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部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柴乐琦[1](2021)在《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以苏宁易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量呈指数式上升,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就业、带动全社会技术变革。同时电子商务平台与人们的“衣食住行”不可分割,由此也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一方面,电子商务给中国及世界经济注入新鲜的活力,提高居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给审计工作者带来困扰,增加了审计过程中的困难程度。从内容上来看,本文分为六个板块:第一板块为绪论,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和行文思路,介绍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板块从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入手,介绍了论文的理论支撑部分。第三板块主要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审计风险以及产生的原因。第四板块是苏宁易购审计风险案例分析。分别介绍了苏宁易购的企业概况、盈利模式、组织架构、以及电子商务的交易流程;然后从战略经营风险、收入确认风险、控制风险、网络安全与信用风险四个角度分析了苏宁易购的重大错报风险;最后结合关键审计事项对检查风险进行了分析。第五板块对应第四板块发现的问题,同样从以上五个针对点提出了苏宁易购审计风险防范措施。第六板块是对整篇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梳理,反思内容上的纰漏,规划未来的学习内容和研究方向。通过研究,笔者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由于审计环境的改变,纸质材料逐渐被电子信息取代,审计线索逐渐隐性化,审计证据不易被发现,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增加;第二,电子商务行业状况趋于饱和,竞争压力增加,战略经营风险相应提高;第三,电子商务企业与传统企业在经营环境和盈利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应当重点考虑与财务报表相关的信息系统的审计,内部控制风险增大;第四,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不完善,立法速度难以匹配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速度,导致信用风险增加;第五,为了防范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应当从以上四个风险层面进行具体的应对。例如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审计、加大构建电子商务审计法律法规体系的投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水准、会计师事务所加大对审计软件的投入与更新等等。
韩晓娟[2](2021)在《S高校财务风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对高等人才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以培养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民办高校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民办高校在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为了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纷纷完善基础设施,改扩建或新建校区,扩大招生规模等。跨越式发展往往伴随着资金的大量投入,而民办高校的资金主要为自筹,资金在筹集和使用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再加上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并且监管体系不完善,极易造成财务风险的发生。S高校作为民办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财务风险问题。在梳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筹资、投资、营运和发展四个方面共12个财务指标对S高校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仅从财务指标来看,S高校有可能存在财务风险,但是风险程度不确定。为确定风险程度,利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2个财务指标进行财务风险程度的评价,评价出S高校财务风险为中度风险,发生概率42%。为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防止财务风险往严重的程度转化,剖析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尤为重要。在原因剖析中同样围绕筹资、投资、营运和发展四个方面展开,结合内外部环境综合考量,探究出致使S高校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在原因剖析定位准确的前提下,提出的财务风险应对对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研究S高校财务风险,在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的同时,也为其他民办高校规避财务风险提供参考。
管淑慧[3](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杨浩然[4](2021)在《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三板市场成立的比较晚,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制度还不太健全,监管力度还有待加强,且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多为创新、创业型企业,公司的治理体系、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等方面均不太健全,这为公司及管理层财务舞弊提供了机会,使得该类公司发生财务舞弊,尤其是利用隐蔽性、复杂性较强的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可能性更大,而其审计机构在开展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时面临的审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我国证监会2017年6月发布的《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6号—新三板挂牌公司审计》中明确提出,应关注关联方的认定以及关联方交易。这也充分说明了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已经受到了关注和重视。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信息不对称理论、“深口袋”理论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进行研究。首先,梳理审计风险、新三板审计风险及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的相关研究内容;其次,对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基本情况、特点及关联方交易审计特点进行分析;再次,描述本文选取的12个案例,进行案例研究设计,并从审计环境、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三个方面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的成因进行归纳分析;最后,为应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在审计环境方面,要完善新三板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规则、加强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及其审计机构的监督力度;二是在审计主体方面,审慎承接审计业务、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严格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创新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技术方法、完善质量控制制度;三是在审计客体方面,完善公司组织结构和股权结构、设计并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并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同时,本文希望通过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的研究,归纳其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为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提供一些可参考性的建议。
黄潆仪[5](2021)在《P银行会计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因为会计风险的爆发而产生损失的现象频繁出现。特别是各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出现的违规操作行为,不仅使其会计风险持续积累,而且还因为被处罚而使得商业银行蒙受直接或间接的损失。虽然分支机构在接受处罚之后,大部分商业银行都能够悉心整改,从而提高会计风险的防控力度。但是,类似案件却始终未曾有所减少,反而还与日倍增。由此能够充分说明,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在会计风险防控方面存在明显的漏洞。虽然表面上商业银行都能够重视会计风险防控,但是真正落于实处,具有会计风险管理高效执行力的商业银行少之又少。本研究以P银行为例,系统的分析了P银行会计风险的具体表现。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简要阐述了银行的会计风险;第三部分主要讲如何识别P银行会计风险,以及P银行目前存在的会计风险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风险、会计信息风险和会计内控机制风险;第四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P银行会计风险的产生原因在于其内部审计失效、会计信息流通不顺畅以及会计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这些原因导致P银行会计风险持续爆发,尤其是各分支机构相继被处罚;第五部分针对这些会计风险的产生原因提出强化内部审计的效用、优化会计信息流通系统、改善风险控制机制等对策;第六部分结合P银行会计风险的经验教训,提出P银行对其他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控的启示,包括高度重视银行内部审计效用、加快信息沟通系统的完善、打造多元化的风险控制机制等,并得出总体结论,只有重视内部审计、加快完善会计信息沟通系统、打造多元化的风险控制机制,才能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希望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提高会计风险防控水平起到必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金烨[6](2021)在《论基于风险防范为目的的内部审计》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企业营运风险具有潜藏性、发展性、复杂性,如何规避风险成为企业良性营运要解决难题之一。其中,内部审计作为由专业人员负责利用专业方法及理论针对企业进行审计并揭示管理问题的现代审计工作方式,其目的是助力管理者科学决策,减轻外部审计负担,保障经济管理结构完善,夯实国家审计基础,使审计监督机制更为健全,达成企业风险防范目标。本文基于风险风范探析内部审计必要性、难点及措施,以期提高企业风险管控综合质量。
黄舸[7](2020)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地位逐渐提升,受到监督和关注。在国有企业监管过程中,国家、社会以及内部审计构成了国有企业的全面监督体系。但在国有企业经济规模发展速度的日益提升,审计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也逐渐增加,进行全面的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需求以及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详细阐述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同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
孙菲[8](2020)在《基于审计风险的A机关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特有的组织形式,对其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监督及评价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随着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全面展开,被审计对象对经济责任审计认知不足、对自身存在问题发现与整改不足的问题,暴露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都揭示了审计组面临较大的审计风险,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审计工作亟待优化。审计机关针对这些情况,探索采用清单式协同审计模式,提出了具体的国家审计工作要求和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对照这些要求采取措施,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知及应对水平,提高日常审计工作效能。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而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可以审计风险为基础,从审计活动现状出发,结合各方对审计工作的最新要求构建评价体系,再通过制度将评价体系嵌入日常审计工作中,使日常审计管理全面化、常态化、简易化、高效化。本文分析了A机关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结合国内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及审计风险的研究和国外对于绩效审计的文献,以及审计机关B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和“清单督导”模式的框架,归集整理A机关下属单位的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发现问题,收集各方的培训资料与指导手册,探讨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从而建立A机关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整个评价体系涵盖了中央及地方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审计机关B对审计发现共性问题的总结、A机关对审计发现共性问题的总结、各下属单位自身业务特点与风险事项。采用“清单式”模式,衔接审计机关B对A机关内审工作的要求,可加强评价体系的常态化、灵活性与可操作性,提高下属单位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流程和内容的熟悉程度,即提升被审计对象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知,方便A机关更为具体、实际地指导下属单位开展日常审计工作,以及各下属单位的自查自纠工作,以此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与效率,增强被审计对象对自身风险的识别与防范,更好地发挥审计活动帮助被审计对象优化自身日常管理的作用,从而降低审计组的审计风险。
何珊[9](2020)在《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内外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大多是企业高管的安全责任失职或责任监督的缺乏造成,因此开展对企业高管的安全责任履行方面的审计工作就至关重要。但企业的内部审计大多集中在企业经济领域,在高管的安全责任领域并没有相关的审计条文规定。同时,作为组织“免疫系统”的内部审计部门,由于企业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忽视、企业复杂的环境变化和内审人员的风险意识缺乏等多种原因,共同导致了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水平得不到提升,进而增加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因此对于加强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风险水平,还可以规范、监督企业高管的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基于审计风险识别、审计风险评估和审计风险控制三个审计风险管理阶段,对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进行研究。首先,归纳概括了国内外目前对于内部审计风险理论研究发展,介绍了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安全审计相关理论,阐述了我国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其次,从内部审计流程视角和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文献分析法对我国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进行了识别。通过风险识别程序将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分为五个维度:①审计环境风险、②审计策略及方法风险、③高管财务安全责任层面风险、④高管生产安全责任层面风险、⑤高管管理安全责任层面风险。接着重新整理评估了这些风险要素,去除了在审计工作中不明显的影响要素,归纳了 27个二级风险影响要素。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主观权重,以专家对各指标进行评价建立的模糊评价矩阵为基础,用计算结果评估出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水平状况。最后,根据风险水平,从基于PDCA审计流程视角和高管安全责任五个维度这两个方面对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提出了控制措施、以期通过这些措施将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管理水平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孙晓[10](2020)在《YC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体制的优化及监管改革的深入,国内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及内部审计水平也正迅速提高,监管单位也不断制定和完善各类合规文件。各家银行也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管理体制及风险偏好,对内部审计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做到与时俱进,贴合监管。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内部审计并不能切实从对抽样对象的审计中,准确地对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识别,并提出相应管理内容的完善建议。同时,经营层面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并不能透彻地剖析并提升,提炼到管理高度并加以改进。因此,研究信贷业务内部审计能丰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内容。本文从YC银行信贷业务及内部审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信贷业务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及成因,提出完善YC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的对策及建议。本文对YC银行信贷业务的基本流程、发展情况、风险分析三方面进行介绍,同时从审计流程、审计目标及内容、审计质量控制评价三方面对YC银行的内部审计现状进行了阐述,剖析出YC银行信贷内部审计存在的不足,主要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不健全、内审人员业务素养有待于提高、系统建设滞后,信息科技水平不高、审计现场管理有待于加强。最后,从三方面对完善YC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提出建议:一是完善内部审计管理相关制度,包括内部监督与激励机制、信贷业务内部审计责任认定机制、事后整改工作及审计跟踪机制;二是加强对内审人员的管理与培养,持续开展信贷业务更新学习与测试,培养主审级专职内审人员,建立“一带多”的导师帮扶机制,建立内审人员的交流通道及晋升机制;三是提升信贷业务审计手段的信息化水平,开发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日常业务监控及风险预警功能系统,加强系统全面性智能化建设,提升非现场审计效,加强审计分析系统模型设计的便利性,提升审计样本的代表性。
二、内部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部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以苏宁易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对审计风险的研究 |
二、对电子商务审计的研究 |
三、对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防范措施的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电子商务概述 |
二、审计风险概念及审计风险模型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第三章 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现状 |
一、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及交易规模 |
二、电子商务上市公司上市时间及交易所分布 |
三、电子商务上市公司数量及市值统计 |
第二节 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分析 |
一、重大错报风险 |
二、检查风险 |
第三节 电子商务企业重大错报风险成因分析 |
一、经营风险因素 |
二、收入确认风险因素 |
三、内部控制风险因素 |
四、网络安全及信用风险因素 |
第四节 电子商务企业检查风险成因分析 |
一、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
二、注册会计师个人层面 |
第四章 苏宁易购审计风险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公司介绍 |
一、苏宁易购简介 |
二、苏宁易购盈利模式 |
三、苏宁易购组织架构 |
四、苏宁易购电子商务交易流程 |
五、苏宁易购审计主体简介 |
第二节 苏宁易购重大错报风险识别与评估 |
一、经营风险 |
二、收入确认风险 |
三、内部控制风险 |
四、网络安全及信用风险 |
第三节 苏宁易购检查风险识别与评估 |
一、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不足 |
二、缺乏适用的审计软件 |
三、缺乏先进的审计方法 |
第五章 苏宁易购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一节 经营风险致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
一、深入剖析电子商务企业的基本面 |
二、关注电子商务企业税收制度 |
第二节 收入确认风险方面的防范措施 |
一、重点关注收入确认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二、加强对电子支付的审计 |
第三节 内部控制风险方面的防范措施 |
一、注册会计师重点关注对信息系统的审计 |
二、电子商务企业完善自身内部控制 |
第四节 网络安全及信用风险方面的应对措施 |
一、完善电子商务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
二、重塑电子商务信用风险机制 |
第五节 检查风险方面的防范措施 |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
二、确保审计独立性 |
三、优化电子商务审计软件 |
四、利用大数据审计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2)S高校财务风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民办高校 |
2.1.2 财务风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产权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S高校概况及财务风险识别 |
3.1 S高校概况 |
3.2 S高校财务风险识别 |
3.2.1 筹资风险识别 |
3.2.2 投资风险识别 |
3.2.3 营运风险识别 |
3.2.4 发展风险识别 |
3.3 本章小结 |
4 S高校财务风险评价 |
4.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
4.1.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4.2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S高校财务风险评价 |
4.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2 层次指标风险的评价 |
4.3 S高校财务风险评价结果 |
4.3.1 筹资风险评价结果 |
4.3.2 投资风险评价结果 |
4.3.3 营运风险评价结果 |
4.3.4 发展风险评价结果 |
4.3.5 综合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S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
5.1 筹资风险成因分析 |
5.1.1 财政支持不足 |
5.1.2 筹资渠道单一 |
5.1.3 筹资计划缺失 |
5.2 投资风险成因分析 |
5.2.1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
5.2.2 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
5.3 营运风险成因分析 |
5.3.1 会计专业素养不高 |
5.3.2 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 |
5.3.3 内部审计监督缺失 |
5.4 发展风险成因分析 |
5.4.1 缺少政府的合理引导 |
5.4.2 缺少合理的发展规划 |
5.4.3 学生人数增长较缓慢 |
5.5 本章小结 |
6 S高校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
6.1 筹资风险方面 |
6.1.1 国家应出台政策支持 |
6.1.2 实施多元化筹资渠道 |
6.1.3 加强与完善筹资规划 |
6.2 投资风险方面 |
6.2.1 建立固定资产监管制度 |
6.2.2 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
6.3 营运风险方面 |
6.3.1 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
6.3.2 认真落实并提高人事待遇 |
6.3.3 建立并完善内部审计机制 |
6.4 发展风险方面 |
6.4.1 政府应加强积极引导 |
6.4.2 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
6.4.3 提高潜在生源吸引力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本文的结论 |
7.1.2 本文的不足 |
7.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4)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审计风险的相关研究 |
1.3.2 关联方及其交易的相关研究 |
1.3.3 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的相关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新三板 |
2.1.2 关联方及其交易 |
2.1.3 审计风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深口袋”理论 |
2.2.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3 新三板挂牌公司及其关联方交易审计特点 |
3.1 新三板挂牌公司基本情况 |
3.2 新三板挂牌公司特点 |
3.2.1 准入门槛较低 |
3.2.2 分层制度较独特 |
3.2.3 风险警示制度较宽松 |
3.3 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交易审计特点 |
3.3.1 项目数量多,时间压力大 |
3.3.2 审计环境差,审计难度高 |
4 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多案例分析 |
4.1 案例描述 |
4.2 案例研究设计 |
4.3 多案例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
4.3.1 审计主体 |
4.3.2 审计客体 |
4.3.3 审计环境 |
5 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应对措施 |
5.1 审计主体层面的应对措施 |
5.1.1 审慎承接审计业务 |
5.1.2 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
5.1.3 严格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 |
5.1.4 创新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技术方法 |
5.1.5 完善质量控制制度 |
5.2 审计客体层面的应对措施 |
5.2.1 健全公司组织结构 |
5.2.2 完善公司股权结构 |
5.2.3 设计并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
5.2.4 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 |
5.3 审计环境层面的应对措施 |
5.3.1 完善新三板的法律法规及业务规则 |
5.3.2 加强对新三板挂牌公司及其审计机构的监管力度 |
6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P银行会计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防范 |
1.2.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成因及影响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理论基础 |
2.1 风险理论与相关基础理论 |
2.1.1 风险理论 |
2.1.2 风险识别理论 |
2.1.3 风险控制理论 |
2.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概述 |
2.2.1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概念 |
2.2.2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特点 |
2.3 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
2.3.1 会计核算风险 |
2.3.2 会计信息失真风险 |
2.3.3 会计内控机制风险 |
2.3.4 联行业务风险 |
第3章 P银行会计风险的现状 |
3.1 P银行概况 |
3.2 P银行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
3.2.1 会计核算风险 |
3.2.2 会计信息风险 |
3.2.3 会计内控机制风险 |
第4章 P银行会计风险成因分析 |
4.1 调查问卷分析 |
4.1.1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
4.1.2 调查结果分析 |
4.2 P银行会计风险成因 |
4.2.1 会计核算风险的成因 |
4.2.2 会计信息风险的成因 |
4.2.3 会计内控机制风险的成因 |
第5章 P银行会计风险控制对策 |
5.1 强化会计核算风险意识和审计效力 |
5.1.1 强化会计核算风险意识 |
5.1.2 提高内部审计效力 |
5.2 优化会计信息流通系统 |
5.2.1 健全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
5.2.2 提高基层信息流通效率 |
5.3 健全会计风险控制机制 |
5.3.1 调整会计选人用人机制 |
5.3.2 完善会计风险预警机制 |
5.3.3 落实会计监督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P银行对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控制的启示 |
6.2.1 高度重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效用 |
6.2.2 加快会计信息沟通系统地完善 |
6.2.3 形成多元化的会计风险控制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P银行会计风险成因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论基于风险防范为目的的内部审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风险防范的内部审计必要性 |
(一)揭示风险及其成因 |
(二)为风险管理提供有力参考 |
(三)营造严肃、公正且有秩序营运氛围 |
二、基于风险防范的内部审计难点 |
(一)监控要点不清 |
(二)审计对象不明 |
(三)实践方法陈旧 |
(四)审计体系欠佳 |
(五)专业人才不足 |
三、基于风险防范的内部审计措施 |
(一)基于风险防范紧抓内部审计监控要点 |
(二)明确企业内部审计对象 |
(三)加强内部审计方法创新实践 |
(四)健全以风险防范为目标的内部审计体系 |
(五)做好内部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
四、结束语 |
(7)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特征 |
2 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需求 |
2.1 消除经营风险 |
2.2 评价国有企业经营效果 |
2.3 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
3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 |
3.1 环境风险 |
3.2 执行风险 |
3.3 人员风险 |
4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
5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
5.1 优化审计制度 |
5.2 创新审计方法 |
5.3 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
5.4 严格控制内部审计质量 |
6 结论 |
(8)基于审计风险的A机关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结构安排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
2.1.1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界定 |
2.1.2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
2.1.3 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
2.1.4 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
2.2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相关研究 |
2.2.1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内涵 |
2.2.2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 |
2.2.3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
2.3 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 |
第三章 A机关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现状与风险因素分析 |
3.1 A机关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
3.2 A机关风险因素概况 |
3.2.1 内部控制因素 |
3.2.2 人员管理因素 |
3.2.3 财务管理因素 |
3.2.4 资产管理因素 |
3.2.5 其他方面因素 |
第四章 A机关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评价体系概况 |
4.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4.1.2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3 评价体系构建的内容框架 |
4.2 单位基本情况 |
4.3 基本评价指标 |
4.3.1 政策落实及内控制度评价指标 |
4.3.2 人员管理评价指标 |
4.3.3 财务管理评价指标 |
4.3.4 资产管理评价指标 |
4.3.5 其他情况评价指标 |
4.4 特殊评价指标 |
4.5 评价指标的赋分 |
4.5.1 分值设置 |
4.5.2 实际应用 |
第五章 A机关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实施的对策与保障 |
5.1 内审机构设置与内审人员配备 |
5.2 信息共享与信息化建设 |
5.3 组织培训与提高认知 |
5.4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
5.5 加大责任追究制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专家问卷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案及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理论基础 |
2.1 内部审计风险理论概述 |
2.1.1 内部审计风险的含义与种类 |
2.1.2 内部审计风险的要素与特点 |
2.2 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的理论基础 |
2.2.1 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的定义 |
2.2.2 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的范围 |
2.2.3 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 |
2.2.4 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的特征 |
2.3 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2.3.1 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阶段 |
2.3.2 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2.4 审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2.4.1 风险管理理论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分析 |
3.1 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
3.1.1 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的主体与客体 |
3.1.2 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
3.2 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识别分析 |
3.2.1 审计流程视角下的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识别 |
3.2.2 审计风险要素模式下的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识别 |
3.3 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
3.3.1 主观因素 |
3.3.2 客观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
4.1 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
4.1.1 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2 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 |
4.1.3 构建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2 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评估体系的应用 |
4.2.1 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估风险模型的实证分析 |
4.2.2 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
5.1 基于PDCA审计流程视角下的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
5.1.1 审计计划阶段风险控制 |
5.1.2 审计执行阶段风险控制 |
5.1.3 审计检查阶段风险控制 |
5.1.4 审计处理阶段风险控制 |
5.2 基于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五维度的控制 |
5.2.1 优化企业内部审计环境控制审计风险 |
5.2.2 改良审计策略及方法控制审计风险 |
5.2.3 理清高管财务安全责任控制审计风险 |
5.2.4 划分高管生产安全责任控制审计风险 |
5.2.5 加强高管管理安全责任控制审计风险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1.1 主要工作 |
6.1.2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YC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 |
1.2.2 关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理论的研究 |
1.2.3 关于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理论概述 |
2.1 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及其风险 |
2.1.1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定义 |
2.1.2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 |
2.1.3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
2.2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及其职能 |
2.2.1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的概念及目标 |
2.2.2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职能 |
第3章 YC银行信贷业务及其内部审计现状 |
3.1 YC银行基本概况 |
3.1.1 YC银行简介 |
3.1.2 YC银行现行组织架构 |
3.1.3 YC银行的内审机构 |
3.2 YC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现状 |
3.2.1 YC银行信贷业务的基本流程 |
3.2.2 YC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 |
3.2.3 YC银行信贷业务种类 |
3.3 YC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现状 |
3.3.1 审计流程 |
3.3.2 审计质量控制评价 |
3.3.3 YC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技术及方法 |
第4章 YC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不健全 |
4.1.1 对内部审计的监督机制缺失 |
4.1.2 内部审计责任认定机制缺失 |
4.1.3 整改跟踪机制不健全 |
4.2 内审人员业务素养有待于提高 |
4.2.1 传统的选聘方式导致专业的内审人员匮乏 |
4.2.2 内审人员参与信贷管理程度不足 |
4.2.3 对内审人员的岗位培训实践性不强 |
4.2.4 内审人员职业成长道路不清晰 |
4.3 系统建设滞后,信息科技水平不高 |
4.3.1 审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
4.3.2 信息化渠道及数据采集存在困难 |
4.3.3 审计人员信息化利用能力不足 |
4.4 审计现场管理有待于加强 |
4.4.1 审前准备不够充足 |
4.4.2 项目现场管理不够规范 |
4.4.3 审计报告撰写有待于加强 |
第5章 完善YC银行信贷业务审计的对策及建议 |
5.1 完善内部审计管理相关制度 |
5.1.1 完善内部监督与激励机制 |
5.1.2 建立信贷业务内部审计责任认定机制 |
5.1.3 完善事后整改工作及审计跟踪机制 |
5.2 加强对内审人员的管理与培养 |
5.2.1 持续提升内审人员的职业素养 |
5.2.2 建立主审人才库,形成“一带多”的导师帮扶机制 |
5.2.3 建立内审人员的交流通道及晋升机制 |
5.3 提升信贷业务审计手段的信息化水平 |
5.3.1 开发业务监控及风险预警功能系统 |
5.3.2 加强信息系统智能化建设,提升非现场审计效能 |
5.3.3 提升抽样样本质量,优化审计分析模型设计性 |
5.4 夯实信贷业务审计项目管理 |
5.4.1 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充分做好审前准备 |
5.4.2 做好审计现场管理,把握关键环节 |
5.4.3 充分揭露风险,形成审计报告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内部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以苏宁易购为例[D]. 柴乐琦.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S高校财务风险问题研究[D]. 韩晓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4]新三板挂牌公司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风险研究[D]. 杨浩然.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5]P银行会计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D]. 黄潆仪. 沈阳大学, 2021(06)
- [6]论基于风险防范为目的的内部审计[J]. 金烨. 中国产经, 2021(01)
- [7]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 黄舸.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0(22)
- [8]基于审计风险的A机关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D]. 孙菲.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9]企业高管安全责任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研究[D]. 何珊.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10]YC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研究[D]. 孙晓. 南昌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