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四个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王肖[1](2021)在《基于目标导向教育(OBE)的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两年教育部发布了多项关于促进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政策性文件,将职业教育的重心从主要关注技能培训转移到技能训练与道德法治素质培养兼顾上来,说明职业人才的法治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但由于传统的职业学校法律教育模式与观念限制,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法律课程教学质量都不容乐观,究其原因,还在于大部分职业学校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课程教学模式,没有根据职业教育中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目标导向教育理念,作为一种针对职业技术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教育理论,如今已经普遍被应用于国内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中,这种教育理论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向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课程目标设置教学过程,最后通过科学的系统的课程评价机制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形成了一套系统、有规律、不断循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本文尝试运用目标导向理论解决中职法律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本文包括绪论总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进行简要介绍。目前国内外对这一理论的教学实践应用已经逐渐普遍化,国内也产生了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则具体说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即目标导向教育理论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该理论的定义原则及要求。说明目标导向教育理论是以教学目标为教学设计依据的教育理论体系;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中职法律课程的现状调查以及对中职法律课程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及根本成因的归纳总结;第四部分介绍将目标导向教育理论作为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理论依据的必要性及适用优势;第五部分即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即基于目标导向教育理论展开的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研究;围绕目标导向教育理论的四个原则和四个问题进行课程教学四个方面的方案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以及动态的教学评估考核方式。最终形成系统的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提高中职法治教育教学质量。第六部分即第五章是基于目标导向教育理论指导的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研究表明,基于目标导向教育理论对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改革,能够形成一套前所未有的,系统科学的中职法治教育模式,改变当前中职法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不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等教学问题,不仅关注了社会需求,也能够满足学生的生活工作需要并改善社会整体法治面貌。
赵小东[2](2021)在《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研究 ——以大理州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师是品行之师,教师的师德修养和师德品行是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校需不断加强师德建设,以德育人。民族地区高校承担着培养民族地区人才的重要使命,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大理州三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师德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现状、问题及成因,提出对策与建议。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目的与意义、思路与方法、文献综述等。第二部分,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理论概述。主要阐述师德建设的内涵、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师德理论、习近平关于师德的重要论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从六个方面呈现了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并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党建引领、实践载体、激励表彰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师德建设的成效。第四部分,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师德考核指标趋于形式化、师德监督与激励机制效果不佳、师德准入制度不规范、师德培训方式单一、制度规范宣传不到位;师德内涵认识不足、师德价值观功利化、育人意识淡薄、学术心态浮躁。其主要成因有:市场经济多变性与西方价值观渗透等社会环境因素;师德制度形式化和教师期望与待遇不同步等高校体制因素;思想认识与素养不足等教师自身因素。第五部分,加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基于问题及成因分析,提出加强师德监督与激励机制、健全师德惩处机制、优化师德考核评价、丰富师德培训体系、严格师德准入标准、扩大师德宣传力度;加强师德顶层设计与党建引领、提升教师社会声望、建设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价值导向与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育人使命、提高教师自律等建议。第六部分,结语。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提出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范睿康[3](2021)在《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中职生在实践体验中成长。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德育教育,德育工作在中职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中职学校主题班会活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研究以中学主题班会推进性评价指标为依据,从主题班会的主题、方案、实施过程、成果四个维度对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对780名学生和82名班主任进行调查,并使用IBM SPSS Statics26.0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整体良好,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包括主题班会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主题班会的形式单一;主题班会的规划缺乏系统性;主题班会开展场所固定;主题班会职业道德教育缺失;主题班会后的延伸教育力度不够。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班主任的教育观念落后;班主任的专业素质能力不足;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班主任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不深入;班主任的责任感不强。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本研究提出了五项对策:确定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在主题班会中的主体参与意识;提升班主任专业素质,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学校推进主题班会的系列化、规范化、课程化;加强班主任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加强班主任师德师风建设。另外,本研究还通过调研与分析,对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主题进行了系列化设计,并且设计了以实训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方案供中职班主任参考。
李晓婷[4](2021)在《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十所公办初中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国家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当前国家政策中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加强,充分说明我国对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重视。与此同时,教育伦理失范现象的发生,也反映出教师专业伦理素养存在问题,说明教师专业伦理素养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性发展的进一步深化。而初中阶段是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初中教师的专业伦理素养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与良好品德的形成以及全面地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教师的专业伦理素养建设更是至关重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共选取了河北省公立初中学校的210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专业伦理素养现状展开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整体情况较好;但不同的人口学变量显现出差异性的专业伦理素养水平。教师专业伦理认知维度的平均分数最低,专业伦理行为维度的平均分数最高;教师的职称不同,在专业伦理素养方面显现出差异性。结合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仍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自身专业伦理意识、专业伦理知识、专业伦理反思有待提高,其次学校对于教师专业伦理素养重视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考核方式、学校伦理文化环境建设、校长自身专业伦理素养不高;再次,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存在不足;最后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存在单一化和技术化取向的问题,表现在行政管理模式和教师权利义务的不明确以及技术化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最后,针对当前初中在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教师、学校、教师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四个层面分别提出提升策略与建议。
王治香[5](2021)在《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研究》文中指出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重要他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高职生正处于职业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要他人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持久且意义深远的。因此本文围绕高职生职业道德的认知维度,选取重要他人这一影响因素展开具体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一是探讨哪类重要他人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最为最突,并且将重要他人按照影响程度进行大体上的排序;二是探讨重要他人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不同维度的影响情况;三是探讨重要他人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特点。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搜集了相关研究资料,了解到国内外当前关于重要他人和职业道德认知的具体研究进展。并且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内容,将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分为职业道德内容掌握、职业道德判断和职业道德选择这三个维度,并运用实证调研的方法,从上海市某所高职院校随机选取不同专业的一、二、三年级,共计5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关于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的详细实证资料。然后对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作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和职业道德认知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再以符号互动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为支撑,对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进行深入剖析。根据得出的数据与理论分析,本文按照重要他人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程度,对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进行了大体上的排序,并且发现重要他人通过不同的影响方式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产生的影响显现出不同的特征,且重要他人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各个维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最终,笔者根据结论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为相关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王芳[6](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敬业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传统,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敬业观上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一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研究具有客观必然性和时代迫切性。社会主义敬业观的内涵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新时代社会主义敬业观的科学内涵飞跃升华为不懈奋斗、勇于担当、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更加深刻地体现出劳动至上价值理念、为人民服务价值取向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价值目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取得积极成效,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敬业观的核心地位认同与整体认知情况较好。但同时在微观层面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敬业价值定位认识不够深刻、对敬业价值目标理解不够深入、对敬业价值规划养成不够重视、对敬业价值日常践行不够理想等。借助于张耀灿教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四因素”理论框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从主体、客体、环体、介体因素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教育主体方面,高校、教师以及家长开展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意识普遍不强;在教育客体方面,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积极性欠缺;在教育环体方面,社会不良现象、网络负面信息、家庭示范不足对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带来消极影响;在教育介体方面,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开展方式、实践途径、依托力量还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不可或缺,任重道远。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应自觉遵循系统教育与多元渗透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正面引导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等基本原则;构建完善融合教育、文化陶冶、网络互动等依托平台;健全优化示范引导、激励约束、教育配合等运行机制;努力抓实学风建设、实践教育、职业规划等重要环节,逐步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体系,以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的理性认同和实际践行。
张晓岚[7](2020)在《广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以贺州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良好的幼儿教师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是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所必需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作为未来幼儿教师队伍的后备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因此,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是落实全面人才质量观的必然要求,对建设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儿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探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由此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可以帮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找出自身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实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有效对策。本研究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内涵及职业素养培养的结构要素进行详细解读。通过对搜集到的各类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在整理和分析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素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职学前教育、职业素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结合幼教行业需求、学前教育规律、国家有关政策制度及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构建了以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培养的结构要素。接着进一步阐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的具体表现,为论文后面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研究的部分提供思路和依据。接着运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实证分析。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贺州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调查,使用spass25.0对问卷进行分析,从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四个维度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进行分析。运用访谈法对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及学前教育专业用人单位代表进行调研,以了解学生自我认知现状、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教师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评价,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评价及对职业素养的要求等内容。通过访谈研究,发现学生对职业素养缺乏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教师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不高,对职业素养培养途径不明确;用人单位对学生实习总体不够满意,认为应该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及访谈结果,发现学生职业素养总体水平良好,基本符合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表现为职业意识欠合理,职业道德存在偏差,职业态度欠科学,职业精神不够重视。综合文献分析结果和调研结果,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角度归纳问题产生的原因。学生方面的原因有:学生生源质量差,学习能力较低;职业价值观趋利性,缺乏责任意识以及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忽视职业素养养成。学校方面的原因有:教育理念滞后,不够重视职业意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结构不够科学;职业素养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和系统规划以及职业道德教育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社会方面的原因有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误解及幼儿教师地位待遇整体偏低;有待提高。其次,运用文献分析法,在实证数据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今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趋势及国家相关政策,提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建议。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存问题及原因,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相应建议。学生应该提高自主学习新能力,建立正确的职业观,树立技能与素养并重意识。学校要加强职业认知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实行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提高教学实效;重视职业精神教育,促进职业精神养成。社会要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认识;提高教师待遇好社会地位,增加职业吸引力。最后对本文提出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对策进行反思,构建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的评价机制,建立以学生述求为依据,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依据,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全程化、评价内容多维化的多元性评价机制。
秦茜佳[8](2020)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幼儿教育事业,制定相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条例,规范幼儿教师职业行为,不断提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但是虐童等各种有违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现象却不断爆出,破坏幼儿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质疑。经过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努力,一些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虽然得到暂时的平息,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本文力图系统研究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及其成因,提出解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本篇论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阐述幼儿教师职业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首先对幼儿教师职业进行分析,分析其职业内容、职业特点和对道德的要求;其次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进行探讨,总结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含义、内容和特点,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进行厘定;最后总结解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的重要意义。论文的第二部分深入剖析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主要问题及其原因。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情况和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情况,进而通过深入、全面研究得出目前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结论,分别是:部分幼儿教师缺乏师爱和责任心,不能正确对待幼儿;部分幼儿教师厌岗怠业、治学松懈;随意惩罚幼儿,依法执教观念淡薄;忽视幼儿成长规律,违背幼儿教育伦理;部分幼儿教师以职牟利、以教谋私。造成以上失范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幼儿教师个人职业道德素养偏低;职业道德规范不完善导致缺乏具体规范引导;职业道德教育乏力,外在制约机制失衡;社会转型的价值冲突和利益的驱动。论文的第三部分在前面的分析研究基础之上提出解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的具体对策。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有章可循。其次,幼教机构管理到位,建立健全职业道德管理体制和在职培训,使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真正贯彻执行。再次,培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幼儿教师恪守职业道德。最后,社会养成尊重幼儿教师风气,加强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提升幼儿教师地位,使幼儿教师爱岗敬业、有荣誉感责任感,最终实现解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
刘童[9](2020)在《基于GONE理论的BY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文中指出长期资金市场在我国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体系相对脆弱。为了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必须有一个稳健的资本市场,但上市公司存在造假行为。上市公司股东注重剩余价值,管理层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就会存在财务造假的风险。上市公司为了抬高股价、获取更多的资金而非法披露财务信息,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误导投资者的渠道,也成为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的障碍。目前,尽管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良好,但与西方先进国家对比,仍有很大的距离,上市公司的财务不规范问题让我国投资者失望,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向好的方向前进的障碍。所以为了维护我国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更好地发展,识别并采取行动减少我国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具有重大意义。在GONE理论中,当一个公司发生财务造假时,必须同时满足四个因素,即贪婪、需求、机会和暴露。财务造假的内因包含贪婪和需求。前者是针对个人的道德品质对财务造假的影响,后者是从公司的角度阐述财务造假的诱因。而机会因子、暴露因子构成了财务造假的外因,前者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对财务造假行为的影响,后者强调上市公司造假行为受到外部监管的影响。基于GONE理论剖析BY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一是有利于投资者、社会公众了解财务造假,二是有利于证券市场更稳健地发展。基于贪婪因子进行分析,当管理层对金钱的欲望愈发强烈时,造假行为更容易发生。为了谋取私利,公司管理层以舍弃中小股东的个人利益为目的,操纵股价。根据需求因素分析,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有较好的融资来维持上市资格,而当企业没有上市或失去配股资格时,财务造假就会出现。基于机会因子进行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缺陷是财务造假的必要条件。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公司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对中小股东的保护力度不够,加上造假成本低,给了企业造假的机会。基于暴露因子,从外部监管的角度对企业分析了财务造假产生的原因。审计机构缺失独立性、外部监管制度的不足都降低了造假行为暴露的可能性,对中小股东保护措施不足及造假违法成本低更是为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提供了机会。基于BY公司财务造假的四因子分析,本文提出了几点提议,以预防造假行为。首先,应增强管理层的职业道德观念,使其法律意识得以全面提高,树立企业诚信经营文化,提高社会责任感,使公司的长远发展受到公司管理层的重视,从而遏制管理层的贪婪心理。其次,应完善强制退市制度,并不断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使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不良需求得以减少。再次,在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进行优化的同时,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减少造假发生的概率,加强审计机构的监督和内部控制,完善中小股东保护机制。本文在对GONE理论四因素的深入研究、对上市企业的财务造假问题与防范治理的研究,以及对如何促进我国长期资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许慧[10](2020)在《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教育是实现新时代总任务的基础工程。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千秋万代。小学教育是初等教育的基础,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而小学教师又是初等教育的领路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加强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小学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选取了衡阳市四所小学的教师、小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发现大部分学生与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态度、责任心以及教学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网络信息多元化及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导致部分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较低、职业理想信念不坚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妥善处理价值、功名、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想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需统筹各界力量。社会支持是重要保障,学校配合是核心动力,教师自身素质提升是关键因素,只有在外部环境刺激及小学教师师德内化作用下,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才能迈向新的台阶。
二、从四个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四个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目标导向教育(OBE)的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目标导向教育理论概述 |
(一)目标导向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 |
1.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
2.泰勒原理(目标模式) |
3.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 |
4.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 |
(二)目标导向教育理论的定义及原则要求 |
1.目标导向教育理论的定义 |
2.目标导向教育理论的原则及要求 |
(三)基于目标导向教育理论的教学设计 |
二、中职学校法律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中职学校法律课程教学现状 |
1.中职学校法律课程的涵义界定 |
2.中职学校法律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
(二)中职法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
1.法律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偏差 |
2.法律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
3.法律课程教学方法相对传统 |
4.法律课程考核方式有待优化 |
(三)中职法律课程教学现存问题的根本成因 |
三、目标导向教育用于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的合理性 |
(一)目标导向教育用于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
1.职业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 |
2.中职学校法律课程性质要求 |
(二)目标导向教育在中职法律课中的适用性 |
1.目标导向教育与中职法律课程的结合 |
2.目标导向教育用于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的优势 |
四、基于目标导向教育的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
(一)清楚聚焦中职法律课程学习成果 |
1.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中职人才培养目标 |
2.根据培养目标明确中职法律课程教学目标 |
(二)反向设计教学内容及课时 |
1.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
2.合理设置课时比例 |
(三)反向设计教学方法 |
1.目标成就教学法 |
2.案例教学法 |
3.模拟情境教学法 |
4.多媒体教学法 |
5.实践教学法 |
(四)动态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
1.评价层次全面化 |
2.评价内容科学化 |
3.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五、基于目标导向教育的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案例-以《维护宪法尊严》一章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调查问卷(学生版) |
附录二 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致谢 |
(2)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研究 ——以大理州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研究进程 |
第一章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理论概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师德建设 |
(二)新时代 |
二、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的师德理论 |
(二)习近平关于师德的重要论述 |
(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四)调查的样本统计 |
(五)访谈的内容与方式 |
二、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 |
(一)教师政治态度端正,师爱情感浓厚 |
(二)教师坚守潜心育人,教学严谨负责 |
(三)教师坚持身正为范,积极服务社会 |
(四)高校师德考核评价较具体,但运用趋于形式化 |
(五)高校师德激励方式较丰富,但未满足实际需要 |
(六)高校师德培训方式较多元,但培训效果不理想 |
三、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师德组织建设较完善,有效落实师德建设 |
(二)师德相关制度较丰富,明确教师行为规范 |
(三)师德建设实践较多样,提高教师德性素养 |
(四)特色党建促师德建设,提升教师党性修养 |
(五)坚持师德创优奖励,树立师德典型示范 |
第三章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制度建设有待优化 |
(二)师德观念有待提升 |
二、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社会环境因素 |
(二)高校体制因素 |
(三)教师自身因素 |
第四章 加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一、完善高校师德管理机制 |
(一)加强师德监督机制,建立多元监督体系 |
(二)完善师德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精神境界 |
(三)健全师德惩处机制,杜绝师德行为蔓延 |
(四)优化师德考核评价,落实师德第一标准 |
(五)丰富师德培训体系,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
(六)严格师德准入标准,严把教师队伍入口 |
二、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师德氛围 |
(一)加强师德顶层设计,重视师德发展 |
(二)加强以党建促师德,发挥党员作用 |
(三)提升教师社会声望,促进提振师道 |
(四)建设正确舆论导向,塑造教师形象 |
(五)扩大师德宣传力度,增强师德意识 |
三、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
(一)坚持价值导向,凝聚思想共识 |
(二)坚持真学真信,坚定理想信念 |
(三)加强立志乐道,牢记育人使命 |
(四)坚守博学知新,促进师德自律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中职学校 |
1.5.2 班会 |
1.5.3 主题班会 |
1.5.4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 |
第2章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
2.1 调查目的 |
2.2 调查对象 |
2.2.1 问卷对象 |
2.2.2 访谈对象 |
2.3 调查设计 |
2.3.1 问卷设计 |
2.3.2 访谈设计 |
2.4 预测试 |
2.4.1 问卷的相关性检验 |
2.4.2 数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2.4.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2.5 调查内容 |
第3章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结果统计 |
3.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3.1.1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主题调查数据统计 |
3.1.2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方案调查数据统计 |
3.1.3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调查数据统计 |
3.1.4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成果调查数据统计 |
3.2 班主任问卷调查结果 |
3.2.1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主题调查数据统计 |
3.2.2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方案调查数据统计 |
3.2.3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调查数据统计 |
3.2.4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的成果调查数据统计 |
第4章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主题班会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 |
4.1.2 主题班会的形式单一 |
4.1.3 主题班会的规划缺乏系统性 |
4.1.4 主题班会开展场所固定 |
4.1.5 主题班会职业道德教育缺失 |
4.1.6 主题班会后的延伸教育力度不够 |
4.2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班主任的教育观念落后 |
4.2.2 班主任的专业素质能力不足 |
4.2.3 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 |
4.2.4 班主任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不深入 |
4.2.5 班主任的责任感不强 |
第5章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有效开展的策略 |
5.1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在主题班会中的主体参与意识 |
5.1.1 班主任调动学生全员参与主题班会活动 |
5.1.2 给学生确定主题班会的主题、内容和形式的权力 |
5.1.3 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延伸教育和反思评价 |
5.2 提升班主任专业素质,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 |
5.2.1 班主任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开展主题班会 |
5.2.2 班主任依照学生兴趣创新主题班会形式 |
5.2.3 班主任按照不同主题的需求选择多元化的活动场所 |
5.3 学校推进主题班会的系列化、规范化、课程化 |
5.3.1 主题班会的系列化 |
5.3.2 主题班会的规范化 |
5.3.3 主题班会的课程化 |
5.4 加强班主任对职业教育的理解 |
5.4.1 学校加强班主任的职业培训 |
5.4.2 学校建立相关考核制度 |
5.4.3 学校组织与职业教育理解相关的活动 |
5.5 加强班主任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班主任责任感 |
5.5.1 加强班主任师德师风培训 |
5.5.2 以教研活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
5.5.3 党员教师带动师德师风建设 |
第6章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方案设计 |
6.1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系列化主题设计方案 |
6.2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方案设计案例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一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问卷(班主任卷) |
附录三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班主任访谈提纲 |
附录四 中职学校主题班会考核评价细则 |
(4)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十所公办初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理论基础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创新和重难点 |
第一章 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现状 |
一、研究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
二、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现状与分析 |
三、问卷调查的结论 |
第二章 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专业伦理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教师专业伦理敏感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教师专业伦理决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教师专业伦理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教师未能充分体认到自己作为道德实践者的角色 |
二、学校对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培育不够重视 |
三、教师教育中专业伦理教育的缺失 |
四、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存在单一化与技术化取向的问题 |
第四章 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提升策略 |
一、教师个体自觉提升专业伦理素养 |
二、学校应重视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培育 |
三、在职培训中设置专业伦理课程 |
四、教师专业伦理规范走向专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问卷(教师卷) |
附录2 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研究访谈提纲(教师) |
致谢 |
(5)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认知 |
1.4.2 职业道德认知 |
1.4.3 重要他人 |
1.5 理论基础 |
1.5.1 符号互动理论 |
1.5.2 自我调节理论 |
1.6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6.1 研究的思路 |
1.6.2 研究的方法 |
第2 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国外关于重要他人的相关研究 |
2.1.2 国外关于职业道德的相关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国内关于重要他人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关于职业道德的相关研究 |
2.2.3 国内关于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相关研究 |
2.3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体述评 |
第3 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工具 |
3.1.3 数据处理 |
3.2 调查实施 |
3.2.1 问卷施测 |
3.2.2 访谈实施 |
第4 章 调查结果 |
4.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1.1 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的总体性分析 |
4.1.2 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的差异性分析 |
4.1.3 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的相关性分析 |
4.2 个案访谈结果分析 |
4.3 调查结果总结 |
第5 章 重要他人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特征分析 |
5.1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形式特征分析 |
5.1.1 重要他人的影响形式 |
5.1.2 重要他人的影响特征 |
5.2 基于自我认知理论的作用特征分析 |
5.2.1 重要他人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自我观察过程 |
5.2.2 重要他人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自我判断过程 |
5.2.3 重要他人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自我反应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 章 提升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的对策建议 |
6.1 发挥家长基础作用,提升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 |
6.2 加强教师主导作用,提升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 |
6.3 重视同辈重要作用,提升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 |
6.4 关注偶像引领作用,提升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 B 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研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新时代社会主义敬业观的内涵升华与大学教育使命 |
2.1 社会主义敬业观的生成及发展演变 |
2.2 新时代社会主义敬业观的内涵升华 |
2.3 大学生敬业观教育的迫切时代要求 |
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现状调查及结果 |
3.1 敬业观教育指标体系建构与问卷调查组织实施 |
3.2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的基本成效 |
3.3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4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问题成因的解析 |
4.1 大学生敬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主体因素分析 |
4.2 大学生敬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客体因素分析 |
4.3 大学生敬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环体因素分析 |
4.4 大学生敬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介体因素分析 |
5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对策整体性优化 |
5.1 遵循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基本原则 |
5.2 构建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依托平台 |
5.3 完善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运行机制 |
5.4 抓实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重要环节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现状问卷调查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广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以贺州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政策背景:培养幼师职业素养刻不容缓 |
2.社会需求:从供需矛盾中审视职业素养问题 |
3.职教现状:教育价值取向缺陷,职业素养教育弱化 |
4.广西幼教现状: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目标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框架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七)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八)理论基础 |
1.素质冰山理论 |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4.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 |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其结构要素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中职学前教育 |
2.职业素养 |
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目标 |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结构要素 |
1.职业意识 |
2.职业道德 |
3.职业态度 |
4.职业精神 |
(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
1.有利于转变学生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2.有利于为社会输送卓越幼师人才缓解家长焦虑 |
三、广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调查 |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问卷调查研究 |
1.调查理论基础 |
2.调查目的 |
3.调查对象 |
4.问卷编制 |
5.数据处理 |
6.调查结果分析 |
(二)访谈研究 |
1.访谈对象 |
2.访谈方式 |
3.访谈内容及结果 |
四、广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学生职业意识薄弱,缺乏职业规划和管理能力 |
1.自我认知模糊,职业定位不清晰 |
2.缺乏职业规划和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
(二)学生对幼儿态度欠科学,职业道德自我评价与用人单位存在偏差 |
1.对幼儿的态度欠科学 |
2.职业道德自我评价与用人单位存在偏差 |
(三)学生职业态度欠科学,没有树立良好的教师观 |
1.对惩罚的观念不一致,缺乏科学的儿童观 |
2.缺乏对幼师职业的正确认知,没有树立良好的教师观 |
(四)学生对职业精神认知存在偏差,需要加强服务奉献精神养成 |
1.对职业精神的认知存在偏差 |
2.需要加强服务奉献精神养成 |
(五)学生职业素养问题归因分析 |
1.学生因素 |
2.学校因素 |
3.社会因素 |
五、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对策 |
(一)学生层面 |
1.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
2.建立正确的职业观 |
3.树立技能与素养并重意识 |
(二)学校层面 |
1.加强职业认知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
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 |
3.实行职业道德教育改革,提高教育实效 |
4.重视职业精神教育,促进职业精神养成 |
(三)社会层面 |
1.提高社会认识、增强社会支持,吸引优秀生源 |
2.提高幼师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职业吸引力 |
(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对策的评价机制 |
1.以学生诉求为依据的评价机制 |
2.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依据的评价机制 |
3.建立多维化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图、表和公式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幼儿教师职业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 |
2.1 幼儿教师职业分析 |
2.1.1 幼儿教师职业内容 |
2.1.2 幼儿教师职业特点 |
2.1.3 幼儿教师职业对道德的要求 |
2.2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探讨 |
2.2.1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内涵 |
2.2.2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
2.2.3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厘定 |
2.3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负面影响 |
2.3.1 对幼儿的负面影响 |
2.3.2 对幼儿教师队伍的负面影响 |
2.3.3 对幼儿教育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
2.4 解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意义 |
2.4.1 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师素质涵养 |
2.4.2 有利于幼儿教师正确履行幼教职责 |
2.4.3 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 |
2.4.4 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
第3章 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
3.1 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
3.1.1 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情况 |
3.1.2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情况 |
3.2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主要问题 |
3.2.1 缺乏师爱和责任心,不能正确对待幼儿 |
3.2.2 随意惩罚幼儿,依法执教观念淡薄 |
3.2.3 片面迎合应试教育,违背幼儿教育伦理 |
3.2.4 厌岗怠业,治学松懈 |
3.2.5 以职牟利,以教谋私 |
3.3 造成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
3.3.1 部分幼儿教师个人职业道德素养偏低 |
3.3.2 职业道德规范不完善导致缺乏具体规范引导 |
3.3.3 职业道德教育乏力,外在制约机制失衡 |
3.3.4 社会转型的价值冲突和利益的驱动 |
第4章 我国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的解决对策 |
4.1 社会养成尊重幼儿教师风气,使其具有荣誉感责任感 |
4.1.1 加强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 |
4.1.2 提升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 |
4.2 幼教机构管理到位,使其职业道德贯彻执行 |
4.2.1 建立健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管理体制 |
4.2.2 规范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在职培训 |
4.3 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恪守职业道德 |
4.3.1 培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
4.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导教育 |
4.4 完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职业道德有章可循 |
4.4.1 制定符合教育发展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
4.4.2 优化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路径 |
4.5 培养职业美德,使其提升个人道德自律 |
4.5.1 端正职业态度,树立良好职业形象 |
4.5.2 加强学习,慎独内省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目录 |
附录 |
(9)基于GONE理论的BY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财务造假的动因研究 |
1.2.2 关于财务造假的手段研究 |
1.2.3 关于财务造假的治理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2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理论概述 |
2.1 财务造假的概念及特点 |
2.1.1 财务造假概念的界定 |
2.1.2 财务造假的特点 |
2.2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常见手段 |
2.2.1 虚增收入与资产 |
2.2.2 虚减成本与费用 |
2.2.3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造假 |
2.2.4 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
2.2.5 隐瞒或不及时披露重大事项 |
2.3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危害 |
2.3.1 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 |
2.3.2 不利于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
2.3.3 使外部投资者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
2.4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GONE理论 |
2.4.1 贪婪因子 |
2.4.2 机会因子 |
2.4.3 需要因子 |
2.4.4 暴露因子 |
3 BY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介绍 |
3.1 BY公司概况 |
3.1.1 BY公司简介 |
3.1.2 BY公司组织结构情况 |
3.1.3 BY公司经营情况介绍 |
3.1.4 BY公司财务造假案件回顾 |
3.2 BY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 |
3.2.1 通过循环转账虚增资产 |
3.2.2 通过票据置换贴现、虚构销售业务虚增收入 |
3.2.3 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资产转移 |
3.2.4 隐瞒及未披露重要信息 |
4 基于GONE理论分析BY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因 |
4.1 “G”(贪婪)因子分析 |
4.1.1 管理层道德诚信缺失,法律意识淡薄 |
4.1.2 管理层内幕交易,谋取个人利益 |
4.2 “O”(机会)因子分析 |
4.2.1 股权结构过于分散,缺乏对实际控制人控制 |
4.2.2 内部制衡机制缺失,独立董事形同虚设 |
4.2.3 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
4.2.4 内部信息沟通不及时,重大事项反应迟钝 |
4.3 “N”(需求)因子分析 |
4.3.1 为了维持上市资格的需要 |
4.3.2 为了更好地融资的需要 |
4.4 “E”(暴露)因子分析 |
4.4.1 对财务造假惩罚力度过轻,违法成本低 |
4.4.2 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暴露可能性低 |
4.4.3 对中小股东保护措施不足,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
5 防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建议 |
5.1 遏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贪婪 |
5.1.1 加强对管理层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管理层法律意识 |
5.1.2 构建诚信经营的企业文化,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
5.2 减少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机会 |
5.2.1 优化股权结构,合理引入机构投资者 |
5.2.2 完善内部权利制衡机制,加强内部监管职能 |
5.2.3 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
5.2.4 建立有效的信息内部沟通系统,确保重大信息传递 |
5.3 消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 |
5.3.1 完善强制退市制度 |
5.3.2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
5.4 完善财务造假暴露的发现机制,加大事后惩戒力度 |
5.4.1 加大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增加企业违规成本 |
5.4.2 加强审计机构的监督,提高审核质量 |
5.4.3 完善中小股东保护机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
6 结束语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新时代 |
2.1.2 职业道德 |
2.1.3 教师职业道德 |
2.2 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和特点 |
2.2.1 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
2.2.2 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
2.3 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 |
2.3.1 有助于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
2.3.2 有助于小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
2.3.3 有助于我国建成教育强国打下基础 |
第3章 衡阳市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现状问卷调查 |
3.1 问卷调查情况 |
3.1.1 问卷调查对象 |
3.1.2 问卷调查方法 |
3.1.3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
3.2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3.2.1 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调查评价结果 |
3.2.2 学生对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调查结果 |
3.2.3 教师自身对教师职业道德访谈结果 |
3.3 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原因分析 |
3.3.1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
3.3.2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章 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影响因素 |
4.1 网络信息多元化和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 |
4.1.1 网络信息多元化的影响 |
4.1.2 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 |
4.2 评价机制不合理和培训方法不恰当的影响 |
4.2.1 评价机制不合理的影响 |
4.2.2 培训方法不恰当的影响 |
4.3 教师自我为中心意识和心理素质差的影响 |
4.3.1 教师自我为中心意识的影响 |
4.3.2 教师心理素质差的影响 |
第5章 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
5.1 社会支持是加强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 |
5.1.1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5.1.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5.1.3 加大政府投入 |
5.2 学校配合是提升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 |
5.2.1 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 |
5.2.2 改善传统的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模 |
5.2.3 构建“四位一体”的道德监督体系 |
5.3 教师自身素质提升是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动力 |
5.3.1 加强小学教师自身修养 |
5.3.2 培养小学教师健康人格 |
5.3.3 提高小学教师道德辨识能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从四个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目标导向教育(OBE)的中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D]. 王肖.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师德建设研究 ——以大理州高校为例[D]. 赵小东. 大理大学, 2021(11)
- [3]中职学校主题班会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 范睿康.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4]初中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以河北省十所公办初中学校为例[D]. 李晓婷.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5]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研究[D]. 王治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敬业观教育研究[D]. 王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7]广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以贺州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为例[D]. 张晓岚.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 秦茜佳.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9]基于GONE理论的BY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D]. 刘童.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10]新时代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 许慧. 南华大学, 2020(01)
标签:学前教育专业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职业素养论文;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