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泥处理方法总结

城市污泥处理方法总结

一、城市污泥处理方法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高宇[1](2021)在《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污水处理项目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治理生产生活污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是达成净化环境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污水处理起步较晚,实际运行中存在成本管理不到位、运行效率较低、技术投入不足、污泥处理不彻底、项目建设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为此,需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从社会效益、能耗费用、运行效率、产出效果等方面对污水处理项目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价。本文首先依据Cast、A2/O等污水处理工艺以及可靠性、一致性等绩效指标遴选原则,将污水处理项目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分为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周围居民投诉率、员工培训情况、企业制度完善情况)、能耗和费用指标(主要包括污水处理能耗、污泥处理能耗、资金费用、药剂费用)、运行效率指标(主要包括污水负荷满足率、设备正常运转率、及时完成率、自然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果指标(主要包括COD含量削减率、氨氮含量削减率、污泥处置情况)四个方面;进而,结合行业政策、污水处理标准、行业平均水平等资料,详细划分定性和定量指标,定量指标运用最大最小值建立二元一次线性方程,定性指标通过等级划分确定评价得分;然后,运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重要程度,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污水处理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入甲、乙、丙、丁四个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项目,运用上述综合绩效评价方法进行全面评价,考察四个项目存在的管理运行短板,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表明,能源消耗、设备运行效率、厂区安全管理等方面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广泛重视,对员工培养、园区绿化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重视程度较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同,表明本文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科学全面反映项目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污水处理项目提供了实用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路成刚[2](2021)在《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中四种重金属与典型有机物气相反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生活污水产生量日益增加,伴随而生的工业和市政污泥产生量也与日剧增。目前,焚烧是最普遍的污泥处理方法之一。由于污泥中特别是工业污泥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和有机物,因此,研究焚烧环境下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路径以及重金属与有机物的反应机理,对于污泥焚烧过程中和焚烧后的污染控制与环境治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调查分析污泥焚烧技术应用及机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遴选确定出四种典型重金属(即:汞Hg、镉Cd、锡Sn和铅Pb)和六种典型有机物(即:甲烷CH4、甲醇CH3OH、甲醛HCHO、甲酸HCOOH、苯C6H6和苯酚C6H5OH)。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中B3LYP和M062X两种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四种重金属与六种典型有机物的气相反应机理、电子结构几何优化和反应热力学性质,揭示了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中重金属与典型有机物气相反应机理。对这些反应中的能垒和产物稳定性进行了精确计算与比较,验证了量子计算结果与焚烧实验数据的一致性。主要结论如下:(1)Hg与六种有机物的反应通过Hg的插入机理,将Hg分别插入C-H、C-O/C=O和H-O键生成16种可能的反应产物CH3HgH、CH3OHgH、CH3HgOH、HHgCH2OH、HCOHgH、CH2HgO、HHgCOOH、HOCHHgO、HCOOHgH、HCOHgOH、C6H5HgH、C6H5OHgH、C6H5HgOH、m-HHgC6H4OH、o-HHgC6H4OH和p-HHgC6H4OH。结果显示,与这些反应有关的所有过渡态相对能量都很高,数值约为几百k J/mol,并且与初始反应物相比,所有产物在热力学上都更不稳定,因此,Hg将以单质形式直接被排放到大气中。当焚烧过程中供给过量氧气时,Hg将首先被氧化为HgO,而HgO不能与CH4反应,与其余五种有机物反应仅有一条通道存在,在HgO插入C-H或O-H键的情况下,反应生成的最终产物分别是CH3OHgOH、HCOHgOH、HOCOHgOH、C6H5HgOH和o-HOHg C6H4OH;其对应过渡态的相对能量在4.9~36.4 k J/mol之间变化,且反应最终产物的形成过程均是放热的。因此,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Hg与有机物的反应活性相对更高。(2)Cd与六种典型有机物的反应机理与Hg类似,也是通过Cd插入方式发生反应并产生相似的产物。所有产物的相对稳定性(即相对能量ΔE)从最稳定到最不稳定的顺序为CH3CdOH>C6H5OCd H>C6H5CdOH>HCOOCd H>CH3OCd H>HCd COOH>HCOCd H>o-HCd C6H4OH~m-HCd C6H4OH~p-HCd C6H4OH>C6H5Cd H>CH3Cd H>HCOCdOH>HCd CH2OH>HOCHCdO>HCHCdO。反应所涉及的能垒高度在180~630 k J/mol之间变化。CdO则通过一个插入反应通道与这些有机物(除甲烷以外)进行反应,每个反应的能垒都比较低,数值在-6.0~82 k J/mol之间,因此,污泥焚烧过程中供应足量的氧气有助于将Cd收集到焚烧灰分的有机镉化合物中,且将灰分进行有效的二次处理对于减少环境中Cd的污染是非常有益的。(3)Sn与六种典型有机物的反应以与Hg和Cd相似的反应方式进行,并生成类似的产物。但是,Sn与六种典型有机物的反应产物比Hg和Cd的更加稳定,且能垒更低。对于Sn与C6H6和C6H5OH的反应,其对应过渡态的相对能量分别为27和8.5 k J/mol,因此这些反应很容易发生。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SnO与C6H6的反应将需要跨越较高的能垒才能发生;而SnO与CH3OH、HCHO、HCOOH和C6H5OH的反应的能垒相对较低。因此,经过焚烧之后的Sn将以有机锡化合物而不是单质Sn的形式聚集在焚烧底渣或飞灰中。(4)Pb与六种选定有机物的反应也是通过插入机制发生的,从而形成与Sn反应类似的产物,并且所有产物都相对稳定。由于Pb与C6H6和C6H5OH的反应能垒相对较低,因此这些反应更容易在贫氧条件下发生。在提供氧气的情况下,PbO与有机物(除CH4外)的反应能垒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CH3OH<HCOOH<HCHO<C6H5OH<C6H6,反应产物的稳定性顺序与反应能垒高度相一致。而且,从反应产物的稳定性和反应能垒方面来看,PbO与CH3OH、HCOOH和HCHO反应比Pb和有机物更容易发生,因此,在富氧工况下,这三种有机物可将Pb以有机化合物的形式沉积于焚烧底渣或焚烧飞灰中。(5)二价金属氧化物HgO、CdO、SOn和PbO与六种典型有机物反应所形成产物的稳定性(相对能量)从最稳定到最不稳定顺序依次为Sn>Pb>Cd>Hg。形成上述化合物的能垒从高到低依次为Hg>Cd>Pb>Sn,这与反应产物的稳定性相一致。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反应产物CH3OMOH、C6H5MOH和o-HOMC6H4OH(M=Hg、Cd、Sn和Pb)的稳定性从最稳定到最不稳定的顺序依次为Cd>Hg>Sn>Pb。而对于反应产物HCOMOH和HOCOMOH(M=Hg、Cd、Sn和Pb),其稳定性从最稳定到最不稳定的顺序则依次为Cd>Hg>Pb>Sn。此外,HgO和CdO与有机物反应较难形成CH3OMOH、HCOMOH和HOCOMOH(M=Hg和Cd),而SnO和PbO难以与C6H6和C6H5OH发生反应。(6)验证实验结论表明,气质联用色谱测定的物质定量趋势与量子计算中的反应能垒基本相一致,即反应能垒越低,气质联用色谱测定含量相对越高。最重要的是焚烧之后气态反应物苯的残留量较高,这与苯的反应能垒远高于甲醇的量子计算研究结论相吻合。焚烧后的有机物结合态(OM)重金属含量较焚烧前有明显增加,说明在焚烧过程中可能有重金属有机化合物形成,同时,Cd的有机物结合态(OM)增加量略大于Pb,这也与量子计算中的反应能垒基本相一致,即反应能垒越低,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生成量相对越多。

李哲[3](2021)在《酒糟有机肥生产、肥效以及酒糟生物质炭的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白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年产白酒约1300万吨,浓香型白酒超过70%。每酿造1吨白酒需消耗2.5-3.0吨高粱,约产生3.0吨酒糟(丢糟)和48吨废水。因此,在白酒的产业链上,每年约有3900万吨酒糟和处理酿酒废水产生的大量污泥(以下简称污泥)亟待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在浓香型白酒的酒糟中,谷壳残渣超过70%,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二氧化硅和少量蛋白质等,pH 4.04.5,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不宜做饲料,其它再利用途径如生产沼气,提取饲料蛋白等均存在二次副产物残留,不能彻底无害化处理和有效利用,难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目前,酒糟和污泥的处理方式以填埋和焚烧为主,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成本高昂。如何将酒糟和污泥同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尚无报道。值得注意的是,酒糟和污泥均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植物营养元素,是一种潜在的有机肥源。四川泸州是泸州老窖的产地,当地的酿酒高粱主要种植在风化深,淋溶强,有机质缺乏,pH低的土壤上,急需改良培肥。此外,生物炭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增加土壤有机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酒糟减量制备生物炭用于酸性土壤也鲜有报道。本文以泸州老窖酿酒公司的酒糟和污泥为原料,研制酒糟有机肥(以下简称有机肥)生产技术;通过田间试验了解有机肥和酒糟生物炭对高粱、小麦产质量的影响;采用宏基因组技术,研究酒糟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及碳氮代谢功能的影响,旨在为浓香型酿酒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污泥、酒糟和腐熟剂按不同比例混合堆制,历经升温期,高温期和降温期,水分含量持续降低,氮、磷、钾和腐殖酸含量逐渐增加,堆肥物料颜色由黄褐色变为褐色、黑褐色或黑色。污泥和酒糟按1:2(质量比)混合,添加高温发酵菌剂,经40天左右的堆肥发酵可生产出质量合格的有机肥,各项指标符合NY/525-2012国家标准。(2)在有机肥配施化肥(有机N:化肥N=1:1)的处理中,高粱的田间产量、籽粒含氮量、植株磷钾吸收量分别比单施等养分的化肥增加12.55%、36.70%、22.22%和29.20%;土壤有效氮,磷酸酶、脲酶和脱氢酶活性也显着提高。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适量配施有益于增加高粱产量,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土壤酶活性。(3)小麦田间试验表明,有机肥配施化肥(有机N:化肥N=1:1)的产量最高,单施有机肥比单施商品有机肥的小麦产量增加17.78%,说明前者的肥效优于后者。在化肥减量配施酒糟有机肥处理的土壤中,全氮、碱解氮、铵态氮和土壤酶活(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显着高于单施化肥或商品有机肥。(4)单施有机肥、生物炭和二者配合施用均显着提高高粱的田间产量和籽粒千粒重;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配施改善高粱品质(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增加),提高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尽管单季高粱对单施酒糟有机肥的响应总体稍优于其他处理,但生物炭的远期效应有待通过长期试验做进一步验证。(5)土壤是决定微生物种群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因适量添加酒糟生物炭而改变。在适量添加酒糟生物炭的土壤中,微生物DNA序列数和碱基数增加,说明微生物总数增加,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影响因种群不同而异,适量的生物炭提高未分类菌、细菌、古菌、病毒和真核生物数量,总体上增加碳氮代谢酶功能基因的丰度和通路。

杨喆程[4](2020)在《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效果评价》文中认为近年来,全国城市污泥产量逐年上升,污泥的出路问题日趋严重。根据城市污泥富含氮、磷、钾、有机质的特点,适宜将其作为肥料进行土地利用。其中林地利用较农用风险低,消纳污泥容量大,逐渐成为城市污泥的主要处置方向之一。本文以北京排水集团生产的城市污泥产品(有机营养土、生物碳土、复合生物碳土)作为研究对象,在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赵家场村建立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示范区。研究施用城市污泥产品对林地土壤、地下水以及树木生长的影响,同时以施用场地范围内的各环境介质(土壤、地表水)为监测对象,分析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在其中的变化规律,研究三种污泥产品施用后对环境造成的风险。并以此为依据编写《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品林地利用工程化施用技术指南》,为城市污水厂污泥用于林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支持。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三种城市污泥产品在不同施肥方式、施肥量下对林地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的酸碱度与施肥前相比有小幅度的上升,最终稳定在7.1左右,说明污泥堆肥没有产生过多的酸性物质,施用污泥产品对土壤酸碱度有着调节作用;土壤电导率随施肥比例的增加而明显增高,最高超过了1400μs/cm,但尚未产生盐度风险;施用城市污泥产品后土壤中有机质、总氮、总磷等营养物质含量明显增加;施肥区毛白杨和白皮松的新生枝条增长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未施肥的空白区。综合比较各施肥样方内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及植物生长情况后发现,施用2吨/亩复合生物碳土的效果最佳。污泥产品的施用,确实导致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上升,但均满足《土壤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的相关要求。通过单因子评价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撒施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发现施肥后土壤重金属的Pi值和潜在风险指数RI值均出现了上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风险指数也逐渐下降。在整个监测周期内,各类重金属含量均处于低风险状态。通过土壤污染物模型预测连续5年施用城市污泥产品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用量控制在2吨/亩时,土壤中各类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不存在超标风险;对示范区地下水水质情况进行了连续六个月的监测,没有发现重金属和多环芳烃迁移进入地下水的情况,氨氮、硝态氮等理化指标也没有明显的变化。结合研究结果,建议选择复合生物碳土进行林地利用,施用量控制在2吨/亩,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撒施的方式,施用季节建议在春夏季避免汛期施用。

焦桐[5](2020)在《城镇污水处理企业运营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政策不断完善、污水处理技术逐步提高的背景下,本文结合地上式C污水处理厂以及地下式D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污水企业运营模式的概念、内涵,并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志对污水企业的运营模式进行分类(如:按企业性质、投融资模式划分)。文章把污水处理企业的运营模式分为广义运营模式与狭义运营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六种不同的收费方法分别为保底水量法、简单计算法、简单计算加违约金法、平均值分段计价法、实际水量分段加计法(减计法)、系数调整计费法。此外,文章阐述了城镇污水处理企业的EP、EPC、BOT、TOT、PPP以及委托运营模式下的特点和模式的适用性,并主要对其中的TOT、BOT、PPP模式下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融资方式、适用范围、所有权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污水企业、政府提供适合的运营模式,以达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通过对污水处理项目广泛收集资料,展开充分调查,文章分别选取了地上式BOT模式的C污水处理厂、地下式PPP模式的D污水处理厂进行案例研究。首先介绍了企业的背景情况,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流程,企业运营状况等。针对不同类型的运营模式,其根本问题都归于成本与收益模式问题,所以文章主要对案例企业的成本收费模式进行详细分析。在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模式方面,本文依据污水企业实际情况对每年成本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其成本支出所存在的问题。在污水处理厂的收益模式分析方面,C、D两厂采用系数调整法对污水收费单价每年进行调整,统计出污水处理厂年处理水量,运用保底水量的污水收费方法计算出水厂收益。通过比较其成本、收益、利润以及建造方式等,根据其结果详细的分析了C、D污水处理企业运营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为其提供适合自身的未来发展计划。文章最后通过对理论以及案例的分析,给城镇污水处理企业以及政府提出相关建议。

张晓霞[6](2020)在《污泥林地应用和阈值研究》文中指出因富含营养物质利于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污泥林地用已成为污泥资源化处理的一个可行的方案。针对污泥林地资源化利用存在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本文首先对污泥与园林废弃物不同比例的堆肥产品进行了功效性和安全性两方面的综合评价,得出污泥堆肥优化方案。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污泥堆肥产品和施肥量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安全性,优选出最佳的施肥方式。通过示范地的应用进一步验证污泥林用的影响和安全性,对示范地和北京市的阈值进行计算,评估污泥林用的可行性。最后基于文献数据和土壤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土壤重金属在省会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土壤和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确定了省会城市林地利用的阈值。得出的结论如下:(1)污泥添加园林废弃物堆肥处理得出二者体积比为1:3和1:1时(即S1G3和S1G1)效果最佳。8种重金属的含量均比堆肥前明显增加,但堆肥前后均属于安全水平,且重金属有效态占比均减少3.30%~91.54%。相关性分析表明,重金属的有效态和有机质与C/N呈极显着正相关。(2)盆栽试验表明最佳的施肥方式污泥与园林废弃物之比为1:1,施肥量为50%(即S1G1-T2)。基质中的重金属总量总体上Cd和Pb含量随各堆肥产品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其余6种重金属各堆肥产品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整体上看万寿菊(Tagetes erect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基质中重金属的含量均属于安全范围,且依次减少。添加堆肥产品大大提升了土壤的质量等级,基本达到1级标准。S1G1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但是当施肥量高于50%(T2)时,对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3)示范地施肥后2年内的土壤重金属始终低于GB15618-2018国家土壤质量标准风险筛选值,无风险水平。有效态重金属占比随着时间逐渐向稳定态变化。以15年为限,示范地污泥林地应用的阈值为24.73t/ha/y,限制因素是Cd。北京市污泥林地应用的阈值为42.33t/ha/y,限制因素是Hg。(4)土壤重金属含量在31个省会城市空间分布,东北和西南部之间存在一个清晰的重金属污染边界,与“胡焕庸线”高度一致,表明土壤重金属含量是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省会的阈值差异很大,31个省会城市污泥评价阈值平均为32.67t/ha/y,但不同省会城市之间的变化范围为7.12~91.35 t/ha/y。其中1/2省会城市的阈值高于30 t/ha/y,兰州、天津、呼和浩特和银川的阈值在55t/ha/y以上,而昆明和长沙的阈值均小于10 t/ha/y。污泥林用优先控制重金属除上海和广州的Cu、北京的Hg和天津的Zn外,大部分省会城市(27/31)以Cd为主。论文首次从生态系统安全的角度,对园林废弃物与城市污泥混合堆肥产品林地的功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为科学评价、长期监测复合新型肥料的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发现我国城市重金属污染分界线与“胡焕庸线”高度一致,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地理和社会经济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首次基于省会城市实际的土壤及污泥重金属浓度进行分析得出全国省会城市林业土壤的污泥承载力,为各个省会城市污泥林地利用的政策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左文刚[7](2020)在《生活污泥对新垦滩涂盐碱地快速有机培肥的效应与机制》文中提出我国耕地资源紧缺,东部沿海滩涂盐碱地可作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而新垦滩涂盐碱地特殊的土壤性质尤其是土壤高盐分和低肥力使得其必须经过熟化改良方可用于农业生产。在新垦滩涂盐碱地改良过程中,以增加土壤有机质为主导的土壤培肥是滩涂土壤快速改良的关键环节。来源丰富的生活污泥因富含有机质及氮磷等养分,能否作为低成本外源有机物进行盐碱地的高效培肥改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营养、能量物质的再循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命题。为研究生活污泥施用对不同利用方式(稻田和旱作)新垦滩涂盐碱地土壤的改良效果,在以稻田为主的江苏盐城射阳滩涂盐碱地试验点和以旱作为主的江苏南通如东方凌滩涂盐碱地试验点开展多年大田定位试验,分别以水稻、甜高粱和大麦作为供试作物,研究一次性生活污泥施用对滩涂盐碱地稻田和旱作模式下土壤降盐、培肥和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重金属环境效应。同时通过室内水稻盆栽试验,研究在非淋洗降盐条件下滩涂盐碱地土壤施用生活污泥对水稻根系的影响。为探索生活污泥改良滩涂土壤过程中重金属的减量化和稳定化,降低生活污泥直接施用带来的重金属环境风险,在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滩涂盐碱地试验点,以玉米和大麦作为供试作物,研究生活污泥经蚯蚓吞食消解后的产物污泥蚓粪施用对旱作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尤其是改良过程中的重金属环境效应。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在滩涂盐碱地以稻田和旱作利用方式下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的一次性施用均显着降低土壤盐分,且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施用量越大,土壤盐分含量降幅越大。其中3年试验期间盐碱地稻田污泥用量处理(180 t ha-1)土壤盐分由5.25‰降至2.38‰,旱作模式下污泥用量处理(250 t ha-1)土壤盐分由8.35‰降至2.31‰,旱作盐碱地污泥蚓粪用量处理(250 t ha-1)土壤盐分由4.04‰降至1.96‰。随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施用量的增加,单位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施用所带来的土壤盐分降幅均逐渐降低。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一次性施用后,3年试验期间盐碱地稻田和旱作模式下土壤盐分含量年度间均逐渐降低,且施用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各处理年均降幅均明显高于对照处理。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的施用均降低了盐碱地土壤pH,且土壤pH年度间整体呈降低趋势。(2)盐碱地稻田和旱作盐碱地生活污泥一次性施用均促进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3年试验期间污泥各处理土壤团聚体含量年度间逐渐增加,且年度间增幅要显着高于未施用污泥的对照处理。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的施用均显着降低滩涂盐碱地土壤容重,且土壤容重年度间呈降低趋势。(3)生活污泥的一次性施用显着提高盐碱地稻田和旱作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盐碱地稻田对照土壤有机碳含量相比,3年试验期间污泥用量处理(180 tha-1)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达308.8%、248.4%和247.8%;旱作盐碱地3年试验期间生活污泥的施用可使土壤有机碳含量由2.22 g kg-1提高至20.77 g kg-1。污泥蚓粪的施用同样显着提高旱作盐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旱作盐碱地土壤有机碳的累积速率要高于盐碱地稻田土壤。随作物种植年限的增加,盐碱地稻田和旱作盐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的施用均显着提高盐碱地土壤氮、磷养分含量,其中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与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施用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4)生活污泥的施用显着提高盐碱地稻田连续3季水稻产量,并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根系活力。3年试验期间施用生活污泥处理水稻产量最高增幅分别达125.2%、124.7%和127.9%。根据水稻产量和生活污泥用量拟合方程,在0-210t ha-1的生活污泥施用量范围内,生活污泥的施用均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但随污泥用量的增加,单位污泥施用量所带来的水稻增产量逐渐降低。生活污泥一次性施用后水稻产量年度间呈逐渐增加趋势。3年试验期间120 t ha-1的污泥施用量所获经济效益最高。非淋洗降盐条件下,生活污泥的施用促进了盆栽水稻根系的生长,提高水稻根系生物量,增强水稻植株伤流液强度,提高伤流液中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并同时提高水稻根系活力,且污泥施用量越高,水稻根系活力越强。(5)在旱作盐碱地上,生活污泥的施用显着提高甜高粱单株茎、叶干物重和生物量。根据甜高粱生物量和生活污泥施用量的拟合方程,在0~450 t ha-1污泥施用量范围内,每施用100吨生活污泥平均可获得约2.02吨的甜高粱干物质。随污泥用量的增加,可获取的甜高粱总热能不断增加,3年试验期间最高可达115.0 GJ ha-1。生活污泥的施用显着提高旱作盐碱地大麦生物量和产量,且污泥用量越高,大麦生物量和产量越高。(6)在旱作滩涂盐碱地上,污泥蚓粪的施用促进玉米和大麦生长,且玉米和大麦生物量以及产量随污泥蚓粪施用量的增加显着提高,但单位污泥蚓粪施用所带来的作物增产量逐渐降低。污泥蚓粪的一次性施用对玉米和大麦产量增加具有持续效应。玉米和大麦产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污泥蚓粪处理玉米产量年度增幅可达11.8%,大麦产量年度增幅达31.8%。(7)生活污泥的一次性施用提高了盐碱地稻田和旱作模式下土壤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但其含量低于国家相关标准限值。3年试验期间盐碱地稻田和旱作盐碱地土壤全量重金属含量年度间呈降低趋势,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年度间呈增加趋势。综合评估生活污泥施用对盐碱地稻田和旱作盐碱地的重金属风险发现,在盐碱地稻田生活污泥施用重金属淋洗风险高,但作物重金属吸收累积风险低,而在旱作盐碱地生活污泥施用重金属淋洗风险低,但作物重金属吸收累积风险相对较高。生活污泥的施用提高了水稻和大麦植株对重金属的吸收。水稻和大麦各器官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整体上是:根>茎>叶>籽粒。随污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和大麦根、茎、叶中Cd、Cr、Cu、Ni、Pb、Zn含量均逐渐增加,水稻籽粒中Cd、Ni、Zn含量随污泥用量的增加不断增加,水稻籽粒中Cr、Cu、Pb含量无明显变化,大麦籽粒中Cd、Cu、Ni、Pb、Zn含量同样随污泥用量的增加不断增加,大麦籽粒中Cr含量无明显变化。3年试验期间,一次性施用污泥各处理水稻和大麦根、茎、叶、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年度间整体均呈下降趋势。本试验条件下水稻籽粒和大麦籽粒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相关标准重金属限值。(8)污泥蚓粪的一次性施用同样提高旱作盐碱地土壤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在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等碳量投入下,污泥蚓粪施用后更易使重金属在0-20 cm 土层累积,生活污泥施用后重金属有向深层土壤下渗趋势。污泥蚓粪的施用提高了玉米植株和大麦植株体内重金属含量。玉米和大麦各器官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整体上是:根>茎>叶>籽粒。随污泥蚓粪施用量的增加,玉米和大麦根、茎、叶中Cd、Cr、Cu、Ni、Pb、Zn含量均逐渐增加,玉米籽粒中Cd、Cr、Pb含量逐渐增加,Cu、Ni、Zn含量无明显变化,大麦籽粒中Cd、Cr、Ni、Zn含量逐渐增加,Cu、Pb无明显变化。3年试验期间,污泥蚓粪各处理玉米和大麦根、茎、叶、籽粒中重金属含量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在生活污泥和污泥蚓粪等碳量投入下,旱作盐碱地上生活污泥的施用更易导致重金属在玉米植株体内的累积,可见,将生活污泥经蚯蚓吞食消解制成污泥蚓粪用于滩涂盐碱地改良,重金属会以更稳定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中,并有效降低重金属在植株中的累积风险。

李强强[8](2020)在《污泥与醋糟共热解特性及协同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污泥热解是一种具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等优点的热处理方法。由于污泥自身的低挥发分、高灰分和低热值等不利于热化学处理的特点,常需加入另一种能量密度较高的有机质,实现能量补充,提升污泥热解效率。醋糟产量丰富、灰分低和热值高,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生物质燃料。但目前关于醋糟单独热解及污泥与醋糟共热解的研究尚无报道。本文采用热重分析仪和真空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污水污泥与醋糟共热解特性、反应动力学和产物产率分布及产物特性,以探究二者在共热解过程中的协同作用。TGA实验表明,醋糟在200~400℃为热解主要阶段,最大热解速率是-14.21%/min;污泥在220~500℃为热解主要阶段,最大热解速率是-5.94%/min。与污泥单独热解行为相比,醋糟的加入使污泥中有机物发生热分解反应的完成温度向着低温移动,热解过程的脱挥发性指数Di为3.75×10-7;与理论计算相比,混合物分解的脱挥发指数比计算低了0.35×10-7,实验测得的混合样品的热失重过程与理论计算得到的样品热失重过程之间并未发生重叠,说明污泥与醋糟共热解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当混合比例为1:1时,协同作用最明显;Coats-Redfern模型法表明,混合比例为1:1时,反应所需的活化达到最低值;采用FWO和KAS无模型机理,与理论计算相比,FWO计算结果表明,混合物分解所需的活化能下降了44.80-33.49%,KAS计算结果下降了35.38-29.49%,说明醋糟的加入降低了共热解反应活化能。真空固定床反应表明,气固相反应和焦油的二次裂解导致了不凝性气体的产生,使得气体产率增加,焦油、生物炭产率下降。气相色谱对共热解气体成分分析表明,醋糟的加入使得混合气体组成中H2和CO的显着增加和CO2的减少。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与原料相比,生物炭表面的-CH峰消失,表明有机脂肪烃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或芳香结构,随着醋糟的加入,共混物炭中Car-H也降低,表明共热解促进了芳香烃的裂解;Raman分析表明,共热解促进炭表面稠环芳烃的裂解;比表面积分析表明,共热解促进了挥发分的析出,促进孔结构生成,比表面积增大。GC-MS测定了生物油组成,可以发现,共热解油中脂肪烃和腈类物质明显减少,酚类和酯类物质显着增加,并出现了一定含量的酮类物质。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共混生物炭中碱金属析出率升高,共热解中碱金属元素的析出率可达到79.19-86.73%,碱金属挥发到气体气氛中,对共热解过程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尹霞[9](2020)在《焦化污泥对活性炭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及机制》文中指出焦化污泥是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因其具有危害大、处理难等特点而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传统的填埋、焚烧、投海等污泥处置方式已不适用于目前的环保要求,因此如何在避免焦化污泥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的同时合理有效的利用焦化污泥势在必行。将污泥用于活性炭的制备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污泥资源化处置方式。本文以阳城煤(YC)、襄垣煤(XY)、大同煤(DT)和长治焦化厂污泥为原料,沥青和煤焦油的混合物为粘结剂通过水蒸气活化制备活性炭,考察不同煤种和污泥添加量对活性炭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考察了不同煤种对污泥活性炭结构的影响。煤阶较高的煤添加污泥后其活性炭的孔结构发育较好,所以煤阶较高的XY和YC添加20%焦化污泥所制备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较高,分别达到662 m2/g和574 m2/g。随着煤阶的降低,活性炭表面碱性官能团含量逐渐增加,煤阶较低的DT添加20%焦化污泥所制备的活性炭表面碱性官能团含量较高,达到1.58 mmol/g。(2)考察了污泥添加量对活性炭制备过程及其结构的影响。以YC和焦化污泥为原料制备活性炭。随着污泥添加量的增加,炭化失重率逐渐增加,活化烧失率先逐渐增大后趋于平缓,导致产率逐渐减小。当焦化污泥添加量小于10%时可以促进活性炭微孔结构的发育,提高活性炭比表面积,当污泥添加量为10%活性炭比表面积由未添加的569 m2/g增加到759 m2/g,当污泥添加量超过10%时,活性炭孔径变大,比表面积减小。焦化污泥的灰分中含有大量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水蒸气活化过程可以促进活性炭表面碱性官能团的生成,随着污泥添加量的增加,活性炭表面碱性官能团的含量逐渐增加。当焦化污泥的添加量为100%时,活性炭表面碱性官能团由未添加的0.77 mmol/g增加到1.58 mmol/g。(3)研究了焦化污泥添加量对活性炭吸附Pb2+的影响。研究发现添加焦化污泥可以促进活性炭对重金属Pb2+的吸附。当焦化污泥添加量为50%时,活性炭对铅的吸附量达到最大111 mg/g,比未添加污泥时提高了146%。活性炭对重金属Pb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污泥活性炭对Pb2+的吸附。活性炭去除Pb2+主要是通过表面碱性官能团作用、金属阳离子交换和表面沉淀。所以当污泥添加量增加时,活性炭表面的金属阳离子增加同时表面碱性官能团含量增加,促进了活性炭对重金属Pb2+的吸附。

毛斯爽[10](2020)在《社会资本方视角的PPP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期绩效目标控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伴随着国内经济快速的发展,社会公众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基础性公共设施更新需求增加,我国出现很多工程项目复杂且工期耗时长的项目,因此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项目每年都呈数量级式增长。作为社会资本方如何对经营项目进行绩效目标控制成为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本文首先研究PPP项目国内发展现状,提出了绩效目标体系特别需要关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污水处理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强调污水处理厂自身绩效目标评价控制的重要性。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国内外的PPP污水处理项目的绩效目标控制的经验中,总结经验教训,选用合适的分析手段对PPP污水处理项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然后,分别从收益控制、成本支出控制、重新谈判控制三方面分别展开分析,结合某市污水处理厂运转经营实际状况、与水务局签订协议中的水质达标标准等,运用AHP法设定PPP污水处理项目在运营期内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指标,构建提高经济收益的成本控制体系,包括生产成本控制、运行成本控制、管理成本控制,为社会资本方自身运营期的绩效目标控制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体系。最后,对本文的污水处理项目在运营期的绩效目标控制进行总结,并针对成本控制结合科学技术手段的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了运营目标控制的数字化、可视化、可量化的研究方向,采用科学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论证分析,构建一套更加完善的污水处理项目绩效目标控制体系,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城市污泥处理方法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污泥处理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污水处理相关文献
    2.2 绩效评价相关文献
    2.3 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文献述评
第三章 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指标
    3.1 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的含义
    3.2 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的内容
    3.3 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第四章 城镇污水处理项目指标权重及绩效评分
    4.1 城镇污水处理项目指标权重确定
        4.1.1 社会效益指标
        4.1.2 能耗和费用指标
        4.1.3 运行效率指标
        4.1.4 产出效果指标
    4.2 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得分计算
        4.2.1 AHP方法步骤
        4.2.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2.3 最终绩效得分计算
第五章 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案例分析
    5.1 案例项目概况
    5.2 案例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5.3 案例项目能耗费用评价
    5.4 案例项目运行效率评价
    5.5 案例项目产出效果评价
    5.6 综合绩效比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中四种重金属与典型有机物气相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问题和污泥焚烧技术
    1.2 污泥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1.2.1 污泥
        1.2.2 重金属
        1.2.3 有机物
    1.3 污泥处理技术
        1.3.1 填埋
        1.3.2 土地利用
        1.3.3 倾倒入海
        1.3.4 生产建筑材料
        1.3.5 焚烧
    1.4 污泥焚烧中重金属迁移转化机理的研究进展
    1.5 课题来源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设计
    2.1 量子化学背景
        2.1.1 密度泛函理论(DFT)
        2.1.2 从头算理论(ab initio)
    2.2 量子化学计算方案设计
        2.2.1 化学反应路径介绍
        2.2.2 量子计算步骤
        2.2.3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选择与基组确定
    2.3 验证实验假设与实验材料
        2.3.1 实验假设
        2.3.2 实验材料
    2.4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2.4.1 重金属总量实验
        2.4.2 污泥焚烧实验
        2.4.3 污泥焚烧气态化合物分析实验
        2.4.4 重金属化学形态实验
第三章 污泥焚烧中重金属Hg与典型有机物的气相反应机理研究
    3.1 Hg与有机物的反应机理
        3.1.1 计算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1.3 Hg与有机物的反应机理及其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3.2 HgO与有机物的反应
        3.2.1 计算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2.3 Hg和HgO与有机物的反应对环境影响的比较分析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污泥焚烧中重金属Cd与典型有机物的气相反应机理研究
    4.1 Cd与有机物的反应机理
        4.1.1 计算方法
        4.1.2 结果与讨论
        4.1.3 Cd与有机物的反应机理及其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4.2 Cd O与有机物的反应
        4.2.1 计算方法
        4.2.2 结果与讨论
        4.2.3 Cd和CdO与有机物的反应对大气环境影响的比较分析
    4.3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污泥焚烧中重金属Sn与典型有机物的气相反应机理研究
    5.1 Sn与有机物的反应
        5.1.1 计算方法
        5.1.2 结果与讨论
        5.1.3 Sn与有机物的反应机理及其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2 SnO与有机物的反应
        5.2.1 计算方法
        5.2.2 结果与讨论
        5.2.3 Sn和SnO与有机物的反应对大气环境影响的比较分析
    5.3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污泥焚烧中重金属Pb与典型有机物的气相反应机理研究
    6.1 Pb与有机物的反应
        6.1.1 计算方法
        6.1.2 结果与讨论
        6.1.3 Pb与有机物的反应机理及其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6.2 PbO与有机物的反应
        6.2.1 计算方法
        6.2.2 结果与讨论
        6.2.3 Pb和PbO与有机物的反应对大气环境影响的比较分析
    6.3 本章总结
第七章 污泥焚烧中重金属与典型有机物的气相反应机理验证分析
    7.1 污泥焚烧气态化合物分析
    7.2 污泥焚烧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
    7.3 量子计算结果与焚烧实验数据一致性分析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主持的科研课题
致谢
附录
    附录 A:Hg、Cd、Sn 和 Pb分别与CH_4、C_6H_6、CH_3OH、HCHO、HCOOH和 C_6H_5OH反应中产物的相对能量(单位为k J/mol,M= Hg、Cd、Sn 和 Pb)
    附录 B:Hg、Cd、Sn 和 Pb与 CH_4、C_6H_6、CH_3OH、HCHO、HCOOH和C_6H_5OH反应生成相应产物所需跨越的能垒(单位为k J/mol,M=Hg、Cd、Sn 和 Pb)
    附录 C:CH_3Hg H、CH_3Cd H、CH_3Sn H和CH_3Pb H中各原子上的电荷分布
    附录 D:Hg O、Cd O、Sn O和 Pb O与 CH_4、C_6H_6、CH_3OH、HCHO、HCOOH和 C_6H_5OH反应中产物的相对能量(单位为k J/mol,M= Hg、Cd、Sn和 Pb)
    附录 D:Hg O、Cd O、Sn O和 Pb O与 CH_4、C_6H_6、CH_3OH、HCHO、HCOOH和 C_6H_5OH反应中产物的相对能量(单位为k J/mol,M= Hg、Cd、Sn和 Pb)
    附录 F:重金属与CH_4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单位为k J/mol,M= Hg、Cd、Sn和 Pb)
        表F-1重金属与CH_4反应的相对能量ΔE
        表F-2重金属与CH_4反应的反应焓ΔH
        表F-3重金属与CH_4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ΔG
    附录 G:重金属与CH_3OH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单位为k J/mol,M= Hg、Cd、Sn和 Pb)
        表G-1重金属与CH_3OH反应的相对能量ΔE
        表G-2重金属与CH_3OH反应的反应焓ΔH197
        表G-3重金属与CH_3OH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 ΔG
    附录H:重金属与HCHO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单位为k J/mol,M = Hg、Cd、Sn和Pb)
        表H-1 重金属与HCHO反应的相对能量 ΔE
        表H-2 重金属与HCHO反应的反应焓 ΔH
        表H-3 重金属与HCHO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 ΔG
    附录I:重金属与HCOOH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单位为k J/mol,M = Hg、Cd、Sn和Pb)
        表I-1 重金属与HCOOH反应的相对能量 ΔE
        表I-2 重金属与HCOOH反应的反应焓 ΔH
        表I-3 重金属与HCOOH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 ΔG
    附录J:重金属与C_6H_6 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单位为k J/mol,M = Hg、Cd、Sn和Pb)
        表J-1 重金属与C_6H_6 反应的相对能量 ΔE
        表J-2 重金属与C_6H_6 反应的反应焓 ΔH
        表J-3 重金属与C_6H_6 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 ΔG
    附录K:重金属与C_6H_5OH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单位为k J/mol,M = Hg、Cd、Sn和Pb)
        表K-1 重金属与C_6H_5OH反应的相对能量 ΔE
        表K-2 重金属与C_6H_5OH反应的反应焓 ΔH
        表K-3 重金属与C_6H_5OH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 ΔG
    附录L:重金属氧化物与CH_3OH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单位为k J/mol,M = Hg、Cd、Sn和Pb)
        表L-1 重金属氧化物与CH_3OH反应的相对能量 ΔE
        表L-2 重金属氧化物与CH_3OH反应的反应焓 ΔH
        表L-3 重金属氧化物与CH_3OH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 ΔG
    附录M:重金属氧化物与HCHO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单位为k J/mol,M = Hg、Cd、Sn和Pb)
        表M-1 重金属氧化物与HCHO反应的相对能量 ΔE
        表M-2 重金属氧化物与HCHO反应的反应焓 ΔH
        表M-3 重金属氧化物与HCHO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 ΔG
    附录N:重金属氧化物与HCOOH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单位为k J/mol,M = Hg、Cd、Sn和Pb)
        表N-1 重金属氧化物与HCOOH反应的相对能量 ΔE
        表N-2 重金属氧化物与HCOOH反应的反应焓 ΔH
        表N-3 重金属氧化物与HCOOH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 ΔG
    附录O:重金属氧化物与C_6H_6 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单位为k J/mol,M = Hg、Cd、Sn和Pb)
        表O-1 重金属氧化物与C_6H_6 反应的相对能量 ΔE
        表O-2 重金属氧化物与C_6H_6 反应的反应焓 ΔH
        表O-3 重金属氧化物与C_6H_6 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 ΔG
    附录P:重金属氧化物与C_6H_5OH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单位为k J/mol,M = Hg、Cd、Sn和Pb)
        表P-1 重金属氧化物与C_6H_5OH反应的相对能量 ΔE
        表P-2 重金属氧化物与C_6H_5OH反应的反应焓 ΔH
        表P-3 重金属氧化物与C_6H_5OH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 ΔG

(3)酒糟有机肥生产、肥效以及酒糟生物质炭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酿酒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
        1.1.1 酒糟
        1.1.2 酿酒污泥的性质特征
    1.2 固态酿酒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现状
        1.2.1 酒糟资源化利用途径及处置现状
        1.2.2 酿酒污泥的处理处置方式
    1.3 污泥堆肥化技术
    1.4 生物炭技术
        1.4.1 生物炭
        1.4.2 酒糟生物炭制备
        1.4.3 生物炭的土地利用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酒糟堆肥的生产及其对高梁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5 数据计算与分析
    3.2 结果及分析
        3.2.1 酒糟堆肥积制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和pH变化
        3.2.2 酒糟堆肥积制过程中的外观、养分和腐殖酸含量变化
        3.2.3 酒糟有机肥质量评价
        3.2.4 酒糟有机肥对高粱产质量的影响
        3.2.5 酒糟有机肥对高粱养分吸收的影响
        3.2.6 酒糟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酒糟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4.1 材料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地概况
        4.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5 数据计算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酒糟有机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4.2.2 酒糟有机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4.2.3 酒糟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酒糟生物炭与有机肥对高粱产质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高粱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2.2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高粱吸收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5.2.3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影响
        5.2.4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5.2.5 酒糟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酒糟生物炭对微生物种群及土壤碳氮代谢功能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6.1.4 数据计算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土壤微生物基因组序列数
        6.2.2 物种注释
        6.2.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6.2.4 碳、氮代谢酶的基因及其丰度
        6.2.5 碳、氮代谢通路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4)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城市污泥的组成与处理处置
        1.2.1 城市污泥的组成
        1.2.2 城市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1.3 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现状
        1.3.1 城市污泥的农田利用现状
        1.3.2 城市污泥的园林绿化利用现状
        1.3.3 城市污泥的林地利用现状
    1.4 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4.1 国内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4.2 国外城市污泥土地利用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1.5 污泥处理处置规范性文件发布情况梳理
    1.6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1.2 供试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预处理
        2.2.2 样品检测方法
    2.3 实验方案
        2.3.1 实验区的规划
        2.3.2 采样工作
    2.4 统计分析
3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
        3.1.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3.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2.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总氮含量的影响
        3.2.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水解氮含量的影响
        3.2.3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总磷含量的影响
        3.2.4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3.2.5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
        3.2.6 显着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林木和地下水的影响
    4.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毛白杨生长的影响
        4.1.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毛白杨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1.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毛白杨当年新生枝条增长量的影响
        4.1.3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毛白杨树径的影响
    4.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白皮松生长的影响
        4.2.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白皮松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白皮松新生枝条增长量的影响
        4.2.3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白皮松树径的影响
    4.3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对地下水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时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变化规律及影响评价
    5.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时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5.1.1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过程中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变化规律
        5.1.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过程中重金属在地下水中的变化规律
        5.1.3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过程中重金属在深层土壤中的迁移规律
        5.1.4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过程中多环芳烃在环境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5.2 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的环境风险评价及模型预测结果
        5.2.1 单因子评价结果
        5.2.2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
        5.2.3 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
    5.3 本章小结
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工程化施用技术指南
    6.1 施用量要求
    6.2 施用季节要求
    6.3 施用方式要求
    6.4 监测指标要求
    6.5 环境评价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副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A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品林地利用工程化施用技术指南

(5)城镇污水处理企业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文章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污水处理模式文献综述
        2.1.1 国外污水处理技术文献综述
        2.1.2 国外污水处理运营模式文献综述
    2.2 国内污水处理模式文献综述
        2.2.1 国内污水处理技术文献综述
        2.2.2 国内污水处理运营模式文献综述
第三章 污水处理企业的运营模式含义与分类
    3.1 污水处理企业运营模式的含义
    3.2 污水处理企业运营模式的分类
        3.2.1 广义的城镇污水处理企业运营模式
        3.2.2 狭义的城镇污水处理企业运营模式
第四章 不同运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4.1 生产成本的比较分析
    4.2 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
    4.3 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
    4.4 适用范围的比较分析
    4.5 所有权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污水处理厂运营模式案例分析
    5.1 C污水处理厂案例分析
        5.1.1 C污水处理项目概况
        5.1.2 C污水处理厂成本分析
        5.1.3 C污水处理厂收益分析
    5.2 D污水处理厂案例分析
        5.2.1 D污水处理厂项目概况
        5.2.2 D污水处理厂成本分析
        5.2.3 D污水处理厂收益分析
    5.3 C、D污水处理厂的比较分析
        5.3.1 运营模式比较分析
        5.3.2 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
        5.3.3 针对C、D污水处理厂的未来规划
第六章 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污泥林地应用和阈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污泥处理的研究进展
        1.2.1 填埋场覆土
        1.2.2 燃料
        1.2.3 污泥建材利用
        1.2.4 土地利用
    1.3 污泥林地利用的影响
        1.3.1 污泥林用的有利影响
        1.3.2 污泥林用的生态风险
        1.3.3 污泥林用的影响因素
        1.3.4 林地安全性评价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植被状况
        2.1.4 温室状况
    2.2 延庆张山营镇示范区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候条件
        2.2.3 植被状况
    2.3 省会城市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材料
        3.2.1 试验材料
        3.2.2 数据搜集材料
    3.3 试验方法
        3.3.1 植物培养及样品采集
        3.3.2 常规指标测定方法
        3.3.3 重金属总量和形态测定方法
        3.3.4 重金属评价方法
        3.3.5 综合模糊评价法
        3.3.6 阈值计算法
    3.4 数据处理
    3.5 技术路线
4 污泥堆肥处理的研究与评价
    4.1 试验设计
    4.2 污泥堆肥的参数变化及腐熟度模糊综合评价
        4.2.1 污泥堆肥处理中温度的变化
        4.2.2 堆肥过程中pH值的变化
        4.2.3 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4.2.4 堆肥过程中全氮含量的变化
        4.2.5 堆肥过程中C/N的变化
        4.2.6 堆肥过程中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
        4.2.7 堆肥产品腐熟度模糊综合评价
    4.3 堆肥产品重金属变化分析
        4.3.1 堆肥产品重金属总量的变化
        4.3.2 堆肥产品重金属质量评价
        4.3.3 堆肥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
        4.3.4 重金属有效态和其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4.4 小结
5 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5.1 试验设计
    5.2 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2.1 试验初期土壤的理化性质
        5.2.2 施肥方式对种植万寿菊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5.2.3 施肥方式对种植紫穗槐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5.2.4 施肥方式对种植油松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5.3 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5.3.1 种植前土壤重金属总量分析
        5.3.2 种植万寿菊后对土壤重金属总量的影响
        5.3.3 种植紫穗槐后对土壤重金属总量的影响
        5.3.4 种植油松后对土壤重金属总量的影响
    5.4 土壤重金属形态变化分析
        5.4.1 种植植物前重金属形态的比较
        5.4.2 种植万寿菊后重金属形态的变化
        5.4.3 种植紫穗槐后重金属形态的变化
        5.4.4 种植油松重金属形态的比较
    5.5 不同施肥方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5.1 不同施肥方式对植物相对发芽率的影响
        5.5.2 不同施肥方式对植物株高的影响
        5.5.3 不同施肥方式对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5.6 小结
6 施肥时间对林地土壤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6.1 试验设计
        6.1.1 样地选择与调查
        6.1.2 林地施肥设计
    6.2 施肥时间对油松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 施肥时间对油松土壤的重金属总量的影响
    6.4 施肥对土壤的重金属形态分析
    6.5 污泥林地应用阈值计算
        6.5.1 示范地阈值研究
        6.5.2 北京市阈值研究
    6.6 小结
7 省会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研究
    7.1 省会城市林地土壤重金属浓度分析
    7.2 省会城市林地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
        7.2.1 地累积指数评价
        7.2.2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7.2.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
    7.3 讨论
    7.4 小结
8 省会城市林用污泥的承载力
    8.1 省会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8.2 林用污泥的阈值结果
    8.3 林用污泥的承载力
    8.4 讨论
    8.5 小结
9 结论、创新性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性
    9.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取得的成果及奖励
致谢

(7)生活污泥对新垦滩涂盐碱地快速有机培肥的效应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沿海滩涂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1.2.1 滩涂土地资源概况
        1.2.2 滩涂土地开发利用概况
        1.2.3 滩涂盐碱地土壤改良的必要性
    1.3 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概况
        1.3.1 概况
        1.3.2 污泥的资源价值
        1.3.3 污泥处置方式
        1.3.4 污泥用于滩涂盐碱地改良的可行性
        1.3.5 污泥土地利用的风险性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施用生活污泥对盐碱地稻田土壤快速培肥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测定方法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施用生活污泥对盐碱地稻田土壤pH及盐分的影响
        2.3.2 施用生活污泥对盐碱地稻田土壤物理肥力的影响
        2.3.3 施用生活污泥对盐碱地稻田土壤化学肥力的影响
        2.3.4 施用生活污泥对盐碱地稻田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3.5 施用生活污泥对盐碱地稻田土壤及水稻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非淋洗降盐条件下施用生活污泥对滩涂盐碱地土壤改良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测定方法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施用生活污泥对盆栽滩涂稻田土壤性质的影响
        3.3.2 施用生活污泥对盆栽水稻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3.3.3 施用生活污泥对盆栽水稻植株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3.3.4 施用生活污泥对盆栽水稻根基伤流液中可溶性糖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施用生活污泥对旱作盐碱地土壤快速培肥及甜高粱、大麦生长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测定方法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施用生活污泥对旱作盐碱地土壤pH及盐分的影响
        4.3.2 施用生活污泥对旱作盐碱地土壤物理肥力的影响
        4.3.3 施用生活污泥对旱作盐碱地土壤化学肥力的影响
        4.3.4 施用生活污泥对早作盐碱地甜高粱、大麦生长的影响
        4.3.5 施用生活污泥对旱作盐碱地土壤和甜高粱、大麦重金属吸收累积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施用污泥蚓粪对旱作盐碱地土壤快速培肥及玉米、大麦生长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设计
        5.2.2 测定方法
        5.2.3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施用污泥蚓粪对旱作盐碱地土壤pH及盐分的影响
        5.3.2 施用污泥蚓粪对旱作盐碱地土壤物理肥力的影响
        5.3.3 施用污泥蚓粪对旱作盐碱地土壤化学肥力的影响
        5.3.4 施用污泥蚓粪对旱作盐碱地玉米、大麦生长的影响
        5.3.5 施用污泥蚓粪对旱作盐碱地土壤和玉米、大麦重金属吸收累积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讨论
    6.1 施用外源有机物对滩涂盐碱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6.1.1 土壤团聚体
        6.1.2 土壤容重
    6.2 施用外源有机物对滩涂盐碱地土壤盐分和pH的影响
        6.2.1 土壤盐分
        6.2.2 土壤pH
    6.3 施用外源有机物对滩涂盐碱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6.3.1 土壤有机碳
        6.3.2 土壤氮、磷养分
    6.4 外源有机物施用对滩涂盐碱地作物生长的影响
        6.4.1 生活污泥施用对盐碱地稻田水稻生长的影响
        6.4.2 非淋洗降盐条件下生活污泥施用对盐碱地水稻生长的影响
        6.4.3 生活污泥施用对旱作盐碱地甜高粱、大麦生长的影响
        6.4.4 污泥蚓粪施用对旱作盐碱地玉米、大麦生长的影响
        6.4.5 生活污泥与污泥蚓粪施用对作物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6.4.6 经济效益分析
    6.5 施用外源有机物对滩涂盐碱地重金属吸收累积的影响
        6.5.1 生活污泥施用对滩涂盐碱地重金属吸收累积的影响
        6.5.2 污泥蚓粪施用对滩涂盐碱地重金属吸收累积的影响
    6.6 施用外源有机物对滩涂盐碱地改良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第7章 结语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污泥与醋糟共热解特性及协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污泥的分类与组成
    1.3 污泥处置技术
        1.3.1 污泥填埋
        1.3.2 用作堆肥
        1.3.3 污泥焚烧
        1.3.4 土地利用
        1.3.5 热解
    1.4 热解技术研究现状
        1.4.1 污泥热解研究现状
        1.4.2 污泥共热解研究现状
    1.5 真空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1.6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2.2 实验原料的基本性质表征
        2.2.1 原料预处理
        2.2.2 污泥与醋糟的工业分析
        2.2.3 污泥与醋糟的元素分析
        2.2.4 醋糟的组成成分分析
    2.3 热重分析实验
        2.3.1 实验方法
        2.3.2 动力学分析理论
    2.4 真空固定床热解实验
        2.4.1 反应装置及实验步骤
        2.4.2 产物分析计算方法
    2.5 热解产物分析检测方法
        2.5.1 气相产物分析
        2.5.2 固相产物分析
        2.5.3 生物油组成分析
第3章 污泥与醋糟共热解热重分析及动力学分析
    3.1 引言
    3.2 污泥与醋糟单独热解特性
        3.2.1 污泥热解过程分析
        3.2.2 升温速率对污泥热解特性的影响
        3.2.3 醋糟热解过程分析
        3.2.4 升温速率对醋糟热解特性的影响
    3.3 共混物的热解特性
        3.3.1 污泥与木屑共热解过程分析
        3.3.2 升温速率对污泥与醋糟共热解特性的影响
        3.3.3 醋糟添加量对共热解特性影响
        3.3.4 共热解协同效应分析
    3.4 污泥与醋糟共热解动力学分析
        3.4.1 基于Coats-Redfern模型法的动力学分析
        3.4.2 基于FWO无模型法的动力学分析
        3.4.3 基于KAS无模型法的动力学分析
        3.4.4 Coats-Redfern模型法与FWO及KAS无模型法的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污泥与醋糟真空共热解行为探究
    4.1 引言
    4.2 热解产物产率分析
    4.3 热解产物分析
        4.3.1 气体组成分析
        4.3.2 生物炭特性分析
        4.3.3 生物油组成分析
    4.4 物料平衡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焦化污泥对活性炭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焦化污泥概述及其利用现状
        1.1.1 焦化污泥的产生及危害
        1.1.2 焦化污泥性质
        1.1.3 焦化污泥的处置方法
        1.1.4 焦化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1.2 污泥活性炭的研究现状
        1.2.1 直接炭化
        1.2.2 物理活化
        1.2.3 化学活化
    1.3 污泥活性炭的应用
        1.3.1 有机物的脱除及机理
        1.3.2 重金属的脱除及机理
    1.4 课题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原料及性质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3 活性炭的制备
        2.3.1 原料混合和成型
        2.3.2 炭化工艺
        2.3.3 活化工艺
    2.4 分析与表征
        2.4.1 原料分析
        2.4.2 炭化失重率和活化烧失率计算
        2.4.3 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
        2.4.4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测定
        2.4.5 Pb~(2+)吸附
第三章 污泥添量对活性炭结构的影响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原料与设备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讨论
        3.2.1 不同煤种对污泥活性炭的影响
        3.2.2 污泥含量对活性炭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泥制活性炭对Pb~(2+)吸附性能的影响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原料与设备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pH对 Pb~(2+)去除的影响
        4.2.2 吸附动力学
        4.2.3 吸附等温线
        4.2.4 Pb~(2+)去除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10)社会资本方视角的PPP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期绩效目标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PPP项目发展情况
        1.1.2 我国PPP污水处理项目发展情况
    1.2 问题提出
        1.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2 污水处理行业研究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PPP项目综述
        2.1.1 国内外PPP模式的概述
        2.1.2 国内外PPP项目盈利模式文献综述
    2.2 国内PPP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模式综述
        2.2.1 国内污水处理模式研究
        2.2.2 国内污水处理项目盈利模式研究
        2.2.3 国内污水处理项目政府补贴研究
    2.3 国内污水处理项目绩效目标控制研究
        2.3.1 污水处理项目绩效目标控制指标选定原则
        2.3.2 国内外污水处理项目绩效目标控制应用研究
    2.4 解决方案措施决策的选择方法
        2.4.1 常用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4.2 关于方案决策分析方法应用文献综述
        2.4.3 关于AHP方法应用的基本步骤
第三章 社会资本方PPP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期绩效收益的控制
    3.1 社会资本方在污水处理项目中的收益综述
        3.1.1 社会资本方获取收益的方式
        3.1.2 基础污水处理费影响因素
    3.2 基本污水处理进水量的控制研究
        3.2.1 基本污水处理进水量计费的主要方法
        3.2.2 影响基本污水处理进水量计费方法选择的因素
        3.2.3 基本污水处理进水量的控制策略
    3.3 垃圾渗滤液进水水量的控制
        3.3.1 垃圾渗滤液的特性
        3.3.2 垃圾渗滤液水量的分析
        3.3.3 垃圾渗滤液水量的控制策略
    3.4 社会资本方对污水处理水量控制的困境
        3.4.1 污水处理厂技术管理水平较低
        3.4.2 缺乏政策性支持
        3.4.3 无法对污水处理水量进行主动控制
第四章 社会资本方PPP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期绩效成本的控制
    4.1 污水处理项目中的成本要素及其与经营效益的关系
        4.1.1 污水处理中生产成本对经营效益的影响
        4.1.2 污水处理中运行成本对经营效益的影响
        4.1.3 污水处理中管理成本对经营效益的影响
    4.2 污水处理项目社会资本方控制生产成本的策略与措施
        4.2.1 预处理环节生产成本的控制
        4.2.2 曝气系统生产成本的控制
        4.2.3 生物处理区生产成本的控制
        4.2.4 深度处理区生产成本的控制
        4.2.5 污泥处理区生产成本的控制
    4.3 污水处理项目社会资本方控制运行成本的策略与措施
        4.3.1 小型维修维护及检修的成本控制
        4.3.2 大修和改造的成本控制
    4.4 污水处理项目社会资本方控制管理成本的策略与措施
        4.4.1 人力消耗的成本控制
        4.4.2 技改技革项目成本控制
第五章 社会资本方PPP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期绩效谈判的控制
    5.1 关于污水处理项目重新谈判的特征分析
        5.1.1 污水处理项目重新谈判的主体分析
        5.1.2 影响污水处理项目重新谈判的因素
        5.1.3 污水处理项目重新谈判的处理结果分析
    5.2 社会资本方污水处理项目重新谈判目标和原则
        5.2.1 社会资本方污水处理项目重新谈判的目标
        5.2.2 社会资本方污水处理项目重新谈判的原则
    5.3 社会资本方污水处理项目重新谈判的控制
第六章 某市污水处理厂运营期绩效目标控制案例研究
    6.1 某市污水处理厂概述
        6.1.1 某市污水处理厂的基本情况
        6.1.2 某市污水处理厂的组织构架
        6.1.3 某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概述
    6.2 某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收益控制的研究
        6.2.1 特许经营协议水量计费情况
        6.2.2 某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收益控制的措施
    6.3 某市污水处理厂成本控制的研究
        6.3.1 基于AHP某市污水处理企业成本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3.2 某市污水处理厂能耗控制的措施研究
        6.3.3 某市污水处理厂药剂控制的措施研究
    6.4 某市污水处理厂再谈判控制的研究
        6.4.1 提标改造相关变更的条款
        6.4.2 再谈判成本的控制措施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应用总结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城市污泥处理方法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研究[D]. 高宇.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中四种重金属与典型有机物气相反应机理研究[D]. 路成刚.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3]酒糟有机肥生产、肥效以及酒糟生物质炭的效应研究[D]. 李哲. 西南大学, 2021(01)
  • [4]城市污泥产品林地施用效果评价[D]. 杨喆程.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5]城镇污水处理企业运营模式研究[D]. 焦桐.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6]污泥林地应用和阈值研究[D]. 张晓霞.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7]生活污泥对新垦滩涂盐碱地快速有机培肥的效应与机制[D]. 左文刚. 扬州大学, 2020
  • [8]污泥与醋糟共热解特性及协同作用研究[D]. 李强强. 天津大学, 2020(02)
  • [9]焦化污泥对活性炭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及机制[D]. 尹霞. 山西大学, 2020(01)
  • [10]社会资本方视角的PPP污水处理项目运营期绩效目标控制的研究[D]. 毛斯爽.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城市污泥处理方法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