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学生——“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论文文献综述)
侯冠如[1](2021)在《小学六年级空间观念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空间观念是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空间观念的提升,空间观念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小学乃至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小学重要的图形与几何课程的学习内容。而图形与几何是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空间想象、合情推理能力的重要学习资源。本研究主要对空间观念进行深入分析,在调查小学六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策略。本研究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 1年版)》为标准,选取陕西省西安市两所小学(大学南路小学和大学南路小学分校)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学测试法、访谈法。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现状是怎样的?2.教师对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影响?3.应该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学生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换能力不足;2.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意识不足;3.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足;4.教师对空间观念的理解,影响授课效果;5.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最后基于本研究的发现,对发展小学生空间观念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2.空间观念的获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变抽象为形象;4.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学生学情,结合学生的成长情况、思维发展、认知发展的规律:5.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方式是多样的,要在教学中创设结合日常生活的的具体情境,加强生活与书本知识的内在联系;6.应尽量避免单一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和教学评价手段,重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过程;7.重视知识的前后联系及知识间的相互渗透。
杨帆[2](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原有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不断涌现出新的教学研究成果。教师的教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在以深度学习为桥梁的作用下,两者均能得到发展。本文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深度学习理念为基础,探究如何在深度学习中促进初中数学教学。首先,分析了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对比了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差异,并以建构主义和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深度学习的作用。其次,从教和学两个维度分析了初中数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满堂灌、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无法掌握知识本质等问题,从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以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中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最后,对深度学习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研究,将其教学过程分为了六个环节:(1)准备环节。(2)建构环节。(3)应用环节。(4)迁移同化环节。(5)反思环节。(6)评价环节。对这六个环节分别进行了阐述,以《探索勾股定理》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作为案例,对基于深度学习下的数学课堂进行了研究,最终做出了预期效果评价和可行性分析,得出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更加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形成知识的迁移同化,使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石悦[3](2021)在《不同年代小学数学优质课特征的比较研究 ——以“角的初步认识”和“用字母表示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优质课代表着特定时期最高的教学水平,在当时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都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优质课。优质课纵向比较研究是一种新兴的研究视角,它对不同年代的优质课进行比较分析,从更长的历史脉络中去认识优质课的特征并把握课堂教学的沿革。以往的小学数学优质课纵向比较研究揭示了不同年代的小学数学优质课的特征,但其研究结论受个案的限制,需要进一步检验。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新的、不同的优质课个案来进一步扩展小学数学优质课纵向比较研究,以期为人们认识不同年代的小学数学优质课的特征提供更加充分的实证经验,为人们认识不同时期的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启示。本研究中的优质课特指在国家级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被作为样例展示或者在国家级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得最高奖项的课。本研究采取多重个案研究的思路,选取了两组不同主题的小学数学优质课共8节,分别是“角的初步认识”课4节、“用字母表示数”课4节。按照年代可以把每组个案中的多节课分为上世纪90年代的优质课和200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优质课。基于对录像和教学实录的分析,本研究从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三方面揭示不同年代的小学数学优质课的共性与差异。本研究发现,在课的结构方面,教学新内容、练习、总结是不同年代的优质课中常见的环节,复习和布置作业出现较少。整节课一般以教学新内容和练习为主,部分新内容教学之后配有练习,教学新内容的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多于练习的时间。跨主题的不同年代的优质课在结构上的差异不明显,同一主题的不同年代的优质课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教学内容方面,不同年代的优质课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大致相同。2001年以后的课关注数学史的教学,而上世纪90年代的优质课没有对数学史内容的教学。就大多数教学内容而言,上世纪90年代的优质课更重视数学知识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强调教师的指导;而2001年以后的优质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关注内容的趣味性,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活动体验。在教学方式方面,不同年代的优质课都是以公共活动为主导,非公共活动占整节课不到四分之一;课堂互动的主要方式是师生问答,教师提问频繁,而学生很少主动提问;教师的话语机会明显多于学生,教师的话语字数、次数、长话语机会都多于学生,学生的大部分话语为短话语,学生齐声现象明显。不同年代的优质课在教学方式方面的差异是:2001年以来的优质课的非公共活动时间多于上世纪90年代的优质课,学生小组活动的机会更多一些。本研究将以上研究发现与以往小学数学优质课纵向比较研究的结论进行了比较,讨论了研究结论对教学改革的启示。本研究认为:教学改革既有创新性,也有继承性;改革中的教学实践与传统的教学实践并非截然对立的关系;我国小学数学优质课的一些稳定特征需要被进一步分析和反思。
杨蕊[4](2021)在《初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动手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都是有利的,这种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改革浪潮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中,有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就是老师在课堂上依然占有主导地位,学生是被动学习的,他们对数学的学习有一种疲倦感,从而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堂氛围不融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迷.因此,可以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师适时引导,这将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通过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实录分析法等方法来研究中学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设计及应用.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内容和意义;第二部分对“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相关概念予以界定,并详细论述了如何实现数学课堂的问题驱动教学;第三部分对延安市实验中学600名初中生进行抽样调查,并选取该校9名初中数学老师进行访谈,了解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第四部分针对问题驱动式实施现状,研究了初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设计,主要分为教学设计的原则、特征、对教师的要求及策略;同时列举了两个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别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锐角三角函数”的教学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平方差公式”的教学,对问题驱动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分析与研究,并得出结论和建议;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出不足与待发展之处.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在数学教学中合理的运用问题驱动法,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在不断的智力参与中,递进式上升,不断地发展和加深.学生有足够的自我思考的时间,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个人动手能力会在长期的问题驱动教学中逐渐增强,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从而也可以使得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达到平衡.另外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需要定时的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长期的坚持学习和反思,弥补知识面和学科素养的方面的局限,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要善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提出适合他们年龄阶段和智力发展水平的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挖掘他们的潜力.
苏日古嘎[5](2021)在《蒙语授课小学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并且对一些公式、法则、定理也提出了相应的论证要求。因此,在小学阶段数的学教学活动中将培养学生的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放在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本文主要以蒙古语授课小学合情推理能力的教学存在什么问题,在蒙古语授课小学高学段数学教学如何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为研究问题。调查研究一所蒙古语授课学校的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水平和合情推理能力培养教学现状。根据调查蒙古授课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平均是在及格线以上,六年级的平均成绩比五年级学生稍微高一点,四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未到及格线,六年级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未能得到及时的发展等等问题。教师基本了解合情推理的相关内容,但是未有深入的研究。也比较重视合情推理能力的发展,但是还未找到有效的培养策略等问题。还有根据课堂观摩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阅读理解能力稍弱等等问题都有影响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等等问题。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并根据教学建议设计几个教学设计。教师要帮助学生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因材施教,教师要加强自己学科知识和理论水平,教师要做好合情推理教学评价和课后反思等等教学建议。
王琼[6](2021)在《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开发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是提升全体国民教育水平道路上需要攻克的重点项目,少数民族数学教育的发展在少数民族教育中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使用的数学课程资源与其文化背景相脱离,成为了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基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发数学课程资源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对183篇开发民族数学文化资源的相关文献和141个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旨在回答以下研究问题:(1)民族文化中数学元素的开发现状如何;(2)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开发现状如何;(3)如何有效地开发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希望能够对民族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数学课程资源提供相关依据。本研究的结论主要为:(1)目前基于民族文化挖掘数学元素的少数民族已有25个,还有30个少数民族地区没有进入数学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待开发的民族较多,此外少数民族数学文化资源开发的相关文献数量与民族人口数量的相关性较低。(2)1993-2020年开发少数民族数学文化资源的论文,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少数民族数学文化资源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3)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开发较少。相比于开发民族数学文化资源的少数民族数量,只有15个少数民族基于民族文化开发了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有10个民族只挖掘了民族文化中的数学元素,却没有将民族数学文化资源编写为教学案例用于教学实践。(4)民族文化中已开发的数学元素所依托的文化体裁较为单一,这也是导致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文化体裁较为单一的原因之一。民族文化中已开发的数学元素和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都主要以服饰、建筑这两类物质文化为载体,大多局限在外显性的物质文化中,忽视了精神文化中的数学元素。(5)民族文化中已开发的数学元素在知识模块上分布不均,以图形与几何的挖掘为主,以数与代数的挖掘为辅,而概率与统计部分的数学文化资源占比很少。这也导致了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在知识模块上分布不均,图形与几何模块的案例最多,其次是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模块,而综合与实践模块开发的案例数量最少。(6)民族文化中数学元素的开发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观察法、实地测量法、访谈法和比较法。其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为观察法,其次为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而实地测量法、访谈法和比较法使用的则很少。(7)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开发流程可总结为:挖掘和整理民族文化中的数学元素、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民族文化中的数学元素、案例编写、实证检验。
石迎春[7](2021)在《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过程”的教育,具有极强的“结果导向”;二是对“归纳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学习。小学数学学科,学习内容具有“先验性、抽象性”,儿童掌握这种先于经验、脱离具体情境、经过多次抽象之后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儿童学习的心理机制要求儿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浓缩再现人类数学发展的过程,要经历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要亲历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旨在回应上述的诉求,变革儿童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知识的理解与智慧的生成。“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已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立足实际,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以归纳性教学理论的生成路径为指引,从“宏观的理论阐释——中观的模式建构——微观的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做纵深的探查与研究。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构建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探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本研究围绕三个研究问题:1.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2.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是什么?3.如何修订和完善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具体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本研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基于对国内外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归纳及归纳教学”文献的分析,在结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内涵、典型特征及其条件系统进行了阐述。之后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通过三轮的教学迭代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进行了回应,并对典型特征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完善。其次,本研究以“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为指引,利用视频图像分析法对小学数学10节典型的“关注过程、注重归纳”的教学课例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注重过程的归纳式教学”课堂样态是怎样的,之后确定了“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建构的五个核心要素:“类特征”的学习主题、“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探究性”的操作活动、“贯穿性”的归纳建构、“嵌入式”的学习评价,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Mode of Procedural Inductive Teaching,以下简称“P-I”教学模式)原型,并从指导思想、功能目标、操作流程和实现条件四个方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初步构建的“P-I”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流程主要有:确立学习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归纳新知——应用巩固这五个环节。最后,将“P-I”教学模式的原型与小学数学学科的典型案例结合进行具象化,展开了三轮的教学迭代。一方面是将教学理念转化成了实践,另一方面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检验和修正,同时也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意义、价值、内涵等进行回应。第一轮教学研究是尝试和探索阶段,按照之前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的考察。通过第一轮的教学实践,本研究对“P-I”教学模式原型的操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了“P-I”教学模式的变式。第二轮是调整和改进的阶段,在第一轮的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对“P-I”教学模式进行中观的调整。进一步将教学模式的原型及其变式的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并增加了“P-I”教学模式的师生行为指南。第三轮是提升和应用的阶段,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教学模式的细节进行打造,最终将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优化为:“确立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回顾反思”、“应用巩固,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并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至此,经过三轮的教学迭代,本研究构建了与“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相互匹配的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P-I”教学模式原型、变式及其师生行为指南。本研究最终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P-I”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立足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尝试给出来自实践的探索;2.“P-I”教学模式很好地将“过程教育”与“归纳教学”思想结合起来;3.将“P-I”教学模式做变式的处理,以此来增加模式的灵活性;4.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另外,本研究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了提炼。“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主要有:“聚焦‘核心内容’,确定类特征学习主题”“整体分析学习内容、把握知识本质”“剖析学生前概念、定位学习起点”“形成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主要有:“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实现多种形式的对话”“经历多种思维的沉思,实现新知的归纳”“对归纳的结论进行辨思,处理好‘或然与必然’的关系”“介入真实情境和任务,实行多元性教育评价”。
沈中宇[8](2021)在《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养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要改善教师教育的效果,教师教育者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数学教师教育者在数学教师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其中,“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Teachers,简称MKTT)理论为研究一般数学教师教育者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提供了借鉴。但已有的研究中对于“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仍然缺乏清晰准确的刻画,同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构建,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为研究主题,选取高中数学教研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有哪些?(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针对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将研究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以及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阶段采用了专家论证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已有的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知识框架,接着通过对相关的成分和子类别的反复比较,构建初始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最后通过三轮专家论证得到最终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阶段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其中选取了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数学主题编制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编码分析高中数学教研员的问卷回答和访谈实录,从而了解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其中观察了不同的高中数学教研员的多次教研活动,在观察过程中对教研活动进行录音并在观测后对高中数学教研员进行访谈,对录音和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和统计,从而剖析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包括4个成分与12个子类别。构成成分为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一般内容知识、专门内容知识和关联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内容与学生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和内容与课程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学科高等知识、学科结构知识和学科应用知识,数学哲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本体论知识、认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4个成分中并不存在明显的短板;(2)高中数学教研员对不同知识成分的掌握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2个方面掌握较好,而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2个方面还有所欠缺;(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具体理解: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基本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合理性以及不同概念、定理和公式之间的联系较为熟悉;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有关特定数学内容学习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教授方式和相关数学内容在教科书中的编排理解较深;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能够对中学数学知识作出一定程度的推广、涉猎不同学科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能够大致解释数学定义的基本作用和标准、数学研究的动力、数学证明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4)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欠缺之处: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定义的多元性、解释的多样性和联系的普遍性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细致理解、不同数学内容的深入教授和教学内容编排意图的全面考虑还有提升的余地;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从高观点理解中学数学知识、分析不同知识的联系和在不同学科中应用数学知识方面还有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还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解。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属于教学内容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小部分属于数学哲学知识和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的主要知识来源为一般内容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学科高等知识和方法论知识。(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主要有: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性质及其由来、表征、证明及解释;不同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有学生对特定数学内容理解存在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引入、辨析、应用和小结的教学方法;特定数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在教科书中的编排。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有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概念在高等数学中的推广;高观点下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有对数学定义的认识;对数学认识过程的理解;推理论证在数学中的作用;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本研究对于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的制订、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培训的设计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规划有一定启示,后续可以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和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孙丹丹[9](2021)在《基于数学史网络研修的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研究是一项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实证研究,关注数学史研修对在职初中教师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的影响。为此,研究者设计实施了一项旨在发展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的基于数学史的网络研修项目,共持续一年,包含九个主题的数学史学习及教学研讨,研究致力于分析:参与研修项目的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是否有转变?如果有:(1a)教师数学观内容有何转变?(1b)教师数学观持有方式有何转变?(2a)教师数学教学观内容有何转变?(2b)教师数学教学观持有方式有何转变?(3)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转变有何联系?这些转变与数学史有怎样的联系?研究收集了教师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前后测李克特问卷、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前后测开放性问卷、9个研修主题的反思单及若干教师的反思单追踪访谈、个案教师教学设计、个案教师半结构化访谈等数据,综合教师总体与教师个案两个层面来分析问题1教师数学观的变化及问题2教师数学教学观的变化,总体层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教师观念转变趋势,个体层面的分析有助于深入转变细节,问题3数学史、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转变关系的探索依赖于具体情境,因此仅在个案层面回答。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法分析教师总体观念转变,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教师个体观念转变。研究发现,教师数学观表现出更支持柏拉图主义和问题解决观、更否定工具主义观的趋势,教师数学教学观表现出更支持强调理解及学生中心、更否定强调表现的趋势。具体而言,教师数学观内容的转变体现在:持有更加动态的数学观;倾向认为数学思维的应用也是一种数学应用;否定数学是不相关的事实规则集合。教师数学观持有方式转变体现在阐释性、例证性、论证性、一致性的增强。教师数学教学观内容转变体现在:深化“双基”目标;重视情意及观念目标的培养;尊重及重视学生的想法;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及思考;补充调整教科书。教师数学教学观持有方式转变体现在:例示性、论证性、执行性及联结性增强,冲突性减弱。研究从数学史(横向枚举史、纵向演进史)和HPM课例实施及观摩两方面阐述了数学史网络研修对数学教师观念的影响路径。本研究理论创新在于综合信念内容及信念持有方式两个视角来探索数学史对数学教师观念系统的影响,关注了已有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究较少关注的数学教学信念,同时讨论了数学观与数学教学观之间的联系。实践创新在于设计了可推广的指向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的教师教育项目,借助网络研修拓广了以数学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辐射面,为开展“互联网+教师教育”提供参考原型。
王强[10](2021)在《基于GeoGebra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信息技术成为了一个重要词汇,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立体几何是研究三维空间中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关系的一门数学学科,由于其高度抽象性和需要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一批优秀的数学软件如几何画板、GeoGebra为突破立体几何中的重难点提供了有利工具,GeoGebra软件更是凭借3D功能,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几何图形通过直观演示变得直观可见。因此,研究GeoGebra与立体几何教学的融合对改善立体几何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下面步骤探讨基于GeoGebra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首先,分析了本研究的背景、价值,明确了研究问题和研究的方法与思路;介绍了 GeoGebra的3D绘图区和其与几何画板的比较;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国内立体几何教学的研究进展、国内外关于GeoGebra辅助数学教学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进一步,对本研究依据的多元表征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APOS理论和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进行介绍,并分析了这些理论给数学教学带来的启发。其次,利用访谈法对教师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利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学生立体几何学习中的难点和目前的立体几何思维水平的情况,为后面教学案例的设计明确方向。经调查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主要体现在解题时找不到思路、立体几何中的概念较抽象和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大部分高二学生立体几何思维水平基本在水平1到2之间。然后,分析了立体几何在高中数学中的地位,并提出了基于GeoGebra的立体几何教学策略:简便性与简洁性相结合、适度性与整合性相结合、动态演绎与静态作图相结合、实验归纳与演绎推理相结合,并结合前面的教育理论设计了三个典型的教学案例。最后,通过开展教学实验和对后测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 GeoGebra应用于立体几何教学的有效性,并最终得到本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二、让学生——“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学生——“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六年级空间观念发展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空间观念 |
2.2 空间想象能力 |
2.3 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能力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过程与方法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研究法 |
3.1.2 问卷和访谈 |
3.1.3 数学测试法 |
3.2 调查对象 |
3.3 研究过程 |
3.3.1 设计理念 |
3.3.2 测试题目的确立 |
3.3.3 测试题目说明 |
3.3.4 测试题评分规则 |
4 小学生空间观念现状调查 |
4.1 问卷的制作 |
4.2 问卷结果分析 |
4.3 学生测试题分析 |
4.3.1 测量题型分析(A类) |
4.3.2 平移题型分析(B类) |
4.3.3 旋转题型分析(C类) |
4.3.4 轴对称题型分析(D类) |
4.3.5 三视图题型分析(E类) |
5 小学空间观念教学现状及案例分析 |
5.1 教师访谈 |
5.2 空间观念培养的教学案例分析 |
5.2.1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分析 |
5.2.2 《动手做(二)》教学案例分析 |
5.2.3 《什么是周长》教学案例分析 |
5.3 给教师的建议 |
6 本研究主要结论 |
7 建议 |
8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2)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21 世纪国家培养人才的需求 |
1.1.2 新课程改革要求推进素质教育 |
1.1.3 深度学习发展趋势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深度学习相关理论概述 |
2.1 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 |
2.1.1 深度学习的概念 |
2.1.2 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 |
2.2 深度学习的一般特征 |
2.3 深度学习理论关联 |
2.3.1 建构主义理论 |
2.3.2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 |
第3章 初中数学教学及深度学习现状分析 |
3.1 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存在的问题 |
3.1.1 学生存在的问题 |
3.1.2 学生角度分析原因 |
3.2 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3.2.1 教师存在的问题 |
3.2.2 教师角度分析原因 |
3.3 心理因素 |
3.4 深度学习课堂现状分析 |
3.5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策略 |
第4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
4.1 准备环节 |
4.1.1 确立教学目标 |
4.1.2 教法分析 |
4.1.3 学法分析 |
4.2 建构环节 |
4.2.1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
4.2.2 探索新知,理解辨析 |
4.3 应用环节 |
4.3.1 习题编排 |
4.3.2 变式训练 |
4.3.3 一题多解 |
4.3.4 渗透数学思想 |
4.3.5 渗透核心素养 |
4.4 迁移同化环节 |
4.5 反思环节 |
4.5.1 学生反思,寻找不足 |
4.5.2 答疑解惑,课堂小结 |
4.5.3 教师反思,双向成长 |
4.6 评价环节 |
4.6.1 教师评价 |
4.6.2 学生评价 |
第5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
5.1 《探索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
5.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 |
5.3 教学案例预期效果评价 |
5.3.1 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预期效果 |
5.3.2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
5.3.3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不同年代小学数学优质课特征的比较研究 ——以“角的初步认识”和“用字母表示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课堂教学改革:历久常新的话题 |
(二)提高教学质量:优质课的示范和引领 |
(三)纵向比较:数学优质课的研究新视角 |
二、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数学优质课研究综述 |
一、国外数学优质课的研究 |
二、中国数学优质课的研究 |
(一)中国数学优质课的横向比较研究 |
(二)中国数学优质课的纵向比较研究 |
(三)文献综述总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一)比较研究 |
(二)个案研究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优质课比较分析的方法 |
(一)比较分析的框架 |
(二)比较分析的步骤 |
(三)录像分析的方法 |
第四章 不同年代“角的初步认识”课的比较分析 |
一、“角的初步认识”优质课的基本情况 |
二、不同年代的“角的初步认识”优质课的异同 |
(一)课的结构的共性与差异 |
(二)教学内容的共性与差异 |
(三)教学方式的共性与差异 |
三、对分析结果的总结 |
第五章 不同年代“用字母表示数”课的比较分析 |
一、“用字母表示数”优质课的基本情况 |
二、不同年代的“用字母表示数”优质课的异同 |
(一)课的结构的共性与差异 |
(二)教学内容的共性与差异 |
(三)教学方式的共性与差异 |
三、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一、总结 |
(一)对两组优质课分析结果的整合 |
(二)研究结论 |
二、讨论 |
(一)本研究结论与以往研究结论的比较 |
(二)研究启示 |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初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问题驱动式教学 |
2.1 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概念 |
2.2 问题驱动式教学的特点 |
2.3 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原则 |
2.4 如何实现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 |
第三章 “问题驱动式”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 |
3.1 调查目的和对象 |
3.2 调查过程 |
3.3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3.4 教师访谈情况分析 |
第四章 初中数学课堂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
4.1 初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设计 |
4.1.1 设计的原则 |
4.1.2 设计的特征 |
4.1.3 “问题驱动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
4.1.4 设计的策略 |
4.2 问题驱动式教学课堂实践分析 |
4.2.1 问题驱动式教学适用章节 |
4.2.2 问题驱动式教学实施典型案例—锐角三角函数 |
4.2.3 问题驱动式教学实施典型案例——平方差公式 |
4.3 结论和建议 |
4.3.1 结论 |
4.3.2 建议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关于中学生数学课堂“问题驱动式”教学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5)蒙语授课小学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要求 |
1.1.2 合情推理能力的教育价值 |
1.1.3 蒙古语授课小学教学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4.4 课堂观察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合情推理含义 |
2.1.2 合情推理能力基本模式 |
2.1.3 归纳方法 |
2.1.4 类比方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思想 |
2.2.2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理论 |
2.2.3 斯滕伯格的三重智力理论 |
第3章 合情推理能力调查分析 |
3.1 蒙古语授课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水平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方法 |
3.1.3 调查对象 |
3.1.4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5 合情推理能力调查结果与分析 |
3.1.6 调查结论 |
3.2 蒙语授课小学教师合情推理现状调查 |
3.2.1 现状调查和访谈提纲的设计和实施 |
3.2.2 调查问卷结果整理 |
3.2.3 教师访谈结果整理 |
3.3 蒙古语授课小学课堂观摩 |
3.3.1 观察目的 |
3.3.2 观察结果 |
3.4 蒙古语授课学校制约合情推理发展的因素 |
第4章 小学高学段数学合情推理能力教学建议与设计 |
4.1 合情推理内容分析 |
4.1.1 “数与代数”内容分析 |
4.1.2 “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分析 |
4.1.3 “概率与统计”领域内容分析 |
4.1.4 “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分析 |
4.2 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建议 |
4.2.1 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
4.2.2 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因材施教 |
4.2.3 教师要加强自己学科知识和理论水平 |
4.2.4 教师要做好合情推理教学评价和课后反思 |
4.3 小学高学段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 |
4.3.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
4.3.2 “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
4.3.3 “扇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分析 |
4.3.4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与分析 |
4.4 蒙古语授课小学合情推理能力教学保障策略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调查问卷 |
附件3 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开发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助力民族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研究 |
二、为少数民族地区一线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支持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民族文化 |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
三、数学文化资源 |
四、数学课程资源 |
第四节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概况 |
一、民族文化融入数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民族文化中数学元素与数学思想的挖掘 |
三、民族文化中的数学知识在数学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
第二节 国内研究概况 |
一、民族文化融入数学课程资源的理论研究 |
二、民族文化中数学元素的挖掘 |
三、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开发 |
四、民族文化融入数学教育现状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统计分析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章 民族文化中数学元素的开发现状研究 |
第一节 民族文化中数学元素的开发现状 |
一、各民族数学文化资源开发的文献数量与人口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
二、各民族数学文化资源开发的首发时间 |
三、民族数学文化资源开发文献的年份分布 |
四、民族数学文化资源的体裁分析 |
五、民族数学文化资源所属知识模块分析 |
第二节 民族文化中数学元素的开发方法 |
第五章 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开发现状研究 |
第一节 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开发现状 |
一、各少数民族基于民族文化开发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文献数量统计 |
二、各少数民族基于民族文化开发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个数统计 |
三、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文化体裁分析 |
四、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所属模块分析 |
五、民族文化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环节分析 |
六、民族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课型分析 |
第二节 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开发流程 |
一、挖掘和整理民族文化中的数学元素 |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民族文化中的数学元素 |
三、案例编写 |
四、实证检验 |
第三节 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开发方法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民族文化中数学元素的开发现状 |
二、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开发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民族文化中数学元素的开发建议 |
二、民族文化中数学元素的选取建议 |
三、民族文化融入数学课程资源的方式 |
四、教学中如何使用民族文化中已开发的数学元素 |
五、教学中如何使用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召唤“过程的、归纳的”教学 |
(二)教育改革诉求“注重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
(三)知识的“先验性”和儿童学习心理机制呼唤“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四)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
二、研究问题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阐释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构建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修正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的研究 |
(一)“过程教育”涵义及价值 |
(二)课程中的“过程目标” |
(三)关于“过程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二、关于“归纳”及“归纳教学”的研究 |
(一)“归纳推理”涵义及价值 |
(二)数学课程中的“推理能力” |
(三)关于“归纳式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三、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 |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
(二)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
(三)教学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四、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阶段 |
(三)研究框架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研究的学校 |
(二)研究的学科 |
(三)典型课例的选取 |
(四)实践研究的教师和学生 |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
(一)文献分析 |
(二)视频图像分析 |
(三)课堂观察 |
(四)访谈 |
(五)作品分析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一)教学模式理论阐释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二)教学模式原型构建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三)教学模式实践修订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
第四章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理论阐释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基础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现实基础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基本内涵 |
(一)归纳式教学 |
(二)过程性教学 |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典型特征 |
(一)情境性 |
(二)过程性 |
(三)建构性 |
四、“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条件系统 |
(一)教学的情境性条件 |
(二)教学的过程性条件 |
(三)教学的建构性条件 |
五、小结 |
第五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构建 |
一、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结构 |
(三)教学方式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核心要素 |
(一)“类特征”的学习主题 |
(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
(三)“探究性”的操作活动 |
(四)“贯穿性”的归纳建构 |
(五)“嵌入式”的学习评价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设计 |
(一)指导思想 |
(二)功能目标 |
(三)操作流程 |
(四)实现条件 |
四、小结 |
第六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迭代 |
一、模式的第一轮运用:宏观的尝试和探索 |
(一)第一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一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一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一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二、模式的第二轮运用:中观的调整与改进 |
(一)第二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二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二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二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三、模式的第三轮运用:微观的提升与应用 |
(一)第三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三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三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三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四、三轮教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一)三轮迭代教学研究概述 |
(二)对三轮迭代教学研究的评鉴 |
(三)对“P-I”教学模式的讨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对研究问题的回应 |
(一)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的修订与完善 |
二、研究结论 |
(一)“P-I”教学模式阐释 |
(二)“P-I”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 |
(四)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需要关注 |
1.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值得重视 |
1.1.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有待探索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 |
2.1.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框架 |
2.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测评 |
2.1.3 文献小结 |
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 |
2.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框架 |
2.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调查 |
2.2.3 文献小结 |
2.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 |
2.3.1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框架 |
2.3.2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实践 |
2.3.3 文献小结 |
2.4 文献述评总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1.1 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 |
3.1.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3.1.3 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 |
3.2 研究对象 |
3.2.1 专家论证对象 |
3.2.2 问卷调查对象 |
3.2.3 深度访谈对象 |
3.2.4 案例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论证手册 |
3.3.2 调查问卷 |
3.3.3 访谈提纲 |
3.3.4 观察方案 |
3.4 数据收集 |
3.4.1 专家论证 |
3.4.2 问卷调查 |
3.4.3 深度访谈 |
3.4.4 现场观察 |
3.5 数据分析 |
3.5.1 专家论证 |
3.5.2 问卷与访谈 |
3.5.3 现场观察 |
第4章 研究结果(一):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4.1 文献分析 |
4.1.1 已有框架选取 |
4.1.2 相关成分析取 |
4.1.3 相关类别编码 |
4.2 框架构建 |
4.2.1 相关类别合并 |
4.2.2 相应成分生成 |
4.2.3 初步框架构建 |
4.3 框架论证 |
4.3.1 第一轮论证 |
4.3.2 第二轮论证 |
4.3.3 第三轮论证 |
第5章 研究结果(二):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5.1 学科内容知识 |
5.1.1 一般内容知识 |
5.1.2 专门内容知识 |
5.1.3 关联内容知识 |
5.2 教学内容知识 |
5.2.1 内容与学生知识 |
5.2.2 内容与教学知识 |
5.2.3 内容与课程知识 |
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3.1 学科高等知识 |
5.3.2 学科结构知识 |
5.3.3 学科应用知识 |
5.4 数学哲学知识 |
5.4.1 本体论知识 |
5.4.2 认识论知识 |
5.4.3 方法论知识 |
5.5 总体分析 |
5.5.1 学科内容知识 |
5.5.2 教学内容知识 |
5.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5.4 数学哲学知识 |
第6章 研究结果(三):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6.1 案例1 |
6.1.1 第一轮观察:平均值不等式 |
6.1.2 第二轮观察:对数的概念 |
6.1.3 案例1 总体分析 |
6.2 案例2 |
6.2.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2.2 第二轮观察:函数的基本性质 |
6.2.3 案例2 总体分析 |
6.3 案例3 |
6.3.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3.2 第二轮观察:出租车运价问题 |
6.3.3 案例3 总体分析 |
6.4 案例4 |
6.4.1 第一轮观察:反函数的概念 |
6.4.2 第二轮观察:反函数的图像 |
6.4.3 案例4 总体分析 |
6.5 跨案例分析 |
6.5.1 学科内容知识 |
6.5.2 教学内容知识 |
6.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6.5.4 数学哲学知识 |
6.5.5 案例总体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1.1 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7.1.2 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1.3 高中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2 研究启示 |
7.2.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标准制订需要关注学科性 |
7.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培训需要提升针对性 |
7.2.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规划需要增加多元性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7.4.1 拓展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研究 |
7.4.2 深入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研究 |
7.4.3 延伸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论证手册(第一轮) |
附录2 论证手册(第二轮) |
附录3 论证手册(第三轮) |
附录4 调查问卷(第一版) |
附录5 调查问卷(第二版) |
附录6 调查问卷(第三版) |
附录7 调查问卷(第四版) |
附录8 调查问卷(第五版) |
附录9 访谈提纲 |
附录10 观察方案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数学史网络研修的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背景 |
1.1.1 数学史教育价值呼吁实证研究的验证 |
1.1.2 教育改革落实亟需教师观念的调整 |
1.1.3 信息技术发展强力支撑教师网络研修的推行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概览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数学教师观念 |
2.1.1 国内教师信念及观念研究述评 |
2.1.2 国外教师信念及观念研究述评 |
2.2 数学史与教师专业发展 |
第3章 概念框架 |
3.1 理论的作用 |
3.2 研究问题中的理论要素 |
3.3 观念及信念系统 |
3.3.1 信念内涵:信念和知识 |
3.3.2 信念结构:信念系统 |
3.4 教师的数学观 |
3.4.1 三种概观和判断 |
3.4.2 三种数学观 |
3.4.3 大纲及课标中的数学观 |
3.5 教师的数学教学观 |
3.5.1 三种数学教学观 |
3.5.2 大纲及课标中的数学教学观 |
3.6 理论视角的联系 |
3.7 研究问题的细化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项目背景 |
4.1.1 主题选择 |
4.1.2 项目组织 |
4.2 研究方法 |
4.3 数据收集 |
4.4 研究工具 |
4.5 数据分析 |
4.6 信效度分析 |
第5章 教师观念变化趋势 |
5.1 数学观变化趋势的量化分析 |
5.2 数学观变化趋势的质性分析 |
5.2.1 数学演进 |
5.2.2 数学应用 |
5.2.3 数学本质 |
5.3 数学教学观变化趋势的量化分析 |
5.4 数学教学观变化趋势的质性分析 |
5.4.1 教学目标 |
5.4.2 教学过程及师生角色 |
5.4.3 学生学习 |
5.4.4 教学资源 |
第6章 教师观念转变案例研究 |
6.1 个案 1:孙老师 |
6.1.1 孙老师的数学观 |
6.1.2 孙老师的数学教学观 |
6.1.3 孙老师案例小结 |
6.2 个案 2:侯老师 |
6.2.1 侯老师的数学观 |
6.2.2 侯老师的数学教学观 |
6.2.3 侯老师案例小结 |
6.3 个案 3:李老师 |
6.3.1 李老师的数学观 |
6.3.2 李老师的数学教学观 |
6.3.3 李老师案例小结 |
6.4 跨案例分析 |
6.4.1 数学观 |
6.4.2 数学教学观 |
6.4.3 发展机制 |
第7章 结论 |
第8章 讨论 |
8.1 与已有研究的联系 |
8.2 可能回答的问题 |
8.3 回顾理论与方法论 |
8.4 回顾教育研究的三个方面 |
8.5 启示、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研修主题示例 |
附录2 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开放问卷(研修前后) |
附录3 函数主题反思单示例 |
附录4 个案教师访谈提纲(研修后) |
附录5 《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观问卷》正式问卷 |
附录6 a《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观问卷》初测问卷 |
附录6 b《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观问卷》正式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GeoGebra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GeoGebra软件3D绘图区介绍 |
2.2 GeoGebra与几何画板软件的比较 |
2.3 国内关于立体几何教学的研究 |
2.4 关于GeoGebra辅助数学教学方面的研究 |
2.4.1 国内关于GeoGebra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
2.4.2 国内关于GeoGebra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
2.4.3 国外关于GeoGebra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2.5 研究趋势 |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数学多元表征理论 |
3.1.1 基本含义 |
3.1.2 数学教学中的启发 |
3.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2.1 基本含义 |
3.2.2 数学教学中的启发 |
3.3 APOS理论 |
3.3.1 基本含义 |
3.3.2 数学教学中的启发 |
3.4 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 |
3.4.1 基本含义 |
3.4.2 数学教学中的启发 |
第4章 立体几何教学的现状调查 |
4.1 教师教学情况的访谈调查 |
4.1.1 访谈目的与形式 |
4.1.2 访谈结果 |
4.1.3 小结 |
4.2 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
4.2.1 调查研究目的与方法 |
4.2.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4 小结 |
第5章 基于GeoGebra的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策略研究 |
5.1 立体几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地位 |
5.2 基于GeoGebra立体几何教学策略分析 |
5.2.1 应用原则 |
5.2.2 应用策略分析 |
5.3 立体几何教学案例研究 |
5.3.1 “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案例及其研究 |
5.3.2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垂直”的案例及其研究 |
5.3.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的案例及其研究 |
第6章 基于GeoGebra的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效果实验与分析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假设 |
6.3 实验对象的选取 |
6.4 实验的设计 |
6.5 实验的结果 |
6.6 实验的总结 |
第7章 总结与反思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反思 |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高中生立体几何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基本GeoGebra的高中立体几何教学效果测试 |
附录四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测的数据 |
附录五 GeoGebra主要案例制作过程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和获奖的论文 |
致谢 |
四、让学生——“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六年级空间观念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 侯冠如.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D]. 杨帆.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3]不同年代小学数学优质课特征的比较研究 ——以“角的初步认识”和“用字母表示数”为例[D]. 石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初中数学“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D]. 杨蕊. 延安大学, 2021(11)
- [5]蒙语授课小学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苏日古嘎.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6]融入民族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开发现状研究[D]. 王琼.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7]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D]. 石迎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D]. 沈中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9]基于数学史网络研修的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研究[D]. 孙丹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9)
- [10]基于GeoGebra高中立体几何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 王强. 扬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