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舶火灾的预防与扑救(论文文献综述)
游军伟[1](2021)在《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船舶是一个特殊的生产单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流动场所,船舶火灾是威胁船舶安全的各类事故中最常发生、最致命的一种。本文以"中华富强"轮的失火救助为警示,结合船舶火灾特点,船舶火灾的预防和控制,建议加强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的发生。
张勇亮[2](2020)在《船舶机舱火灾风险等级评价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船舶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舶正向着自动化和无人化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导致船舶发生火灾的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而机舱作为船舶动力的源泉,是整个船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设备繁多,管路交杂,空间多封闭狭小且温度较高,可燃易燃物品数目多等原因,所以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较大,一旦发生机舱火灾事故将会产生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因此对机舱火灾进行风险评价和仿真模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课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发生船舶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统计、归纳和总结。然后根据船舶火灾风险评价的研究近况并通过比较各种风险评价方法的优劣,最终确定了本文采用因果分析法即画取鱼骨刺图来确定船舶机舱中火灾风险的评价因素,从而建立出船舶机舱火灾危险综合评价体系模型;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指标权重,邀请十位船舶火灾安全方面的专家各自分别确定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然后根据专家判断矩阵数据,对各判断矩阵各要素求均值,得到均值判断矩阵后,计算出排序权重;设定了五个火灾安全评价等级和对应的分数,再对四十位船舶安全方面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机舱火灾的风险等级进行计算,从而算出风险等级分数并确定船舶机舱的火灾风险等级。第二部分主要是进行火灾数值仿真模拟,以某大西洋集装箱船分油机间为例,首先利用pyrosim软件进行物理模型的搭建并且进行各参数设定,并据此进行火灾的数值仿真,最后通过之前设定的各参数做出火灾各阶段对应的状态分析图,并对分油机间的整个火灾过程进行推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是在unity3D下实现分油机间的三维场景可视化、火焰粒子和烟气粒子可视化以及仿真数据可视化。利用3DMAX建立基于分油机间的场景模型,对模型渲染加工后得到的高精模型导入到unity3D中,在该引擎下实现一定交互并且制作火焰和烟气例子特效以达到火灾的真实动态效果,并且将数值仿真得出的火灾数据动态的实时的显示出来。
黄文伟[3](2020)在《船舶火灾的特点及扑救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作为一种最常见的运输工具,其运输安全性至关重要,而船舶防火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船舶的火灾特点进行阐述,分析得出了船舶火灾扑救对策,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以使损失降至最低。
李景山[4](2020)在《船舶消防演习检查指导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我国经济进入新时期,船舶消防作为航运安全重要一环的作用愈加突出。针对民警在船舶消防检查中的实际情况,指出船舶消防演习存在的问题,结合港口国监督对船舶消防检查的内容、演习评估方式,通过深入思考,设计了船舶消防演习的通用程序,规范了演习内容,以期顺利通过港口国监督,提高我国船员船舶消防技能,减少船舶火灾损失。
肖继尧[5](2019)在《基于TRIZ的在建VLEC防火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美国页岩油气开采量逐年攀升,副产物乙烷的供应量不断增大的背景,诞生了一种用于运输乙烷的新型液化气体运输船——超大型液化乙烷运输船(Very Large Ethane Carrier,VLEC)。近年来,国内各大造船厂陆续接到了大量的VLEC的建造订单,然而相关的建造经验却比较欠缺,尤其在针对VLEC建造过程中的防火措施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RIZ理论)是最为着名的一个创新设计理论,它拥有一整套非常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许多比较实用的解决创新问题的方法。多年以来,TRIZ理论在工程、技术以及其他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指导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方面十分有效。本文通过对液化气体船建造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分析,采用TRIZ理论的分析方法找出了引起在建VLEC项目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然后将这些原因转化为TRIZ的标准问题模型,运用相应的物-场模型分析工具得出标准解。在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研究并总结出了应用在VLEC建造过程中的各种防火措施。之后,在对水喷淋防火措施的研究过程中,本文进一步运用TRIZ理论解决物理矛盾的方法对水喷淋工装进行了创新设计,解决了工装无法吊装、不能焊接固定、施工空间有限、人员操作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最后运用FDS(Fire Dynamic Simulator)软件对火源位于液罐顶部、中部及底部位置发生火灾时,无喷淋设施和有喷淋设施作用下的火灾事故及火势蔓延情况进行了仿真模拟,直观地反映出喷淋覆盖范围与火灾发生位置对火灾危害的影响,即当火源位置处于液罐顶部喷淋覆盖范围内时,该方案可以有效控制火灾的发生,同时烟气浓度增加速度缓慢;当火源位置处于液罐中部喷淋范围边缘时,该方案可以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不会继续扩大,但烟气浓度上升较快;而当火源位置处于液罐底部喷淋范围以外时,该方案对火灾的控制作用有限,且烟气浓度迅速上升。该火灾仿真模拟不仅验证了水喷淋工装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而且提出了针对VLEC建造过程中需要重点管控液罐底部的火灾隐患排查;采用大角度喷嘴增大水喷淋面积;对喷淋盲区采取多重防火措施等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可以作为未来VLEC、VLGC、LEG、LPG等液化气体运输船建造过程中开展防火措施研究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参考。
刘慧英,江炎[6](2019)在《不朽的丰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交通港航公安系统水上消防队伍的诞生和发展始终呼应着党和人民的召唤,服务和服从于中国交通港航经济发展、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成为了队伍建设的灵魂,"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是他们学习、训练、灭火战斗中的追求与实践,他们用拼搏、热血和生
曹阳[7](2019)在《长江干线船舶火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对长江干线近3年来船舶火灾的从成因、船舶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为因素是引发船舶火灾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引发的船舶火灾占总数的97.34%。在各种类型的船舶中,货船发生火灾的次数最多,占53.33%。根据船舶火灾成因分析,提出预防船舶火灾的相关对策建议,为我国长江干线船舶火灾预防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
夏晓东[8](2018)在《浅析部分船舶火灾事故原因及施救对策》文中指出0引言船舶是一个特殊的生产单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流动场所,由于"内部空间狭小、设备集中、环境复杂、起火源多、火势蔓延速度快、人员疏散不便",一旦发生火灾,扑救难度较大,实施逃生和消防救援比较困难,将直接威胁人命和财产安全,势必造成巨大损失。在我们进行船舶消防灭火战术及经验探讨之前,先利用一定篇幅尽量详实介绍一下船舶种类。1船舶种类介绍1.1根据需要按不同要求进行划分1)按航区划分:可将船舶分为极区船、远洋
宫玉广,曹铮[9](2018)在《大型集装箱船的消防安全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目前大型集装箱船的快速发展趋势,近年来多起集装箱船火灾造成的巨大损失,分析大型集装箱船的消防安全问题,诸如集装箱防火特性、船上集装箱积载及货物、船舶消防设备与设施、船员消防应急能力等,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郝常华[10](2018)在《船舶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与扑救技战术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火灾因其燃烧地域复杂、人员疏散与控制处置难度大、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系统分析了船舶火灾的类型及特点,并针对救援工作提出了"先救人,后灭火""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的战术原则,以期对提升消防部队处置船舶火灾的技战术水平有所裨益。
二、船舶火灾的预防与扑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船舶火灾的预防与扑救(论文提纲范文)
(1)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事故经过简述及“中华富强”轮概况 |
2 事故损失及原因简析 |
3 船舶火灾特点 |
3.1 火源和可燃物质多 |
3.2 热传导性强,火势蔓延迅速 |
3.3 扑救难度大,求助外界支援困难 |
3.4 火灾险情隐蔽,造成危害损失大 |
4 船舶火灾的预防控制 |
4.1 严格管理,加强船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船员预防和控制船舶火灾的自觉性 |
4.2 严格督查,有效开展船舶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 |
4.3 严格演练,加强应急应变措施的训练和演习,建立技术上和管理上的船舶防火灭火保障措施 |
5 结语 |
(2)船舶机舱火灾风险等级评价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船舶机舱火灾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船舶机舱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1 建立火灾风险指标体系的原则 |
2.2 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
2.2.1 常用风险评估方法分析 |
2.2.2 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
2.3 本章小结 |
3 船舶机舱火灾风险等级评价 |
3.1 船舶机舱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分析 |
3.2 建立船舶机舱火灾风险三级评价指标及权重计算 |
3.2.1 构造船舶机舱火灾风险三级评价指标 |
3.2.2 船舶机舱火灾风险指标权重的计算 |
3.3 船舶机舱火灾风险指标因素的模糊综合评价 |
3.4 船舶机舱火灾危险区域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4 船舶机舱火灾数值仿真模拟研究 |
4.1 火灾数值模拟技术 |
4.1.1 火灾数值模拟方法 |
4.1.2 火灾数值模拟分类 |
4.2 火灾数学模型 |
4.2.1 守恒方程组 |
4.2.2 燃烧模型 |
4.2.3 辐射模型 |
4.3 机舱案例实体建模 |
4.3.1 网格划分 |
4.3.2 火源设定和边界条件 |
4.3.3 危险判断标准 |
4.3.4 危险测点的标准 |
4.4 船舶分油机间火灾模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虚拟三维可视化的研究 |
5.1 虚拟系统的总体设计 |
5.1.1 虚拟现实系统介绍 |
5.1.2 系统开发工具和开发流程 |
5.2 虚拟船舶分油机间系统的搭建 |
5.3 船舶分油机间虚拟现实关键技术的设计和实现 |
5.3.1 第一人称场景漫游的实现 |
5.3.2 碰撞检测技术与三维拾取交互 |
5.4 船舶分油机的火灾特效和数据可视化 |
5.4.1 基于粒子系统的火灾特效 |
5.4.2 仿真数据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集结后的专家判断矩阵 |
附录B 专家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船舶消防演习检查指导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船舶消防演习的基本要求 |
2 船舶消防演习存在的问题和国外检查情况 |
2.1 船舶演习存在的问题 |
2.2 国外消防演习检查 |
2.2.1 消防演习初始检查 |
2.2.2 消防演习评估 |
3 船舶消防演习程序 |
3.1 消防演习组织机构 |
3.2 消防演习通用程序 |
1)发现火情。 |
2)发出警报。 |
3)全面展开。 |
4)灭火。 |
5)恢复。 |
6)讲评。 |
4 船舶消防演习内容 |
4.1 船舶消防演习着火部位指导 |
4.2 机舱消防演习计划 |
5 船舶消防演习注意事项 |
1)船舶消防设备良好,指挥员负责。 |
2)船舶消防演习设计合理,讲解到位。 |
3)认真观察,重视点评。 |
(5)基于TRIZ的在建VLEC防火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VLEC船型特点及建造过程 |
1.1.1 VLEC船型的诞生背景 |
1.1.2 VLEC船型的特点 |
1.1.3 VLEC总体建造流程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已发生火灾事故及原因 |
1.2.2 在建VLEC项目火灾风险 |
1.2.3 在建VLEC防火措施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TRIZ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在建船舶防火措施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 |
2 基于TRIZ理论的防火措施研究 |
2.1 TRIZ理论简介 |
2.1.1 TRIZ的涵义 |
2.1.2 TRIZ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内容 |
2.1.3 TRIZ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一般方法 |
2.2 运用TRIZ解决问题的模式和流程 |
2.2.1 技术矛盾与创新原理 |
2.2.2 物理矛盾与分离原理 |
2.2.3 物-场模型及一般解法 |
2.3 在建VLEC防火问题分析 |
2.3.1 VLEC火灾事故因果链分析 |
2.3.2 矛盾分析 |
2.4 问题解决 |
2.4.1 物场模型 |
2.4.2 标准解法 |
2.5 具体解决方案 |
2.5.1 液罐表面防护措施 |
2.5.2 施工通道防火措施 |
2.5.3 集火槽防火措施 |
2.5.4 喷水防火措施 |
3 基于TRIZ理论的喷淋工装创新发明 |
3.1 水喷淋防火措施问题描述 |
3.2 矛盾分析 |
3.3 资源分析 |
3.4 解决原理 |
3.5 解决方案 |
3.6 实际解决方案设计 |
3.7 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 |
4 水喷淋防火措施仿真模拟 |
4.1 FDS的基本原理 |
4.2 FDS求解模型 |
4.2.1 湍流模型 |
4.2.2 燃烧模型 |
4.2.3 热辐射模型 |
4.3 火灾模型的建立和仿真模拟 |
4.3.1 仿真舱室选取及相关参数的确定 |
4.3.2 无喷淋设施情况下的火灾仿真模拟 |
4.3.3 有喷淋设施情况下的火灾仿真模拟 |
4.4 模拟结果分析及方案评价 |
4.4.1 模拟结果分析 |
4.4.2 水喷淋工装方案评价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长江干线船舶火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长江干线流域船舶火灾现状 |
2 研究方法 |
3 船舶火灾成因分析 |
3.1 船舶火灾成因所占比例 |
3.2 船舶火灾在各种船舶类型上的分布 |
3.3 各种船舶火灾火因分析 |
4 船舶火灾预防对策与建议 |
4.1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 提高船员消防意识 |
4.2 保证消防投入, 依规配备消防设备 |
4.3 建立船舶消防制度, 健全船舶消防组织 |
4.4 加强船舶消防演练, 提升船员自救能力 |
4.5 搭建消防监管平台, 强化船舶动态管控 |
4.6 相关部门严厉执法, 打击消防违法行为 |
(8)浅析部分船舶火灾事故原因及施救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船舶种类介绍 |
1.1 根据需要按不同要求进行划分 |
1.2 从航运生产实际和船员作业需要出发, 根据其用途进行划分 |
2 科学合理运用灭火战术扑救船舶火灾 |
2.1 起居处所火灾 |
2.2 机舱火灾 |
2.3 货舱火灾 |
3 结语 |
(9)大型集装箱船的消防安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大型集装箱船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
2 大型集装箱船的消防安全分析 |
2.1 集装箱防火特性问题 |
2.2 集装箱船船内货物积载问题 |
2.3 集装船所载货物问题 |
2.4 集装箱船的消防设备与设施的不足 |
2.5 船员消防应急能力弱 |
2.6 消防救助能力及力量不足 |
2.7 缺乏对扑救大型集装箱船火灾的研究 |
3 探讨解决大型集装箱船消防安全问题对策 |
3.1 航运公司及海事主管机关应加强对集装箱的管理 |
1) 装船前的管理 |
2) 船上集装箱的配载及装卸 |
3) 航行中的管理 |
3.2 集装箱航运公司应加大对船员的培训和船舶消防设备的投入 |
3.3 船员培训机构及其主管机关应提高船员应急能力, 加强消防能力培训 |
3.4 应提高我国港口的消防能力和力量 |
3.5 科研院所应加大对大型集装箱船的消防研究 |
4 结语 |
(10)船舶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与扑救技战术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船舶火灾的类型及特点 |
1.1 船舶火灾的起因 |
1.1.1 电气火灾 |
1.1.2 用火不慎而造成明火火灾[2] |
1.1.3 意外火灾和人为纵火 |
1.2 船舶火灾的特点 |
1.2.1 蔓延途径多, 火势发展快, 易形成大面积立体火灾 |
1.2.2 疏散困难, 易导致人员伤亡[5] |
2 船舶火灾的应急救援与灭火技战术 |
2.1 火情侦察、疏散和营救被困人员 |
2.2 扑救船舶火灾的技战术 |
3 灭火救援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
3.1 确保参战力量安全 |
3.2 提高火场供水能力 |
四、船舶火灾的预防与扑救(论文参考文献)
- [1]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J]. 游军伟. 水上消防, 2021(04)
- [2]船舶机舱火灾风险等级评价及数值模拟研究[D]. 张勇亮.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船舶火灾的特点及扑救对策[J]. 黄文伟. 内江科技, 2020(04)
- [4]船舶消防演习检查指导的思考[J]. 李景山. 水上消防, 2020(01)
- [5]基于TRIZ的在建VLEC防火措施研究[D]. 肖继尧.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
- [6]不朽的丰碑[J]. 刘慧英,江炎. 水上消防, 2019(05)
- [7]长江干线船舶火灾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 曹阳. 水上消防, 2019(03)
- [8]浅析部分船舶火灾事故原因及施救对策[J]. 夏晓东. 水上消防, 2018(05)
- [9]大型集装箱船的消防安全探讨[J]. 宫玉广,曹铮. 水上消防, 2018(03)
- [10]船舶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与扑救技战术探析[J]. 郝常华.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