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渝怀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田四明,王伟,杨昌宇,刘赪,王明年,王克金,马志富,吕刚[1](2021)在《中国铁路隧道40年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简要介绍中国铁路隧道建设发展概况,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铁路隧道建设取得的长足进步,在已建成运营的16 798座(总长约19 630 km)铁路隧道中,于近40年建成的就有12 412座(总长约17 621 km),占中国铁路隧道总长度的近90%。从隧道设计理论与方法、标准体系、支护结构体系、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隧道修建技术体系、风险管理体系、运营防灾疏散救援体系、隧道建造技术等方面总结中国铁路隧道取得的系列成就。通过列举标志性重点隧道工程,阐述中国铁路隧道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和技术特点。结合当前铁路隧道工程面临的技术难题和挑战,提出主动支护协同控制理念及技术、数字化勘察设计、智能建造和智能运维等发展方向。
唐弦[2](2021)在《基于流固耦合的软弱围岩隧道扩挖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多数单线铁路隧道改复线均采取单线隧道旁增建第二线隧道,增线隧道建设常利用既有结构物进行扩挖,若施工作业处于雨季或富水区域,应力与渗流之间的耦合作用将成为影响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渝怀复线新杉树陀隧道既有平行导坑扩挖段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与经典解析解对比分析论述了隧道扩挖稳定性较之开挖更差;通过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流固耦合与普通比对模型,分析得出考虑流固耦合的隧道扩挖稳定性较之不考虑流固耦合更差;建立不同埋深、不同水位、不同侧压力系数的流固耦合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影响下的隧道扩挖稳定性并利用相应判据对隧道扩挖稳定性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查阅相关文献并归纳总结,结合弹塑性理论并按照平面应变问题对软弱围岩圆形洞室开挖与扩挖塑性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5°方向的扩挖塑性区半径较之开挖有所增大,其软弱围岩扩挖稳定性越差。(2)通过FLAC3D软件建立流固耦合与普通比对模型,对有无流固耦合作用下隧道扩挖过程中的围岩孔隙水压力、应力、位移、塑性区分布规律及初支受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下,围岩主应力、拱顶沉降与拱腰水平位移、塑性区范围均有所增大,其软弱围岩隧道扩挖稳定性越差。(3)建立不同埋深、不同水位、不同侧压力系数的流固耦合模型,对不同影响因素下隧道扩挖过程中的围岩孔隙水压力、应力、位移、塑性区分布规律及初支受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埋深增加、水位上升、侧压力系数减小,围岩位移及塑性区范围有所增大,其埋深变化对软弱围岩隧道扩挖稳定性的影响尤其显着。(4)对软弱围岩隧道既有平行导坑扩挖段进行施工模拟,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拟可靠性,据现行规范要求及计算方法得出二衬合理支护时机及初支安全系数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软弱围岩隧道采用两台阶法扩挖,其二衬合理支护时机为20d,安全步距为20m,施工阶段初支结构最不利位置为拱腰。
李治国[3](2020)在《复合式衬砌隧道防排水设计几个问题探讨》文中指出为了防止和减少隧道渗漏水病害,通过分析复合式衬砌隧道防排水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隧道排水量和水压力控制值分级、上下分离的防排水体系、围岩防水能力、防水层和二次衬砌混凝土整体防水效果检验评价等,并对防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参数选择提出以下建议:1)对于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如果能满足环境保护及使用功能要求,其全隧道排水量宜控制在1.0 m3/(m·d)以内,二次衬砌背后承受的水压力最大宜控制在1.0 MPa以内; 2)为了减少隧道渗漏水发生的概率,并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可考虑将拱、墙防排水体系和仰拱防排水体系分开设置,拱部、侧墙部位的渗水直接排入侧沟,仰拱部位的水主要通过纵向中心排水盲管排出,当水压力高时,通过与中心排水盲管连通的横向排水管将水引入新增的侧沟,并通过在横向排水管出水口安装的阀门进行限量排放; 3)通过地面隔离墙(咬和桩)、地面注浆、洞内注浆、旋喷、超前管棚、超前管幕、施作双层衬砌等措施,阻断和减小来水通道,提高地层强度和完整性,降低隧道涌水量和衬砌背后的水压力,并降低大量排水对运营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齐欣祎[4](2020)在《针对隐伏岩溶的TSP超前探测图形识别特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隧道施工由于隐蔽性和未知因素多的施工及结构特性,而使得作业环境风险性大,施工条件极为恶劣。然而在我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背景与快节奏下,隧道的修建与施工难以避免的越来越多。受隧道施工过程中独特的因素影响,为保障施工安全,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施工中就显得不可或缺。在隧道或采矿等地下洞室施工过程中,隐伏岩溶及其所造成的突泥涌水问题也日益突出。从2010年底通车的宜万铁路的马鹿箐隧道、野三关隧道到2014年宣布全线贯通的关角隧道再到2019年在建的云南安石隧道,这些穿越喀斯特地貌等复杂地质条件的长大隧道中,所隐藏在地表以下的隐伏岩溶所造成的突泥涌水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安全,加强超前地质预报探测的工作已刻不容缓。随着TSP等超前地质预报在国内技术的不断成熟,由于操作方法简便、占用时间少、对隧道施工干扰性小等特点,TSP这一方法在包括电法、地质雷达探测法以及红外探水技术等超前预报方法中出类拔萃,然而TSP及其所附带的专属解译系统TSPwin解译所得数据波速图由于存在特征不易识别,存在多解性等不足之处,本文针对其这一缺陷,在TSP初解译过程中,运用特定的波场分离、参数选取与设置方法,得出人工神经网络所需的原始数据图像,建立并将其导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试验,提取模型并识别预测,从而解决了TSP波速图特征不易识别、难以判译的问题,为未来TSP波速图的再解译提供了可行性。另外,本文认为隐伏岩溶探测和深度解译的最终目的均应服务于隐伏岩溶防治这一工程实际需求,为此,本文深入研究各类型隐伏岩溶并建立相关工程地质模型,通过参考其地质模型,来解释相关地质岩性及成因并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以期为岩溶防治提供超前控制与防治准备措施。
孙志涛[5](2020)在《富水地区浅埋暗挖软岩隧道超前探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将川藏铁路建设工程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必将涌现出一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的隧道建设工程。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和频发的含水地质灾害给隧道施工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使得我国已经成为遭受隧道含水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提前探明隧道前方的地质构造和含水不良地质赋存形态已经成为隧道和地下工程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针对上述工程建设难题,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对人工锤击震源进行分析。通过激发参数、排列参数和接收参数三个方面对适宜于富水浅埋暗挖隧道的三维观测系统进行研究。在地震波传播理论、弹性固体介质应力应变关系和基于双相介质的达西理论的基础上对地震波法超前探水问题进行研究。将构建的地质预报系统在珠三角城际铁路隧道进行现场地质预报实验和应用,通过分析基础理论和对比实验结果,取得下列研究成果。锤击震源具有频率低、浅层连续性好、穿透性强、具有方向性、干扰波少等特点,可以作为富水地区软岩隧道的人工震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震源垫板可以明显地提升地震信号的能量和均匀性,18磅铁锤和面积为20cm×20cm,厚度为2cm钢制垫板配合使用,激发人工地震波的效果最佳。提出了适宜于“新奥法”开挖的三维观测系统,将检波器和震源位置按照平面方式展布于开挖较快的双侧导洞,震源位置布置于检波器两侧,检波器及震源点的间距均为1.5~2米。根据地震波传播的基础理论,结合弹性固体介质中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出了地震波瞬时振幅和瞬时频率与固体应力梯度的关系。根据简化后的双相介质模型与流体动力学达西理论,提出基于弹性介质的定向预报含水不良地质定量识别方法。根据珠三角城际两处隧道现场实际地质预报试验结果与掌子面的实际揭示结果,该体系与地质预报系统对前方不良地质条件预报准确,尤其对含水不良地质,敏感性强,且对围岩不产生扰动,工作效率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郑滔[6](2020)在《软弱破碎地层中浅埋偏压隧道的管棚预支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软弱破碎地层中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时,因围岩自稳能力非常差,极易发生坍塌、冒顶等事故;而管棚预支护是一种有效抑制围岩变形、确保施工安全的常用辅助措施。鉴于此,本文以渝怀铁路涪秀二线新桐子岭隧道为依托,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对浅埋偏压隧道中的管棚做了进一步研究,得到了管棚的受力特征及管棚环向布置范围、外插角、循环钢管长度、加固区渗透系数等对预支护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理论与应用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模拟计算了浅埋偏压隧道中由4组钢管搭接(每组长10m搭接3m)的管棚模型。结果表明:拱顶和深埋侧的钢管在掌子面后方主要承受轴向压力与正弯矩,而浅埋侧钢管在掌子面后方主要承受轴向拉力与负弯矩,且深埋侧管棚的内力比浅埋侧大。有管棚预支护时相比无管棚,隧道结构的竖向位移最大可降低32.0%,横向位移最大可降低61.6%;说明管棚对抑制隧道横向变形的作用比竖向更强。管棚搭接区内初支和加固区的变形值明显小于后方非搭接区域。(2)通过模拟分析管棚环向布置范围、外插角度对预支护效果的影响,得出:环向布置范围越大,加固效果越明显;且对于提高隧道整体稳定性而言,当管棚仅布置于拱顶及深埋侧时其支护效果比仅布置于拱顶及浅埋侧更强;管棚的布置范围对隧道横向变形的影响比竖向更大。随着管棚外插角的增加,支护效果逐渐降低,且横向变形的增幅比较大。在浅埋偏压隧道中布设管棚支护时,宜选取较小的外插角并控制在1?~10?范围内。(3)模拟计算了不同加固区渗透系和钢管长度在10m~40m之间的不同类型管棚的支护效用。分析得出:在浅埋偏压隧道中,选用短钢管并多组循环搭接的管棚,对隧道的加固效果更显着;且随着钢管长度的减小,钢管轴力值逐渐增大。管棚加固区渗透系数越小,掌子面围岩、初支、地表等沉降值越低,而掌子面位移的竖向压应力、初支净空收敛、钢管轴力、加固区位移、拱底回弹等值则越高;降低渗透系数对钢管拉力值的影响最大。
吕玉香,蒋勇军,王正雄,胡伟[7](2020)在《西南岩溶槽谷区隧道建设的水文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西南岩溶槽谷区隧道分布密集,隧道突水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梳理了隧道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现状,包括:改变水资源分布格局及水文过程,诱发地质灾害,降低土地质量和引起土壤污染,影响植被生长与分布等。在隧道影响水文和水资源方面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而在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研究方面缺乏统一认识。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总体趋势和方向:隧道影响水资源分布格局与水文过程的水文地质模式,降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及隧道水的转换过程与地下水流场演化机制,岩溶隧道区植被生理过程与多样性变化等。
丁浩江[8](2019)在《四川盆地南缘有害气体成生规律与成贵高铁建设减防灾实践》文中认为我国的大型盆地内蕴藏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能源财富。由于其理化性质中的毒性与易爆等特点,对于铁路工程而言就是有害气体,当以隧道工程通过时,有害气体上逸至隧道内,给工程建设及运营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进入新世纪以来,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建设数量的剧增,有害气体隧道在建过程中也发生了较多的中毒窒息、气体燃烧、爆炸或突出的灾害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铁路隧道工程对有害气体不良地质的研究起步较晚,近些年来对于煤系瓦斯隧道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于油型天然气及其它有害气体研究偏少,目前有关有害气体的铁路减灾选线、隧道有害气体评价、防灾治理措施等缺乏系统的研究。同时,由于高速铁路工程具有平面线形标准高、区间定线灵活性弱的特点,很多情况下线路无法绕避的有害气体区,如何认识、评价隧道工程的风险也成为了重点和关键。因此,研究高速铁路有害气体区减灾选线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可靠的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体系,科学减灾选线及风险评价,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预防控制及处治技术措施,实现减灾防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既有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成贵高铁勘察、施工过程的系列成果,总结了四川盆地南缘地质环境背景及区内地下有害气体类型及气体成生特征规律;基于成贵高铁工程地质及有害气体特征,探究了线路区有害气体分布规律;在充分认识有害气体灾害特点并结合其成因机理基础上,构建了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选线定性评价体系,提出选线指导原则,并实例验证;针对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选线无法绕避的情况,构建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体系;结合隧道风险评估,提出了有害气体隧道防灾治理措施。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通过对四川盆地南缘区域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盆地南缘区域地质环境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突出,地下有害气体不良地质发育,有害气体以油型天然气为主,具有气田(藏)分布广泛且数量多的特点。研究区内油型天然气主要烃源岩地层时代为震旦系、寒武系、二叠统、三叠统,烃源岩成熟度普遍较高,生气烃源条件较好,储集层圈闭类型主要以背斜构造圈闭为主。区内油型气有害气体借助于断层、裂缝、微裂隙扩散至浅表地层富集形成气囊,从而对区内隧道工程建设的安全造成威胁。(2)基于成贵高铁四川盆地南缘段(乐山至兴文)地形地貌及地质等特征,综合将盆地南缘段线路区域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冲积平原区、川南丘陵区和黔北低中山区。结合隧道与油气构造、油气储层,岩石与油气显示、油气与风化壳等关系,分析得出了线路区天然气具有两大规律:一是气体主要富集于背斜型圈闭构造区内,气体储集、运移、圈闭、保存受构造控制作用十分显着;二是距离圈闭构造核心区越近,气体浓度越高;埋深越大,气体浓度也越高,相反则气体浓度越低。(3)在充分总结了有害气体灾害特点基础上,针对高速铁路选线要求及特点,结合有害气体灾害发生成因机理,运用灾害学、瓦斯地质学、铁道工程学及工程地质学等基础理论,提出了有害气体致灾成因分类并建立有害气体致灾因子与高速铁路选线的关系,构建了控制高速铁路选线的有害气体致灾因子体系。制定了有害气体地区高速铁路选线应遵循“绕避(极)高风险有害气体聚集区,选择低风险的安全通道或位置,采用合理工程形式或措施”的指导方针,总结提出了“先绕避、短通过、小埋深、短隧群、抬标高、重决策”十八字选线指导原则。(4)按照风险决策构建思路,通过大量工程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结合笔者自身经验,提出了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四项原则,为使评价指标具备可实行性,针对指标选取提出四项原则。根据有害气体隧道工程设置、地质条件及人为影响三个方面将评价指标分为区域含气量、线路距离储层高差、裂隙率、孔隙度、断层封闭系数、盖层厚度、褶皱翼部倾角、水力运移逸散、水力封闭强度、水力封堵类型及勘察质量,共11项指标。(5)以成贵高铁工程大量勘察样本数据为基础,基于有害气体在圈闭构造中的赋存、运移及逸散规律等,推导出了有害气体逸散度计算公式。通过专家打分法和数值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取值范围的厘定,并对应划分为四个风险等级:等级Ⅰ为低风险,等级Ⅱ为中等风险,等级Ⅲ为高风险,等级Ⅳ为极高风险。(6)通过AHP主观赋权法、变异系数客观赋权法、博弈论集结模型对指标权重计算分配,再结合联系云模型计算得到各等级隶属度值,最终计算得到有害气体隧道风险概率值。选取成贵高铁四川盆地南缘段的石柱山、南厂沟和兴隆坪三座有害气体隧道为案例对象进行风险评价验证,最终评价石柱山隧道和兴隆坪隧道具有高风险性,南厂沟隧道具中等风险性,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7)根据有害气体隧道在建设阶段及运营阶段的安全措施要求,将防灾治理措施划分为施工处置措施和工程结构防治措施两大类。结合成贵高铁兴隆坪隧道的有害气体发育特征及工程地质情况,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该隧道在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隧道内风场、瓦斯浓度分布及其运动规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压入式通风条件下,隧道内还存在部分区域瓦斯浓度值偏高的情况。为使整个隧道瓦斯浓度值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在设计中需增设通风竖井并配合局部风扇作为补充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高雪[9](2019)在《长大铁路隧道多工区多工作面施工组织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在各种复杂条件下修建了大量的长大隧道,长大隧道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提升我国长大隧道建设水平,隧道工程的发展方向应从建设速度向质量进行转变。因此,总结以往长大铁路隧道施工经验,建立一套系统的长大铁路隧道施工组织管理体系显得尤为必要。论文以万安长大铁路隧道DK296+527.72DK 310+455.5施工段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管两控一协调”的施工管理理念和以往施工经验,采用现场实践调研、数值分析、BIM技术等方法,对长大铁路隧道多工区多工作面施工组织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采用ANSYS对台阶法开挖隧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出围岩、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的应力、位移、弯矩值。验证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参数的合理性、材料选择合理性、以及台阶法开挖后围岩稳定性。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针对施工薄弱环节提出施工控制措施。从质量管理制度、组织机构、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提出长大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质量管理措施,确保隧道的施工质量。2.通过万安隧道工程现场调研,识别影响隧道安全施工的关键因素。逐层分析引起塌方事故的影响因子,建立万安铁路隧道施工塌方事故树。确定不同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根据布尔代数法计算出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临界重要度、结构重要度的排序。确定影响万安隧道施工塌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节理裂隙层理发育且岩体破碎、大的断层带、施工安全意识、工期、进度安排不合理等。针对以上施工风险,提出长大铁路隧道施工组织安全管理措施,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3.结合施工经验,将万安隧道划分为5个工区、7个工作面。基于指标法,编制5个工区的进度计划;采用REVIT软件建立万安隧道BIM模型,通过luban plan软件对CRST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进度计划进行4D模拟,优化铺轨施工进度计划。为保证以上进度计划的有效执行,提出长大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进度管理措施,确保隧道的施工进度。通过以上研究工作,从施工质量、安全以及进度3个方面提出关于长大铁路隧道多工区多工作面施工组织管理措施,形成长大铁路隧道施工管理控制技术。研究成果为类似长大铁路隧道提供施工参考。
喻寒阳[10](2019)在《新杉树陀隧道平导洞扩挖对围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将既有平导洞扩挖成铁路隧道的工程中,设计时通常按照新建隧道计算。而实际上,平导洞建成后经过长时间的应力调整,已经达到了较为稳定的状态,而扩挖过程会对围岩造成二次扰动,应力会进行重新分布,从而影响围岩的稳定性。本文即旨在探究平导洞扩挖施工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新杉树陀隧道的平导洞扩挖工程为实例,在分析相关资料和对该隧道进行长期监控量测的基础上,探讨了平导洞扩挖成铁路隧道正洞过程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问题。论文运用Midas GTS NX软件,分析了施工方法、开挖进尺对不同级别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平导洞扩挖对正洞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并对Ⅴ级围岩中不同工法建成隧道的安全性进行了强度折减分析,得出了不同工法对围岩影响的差异。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1)本文将有限元极限分析法作为围岩稳定性的评估方法,确立了有限元模型失稳破坏的判据、结构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和围岩自承载能力的量化方法,保证论文结论科学、准确。(2)本文使用围岩应力场理论解释了平导洞扩挖对正洞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并结合工程监测数据对均质岩体中的深埋铁路隧道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分析判断,得知隧道结构的整体破坏形式为拉裂与剪切复合破坏。(3)通过对单次爆破扩挖平导洞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开挖进尺和施工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Ⅴ级围岩条件下的最优开挖进尺为1米,同时得出扩挖比全断面开挖更不稳定的结论。(4)通过对连续扩挖平导洞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围岩级别和施工方法对隧道建成后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确定Ⅴ级及更差的围岩条件下,扩挖平导洞会对围岩稳定性造成比全断面开挖更大的影响。
二、渝怀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渝怀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铁路隧道40年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铁路隧道概况 |
2 中国铁路隧道发展的主要成果 |
2.1 设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 |
2.1.1 以围岩稳定性评价和分级为主的设计方法 |
2.1.2 围岩变形控制设计方法 |
2.1.3 隧道机械化大断面设计方法 |
2.1.4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总安全系数法 |
2.2 隧道标准体系更趋完善 |
2.2.1 隧道修建环境越趋复杂,隧道结构类型日趋多样 |
2.2.2 隧道建设标准进步快,标准体系更趋完善 |
2.3 隧道结构体系持续完善 |
2.3.1 隧道衬砌结构形式的统一和完善 |
2.3.2 隧道结构防排水体系的发展完善 |
2.3.3 耐久性设计及建筑材料的发展 |
2.4 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隧道修建技术渐成体系 |
2.5 隧道风险管理体系日趋健全 |
2.6 隧道运营防灾疏散救援体系逐步建立 |
2.7 隧道建造技术飞速发展 |
2.7.1 信息化设计施工技术方面 |
2.7.2 钻爆法隧道辅助工法方面 |
2.7.3 钻爆法隧道机械化大断面施工技术 |
2.7.4 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 |
2.7.5 TBM法隧道施工技术 |
3 标志性重点隧道工程 |
3.1 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 |
3.2 南昆铁路家竹箐隧道 |
3.3 西康铁路秦岭隧道 |
3.4 石太客专太行山隧道 |
3.5 狮子洋水下铁路隧道 |
3.6 西格二线新关角隧道 |
3.7 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 |
3.8 郑西客专特大断面黄土隧道 |
3.9 宜万铁路岩溶高风险隧道 |
3.1 0 深港高铁城市地下车站隧道 |
3.1 1 京张高铁新八达岭地下车站隧道 |
4 发展方向及展望 |
4.1 基于隧道围岩主动支护理念,进一步完善隧道主动支护体系 |
4.2 尽快打通BIM+GIS在隧道勘察、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中应用的关键环节 |
4.3 稳步推进铁路隧道施工少人化(高风险工序无人化)的智能建造技术 |
4.4 加快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隧道智能运维新技术 |
5 结语 |
(2)基于流固耦合的软弱围岩隧道扩挖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围岩扩挖研究现状 |
1.2.2 隧道围岩流固耦合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工程背景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软弱围岩弹塑性力学分析及流固耦合理论 |
2.1 围岩弹塑性力学分析 |
2.1.1 弹塑性基本理论 |
2.1.2 圆形洞室围岩应力与变形弹塑性分析 |
2.2 等效连续介质流固耦合模型及相关理论 |
2.2.1 等效连续介质流固耦合模型 |
2.2.2 FLAC~(3D)流固耦合分析 |
2.2.3 流固耦合问题计算方法 |
2.3 围岩失稳破坏判据及初支结构安全判据 |
2.3.1 围岩洞周位移判据 |
2.3.2 围岩塑性区判据 |
2.3.3 围岩强度判据 |
2.3.4 围岩安全系数判据 |
2.3.5 初支结构材料强度及安全系数判据 |
2.3.6 本文采用判据 |
2.4 软弱围岩圆形洞室扩挖塑性区研究 |
2.4.1 围岩全断面开挖与扩挖塑性区论述 |
2.4.2 等代圆法简化及参数取值 |
2.4.3 圆形洞室全断面开挖塑性区解析解与数值解对比分析 |
2.4.4 圆形洞室全断面扩挖塑性区解析解与数值解对比分析 |
2.4.5 全断面开挖与扩挖塑性区数值解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固耦合作用对软弱围岩隧道扩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3.1 设计模拟方案 |
3.1.1 流固耦合计算基本假定 |
3.1.2 设计模拟参数简化与取值 |
3.1.3 设计模拟模型及边界条件 |
3.2 有无流固耦合作用对围岩扩挖稳定性影响分析 |
3.2.1 孔隙水压力分析 |
3.2.2 围岩应力分析 |
3.2.3 围岩位移分析 |
3.2.4 围岩塑性区分析 |
3.2.5 支护结构受力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固耦合作用下软弱围岩隧道扩挖稳定影响因素研究 |
4.1 不同隧道埋深对围岩扩挖稳定性影响分析 |
4.1.1 不同隧道埋深的计算模型 |
4.1.2 不同隧道埋深对围岩应力的影响 |
4.1.3 不同隧道埋深对围岩位移的影响 |
4.1.4 不同隧道埋深对围岩塑性区的影响 |
4.1.5 不同隧道埋深对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 |
4.2 不同水位对围岩扩挖稳定性影响分析 |
4.2.1 不同水位的计算模型 |
4.2.2 不同水位的孔隙水压力分析 |
4.2.3 不同水位对围岩应力的影响 |
4.2.4 不同水位对围岩位移的影响 |
4.2.5 不同水位对围岩塑性区的影响 |
4.3 不同侧压力系数对围岩扩挖稳定性影响分析 |
4.3.1 不同侧压力系数的计算模型 |
4.3.2 不同侧压力系数对围岩应力的影响 |
4.3.3 不同侧压力系数对围岩塑性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弱围岩隧道扩挖段施工模拟与监测数据分析 |
5.1 监测数据处理与围岩稳定性分析 |
5.2 实际监测数据与施工数值结果对比分析 |
5.2.1 模拟断面选取与计算模型建立 |
5.2.2 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5.3 扩挖施工阶段围岩及初支结构安全系数分析 |
5.3.1 围岩安全系数 |
5.3.2 初支结构安全系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复合式衬砌隧道防排水设计几个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隧道防排水设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隧道防排水设计现状 |
1.2 隧道防排水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部分隧道建成后允许排水量和二次衬砌背后的允许水压力规定不够明确和合理 |
1.2.2 对围岩的防水重视不够 |
1.2.3 对隧道底部防水不够重视 |
1.2.4 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均匀性很难满足高水压下的抗渗要求 |
1.2.5 防排水的检验标准不够全面和合理 |
2 隧道排水量和水压力控制值分级 |
3 隧道防排水体系 |
4 围岩及初期支护的防水作用 |
5 隧道防水层及防水混凝土 |
5.1 防水层的设置及作用 |
5.2 防水混凝土 |
6 结论与展望 |
(4)针对隐伏岩溶的TSP超前探测图形识别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隐伏岩溶存在的普遍性 |
1.1.2 隐伏岩溶的危害 |
1.1.3 对TSP探测图形进行再解译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隐伏岩溶的研究现状 |
1.2.2 图形识别与分类的研究现状 |
1.2.3 TSP图形解译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4 TSP解译中存在的问题 |
1.2.5 针对TSP探测隐伏岩溶解译过程中所得图形特征不易识别的研究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TSP超前预报的初解译 |
2.1 工程地质概况 |
2.2 预报数据采集 |
2.3 数据的提取与分离 |
2.3.1 TSPwin有效反射波波场分离 |
2.3.2 TSPwin深度偏移图提取 |
2.3.3 TSPwin反射面提取 |
2.3.4 TSPwin的2D成果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SP图形识别分类方法与选择 |
3.1 图像识别分类基本概念 |
3.2 主要方法概述 |
3.2.1 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与分类 |
3.2.2 基于小波矩的图像识别与分类 |
3.2.3 基于分形特征的红外热成像图的识别与分类 |
3.3 常见的深度学习技术和神经网络模型 |
3.3.1 多层感知机 |
3.3.2 卷积神经网络 |
3.3.3 循环神经网络 |
3.3.4 对抗式生成网络 |
3.3.5 区域卷积神经网络 |
3.4 TSP图像识别方法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SP图形的再解译技术 |
4.1 基于TENSORFLOW框架的深度学习TSP波形图识别算法 |
4.1.1 卷积神经网络的Tensor Flow框架 |
4.1.2 基于Tensor Flow的 TSP波速图识别算法的实现 |
4.2 隐伏岩溶的图谱分析验证 |
4.3 隐伏岩溶的TSP再解译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隐伏岩溶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其综合防治 |
5.1 一般岩溶工程地质特征分类 |
5.2 背斜接触带型岩溶 |
5.2.1 背斜接触带型岩溶特征 |
5.2.2 工程实例分析——云雾山隧道 |
5.2.3 工程地质模型的建立 |
5.2.4 TSP的探测解译与再解译 |
5.3 向斜承压水型岩溶 |
5.3.1 向斜承压水型型岩溶特征 |
5.3.2 工程实例分析——圆梁山隧道 |
5.3.3 工程地质模型的建立 |
5.3.4 向斜承压水型岩溶的防治与治理——以圆梁山隧道为例 |
5.4 节理密集带型岩溶 |
5.4.1 节理密集带型岩溶特征 |
5.4.2 工程实例分析——黄草岭隧道 |
5.4.3 工程地质模型的建立 |
5.4.4 TSP的探测解译与再解译 |
5.5 断层破碎带型岩溶 |
5.5.1 断层破碎带型岩溶特征 |
5.5.2 工程实例分析——关角隧道 |
5.5.3 工程地质模型的建立 |
5.6 隐伏岩溶防治 |
5.6.1 隐伏岩溶工程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 |
5.6.2 针对承压水型危害控制措施 |
5.6.3 岩溶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 |
6.2 展望与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富水地区浅埋暗挖软岩隧道超前探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波法超前探水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其他超前探水技术研究现状 |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创新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人工震源的选取与优化 |
2.1 锤击震源的数值模拟 |
2.1.1 ANSYS/LS-DYNA软件概述 |
2.1.2 模型建立 |
2.2 锤击震源的可行性研究 |
2.3 锤击震源的优化 |
2.3.1 震源垫板对地震信号的影响 |
2.3.2 震源垫板的面积对地震信号的影响 |
2.3.3 铁锤质量对地震信号的影响 |
2.4 锤击震源的现场实验 |
2.4.1 锤击现场实验方案 |
2.4.2 震源垫板对地震信号的影响 |
2.4.3 震源垫板面积对地震波信号的影响 |
2.4.4 铁锤质量对地震信号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维预报观测系统优化研究 |
3.1 观测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 |
3.2 目前观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
3.3 三维观测系统的设计及优化 |
3.3.1 人工震源方式 |
3.3.2 检波器的选择 |
3.3.3 三维观测系统参数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弹性介质的超前探水理论研究 |
4.1 地震波传播基础理论 |
4.1.1 弹性介质 |
4.1.2 纵波和横波 |
4.1.3 地震波传播原理 |
4.2 超前探水理论研究 |
4.2.1 DFM法中地震波信息与岩体应力关系 |
4.2.2 定向预报含水不良地质定量识别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含水地质灾害预报工程实例 |
5.1 下穿大窝岭隧道突水突泥工程实例 |
5.1.1 工程概述 |
5.1.2 观测系统布置及数据采集 |
5.1.3 地质预报结论及其开挖揭示验证 |
5.2 下穿大窝岭软岩隧道岩溶涌水预报工程实例 |
5.2.1 观测系统布置及数据采集 |
5.2.2 地质预报结论及其开挖揭示验证 |
5.3 下穿机场灯光带隧道富水断裂带工程实例 |
5.3.1 工程概述 |
5.3.2 观测系统布置及数据采集 |
5.3.3 地质预报结论及其开挖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
(6)软弱破碎地层中浅埋偏压隧道的管棚预支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浅埋偏压隧道的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管棚预支护的作用机理与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软弱破碎地层浅埋偏压隧道特征及管棚预支护机理 |
2.1 软弱破碎地层中浅埋偏压隧道的特点 |
2.2 浅埋偏压隧道的判别 |
2.3 地形偏压下浅埋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 |
2.4 管棚预支护技术特征 |
2.4.1 管棚预支护概述 |
2.4.2 管棚预支护的作用机理与适用范围 |
2.4.3 管棚作用范围及其分布形式 |
2.5 管棚超前预支护力学模型的建立 |
2.5.1 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 |
2.5.2 管棚力学模型的建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桐子岭隧道浅埋偏压段工程概况与监控量测分析 |
3.1 新桐子岭隧道工程概况 |
3.1.1 新桐子岭隧道浅埋偏压段工程地质概述 |
3.1.2 新桐子岭隧道浅埋偏压段施工简介 |
3.2 浅埋偏压段监控量测及结果分析 |
3.2.1 监控量测的内容 |
3.2.2 监控量测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棚预支护体系的数值模拟分析 |
4.1 数值模拟中本构关系及屈服准则简介 |
4.2 管棚及隧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相关参数设置 |
4.2.1 隧道及管棚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 隧道施工模拟的结果分析 |
4.3.1 管棚中钢管的弯矩分析 |
4.3.2 管棚中钢管的轴力分析 |
4.3.3 有管棚预支护下加固区与隧道初期支护的变形分析 |
4.3.4 无管棚与有管棚条件下围岩及初支变形的对比分析 |
4.4 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4.4.1 洞内围岩变形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4.4.2 地表沉降的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棚预支护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参数优化建议 |
5.1 管棚环向布置范围对管棚预支护效果的影响分析 |
5.1.1 环向布置范围对掌子面围岩的竖向位移与应力的影响 |
5.1.2 环向布置范围对初期支护与地表位移的影响 |
5.2 管棚外插角对管棚预支护效果的影响分析 |
5.2.1 外插角对掌子面围岩的竖向位移与应力影响分析 |
5.2.2 外插角对隧道初期支护与地表的影响分析 |
5.3 管棚长度对预支护效果的影响分析 |
5.3.1 长度对掌子面围岩的竖向位移与应力的影响 |
5.3.2 长度对管棚加固区竖向位移与钢管轴力的影响 |
5.4 加固区渗透系数对管棚预支护效果的影响分析 |
5.4.1 加固区渗透系数对掌子面围岩的竖向沉降与压应力的影响 |
5.4.2 加固区渗透系数对初支位移、钢管轴力的影响 |
5.4.3 加固区渗透系数对管棚加固区、地表、拱底围岩位移的影响 |
5.5 开挖进尺对管棚预支护效果的影响分析 |
5.5.1 开挖进尺对掌子面围岩的竖向沉降与压应力的影响 |
5.5.2 开挖进尺对初支位移、地表沉降、钢管轴力的影响 |
5.6 管棚预支护的参数优化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
(7)西南岩溶槽谷区隧道建设的水文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南岩溶槽谷区地质背景及隧道建设概况 |
2 隧道建设引起的水文生态环境效应 |
2.1 改变水资源分布格局及水文过程 |
2.1.1 疏干地表地下水,改变水资源分布格局 |
2.1.2 改变地下水流场 |
2.1.3 加速水循环过程 |
2.1.4 加速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及改变水质 |
2.2 诱发地质灾害 |
2.2.1 隧道突水 |
2.2.2 地面塌陷 |
2.2.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超前地质预报 |
2.3 降低土壤质量和引起土壤污染 |
2.4 影响植被生长与分布 |
2.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3 结论与展望 |
(1)隧道影响水资源分布格局与水文过程的水文地质模式及隧道群的排水效应 |
(2)“五水”转换过程与地下水流场演化机制 |
(3)土壤质量及土壤水文地球化学特性对隧道建设的响应过程与机制 |
(4)岩溶隧道区植被生理过程与多样性变化 |
(5)调查、评价、预测与模拟 |
(8)四川盆地南缘有害气体成生规律与成贵高铁建设减防灾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有害气体类型及成生规律研究现状 |
1.2.2 铁路工程有害气体勘察、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铁路工程减灾选线研究现状 |
1.2.4 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与防灾治理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四川盆地南缘地质环境背景与有害气体成生特征 |
2.1 研究区范围的厘定 |
2.2 自然地理环境 |
2.2.1 气象水文 |
2.2.2 地形地貌 |
2.3 区域地质条件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地质构造特征 |
2.4 研究区有害气体成生特征 |
2.4.1 有害气体类型 |
2.4.2 生烃源岩特征 |
2.4.3 储气层特征 |
2.4.4 盖层特征 |
2.4.5 圈闭特征 |
2.4.6 运移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成贵高铁盆地南缘段工程地质条件与有害气体分布规律 |
3.1 成贵高铁工程概况 |
3.2 成贵高铁盆地南缘段工程地质分区 |
3.2.1 工程地质条件 |
3.2.2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
3.2.3 工程地质分区 |
3.3 线路区有害气体分布特征及规律 |
3.3.1 有害气体勘察及测试 |
3.3.2 有害气体分布分区特征 |
3.3.3 隧道与油气构造关系分析 |
3.3.4 隧道与油气储层关系分析 |
3.3.5 岩石与油气显示关系分析 |
3.3.6 风化壳与油气关系分析 |
3.3.7 成贵高铁盆地南缘段线路区有害气体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害气体区高速铁路减灾选线研究 |
4.1 减灾选线的概念 |
4.2 有害气体致灾因子与灾害风险类型 |
4.2.1 有害气体灾害特点 |
4.2.2 有害气体致灾类型与致灾因子 |
4.3 有害气体区减灾选线指导原则 |
4.3.1 指导方针 |
4.3.2 指导原则 |
4.4 成贵高铁四川盆地南缘段有害气体区减灾选线实例 |
4.4.1 “先绕避”选线原则案例 |
4.4.2 “短通过、抬高程、小埋深”选线原则案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研究 |
5.1 风险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
5.1.1 评价体系建立思想 |
5.1.2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5.2 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5.2.2 评价指标 |
5.3 风险评价指标计算与取值 |
5.3.1 圈闭构造气体逸散程度的公式建立 |
5.3.2 其他因素指标取值 |
5.4 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
5.4.1 权重的确定 |
5.4.2 隶属度计算模型 |
5.4.3 风险评价 |
5.5 成贵高铁有害气体隧道风险评价实例 |
5.5.1 工程实例 |
5.5.2 权重计算 |
5.5.3 风险评价模型参数计算 |
5.5.4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隧道有害气体防灾治理研究 |
6.1 概述 |
6.2 成贵高铁隧道有害气体防灾治理 |
6.2.1 施工处置措施 |
6.2.2 工程结构防治措施 |
6.2.3 成贵高铁隧道有害气体处置方案 |
6.3 兴隆坪隧道有害气体处置方案 |
6.3.1 处置方案 |
6.3.2 通风数值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长大铁路隧道多工区多工作面施工组织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长大铁路隧道的发展状况 |
1.2.2 长大铁路隧道施工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万安隧道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 万安隧道工程概况 |
2.2 调研过程 |
2.2.1 万安隧道工况调研 |
2.2.2 隧道洞身开挖调研 |
2.2.3 CRTSⅢ型板铺设工艺调研 |
2.3 施工管理主要的影响因素 |
2.3.1 隧道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
2.3.2 隧道施工安全影响因素 |
2.3.3 隧道施工进度影响因素 |
2.4 小结 |
第3章 铁路隧道施工质量管理技术研究 |
3.1 万安隧道围岩概况 |
3.2 万安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
3.2.1 台阶法施工 |
3.2.2 三台阶法施工 |
3.2.3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施工 |
3.2.4 六步CD法开挖施工 |
3.3 隧道开挖支护数值模拟分析 |
3.3.1 ANSYS有限元软件介绍 |
3.3.2 前处理设置 |
3.3.3 材料参数确定 |
3.3.4 加载与自重应力场求解 |
3.3.5 上台阶开挖模拟 |
3.3.6 下台阶开挖模拟 |
3.3.7 万安隧道台阶法施工初期支护参数评价 |
3.4 隧道开挖质量控制施工组织措施 |
3.4.1 施工难点质量管理措施 |
3.4.2 隧道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
3.4.3 隧道工程质量组织机构 |
3.4.4 隧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3.5 小结 |
第4章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技术研究 |
4.1 万安隧道施工风险识别 |
4.1.1 地质条件风险识别 |
4.1.2 施工方法风险识别 |
4.2 长大铁路隧道施工塌方风险评估 |
4.2.1 万安隧道塌方事故树编制 |
4.2.2 顶上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 |
4.2.3 基本事件重要度分析 |
4.3 安全风险控制施工组织措施 |
4.3.1 不良地质条件下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
4.3.2 施工因素影响下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
4.4 小结 |
第5章 铁路隧道多工区多工作面施工进度管理技术研究 |
5.1 长大铁路隧道施工工区工作面划分 |
5.2 长大铁路隧道洞身开挖进度计划管理 |
5.2.1 万安隧道工期目标 |
5.2.2 万安隧道施工进度指标 |
5.2.3 万安隧道各工区施工进度计划 |
5.3 长大铁路隧道无砟轨道铺设进度计划管理 |
5.3.1 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BIM模型建立 |
5.3.2 轨道板铺设工序模拟 |
5.3.3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与模拟 |
5.4 施工进度控制施工组织措施 |
5.4.1 组织管理措施 |
5.4.2 计划安排管理措施 |
5.4.3 资源管理措施 |
5.4.4 技术管理措施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新杉树陀隧道平导洞扩挖对围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扩挖对围岩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2 极限分析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3 围岩应力场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4 数值模拟试验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工程依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围岩稳定性的评估方法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简介 |
2.2.1 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的原理 |
2.2.2 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的优点 |
2.2.3 有限元极限分析法的分类和选择 |
2.3 隧道结构有限元模型失稳破坏的判据 |
2.3.1 用材料屈服状态判定隧道稳定性的局限性 |
2.3.2 用洞周位移大小判定隧道稳定性的局限性 |
2.3.3 用围岩塑性区尺寸判定隧道稳定性的局限性 |
2.3.4 用洞周位移突变判定结构稳定性的优点 |
2.3.5 本文采用的结构稳定性判据 |
2.4 隧道结构安全系数的计算 |
2.4.1 隧道结构剪切安全系数 |
2.4.2 隧道结构拉裂安全系数 |
2.5 围岩自承载能力的定义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扩挖隧道围岩破坏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围岩应力场理论与塑性区 |
3.2.1 隧道开挖前后的围岩应力场 |
3.2.2 平导洞塑性区影响正洞稳定性的机理 |
3.3 平导洞塑性区对扩挖后正洞稳定性的影响 |
3.3.1 二维模型的建立 |
3.3.2 塑性区范围的计算 |
3.3.3 围岩自承载能力的量化 |
3.4 正洞隧道围岩的破坏机理 |
3.4.1 拉裂破坏与折断破坏 |
3.4.2 剪切破坏与复合破坏 |
3.4.3 均质岩层中深埋铁路隧道的破坏形式 |
3.5 工程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次扩挖爆破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的建立 |
4.2.1 Midas GTS NX原理简介 |
4.2.2 弹塑性模型本构的选取 |
4.2.3 围岩及衬砌有限元模型力学参数的确定 |
4.2.4 动力荷载的施加形式 |
4.3 爆破动力荷载的确定 |
4.3.1 实际爆破方案与数值模拟动力的关系 |
4.3.2 实际工程中采用的爆破方案 |
4.3.3 有限元模型中周边眼爆破荷载的参数 |
4.4 单次扩挖周边眼爆破数值模型列表 |
4.5 周边眼爆破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5.1 动力荷载计算 |
4.5.2 周边眼爆破荷载作用下围岩的位移分析 |
4.5.3 周边眼爆破荷载作用下围岩的应力场及振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连续扩挖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围岩及衬砌有限元模型力学参数的确定 |
5.2.2 开挖过程的模拟形式 |
5.3 连续扩挖数值模型列表 |
5.4 连续扩挖后围岩的位移、应力分析 |
5.4.1 扩挖后的围岩位移分析 |
5.4.2 扩挖后的围岩应力分析 |
5.5 平导洞自身塑性区尺寸分析 |
5.6 强度折减安全系数计算分析 |
5.6.1 安全系数计算流程 |
5.6.2 安全系数计算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渝怀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铁路隧道40年发展与展望[J]. 田四明,王伟,杨昌宇,刘赪,王明年,王克金,马志富,吕刚.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1(11)
- [2]基于流固耦合的软弱围岩隧道扩挖稳定性研究[D]. 唐弦.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复合式衬砌隧道防排水设计几个问题探讨[J]. 李治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0(11)
- [4]针对隐伏岩溶的TSP超前探测图形识别特征的研究[D]. 齐欣祎.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5]富水地区浅埋暗挖软岩隧道超前探水技术研究[D]. 孙志涛.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6]软弱破碎地层中浅埋偏压隧道的管棚预支护研究[D]. 郑滔.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西南岩溶槽谷区隧道建设的水文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吕玉香,蒋勇军,王正雄,胡伟. 生态学报, 2020(06)
- [8]四川盆地南缘有害气体成生规律与成贵高铁建设减防灾实践[D]. 丁浩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9]长大铁路隧道多工区多工作面施工组织管理技术研究[D]. 高雪.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新杉树陀隧道平导洞扩挖对围岩的影响研究[D]. 喻寒阳.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