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阁,倪青,庞国明[1](2021)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1]。本指南主要针对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侧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2]。新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DPN发病率为10%~15%,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的DPN患病率则大于50%[3]。本病属中医学"血痹"[4-5]、"麻木"[4-5]、"痛证"[6-9]、"痿证"[6-9]等范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10年发布的中医诊疗方案中,将DPN命名为"消渴病痹症"[10]。
陈强[2](2021)在《补气活血通痹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临床运用补气活血通痹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收集并分析临床数据来评价补气活血通痹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推广补气活血通痹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就医的患者,经入组标准筛选后共选择98例,随机分至治疗组或者观察组,每组49例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经过临床常规治疗后,对照组方案:甲钴胺片,每次0.5mg,一日3次;治疗组方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通痹方,一日1剂,一日2次。两组接受2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4周。收集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数据,并在两组内与组间进行比较,以检验在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补气活血通痹方的有效性。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资料无显着差异(P>0.05),可比性较好。2.中医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22%,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方案有效性更好。3.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自组内比较,治疗后均较前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降幅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方案能更好的改善中医症候。4.MDN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的MDNS评分组内比较中,两组的MDNS评分均在治疗后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两组治疗后的组间比较中,治疗组MDNS计分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降低MDNS分数方面治疗组效果更好。5.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均升高(P<0.05),两组的治疗方案在提高神经的MNCV、SNCV方面均有效果;比较治疗后两组组间数据结果,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方案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的优势更大。6.SOD水平的比较:治疗方案干预前后的组内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SOD水平较前升高(P<0.05),观察组的SOD水平未产生明显变化(P>0.05),表明治疗组方案具有提高SOD水平的效用。7.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尚未表现出明显变化(P>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案对血糖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低。结论治疗辨证属于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与单用甲钴胺片相比,补气活血通痹方配合使用甲钴胺片有可见的优势:明显减轻患者症状,降低中医症候评分和MDNS评分,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利于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增强,且安全性好,引起血糖波动可能性小,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以推行使用,也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石礼静[3](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吴深涛教授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的用药规律及临证经验》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是指糖尿病并发或伴发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涉及下肢的大、中、小、微血管损害,除了会导致下肢缺血性溃疡和截肢外,还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吴深涛教授诊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医案资料,借助TCMISS V2.5版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数据挖掘方法,总结探讨吴深涛教授诊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用药规律及经验,以传承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提供新的思路,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之间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经吴深涛教授门诊诊治并开具处方的300名患者,收集共计544例次医案资料,并对医案数据(四诊信息和中药名称等)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统计报表系统对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药物频数、所属门类及其四气五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应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系统熵聚类分析法,挖掘出吴师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医案的常见症状、舌象、脉象频数,常用中药、常用药物组合、各证型用药规律及新方分析等。结果 1.本研究共计纳入300位患者,其中女性175例,男性125例;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5079岁,其中5059岁64人,占比21.33%;6069岁131人,占比43.67%;7079岁73人,占比24.33%。2.通过对544例医案的分析,可得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症状多为全身性,其中口干口渴(465)、小便频数(300)为糖尿病常见症状,下肢疼痛(437)、下肢麻木(349)、下肢乏力(242)等为下肢血管病变症状;舌质类型主要为舌暗(140)、舌红(107)、舌暗紫(81)、舌淡红(91),舌苔主要类型为苔薄白(187)、苔白(114)、苔薄(86)、苔黄腻(79);主要脉象为脉沉(103)、脉沉涩(100)、脉滑数(72)。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主要表现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300)、胫前动脉管腔狭窄(31)、胫前动脉不全闭塞(32)、足背动脉不全闭塞(31)、足背动脉血流减慢(42)。3.本研究共录入544首处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药物共305味,前30味药物分别为:当归(401)、牛膝(307)、白芍(303)、甘草(291)、桂枝(285)、干姜(244)、黄芪(225)、木瓜(194)、鸡血藤(189)、知母(181)、太子参(172)、黄芩(170)、川芎(165)、陈皮(151)、赤芍(151)、细辛(145)、茯苓(137)、柴胡(136)、生地黄(121)、槲寄生(118)、炒白术(116)、杜仲(114)、丹参(112)、黄柏(102)、熟地黄(100)、通草(99)、红花(93)、黄连(88)、天麻(87)、锁阳(87)。4.吴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药物四气统计:温性药物(41.44%)、寒性药物(30.17%)、平性药物(22.14%);五味统计:甘味(33.57%)、苦味(29.09%)、辛味(23.94%);归经统计:肝经(20.00%)、脾经(16.37%)、肺经(14.69%)、肾经(13.43%)、心经(13.36%)。5.本次研究根据门类药味数量统计:补虚药47味、清热药46味、祛风湿药30味;药物所属门类统计:补虚药(27.02%)、活血化瘀药(13.54%)、清热药(12.92%)、祛风湿药(10.92%)、解表药(9.66%)、利水渗湿药(4.43%)、温里药(4.42%)、理气药(3.68%)。6.统计吴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544首处方的药物组合使用频数,对使用频数≥100的药物组合(共计76组),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如表15-1所示),设置支持度为20%,组方规律如网络展示图8,包括赤芍、知母、黄芩、杜仲、甘草、干姜、太子参、当归、白芍、桂枝、鸡血藤、牛膝、木瓜、陈皮、川芎、黄芪、槲寄生、细辛共18味药物,从总体看,本次统计常用的药对配比以健脾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符合吴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扶正祛邪的学术思想。基于关联规则得出的药对主要有:白芍-当归、甘草-当归、当归-桂枝、白芍-桂枝、当归-细辛、白芍-细辛、当归-桂枝-细辛、甘草-当归-白芍、当归-白芍-桂枝-细辛、白芍-干姜、桂枝-干姜、黄芪-甘草、黄芪-白芍、黄芪-桂枝、黄芪-甘草-当归、牛膝-当归、川芎-当归、太子参-当归、牛膝-槲寄生、牛膝-杜仲、牛膝-当归-槲寄生、白芍-牛膝、牛膝-甘草、木瓜-白芍、牛膝-甘草-白芍、玄参-当归、当归-甘草、玄参-当归-甘草、桂枝-川乌、土茯苓-升麻等。7.参考天津中医药大学内分泌科制订的《消渴病痹病》中医证候诊断,根据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四诊合参,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分为5种证型,按照频数及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1)气虚血瘀证(24.62%)、(2)气阴两虚,督脉劳损证(23.09%)、(3)寒凝血虚证(20.42%)、(4)湿热内蕴,络脉瘀阻证(17.82%)(5)湿浊阻络证(14.05%)。不同证型的核心药物分别为:(1)气阴两虚,督脉劳损型常用药物为:槲寄生、杜仲、干姜、当归、熟地黄、白芍、牛膝、知母、龟板、黄柏、锁阳、陈皮等;(2)气虚血瘀证常用药物为:桂枝、甘草、太子参、当归、黄芪、鸡血藤、白芍、牛膝、木瓜、川芎、地龙、细辛、通草、干姜、红花等;(3)血虚寒凝证常用药为:制川乌、白芍、赤芍、牛膝、当归、木瓜、制附子、细辛、黄芪、干姜、桂枝、川芎、鸡血藤、甘草、通草、麻黄等;(4)湿热内蕴,络脉瘀阻型常用药物为:知母、姜黄、生地、干姜、黄连、葛根、当归、茯苓、白芍、炒枳壳、黄芩、甘草、熟大黄、炒白术、牛膝、柴胡、桂枝、僵蚕等;(5)湿浊阻络证常用药物为:川芎、瓜蒌、陈皮、桂枝、柴胡、炒枳壳、牛膝、知母、当归、甘草、防风、葛根、太子参、茯苓、干姜、炒白术、佩兰、羌活、黄芩、木香、薏苡仁、厚朴、法半夏等。8.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出吴师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的305味常用中药间的关联系数,得出吴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54个核心组合,27个新方。所得结果基本符合导师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用药规律。结论 1.“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实现了对名医或临床典型医案的录入、管理和分析,并且可以通过该平台对方剂组成规律的统计分析,研究其内在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进而还可挖掘中医治疗的新方组合。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分析和无监督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吴深涛教授临床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的处方用药规律,为基础实验及临床应用提供明确的线索和研究方向,但临证时仍需要与病人实际情况相结合证据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预期效果。2.根据平素跟师与导师交流及结合导师学术思想得出消渴病脉痹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为中焦升清降浊失司,浊瘀内生,下注经络,气血运行受阻,四肢不得气血所禀;或后天累及先天,致肝肾亏虚,气阴两虚,督脉失养;或因脾气亏虚,营卫化生不足,难以温运,寒邪侵袭,凝滞血脉。本次研究通过统计常用药物、药物门类及归经等发现临床用药以补益药为主,其中归脾经药占指导地位;其次为活血化瘀药。与临床治疗以健脾升清、活血化瘀为大法,兼以滋补肝肾、温经通脉、燥湿化浊、清热解毒法相吻合。正符合吴师治疗此病核心思想:一是重视脾胃健运升清之枢纽,二是病久在血在络,祛瘀化浊之法应贯穿疾病始终。
王婷婷[4](2020)在《9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效果的循证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在全面系统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护理文献,并结合GRADE证据分级系统对9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证据质量的评价。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从而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安全的护理服务,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方法有证可循,各项护理操作的实施有依有据。研究方法:以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为研究方法,通过确立研究问题、制定纳排标准和文献检索策略,在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4个中文数据库和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这3个外文数据库进行文献的检索。通过更新和制作系统评价以及进行系统评价再评价综合评定各项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效果,并结合GRADE系统对证据体进行等级划分。研究结果:本研究共制作6项系统评价,其中艾灸、中药离子导入、经皮穴位电刺激、耳穴贴压均为首次制作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耳穴贴压仅进行描述性分析不产生证据体;穴位贴敷和蜡疗在其他研究者系统评价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更新,对中药足浴、穴位注射和穴位按摩进行了系统评价再评价,最终除耳穴贴压之外的8项护理技术共产生73个结局指标,其中52个结局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GRADE分级系统对8项护理技术的52个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仅5项护理技术的6个结局指标为中级质量,其他均为低级或极低级质量等级。研究结论:中药足浴、穴位按摩、艾灸、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效果显着,证据等级为中级;中药足浴以及穴位注射在改善MNCV疗效佳,证据等级为中级;中药足浴、弥可保穴位注射、中药离子导入、蜡疗、经皮穴位电刺激、中药穴位贴敷、艾灸在改善SNCV疗效方面效果并不十分显着,证据等级为低级或极低级;艾灸、蜡疗、中药穴位贴敷和经皮穴位电刺激降低TCSS评分效果一般,证据等级为低级或极低级;中药穴位贴敷和蜡疗对于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一般,证据等级为低级;8项护理技术对于改善空腹血糖的效果均一般。
姚佳[5](2020)在《加减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基于17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了加减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CNKI、CBM、维普、万方等数据库。纳入加减桃红四物汤组(试验组)对比西药组(对照组)治疗DP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19年12月2日,采用Stata12.0执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篇RCTs,合计133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加减桃红四物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RR=1.39,95%CI:1.31-1.48,P<0.0001),且无论纳入研究样本量大小、疗程长短、试验组是否联合西药治疗均能显着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加减桃红四物汤组较对照组能显着提高患者的正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MD=0.67,95%CI:0.41-0.92,P<0.0001)、腓总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MD=1.42,95%CI:0.52-2.32,P=0.002)、正中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MD=0.56,95%CI:0.36-0.75,P<0.0001)及腓总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MD=0.61,95%CI:0.42-0.81,P<0.0001);试验组较对照组而言能改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SMD=-0.29,95%CI:-0.58--0.01,P=0.046);两组改善患者空腹血糖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减桃红四物汤治疗DPN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能显着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正中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总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且加减桃红四物汤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s进行进一步验证。
李明[6](2020)在《智云医汇管理系统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及三黄二丹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智云医汇管理系统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特点,探讨智云医汇管理系统在管理糖尿病中的作用,为促进血糖监测更科学合理及科学研究提供借鉴;比较三黄二丹降糖方对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探寻其发挥作用的机理,为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1.收集2019年09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智云医汇管理系统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特点;2.选取在2018年12月01日至2019年11月30日于我科住院的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西药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三黄二丹降糖方治疗6周。分别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血糖、血糖波动、血脂、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疗效及不良反应,最后得出研究结论。结果:1.智云医汇管理系统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分析(1)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2019年09月0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糖尿病住院患者共580例,男225例,女355例;患病高峰年龄段是51~60岁;中医证型诊断以气阴两虚夹瘀证最多;中药应用以补虚类药最多。(2)智云医汇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分析:智云医汇管理系统血糖监测总数是22890次,随着智云医汇管理系统的使用,每月血糖监测次数呈上升趋势,但是血糖监测人均不高,每人每天平均监测血糖3.3次;以空腹血糖和早餐后2h血糖监测次数最多,分别是4843次和4673次,凌晨和午餐前血糖监测较少;治疗前空腹血糖值为9.76±3.18mmol/L,早餐后2h血糖值14.63±4.02mmol/L,午餐前血糖值为12.27±3.79mmol/L,午餐后2h血糖值为15.07±4.61mmol/L,晚餐前血糖值为12.25±3.61mmol/L,晚餐后2h血糖值为14.84±4.42mmol/L,睡前血糖值为11.89±3.17mmol/L;凌晨血糖值为8.31±2.89mmol/L;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次数少,共发生42次,发生时间最多的为午餐前;治疗后空腹血糖值为6.41±1.42mmol/L,早餐后2h血糖值10.19±2.33mmol/L,午餐前血糖值为8.35±2.63mmol/L,午餐后2h血糖值为11.35±2.85mmol/L,晚餐前血糖值为8.76±2.49mmol/L,晚餐后2h血糖值为10.53±2.73mmol/L,睡前血糖值为7.86±1.98mmol/L,凌晨血糖值为7.33±2.71mmol/L,治疗后血糖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1)证候总疗效比较: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皆有疗效,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更具有优势,P<0.05。(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证候积分比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FPG、2h PG、Hb A1c比较: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FPG、2h PG、Hb A1c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FPG、2h PG、Hb 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SDBG、PPGE、LAGE比较:治疗后研究组的SDBG、PPGE、LAGE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的SDBG、LAGE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的PPGE较治疗前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的SDBG、PPGE、LAGE下降更为明显,P<0.05。(5)TC、TG、LDL-C、HDL-C比较: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TC、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HDL-C水平有所升高,P<0.05;研究组TG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TG较治疗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6)BMI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BMI与治疗前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7)安全性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未出现明显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患者,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有两例低血糖患者,对照组出现三例低血糖患者,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智云医汇管理系统是糖尿病患者教育的重要有效工具;可以增加血糖监测结果真实性、可靠性,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提高患者血糖监测率;可以优化血糖监测结构,辅助血糖达标,减少低血糖发生,进而延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临床上中餐前及晚餐前血糖监测较少,应增加餐前血糖的监测。2.三黄二丹降糖方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减少血糖波动。3.三黄二丹降糖方不引起肝肾损害,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临床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汤诗琪[7](2019)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素及证型的分布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特点,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相关因素分布的相关性,希望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方便进行有效的治疗,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k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整理收集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以总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素及证型分布特点。研究结果:1.本次研究对象共112例,在性别方面,其中男性59例,女性53例;年龄方面,以中老年患者居多。2.所纳入研究的病例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位证素在脾、胃、肝、肾,病性证素分布依次有血瘀(占94.6%),阴虚(占82.1%)、气虚(占45.5%),气滞(占33%),痰(占19.6%),热蕴(占18.8%),阳虚(占16.1%),寒(占16.1%),血虚(占12.5%),湿(占7.1%)。病性证素以虚实夹杂证证素为主,而虚证常见证素又以阴虚为主要致病因素,实证常见证素以血瘀致病因素为主,不同性别的病性证素分布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449>0.05);不同年龄的病性证素分布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977>0.05);病性证素与DPN分期分布情况,DPN早中晚三期,血瘀证均可出现,早中期频率较高的致病因素为血瘀、阴虚、气虚、气滞、热,晚期阳虚、痰、寒的发生频率明显增高。3.各证型中按所占比例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气阴虚兼血瘀证证、痰阻血瘀证、阳虚寒凝证、肝肾阴虚兼血瘀证、湿热阻络证。不同性别的证型分布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25>0.05);不同年龄的证型分布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772>0.05);证型分布与DPN分期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在DPN分期中,早中期以气阴虚兼血瘀证最为多见,DPN中期肝肾阴虚兼血瘀证、痰阻血瘀证频率增高,阳虚寒凝证多见于DPN晚期。结论:1.DPN的发病以中老年人为主,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性证素主要有血瘀、阴虚、气虚、阳虚、气滞、湿、血虚、热、寒、痰。虚证常见证素以阴虚为主,实证常见证素以血瘀为主,致病以多病性证素相兼,各个病性证素在性别,年龄间无显着差异。3.DPN早中晚三期,血瘀证均可出现,早中期频率较高的致病因素为血瘀、阴虚、气虚、气滞、热,晚期阳虚、痰、寒的发生频率明显增高。早中期以气阴虚兼血瘀证最为多见,DPN中期肝肾阴虚兼血瘀证、痰阻血瘀证频率增高,阳虚寒凝证多见于DPN晚期。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以气阴虚兼血瘀证最为多见,依次为痰阻血瘀证、阳虚寒凝证、肝肾阴虚兼血瘀证、湿热阻络证,且各个证型在性别、年龄间无显着差异。
罗彪[8](2019)在《五味消渴除痹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五味消渴除痹方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印证其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分为两组,均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血糖监测、健康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及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予甲钴胺片口服,0.5mg/次,3次/d。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味消渴除痹方汤剂口服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变化情况,并观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记录不良反应,以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综合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有效率为69.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单项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两组均能够降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治疗组改善四肢疼痛、肢体麻木、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的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或者P<0.05)。3.多伦多积分:两组治疗均能降低多伦多积分。治疗组降低多伦多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4.糖代谢指标:两组均能降低FBG、2hPG、HbA1C。治疗组降低FBG、2hPG优于对照组(P<0.05或者P<0.01)。5.神经传导速度:两组均能提高双侧胫神经MCV、双侧腓浅神经SCV。治疗组提高左侧胫神经MCV、右侧腓浅神经SCV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五味消渴除痹方联合甲钴胺能改善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多伦多积分,能够改善糖代谢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肯定,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王沐瑶[9](2019)在《刘敏教授六经辨治消渴病及消渴病痹症的经验探析》文中指出目的:消渴病,现代医学称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范畴。在全球的疾病杀手排行榜仅次于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排名第三。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还在以不可遏止的趋势上升,发病人群趋向年轻化。而消渴病痹症作为消渴病并发证之首,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以同样的发病趋势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近年来中医治疗消渴病及其并发症有明显的优势,一:通过中药调理五脏六腑的功能以降低和稳定血糖,甚至部分初发消渴病患者经过中药调理可以不予以西药降糖,摆脱药物治疗。二:降低西药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三: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消渴病痹症的诊疗过程中的优势。刘敏教授从事临床实践三十余年,并长期潜心于《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及运用研究,擅长六经辨证,在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1.通过文献研究了解部分近现代中医家治疗消渴病和消渴病痹症的临床辨证思路及经验和消渴病痹症的西医研究进展以启发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思路。2.通过收集刘敏教授发表过的文章和临床诊治糖尿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案,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梳理、总结出刘敏教授在六经辨治理论体系指导下治疗消渴病及消渴病痹症的临证特点和思路、遣方用药的特点和个人经验用药的心得。希望刘师的经验得以传承,指导后辈医者更好地诊治消渴病及消渴病痹症,并树立起中医学子对中医药文化的信心。这对祖国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本课题研究包括文献资料研究和临床回顾性研究两大部分。文献研究即文献综述,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及藏书,以“消渴病”、“糖尿病”、“六经辨证”、“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词条进行文献搜索、筛选和收集。该部分又分为消渴病及消渴病痹症的中医研究和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现代医学研究。中医研究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医家经验等角度去全面认识消渴病及消渴痹症。现代医学研究主要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标准和方法及目前的临床治疗手段等几个方面去论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即病例回顾性研究,通过拍照的形式收集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刘敏教授门诊就诊的已确诊为DM和DPN患者每次就诊的情况,包括当天的问诊资料,处方用药和特殊医嘱。经过整理照片资料,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DM患者一共646例,共就诊次数1633次,符合纳入标准的DPN患者一共115例,筛取有效方182个。将所有患者均参照伤寒论“首辨阴阳,六经辩证”及本院内分泌科诊疗规范,进行分型统计频次。DM患者仅进行简单的统计学处理,着重对DPN患者的就诊情况(方药)进行数据挖掘,使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即中药功效权值分析,再结合平时门诊跟师学习的心得体会,以更好地分析总结刘敏教授治疗消渴病痹症的临床经验及进行分析探讨临床上尚未发现的治疗特点,尤其是用药经验。结果:如表1所示,一共纳入646例DM患者,就诊次数共计1633次,除了六经辨证,还有湿热证和血瘀证。频数分布从多到少依次为少阳证(483)、少阴证(470)、太阴证(255)、太阳证(255)、阳明证(58)、厥阴证(42)、血瘀证(31)、湿热证(14)。如表2所示,刘师治疗消渴病痹症常用的方剂有桂枝类方(40)、柴胡类方(40)、真武汤(37)、理中汤(9)、归脾汤(9)、四妙散(5)、益气聪明汤(5)等,从六经归类来看主要集中在太阳病(53)、少阳病(40)、少阴病(39)、太阴病(34),厥阴病很少见,几乎没有阳明病(疾病发展到后期,阴阳俱损)。如表3所示,刘师治疗消渴病痹症的常用药物有27种,将表中药物进行分类其中桂枝汤中的桂枝、炙甘草及赤芍调和营卫的药所用最频繁;其次是当归、黄芪、制附子、黑枣、红参、茯苓、白术、干姜等益气养血,温阳健脾的药;再者是牛膝、独活、木瓜、羌活、葛根祛风湿,通经络的药;黄芩、柴胡、半夏、党参等和解少阳,畅达疏机的药;牡蛎、龙骨、酸枣仁敛阴潜阳,养心安神的药;天麻、川芎祛风活血止痛的药;最后是白芍、甘草敛阴缓急止痛的药。按照刘师处方用药的经验生姜也应该是高频药物之一,但由于生姜是鲜品,一般口头医嘱,叮嘱患者自加适量生姜一起煲药,故在表中未体现出来。符合DPN要求的方剂182个,录入药物138个,总结药物功效97种。方剂功效的权值热图显示刘师治疗消渴病痹症类方高表达的功效分布,热图从深到浅分别为补心、补脾、补气、止痛、化饮、温经、散寒、化痰等46个功效。功效网络图显示的功效组合共15组,其中第7组:a93截疟-a94杀虫和第8组:a86治心悸-a97开窍与药物网络图相关性不强,其余13组均与热图表示的功效重合。药物网络图显示的药对大组合共18组,小组合33组,药对之间的功效有相须、相使的作用,其中第16组:B4红参-B39人参,在临床上一般不同用,可相互替代使用。功效组合及药对组合整合后主要有七大组,1.补肝肾、收敛固精;2.温补中焦;3.祛风通络;4.行气通络;5.清虚热、凉血消痈;6.活血化瘀;7.祛湿利水。每个大组下面再细分为相应的亚组,共14个。每个亚组下有对应的代表药物,具体药物见表6。结论:基础方的频数分析与数据挖掘的图表分析显示刘师对消渴病痹症病因病机及治法的认识一直在演变,从对消渴病的阴虚燥热和气阴两虚的滋阴清热或益气养阴法到温阳祛湿通络法,再到温阳益气祛湿通络法。高频药物实质上代表的是基础方的运用,而基础方代表着刘师治疗消渴病痹症最核心的思路,即六经辨证。方剂的定性定量研究可以弥补主观用药的不足,同时可以通过定性定量研究发现新的药对,比如本次研究中图3的分组和表6里的代表药物便有一些新的药对出现,而且药效针对性强,尽量做到精准用药,这样同用既可以加强药效,也可以减少副作用,予以传统的组方用药增添了新的活力和思路。刘师治疗消渴病痹症其实与消渴病一脉相承,遵循《内经》的“治病求本”,善用经方扶正气,而经方短小精悍,疗效显着,有一两拨千金之能。刘师用方功效集中而且平和,注重顾护先后天之本,即脾肾的阳气,谓固本培原也。但刘师治病也不拘泥于经方,而是选择对患者最优的效方治疗。刘师亦遵循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治则,注重脉症结合,从脉和症两个方面来治疗消渴病痹症。在基础方即经方的基础上,结合脉症灵活加减药物,还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和病人的体质差异选用相对平和的药物,而少用温燥的补益性药物,注重“以通为补”。刘师在治疗消渴病痹症时善用柴胡剂和行气药,注重中焦脾胃的气机升降和三焦通利;诊治过程中看舌按脉,注重腹部和趺阳脉的触诊,细问睡眠与二便情况,以先调理睡眠和脾胃为重。刘师还强调外治法的重要性,自拟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络为主的外洗方,用于临床表现麻木疼痛的患者。
吴趋荟[10](2019)在《降糖活络丸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气虚血瘀型DPN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以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以基础治疗结合降糖活络丸+中药离子导入,与基础治疗结合甲钴胺作为治疗手段,观察降糖活络丸+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气虚血瘀型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相关药物调控血糖、血压、血脂,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降糖活络丸9g(3次/天)、中药离子导入(1次/天),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予甲钴胺0.5mg/次(3次/天),4周为一治疗周期,1个周期后观察治疗效果。研究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记录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多伦多评分(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及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分析降糖活络丸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气虚血瘀型DPN的疗效。结果:1.对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56.7%,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2.对两组患者的TC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TCSS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FPG、2hPG)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FPG、2hPG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4.对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试验过程中,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降糖活络丸联合中药离子导入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降低TCSS评分,控制血糖,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无明显毒副作用,近期效果确切,远期效果尚有待观察。
二、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证结合诊疗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证结合诊断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分期辨证标准 |
1.2.1 麻木为主期 |
1.2.2 疼痛为主期 |
1.2.3 肌肉萎缩为主期 |
2 病证结合治疗 |
2.1 分期辨证治疗 |
2.1.1 麻木为主期 |
2.1.2 疼痛为主期 |
2.1.3 肌肉萎缩为主期 |
2.2 辨症状治疗 |
2.2.1 肢端麻木 |
2.2.2 肢端发凉 |
2.2.3 肢端疼痛 |
2.2.4 肢体无力甚至肌肉萎缩 |
2.3 辨指标治疗 |
2.4 专病专方专药治疗 |
2.5 单味中药治疗 |
2.5.1 抗炎 |
2.5.2 抗氧化应激 |
2.5.3 镇痛 |
2.5.4 改善血液动力学 |
2.5.5 改善代谢指标 |
2.5.6 改善微循环 |
2.5.7 抑制多元醇通路 |
2.5.8 营养修复神经 |
2.6 中成药治疗 |
2.6.1 木丹颗粒[76] |
2.6.2 消栓肠溶胶囊[77] |
2.6.3 参芪降糖颗粒[78] |
2.6.4 通塞脉片[79] |
2.6.5 谷红注射液[80] |
2.7 其他 |
3 病证结合康复 |
3.1 药膳 |
3.1.1 参苓山药瘦肉汤[83] |
3.1.2 田七五汁饮[84] |
3.1.3 杞参兔肉[85] |
3.2 熏洗 |
3.2.1 糖痛方[86-87] |
3.2.2 温经通络方[88] |
3.2.3 糖痛外洗方[89] |
3.3 针灸 |
3.3.1 益气通络针刺处方 |
3.3.2 温经通络针刺处方 |
3.4 推拿 |
3.5 传统功法 |
3.5.1 八段锦[97-99] |
3.5.2 太极拳[100-102] |
(2)补气活血通痹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1 密歇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表(MDNS) |
附表 2 中医症候评分表 |
附表 3 知情同意书 |
综述 补阳还五汤类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吴深涛教授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的用药规律及临证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吴深涛教授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的用药规律及临证经验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数据挖掘方法 |
5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基本信息分析 |
2 四诊信息分析 |
3 常用药物分析 |
4 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
5 对药物所属门类分析 |
6 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组合分析 |
7 中医证候统计及基于证型的用药规律分析 |
8 新方分析 |
结论 |
典型医案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9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效果的循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现状 |
1.1.2 DPN的治疗和护理现况 |
1.1.3 循证在DPN护理技术中的开展状况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确立问题 |
2.1.1 循证问题的确立 |
2.1.2 确定护理技术 |
2.2 制定检索策略 |
2.2.1 检索范围 |
2.2.2 中英文检索词 |
2.2.3 检索方法 |
2.3 制定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
2.3.1 原始研究文献的纳入标准 |
2.3.2 原始研究排除标准 |
2.3.3 系统评价/Meta分析纳入标准 |
2.3.4 系统评价/Meta分析排除标准 |
2.4 文献检索流程 |
2.5 文献筛选流程 |
2.6 文献质量评价 |
2.6.1 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类文献的质量评价 |
2.6.2 原始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
2.7 数据提取 |
2.8 资料分析 |
2.8.1 Meta分析 |
2.8.2 描述性分析 |
2.8.3 证据分级 |
3 研究结果 |
3.1 系统评价再评价分析结果 |
3.1.1 文献检索结果 |
3.1.2 文献一般特征 |
3.1.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3.1.4 结果分析 |
3.1.5 小结 |
3.2 系统评价分析结果 |
3.2.1 穴位贴敷 |
3.2.2 艾灸 |
3.2.3 中药离子导入 |
3.2.4 蜡疗 |
3.2.5 经皮穴位电刺激 |
3.2.6 耳穴贴压 |
3.2.7 总结 |
3.3 根据GRADE分级系统进行证据分级 |
4 讨论 |
4.1 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DPN的效果评价 |
4.1.1 中医护理技术对临床总有效率的干预效果 |
4.1.2 中医护理技术对MNCV的干预效果 |
4.1.3 中医护理技术对SNCV的干预效果 |
4.1.4 中医护理技术对TCSS评分的降低情况 |
4.1.5 中医护理技术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情况 |
4.1.6 中医护理技术对FPG的干预效果 |
4.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4.3 中医护理技术产生效果的机制 |
4.3.1 中药足浴 |
4.3.2 穴位注射、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 |
4.3.3 耳穴贴压 |
4.3.4 艾灸 |
4.3.5 中药离子导入 |
4.3.6 蜡疗 |
4.3.7 经皮穴位电刺激 |
4.4 本研究对护理临床的指导意义 |
4.5 研究的局限性 |
4.5.1 研究人群的局限性 |
4.5.2 研究方法学的局限性 |
4.5.3 纳入文献间异质性的存在 |
4.5.4 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 |
4.6 本研究的特色 |
4.7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加减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基于17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1. 背景 |
2 资料与方法 |
2.1 文献检索 |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 数据的收集与提取 |
2.4 文献质量评价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文献筛选结果 |
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3.3 质量评估 |
3.4 Meta分析结果 |
4.讨论 |
4.1 发病机制 |
4.2 西医治疗 |
4.3 中医防治现状 |
4.4 不足与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智云医汇管理系统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及三黄二丹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内容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研究标准制定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安全性评价 |
2 研究方案 |
2.1 病例分组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所用仪器 |
2.2.2 对照组 |
2.2.3 研究组 |
2.2.4 治疗疗程 |
2.3 疗效指标 |
2.3.1 临床疗效指标 |
2.3.2 实验室指标 |
2.4 安全性指标 |
2.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2.6 统计学方法 |
2.7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基线比较 |
结果 |
1 智云医汇管理系统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
1.1 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 |
1.1.1 患者住院患者总人数 |
1.1.2 患者年龄段分布 |
1.1.3 患者中西医诊断情况 |
1.1.4 患者相关检验指标 |
1.1.5 中药使用分析 |
1.1.6 基础用药情况 |
1.2 智云医汇血糖监测系统应用下的血糖监测情况 |
1.2.1 末梢血糖各月、每天监测次数及比例 |
1.2.2 各时间点血糖监测次数及占比 |
1.2.3 不同血糖值范围内血糖监测的次数及比例 |
1.2.4 治疗前后血糖平均值和各点血糖在不同血糖值范围内所占的比例 |
2 三黄二丹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
2.1 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
2.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3 FPG、2h PG、Hb A1c比较 |
2.4 SDBG、PPGE、LAGE比较 |
2.5 TC、TG、LDL-C、HDL-C比较 |
2.6 体重指数(BMI)的比较 |
2.7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1 西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 |
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2 西医治疗 |
2 中医病因病机及治则 |
2.1 古代医家对2型糖尿病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 |
2.2 现代医家对2型糖尿病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 |
3 益气养阴活血法与2型糖尿病 |
4 三黄二丹降糖方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4.1 三黄二丹降糖方的组方分析 |
4.2 中药功效溯源 |
4.3 三黄二丹降糖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
5 导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经验 |
6 智云医汇管理系统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
6.1 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 |
6.2 智云医汇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分析 |
7 评价三黄二丹降糖方的临床疗效 |
7.1 三黄二丹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 |
7.2 三黄二丹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7.3 三黄二丹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 |
7.4 三黄二丹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的影响 |
7.5 三黄二丹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性的影响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素及证型的分布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五味消渴除痹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
1.1 病名认识 |
1.2 病因病机认识 |
1.3 中医治疗 |
2 西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
2.1 发病机制 |
2.2 治疗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3 研究设计 |
3.1 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4 观察内容 |
4.1 一般资料 |
4.2 基础检测指标 |
4.3 安全性观察指标 |
4.4 疗效性指标 |
5 疗效评定标准 |
5.1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5.2 多伦多积分评定标准 |
5.3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6 安全性评价标准 |
7 统计 |
8 结果 |
8.1 治疗前分析 |
8.2 治疗前后分析 |
8.3 综合疗效分析 |
8.4 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论依据 |
1.1 气虚血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证型 |
1.2 益气活血法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治法 |
1.3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2 组方分析 |
3 单味中药药性药效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综合疗效 |
4.2 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单项中医证候积分 |
4.3 多伦多积分 |
4.4 糖代谢指标 |
4.5 神经传导速度 |
4.6 安全性方面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技成果 |
(9)刘敏教授六经辨治消渴病及消渴病痹症的经验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消渴病的中医研究 |
1.1.1 消渴病名的来源 |
1.1.2 消渴病的病因病机 |
1.1.3 后世医家对消渴病病因病机的其他论述 |
1.1.4 消渴病的辨证论治 |
1.1.5 六经辨证的应用 |
1.1.6 小结 |
1.2 消渴病痹症的中医研究 |
1.2.1 消渴病痹症的中医概念简述 |
1.2.2 消渴病痹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
1.2.3 消渴病痹症的中医治疗 |
1.2.4 小结 |
1.3 消渴痹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3.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流行病性 |
1.3.2 DPN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3 DPN诊断研究进展 |
1.3.4 DPN的预防和治疗 |
1.3.5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2.1 资料来源 |
2.2.2 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中止研究标准 |
2.3 方法 |
2.3.1 简单的频数分析 |
2.3.2 双层频权剪叉算法 |
2.4 建立数据库 |
2.4.1 一般资料的频数分布表 |
2.4.2 方剂-药物数据库 |
2.4.3 药物-功效数据库 |
2.4.4 方剂-功效数据库 |
2.4.5 方剂功效权值和阈值的确定 |
2.4.6 构建网络图和热图 |
2.5 结果 |
2.6 讨论 |
2.6.1 刘敏教授学术思想概要 |
2.6.2 跟诊体会 |
2.6.3 刘敏教授治疗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经验概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降糖活络丸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气虚血瘀型DPN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文献研究 |
1.中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及进展 |
1.1 病名的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论治 |
1.4 其他中医治法 |
2.现代医学对DPN的研究及现状 |
2.1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 西医的治疗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病例选择 |
3.研究方法 |
3.1 试验设计及对照 |
3.2 病例来源 |
4.治疗方法 |
4.1 基础治疗 |
4.2 治疗方案 |
5.观察指标 |
5.1 一般指标 |
5.2 安全性指标 |
5.3 疗效观察指标 |
6.疗效标准 |
7.统计学处理 |
8.结果与分析 |
8.1 治疗前分析 |
8.2 疗效分析 |
8.3 安全性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部分 |
1.立论依据 |
2.降糖活络丸研制依据 |
2.1 立法遣方 |
2.2 现代药理学研究: |
3.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治疗DPN的理论依据 |
4.对照药物的选择 |
第四部分 结语 |
1.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临床病例报告表 |
知情同意书 |
附表一:疗效评定项目表 |
附表二:临床试验病例观察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证结合诊疗指南[J]. 王秀阁,倪青,庞国明. 中医杂志, 2021(18)
- [2]补气活血通痹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强.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吴深涛教授治疗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的用药规律及临证经验[D]. 石礼静.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9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效果的循证评价研究[D]. 王婷婷.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5]加减桃红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基于17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D]. 姚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智云医汇管理系统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及三黄二丹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D]. 李明.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素及证型的分布特点研究[D]. 汤诗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五味消渴除痹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D]. 罗彪.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刘敏教授六经辨治消渴病及消渴病痹症的经验探析[D]. 王沐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降糖活络丸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气虚血瘀型DPN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趋荟.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