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沿海开放地区家庭因素对孩子品德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达[1](2021)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来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与进步。党和国家领导人连续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弘扬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发展中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志愿精神是志愿者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凝聚,体现了一种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引领着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志愿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培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大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志愿服务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追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晚,方兴未艾。志愿精神来源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人们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形成了高尚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墨家、道家、佛家思想中都蕴含着志愿精神,这也是志愿精神能够在中国生成和弘扬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理论也为志愿精神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化中,也蕴含着志愿精神。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精神、西方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公益思想、近代资产阶级的利他思想以及西方现当代思想家的公益理念,都体现着志愿精神。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不断深入发展,志愿精神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精神的重要内涵。志愿精神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导向、凝聚、激励、调节、人文教育等功能。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展现的志愿精神不仅具有志愿精神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进步性、示范性、时代性和持续性等特征。因此,对当代大学进行志愿精神培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志愿精神的形成体现了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基础上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志愿精神是人们在主观向善愿望的感召下,在遵循一定的原则规范的前提下,长期从事慈善的志愿服务行为,不断升华个人思想品德,最终形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它的形成是由主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氛围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社会客观因素,主体的自由意志和精神境界是影响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而外因要想通过内因起作用,必须借助于实践。志愿精神是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并积淀下来的。志愿服务活动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志愿精神是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性生产,若要将二者沟通起来,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志愿服务活动是依托生命实践的,它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但最终需要在实践中达成一致。志愿精神是人对待生命世界的一种态度,虽然从表面来看,它是人主观上的道德体认,但如若没有志愿活动的实践,也就没有生命世界的精神性生产。因此,志愿服务实践就是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因素统一的基础。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对于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但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服务类型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参与大型活动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多。但通过梳理总结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资料,发现大学生的志愿精神水平还不够高,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深,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机制也不够完善。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的客观因素。首先,部分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内涵认识不足、参与志愿服务动机比较功利,对志愿精神的认知滞后于实践,在践行志愿精神时服务水平也不高,这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主观因素。其次,在家庭中,家长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孩子的溺爱养成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少家庭志愿精神的传承。再次,在学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志愿精神相关内容,教育工作者本身对志愿精神不够了解,高校开展志愿服务的各项机制不健全。最后,在社会上,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公益精神的冲击,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资金短缺,社会传统公德的缺失,这些是阻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客观因素。只有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效果的主客观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路径主要是高校的教育引导,家庭、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学生的自我培育。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高校应当发挥其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各项机制,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家庭、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提供充足的保障。大学生作为践行志愿精神的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应当强化大学生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从知、情、信、意、行五方面着手,真正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确保我国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志愿服务实践是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认识源于实践。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必须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中。通过抗击疫情、服务大型活动等大型事件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支教、社区服务等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关爱、帮助服务对象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通过克服志愿服务中的艰难险阻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大学生只有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才能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与认识,才能形成真正的志愿精神。
金春花[2](2021)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文中认为任何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都在于学校水平的实施,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只有通过对学校水平的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切实的考察才能得出结论。本研究以2016年9月开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变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实施成败的真实变量,确定各变量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力图探索成功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路径,为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方案的修订提供借鉴和决策依据。本研究以J省C市的四所小学为个案,对经历“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教师、校长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考察实际课堂教学。收集资料主要采用深度访谈、课堂观察、文件收集等方式。研究发现,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呈现如下特征:第一,课程实施者们对课程必要性的认同度高,对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呈现出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对文件课程的认同度不高,从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到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异议及困惑。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课程认识之间存在不一致,虽然在访谈过程中表明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起点,但是多数课堂教学都体现了权威主义、教师中心、输入的价值单一等特征。第三,课程实施环境不尽如人意,与较高的课程目标定位相比,课程实施环境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条件性资源的匮乏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小科文化的制约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复杂,既有政府的教育投入、地方教育行政的作为、学校基建的设计思路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文化、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研究也发现,影响学校层面“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因素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其中课程改革本身的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影响较大,课程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较低、“道德与法治”课程文本存在不确定因素等,对教师的课程认同感和改革适应性具有消解的影响;学校内部因素中校长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起到关键作用,它可以决定“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教师的地位;教师信念和教师知识是制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深度的关键因素,教师对学科价值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对教学的信念、教师自身的信念等对教师做课程决策都起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地方教育行政、大学等对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给予的物质资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智力上的资源支持也不尽如人意,这些学校外部的因素制约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本研究的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五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修订课程方案,完善教材编写;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学科教师专业化进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陆汉连[3](2021)在《贵州省威宁县农民工生存现状对随迁子女教育影响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农民工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大背景下迅速发展壮大,并为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个特殊群体。但由于社会、政策以及农民工自身因素等原因,他们的各方面权益常得不到尊重与保障,其中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最为突出。解决好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利于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有利于教育公平的体现、地域之间的和谐发展,更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彰显。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是农民工群体流入地就业之前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影响他们在务工地工作稳定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积极探讨农民工子女在教育及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既可缓解农民工群体的后顾之忧,也可提高中国人口基本素质。本文从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视角,探讨对随迁子女教育的影响,结合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理论、同化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经研究表明:威宁县农民工之间收入差距大、经济水平低;受教育水平低;生活环境较差;娱乐方式单一等。子女的教育与父母的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生活环境、婚姻状况呈正相关关系,即父母在这些方面表现得越好,子女在受教育方面越呈现良好的趋势。因此,促进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发展,还应着重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现状,本文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学校以及农民工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意见。
陈文[4](2020)在《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公益活动是主体化育人的新途径、隐性化育人的新方式、实践化育人的新载体,是大学生最为喜欢、真心接受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公益精神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投身于面向某一群体或整个社会所开展的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公益实践活动,并在其中实现助人与自助、他利与自利相统一的一种综合品质。然而,大量文献和现实案例表明,在社会思潮、不良风气等多要素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公益心缺失、社会责任感下降、价值观错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亟待加强。通过对多所高校的实证调研,发现目前大学生公益精神及其培育现状不甚理想,阻碍大学生公益精神成长和培育的因素较多,因此,本文界定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归纳总结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特征,解析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要素和内在结构,调研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现状并实证分析影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主要因素,系统总结和梳理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经验、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有效实践路径。本研究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和中央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高度、目前存在的不良社会风气、高校大学生公益活动存在的问题、高校公益教育实效性不足和大学生公益教育水平亟待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的选题。基于问题导向,理论分析结合实证调研系统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是本研究的现实逻辑。其次,用文献研究法从古代公益思想的滥觞和发展,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和西方现代公益精神的理论中吸取养分和借鉴经验,梳理马克思主义公益理论的发展,总结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脉络,这是本研究的历史逻辑。对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进行定义,归纳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四个特征,基于心理学和德育教育品德结构“知、情、意、行”四要素理论,从公益认知、公益情感、公益意志和公益行为四个方面解析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部构成要素,建构起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在结构,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思想基础以及培育的时代价值进行理论界定,这是本研究的理论逻辑。结合理论研究以社会调查法和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内部原因、个体因素和外部影响,系统提出遵循方向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四性”原则,完善健全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组织体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的“三制”,从制度建设层面统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动力问题;推进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教材体系、融入教育教学体系、融入理论研究体系的“三融”,从学校教育层面着力提升大学生公益意识,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教育问题;拓展微感恩、微公益、微创业的“三微”,从个人行为体验层面切实推进大学生公益实践,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实践问题;协同家庭教育的协同力、学校文化的涵养力、“三社联动”的带动力的“三力”,从环境育人层面优化大学生公益培育氛围,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合力问题,从而建构起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路径,这是本研究的实践逻辑。西方国家对公益精神的研究对我国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和本质不同。本研究着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实践路径。
欧阳润[5](2020)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遇到40年未有之复杂局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波动频繁,各类就业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为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选拔好、培育好青年大学生,增强思政育人实效,有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大价值。本研究把“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互通”作为理论逻辑,对大思政和就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作了界定,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视角和社会视角阐述了就业教育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逻辑,通过对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高校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选择了部分学工干部、就业指导老师、一线辅导员、校外导师、企业HR、大学生个体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重点了解分析不同区域、男女生就业价值观的倾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依据。以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的分析结果和笔者近20年的就业教育工作经验为现实基础,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大学生六个方面追根溯源,探究原因,主要为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等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本论文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为基础,展开了对策研究:提出要构造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家庭、高校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打造思政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四方协同的思政课堂,健全就业机制、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欣[7](2020)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高等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就必须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关系全局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环境的影响与人的作用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环境影响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完善人格、行为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人可以改造环境,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使其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实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本研究的价值逻辑;“环境与人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本研究的理论逻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与问题”是本研究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分析,本文探索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内容、原则和路径。具体而言,本文在结构上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创新点。这一部分为研究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首先,对“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从时空和目标角度进行时代背景的定位;其次,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些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展开论述;再次,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实践,为后续研究奠定实践基础。最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的学科理论,奠定了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与功能。这部分基于研究论文的必要性,详细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广泛性、复杂性、开放性、可塑性、意识形态性五大特征和物质保障、价值导向、感染熏陶、行为约束、精神动力五大功能。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与问题。这是本文的“分析问题”部分,占据了较大篇幅。主要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和网络环境六个子系统逐个展开分析研究。每个部分包含基本概念阐释和现状论述,通过对现状的研究,逐步展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尚且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也是本研究的现实逻辑。第五部分主要阐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内容。在前文系统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部分首先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需要针对哪些问题进行优化,也就是优化的具体内容。第六部分在前一部分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要优化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具体措施。主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和路径两个方面尝试提出具体思路。这一部分与前一部分共同构成了本文的“解决问题”部分,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和落脚点。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主要是对研究的内容与结论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提出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与探索指明了方向。
师晓娟[8](2020)在《家风对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已成为全球共识,责任教育也理应成为21世纪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仅是社会进步与生产发展的重要助推力,还是传播和释放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源泉。尤其是对藏族大学生而言,他们作为“土生土长”的西藏人,肩负着稳定西藏,继承和发展西藏文化的重要使命。藏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直接关系到西藏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如何培养一个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才是千万个家庭的热切期盼。因此,研究家风与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关系,既能够回应社会现实需求,又能为每一个家庭的未成年教育提供科学指导,也能为国家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论文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家风、家教、文化与社会责任意识的相关论述考察入手,挖掘了家风影响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具体的研究假设;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家风进行了操作化定义,分析了藏族大学生家风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明晰了家风的内涵和维度,还分析了藏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家教通过家风影响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内部机制,实现了通过塑造家风以强化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转换路径;基于理论文献和数据分析结果,揭示了新时代藏族家风的构成维度、传承方式以及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家风视角下培育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对策建议。通过对藏族大学生的定性访谈与实证调研,论文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开发了藏族大学生“家风”的测量量表,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数据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具体而言,家风包括家风的品德、民主、关系和坏习这四个维度。第二,对藏族大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意识最高的是对家庭的社会责任意识,其次是对集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对国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最低的是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第三,家风的各个维度中,藏族大学生家风感受最多的是关系维度,其次是品德维度和民主维度,最少的是坏习维度。第四,藏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家教不仅对家风整体上有显着正向影响,且对家风的各个维度也存在显着的影响。第五,家风对藏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家风在藏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和家教)与社会责任意识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第六,家长-学生的家风一致性对藏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显着影响,且藏族大学生的家庭认同感在家长-学生的家风一致性与藏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红英[9](2020)在《社会转型期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转型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入变革,也同时突显了中国社会的若干矛盾。在社会转型的冲击下,各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逐渐式微。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查阅,通过对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家长和学生的抽样调查,对社会转型期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在今天仍有很大程度保留着。现代蒙古族家庭教育中不仅保留了很多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对规范子女的道德行为、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家庭成员与邻居的和谐共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蒙古族的传统道德教育包括敬老爱幼,团结互助,勤俭节约,礼貌待人,环境保护,诚实守信等教育,说明蒙古族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时代性等特征,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家庭结构和寄宿制变化给蒙古族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变得淡薄,家长的教育影响被缺失及子女对道德教育的行为内化不足等等。同时基于对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调查影响因素分析,并归纳出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价值,最后针对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的问题结合实际试图探索积极有效的传承方法。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在中国也有六百多万人口,作为中国社会的重要成员,具有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民族文化。蒙古族人民始终肩负着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人才的重任,它深刻而全面地影响着整个民族的发展趋势。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蒙古族的家庭教育也逐渐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一元走向多元。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家庭传统道德教育在社会转型进程中如何有效的发挥传承功能,传承民族文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黄小军[10](2020)在《新时代中学生品德发展中的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以定西市两所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品德发展越来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学生品德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它贯穿中学生品德发展的整个过程,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家庭教育也出现了一系列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定西市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展开实地调查,分析新时代影响中学生品德发展中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这将为定西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提供有益帮助。对中学生品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和阐述了论文选题的依据、目的、研究方法及意义,以及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现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品德发展概述,在理清家庭教育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品德养成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主要是中学生品德发展中的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和因素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整理出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指出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为论文接下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根据前面的数据分析,提出了优化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家庭教育对策。
二、沿海开放地区家庭因素对孩子品德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沿海开放地区家庭因素对孩子品德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志愿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 |
(一)志愿服务的涵义与特征 |
(二)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事业方兴未艾 |
(三)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与社会道德建设 |
二、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的关系 |
(一)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现实基础 |
(二)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的思想升华 |
三、志愿精神的思想来源 |
(一)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 |
(三)西方公益思想的借鉴 |
四、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
(一)志愿精神的内涵 |
(二)志愿精神的特征 |
五、志愿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一)志愿精神的导向功能 |
(二)志愿精神的凝聚功能 |
(三)志愿精神的激励功能 |
(四)志愿精神的调节功能 |
(五)志愿精神的人文教育功能 |
六、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及培育的重要意义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特征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第二章 志愿精神的形成机理 |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与主观因素 |
(一)志愿精神形成的客观因素 |
(二)志愿精神形成的主观因素 |
(三)实践:志愿精神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基础 |
二、志愿精神的形成过程 |
(一)从志愿服务认知到志愿服务行为 |
(二)从志愿服务行为到志愿服务行为习惯 |
(三)从志愿服务行为习惯升华为志愿精神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调查对象分析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取得的成效 |
(一)践行志愿精神的队伍不断壮大 |
(二)当代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 |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在大型事件中得以体现 |
(五)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逐渐受到重视 |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当代大学生整体志愿精神水平不够高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够深 |
(三)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氛围不够浓厚 |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机制不够完善 |
四、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
(二)家庭、高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路径 |
一、高校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主渠道作用 |
(一)提高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 |
(二)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机制 |
(三)营造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良好氛围 |
二、家庭、政府、社会应积极支持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
(一)家庭应充分发挥支持引导作用 |
(二)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保障功能 |
(三)社会应充分发挥平台功能 |
三、当代大学生注重志愿精神的自我培育与养成 |
(一)当代大学生主动加强对志愿精神理论的学习 |
(二)当代大学生主动增强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 |
(三)当代大学生坚定践行志愿精神的意志 |
(四)当代大学生主动践行志愿精神 |
第五章 志愿服务实践——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着力点 |
一、在大型事件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抗击疫情,培养家国情怀与民族担当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大型活动,培养爱国精神与责任意识 |
二、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支教服务,奉献青春与生命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奉献知识与汗水 |
三、在对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爱中培育大学生的友爱互助精神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关爱服务对象,培育友爱精神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帮助服务对象,培育互助精神 |
四、在志愿服务的艰难险阻中培育大学生的坚强勇敢品质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困难,培育坚强的品质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克服危险,培育勇敢的品质 |
结语 |
附录一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
一、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二、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现状的访谈问题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意义 |
五、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课程 |
(二)课程实施 |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理论研究 |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研究 |
(二)课程实施策略与模式的研究 |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课程实施的程度研究 |
三、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
(一)有关德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二)有关德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资料的收集方法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三、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问题 |
第三章 教师领悟的课程:如何“看”道德与法治课程 |
一、对课程价值的认识 |
(一)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价值观 |
(二)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品德和行为习惯 |
二、对课程目标、内容的看法 |
(一)对课程目标的看法 |
(二)对课程内容的看法 |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 |
(一)对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 |
(二)对教材编写依据的认识 |
(三)对“道德与法治”与“品德与生活”区别的看法 |
四、分析与讨论 |
(一)文件课程与领悟课程,在价值认识层面存在差距 |
(二)对文件课程的关注度较低,对运作课程的关注度较高 |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度较低 |
第四章 教师运作的课程:如何“做”道德与法治课程 |
一、对课程内容的处理 |
(一)内容调适决策 |
(二)内容创新决策 |
二、对课程资源的处理 |
(一)忠实于国家课程标准及课程理念 |
(二)忠实于拓展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 |
(三)课程资源的创生性开发 |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和采用 |
(一)“澄清价值Ⅰ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二)“澄清价值Ⅱ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三)“体验实践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做法 |
(一)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
(二)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的决策 |
五、分析与讨论 |
(一)课程内容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
(二)课程资源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采用呈现的特征 |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实施呈现的特征 |
第五章 学校内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影响 |
(一)课程规划影响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的高度 |
(二)条件性资源的供给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 |
二、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 |
(一)教师信念决定课程实施的深度 |
(二)教师知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三、学校文化氛围的影响 |
(一)小科文化对专业身份认同的影响 |
(二)合作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三)人际关系对教师心理环境的影响 |
第六章 学校外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影响 |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角色与作为 |
(二)培训缺位与对专业援助的期待 |
二、社区、家长的影响 |
(一)社会对课程的评价 |
(二)家长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
第七章 文件课程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文件课程的设计及特征 |
(一)课程性质 |
(二)价值目标 |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
(四)课程的要求 |
二、文件课程及教材的影响分析 |
(一)文件课程的影响 |
(二)教材的影响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一、本研究的结论 |
(一)学校水平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特征 |
(二)归因 |
二、推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建议 |
(一)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德育的重要价值 |
(二)修订课程方案,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 |
(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 |
(四)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地位和专业化水平 |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
三、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校长访谈提纲 |
三、访谈实录 |
四、课堂观察表 |
后记 |
(3)贵州省威宁县农民工生存现状对随迁子女教育影响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农民工随迁子女 |
2.1.3 农民工子女教育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理论 |
2.2.2 同化理论 |
2.2.3 文化再生产理论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第3章 威宁县流动人口时空变化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环境 |
3.1.2 人文环境 |
3.2 流动人口的时空变化 |
3.2.1 流动人口时间变化 |
3.2.2 流动人口空间变化 |
第4章 威宁县农民工生存及对子女教育态度现状分析 |
4.1 威宁县及研究对象概况 |
4.1.1 调查对象所在威宁县基本情况 |
4.1.2 调查对象 |
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4.2.1 问卷设计 |
4.2.2 个案访谈的基本情况 |
4.2.3 个案访谈与问卷调查目的 |
4.2.4 问卷发放与统计以及问卷访谈的可靠性 |
4.3 农民工生存现状 |
4.3.1 经济状况 |
4.3.2 受教育水平 |
4.3.3 生活环境 |
4.3.4 休闲活动 |
4.3.5 身体健康状况 |
4.3.6 婚姻状况 |
4.4 农民工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态度 |
4.4.1 学习期望 |
4.4.2 学习目的 |
4.4.3 学习认识 |
第5章 威宁县农民工生存现状对子女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
5.1 经济收入 |
5.2 受教育水平 |
5.3 生活环境 |
5.4 休闲方式 |
5.5 婚姻状况 |
第6章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对策建议 |
6.1 国家层面 |
6.1.1 对农民工子女各项出台政策进行监管落实 |
6.1.2 运用法律手段,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 |
6.1.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工资权益 |
6.1.4 完善和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完善农民工住房和居住环境 |
6.2 社会层面 |
6.2.1 社会共建共融,教育宣传和谐婚姻对子女教育的重要影响 |
6.2.2 社会引导,共建共享基础设施 |
6.2.3 主流媒体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
6.2.4 提高农民工女性地位,提升知识文化层次 |
6.3 学校层面 |
6.3.1 了解农民工子女的基本情况,建立学生档案管理 |
6.3.2 由校长主导,针对农民工子女建立专门的师资队伍 |
6.3.3 增设学校课外兴趣班及课外基础教学设施 |
6.4 农民工层面 |
6.4.1 提高自身法律意识,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6.4.2 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
6.5 农民工子女层面 |
6.5.1 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积极适应环境成长 |
6.5.2 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努力夯实自己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理论阐释 |
2.1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
2.2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要素和内在结构 |
2.3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思想基础 |
2.4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时代价值 |
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调查研究设计 |
3.2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分析 |
3.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调查研究结论 |
4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历史、现状及问题探析 |
4.1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考察 |
4.2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现状审视 |
4.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问题反思 |
5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探索 |
5.1 坚持“四性”,遵循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原则 |
5.2 完善“三制”,统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制度 |
5.3 推进“三融”,着力提升大学生公益意识教育 |
5.4 拓展“三微”,切实推进大学生公益实践锻炼 |
5.5 协同“三力”,优化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环境 |
6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大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
1.1.1 大思政的内涵 |
1.1.2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
1.2 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相关概念 |
1.2.1 就业概念 |
1.2.2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
1.2.3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
1.2.4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历史进程 |
1.3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
1.3.1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通性 |
1.3.2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性 |
第2章 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教育相关的理论 |
2.1.1 劳动分工理论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3 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2.2 中共历代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1 毛泽东有关就业教育的思想 |
2.2.2 邓小平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3 江泽民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5 习近平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就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
2.3.1 职业选择匹配理论 |
2.3.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3.3 职业锚理论 |
2.3.4 其他相关的理论 |
2.4 实证分析的社会视角 |
2.4.1 双元结构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框架 |
3.1.2 调查问卷的总体安排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开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3.1 样本结果分析 |
3.3.2 交叉性结果分析 |
第4章 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
4.1 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 |
4.1.1 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
4.1.2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问题 |
4.1.3 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冲击 |
4.1.4 封建传统腐朽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侵袭 |
4.2 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 |
4.2.1 政策引导有缺位 |
4.2.2 就业监管有缺失 |
4.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
4.2.4 大学生实习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
4.3 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 |
4.3.1 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
4.3.2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
4.3.3 就业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
4.3.4 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弱化 |
4.4 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 |
4.4.1 选才标准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匹配度还需提升 |
4.4.2 用人标准存在歧视的现象 |
4.5 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 |
4.5.1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
4.5.2 参与就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
4.6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 |
4.6.1 责任意识 |
4.6.2 就业观念 |
4.6.3 就业适应 |
4.6.4 就业态度 |
第5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工作原则 |
5.1.3 育人模式 |
5.1.4 实施内容 |
5.2 构造“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 |
5.2.1 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
5.2.2 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 |
5.2.3 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 |
5.2.4 用人单位要健全公平机制 |
5.2.5 家庭要构建和谐环境 |
5.3 实施大学生“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 |
5.3.1 大学生自我教育 |
5.3.2 职业素养教育 |
5.3.3 职业规划教育 |
5.3.4 社会实践教育 |
5.4 打造“四方协同”的课堂思政 |
5.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作用 |
5.4.2 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育 |
5.4.3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引导元素 |
5.4.4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
5.5 健全“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
5.5.1 优化就业机制保障 |
5.5.2 优化激励就业机制 |
5.5.3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关于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现状 |
4. 研究思路 |
5. 研究方法 |
6.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创新之处 |
第1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基础 |
1.1 新时代的内涵阐释 |
1.1.1 新时代的时空内涵 |
1.1.2 新时代的目标内涵 |
1.2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1.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
1.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及特征 |
1.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 |
1.2.4 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探讨 |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的实践基础 |
1.3.1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 |
1.3.2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 |
1.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实践 |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4.2 教育学理论 |
1.4.3 心理学、社会学理论 |
1.4.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2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与功能 |
2.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 |
2.1.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广泛性 |
2.1.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复杂性 |
2.1.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开放性 |
2.1.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可塑性 |
2.1.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意识形态性 |
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 |
2.2.1 物质保障功能 |
2.2.2 价值导向功能 |
2.2.3 感染熏陶功能 |
2.2.4 行为约束功能 |
2.2.5 精神动力功能 |
第3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与影响 |
3.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环境 |
3.1.1 新时代中国对全球的贡献 |
3.1.2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 |
3.1.3 国际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3.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 |
3.2.1 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 |
3.2.2 中国经济由“高速”转向“高质” |
3.2.3 经济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
3.3.1 文化环境的相关概念阐述 |
3.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功能 |
3.3.3 文化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3.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 |
3.4.1 社会环境的概念与特征 |
3.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概念 |
3.4.3 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3.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环境 |
3.5.1 “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界定 |
3.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 |
3.5.3 自然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3.6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 |
3.6.1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相关概念 |
3.6.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基本特征 |
3.6.3 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4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内容 |
4.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 |
4.1.1 体现在高校的办学定位中 |
4.1.2 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
4.1.3 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与优化中 |
4.2 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2.1 融入系统性的教材体系 |
4.2.2 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 |
4.2.3 彰显理论品格与理论魅力 |
4.2.4 创新环境的呈现形式 |
4.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4.3.2 共同理想教育 |
4.3.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
4.3.4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
4.4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4.4.1 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
4.4.2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
4.4.3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
4.5 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 |
4.5.1 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 |
4.5.2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 |
4.5.3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 |
4.6 营造和谐共生的自然环境 |
4.6.1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
4.6.2 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前提条件 |
4.6.3 有助于启迪高校大学生的思维 |
第5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与路径 |
5.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 |
5.1.1 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
5.1.2 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 |
5.1.3 立足主动构建的战略基点 |
5.1.4 坚持整体协同的基本方略 |
5.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路径 |
5.2.1 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
5.2.2 共享经济社会成果,促进高校思政工作资源整合 |
5.2.3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构建以文化人校园文化环境 |
5.2.4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搭建多方协同的大思政格局 |
5.2.5 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共筑新时代的青年精神家园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家风对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家风的研究现状 |
1.2.2 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现状 |
1.2.3 家风与社会责任意识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家风影响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
2.1 文化的相关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观 |
2.1.2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观 |
2.1.3 党的历代领导人的文化观 |
2.2 家教与家风的相关思想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教与家风思想 |
2.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教与家风思想 |
2.2.3 党的历代领导人的家教与家风思想 |
2.3 责任意识的相关理论 |
2.3.1 西方有关责任意识的理论 |
2.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思想 |
2.3.3 党的历代领导人有关责任的思想 |
2.4 主要研究假设 |
2.4.1 藏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影响家风的研究假设 |
2.4.2 家教影响家风的研究假设 |
2.4.3 家风影响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假设 |
2.4.4 家长-学生家风一致性影响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假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家风影响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设计与调研方法 |
3.1 整体研究框架 |
3.2 预调研:家风量表的开发过程及信效度检验 |
3.2.1 研究设计 |
3.2.2 研究对象 |
3.2.3 访谈提纲及数据收集过程 |
3.2.4 探讨家风的内涵结构 |
3.3 正式调研:数据收集与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3.3.1 数据收集程序和研究样本 |
3.3.2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3.3.3 分析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藏族大学生家风和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分析 |
4.1 藏族大学生家风的现状分析 |
4.1.1 藏族大学生家风的整体情况分析 |
4.1.2 基于性别的家风现状分析 |
4.1.3 基于不同地区的家风现状分析 |
4.1.4 基于家庭结构的家风现状分析 |
4.2 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分析 |
4.2.1 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整体情况分析 |
4.2.2 基于性别的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分析 |
4.2.3 基于不同地区的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分析 |
4.2.4 基于家庭结构的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分析 |
4.3 藏族大学生家教的现状分析 |
4.3.1 藏族大学生家教的整体情况分析 |
4.3.2 基于性别的家教现状分析 |
4.3.3 基于不同地区的家教现状分析 |
4.3.4 基于家庭结构的家教现状分析 |
4.4 家风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关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家风对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分析 |
5.1 家风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关系研究 |
5.1.1 相关性分析 |
5.1.2 藏族传统文化价值观与家教对家风的影响 |
5.1.3 家风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 |
5.1.4 藏族传统文化价值观通过家风影响社会责任意识 |
5.1.5 家教通过家风影响社会责任意识 |
5.2 家长-学生家风一致性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 |
5.2.1 相关性分析 |
5.2.2 家长-学生家风一致性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关系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的藏族家风及其重要作用 |
6.1 新时代藏族家风的构成维度 |
6.1.1 藏族家风的品德维度 |
6.1.2 藏族家风的民主维度 |
6.1.3 藏族家风的关系维度 |
6.1.4 藏族家风的坏习维度 |
6.2 新时代藏族家风的传承方式 |
6.2.1 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新时代精神的融会贯通 |
6.2.2 家长以身作则的上行下效 |
6.3 新时代藏族家风建设的重要作用 |
6.3.1 好家风有利于培养束身修行的自我修养 |
6.3.2 好家风有利于培养凝心聚力的集体精神 |
6.3.3 好家风有利于培养长幼有序的家庭意识 |
6.3.4 好家风有利于培养治国平天下的爱国情怀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家风培育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
7.1 以家庭为第一载体培育藏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
7.1.1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
7.1.2 创建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 |
7.2 以家教为先导培育藏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
7.2.1 家教的内容要体现责任意识 |
7.2.2 家教的方式要以言传身教为主 |
7.3 以家风为第一环境培育藏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
7.3.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 |
7.3.2 将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融入家风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1.1 关于家庭结构的访谈提纲 |
附录1.2 关于家风和家教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1.3 关于家风和家教的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2.1 家风和家教的测试问卷 |
附录2.2 家风和家教的正式问卷 |
附录2.3 学生的调研问卷(家风的前因后果研究) |
附录2.4 家长的调研问卷(家长-学生家风的一致性研究) |
附录2.5 学生的调研问卷(家长-学生家风的一致性研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社会转型期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的研究状况 |
1.3.2 国外的研究简况 |
1.4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1 全文的内容结构 |
1.4.2 本文研究的方法 |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1.5.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5.2 理论基础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不足 |
2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及现实意义 |
2.1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
2.1.1 传授孝敬父母,尊重长者,礼貌待人 |
2.1.2 传授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教育 |
2.1.3 传授诚实守信和团结互助教育 |
2.1.4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 |
2.2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 |
2.2.1 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 |
2.2.2 注重实践的教育方式 |
2.3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的现实意义 |
2.3.1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是做人成才的基础性教育 |
2.3.2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是社会和谐的保障性教育 |
2.3.3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是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性教育 |
3 社会转型期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继承调查和分析 |
3.1 调查问卷目的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3 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 |
3.4 社会转型期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因素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家庭背景 |
3.4.2 家庭道德教育观念 |
3.4.3 家庭教育道德教育内容 |
3.4.4 家庭道德教育方法 |
3.4.5 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其他外部环境的影响 |
3.4.6 孩子对父母以及家庭道德教育的满意程度 |
3.5 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调查结果分析 |
3.5.1 影响因素分析 |
3.5.2 仍具有传承和发展的因素 |
4 社会转型期蒙古族家庭优秀传统道德教育传承的对策 |
4.1 加强家庭传统道德教育者的传递能力 |
4.1.1 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
4.1.2 转变家长对家庭道德教育文化传承观念 |
4.1.3 完善家庭传统道德教育的传承内容,优化教育方式 |
4.2 建设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传承体系 |
4.2.1 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
4.2.2 加强家庭道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相互协调 |
4.2.3 加强家庭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4.3 坚持传承性和创新性原则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新时代中学生品德发展中的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以定西市两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品德发展的意义 |
2.1 家庭教育内涵 |
2.2 家庭教育的特点 |
2.3 家庭教育在中学生品德发展中的意义 |
2.3.1 家庭教育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础教育 |
2.3.2 家庭教育在中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性的地位 |
2.3.3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连续不断的影响 |
2.3.4 家庭教育在中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矫正作用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学生品德发展中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样本的总体情况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样本的总体情况 |
3.2 调查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
3.2.1 家庭教育观念 |
3.2.2 家庭教育的方式 |
3.2.3 家庭教育的投入 |
3.2.4 家庭结构 |
3.2.5 家校社合作情况 |
3.3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
3.3.1 家庭教育观念滞后,欠缺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
3.3.2 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长溺爱子女现象普遍 |
3.3.3 家庭教育费用投入不合理 |
3.3.4 家庭结构不稳定带来的消极因素增加 |
3.3.5 家校社合作不紧密 |
第四章 新时代优化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家庭教育对策 |
4.1 坚持立德树人,德智并举的教育观 |
4.2 注重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 |
4.3 增加家庭教育投资中的学生品德发展比重 |
4.4 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文化环境 |
4.5 创设“家校社”合作的大教育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关于新时代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
四、沿海开放地区家庭因素对孩子品德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赵晓达.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D]. 金春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贵州省威宁县农民工生存现状对随迁子女教育影响的探析[D]. 陆汉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D]. 陈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8)
- [5]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欧阳润. 南昌大学, 2020(02)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D]. 王欣. 南昌大学, 2020(01)
- [8]家风对藏族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影响研究[D]. 师晓娟.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9]社会转型期蒙古族家庭传统道德教育传承研究[D]. 红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新时代中学生品德发展中的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以定西市两所中学为例[D]. 黄小军. 延边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