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初探

广西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初探

一、广西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许欣[1](2021)在《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支撑,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主要体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但在现实中,农业农村发展仍相对落后,成为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战略,党的十九大全面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已经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补齐发展短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任务迫切,却并非朝夕之功。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工业技术与物质装备和农业生产的结合,反映了工农业之间的互动,成为产业间连接的桥梁。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地位、作用、功能是多方面的,不仅在农业之内,更在农业之外,关乎农业农村发展全局和国民经济整体。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不仅发挥着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作用,更可能对种植结构、作物育种和栽培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农业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等领域掀起一轮新的技术革命;更重要的是,在工农产业之间产品和要素流动机制的作用下,农业机械化在工业和农业的互动关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在适宜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下,能够发挥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积极作用。与以往大部分研究不同,本文尝试从工农关系视角出发,以农业机械化为研究对象和载体,以促进工农协调发展为落脚点,旨在充分把握促进我国工农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识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以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赋能工农协调发展的机理和效果,根据研究结论为未来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切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工农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和建议。本文以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理论、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要素替代与最优投入组合理论、马克思主义工农关系论述以及产业政策理论为基础,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工农关系和农业机械化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和工农关系的演进历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驱动因素以及制约工农协调发展制度、政策障碍,明确了农业机械化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主要机理,并测度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工农协调发展水平;建立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工农关系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制约工农协调发展的因素以及相关制度和政策改革方向;通过考察农机补贴政策的实现形式、补贴效果和响应程度,对其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对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当前我国工农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投入不足、技术互助程度不高是阻碍工农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我国整体上仍处于“农业支持工业”的中后期阶段,工业、服务业发展仍高度依赖农业支持而反哺农业力度不足,以及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产业间联系不紧密是部分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未能带动工农协调发展水平同步提升的原因;城镇化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效果已开始显现,在西部地区尤为明显。第二,我国工农协调发展受到制度性制约,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技术性障碍。当前阶段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制度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和工农协调发展产生了制约;对农业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与边际替代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益仍有提升空间,亦间接反映了工农产品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工农产业较大的发展差距以及农业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实质性转移的制度、政策障碍依然存在的现实。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需要推动各领域、全方位制度改革,优化政策环境,使农业农村能够实现公平、全面发展。第三,农业机械化与工农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高度契合,是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作为“工业反哺农业”的直接形式,通过增强农业支持工业的能力,对工农协调发展的各个主要方面和因素产生积极影响,其途径是多方面的,具体效果也有较大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农机存量和使用成本投入均不能有效促进工农协调发展,这并非否定提升农机装备水平的必要性,而是反映了工农产品不平等的交换关系及农业发展水平和比较收益低的现实;农机跨区作业对工农协调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效果受到经济社会条件变化的影响;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工农协调发展,其中补贴政策在不同区域的效果差异较大。以上结果说明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农机的使用效率和农机服务的可获得性,亦反映了我国农业仍然面临经营规模偏小、比较收益和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实条件。要实现农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破除阻碍工农协调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障碍更为重要。第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工农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需要因地制宜地调整和优化。补贴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实现形式、响应程度和具体效果差异较大,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调整、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同时积极引导、推动农机工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突破,探索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整体而言,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各类农业支持政策,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更为有利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以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农机服务的可获得性为重点,实现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实施差异化的农机补贴政策,引导农机工业积极转型升级,将扩大、引导需求与促进有效供给相结合,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的效果,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高春明[2](2021)在《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空间扩大,土地资源总量约束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因此,土地资源在经济系统中的生产要素特征也更加凸显。我国城镇化发展在人口总量大,但人均可利用土地不足的国情限制下,土地集约利用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土地资源的生产要素特征以及国有产权性质,意味着土地资源配置在中国具有显着的宏观调控职能。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城镇化发展起步早增速快,但是近年来却出现增速减缓和质量较低的问题。尤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影响了东北地区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损害了居民公共健康。所以,本文从土地利用效率视角出发,系统研究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使用的经济机制、产出效率、利用效率以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效率决策视角,从而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结构优化调整和集约增长路径转变,探索一个宏观调控政策的新引导方向。土地在不同学科中有着不同的定义,本文更加侧重于土地资源概念,突出强调地球表面土地的可利用性和稀缺性。土地集约利用更多关注其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的合理利用和配置。而土地利用效率自然以其经济效益的有效发挥为重点,其内涵在于土地资源利用实际效益与最优效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取决于生产技术条件及其与其他投入要素的合理配置。城镇化发展中的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在于非农业用地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在空间上迅速集聚。城镇化的要素集聚会带来城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其中的主要依托力量就在于,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城镇基础设施的共享使得集聚经济的外部性溢出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和释放。吉林省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主要存在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土地规模扩张过快和土地集约效率不高三个方面的问题,均与土地资源的投入利用密切相关。本文以多维因素综合评价法详细测算评价了全省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结果显示大多数城市用地集约化水平呈递增趋势,但城市间的差距非常显着。主要体现在利用强度、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益三个方面。运用时间序列计量模型初步探索了城镇化与用地效率之间呈现长期协调关系,发现人口城镇化是引致土地利用效率提高的长期格兰杰原因。短期内人口城镇化可能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波动失衡,但二者之间存在某种修正机制促进其向长期协调状态进行调整。吉林省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在全国处于偏下水平,省内城市间的效率差异非常显着,耕地资源丰富的城市周边农村地区其农地效率往往并不高。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吉林省在大多数年份的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均显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同时存在生产技术落后和要素结构配置不合理问题。这也使得吉林省农业生产的土地利用效率显着低于其技术效率水平。基于全省城市面板数据的超效率CCR模型测算结果显示,吉林省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较高的城市大都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耕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城市其农地利用效率并不高,甚至部分城市的利用效率远远小于东部地区。吉林省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受自身生产条件及城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吉林省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且时序内呈现倒N型变动特征,省内城市间的效率差异非常显着,人口规模较大的地级城市表现并不突出。基于全国技术参照集的超效率模型测算显示,吉林省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在东北振兴初期呈下降态势,中期有所回升,但是在2010年之后则又转入下滑路径。吉林省城市间的建设用地效率差异非常显着,规模较大的地级城市用地效率表现并不出色,8个地级市中年平均利用效率大于0.5的仅有3个,其余地级城市的利用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时序内,大多数城市的建设用地效率处于波动递减态势,要素结构配置不合理普遍存在。这也使得多数城市的建设用地效率递减幅度要大于技术效率,粗放型的建设用地扩张而没有资本等其他要素投入的跟进使得用地效率持续走低。吉林省多数城市建设用地效率的持续递减主要来自技术效率损失的逐年扩大,而结构无效则在此基础上加剧了其效率水平的进一步恶化,推动无效城市的生产技术进步是改善建设用地效率的重点。基于全省城市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显示,表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有效灌溉面积占比和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投入强度对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向直接作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是提高农地产出效率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农业机械化投入受到农业规模经营的制约,因此单位土地机械化投入强度变量并不显着,但是具有正向符号。农业人口规模的正向作用机制反映了当前劳动密集型农业在全省依然占据较大中,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人口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相互制约效应,模型中主要体现为负的交互项估计系数与正的从业人口系数的制约。当单位播种面积上的机械化投入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提高农业人口规模则有助于农地利用效率改善。但是这种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与城镇化发展规律相违背,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是高效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吉林省城市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显示,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提高能够显着促进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提升,但是受到人均建设用地规模的制约。只有当人均建设用地规模低于某一临界值时提高投资强度才会有效,而人均建设用地扩大则会导致用地效率持续损失。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对用地效率的作用机制表现为显着正效应,但是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的影响却呈现逆向制约机制。这反映了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中结构的不合理性。吉林省城市人口规模效应呈现不明显的倒U型特征,这与当前大多数城市人口集聚水平不高密切相关。产业关联结构对城市建设用地效率的影响呈现正U型特征,大部分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普遍滞后,距离平均门槛临界点尚有较大差距,推进产业多样化进而带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依然任重而道远。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引致的效率损失在吉林省城市中普遍存在,居住用地比重过高会导致建设用地出现持续的效率损失,样本数据估计结果显示了大多数城市居住用地供给过快的事实。空间特征异质性分析显示,农业用地资源丰富的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受经济和城镇化水平所限制,基础设施、机械利用强度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农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都小于中东部地区,只有非技术性的化肥使用强度的影响大于中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中,整体下降地区由于主要为城市扩张地区,投资强度和单位财政支出的拉低效应都最显着,但居住用地占比以及工业用地占比的促进作用都最显着。最后,基于全省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机制以及计量模型揭示的经验关系来看,从农业用地效率优化、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化以及城镇化发展格局有化三个大方面,针对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东北全面振兴发展三大主体战略落地给出了政策建议。具体包括推进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农地确权改革、严格实行建设用地可以实行总量以及增量控制、合理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

李媛[3](2021)在《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由之前的忽视到现在的重视,这种改变有历史和现实各方面的原因。但是从农业生产的总体上来看,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还是遵循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也反映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低下,对农业的发展起着严重的制约作用。在衡量区域农业发展质量时,通常采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从经济-资源-环境整体上考量。研究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将为各地区因地制宜地完善制度安排、明确下一阶段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着力点、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证分析2006-2018年间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时空变化趋势,以及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对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参考以往文献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指标选择,分别是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水平,再采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标法进行测算,并从时空上分析其变化。其次,建立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投入与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在以往的文献基础上选择劳动、资本、土地及机械力为资源投入,农业产值为经济产出,碳排放与面源污染为非期望产出,采用改进的EBM模型,从投入-产出方面来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从时空特征方面来分析测算得到的结果。然后,实证研究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通过空间自相关检验以及对模型选择的检验,最终选择空间双固定杜宾模型。最后,总结前面的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提高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现波动增长的现象,从近几年的ML指数分解项来看,其增长源泉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三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各不相同,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小,总体趋势可以总结为东中西部依次递减。(2)目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它正在以一个较为均匀的增速逐年上升,并在三大地区中一直表现为“东-中-西”递减趋势。Moran’s指数在2006-2018年都为正值,并通过10%的显着性检验,说明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且具有高高集聚或者低低集聚特征。从空间分布状况来看,低值区域集聚变化不大,高值区域主要集聚于东部地区,并且高值区域的数目在逐年增加,具有扩张态势。(3)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并且从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实证结果来看也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作用程度具有地区差异性。在西部的影响最为明显,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落后,对该地区推行现代化对农业绿色发展影响更大。并且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空间溢出性,溢出效果十分突出。(4)作为控制变量,经济发展对本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负向影响,政府干预与科技投入对本地区有正向影响,并且政府干预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赵世秀[4](2021)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区域复杂性和差异性,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效应显着,农业占比高,城镇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供、需双向改革,区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综合农业系统工程、协同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1)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在界定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论等,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梳理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建立了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系统耦合度模型。(2)综合评价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分别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线性模型得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2增长到2018年的6.2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19增长到2018年的1,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经济收入、农机动力、劳动生产率、人的文化素养等主要因素对各系统影响明显。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进而求得综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更高效、准确。(3)实证研究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关系。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VAR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动态影响关系和贡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达到优秀协调水平,两者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影响关系,但耦合协调度显示,2004-2015年期间,农业机械化长期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6-2018年,农业机械化出现加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时,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近乎实现同步协调发展,但此时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机化发展。VAR模型实证得出:2004-2018年间,农机化对城镇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8.76%,城镇化对农机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3.77%。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的2004年-201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8.78%。通过农机贡献率值和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与劳动力资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环保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有关,其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最为明显。因此,为促进两系统优化协调发展,应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根据区情提出促进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使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应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人才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政策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与黑龙江垦区改革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管理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优势,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现代企业经管优势,促进农机智慧化升级发展,延展产业链推动农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城镇化集聚效应,加强城镇吸引力,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方面,鼓励研发和创新,提升农机化高科技水平;培养具备现代农机技术的职业农民和引进高质素农机智慧化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资金运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王彦东[5](2021)在《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文中认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重要的技术支撑,农业机械对于提升农牧业生产率非常重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是近年来众多因素造成我国的农业机械化面临发展瓶颈,农机行业供给侧改革结构性调整是一个方面,而农机购置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农业机械购置投资相对来说是农户最大额的生产性投资,农户自身积累的内源性融资往往难以满足购机资金需求,而不成熟的农村金融市场普遍存在信贷配给情况,信贷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那么农户农机购置是否面临融资约束?不同类型的融资约束是否会影响农户农机购置行为?近年发展起来的融资租赁业务政府将其视为解决满足农村金融市场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金融创新服务,农机融资租赁作为一项有效缓解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金融创新服务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提倡。但是一项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除了基于供给侧的考虑以外更应该基于需求者的视角进行设计,承租者农户作为参与主体是否愿意参与以及倾向于什么样的融资租赁合约方案是值得探讨的。鉴于此,本文选取通过对内蒙古部分盟市的农牧区进行调研获得一手实地调研数据,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对农户的农机购置行为以及农机融资租赁选择偏好进行研究,总结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特征以及农机融资租赁的选择意愿及偏好,并提出进一步优化农机融资租赁业务,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陈述如下:(1)尽管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结构性调整期,但是农机购置需求依然旺盛,农户的自有财力无法满足购买大型农机具的资金需求。农村普遍存在“小型农机无需融资,大型农机无处融资”现象。现有融资的金融机构渠道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农机融资困难在于贷款额度小、利率高、到账时间长和周期不灵活,农户在购买农机时存在结构性融资约束问题。(2)基于农户农机购置的融资需求的调研数据,应用直接识别法识别在农农户普遍面临融资约束问题。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农户是否受融资约束是影响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规模的重要因素。其中需求型融资约束并不会影响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购置规模,而供给型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意愿和购置规模均有显着影响。除了本文重点探讨的融资约束因素以外,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等因素的研究结论基本和以往的研究文献一致。(3)基于承租人视角探讨农户对农机融资租赁的认知及参与意愿,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农机融资租赁的主要因素。农机购置过程中受到融资约束是选择参与农机融资租赁的前提。农户除了基于自身条件的考虑,更关注农机融资租赁业务的费率水平、融资期限、抵押担保、增值服务等方面的属性,其中抵押担保影响最大、其次是融资周期、最后是增值服务。而不同特征的农户对于这些属性的偏好也存在一定异质性,农户对不同属性的支付意愿也不同。所以要想推广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必须从农户的需求出发设计合约,创新模式。(4)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最后提出加大政府支农政策力度,破解农户农机购置需求的融资约束;加强新型金融模式宣传,提高农户农机融资租赁认知水平;加快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增强农机融资租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维护农机融资租赁各参与主体利益;营造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引导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1)从融资约束的视角研究农户农机购置行为。从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特征的角度为农户个人农机投资不足提供新的解释,以期为国家下一步出台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提供理论借鉴;(2)从承租方的微观视角研究农户农机融资租赁的参与意愿,结合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分析基于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目的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这方面的文献做一点有益补充;(3)应用选择实验法分析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属性的选择偏好。应用选择实验法探究农户对于农机融资租赁属性的偏好及其支付意愿,以期为承租方在设计农机融资租赁合同方案或者国家出台鼓励农机融资租赁发展政策建议的时候提供现实参考。

祝洪章[6](2021)在《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具有鲜明效率维度的价值追求和经济属性。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农情,耕地流转问题不单纯是经济效率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自发演化力量和有意识构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自身特定的演进规律。我国现行耕地“三权分置”改革就是考虑到耕地流转的多重属性,通过权利分层方式,兼顾耕地社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这是理解当下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问题的前提,是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环境。主流经济学推崇的简约理论模型的研究范式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从历史演进规律、制度逻辑的宏观视角,顺推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制度环境因素;从制度目标、制度机制的应然预设与流转运行和流转制度经济影响绩效实然状态的差异,逆推权利结构设计和流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优化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了建国至今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规律,提出农地产权制度存在制度价值复合化取向,呈现渐进、路径依赖式演化模式,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城乡关系的国家意志等发展演进规律。“三权分置”改革以农户分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遵循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依托多重制度逻辑框架,将“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作为多重逻辑兼容的指引,通过“地权细分”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载体,通过“走廊调控”方式为多重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通过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动力。经营权流转制度是以经济绩效为主导逻辑的农地产权交易制度,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近年取得较大发展。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标主要是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保障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以上预设功能,国家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稳定机制三种制度机制综合推进流转改革。激励机制包括鼓励主体分流、客体强权赋权和完善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等;约束机制包括设立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红线、流转用途红线、农民权利保护红线等;稳定机制包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约、流转价格、流转效力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宏观时空角度,运用LMDI法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农户行为角度,基于农户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农户耕地禀赋效应以及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等对流转决策的影响。对照流转制度功能目标定位,本文分别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耕地配置绩效、生产效率绩效、粮食安全保障绩效。研究发现,虽然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耕地配置效率,但面积和地块细碎化和耕地撂荒等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转制度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流转双方、全国区域间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现有耕地流转制度对流转“非农化”“非粮化”抑制效果不佳,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转“非农化”明显,非粮食主产区流转“非粮化”明显,粮食主产区也存在流转“非粮化”趋势。依循“制度环境-制度逻辑-制度功能-制度机制-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进程的渐进性约束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产权结构-行为激励与约束-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耕地“三权”赋权方案不确定性、立法内容与技术缺陷影响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制度交易成本”分析,本文得出了农户政策认知弱、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滞后、交易监管薄弱、交易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增加了制度交易成本,造成流转制度绩效损失的结论。针对制度环境,本文提出耕地经营权流转应与农业非农转移、城市及乡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适应发展,加快协同配套进程推进。针对赋权环节,本文建议应捋顺三权关系,采取“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路径,完善立法以减轻经营权非经济属性功能负荷;针对流转制度运行,本文提出从规模化思路、政策指导、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降低经营权流转制度交易成本,提高流转制度效能。

鞠中芳[7](2021)在《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农业发展要求创新经营体系,党中央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大力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四川省作为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必须发挥好农业大省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步伐。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进行探究,分析现状、挖掘问题、提出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并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对本文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同时对专业化与分工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经典理论进行提炼和总结,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现状,当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取得显着成效,有力推动了四川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再次,评价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水平。本文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评价了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经营规模化水平、生产组织化水平、服务社会化水平和产出高效化水平,并与其他省份做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整体来看,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有所上升,2015-2018年的综合评分由32.11分上升至33.21分,在全国排名由第18位上升至第12位,在西部地区排名由第2位下降至第3位;(2)分指标来看,四个一级指标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生产组织化得分最高,经营规模化次之,产出高效化第三,服务社会化发展最差。最后,剖析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并总结。通过前文的现状和评价分析,综合得出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规模经营化程度不高、财政扶持力度不足、农业从业人员技能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质量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创新政府扶持政策体系、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培育高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予以解决。本文经过上述研究,在两个方面取得创新:第一,建立了四川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为后续学者提供借鉴;第二,从制度、财政、人力资源、经营主体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丰富了现有研究成果。同时,本文尚存在一些不足,如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内容可能不够全面、未对四川省内部各市州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做分析等。

范光卿[8](2020)在《越南河江省与中国广西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各国农业发展水平差异大,农业合作是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南河江省和中国广西接壤,研究和比较两省农业发展水平,对于加强双方合作,推动两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两省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农业政策、技术水平、产业化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河江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促进河江省农业发展的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越南和中国在国家和地方层面都非常重视农业发展,出台系列促进农业的规划和政策,地方也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河江和广西接壤,地理条件、光照、温度、湿度、降雨等自然条件类似,农业产业结构相似,属于农业大省,农业年增速相似,为6.7-6.8%,第一产业占比大,广西为14.8%,河江更高为28.96%。2、为比较河江和广西农业发展水平,从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政策支持、农业投入水平、产出水平、主要农作物产量、农业发展的经济指标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七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河江和广西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以及农作物种类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在农业方面的投入水平都比较高,两地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推进农业的发展。但是河江农业产出水平和农业发展经济指标远远落后于广西,广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436元,而河江为6000元左右。3、从农业发展的投入水平、农业发展产出水平、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到河江和广西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1234A(28)0.3 75C(10)0.188C(10)0.313C(10)0.125C。利用模型测算,2017年广西农业发展水平总得分为64.73分,2018年总得分为67.81分,分别处于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前期和中期,两年间发展迅速。2017年河江省农业发展水平总得分为56.91分,2018年总得分为58.62分,表明还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步阶段,与广西有较大差距。4、分析了河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主要问题有: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突出、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业发展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合作缺乏,产生原因包括历史原因、制度原因、思想原因、结构原因等。5、提出了加快河江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主要有:科学制定河江省农业发展目标;强化政策推动,如农村土地流转、农业风险保障体系、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等政策;规范发展与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发展结构转变;参考和借鉴广西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加大农业国际合作等。

袁钦[9](2019)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农业机械化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它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虽然农业机械化经过多年的技术装备推广,机械化水平得到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经济、环境等因素差异,各地农机化水平层次不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渐显现,现阶段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仍不到70%,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解决目前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在先进农机装备购置、农机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单靠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的自有资金显然无法满足,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的金融支持。通过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相关文献梳理以及金融支持内涵的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路径可归纳为三条,分别是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财政支农。但是这三条金融支持路径在实际操作中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效果如何?是否真的如常人所料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哪条路径支农效果最为显着?目前鲜有期刊和博硕士论文通过定量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大多都是定性分析,直接说出问题、提出建议。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全国31个省份2004-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三大金融支持路径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支持效果和影响程度,结果却发现,不同的金融支持路径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支持效果和影响程度不同: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财政支农都对农业机械化呈现显着的正向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并不相同,财政支农对农业机械化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农业信贷对农业机械化的正向影响程度中等,农业保险对农业机械化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弱,这表明在现阶段下,财政支农仍然是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最主要路径,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只是作为辅助路径,但是从长远来看,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资金并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资金需要,再加上现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大,财政资金也很吃紧,必须尽快健全完善以农业信贷为主导,以农业保险为保障,以政府财政补贴为动力的综合性金融支持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持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通过实证分析,探寻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财政支农在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为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提出优化金融支持路径的建议,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农业信贷、农业保险和财政资金的合力支农作用,共促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

隋建利,张亿萍[10](2019)在《农业经济周期与机械化进程的时变协同路径甄别》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基于中国省际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率年度数据,运用非线性MS模型,探讨将2009年视为模型中蕴含"结构突变点"时间节点的合理性,实时捕捉中国东中西部以及省际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演化规律,甄别农业经济周期与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时变协同路径。研究表明:(1)将2009年视为非线性MS模型中蕴含"结构突变点"的时间节点,得到的实证结果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农业经济周期与农业机械化进程的阶段性变迁特征。(2)东中西部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难以与农业经济增长同步,农业机械化尚未能与农业经济充分融合、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尚需推动。(3)东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异步性。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周期与农业机械化进程具有显着的同步性。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发展表现出同步收缩以及同步扩张的阶段性转变特征。此外,2013—2016年,东中西部多数地区均普遍历经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同步收缩期。

二、广西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目标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1.6 可能创新及不足
        1.6.1 可能创新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工农协调发展相关研究
        2.1.1 工农关系研究
        2.1.2 工农协调研究
    2.2 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2.1 农业机械化发展特征研究
        2.2.2 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2.3 农业机械化与工农协调发展
        2.3.1 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作用研究
        2.3.2 制约协调发展的农机化短板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二元经济理论
    3.2 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
    3.3 要素替代与最优投入组合理论
    3.4 马克思主义工农关系相关论述
    3.5 产业政策理论
第四章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和水平分析
    4.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4.1.1 农业机械化起步阶段
        4.1.2 农业机械化推进阶段
        4.1.3 农业机械化高速发展阶段
        4.1.4 农业机械化转型发展阶段
    4.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特点
        4.2.1 现实国情农情决定必然性
        4.2.2 作业水平提高体现技术性
        4.2.3 特色经营模式凸显适应性
    4.3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驱动因素
        4.3.1 自然因素
        4.3.2 技术因素
        4.3.3 经济因素
        4.3.4 政策性因素
    4.4 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标体系及水平测度
        4.4.1 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标体系
        4.4.2 数据来源和测算方法
        4.4.3 测算结果和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工农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5.1 我国工农关系历史演进
    5.2 工农关系不同阶段形式和特点
        5.2.1 农业支持工业发展形式和特点
        5.2.2 工业反哺农业主要形式和特点
    5.3 影响工农协调制度因素
        5.3.1 土地制度
        5.3.2 户籍制度
        5.3.3 行政资源
        5.3.4 教育资源
    5.4 工农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及水平测度
        5.4.1 工农协调指标体系
        5.4.2 数据来源和测算方法
        5.4.3 测算结果及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效果的实证检验
    6.1 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的机理
        6.1.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
        6.1.2 农业机械化是衔接工农的桥梁
        6.1.3 农业机械化是工农协调的表征
    6.2 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的效果分析
        6.2.1 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
        6.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业机械化赋能的政策动力——农机补贴效果考察
    7.1 农机补贴政策与工农协调发展
    7.2 农机补贴政策与农业机械化发展
    7.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7.4 估计结果及分析
        7.4.1 变量平稳性检验
        7.4.2 协整关系分析
        7.4.3 原序列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7.4.4 差分序列格兰杰因果检验
        7.4.5 农机补贴和农机总动力格兰杰因果检验
        7.4.6 农机补贴和大中型拖拉机格兰杰因果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ABSTRACT

(2)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依据
        1.1.1 土地资源的生产要素特征更加突出
        1.1.2 土地集约利用是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1.1.3 土地资源的配置具有宏观调控职能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文献梳理评述
        1.3.1 土地利用效率研究
        1.3.2 土地配置效率研究
    1.4 研究框架设计
        1.4.1 研究区域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土地资源及利用效率的界定
        2.1.1 土地资源内涵简述
        2.1.2 土地利用效率界定
    2.2 土地投入下的经济增长理论
        2.2.1 包含土地投入的索洛模型
        2.2.2 包含土地投入的OLG模型
    2.3 土地集约利用的城镇化理论
        2.3.1 城镇化理论简述
        2.3.2 土地的集约利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1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特征分析
        3.1.1 吉林省城镇化演变历程
        3.1.2 吉林省城镇化存在问题
    3.2 吉林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2.1 土地资源利用分布状况
        3.2.2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3.3 城镇化与土地效率关系初探
        3.3.1 模型设定及其变量选取
        3.3.2 计量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林省农业用地效率评价及分析
    4.1 用地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4.1.1 模型框架
        4.1.2 数据指标及来源
    4.2 吉林省农业用地效率省际比较分析
        4.2.1 变量选取
        4.2.2 省际农业土地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4.2.3 省际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4.3 省内农业用地效率的地区差异
        4.3.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3.2 省内农业用地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4.3.3 省内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城镇建设用地效率评价及分析
    5.1 省际建设用地效率的比较分析
        5.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1.2 省际城镇建设用地经济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5.1.3 省际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5.2 省内城市建设用地效率的分析
        5.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2 省内建设用地经济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5.2.3 省内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吉林省城镇化对土地使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6.1 吉林省城镇化对农业用地效率的影响
        6.1.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1.2 估计模型确定
        6.1.3 实证结果分析
    6.2 城镇化对建设用地效率的影响
        6.2.1 模型变量选取
        6.2.2 估计模型确定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3 城镇化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化异质性分析
        6.3.1 省内城市区域异质性区分
        6.3.2 城镇化影响农业用地利用效率异质性分析
        6.3.3 城镇化影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异质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用地效率优化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
        7.1.2 吉林省农业及建设用地效率评价分析
        7.1.3 吉林省城镇化对用地效率的影响
    7.2 对策建议
        7.2.1 吉林省农业用地效率优化路径
        7.2.2 吉林省建设用地效率优化路径
        7.2.3 用地效率视角下的吉林省城镇化格局优化路径
    7.3 创新之处及研究展望
        7.3.1 可能创新之处
        7.3.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状况简介
致谢

(3)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现代化研究综述
        1.2.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
        1.2.3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研究综述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现代化
        2.1.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2.2 理论基础
        2.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2.2 经济增长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3 影响机理
        2.3.1 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2.3.2 农村社会发展现代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2.3.3 农业生态现代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2.3.4 理论假设
第3章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测算
    3.1 模型与方法选择
    3.2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3.2.1 指标选取
        3.2.2 数据说明
    3.3 农业现代化水平测算结果分析
        3.3.1 变动趋势分析
        3.3.2 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分布状况
第4章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4.1 模型与方法选择
    4.2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4.2.1 指标选取
        4.2.2 数据说明
    4.3 农业绿色全要素测算结果分析
        4.3.1 变动趋势分析
        4.3.2 各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布状况
        4.3.3 分解因子分析
第5章 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5.1 空间关联性分析
    5.2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5.2.1 指标选取
        5.2.2 数据说明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5.3.1 实证检验
        5.3.2 实证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2.1 黑龙江垦区概况及特点
        2.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2.1.2 黑龙江垦区特点
    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分析
        2.2.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2.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2.2.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2.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2.3.1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2.3.2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
        2.3.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2.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2.4.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互动经验借鉴
        2.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过程
        2.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系统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3.1 评价模型
        3.1.1 DPSIR概念模型
        3.1.2 DPSIR模型逻辑关系分析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2.3 评价指标体系
    3.3 权重的计算方法
        3.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3.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3.3.3 综合权重计算
    3.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评价
        3.4.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3.4.2 计算权重
        3.4.3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状态评价
    3.5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3.5.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3.5.2 计算权重
        3.5.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评价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及影响关系分析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
        4.1.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4.1.2 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实证
        4.2.1 计量模型说明
        4.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测评
        4.3.1 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理论基础
        4.3.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实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
    5.1 制度机制改革策略
        5.1.1 完善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
        5.1.2 改革优化相关主体职能
        5.1.3 深化农垦改革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5.2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5.2.1 发展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策略
        5.2.2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
        5.2.3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5.3 科技人才策略
        5.3.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5.3.2 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5)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研究的不足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机械
        2.1.2 农机购置行为
        2.1.3 融资租赁
        2.1.4 农机融资租赁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理论
        2.2.3 融资租赁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机理分析
        3.1.1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内在动因
        3.1.2 农机融资租赁参与主体的行动逻辑
        3.1.3 融资租赁缓解农户农机购置融资约束的效应分析
    3.2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机制分析
        3.2.1 融资约束的类型识别
        3.2.2 农户融资约束直接识别法基本步骤
        3.2.3 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测算理论分析
    3.3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理论分析
        3.3.2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影响分析
    3.4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理论分析
        3.4.1 农户融资行为理论分析
        3.4.2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的理论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农业机械化及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
        4.1.1 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4.1.2 农业机械保有量下降,农机投资后劲不足
        4.1.3 农机行业交易遇冷,在竞争中进行结构性调整
    4.2 农机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2.1 农机融资租赁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
        4.2.2 农机融资租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4.2.3 农业机械融资租赁发展存在的问题
    4.3 本章小结
5 调研样本特征及农户农机购置金融服务供求分析
    5.1 调研情况简介
    5.2 样本特征描述
        5.2.1 受访户主基本特征分析
        5.2.2 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5.2.3 生产经营状况分析
    5.3 农机保有情况及购置需求分析
        5.3.1 农户农机保有状况分析
        5.3.2 农户农机需求情况分析
    5.4 调研样本金融服务供求特征分析
        5.4.1 金融服务需求特征分析
        5.4.2 金融服务供给特征分析
    5.5 农机购置金融服务状况分析
        5.5.1 农机购置融资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5.5.2 农机购置融资金融供给情况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1 农户融资约束的识别过程分析
        6.1.1 需求型融资约束
        6.1.2 供给型融资约束
        6.1.3 农户融资约束识别结果
    6.2 农户融资约束影响因素分析
        6.2.1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6.2.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3 农户融资约束程度测算
        6.3.1 模型构建
        6.3.2 变量选取
        6.3.3 实证结果分析
        6.3.4 融资约束程度估算
    6.4 本章小结
7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的影响研究
    7.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7.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1.2 模型设定
    7.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7.2.1 数据来源
        7.2.2 变量选取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投资意愿影响
        7.3.2 融资约束对农户农机投资规模影响
    7.4 本章小结
8 农户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及选择偏好研究——基于缓解融资约束视角
    8.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8.1.1 理论分析
        8.1.2 模型设定
    8.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8.2.1 数据来源
        8.2.2 变量选取及描述
    8.3 实证结果分析
        8.3.1 农机融资租赁参与意愿
        8.3.2 农机融资租赁选择偏好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6)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述评
        (一)关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述评
        (二)关于我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研究述评
        (三)关于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研究述评
        (四)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耕地
        二、耕地经营权及耕地经营权流转
        三、制度及制度绩效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
        三、多重制度逻辑理论
        四、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五、土地用益物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三权分置”改革制度逻辑
    第一节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
        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特征
    第二节 “三权分置”改革的多重制度逻辑
        一、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指引
        二、通过“地权细分”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载体
        三、以“走廊调控”方式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
        四、以“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动力
        五、“三条底线”与“放活经营权”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立法现状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二、《民法典》物权编关于土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相关规定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经营权流转内容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
        一、耕地配置优化功能
        二、生产效率优化功能
        三、粮食安全保障功能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运行机制
        一、流转激励机制
        二、流转约束机制
        三、流转稳定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一、流转规模方面
        二、流转主体方面
        三、流转方式方面
        四、流转合约方面
        五、流转价格方面
        六、流转效力方面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一、LMDI法模型设计
        二、变量解释
        三、数据来源
        四、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微观决策与影响因素
        一、农户耕地流转规模决策模型
        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
        三、农户耕地禀赋效应
        四、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绩效评价
    第一节 耕地配置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撂荒”的影响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种植
    第二节 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二、变量与数据
        三、结果分析
    第三节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农化”的影响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粮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根源分析
    第一节 制度环境发展进展约束
        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约束
        二、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程度约束
    第二节 三权赋权方案解读的不确定性
        一、“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不动产租赁权)”赋权方案
        二、“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
    第三节 立法内容与立法技术缺陷
        一、现行法律对承包权的性质、内容没有明确规定
        二、涉及经营权性质的部分表述容易引发歧义
        三、法条对承包权受让与经营权受让的身份未区分
    第四节 流转制度实施环节交易费用高
        一、农户对流转制度认知度差
        二、耕地流转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滞后
        三、耕地流转外部监管缺失
        四、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范性差
        五、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化水平低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持续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一、引导务农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二、引导务农人口的农村非农产业转移
        三、推进转移人口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 推进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双轮驱动协调
        一、推进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互补与转化
        二、科学设计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优序与组合
    第三节 采用“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方案
        一、“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架构
        二、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优势
        三、逐步实现承包权对承包经营权的替代
        四、明确承包权成员权性质与内容
    第四节 加强立法平等保护耕地经营权
        一、明确经营权“分段”式用益物权权利期限细分模式
        二、修改完善现有经营权权属性质法条内容
    第五节 加强耕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分类指导
        一、根据城乡融合差异重点对规模化路径进行分类指导
        二、根据农业现代化模式差异重点对适度规模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三、根据粮食安全功能差异重点对流转租金、租期进行分类指导
    第六节 加快耕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一、建立完善耕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
        二、加强流转合同管理
        三、优化耕地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配套服务
        四、加强承包地流转及流转用途的监督管理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表附录
图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内涵与特征的研究
        1.3.2 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研究
        1.3.3 关于测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研究
        1.3.4 关于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研究
        1.3.5 文献简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
        2.1.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专业化与分工理论
        2.2.2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2.2.4 人力资本理论
        2.2.5 理论启示
3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3.1.1 专业大户规模有效增长
        3.1.2 家庭农场数量显着增加
        3.1.3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提升
        3.1.4 农业龙头企业实力显着增强
    3.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3.2.1 财政扶持体系逐步优化
        3.2.2 农业服务主体多元化
    3.3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取得的成效
        3.3.1 新产业新业态有效提升
        3.3.2 农业经济实力增强
        3.3.3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3.4 本章小结
4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评价分析
    4.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评价指标的设计
        4.1.1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4.1.2 指标选取的方法
        4.1.3 指标选取的依据
        4.1.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
        4.2.1 赋权方法的对比分析
        4.2.2 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指标体系
    4.3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测算
        4.3.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3.2 确定指标权重
        4.3.3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4.4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测算结果分析
        4.4.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整体评价
        4.4.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分项指标分析
    4.5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与典型省份的对比分析
        4.5.1 四川省与江苏省对比分析
        4.5.2 四川省与甘肃省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
    5.1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5.1.1 农业规模经营难度大
        5.1.2 财政扶持力度不足
        5.1.3 农业从业人员技能不足
        5.1.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质量不高
        5.1.5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5.2 推进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5.2.1 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5.2.2 因时因地因业制宜,创新政府扶持政策体系
        5.2.3 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5.2.4 打破“量大不优”格局,培育高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5.2.5 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服务保障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越南河江省与中国广西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农业发展重要性的研究
        1.2.2 关于越南农业发展的研究
        1.2.3 关于广西自治区农业发展的研究
        1.2.4 关于中国和越南农业合作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政策演变
    2.1 理论基础
        2.1.1 农业经济学理论
        2.1.2 发展经济学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产业结构理论
        2.1.5 比较优势理论
    2.2 河江省农业发展的政策演变
        2.2.1 国家层面的政策
        2.2.2 地方性政策
    2.3 广西农业发展的政策演变
        2.3.1 国家层面的政策
        2.3.2 地方性政策
第三章 两省农业发展水平测度的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3.1 农业发展水平测度的理论框架
        3.1.1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3.1.2 农业发展的政治支持
        3.1.3 农业发展的投入水平
        3.1.4 农业发展的产业化水平
        3.1.5 农业发展的经济指标
        3.1.6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3.2 农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选取
    3.3 农业发展评价方法选择
        3.3.1 构建评价模型
        3.3.2 指标分值计算方法
        3.3.3 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设定
第四章 河江与广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比
    4.1 河江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4.1.1 河江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4.1.2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4.2 河江和广西农业发展现状比较
        4.2.1 自然条件
        4.2.2 政策支持
        4.2.3 农业投入水平
        4.2.4 农业产业化水平
        4.2.5 主要农作物类型及产量
        4.2.6 河江与广西农业发展的经济指标
        4.2.7 河江与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4.3 河江和广西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4.3.1 数据来源
        4.3.2 指标标准值及权重确定
        4.3.3 河江和广西农业发展水平测算
第五章 河江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5.1 河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1.1 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突出
        5.1.2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5.1.3 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5.1.4 农业发展基础设施落后
        5.1.5 农业国际合作缺乏
    5.2 河江省农业发展滞后问题的成因
        5.2.1 历史原因
        5.2.2 制度原因
        5.2.3 思想原因
        5.2.4 结构原因
第六章 提升河江省农业发展水平的对策
    6.1 科学制定河江省农业发展目标
        6.1.1 短期目标
        6.1.2 长期发展目标
    6.2 强化政策推动
        6.2.1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6.2.2 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6.2.3 增加农业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
    6.3 规范发展与调动农民积极性
        6.3.1 工业化规范农业发展
        6.3.2 构建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6.3.3 调动农民发展积极性
    6.4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6.4.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6.4.2 推动科技成果应用
        6.4.3 加强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
    6.5 农业发展结构转变
        6.5.1 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6.5.2 改革农业管理体制
        6.5.3 科学规划农业生产模式
    6.6 推动农业国际合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情况

(9)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创新点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金融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的研究
        2.2.2 金融支持其他农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2.3 文献综述总结
3 农业机械化金融支持路径的理论分析
    3.1 农业机械化金融支持路径识别
    3.2 农业机械化金融支持路径的相关理论
        3.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3.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3.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3.3 金融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3.3.1 符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3.3.2 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3.3.3 农业的弱质性需要金融资源倾斜
    3.4 研究假说
4 农业机械化金融支持路径的现状分析
    4.1 农业机械化现状
        4.1.1 全国农业机械化基本情况
        4.1.2 各省农业机械化基本情况
    4.2 农业机械化的资金供求主体分析
        4.2.1 农业机械化的资金需求主体分析
        4.2.2 农业机械化的资金供给主体分析
    4.3 金融支持路径现状
        4.3.1 农业信贷现状
        4.3.2 农业保险现状
        4.3.3 财政支农现状
    4.4 金融支持路径中存在的问题
        4.4.1 涉农信贷投入受到制约
        4.4.2 农业保险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
        4.4.3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有待改进
5 农业机械化金融支持路径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思路
    5.2 数据选取与处理
        5.2.1 被解释变量
        5.2.2 解释变量
        5.2.3 控制变量
        5.2.4 数据处理
    5.3 描述性统计
    5.4 相关性分析
    5.5 单位根检验
    5.6 协整检验
    5.7 面板数据模型回归估计
        5.7.1 模型选择
        5.7.2 回归分析
    5.8 稳健性检验
        5.8.1 样本分割
        5.8.2 替换变量
6 农业机械化金融支持路径的案例分析
    6.1 滨江新区概况
    6.2 数据分析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完善利益引导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7.2.2 优化农业信贷结构,加大农业机械化信贷支持力度
        7.2.3 健全农业保险机制,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参考文献

(10)农业经济周期与机械化进程的时变协同路径甄别(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非线性计量模型的构建与估计
二、东中西部区域农业经济周期与机械化进程的时变协同路径刻画
    1. 蕴含“结构突变点”的非线性MS模型参数估计
    2. 东中西部区域农业经济周期与农业机械化进程的阶段性变迁甄别
三、省际农业经济周期与机械化进程的时变协同路径刻画
四、结论

四、广西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机械化赋能工农协调发展效果研究[D]. 许欣.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 [2]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研究[D]. 高春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3]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李媛.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赵世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5]基于融资约束的农户农机购置行为及融资租赁选择偏好研究[D]. 王彦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6]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D]. 祝洪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研究[D]. 鞠中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8]越南河江省与中国广西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D]. 范光卿. 广西大学, 2020(07)
  • [9]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D]. 袁钦. 浙江大学, 2019(01)
  • [10]农业经济周期与机械化进程的时变协同路径甄别[J]. 隋建利,张亿萍.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7)

标签:;  ;  ;  ;  ;  

广西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