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坝州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甘旭飞[1](2021)在《阿坝州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随着经济政治的日益发展,对于篮球运动的参与更加迫切,在其特有的民族性与篮球的竞争性的相互契合下,在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宗教文化影响下的相互作用下,政府政策的积极导向和群众高涨的参与度相互配合下,篮球运动具有浓厚的政治意义并且能作为实现脱贫攻坚战的推手,对改变偏远山区学生自身命运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人民参与篮球运动也产生了不菲的经济效益,阿坝州篮球运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缺乏、高水平赛事匮乏、缺少高素质篮球从业者、民族遗留问题等困难。本文以阿坝州篮球运动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了质性研究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深入阿坝州实地进行研究,积极调查其开展现状及探索发展对策,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1.阿坝州篮球运动发展空间巨大,潜力巨大,有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和改变,需要一个突破口,并深入挖掘其中的可行之道,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州州情的特色篮球道路。2.阿坝州篮球运动发展面临着地理位置、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缺乏高水平赛事和高素质的篮球人才的问题,及民族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3.阿坝州篮球运动发展面临着的问题能够有较为现实和科学的解决方法,但腹地辽阔,改革之路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难度和滞后性,需要在加快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改革的途径。阿坝州篮球运动有自身较为雄厚的篮球运动开展的群众基础和自身独特旅游优势,能够在发展篮球运动过程中提供新思路和支持。4.对阿坝州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一定要认识到一些不足和落后,要积极学习借鉴周边发达地区的篮球运动发展模式,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自身所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和一些历史所遗留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引进来,结合地方特色,发展特色篮球道路。
何煜超[2](2021)在《高速铁路对西南地区可达性及经济联系强度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铁路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建设重要生产资料,在提高传统铁路运输能力、维系区域协调发展、支撑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等方面占据关键地位。虽然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撑下,国家高速铁路成就突出,但是区域布局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显着,西南地区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和通车城市数量相较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城市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本文在高速铁路时代背景下,以西南地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的47个地级市(州)及以上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在增长极理论、“点—轴”系统理论以及核心—边缘理论基础上,首先,借助软件Arc GIS10.3分别构建西南地区高速铁路通车前和高速铁路通车后的交通网络基础数据集。其次,通过O—D成本矩阵测算西南地区各城市在有无高速铁路的情况下最短通勤时间。再次,利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日常可达性指数、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联系中心度等评价指标模型,对比分析西南地区现有高速铁路对该区域各城市可达性水平及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并探究两者空间格局演变规律。最后,针对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研究结论表明:(1)高速铁路通车与运营促进西南地区整体可达性水平提升,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和重庆市可达性水平差距逐渐缩小,不同高速铁路线路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廊道效应”特征明显;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呈现以成渝城市群为中心向西南地区西南和西北等边缘城市逐渐弱化;(2)各省会城市日常可达性空间格局变化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呈现沿高速铁路线路呈轴线和面状延伸拓展。高速铁路沿线城市,沿线城市小时经济圈变化幅度远大于非沿线城市,区域内部非沿线城市日常可达性优化程度优于区域边缘非沿线城市;(3)西南地区各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呈现“马太效应”,沿线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总量变化幅度高于非高速铁路沿线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提升程度高于非交通枢纽城市,总体上呈现以成都市、重庆市为核心点、以昆明市、贵阳市为次级核心点,以高速铁路线路为轴线的“点—轴”空间演变格局。(4)成都市和重庆市在西南地区各城市间经济联系中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昆明市和贵阳市仅在云南省和贵州省经济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高铁沿线城市经济联系中心度增加幅度高于非高速铁路沿线城市,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强,中心城市邻近城市的辐射作用弱化。
肖怡然[3](2021)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文中提出
李治兵[4](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蔡新良[5](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何星[6](2020)在《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文中指出
吉克阿木[7](2020)在《协同学视角下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以凉山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国内旅游产业在蓬勃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价值日益增加并且显示出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与旅游配套的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等相关服务性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使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高效提升。近年来根据国家出台的关于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尤其对缺乏先天资源发展优势的偏远地域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拉动区域经济的快速性和持续性发展成为可行的产业经济发展路径。本研究以协同学理论为切入点,将一个地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看作一个复合系统,并将其分为旅游整体规模和旅游发展环境两个子系统,借助相关评价模型,对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的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分析。在评价过程中,首先根据协同学相关理论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选取评价指标;其次参考其他学者所构建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构建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紧接着选择熵值法作为协同评价分析方法,对序参量进行客观赋值;最后依托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凉山州为例,通过选取27项评价指标对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凉山州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整体协调程度较好,未来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同时旅游整体规模子系统和旅游发展环境子系统有序度提升受到产业发展规模、旅游设施配置、地区社会治安状况等序参量的不利影响。此外,通过将凉山州的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协调度与省内同为少数民族自治州的阿坝州、甘孜州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序参量有序度对比中,凉山州在旅游发展规模、旅游资源条件、旅游交通条件、旅游人力资本、医疗卫生条件等五个序参量有序度上表现较好,而在旅游产业结构、旅游设施配置、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等四个序参量有序度上表现不佳;子系统有序度对比中,凉山州在旅游整体规模子系统有序度上的表现优于甘孜、阿坝地区,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而旅游发展环境子系统有序度表现较差;系统总体协调度与潜力度对比中,凉山州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的协调度优于甘孜、阿坝两州,潜力度随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合以上两个层面的分析结果,凉山州想要在未来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的协调程度,促进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从有序程度较低的序参量上入手,进而提高旅游整体规模与旅游发展环境两个子系统的协调配合程度,最终提升系统整体的协调度。
胡渝聆[8](2020)在《高海拔山区沟域旅游发展模式及实践研究 ——以阿坝州黑水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山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致使当地经济发展滞后,这已是全球普遍现象,如何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是各个国家所面临的难题。山地沟域是山区主要地理单元,沟域作为山区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是资源及经济高度聚集的区域。因山区沟域众多的地貌特征,发展沟域经济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最佳手段。沟域旅游是沟域经济的重要展现形式,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业态,依托山区独特的地势地貌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沟域旅游,是解决山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有力举措。中国作为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9.1%的国家,发展沟域旅游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沟域经济、山区旅游、沟域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沟域经济及沟域旅游内涵的理解,为论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并根据中国山区地形特征及旅游业发展在山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提出高海拔山区发展沟域旅游的必要性。其次,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海拔山区地势地貌特征及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创新性提出高海拔山区三维一体的沟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包括(1)X轴,平面多层次阶梯式发展。(2)Y轴,垂直立体发展,强调沟谷—高半山—高山立体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就是沟谷依托民族村寨,点线面逐层推进;高半山促进农旅融合,点状示范带动发展;高山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特种旅游。(3)Z轴,多产业融合发展,包括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等。第三,对黑水县地势地貌、水文条件、资源凛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得出黑水县满足发展沟域旅游的基本条件。并分析黑水县旅游业发展现状,找出黑水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炼性得出黑水县发展沟域旅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将前文建立的高海拔山区三维一体沟域旅游立体发展模式应用到黑水县沟域旅游发展中。平面多层次阶梯式发展(X轴):通过对黑水县村寨分布、旅游资源分布、产业分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奶子沟、达古沟、黑水河沟域、毛儿盖河沟域、小黑水河沟域五大优先发展沟域,形成主沟次沟递推式发展的局面,并根据主体沟域资源特征对其进行主题定位;垂直立体发展(Y轴):选择黑水县具有代表性的奶子沟进行实例研究,对奶子沟进行沟谷—高半山—高山的立体发展模式应用。区域内各村庄坚持“一村一品”理念进行建设,先发展村带动后发展村,以点串线,促进沟谷旅游业发展。高半山依托异地搬迁后遗留的老寨及农田,促进农旅融合;高山地区依托昌德雪山,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发展特种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Z轴):促进黑水县沟域旅游业与农业、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打造深层次旅游产品。为确保黑水县沟域旅游的健康发展,构建沟域旅游发展保障体系。这一创新型沟域旅游立体发展模式不仅能够促进黑水县沟域旅游发展,也能为中国其他高海拔山区沟域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
张江峰[9](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提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杨证轲[10](2020)在《四川藏区旅游扶贫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要求,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既定脱贫目标,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16年12月29日印发了《四川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业和旅游开发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本文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第二大藏区四川藏区为研究对象,以旅游乘数理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为理论依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网络与实地调研法,对四川藏区旅游扶贫绩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旅游扶贫是实现地区摆脱贫困的有效举措;(2)旅游扶贫开展需要政策支持;(3)旅游扶贫的社会效应不足;(4)旅游扶贫效果受文化资源开发程度限制;(5)“生态+扶贫”是激发旅游扶贫潜力的举措。基于此,为促进四川藏区旅游扶贫进一步发展,研究认为,在未来的实践中,四川藏区(1)持续推进旅游扶贫战略,打通藏区交通大动脉;(2)加大政策鼓励力度,激活扶贫专项资金;(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旅游产业社会效能;(4)实施“互联网+旅游”战略,推广藏区旅游大品牌;(5)坚持“生态+旅游”战略,实现藏区旅游持续发展
二、阿坝州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坝州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阿坝州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篮球运动区别于藏族传统体育的优点 |
1.2.1 篮球运动的交流性 |
1.2.2 篮球运动的科学性 |
1.2.3 篮球运动的政治性 |
1.3 阿坝州开展篮球运动的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我国竞技篮球现状研究 |
1.4.2 我国校园篮球现状研究 |
1.4.3 我国群众篮球现状研究 |
1.4.4 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开展现状研究 |
1.4.5 阿坝州体育及篮球运动开展情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质性研究法 |
2.2.2 文献资料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问卷调查法 |
2.2.5 实地调查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阿坝州篮球运动开展现状 |
3.1.1 阿坝州篮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周边地区对比 |
3.1.2 阿坝州群众篮球开展现状 |
3.1.3 阿坝州竞技篮球开展现状 |
3.1.4 阿坝州校园篮球开展现状 |
3.1.5 阿坝州各项篮球赛事开展现状 |
3.1.6 阿坝州篮球体育馆开展情况 |
3.1.7 阿坝州的地理及交通位置情况 |
3.2 阿坝州篮球运动开展火爆的原因分析 |
3.2.1 特有的民族性与篮球的竞争性的相互契合 |
3.2.2 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宗教文化影响下的相互作用 |
3.2.3 政府政策的积极导向和群众高涨的参与度相互配合 |
3.2.4 篮球运动的政治意义和实现脱贫攻坚的相互促进 |
3.2.5 篮球运动扮演的重要角色 |
3.3 阿坝州篮球发展面临问题分析 |
3.3.1 地理位置闭塞 |
3.3.2 基础设施匮乏 |
3.3.3 缺乏优质高水平赛事 |
3.3.4 高素质篮球从业者的匮乏 |
3.3.5 民族历史遗留问题 |
3.4 阿坝州篮球运动的发展策略及措施 |
3.4.1 积极提高本州对外体育交流的能力 |
3.4.2 加大基础设施发展的力度 |
3.4.3 积极举办和参与高水平篮球赛事 |
3.4.4 大力吸引篮球高素质人才 |
3.4.5 解放思想正确引领 |
3.4.6 探索篮球特色发展道路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发展潜力巨大但困难重重 |
4.1.2 发展新模式克服困难 |
4.1.3 篮球运动在阿坝州具有深远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
4.2 建议 |
4.2.1 客观认识不足,积极开拓新模式 |
4.2.2 “旅游+篮球”打造特色发展道路 |
4.2.3 积极引进高素质篮球人才 |
4.2.4 篮球参与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高速铁路对西南地区可达性及经济联系强度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高速铁路对城市可达性影响研究 |
1.2.2 高铁对城市经济产业影响的研究 |
1.2.3 研究综述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高速铁路 |
2.1.2 可达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点—轴”系统理论 |
2.2.3 核心—边缘理论 |
第3章 西南地区经济与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3.2.1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3.2.2 云南省经济发展现状 |
3.2.3 四川省经济发展现状 |
3.2.4 重庆市经济发展现状 |
3.2.5 贵州省经济发展现状 |
3.3 西南地区交通发展现状 |
3.3.1 西南地区交通发展现状 |
3.3.2 云南省交通发展现状 |
3.3.3 四川省交通发展现状 |
3.3.4 重庆市交通发展现状 |
3.3.5 贵州省交通发展现状 |
3.4 西南地区高铁发展现状及特征 |
3.4.1 西南地区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3.4.2 西南地区高速铁路发展特征 |
第4章 高速铁路对西南地区可达性影响分析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1.1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
4.1.2 日常可达性指数 |
4.1.3 数据来源 |
4.2 高速铁路对西南地区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影响 |
4.2.1 整体可达性水平提升,各省市差异逐渐缩小 |
4.2.2 各城市可达性水平优化程度差异显着 |
4.2.3 各城市可达性水平空间特征变化显着 |
4.3 高速铁路对西南地区日常可达性的影响 |
4.3.1 省会城市日常可达性辐射范围迅速扩大 |
4.3.2 沿线城市与非沿线城市小时经济圈差异突出 |
第5章 高速铁路对西南地区经济联系强度影响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经济联系强度 |
5.1.2 经济联系中心度 |
5.2 高速铁路对西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总量的影响 |
5.3 高速铁路对西南地区各城市经济中心度的影响 |
5.4 高速铁路对西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空间格局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加强区域综合交通网络规划与建设 |
6.2.2 培育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加强省内外经济联系强度 |
6.2.3 依托高速铁路,推进高速铁路经济带建设步伐 |
6.2.4 积极展开对话磋商,融入对外开发开放 |
6.2.5 发挥城市区位优势,缩小经济差距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5)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7)协同学视角下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以凉山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旅游产业逐步占据重要地位 |
1.1.2 四川旅游整体向好,但区域发展不平衡 |
1.1.3 凉山旅游客源结构失衡,竞争力有待提升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1.3.3 熵值法 |
1.3.4 对比分析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关于协同学理论的研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关于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协同评价模型的构建 |
3.1 协同学下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子系统及序参量的选择 |
3.2.2 旅游产业竞争力协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协调度测定相关模型回顾 |
3.3.1 系数型模型 |
3.3.2 模糊隶属函数型模型 |
3.3.3 灰色关联型模型 |
3.3.4 序参量型模型 |
3.4 旅游产业竞争力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3.4.1 序参量对子系统的有序度模型 |
3.4.2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的协调度模型 |
3.5 协同评价方法的选择 |
4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系统协调度模型应用 |
4.1 凉山州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4.1.1 区位条件 |
4.1.2 旅游资源 |
4.1.3 旅游企业及旅游基础设施 |
4.1.4 旅游产业规模发展状况 |
4.1.5 产业政策环境 |
4.2 基于协调度模型的凉山州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4 评价分析方法 |
4.2.5 评价分析过程 |
4.3 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对比分析 |
4.3.1 序参量有序度对比 |
4.3.2 子系统有序度对比 |
4.3.3 系统协调度及潜力度对比 |
5 提升凉山州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
5.1 加强旅游企业协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
5.1.1 总体规划,合理布局 |
5.1.2 政策扶持,降低门槛 |
5.1.3 协同合作,共谋发展 |
5.2 协同国内与国际旅游市场,推动国内与国际双发展 |
5.2.1 区域协同开发旅游线路 |
5.2.2 区分入境游客类别,实行区域协同营销 |
5.3 区域协同推出特色旅游品牌 |
5.3.1 彝族火把狂欢节 |
5.3.2 凉山美食节 |
5.3.3 彝族服饰文化节 |
5.4 联合多种宣传渠道,提升区域旅游影响力 |
5.5 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协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
5.6 协同培养旅游人才,助力旅游发展 |
5.7 多部门联合协作,共同打造旅游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高海拔山区沟域旅游发展模式及实践研究 ——以阿坝州黑水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沟域经济是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
1.1.2 沟域旅游是山区沟域经济的重要发展形式 |
1.1.3 论文研究区是高海拔山区典型代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沟域经济相关研究 |
1.3.2 山区旅游相关研究 |
1.3.3 沟域旅游相关研究 |
1.3.4 研究小结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突破 |
第2章 高海拔山区沟域旅游发展理论研究 |
2.1 高海拔山区的界定 |
2.2 沟域经济的内涵 |
2.2.1 沟域的概念 |
2.2.2 沟域经济的起缘 |
2.2.3 沟域经济的概念 |
2.3 沟域旅游的内涵 |
2.4 高海拔山区发展沟域旅游的必要性 |
2.4.1 沟域是高海拔山区的典型地理形态 |
2.4.2 旅游业是高海拔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
2.5 高海拔山区沟域旅游发展模式构建 |
2.5.1 平面多层次阶梯式发展(X轴) |
2.5.2 垂直立体发展(Y轴) |
2.5.3 融合发展(Z轴) |
第3章 黑水县沟域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
3.1 黑水县基本情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环境 |
3.1.3 水文条件 |
3.1.4 社会环境 |
3.2 黑水县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2.1 黑水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
3.2.2 黑水县旅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
3.3 黑水县沟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
3.3.1 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
3.3.2 乡村振兴的需要 |
3.3.3 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
3.3.4 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 |
3.4 黑水县沟域旅游发展的可行性 |
3.4.1 地理环境基础 |
3.4.2 旅游资源基础 |
3.4.3 政策环境基础 |
第4章 黑水县沟域旅游发展模式应用 |
4.1 黑水县沟域旅游平面多层次阶梯式发展(X轴) |
4.1.1 主沟次沟阶梯式推进 |
4.1.2 沟域旅游发展主题定位 |
4.2 黑水县沟域旅游垂直立体发展(Y轴) |
4.2.1 基本情况分析 |
4.2.2 垂直立体发展 |
4.3 黑水县沟域旅游纵深化融合发展(Z轴) |
4.3.1 农旅融合发展 |
4.3.2 文旅融合发展 |
4.3.3 体旅融合发展 |
4.4 黑水县沟域旅游发展政策建议 |
4.4.1 管理体系构建建议 |
4.4.2 资金筹措建议 |
4.4.3 人才培养建议 |
4.4.4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9)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10)四川藏区旅游扶贫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旅游扶贫模式研究 |
1.2.2 旅游扶贫绩效研究 |
1.2.3 旅游扶贫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扶贫 |
2.1.3 旅游扶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乘数理论 |
2.2.2 层次分析法 |
2.2.3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新发展理念” |
3 四川藏区旅游扶贫现状 |
3.1 贫困现状 |
3.2 旅游扶贫开发情况 |
3.2.1 旅游扶贫开发背景 |
3.2.2 旅游扶贫开发优势条件 |
3.2.3 旅游扶贫模式 |
3.2.4 旅游扶贫效果 |
3.2.5 旅游扶贫典型案例 |
3.3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3.3.1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
3.3.2 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提升,城镇化建设稳中有进 |
3.3.3 居民收入逐步提高,生活水平显着改善 |
4 四川藏区旅游扶贫绩效水平分析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指标体系设计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赋权 |
4.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4.2.2 建立递价层次结构 |
4.2.3 构造判断矩阵 |
4.2.4 计算各判断矩阵的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指标 |
4.2.5 层次总排序 |
4.3 绩效水平测算与效果评价 |
4.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2 旅游扶贫绩效等级划分 |
4.3.3 旅游扶贫绩效总体水平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旅游扶贫是实现地区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 |
5.1.2 旅游扶贫开展需要政策支持 |
5.1.3 旅游扶贫的社会效应不足 |
5.1.4 旅游扶贫效果受文化资源开发程度限制 |
5.1.5 “生态+扶贫”是激发旅游扶贫潜力的举措 |
5.2 对策建议 |
5.2.1 持续推进旅游扶贫战略,打通藏区交通大动脉 |
5.2.2 加大政策鼓励力度,激活扶贫专项资金 |
5.2.3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旅游产业社会效能 |
5.2.4 实施“互联网+旅游”战略,推广藏区旅游大品牌 |
5.2.5 坚持“生态+旅游”战略,实现藏区旅游持续发展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3.1 存在的不足 |
5.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阿坝州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坝州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甘旭飞.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高速铁路对西南地区可达性及经济联系强度影响研究[D]. 何煜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D]. 肖怡然.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6]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D]. 何星.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7]协同学视角下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以凉山州为例[D]. 吉克阿木.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8]高海拔山区沟域旅游发展模式及实践研究 ——以阿坝州黑水县为例[D]. 胡渝聆.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9]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10]四川藏区旅游扶贫与绩效研究[D]. 杨证轲. 成都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