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入新世纪的湖北信息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何彬灵[1](2021)在《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外部性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先导作用和强关联带动作用,受到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已经实现了大发展,呈现出旅游产业集群的态势,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利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分析工具,从跨学科的视角结合空间维度对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和外部性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正在建设的大滇西旅游环线地区推进旅游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以大滇西旅游环线的核心地区——滇西地区6个州(市)的旅游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第一,归纳和分析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阐述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跨越式发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滇西旅游的发展历程、差异;通过对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整理和分析,对滇西地区6个州(市)旅游发展基本条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第二,为了弥补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定量分析的欠缺或空白,本文从旅游产业集聚度和旅游产业关联度出发,采用了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空间相关性、灰色关联度模型四种定量方法,得出2008-2019年滇西地区已经形成了旅游产业集群,推进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量化研究,实证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程度和未来发展空间,也证实了这一产业集群具有的比较优势。第三,外部性是所有云南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或者说行为动机动力,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者结合,本文一是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带来的经济外部性,即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的分析,得出本地旅游经济不仅受到当地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还会受到周边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和旅游经济的影响,政策制定上要考虑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二是论证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产生的知识外部性和社会外部性,推动了滇西地区智慧旅游和电商平台的发展,提高了旅游企业在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质量细节的创新,成为世界一流的产业进行了探索;证实了社会外部性在滇西地区推动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国土安全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以及旅游产业集群拓展就业面,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消除封闭思想,加速了地区对外开放具有积极的正效应。第四,在研究的基础之上,根据云南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的大滇西旅游环线产业的要求,在如何提升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品质,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发挥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外部性等方面,从七个方面提出了的对策建议。
蔡绍益[2](2021)在《清远市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凯[3](2021)在《临潼文地谱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城市在历代的城市规划营建中积淀了优秀的历史经验,并在实践中形成以人文视角进行文化用地建设的智慧营建传统。然而,现代以功能为导向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忽视了文化用地建设的重要性,导致城市特色缺失、文化空间碎片化等,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今,面向文化复兴的战略要求,国家多次强调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发展,塑造以文化为中心的城市空间,这就需要从文化用地的视角进行探讨研究。“文地”的提出从整体性视角为解决城市文化用地的用地承载及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作为支撑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重要载体,既要厘清其历史内涵,还应该重视文化用地在当今的规划及建设意义。临潼作为华夏民族的源脉之地,历史渊源深厚,人文胜迹颇为丰富,经周秦至汉唐,一直是京畿之地,占据着中国历史文化基因的重要地位,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城市空间格局特色,对于研究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有较为突出的借鉴意义。论文选取临潼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史前至秦汉—隋唐时期—民国时期—建国以来临潼建成区城市空间发展概况,分析了城市空间建设对文地的影响;结合历史资料的挖掘梳理和实地调研,明确了临潼的文地谱系以文化精神标识用地、纪念用地、宗教用地、文化遗产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及文化产业用地为6大类文地类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了文地的具体分类并进行空间落位;结合量化统计与GIS的核密度法科学化的分析了临潼主要历史时期以来的文地分布特征,总结出临潼文地呈“老城强中心聚集+郊野多中心组团分布”的特征;探讨了影响文地生成的关键因素包括历史演变积淀、宗教民间祭祀活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驱动及现代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明确了其在文化空间建设上的动力机制;基于当下城市文化的发展诉求,分析了临潼文地在城市文地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构想,以实现城市文化传承为目的,提出文化传承的技术路线;基于临潼历史空间格局基底,构建了结合时代发展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以此为促进城市格局发展的整体构架,并在现状文地的基础上进行了配置优化,以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彰显城市特色。本文通过深入的文献挖掘与梳理,及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得到的临潼文地谱系分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等相关研究成果有望推动城市文地的相关学术研究,充实“文地”的理论体系,并期望能为临潼的文化用地建设提供借鉴思路。
张彪[4](2021)在《“放管服”改革的宪法功能研究 ——以营商环境法治化为例证》文中研究表明“放管服”改革是我国政府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需要,做出的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回应。“放管服”改革中宪法所发挥的功能是中国社会转型所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宪法作为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以及政府和人民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根本法,“放管服”改革的合法性、方向与进程等问题都需要在宪法层面进行讨论。“放管服”改革应当在宪法规制下进行,特别是以宪法第2、3、5、7、8、11、13、15、27条为根本遵循,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改革措施都能够于法有据。宪法功能作为宪法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宪法的发展和完善都是在不断的改进其功能,为社会关系的调整指明了方向。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政府及其部门调动各方力量,采用多种手段,落实改革举措,更深层次探究如何才能既落实简政放权、又平衡放权与监管的关系,同时还能优化政府服务,真正实现“放得开、管得好、服得优”。研究“放管服”改革的宪法功能,应当在把握“放管服”改革的宏观思路基础上,通过宪法功能理论审视“放管服”改革的思路和举措,总结从宪法功能视角研究“放管服”改革发现的问题,进而得出运用宪法功能理论重构“放管服”改革的具体路径。同时,基于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同“放管服”改革紧密相关,选择以营商环境法治化为例证,检验运用宪法功能理论得出的研究结论,解决“放管服”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政府权力乱作为与不作为、对商事主体权利救济不足、商事营业自由度受限以及“政商”关系不清等问题。以法治为保障,遵循科学、可行的方法论,使“放管服”改革具有内在逻辑性,形成与我国现状相适应并不断进行动态调整的“放管服”改革体系。
李思特[5](2021)在《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维护社会公平是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维护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内涵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较为重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公平统一”作为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通过公平实现普惠性特征,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挖掘社会公平理念的基本内涵,比较了不同公平观的特点与区别;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论述与思想,比较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公平理念;通过回顾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发展,阐释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变化特点;通过总结成就与问题,把握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通过对于理念、目标与路径的解读,明确了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从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定位、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选择、社会保障的发展道路三个问题入手,论证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以社会公平视角对社会保障问题进行解读,既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内涵,也定位了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基本视角。文章对现有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梳理、分类:纵向来看,关于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的研究可分为理念探索阶段、共识形成阶段以及新时代以来的理念定型阶段;横向来看,相关的研究又可以划分为规范性研究、实证分析研究以及基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构建视角进行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文章主要采用了跨学科综合分析法、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以及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支撑。首先,在概念界定的章节,明确了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阐明了新时代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以及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念,也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依据公平观的不同,社会保障模式可分为完全自由主义模式、重视公平的自由主义以及马克思公平观下的社会保障模式。其次,阐明了文章的的理论基础:按照“最大幸福”原则,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古典功利主义持有的公平观可以总结为经济公平。福利经济学接受了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旧福利经济学将公平视为效用的均等化,同时指出,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存在,国民财富必须均等分配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新福利经济学采用了序数效用论,在公平的问题上存在着价值中立的倾向。罗尔斯的公平观有着对于功利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于福利经济学的超越。罗尔斯将公平作为社会的首要价值,并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不同于上述学者。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是衡量社会公平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以公平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孕育出真正的社会公平。此外,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可以概括为社会保险思想、社会救助与福利思想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理论。第三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理念的论述与思想。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特点的变化,来源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社会公平问题认识上的变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得社会公平从根本上得以实现。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社会公平通过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重要再分配手段之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公平的关键标准。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应该允许一定程度的合理差距。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公平理念,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意义上的平等。而社会保障制度则被视为稳定社会的有效途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将公平问题提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同时还将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建设,纳入到“四位一体”的总布局当中;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建设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表述。这都使得社会保障的公平问题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一时期的公平观,开始由经济公平向社会公平转变,由形式意义上的公平向实质公平深化。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公平正义问题。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了社会公平问题的基本向度。公平可持续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继续坚持的方向。习近平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问题进一步具象化为“底线公平”。“底线公平”的提法,突出了社会保障“社会生活安全网”的基本定位,也调和了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内在矛盾。第四章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由理念到实践,从顶层设计到制度实施。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变化,也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变革。本章以社会保障的公平问题为主线,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划分为共3个时期:(1)计划经济时期。(2)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探索时期。(3)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公平性矫正的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政权的确立,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国家—单位”的社会保障模式。虽然保障水平尚不发达,保障覆盖存在薄弱环节,但总体来看,由于实行均等化原则因而公平程度较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确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中国开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之路。这一时期改革的阶段性与非同步特征,客观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公平性的实现。在第三个时期,城乡社会保障公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随着新农合、新农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先后确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得以补足。另一方面,城乡地区社会保障公平性不断完善的阶段。随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的确立以及城镇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社会保障公平性进一步提升,由“全面覆盖”开始走向“全民覆盖”。此外,本章还以公平性为视角,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历史演进特点:在建国初期,由于采取了国家保障模式,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绝对公平的特点;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念的提出,社会保障制度被视作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配套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弱化了其公平内涵。党的十七大以后,随着“建设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理念的提出,社会保障又被强化为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手段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越发趋于成熟。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就成为了社会公平的具象化体现。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实现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就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总而言之,从理念、实践两方面进行把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有着如下特点:在理念层面,社会保障首先由计划经济时期的起点公平,让位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公平,并在十八大前后再度向社会公平复归;在实践层面,由统一的国家保障,转变为带有城乡分立特点的自助与共济相结合,并在新时代以来随着制度实践的不断补足,向着提供均等社会保障服务的弥合化方向发展。第五章首先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视角解读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问题的内涵。其次,梳理了新时代以来社会保障公平问题建设取得的成果:在社会救助领域,通过脱贫攻坚专项计划,完善了以低保制度为代表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在社会保险领域,解决了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分立问题;整合了城镇地区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现状。在社会福利领域,社会福利由狭义制度向广义制度拓展,由特殊性制度向普惠型制度扩充。最后,指明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着的公平问题:其一,社会保障存在身份公平问题。新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明确,社会保障制度的准入资格是以职业、收入、户籍归属等要素差别化对待,还是一视同仁地以国民身份作为前提。其二,社会保障制度区域公平问题仍然严重。区域公平问题既包括各省份地区之间,社会保障发展的协调问题,也包括城乡社会保障实际待遇水平的均衡问题。其三,在老龄化加剧,人口出生率减少的背景下,防范社会保障制度可能出现的代际问题风险,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需要面对另一重大课题。本章还就身份公平问题、区域公平问题、代际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了分析。第六章提出了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并从理念、总体目标、实现路径共三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原则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根本宗旨;共享发展理念是建设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价值引领。其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七有”。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最后,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适度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以上基本内容从社会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保障对象、责任主体、保障水平、体系构建等五个方面,对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明确的路径指引。这其中,兜底线”通过完善底线性、普惠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底线公平;“织密网”侧重于调节非均等公平;“建机制”通过法制化与体系化共进并举,体现规则公平;“覆盖全面”、“城乡统筹”保障主体公平;“保障适度”、“可持续发展”助力代际公平的实现;“权责清晰”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协议公平。
王南芳[6](2021)在《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反复强调文化自信,而且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并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这六个层层递进的词语来形容文化自信,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也充分说明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化自信的提出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协调,“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在社会转型的巨大变革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尤其在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下,各种各样的不良社会思潮使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剧烈冲击。思想文化领域一旦“根不稳”、“魂不定”,将会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因此,增强文化自信,夯实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砥砺奋进的思想基础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坚定文化自信,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塑造力、生产力、防御力,有助于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价值。实现从文化不够自信到文化自信的转变,必须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艰苦的文化自信培育实践,而关于文化自信培育的研究正是当前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研究文化自信培育是对当前中国文化不够自信的理性审视,也是对党中央坚定文化自信要求的学术回应,既有助于增强我国社会成员的文化自信水平,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又能弥补当前研究的局限,深化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意义十分显着。文化自信培育是指在深刻掌握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依靠一定的社会群体通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方法开展的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以期实现增强我国社会成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的目标,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培育围绕文化育人实践活动展开,与文化自信的重构、重塑、重建的形成机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生长点和落脚点是培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等特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对文化自信培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进行深入系统探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定文化自信要求的需要。文化自信培育的展开始终依靠人、围绕人并服务人。依据人在文化自信培育中地位、任务、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文化自信培育的主体划分为文化自信培育者和文化自信培育对象,这是文化自信培育最基本构成要素。文化自信培育者肩负着教育引导培育对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知识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的神圣使命,必须具备过硬的知识素质、良好的能力素质、健全的人格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虽然文化自信培育具有人民性,应该面向全体中华儿女展开,但也应该有重点,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探讨。因此本文将青少年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重点对象,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对象,网络大流量群体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特殊对象进行深入探讨。文化自信培育者与文化自信培育对象在实践交往中要秉承平等性、亲和性、发展性的交往原则,推动文化自信培育顺利实施。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革命文化自信培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三个方面构成的系统。从结构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是基础内容,革命文化自信培育是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是核心内容。从层次来看,按照从低到高的原则,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可以分为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和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其中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基础层次,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中间层次,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最高层次。从当前的培育状况来看,我国民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得分最高,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得分最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认同、低认知的现实反差,要求我们不仅要紧密联系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的实效性,而且要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层次性原则推动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要素完整、结构协调和层次科学。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是文化自信培育的桥和船。推动文化自信培育实践的完备化、效果的优质化、制度的常态化,必须遵循“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的古训,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研究。随着文化自信培育的显性方法与隐性方法、线上方法与线下方法、内部方法与外部方法的综合使用,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日益呈现协同性、互补性、同构性等特征。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是由哲学方法、原则方法和具体方法构成的层次分明的系统,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相关论述是指导文化自信培育的哲学方法,起到最根本的作用。主导性与多样性相互补的原则、平等性与层次性相协调的原则、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促进的原则、渗透性与协同性相共生的原则、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原则方法,是指导文化自信培育顺利实施的基本准则。用理论点亮文化自信、用实践养成文化自信、用文艺滋养文化自信、用网络传导文化自信、用制度保障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要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文化自信培育环境是指影响文化自信培育活动的一切环境因素的总和。按照范围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按照外延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按照形态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按照作用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积极环境和消极环境。从结构来看,文化自信培育环境是文化自信培育的构成要素,没有它就没有文化自信培育体系的完整性;从功能来看,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感染、导向和强化功能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培育的实效性,没有它就没有文化自信培育目标的达成。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对文化自信培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科学分析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机遇与挑战,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要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环境观的指导,秉承实事求是、方向一致、协同共振、循序渐进的优化原则,努力建设繁荣有序的经济环境、民主法治的政治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温馨乐学的家庭环境、风清气正的学校环境、文明有礼的社区环境、高效健康的工作环境,在有效应对危机中抓住新机、开拓新局,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优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开展下去,有效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王晓德[7](2021)在《中国拉丁美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但只是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逐步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创办了本领域的专门研究刊物,研究机构增多,研究队伍迅速扩大,成立了为研究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的两个全国性学会——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和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对拉美历史与现状的探讨不断走向深入。如果把中国的拉美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话,那么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到现在这门学科的确已经茁壮成长起来,而且日趋成熟,正在满载着丰硕的研究成果稳步向前推进。然而,在总结成绩时尤其要看到不足,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依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拉美地区很多国家在研究中基本上还属于空白,与拉美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尚未深入开展。回顾过去,总结得失,认识不足,展望未来,必然有助于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大踏步地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刘丽丽[8](2020)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坚定文化自信是文化繁荣兴盛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注重对文化的发展,十八大以来,更是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了战略性的高度。中国共产党承担着提升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时代使命。本文以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为研究主题,探讨文化自信的相关内容,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的国际视野与社会需要,即提升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既是提升国际话语权和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同时也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安全、提升文化自尊自强的心态、振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提升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需要。第二部分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自信理论的认识,即文化自信理论形成过程。文化自信理论在十七届六中全会被提出以来,文化自信的培育成效显着,这也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在具体实践之中深化对文化自信理论的认识,文化自信理论经历了由初步提出到日臻完善的过程。第三部分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坚持的基本原则,即提升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坚持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为四个层面,即民族性、人民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民族性原则,强调要以中华文化为主体、以民族文化认同为目的;人民性原则,力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由人民所共享的发展宗旨;开放性原则,坚持包容、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并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文明展现中国风采;创新性原则,在实现文化内容创新的基础上力求文化形式的创新,实现中华文化更快走向人们的心间。第四部分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径,即如何提升。这也是本论文的重点。中国共产党着重以文化自信的“根”“基”“魂”为切入点也就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基本要素展开论述文化自信的提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的根本,细致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明确定位、科学态度、发扬方法层面提升文化自信;以革命文化构筑文化自信的基石,细致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文化的明确定位、精神的挖掘和生机的焕发层面提升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浇铸文化自信的灵魂,细致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解读、功能的发挥和动力的提升层面提升文化自信。第五部分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即提升价值。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既凸显文化自信力量的重要性、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容,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同时为当前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文化保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精神动力,也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奠定新基础。
江仔馨[9](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就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鼓励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影视精品,以高质量的红色影视作品供给增强人们对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改革开放以来的红色影视作品以革命话语为创作主题,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内核,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导致网络视频资源泛滥,线上红色影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受众对红色影视作品的兴趣不足等问题。因此,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红色影视作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的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研究对象,从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功能出发,以红色影视的概念、特征以及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为基点,在收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分析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导向、凝聚、激励和宣传教育功能。另外,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创新红色影视作品的网络传播渠道,扩大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影响力。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具体功能表现和现实境遇的对照,总结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的诸多困境: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红色影视作品数量有限,红色影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受市场化和商业化影响,红色影视创作倾向于“庸俗化”;由于红色影视作品特定的题材和特殊的表现内容,受众对红色影视作品的兴趣不高等。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为导向,分析导致以上困境的原因,最后对症下药,探寻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
王丽艳[10](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改革先锋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上隆重表彰了100位为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并授予的“改革先锋”荣誉称号,号召全社会以改革先锋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依托,讲好改革开放故事、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引导大学生见贤思齐焉,敬仰先锋、学习先锋。四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需要长期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需要千千万万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全程参与,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和渗透提供了便利,大学生又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缺乏较为科学、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容易被错误的思潮诱导和俘获,因此开展改革先锋教育以百位改革先锋为载体,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认识到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并且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阐述了改革先锋教育的相关概述。从改革先锋评选的缘起着手、提出改革先锋教育的内涵、特质及其理论基础,突出了改革先锋教育区别于传统榜样教育的主要特征——时代性,对于继续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介绍了开展改革先锋教育的意义。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长期性和艰巨性、驳斥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个体道德四个方面分别阐述,明晰大学生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为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再次,阐述了改革先锋教育的内容。通过对百位改革先锋的先进事迹整理和分析,深入的挖掘改革先锋所具备的改革开放精神,确定为改革先锋教育的内容,包括破旧立新的变革精神、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和造福世界的共享精神,明确了“学什么”的问题,这部分是本文的创新点,也是本文的重难点。最后,从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理念、校园环境建设、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以及从宣传改革先锋的平台等角度,阐述了开展改革先锋教育路径。
二、跨入新世纪的湖北信息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入新世纪的湖北信息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外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意义、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方法 |
一、论文研究的区域范围 |
二、研究内容 |
三、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理论研究和研究综述 |
一、理论研究 |
二、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起步阶段(1978-1993 年) |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4-2002 年) |
三、跨越式发展阶段(2003-2013 年) |
四、高质量发展阶段(2014 年及以后) |
第二节 影响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要素现状 |
一、影响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内部要素现状 |
二、影响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外部要素现状:市场要素 |
第三节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一、疫情常态化下旅游严重受挫 |
二、旅游促销力度不够 |
三、投资资金不能满足需要 |
第三章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识别 |
第一节 集群集聚度识别 |
一、产业角度:区位熵指数 |
二、空间角度:空间基尼系数 |
第二节 旅游产业集群关联度识别 |
一、旅游产业空间联系度:空间自相关 |
二、旅游产业内部关联度:灰色关联度模型 |
第四章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外部性分析 |
第一节 旅游产业集群外部性表现的类型 |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经济外部性 |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知识外部性 |
三、旅游产业集群的社会外部性 |
第二节 经济外部性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二、空间模型的选取 |
三、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知识外部性和社会外部性分析 |
一、知识外部性分析 |
二、社会外部性的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疫情常态化下,政企双向发力,刺激旅游复苏 |
二、培育区域品牌,开展旅游营销,提高知名度 |
三、完善融资体制,促进旅游企业集群发展 |
四、优化要素配置,助力集群可持续发展 |
五、培育增长极,加强区域协作 |
六、重视带动效应,塑造良好集群环境 |
七、加强旅游合作,开发“农家乐”,升级电商平台,保护传统民族文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临潼文地谱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文化空间规划及建设的重要意义 |
1.1.2 文化用地规划建设缺乏有效的技术路径 |
1.1.3 临潼是研究文化用地的典型案例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解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临潼的相关基础研究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临潼城市历史及城市空间建设历程 |
2.1 临潼山水形胜与城市发展历程概况 |
2.1.1 “山水环抱”的自然山水形胜 |
2.1.2 临潼的发展历程概况 |
2.2 史前聚落聚居至秦汉时期城市建设 |
2.2.1 以姜寨遗址为代表的原始社会居民点的诞生 |
2.2.2 以秦始皇陵为代表的陵邑工程建设 |
2.3 隋唐时期城市建设 |
2.3.1 皇家离宫——华清宫历代建设与完善 |
2.3.2 唐昭应古城格局形成 |
2.4 民国时期城市建设 |
2.4.1 关中地区重要的地方防御格局建设 |
2.5 建国以来城市建设 |
2.5.1 建国至改革开放时期 |
2.5.2 改革开放至今 |
2.6 本章小结 |
3 临潼文地谱系 |
3.1 文地的数据来源 |
3.2 文地分类标准 |
3.3 临潼文地分类 |
3.3.1 文化精神标识用地 |
3.3.2 纪念用地 |
3.3.3 宗教用地 |
3.3.4 文化遗产用地 |
3.3.5 文化设施用地 |
3.3.6 文化产业用地 |
3.4 本章小结 |
4 临潼文地分布特征 |
4.1 文地分布特征的测算方法 |
4.2 文地的总体分布特征 |
4.2.1 数量均衡覆盖面广,面积规模小但文地占比高 |
4.2.2 老城强中心聚集+郊野多中心组团分布 |
4.3 文化精神标识用地分布特征 |
4.3.1 价值优先数量极少,但面积规模大文地占比高 |
4.3.2 作为地区文化精神标识独立分布 |
4.4 纪念用地分布特征 |
4.4.1 数量较少几乎分布于老城,面积规模小文地占比低 |
4.4.2 老城组团聚集 |
4.5 宗教用地分布特征 |
4.5.1 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老城,面积规模小文地占比低 |
4.5.2 老城组团聚集+郊野散点式分布 |
4.6 文化遗产用地分布特征 |
4.6.1 数量较多覆盖广泛,面积规模大文地占比高 |
4.6.2 老城强中心聚集+郊野均匀组团+带状分布 |
4.7 文化设施用地分布特征 |
4.7.1 数量多主要遍及老城,面积规模适中文地占比相对较高 |
4.7.2 老城多中心组团聚集+郊野散点式分布 |
4.8 文化产业用地分布特征 |
4.8.1 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老城,面积规模小文地占比较低 |
4.8.2 老城组团聚集+郊野散点式分布 |
4.9 本章小结 |
5 临潼文地生成因素 |
5.1 历史演变积淀 |
5.1.1 古代历史事件遗址 |
5.1.2 革命事件遗址 |
5.1.3 唐华清宫的历代建设下的文地 |
5.2 宗教民间祭祀活动 |
5.2.1 纪念空间的产生 |
5.2.2 宗教用地的建设 |
5.3 文化遗产保护 |
5.3.1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带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设 |
5.3.2 唐昭应城墙的遗址保护 |
5.4 文化产业驱动 |
5.4.1 华清宫旅游升级转型下的文地建设 |
5.4.2 规划政策带动下的文地建设 |
5.5 现代城市文化设施建设 |
5.5.1 文化设施需求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6 临潼文化传承策略 |
6.1 临潼城市文地当前存在的问题 |
6.1.1 各类文地之间联系薄弱,缺乏整体性保护 |
6.1.2 文地规划建设缺乏均衡性 |
6.2 文化传承的理念 |
6.2.1 文化传承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重要途径 |
6.2.2 文化传承的技术路线 |
6.3 城市文化精神定位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
6.3.1 明确城市文化精神定位 |
6.3.2 轴线构建与人文空间布局的原则和依据 |
6.3.3 关键轴线的确立 |
6.3.4 关键人文空间的规划布局选址 |
6.3.5 构建基于历史与现代相呼应新时期山水人空间格局 |
6.3.6 优化城市风貌,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
6.4 临潼城市文地规划配置 |
6.4.1 提升文化精神标识用地地域价值 |
6.4.2 关联纪念用地“人物+事件”成网络 |
6.4.3 划定宗教用地保护范围 |
6.4.4 结合“原址保护+重点片区标识”的文化遗产体系 |
6.4.5 提升文化设施用地服务配置 |
6.4.6 促成文化产业用地合理布局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放管服”改革的宪法功能研究 ——以营商环境法治化为例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和特色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特色 |
(三)论证逻辑和检验框架 |
一、宪法功能理论的提出 |
(一)宪法功能理论为什么要“出场” |
(二)形式与实质:宪法功能的二元界定 |
(三)分析力优势:宪法功能与“放管服”改革理论的契合 |
1.宪法确认“放管服”改革的成果 |
2.宪法引领“放管服”改革的方向 |
3.宪法规制“放管服”改革的实践 |
二、运用宪法功能检验“放管服”改革的运行 |
(一)“放管服”改革取得的成效 |
(二)“放管服”改革运行中面临的困境 |
1.“放管服”改革的理论缺乏动态完善 |
2.“放管服”改革制度实践的落实程度待优化 |
三、运用宪法功能检验“放管服”改革得出的研究结论 |
(一)宏观方向:顶层设计之政府、市场与社会三维价值链接 |
(二)具体路径:运用宪法功能重构“放管服”改革 |
1.落实“放管服”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
2.健全“放管服”改革制度实践的运行机制 |
3.把握“放管服”改革中制度实践与法律规范的关系 |
四、研究结论对解决实践问题的启发:以营商环境法治化为例证 |
(一)营商环境法治化体现“放管服”改革的宪法功能 |
(二)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提升举措探究 |
1.规范结构维度:保护商事主体的权利 |
2.治理结构维度:保障商事营业的自由 |
3.权责结构维度: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社会公平视阈下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资源与基础 |
2.1 概念辨析与关系界定 |
2.1.1 社会公平的概念界定 |
2.1.2 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 |
2.1.3 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 |
2.1.4 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 |
2.2 西方学者的理论资源 |
2.2.1 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
2.2.2 福利经济学的公平观 |
2.2.3 “福利国家自由主义”的公平观 |
2.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公平思想 |
2.3.1 社会公平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
2.3.2 以公平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 |
2.3.3 对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探索与构想 |
2.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4.1 基于再生产理论的社会保险思想 |
2.4.2 基于劳动力相对过剩的社会救助与福利思想 |
2.4.3 基于平均利润率理论的保险基金理论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
3.1 毛泽东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
3.1.1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公平的权利基础 |
3.1.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前提 |
3.1.3 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 |
3.2 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
3.2.1 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公平的物质保证 |
3.2.2 按劳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阶段性体现 |
3.2.3 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使命追求 |
3.3 江泽民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
3.3.1 确保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实现的要求 |
3.3.2 社会保障制度是推进社会公平的基本措施 |
3.3.3 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
3.4 胡锦涛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
3.4.1 拓展了社会公平的维度 |
3.4.2 深化了社会公平的认识 |
3.4.3 强化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公平取向 |
3.5 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
3.5.1 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向度 |
3.5.2 共享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实现形式 |
3.5.3 公平与可持续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原则 |
3.5.4 底线公平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要求 |
第4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 |
4.1 以公平为主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
4.1.1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理念与制度实践 |
4.1.2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探索 |
4.1.3 以社会公平理念为先导的社会保障公平性矫正 |
4.2 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特征的发展趋势 |
4.2.1 理念:由起点公平到经济公平,并向社会公平复归 |
4.2.2 制度:由单位保障到城乡分立,并向城乡一体迈进 |
第5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
5.1 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公平维度 |
5.1.1 权利公平之维 |
5.1.2 机会公平之维 |
5.1.3 规则公平之维 |
5.2 新时代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取得的成就 |
5.2.1 社会救助 |
5.2.2 社会保险 |
5.2.3 社会福利 |
5.3 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公平问题 |
5.3.1 身份公平问题 |
5.3.2 区域公平问题 |
5.3.3 代际公平问题 |
5.4 新时代社会保障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 |
5.4.1 立法进程严重滞后引发身份公平问题 |
5.4.2 制度统筹层次不高引发区域公平问题 |
5.4.3 转制成本责任归属不清引发代际公平问题 |
第6章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
6.1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理念之基 |
6.1.1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原则立场 |
6.1.2 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根本宗旨 |
6.1.3 共享发展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引领 |
6.2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 |
6.2.1 幼有所育 |
6.2.2 学有所教 |
6.2.3 劳有所得 |
6.2.4 病有所医 |
6.2.5 老有所养 |
6.2.6 住有所居 |
6.2.7 弱有所扶 |
6.3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 |
6.3.1 “兜底线”完善底线公平 |
6.3.2 “织密网”调节非均等公平 |
6.3.3 “建机制”强化规则公平 |
6.3.4 “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实现主体公平 |
6.3.5 “保障适度”、“可持续”凸显代际公平 |
6.3.6 “权责清晰”、“多层次”确保协议公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
一、唯物史观视域下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 |
二、交往视域下文化的交流和安全 |
三、共产主义视域下文化建设 |
第二节 列宁的文化理论 |
一、文化革命理论 |
二、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改造理论 |
三、文化领导权理论 |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概述 |
二、科学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辩证关系 |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 |
四、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
五、借鉴外来文化的精髓 |
六、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
七、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
第三章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内涵的厘定 |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
二、自信的内涵和特点 |
三、文化自信内涵的多维解读 |
四、文化自信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和特征 |
一、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二、文化自信培育的特征 |
第三节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关系 |
一、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区别 |
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联系 |
第四章 文化自信培育者和培育对象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者 |
一、文化自信培育者的内涵和特征 |
二、文化自信培育者的作用 |
三、文化自信培育者的素质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对象 |
一、文化自信培育对象的内涵和特征 |
二、青少年是文化自信培育的重点对象 |
三、共产党员是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对象 |
四、网络大流量群体是文化自信培育的特殊对象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的关系 |
一、澄清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关系的误区 |
二、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特征 |
三、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 |
四、正确处理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
第五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要素分析 |
一、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基本要素 |
二、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具体要素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结构分析 |
一、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结构分析的必要性 |
二、基础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 |
三、重要内容:革命文化自信培育 |
四、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层次分析 |
一、第一层次: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 |
二、第二层次: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 |
三、第三层次: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 |
第六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内涵、特点和价值 |
一、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内涵 |
二、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类型与特点 |
三、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价值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原则 |
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互补的原则 |
二、平等性与层次性相协调的原则 |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促进的原则 |
四、渗透性与协同性相共生的原则 |
五、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方法 |
一、用理论点亮文化自信 |
二、用实践养成文化自信 |
三、用文艺滋养文化自信 |
四、用网络传导文化自信 |
五、用制度保障文化自信 |
第七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 |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内涵、类型、特征和价值 |
一、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内涵 |
二、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类型 |
三、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特征 |
四、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重要价值 |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宏观层面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二、微观层面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建设 |
一、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基本态度 |
二、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基本原则 |
三、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现实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拉丁美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拉美研究 |
二 进入21世纪之前的中国拉美研究 |
三 进入21世纪之后的中国拉美研究 |
四 对中国拉美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
(8)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 |
一、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的国际视野 |
(一) 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需要 |
(二) 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诉求 |
二、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的社会需要 |
(一)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
(二) 提升文化自尊自强的心态 |
(三) 振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四)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自信理论的认识 |
一、文化自信理论的初步提出 |
(一) 文化自信理论的早期萌芽 |
(二) 文化自信理论的初步阐释 |
二、文化自信理论的日臻完善 |
(一) 文化自信理论的科学表达 |
(二) 文化自信理论的升华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的基本原则 |
一、坚守民族性原则重塑文化自信 |
(一) 以中华文化为主体 |
(二) 以民族文化认同为目的 |
二、坚持人民性原则建设文化自信 |
(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方向 |
(二) 由人民所共享的文化发展宗旨 |
三、秉持开放性原则深化文化自信 |
(一) 积极合理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
(二)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基本战略 |
四、坚定创新性原则开拓文化自信 |
(一) 以文化内容创新为根本 |
(二) 以文化形式创新为辅助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径 |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的根本 |
(一) 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 |
(二) 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
(三) 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式 |
二、以革命文化构筑文化自信的基石 |
(一) 明确革命文化的历史定位 |
(二) 挖掘革命文化的时代精神 |
(三) 焕发革命文化的创造活力 |
三、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浇铸文化自信的灵魂 |
(一) 正确解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
(二)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功能 |
(三) 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
一、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的理论价值 |
(一) 凸显文化自信力量的重要性 |
(二) 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容 |
(三)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
二、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的意义 |
(一) 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文化保障 |
(二)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精神动力 |
(三) 为创新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奠定新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红色 |
(二)红色影视作品 |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四)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六、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阐释 |
一、红色影视作品的特征 |
(一)政治性 |
(二)思想性 |
(三)历史性 |
(四)先进性 |
二、红色影视作品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在关联性 |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红色影视作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
(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发展 |
三、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础理论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
(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接受理论 |
(五)大众传媒及其功能理论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表现 |
一、导向功能 |
(一)国家意识形态导向 |
(二)社会共同理想导向 |
(三)个人价值目标导向 |
二、凝聚功能 |
(一)党内外凝聚力 |
(二)军民凝聚力 |
(三)民族凝聚力 |
三、激励功能 |
(一)情感激励 |
(二)榜样激励 |
(三)精神激励 |
四、宣传教育功能 |
(一)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
(二)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的困境 |
(一)改革开放以来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数量有限质量参差不齐 |
(二)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 |
(三)受众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红色影视作品兴趣不足 |
(四)部分红色影视作品缺乏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针对性 |
二、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数量有限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 |
(二)外部环境复杂的原因 |
(三)受众对红色影视作品兴趣不足的原因 |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缺乏针对性的原因 |
第四章 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 |
一、提高优秀红色影视作品的数量和质量 |
(一)加强对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精品的创作 |
(二)深入挖掘改革开放以来红影作品的精神内涵 |
(三)遵循红色影视创作内容真实性与形式艺术性的原则 |
二、优化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外部环境 |
(一)加强政府部门对影视行业的监督和引导 |
(二)提高学校运用红色影视作品教学的能力 |
(三)营造浓郁的红色影视作品家庭观影氛围 |
三、培育受众对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兴趣 |
(一)坚持思想至上创新艺术表现形式 |
(二)重视同辈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拓宽受众兴趣面 |
(三)培育受众的红色影视作品鉴赏能力 |
四、加强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针对性 |
(一)明确红色影视作品主题精确功能定位 |
(二)推进红色影视作品的差异化分众化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新时代大学生改革先锋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重点与难点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 改革先锋教育相关概述 |
(一) 改革先锋教育 |
1. 改革先锋 |
2. 改革先锋教育 |
(二) 改革先锋教育的特质 |
1. 强调改革的榜样教育 |
2. 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的教育 |
3. 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教育 |
(三) 改革先锋教育的基本理论依据 |
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变革的理论 |
2. 社会学习理论 |
3.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典型教育理论 |
二、 新时代在大学生中开展改革先锋教育的意义 |
(一) 引导大学生明确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需要 |
1.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2. 大学生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先锋力量 |
(二)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需要 |
1. 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贡献 |
2. 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性质 |
(三) 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需要 |
1. 职业素养是提高大学生竞争力的关键 |
2. 职业素养关乎大学生职业成败 |
3. 职业素养是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的内在要求 |
(四) 提高大学生个体品德的需要 |
1. 个体品德的养成是通往幸福的核心途径 |
2. 个体品德的养成是破解道德危机的重要途径 |
三、 新时代大学生改革先锋教育内容 |
(一) 破旧立新的变革精神 |
1. 敢于突破思想束缚 |
2.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
(二) 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 |
1. 吃苦耐劳愈挫愈勇 |
2. 滴水穿石克难制胜 |
(三) 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
1. 尽职尽责廉洁自律 |
2. 立足本职精益求精 |
(四) 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
1. 奔赴一线为民分忧 |
2. 不忘初心服务人民 |
(五) 造福世界的共享精神 |
1. 临危受命为国分忧 |
2. 休戚与共协同发展 |
四、 开展改革先锋教育的路径 |
(一) 优化思政课教学理念 |
1. 注重专业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
2. 注重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相融合 |
3. 注重挫折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
(二) 加强改革先锋教育校园环境建设 |
1. 营造良好的榜样文化物态环境 |
2. 充分利用有特殊意义的活动强化榜样精神文化 |
(三) 将改革先锋教育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 |
1. 参观纪念馆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
2. 积极参加志愿实践活动提高榜样的践行效度 |
(四) 运用多种媒体,构建改革先锋教育的平台 |
1. 加强新媒体对榜样宣传的核心作用 |
2. 充分利用印刷媒体对榜样宣传的辅助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跨入新世纪的湖北信息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外部性研究[D]. 何彬灵.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2]清远市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 蔡绍益. 长江大学, 2021
- [3]临潼文地谱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D]. 胡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放管服”改革的宪法功能研究 ——以营商环境法治化为例证[D]. 张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5]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李思特. 吉林大学, 2021(01)
- [6]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王南芳. 湖北大学, 2021(01)
- [7]中国拉丁美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王晓德. 拉丁美洲研究, 2021(01)
- [8]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升文化自信研究[D]. 刘丽丽. 山东大学, 2020(10)
- [9]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江仔馨.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10]新时代大学生改革先锋教育研究[D]. 王丽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