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物品提供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云峰[1](2021)在《乌兰浩特市公共服务中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城乡教育公平是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区域社会公平的起点和重要支柱。在乌兰浩特市构建和谐区域经济社会和文明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城乡教育公平发展中可能面临诸多问题,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决定了这些问题都与乌兰浩特市城市和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区和农村地区的孩子成长道路选择息息相关。所以,本文在总结以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从乌兰浩特市城乡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探索乌兰浩特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城乡教育不公问题,比如:财政教育资金扶持不充分、教育资金支出不够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供需失衡、地方政府服务模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等。结合乌兰浩特市城区教育和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同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财政教育资金、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家庭因素和政府公共服务模式角度具体分析阐述出现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乌兰浩特市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教育平台、教育资源市场化供需分配要求的城乡统筹结合发展机制,资金使用与监督体系必须完善的财政教育资金规范化管理,政府职能须转变和公共服务视角转换的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宣传和利用网络媒介增强学习主动性的家庭教育理念的转变等。这些措施既是乌兰浩特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城乡教育不公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也是城乡经济可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还可以为其他地区城乡教育的公平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严宏[2](2021)在《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就必须首先保障城乡居民享受基本的均等化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通过改变社会经济的福利状态,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条件和收入的高低。然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需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不同地区间,尤其是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矛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仍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并且这种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状况,随着“三农”问题的凸显,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农村公共品供给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对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要要求和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服务便是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分配是国民收入的均等化分配的重要方面,能够增进社会经济福利,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保障农村居民生存权,享受基本的均等化公共服务,尊重农村公共品需求的表达权是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更是“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西南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方面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仍在扩大。鉴于西南地区所处的地理、政治、文化、生态地位的特殊性,这种差距的扩大会随着一些不确定、不和谐因素的出现会越发的凸显,会给社会稳定带来更多的问题。首先,西南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重要聚集区主要涵盖四川省、西藏、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五个省市区民族自治区。该地区主要为农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基地和生态保障区,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边疆稳定、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次,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欠发达地区,相对于东部仍然比较落后;西南地区包括了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四省藏区多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我国构建了“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其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就在西南地区。近些年来,由于受特定区位、自然条件、历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公共品供给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公共品供给失衡问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本研究针对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数量和质量不足,供给区域失衡,有限的资金渠道限制供给,单一的供给模式无法有效实现村民的需求表达等现状,立足西南地区,开展了如下研究:一是导论与基础分析。本部分围绕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依据公共品理论、公共品供给主体理论、农村公共品供给理论、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理论对本研究的农村公共品概念、研究范畴,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进行了界定,并将农村公共品划分为生活服务型公共品、生产保障型公共品、发展促进型公共品三类。二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理论逻辑提出与现实基础的研判。本部分基于西南地区农村生活服务型、农业生产保障型及发展促进型三类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考察、投资效率和结构效率评价基础上,提出发展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逻辑起点、开展理论论证,剖析现实基础,提出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机制。三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的现状和投资效率分析。本部分在以往公共品供给研究文献分析基础上,立足西南地区,通过对农村公共品进行准确分类基础上,开展生活服务型公共品、生产保障型公共品、发展促进型公共品的投资效率和结构效率评价基础上,深入探究不同类型农村公共品效率提升研究。四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案例分析。本部分主要通过西南地区“珙县农村修路”、“万春镇L村路灯维修”、“成都农贷通”三个案例,开展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五是国外农村公共品供给经验借鉴。本部分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经验进行总结,比较了不同国家间的共性与差异。提出对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经验借鉴。六是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配套制度设计。本部分从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创新制度设计引导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激励机制、强化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加强农村公共产品质量监管,开展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配套制度设计分析。基于上述分析,形成如下研究结论:一是当前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且低质量、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失衡且模式单一、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低、农村公共品供给区域间失衡、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错位等突出问题,并进一步梳理其成因,包括:农村公共品需求日益增长且出现多元化态势、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不健全、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监管不足、农村公共品供给单向决策限制、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权责划分不明确。二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投资技术效率水平呈现出梯度变化特征,即从高到低依次是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各地区对农村公共品自身资源利用有效程度的差异和资金投入的差距相对较大。具体来看,重庆市和四川省的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较高;西南地区的农村公共品投资的投入和产出效果存在差异。三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投资结构效率呈现梯度变化特征,即从高到低依次是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区域间在农村公共品资源配置和投资结构上的差距显着,但总体上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投资结构效率逐渐改善。四是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为显着的成效,较大的改善了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状况,满足了农民多元化公共品需求的表达,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公共品受益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农民的满意度评价较高,但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五是依据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经验的概括总结,本文从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创新制度设计引导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激励机制、强化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加强农村公共产品质量监管开展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配套制度设计分析。
陈敏[3](2020)在《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饮水安全是世界性难题,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和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我国也不例外:近40年来先后投资1.5万亿元、新建1100多万处农村饮水工程、覆盖近10亿农村居民。从工程覆盖面看,我国应已全面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但调查和统计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农村饮水数量上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价格上供高于求、质量上供低于求等矛盾问题处处存在(陈敏,2020)。一方面是有水供给但无人使用,农村地区尤其是南方农村存在大量饮水工程被抛荒,供能闲置50%以上,水利部暗访统计也证实有50%左右的农村饮水工程表现为不可持续;长江水利科学院对重庆试点区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评价,只有38.5%达到可持续标准。另一方面是有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水用或者有人乱用水、浪费水的情况并存,大量农村居民依旧过着喝望天水的生活,包括部分工程覆盖范围的居民,也有居民挥霍着政府提供的福利水、免费水。可见,有工程覆盖≠有产品供给,有供给≠有效供给,百姓有需要≠市场有需求。农村饮水为什么会大量出现“有供有需但非有效”的情况?这是国内外众多专家持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有效的农村饮水制度安排?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创新?如何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研究目标有三:一是把握农村饮水供给的变动规律、本质属性、现实需求和阶段性特征;二是明确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及其内在机理;三是揭示制约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具体制度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思路和具体建议。研究思路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农村饮水的产品属性入手,以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明确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总体思路和现实条件为切入点,试图通过构建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分析模型,对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重要性和制度创新内容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从农村饮水制度设计冲突、农村饮水供给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农村饮水融资投入制度困境等维度,分析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其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克服“泛市场化”“泛公益化”两种错误认识,进而构建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农村饮水安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具有优先保障地位(第3章)。通过追溯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历程,并与其他类似公共产品比较分析,可得到农村饮水安全具有基础性和致命性、垄断性和群体性、阶段性和反复性、区域性和差异性、资源性和流动性等本质属性和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交织等阶段性特征,其需求具有钢性强、受众宽、空间大等特点,在农村所有公共产品供给中具有优先地位。(2)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责范围并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第4章)。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百姓饮水中市场需求部分和基本需求的市场有效部分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法则进行供给;又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兜底保基本民生中作用,对基本需求中的市场失灵部分,应该由政府兜底保障,政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缺位。(3)市场失灵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市场的主体表现(第5章)。通过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推导当前110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可能存在的360种市场供需情形中,只有72种市场有效,这意味着理论上农村饮水市场80%会失灵,为政府参与农村饮水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4)改进和创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是政府当前破解农村饮水有效供给难题的有效途径(第6、7、8章)。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建设时期已经结束,饮水供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已发生深刻变化,通过考察搜集到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的38个农村饮水制度,发现之前以工程为中心、以投资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制度难以适应新矛盾、新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创新建立以分区定性、分段定责、分量计价的农村饮水安全制度体系,包括总供给-总销售制度(CS-CS制度)、阶段水价制度、城乡联动联调水价制度、“双通道”决策制度、专用水票“需求侧”直补制度、内部交叉补贴制度等,释放制度红利、巩固建设成果,既可提高投资效益,又可增强百姓福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提出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按照覆盖范围和缺失危害程度标准,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分区(ABCD)设计理论,并发现农村饮水处于A区的优先地位。并按照供需关系和市场原则,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进行分区,划分了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界限,发现农村饮水刚需部分(ac C)在农村公共产品保障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有助于回答“农村饮水安全是不是公共产品”“农村饮水为何需要优先供给”“如何厘清市场和政府在供给农村饮水职责的界限”等基本问题。(2)构建融合“价格控制”和“供求干预”为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基于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本文构建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把农村饮水需求分解为基本需求(公益品)和非基本需求(市场产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在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中的职责边界。这一研究结论可为在减轻政府负担中压实政府责任、在增加企业责任中促进企业发展,把原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独木桥”路径变成“双通道”提供依据。(3)基于“卡尔-希克斯标准”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本文从定性制度、责任制度、融资制度等9个方面,考察了3个层面、38个农村饮水制度的效率,剖析了制度失灵的内在机理,并按照“卡尔-希克斯标准”进行制度改进,创新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回答了“农民可用多少水、交多少费”“政府该尽什么责、补多少钱”等长期困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的基本问题。
许静[4](2020)在《空间正义视角下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义务教育是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是一个城乡结构二元化,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H市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小学教育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义务教育服务的供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义务教育服务发展需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着规模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短板。近年来,H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核心目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在落实政府责任,加大教育投入,优化学校布局,均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差距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本项研究以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在相关文献和数据的基础上,综合现有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在空间正义理论视域下揭示H市九个区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存在的空间剥夺、空间隔离、空间异化、空间同质等空间非正义问题,其成因受到价值、生产、分配、权力等空间系统的影响,再结合H市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发展的实践,运用公共物品、新公共服务、空间正义等理论,基于空间正义系统提出优化配置的措施,主要包括价值空间的差异正义、生产空间的生产力发展、分配空间的体制机制改革、权力空间的权力结构优化等以实现空间正义。
董恺[5](2020)在《基于财政分权视角的县域统筹基础教育供给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指出基层政府是提供我国基础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主体,长期存在着财力和事权不对等的问题。2001年“以县为主”的县域财政统筹制度实行之后,基础教育的负责主体变成了县级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基础教育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实行地区的教育平等,这一目标可以成功实现的前提是能够找到当前阻碍基础教育平等的主要因素,并冲破阻碍。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基础教育的财政制度,它也是保障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条件。可以发现,要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经济发展放缓以及政府全力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政府的财政制度措施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实施。那么对县域财政统筹制度实行的效果以及县级地区基础教育供给现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研究意义。本文利用2002年到2016年的山东省县级数据,围绕县级财政分权制度对基础教育供给的整体和区域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泰尔指数分析县级基础教育供给差距,再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造成的原因。结果发现对于县级地区,低收入地区与高、中收入地区基础教育供给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财政分权度的提升不利于县级基础教育的建设,但是县级政府财政教育资源自主配置权力的扩大有利于提升基础教育供给。本文在第二章对于研究中的县域财政统筹制度以及基础教育等相关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对公共物品理论、公共财政理论、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及后续发展理论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本文对基础教育供给分析时,主要指标为财政基础教育支出。第三章从总体财政支出和基础教育供给上着手,通过分析两者的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及GDP比例的角度描述了山东省县域统筹财政分权制度和财政基础教育支出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现阶段山东省县域统筹财政分权制度和财政基础教育支出特点:山东省总体财政支出和财政基础教育支出在初期增长速度较快,而在后期增长速度放缓,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有限,总体财政支出发展趋于稳定;基础教育在财政的占比幅度变化并不大,未来的发展目光需要注重基础教育供给的质量。存在的不足之处有:经济实力差距较大的县级政府之间财政支出差距较大,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财政上还需要上级政府继续扶持。第四章与第五章以山东省的县级地区为研究目标借助财政支出等相关指标分别对基础教育差距和供给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在第四章以三十三个县级地区为样本进行分析,构建财政基础教育支出差距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泰尔指数和它良好的可分解性测算不同时间段内财政基础教育支出差距,对不同时间段的政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县级地区的财政基础教育支出在不同收入地区之间的确存在着显着差距,且高、低等级财政收入的县及地区内部也存在着显着差距,2006年和2013年两次重大的教育改革仅仅改善了中等收入县级地区之间的差距,对于高收入和低收入地区并没有明显的效果。第五章利用财政支出等相关指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回归分析财政分权对基础教育供给的影响的同时设置虚拟变量比较三个样本组之间的差异,找出影响地区基础教育供给的原因。首先对于整个样本而言,财政分权度的提升对于县级基础教育供给会产生负面效应;但是县级政府在基础教育这一细类财政分权上,基础教育供给受到财政教育资源自主配置权度的提升的正面影响。对于低等收入地区来说,基础教育财政的投入规模不足是造成基础教育供给落后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上文实证分析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财政分权角度缩小山东省县级地区基础教育供给差距的政策建议:(1)县级统筹财政制度向省级统筹发展,加大省级政府的权力;(2)在省统筹制度基础上适当提升县级政府基础教育配置权力,提升基础教育的供给效率,缩小地区教育差距;(3)优化基础教育公共品的供给结构(4)健全县级政府基础教育财政。
赵婷婷[6](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稳步进行,新农村建设也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但由于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众多问题,“三农”问题仍然迫在眉睫需要解决。2017年,我党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接下来陆续几年我国始终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奋斗着,而要实现振兴,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这一短板就必须要解决,一方面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关系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目标是否顺利实现。论文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共五部分,首先总结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归纳、成果总结并阐述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继而界定出公共物品和农村公共物品的内涵、特征及分类,以及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介绍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历程演变,第四部分例举了乡村振兴战略后黑龙江某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情况及问题,对该地供给现状分析整合,提出问题,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五部分提出实现我国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优化策略。首先构建多元化供给结构,其次在需求表达机制上提供建议,最后就供给财政机制中政府定位和供给监督体系提出建议,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基层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以及评估机制,监督渠道等的有效建立等。从而对黑龙江省该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进行比较评价研究。
王擎烨[7](2020)在《深度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以甘肃省临夏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深入发展,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以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在大部分地区得到有效落实。根据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全面落实,到“十四五”末实现服务理念融入政府治理,标准化手段得到普及应用。然而甘肃省临夏县的深度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民生发展有短板、生存环境有待改善,是国家“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战略重点实施地区。深度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与区域内社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由此可见,深度贫困地区建立标准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由于农村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的人口结构具有数量少、分布广、密度小等特点,涉及广泛的公共资源配置与结构调整、使用效率、社会效益等。这就需要激发公共资源和人口资源聚合经营的内生动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促进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本文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文本分析,将临夏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访谈调研以及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分析,针对目前临夏县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保障方面的具体问题,结合新公共服务相关理论分析问题成因,得出调整乡镇行政村落结构、加快深度贫困区户籍制度改革、引导社会舆论民情进行宣传公众参与等提升深度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结论,并根据访谈和问卷反映的现状提出临夏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具体建议。有助于提升深度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标准化理念和现代化水平。
魏胜广[8](2019)在《公众满意度视角下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速趋缓的背景下,政府在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将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本文所关注的基于公众满意度视角下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价对于提高公众对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选题的出发点在于,提供让公众满意的教育是民生领域的核心问题。与此同时,尽管国家在政策方针中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教育领域进行了大量的财政投入,但是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关于公众教育满意度的数据分析显示,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巨大,公众满意度水平却没有提高,这一现状凸显了我国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改革困境。表明我国政府进行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受到了潜在性的约束。这不仅要求我们从宏观层面进行系统、逻辑分析,也要求我们在微观层面对教育改革困境进行深度剖析。如何评价我国关于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绩效?教育财政支出还能带来满意度的提升吗?教育财政支出与满意度到底具有何种关系?还有哪些因素能够对提升教育满意度有所影响?我国教育满意度的提升路径该作何种选择?正是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形成了本论文关于教育满意度研究的基本框架。目前,基于满意度视角,已有从医疗、就业、住房、养老角度的研究,极少数是基于教育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于教育层面的公共服务满意度的问题研究存在诸多不足。在研究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来自于局部地区的调查问卷,样本量较少,由于采集的范围有限,数据并不具有代表性。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定性分析或仅针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而没有进行科学严谨的实证分析。本文在回顾已有的满意度研究基础上,基于现有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与实证分析。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提出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意义,并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据本文所研究的主题,着重介绍了公共供给服务评价的国内外相关理论,深度剖析其中的内涵,在符合国家发展潮流的情况下,对不同公共服务评价标准作出详细的阐述。我国关于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农村的各类公共服务,较少有人基于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方面进行研究。在此梳理了有关财政支出、供给方式、公众参与对于公众满意度的研究结果。这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方向。第三章是我国教育满意度的特征事实分析。本章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2年、2014年、2016年三次调查数据中有关居民对教育公共服务的评价信息,以公众满意度的视角分别在地区层面和个人层面对我国近年来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公众教育满意度整体得分较低,地区层面和个人层面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第四章是教育财政支出影响公众教育满意度的现实困境:教育财政支出与满意度的倒“U”型关系。本章借助CFPS2012-2016三年数据组成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教育财政支出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教育财政支出与公众教育满意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表明在教育财政支出超过一定水平后,教育支出水平继续增加,不仅不会带来教育满意度的提高,反而会导致满意度水平下降。如果教育财政投入已经不能明显提高公众教育满意度,我们该采取何种路径继续提高公众教育满意度?本文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从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的行为与接受方公众的积极参与行为分析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与公众参与是否会对教育满意度产生影响。第五章是教育供给方式对公众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分析——基于入学方式的视角。本章使用随机效应模型从入学方式的角度探讨了教育供给方式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与其他入学方式相比较,子女入学方式为就近入学的家长教育满意度水平相对较高,该结果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及进行一系列相关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这表明政府在提供教育公共服务时,不仅要考虑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也要重视供给的方式。如何获得以及获得多少教育服务成为居民生活中关注的重点。在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上进行创新优化,有望成为提升教育满意度的有效优化路径。第六章是公众参与对公众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分析——基于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参与的视角。本章使用CFPS2014年的数据集,采用经典OLS模型从公众参与角度探讨了公众参与对公众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积极参与了投票这种制度化公众参与行为的公众教育满意度更高,而是否采取诸如“通过网络、媒体、社会团体表达自已观点”这类非制度化参与行为对公众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明显。这表明在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公众参与行为对提升公众教育满意度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也激励着本文从公众参与角度探讨进一步提升公众教育满意度的路径。第七章是提升公众教育满意度的思考与对策。是本文在做完所有分析工作后针对提出问题与分析内容提出的一点对策思考。本文不仅从财政支出角度对于如何提高满意度做出了设想,也从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和公众参与角度进行了优化路径分析。本文尝试从此三种角度对于如何提升教育满意度进行梳理,概括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探寻教育财政支出对提升公民满意度的内在逻辑,尝试寻找教育支出最优方程式,完善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其次,尝试构建优质的教育服务体系,服务规划要合理,提供教育供给服务时区分“因地制宜”,不同受众人群进行不同的教育规划,区分“因人而异”;最后,完善公众教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制度,在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多加“敞开心扉”,在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中多听“用者评”,在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中多进行“二次反馈”,构建需求反馈循环机制。本文的创新点可以归纳为:一是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上,以往关于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研究多从公共服务整体角度去考量,专门针对教育公共服务来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尚显不足,而且,关于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的研究多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等方法进行客观评价,本文则从教育公共服务的接受者对教育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的视角,即从主观评价上来考量政府所提供的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绩效,并针对供给——评价困境进行分析,进一步从政府和公众角度探寻能够提高公众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路径;二是研究方法上,以往关于教育满意度的研究多采用定性分析或仅针所展开的局部调查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描述,而没有进行科学严谨的实证分析,本文则采用静态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策略对公众教育满意度展开研究;三是模型构建上,以往探讨关于财政投入与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多采用线性模型,本文则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将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相结合,更好的估计了教育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水平与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罗吉[9](2020)在《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社会保障作用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渐得以满足,人民对于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在种类、数量、质量、自由选择程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其本身所具有的地域广博、资源与人口分布分散、受地形、气候和自然环境影响大、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特点,导致其居民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更为碎片化、小众化与原子化。这在很大程度上从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福利层面对这些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导致大规模集中式的公共服务需求相对较少,而更多体现为难以实现规模效应的零散需求。正是由于农村公共服务的这些特征,农村公共服务普遍存在利用率低、投入成本高、规模效应小,社会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等固有缺陷。围绕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多元化与小众化的公共需求,首先应根据农村公共服务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不同回应主体的比较优势对其进行分工与合作,分析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情况,并探索怎样建立一个完备而尽善其职的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一是农村公共服务应该怎样进行分类,二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否以及应该怎样进行分工,三是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是否存在矫正机制。本文以长尾理论、机制设计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匹配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和基本判断,探究供给主体效率影响供需失衡的机制。本文针对这种失衡提出以不同回应主体分工为基础的满足激励相容和信息效率的农村“长尾”公共需求失衡矫正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将农村公共需求置于“嵌入”的经济社会制度与发展进程中,分析其未来的趋势及其回应完善路径。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农村“长尾”公共服务、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等核心概念为研究起点,首先分析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现状和特征。然后基于不同需求回应主体在治理效率上的差异,分析这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总体性原因(包括需求的离散化、政府财政限制、政府理性选择偏差、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供给“市场”缺失等),特别是针对有代表性的农村公共服务领域(例如教育、养老、医疗等)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影响因素,揭示出影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内在机理和基本路径。再次,本文通过构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等指标体系,对这种失衡的严重性程度进行实证测算。以此为基础,本文进而提出构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矫正机制设计,对不同供给主体进行合理有序分工。最后,本文提出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对这种网络化平台进行理论构建和实践运营机制阐述。本文主要创新在于,首先,本文创造性地将“长尾理论”运用于农村公共服务,对农村公共服务中具有不同特点和性质的需求进行“头部”和“长尾”分类与区分。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需求特征进行数理证明与实证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长尾理论幂律分布的运用前沿,也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异质性分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长尾需求的聚合对农村公共服务的回应主体进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可行性分析,基于长尾需求的差异性(多样性)偏好、回应主体的福利水平和供给不同公共物品的外溢性大小构建“长尾均衡”与“头部均衡”比较静态和动态均衡模型。其次,在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进行专项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农村“长尾”公共服务动态失衡的经济与社会因素,并检验这种失衡是否存在时序与空间上的自我矫正机制。另外,考虑到“长尾公共需求”与“头部公共需求”的相互影响,本文构建似不相关模型(SUR)对“头部”与“长尾”的互动与耦合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在理论上更好地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长尾需求”理论体系。此外,本文通过比较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回应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上的分工、各自特点和优势,对基于异质性偏好农村公共服务的长尾分工机制进行主体匹配度回应与分析。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构建满足信息效率与激励相容的矫正机制,本文构建“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实证研究其在供给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中的比较优势与运营机理,为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在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伟大目标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新的理论视角与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其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中新的发展趋势与动向。
冯骁[10](2019)在《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教育经费作为支撑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其充足且可持续性的供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障。教育经费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无需赘述,可以说教育经费是教育发展的先行保障。而教育经费中,其重要的来源之一就是教育税收收入。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收入分配调节的重要宏观经济工具,在教育经费筹集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纵观世界各国教育税收管理征收办法,许多国家是通过征收独立的教育税,或将如流转税或财产税等税收收入作为税基从中按比例划拨教育经费等方式,来保障本国教育经费的稳定供给和教育财政的稳定投入。在我国,教育经费收入尤其是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中,除了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费外,以教育费附加为主,其他教育税收优惠政策为补充构成了教育税收制度,这种教育税收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育经费收入,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费保障。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教育费附加由于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性收费,而不是税收,存在很多法理层面的问题,这不仅为足额征收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也难以保障教育经费稳定的、可持续供给;第二,教育费附加征收的量很有限,难以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收入;第三,教育费附加由于附加税的特性,导致了其地区差异非常明显,更加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不宜于教育资源的高效公平分配。由此引申出全文的两大主干问题:一是教育税收理论框架下,为什么要征收教育税,从经济学和法律角度,教育税征收是否能推进我国教育事业进步。二是教育税收实践视角下,教育税收征收的可行性。我国教育费附加施行至今,取得了哪些成就,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通过开征教育税来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的思路:围绕核心问题“构建以教育税为核心的教育税收制度,保障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进行论述。由于“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本文尝试着构建一个系统、全面、符合逻辑的研究框架。除了研究文献综述外,研究沿着回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进行架构。首先,论文阐述了“教育税收制度的理论基础”,回答“为什么要建立教育税收制度”。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等理论,说明教育税收的合理性。运用税收学的税收调控机理和税收法定理论,说明教育税收对教育活动的促进机理,以及建立法定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的意义;其次,论文剖析了“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回答“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现状如何”,揭示存在的问题;最后,论文回答了“怎样构建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其中包括国外经验借鉴、制度设计和检验性实证等。结合研究思路,论文全文包括八章内容。第1章,导论。主要阐述了我国教育费附加政策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等内容。第2章,文献综述。主要梳理了当前研究文献的特征、国内外教育税收相关研究。第3章,教育税收理论分析。分别从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分析框架、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教育税收调控机理、教育税收法理基础等方面,分析了开征教育税的理论依据。第4章,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分析。主要探讨了我国教育税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根源,从实践角度论证了构建教育税收制度的必要性。第5章,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与启示。主要分析了国外教育税收制度实践、国外教育税收优惠制度实践,并获得相关启示。第6章,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这一章是在理论和现状分析、借鉴国外的教育税收制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税收法理和教育税制度构建。其中主要包括教育税收法定理念、教育税收原则、教育税收要素界定、教育税收优惠设计、教育税收和财政支出关系等。第7章,实证分析: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政策有效性验证。这一章主要运用两个模型进行实证,验证我国教育税收制度设计的有效性。即通过教育税收入灰色预测模型,模拟实证了教育税的收入规模;通过学区房Hedonic模型,回归运算得出了教育资源在教育税应税财产中的资本化比率。第8章,研究结论及建议。主要包括研究的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我国应开征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教育税,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我国的教育税收制度,以保障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2、教育税收制度理论框架由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教育税收制度税收调控机理、教育税收制度法理三部分组成。在依法治国和税权法定角度下,通过经济学原理征得可观的税收收入,通过税收调控机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3、当前我国教育税收制度问题的根源集中于两个层面:法理层面和税收调控层面。法理层面因为教育费附加的行政收费属性,导致法律治理不规范,许多内容和缺陷与当前我国部分法律精神相违背;税收调控层面,我国教育税收对教育活动影响因素不均衡,对教育活动调控缺乏主税种,对教育活动调控手段无创新,对教育活动调控力度不持续,对教育活动调控对象不平等。4、发达国家具有成熟的教育税收制度值得我国借鉴。国外在教育税层面,纳税主体和课税对象范围较广、教育税税率根据不同的课税对象分别设置、教育税收入由国家和地方共享、教育税税收优惠制度健全、教育税遵守税收法定原则;在教育税收优惠层面,政策多样覆盖面广、政府与个人的责任有机统一、对公私教育平等对待、注重对受教育者的税收优惠、鼓励教育机构自筹自支经费、有完善的教育捐赠激励机制。5、我国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的核心在于征收教育税。征收教育税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税基独立原则、税负均分原则、税源稳定原则、征管有效原则。教育税将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计征并通过合理的征管机制,合适的税收优惠,恰当的支出方式,保障我国教育税的收支合理有效,进而保障我国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6、实证分析印证了我国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通过教育税收入灰色预测模型,我们模拟出了教育税的收入规模预测结果,并得出两大结论,第一是教育税的增长速度优于教育费附加,第二是教育税在财政收入稳定性上优于教育费附加,证明教育税可以替代教育费附加,实现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通过学区房Hedonic模型,我们经过回归运算得出了教育资源在教育税应税财产中的资本化比率,通过对回归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教育税收制度可以形成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合理分配的良性循环。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首先,本文选取了已有文献研究不足、现实又亟待解决的影响教育民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研究。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是政府关注的最大民生事业之一,它关乎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政府办教育需要花钱,而且需要可持续供给,税收收入是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的重要保障。在我国以地方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教育税收对地方教育经费的可持续供给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1)我国实施的是以附加税(教育费附加)、辅以税收减免,来为地方提供教育经费的政策。按照法定税收原则,这种“附加税”作为行政性收费并不具备持续征收的法定效力。(2)我国还没有一个保障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近年来我国财产税改革设计,以及加大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持力度,为建立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创设了可能。(3)已有文献多针对教育税收进行问题导向的研究,对我国的教育费附加政策,我国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我国教育财政事权财权分权理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缺乏针对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系统化、逻辑化、全面化的研究。其次,论文运用灰色模型(GM)预测和Hedonic模型回归研究方法,实证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关于教育税收的研究主要是采取文献与定性研究,尚未引入定量实证工具进行分析。本文基于教育经费可持续供给,在构建以财产持有额为税基的教育税作为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基础上,引入大量数理工具,通过验证性实证来分析教育税收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论文使用灰色模型(GM)预测方法,选取山东省数据,对山东省未来教育税的收入规模进行了测算,从而得出了对教育财政收入来说,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稳定性方面,教育税都要优于当前我国的教育费附加制度。(2)论文使用Hedonic模型回归方法,选取山东省部分学区房数据,对学区房价格与教育资源分配之间的比例数量关系进行了测算,从而得出了教育资源会资本化于教育税应税财产,并通过教育税可以推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从定量角度论证了教育税收制度的有效性。第三,论文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论文在分析中国教育税收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进行理论设计,并通过模拟实证和检验实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择机建立以教育税为主体税种的教育税收制度体系,教育税的税基选择财产作为主要税基并配套合适的税收减免等制度。(2)改变现有教育费附加由于行政收费属性导致的税收征管监管漏洞,完善针对教育税收的征收管理体系。(3)在建立规范教育税收制度中,需要完善的财产评估机制,而当前摆在我国财产税立法立制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财产的评估,本文结合教育税税基评估,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财产评估制度,明确了教育税税基评估的主体、方式、时间周期等,为教育税收制度及时落地奠定基础。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物品提供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物品提供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乌兰浩特市公共服务中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简要评价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公平 |
2.教育公平 |
3.政府公共服务 |
(二)理论基础 |
1.公共物品理论 |
2.服务型政府理论 |
二、乌兰浩特市城乡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一)政府的城乡教育预算资金分配情况 |
1.财政教育预算资金的分配情况 |
2.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的内部结构情况 |
(二)学校就读学生情况 |
(三)学校任职教师情况 |
三、乌兰浩特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城乡教育不公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乌兰浩特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的城乡教育不公问题 |
1.财政教育资金扶持效益低下 |
2.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
3.教育理念差异化严重 |
4.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单一化 |
(二)乌兰浩特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存在城乡教育不公问题的原因 |
1.教育资金使用与监督体系不健全 |
2.教师待遇地区差异化 |
3.优质教育资源供需失衡 |
4.家庭因素影响 |
5.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长效功能不足 |
四、解决乌兰浩特市政府公共服务中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对策 |
(一)实行城乡教育统筹结合制 |
1.以“强”带“弱” |
2.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
3.增强区域教育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
(二)完善地方教育资金使用与监督体系 |
1.教育资金用途明确化 |
2.增强教育资金使用的监督效力 |
(三)加强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
1.转变政府基本职能 |
2.转变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视角 |
(四)转变家庭教育理念 |
1.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理念的宣传力度 |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增强学生受教育的主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1 公共品内涵研究 |
1.3.2 公共品供给主体研究 |
1.3.3 农村公共品需求研究 |
1.3.4 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 |
1.3.5 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研究 |
1.3.6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公共品 |
2.1.2 农村公共品供给 |
2.1.3 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基于W-L模型的农村公共品最优供给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基于效率研究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3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逻辑与现实基础 |
3.1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逻辑起点 |
3.1.1 政府供给与政府失灵 |
3.1.2 市场供给与市场失灵 |
3.1.3 第三方供给与志愿失灵 |
3.1.4 农户参与 |
3.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基础 |
3.2.1 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且结构失衡 |
3.2.2 农村公共品需求日益增长且出现多元化态势 |
3.2.3 农村公共品供给地区差异明显 |
3.2.4 第三部门壮大 |
3.2.5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的历史演进与现状考察 |
4.1 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发展历程 |
4.1.1 改革开放前中央“大统一”单一制农村公共品供给 |
4.1.2 改革开放至分税制改革中央地方分层的农村公共品供给 |
4.1.3 分税制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 |
4.1.4 全面税改后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探索 |
4.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种类多元化供给现状考察 |
4.2.1 生活服务型农村公共品 |
4.2.2 生产保障型农村公共品 |
4.2.3 发展促进型农村公共品 |
4.3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且低质量 |
4.3.2 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失衡且模式单一 |
4.3.3 农村公共品供给碎片化 |
4.3.4 农村公共品供给区域间失衡 |
4.3.5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错位 |
4.4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种类多元化供给问题的成因分析 |
4.4.1 农村公共品需求日益增长且出现多元化态势 |
4.4.2 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不健全 |
4.4.3 农村公共品供给单向决策限制 |
4.4.4 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缺乏监管不到位 |
4.4.5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权责划分不明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效率测算、演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
5.1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效率测算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1.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测算 |
5.1.4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区域异质性分析 |
5.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效率的时间演化趋势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期间划分 |
5.2.3 核密度估计结果分析 |
5.3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结构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结构效率空间理论模型 |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3.3 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效率测算分析 |
5.3.4 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案例分析 |
6.1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应用及分析 |
6.1.1 政府—市场—农民供给模式:以“珙县农村修路”为例 |
6.1.2 村集体—政府—市场供给模式:以“万春镇L村路灯维护”为例 |
6.1.3 政府—自治组织—私人部门供给模式:以“和顺镇H村图书馆建设”为例 |
6.1.4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评价 |
6.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绩效评价:以“农贷通”为例 |
6.2.1 “农贷通”平台介绍 |
6.2.2 数据来源与样本介绍 |
6.2.3 “满意度评价内容与基本情况 |
6.2.4 “农贷通”平台满意度综合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国际经验借鉴 |
7.1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1.1 美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1.2 德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1.3 日本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1.4 韩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2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共性与差异 |
7.2.1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共性 |
7.2.2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差异 |
7.3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借鉴与启示 |
7.3.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制度体系 |
7.3.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合作组织体系 |
7.3.3 多主体筹措资金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配套制度设计 |
8.2.1 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体系 |
8.2.2 明确农村公共品供给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8.2.3 引导非营利组织与村级组织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 |
8.2.4 强化农民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 |
8.2.5 优化激励机制设计,健全农村公共品质量监管体系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3)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框架 |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数据处理 |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
1.5.1 研究重难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动态、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
2.1 研究动态 |
2.1.1 文献综述 |
2.1.2 研究述评 |
2.2 基础理论 |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
2.3 相关概念 |
2.3.1 农村饮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
2.3.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
2.3.3 阶梯水价与阶段水价 |
第3章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
3.1 发展历程 |
3.1.1 安全标准演变历程 |
3.1.2 规划法规完善历程 |
3.1.3 水源管理制度变迁 |
3.2 比较分析 |
3.2.1 与城市饮水比较 |
3.2.2 与农村公路用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供给比较 |
3.2.3 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类产品供给比较 |
3.3 需求分析 |
3.3.1 基础性需求:刚性强 |
3.3.2 广泛性需求:受众宽 |
3.3.3 发展性需求:空间大 |
3.4 基本特征 |
3.4.1 基础性和致命性 |
3.4.2 垄断性和群体性 |
3.4.3 阶段性和反复性 |
3.4.4 区域性和差异性 |
3.4.5 资源性和流动性 |
3.4.6 分散性和季节性 |
3.5 阶段特征 |
3.5.1 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 |
3.5.2 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 |
3.5.3 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 |
3.5.4 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 |
3.5.5 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 |
3.5.6 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交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
4.1 制度创新的主流目标 |
4.1.1 以居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
4.1.2 形成闭环的制度体系 |
4.1.3 遵循本质属性、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 |
4.2 制度创新的基本方法 |
4.2.1 注重“卡尔多改进”追求效益最大化 |
4.2.2 注重上下结合内外互动体现实用性 |
4.2.3 注重前后比较左右借鉴凸显均衡性 |
4.3 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 |
4.3.1 统一的思想认识 |
4.3.2 扎实的经济基础 |
4.3.3 成功的经验借鉴 |
4.3.4 庞大的工程系统 |
4.3.5 归位的政府职能 |
4.4 制度创新的内部条件 |
4.4.1 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
4.4.2 逐步异化的制度目标 |
4.4.3 非均衡的制度效应 |
4.5 制度创新的考核指标 |
4.6 制度创新的基本设想 |
4.6.1 市场有效的判断标准 |
4.6.2 制度有效的制约因素 |
4.6.3 制度创新的关键问题 |
4.6.4 制度创新的现实局限 |
4.7 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市场特征 |
5.1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设计 |
5.1.1 模型选择:三种常见市场分析模型比较 |
5.1.2 模型设计: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 |
5.1.3 模型说明:重要节点和区域 |
5.2 质量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供给-需求分析 |
5.2.1 基本类型 |
5.2.2 有效性分析 |
5.3 价格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成本-收益分析 |
5.3.1 基本类型 |
5.3.2 有效性分析 |
5.4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有效性综合分析 |
5.4.1 模型分析及结果 |
5.4.2 主要特点 |
5.5 调查数据分析 |
5.5.1 抽样调查分析 |
5.5.2 典型调查分析 |
5.5.3 居民反馈数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设计冲突及创新 |
6.1 制度设计冲突的主要表现 |
6.1.1 产品定性模糊化:混淆不准的定性制度 |
6.1.2 供给质量理想化:高标低配的水质制度 |
6.1.3 供水类型单一化:人畜同饮的供给制度 |
6.2 制度设计失灵的内在机理 |
6.2.1 定性制度失灵分析 |
6.2.2 质量制度失灵分析 |
6.2.3 分类制度失灵分析 |
6.3 制度设计创新的基本思路 |
6.3.1 分区定性制度创新 |
6.3.2 “双通道”决策制度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及创新 |
7.1 制度落地矛盾的主要表现 |
7.1.1 责任落实基层化:“层层下移”的责任制度 |
7.1.2 融资主体空心化:“补助”“配套”的融资制度 |
7.1.3 运行管理公地化:抓大放小的运管制度 |
7.2 制度落地矛盾的内在机理 |
7.2.1 责任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2.2 融资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2.3 运管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3 责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
7.3.1 分段定责制度创新(CS-CS制度) |
7.3.2 创新绩效评价制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农村饮水安全融资投入制度的两难困境及创新 |
8.1 融资投入两难的主要表现 |
8.1.1 资金分配均等化:数人头的投入制度 |
8.1.2 产品定价市场化:“以水养水”的定价制度 |
8.1.3 运管补贴低效化:逆向刺激的补贴制度 |
8.2 融资投入两难的内在机理 |
8.2.1 投入制度失灵分析 |
8.2.2 定价制度失灵分析 |
8.2.3 补贴制度失灵分析 |
8.3 融资投入制度创新思路 |
8.3.1 “阶段水价”制度创新 |
8.3.2 “需求侧补贴”制度创新 |
8.4 算例 |
8.4.1 现行制度导致工程荒废 |
8.4.2 实行制度保基本运行 |
8.4.3 创新制度多方受益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分区治理是破解农村公共产品治理失效的有效方式 |
9.1.2 市场失灵是农村饮水安全市场供给的基本特征 |
9.1.3 统筹推进是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必由之路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主持(研)课题 |
(4)空间正义视角下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和不足 |
1.创新点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义务教育 |
2.基本公共服务 |
3.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理论基础 |
1.公共物品理论 |
2.新公共服务理论 |
3.空间正义理论 |
二、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
1.数据来源 |
2.数据处理 |
(二)义务教育入学机会供给现状 |
1.学校分布 |
2.学校数量 |
3.班级数量 |
4.农村留守儿童数量 |
5.随迁子女数量 |
6.特殊教育学生数 |
(三)义务教育财力资源供给现状 |
1.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 |
2.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 |
(四)义务教育物资资源供给现状 |
1.校舍面积 |
2.学校占地面积 |
(五)义务教育人力资源供给现状 |
1.教师数量 |
2.专任教师数量 |
3.学生数量 |
4.师生比例 |
三、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非正义现象与问题 |
(一)空间隔离:市区对旗县的隔离 |
1.教育机会的隔离 |
2.教育资源的隔离 |
(二)空间剥夺:城市中心对边缘区域的剥夺 |
1.教育机会的剥夺 |
2.教育资源的剥夺 |
(三)空间分异: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分异 |
1.教育机会的分异 |
2.教育资源的分异 |
(四)空间同质:校际之间的同质化 |
1.教育机会的同质化 |
2.教育资源的同质化 |
四、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空间非正义的原因分析 |
(一)价值空间:价值取向偏差 |
1.同质化 |
2.精英主义 |
3.追求效率 |
(二)生产空间:生产力水平不高 |
1.生产资料 |
2.劳动者 |
3.科学技术 |
(三)分配空间:体制机制不健全 |
1.招生入学政策 |
2.教师管理体制 |
3.经费投入体制 |
(四)权力空间:权力结构不完善 |
1.政府权力集中 |
2.学校自主性缺失 |
3.公民社会参与不足 |
五、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空间正义实现的路径 |
(一)价值空间:差异的正义 |
1.多样性 |
2.属人性 |
3.平等性 |
(二)生产空间:提高生产力发展 |
1.生产资料 |
2.劳动者 |
3.科学技术 |
(三)分配空间: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1.招生入学政策 |
2.教师管理体制 |
3.经费投入体制 |
(四)权力空间:优化权力结构 |
1.政府简政放权 |
2.学校增强自主性 |
3.公民社会广泛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财政分权视角的县域统筹基础教育供给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供给 |
1.2.2 财政分权与公共教育 |
1.2.3 财政分权与教育公平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县域财政统筹制度 |
2.1.2 基础教育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2.2.3 财政分权理论 |
2.2.4 官员晋升锦标赛理论 |
3 山东省财政和基础教育供给整体分析 |
3.1 山东省财政基本情况分析 |
3.1.1 山东省财政支出收入增长弹性系数与边际倾向分析 |
3.1.2 山东省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与边际倾向 |
3.1.3 山东省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与边际倾向 |
3.2 山东省财政基础教育供给现状分析 |
3.2.1 山东省财政基础教育支出水平分项对比分析 |
3.2.2 山东省财政基础教育支出增长率对比分析 |
4 山东省不同发展水平县级财政基础教育供给比较分析 |
4.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4.2 财政基础教育供给差距指标选取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产出指标选取说明 |
4.3 数据来源及模型选择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变量特征 |
4.3.3 泰尔指数设定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4.1 总体泰尔指数分析 |
4.4.2 组间差距与组内差距指数分析 |
4.4.3 样本组贡献率分析 |
4.5 泰尔指数分析结论 |
5 山东县级财政基础教育供给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5.1 变量选取说明 |
5.1.1 时间范围界定 |
5.1.2 变量选取 |
5.2 模型选择 |
5.3 基础教育供给整体分析 |
5.3.1 实证分析 |
5.3.2 稳健性检验结果 |
5.4 样本组回归比较分析 |
5.4.1 中收入组对比分析 |
5.4.2 低收入组对比分析 |
5.5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结论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省级全面统筹与因地制宜结合提升基础教育供给水平 |
6.2.2 财政权力进行合理划分 |
6.2.3 完善基础教育供给结构 |
6.2.4 改进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和健全地区财政支出监督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内涵、分类及供给模式 |
一、公共物品的内涵 |
二、公共物品的分类 |
三、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 |
第二节 农村公共物品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
一、农村公共物品的内涵 |
二、农村公共物品的特征 |
三、农村公共物品的分类 |
四、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
第三节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相关理论 |
一、公平与正义理论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三、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对农村物品供给新要求 |
一、乡村振兴战略内涵 |
二、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提出的新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供给雏形显现—新中国成立初期 |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雏形 |
二、农村公共物品主要供给主体单一 |
第二节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投入不足—人民公社时期 |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种类单一 |
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不合理 |
第三节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多元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经济制度调整 |
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模式多样 |
第四节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投入日益加强—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后期 |
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日益完善 |
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特征明显 |
第五节 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一、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
二、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
二、农村人居环境物品供给加大 |
三、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较少 |
四、农村医疗卫生情况较差 |
第二节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 |
一、供给总量不足 |
二、供给结构失衡 |
三、供给效率较低 |
四、供给公众参与失灵,偏离农民真实需求。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乡镇政府缺少资金 |
二、以政府为主体供给单一 |
三、政府供给中错位缺位现象存在 |
四、监管体制不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 |
第一节 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结构 |
一、政府履行主体作用,建设服务型政府 |
二、积极引入市场化供给模式 |
三、鼓励农村私人参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
第二节 完善农村公共物品的需求表达机制 |
一、加强宣传,提高农民需求表达意识 |
二、畅通农民需求表达渠道 |
第三节 协调政府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财政机制 |
一、准确定位中央政府的供给职能 |
二、明确基层政府的供给职能 |
第四节 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监督体系 |
一、建立基层绩效评估机制 |
二、完善基层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
三、畅通公共物品监督渠道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深度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以甘肃省临夏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 |
(二)基本公共服务 |
(三)深度贫困地区 |
二、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应用 |
(一)两者都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理念提供服务 |
(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正是追求公共利益的结果 |
(三)尊重公职人员公共服务的理想 |
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深度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一)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
(二)社会民生的可持续发展 |
(三)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
第二章 临夏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 |
一、调研基本情况 |
(一)样本地基本情况 |
(二)乡镇中基本公共服务的现状 |
二、临夏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调查问卷及分析 |
(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义务教育的分析 |
(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公共卫生服务的分析 |
(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住房保障服务的分析 |
第三章 临夏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临夏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
(一)基本公共服务中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
(二)基本公共服务中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三)基本公共服务中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 |
二、临夏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问题成因 |
(一)乡镇行政村落间人员与公共资源不匹配 |
(二)基层行政人员实施政策治标不治本 |
(三)基层公共服务供给者积极性不高,区域内政策宣传与居民参与度低 |
第四章 临夏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与建议 |
一、以结构优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策研究 |
(一)调整现行的乡镇行政村落结构,加强地方政府顶层设计 |
(二)地方政府监管与基层政府治理并行,加快农村户籍制度改革 |
(三)调动基层行政人员积极性,引导社会舆论民情宣传及公民参与 |
二、临夏县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具体建议 |
(一)完善义务教育服务供给的具体建议 |
(二)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具体建议 |
(三)助推棚户区改造和危房改造的具体建议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之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三)其它类 |
致谢 |
附录一 甘肃省临夏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甘肃省临夏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相关部门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
(8)公众满意度视角下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基本问题的提出:教育支出还能带来满意度的提升吗? |
1.3 基本研究框架 |
1.3.1 教育财政支出对公众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1.3.2 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对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1.3.3 公众参与对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研究 |
2.1.1 基本概念与内涵的梳理与界定 |
2.1.2 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价——以效率为价值导向 |
2.1.3 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价——以效果为价值导向 |
2.2 公众满意度视角下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价研究 |
2.3 财政支出与公共服务满意度相关研究 |
2.3.1 财政透明度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
2.3.2 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
2.3.3 财政支出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
2.4 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与公共服务满意度相关研究 |
2.5 公众参与与公共服务满意度相关研究 |
2.5.1 公众参与的概念界定 |
2.5.2 公众满意度与公众参与的影响研究 |
2.6 对现有研究的一点评价 |
2.6.1 关于完善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的讨论需要继续加深 |
2.6.2 基于满意度视角下的教育公共服务评价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
2.6.3 关于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根源探索还有待加强 |
3 我国教育满意度的特征事实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地区差异下公众教育满意度的特征事实分析 |
3.2.1 省市间公众教育满意度的特征事实分析 |
3.2.2 城乡间公众教育满意度的特征事实分析 |
3.3 个人差异下公众教育满意度的特征事实分析 |
3.3.1 性别差异下公众教育满意度的特征事实分析 |
3.3.2 本地户籍与非本地户籍间公众教育满意度的特征事实分析 |
3.3.3 学历差异下公众教育满意度的特征事实分析 |
3.3.4 个人收入差异下公众教育满意度的特征事实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教育财政支出影响公众教育满意度的现实困境:教育财政支出与公众教育满意度的倒“U”型关系 |
4.1 概述 |
4.2 教育财政支出影响公众教育满意度的理论假说 |
4.3 数据、变量和计量模型设定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变量选取 |
4.3.3 模型设定 |
4.3.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4.4 教育财政支出对公众教育满意度影响的实证回归分析 |
4.4.1 基准回归 |
4.4.2 稳健性分析 |
4.4.3 异质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教育供给方式对公众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分析——基于入学方式的视角 |
5.1 概述 |
5.2 数据、变量和计量模型设定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取 |
5.2.3 模型设定 |
5.2.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3 入学方式对公众教育满意度影响的实证回归分析 |
5.3.1 基准回归 |
5.3.2 稳健性分析 |
5.3.3 异质性分析 |
5.3.4 机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公众参与对公众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分析——基于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参与的视角 |
6.1 概述 |
6.2 公众参与对公众教育满意度影响的理论分析 |
6.3 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参与的概念界定 |
6.4 数据、变量和计量模型设定 |
6.4.1 数据来源 |
6.4.2 变量选取 |
6.4.3 模型设定 |
6.4.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5 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参与对公众教育满意度影响的实证回归分析 |
6.5.1 基准回归 |
6.5.2 稳健性回归 |
6.6 本章小结 |
7 提升公众教育满意度的思考与对策 |
7.1 探寻教育财政支出对提升公民满意度的内在逻辑 |
7.1.1 在规划教育财政支出结构时寻找最优方程式 |
7.1.2 在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上“填低洼” |
7.2 寻找最优的教育供给服务路径 |
7.2.1 在教育供给服务中要“因人而异” |
7.2.2 在提供教育供给服务时区分“因地制宜” |
7.3 完善公众教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制度 |
7.3.1 在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中多加“敞开心扉 |
7.3.2 在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中多听“用者评” |
7.3.3 在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中多进行“二次反馈”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特点 |
1.3.2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特点与问题 |
1.3.3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需失衡/均衡研究 |
1.3.4 农村公共需求供给主体研究 |
1.3.5 社会组织的特点及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
1.3.6 现有研究的水平与发展趋势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之处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与核心概念界定 |
2.1 相关理论述评 |
2.1.1 “长尾”理论 |
2.1.2 机制设计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社会网络理论 |
2.2 核心概念与模型设定 |
2.2.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 |
2.2.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与失衡 |
2.2.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 |
第三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属性及其供需失衡的特征 |
3.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需求侧属性 |
3.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2.1 服务类型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2.2 财政支出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2.3 社会组织视角下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的供给侧属性 |
3.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特征 |
3.3.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时序分布特征 |
3.3.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满足成本特征 |
第四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
4.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需求侧整体性原因 |
4.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供给侧整体性原因 |
4.2.1 政府财政限制 |
4.2.2 政府理性选择偏差 |
4.2.3 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 |
4.2.4“长尾”供给“市场”缺失 |
4.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特殊教育为例 |
4.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特殊医疗为例 |
4.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化原因:以农村特殊养老为例 |
4.6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差异性原因:以农村金融服务为例 |
4.7 小结 |
第五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 |
5.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方法 |
5.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的测算:以农村特殊教育为例 |
5.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指数的测算:以农村特殊医疗为例 |
5.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以农村特殊养老为例 |
5.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程度的测算:以农村金融服务为例 |
5.6 小结 |
第六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的矫正机制设计 |
6.1 基本机制设定 |
6.1.1 承诺机制设计 |
6.1.2 政府监管机制 |
6.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激励相容与信息效率机制 |
6.3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区间设计 |
6.4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格罗夫斯-克拉克矫正机制 |
6.5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纳什均衡矫正机制 |
6.6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动态调整机制 |
6.7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需求精准匹配机制 |
第七章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实践运用:“互联网+社会组织” |
7.1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矫正机制的网络外部性 |
7.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模式 |
7.2.1 “互联网+”与网络经济的特征 |
7.2.2 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互联网+社会组织”实践机制 |
7.3 案例研究京东公益基金会互联网平台 |
结语 效率-公平互补的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均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特征 |
2.2 国内教育税收相关研究 |
2.3 国外教育税收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基础 |
3.1 教育税收制度理论分析框架 |
3.2 教育税收经济学理论 |
3.3 教育税收法理基础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沿革 |
4.2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现存问题 |
4.3 我国教育税收制度问题根源剖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与启示 |
5.1 国外教育税制度实践 |
5.2 国外税收优惠制度实践 |
5.3 国外教育税收制度研究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设计 |
6.1 教育税开征的基本原则 |
6.2 教育税的税收要素界定 |
6.3 教育税的税收优惠设置 |
6.4 教育税与财政支出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分析: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政策有效性验证 |
7.1 模拟实证:教育税财政充足性定量分析 |
7.2 检验实证:教育税收对教育资源分配影响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物品提供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乌兰浩特市公共服务中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 杨云峰. 吉林大学, 2021(01)
- [2]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研究[D]. 严宏. 西南大学, 2021(05)
- [3]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D]. 陈敏. 西南大学, 2020(05)
- [4]空间正义视角下H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 许静.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基于财政分权视角的县域统筹基础教育供给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董恺.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D]. 赵婷婷.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7]深度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以甘肃省临夏县为例[D]. 王擎烨.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公众满意度视角下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D]. 魏胜广.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9]农村“长尾”公共服务供需失衡及其矫正机制研究[D]. 罗吉. 广西大学, 2020(06)
- [10]基于可持续供给的教育税收制度研究[D]. 冯骁.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标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论文; 公共产品理论论文; 税收原则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