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功概念的外延及其解释力

作功概念的外延及其解释力

一、作格概念的延伸及其解释力(论文文献综述)

苗兴伟,梁海英[1](2020)在《作格系统的运作机制与语篇功能》文中认为语言在表征过程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语法系统,即及物系统和作格系统。及物系统强调的是过程的延伸,即过程是否延及目标,而作格系统强调的是过程的致使意义,即过程是自发的还是由施事者引发的。在作格系统中,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充当不及物动词的主语,这种作格交替特征使语言使用者在表征过程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句式:作格小句和非作格小句。一方面,语言使用者在作格系统中的选择应服务于语篇的信息组织方式;另一方面,语言使用者在作格系统中的选择也体现了不同的语篇意图。

朱凯月[2](2019)在《英语中动结构与作格结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英语中动结构与作格结构具有相似的句法形式但表达不同的语义。前人多是对这两种结构的独立研究,鲜有对这两种结构的对比研究,在构式语法的指导下,本文对两种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英语中动结构与作格结构在语义方面有何异同?(2)英语中动结构与作格结构在句法方面有何异同?(3)英语中动结构与作格结构对各自的构成成分有何选择限制?通过分析发现:(1)在语义方面,英语中动结构具有四个语义特点:“情态性”,“类指性”,“施事性”和“责任性”。“情态性”和“类指性”表示英语中动结构不报道具体事件。英语中动结构有隐含施事,故而具有“施事性”。“责任性”是指中动主语的内在属性对事件的发生负责。英语作格结构主要有两个语义特点:“状态变化”和“非施事性”。英语作格结构描述作格主语经历了动词动作后的状态变化。因为作格主语不是施事并且也没有隐含施事,因此作格结构具有“非施事性”。(2)在句法方面,英语中动结构与作格结构的主语都是被动参与者,并且都使用主动语态。不同的是,中动结构通常使用一般现在时,而作格结构通常使用一般过去时。另外,英语中动结构要求用附加语过其他手段提供信息焦点,而英语作格结构不要求附加语,因为附加语对于英语作格结构来说是选择性的。(3)英语中动结构与作格结构对其构成成分的选择限制的异同点总结如下:中动主语允许简单名词短语或者代词,而作格主语一般只允许名词短语形式。另外,中动主语一般为动词的内论元,有时也可为旁格,而作格主语为动词的受事或对象。在动词方面,中动动词可为及物的活动动词,不及物的活动动词和成就动词,而作格动词可为成就动词,及物的活动动词和目标动词。在附加语方面,英语中动结构的附加语可为副词,“介词短语”,甚至“形容词”等。有时也会借助其它手段,如“对比重音”等。作格结构的附加语可为“副词”和“形容词”。

王盼盼[3](2019)在《作格视角下的语篇分析》文中认为在语篇分析中,及物分析是最常使用的分析语篇经验意义的理论。但它仅能分析语篇所表达的过程类型,却难能分析经验意义的另一部分——参与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作格分析是与及物分析互补的一个理论,用于阐释参与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部分学者采用作格分析解读语篇目的,并提出一些作格分析范式。但是,先前作格分析范式主要注重小句是否明确表达了其中的因果关系,简单用于不同类型语篇的分析,缺乏可操作的详细分析步骤。鉴于此,本研究考察了因果关系的关键要素(包括称为施事者的边缘参与者、称为中介的核心参与者、和施事者对受事者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一个从施事者和中介存在的不确定性、小句引发的有关原因的联想和小句表达的受事程度三个方面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的作格分析范式。此外,本研究还利用这一新的范式对包含科学语篇的自建语料库进行分析,以观察这一范式如何阐释语篇的意义。本研究所提出的作格分析范式如下:根据施事者和中介存在的不确定性,任何现象有三种可能性表达,分别是作格小句、带中介的非作格小句和带施事者的非作格小句;根据小句引发的有关原因的联想,任何现象有两种可能性表达,分别是倾向于引发人联想原因的小句和不倾向于引发人联想原因的小句;根据小句表达的受事程度,任何现象有两种可能性表达,分别是高受事程度小句和低受事程度小句。综合考虑三个方面,任何现象有九种可能性表达。在一个语篇中,所有现象选择的表达方式构成了这个语篇的整体特征。作格分析的优势取决于其对因果关系的阐释。相较于过去的作格分析范式,本文提出的作格分析范式不仅可以分析语篇是否直接表达了因果关系,还可以分析语篇是否强调原因,以及分析施事者对中介的影响程度。相应地,自建语料库的分析表明,作格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阐释语篇的经验意义以及不同类型的语篇之间有关经验意义的不同之处:第一,作格小句的占比决定语篇对参与者之间互动的强调程度;第二,倾向于引发人联想原因的小句和不倾向于引发人联想原因的小句两者的相对占比决定语篇是否强调事件发生背后的原因;第三,高受事程度小句的占比影响语篇对读者注意力的吸引程度。

刘明[4](2016)在《及物分析、作格分析及其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回顾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及其它研究对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的相关论述,并结合对《京华时报》中雾霾相关新闻报道的分析,探讨了这两种分析方法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作为空间。本文认为,及物分析和作格分析各有所长,互为补充,综合运用两种分析,更能够丰富批评话语分析的文本分析手段,揭示新闻话语表征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

王政卿[5](2013)在《现代汉语作格结构语法辨析》文中提出传统的语篇分析往往对及物性比较侧重,但仅仅是单纯的分析及物性,无法对某些语篇的深层内涵进行挖掘。而作为对及物分析的补充和延伸,作格分析对某些语篇的深层挖掘具有重要的意义。作格是语言类型家提出的术语,具有动词的特征,而通过研究发现,现代汉语也具有作格的语言特征。本文重点对现代汉语作格结构语法进行了研究。

周萍[6](2013)在《从功能理论视域论科技论文的英译 ——以生物科学论文翻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科技论文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及成果的描述和总结,己成为不同国家科技工作者学术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评价科学研究产出与效益的重要依据,科技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有效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人员的科技水平高低和科研实力的强弱。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学术交流日趋活跃,科技工作者论文的发表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影响力不断扩大。但与此极不相称的是,在国外各学科代表性期刊中,我国学术文章发表质量及其影响力仍然较弱,特别表现在国际顶尖期刊收录论文数量占同期国内外发表文章总数的比例依旧偏低这一现象仍然十分突出。究其原因,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国内论文翻译质量不高,常常被国际知名科技期刊拒稿有很大关系。因此,从科技工作的规律出发,合理借鉴并吸收经典翻译理论中的精华,对实现不同国家语言之间科研成果的承载者——科技论文之间的无障碍信息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翻译学术领域研究中代表性学说——韩礼德系的“功能途径”、奈达的“功能对等”和德国学派创建的“功能主义”等理论,在优先强调了翻译过程中功能导向性的同时,并未把翻译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来对待,而是在功能的大视角下,对比考察了经典功能理论中“功能”思想的本质、特征、差异及相互联系,凝练出了翻译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的两条基本原则:(一)信息整体性原则。即不同语言转换过程中信息完整再现的必要性,此所谓功能导向思想基础下的信息整体观;(二)文本整体性原则。即这种信息的完整再现对承接载体——文本中篇章布局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协调统一,即所谓的文本整体论。其中信息整体性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如何确保信息在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之间完整和等值的转换;而文本的整体性则强调的是英译过程中篇章组织结构中的系统性以及形意协调的整体统一。总的看来,这种系统整体实质上是信息完整转换整体观的一种有效保障与承载,是在把握文本语篇整体性、系统性、逻辑性和信息对等几大要素的基础上,实现以“要素十层次=组合、形式+内容=整体”的功能导向下的信息、文本等值转换的新的翻译思想。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科技论文功能属性与展现形式特点,引入功能理论中的新的导向内涵,从局部微观层次和整体宏观层次两个角度,就如何实现功能导向大前提下,建立起科学与艺术高度统一协调的完整文本,实现原文本和译文本之间“信息”的对等效转换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吴卫[7](2012)在《英文医学书面语篇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FL)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SFL)的理论体系为主要研究框架,有机结合作格分析、体态意义等多种语言学分析手段,对诸如议论、要、病历、病案报道等不同体裁的英文医学书面语篇在概念、人际、语篇等语言功能的形式特点上进行了初步探讨。

梁爽[8](2012)在《构式与词项的互动关系 ——以“王冕死了父亲”为例》文中提出汉语的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是个历久弥新的语言学难题,尤其是以“王冕死了父亲”为代表的一类句子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引起了各派语言学家的注意。近年来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认知学者的相关研究。上世纪90年代,以沈家煊为首的一大批学者开始利用认知的方法来解释这一句式,大大拓宽了研究视野,提出了很多令人信服的解释,如沈家煊(2009)的“计较得失”假说。认知语言学中一支异军突起的分支是以古德堡为代表的构式语法,其在边缘语言现象方面拥有很强的解释力。尽管也有认知的学者提到可把此类句型看作构式,但还鲜有学者用构式语法的理论系统地研究过该构式。本文即基于以往的研究,从这一全新视角出发,试图重新解读这一句型。从语义出发,我们为该构式命名为“得失构式”。主要的研究问题有:该构式形成的理据,核心构式义及各个词项与构式整体的互动机制。本文的主要创新成果有以下几点:1.该构式来源的理据是存在构式和及物构式的双重承继;2.一些学者,如刘探宙(2009)等,提出的非作格动词的反例应属于双数量构式,其中NP2是NP1的子集(即NP2NP1);而得失构式的典型意义是NP1得到或者失去了NP2,后者是前者的一个元素(即NP2NP1);3. NP1为独立的名词,NP2依附于NP1,或者两者相互依附。NP2的数量形式可用承继构式和名词的类指与特指来解释;4.构式为不及物动词提供了增容的论元---θ依附因子。除此之外,本文还提出了双音节和单音节动词的问题,并做了适当解释。最后,我们比较了中日英三种语言在该句式上的不同句法表现,并探讨了背后可能的动因。

郭印[9](2011)在《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界一般认为,世界语言的类型可以分为及物性系统和作格性系统两大类(Halliday 1985, 1994; Langacker 1991; Lemmens 1998),但正如韩礼德(1985, 1994)、Langacker(1991)、Dixon(1994)等人所说,任何一种语言都同时存在两种模式,只是程度的不同。Lemmens(1998)、倪蓉(2009)等人认为,英汉语所存在的大量的作格现象,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交替是作格现象的核心概念,致使交替的突出特征是谓语动词既有及物用法又有不及物用法。其中不及物动词的典型用法是表示某实体所承受的状态变化事件,及物用法表示这一状态变化事件是由另一不同实体所带来的。本文研究的致使交替现象是指在语义上用同一动词来表达相同的动作事件,致使含义包括(原型)施事者参与角色及其引起动作的情况,而起动含义不包含该施事参与角色,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自发的。致使交替存在不同的跨语言特征,很多研究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此类的研究既有形式语言学视角,也有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视角。形式的角度主要有两派观点:去及物化(detransitivization)和致使化(causativization)。去及物化理论认为反致使动词标记是去及物化过程,反致使形态是否具备应被看作语素变体的特例。致使化理论认为及物形式是由基础反致使/非宾格词条通过致使化过程派生而来。但是,动词标记的不规律性使得无论去及物化还是致使化理论都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非交替非宾格动词(如blossom)既没有派生来源,也没有派生目标,这对于上述两种形式理论均构成了挑战。Goldberg的“表层概括理论”从致使交替现象中抽离出来,从构式的角度来进行观察,淡化了动词语义在交替中的作用,认为动词的多种用法和意义是构式所赋予的。但是,脱离了动词义来探讨致使构式和反致使构式与其他相关构式的联系与区别,会变得相当困难。与先行研究相比,本研究具有以下特色:1)构建了统一的致使交替事件域认知模型;2)确立了研究致使交替强度的相关指标及计算公式;3)基于语料库展开汉英对比研究。本文在力动态理论、使因链理论、A/D分层理论和独立识解观等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致使交替事件域认知模型,为进一步分析致使交替动词在相关构式中的表现提供了理论框架。本文提出,建立在多义基础上的致使交替动词也是一种构式,属于作格性构式,动词是否具有交替性在于作格性构式与及物性构式的相互压制与竞争的结果。如何通过语料库测量致使交替强度,并就此展开汉英对比是本文的重点。在汉英对比部分采用“对比功能分析法”的理论假设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Chesterman 1998)。语言对比语料主要是基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进行KWIC检索获得的。我们认为基于语料库考察致使交替性质和强度必须既要考察共有动词,还要考察共有客体,为此,我们在Stefanowitsch & Grie(s2003, 2004)和Lemmens(2009)的配式分析(collostructional analysis)基础上,提出研究致使交替强度(CAS)的三个指标及其计算方式:1)动词共同类符指数(verbal shared type index,简称STyI,“共类指数”);2)动词共同形符指数(verbal shared token index,简称SToI,“共形指数”);3)客体共同形符指数(theme shared token index,简称TSTI,“客形指数”)。在这三个CAS指标基础上,我们进而考察了汉英典型致使交替动词和“窒息”类致使交替动词。通过前者的考察我们总结CAV的一般特征和句法表现,后者的考察旨在寻求非典型致使交替动词(CAV)的交替特征和认知规律。我们对所检索到的两万余条句例逐条考察了CAV的致事特征、客体表现、动词语义结构和语义内容及其对交替特征的影响、时体特征。我们还从构式语法的角度,考察了有关致使交替现象的构式图谱以及动词与构式的互动关系。本文的主要发现如下:1)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i)就汉英典型CAV而言,除了结构差异较大之外,两者情状也有不同。英语致使交替动词通常都是达成或完结类动词,而汉语缺少完结动词,因此往往借助两种其他手段。一是在活动动词的基础上附加补语,将活动谓词变成完结谓词。二是借用时体标记词(如“了”)将结果义加于单音节动词之上,以此获取“过程+客体”独立识解的可能,其作用相当于“动作+结果”的动结式。(ii)汉英语“窒息”类动词的交替强度并不一致。汉语中单音节词致使交替动词非常有限,这是由汉语动词的双音化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汉语中单音节动词的交替性低于英语,而汉语的双音节动词(如“窒息”类单音动词加“死”所构成的动结式)的交替广度和强度高于英语。汉语中受到话题句的影响,出现的假反致使句数量远远超过英语。2)由于本文主要探讨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理据,因此也非常关注语料反映的共性:(i)英汉语中均存在共类指数与共形指数不一致的情况,但均呈连续统态势。动词客体使用频次的不均衡导致了致使交替的广度与强度的差异。连续统分布以及典型CAV也存在分裂作格的现象推翻了致使交替现象的作格/非作格两分说(Levin & Rappaport 1995;曾立英2007; 2009等)。(ii)汉英“窒息”类动词存在致使交替强度与认知概念的相关性,交替强度的最低值均出现在关涉外部的动词,而强度最高值均出现在关涉内部的动词,但是完全自发的动词也不具致使交替性(如smoulder)。汉英CAV在致使句中均具有行为义、致使义和结果状态义,其中行为义和致使义往往结合较为紧密。在反致使句中均具有结果状态义,不包含但不排斥行为义和致使义。(iii)致事“可移性”(transferability)是交替性的重要特点。如致事可以在施事、工具、自然力以及有无施事性之间转移,动词的可交替性就强,否则就弱。(iv)可交替性与动词结果义的语义指向以及内外论元生命度的级差有关。首先,致使交替动词的结果义需要指向客体论元。其次,动词语义要求的外论元与内论元的生命度级差越大,越具可交替性,同级则不能交替。

唐均[10](2008)在《苏美尔语的格范畴 ——普遍语法概论》文中研究说明格范畴是语言形态句法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从古代零散的语文学总结到近现代语言学的系统理论,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和阐发。本文主要利用形式句法理论对某一理想化的句法模型进行结构解析,又利用语言类型学理论对基于多种语言材料而发掘出的种种相关语法现象进行归纳提炼,以迄今最为古老的书面语言——苏美尔语为主线将这种普遍语法的研究模式作一尝试性的系统发挥。以往的苏美尔语语法研究,都是在结构主义框架之下对苏美尔语楔文文献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全面描写的结果,这为本文的解释性研究提供了相当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的研究只涉及苏美尔语名词的格范畴,集中考察的是苏美尔语通格、作格、属格这三个格位。通格是苏美尔语中无标的基本格位,在该语言的基本句法结构中只充任内论元。由此引发对系词、存在动词、自发动词、复合动词、小句套合等一些语法热点问题的普遍性考察,其中最核心的是在区分专任和兼任自发动词的基础上,将自发动词解析为非宾格动词兼并其内论元的结果。作格可算得上是苏美尔语的标志性格位。我们在详尽考察了中文“作格”术语的译介历史之后、在普遍语法的框架内对苏美尔语的作格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描述了苏美尔语作格的结构特征,提出苏美尔语作格在限定动词链上所参与的双重人称呼应实际上是普遍的作格人称呼应的一种简单加合形式——在此基础上重新给出普遍意义上的动词及物性分类系统;认为苏美尔语代词带有作格标记的主语形式是作格标记在一定条件下衍推开来的惯性结果;又在分析某些人称特殊的语气形态基础上指出诸如劝勉式、命令式等不应纳入作格性的考察范围,苏美尔语作格性的分裂除了VP方面之外还有在NP方面的体现;最后逐一考察作格标记和具格、属格、位格、与格标记趋同的归并情况,指出苏美尔语的作格归并属于作格标记和与格标记趋同这种相对并不常见的模式,继而提出作格和夺格标记归并的概念并基于此简单讨论了汉语“由”字句的某些特征。属格是苏美尔语中变化形式最为多样的格位。本文由简到繁逐一剖析了各种属格结构,指出了出现频率相对不高的前置属格结构其实正是普通属格结构的基本形式,后者实际上是前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句法层面的移位而产生的。外展领属结构是新近才有所揭示的苏美尔语的一种属格结构,本文在句法层面将其构成形式从属格结构基本模式中推演了出来,再参照多种语言材料初步分析了属格可分性层级的普遍意义。属格的特征还制约了苏美尔语反身代词的句法性质,也制约着关系结构的句法体现,这里初步区分了苏美尔语关系结构中名物化和关系化的不同,以多语种材料为背景给出了关系化结构提取NP格短语的层级序列。对似格和方位格的考察因为时间和资料的局限未能完全展开。本文只是在描述似格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剖析了似格的句法位置、介绍了其平比内涵的类型学背景、附带指出所谓副词格的构词成分性质(而不宜划归格助词)。其他充任附加语的各个格位在方位格的名义之下暂时得以统一处理,本文比较集中地剖析了苏美尔语以格助词为中心的虚词所形成的复合结构,再从语法学中的三个热点话题——使役结构、受益结构和受损结构方面凸显苏美尔语方位格的类型学价值,指出了苏美尔语使役结构中与格助词和向格助词的基本属性,以轻动词为核心归并了使役结构和受益结构的句法类型,将受损结构中表达夺事的苏美尔语诸格位进行了归纳并讨论了夺事形态句法表现的类型学意义。本文对苏美尔语格范畴的探讨以格位为中心,相应的句法分析往往辅以类型学的背景,从而使基于苏美尔语的考察结果向语法的普遍性方向趋近;从这个角度上说,苏美尔语也不失为一种体现不少语法特征原始表现的模式语言,非常值得普遍语法研究者参考。

二、作格概念的延伸及其解释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格概念的延伸及其解释力(论文提纲范文)

(1)作格系统的运作机制与语篇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作格系统的运作机制
3. 作格结构与语篇的信息组织
4.作格结构与语篇意图
5. 结束语

(2)英语中动结构与作格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Objects
    1.3 Research Aims and Significance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1.5 Theoretical Framework
    1.6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f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s
        2.1.1 Lexical Approach to EMCs
        2.1.2 Syntactic Approach to EMCs
        2.1.3 Studies of Cognitive Motivation of EMCs
        2.1.4 Studies of Defining Features of EMCs
        2.1.5 Studies of Conditions for Middle Formation
        2.1.6 Prototypical Studies of EMCs Category
    2.2 Previous Studies of English Ergative Constructions
        2.2.1 Diagnostics of Ergative Verbs
        2.2.2 Syntactic Approach to EECs
        2.2.3 Lexical Approach to EECs
        2.2.4 Systemic-Functional Approach to EECs
        2.2.5 Cognitive Approach to EECs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Semantics and Syntax of EMCs and EECs
    3.1 Semantic Features of EMCs and EECs
        3.1.1 Semantic Features of EMCs
        3.1.2 Semantic Features of EECs
    3.2 Syntax of EMCs and EECs
        3.2.1 Syntax of EMCs
        3.2.2 Syntax of EECs
    3.3 Summary
Chapter Four Constraints on the Component Parts of EMCs and EECs
    4.1 Constraints on Arguments of EMCs and EECs
        4.1.1 Constraints on Subjects
        4.1.2 Implicit Agent of EMCs
    4.2 Constraints on Verbs of EMCs and EECs
        4.2.1 Constraints on Verbs of EMCs
        4.2.2 Constraints on Verbs of EECs
    4.3 Constraints on Adjuncts of EMCs and EECs
        4.3.1 Constraints on Adjuncts of EMCs and EECs
        4.3.2 Semantics of Adjuncts of EMCs and EECs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s
About the Author

(3)作格视角下的语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Objective
    1.4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ransitive Analysis of Discourse
        2.1.1 Transitive Approach to Discourse Analysis
        2.1.2 Discourse Analysis Focusing on Process Type
    2.2 Previous Studies on Ergative Analysis of Discourse
        2.2.1 Ergative Approach to Discourse Analysis
        2.2.2 Discourse Analysis Focusing on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Analytical Framework
    3.1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in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3.1.1 Agent as Peripheral Participant and Medium as Core Participant
        3.1.2 Effect of the Agent on the Medium
    3.2 Three Aspects of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Analysis
        3.2.1 Uncertainty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Agent and Medium in the Clause
        3.2.2 Association of the Cause Triggered by the Clause
        3.2.3 Affectedness Expressed by the Clause
    3.3 A Proposed Ergative Approach to Discourse Analysis
Chapter Four Ergative Analysis of Scientific Discourse
    4.1 Data Selection and Analysis Procedure
        4.1.1 Data Selection
        4.1.2 Analysis Procedure
    4.2 Results of Ergative Analysis
        4.2.1 Ergative Clauses, Non-Ergative Clauses with Medium and Non-Ergative Clauses with Agent
        4.2.2 Clauses Tending to Trigger the Association of the Cause and Clauses not Tending to Trigger the Association of the Cause
        4.2.3 Clauses Expressing High Affectedness and Clauses Expressing Low Affectedness
    4.3 Discussion
        4.3.1 Ergative Analysis and Transitive Analysis
        4.3.2 Comparison of the Proposed Ergative Approach with the Previous Ergative Approaches
        4.3.3 Ergative Approach and Text Typ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Research Findings
    5.2 Research Contributions
    5.3 Research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从功能理论视域论科技论文的英译 ——以生物科学论文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1.4 Research Significance
    1.5 Innovations
    1.6 Thesis Organization
Chapter 2 Review of Functionalist Theories
    2.1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View
        2.1.1 Systemic Grammar
        2.1.2 Functional Grammar
        2.1.3 Analysis of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View
    2.2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2.1 Equivalence Concepts
        2.2.2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2.2.3 Principles for Realizing Functional Equivalence
        2.2.4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3 German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2.3.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2.3.2 Major Strands of the Theory
        2.3.3 The Nature of the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Chapter 3 Connotations of Function and Their Enlightenment on Translation
    3.1 Difference and Relation Between Function in the Theories
        3.1.1 The Concepts of Function
        3.1.2 Difference and Relation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Function
    3.2 Holistic View of Translation under Functionalist Theory
        3.2.1 Essence of Holistic View
        3.2.2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Holistic View
        3.2.3 Enlighment of the View on Translation
Chapter 4 Analysis of C-E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in China
    4.1 A Survey of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at Present
    4.2 Problems in C-E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4.2.1 Literalism at Lexical Level
        4.2.2 Literalism at Syntactical Level
    4.3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in C-E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Chapter 5 C-E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5.1 Functional plus Holistic Oriented Principle for C-E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5.1.1 Scientificity
        5.1.2 Artistry
        5.1.3 The Holistic View of Translation
    5.2 The Strategies for C-E 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5.2.1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al Level
        5.2.2 Translation at Textual Level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Review and Conclusion
    6.2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E Translation
    6.3 Limit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Bibliography
Acknowlegements
个人简介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8)构式与词项的互动关系 ——以“王冕死了父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Research Scope
    1.3 Research Questions
    1.4 Overview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iscussions of Subject and Object
    2.2 Possessor Raising Theory
    2.3 Valence Analysis
    2.4 Analysis Based on Light Verb Hypothesis
        2.4.1 “EFFECT”
        2.4.2 “EXPERIENCE”
        2.4.3 “HAVE”
        2.4.4 “CAUSE”
        2.4.5 “AFFECT”
    2.5 Cognitive Approach
    2.6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3.2 Goldberg’s Construction Grammar
        3.2.1 The Definition of Construction
        3.2.2 Tenets of CG
        3.2.3 Advantages of CG
    3.3 Summary
Chapter Four Chinese Getting-losing Construction
    4.1 Motivations for Getting-losing Construction (GLC)
        4.1.1 Inheritance
        4.1.2 Motivations for Extensions
    4.2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
        4.2.1 Getting-losing Construction (GLC)
        4.2.2 Double-quantities Construction (DQC)
        4.2.3 Relations between GLC and DQC
    4.3 Interaction between GLC and Its Lexical Items
        4.3.1 Integration of NP1 into GLC
        4.3.2 Integration of NP2 into GLC
        4.3.3 Integration of Verbs into GLC
        4.3.4 Single Syllable vs. Double Syllables Verbs
    4.4 Comparisons with English and Japanese
    4.5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Prospect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9)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提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缩写词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对象
    1.2 相关概念的分歧与界定
        1.2.1 宾格与作格
        1.2.2 非宾格与非作格
        1.2.3 致使交替与作格交替
    1.3 致使交替现象研究概述
        1.3.1 类型学视角
        1.3.2 形式语法视角
        1.3.3 功能认知视角
    1.4 本文的假设和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词汇语义观
        2.2.1 去及物化
        2.2.2 反身化
        2.2.3 词汇约束
        2.2.4 词汇致使化
    2.3 句法派生论
        2.3.1 句法致使化
        2.3.2 共同基础论
    2.4 认知构式观
        2.4.1 表层概括论
        2.4.2 使因链理论
        2.4.3 自治-依存观
    2.5 功能作格观
    2.6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案
    3.1 引言
    3.2 理论框架—致使交替事件域认知模型
        3.2.1 事件域认知模型的理论基础
        3.2.2 致使交替事件域认知模型的构建
        3.2.3 致使交替事件域认知模型的特点
    3.3 研究方案
        3.3.1 研究设计
        3.3.2 语料搜集
        3.3.3 配式分析的统计方法
        3.3.4 功能分析的对比方法
    3.4 小结
第四章 语料考察Ⅰ—汉英典型致使交替动词对比
    4.1 引言
    4.2 确定语料及可比标准
    4.3 初始假设及其验证
    4.4 修正假设及其验证
        4.4.1 修正假设
        4.4.2 修正假设的验证
    4.5 讨论
        4.5.1 致使交替动词的结构和核心语义
        4.5.2 致事语义特性
        4.5.3 共有客体语义特性
        4.5.4 时体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语料考察Ⅱ—汉英“窒息”类动词的致使交替特性对比
    5.1 引言
    5.2 确定语料及可比标准
    5.3 初始假设及其验证
    5.4 修正假设及其验证
        5.4.1 共类指数对比
        5.4.2 共形指数对比
        5.4.3 共有客体对比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致使交替语义和句法的联接
    6.1 引言
    6.2 致使交替性连续统
    6.3 句法语义的互动方式
        6.3.1 题元角色及语义制约
        6.3.2 核心语义与句法行为
    6.4 致使交替现象的构式图谱
    6.5 致使交替相关构式及其诊断
        6.5.1 及物致使构式
        6.5.2 反致使构式
        6.5.3 动结构式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引言
    7.2 主要的研究发现
        7.2.1 基于汉英CAV 语义特性的研究发现
        7.2.2 基于汉英CAV 的认知规律的研究发现
        7.2.3 基于汉英CAC 的研究发现
    7.3 研究意义
    7.4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汉英经典致使交替动词客形指数
    Ⅱ 汉英“窒息”类动词客形指数

(10)苏美尔语的格范畴 ——普遍语法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弁言
    一、格范畴历史回顾
        (一) 楔文语法体系
        (二) 梵文语法体系
        (三) 希腊—拉丁语法体系
        (四) 阿拉伯语法体系
        (五) 中文传统语法体系
        (六) 近现代语法体系举要
    二、普遍语法理论概要
        (一) 形式句法学
        (二) 语言类型学
    三、苏美尔语格范畴研究回顾
        (一) 苏美尔语概略
        (二) Delitzsch 的语法纲要
        (三) Poebel 的语法纲要
        (四) Falkenstein 的语法繁简本
        (五) 两部概略性语法论着
        (六) Thomsen 的语法论着
        (七) Attinger 的语法论着
        (八) Jagersma 的语法未刊稿
        (九) R?mer 的苏美尔学导论
        (十) Edzard 的专着及其他
    四、本文写作体例
第二章 通格
    一、名义及特征
    二、不及物分裂
    三、系词
    四、存在动词
    五、自发动词
        (一) 苏美尔语的情形
        (二) 类型学铺垫
        (三) 专任自发动词
        (四) 兼任自发动词
        (五) 满语个案研究
        (六) 汉语个案特征
    六、复合动词
    七、小句套合
    本章要旨
第三章 作格
    一、名义考辨
        (一) 术语源流
        (二) 内涵剖析
    二、特征描述
    三、作格结构
        (一) 句法结构解析
        (二) 动词分类新探讨
    四、作格跃迁
    五、作格惯性
    六、作格分裂
    七、作格归并
        (一) 作格独立
        (二) 作格和具格
        (三) 作格和属格
        (四) 作格和位格
        (五) 作格和与格
        (六) 作格和夺格
    本章要旨
第四章 属格
    一、特征描述
    二、独立属格
    三、物主词缀
    四、前置属格结构
    五、普通属格结构
    六、外展领属结构
    七、反身代词的照应
    八、关系结构
    本章要旨
第五章 似格
    一、形态功能描述
    二、句法结构解析
    三、类型学研究
    四、关于副词格
    本章要旨
第六章 方位格
    一、特征描述
    二、复合虚词
    三、使役结构
    四、受益结构
    五、受损结构
    本章要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西文术语对照
附录二 语言定位索引
后记

四、作格概念的延伸及其解释力(论文参考文献)

  • [1]作格系统的运作机制与语篇功能[J]. 苗兴伟,梁海英.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02)
  • [2]英语中动结构与作格结构对比研究[D]. 朱凯月. 鲁东大学, 2019(12)
  • [3]作格视角下的语篇分析[D]. 王盼盼. 厦门大学, 2019(08)
  • [4]及物分析、作格分析及其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J]. 刘明.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5)
  • [5]现代汉语作格结构语法辨析[J]. 王政卿. 语文建设, 2013(32)
  • [6]从功能理论视域论科技论文的英译 ——以生物科学论文翻译为例[D]. 周萍.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7]英文医学书面语篇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FL)研究[J]. 吴卫.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2(02)
  • [8]构式与词项的互动关系 ——以“王冕死了父亲”为例[D]. 梁爽. 湖南大学, 2012(02)
  • [9]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D]. 郭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
  • [10]苏美尔语的格范畴 ——普遍语法概论[D]. 唐均. 北京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作功概念的外延及其解释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