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科技园技术支撑体系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吴圣[1](2021)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科技创新。2001年,为了追赶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下,由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等六部门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以来,就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先后9次对园区工作做出部署。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也存在着要素集聚不足、创新水平不高、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园区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构建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各类型园区研究中,现有文献对政府协作问题缺乏关注,虽然众多学者已经肯定了政府在园区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对政府部门的内部机理研究存在不足。一方面,大多数学者都将政府视作为一个主体或基本单元,抽象掉了政府内部的互动关系,没有关注到政府内部协作关系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政府协作研究很少涉及园区领域,理论界关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内部运行缺乏关注,对存在的协作问题也未能给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结合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需要,论文探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部门运行的内在机理,以更好地发挥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首先,论文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组织结构,将政府协作组织系统分为宏微观两个层面,其中宏观层面为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微观层面为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其次,论文分别从两个层面分析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重点包括协作动因、协作机制,以及协作存在的问题。再次,根据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分析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最后,结合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提出政府协作优化提升的路径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第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各级政府以及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体系。在宏观层面,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分工协作机制;在微观层面,地方政府普遍构建了县市协作机制和跨部门协作机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形成了一个协作组织系统,这个协作体系的运行情况,决定了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从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效果。第二,政府协作对促进园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中央、省级和地方存在协作制度不完善、协作能力缺乏、协作行动不足,使得园区建设缺乏配套的政策体系,未能有效发挥政府作用;其次,县市协作过多依赖于双方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积极性,如果双方缺乏共识,县市协作将受到阻碍;再次,地方跨部门协作存在议事协调机构虚设、地方官员协调和支持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协作资源匮乏等问题。第三,激励失灵是地方政府园区建设行动不足的重要原因,而激励缺失的根源来自于多个方面。由于园区经济效益较低、城乡发展和工农收益差距较大,加上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激励和监管不足,园区建设未能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足够的激励。地方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动力不足,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支持较少,不利于县市协作和跨部门协作推动园区建设。第四,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存在权威依赖,地方党政领导在地方跨部门部协作中起关键作用。根据地方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强治理模式和弱治理模式。根据县市党政领导在协作中的作用,可以将在县市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分为块块带着条条做、县级带着市局做、市级推着县级做、条条求着块块做四种模式。第五,政府协作不足会影响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从而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园区的自身特征、政府职能分散化的体制设置、园区所处的特殊环境,园区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政府协作不足是政府效率不高和职能作用不明显的一种表现,影响园区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发挥,从而影响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得出以下启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内部的相互协作决定了园区建设中政府整体作用的发挥。园区的建设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相互协作予以推动,为园区提供配套的、完整的、系统的政策支持。针对当前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园区宏观管理创新,对地方政府进行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构建“央省地”协调互补的政策体系;明晰县市在园区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地方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形成了各部门协同推动园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崔冬冬[2](2020)在《产城融合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论文首先对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和产城融合相关理论、发展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论文研究基础;其次对国内18个高新技术产业园进行实地调研,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布局类型;最后以产城融合理念为引导,运用城乡规划、城市设计、系统论、生态学等理论,归纳产城融合导向下的空间布局思路,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方法。论文包含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全方位阐述;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产城融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相关概念与理论、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章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研究,对国内18个高新技术产业园的空间布局特征、类型、现状问题进行系统调查,从建筑密度、中心占比、组团形态、配套设施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四章产城融合理念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思路,对产城融合的内容和实现路径进行剖析探索产城融合与园区空间布局的内在联系及产城融合理念引导下空间布局的思路转变过程;第五章产城融合理念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方法,这是论文的核心章节,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原则和方法的探究,从整体空间、边界空间和内部空间三个维度展开布局方法研究,引入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构建覆盖园区多层次空间环境的空间布局方法,旨在营造美好宜人、和谐高效的园区空间;第六章结论与展望,总结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反思研究不足,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产城融合的本质是产业、城市、人口三要素围绕物质空间实现良性互动融合,在空间布局上表现为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基于产城融合理念和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特征,论文从多层次和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方法,将园区空间组织的研究推向更为明确的方向,为之后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上的参考,引导现有园区进行空间布局优化。
陈锐锋[3](2019)在《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西省委、省政府受“硅谷”发展的启示,着眼全省“三农”长远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提出在太谷县全域内建设山西“农谷”。科技创新是山西“农谷”建设的底色和核心。本文以山西“农谷”科技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以SWOT为战略分析工具,对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条件作了系统分析,并将山西“农谷”的农业科技创新看成一个由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科技中介、农民等相关主体构成的一个互动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以系统论、三螺旋模型理论、科技创新理论为理论工具,分析了五大主体在这个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定位、作用发挥,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山西“农谷”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协同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发展保障机制等制约和影响着山西“农谷”科技创新的相关机制因素。最后,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山西“农谷”科技创新机制提出了进一步理顺山西“农谷”的组织管理体制、发挥市场机制对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整合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强化山西“农谷”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等相关政策建议。
李江华[4](2019)在《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策驱动与技术共性促进了科研与产业的聚合,催生出以政府为支撑,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同参与的新型研发机构,并逐步成为吸引创新型人才、推动政产学研结合、加速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此类新型研发机构的合作与运行模式不仅打破了研发主体间的资源壁垒,也完善了多主体治理结构,推动了运行系统在共建有序的发展平台过程中,由独立自主的非平衡互嵌状态向协同互融的平衡状态转变。伴随着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各参与主体如何在明晰自身权责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协同合作,成为确保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率的关键要素,这也是保障不同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间实现良性与长效合作的难点所在。本文以高校地方政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后文统称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重点聚焦研发机构的不同主体在匹配与协作中的要素组合,探求政产学研的有效融合,旨在为新型研发机构中多主体的协同治理寻求高效适宜的路径,以此实现新型研发机构搭建技术创新体系的历史使命。在深度梳理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清晰界定了协同治理涉及的主体——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团队和企业主体,随后对协同治理主体间参与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及运作过程加以详细阐释,剖析出当前我国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在协同治理中存在政策导向功能缺失、协同环境矛盾突出、协同要素兼容不足以及内部治理效率低下等诸多症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结构与效益耦合亟需在政策引导、环境助推、要素匹配及效率提升的多方促进下实现组织构建初始的目标价值。同时,在归纳与阐述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困境之后,以协同主体、协同要素、协同效益、协同环境四个维度对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效果加以评估,通过分析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企业用户参与协同创新效果影响因素模型以及“产学研”协同合作效果影响因素,精准识别影响组织协同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为评估体系构建提供了切入点和范式参考模型。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最大程度克服主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构建出一套多因素、多层次的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评估体系,更为科学系统地计算出不同指标治理效果要素的占比权重,以此验证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协同治理效果,为优化路径提供方向性指导,这也是文章的核心所在。此外,本文还以国内外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经验为鉴,提出协调与整合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首先,需要对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法规体系和制度流程予以构建及完善;其次,可以从机构融合、机构专业化发展及企业地位的凸显等方面全面营造良好的校地协同治理环境;第三,还应对校地协同治理的基础要素加以科学整合,统一校地协同的战略目标,强化机构的组织文化并增强科研人员的合作理念;最后,校地协同治理的互动机制还可以在常态化下的试运行过程中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机构的功能定位,加快完善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最终以提高校地间的互动效率与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能。
何伟峰[5](2019)在《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我国高新区的发展既面临着许多艰巨的挑战,也面临着不少难得的机遇。但是挑战的问题尤其突出,例如,“区域大战”发生了一轮又一轮、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新区产业布局小而且更新慢、经济增长方式单一且粗放、环境资源消耗大等,这些问题都是非常不利于高新区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而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在于我国大多数高新区长期以来都实施了以GDP增长为目标的战略。因此,我国高新区想要在后续的竞争中保持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彻底解决好这些问题。核心竞争力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核心竟争力理论认为,要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战略不是一种以最终成果为直接竞争目标的战略。它强调在几个层面上的竞争,而不只是在最终成果上竞争,强调通过整合高新区的主要资源和能力,培育高新区的核心竟争力,进而创造出可以产生持久竞争优势的核心环境或核心平台,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最大化地实现其高新区价值。本文选择高新区核心竞争力培育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以东江科技园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归纳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围绕加强培育核心竞争力这一主题,结合政府作用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多中心治理理论进行研究。文章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支撑理论等。第二章是对核心竞争力概念、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特征与识别、高新区核心竞争力培育要素及作用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是分析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介绍了东江科技园的基本情况、运作模式、前期培育成效等。其次,对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着重关注公众对东江科技园技术创新力、产业集聚力、环境支撑力、公共服务力、政策引导力这5个方面的评价,为后文探索问题原因做好铺垫。第四章是对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归纳阐述。第五章对如何加强培育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提出建议,主要包括完善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增强产业集聚优势效应、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体制机制及政策创新等。最后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分析本文不足,并提出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黄攀[6](2018)在《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类型差异对孵化绩效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中国孵化器行业发展已步入而立之年,截至2016年底,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备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就有3225家,中国孵化器的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政府部门、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近年来兴办了各种类型、功能各异的孵化器,各种申办主体进入孵化器行业的价值取向不同,掌握的资源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孵化器行业发展已过而立之年后,提升孵化绩效成为中国孵化器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旋律。由于不同孵化器申办主体掌握的资源不同,申办孵化器的诉求也不同,那么,众多功能不同、主体不同的孵化器其孵化业绩是否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功能孵化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在孵企业的发展需求,就成为提升孵化器绩效必须要清晰回答的基础性问题。基于此,论文将研究问题聚焦为:孵化器类型差异是否,以及如何对孵化器绩效产生影响?论文以广东省孵化器为研究样本,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类型、不同服务功能孵化器在孵化能力、在孵企业创新成效、创造就业等方面均表现出差异。但上述认识仅仅是基于小样本统计结果,不足说明孵化器类型差异是否会显着的影响绩效差异。论文进一步从两个视角:横向视角(根据孵化器申办主体产权差异对孵化器进行分类)和纵向视角(根据孵化器提供服务功能差异进行分类),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检验、Kruskal-Walls检验和Tukey检验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孵化器类型差异对孵化绩效的影响差异。在实证结果验证孵化器类型差异确实会造成孵化绩效差异的基础上,论文基于“资源——行为——绩效”框架,从逻辑上揭示类型差异影响孵化绩效的机理与作用路径,并以广东省孵化器样本数据对上述理论认识进行实证检验。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有:第一,从横向角度划分,孵化器可区分为政府背景主导孵化器、高校背景主导孵化器以及民营企业背景主导孵化器三大类型。各类型孵化器孵化绩效的差异性源自于创办主体拥有的资源结构和价值导向所决定。利用广东孵化器样本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不同类型孵化器的孵化绩效并非完全一致,在孵化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贡献4个方面的不同类型孵化器存在显着的差异性。每一类型孵化器都有其表现优异之处,同时也有不足。因此不能简单认为民营资本设立的孵化器其孵化绩效就一定好过政府国有背景和高校设立的孵化器,判断不同类型孵化器的孵化绩效表现是否满意,需要结合各类型孵化器创立的目标与主体背景的利益诉求进行综合考虑。第二,从孵化器提供的服务功能和价值主张区分(纵向角度),孵化器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代:(1)专注“基础设施服务”的第一代孵化器;(2)专注“商业支持服务”的第二代孵化器;(3)专注“网络化服务”的第三代孵化器;(4)专注“股权投资服务”的第四代孵化器角色。以广东省62家孵化器,169家在孵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单因素方差检验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Tukey检验进行两两组间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孵化绩效表现上,高代孵化器表现更佳,但其服务投入也远远高于低代孵化器。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高代际孵化器并非一定强于低代孵化器,即高代际孵化器其高孵化绩效的背后是高投入。因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而言,我国孵化器质量提升,不仅仅是盲目鼓励孵化器低代际向高代际的演化,更重要是有针对性地提升每一种代际孵化器,使其高质量实现自身的主要孵化功能,尤其是在我国区域发展欠平衡的环境下,每一个代际的孵化器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第三,基于资源观视角,本文在“资源-行动-绩效”分析框架下,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类型孵化器孵化绩效产生的机理,孵化器对外的网络构建和管理参与两类战略行动对孵化器资源结构作用于孵化绩效的中介作用,以及孵化器类型的调节作用。通过分析广东孵化器样本数据,研究表明:孵化器的人才资源、资本资源、关系资源和声誉资源都能对孵化器的孵化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人才资源、资本资源和关系资源对孵化绩效的正向影响受到孵化器对外的网络构建和对内的管理参与两类战略行动的中介作用以及孵化器类型的调节作用。这一结论建议孵化器需要积极承担获取、集聚和配置各种类型的创业资源(包括人才、资本、关系以及声誉资源),促进在孵企业成长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孵化绩效。与此同时,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适合的战略手段,如构建孵化网络和参与在孵企业管理工作,这有助于更高效地发挥孵化器资源结构对孵化绩效的正向影响。
任俊宇[7](2018)在《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空间作为创新活动的载体,已成为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内容。创新城区作为一种存量创新空间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逐渐得到各界关注。论文认为创新城区对我国大城市创新发展和空间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和创新城区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构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从案例研究的角度归纳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模式与类型。在机制与模式的指导下,以北京为主体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创新生态机制分析创新城区水平评价与空间识别,基于主体特征机制研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的行为特征和空间偏好,基于空间组织机制提出北京创新城区的空间策略和制度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为“创新生态-主体特征-空间组织”。创新城区的创新生态体系包括创新源要素、创新服务要素和创新环境要素,要素间相互关联形成创新生态网络。创新源中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是影响创新城区空间组织的核心主体,创新城区空间组织需要发展模式创新和空间利用创新。2)目前创新城区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共四种发展模式:一类是创新要素集聚类,包括创新源驱动模式、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另一类是空间载体塑造类,包括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3)构建创新城区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北京创新城区发展水平,基于创新水平评价可识别创新源驱动模式,基于创新服务和环境水平评价可识别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基于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城市空间基础可识别旧城更新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4)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模、产业类型、发展阶段不同,导致技术网络特征、生产网络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性,进一步形成创新源临近、资本及市场临近和特定环境临近的区位选择差异。创新型人才在知识需求、社交需求和物质需求上各有差异,进一步影响其对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偏好。5)北京创新城区发展经历了教研空间、产业空间、科技空间和创新空间的演化,已进入到了政府与市场双驱动、高校与企业双驱动、园区和社区双驱动的存量创新空间发展阶段,形成了以中关村科学城、国贸CBD片区、望京&798片区、上地&清河片区、等区域为代表的创新城区。创新城区在中观层面采取激活大学园区、培育科创社区、开放科技园区的策略,在微观层面采取提升科技楼宇、嵌入众创空间、营造开放空间的策略。
庄园[8](2018)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镇江新区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农业园区建设,繁荣农村经济是当前农村工作的核心内容。镇江新区作为镇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2009年以来率先在江苏省全省范围内试点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先后整治了近8万亩土地,在农业园区和现代高效农业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尝试,成功创建省级园区2个、市级园区2个,初步形成了镇江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园区概念。农业园区快速发展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城乡一体化进程,为镇江新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相关成果,开展文献综述、实地走访、个别访谈等方式,从建设内容、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园区服务、辐射效应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园区的发展现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等三个维度针对园区发展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且明确在园区发展过程当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分别从园区主体管理服务层面、经营主体层次提高层面、政府及第三方资金帮扶层面、人才培育和技术提高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分析园区发展所需要的自然人文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得出,新区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是理想的农业生产区。研究发现,园区农产品主要集中在粮食、蔬菜、花卉苗木、渔业水产等,发展已颇具成效,园区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已从核心区向四周延展。但深入研究后发现,不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管理服务、人才技术培育上,还是在龙头企业招引、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上,都反映出或多或少的问题,园区下一步进行高水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通过数据分析和访谈笔录的整理,对园区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造成农田建设、产品建设、市场建设、科研建设、风险控制五个方面问题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土地政策的制约、园区管理和运行机制的障碍、经营主体层次的制约、财政和金融支持的障碍,这些不利因素从不同程度上都制约着园区的发展壮大。通过调研发现,土地政策、当前园区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是制约发展的首要原因,而经营主体层次普遍较低、财政和金融支持的不足则加剧了这一制约。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园区必须在创新中求突破,在协调中优结构,在绿色中谋转型,在开放中增活力,在共享中促和谐。为了更好地推进园区发展,需要从园区自身与外部两个角度出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用地,提高园区农业绩效;加大资金扶持、项目招引,增强园区建设动力;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管理,促进园区有序发展;注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育,提升园区竞争力,才能推动园区真正成为农业改革创新的实验田,成为带动县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引擎。
刘遹菡[9](2017)在《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一直是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发展目标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是出版产业发展的孵化器与动力源。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基本已完成了全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布局,实现了 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批复和运营。基地的发展不仅能够为数字出版以及整个出版产业带来文化创意和技术上的创新和平台,还能够将基地周边所有数字出版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聚集和联动,实现集群化发展。因此,本文以全国14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为研究主体,以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与演进、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开展深入探讨和分析。在基础理论以及现实背景的基础上,构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和导入,实现对基地运行绩效的横向和纵向测评。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利用文献分析法从产业集群以及出版基地两个方面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产业集群相关理论、竞合理论、知识溢出理论等为接下来的研究构建好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方式、演进动因和发展现状三个方面来挖掘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的进程。通过分析发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形成有自组织、他组织以及混合组织三种不同方式。并且目前为止,基地在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经过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几个不同的阶段,且目前各个基地处于的演进阶段各不相同。技术、市场、政府行为、人文和人才因素是推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的最主要的五个因素。另外,通过基地布局、基地构成情况以及经济规模能够较为清晰的了解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现状。第四章从构成主体、主体间关联互动以及组织形态三个方面探讨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结构。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组织形态各不相同,分为无核心、多层次单核心、单层次多核心以及多层次混合四种组织形态。基地的主体由核心层和辅助层构成,核心层指的是开展数字出版产业业务的企业,辅助层则包括了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中介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各主体之间通过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共同参与到基地的运行当中,推动基地的整体发展。第五章分析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作为高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的三大运行机制,分别为协同创新机制、竞合机制以及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基地的协同创新主要由基于IP、基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以及基于产学研的三种创新形式构成,是基地得以发展迅速的主要推动力。另外,竞合机制将基地内的主体全部链接起来,以横向产业链中互补而形成的竞争为主导的竞合以及以纵向产业链中互补的合作为主导的竞合两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风险共同承担,以达到共同开拓和占领市场,实现共赢的目的。而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存在则是加速知识和技术在基地范围内的流通,促使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能力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快速创新,能够让基地拥有作为集群形式发展的独有优势。基地中知识溢出的主体主要是基地中的企业、公共研究机构、公共服务机构以及用户,通过主动、被动以及非正式溢出三种形式产生知识流通和溢出。同时,知识溢出的主体也是进行知识和技术学习的主要来源和途径。知识溢出和学习通过知识转移、知识转换和知识收获的循环过程来实现。第六章是对全国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行绩效进行的实证研究。首先确定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技术路径,包括评价的目标与原则、评价思路和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地的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在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之后,将其代入指标体系,得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的测度和评估。一是通过4个二级模块的不同得分,能够分析出各个基地在不同模块的优势和劣势的横向测评结果;二是可以得出14个基地运行绩效的整体排名并且将其划分为绩效极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极低五个不同梯度的纵向测评结果。第七章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简要陈述和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和观点,另外指出本研究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对未来的延伸研究进行展望。
曹叔亮[10](2017)在《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研究 ——以C市高职教育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组织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组织载体,传统的高职教育组织载体主要是单一组织形式的高职学院及相关机构,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作为一种复合教育组织形式,是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生事物,是高职教育开展合作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而合作创新是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合作创新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与此同时,高职教育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传统的单一组织形式继续发挥其原有功能与作用的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复合组织形式——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组织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主要有以下三类:集团式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主要以行业性的高职教育集团为代表,集群式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主要以地理集中的高职教育园区为代表,联盟式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主要以功能性的高职教育联盟为代表。高职教育网络组织是高职教育合作创新的必要前提;合作创新是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与合作创新的最佳结合。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践案例—理论建构—实践路径”的研究思路,以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方法,结合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典型实践案例,分析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现状,厘清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及其合作创新的基本理论问题,构建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阐述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运行机制,探索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路径,从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合作创新的政策建议。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本章集中阐述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述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界定研究中涉及的核心概念,明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简述研究中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阐释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及其合作创新的基本理论问题。本章主要从理论上界定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内涵特征、主要类型及其功能与影响,并阐释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基本特征、演化周期、影响因素、主要形式及其优势与意义。第三章分析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案例。本章选取C市高职教育园区作为典型案例,主要介绍了 C市高职教育园区的案例选择依据及其形成与发展概况,详细描述了 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发展进程与社会影响以及若干具体实践案例,最后对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成效予以评价,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论述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与运行机制。本章主要从不同主体范围、组织方式、构建形式与目的指向等方面分析总结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并从动力机制、分工机制、信任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与沟通协调机制等方面阐释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运行机制。第五章探讨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路径与政策建议。本章从内部合作、内部竞争、对外合作、对外竞争与体制机制等方面探讨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路径,从创新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与创新机制等方面提出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政策建议。
二、构建科技园技术支撑体系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科技园技术支撑体系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现状 |
1.3.2 政府协作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标、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数据来源 |
1.8 创新点 |
1.9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 |
2.1.1 政府协作相关概念 |
2.1.2 农业科技园区相关概念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政府行为理论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3 协作公共管理理论 |
2.2.4 创新系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情况 |
3.1 世界各国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 |
3.2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 |
3.2.1 地方自主探索阶段(80 年代末—2000年) |
3.2.2 中央引导下的规范建设阶段(2001—2009年) |
3.2.3 全面创新探索阶段(2010—2016年) |
3.2.4 提质升级发展阶段(2017 年—至今) |
3.3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现状 |
3.3.1 园区数量和空间分布 |
3.3.2 园区的产业分布情况 |
3.4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目标、功能及管理制度 |
3.4.1 园区的建设目标和主要功能 |
3.4.2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制度 |
3.5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部门 |
3.5.1 园区建设的政府组织架构 |
3.5.2 宏微观视角下的园区建设政府协作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协作 |
4.1 央省地协作动因和责任分工 |
4.1.1 央省地协作的动力机制 |
4.1.2 政府纵向协作的责任分工 |
4.2 协作治理框架下园区建设央省地协作机制 |
4.2.1 理论与方法 |
4.2.2 央省地协作分析 |
4.2.3 协作存在的问题 |
4.3 地方政府的协作行为分析 |
4.3.1 园区建设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4.3.2 地方政府协作行动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3 实证案例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地方政府的内部协作 |
5.1 园区建设的县市政府协作 |
5.1.1 县市协作及其动因 |
5.1.2 县市协作机制及协作结果 |
5.1.3 县市协作问题及其产生机理 |
5.1.4 案例分析 |
5.2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2.1 跨部门协作及其动因 |
5.2.2 跨部门协作的协调组织 |
5.2.3 单一政府建设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2.4 县市政府共建园区的跨部门协作机制 |
5.3 园区建设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
5.3.1 研究方法 |
5.3.2 地方政府的跨部门协作困境 |
5.3.3 讨论:地方领导和协作规则对跨部门协作的作用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政府协作对园区发展的影响机理 |
6.1 政府协作与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 |
6.1.1 园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 |
6.1.2 政府协作与政府职能作用 |
6.2 政府协作在园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6.2.1 集聚和整合政府资源促园区发展 |
6.2.2 提高园区建设的政府职能效率 |
6.2.3 促进园区体制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
6.3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 |
6.3.1 园区建设政府协作问题的一般性 |
6.3.2 政府协作问题对园区发展的影响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园区建设中政府协作的提升与优化 |
7.1 园区建设的宏观管理模式创新 |
7.1.1 其他类型园区的建设经验 |
7.1.2 园区建设宏观监管与激励 |
7.2 中央、省级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协作 |
7.2.1 国家高新区政策协作经验 |
7.2.2 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启示 |
7.3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宏观引导 |
7.3.1 政府协作引导的政策工具 |
7.3.2 地方政府内部协作的引导策略 |
7.4 地方层面的园区管理体制建设 |
7.4.1 构建以执行为导向的协调机构 |
7.4.2 明确县市之间的责任关系 |
7.4.3 完善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建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启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讨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产城融合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的现实需求 |
1.1.2 “多规合一”规划编制背景下的内在要求 |
1.1.3 产业发展和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城融合 |
2.1.2 高新技术产业 |
2.1.3 高新技术产业园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新型工业化理论 |
2.2.3 紧凑城市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产城融合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2 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国内外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研究 |
3.1 高新技术产业园典例分析 |
3.1.1 埃因霍温高科技园 |
3.1.2 慕尼黑科技工业园 |
3.1.3 纬壹科技城 |
3.1.4 新竹科技园 |
3.2 高新技术产业园调研分析 |
3.2.1 调研的目的 |
3.2.2 调研的原则 |
3.2.3 调研的内容 |
3.2.4 调研的方法 |
3.2.5 调研的结果 |
3.3 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
3.3.1 建筑密度 |
3.3.2 中心占比 |
3.3.3 组团形态 |
3.3.4 配套设施 |
3.4 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的类型 |
3.4.1 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分类依据 |
3.4.2 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类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城融合理念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思路 |
4.1 产城融合理念的主要内容 |
4.1.1 产城关系 |
4.1.2 职住关系 |
4.1.3 空间关系 |
4.1.4 时间关系 |
4.2 产城融合的实现路径 |
4.2.1 发展路径 |
4.2.2 融合路径 |
4.3 产城融合理念下的空间布局转变思路 |
4.3.1 产业模式转变 |
4.3.2 空间关系转变 |
4.3.3 区位选择转变 |
4.3.4 价值取向转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城融合理念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方法 |
5.1 产城融合理念下的空间布局原则 |
5.1.1 空间集聚原则 |
5.1.2 整体连续原则 |
5.1.3 人本主义原则 |
5.1.4 生态适宜原则 |
5.1.5 丰富多样原则 |
5.2 高新技术产业园与主城区空间融合 |
5.2.1 整体空间融合 |
5.2.2 边界空间融合 |
5.3 高新技术产业园内部空间融合 |
5.3.1 用地功能混合 |
5.3.2 配套设施契合 |
5.3.3 交通体系调合 |
5.3.4 生态景观协合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不足与思考 |
研究不足 |
研究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 |
实践项目 |
致谢 |
(3)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山西“农谷”建设的提出 |
1.1.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山西转型综改发展战略的提出 |
1.1.3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引领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研究 |
1.3.2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研究 |
1.3.3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过程的研究 |
1.3.4 关于大学科技园区运行机制与模式的研究 |
1.3.5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方法 |
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科技创新 |
2.1.2 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
2.1.3 农业(大学)科技园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三螺旋模型理论 |
2.2.2 系统论 |
2.2.3 科技创新理论 |
3.基于SWOT视角的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性条件分析 |
3.1 优势分析 |
3.1.1 科教资源富集 |
3.1.2 区位优势明显 |
3.1.3 产业基础扎实 |
3.1.4 农业禀赋优越 |
3.2 劣势分析 |
3.2.1 农业科技研发力量未能有效整合 |
3.2.2 科技人才聚集不足 |
3.2.3 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不强 |
3.2.4 管理体制不太顺畅 |
3.3 机遇分析 |
3.3.1 国家级战略省级战略叠加推进 |
3.3.2 支持山西“农谷”建设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 |
3.3.3 山西“农谷”主导特色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3.4 威胁分析 |
3.4.1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争夺趋于激烈 |
3.4.2 研发资金投入不足 |
4.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相关主体及互动机制分析 |
4.1 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相关主体分析 |
4.1.1 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
4.1.2 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
4.1.3 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
4.1.4 科技中介、农户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
4.2 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4.2.1 动力机制分析 |
4.2.2 协同机制分析 |
4.2.3 激励机制分析 |
4.2.4 成果转化机制分析 |
4.2.5 保障机制分析 |
4.3 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系统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4.3.1 农业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4.3.2 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集聚效应不明显 |
4.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困难 |
4.3.4 统筹推进山西“农谷”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
4.3.5 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度不高 |
4.3.6 服务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
5.硅谷科技创新对山西“农谷”科技创新机制的经验借鉴 |
5.1 硅谷开展科技创新的基本情况 |
5.1.1 影响硅谷的大事件 |
5.1.2 硅谷的产业转型升级 |
5.2 硅谷科技创新的各组成要素及其互动机制分析 |
5.2.1 影响硅谷开展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 |
5.2.2 核心要素间的互动机制 |
5.3 硅谷的文化及其崇尚的价值理念的思考 |
5.3.1 鼓励冒险,宽容失败 |
5.3.2 多元文化,世界情怀 |
5.3.3 对叛逆的宽容 |
5.3.4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硅谷的公司文化 |
5.4 硅谷科技创新对山西“农谷”的借鉴意义 |
6.优化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理顺山西“农谷”的组织管理体制 |
6.2 整合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资源 |
6.3 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6.4 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 |
6.5 强化山西“农谷”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
6.6 培育独特的“农谷”文化 |
7.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4)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2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相关理论基础 |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 博弈理论 |
2.3 绩效管理理论 |
2.4 协同治理理论 |
2.5 理论述评及应用 |
3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动力机制 |
3.1 协同治理主体概况与动因 |
3.2 协同治理的外部动力机制 |
3.3 协同治理的内部动力机制 |
3.4 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运作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4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 |
4.1 科技创新平台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模型回顾 |
4.2 协同治理效果影响因素初识别 |
4.3 协同治理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取 |
4.4 本章小结 |
5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效果评估 |
5.1 构建协同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
5.2 协同治理效果评价对象选择 |
5.3 评价方法及思路 |
5.4 协同治理效果综合评价及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困境分析 |
6.1 多元政策供给缺位与制度建设迟滞 |
6.2 内外协同环境失衡及目标导向偏差 |
6.3 协同要素兼容不足与利益取向错位 |
6.4 运行机制不畅与内部治理效率低下 |
6.5 本章小结 |
7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经验借鉴 |
7.1 国内:推行多主体协作的企业化治理 |
7.2 国外:依托多类平台的主体协同创新 |
7.3 典型协同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8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优化路径 |
8.1 构建校地协同法规体系和制度流程 |
8.2 全面营造良好的校地协同治理环境 |
8.3 科学整合校地协同治理的基础要素 |
8.4 试行常态化校地协同治理互动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调查问卷 |
附录4 专家判断矩阵打分表 |
附录5 调查问卷数据(主体部分) |
(5)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新区发展面临问题突出,需对其进行全面研究 |
1.1.2 地方政府竞争对高新区提出了新的要求——培育核心竞争力 |
1.1.3 东江科技园在地方政府竞争中处于落后位置 |
1.1.4 东江科技园发展速度放缓,面临自身瓶颈期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1.6 支撑理论 |
1.6.1 政府作用理论 |
1.6.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6.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二章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培育概念框架 |
2.1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概念 |
2.1.1 核心竞争力 |
2.1.2 企业核心竞争力 |
2.1.3 区域核心竞争力 |
2.1.4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 |
2.2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和识别 |
2.2.1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2.2.2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
2.3 高新区核心竞争力培育要素及作用 |
2.3.1 科技创新与实现循环发展 |
2.3.2 产业集聚与保持竞争优势 |
2.3.3 产城融合与优化营商环境 |
2.3.4 公共服务与解决公共问题 |
2.3.5 政策引导与促进持续发展 |
第三章 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现状分析 |
3.1 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现状 |
3.1.1 东江科技园基本概况 |
3.1.2 东江科技园运作模式 |
3.1.3 核心竞争力培育主体及其关系 |
3.1.4 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前期培育成效 |
3.2 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满意度调查 |
3.2.1 调查方法 |
3.2.2 样本基本情况 |
3.2.3 技术创新力培育满意度评价 |
3.2.4 产业集聚力培育满意度评价 |
3.2.5 环境支撑力培育满意度评价 |
3.2.6 公共服务力培育满意度评价 |
3.2.7 政策引导力培育满意度评价 |
3.2.8 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满意度问卷调查小结 |
3.3 与同类型高新区核心竞争力培育成效对比分析 |
3.3.1 核心竞争力若干指标数据对比 |
3.3.2 与同类型高新区对比小结 |
3.4 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
3.4.1 创新能力体系建设不完善 |
3.4.2 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
3.4.3 产城融合深度不够 |
3.4.4 公共服务不全面 |
3.4.5 政策滞后影响持续发展 |
第四章 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
4.1 创新要素质量参差不齐 |
4.2 政府主导作用不明显 |
4.3 前期专注经济发展 |
4.4 整体服务意识不强 |
4.5 体制机制模糊不清 |
4.6 顶层设计相对滞后 |
第五章 对加强培育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
5.1 完善创新能力体系建设 |
5.1.1 加强创新主体体系建设 |
5.1.2 加强经营支撑体系建设 |
5.1.3 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5.1.4 加强组织管理支撑体系建设 |
5.1.5 加强创新环境建设 |
5.2 增强产业集聚优势效应 |
5.2.1 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
5.2.2 引导产业集聚向高附加值环节发展 |
5.2.3 加强专业孵化器建设 |
5.2.4 加强培育新兴产业 |
5.2.5 建立企业间的信用平台 |
5.3 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
5.3.1 科学规划优化土地利用模式 |
5.3.2 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
5.3.3 优化生态环境严查环保问题 |
5.4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
5.4.1 搭建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 |
5.4.2 推行公职人员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 |
5.4.3 增强服务本领和意识 |
5.4.4 用好社会中介服务机构 |
5.4.5 加强市场监管 |
5.4.6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
5.5 促进体制机制及政策创新 |
5.5.1 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5.5.2 商请上级下放更多权力 |
5.5.3 提高政策落地执行效率 |
5.5.4 制定科学性前瞻性政策 |
5.5.5 坚持遵循规律鼓励创新容错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类型差异对孵化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与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技术路线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论文关键概念界定 |
1.3.1 科技企业孵化器 |
1.3.2 孵化绩效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综述 |
2.1 我国孵化器发展历程、模式与特点 |
2.1.1 孵化器发展历程 |
2.1.2 孵化器发展模式研究 |
2.1.3 孵化器的发展特点 |
2.2 孵化器类型的研究现状 |
2.2.1 孵化器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孵化器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孵化器的研究现状 |
2.2.2 孵化器的分类研究 |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2.3 孵化器孵化服务的研究现状 |
2.3.1 孵化器服务的内涵 |
(一)服务是孵化器的核心价值 |
(二)服务能力是孵化器绩效的判定指标 |
2.3.2 孵化器服务内容研究 |
2.3.3 孵化器服务体系研究 |
2.4 孵化器绩效的研究现状 |
2.4.1 孵化绩效产生机理研究 |
2.4.2 孵化绩效影响因素 |
2.4.3 孵化绩效评价体系 |
2.4.4 孵化绩效相关研究成果 |
2.5 相关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广东省不同类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 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 |
3.1.1 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历程 |
3.1.2 不同申报主体孵化器发展历程 |
3.2 不同创办主体背景孵化器的孵化服务差异 |
3.2.1 孵化器孵化能力方面 |
3.2.2 孵化器创业与带动就业能力方面 |
3.2.3 孵化器内在孵企业创新表现 |
3.2.4 孵化器社会贡献方面 |
3.2.5 小结 |
3.3 不同代际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服务差异 |
3.3.1 孵化器孵化服务能力方面 |
3.3.2 孵化器创业与带动就业能力方面 |
3.3.3 孵化器在孵企业创新表现 |
3.3.4 孵化器社会贡献方面 |
3.3.5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横向视角下不同类型孵化器孵化绩效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背景 |
4.2.1 横向视角下孵化器的分类研究 |
4.2.2 不同创办主体背景孵化器的差异分析 |
(一)政府背景主导创办的孵化器 |
(二)高校背景主导创办的孵化器 |
(三)民营背景主导创办的孵化器 |
4.2.3 对孵化器绩效理解与界定 |
4.2.4 创办主体产权差异影响孵化器孵化绩效的机理分析 |
(一)创办主体对孵化器资源和行为的影响 |
(二)基于SCP范式分析孵化器创办主体对孵化绩效的影响机制 |
4.3 研究设计 |
4.3.1 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2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4.3.3 变量测量 |
(一)自变量 |
(二)因变量 |
4.4 实证分析结果 |
4.4.1 不同类型孵化器的孵化能力差异分析 |
4.4.2 不同类型孵化器的创业绩效差异分析 |
4.4.3 不同类型孵化器的创新绩效分析 |
4.4.4 不同类型孵化器的社会贡献分析 |
4.5 不同类型孵化器孵化器绩效特征 |
4.5.1 政府背景主导创办的孵化器孵化绩效分析 |
4.5.2 高校背景主导创办的孵化器孵化绩效分析 |
4.5.3 民营背景主导创办的孵化器孵化绩效分析 |
4.6 结果讨论与启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纵向视角下不同代际孵化器绩效研究 |
5.1 引言 |
5.2 理论背景 |
5.3 不同代际孵化器的价值主张与功能定位 |
5.3.1 专注“基础设施服务”第一代孵化器 |
5.3.2 专注“商业支持服务”第二代孵化器 |
5.3.3 专注“网络化服务”第三代孵化器 |
5.3.4 专注“股权投资服务”第四代孵化器 |
5.4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5.4.1 样本及数据收集 |
5.4.2 变量测量 |
5.5 实证分析结果 |
5.5.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5.2 不同代际孵化器的选择标准与毕业标准 |
5.5.3 不同代际孵化器的服务供求分析 |
5.5.4 不同代际孵化器的绩效分析 |
(一)服务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二)孵化器服务绩效分析 |
5.6 结果讨论与启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资源视角的孵化器类型对孵化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
6.1 引言 |
6.2 理论背景与概念模型 |
6.2.1 孵化器类型与资源结构及孵化行为的差异 |
(一)不同创办主体背景孵化器的资源结构与行为差异 |
(二)不同代际孵化器的资源结构与行为差异 |
6.2.2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源与孵化器绩效 |
6.2.3 基于资源-行动-绩效框架分析孵化器孵化绩效的产生机理 |
6.2.4 孵化器类型与资源结构差异对孵化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 |
6.3 假设提出 |
6.3.1 孵化器资源结构与孵化绩效 |
6.3.2 孵化器类型对资源结构影响孵化绩效的调节效应 |
6.3.3 孵化器资源结构影响孵化绩效的绩效机理 |
(一)孵化器网络构建行为的中介作用 |
(二)孵化器管理参与行为的中介作用 |
6.4 研究设计 |
6.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6.4.2 变量测量 |
(一)被解释变量 |
(二)解释变量 |
(三)调节变量 |
(四)中介变量 |
(五)控制变量 |
6.5 实证分析结果 |
6.5.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5.2 相关系数分析 |
6.5.3 回归分析 |
(一)直接效应检验 |
(二)调节效应检验 |
(三)中介效应检验 |
6.5.4 结果汇总 |
6.6 结果讨论与启示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 |
1.1.2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 |
1.1.3 城市创新空间已成为新经济的重要载体 |
1.1.4 城市存量空间为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 |
1.2 研究意义 |
1.2.1 构建创新城区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机制 |
1.2.2 探讨存量空间创新驱动提升的发展路径 |
1.2.3 提出北京等大城市实施创新职能的空间策略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创新空间 |
1.3.2 创新城区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与总结 |
1.5.2 案例研究与归纳 |
1.5.3 定性与定量结合 |
1.5.4 走访与深度访谈 |
第2章 创新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
2.1 创新的空间特征研究综述 |
2.1.1 创新的空间属性 |
2.1.2 创新要素的空间特征 |
2.1.3 创新地理学的过渡 |
2.2 创新空间的研究综述 |
2.2.1 创新空间的内涵 |
2.2.2 创新空间的演化 |
2.2.3 创新空间的类型 |
2.3 创新城区研究综述 |
2.3.1 创新城区的概念提出 |
2.3.2 创新城区的目前探索 |
2.4 综述小结 |
2.4.1 研究综述小结 |
2.4.2 现有研究不足 |
第3章 创新城区发展机制 |
3.1 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框架 |
3.1.1 创新城区的理论演进 |
3.1.2 创新城区的发展转变 |
3.1.3 创新城区的发展框架 |
3.2 机制一:创新生态机制 |
3.2.1 要素:创新源-创新服务-创新环境 |
3.2.2 系统:要素间关联 |
3.3 机制二:主体特征机制 |
3.3.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机制 |
3.3.2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机制 |
3.4 机制三:空间创新机制 |
3.4.1 发展模式创新机制 |
3.4.2 空间利用创新机制 |
第4章 创新城区发展模式研究 |
4.1 创新城区模式分类 |
4.1.1 发展模式 |
4.1.2 美国创新城区实践 |
4.2 创新源驱动模式 |
4.2.1 剑桥肯德尔广场 |
4.2.2 克利夫兰健康科技走廊 |
4.3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 |
4.3.1 纽约硅巷 |
4.3.2 洛杉矶硅滩 |
4.4 旧城更新模式 |
4.4.1 西雅图联合湖南区 |
4.4.2 旧金山米申湾片区 |
4.5 园区转型模式 |
4.5.1 北卡罗莱纳三角研究园 |
4.6 美国创新城区建设经验总结 |
第5章 创新城区发展评价与模式识别 |
5.1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
5.1.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1.2 创新源空间布局 |
5.1.3 城市创新能力空间评价 |
5.2 城市创新服务与创新环境水平评价 |
5.2.1 数据处理和指标体系 |
5.2.2 创新服务空间评价 |
5.2.3 创新环境空间评价 |
5.3 创新城区综合评价与模式识别 |
5.3.1 创新城区发展水平 |
5.3.2 创新城区模式识别 |
5.3.3 创新城区空间规模 |
5.4 城市创新城区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
5.4.1 深圳创新城区发展 |
5.4.2 青岛创新城区发展 |
5.4.3 三城空间结构比较 |
第6章 创新城区主体特征与空间偏好 |
6.1 创新型企业网络特征研究 |
6.1.1 研究对象 |
6.1.2 技术网络特征 |
6.1.3 生产网络特征 |
6.1.4 社会网络特征 |
6.2 创新型企业空间偏好研究 |
6.2.1 网络差异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
6.2.2 高新技术企业选址特征 |
6.3 创新型人才需求特征研究 |
6.3.1 调研对象 |
6.3.2 知识需求特征 |
6.3.3 社交需求特征 |
6.3.4 物质需求特征 |
6.4 创新型人才空间偏好研究 |
6.4.1 就业空间偏好 |
6.4.2 居住空间偏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创新城区空间组织与政策建议 |
7.1 北京创新空间发展基础 |
7.1.1 北京创新空间演变历程 |
7.1.2 北京创新发展基本特征 |
7.2 北京创新城区发展路径 |
7.2.1 创新源驱动模式:中关村科学城 |
7.2.2 服务&环境吸引模式:国贸CBD片区 |
7.2.3 旧城更新模式:望京&798 片区 |
7.2.4 园区转型模式:上地&清河片区 |
7.3 创新城区中观空间策略 |
7.3.1 激活大学园区 |
7.3.2 培育科创社区 |
7.3.3 开放科技园区 |
7.4 创新城区微观空间策略 |
7.4.1 提升科技楼宇 |
7.4.2 嵌入众创空间 |
7.4.3 营造开放空间 |
7.5 创新城区存量土地利用 |
7.5.1 北京存量空间发展现状 |
7.5.2 土地类型政策创新 |
7.5.3 土地供给政策创新 |
7.5.4 土地利用政策创新 |
7.6 创新城区创新生态环境建设 |
7.6.1 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
7.6.2 加强创新服务水平 |
7.6.3 促进产学研融合 |
7.6.4 实施人才战略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系统性提出了创新城区的发展机制 |
8.2.2 总结归纳了创新城区四种模式类型 |
8.2.3 定量评估了城市内部空间创新水平 |
8.2.4 提供了存量空间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创新型企业网络机制与空间特征访谈提纲 |
附录 B 创新型人才行为特征与空间偏好访谈提纲 |
附录 C 调研访谈记录节选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镇江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梳理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二章 镇江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
一、镇江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背景概况 |
二、镇江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
三、镇江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取得的成效 |
第三章 镇江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镇江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当前存在的问题 |
二、镇江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镇江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用地,提高园区农业绩效 |
二、加大资金扶持、项目招引,增强园区建设动力 |
三、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管理,促进园区有序发展 |
四、注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育,提升园区竞争力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飞速发展 |
1.1.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和孵化器 |
1.2 研究综述 |
1.2.1 产业集群研究 |
1.2.2 出版产业基地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1 规模经济理论 |
2.1.2 工业区位论 |
2.1.3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
2.1.4 增长极理论 |
2.1.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1.6 GEM因素模型 |
2.2 社会经济网络理论 |
2.3 知识溢出理论 |
2.4 竞合理论 |
2.5 小结 |
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与演进 |
3.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和演进动因 |
3.1.1 技术因素 |
3.1.2 市场因素 |
3.1.3 政府因素 |
3.1.4 人才因素 |
3.1.5 人文因素 |
3.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形成方式 |
3.2.1 自组织方式 |
3.2.2 他组织方式 |
3.2.3 混合组织方式 |
3.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演进历程 |
3.3.1 萌芽阶段 |
3.3.2 形成阶段 |
3.3.3 成长阶段 |
3.3.4 成熟阶段 |
3.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现状 |
3.4.1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布局 |
3.4.2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构成方式 |
3.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经济规模 |
4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结构 |
4.1 基地主体 |
4.1.1 核心层主体 |
4.1.2 辅助层主体 |
4.2 主体间关联互动 |
4.2.1 基地企业之间互动 |
4.2.2 政府与基地之间互动 |
4.2.3 高校、科研院所与基地之间互动 |
4.3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组织形态 |
4.3.1 无核心组织形态 |
4.3.2 多层次单核心组织形态 |
4.3.3 单层次多核心组织形态 |
4.3.4 多层次混合形态 |
5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机制 |
5.1 基地运行机制概述 |
5.2 协同创新机制 |
5.2.1 协同创新机制的内涵 |
5.2.2 协同创新的动力 |
5.2.3 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 |
5.3 竞合机制 |
5.3.1 竞合的内涵 |
5.3.2 以竞争为主导的竞合 |
5.3.3 以合作为主导的竞合 |
5.4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 |
5.4.1 知识溢出与学习机制的内涵 |
5.4.2 知识溢出主体分析 |
5.4.3 基地知识溢出的过程和机理 |
5.4.4 基地知识溢出与学习的形式 |
6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运行绩效 |
6.1 基地运行绩效及其评估的意义与功能 |
6.2 构建运行绩效评价体系 |
6.2.1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
6.2.2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
6.2.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模型 |
6.3 基地运行绩效评价过程与结果 |
6.3.1 评价过程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7 总结与讨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之处 |
7.3 本文的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研究 ——以C市高职教育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网络组织及其合作创新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网络组织与合作创新的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结论与存在不足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高职教育 |
(二) 网络组织 |
(三) 合作创新 |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的创新 |
(二) 研究视角的创新 |
(三)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二章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及其合作创新的理论界定 |
第一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基本界定 |
一、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 |
二、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内涵、要素及特征 |
三、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主要类型及比较 |
四、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功能与影响 |
第二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合作创新 |
一、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基本特征 |
二、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演化周期 |
三、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 |
四、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五、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优势与意义 |
第三章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案例 |
第一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案例选择与案例概况 |
一、C市高职教育园区的案例选择依据 |
二、C市高职教育园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具体实践案例 |
一、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合作创新 |
二、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的合作创新 |
三、信息产业园的合作创新 |
四、现代工业中心的合作创新 |
五、政校企所合作培养人才 |
六、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第三节 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案例评析 |
一、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成效评价 |
二、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模式与机制 |
第一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 |
一、不同主体范围的合作创新模式 |
二、不同组织方式的合作创新模式 |
三、不同构建形式的合作创新模式 |
四、不同目的指向的合作创新模式 |
第二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运行机制 |
一、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 |
二、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分工机制 |
三、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信任机制 |
四、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 |
五、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沟通协调机制 |
第五章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路径与建议 |
第一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路径 |
一、加强内部紧密合作,实现创新资源共享 |
二、促进内部协同竞争,通过创新引领发展 |
三、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构建合作创新平台 |
四、创新驱动对外竞争,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
五、建立合作创新机制,提高综合创新能力 |
第二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政策建议 |
一、深化合作创新的发展理念 |
二、完善合作创新的组织结构 |
三、健全合作创新的政策制度 |
四、探索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 |
五、优化合作创新的体制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构建科技园技术支撑体系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政府协作机制研究[D]. 吴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产城融合视角下高新技术产业园空间布局方法研究[D]. 崔冬冬.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3]山西“农谷”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研究[D]. 陈锐锋.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6)
- [4]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治理研究[D]. 李江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9)
- [5]地方政府竞争背景下东江科技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D]. 何伟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类型差异对孵化绩效影响研究[D]. 黄攀.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7]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D]. 任俊宇. 清华大学, 2018(04)
- [8]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镇江新区为例[D]. 庄园.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9]产业集群视野下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研究[D]. 刘遹菡. 武汉大学, 2017(02)
- [10]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研究 ——以C市高职教育园区为例[D]. 曹叔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