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器官畸形综合征三例

女性生殖器官畸形综合征三例

一、女性生殖器官畸形综合征3例(论文文献综述)

蒯丹,田文艳,田欢,张静,王颖梅,薛凤霞,张慧英[1](2021)在《Ⅱ型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斜隔侧宫内妊娠难免流产一例》文中研究指明阴道斜隔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畸形,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双子宫、双子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 多伴有闭锁阴道侧肾缺如, 临床表现多为痛经、腹部包块、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异常分泌物等。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妊娠少见, 斜隔侧子宫妊娠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Ⅱ型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斜隔侧宫内妊娠难免流产患者, 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以提高临床医师对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认识, 更为恰当地处理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斜隔侧子宫妊娠。

刘晓青[2](2021)在《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临床病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59例子宫穿孔(uterine perforation)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子宫穿孔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要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优化诊疗方案,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9年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明确诊断为子宫穿孔的5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率及均数),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年龄分布特点:59例子宫穿孔患者的年龄为20-80岁不等,平均年龄44.86±2.139岁,中位年龄44岁。按10岁一个年龄段划分,<30岁12例,占20.3%;30-39 岁 14 例,占 23.7%;40-49 岁 11 例,占 18.6%;50-59 岁 7 例,占11.9%;60-69岁9例,占15.3%;≥70岁6例,占10.2%。按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的划分标准,18~44岁年轻组30例,占50.8%;≥45岁中老年组29例,占49.2%。绝经前子宫穿孔患者36例,占61.0%;绝经后子宫穿孔患者23例,占39.0%。不同年龄段子宫穿孔发生率不同,子宫穿孔患者多发生于绝经前女性,尤其处于30-39岁年龄段,绝经后女性多见于60-69岁年龄段。2.子宫穿孔的分类:59例子宫穿孔患者依据有无外源性因素分为:自发性子宫穿孔35例,占59.3%;继发性子宫穿孔24例,占40.7%。依据穿透子宫肌壁程度分为:部分性子宫穿孔(未穿透浆膜层者)10例,占16.9%;完全性子宫穿孔(穿透浆膜层者)42例,占71.2%;穿透子宫肌壁程度不详者7例,占11.9%。依据是否伴有周围脏器损伤分为:单纯性子宫穿孔37例,占62.7%;复杂性子宫穿孔22例,占37.3%。对子宫穿孔有无外源性因素与是否伴有周围脏器损伤相比较,自发性子宫穿孔常表现为单纯性穿孔,继发性子宫穿孔常表现为复杂性穿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穿孔的病因: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与宫内节育器相关子宫穿孔患者27例,占45.8%;与子宫炎性疾病相关子宫穿孔患者12例,占20.3%;与瘢痕子宫相关子宫穿孔患者11例,占18.6%;与其他宫腔操作相关子宫穿孔患者6例,占10.2%;与恶性肿瘤相关子宫穿孔患者2例,占3.4%;与妊娠相关子宫穿孔患者1例,占1.7%。4.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有症状者52例,占88.1%;无症状者7例,占11.9%。52例有症状者中,单纯性腹痛者9例,腹痛伴有腹膜炎症状者8例,腹痛伴有阴道流血者6例,单纯性阴道流血者5例,阴道流血伴有分泌物异常者3例,单纯性分泌物异常者3例,腹痛伴有分泌物异常者2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腹膜炎症状者2例,其他症状者各1例,共计14例。子宫穿孔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阴道流血、分泌物异常以及腹膜炎症状。5.子宫穿孔的诊断方法:59例子宫穿孔患者均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通过1种检查手段明确诊断者31例,占52.5%;其中行妇科彩超检查确诊者15例,行全腹CT检查明确诊断者15例,行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者1例。余28例通过妇科彩超检查加其他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占47.5%;其中行妇科彩超+全腹CT检查者22例,行妇科彩超+全腹CT+盆腔MRI检查者2例,行妇科彩超+全腹CT+膀胱镜检查者2例,行妇科彩超+腹部平片检查者1例,行妇科彩超+腹部平片+全腹CT检查者1例。可见,妇科彩超检查是诊断子宫穿孔的主要手段,CT检查可进一步证实有无子宫穿孔。6.子宫穿孔部位: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有明确记载子宫穿孔部位者52例,7例不详。在52例明确记载穿孔部位患者中,子宫前壁穿孔 23例,后壁穿孔9例,宫底部穿孔5例,前后壁均穿孔4例,侧壁穿孔3例,宫角部穿孔3例,宫颈部穿孔1例,子宫后壁+宫底部1例,子宫后壁+宫颈部1例,子宫后壁+宫角部1例,宫底部+宫角部1例。其中伴发临近脏器损伤者22例,包括:肠管损伤者15例,宫旁组织(包括卵巢、子宫韧带、输卵管)损伤者5例,膀胱损伤者2例。部分性子宫穿孔(未穿透浆膜层者)10例;完全性子宫穿孔(穿透浆膜层者)42例;穿透子宫肌壁程度不详者7例。在42例完全性子宫穿孔(穿透浆膜层者)患者中,穿孔部位大小不超过1cm者30例,大于1cm者12例,其中最大直径达7cm。可见,子宫穿孔多见于子宫前壁穿孔,常为完全性穿孔,且多数穿孔部位不超过1cm。7.治疗方法: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急诊手术治疗者32例,占54.2%,非急诊手术治疗者27例,占45.8%。其中57例患者于我院行手术治疗,占96.6%;2例患者由外院手术后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占3.4%。我院57例手术患者中,22例患者行经腹子宫缝合修补术,12例患者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7例因子宫穿孔部位无出血未予特殊处置,7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缝合修补术,4例患者腹腔镜中转开腹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患者行腹腔镜下电凝术,2例患者行宫腔镜热球电凝术,1例患者仅行经腹探查术。可见,子宫穿孔患者多数经开腹手术治疗。8.误诊情况: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中误诊2例,占11.1%;为绝经后高龄患者,分别为62岁的宫颈癌患者和73岁的子宫内膜炎患者。9.住院时间:59例子宫穿孔患者住院时间3-23天不等,平均住院时间10.15±0.621天。其中住院时间小于7天者9例,占15.3%;住院时间7-13天者40例,占67.8%;住院时间大于14天者10例,占16.9%。急诊手术组患者最短住院时间3天,最长住院时间23天,平均住院时间10.34±0.948天;非急诊手术组患者最短住院时间3天,最长住院时间22天,平均住院时间9.93±0.779天。可见,急诊手术与非急诊手术比较,住院时间无差异。结论:1、子宫穿孔多发生于绝经前女性,以30-39岁年龄段多见,绝经后女性多见于60-69岁年龄段,绝经后伴有腹膜炎症状的妇女更易误诊。2、不同年龄段妇女子宫穿孔病因不同,绝经前子宫穿孔多与宫内节育器及宫腔操作等外源性因素相关,多为复杂性穿孔;绝经后子宫穿孔与宫腔积脓、子宫恶性肿瘤等疾病相关,多为单纯性穿孔。3、妇科彩超检查是诊断子宫穿孔的主要手段,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可重复性强、价格低廉等优势;CT检查可进一步证实子宫穿孔。4、不同病因导致的子宫穿孔发生部位不同,与节育器相关的子宫穿孔常见于子宫前壁,且多伴有周围脏器的损伤;其他宫腔操作相关的子宫穿孔常见于子宫底部;子宫炎性疾病相关的子宫穿孔常见于子宫后壁。5、子宫穿孔患者多需采取手术治疗,术后抗感染等治疗对愈后十分重要。

柯珣瑜,李清,辛路平,沈晓玲[3](2021)在《64例女性青春期延迟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研究女性青春期延迟患者病因归类及临床特征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2016-2018年在该院青春期保健门诊诊断为女性青春期延迟的64例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64例患者中青春期前促性腺激素水平型或正常促性腺水平型患者有20例,占31.25%,主要疾病为特发性青春期延迟、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综合征(MRKH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高促性腺激素型患者有19例,占29.69%,主要疾病为特纳综合征、卵巢早衰等;低促性腺激素型患者25例,占39.06%,主要疾病为功能性促性腺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微腺瘤等。结论青春期延迟根据促性腺激素的水平分为3大类,各类临床特征根据病因及染色体不同各有不同,低促性腺激素型与高促性腺激素型患者总体第二性征发育差和身高矮小,总体来说,根据不同病因采取对因治疗,维持第二性征,可取得较好疗效。

高倩倩[4](2021)在《35例性发育异常患者临床诊治分析》文中指出背景: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s)是一组表现为性染色体、性腺、外生殖器或性征不一致的先天性疾病。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年龄跨度大,病人多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就诊,但因无专科门诊,导致治疗及随访极为困难。性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诊治和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如诊断延迟或误诊、手术方式及时机的确定、性腺肿瘤发生风险高及生育能力保护等,其中诊断延误导致治疗和社会心理支持的延迟,对患者生命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DSDs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手术时机,以及性腺恶变风险仍是极具争议的问题。对性发育异常患者来说,手术治疗的目的包括保持生殖器外观和社会性别一致、保留生育潜力、减少异常解剖结构给患者带来的社会歧视及降低性腺肿瘤风险,但手术必要性和最佳手术时机仍有争议。含发育不全性腺的DSDs患者易发生性腺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文献报道的含Y染色质的女性DSDs患者性腺肿瘤发生率在17.6%-18.3%。除此之外,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自杀倾向等在性发育异常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同龄人群。DSDs发生相对少见,无相关大数据分析,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临床处理指南或共识,且无青春期前妇科亚专业门诊,加之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认识不够充分,导致DSDs的临床诊治不规范,许多DSDs患者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恰当的医学干预,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健康体系产生影响。目的:总结在齐鲁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DSDs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复核所有诊断依据,分析不同类型DSDs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分析发生性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进一步优化DSDs患者诊断流程,以改善治疗结局,降低性腺肿瘤发生率,为性发育异常患者的临床长期管理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采用ICD-10疾病命名分类方法,在齐鲁医院联众系统搜索2006年6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间所有接受手术治疗的DSDs患者的住院病历,其中病历资料齐全者3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发病及诊断年龄、临床表现、生长发育情况、血清激素水平及特征、手术方式、手术时机、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及术后辅助治疗,总结各类DSD患者的诊治特点、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分析性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性腺恶变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DSDs病例中有11例46,XX型DSDs患者,21例46,XY型DSDs患者和3例染色体异常型DSDs患者。中位就诊年龄为20岁(10-35岁),中位诊断年龄为17岁(1-35岁)。首次就诊原因有:原发性闭经(45.7%)、外生殖器发育异常(28.6%)、腹股沟肿物/疝(17.1%)和盆腔包块(2.9%)等。其中46,XY型DSDs患者多因原发性闭经首次就诊,而46,XX型DSDs患者多因外生殖器发育异常畸形就诊,两组患者出现症状年龄分别为15岁和1岁(p<0.001),但诊断年龄分别为16岁和21岁。超声发现性腺或性腺肿瘤的准确性为68.6%(24/35),本组病例中有8例病人在超声下未辨认出性腺位置及大小,其中2例患者采用盆腔MRI检查均未能辨认出性腺或性腺肿瘤组织。在影像学检查未发现性腺组织的患者中,手术探查发现2例患者有盆腔内条索样性腺,2例患者性腺位于腹股沟或大阴唇。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接受外生殖器整形手术的患者中位年龄为21岁,其中7例患者行单纯外阴/阴道成形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2分钟,中位住院时间为9天。接受性腺切除或活检的患者中位年龄为17岁,其中15例患者行单纯性腺切除或活检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0分钟,中位住院时间为8.5天。本组病例中性腺生殖细胞肿瘤发生率为20%(5/25),性腺恶变率为16%(4/25),均为FIGO分期I期。发生性腺肿瘤的患者均含Y染色体,且发生恶变的性腺均位于盆腔内。22例患者术后接受性激素替代治疗。结论:1.DSDs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临床认识不充分或普遍缺失是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2.手术治疗是DSDs患者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不同类型DSDs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各不相同,需进行个体化评估后决策,建议性腺发育不全患者尽早切除性腺,低风险DSDs患者可在青春期后行性腺切除术。3.建立完善的DSDs专病门诊和多学科团队对DSDs的正确诊治和长期管理至关重要。

苏圆[5](2021)在《遗传咨询患者细胞遗传学筛查和再生育指导研究》文中认为[目 的]对遗传咨询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筛查和细胞遗传学病因分析,结合其病史及目前最新遗传学研究进展,为其进行遗传咨询和再生育指导提供帮助。[方 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不孕不育、复发流产及辅助生殖失败等生殖问题而就诊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开展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检测,在320-400条带水平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临床数据、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报告和病因分析结果进行遗传咨询和再生育指导。[结 果]3814例患者中,214例染色体核型存在一种或多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异常情况,染色体异常者占检测总数的5.61%。在异常者中,性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76例,占异常总数的35.51%;常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者72例,占33.64%;染色体多态性74例,占34.58%。性染色体异常包括:性染色体数目异常66例,包括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13例、超雌综合征1例、超雄综合征1例、克氏综合征(Klinefelter Syndrome,KS)51例;性分化异常4例,包括XX男性综合征2例、XY女性综合征2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11例,包括重复、缺失、等臂、平衡易位。常染色体异常包括:常染色体数目异常12例,3例为三体、9例为罗伯逊易位;染色体平衡易位28例,部分与性染色体之间发生易位;常染色体片段倒置29例;其它常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包括插入、片段增加、衍生染色体。染色体多态性包括:次缢痕或染色体阴性部位变异25例;随体区变异34例;大Y染色体4例;小Y染色体11例。[结 论]遗传咨询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染色体异常,往往与不孕不育、不良妊娠及性发育异常等有关。早发现、早治疗对染色体异常患者的预后改善尤为重要。有配子异常可能而且反复妊娠丢失或出生异常儿的患者,可采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或产前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筛选出染色体正常的胎儿,帮助患者获得自己的正常后代。

朱慧敏[6](2021)在《26例妊娠合并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回顾》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并探讨妊娠合并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疗经验及预后情况。以提高对妊娠合并血液恶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26例妊娠期合并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并展开讨论。结果(1)发病率:26例妊娠合并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在我院同期收治的36123例妊娠患者中发病率约0.07%,中位年龄26(18~39)岁,除1例患者于妊娠前确诊白血病外,血液恶性肿瘤在妊娠早、中、晚期发生率分别为12%(3/25)、48%(12/25)、40%(10/25);(2)疾病类型:26例患者中,妊娠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2例(46.2%,12/26),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或AML-M3)5例,AML(非M3)7例。妊娠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11.5%,3/26),妊娠合并霍奇金淋巴瘤(HL)2例(7.7%,2/26),妊娠合并非霍奇金性淋巴瘤(NHL)8例(30.8%,8/26),妊娠合并慢性髓系白血病(CML)1例(3.8%,1/26);(3)治疗情况:16例白血病患者中12例患者接受化疗,初次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共7例(58.3%)。5例APL中妊娠期初诊4例均达CR,另1例妊娠前确诊APL经治疗已达CR,妊娠早期终止妊娠并继续化疗。7例AML(非M3)患者中有5例接受治疗,3例达到CR(60%),3例ALL患者中1例经治疗后疾病未达到CR,1例CML患者化疗未缓解;(4)孕期处理及妊娠结局:26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42.3%,11/26)选择引产或人工流产(妊娠早期3例,妊娠中期7例,妊娠晚期1例),其他15例继续妊娠的患者(早期1例,中期4例、晚期10例)妊娠中期孕妇死亡2例(2/15,13.3%),胎儿死亡2例(自然流产1例、宫内死亡1例),11例患者(42.3%,11/26)最终产下胎儿(妊娠中期1例,晚期10例),其中健康新生儿6例(54.5%,6/11),出现新生儿不良并发症5例(45.5%,5/11,出生低体重儿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新生儿窒息1例)。15例继续妊娠患者中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共8例(53.3%)。成功分娩的11例胎儿中,除2例失访,9例新生儿长期随访均存活并且未发现生理、心理发育异常;(5)随访及生存:26例患者平均生存期(72.5±9.7)月,1年累积生存率74.3%,3年累积生存率67.5%,死亡7例(26.9%,7/26)均为白血病。26例患者中16例妊娠合并白血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8(1~103)月,1年累积生存率57.9%,3年累积生存率46.3%;10例妊娠合并淋巴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3.5(1~87)月,除2例失访,其他8例均存活,妊娠合并白血病患者生存期短于妊娠合并淋巴瘤(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液恶性肿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的特殊情况,发病率较低,以妊娠中、晚期合并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最为多见。APL及淋巴瘤生存及预后情况较好,ALL预后相对较差。妊娠合并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但妊娠晚期患者分娩后的胎儿长期生存及预后情况尚可。对于妊娠早合并血液恶性肿瘤的患者建议终止妊娠尽快治疗,妊娠中、晚期合并白血病患者若选择继续妊娠,应结合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妊娠晚期合并早期淋巴瘤的患者可酌情等待分娩后进一步治疗。

刘晓景[7](2021)在《携带NROB1重复的46,XY性反转一家系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文中提出背景46,XY性反转综合征(sex reversal syndrome)是一类罕见的性别发育异常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l/100,000,Xp21上NR0B1基因重复引起46,XY性反转是其中一种,通过Pubmed、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等网站进行搜索,相关文献报道仅18例病人。临床体征有性腺发育不良,伴或不伴有智力、生长发育落后等。NROB1基因重复引起的46,XY性反转临床及遗传学特点,目前相关研究少。对携带相关基因重复而其临床体征正常46,XX女性的研究更少。对我院这例罕见病及其家系临床及遗传学特点研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理论意义。目的通过对携带NROB1基因重复的46,XY性反转一家系研究,进一步探究NROB1重复引起的46,XY性反转及46,XX携带者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1.收集2017年6月我院就诊的一例46,XY女性及其家系一些成员临床资料。2.对此家系中46,XY女性及46,XX携带者进行家系调查。3.留取家系成员外周血2ml-3ml进行性激素检测及性染色体(FISH)检测。4.留取家系中46,XY女性及46,XX女性携带者进行高通量测序(CNV-Seq)、全基因测序检测。5.留取家系成员中46,XX女性携带者进行X染色体失活研究。结果1.调查其家系4代,先证者及先证者妹妹为患者;其母亲为携带者;其母亲及其外祖母的同胞兄弟姐妹孕育史正常,未曾出现不孕、不育情况,亦无智力低下、面容特殊等临床体征;家族中女性亦无生殖细胞肿瘤病史。2.两姐妹性激素检测FSH、LH均升高,姐姐升高更明显,提示为高促性性腺发育不良,其母亲性激素检查正常。3.先证者及其妹妹盆腔超声及核磁均提示无睾丸,先证者可见子宫,未见卵巢组织。先证者妹妹可见幼稚的子宫及卵巢(与年龄相符)。4.姐妹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女性,SRY基因阳性,Cnv-seq检测提示Xp21.2存在NROB1、MAGEB基因重复,验证重复来自于母亲。5.X染色体失活检测:发现先证者母亲X染色体失活比例为79%,为中度失活偏移,提示母亲X染色体存在偏倚失活。结论1.携带NROB1基因重复是导致此家系出现46,XY性反转原因;46,XX女性携带者X染色体存在优先失活,X染色体优先失活可能是46,XX女性携带者临床特征正常的一个原因。2.此家系临床调查只有先证者及先证者妹妹为患者,其母亲为携带者,提示此家系中先证者母亲携带的NROB1重复可能为自发变异。家系中先证者及其妹妹携带相同的基因重复,临床表型存在其它不同,提示可能有更复杂的调控机制存在。

陈岑,雷萍,张宇,陈珏屹,范文亮,周承凯,王继华,彭舒怡,李欣,韩萍,熊宙芳[8](2020)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确诊的12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学资料,评价MRI所示子宫及阴道情况、斜隔位置及走行、有无瘘口及伴发泌尿系统异常情况,与术中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Ⅰ型5例,平均年龄12岁;Ⅱ型4例,平均年龄23.7岁;Ⅲ型3例,平均年龄24岁。5例Ⅰ型患者均以痛经就诊,7例Ⅱ型及Ⅲ型患者以痛经、不孕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MRI检查12例均可见双子宫、双阴道及阴道斜隔;左侧斜隔7例,右侧斜隔5例;伴发泌尿系统畸形者11例,无显着泌尿系异常1例。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症状不具特异性,MRI可较清晰显示病变结构,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分型;对双子宫病例,需警惕本病可能。

王文莉,张佟,叶红[9](2020)在《阴道斜隔综合征误诊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阴道斜隔综合征(HWWS)是一种非对称性的女性生殖器官发育畸形,临床表现多为经期延长、腹痛,甚至无特异性表现,多合并一侧肾缺如。因其发病率低,畸形复杂,临床容易发生漏诊、误诊,对于青春期生殖器官畸形患者,应完善泌尿系统检查,减少误诊,改善患者预后。

王睿婕,董秀娟,宋蕾[10](2020)在《经会阴超声联合腔内容积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及阴道畸形的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联合腔内三维容积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及阴道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3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先天性子宫及阴道畸形的183例患者,分别按照单纯经腹部或经腔内二维超声检查和经会阴超声联合腔内容积超声两种检查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经腹部或经腔内二维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子宫及阴道畸形的83例患者。B组为经会阴超声联合腔内容积超声检查的100例,且采用四节段诊断方法对B组患者进行综合诊断。比较分析A、B两组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及最终临床结局。结果 A组单纯经腹部或经腔内超声检查诊断的符合率为84.3%(70/83),漏、误诊13例。B组经会阴超声联合腔内容积超声诊断符合率达95.0%(95/100),漏、误诊5例。B组较A组对先天性子宫及阴道畸形的定性及分类诊断更详细和准确(χ2=5.814,P <0.05)。结论应用经会阴超声联合腔内容积超声,同时采用四节段分析的诊断方法可大大提高先天性女性生殖道畸形的定性及分类诊断的准确率。

二、女性生殖器官畸形综合征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性生殖器官畸形综合征3例(论文提纲范文)

(2)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临床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子宫穿孔的分类
        1.1.1 依据有无外源性因素分类
        1.1.2 依据子宫肌壁穿透程度分类
        1.1.3 依据是否伴有周围脏器损伤分类
    1.2 各期妇女子宫的特点
        1.2.1 未成年女性子宫的特点
        1.2.2 成年女性子宫的特点
        1.2.3 绝经后女性子宫的特点
        1.2.4 宫腔积液子宫的特点
        1.2.5 哺乳期子宫的特点
        1.2.6 被恶性肿瘤侵袭子宫的特点
        1.2.7 瘢痕子宫的特点
        1.2.8 放置宫内节育器子宫的特点
        1.2.9 其他特殊类型子宫的特点
    1.3 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
    1.4 诊断标准
    1.5 治疗方案
        1.5.1 保守治疗
        1.5.2 手术治疗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子宫穿孔的年龄分布特点
    3.2 子宫穿孔的分类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2.1 子宫穿孔的分类
        3.2.2 子宫穿孔类型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3 子宫穿孔的发病因素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3.1 子宫穿孔的病因
        3.3.2 子宫穿孔发病因素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3.3 子宫穿孔发病因素与穿孔类型之间的相关性
    3.4 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
    3.5 子宫穿孔的诊断手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5.1 子宫穿孔的诊断手段
        3.5.2 子宫穿孔的诊断手段与发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6 子宫穿孔患者入院时的收治情况
    3.7 子宫位置与子宫穿孔情况的相关因素分析
        3.7.1 子宫位置与子宫穿孔部位的具体情况
        3.7.2 子宫穿孔部位与发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8 子宫穿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8.1 子宫穿孔的手术方式
        3.8.2 促宫缩药物的使用情况
        3.8.3 子宫穿孔手术方式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8.4 子宫穿孔手术方式与穿孔部位之间的相关性
    3.9 子宫穿孔的住院时间、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3.9.1 子宫穿孔的住院时间、预后
        3.9.2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3.9.3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发病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9.4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穿孔类型之间的相关性
        3.9.5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穿孔部位之间的相关性
        3.9.6 子宫穿孔住院时间与手术方式之间的相关性
第4章 讨论
    4.1 子宫穿孔的发病年龄与机制
    4.2 子宫穿孔类型与发病原因及年龄的关系
    4.3 子宫穿孔的部位与发病因素的关系
    4.4 子宫穿孔的临床表现
    4.5 主要辅助诊断手段
    4.6 治疗方案的选择
        4.6.1 手术治疗
        4.6.2 辅助治疗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64例女性青春期延迟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调查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青春期延迟患者分型诊断
    2.2 青春期延迟患者外周染色体核型分析
    2.3 64例青春期延迟患者生长发育指标分析
    2.4 64例青春期延迟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5 64例青春期延迟患者性激素检测指标对比
3 讨论

(4)35例性发育异常患者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体格检查分级标准
        2.2 血清学检测方法
        2.3 染色体检测方法
        2.4 影像学检查方法
        2.5 麻醉方法
        2.6 手术方法
        2.7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分期
    3 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果
    1. DSD患者临床特征
        1.1 DSDs患者年龄特点
        1.2 DSDs患者体格发育情况
        1.3 DSDs患者性征及生殖器官发育情况
        1.4 DSDs患者临床症状特点
        1.5 DSDs患者血清学检测特点
        1.6 DSDs患者影像学检查特点
    2. DSDs患者手术治疗结局
        2.1 生殖器整形手术治疗结局
        2.2 性腺切除/活检手术治疗结局
    3. 性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4. DSDs患者术后辅助激素治疗
讨论
    1. DSDs诊治现状和面临挑战
        1.1 DSDs概述及发病机制
        1.2 DSDs诊治现状
        1.3 DSDs诊治面临的挑战
    2. DSDs诊断方法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2.1 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及局限性
        2.2 影像学检查的意义及局限性
        2.3 遗传学检测的意义及局限性
    3. DSDs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
        3.1 生殖器整形手术的手术方式及时机
        3.2 预防性性腺切除术的手术时机
    4. DSDs患者性腺肿瘤发生风险及管理
        4.1 DSDs患者GGCTs特点及危险因素
        4.2 CAIS患者保留性腺的争议
    5. DSDs患者的多学科和长期管理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The 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of port-site metastasis in gynecologic oncology
    References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遗传咨询患者细胞遗传学筛查和再生育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常见染色体异常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6)26例妊娠合并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化疗方案中英对照
英文简略词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妊娠合并血液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7)携带NROB1重复的46,XY性反转一家系临床及遗传学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NROB1 基因重复引起的46,XY性反转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8)阴道斜隔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MR检查方法
    1.3 影像分析及分型
2 结果
    2.1 手术分型
    2.2 临床表现
    2.3 MRI表现
    2.4 治疗结果及随访
3 讨论
    3.1 OVS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2 OVSS的临床表现
    3.3 OVSS的检查方法
    3.4 OVSS的诊断及治疗
    3.5 本研究的不足

(9)阴道斜隔综合征误诊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10)经会阴超声联合腔内容积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及阴道畸形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四节段分析法
    1.4 先天性子宫及阴道畸形的分类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四、女性生殖器官畸形综合征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Ⅱ型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斜隔侧宫内妊娠难免流产一例[J]. 蒯丹,田文艳,田欢,张静,王颖梅,薛凤霞,张慧英.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1(11)
  • [2]59例子宫穿孔患者临床病例分析[D]. 刘晓青. 吉林大学, 2021(01)
  • [3]64例女性青春期延迟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 柯珣瑜,李清,辛路平,沈晓玲. 中国妇幼保健, 2021(11)
  • [4]35例性发育异常患者临床诊治分析[D]. 高倩倩. 山东大学, 2021(12)
  • [5]遗传咨询患者细胞遗传学筛查和再生育指导研究[D]. 苏圆.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6]26例妊娠合并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回顾[D]. 朱慧敏.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7]携带NROB1重复的46,XY性反转一家系临床及遗传学特点[D]. 刘晓景.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8]阴道斜隔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探讨[J]. 陈岑,雷萍,张宇,陈珏屹,范文亮,周承凯,王继华,彭舒怡,李欣,韩萍,熊宙芳.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10)
  • [9]阴道斜隔综合征误诊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王文莉,张佟,叶红. 现代医学, 2020(11)
  • [10]经会阴超声联合腔内容积超声诊断先天性子宫及阴道畸形的价值[J]. 王睿婕,董秀娟,宋蕾. 中国医药科学, 2020(15)

标签:;  ;  ;  

女性生殖器官畸形综合征三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