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骨成软骨细胞瘤39例X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柳方,颜方方,陈梦宇,张惠箴,沈继,李梅[1](2021)在《股骨粗隆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部位软骨母细胞瘤(CB)的影像与临床病理表现,以提高对这组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粗隆部位CB患者,收集临床、影像与病理资料,影像资料包括X线、 CT及MRI检查。结果:病灶均起源于大粗隆,所有病灶跨越骺线或骺板累及粗隆间区,除1例外骺板均已闭合,呈边界较清晰的溶骨性骨质破坏,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边,其中分叶状轮廓10例(55.6%),骨膜反应2例(11.1%)。CT显示钙化7例(50%),皮质完全穿透和LodwickⅠC级病灶均10例(71.4%)。MRI显示病灶主体以囊实性为主,10例(76.9%)见液-液平面,以实性成分为主的病灶表现为分叶状强化,以囊性成分为主的病灶表现为边缘-间隔强化伴或不伴实性强化,DWI呈高低混杂信号。病理检查14例(77.8%)伴有继发性ABC成分,免疫组化H3K36M结果均阳性(100%)。结论:粗隆CB主要表现为骨骼成熟患者大粗隆起源的跨越骺线的边界清晰的溶骨性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较少见,多伴有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成分,影像学上应与骨巨细胞瘤和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鉴别,X线结合CT可作为常规检查,MRI为有价值的补充检查,H3K36M免疫组化是诊断CB有价值的辅助检查。
张雪[2](2020)在《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16例均有X线平片,CT扫描12例,MRI检查10例。结果:16例X线片中,14例可以显示骨质破坏,6例可以显示周围硬化边;12例CT均清晰显示病灶骨质破坏、硬化边及钙化;10例MRI检查能清晰显示骨髓水肿及周围软组织水肿。结论: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薛梅鸿[3](2019)在《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一篇基于《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的汉英翻译实践报告,在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的指导下,笔者完成了第二章节和第六章节部分内容的翻译工作,并选取了其中部分内容进行翻译案例分析。该文本系医学临床手册,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且该文本中既有大量西医知识,又包含中医传统医学理论,因此要求译者在用语规范、表达精准的同时,保留中医特色表达,以促进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本篇报告共包括翻译项目概述、译前准备工作、翻译案例分析以及翻译实践总结四个部分。本报告应用了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即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restitution)这四个步骤,对比中英语言差异,在翻译实践中最大程度地提升译文质量。根据斯坦纳的阐释理论,译者的通过理解与解释来进行翻译活动,中医文本艰涩,为了促进理解,译者势必对原文进行再解读和必要的阐释,因此笔者认为该理论在中医骨伤翻译中也具有适用性。基于此,在本报告中,笔者分析了中医文本的特点,并根据翻译实践中的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选取具体例证进行分析,归纳在医学翻译英译实践中该理论的应用,希望在今后为同类型文本的英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邵为[4](2019)在《MYH3基因突变在先天性脊柱畸形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先天性脊柱畸形(congenital vertebral malformations,CVM)是由于胚胎期脊柱发育异常所引起的一组以脊柱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在0.5-1‰左右。由于致畸因素存在于成长发育高峰期之前,当患者进入脊柱发育高峰期时,畸形进展通常比较迅速。躯体畸形、疼痛易诱发严重心理问题,加之高昂的手术费用等,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CVM病因不明,目前普遍认为遗传学因素是其致病的重要原因,因此也是病因学研究的热点。通过遗传学手段如针对CVM家系的连锁分析发现基因组中的特定区域的拷贝数变异,如染色体16p11.2、10q24.31、17p11.2、21p11、22q11.2等区域与疾病关系密切;根据候选基因策略发现PAX1、WNT3A、DLL3、SCL35A3、T(B rachyury)等多个基因的罕见变异可能与CVM的发生相关;基于全外显子测序(wh ole-exome sequencing,WES)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 es,GWAS)的基因筛查技术也提示TBX6、LMX1A、HES7等基因的多态性及罕见突变与CVM密切相关。然而上述诸多遗传学变异在CVM人群中整体覆盖率较低,疾病的遗传学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此外,具体到某一类型的病因后,由于病例数量较为有限,难以对基因型与患者表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发掘。同时上述遗传学变异导致CVM发生的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也缺乏深入的研究,使得筛选特异性分子标记物对CVM进行早期筛查及诊断较为困难。因此进一步探索CVM的遗传学病因并对其机制展开深入研究,将为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基于遗传异质因素的已知基因变异和新发突变的筛查,仍然是目前CVM疾病遗传学研究的重点之一。CVM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骨形成、骨发育以及骨结构维持过程的异常。针对此类遗传性疾病致病基因的筛查,有助于提高我们对相关基因功能及骨发育过程中有关调控机制的认识。此外,实践证实针对家族性聚集人群的研究更具有遗传学研究的价值,更利于寻找到遗传疾病的致病基因。然而根据文献复习发现,国内外尚未见基于CVM大家系的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报道。此外,在人类基因组仅占整体序列1%的外显子区域包含了绝大多数遗传性疾病表型相关的变异,因此是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中重点关注的领域。随着近年来WES技术的不断进步,催生了基于大样本数据库的的突变预测软件以及基于实验的对突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的成熟方法,因此在家系患者致病基因的筛查中,WES在经济和效率层面都显示了巨大优势。研究目的探寻一个来自中国汉族、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CVM家系患者的致病基因,验证该基因的功能并研究其突变后导致CVM可能的致病机制。通过我们的工作,期望能拓展基因相关疾病谱,并为CVM在病因学领域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基础。研究内容与方法1、收集来自中国汉族CVM家系成员的血液样本并进行WES及数据分析,靶定到致病基因肌球蛋白重链3(myosin heavy chain 3,MYH3)基因后进一步在散发病例和正常对照人群中进行了验证。归纳、总结家系患者的临床表型,并与同样携带有该基因突变的散发病例患者的临床表型进行比较。2、通过野生型C57B/L小鼠在胚胎期及出生后不同时间点的脊柱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yh3基因编码蛋白在小鼠不同发育阶段的脊柱组织中的表达。3、收集临床上病理诊断明确且细胞来源不同的脊柱骨肿瘤标本,观察肿瘤组织中MYH3蛋白的表达情况。4、体外进行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并诱导其成骨/成软骨分化,在不同的时间点提取总RNA和细胞蛋白,观察在干细胞成骨/成软骨分化过程中MYH3基因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模式。5、运用计算机进行蛋白三维结构模拟预测,评估MYH3基因突变(c.695G>A:p.G232E)对编码蛋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构建携带野生型与含有上述突变序列的MYH3质粒,转染细胞后用鬼笔环肽行细胞骨架染色,观察突变对细胞骨架的影响;利用ATP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内ATP浓度水平以评估突变对编码蛋白结合与水解A TP能力的影响;并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了MYH3蛋白及TGF-β/BMP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在转染不同质粒细胞间的表达水平差异。6、通过ES打靶技术构建了Myh3 G232E/+C57BL/6J点突变转基因小鼠模型,并在小鼠模型中观察了基因突变对小鼠脊柱区骨与软骨形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1、MYH3基因8号外显子上的单核苷酸错义突变(c.695G>A:p.G232E)可能是该汉族CVM家系患者的致病原因;同时通过15名CVM患者的WES发现其中2名患者分别携带有位于MYH3基因31和37号外显子区域的罕见变异(5375A>G,4324G>A);此外在120名正常对照人群中未观察到该位点的突变,提示这是一个罕见的突变。利用软件对上述3个位点基因突变的效应进行预测,结果均为“Damaging”,提示这些位点的突变可能对编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产生较大影响。2、虽然突变位点不同,但在2名携带MYH3基因突变的散发CVM患者中,同样可以观察到与家系患者类似的、不伴髓内发育异常的颈、胸椎融合和脊柱侧弯畸形等表型,提示携带MYH3基因突变的CVM患者中可能存在着基因型-表型相关的特点。3、家系中年幼患者仅可观察到椎间隙高度减小、部分椎体间融合伴轻度脊柱侧弯,但在家系成年患者中可见广泛的椎体间融合、脊柱侧弯畸形较重,提示随着年龄增大,家系中患者脊柱畸形、融合等改变可能在不断进展。4、证实Myh3基因编码蛋白在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的小鼠脊柱区,特别是椎弓表面附着的小肌群、成骨活跃的椎体两端生长板及神经中心软骨联合部位的软骨细胞肥大成熟区均有显着表达,且在椎体中可观察到MYH3与ALP蛋白在表达上的共定位现象。5、脊柱肿瘤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该蛋白主要表达在成骨细胞系中,且随着分化成熟程度的提高,ALP活性增强,而MYH3表达呈下调趋势,提示MYH3可能还参与到骨组织的成骨分化成熟过程。6、在hUCMSCs诱导成骨分化中期(2-3w)发现MYH3 mRNA的表达量急剧升高,并与Western Blot检测的相应时间点细胞内MYH3蛋白的表达趋势一致;且MYH3 mRNA的上调早于成骨相关基因OCN mRNA的表达上调,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成骨,尤其是软骨内成骨的过程中,并可能在成骨分化的早/中期发挥作用,因此可能在成骨相关基因的上游发挥其生物学效应。7、MYH3蛋白第232位点在不同的物种间序列高度保守,通过软件模拟分析我们发现该位点由非极性氨基酸甘氨酸变为酸性氨基酸谷氨酸后,将导致位点附近氨基酸残基-残基间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进而使蛋白质二级结构在空间位置发生改变,最终使MYH3蛋白的整体结构发生改变,并可能对蛋白质的功能产生影响。8、MYH3基因发生突变后在蛋白层面可能影响MYH3蛋白结合水解ATP向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上施加力以及维持细胞骨架形态的能力;在细胞层面上将引起MYH3蛋白在胞内分布模式以及与胞内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发生改变,并可能对细胞的极性形成产生影响。9、MYH3蛋白整体上可激活TGF-β/BMP经典和非经典通路的活性水平,且在该基因c.695G>A位点发生点突变后,其激活该通路的能力明显下降。说明MYH3蛋白可能是TGF-β/BMP通路的调节蛋白之一。10、与野生型小鼠相比,Myh3点突变小鼠在出生后5-8w时的体重及体长较野生型小鼠偏低(小);出生后早期即可从大体及X线片上观察到鼠尾弯曲、脊柱胸段侧弯畸形;此外出生后1d还可通过骨架染色观察到点突变小鼠体长变短,肋骨发育异常,肋软骨显示不清,并可见轻度脊柱侧弯伴胸椎前凸增大,且在突变小鼠颈椎直至胸椎椎体间可见广泛骨性融合畸形。11、脊柱组织切片染色发现突变鼠出生后早期(P1)便出现上颈椎畸形,伴胸椎区多发椎体楔形变,合并(胸椎)椎体两端生长板软骨细胞肥大区的不对称增厚等异常表现,其内在机制可能是由于Myh3基因突变后软骨细胞成骨分化过程受抑制,软骨内成骨过程受影响,椎体两端的二级骨化中心生长板的增殖动力学发生差异,使椎体两侧纵向生长不对称和楔形变最终导致脊柱畸形。研究结论通过以上研究,我们证实了MYH3基因罕见变异(c.695G>A;p.G232E)是该CVM家系患者的致病原因。该基因发生突变后,除对椎旁肌收缩能力产生影响致双侧椎旁肌收缩应力不对称外,还能通过影响细胞能量代谢、细胞骨架的维持、细胞极性及对TGF-β非经典/经典信号通路中关键元件的磷酸化调控等多方面作用,抑制软骨细胞成骨分化;小鼠生长板软骨分化过程受影响后,小鼠椎体两端的二级骨化中心生长板的增殖动力学发生差异、椎体两侧纵向生长不对称和楔形变,最终产生我们观察到的转基因小鼠脊柱畸形表型。在此项研究中,我们基于一个CVM家系中靶定到的MYH3基因罕见变异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提示该基因突变导致脊柱畸形的发生机制一方面可能是通过影响连接神经弓的椎板小肌群的收缩功能,另一方面还可能是通过影响椎体内的软骨内成骨过程,最终引起椎体骨发育畸形及融合畸形。针对骨发育不良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的筛查,提高了我们对相关基因功能及其在骨发育过程中相关调控机制的认识。但是我们同时应认识到骨形成、骨发育以及骨结构维持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现阶段我们对其认识还极为有限,进一步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崔久法[5](2018)在《双能量CT多参数成像技术对骨肿瘤瘤骨与瘤软骨钙化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双能量CT多参数成像技术对骨岛与钙化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骨岛与钙化双能量CT成像参数,探讨双能量CT成像用于骨岛与钙化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对象与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具有完整的双能量CT成像资料、受检部位内含骨岛或钙化的患者。20例骨岛、20例钙化共4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4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185岁,平均年龄45.30±20.56岁。双能量CT成像的原始图像经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影像归档和通讯系统)传输至工作站,使用GSI后处理软件,在骨岛、钙化、骨皮质、骨松质的最大横断面层面放置圆形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12mm2),分别获得骨岛、钙化、骨皮质、骨松质的X线能量衰减曲线即能谱曲线,并通过计算获得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的定量数值。由两位有10年工作经验的影像科医生分析归纳能谱曲线形态。使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对骨岛、钙化、骨皮质、骨松质的斜率K值、有效原子序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骨岛与钙化之间的差异性。结果:骨岛和钙化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有效原子序数不存在显着异常值,同时方差齐。骨岛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20.49±4.41)低于钙化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30.86±2.77)。统计学结果显示,骨岛与钙化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差别有显着统计学意义(t=8.906,p=0.000)。骨岛的有效原子序数(11.09±1.21)低于钙化的有效原子序数(12.73±0.80)。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骨岛与钙化的有效原子序数差别有显着统计学意义(t=5.035,p=0.000)。结论:双能量CT成像的能谱曲线及斜率K值可用于鉴别骨岛和钙化。第二部分双能量CT多参数成像技术对骨肿瘤瘤骨与瘤软骨钙化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目的:骨肿瘤根据组织起源分为软骨源性肿瘤、骨源性肿瘤、纤维源性肿瘤、纤维组织细胞性肿瘤、造血系统肿瘤、富含破骨巨细胞的肿瘤、脊索组织肿瘤、血管肿瘤、肌源性肿瘤、脂肪源性肿瘤、未明确肿瘤性质的肿瘤、杂类肿瘤共十二类肿瘤。骨肿瘤如此多的类别,影像征象的重叠给影像学诊断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早期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骨肿瘤可产生瘤骨和瘤软骨钙化,临床工作中通过对瘤骨和瘤软骨钙化的鉴别,可判断肿瘤的起源,前者代表骨源性肿瘤,后者代表软骨源性肿瘤,进而缩小肿瘤的鉴别诊断范围。双能量CT多参数成像技术,包括单能量成像、能谱曲线、最佳ke V下的平均CT值、有效原子序数,在痛风石的诊断、尿路结石成分的分析方面已有很好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利用双能量CT多参数成像技术,对22例骨源性肿瘤和20例软骨源性肿瘤进行研究,对比瘤骨和瘤软骨钙化两组的能谱曲线及斜率K值、70ke V下的平均CT值及CT值差、有效原子序数,旨在研究双能量CT成像的定量分析能否准确鉴别骨肿瘤瘤骨和瘤软骨钙化,进而判断肿瘤的组织学起源,以求为临床提供一种更加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肿瘤患者共42例,包括22例骨源性肿瘤、20例软骨源性肿瘤。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双能量CT成像(宝石能谱CT,GE Discovery HD 750,Milwaukee,Wisconsin,USA)资料,且骨肿瘤内均含瘤骨和瘤软骨钙化。22例骨源性肿瘤中,骨样骨瘤2例、骨母细胞瘤4例、普通型骨肉瘤16例;20例软骨源性肿瘤中,内生软骨瘤3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软骨肉瘤15例。42例骨肿瘤患者,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1186岁,平均年龄39.40±21.76岁。22例骨源性肿瘤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1173岁,平均年龄30.55±17.75岁;软骨源性肿瘤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386岁,平均年龄49.15±21.97岁。双能量CT成像的原始数据经由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影像归档和通讯系统)传输至工作站(GE,AW4.4),通过GSI(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宝石能谱成像)后处理软件,在骨肿瘤瘤骨、瘤软骨钙化、骨皮质、骨松质的最大横断面层面放置圆形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1-2mm2),分别获得瘤骨、瘤软骨钙化、骨皮质、骨松质的X线能量衰减曲线即能谱曲线,并通过公式计算获得能谱曲线斜率K值、70ke V下平均CT值及CT值差、有效原子序数的定量数值。由两位有10年工作经验的骨关节影像医生在不知道病理结果的前提下,分析归纳骨肿瘤瘤骨和瘤软骨钙化的能谱曲线形态。使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对能谱曲线斜率K值(瘤骨、瘤软骨钙化、骨皮质、骨松质)、70ke V下平均CT值及CT值差、有效原子序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各组之间的差异性。骨肿瘤瘤骨及瘤软骨钙化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70ke V下平均CT值及CT值差、有效原子序数对瘤骨与瘤软骨钙化鉴别的诊断效能采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感受性)曲线下AUC(Area Under the Curve,曲线下面积)判断,并取得相应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42例骨肿瘤,能谱曲线形态均呈衰减型,即单能量CT值随着能量的增加而减低。42例骨肿瘤,瘤骨组和瘤软骨钙化组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分别为12.94±7.43、22.52±7.23,瘤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低于瘤软骨钙化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统计学差异具有极显着性(t=4.225,P<0.01)。瘤骨组和瘤软骨钙化组骨皮质能谱曲线斜率K值分别为22.48±6.94、22.31±8.00,瘤骨组与瘤软骨钙化组骨皮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无统计学差异(t=0.076,P>0.05)。瘤骨组和瘤软骨钙化组骨松质能谱曲线斜率K值分别为4.66±2.23、3.57±1.77,瘤骨组与瘤软骨钙化组骨松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无统计学差异(t=1.736,P>0.05)。瘤骨组22例中,瘤骨和骨皮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分别为12.94±7.43、22.48±6.94,瘤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低于骨皮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统计学差异具有极显着性(t=4.399,P<0.01)。瘤骨和骨松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分别为12.94±7.43、4.66±2.23,瘤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高于骨松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统计学差异具有极显着性(t=5.009,P<0.01)。骨皮质和骨松质能谱曲线斜率K值分别为22.48±6.94、4.66±2.23,骨皮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高于骨松质能谱曲线斜率K值,统计学差异具有极显着性(t=11.466,P<0.01)。瘤软骨钙化组20例中,瘤软骨钙化和骨皮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分别为22.52±7.23、22.31±8.00,瘤软骨钙化和骨皮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无统计学差异(t=0.090,P>0.05)。瘤软骨钙化和骨松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分别为22.52±7.23、3.57±1.77,瘤软骨钙化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高于骨松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统计学差异具有极显着性(t=11.379,P<0.01)。骨皮质和骨松质能谱曲线斜率K值分别为22.31±8.00、3.57±1.77,骨皮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高于骨松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统计学差异具有极显着性(t=10.217,P<0.01)。通过GSI Viewer软件的Optimal-CNR模式,获得最佳单能量70ke V下瘤骨、瘤软骨钙化与骨皮质、骨松质的平均CT值。瘤骨的平均CT值为580.67±319.54HU,瘤软骨钙化的平均CT值为1101.84±407.65HU,瘤骨的平均CT值低于瘤软骨钙化的平均CT值,统计学差异具有极显着性(t=4.663,P<0.01)。骨皮质瘤骨组与瘤软骨钙化组的平均CT值分别为1089.38±404.50HU、1156.59±373.54HU,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58,P>0.05)。骨松质瘤骨组与瘤软骨钙化组的平均CT值分别为214.76±127.06HU、186.18±83.09HU,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645,P>0.05)。70ke V下,瘤骨与骨皮质的CT值差为508.70±410.90HU,瘤软骨钙化与骨皮质的CT值差为54.75±45.41HU,两者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极显着性(t=3.385,P<0.01)。瘤骨与骨松质的CT值差为365.91±324.27HU,瘤软骨钙化与骨松质的CT值差为975.67±442.65HU,两者比较统计学差异具有极显着性(t=5.125,P<0.01)。42例骨肿瘤,瘤骨(n=22)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为10.21±1.43,瘤软骨钙化(n=20)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为12.83±1.21,瘤骨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低于瘤软骨钙化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统计学差异具有极显着性(t=6.359,P<0.01)。双能量CT成像技术中,能谱曲线斜率K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36%、75%;有效原子序数的曲线下面积为0.90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73%、100%;70ke V下与骨皮质的CT值差的曲线下面积为0.784,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73%、80%;70ke V下与骨松质的CT值差的曲线下面积为0.87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36%、75%;能谱曲线斜率K值联合有效原子序数的曲线下面积为0.97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82%、100%;能谱曲线斜率K值联合70 ke V下与骨皮质的CT值差的曲线下面积为0.84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82%、75%;能谱曲线斜率K值联合70 ke V下与骨松质的CT值差的曲线下面积为0.88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82%、80%;有效原子序数联合70 ke V下与骨皮质的CT值差的曲线下面积为0.94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82%、95%;有效原子序数联合70 ke V下与骨松质的CT值差的曲线下面积为0.97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82%、100%;70 ke V下与骨皮质的CT值差联合与骨松质的CT值差的曲线下面积为0.87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36%、75%。结论:骨肿瘤瘤骨、瘤软骨钙化、骨皮质、骨松质的能谱曲线均为衰减型。瘤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低于瘤软骨钙化、骨皮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高于骨松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瘤软骨钙化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高于骨松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但与骨皮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无统计学差异。骨皮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高于骨松质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但骨皮质瘤骨组与瘤软骨钙化组、骨松质瘤骨组与瘤软骨钙化组的能谱曲线斜率K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最佳单能量70ke V下骨肿瘤瘤骨的平均CT值低于瘤软骨钙化的平均CT值;骨皮质瘤骨组与瘤软骨钙化组、骨松质瘤骨组与瘤软骨钙化组的平均CT值无统计学差异。70ke V下,瘤骨与骨皮质的CT差大于瘤软骨钙化与骨皮质的平均CT值差,瘤骨与骨松质的平均CT值差小于瘤软骨钙化与骨松质的平均CT值差。另外,综合骨肿瘤瘤骨、瘤软骨钙化、骨松质、骨皮质的衰减型能谱曲线相互平行的特点,70ke V下瘤骨与骨皮质、骨松质的平均CT差,瘤软骨钙化与骨皮质、骨松质的平均CT差可反映能谱曲线相互之间的距离,即瘤骨的能谱曲线相对瘤软骨钙化的能谱曲线距离骨松质更近、距离骨皮质更远。瘤骨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低于瘤软骨钙化的平均有效原子序数。曲线下面积在0.9以上的方法有能谱曲线斜率K值联合有效原子序数、有效原子序数联合70ke V下与骨松质的CT值差、有效原子序数联合70ke V下与骨皮质的CT值差、单纯有效原子序数,表明这几种方法对鉴别瘤骨与瘤软骨钙化有较高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在0.7-0.9之间的方法有能谱曲线斜率K值联合70ke V下与骨松质的CT值差、70ke V下与骨松质的CT值差、70ke V下与骨皮质的CT值差联合与骨松质的CT值差、能谱曲线斜率K值联合70ke V下与骨皮质的CT值差、能谱曲线斜率K值、70ke V下与骨皮质的CT值差,表明这几种方法对鉴别瘤骨与瘤软骨钙化有一定准确性。其中能谱曲线斜率K值联合有效原子序数诊断准确性最高。综上所述,双能量CT多参数成像技术能够用于鉴别骨肿瘤的瘤骨与瘤软骨钙化。
孙祥水[6](2018)在《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文中提出骨盆的功能是传导躯体的重量和参与构成髋关节。骨盆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变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缺失,常为肿瘤、炎症等直接或间接引起破骨活动增强的结果,皮质骨或松质骨均可受累。由于骨盆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复杂,血供丰富,侧支循环多,因而此处肿瘤常具有病理组织类型多样性的特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病例临床少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多数见于个案报道。由于骨盆部位复杂的解剖关系,盆腔内脏器重叠等原因,故临床上往往很难早期发现骨质破坏改变。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相结合是诊断骨质破坏的基础。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表现各异,多数病例术前难以依靠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得到正确诊断,漏诊及误诊时常发生。儿童骨盆骨质破坏多数位于髂骨,坐骨、耻骨及骶骨也有累及。结合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主要表现,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鉴别诊断水平,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骨盆解剖结构复杂,与多个重要脏器、血管、神经相毗邻,骨盆肿瘤的切除与重建一直是骨肿瘤外科领域的难点。3D(three-dimensional)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类型,将计算机生成的3D图像转换为物理模型,采用不同材料打印的骨肿瘤实体模型、个性化手术导板和个体化仿真金属植入体能够实现完全的个性化定制,对骨肿瘤治疗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借助3D打印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骨盆肿瘤的位置和边界,骨科医师能够在术前直观地观察到骨盆肿瘤侵袭的范围,从而确定肿瘤的界限,把握病变周围复杂的解剖结构并事先规划手术过程,进行复杂手术的术前规划、手术模拟及手术设计,尽可能避免手术失误的发生。目前3D打印技术应用于儿童骨盆肿瘤手术治疗的相关文献报道甚少。基于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借助3D打印的解剖模型,探索其应用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价值。第一部分 儿童髂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目的:探讨儿童髂骨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主要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2008年8月至2018年8月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2例儿童髂骨骨质破坏临床资料,结合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果:本组32例患儿,以髋部疼痛为首发症状14例,下肢跛行8例,髋部疼痛伴低热6例,外伤后摄X线片无意中发现4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1个月~13岁,平均为5.2±2.2岁;病变累及部位:左侧髂骨11例,右侧髂骨19例,双侧体骨2例。病程为2天~1个月,平均为12.6±4.3天。32例患儿常规摄骨盆前后位DR片及下肢全长DR片,28例行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18例患儿行MRI矢状位、轴位、冠状位扫描。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髂骨不同形态的骨质破坏,发生在髂骨翼29例,髋臼3例。溶骨性骨质破坏(21例),混合性骨质破坏(8例),膨胀性骨质破坏(3例),病灶边界清楚(19例),边界模糊(13例)。10例患儿伴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或肿胀,4例患儿见骨膜反应。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骨嗜酸性肉芽肿14例,神经母细胞瘤髂骨转移9例,骨髓炎4例,尤文氏肉瘤2例,骨囊肿1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非霍金氏淋巴瘤1例。结论: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病变类型多样,骨质破坏多数位于髂骨翼,以单发为主。骨嗜酸性肉芽肿和神经母细胞瘤髂骨转移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以髋部疼痛和下肢跛行为首发症状居多。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但影像学表现特异性各异,确诊需行病理检查。第二部分 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目的:探讨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主要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2008年8月至2018年8月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8例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临床资料,结合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果:本组8例患儿,以髋部疼痛伴低热为首发症状3例,髋部疼痛2例,下肢跛行2例,臀部包块1例。男6例,女2例;年龄3岁~13岁,平均为9.4±3.2岁;病变累及部位:坐骨4例(左侧坐骨3例,右侧坐骨1例),耻骨2例(左侧耻骨1例,右侧耻骨1例),右骶骨1例,累及左髂骨及左骶骨1例。病程为7天~1个月,平均为16.2±6.2天。8例患儿均常规摄骨盆前后位DR片及下肢全长DR片、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及行MRI矢状位、轴位、冠状位扫描。影像学主要表现骨质不同形态的破坏,发生在坐骨4例,耻骨2例,骶骨2例。溶骨性骨质破坏(6例),混合性骨质破坏(2例),病灶边界清楚(2例),边界模糊(6例)。2例伴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或肿胀,3例患儿见骨膜反应。术后的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共有5个病种:骨嗜酸性肉芽肿3例,结核2例,慢性骨髓炎1例,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尤文氏肉瘤1例。结论:儿童耻骨、坐骨及骮骨骨质破坏病变类型多样,临床表现以髋部疼痛伴低热和下肢跛行为首发症状居多。影像学表现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但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高,确诊需行病理检查。第三部分 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应用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6例骨盆肿瘤患儿。男4例,女2例。年龄11个月~13岁,平均6.8±3.8岁,右侧4例,左侧2例。按照Enneking和Dunham骨盆肿瘤部位分型,累及骨盆范围:Ⅰ型3例,Ⅱ型1例,Ⅳ型2例。术前经活检或病灶活检明确病理诊断:骨盆尤文肉瘤1例,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髂骨软骨瘤1例,髂骨嗜酸性肉芽肿3例。术前进行32排CT连续扫描骨盆,根据CT数据使用Mimics和Geomagic Design Direct软件。使用三维可视化软件(MI-3DVS)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的STL格式文件数据导入3D打印机,采用树脂及石膏材料打印出1:1骨盆物理模型,分析骨盆解剖、术前评估并进行术前模拟,结合三维重建数据,在3D打印骨盆模型指导下行精准病灶切除。结果:6例患儿均成功进行骨盆三维重建及骨盆3D打印,3D打印骨盆模型能清晰显示骨盆及病灶组织解剖形态、肿瘤与骨盆血管结构毗邻关系,准确计算病灶体积等。6例患儿均精准切除病灶,实际手术过程与术前手术规划完全符合(6/6),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3D打印技术可清晰显示儿童骨盆肿瘤复杂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术前规划出合理的手术方式,能精准切除病灶及骨盆重建。
韦凯云,王大健[7](2018)在《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CT及MRI影像学表现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13例软骨母细胞瘤(CB)患者的X线、CT及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CB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多为30岁以下青年,肿瘤多在四肢长管骨的骨骺区(69.23%)。X线平片显示病灶呈类圆形、分叶状骨质破坏区,膨胀性和(或)偏心性生长,常见内部钙化及硬化边,少数有软组织肿胀、骨膜反应。CT较平片能显示更细致的病变结构,钙化、硬化边及软组织肿胀的检出率更高,能发现邻近关节腔积液。MRI能发现前两种检查所不能发现的病灶周骨髓水肿,能鉴别各种信号的组织成分,对软组织肿胀及关节积液显示更敏感,但对钙化显示不敏感。结论:结合X线、CT和MRI影像学特征对CB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潘康乐,董亚军,卢灯亮[8](2015)在《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灶位于肱骨3例、股骨3例、胫骨2例、距骨1例;病灶呈类圆形、分叶状骨质破坏区,膨胀性生长6例,偏心性生长7例。病灶内常见钙化灶,病灶周缘见硬化边,少数有软组织肿胀、骨膜反应。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病灶周围骨髓腔见长T1、长T2水肿信号,骨膜反应呈条状长T1、短T2信号。结论:软骨母细胞瘤好发于青少年四肢长管骨骨骺区,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合X线、CT和MRI一般能作出正确诊断,但应注意与其他骨病鉴别。
潘涛,王林森,胡永成,王淑丽,万业达[9](2014)在《距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距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13年9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3例距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4例,女9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23例行CT检查,11例行MR检查。结果 33例距骨病变中成软骨细胞瘤7例(21.2%),骨巨细胞瘤7例(21.2%,其中1例为术后复发病例),骨软骨瘤6例(18.2%),骨样骨瘤2例(6.1%),邻关节囊肿7例(21.2%),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6.1%),骨囊肿1例(3%),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3%)。合并病理性骨折6例。成软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邻关节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囊肿等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X线、CT表现为囊性骨破坏。成软骨细胞瘤好发于距骨体后部(57%),轻度膨胀,边缘轻度硬化。骨巨细胞瘤边缘呈不规则硬化,可见骨嵴。MRI依病灶组成可有不同表现,通常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骨软骨瘤表现为与距骨相连的骨性突起,可见软骨帽钙化。距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CT均呈溶骨性破坏,可见软组织肿块,无骨膜反应及肿瘤骨;MRI 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肿瘤侵犯范围显示清晰。结论距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少见且病种较多,良性多于恶性。成软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骨软骨瘤、骨样骨瘤、邻关节囊肿相对好发,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恶性肿瘤虽少,但仍有发生的可能。
刘飞斌,李宏斌,方金平[10](2013)在《X线与CT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X线和CT扫描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情况,对比二者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并拟诊断成软骨细胞瘤的50例患者进行X线和CT扫描检查来辅助诊断,并对比观察两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X线检测表明成软骨细胞瘤呈局限性骨破坏,病程多呈圆形,CT扫描表明病灶有不同程度的分叶,呈半环形钙化,有清晰边界;通过病例检查确诊可知,X线的诊断敏感度为84.8%(39/46)、特异度为75.0%(3/4),CT扫描的诊断敏感度是97.8%(45/46),特异度100.0%(4/4)。两组检查手段的诊断敏感度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2,P>0.05),CT扫描的特异度显着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2,P<0.05)。结论 X线和CT检查对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且各具优势,两者联合应用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二、长骨成软骨细胞瘤39例X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骨成软骨细胞瘤39例X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股骨粗隆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方法 |
1.临床资料 |
2.影像检查方法和设备 |
3.图像分析 |
4.免疫组化分析 |
结果 |
1.粗隆CB的范围特征 |
2.影像学表现 |
2.1肿瘤形态 |
2.2钙化及骨膜反应 |
2.3皮质穿透和Lodwick分级 |
2.4 MRI表现 |
3.术前诊断与病理 |
讨论 |
(2)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检查仪器及参数。 |
1.3 图像观察 |
2 结果 |
2.1 发病部位及形态 |
2.2 X线表现 |
2.3 CT表现 |
2.4 MRI表现 |
3 讨论 |
3.1 软骨母细胞的定义 |
3.2 临床表现 |
3.3 影像表现 |
3.4 鉴别诊断 |
(3)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翻译项目概述 |
1.1 项目来源 |
1.2 项目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2.1 文本类型解读 |
2.2 翻译原则制定 |
2.3 平行文本参考 |
2.4 翻译辅助工具使用 |
2.5 翻译计划拟定 |
第三章 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骨伤英译案例分析 |
3.1 中医术语的翻译 |
3.1.1 音意结合法 |
3.1.2 英意结合法 |
3.1.3 增译法 |
3.2 句子的翻译 |
3.2.1 切换语态 |
3.2.2 使用复合句 |
3.2.3 变通句式结构 |
3.2.4 转换词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翻译项目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阐释学翻译理论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摘要 |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附录4 翻译原文 |
附录5 翻译译文 |
(4)MYH3基因突变在先天性脊柱畸形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家系的先天性脊柱畸形致病基因的筛查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MYH3在小鼠脊柱发育及干细胞诱导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的时空规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MYH3 基因突变对编码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点突变小鼠模型评价Myh3 基因突变对脊柱发育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5)双能量CT多参数成像技术对骨肿瘤瘤骨与瘤软骨钙化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1 |
abstract1 |
摘要2 |
Abstract2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双能量CT多参数成像技术对骨岛与钙化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2 影像学检查方法 |
3 图像后处理 |
3.1 骨岛和钙化的能谱曲线及斜率K值测量 |
3.2 骨岛和钙化的有效原子序数测量 |
4 统计学分析 |
4.1 骨岛和钙化的能谱曲线形态及斜率K值 |
4.2 骨岛和钙化的有效原子序数测量 |
结果 |
1 骨岛和钙化的能谱曲线形态及斜率K值 |
2 骨岛与钙化的有效原子序数对比分析 |
讨论 |
第二部分 双能量CT多参数成像技术对骨肿瘤瘤骨与瘤软骨钙化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2 影像学检查方法 |
3 图像后处理 |
3.1 骨肿瘤瘤骨和瘤软骨钙化的能谱曲线及斜率K值测量 |
3.2 骨肿瘤瘤骨和瘤软骨钙化的有效原子序数测量 |
4 统计学分析 |
4.1 骨肿瘤瘤骨和瘤软骨钙化的能谱曲线形态及斜率K值 |
4.2 70 keV单能量成像下骨肿瘤瘤骨和瘤软骨钙化与骨皮质、骨松质的平均CT值及CT值差 |
4.3 骨肿瘤瘤骨和瘤软骨钙化的有效原子序数测量 |
4.4 骨肿瘤瘤骨和瘤软骨钙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结果 |
1 骨肿瘤瘤骨和瘤软骨钙化的能谱曲线形态及斜率K值 |
2 70keV下骨肿瘤瘤骨和瘤软骨钙化与骨皮质、骨松质的平均CT值及平均CT值差 |
3 骨肿瘤瘤骨与瘤软骨钙化的有效原子序数对比分析 |
4 骨肿瘤瘤骨与瘤软骨钙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讨论 |
1 骨肿瘤瘤骨和瘤软骨钙化的病理生理学 |
2 骨肿瘤瘤骨与瘤软骨钙化的鉴别及其对骨肿瘤诊断的价值 |
3 普通CT检查用于骨肿瘤影像诊断的发展及影像学对比 |
4 双能量CT检查在骨关节系统中的应用 |
5 双能量CT多参数成像用于瘤骨与瘤软骨钙化的鉴别诊断价值 |
5.1 能谱CT曲线对鉴别骨肿瘤瘤骨与瘤软骨钙化的价值 |
5.2 有效原子序数对鉴别骨肿瘤瘤骨与瘤软骨钙化的价值 |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6)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儿童骼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二部分 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三部分 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应用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语简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7)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CT及MRI影像学表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仪器与方法 |
2 结果 |
2.1 肿瘤发生的部位及形态 |
2.2 影像学表现 |
2.2.1 X线平片 |
2.2.2 CT表现 |
2.2.3 MRI表现 |
2.2.4 罕见部位病例 |
3 讨论 |
(8)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10)X线与CT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50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
2.1.1 X线影像表现 |
2.1.2 CT扫描影像表现 |
2.2 两种检查方法对患者的诊断效果 |
3 讨论 |
四、长骨成软骨细胞瘤39例X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股骨粗隆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和诊断[J]. 柳方,颜方方,陈梦宇,张惠箴,沈继,李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1(03)
- [2]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J]. 张雪.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08)
- [3]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D]. 薛梅鸿.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MYH3基因突变在先天性脊柱畸形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邵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10)
- [5]双能量CT多参数成像技术对骨肿瘤瘤骨与瘤软骨钙化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D]. 崔久法. 青岛大学, 2018(07)
- [6]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D]. 孙祥水. 苏州大学, 2018(04)
- [7]软骨母细胞瘤的X线、CT及MRI影像学表现分析[J]. 韦凯云,王大健.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8(02)
- [8]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J]. 潘康乐,董亚军,卢灯亮.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02)
- [9]距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特点[J]. 潘涛,王林森,胡永成,王淑丽,万业达. 中华骨科杂志, 2014(11)
- [10]X线与CT在成软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刘飞斌,李宏斌,方金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