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纳雍县煤炭资源及其开发

贵州纳雍县煤炭资源及其开发

一、贵州纳雍县煤炭资源及其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尹书岑[1](2017)在《黔北地区JP区块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综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州北部地区的JP区块上二叠统煤层分布广泛,瓦斯含量高,具备煤层气开发的潜力。本文利用煤田钻孔及其分析资料等,对其煤层气各项成藏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其成藏规律和主控因素。研究区煤层气成藏条件优越:含主力煤层厚度大,主要分布在上煤组,煤层M5、M6、M6 下分布最为稳定。煤层煤体结构以块状为主,下煤组煤体结构优于上煤组、南东翼优于北西翼。煤岩成分以亮煤为主,煤岩类型以半暗型为主;有机组分平均为79.29%,煤层灰分中等,属无烟煤三号,进入热裂解阶段晚期。煤层气组分较好,以甲烷为主,储层平均含气量12.17ml/g。平面上北西翼相比南东翼煤层气甲烷组分和含气量更高。煤层含气量与煤层埋深、热演化程度、有机质含量、高位热量等呈正相关关系,与煤层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地层倾角等呈负相关关系。煤层气成藏潜力主要受主力煤层厚度、埋深、构造稳定性和热演化程度的共同控制,划分出有利区面积共28.8km2,其中,Ⅰ类区面积为13.8km2。有利区内地质资源量为45 ×108m3,煤层气资源丰度为1.54×108m3/km2。

杨时强,陈强,王中伟,翁申富,杨曼[2](2015)在《物探数字测井在煤矿勘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贵州纳雍县煤矿沙子岭井田为例,应用物探测井与岩矿芯编录成果,对其矿体厚度和空间分布位置进行分析对比,以探寻如何选择矿体厚度和空间分布位置,才能更合理准确地对矿体进行圈定控制,以满足资源量计算和矿山开采的要求。通过资料分析对比认为,对煤矿勘查而言,选择物探测井控制矿体空间分布位置和厚度,效果较为理想。

杜雪明[3](2015)在《中国矿业权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新兴经济体不断崛起,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达国家已不再是刺激全球生产和消费的唯一源泉,未来不断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应通力合作改变全球政治和贸易形势。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中的典型代表,发展势头强劲。但发展带来的矿产资源消费量大幅上涨,全球矿产品市场、矿业投资环境的变化和矿业结构的调整,这一系列变化将对我国矿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矿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矿政管理的核心是矿业权管理。国家以矿产资源所有权人的身份,通过矿业权管理,实现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的基本要求。我国的矿业权管理历来是以政府管理为主体,在不同的时期,政府的定位不同。矿业权管理的重心在于矿业权布局的研究。目前为止国内涉及矿业权的文献也较多,但绝大多数都是研究矿业权(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性质、矿业权立法、矿业权管理的规范文件、矿业权制度改革、矿业权价值评估及我国矿业权市场,而有关矿业权布局的文献少之又少。然而对于矿业权如何进行合理布局、如何进行科学分区,如何把矿业权科学而已定量化,诸如此类问题的相关研究不多。本文通过对现有矿业权布局相关文献的分析,认为矿业权布局领域有以下科学问题需要解决:(1)究竟什么样的矿业权布局不合理?——要解决这个科学问题,则须对矿业权布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归类。(2)如何解决矿业权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要解决这个科学问题,则须对矿业权布局不合理的典型类型提供优化方案和模式总结。(3)如何把矿业权布局定量计算?——要解决这个科学问题,则须对矿区中影响矿业权布局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把矿业权布局定量化。(4)什么样的矿区需要优化布局?矿业权布局较好的矿区又需要注意些什么?——要解决这个科学问题,则须根据矿业权布局等指标对矿区进行分类,明确各类矿区在矿政管理中的重心和主要任务。本文将围绕上述科学问题,对矿业权布局进行初步的理论探索。由于笔者水平及论文篇幅有限,有些问题未能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留作下一步研究。矿业权布局考虑的因素过多,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的“矿业权布局”均指矿业权究竟布局。

阚小波[4](2014)在《物探数字测井在黔北水柴坝井田勘查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黔北桐梓县煤矿水柴坝井田为例,应用物探测井与岩矿芯编录成果,对其矿体厚度和空间分布位置进行分析对比,以探寻如何选择矿体厚度和空间分布位置,才能更合理准确地对矿体进行圈定控制,以满足资源量计算和矿山开采的要求。通过资料分析对比认为,对煤矿勘查而言,选择物探测井控制矿体空间分布位置和厚度,效果较为理想。

谭宁[5](2013)在《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中岭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评价》文中提出我国西南部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资源的开采,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环境。2004年12月3日,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佐家营岩脚村发生崩塌并诱发了滑坡,造成重大损失。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在鬃岭镇除佐家营外还存有四处边坡有明显变形迹象,其中中岭地区发生了4个崩塌且2个规模较大。为保障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对中岭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进行研究。本文依托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科研项目“贵州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平台研究—课题二:贵州省崩滑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研究”,选定纳雍县鬃岭镇中岭崩塌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崩塌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风化卸荷、水文地质、新构造运动、地震等特征,深化认识纳雍中岭崩塌发生的地质条件,建立地质原型。(2)通过对中岭高边坡结构特征分析,得出纳雍中岭地区所特有的陡崖地貌以及上硬下软的坡体结构控制是该地区崩塌发生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中岭高边坡山岭裂缝的特征以及底部堆积区岩石的分布特征,得出山顶裂缝是由底部采矿引起的,中岭高边坡的变形失稳模式为倾倒型。(3)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揭示了纳雍中岭边坡在底部开采过程中,应力的演化过程及特征。结果表明边坡在自然状态下,其坡体中部就有剪应力集中。随着底部煤矿的不断采矿,其剪应力峰值在不断减低,但是应力集中范围却扩大至上部的硬质岩体中,这也是上部硬质岩体破坏的主要原因。(4)运用强度折减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纳雍中岭岩质边坡目前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局部随时有发生再次崩塌的可能,应加强监测,建立相应的预警、及撤离措施。

郁钟铭[6](2012)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工业作为基础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个以资源利用为基础的自然、人口、经济复杂大系统,保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和保证。本论文在详细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和全面总结迄今为止该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及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将煤炭资源、经济、人口、环境等放在一个大系统中进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分析研究,建立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系统动力学模型,为论文后续研究框定出明确的主题范围,从而提高了课题研究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通过对煤炭工业生产与自然资源、人口的内部结构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社会行为和过程、环境的仿真实验,编写DYNAMO方程,对煤炭工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趋势进行了多方案的预测描述,考查技术—经济参数的变化、政策因素的介入或变化对系统行为的影响。深入系统的研究了随煤矿的具体地域、资源条件、环境条件、人口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改变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从“总量增长主导型”向“结构优化主导型”转变,发展以煤为基础,煤与非煤产业并重的多元化新型产业结构,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为其它行业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提供借鉴。本论文将所建立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于贵州省省域煤炭工业,利用计算机软件Vensim对此模型的参数估计、敏感性因素、未来煤炭工业系统利用演化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模拟,在完成对实证案例发展过程动态分析的同时,使评价理论和方法得到应用性检验。通过各子系统主要指标的模拟仿真结果对贵州省煤炭工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人口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贵州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我国省域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杨泽龙[7](2012)在《毕节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与成就相伴生的区域发展差距等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倍加贫穷落后,越来越制约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越来越阻碍我国区域整体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越来越制约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伟大目标之实现。因此,深入地研究、科学地处理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区域发展问题尤显重要。本文以形成于1988年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并建立的毕节试验区之基础上的毕节模式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区域社会发展问题。进一步来说,通过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毕节模式,力求为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破解恶劣困境、实现区域快速发展提供借鉴,为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为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现甚至我国区域整体的协调运行与科学发展添砖加瓦。关于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相对较强的现实意义。全文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及结论:第一章包括了课题的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研究现状及其述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经过文献分析,涉及毕节模式的文献侧重于研究某一领域;尽管有的研究是从社会整体领域进行,但是较为粗略、不全面。因此,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对毕节模式进行深入而系统地分析。第二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及理论借鉴。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人的社会发展思想,着力地研究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包括了科学发展观、贫困山区区域发展思想等。胡锦涛同志通过建立毕节试验区这一载体较早地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思想或科学发展观的前期思想,提出了改革是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开发扶贫和生态建设动力的社会发展思想,提出了毕节模式的思想等。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毕节模式的建立、形成、发展及其成效,实证了当时胡锦涛同志关于岩溶区域社会发展的思想是科学的、符合实践需要的。第三章研究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理论。区域发展模式观至今历经了经济要素模式观、经济机制模式观、经济经验模式观、发展方式模式观、全面可持续发展模式观的逻辑性演进;区域发展模式就是构成整个区域社会的有机体及其体系的历史、现在、未来所演绎的社会全面持续运行与协调科学发展的逻辑过程及其状态;影响区域发展模式形成的条件有政策、区位、资源、文化、区域性辐射、互动与仿效等;考量区域发展模式进步性的标准有实践及“三个有利于”、科学发展观、事物内生性及特色性等。第四章是论述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条件和独特性。基于1988年时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自然环境的分析,本文认为,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资源虽然丰富,但是该区域与生具有石漠化、水土流失、岩溶气象、岩溶植被和岩溶水系水文等独特的自然环境、贫困落后的社会现实,这与我国非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存在相对较大的差异。基于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落后原因的历史性人文分析,本文认为,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由于地域性的思想观念、国情之下的苟安心理、封闭性的制度文化、民族性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生态性的贫困文化、山文化等人文环境原因而凸显了极为落后的社会现实。通过历史性分析,本文认为,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开发与发展的教训有过度开垦之后的生态恶化、传统生育观念下的人口膨胀、边缘化形成的贫困落后和非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社会畸形发展等。第五章研究了毕节模式如何破解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困境。通过比较,本文认为,毕节试验区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中具有先天的恶劣自然地理、边缘化的区位条件、相对更加复杂及突出的恶化生态、过度增长的区域人口、极为落后的区域经济、恶性发展的深度贫困等典型性。基于中央特殊性政策所形成的毕节模式,在胡锦涛同志、贾庆林同志、杜青林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长期支持与直接关心下,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专家顾问组、中央统战部等中央有关部委局、贵州省委省政府、深圳市等社会多方力量长期的帮扶下,充分地利用自然、政治等优势资源,发挥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试验主题,全力地推进本土化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经过本土化的五次探索,相继地推进了毕节模式的初步形成与阶段性成效的取得,一定程度地破解了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困境并具有典型示范功能。第六章论述了毕节模式的主要内容。经过23年的试验与发展,毕节模式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逐步地实现了经济、人口、生态的互动发展,一定程度地凸显了人、自然、社会的本土化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态势。第七章侧重于毕节模式与我国地方区域发展模式之比较及其特点的研究。通过具体区域发展模式的比较,本文认为,毕节模式基于其独特的背景凸显了中央特殊性政策的政策响应与区位创造的有机结合、统一战线唯一长期地帮扶的地方性区域、毕节试验区内因性的本土化演绎、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的前期性实践、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人、自然、社会有机协调运行与全面发展的典型展等特点。第八章论述毕节模式意义。经过20多年改革试验的毕节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就,凸显了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典型的示范辐射功能,具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意义。从现实意义来说,研究和统筹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协调发展,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政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破解发展困境,为我国区域多样性的地方发展提供借鉴;社会多方力量参与支持毕节模式建设与发展,一定程度地凸现国家、统一战线、毕节试验区“三方”共赢局面,推进统一战线自身价值和功能的创新;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和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有利于推进人、自然、社会的有机协调发展,等等。从理论意义来说,毕节模式拓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平台,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及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区域发展理论,等等。

潘长根[8](2012)在《贵州省生态脆弱地区循环经济集群运行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形势下,要求贵州经济实现跨越式绿色发展。贵州生态脆弱地区是贵州经济发展的重点。贵州生态脆弱地区涵盖的范围较广,人口众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生态环境脆弱且环境持续恶化,这些地区本身处于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过去人为活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众多,贵州生态脆弱地区聚集着大量的贫困人口,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贵州的平均水平。如何实现贵州生态脆弱地区经济的跨越式绿色发展是目前贵州经济发展亟待解决问题。产业组织模式的研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用传统产业组织模式来发展贵州生态脆弱地区,虽然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无法满足其跨越式绿色发展的需求:产业集群模式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其忽视生态效益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在贵州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将更加严重;循环经济模式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但是受到单一循环的限制导致经济效益低下。贵州生态脆弱地区要实现跨越式绿色发展,不但要求经济的高效发展,还要求维护甚至修复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因此,需要寻找一种产业组织模式来实现贵州生态脆弱地区的跨越式绿色发展。循环经济集群是以集群运行机制来指导循环经济的运行,通过集群的高效运行机制,加上循环经济的循环网络,提高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率,又能保证其生态效益,实现贵州生态脆弱地区的跨越式绿色发展。循环经济集群通过集群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聚集效应形成的低成本、集群间企业的有效竞争和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来实现循环经济集群的高效经济效益:通过集群企业清洁生产、物质和能量循环实现废弃物最小化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保证生态效益。通过研究循环经济集群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根据贵州生态脆弱地区的特殊情况,提出相应的构建循环经济集群的对策:积极构建基础环境,通过激励政策促进循环经济集群的构建,通过税收政策引导资金流向。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由原来的传统产业集群和循环产业集群强调集聚内的企业转变为现在的循环经济集群,其强调的生态经济效益和产业生态效益的综合;第二,在生态脆弱地区构建循环经济集群,利用产业组织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陈朝玉[9](2011)在《黔西北晚二叠世含煤岩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聚煤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针对黔西北晚二叠世龙潭组含煤岩系进行研究,在利用黔西北丰富的测井、岩芯数据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沉积学及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对黔西北晚二叠世含煤岩系进行深入剖析,并建立起了黔西北晚二叠世含煤岩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最后在等时地层格架下探讨了黔西北晚二叠世的聚煤模式。认为黔西北聚煤受控于地体旋转与海平面升降叠加引起的聚煤环境的非均一性变化。(1)依据晚二叠世含煤岩系岩芯和测井曲线所反映出来的沉积旋回性特点对晚二叠世含煤岩系共识别出3个三级复合层序。从重点钻孔剖面的解析及等时地层格架下的连井沉积相所反映出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及其在垂向上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中,归纳出研究区东部复合层序Ⅰ主要为碳酸盐台地沉积,以西为障壁泻湖、上三角洲沉积组合。复合层序Ⅱ在研究区东部继续发育碳酸岩盐沉积,以西则发育下三角洲沉积。复合层序Ⅲ在研究区以东碳酸盐岩沉积范围扩大,以西的障壁-泻湖的沉积范围缩小,而发育局限潮下沉积。(2)黔西北晚二叠世沉积环境主要为滨外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障壁型碎屑岸线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及曲流河—湖泊沉积体系。其富煤带的形成与分布直接受控于古地理环境,富煤带与三角洲沉积组合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障壁型碎屑岸线沉积组合。(3)研究区晚二叠世含煤岩系的形成经历了龙潭期—长兴期持续海进的过程。总体来说,在复合层序Ⅰ沉积阶段,聚煤中心在南部水城一带;在复合层序Ⅱ沉积阶段,聚煤中心则沿北东方向北迁移至金沙仁怀;在复合层序Ⅲ沉积阶段,由于陆地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下切幅度偏大,研究区金沙、仁怀、桐梓等地区为碳酸岩盐台地沉积环境,使得聚煤中心发生向南的回迁。(4)聚煤环境的变迁及聚煤中心迁移的动力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认为与研究区陆地在晚二叠世发生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叠加相对海平面的变化引起的可容纳空间的非均一性变化有关,并在旋转旋回沉积的作用下发生聚煤中心的逆时针方向的迁移。旋转旋回沉积也能较好解释邵龙义教授提出的幕式聚煤中一次聚煤可以横跨不同的相区甚至不同的聚煤盆地的聚煤模式。

刘玲[10](2009)在《黔西县晚二叠世主采煤层煤的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文中认为黔西县煤炭资源丰富,是贵州低硫优质无烟煤的重要产区及“西电东送”的重要供煤基地。随着煤炭资源的大力开发,煤中大量有害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研究黔西县煤中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分布规律,对判断成煤环境和提高煤中有用元素的综合利用及降低有害元素对环境的危害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次工作测试对黔西矿区可采煤层17件样品中微量、稀土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引入“储量权重”的方法计算研究区煤中有用、有害元素的平均含量,并与其他地区煤中微量元素的算术平均含量进行对比。与地壳丰度相比表明,黔西矿区煤中相对富集Se, Tl元素;与中国煤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相比,研究区煤中相对富集F、Sc、Tl、V元素。同时,测试研究区周边天柱、龙里、织金、大方等地区18件煤样,将研究区与周边区域煤中微量元素对比,发现研究区煤中Ba、Ga、Sc、Tl、Th、U含量相对富集,且不同沉积环境中,微量元素富集程度不同。通过以上研究,作者选定Tl、B、Th、Pb、Hg、Ge、As、F、Sb、Se、Ga、Sc、V、U共14种元素为重点研究对象,探讨研究区内各煤层微量元素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同时,运用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和前人研究成果,初步探讨研究区煤中部分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对黔西矿区煤中稀土元素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研究区ΣREE含量较世界煤、美国煤、中国煤高,黔西矿区煤中的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煤层Eu存在明显的负异常,Ce具有微弱的负异常,根据Eu、Ce异常程度,可判断成煤环境的氧化-还原情况。研究区煤层稀土元素富集主要是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形成的陆源物质富集稀土引起。与研究区的周边区域相对比,各区域的稀土配分模式相似,表现出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研究表明,不同沉积环境其ΣREE含量不同。为进一步研究区可采煤层中稀土元素的来源及控制因素,作者探讨了研究区内各煤层稀土元素含量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变化规律。综合研究区和周边区域煤层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提出煤层中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及组成主要受物源区陆源碎屑的微量、稀土元素组成及含量所控制。由于成煤环境受海洋作用或河流作用强度的不同引起微量、稀土元素组成及含量的变化。因此,提出利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区分三角洲成煤环境和潮坪成煤环境,这为贵州西部成煤环境判断提供了一种新的、较为精细的解释方法。同时提出后期热液改造往往导致煤层中有害元素富集,对煤层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及组成有很大影响。

二、贵州纳雍县煤炭资源及其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纳雍县煤炭资源及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黔北地区JP区块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存在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煤层气储层特征
        1.3.2 滇东黔西盆地聚煤/控煤特征研究现状
        1.3.3 贵州煤储层特征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5.1 论文前期资料整理工作量
        1.5.2 论文研究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地层发育情况
    2.3 构造特征
        2.3.1 区域构造特征
        2.3.2 JP区块构造特征
        2.3.3 构造演化特征
    2.4 沉积相特征
        2.4.1 沉积相类型
        2.4.2 沉积相垂向序列
        2.4.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2.4.4 JP区块沉积相特征
    2.5 地质勘探程度
第3章 赋煤规律研究
    3.1 煤系地层发育特征
    3.2 开发单元划分
        3.2.1 上煤组煤层发育特征
        3.2.2 下煤组煤层发育特征
    3.3 主力煤层分布情况
        3.3.1 主力煤层发育特征及稳定性
        3.3.2 主力煤层埋深
    3.4 煤层气水文及顶底板条件
        3.4.1 煤系地层水文条件
        3.4.2 主力煤层顶底板情况
第4章 煤岩特征分析
    4.1 煤岩结构特征
    4.2 宏观煤岩特征
        4.2.1 总体特征
        4.2.2 主力煤层特征
    4.3 微观煤岩特征分析
        4.3.1 有机组分
        4.3.2 无机组分
        4.3.3 煤岩类型
    4.4 储层孔隙特征
        4.4.1 原生孔隙
        4.4.2 次生孔隙
        4.4.3 构造裂缝
第5章 储层含气量分析
    5.1 煤层含气量测量原理
        5.1.1 煤层气含量测定流程
        5.1.2 自然解吸
        5.1.3 残余气量测定
        5.1.4 损失气估算
    5.2 煤层气组分分析
        5.2.1 煤层气组分特征
        5.2.2 煤层气分带评价
    5.3 煤层气含量分布特征
        5.3.1 煤矿瓦斯变化特征
        5.3.2 主力煤层含气量特征
        5.3.3 含气量平面分布特征
    5.4 煤层气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5.4.1 煤层埋深
        5.4.2 组分
        5.4.3 热演化程度
        5.4.4 构造特征
        5.4.5 其他因素
第6章 煤层气有利区评价
    6.1 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
        6.1.1 主力煤层厚度
        6.1.2 主力煤层埋深
        6.1.3 构造稳定性
        6.1.4 热演化程度
        6.1.5 煤体结构
    6.2 有利区划分
        6.2.1 划分标准
        6.2.2 有利区优选
    6.3 有利区资源量估算
    6.4 成藏条件总结
第7章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2)物探数字测井在煤矿勘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特征
2 井田地质特征
3 煤层及顶底板特征
4 煤质特征
    4.1 物理性质特征
    4.2 化学性质特征
5 煤层空间位置和厚度的确定
    5.1 岩矿芯编录
        5.1.1 煤层空间位置的确定
        5.1.2 煤层厚度的确定
    5.2 物探数字测井
        5.2.1 测井仪器和技术方法
        5.2.2 煤层空间位置和厚度的确定
6 两种方法进行煤层对比
    6.1 对比结果
    6.2 存在问题及原因
    6.3物探测井的优点
    6.4解决问题的方法
7结语

(3)中国矿业权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矿业权管理研究综述
    1.4 矿业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6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中国矿业权管理现状
    2.1 中国矿产资源法律体系
    2.2 现有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
第3章 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探析
    3.1 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的推行
    3.2 矿业权管理统计分析
    3.3 对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思考
第4章 矿业权布局研究
    4.1 矿业权设置方案与矿业权管理
    4.2 矿业权布局案例分析
    4.3 矿业权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矿业权整合模式探讨
    4.5 矿业权设置的原则总结
    4.6 矿业权整合合理性边界模型
    4.7 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优化布局的功能实现
第5章 矿业权布局模型初探
    5.1 矿区布局模型(ML模型)简介
    5.2 矿区管理综合模型(REL)中的重要系数
    5.3 矿业权布局模型中各坐标的内涵讨论
    5.4 矿业权布局模型的建立
    5.5 基于矿业权布局综合模型(REL模型)的矿区分类
第6章结论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成果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下一步研究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4)物探数字测井在黔北水柴坝井田勘查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煤层及顶底板
2 煤质特征
3 煤层空间位置和厚度的确定
    3.1 岩矿芯编录
    3.2 物探测井
4 2种方法进行煤层对比
    4.1 对比结果
    4.2 存在问题及原因
    4.3 物探测井的优点
    4.4 解决问题的方法
5 结语

(5)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中岭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质边坡结构及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1.2.2 采矿引起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机制
        1.2.3 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自然地理位置及工程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自然地理位置
        2.1.2 人文经济条件
        2.1.3 气候水文条件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风化卸荷作用
        2.2.5 水文地质条件
        2.2.6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条件
        2.2.7 区域煤矿开采历史及地质灾害情况
第3章 中岭高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演化机制分析
    3.1 坡体结构特征分析
    3.2 中岭边坡山顶裂缝分析
    3.3 中岭崩塌堆积体特征分析
    3.4 纳雍中岭岩质高边坡演化过程定性分析
第4章 研究区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4.1 岩石物理性质
    4.2 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4.2.1 岩石直剪试验
        4.2.2 岩石抗拉试验
        4.2.3 岩石单轴压缩试验
        4.2.4 岩石常规三轴试验
        4.2.5 小结
    4.3 中岭高边坡岩体质量评价
        4.3.1 岩体质量分级标准及方法
        4.3.2 中岭边坡岩体质量分析
第5章 中岭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数值模拟研究
    5.1 概述
    5.2 中岭岩质边坡演化机制数值模拟研究
        5.2.1 Midas 软件介绍及基本原理
        5.2.2 计算模型的建立
    5.3 煤矿开采条件下岩石边坡演化特征研究
        5.3.1 初始应力场模拟
        5.3.2 底部采空条件下应力场演化过程
        5.3.3 底部采空条件下变形特征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纳雍中岭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
    6.1 强度折减法原理
        6.1.1 破坏判断依据
        6.1.2 GTS 中边坡稳定性分析
    6.2 纳雍中岭岩质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
        6.2.1 建模和网格划分
        6.2.2 参数选取
        6.2.3 计算结果分析及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系统动力学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实质
    3.1 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2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3.3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3.4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思路
    3.5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
    4.1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
    4.2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4.3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评价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贵州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5.1 贵州省煤炭资源与开发状况
    5.2 贵州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应用
    5.3 贵州省煤炭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分析
    5.4 贵州省煤炭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5.5 贵州省煤炭工业人口可持续发展分析
    5.6 贵州省煤炭工业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
    5.7 应用结果评价
    本章小结
第6章 贵州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6.1 贵州省煤炭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策略
    6.2 贵州省煤炭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6.3 贵州省煤炭工业人口可持续发展策略
    6.4 贵州省煤炭工业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策略
    6.5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A

(7)毕节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四、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及理论借鉴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发展的思想
        一、全面发展观
        二、社会协调发展观
        三、区域发展理论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社会发展思想
        一、毛泽东的社会发展思想
        二、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
        三、江泽民的社会发展思想
        四、胡锦涛的社会发展思想
    第三节 西方社会发展理论
        一、多元文化发展理论
        二、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理论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第三章 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模式观的历史演进
        一、模式的来源及词典性界定等
        二、“形形色色模式”后面的“模式”观逻辑性历史演变
    第二节 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的涵义
        一、新时期区域发展模式的涵义
        二、模式与试验区的关系
    第三节 影响区域发展模式形成的条件及进步性的考量标准
        一、影响区域发展模式形成的主要条件
        二、考量区域发展模式进步性的标准
第四章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条件和独特性
    第一节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一、岩溶、我国岩溶及其西南岩溶山区概况
        二、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石漠化概况
        三、我国西南岩溶山区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四、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气象、植被概况
        五、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水系水文等概况
        六、西南岩溶贫困山区贫困县概况
    第二节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独特的人文环境
        一、地域性的思想观念
        二、国情之下的苟安心理
        三、封闭性的制度文化
        四、民族性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
        五、生态性的贫困文化、山文化
    第三节 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开发与发展的教训
        一、过度开垦之后的生态恶化
        二、传统生育观念下的人口膨胀
        三、边缘化形成的贫困落后
        四、非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社会畸形发展
第五章 破解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发展困境的毕节模式
    第一节 毕节试验区在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中的典型性及创新价值
        一、先天的恶劣自然地理和边缘化的区位条件
        二、相对更加复杂、突出、典型的生态问题
        三、比较中过度增长的人口
        四、极为落后的经济落后现状
        五、恶性发展的深度贫困
        六、毕节试验区的创新价值
    第二节 贵州毕节试验区资源概况及历史文化
        一、贵州毕节试验区资源概况
        二、贵州毕节试验区人文概况
    第三节 毕节试验区精神
        一、毕节试验区精神产生
        二、毕节试验区精神的内涵及作用
    第四节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试验区发展的探索
        一、第一次探索
        二、第二次探索
        三、第三次探索
        四、第四次探索
        五、第五次探索
    第五节 中央和贵州省对毕节试验区的支持与帮扶
        一、中央对毕节试验区的政策性支持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毕节试验区的长期支持
        三、中央有关部委局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
        四、贵州省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
    第六节 统一战线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
        一、1988年至2008年统一战线的帮扶概况
        二、2009年以来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同心工程”
    第七节 毕节模式的形成
        一、毕节模式的形成
        二、现阶段毕节模式涵义
第六章 毕节模式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科学合理的开发扶贫
        一、政策响应:走适宜本土化发展的开发扶贫之路
        二、开发扶贫的政策效应
        三、本土化开发扶贫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 积极有效的生态保护
        一、政策响应:走适宜本土化发展的生态建设之路
        二、生态建设的政策效应
        三、本土化生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三节 稳健有力的人口控制
        一、政策响应:走适宜本土化发展的人口控制之路
        二、人口控制的政策效应
        三、本土化人口控制的基本经验
    第四节 顺应时代的人文观念变革
        一、解放思想逐步推进
        二、科学发展深入人心
        三、生态环境建设贯彻始终
        四、人口控制理念得以普及
        五、教育为先的发展理念形成
    第五节 经济、人口、生态互动运行的发展模式
        一、把生态建设置于经济发展中
        二、将人口控制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三、人口控制与生态建设协调运行
        四、经济、人口、生态互动发展
第七章 毕节模式与我国其它区域发展模式之比较及其特点
    第一节 毕节模式与我国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模式的比较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第二节 毕节模式的特点
        一、中央特殊性政策的政策响应与区位创造的有机结合
        二、统一战线唯一长期帮扶的地方性区域
        三、内因性的本土化演绎
        四、胡锦涛社会发展思想的前期性实践
        五、西南岩溶贫困山区人、自然、社会有机协调运行与全面发展的典型
        六、西南岩溶贫困山区区域发展模式的创新
第八章 毕节模式的意义
    第一节 重大成就
        一、毕节试验区取得重大成就
        二、毕节试验区凸显区域协调发展态势
    第二节 现实意义
        一、为我国西南岩溶贫困山区破解发展困境及区域多样性的地方发展提供借鉴
        二、推进统一战线自身价值和功能的创新
        三、推进人、自然、社会的有机协调发展
        四、促进国家生态安全和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第三节 理论意义
        一、拓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平台
        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三、丰富了我国区域发展理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相关的主要科研成果(第一作者)

(8)贵州省生态脆弱地区循环经济集群运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
        1.2.1 研究贵州生态脆弱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1.2.2 研究贵州生态脆弱地区的最佳产业组织模式的运行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本文将重点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整体结构及框架
        1.4.3 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本课题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生态脆弱地区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3 社会生态学
    2.2 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理论
        2.2.1 循环经济概念及遵循原则
        2.2.2 产业生态化原理及实现途径
        2.2.3 循环经济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2.3 产业集群与区域增长极理论
        2.3.1 产业集群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2.3.2 产业集群的合作竞争优势
        2.3.3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2.4 循环经济集群与绿色增长极
        2.4.1 循环经济集群是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的有机统一
        2.4.2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2.4.3 以循环经济集群构建区域绿色增长极
    2.5 本章小结
3 贵州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贵州生态脆弱地区的区位分布及主要特点
        3.1.1 贵州生态脆弱地区的区位分布
        3.1.2 贵州生态脆弱的主要特征
        3.1.3 贵州生态脆弱地区在全国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3.2 贵州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 贵州武陵山生态脆弱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状况
        3.2.2 贵州乌蒙山生态脆弱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状况
        3.2.3 贵州其他生态脆弱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状况
    3.3 贵州生态脆弱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3.3.1 循环经济的实施需要环境的成本支出
        3.3.2 政府没有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和可持续战略
        3.3.3 制度环境不足
    3.4 本章小结
4. 贵州生态脆弱区循环经济集群运行模式及运行机制
    4.1 贵州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之路
        4.1.1 贵州生态脆弱地区必须走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
        4.1.2 贵州生态脆弱地区必须走跨越式快速发展之路
        4.1.3 以循环经济集群运行来实现快速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统一
    4.2 循环经济集群运行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4.2.1 循环经济集群运行模式的构成
        4.2.2 循环经济集群运行的主要特点
        4.2.3 循环经济集群运行的主要优势
    4.3 贵州生态脆弱区循环经济集群运行的相关机制
        4.3.1 循环经济集群运行的经济效益形成机制
        4.3.2 循环经济集群运行的生态效益形成机制
        4.3.3 循环经济集群运行的生态补偿及税收调节机制
        4.3.4 构建循环产业集群的政府激励
    4.4 本章小结
5 促进贵州生态脆弱区循环经济集群运行的对策建议
    5.1 构建循环经济集群运行的基础环境
        5.1.1 在贵州生态脆弱地区构建生态工业园区
        5.1.2 健全和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和硬件措施
        5.1.3 培育循环经济集群运行的社会软环境
    5.2 建立循环经济集群运行的激励促进机制
        5.2.1 构建贵州生态补偿机制
        5.2.2 结合政府政策,改进集群制度环境
        5.2.3 构建企业循环经济集群发展模式
    5.3 构建税收调节机制
        5.3.1 发挥税收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5.3.2 构建税收机制对循环经济集群技术创新的逆向调节
    5.4 整合营造生态脆弱地区的循环产业集群
        5.4.1 对传统产业集群进行循环经济的生态化改造
        5.4.2 对循环经济园区进行集群聚集的政策性引导
        5.4.3 对区域主导产业链进行集群化和生态化重组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1.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1.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9)黔西北晚二叠世含煤岩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聚煤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1 层序地层学发展历程
        1.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3 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状况
        1.2.4 黔西北含煤系岩层序地层学研究状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构造位置及区划
        2.1.2 构造演化
        2.1.3 研究区的同沉积期断裂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岩石地层
        2.2.2 沉积演化特征
3 黔西北上二叠统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1 沉积体系及其沉积相特征
        3.1.1 河流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1.2 三角洲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1.3 三角洲沉积体系组合类型
4 黔西北晚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
    4.1 旋回界面的识别
        4.1.1 三级复合层序边界
        4.1.2 四级层序边界
        4.1.3 初始海泛面与最大海泛面
        4.1.4 测井微相识别与模式建立
    4.2 含煤岩系地层测井曲线特征
        4.2.1 岩性地球物理特征
        4.2.2 煤、岩层定性特征解释
    4.3 重点剖面点(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4.3.1 织金珠藏剖面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4.3.2 水城汪家寨04 钻孔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
        4.3.3 威宁蜈蚣岭矿区01 钻孔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4.3.4 金沙白坪102 钻孔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4.3.5 桐梓花秋1602 钻孔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4.4 晚二叠系层序地层划分对比
        4.4.1 晚二叠世曲流河湖泊沉积组合(复合层序ⅠⅡⅢ)特征
        4.4.2 晚二叠世三角洲沉积组合(复合层序Ⅰ/Ⅱ/Ⅲ)沉积特征
        4.4.3 晚二叠世障壁岸线沉积组合(复合层序Ⅰ
    4.5 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下的岩相古地理及其演化特征
        4.5.1 岩相古地理编图思路与步骤
        4.5.2 黔西北晚二叠世复合层序的岩相古地理特征
5 聚煤模式研究
    5.1 旋转旋回沉积
        5.1.1 旋转旋回沉积—可容纳空间变化的非均一性
        5.1.2 旋转旋回沉积—构造的动力机制
    5.2 旋转旋回沉积的聚煤模式
        5.2.1 沉积体系配置及演化
        5.2.2 旋转旋回沉积聚煤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黔西县晚二叠世主采煤层煤的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煤地球化学的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重点矿区、重点煤层、重点有害元素的选择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及流程
    1.5 样品采集、测试及研究工作量
        1.5.1 样品的采集及测试
        1.5.2 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位置、交通与自然地理
    2.2 区域地层特征
        2.2.1 研究区出露地层特征
        2.2.2 含煤地层特征及含煤性
        2.2.3 煤系沉积环境
        2.2.4 煤质
        2.2.5 构造
        2.2.6 水文地质
第三章 黔西矿区煤层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3.1 微量元素的总体分布特征
        3.1.1 黔西矿区煤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计算方法
        3.1.2 黔西矿区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程度
        3.1.3 与周边地区的对比
    3.2 元素区域分布特征
        3.2.1 Ga、Ge元素矿区中的分布
        3.2.2 As、B、F、Pb、Hg、Sb元素在矿区中的分布
        3.2.3 Tl、Th、U、 Se、Sc、Sb元素在矿区中的分布
    3.3 不同煤层间的元素分布特征
        3.3.1 Ga、Ge元素的分布
        3.3.2 As、B等微量元素的分布
    3.4 同一煤层内的垂向分布
    3.5 分布相关性
    3.6 小结
第四章 黔西矿区煤中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4.1 黔西矿区煤中稀土元素的总体分布
        4.1.1 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4.1.2 稀土元素参数
        4.1.3 与周边地区的对比
    4.2 煤层煤中稀土元素的平面分布规律
    4.3 不同煤层及同一煤层间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
    4.5 小结
第五章 煤中微量、稀土元素的来源及控制因素
    5.1 煤中微量元素的来源
        5.1.1 微量元素参数及环境意义
        5.1.2 微量元素的来源
    5.2 煤中稀土元素的来源
    5.3 控制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的因素
        5.3.1 陆源区母岩性质对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5.3.2 沉积环境
        5.3.3 大断裂-热液作用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图版及说明

四、贵州纳雍县煤炭资源及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黔北地区JP区块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综合研究[D]. 尹书岑.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2]物探数字测井在煤矿勘查中的应用[J]. 杨时强,陈强,王中伟,翁申富,杨曼. 四川地质学报, 2015(03)
  • [3]中国矿业权空间布局研究[D]. 杜雪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4]物探数字测井在黔北水柴坝井田勘查中的应用效果[J]. 阚小波. 煤炭技术, 2014(11)
  • [5]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中岭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评价[D]. 谭宁.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2)
  •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郁钟铭.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5)
  • [7]毕节模式研究[D]. 杨泽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8]贵州省生态脆弱地区循环经济集群运行模式研究[D]. 潘长根. 贵州财经大学, 2012(01)
  • [9]黔西北晚二叠世含煤岩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聚煤模式研究[D]. 陈朝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10]黔西县晚二叠世主采煤层煤的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D]. 刘玲. 贵州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贵州纳雍县煤炭资源及其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