方面,弱化各种经济社会管理手段工具理性,强调经济社会价值理性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且将两者产生的正向作用力传导于双方系统。在此基础上,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由冲突转向统一,由外部相关转向内部相关,由静态关联转向动态关联,由政策性的稳定转向价值性的稳定。从而提升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内生性发展动力,最终使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走向长期自觉契合的状态。(2)在研究观点方面,采用结构性的观点,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置于两者结构特征与功能作用发挥的统一整体中,分别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中进行研究,揭示新疆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其次是研究观点从传统的族际主义治边观点向区域主义治边观点转变。把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统一于区域和谐发展的视角,研究两者双向互动均衡发展的途径,这与对这类问题常见的“历史/政治”或“民族/政治”的研究范式有所不同。(3)在研究方法方面,突出了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定量研究手段,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动态演变规律能够得到科学的反映。

汪平西[10](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二、自组织理论方法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组织理论方法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对自组织机制重视不足
        1.1.2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问题有待改善
        1.1.3 经济自组织是各类因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重要机制过程
    1.2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选题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自组织和他组织
        1.3.2 大都市区和都市圈
        1.3.3 特大城市
        1.3.4 职住空间结构
        1.3.5 演化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逻辑主线和研究方法
        1.5.1 逻辑主线
        1.5.2 研究方法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经典的空间结构模型
        2.1.2 相关的城市和区域经济理论
        2.1.3 职住平衡理论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城市空间方面的文献综述
        2.2.2 交通和城市空间的联系
        2.2.3 相关自组织理论在城市空间方面的探索
    2.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3 经济自组织的理论基础构建
    3.1 基本概念的构建
    3.2 协同是自组织中的核心机制
    3.3 从协同效应看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
    3.4 经济自组织的主要性质
        3.4.1 自主逻辑性
        3.4.2 路径依赖性
        3.4.3 演化性
        3.4.4 可持续性
        3.4.5 不完美性和缺陷性
    3.5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差异和关系
        3.5.1 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差异
        3.5.2 他组织对自组织的干涉结果
        3.5.3 应建立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协同关系
    3.6 本章小结
4 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自组织演化的理论构建
    4.1 本文的核心理论框架
    4.2 职住协同是职住空间结构优劣的判断标准
    4.3 从机制层面看职住空间自组织演化
        4.3.1 劳动细化分工——路径破除机制
        4.3.2 集聚与扩散——路径破除和低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4.3.3 通勤建设——高效的功能引导机制
        4.3.4 他组织与自组织的协同机制框架
    4.4 地面通勤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4.4.1 从时空资源约束性看通勤交通建设的功能引导作用
        4.4.2 通勤工具对空间结构的主导性
        4.4.3 从通勤看特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演化路径差异
    4.5 通勤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的功能引导作用
        4.5.1 通勤轨道交通改善空间结构、引导职住协同的路径机制
        4.5.2 从时空要素层面看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优势
        4.5.3 他组织需要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层面加强轨道交通自组织
        4.5.4 通过点-线-面引导职住空间自组织的过程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东京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5.1 相关空间概念介绍
    5.2 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5.2.1 江户时期的职住空间结构(1868明治维新以前)
        5.2.2 近代化时期的职住空间演变(1868明治维新至1923年关东大地震)
        5.2.3 职住空间的郊区化时期(1923关东大地震至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5.2.4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1945二战结束至1964东京奥运会)
        5.2.5 强中心大都市区形成期(1964东京奥运会至1985广场协议)
        5.2.6 职住空间结构缓慢演变期(1985广场协议之后)
    5.3 基于一都三县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5.4 从自组织机制看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5.4.1 职住空间郊区化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5.4.2 职住空间粗放式重建时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5.4.3 强中心大都市区化中的自组织演化理论分析
    5.5 轨道交通引导的职住空间结构演化路径
        5.5.1 站点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5.5.2 线路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5.5.3 网络的职住空间自组织
    5.6 政策启示
    5.7 本章小结
6 北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
    6.1 古代和近代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前)
    6.2 计划经济时期(1949北平和平解放至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
    6.3 市场经济时期(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6.3.1 不良空间结构形成阶段(1978-2004)
        6.3.2 交通建设转型阶段(2004-2014)
        6.3.3 近期现状及展望(2014以后)
    6.4 本章小结
7 从自组织看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7.1 从自组织机制看北京职住空间结构演化
        7.1.1 计划经济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2 特大城市扩张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3 强中心郊区化时期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4 大都市区化的职住空间自组织理论分析
        7.1.5 北京和东京职住空间结构的对比
        7.1.6 自组织与他组织机制层面的政策建议
    7.2 应从物理、组织、制度、权利协同提升通勤轨道交通的功能引导机制
        7.2.1 北京通勤轨道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7.2.2 北京和东京在轨道交通要素协同方面的对比
        7.2.3 通勤轨道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
    7.3 针对我国特大城市的拓展研究
        7.3.1 我国一般特大城市与北京在发展过程和现状上的相似性
        7.3.2 基于我国特大城市的职住协同计量分析
        7.3.3 我国特大城市现状中的共性问题
        7.3.4 共性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创新与贡献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索引
表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自组织视角下的当代聚落生成机制与设计策略研究 ——以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太子城雪花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步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
        1.1.2 建筑工业化的快速装配式建造需求
        1.1.3 当代聚落建造中的文化自觉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研究综述
        1.3.2 自组织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1.3.3 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阐释
        1.4.1 研究内容
        1.4.2 相关概念阐释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综述法
        1.5.2 案例研究法
        1.5.3 项目研究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聚落生成机制
    2.1 自组织理论概述
        2.1.1 自组织理论内涵
        2.1.2 自组织理论构成
        2.1.3 自组织理论核心概念
        2.1.4 自组织与他组织
    2.2 聚落的自组织特征及演化过程
        2.2.1 聚落的自组织特征
        2.2.2 聚落的自组织演化过程
    2.3 聚落的自组织系统建构
        2.3.1 聚落系统的子系统界定
        2.3.2 自然生态环境
        2.3.3 社会文化环境
        2.3.4 人工物质环境
    2.4 聚落的自组织演化机制
        2.4.1 聚落边界与网格肌理
        2.4.2 空间基核的集聚作用
        2.4.3 聚落组团与结构层级
        2.4.4 聚落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组织空间系统引导性设计策略
    3.1 自组织理论对空间系统建构的意义
        3.1.1 对建筑空间整体性的认识
        3.1.2 对空间演化历时性的认识
        3.1.3 对系统外部环境要素的关注
    3.2 自组织空间系统设计原则
        3.2.1 开放性原则
        3.2.2 激发性原则
        3.2.3 结构性原则
        3.2.4 参与性原则
    3.3 自组织引导性设计策略
        3.3.1 开放体系的自发填充
        3.3.2 匀质空间的成核机制
        3.3.3 空间结构的拓扑自增殖
        3.3.4 适度性公众参与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雪花小镇自组织空间系统设计策略
    4.1 项目概况
    4.2 项目背景
        4.2.1 北方山地自然生态环境
        4.2.2 地域性冰雪产业社会文化环境
        4.2.3 场地人工物质环境
    4.3 适度开放性装配式钢结构体系
        4.3.1 基于装配式体系的六边形网格结构
        4.3.2 平面户型单元化
        4.3.3 立面设计模数化
        4.3.4 建筑部件标准化
    4.4 匀质网格下的空间基核填充
        4.4.1 颁奖广场
        4.4.2 遗址大道
        4.4.3 五环步道
        4.4.4 阁楼、天棚、连桥
    4.5 空间结构性层级划分
        4.5.1 “花瓣”单元与建筑组团
        4.5.2 多层级街巷网络系统
    4.6 空间复杂性设计与公众参与
        4.6.1 单元部件复杂性设计策略
        4.6.2 辅助空间系统
    4.7 雪花小镇空间自组织评价体系
        4.7.1 演化主体子系统活跃度
        4.7.2 演化历时性与混沌状态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内容总结
        5.1.1 自组织视角下的传统聚落形成机制
        5.1.2 基于聚落生成机制的引导性设计策略
        5.1.3 装配式建筑体系标准化与多样化协调统一
    5.2 论文研究局限性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3)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完成的工作量
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界定
        2.1.2 相关基础理论
    2.2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研究
        2.2.1 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2.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
        2.2.3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
    2.3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研究
        2.3.1 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类型
        2.3.2 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与分区对比
    2.4 资源型地区相关研究
        2.4.1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2.4.2 资源型地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2.4.3 山西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2.5 研究进展评述
3 山西省国土基本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环境
        3.1.2 土地利用状况
        3.1.3 经济社会发展
    3.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和开发利用问题
        3.2.1 现有国土空间分区类型对比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4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
    4.1 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需求分析
        4.1.1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4.1.2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
    4.2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机理分析
        4.2.1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一般机理
        4.2.2 资源型地区空间功能演变的主要特征
    4.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优化
        4.3.1 分区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4.3.2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构建
        4.3.3 基于省级资源型特征的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
5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改进
        5.1.1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基本原理
        5.1.2 功能“态”与“势”评价模型
        5.1.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5.1.4 改进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5.1.5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动态综合评价
    5.2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参数选取
        5.2.1 标准地域单元确定
        5.2.2 功能“态”与“势”评价指标构建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与参数选取
    5.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和分析
        5.3.1 功能“态”和“势”测度结果
        5.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结果
        5.3.3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结果
        5.3.4 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空间关联分析
6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
    6.1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判别与分区技术流程优化
        6.1.1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6.1.2 国土空间功能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6.1.3 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性分析方法
        6.1.4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路径
    6.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
        6.2.1 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
        6.2.2 主导功能调整优化
        6.2.3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
    6.3 基于协同分析的潜力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
        6.3.1 国土空间兼容功能性识别
        6.3.2 兼容功能协同性指数测算
        6.3.3 兼容潜力功能类型判别
        6.3.4 国土空间复合功能分区方案
    6.4 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主要特征和政策导向
        6.4.1 功能区的市域分布规律统计
        6.4.2 功能区分异特征和调控政策
        6.4.3 与相关分区成果的衔接与对比
    6.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技术体系适用性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附录2 个人简介和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4)西安市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背景下的乡村传统在遗失
        1.1.2 政策助力下的乡村价值被重拾
        1.1.3 相关研究的缺失,传统遗产亟待保护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与对象选取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及借鉴
        2.1.1 城市形态学理论
        2.1.2 空间句法理论
        2.1.3 自组织理论
    2.2 典型名村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2.2.3 研究述评
    2.3 非典型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2.3.1 相关研究综述
        2.3.2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识别及类型划分
    3.1 典型名村的构成要素
        3.1.1 历史文化名村的评定标准
        3.1.2 传统村落的评定标准
        3.1.3 典型名村的构成要素
    3.2 非典型传统村落与典型名村的差异
        3.2.1 发展背景差异
        3.2.2 物质文化资源差异
        3.2.3 非物质文化遗产差异
    3.3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识别
        3.3.1 自然地理要素
        3.3.2 历史文化要素
        3.3.3 社会人文要素
        3.3.4 空间格局要素
        3.3.5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识别
    3.4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3.4.1 划分依据
        3.4.2 类型划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句法初探
    4.1 样本选取及解析思路
        4.1.1 样本选取依据
        4.1.2 句法解析思路
    4.2 面状非典型传统村落—谭家村
        4.2.1 村落概况
        4.2.2 村落空间形态概况
        4.2.3 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句法解析
    4.3 条带状非典型传统村落—龙游村
        4.3.1 村落概况
        4.3.2 村落空间形态概况
        4.3.3 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句法解析
    4.4 组团状非典型传统村落—樊家村
        4.4.1 村落概况
        4.4.2 村落空间形态概况
        4.4.3 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句法解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句法对比研究
    5.1 村落空间构型对比
    5.2 村落街网密度对比
    5.3 村落集成核对比
        5.3.1 村落集成核的空间对比
        5.3.2 村落集成核的社会功能对比
    5.4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的共性与个性
        5.4.1 共性特征
        5.4.2 个性体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机理及保护利用探讨
    6.1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机理
        6.1.1 自然环境对村落空间形态的限制
        6.1.2 社会人文对村落空间形态的塑造
        6.1.3 政治经济对村落空间形态的推动
    6.2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利用的原则
        6.2.1 整体与真实并重
        6.2.2 物质与非物质要素并重
        6.2.3 保护与利用并重
    6.3 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与利用的策略
        6.3.1 强化政府主导,建立制度保障
        6.3.2 坚持规划先行,分级分类管理
        6.3.3 注重动态保护,践行有机更新
        6.3.4 空间永续利用,延续村落传统
    6.4 案例应用:老寨村空间形态保护与优化研究
        6.4.1 老寨村概况
        6.4.2 老寨村空间形态保护与优化思路
        6.4.3 老寨村空间形态保护与优化措施
    6.5 本章小结
总结与讨论
    主要结论
    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附录二 :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自组织理论视野下传统乡村聚落演化研究 ——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1 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生存发展面临挑战
        1.2.2 乡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概述
        1.2.1 国内外乡村聚落演化相关的研究综述及评述
        1.2.2 国内外自组织理论在城市与乡村聚落的研究综述及评述
        1.2.3 红河哈尼梯田相关研究及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自组织
        1.4.2 “聚落”
        1.4.3 传统乡村聚落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自组织理论与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概述
    2.1 自组织理论起源
    2.2 传统乡村聚落——一个典型的自组织系统
        2.2.1 对外开放的系统
        2.2.2 远离平衡的状态
        2.2.3 非线性的作用
        2.2.4 涨落的形成
    2.3 相关的自组织理论及启示
        2.3.1 耗散结构理论要点及启示
        2.3.2 协同学理论要点及启示
        2.3.3 突变理论要点及启示
        2.3.4 超循环理论要点及启示
    2.4 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概况
        2.4.1 区域范围与研究范围
        2.4.2 自然环境概况
        2.4.3 社会与人文环境概况
第三章 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演化历程及特征研究
    3.1 原始的初现--氏族部落制时期(战国—元朝前)
        3.1.1 民族迁徙过程
        3.1.2 社会文化的变迁与经济技术的发展
        3.1.3 古歌视角下的传统乡村聚落选址分析
        3.1.4 传统乡村聚落营建的过程
        3.1.5 自组织下的集体共同建造
    3.2 古代的发展--封建土司领主制时期(元朝-建国前)
        3.2.1 社会文化的变迁与经济技术的发展
        3.2.2 宏观格局:乡村聚落数量的增加
        3.2.3 乡村聚落内部空间环境
    3.3 现代的停滞--计划经济体制(建国—改革开放前)
        3.3.1 社会文化的变迁与经济技术的发展
        3.3.2 宏观格局:乡村聚落总体建设的停滞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3.3.3 乡村聚落内部空间环境
    3.4 当代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改革开放至今)
        3.4.1 社会文化的变迁与经济技术的发展
        3.4.2 宏观格局:乡村聚落规模的拓展
        3.4.3 乡村聚落内部空间环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自组织演化规律
    4.1 演化的过程——无序到有序
        4.1.1 氏族部落时期--原始的创生
        4.1.2 封建土司领主制时期--稳定的扩增
        4.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极速的变革
    4.2 演化的特征——自发性与自适应性
        4.2.1 自发性特征
        4.2.2 自适应性特征
    4.3 演化的动力——竞争与协同
        4.3.1 竞争与协同的作用机制
        4.3.2 序参量的引导机制
    4.4 演化的途径——渐变与突变
        4.4.1 传统社会下乡村聚落的渐变性演化
        4.4.2 当代传统乡村聚落的突变性演化
        4.4.3 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探索
    5.1 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问题
        5.1.1 人地矛盾突出,人居环境系统遭到破坏
        5.1.2 地域文化趋同与消散,乡村特色景观衰退
        5.1.3 传统建造模式瓦解,乡村建设无序
    5.2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未来的发展探索
        5.2.1 建立乡村开放系统,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5.2.2 打造空间基核,重塑乡村特色景观风貌
        5.2.3 重构当代自主建造模式,引导乡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5.3 结语
        5.3.1 结论
        5.3.2 研究创新
        5.3.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信息表
附录 D:遗产区传统乡村聚落相关保护政策

(6)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社区微更新行动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T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行动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城市社区更新相关研究
        二、社区微更新相关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理论基础:自组织理论
        二、自组织理论与社区研究
        三、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
    第四节 相关概念及研究内容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社区微更新发展概述
    第一节 社区微更新的实施背景
        一、社区微更新的必要性
        二、社区微更新的可行性
        三、国外社区微更新经验借鉴
    第二节 社区微更新的发展现状
        一、自发性的社区微更新萌芽
        二、前沿城市的社区微更新试点
    第三节 社区微更新的共性特征
        一、更新主体:居民主导,多方配合
        二、更新对象:局部边角区域
        三、更新方式:小幅度渐进式
        四、更新目标:社区整体提升
    第四节 我国当前社区微更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我国当前社区微更新存在的问题
        二、社区微更新困境的现实逻辑
第三章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社区微更新行动路径建构
    第一节 构建微更新自组织的原因
        一、微更新自组织的条件论证
        二、微更新自组织的建构意义
    第二节 微更新自组织的构成
        一、自组织内部结构(基核和子系统)
        二、自组织内部影响要素(序参量)
        三、自组织外部支持系统(外部熵)
    第三节 基于自组织的微更新行动路径
        一、自组织内部相互作用
        二、自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
        三、自组织运行程序
        四、社区微更新行动路径总结
第四章 个案分析:天津市T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行动
    第一节 个案基本情况
        一、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概况
        二、T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概述
        三、研究个案的典型性
    第二节 个案路径分析
        一、微更新自组织运行程序
        二、微更新自组织内部结构及互动
        三、微更新自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
        四、总结:T社区个案社区微更新行动路径
    第三节 个案微更新特征
        一、螺旋上升的运行程序
        二、内部社会资本持续积累
        三、外部支持系统的构建
    第四节 个案的经验及局限
        一、微更新过程中的经验
        二、微更新过程中的局限
第五章 自组织视阈下社区微更新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自组织结构优化视角下的社区微更新策略
        一、培养社区能人,提高参与能力
        二、培育社会资本,构建和谐邻里
        三、多元力量整合,推动项目开展
    第二节 自组织过程推进视角下的社区微更新策略
        一、竞争与协同相结合,实现以人为本
        二、渐变与突变相结合,形成良性发展
        三、基层自治与自组织建设相结合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后续研究展望
附录A 调研提纲
附录B 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1.2.1 理论政策研究
        1.2.2 影响因素研究
        1.2.3 评价体系研究
        1.2.4 发展模式研究
        1.2.5 研究进展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案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3.3 研究方案
        1.3.4 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农产品主产区
        2.1.2 农业绿色发展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主体功能区理论
        2.2.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2.2.5 系统科学理论
        2.2.6 自组织理论
第3章 农业绿色发展动态水平
    3.1 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人口分布
        3.1.3 经济发展
        3.1.4 类型分区
        3.1.5 空间基础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理论依据
        3.2.2 政策依据
        3.2.3 设计原则
        3.2.4 指标体系
    3.3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3.3.1 极值熵权法
        3.3.2 测度结果
    3.4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分析
        3.4.1 总体水平
        3.4.2 分项水平
        3.4.3 水平分类
第4章 农业绿色发展空间格局
    4.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4.2 空间关联结构分异
        4.2.1 空间依赖性分布
        4.2.2 空间异质性分布
    4.3 空间敛散分布格局
        4.3.1 空间发散型格局
        4.3.2 空间收敛型格局
第5章 农业绿色发展演进过程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发展阶段判别
        5.2.1 高级阶段
        5.2.2 中高级阶段
        5.2.3 中级阶段
        5.2.4 初级阶段
    5.3 过程差异分析
        5.3.1 不同发展阶段维度差异
        5.3.2 同一发展阶段程度差异
    5.4 时空演进模拟
        5.4.1 时序演进过程
        5.4.2 空间演进过程
        5.4.3 时空演进特征
第6章 农业绿色发展作用机理
    6.1 作用机理模型
        6.1.1 特定功能内在驱动
        6.1.2 环境条件外在推动
        6.1.3 系统及子系统结构
    6.2 要素互作机制
        6.2.1 互惠共生
        6.2.2 协同共生
        6.2.3 城乡共生
        6.2.4 响应-适应
    6.3 系统运作方式
        6.3.1 农业循环发展
        6.3.2 农业低碳发展
        6.3.3 农业生态发展
第7章 农业绿色发展调控路径
    7.1 现代农业产业链(带)调控
        7.1.1 农业产业链上游调控
        7.1.2 农业产业链中游调控
        7.1.3 农业产业链下游调控
        7.1.4 优势特色产业带调控
    7.2 现代农业产业配置调控
        7.2.1 结构配置优化
        7.2.2 要素配置优化
        7.2.3 空间配置优化
    7.3 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
        7.3.1 生态农业示范园
        7.3.2 观光农业旅游园
        7.3.3 绿色食品生态园
        7.3.4 农业科技展示园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哈尔滨近代典型街区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综述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历史街区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相关概念解析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基本框架
第2章 20世纪初:典型街区空间初始期组织体系
    2.1 城市与城区的“轴-架”组织
        2.1.1 哈尔滨市:固定的轴与扩张的架
        2.1.2 道里区:固定的轴与内缩的架
        2.1.3 南岗区:固定的轴与固定的架
        2.1.4 道外区:变化的轴与组合的架
        2.1.5 结论
    2.2 城区与街区的“群-皮”组织
        2.2.1 商业业态:从横到纵的群组织形态
        2.2.2 文化文脉:多向与多元的群组织形态
        2.2.3 社会环境:空间多尺度渗透的皮组织体系
    2.3 街区与单元的“群-核”组织
        2.3.1 中央大街:群的复合与核的扩散
        2.3.2 果戈里大街:群的延伸与核的内化
        2.3.3 靖宇大街:群的扩张与核的分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典型街区空间发展期生长机能
    3.1 生长因子的发展效能
        3.1.1 中央大街商业要素的契合化
        3.1.2 果戈里大街人居要素的均衡化
        3.1.3 靖宇大街需求要素的集聚化
    3.2 协同过程的渗透性生长
        3.2.1 中央大街:多维度的环状内向生长
        3.2.2 果戈里大街:匀质空间下的环状外向生长
        3.2.3 靖宇大街:多角度的波状东向生长
    3.3 竞争过程的融合性生长
        3.3.1 中央大街的阶段性整合
        3.3.2 果戈里大街的延续性整合
        3.3.3 靖宇大街的多变性整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20世纪30年代后:典型街区空间成熟期演变进化
    4.1 “史”:结构的迭代演进
        4.1.1 城区要素分布形态
        4.1.2 街区路网组织结构
        4.1.3 流动面域模拟范围
    4.2 “今”:结构的自相似演进
        4.2.1 点要素的分布特征
        4.2.2 线要素的结构特征
        4.2.3 面要素的涵盖特征
    4.3 以古喻今的更新演进
        4.3.1 演进发展的思考
        4.3.2 演进理论的结合
        4.3.3 演进策略的建议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9)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及提出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国际背景
        1.2.2 国内背景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
        1.5.2 研究的不足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研究综述
        2.1.1 国内外对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2.1.2 国内外对社会稳定问题的研究
        2.1.3 国内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关系的研究
        2.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边疆研究理论
        2.2.2 经济发展理论
        2.2.3 社会稳定理论
        2.2.4 协同发展理论
第3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理及方式
    3.1 核心概念内涵
        3.1.1 经济发展
        3.1.2 社会稳定
        3.1.3 协同
        3.1.4 协同机制
    3.2 协同机理分析
        3.2.1 系统的开放性特征形成演化的交换机制
        3.2.2 非平衡性动态势能是经济社会协同演化的重要动力
        3.2.3 涨落促进协同演化关系从无序到有序
        3.2.4 非线性作用的整体性发展
    3.3 协同方式
        3.3.1 矛盾个体之间的分化与统一
        3.3.2 共治共建的集体行动
        3.3.3 多元组织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共享配置
        3.3.4 博弈运动中实现新的均衡
        3.3.5 现实的整体性发展
第4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水平测评
    4.1 协同机制建设的现状
        4.1.1 思想政治建设现状
        4.1.2 组织基础建设现状
        4.1.3 制度建设现状
        4.1.4 发展格局现状
    4.2 协同水平测度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4.2.3 变量的选取及计算
    4.3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关系分析评价
        4.3.1 关联度分析
        4.3.2 耦合度分析
        4.3.3 协同发展度分析
        4.3.4 总结评价
第5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演化及困境分析
    5.1 序参量演化模型的构建
    5.2 变量选取及计算
    5.3 协同机制演化分析
    5.4 协同机制演化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5.4.1 困境分析
        5.4.2 原因分析
第6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构思
    6.1 对现有协同机制进行优化
    6.2 构建新的协同机制
    6.3 协同机制构建的原则
        6.3.1 人本性原则
        6.3.2 价值理性原则
        6.3.3 正义性原则
        6.3.4 成本原则
        6.3.5 实效原则
    6.4 丰富协同机制的内涵体系
        6.4.1 理念的转化
        6.4.2 环境的优化创新
        6.4.3 组织体系的创新
        6.4.4 方法的革新
第7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的完善
    7.1 经济发展机制完善
        7.1.1 构建科学的资源开发机制
        7.1.2 制定合理的产业协调机制
        7.1.3 建立长效反贫困机制
        7.1.4 加大科技创新机制
        7.1.5 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机制
    7.2 社会稳定机制完善
        7.2.1 优化社会日常管理机制
        7.2.2 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7.2.3 推行风险社会监管机制
        7.2.4 完善民族社会公平机制
        7.2.5 加强民族团结机制
    7.3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完善
        7.3.1 优化协同动力机制
        7.3.2 调整协同运行机制
        7.3.3 完善协同保障机制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未来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1.3 概念界定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0.4.1 研究方法
        0.4.2 研究框架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3.3.1 访谈
        3.3.2 实地观察
        3.3.3 问卷调查
        3.3.4 文献研究
        3.3.5 认知地图
        3.3.6 数据分析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5.3.1 文献回顾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5.5.1 西园新村概况
        5.5.2 研究设计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5.5.4 指标权重计算
        5.5.5 模糊综合评价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6.2.4 公共空间重构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四、自组织理论方法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经济自组织的特大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以北京和东京为例[D]. 白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自组织视角下的当代聚落生成机制与设计策略研究 ——以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太子城雪花小镇为例[D]. 郭永健.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20(02)
  • [3]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D]. 周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西安市阎良区非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研究[D]. 王美麟. 长安大学, 2020(06)
  • [5]自组织理论视野下传统乡村聚落演化研究 ——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为例[D]. 赵赛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7)
  • [6]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社区微更新行动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T社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行动为个案[D]. 季可晗. 南开大学, 2020(04)
  • [7]吉林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格局、过程与机理研究[D]. 刘云达.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8]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哈尔滨近代典型街区空间结构研究[D]. 何孟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9]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D]. 张军谋.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自组织理论与方法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