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

一、脑功能MR成像扫描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琳[1](2021)在《“益髓醒神”针刺治疗卒中后失语的脑微观结构与功能网络MRI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卒中是成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其中,卒中后失语(PSA)作为卒中的常见后遗症,约30%的卒中患者都会伴随着失语症的发生,导致PSA患者社会交流能力严重下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语言是人类特有认知功能之一,因其特有的自身属性原因,难以在动物上造模进行实验研究,因此其损伤及恢复机制的研究是一直以来的重点和难点,是神经语言康复领域一直在尝试克服的难题。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PSA患者语言功能,本团队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及研究,基于“脑-肾-髓”相关学说,以“益髓为本,醒神为纲,开窍为要”为治疗原则,优化出“益髓醒神”针刺方案,故本研究采用非经非穴组进行对照,对“益髓醒神”针刺治疗PSA与非经非穴针刺疗效差异进行研究。因脑功能和结构成像技术可有效弥补行为学量表的主观缺点,可从更加客观地角度对脑结构和脑功能机制甚至是语言学功能进行呈现,为失语症的损伤及临床治疗的恢复机制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故本研究结合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成像(3D-T1)、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的评价技术,针对PSA语言损伤机制及“益髓醒神”针刺治疗卒中后失语的脑白质微观与功能网络机制进行研究。横向探讨PSA脑白质微观结构及功能网络脑损伤机制,纵向验证“益髓醒神”针刺治疗PSA的疗效并探索其脑白质微观结构及脑功能网络疗效机制。方法:研究一,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PSA患者,并匹配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HC),对DTI数据进行纤维自动化量化技术(AFQ)分析,对rs-fMRI数据进行脑功能网络连接及图论分析,探索PSA患者的脑白质微观结构和功能网络损伤机制。研究二,采用平行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PSA患者随机分入“益髓醒神”针刺组或非经非穴针刺组,针对此两组PSA患者分别执行两种治疗方案。“益髓醒神”针刺组采取“益髓醒神”针刺加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作为治疗组;非经非穴针刺组采用非经非穴针刺加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作为对照组。在入组时、入组4周、入组8周以及入组后12周使用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对PSA患者的语言功能进行评价,并在入组时和入组后8周时扫描3D-T1、rs-fMRI和DTI。随后,对“益髓醒神”针刺治疗方案与非经非穴对照组的疗效差异进行对比,验证“益髓醒神”针刺治疗方案的疗效,结合纤维自动量化技术(AFQ)分析、脑功能网络连接及图论分析对“益髓醒神”针刺方案的疗效机制进行探讨。结果:研究一结果,本研究中纳入的PSA患者中,基于AFQ的白质微观结构分析表明,PSA患者在左侧丘脑放射束、左侧皮质脊髓束,左侧扣带束扣带回,胼胝体小钳,左侧下额枕束,左侧上纵束,左侧钩束,左侧弓状束相应节点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较HC组显着降低;大尺度脑网络功能连接分析显示,PSA组相比HC组在左侧的感觉运动子网络与视觉子网络、背侧注意子网络与感觉运动子网络、额顶子网络与背侧注意子网络、腹侧注意子网络与背侧注意子网络、默认子网络与边缘子网络、默认子网络与额顶子网络之间的连接较HC组显着降低;图论属性分析显示,PSA组在背侧注意子网络及额顶子网络的介数中心性较HC组明显降低;PSA组在视觉子网络、边缘子网络、默认子网络的节点度中心性较HC组升高;在背侧注意子网络、默认子网络、感觉运动子网络的节点度中心性较HC组显着降低;PSA组在感觉运动子网络、背侧注意子网络以及默认子网络的的网络节点效率较HC组显着降低。研究二结果:“益髓醒神”针刺组与非经非穴针刺组在CRRCAE量表中的听理解总分(入组后12周)、说总分(入组后4周)、及阅读总分(入组后4、8、12周)总分三项中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了“益髓醒神”针刺治疗方法在听理解、说及阅读两方面较非经非穴组具有疗效差异,说明了“益髓醒神”针刺方案在听理解、说及阅读三方面的治疗效果优于非经非穴组。在脑白质微观结构机制研究中,“益髓醒神”针刺组在治疗8周后较入组时在右侧下纵束的相关位点FA值与CRRCAE-出声读总分差值及CRRCAE-计算总分差值呈正相关关系。左侧扣带回扣带束相关位点FA差值与CRRCAE-说总分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右侧上纵束相关位点FA差值与CRRCAE-阅读总分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左侧上纵束相关位点FA差值与CRRCAE-书写总分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在脑功能网络连接差异机制研究中,“益髓醒神”针刺组与非经非穴针刺组两组治疗前后的左脑连接差异体现在感觉运动子网络与默认子网络、感觉运动子网络与腹侧注意子网络、感觉运动子网络与额顶子网络、背侧注意子网络与腹侧注意子网络、背侧注意子网络与默认子网络、腹侧注意子网络与额顶子网络、腹侧注意子网络与默认子网络的脑网络连接高于非经非穴对照组;“益髓醒神”针刺组较非经非穴组在左侧大脑半球在感觉运动子网络、腹侧注意子网络的脑网络节点效率升高;在左侧大脑半球在背侧注意子网络、额顶子网络的脑网络节点局部效率升高;在左侧大脑半球的感觉运动子网络、腹侧注意子网络的节点度中心度值升高。结论:(1)白质纤维束的致密性与完整性受损可能是语言功能微观结构损伤的机制之一;(2)PSA患者大尺度脑网络连接中以左侧大脑半球的额顶网络、默认网络及感觉运动网络间及网络内连接减低为主,可能是语言功能网络连接模式损伤机制之一;(3)“益髓醒神”针刺方案治疗PSA主要在听理解、说及阅读方面优于非经非穴组;(4)“益髓醒神”针刺方案治疗PSA主要疗效机制为:刺激左侧脑白质纤维束功能恢复;促进右侧脑白质纤维束的功能恢复,对左脑语言功能区镜像脑区的传输功能进行代偿;促进大尺度左侧语言相关脑功能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促进语言相关脑网络传输效率提升。

刘颖[2](2021)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评估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及信号特征目的:基于常规及结构磁共振成像观察并评估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spastic paraplegias type 5,SPG5)患者颅脑及脊髓的信号与形态学变化特点,并分析SPG5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结构MRI特点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前瞻性搜集来自我校神经科学研究院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者数据库的SPG5患者17名,选取与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7名。采集34名受试者的颅脑、颈胸段脊髓常规磁共振(T2WI、T1WI、T2-FLAIR、MEDCI、PDWI及SWI序列)及结构磁共振(3D-T1W-MPRAGE及3D-T2WSPACE序列)数据,记录17名SPG5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程、代表疾病严重程度的SPRS(spastic paraplegia rating scale)评分,检测血浆27-羟基胆固醇(27-hydroxycholesterol,27-OHC)水平。常规磁共振序列观察SPG5患者颅脑及脊髓信号特征;通过自定义颈髓“十字征”评分标准,MEDIC序列上定量分析颈段脊髓(C2-C7椎间盘水平)的“十字征”。以健康对照组为参照,基于脊髓工具箱(spinal cord toolbox,SCT)软件定量分析SPG5患者C1-T9椎体节段脊髓形态学改变(脊髓截面积、左右径及前后径);基于目测评分法及体素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法分析SPG5患者大脑容积改变。分析SPG5患者脊髓结构MRI数据(脊髓截面积及“十字征”总分)与临床指标(SPRS评分、病程)及血浆27-OH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7名SPG5患者(11名男性,6名女性,平均年龄29±11岁,中位病程16年),17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1名男性,6名女性,平均年龄29±10岁)。首次发现所有SPG5患者萎缩的颈髓出现“十字征”,MEDIC序列各节段颈髓“十字征”总分与病程(r=0.742,P=0.002)及SPRS评分(r=0.545,P=0.035)呈正相关,与血浆27-OHC无相关(P=0.976);17名健康对照组颈段脊髓未见“十字征”。与健康对照者比较,SPG5患者脊髓截面积明显缩小,以胸段为着(颈段:-11~-21%,胸段:-29~-38%),颈胸段脊髓截面积与SPRS评分或病程均无相关。SPG5患者颅脑未见萎缩征象。血浆27-OHC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SPRS评分(P=0.397)或病程(P=0.679)均无相关。结论:SPG5患者脊髓萎缩,但不伴有脑萎缩。脊髓的“十字征”是SPG5的影像诊断标记物,“十字征”评分在监测SPG5疾病进展方面比脊髓萎缩及血浆27-OHC水平更敏感。第二部分基于DTI及T1 Mapping序列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微结构损害情况及其病理机制目的:基于磁共振DTI及T1 Mapping序列,探讨SPG5患者颅脑和脊髓白质微结构的变化及其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搜集17名SPG患者与17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基于骨架的空间方法分析(TBSS)、基于感兴趣区脑白质纤维束追踪法及脊髓图谱分析法,评估颅脑及脊髓DTI及T1 Mapping序列,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径向扩散系数(RD)、轴向扩散系数(AD)和T1值等各项参数的改变。专人记录SPG5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SPRS评分)及病程,同步测定SPG5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脑脊液中的神经丝蛋白轻链(NF-L)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曼-惠特尼U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PG5与健康对照组二者之间的颅脑、颈胸段脊髓MR数据(FA、MD、AD、RD及T1值)及脑脊液生化指标(MBP及NF-L水平)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索中枢神经系统MR数据(FA、MD、AD、RD及T1值)与临床数据(SPRS评分及病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PG5患者颅脑及脊髓白质的FA值普遍降低,MD、T1和RD值升高;AD值仅在部分椎体节段的脊髓节段和部分脑区出现异常。SPG5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在脊髓灰质的DTI指标及T1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PG5患者内囊、放射冠、皮质下白质层面和C2、C3、T4、T5椎体节段脊髓的FA、RD和T1值差异更明显。SPG5患者的NF-L(HC vs SPG5:265 pg/m L vs 617 pg/m L)和MBP(HC vs SPG5:127 pg/m L vs 3507pg/m L)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PG5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DTI参数和T1值与患者的临床指标(SPRS评分和病程)均无相关(P>0.05)。结论:MRI的DTI参数、T1值可以很好地显示SPG5所致的大脑和脊髓微结构损伤,并可以与脑脊液生化指标(NF-L和MBP)相互验证,均提示SPG5大脑和脊髓损伤特点可能为脱髓鞘(为主)伴随轴索丢失。第三部分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脑功能网络活动改变目的: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SPG5)患者静息态脑网络功能的变化特点。材料和方法:前瞻性搜集SPG5患者17名,选取与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7名。3.0T磁共振采集34名受试者的颅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通过ICA提取经典的8个静息态网络(resting-state network,RSN):感觉运动网络、听觉网络、左额顶网络、右额顶网络、视觉网络、突显网络、背侧注意网络及默认网络。采用两独立样本参数t检验对健康对照组与SPG5患者组的各个RSN网络内的功能连接强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提取SPG5患者RSN内组间差异脑区的平均功能连接强度(Z值)与临床指标(SPRS、MMSE、病程)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PG5患者组感觉运动网络的双侧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BA3、4区)激活减少。健康对照组与SPG5患者组其他7个RSN内均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脑区。SPG5患者组感觉运动网络内差异脑区的平均Z值与各临床指标(SPRS、MMSE及病程)均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结论:基于ICA的静息态脑网络的研究结果提示SPG5所致的脑网络损伤主要局限于感觉运动网络而其他RSN损伤不明显,有助于加深对SPG5致病机制的理解。第四部分多参数磁共振纵向研究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的中枢神经系统变化目的:基于多参数磁共振分析SPG5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一年随访的影像变化。材料与方法:对SPG5队列进行一年期回访,采集颅脑、颈胸段脊髓常规磁共振(T2-FLAIR和MEDIC序列)、结构磁共振(3D-T1W-MPRAGE和3D-T2WSPACE序列)、DTI、T1 Mapping序列;随访SPG5患者的临床资料:一年诊疗史及痉挛性截瘫评价量表(SPRS)。常规磁共振序列对比观察SPG5患者基线与12个月随访的颅脑及脊髓形态、信号改变。基于Spinal Cord Toolbox(SCT)软件定量分析SPG5患者两次MR检查的脊髓截面积、左右径、前后径、DTI参数及T1值;比较两次脊髓MR数据的差异。结果:6名SPG5患者失访,最终11名SPG5患者(中位年龄29岁,3名女性,8名男性)完成一年的影像及临床随访。11名患者SPRS评分基线(中位分数:15分)与12个月(中位分数:15分)随访前后两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磁共振显示12个月后颅脑FLAIR信号仍无明显异常,脊髓“十字征”形态及评分较前相仿。SPG5患者的颈胸段脊髓截面积、前后径、左右径、DTI参数及T1值随访前后比较,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观察两次检查患者的具体参数值,发现大部分颈段脊髓的FA值有较前减低趋势、RD及MD值有较前增高趋势。结论:本队列一年随访的多参数磁共振及临床结果均提示SPG5为病情进展缓慢的神经退行性病变。

夏国金[3](2021)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不同频段功能连接密度的静息态fMRI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f MRI脑功能变化,拟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 f MRI)不同频段下(Slow-4:0.027-0.073Hz、Slow-5:0.01-0.027 Hz)和Typical(0.01-0.08 Hz))功能连接密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FCD)技术对DAI受试者自发脑功能连接的变化分析,并进一步分析DAI受试者异常FCD值的脑区与临床量表之间的相关性,试图解释其临床症状的神经病理机制。方法:本研究共筛选23例DAI受试者(男17例,女6例)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23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男性17例,女性6例),在静息状态下对受试者进行rs f MRI扫描,三个频段下DAI受试者组与HC组进行FCD对比分析(体素水平P<0.01,簇水平P<0.05,GRF(Gaussian random field,GRF)矫正)。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临床指标与FCD值异常脑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在Slow-4频段,DAI受试者右侧核外/边缘叶/扣带回、左侧边缘叶/海马/海马旁回FCD值显着高于HC组,左侧楔前叶/后扣带回FCD值显着低于HC组;在Slow-5频段,DAI受试者组在左颞下回/颞上回、左侧海马旁回/边缘叶、左核外/扣带回、右额内侧回有更高FCD值,在右额下回、右顶下小叶、左侧扣带回/边缘叶FCD值更低;在Typical频段,右侧核外/边缘叶/海马体/海马体旁回FCD值明显增高,右侧楔前叶/扣带回和右侧顶下小叶/缘上回FCD值明显减低。异常FCD值的脑区与部分的临床量表评分呈线性相关。结论:DAI受试者组存在多个脑区FCD值异常,提示脑功能网络破坏,而且数值与频率有关,与临床量表评分存在相关性,我们的结果为阐明DAI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并可能解释DAI的神经病理学机制或代偿机制。

邵暇荔[4](2021)在《多模态MRI在结节性硬化症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结节切除术在3岁以下结节性硬化患儿癫痫治疗中的疗效研究目的评价结节切除术在3岁以下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患儿癫痫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导致预后不佳的预测因素,并评估手术对认知发育的改善作用。方法对19个在3岁以下接受了致痫结节切除术的TS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Engel评分来评价癫痫预后,比较预后良好组(Engell级)和预后欠佳组(EngelⅡ~Ⅳ级)在癫痫临床特征中的差别。并评价手术前后患者认知神经发育的改善情况。结果在平均52个月的随访期中,14位(74%)患者被评为Engel Ⅰ级(癫痫完全缓解),3位(16%)患者被评为EngelⅡ级,2位(10%)患者被评为EngelⅣ级。预后欠佳组更容易伴随婴儿痉挛史(P=0.002)且癫痫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预后良好组(P=0.04)。在认知神经发育方面,81%(13/16)的患者在术后智力发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89%(16/18)的患者语言能力获得了进步,100%(2/2)的患者自我伤害行为得到改善,100%(1/1)的患者幻视明显好转,33%的患者(1/3)运动功能获得了进步。结论在3年以上的随访期中,大部分患者获得了癫痫完全缓解,证实了早期癫痫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节切除手术不仅有助于控制癫痫,还能显着改善患者的认知发育。婴儿痉挛史和较长的癫痫持续时间与癫痫预后不佳相关。第二部分 神经突方向离散度和密度成像在TSC患者结节识别中的作用目的探究神经突方向离散度和密度成像(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NODDI)在TSC患者皮层结节,尤其是致痫结节检出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7位TSC患者,对其进行多b值弥散成像及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使用多b值的弥散数据计算NODDI参数包括:神经突内体积分数(in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ICVF),神经突方向离散度(orientation dispersion index,ODI)和各向同性体积分数(isotropic volume fraction,ISO),同时计算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参数包括:部分各向异性,平均弥散性,轴向扩散系数和径向扩散系数。由两名放射科医生对皮层结节在弥散参数图和常规MRI上的可见度进行评分。此外,通过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s,ROI)测量并比较不同序列上结节和正常组织间的对比度。结果结节可见度评分和结节-周围组织对比度在不同序列上均存在明显差异(P<0.001)。事后分析显示,与其他图像相比,皮层结节在取自NODDI的参数——ICVF上表现出更高的可见度评分和病灶-正常组织对比度。对于10个致痫结节而言,有3个结节在ICVF的可见度优于常规MRI,有4个结节在ICVF上的可见度优于DTI。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了新型的弥散成像技术NODDI在TSC皮层结节探测中的价值。与DTI和常规MRI相比,ICVF提供了更高的病变-正常组织对比度,从而提高了皮层结节,尤其是细微致痫结节的检出率。第三部分 神经突方向离散度和密度成像在鉴别致痫结节与非致痫结节方面的应用研究目的探究NODDI在鉴别TSC患者致痫结节和非致痫结节方面的作用。方法纳入10个经手术证实了致痫灶的TSC患者,使用多b值弥散数据计算DTI和NODDI参数。根据皮层结节的范围手动勾画感兴趣区生成ROI结节,并将其向周围扩张2mm生成ROI结节周围,测量所有ROI区域弥散参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及中位数,并比较这些值在致痫结节和非致痫结节间的区别。结果相比于非致痫结节而言,致痫结节内部(ROI结节)具有更低的平均ICVF值(Mann-Whitney U,P<0.001),以及更低的最小 ODI 值(Mann-Whitney U,P=0.012)。结节周围组织(ROI结节周围)的弥散参数在致痫结节和非致痫结节间则无明显差异。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显示当ROI结节平均ICVF截断值取0.14时,其判断致痫结节的敏感度为0.816,特异度为0.7;当ROI 结节最小ODI截断值取0.044时,其判断致痫结节的敏感度为0.755,特异度为0.9。结论基于NODDI的弥散参数可用来鉴别致痫结节和非致痫结节,提示NODDI在TSC癫痫评估方面的潜在价值。致痫结节和非致痫结节的差异来源于病灶内部而非病灶周围组织,验证了 TSC患者的癫痫起源可能为结节本身。第四部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TSC患者致痫灶评估中的应用研究目的探究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的功能连接异常系数在评估TSC患者脑内病变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在识别致痫灶方面的价值。方法纳入10个经手术证实了致痫灶的TSC患者和31个健康志愿者,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计算每个被试全脑每个体素的功能连接图。以健康对照组功能连接图的平均值作为正常参照,计算每个TSC患者的功能连接相对于该正常参照的偏离程度,并得出连接异常计数(abnormality count,ABC)图。将ABC图与常规MRI和正电子体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PET)对照,观察所显示异常与脑内病变的关系。对于每一个TSC患者而言,选取最大或第二大ABC值的位置作为潜在致痫灶,并评价其与真实致痫灶之间的一致性。结果所有TSC患者均观察到异常功能连接。大部分ABC图上所示异常可定位于皮层结节内部或邻近的位置,部分位于脑室内或脑室周围,另有小部分位于皮层结节远隔部位。有5位(50%)患者的最大ABC值位置与致痫灶位置相符,有3位(30%)患者第二大ABC值的位置与致痫灶位置相符。结论TSC患者表现出与皮层结节相关的功能连接异常,且连接异常程度与致痫性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rs-fMRI可作为TSC患者脑内病变评估及致痫灶定位的有效工具。第五部分 联合运用功能磁共振及弥散成像评估TSC患者致痫灶的应用研究目的综合分析NODDI和rs-fMRI对致痫结节定位的准确性,并评估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TSC癫痫评估方面相对于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的附加价值。方法纳入10个经手术切除证实了致痫灶的TSC患者,均进行多b值弥散成像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对于每一个TSC患者而言,采用最低平均ICVF值、最低最小ODI值和最大ABC值来定义潜在的致痫灶,并评价结果与实际致痫灶之间的一致性。同时,将多模态磁共振的定位结果与EEG进行比较,对于EEG提示多发放电或较大范围放电的患者而言,若多模态磁共振能更局限地定位到某个致痫结节则认为其提供了额外的定位信息。结果利用最低平均ICVF和最低最小ODI均可准确识别7个(70%)致痫结节,两者结合可准确识别8个(80%)致痫结节;最大ABC值可以准确识别5个(50%)致痫结节,将两种模态结合则可准确识别9个(90%)致痫结节。与EEG相比,有5位(50%)患者的多模态磁共振提供了额外的定位信息。结论综合运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TSC患者致痫灶的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此外,在一半的患者中,多模态磁共振较脑电图提供了额外的定位信息。提示多模态磁共振可作为TSC患者癫痫术前评估的重要补充手段。

吴扬磊[5](2021)在《磁共振同时多层平面回波成像序列设计及图像重建》文中研究说明磁共振成像不仅可以进行结构成像,也可以进行功能成像,因此磁共振功能成像被广泛应用于脑功能研究中。在主磁场强度B0为3.0T及以下的磁共振扫描设备中,常使用平面回波成像序列进行功能成像。平面回波成像序列由于其特殊的梯度编码方式实现了一次射频脉冲激发采集整个K-空间数据,使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全脑的扫描,但是这种特殊的成像方式也给平面回波成像序列引入了伪影以及低分辨率的问题。由于功能磁共振成像使用平面回波成像序列进行多个时间点的重复扫描,所以一次功能成像需要长达七分钟至九分钟。如此漫长的扫描过程对于依从性不好的被试进行功能成像,很难获得高质量的功能像数据。因此,加强平面回波成像序列的伪影抑制能力和提高扫描速度将可以提高磁共振功能成像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扩大功能成像的适用范围。本文完成了同时多层平面回波成像序列设计及图像重建,将同时多层成像技术以及并行成像技术应用于平面回波成像序列中,在2D成像序列中实现了相位编码方向3倍加速以及层面方向2倍加速,两个方向共计实现了6倍加速,提高了平面回波成像序列的扫描速度;并辅以参考扫描的方式以及脂肪抑制技术来祛除平面回波图像中的N/2伪影和化学位移伪影,以此来保证功能磁共振扫描能够快速高效的获得高质量的平面回波图像。本文所实现的同时多层平面回波成像序列针对连续多次重复扫描,图像重建结果稳定,无明显伪影残留和几何畸变。在两个方向进行6倍加速的同时多层平面回波成像序列相较于只在相位编码一个方向进行加速的平面回波成像序列扫描,在没有损失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扫描速度提升2倍。经过静息态和任务态的功能磁共振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同时多层平面回波序列获得的实验数据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对应的激活区域。同时多层平面回波成像有着更高的时间分辨率或者空间分辨率。针对依从性不好的被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数据,减少被试运动对功能磁共振分析结果所造成的误差;针对依从性良好的被试,可以提高重复采集次数或者采集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平面回波数据,以此提高功能磁共振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张华[6](2020)在《基于MCA-ASPECTS分区自动化测量ADC、CBF值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基于MCA-ASPECTS区自动化测量正常人脑血流量的定量研究目的:探测自动化测量MCA-ASPECTS(大脑中动脉;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区正常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水平、左右脑CBF值差异指数、MCA-ASPECTS各区之间CBF值的差异,并探究各区脑血流量(CBF)与年龄的关系。方法:招募2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人,女14人,年龄2166(40.71±14.58)岁。所有受试者均在XXX的MRI扫描机(GE Signa HDxt3.0T)进行头颅MRI检查,扫描方式采用常规头颅MRI序列、3D ASL(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及MRA(磁共振血管造影)序列,脑血流量图像经过配准后分别提取大脑中动脉的每个ASPECTS区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每个MCA-ASPECTS区正常人CBF的参考值、左右脑CBF值差异指数。通过统计学配对t检验比较同部位左右侧大脑ASPECTS区的差异、利用方差分析单侧MCA-ASPECTS十个区(M1、M2、M3、M4、M5、M6、岛叶、豆状核、尾状核和内囊区域)的差异,并使用Tukey HSD进行两两组别间的差异比较。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CBF值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Insula(岛叶)、M1(前皮质区)、M4(M1上方动脉皮质区)区左右侧大脑间CBF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ASPECTS区CBF均值最高的脑区是双侧M3区和右侧Insula区;CBF均值最低的是双侧Internal Capsule(内囊)区。左右脑CBF差异指数最大的是M1区,均值是0.061±0.038;左右大脑差异指数最小的是M2(侧皮质区),均值0.022±0.020。双侧大脑中动脉ASPECTS区的十个区域间CBF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部分MCA-ASPECTS区两两组别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正文)。双侧Insula区、双侧M2区、左侧Caudate(尾状叶)区、右侧M1区CBF值与年龄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49、-0.35、-0.44、-0.45-0.48,P值<0.05;右侧Internal Capsule区CBF值与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P值<0.05。结论:CBF在正常成人双侧脑区及十个区域间均有不同,年龄对部分脑区的CBF影响明显。自动化测量技术能够反映正常人不同脑区的脑血流量,可以为临床评估脑血供疾病提供新的方法。第二部分基于MCA-ASPECTS区自动化测量正常人扩散加权成像ADC值的定量研究目的:探测自动化测量MCA-ASPECTS区(M1、M2、M3、M4、M5、M6、岛叶、豆状核、尾状核和内囊区域)正常人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的水平、相对ADC值、MCA-ASPECTS各区之间ADC值的差异,并探究各区ADC值与年龄的关系。方法:招募2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人,女14人,年龄2166(40.71±14.58)岁。所有受试者均在我院MRI扫描机GE Signa HDxt 3.0T进行头颅MRI检查,扫描方式采用常规头颅MRI序列、3D ASL及MRA序列,获得扩散加权图像,然后在工作站上重建ADC图。图像经过配准后分别提取MCA-ASPECTS各区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每个MCA-ASPECTS区正常人ADC的参考值、r ADC(相对ADC值)。通过统计学配对t检验比较同部位左右侧大脑ASPECTS区的差异、利用方差分析单侧MCA-ASPECTS十个区的差异并使用tukey hsd进行两两组别间的差异比较。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ADC值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双侧大脑MCA-ASPECTS区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大脑皮层区域(Insula、M1M6)的ADC值高于双侧基底节核团(Caudate,Lentiform Nucleus,Internal Capsule)区域。MCA-ASPECTS区两侧大脑r ADC值最大的为M2区,均值1.016±0.023;最小的为M1区,均值1.000±0.024。MCA-ASPECTS十个区域间ADC值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使用tukey hsd进行两两组别间的差异比较。大部分MCA-ASPECTS区两两组别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Insula区、双侧M3区ADC值与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49,0.38,0.54,P值<0.05;双侧Caudate区ADC值与年龄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32,P值<0.05。结论:正常成人双侧大脑MCA-ASPECTS区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A-ASPECTS十个区之间ADC值均有不同。年龄对部分脑区的ADC值有影响。MCA-ASPECTS分自动化测量技术能够反映正常人不同脑区的ADC值,可以为临床评估脑血供疾病提供新的方法。第三部分基于MCA-ASPECTS分区自动化测量ADC、CBF值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评估目的:探讨基于MCA-ASPECTS区自动测量ADC、CBF值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07月经3D-TOF-MRA提示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32例,均经过溶栓或取栓治疗;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3182岁(62.71±11.90岁),所有病例均行头颅MR常规平扫、3D TOF、3D ASL扫描,使用Functool软件将原始数据生成脑血流量(CBF)灰阶图;将不同b值扩散加权成像图像相减计算得到ADC图;CBF灰阶图和ADC图分别配准到标准脑(MNI)模板取得各区域的CBF均值和ADC均值。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在控制性别、年龄、治疗方式的前提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患侧与对照侧大脑中动脉ASPECTS 10个区的CBF值和ADC值对预后评分变化(入院与出院时NIHSS评分差值)的关系。利用卡方检验对DWI-ASPECTS(DWI图像上MCA-ASPECTS区异常区域个数)、Manual-ASL-ASPECTS(手动测量CBF值判断MCA-ASPECTS异常区域数目)、Auto-ASL-ASPECTS(自动化测量MCA-ASPECTS异常区域数目)三种方法治疗前、后MCA-ASPECTS异常区域数目变化与NIHSS评分差值变化(入院与出院时)的关联。DWI-ASPECTS、Manual-ASL-ASPECTS、Auto-ASL-ASPECTS三种方法在控制年龄、性别、治疗方式的前提下,以MCA-ASPECTS异常区域个数变化为自变量,NIHSS评分变化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入组32例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3例,脑梗死29例。血管内取栓治疗20例,取栓治疗失败1例。溶栓治疗12例。11例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出血转化。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侧M2、M3区治疗前CBF值对预后评分变化有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患侧M2、M3区治疗前CBF值每升高1个单位,其入院出院的评分差值分别增加0.15和0.18。患侧尾状核、内囊、豆状核、深穿支区治疗后CBF值对预后评分变化有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患侧尾状核、内囊、豆状核、深穿支区治疗后CBF值每升高1个单位,其入院出院的评分差值分别增加0.26、0.29、0.24和0.17。岛叶、M2、M4区治疗后CBF左右差异率对预后评分变化有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岛叶、M2、M4区治疗后CBF左右差异率每升高1个单位,其入院出院的评分差值分别下降0.15、0.17和0.22。余治疗前后、患侧与对照侧大脑中动脉ASPECTS10个区的CBF值和ADC值对预后评分变化无显着关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分别使用DWI-ASPECTS、Manual-ASL-ASPECTS、Auto-ASL-ASPECTS计数治疗前、后的异常区域个数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的一致性分别为11.50%、53.8%、81.20%;经过卡方检验,三者的χ2值分别为0.492、0.013、5.403,Cramér’s phi相关系数分别为0.234、0.101、0.495,Fisher’s p值分别为0.228、0.672、0.011。Auto-ASL-ASPECTS计数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呈中度相关。DWI-ASPECTS、Manual-ASL-ASPECTS、Auto-ASL-ASPECTS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SPECTS异常区域个数变化为自变量与NIHSS评分变化为因变量,Auto-ASL-ASPECTS的OR值为15.49,P<0.05,Auto-ASL-ASPECTS异常区域个数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呈显着相关性。治疗前后Auto-ASL-ASPECTS异常区域个数上升伴随出现NIHSS评分上升。结论:基于MCA-ASPECTS区自动化测量CBF值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前、后ASPECTS区CBF值异常个数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存在相关性。

王超[7](2020)在《比格犬头颈部脉管MRA、CTA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动物医学领域发展突飞猛进,对新医疗技术领域的探索和应用异军突起。在动物影像诊疗领域的核磁共振技术是最近的热点和难点。对犬的头部进行血管研究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有用方法,可以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对颈部行血管造影,有利于发现颈部静脉血管畸形等信息。在犬的脑血管中类似的病理学发现在文献中鲜有记载。超导磁共振的应用最近越来越多,对新功能的应用较难掌握和普及,需要探索和研究。为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也为了动物的健康和福利,本试验对最近新安装的1.5T动物诊疗核磁共振仪的血管成像方向进行探索和评估。一方面可以增进我们对该领域认知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动物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个研究:(一)本试验应用1.5T动物核磁共振仪对6只成年比格犬均行头部、颈部3D-TOF-MRA扫描,获得健康成年比格犬头颈部动脉血管1.5T核磁共振成像图,并对5对颅内动脉、基底动脉及两种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进行评价。每根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为0-3分,0分为差分,3分为优分。并对犬头部和颈部血管的扫描结果进行拼接,标注,有利于对犬头部和颈部动脉血管的掌握和认识。结果:在所有犬中,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血管的平均图像质量分数>2,图像质量临床可靠;大脑前动脉(Rostral cerebral artery,RCA)、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后交通动脉(Caudal communicating artery,CCOA)和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图像质量分数呈双边形式出现;小脑前动脉(Rostral cerebellar artery,RCEA)和大脑后动脉(Caudal cerebral artery,CCA)平均图像质量分数<2,图像质量临床不可靠。因此,在该成像技术领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继续研究和改进。(二)本试验应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扫描比格犬头部和颈部血管,获得正常比格犬头部和颈部主要血管CTA图像,与MRA图像分析比较,了解两种技术在动物临床血管成像上的优势与不足。结果,MRA与CTA扫描均可获得较好的影像信息,CTA扫描时间短,三维立体性强,不受血流速度影响,成像血管连续;MRA无辐射,无需对比剂,成像信息细节清晰,可很好地区分动静脉。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临床应用需要根据具体需求综合考虑。(三)本试验初步探讨了利用磁共振造影(CE-MRA)勾画犬颅内外血管的方法,并通过CE-MRA技术获得犬头部和颈部主要血管图像,与非增强MRA比较,评价两种方法下犬的头颈部血管的无创解剖,为兽医临床提供参考基础。结果:CE-MRA显示颅内、颅外和颈部所有的主要动脉和静脉,以及颅内所有的主要静脉窦和脑丛。颈总动脉与颈内外动脉,颈外静脉与上颌静脉和舌面静脉的分叉处轮廓清晰。与NCE-MRA对比,CE-MRA成像信息较多,轮廓清晰,但动静脉血管交错,血管复杂,较难区别目标血管和血管段。

王佳宁[8](2020)在《MR多模态功能成像技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动力学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正常足月新生儿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脑血流动力学研究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在正常足月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日龄因素对正常新生儿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对6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进行3T核磁脑部3DASL序列及常规序列扫描。按日龄分为1-3天组,4-7天组,8-15天组。3DASL图像导入GE AW 4.6后处理工作站,用Functool软件获得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图,在CBF图上分别在两侧对称位置额、顶叶白质、基底节区、放射冠、丘脑及脑干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记录各ROI的CBF值。比较脑组织两侧对称位置ROI的CBF值,比较男、女不同性别间各ROI的CBF值,比较不同日龄三组间各ROI的CBF值。结果:1.两侧对称位置额、顶、基底节区、放射冠、丘脑的CBF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两组各脑区ROI的CBF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8-15天组基底节区、放射冠、顶叶白质CBF值高于1-3天组及4-7天组(P<0.05),4-7天组基底节区CBF值高于1-3天组(P<0.05),4-7天组额叶白质CBF值低于1-3天组和8-15天组(P<0.05),4-7天组脑干CBF值高于1-3天组和8-15天组(P<0.05)。结论:1.本研究采用常规多模态参数MR脑功能成像结合3DASL新技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了脑功能损伤早期的动态研究,并优化了本研究的脑功能评价磁共振技术参数,具有创新性。2.研究结果证实了3DASL技术可清楚地显示新生儿脑各区的不同血流信号的异常变化,是一项非常好的无创性、快速、准确的评价新生儿脑功能损伤磁共振成像技术。3.结果显示8-15天组基底节区、放射冠、顶叶白质CBF值高于1-3天组及4-7天组(P均<0.05),4-7天组基底节区CBF值高于1-3天组(P均<0.05),支持随着日龄的增加,这些脑区CBF值呈上升的趋势。说明随着日龄增加,由于新生儿脑髓鞘化活跃及突触密度增加,脑的代谢及耗氧量在增加,可使脑血流量增加。4.在临床应用中,新生儿的性别因素对CBF值无显着影响;应考虑日龄对CBF值影响,并采用双侧对照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学研究。第二部分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不同日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血流动力学研究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及60例HIE新生儿进行3T核磁脑部3DASL序列及常规序列扫描。正常新生儿及HIE新生儿都按日龄分为1-3天组,4-7天组,8-15天组。3DASL图像导入GE AW 4.6后处理工作站,用Functool软件获得CBF图,在CBF图上分别在两侧对称位置额、顶叶白质、基底节区、放射冠、丘脑及脑干选取感兴趣区,记录各ROI的CBF值,并对双侧对称部位的CBF值取平均值。分别比较1-3天组、4-7天组、8-15天组HIE新生儿与相应日龄正常新生儿脑血流量,总结不同日龄段HIE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1.1-3天组HIE新生儿基底节区、丘脑、脑干CBF值高于1-3天组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叶CBF值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冠CBF值略高于正常组,顶叶CBF值低于正常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4-7天组HIE新生儿基底节区、丘脑、放射冠、额叶CBF值低于4-7天组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干CBF值高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顶叶CBF值低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8-15天组HIE新生儿各脑区CBF值与8-15天组正常新生儿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统计学分析提示:1-3天组HIE新生儿基底节区、丘脑、脑干CBF值高于1-3天组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HIE新生儿存在血流重新分配,中央灰质区存在再灌注损伤,因为这些区域在不成熟的大脑代谢更高,需氧量更大。2.1-3天组HIE新生儿额叶、顶叶CBF值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为保证代谢最旺盛的中央灰质区,周围白质区脑血流量减少。3.4-7天组HIE新生儿基底节区、丘脑、放射冠、额叶CBF值低于4-7天组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大部分脑区此时期脑血流自身调节能力失代偿,脑血流量大部分靠血压调节,而长期缺氧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所以脑灌注随之减低。4.8-15天组大部分脑区的脑血流量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我们对HIE进行脑血流动力学评估的最佳时间窗优化为7天内。5.基底节区、丘脑早期高灌注有助于早期诊断HIE及评估预后。第三部分动脉自选标记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BF值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的相关性,早期CBF值变化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关系,HIE临床分级与MR分级的一致性。方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40例行头颅MR平扫及3DASL序列扫描。根据临床分度分三组:轻度、中度、中度,MR分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中度,比较两种分度的一致性。比较临床分度轻、中、重三组新生儿CBF值的差异。根据NBNA评分将新生儿分组,35分以上为预后良好组,35分以下为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CBF值差异。比较CBF值与NBNA评分相关性。结果:1.临床分度与MR分度的评价结果是存在较强的一致性(Kappa值=0.672,P<0.001)。2.基底节区CBF值在临床轻、中、重组分别为24.02±3.03、29.10±1.93、38.28±7.53;丘脑CBF值在临床轻、中、重组分别为25.90±2.17、30.46±5.04、36.16±8.24;NBNA评分在临床轻、中、重组分别为38.82±0.41、37.00±0.87、32.42±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基底节区CBF值在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别为40.80±8.15、27.87±3.85;丘脑CBF值在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别为39.53±7.55、28.76±4.65;NBNA评分在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别为30.88±1.96、37.44±1.32;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4.基底节区CBF值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很密切,呈负相关(r=-0.908,P<0.05);丘脑CBF值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较密切,呈负相关(r=-0.754,P<0.05)。结论:1.研究结果证实,HIE的临床分度与3DASL成像评价分度结果,有较统一的一致性。提示本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有效性、实用性,对新生儿脑的功能损伤评价是一项无创性的磁共振检查技术。2.统计学数据分析证实基底节区CBF值、丘脑CBF值和NBNA评分在临床分级的轻、中、重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基底节区、丘脑的CBF值在轻、中、重组的新生儿中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说明两个部位的CBF值越高,病情越重,基底节区、丘脑早期CBF值可客观、直观地反应HIE严重程度。3.基底节区CBF值、丘脑CBF值和NBNA评分在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预后不良组的脑灌注高于预后良好组的脑灌注,提示CBF值可以评估与细胞延迟死亡相关的再灌注现象,因此可以用于预测脑功能损伤的结果和及早进行神经保护治疗。4.基底节区CBF值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很密切,呈负相关。丘脑CBF值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较密切,呈负相关。由此认为基底节区、丘脑的灌注越高,NBNA评分越低,预后越差。5.ASL联合常规MR多模态扫描技术、NBNA评分可更全面地对HIE分度及准确评估临床预后,给临床的早期治疗提供更多的医学影像学信息。

王玮[9](202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脑功能及结构网络变化的MRI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静息态脑神经血管异常改变预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研究研究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轻度认知障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已有报道,但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静息状态下的神经血管偶联变化的研究很少。本研究旨在通过使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合并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技术的方法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神经血管偶联变化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参数、认知功能的联系。研究方法:1.受试者一般资料共招募85例研究对象,其中45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并进行肺功能检测,采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组病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on Assessment,Mo CA)对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和健康对照组进行认知评估。采用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RC)量化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采用2019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严重程度。2.MRI扫描方法采用GE MR750 3.0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头线圈采集数据。扫描前叮嘱受试者放松、闭眼,保持平静、清醒状态,不刻意思考,并将其头部固定。常规MRI序列:T1加权序列、T2加权序列、弥散加权序列、T1-FLAIR序列;常规序列发现异常表现者排除出组。功能序列:血氧水平依赖序列、动脉自旋标记以及T1加权薄层序列。2名神经影像学专家评阅常规序列以排除实质性病变。3.数据预处理和分析基于MATLAB 2014,使用SPM12、DPARSF、CAT12、REST等软件预处理功能数据,使用血氧水平依赖序列计算度中心性,动脉自旋标记序列计算脑血流量。然后采用MATLAB编程程序计算得出脑血流量-度中心性相关系数、脑血流量/度中心性,并进行两组比较分析及相关分析。4.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两组在年龄、教育程度、肺功能参数、蒙特利尔认知评分的差异进行两样本t检验,两组性别差异采用X2检验;以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为协变量,采用REST 1.8软件两样本t检验逐体素分析两组在脑血流量、度中心性、脑血流量-度中心性相关系数、脑血流量/度中心性差异,获得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FDR校正),并提取差异脑区峰值在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MNI)空间的坐标;使用SPSS软件的相关分析方法评估认知评分、肺功能参数和功能数据间的相关关系;设定阈值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临床数据统计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教育程度、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5,0.609,0.509,0.66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组的认知功能评分Mo CA及亚认知领域评分(视觉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组的肺功能参数指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01)。2.两组间功能差异脑区及相关性分析在体素水平,双样本t检验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脑血流量值明显降低的脑区主要有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左侧缘上回、双侧前扣带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度中心性增高的脑区主要位于左侧缘上回和左侧中央前回。使用REST软件将脑血流量、度中心性差异脑区融合为四个脑区,分别位于左侧中央前回/背外侧前额叶、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左侧缘上回及双侧前扣带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健康对照组的四个脑区的脑血流量与度中心性呈相关关系,但两组的脑血流量/度中心性相关系数无明显差异。逐体素分析显示,在体素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部分脑区的脑血流量/度中心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主要位于双侧内侧前额叶(腹内侧前额叶、眶额叶、直回)、双侧尾状核、左颞中回(海马旁回和梭状回)及左侧舌回(P<0.05,FDR校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脑血流量异常区域与临床症状无相关关系(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左侧缘上回度中心性与视觉空间/执行功能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515,P<0.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左侧舌回脑血流量/度中心性率与命名功能呈负相关关系(r=-0.709,P<0.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左侧内侧额叶/颞叶的脑血流量/度中心性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分值(r=0.485,P=0.001)及视觉空间/执行功能分值(r=0.646,P<0.001)、延迟记忆分值(r=0.468,P=0.001)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采用静息状态动脉自选标记和血氧水平依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脑血流量、度中心性耦合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网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认知相关脑区的神经血管耦合异常,且异常的神经血管耦合与认知功能及视觉空间/执行、延迟回忆和命名等亚领域功能异常有关。本研究发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潜在神经发病机制,这可能最终有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第二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体积及功能连接变化的功能磁共振研究研究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高,且可增加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病率,但未能引起临床的重视。本实验第一部分也证实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静息状态下神经血管耦合异常。部分脑区与认知障碍及部分认知功能相关。然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是否存在灰质结构及相关脑区连接异常还不清楚。目前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灰质结构变化的研究主要使用单一方法,或者多方法分别分析。本研究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及种子点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的方法研究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这些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认知功能和病程的关系。研究方法:1.受试者一般资料招募45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及4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参与本研究。采集所有受试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并进行肺功能检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on Assessment,Mo CA)对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认知评估。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RC)用于量化呼吸困难的程度。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严重程度。2.MRI扫描方法采用GE MR750 3.0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头线圈采集数据。将受试者头部固定。采集常规序列(T1WI、T2WI、T2-FLAIR)、血氧水平依赖及T1加权薄层数据。常规序列发现脑异常表现者排除出组。3.数据预处理和分析采用MATLAB、SPM、CAT12处理分析T1加权薄层数据,采用DPABI、DARSFA、REST软件对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数据进行处理。4.统计分析采用REST软件对两组灰质体积差异进行全脑逐体素差异分析(以年龄、性别、教育程度、颅内总容积为协变量),并提取脑区峰值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MNI)空间坐标,以灰质差异脑区为种子点分析全脑功能连接。并将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数据与灰质体积、种子点功能连接进行相关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两组年龄、教育程度和临床症状评分的差异进行两样本t检验,两组性别差异采用X2检验。结果:1.临床数据统计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在年龄、性别、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5,0.609,0.509,0.66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组的认知功能评分Mo CA及亚认知领域评分(视觉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组的肺功能参数指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01)。2.两组间灰质体积差异及种子点功能连接差异分析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左侧边缘上回/中央前回、双侧中扣带回后份、右侧枕中回和右侧缘上回的灰质体积均降低。以灰质体积差异区域为种子点,全脑逐体素功能连接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视觉网络、额顶网络的功能连接降低。3.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视觉网络、额顶网络功能障碍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评分、语言领域评分、注意领域评分、病程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和基于种子点功能连接结合的技术对稳定期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脑结构及功能变化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部分脑区灰质体积存在异常。进一步的功能连接分析显示视觉网络、额顶网络和其他网络中的区域和网络水平的功能改变。我们推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轻度认知损害的神经机制可能与视觉网络和额顶网络的灰质体积和功能连接有关。第三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轻度认知障碍与脑结构-功能变化相关性研究研究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结构-功能性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方法:63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34名健康对照纳入本研究,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认知功能筛查和功能磁共振扫描。患者组另进行肺功能和血气分析。采用Mo CA量表评估受试对象认知功能,根据Mo CA分数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组分为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障碍组(COPD-MCI)、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功能正常组(COPD-n MCI)。以年龄、性别、教育程度、颅脑总体积为协变量,采用协方差分析和事后两两比较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障碍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功能正常组、健康对照组三组的灰质体积差异。提取灰质体积差异脑区为mask,计算灰质差异脑区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并比较三组差异。提取每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差异脑区灰质体积及差异功能连接,进一步分析与病程、肺功能、认知功能相关性。结果:63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33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认知功能(33/63,52.40%),30名认知功能正常(30/63,48.45%)。健康对照组中,认知功能评分在正常范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障碍组患者的Mo CA评分及5个认知领域评分均低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功能正常组、健康对照。另外,以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为协变量,协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障碍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正常组、健康对照组的双侧舌回、左侧颞中回、左侧丘脑、左侧中央后回/顶下小叶、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等6个脑区的灰质体积存在显着差异。事后两两比较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障碍组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正常组的左侧丘脑灰质体积减低,较健康对照组的双侧舌回、左侧颞中回、左侧丘脑、左侧中央后回/顶下小叶、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等6个脑区的灰质体积减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正常组较健康对照组的左侧中央后回/顶下小叶的灰质体积减小。以6个差异脑区为种子点,计算每个受试对象6个种子点与全脑其余体素的静息态功能连接,以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为协变量,经ANCOVA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障碍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组三组双侧舌回与右侧舌回/梭状回功能连接,左侧中央后回/顶下小叶与双侧楔前叶、左侧缘上回功能连接,右侧背外侧前额叶与左侧尾状核功能连接存在显着差异。相关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左侧丘脑与Mo CA总分、视觉空间/执行功能、命名功能评分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障碍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正常患者及健康对照之间的双侧舌回、左侧颞中回、左侧丘脑、右侧缘上回、左侧中央后回/缘上回、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等脑区灰质体积存在明显差异,另外双侧舌回、左侧中央后回/顶下小叶及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亦存在差异。而且左侧丘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神经机制有关。

魏亚蕊[10](2020)在《多模针刺及针刺治疗慢性耳鸣的功能磁共振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针刺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针刺治疗疼痛、面瘫和耳鸣等。由于针刺存在感染、疼痛和刺激参数不统一等问题,近年来针刺的一些替代刺激方式发展起来了,如超声、电和激光刺激等。一些临床研究表明,电针和超声刺激穴位能够产生与手针相似的治疗效果。但是,超声刺激穴位所产生的大脑激活模式以及电针刺激穴位所产生的大脑持续效应尚不清楚;更进一步的,针刺对于治疗耳鸣这—中枢相关的疾病的神经机制也尚不清楚。因此,本文利用现代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超声和电刺激穴位所产生的大脑功能激活模式以及针刺治疗耳鸣所产生的大脑功能变化。首先,本文基于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探究超声刺激足三里穴(zusanli,ST 36)诱导的人类大脑激活模式。本研究招募了 16名正常被试,其随机接受了超声刺激和手针刺激(对照组),且时间间隔超过一周。本研究使用组块设计模型来设置刺激的开始和结束,同时收集fMRI数据,然后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分析刺激相关的大脑激活模式。结果显示超声和手针刺激均激活了躯体感觉和边缘/旁边缘区域(中央后回,岛叶,中前额叶和前扣带回)。其次,本文基于任务态-静息态fMRI来探究电针刺激ST 36对人脑活动的急性和持续效应。12名正常被试随机接受了电针刺激和手针刺激(对照组),且时间间隔超过一周。同时,本研究收集fMRI数据,利用多条件GLM分析电针和手针在刺激期间和刺激后对大脑活动的急性和持续效应。结果表明,在刺激期间,电针和手针刺激均导致躯体感觉区、边缘/旁边缘区、前额叶和颞上回区域的大脑活动下降。总体而言,在刺激后期间,手针比电针产生了更复杂的大脑活动。这些结果表明,电针和手针能够在针刺阶段产生相似的急性效应,但在针刺后阶段产生不同的持续效应。最后,本文基于静息态fMRI来探究慢性耳鸣患者的异常动态功能连接(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以及针刺治疗耳鸣的神经机制。本研究招募了 17名慢性耳鸣患者以及22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被试(对照组),并测量了慢性耳鸣患者的听力和耳鸣相关量表。本研究收集了慢性耳鸣患者针刺(4周,每周3次)前后的静息态fMRI数据以及对照组的静息态 fMRI数据,并分别应用滑动窗口和k均值聚类分析来计算DFC并进行聚类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显示慢性耳鸣患者在辅助运动区和额上回内侧之间的DFC时间变异性较高,这与听力下降成正相关。聚类分析显示慢性耳鸣患者的连接状态的转移概率较高,这与耳鸣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此外,结果显示针刺能够改善慢性耳鸣患者的耳鸣程度。针刺后慢性耳鸣患者后扣带回-角回之间的DFC显着下降,并与改善耳鸣程度成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针刺治疗可能使慢性耳鸣患者大脑处于较低DFC状态,这与改善耳鸣程度也成正相关。本研究中的结果表明:(1)由于相似的激活模式,超声刺激可能是手针的一种非侵入性替代方法;(2)利用神经影像技术探究电针诱发的人脑持续反应可能有助于理解临床应用中电针的神经机制;(3)针刺可能通过降低慢性耳鸣患者的DFC时间变异性来改善耳鸣。

二、脑功能MR成像扫描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功能MR成像扫描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益髓醒神”针刺治疗卒中后失语的脑微观结构与功能网络MR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卒中后失语的病机与治疗现状
        1 卒中后失语病机辨析中的“髓”与“神”
        2 卒中后失语临床治疗中的“形”与“神”
        3 卒中后失语临床评价中的“形”与“神”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卒中后失语的损伤与恢复机制
        1 卒中后失语的语言损伤模型
        2 卒中后失语的恢复机制假说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多模态MRI技术在卒中后失语损伤及疗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1 功能MRI辅助PSA损伤及疗效评估
        2 结构MRI辅助PSA损伤及疗效评估
        3 多模态MRI技术辅助PSA损伤及疗效评价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一 卒中后失语脑白质微观结构及功能网络损伤特征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益髓醒神”针刺治疗卒中后失语的脑白质微观结构及功能网络MRI机制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2)基于多参数磁共振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评估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及信号特征
    1.1 引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二部分 基于DTI及T1 Mapping序列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微结构损害情况及其病理机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分析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脑功能网络活动改变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部分 多参数磁共振纵向研究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的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临床量表
综述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临床及影像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或撰写的论文

(3)弥漫性轴索损伤不同频段功能连接密度的静息态fMR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DAI损伤机制及病理特征
    二、功能磁共振影像学评估
    三、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四、本研究创新点
    五、技术路线图如下
    参考文献
第2章 弥漫性轴索损伤不同频段功能连接密度静息态的fMRI研究
    前言
    一、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神经认知评估
        1.3 数据采集
        1.4 数据分析
        1.5 统计分析
    二、结果
        2.1 一般资料及神经认知功能量表比较结果
        2.2 FCD结果
    三、讨论
    四、本研究不足之处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功能磁共振影像评估
    参考文献

(4)多模态MRI在结节性硬化症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结节 切除术在3岁以下结节性硬化患儿癫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神经突方向离散度和密度成像在TSC患者结节识别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神经突方向离散度和密度成像在鉴别致痫灶与非致痫灶方面的应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TSC患者致痫灶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联合运用功能磁共振及弥散成像评估TSC患者致痫灶的应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总结与展望
综述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磁共振同时多层平面回波成像序列设计及图像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内容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平面回波成像
    2.1 平面回波成像的发展历史
    2.2 平面回波成像基本原理
    2.3 平面回波成像的常见伪影
        2.3.1 N/2 Ghosting伪影
        2.3.2 N/2 伪影产生的原因
        2.3.3 化学位移伪影
        2.3.4 化学位移伪影产生原因
        2.3.5 图像的几何畸变和磁敏感伪影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快速成像技术
    3.1 并行成像技术
        3.1.1 SENSE
        3.1.2 GRAPPA
    3.2 稀疏重建技术
    3.3 同时多层成像技术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同时多层平面回波成像
    4.1 平面回波成像序列梯度设计
        4.1.1 平面回波成像序列的层面选择梯度设计
        4.1.2 平面回波成像序列的读出梯度设计
        4.1.3 平面回波成像序列的相位编码梯度设计
        4.1.4 平面回波成像序列的图像重建
    4.2 平面回波成像的伪影抑制方法实现
        4.2.1 N/2 Ghosting伪影的祛除
        4.2.2 脂肪抑制技术实现
    4.3 快速成像技术工程实现
        4.3.1 GRAPPA算法实现
        4.3.2 Multi-Band射频脉冲设计
        4.3.3 Blipped-CAIPI技术实现
        4.3.4 Slice-GRAPPA算法的实现
    4.4 同时多层平面回波序列
    4.5 同时多层平面回波成像图像重建
    4.6 同时多层平面回波成像实验结果
    4.7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同时多层平面回波序列的fMRI应用
    5.1 同时多层平面回波成像序列fMRI的质量控制
    5.2 同时多层平面回波成像序列fMRI的验证
        5.2.1 静息态fMRI验证
        5.2.2 任务态fMRI验证
    5.3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MCA-ASPECTS分区自动化测量ADC、CBF值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背景
第一部分 基于MCA-ASPECTS分区自动化测量正常人脑血流量的定量研究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图像预处理
        1.4 MCA-ASPECTS区定义及CBF值各项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双侧大脑半球各部位CBF值及其之间的比较
        2.2 MCA-ASPECTS区左右大脑差异指数的比较
        2.3 单侧大脑MCA-ASPECTS区十个区CBF值的比较
        2.4 MCA-ASPECTS区 CBF值与年龄的关系
    3 讨论
        3.1 CBF值与部位的关系
        3.2 CBF值与年龄的关系
    4、结论
    5、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部分 基于MCA-ASPECTS分区自动化测量正常人扩散加权成像ADC值的定量研究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图像预处理
        1.4 自动化测量各脑区ADC值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双侧大脑半球各部位ADC值及其之间的比较
        2.2 MCA-ASPECTS区左右大脑r ADC值
        2.3 单侧大脑MCA-ASPECTS区十个区ADC值的比较
        2.4 MCA-ASPECTS区 ADC值与年龄的关系
    3.讨论
    4、结论
    5、本研究存在部分局限性
第三部分 基于MCA-ASPECTS分区自动化测量ADC、CBF值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评估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4 自动化数据测量各脑区CBF值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新进展
    参考文献

(7)比格犬头颈部脉管MRA、CTA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犬头颈部主要脉管解剖
        1.1 犬头部主要动脉血管解剖
        1.2 犬头部主要静脉血管解剖
        1.3 犬颈部主要动脉血管解剖
        1.4 犬颈部主要静脉血管解剖
    2 MR、CT成像研究进展及趋势
        2.1 MR影像技术研究进展
        2.2 CT影像技术研究进展
        2.3 MR、CT影像技术发展趋势
        2.4 我国兽医MR、CT发展现状
        2.4.1 我国动物MR、CT的安装
        2.4.2 我国动物MR、CT的应用
        2.4.3 展望
    3 MRA应用研究进展
        3.1 MRA类型
        3.1.1 非增强MRA(NCMRA)
        3.1.2 非增强MRA技术
        3.1.3 对比增强MRA
        3.2 犬头颈部MRA临床应用进展
    4 犬头颈部CTA临床应用进展
    5.MRA和 CTA在头颈部脉管的影像比较
第二章 探讨1.5T 3D-TOF-MRA在比格犬头颈部动脉的成像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设备、药品及耗材
        1.3 术前准备
        1.3.1 犬只麻醉前准备
        1.3.2 麻醉
        1.4 MR扫描
        1.5 图像后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比格犬颈部主要动脉血管分析
        2.2 比格犬颅内主要动脉血管评价
        2.3 比格犬的头部、颈部3D-TOF MIP图拼接
    3 讨论
        3.1 可能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3.1.1 动脉血管直径
        3.1.2 动物年龄
        3.1.3 动物健康状况
        3.1.4 场强和核磁厂家参数设置
        3.2 1.5T 3D-TOF MRA应用展望
第三章 比格犬头颈部主要血管MRA和 CTA的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设备、药品及耗材
        1.3 试验方法
        1.3.1 拍摄步骤
        1.3.2 拍摄参数
        1.4 数据图像后处理
    2 结果
        2.1 CTA结果分析
        2.2 CTA图像结果与3D-TOF MRA对比
    3 讨论
第四章 探讨比格犬头颈部CE-MRA技术以及与NCE-MRA比较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2 试验设备、药品及耗材
        1.3 试验方法
        1.4 MR成像扫描参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头部对比增强MRA结果分析
        2.2 颈部对比增强MRA结果分析
        2.3 头颈部CE-MRA与 NCE-MRA成像效果对比
    3 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ABSTRACT

(8)MR多模态功能成像技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动力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正常足月新生儿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不同日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脑功能及结构网络变化的MR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静息态脑神经血管异常改变预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体积及功能连接变化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轻度认知障碍与脑结构-功能相关性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附件 2019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文献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10)多模针刺及针刺治疗慢性耳鸣的功能磁共振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针刺
        1.1.2 现代针刺研究
        1.1.3 耳鸣及其针刺治疗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针刺的神经影像研究现状
        1.2.2 针刺治疗耳鸣的MRI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磁共振成像技术
    2.1 磁共振成像仪
        2.1.1 主磁体
        2.1.2 梯度系统
        2.1.3 射频系统
        2.1.4 计算机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
    2.2 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2.2.1 核磁共振的条件
        2.2.2 核磁弛豫
        2.2.3 磁共振加权成像
        2.2.4 磁共振信号的空间定位
    2.3 脑功能成像技术
        2.3.1 BOLD fMRI基本原理和序列
        2.3.2 脑功能成像实验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声刺激足三里穴的fMRI研究
    3.1 被试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范式
        3.2.2 针刺感觉得分
        3.2.3 扫描序列及参数
    3.3 数据分析
        3.3.1 预处理
        3.3.2 GLM分析以及组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针刺感觉分析
        3.4.2 超声刺激的脑激活模式
        3.4.3 手针刺激的脑激活模式
    3.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针持续效应的fMRI研究
    4.1 被试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范式
        4.2.2 针刺感觉得分
        4.2.3 扫描序列及参数
    4.3 数据分析
        4.3.1 预处理
        4.3.2 GLM分析以及组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针刺感觉分析
        4.4.2 电针和手针对人脑的急性效应
        4.4.3 电针和手针对人脑的持续效应
    4.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针刺治疗慢性耳鸣的fMRI研究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5.1.1 被试
        5.1.2 耳鸣相关量表和听力测试
        5.1.3 针刺治疗
        5.1.4 扫描序列
    5.2 数据分析
        5.2.1 预处理
        5.2.2 静态功能连接分析
        5.2.3 动态功能连接分析
        5.2.4 k均值聚类分析
        5.2.5 统计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针刺治疗前后耳鸣程度和听力变化
        5.3.2 静态功能连接分析结果
        5.3.3 动态功能连接分析结果
        5.3.4 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5.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进行的其他研究
    耳鸣相关量表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脑功能MR成像扫描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益髓醒神”针刺治疗卒中后失语的脑微观结构与功能网络MRI研究[D]. 李晓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多参数磁共振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5型中枢神经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D]. 刘颖.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弥漫性轴索损伤不同频段功能连接密度的静息态fMRI研究[D]. 夏国金. 南昌大学, 2021(01)
  • [4]多模态MRI在结节性硬化症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 邵暇荔.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5]磁共振同时多层平面回波成像序列设计及图像重建[D]. 吴扬磊.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MCA-ASPECTS分区自动化测量ADC、CBF值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评估研究[D]. 张华. 南昌大学, 2020(01)
  • [7]比格犬头颈部脉管MRA、CTA对比研究[D]. 王超.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8]MR多模态功能成像技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动力学比较研究[D]. 王佳宁.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脑功能及结构网络变化的MRI研究[D]. 王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10]多模针刺及针刺治疗慢性耳鸣的功能磁共振影像学研究[D]. 魏亚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9)

标签:;  ;  ;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