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隔板式反应器制取聚合硫酸铁的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裴棋棋[1](2020)在《基于新型动态膜的污水处理分离过程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采用不锈钢网过滤器作为动态膜基材,活性污泥作为动态膜吸附与过滤界面,构建一种新型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ynamic membrane bioreactor,DMBR),致力于解决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二沉池沉淀效果不稳定、出水TP超标、占地面积大、动力消耗高、耗时长等关键难题。首先设计并制作了不锈钢膜过滤装置,将含磷模拟废水(TP 2mg/L)进行化学混凝沉淀和混凝过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废水中添加混凝剂和高分子有机絮凝剂后,采用孔径25μm的不锈钢膜过滤效果优于沉淀分离,TP去除率为91%,排放废水TP稳定在0.2mg/L以下,达到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标准(TP小于0.5mg/L)的要求,甚至更优;废水中添加混凝剂和碳酸钙后TP也能达到改造标准。相较于普通化学混凝沉淀法,混凝过滤法在保证水质效果的同时,缩短了分离时间,减少了沉淀占地面积。第二,将不锈钢膜过滤装置沉没于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反应池中,构建新型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通过处理生活污水,将污染物指标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4+-N)进行新型动态膜过滤方式和沉淀方式出水水质对比。采取连续进水、沉淀出水、新型DMBR出水的测样,结果表明,新型DMBR对氨氮(NH4+-N)改善不大,但对COD和TP去除效果得到显着提高,COD达到92.2%,TP高达91.5%,污水处理总体指标优于活性污泥法沉淀分离的指标。第三,重点考察了动态膜在SBR池里的运行稳定性和膜污染等关键技术问题。新型DMBR的污泥浓度比活性污泥法可以提高一倍以上,达到6000mg/L以上,生物量的增加大大促进了废水中污染物降解的速度。通过污泥浓度(MLSS)、污泥指数(SVI)、污泥生物相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新型DMBR在活性污泥浓度6000mg/L左右时仍然表现出良好的吸附与生物降解性能,有助于增加生物量和污泥颗粒的团聚,进一步匹配不锈钢网孔径,提高动态截留效果和运行稳定性,还缩短污泥曝气时间。同时,分析一个循环周期中不同点位的Zeta电位、污泥粒径与胞外聚合物(EPS)的关系,表明新型DMBR工艺表现出优良的过滤性能,污泥中较多的EPS和较低的Zeta电位有助于形成更大的颗粒絮体,其中小于25μm不锈钢网膜孔径的污泥颗粒体积密度只有5.32%。EPS能间接避免膜污染的产生,实现污染物的固液快速分离。最后,通过对不锈钢网过滤器液体通量、气体渗透性和污染物排放通量分析,得到新型DMBR是在高通量条件下运行的,活性污泥及其曝气量提供给动态膜的成膜物质与自动再生循环过程,便于曝气产生的流体剪切力回落粘附于膜表面的污泥,有效避免膜污染的产生。因此,新型的不锈钢网动态膜过滤工艺在理论实践中实现了替代二沉池,并解决出水TP超标、占地面积大、动力消耗高、耗时长等关键难题,这一技术在污水处理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倩倩[2](2019)在《磁絮凝与吸附工艺预处理熟料造纸染色废水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外对熟料造纸废水和染色废水处理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熟料造纸染色废水兼具造纸废水和染色废水双重特点,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处理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实践,针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COD高、难降解、色度高、浊度高等特点,开展相关处理技术研究对解决该类废水污染及造纸企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试验选择河北任丘市某乡镇的熟料造纸染色废水为研究对象,该厂以废旧书本为生产原料,主要产品为民俗文化用纸、高档白纸、板纸等。废水主要为碎浆机产生的废水、轻度涂层废水、压滤机喷淋废水和滤液。生产民俗用纸加入大量水溶性好、呈深黄色均匀粉末状的染料直接冻黄,因此该废水色度也较高。结合该造纸企业废水的水质特点,以其熟料造纸染色废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以下研究:通过静态实验的方法,以COD和浊度作为因子。开展最佳混凝剂的筛选和投加量试验,确定混凝剂、助凝剂、磁性铁粉、活性炭以及硅藻土的最佳投加浓度和投加顺序,得到活性炭的吸附等温公式。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PAC,PAM、磁性铁粉、活性炭、硅藻土等5个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况。针对动态试验与静态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采用磁性铁粉、活性炭和硅藻土协同作用的方法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中的COD和浊度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并且动态试验与静态试验结果基本相同。说明磁絮凝与吸附工艺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有较好的预处理效果较好且处理效果稳定。从技术、经济角度对工艺进行分析,与传统的工艺相比,磁絮凝与吸附工艺处理熟料造纸染色废水的费用更低,具有可行性。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进行预处理,从而使后续处理更加顺畅;并深入探索磁絮凝与吸附工艺的作用原理。此次实验结果可以为该造纸企业造纸印染废水预处理提供依据,亦可为类似废水处理提供参考。
王政然[3](2015)在《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处理皮革喷涂废水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皮革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给环境施加了很大压力。其制造过程包括多个环节,每个环节产生的废水水质水量差异较大。喷涂废水是皮革制造过程产生的一种可生化性差、污染物成分复杂、污染物含量高、难降解、危害大的工业废水,处理不当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和破环。本试验针对喷涂废水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某皮革喷涂企业生产车间产生的废水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类似工业废水的现有技术及喷涂废水的水量水质特点,设计了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并进行了模拟反应器的设计组装。进行混凝的比选试验,确定最佳混凝剂及最佳混凝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对比不同种类混凝剂的混凝效果,确定了最佳混凝剂和混凝剂投加量。通过进一步的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搅拌强度、反应时间、静沉时间三个因素及它们各自的三个水平,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获得混凝的最优工艺组合。分析不同p 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合经济因素发现,进水p H值不需另作调整。进行皮革喷涂废水处理试验,探讨工艺的处理效果、运行参数和影响因素。采用污泥接种的方式实现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反应器的启动。运行期间,控制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16h、14h、12h、10h、8h、6h、4h、2h,分析最佳HRT;通过运行结果分析水解酸化反应的最佳溶解氧(DO)浓度,调节接触氧化反应器的DO浓度分别为12mg/L、23mg/L、34mg/L、45mg/L,分析接触氧化反应器的最佳DO浓度;通过对比不同进水负荷下的出水水质变化,分析进水负荷对工艺运行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进出水水质变化,分析不同温度对运行的影响,结合经济、季节等因素,确定最低运行温度。在模拟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实践,针对保定市某皮革喷涂企业废水进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调试和运行。结合模拟试验的数据在冬季进行了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反应器的挂膜启动。考虑到实际工程的水质要求,在生物处理单元后加设砂滤和活性炭吸附设备。运行期间,参考模拟试验的数据对工程进行了调试。研究结果表明,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对喷涂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工艺耐冲击负荷能力较强,稳定性较高。在增加砂滤和活性炭吸附单元后,可以使出水水质达到企业要求的回用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谷文硕[4](2013)在《庆大霉素废水综合处理及其菌渣重新利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庆大霉素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多、难降解物质多、对微生物抑制性强、可生化性差等特点。目前国内废水处理工艺通常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远远落后于制药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本文在国内外废水处理研究基础上,采用壳聚糖絮凝和介质阻挡放电—光催化技术结合工艺对庆大霉素废水进行综合处理。同时,庆大霉素菌渣产生量大,处理难度大,其合理安全处置是目前制药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通过小白鼠实验对庆大霉素菌渣饲料化进行探讨。(1)利用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对庆大霉素初级废水絮凝,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絮凝条件为壳聚糖添加量为2g/L,pH5.0,沉降时间24h,搅拌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固体悬浮物(SS)由2800 mg/L降低到330 mg/L,去除率达88.21%,效果明显,为后续的处理奠定了基础;但CODcr由22400 mg/L降低到14700mg/L,去除率仅为34.36%,未达到理想处理效果需要探索新方法。(2)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介质阻挡放电—光催化处理条件为填充率100%、放电电压20KV、pH6.0、H2O2添加量0.5mL/100mL,处理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CODcr去除率达到77.17%,SS去除率73.08%,SS=88.85 mg/L<100 mg/L,已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但是CODcr残余仍然较高为3356 mg/L。通过废水初始浓度对介质阻挡放电—光催化处理影响的研究,表明将反应初始浓度降低为次级废水的1/32(460 mg/L),并在最优介质阻挡放电—光催化处理条件下处理40 min, CODCr残余量为183.43 mg/L <200 mg/L,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3)为了证实庆大霉素菌渣能否饲料化,将庆大霉素菌渣作为营养性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添加进入小白鼠日粮,饲养小白鼠,通过小白鼠血清的检测中不含庆大霉素表明小白鼠体内无庆大霉素残留,庆大霉素菌渣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通过研究小白鼠的体重和饲重比总指标:I组7.78%>对照组6.69%,提高了7.78/6.69=16.3%,说明庆大霉素菌渣单独作为饲料其营养价值较低,但其含有小白鼠生长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无机盐等营养,适当的添加能够促进小鼠的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并且确定了在饲料中添加庆大霉素菌渣量为5%时小鼠平均体重和饲重比均大于对照组。本研究说明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絮凝和介质阻挡放电-光催化组合处理庆大霉素废水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未见报道。庆大霉素菌渣作为饲料添加剂,既能够解决废渣给自然环境带来的污染,又能够将其变废为宝。为庆大霉素三废处理探索到新途径,具有庆大霉素工业生产应用价值。
王成杰[5](2013)在《大庆南区污水处理厂反应沉淀池技术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庆南区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6.6公顷,服务区域人口16万人,日处理能力6万立方米,主体处理工艺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曝气生物滤池和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前处理采用隔板反应池及斜板沉淀池的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后水质可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其中3万立方米污水达到一级B标准后直接排入西干渠,另3万立方米污水经深度处理达到一级A标准后,排入碧绿湖做为景观用水。由于南区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水量小于设计水量,导致混凝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过长,再加上池内网格板设置不合理,运行过程中网格板堵塞严重,反应池絮凝效果不佳,进入曝气生物滤池的SS浓度过高,尤其是在每年5月末至6月份,原水水量会增加50-60%,同时水质开始恶化,此时COD、 BOD值波动较大,对反应沉淀池负荷冲击,造成出水水质不达标。论文在分析南区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和设计及运行参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区污水处理厂混凝沉淀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筛选新型混凝剂、改造反应池网格板位置及结构、评估混凝反应池内部混凝效果及摸索优化排泥的技术改造方案。对比研究了三氯化铁和聚合铝铁对南区污水厂污水SS、COD及TP的去除效果,在药剂投加量为40~140mg/L的范围内,聚合铝铁的SS及COD混凝去除率远高于三氯化铁,SS的去除率达到84.7%~91.7%,COD的去除率达到77.2%~86.8%,两种药剂的TP去除效果相差不大,TP的去除率与药剂投加量有较大的关联度。确定聚合铝铁的最佳投药量为80~120mg/L。结合污水厂运行状况,改造了3#混凝反应池结构,并对网格板规格及其放置的位置及数量进行了调整,大幅度地改善了网格板堵塞的情况。对比研究了3#混凝反应池不同投药方式的技改方案效果,当混凝剂单耗为80-100mg/l时,宜采用混合间加药。当混凝剂单耗为120mg/l时,可采用反应池20min水力停留时间点处加药的混凝方法来达到较高SS去除率。以4#反应沉淀池作为对照,研究分析了3#反应沉淀池在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反应池内部不同取样参考点的混凝沉淀效果及规律,为水厂自动化运行积累了较为充分的数据基础。摸索并优化了3#混凝反应沉淀池排泥方式方法及其具体数据。优化后的3#反应沉淀池,出水SS显着降低,出水SS从优化前的181mg/L降低到优化后的100mg/L,去除率由51.6%上升至69.5%,达到较好的技改效果。
王博涛[6](2013)在《氧化褐煤制备及其对有机废水处理的工艺装备及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开发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褐煤吸附材料及水处理工艺为目的,采用低温空气氧化法制备了褐煤粉吸附材料,以亚甲基蓝为对象,研究了氧化褐煤对偶氮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采用滤网过滤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的方法对吸附液进行固液分离,并自行设计建设了褐煤吸附水处理的中试平台,对工艺装置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氧化处理后褐煤粉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是褐煤表面性质和孔隙结构变化及吸附性能增加的根本原因,褐煤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属于自发进行的放热化学吸附过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褐煤微粒的絮凝作用是电中和和架桥吸附的双重作用,最终的静态试验及中试动态试验结果表明,褐煤粉处理偶氮阳离子染料废水处理工艺是有效可行的。
陈静[7](2012)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腈纶废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自制等离子体反应器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对生化性能差、难降解、污染性极强的腈纶废水进行处理。以COD降解率、丙烯腈去除率及浊度去除率为技术指标,研究了放电参数、废水物化参数、反应器结构参数对腈纶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以COD降解率为技术指标,通过对均匀设计实验得到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了放电、废水物化因素对COD降解率影响的排序主次及关系,排序的主次依次为:放电电压、放电时间、放电电极直径、气隙间距、溶液pH值、曝入溶液中空气流量。放电电压、放电时间、放电电极直径均与COD降解率呈正线性关系;气隙间距、溶液pH值、曝入溶液中空气流量均与COD降解率呈负线性关系。以COD降解率、丙烯腈去除率、浊度去除率为技术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均匀设计实验中的六因素分别对COD降解率、丙烯腈、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理想的放电参数和废水物化参数。理想的放电参数为:放电电压35kV、放电时间40min、放电直径2.80mm;理想的废水物化参数为:废水初始pH=5.00、曝入空气流量5L/h、气隙间距1.0mm。研究了电极材料、阻挡放电介质材料、阻挡放电介质厚度、曝入气体种类及热交换对COD降解率、丙烯腈、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铜材为电极材料、有机玻璃为阻挡放电介质材料、阻挡放电介质厚度为2.0mm、空气为曝入气体、热交换为水浴的方式将有利于提高COD的降解率和丙烯腈、浊度的去除率。根据均匀设计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的结果,对自制的等离子反应器结构进行了改进。以三氯化铁、硫酸铁、硫酸铝和粉末活性炭为原料制备了絮凝剂,考察了絮凝剂协同等离子体处理腈纶废水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处理效果更佳。图47;表44;参考文献107
林齐[8](2011)在《工业综合废水深度处理与污水厂工艺升级改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综合废水的排放量也在日益增加,受其自身水质影响,工业综合废水具有高油、高粘渣、高悬浮物的特性,并存在着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又极难降解的问题,给污水厂的处理增加了难度,对受纳水体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着名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市的铁西区汇集了众多的重工业企业,其排放的包括制药、焦化和啤酒在内的污水具有典型的工业综合废水特质,由于较难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已对受纳水体浑河乃至其干流辽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本研究以沈阳铁西区某污水处理厂进水为原水,该水厂日处理水量40万吨,进水中40%为工业综合废水,以曝气生物滤池为主要处理工艺,出水基本符合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面临着紧迫的达标排放升级改造任务。根据水厂的实际情况,如要实现达标排放,一方面要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氨氮,另一方面要增加脱氮除磷功能。针对工业综合废水的特质,为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以及再生利用,设计了工业综合废水深度处理的全流程工艺,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单元处理试验研究,以及日处理水量2吨的中试研究。在预处理方面,使用混凝-气浮的工艺对工业综合废水中的油污、粘渣和悬浮物进行有效的去除,同时还能将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总磷予以去除。试验对混凝单元中使用的混凝剂进行了筛选,气浮单元采用加压溶气气浮方式,将污水中的杂质和混凝剂形成的残渣进行去除。为了提高难降解工业综合废水的可生化性,使其有助于后续的生物处理,在预处理阶段还进行了水解酸化试验研究,将工业综合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较易进行生化处理的小分子有机物。在二级处理方面,采用占地面积较小、出水水质稳定的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有效的对工业综合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进行去除。此外,试验还在生物滤池前段设置厌氧段,通过硝化液的回流实现曝气生物滤池的前置反硝化深度脱氮功能,该工艺充分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使出水的有机物和总氮浓度达标排放。综上,针对工业综合废水不易处理的问题,提出了化学除磷+气浮除油+水解酸化+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流程,即工业综合废水的深度处理全流程工艺,并通过中试研究对处理流程以及各个处理单元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使其出水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的要求。同时将全流程工艺应用于水厂的达标排放升级改造工程,提出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实施方案,为工业综合废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针对难降解、不易处理的工业综合废水,提出的化学除磷+气浮除油+水解酸化+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全流程工艺,以及污水处理厂全面的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对于我国各二级污水厂面临的达标排放升级改造工程具有普遍的推广和借鉴意义,为彻底解决工业综合废水对水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处理工艺。
朱兆亮[9](2010)在《气浮—好气滤池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污水厂出水面临由原来二级排放标准(GB/T18918-2002)升级为以回用为目的的一级A标准或城市再生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的问题,因此污水厂的处理工艺在二级生物处理基础上需要升级改造,增加深度处理单元或者重新在污水处理全流程上改进工艺。另外,污水中的微量有机物的危害和去除也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选择气浮和好气滤池技术,分别取代传统的沉淀和过滤技术,将气浮—好气滤池组合作为城市污水厂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通过试验研究了气浮和好气滤池单元技术的适宜运行参数,全面验证评价了气浮—好气滤池工艺在提高二级出水常规水质指标(色度、COD、氨氮、总磷、浊度、UV254、细菌总数等)和典型微量有机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去除效能。首先优化了气浮的前处理工艺:絮凝反应。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的絮凝操作参数:三级搅拌,搅拌强度50/30/20(S-1),反应时间20min;根据气浮对二级出水中的COD、TP、浊度等指标的处理效果,优选了聚合氯化铝(PAC)作为絮凝剂,在试验水质条件下,确定30mg/L作为最佳絮凝剂投加量。气泡粒径和释气量是气浮工艺的2个重要参数,而决定这2个参数大小的关键是气液混合泵溶气系统的溶气压力和回流比,实验确定的适宜参数是:溶气压力4.5kgf/cm2;回流比40%。好气滤池的挂膜启动采用先以小流量进水,然后逐渐增加进水流量到设计流量的自然挂膜法。在低COD、高氨氮二级出水水质条件下,20d后能得到处理效果稳定的硝化生物膜。好气滤池采用上向流不易发生气阻,同时能有效延长过滤周期,也能保证出水质量;试验确定了滤池的反冲洗以滤池水头损失增加到1m作为过滤周期的终点;反冲洗后滤池的恢复能力较强,在4h内就能恢复到滤池反冲洗前的处理状态。试验认为,好气滤池出水溶解氧为2mg/L即能保证溶解氧的充足。好气滤池的充氧方式采用曝气充氧和预充氧方式结合,曝气装置上部为曝气充氧状态,而下部设计为预充氧状态,采用上向流就能充分利用气浮出水中的饱和溶解氧作为好气滤池的下部预充氧。对于低浓度的二级出水,絮凝-气浮工艺和絮凝-沉淀工艺对水中的浊度、COD、UV254以及细菌总数指标都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出水水质均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低投加絮凝剂量的条件下,絮凝-气浮工艺对各指标的去除率高于絮凝-沉淀工艺。好气滤池与普通快滤池在去除二级出水中的COD、浊度等指标方面,都可以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但处理的原理不同,好气滤池除了物化作用外,更强调的是生物作用,而普通快滤池主要是物化作用。好气滤池对二级出水中氨氮指标去除率很高,而普通快滤池基本没有去除效果。试验证明,在二级排放标准的进水水质条件下,经过气浮-好气滤池深度处理工艺,水中的色度、COD、氨氮、总磷、浊度等指标均能达到城市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GB/T18918-2002)和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同时二级出水中UV254和细菌总数得到很好的去除。试验结果显示,工艺流程中气浮单元对有机物、浊度、总磷及UV254的去除起到关键作用,而后续的好气滤池单元主要降低了氨氮指标,对浊度、有机物指标的去除起到把关作用。试验发现,生活污水通过二级生物处理和气浮—好气滤池工艺后,DEHP的浓度很低,最低降到了1.3ug/L,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8ug/L的要求。通过对气浮和沉淀单元的比较,发现沉淀更有利于DEHP的去除,气浮过程中容易导致吸附在絮体颗粒上的DEHP重新回到水中,对DEHP的去除不利。在外投加DEHP的情况下,二级生物处理、絮凝—沉淀、絮凝—气浮、好气滤池等工艺对DEHP的去除都显示了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处理出水中DEHP的浓度仍然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因此,传统的二级生物处理和絮凝—气浮/沉淀—好气滤池工艺不适宜高浓度DEHP的去除。
陈东旭[10](2009)在《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液体聚合氯化铝(LPAC)混凝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矸石废料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固体污染源,煤矸石资源化一直是科研和工程界的难题。本课题以内蒙古维泰高岭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生产基地,采用煤矸石为原料,经酸溶二步法合成液体聚合氯化铝絮凝剂(LPAC),通过工艺优化基本解决了长期来认为酸溶二步法生产聚合氯化铝成本高工艺复杂的问题;同时以洗煤厂、火电厂、水务公司为性能试验基地,对于LPAC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和优化,达到了15000T的年生产能力,其工艺为回转窑焙烧,温度750-850℃,保温2h,然后在反应釜内经过高温加压酸溶,反应釜温度为120℃,盐酸浓度控制在14%左右,煤矸石粉:14%的HCl溶液质量比控制在1:2.2左右,保温2h,加入石灰石粉作为盐基度调节剂,将氧化铝浓度和盐基度控制在9%和40-60%之间,冷却至70℃以下后压滤去除固体不溶物质,将滤液进一步加热调理,控制其氧化铝在10%以上,盐基度在60%左右,即可包装进入成品仓库。通过性能小试,LPAC对于高浊度低透光率的洗煤废水,可以去掉其中的煤泥,达到回用洗煤要求。对于低、中、高浊度的黄河水样浊度去除小试试验中,LPAC对于高浊度黄河水样的浊度去除率可以达到91.5%,剩余浊度由77NTU降至6.55NTU,絮凝处理中等浊度黄河水样浊度去除率可以达到83.6%,剩余浊度由27.25NTU降至4.47NTU,絮凝处理低浊度黄河水样浊度去除率可以达到80%,剩余浊度由5.4NTU降至1.14NTU。LPAC性能明显优于在用的各种固体及酸溶一步法合成的液体PAC产品。通过生产性性能试验,LPAC对工业废水的絮凝处理浊度去除率可以达到90.6%,LPAC使用量(以Al2O3计)仅为固体PAC使用量的50%时,其剩余浊度由108NTU降至10.2NTU左右,满足服务用水和杂用水回用的要求,有效降低了残余铝对于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对于浊度为598NTU的高浊度黄河水,LPAC絮凝处理后出水浊度达到3NTU以下。对于低温(0.4-0.8℃)低浊(180NTU)和进水流量变化较大(920-2249t/h)的黄河水,LPAC处理后浊度由180NTU降至10NTU以下且保持出水浊度稳定,确定了LPAC加药量控制在20-40mg/L。通过X射线衍射对于LPAC进行分析可知,LPAC产品中含有Al13Cl15结构,在水处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煤矸石焙烧激活机理为:Al2O3·2SiO2·2H2O(高岭石)(?)Al2O3·2SiO2(偏高岭石)+2H2O3Al2O3·2SiO2(偏高岭石)(?)3Al2O3·2SiO2(莫来石)+4S1O2经过环境影响评价,LPAC的生产和销售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经过经济技术分析,LPAC的生产成本为496.99元/吨。LPAC对于黄河水的处理成本为0.0719元/吨,固体PAC处理成本为0.0969元/吨。以煤矸石为原料,经酸溶二步法生产的LPAC生产成本低,水处理出水效果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二、隔板式反应器制取聚合硫酸铁的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隔板式反应器制取聚合硫酸铁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新型动态膜的污水处理分离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关键问题 |
1.2 动态膜的优点与应用前景 |
1.3 新型动态膜的构成与基本特性 |
1.4 污水固液分离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活性污泥混凝沉降技术进展 |
1.4.2 DMBR过滤分离技术进展 |
1.5 研究基本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性 |
第二章 试验材料、装置设计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装置设计 |
2.1.1 原水与活性污泥 |
2.1.2 主要试验药剂 |
2.1.3 序批式混凝试验装置 |
2.1.4 新型动态膜实验装置 |
2.1.5 试验分析所需仪器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常规指标测试分析方法 |
2.2.2 混凝试验方法 |
2.2.3 活性污泥动态膜实验方法 |
2.2.4 动态膜污泥采集与特征分析方法 |
2.2.5 粒度分布(PSD)分析方法 |
2.2.6 污泥Zeta电位分析方法 |
2.2.7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分析方法 |
2.2.8 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与测定方法 |
2.2.9 液体通量分析方法 |
2.2.10 气体渗透性分析方法 |
2.2.11 污染物排放通量 |
第三章 污水厂出水提标改造混凝实验 |
3.1 二沉池出水水质特征 |
3.2 投加混凝剂分离特性 |
3.2.1 投加PAC |
3.2.2 投加PFC |
3.3 附加PAM强化分离特性 |
3.3.1 PAC附加PAM |
3.3.2 PFC附加PAM |
3.4 附加无机胶体成膜介质强化分离特性 |
3.4.1 PAC附加无机胶体成膜物质 |
3.4.2 PFC附加无机胶体成膜物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动态膜污水处理工艺实验 |
4.1 COD去除实验 |
4.2 TP去除实验 |
4.3 NH_4~+-N去除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DMBR污泥颗粒化与固液分离机理 |
5.1 污泥浓度促进生物氧化处理能力的机理 |
5.1.1 低浓度污泥 |
5.1.2 高浓度污泥 |
5.2 生物生长促进生物氧化处理能力的机理 |
5.2.1 混合液特征分析 |
5.2.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5.3 污泥颗粒促进吸附过滤能力的机理 |
5.3.1 Zeta电位与EPS的关系分析 |
5.3.2 污泥粒径与EPS的关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DMBR不锈钢网材料特征参数影响探讨 |
6.1 液体通量分析 |
6.2 气体渗透性分析 |
6.3 污染物排放通量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磁絮凝与吸附工艺预处理熟料造纸染色废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废水处理技术进展研究 |
1.2.2 絮凝沉淀工艺研究进展 |
1.2.3 吸附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用水 |
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水质检测 |
2.3.2 吸附等温式 |
2.3.3 吸附等温线 |
3 磁絮凝与吸附工艺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预处理影响因素研究 |
3.1 混凝剂的选择 |
3.1.1 不同混凝剂去除熟料造纸染色废水COD效果分析 |
3.1.2 不同混凝剂去除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浊度效果分析 |
3.2 PAC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的影响 |
3.2.1 PAC投加浓度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影响 |
3.2.2 沉淀时间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影响 |
3.3 PAM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影响 |
3.3.1 PAM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影响 |
3.3.2 沉淀时间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影响 |
3.4 磁性铁粉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影响 |
3.4.1 磁性铁粉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影响 |
3.4.2 沉淀时间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影响 |
3.5 活性炭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影响 |
3.5.1 活性炭投加浓度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影响 |
3.5.2 活性炭吸附等温线 |
3.5.3 沉淀时间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影响 |
3.6 硅藻土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影响 |
3.6.1 硅藻土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影响 |
3.6.2 沉淀时间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水质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磁絮凝与吸附法对熟料造纸染色废水预处理的最佳条件 |
4.1 投加顺序对试验原水水质影响 |
4.2 正交试验 |
4.3 平行试验 |
4.4 可行性分析 |
4.4.1 技术可行性分析 |
4.4.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处理皮革喷涂废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皮革喷涂废水介绍 |
1.2.1 喷涂废水的来源 |
1.2.2 喷涂废水的特点 |
1.2.3 喷涂废水的危害 |
1.3 喷涂废水处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皮革喷涂废水混凝剂筛选试验 |
2.1 处理水质 |
2.1.1 试验用水水质 |
2.1.2 主要分析指标及分析方法 |
2.2 混凝试验概况 |
2.3 单因素试验 |
2.3.1 混凝剂种类 |
2.3.2 混凝剂投加量 |
2.3.3 搅拌强度 |
2.3.4 反应时间 |
2.3.5 静沉时间 |
2.3.6 pH值 |
2.4 正交试验 |
2.4.1 因素水平的确定 |
2.4.2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皮革喷涂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
3.1 工艺流程与试验装置 |
3.1.1 工艺流程 |
3.1.2 试验装置 |
3.1.3 试验填料 |
3.2 反应器启动 |
3.2.1 水解酸化反应器挂膜期间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3.2.2 接触氧化反应器挂膜期间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3.2.3 启动过程分析 |
3.3 系统运行分析 |
3.3.1 HRT对系统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3.3.2 DO对系统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3.3.3 进水负荷对系统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3.3.4 温度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皮革喷涂废水处理工程建设与调试运行 |
4.1 工程概况及处理标准 |
4.2 处理工艺及说明 |
4.2.1 工艺流程 |
4.2.2 工艺说明 |
4.2.3 主要构筑物、工艺参数及配套设备 |
4.3 低温启动调试情况 |
4.3.1 低温启动及调试过程 |
4.3.2 工程处理效果 |
4.4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庆大霉素废水综合处理及其菌渣重新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抗生素废水简介 |
1.2.1 抗生素废水来源 |
1.2.2 抗生素废水水质特征 |
1.3 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研究与现状 |
1.3.1 抗生素废水物化处理工艺 |
1.3.2 抗生素废水生物处理工艺 |
1.3.3 其他处理方法 |
1.4 庆大霉素废水的研究与现状 |
1.4.1 庆大霉素简介 |
1.4.2 庆大霉素废水水质特征 |
1.4.3 庆大霉素废水的研究与现状 |
1.5 抗生素菌渣的研究与现状 |
1.5.1 抗生素菌渣的来源及特征 |
1.5.2 抗生素菌渣处理的研究与现状 |
1.6 絮凝—介质挡放电等离子体—光催化组合技术 |
1.6.1 絮凝剂的种类 |
1.6.2 壳聚糖 |
1.6.3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
1.6.4 光催化技术 |
1.6.4.1 光催化简介 |
1.6.4.2 TiO_2光催化机理 |
1.6.4.3 TiO_2光催化技术的研究与现状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壳聚糖絮凝庆大霉素废水试验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试验水样 |
2.2.2 实验试剂和药品 |
2.2.3 实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悬浮物(SS)的测定 |
2.3.1.1 滤膜准备 |
2.3.1.2 SS测定过程 |
2.3.1.3 计算 SS |
2.3.2 化学需氧量(CODC_(Cr))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试验参数对壳聚糖絮凝庆大霉素废水的影响 |
2.4.2 壳聚糖絮凝庆大霉素废水多因素最佳条件参数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介质阻挡放电—光催化技术处理庆大霉素废水试验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试验水样 |
3.2.2 实验试剂和药品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装置 |
3.3.1 介质挡放电反应器的设计制作 |
3.4 实验方法 |
3.4.1 介质挡放电—光催化处理次级废水流程图 |
3.4.2 SS的测定 |
3.4.3 CODC_(Cr),测定 |
3.4.4 光催化剂固定化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不同参数对介质挡放电—光催化处理次级废水的影响 |
3.5.2 介质挡放电—光催化体处理次级废水多因素最佳条件参数的确定 |
3.5.3 废水的初始浓度对介质挡放电—光催化处理效果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庆大霉素菌渣重新利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室药品及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庆大霉素菌渣配比的日粮对小白鼠体重的影响 |
4.3.2 庆大霉素菌渣添加剂对小白鼠生长的影响 |
4.3.3 小白鼠体内庆大霉素残余的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大庆南区污水处理厂反应沉淀池技术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城市污水处理及技术 |
1.1.1 城市污水 |
1.1.2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
1.1.3 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
1.1.4 水处理中的混凝沉淀技术 |
1.2 大庆南区污水处理厂现状分析 |
1.2.1 大庆南区污水处理厂简介 |
1.2.2 大庆南区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
1.2.3 大庆南区污水处理厂反应沉淀池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凝剂的筛选及反应沉淀池改造 |
2.1 混凝剂筛选 |
2.1.1 三氯化铁的污水混凝效果 |
2.1.2 聚合铝铁的污水混凝效果 |
2.1.3 三氯化铁与聚合铝铁混凝效果对比研究 |
2.2 3#反应池的改造 |
第3章 混凝沉淀池技术改造及运行优化 |
3.1 混凝剂不同投加方式混凝效果对比研究 |
3.2 不同水力负荷混凝反应池内混凝状况评估 |
3.2.1 取样点的计算确定 |
3.2.2 混凝反应池内各取样观察点 SS 去除效果 |
3.3 反应沉淀池排泥时间的研究 |
3.4 混凝沉淀池改后前后运行效果 |
3.4.1 工艺优化前后出水水质 SS 比对 |
3.4.2 实验前后网格堵塞的变化 |
3.4.3 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
3.5 技改后仍然存在的问题 |
3.5.1 水温的波动的影响 |
3.5.2 沉淀池出水堰漏水 |
3.5.3 污水处理成本高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氧化褐煤制备及其对有机废水处理的工艺装备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褐煤及其资源化利用 |
1.1.1 褐煤的组成和性质 |
1.1.2 褐煤利用技术 |
1.1.3 褐煤表面改性技术 |
1.1.4 褐煤吸附材料及研究进展 |
1.2 有机废水污染现状 |
1.2.1 有机废水的来源和危害 |
1.2.2 有机废水有机物的分类和性质 |
1.3 印染废水概述 |
1.3.1 印染废水的来源和组成 |
1.3.2 印染废水的性质特点 |
1.3.3 印染废水的危害 |
1.4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和工艺 |
1.4.1 印染废水的生物化学法处理 |
1.4.2 印染废水的化学法处理 |
1.4.3 印染废水的物理化学法处理 |
1.5 吸附法处理印染废水 |
1.5.1 吸附材料的性质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1.5.2 常见印染废水吸附处理材料 |
1.6 课题的提出 |
1.6.1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对比 |
1.6.2 课题的提出 |
1.6.3 技术路线 |
2 褐煤吸附材料的低温氧化改性研究 |
2.1 超细褐煤粉的制备 |
2.1.1 褐煤的性质及预处理 |
2.1.2 工业化制备褐煤粉 |
2.1.3 超细粉煤的激光粒度分析 |
2.2 褐煤在空气气氛下的氧化过程分析 |
2.2.1 超细褐煤粉的低温氧化实验 |
2.2.2 褐煤在空气气氛中的热氧化过程 |
2.3 褐煤低温氧化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2.3.1 褐煤低温氧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
2.3.2 褐煤低温氧化过程的动力学计算 |
2.4 褐煤含氧官能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2.4.1 Boehm化学滴定法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2.5 褐煤低温氧化改性后表面性质的变化 |
2.5.1 褐煤低温氧化改性后润湿性能的变化 |
2.5.2 褐煤低温氧化改性后表面电性的变化 |
2.6 褐煤低温氧化改性后孔隙结构的变化 |
2.7 褐煤低温氧化机理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褐煤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 |
3.1 吸附标准工作曲线 |
3.2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3.3 褐煤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4.1 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2 吸附动力学分析 |
3.5 吸附热力学研究 |
3.5.1 吸附等温线分析 |
3.5.2 吸附热力学分析 |
3.5.3 吸附热力学参数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褐煤吸附后混合液固液分离工艺研究 |
4.1 褐煤吸附混合液固液分离方法的选择 |
4.2 褐煤吸附混合液的过滤试验研究 |
4.2.1 褐煤吸附混合液的过滤 |
4.2.2 褐煤吸附过滤液的性质 |
4.3 褐煤吸附过滤液的絮凝试验研究 |
4.3.1 絮凝剂的确定 |
4.3.2 不同类型PAM的絮凝性能对比研究 |
4.3.3 不同阳离子度CPAM的絮凝性能对比研究 |
4.3.4 CPAM对煤粒表面电性的影响研究 |
4.3.5 CPAM对煤粒润湿性能的影响研究 |
4.4 吸附及絮凝过程中褐煤微粒间作用势能分析 |
4.4.1 褐煤颗粒间相互作用能的理论计算 |
4.4.2 亚甲基蓝吸附及CPAM絮凝对褐煤微粒双电层及总势能的影响分析 |
4.5 CPAM絮凝褐煤颗粒的作用过程说明 |
4.6 本章小结 |
5 褐煤处理印染废水水处理技术中试平台的研制 |
5.1 中试平台的工艺流程设计 |
5.2 连续定量添加褐煤系统研制 |
5.3 机械搅拌煤水混合系统研制 |
5.3.1 氧化过程对褐煤悬浮分散性能的影响研究 |
5.3.2 煤水混合机械搅拌槽的设计 |
5.3.3 搅拌槽中褐煤的悬浮分散性研究 |
5.4 定量加药配液系统研制 |
5.5 接触吸附反应系统研制 |
5.6 机械网带过滤系统研制 |
5.7 机械搅拌絮凝系统研制 |
5.7.1 定量加药及混合器的设计 |
5.7.2 絮凝反应器的设计 |
5.8 斜板沉淀分离系统研制 |
5.9 本章小结 |
6 褐煤吸附水处理中试平台的运行及试验研究 |
6.1 中试平台的启动和操作步骤 |
6.2 不同试验条件对中试工艺参数及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
6.2.1 絮凝剂用量对中试工艺参数及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
6.2.2 絮凝搅拌速度对中试工艺参数及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
6.2.3 褐煤用量对中试工艺参数及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
6.2.4 水力冲击负荷对中试工艺参数及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
6.2.5 有机冲击负荷对中试工艺参数及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
6.3 中试平台工艺装备的改进和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腈纶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水资源现状 |
1.1.2 腈纶废水概述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水处理技术 |
1.2.1 常规水处理技术 |
1.2.2 新型水处理技术 |
1.3 等离子体技术 |
1.3.1 等离子体定义 |
1.3.2 等离子体分类与产生 |
1.3.3 等离子体反应过程与机理 |
1.3.4 等离子体技术在废水中的应用 |
1.4 腈纶废水处理现状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2.1.1 实验样品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装置 |
2.3.1 自制等离子体反应器 |
2.3.2 实验装置流程图 |
2.4 实验技术指标 |
2.4.1 COD测定 |
2.4.2 丙烯腈测定 |
2.4.3 浊度的测定 |
2.5 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案 |
2.5.1 实验原理 |
2.5.2 实验方案 |
3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3.1 均匀设计实验 |
3.2 单因素实验 |
3.2.1 放电电压对腈纶废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
3.2.2 放电时间对腈纶废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
3.2.3 电极直径对腈纶废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
3.2.4 溶液初始pH值对腈纶废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
3.2.5 空气流量对腈纶废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
3.2.6 气隙间距对腈纶废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
3.3.7 其他因素对腈纶废水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
3.3 板-板式反应器与针-板式反应器对比实验 |
3.4 配方实验 |
3.5 自制絮凝剂协同等离子体处理实验 |
3.6 絮凝剂协同等离子体处理腈纶废水紫外扫描图谱 |
4 结论与研究展望 |
4.1 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工业综合废水深度处理与污水厂工艺升级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业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
1.2.2 我国工业废水污染与治理现状 |
1.2.3 国外工业废水处理的典型模式 |
1.2.4 工业综合废水特征 |
1.2.5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
1.3 研究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1.3.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的研究目的 |
1.3.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沈阳仙女河污水处理厂介绍 |
2.1 地理位置 |
2.1.1 所处区域 |
2.1.2 受纳水体 |
2.2 水厂概况 |
2.2.1 进出水概况 |
2.2.2 工艺介绍 |
2.3 问题诊断 |
2.3.1 存在问题 |
2.3.2 解决方案 |
2.3.3 处理流程的确定 |
第3章 工业综合废水单元处理研究 |
3.1 强化化学除磷单元研究 |
3.1.1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3.1.2 混凝剂的筛选 |
3.1.3 投药量和搅拌时间的确定 |
3.2 高效气浮除油单元研究 |
3.2.1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3.2.2 溶气压力与回流比的影响 |
3.3 水解酸化预处理单元研究 |
3.3.1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3.3.2 HRT 的影响 |
3.4 A/O 深度脱氮单元研究 |
3.4.1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3.4.2 HRT 与回流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业综合废水深度处理全流程中试研究 |
4.1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4.1.1 中试试验装置 |
4.1.2 试验方法 |
4.2 中试装置生物启动 |
4.2.1 A/O 脱氮生物启动研究 |
4.2.2 水解酸化生物启动研究 |
4.3 全流程工艺参数优化 |
4.3.1 混凝预处理试验研究 |
4.3.2 气浮预处理试验研究 |
4.3.3 水解酸化预处理试验研究 |
4.3.4 A/O 脱氮深度处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仙女河污水厂升级改造研究 |
5.1 深度脱氮试验研究 |
5.1.1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5.1.2 工艺参数优化 |
5.1.3 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5.1.4 深度脱氮试验小结 |
5.2 强化除磷试验研究 |
5.2.1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5.2.2 工艺参数优化 |
5.3 升级改造工艺路线制定 |
5.4 污水厂构筑物设计 |
5.4.1 设计规模及进出水水质 |
5.4.2 单元构筑物设计 |
5.5 改造工程进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9)气浮—好气滤池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国内外污水处理设施与再生利用概况 |
1.1.2 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概述 |
1.2 气浮净水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气浮技术的发展概况 |
1.2.2 溶气气浮新工艺 |
1.2.3 溶气气浮工艺影响因素 |
1.3 好气滤池技术研究现状 |
1.4 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的研究现状 |
1.5 气浮—好气滤池工艺的提出 |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2章 试验设计和试验方法 |
2.1 试验装置设计 |
2.1.1 装置设计和组装 |
2.1.2 主要试验装置 |
2.2 试验用水水质及特点 |
2.3 试验安排 |
2.4 试验测试项目和方法 |
第3章 气浮单元优化运行参数试验 |
3.1 SBR 反应器的启动 |
3.2 絮凝工况 |
3.2.1 絮凝剂的筛选和投加量 |
3.2.2 絮凝反应G 值和GT 值 |
3.2.3 pH 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3.3 气浮工况 |
3.3.1 气浮装置 |
3.3.2 溶气系统气泡直径和释气量的测定 |
3.3.3 气液混合泵溶气压力与回流比对气浮效果的影响 |
3.3.4 溶气方式(全溶气、部分溶气、回流溶气)对气浮效果的影响 |
3.4 气浮单元深度处理二级出水影响因素研究 |
3.4.1 有机负荷对气浮单元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2 水力负荷对气浮单元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3 出水条件对气浮单元运行效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好气滤池单元优化运行参数试验 |
4.1 好气滤池的挂膜启动 |
4.2 好气滤池运行参数探讨 |
4.2.1 好气滤池的过滤方向 |
4.2.2 滤料的填充厚度 |
4.2.3 气水比 |
4.2.4 滤速(水力负荷) |
4.3 好气滤池深度处理二级出水影响因素研究 |
4.3.1 供氧量对好气滤池生物作用的影响 |
4.3.2 反冲洗对好气滤池净化效能的影响 |
4.3.3 pH 对好气滤池净化效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浮-好气滤池工艺提高二级出水常规水质指标试验 |
5.1 气浮和沉淀单元技术的对比 |
5.1.1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对比 |
5.1.2 浊度和TP 的去除效果对比 |
5.1.3 细菌学指标的去除效果对比 |
5.2 好气滤池与普通快滤池单元技术的对比 |
5.2.1 COD 的去除效果对比 |
5.2.2 氨氮的去除效果对比 |
5.2.3 浊度的去除效果对比 |
5.3 气浮—好气滤池工艺提高常规水质指标试验结果 |
5.3.1 工艺流程运行模式 |
5.3.2 COD 去除效果 |
5.3.3 色度去除效果 |
5.3.4 UV_(254)去除效果 |
5.3.5 浊度去除效果 |
5.3.6 细菌总数去除效果 |
5.3.7 氨氮去除效果 |
5.3.8 总磷去除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气浮—好气滤池工艺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去除效能 |
6.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6.1.1 实验试剂 |
6.1.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6.1.3 实验溶液的制备 |
6.2 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 |
6.2.1 样品前处理方法选择 |
6.2.2 影响固相萃取的因素 |
6.2.3 固相萃取水样的步骤 |
6.3 分析方法的确立 |
6.3.1 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 |
6.3.2 分析质量控制 |
6.3.3 DEHP 标准曲线的测定 |
6.4 气浮—好气滤池工艺去除DEHP 效能 |
6.4.1 二级生物处理对DEHP 的去除效能 |
6.4.2 絮凝—沉淀工艺对DEHP 的去除效能 |
6.4.3 絮凝—气浮工艺对DEHP 的去除效能 |
6.4.4 好气滤池对DEHP 的去除效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液体聚合氯化铝(LPAC)混凝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背景 |
1.2 铝系混凝剂沿革及研究现状 |
1.2.1 铝系混凝剂的沿革 |
1.2.1.1 低分子铝系混凝剂 |
1.2.1.2 高分子铝系混凝剂 |
1.2.1.3 复合高分子铝系混凝剂 |
1.2.2 混凝剂理论研究现状 |
1.2.2.1 Al-Ferron分光光度法 |
1.2.2.2 核磁共振波谱 |
1.2.2.3 光散射技术 |
1.2.2.4 Zeta电位研究 |
1.2.2.5 异向絮凝理论 |
1.2.2.6 同向絮凝理论 |
1.2.3 混凝工艺和设备研究进展 |
1.2.3.1 混凝剂的投加设备 |
1.2.3.2 混合设备 |
1.2.3.3 混凝反应设备 |
1.2.3.4 一体式混凝反应器 |
1.2.3.5 混凝-絮凝智能化控制系统 |
1.3 煤矸石利用现状 |
1.3.1 煤矸石的类型及矿物组成 |
1.3.2 煤矸石的化学组成 |
1.3.3 煤矸石的锻烧性质 |
1.3.4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现状 |
1.4 研究液体聚合氯化铝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1.4.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LPAC的合成及工艺改进 |
2.1 传统工艺流程简述 |
2.1.1 酸溶-步法 |
2.1.1.1 以金属铝单质为原料 |
2.1.1.2 以铝盐化合物为原料 |
2.1.1.3 以氢氧化铝为原料 |
2.1.2 凝胶法 |
2.1.2.1 以结晶氢氧化铝为原料 |
2.1.2.2 以硫酸铝为原料 |
2.1.3 氢氧化铝酸溶二步法 |
2.1.4 电法 |
2.1.4.1 电渗析法 |
2.1.4.2 原电池法 |
2.1.5 以含铝矿石为原料 |
2.1.5.1 以铝土矿、粘土矿为原料 |
2.1.5.2 以煤矸石为原料 |
2.1.6 PAC生产工艺的改进 |
2.1.6.1 PAC产品中有害杂质的去除 |
2.1.6.2 盐基度的调节 |
2.1.6.3 不溶物加速沉降剂 |
2.1.6.4 添加稳定剂、增效剂 |
2.2 本方法合成LPAC工艺 |
2.2.1 原料及设备 |
2.2.1.1 主要设备 |
2.2.1.2 主要原材料 |
2.2.2 工艺流程 |
2.2.3 焙烧系统 |
2.2.3.1 焙烧后煤矸石粉的成分分析 |
2.2.3.2 煤矸石粉烧失量分析 |
2.2.3.3 回转窑煅烧区温度与Al_2O_3溶出的关系 |
2.2.4 酸溶系统 |
2.2.4.1 加入盐酸的量对于Al_2O_3溶出的影响 |
2.2.4.2 加入盐酸的量对于对于盐基度的影响 |
2.2.5 盐基度调解系统 |
2.2.6 压滤系统 |
2.2.7 浓缩系统 |
2.2.8 成品化验入库 |
2.3 工艺改进及优化 |
2.3.1 工艺改进方法 |
2.3.2 工艺改进结果及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PAC的净水性能现场小试及中试 |
3.1 现场小试 |
3.1.1 对于高浓度煤泥废水絮凝处理 |
3.1.1.1 洗煤废水的产生 |
3.1.1.2 洗煤废水的危害 |
3.1.1.3 模拟洗煤废水实验 |
3.1.1.4 洗煤废水现场处理小试 |
3.1.2 对于中等浊度水样现场小试 |
3.1.3 对于低浊度水样现场小试 |
3.1.4 混凝剂投加对于水样pH和浊度变化的影响 |
3.1.4.1 投药量对于浊度变化的影响 |
3.1.4.2 投药量变化对于水样pH变化的影响 |
3.2 现场中试和生产性试验 |
3.2.1 对于分离式絮凝反应器中试研究 |
3.2.2 对于一体式净水器絮凝工艺研究 |
3.2.3 对于水处理构筑物絮凝工艺的中试研究 |
3.2.4 对于低温低浊水中试效果 |
3.2.4.1 低温低浊水的特点 |
3.2.4.2 低浊水目前处理方法 |
3.2.4.3 试验方法及构筑物 |
3.2.4.4 试验结果及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观形态的表征和机理研究 |
4.1 LPAC的X射线衍射(XRD)表征 |
4.2 Al_2O_3溶出机理研究 |
4.2.1 不同温度下焙烧的煤矸石粉X射线衍射分析 |
4.2.2 不同焙烧时间下的煤矸石粉X射线衍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影响及经济技术研究 |
5.1 环境影响研究 |
5.1.1 工程概况 |
5.1.2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及物料平衡 |
5.1.3 污染源因素分析 |
5.1.4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与评价 |
5.1.4.1 环境空气现状现状监测 |
5.1.4.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
5.1.5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
5.1.5.1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 |
5.1.5.2 环境噪声质量现状评价 |
5.1.6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 |
5.1.6.1 预测内容和方法 |
5.1.6.2 大气影响预测 |
5.1.7 废水的影响分析 |
5.1.8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
5.1.9 环境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 |
5.1.9.1 主要噪声源声学参数及预测模式 |
5.1.9.2 噪声影响预测结果 |
5.1.10 污染防治对策 |
5.1.10.1 废气污染防治对策 |
5.1.10.2 烟尘的污染防治对策 |
5.1.10.3 废水污染防治对策 |
5.1.10.4 固体废弃物防治对策 |
5.1.10.5 噪声防治对策 |
5.1.11 清洁生产分析 |
5.1.11.1 原材料使用及能源利用 |
5.1.11.2 生产工艺过程的先进性和清洁性 |
5.1.11.3 主要产品的清洁性分析 |
5.2 经济技术研究 |
5.2.1 生产成本分析 |
5.2.1.1 基建设备投资 |
5.2.1.2 运行维护及生产成本 |
5.2.2 制水成本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5.3.1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
5.3.2 经济技术分析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四、隔板式反应器制取聚合硫酸铁的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新型动态膜的污水处理分离过程研究[D]. 裴棋棋.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2]磁絮凝与吸附工艺预处理熟料造纸染色废水试验研究[D]. 王倩倩.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3]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处理皮革喷涂废水试验研究[D]. 王政然.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2)
- [4]庆大霉素废水综合处理及其菌渣重新利用的研究[D]. 谷文硕. 福州大学, 2013(09)
- [5]大庆南区污水处理厂反应沉淀池技术改造研究[D]. 王成杰. 吉林大学, 2013(08)
- [6]氧化褐煤制备及其对有机废水处理的工艺装备及试验研究[D]. 王博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07)
- [7]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腈纶废水的研究[D]. 陈静. 安徽理工大学, 2012(12)
- [8]工业综合废水深度处理与污水厂工艺升级改造研究[D]. 林齐. 北京工业大学, 2011(09)
- [9]气浮—好气滤池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D]. 朱兆亮. 北京工业大学, 2010(09)
- [10]以煤矸石为原料制备液体聚合氯化铝(LPAC)混凝剂研究[D]. 陈东旭. 内蒙古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