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建材机械产品达标发证工作继续进行 155个机械企业已达标(论文文献综述)
高吉聚[1](2020)在《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地位同等重要。中等职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主体之一,肩负着培养各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重任,对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通化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近些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错失了一些重要机遇,与国内发达地区和省内其他市(州)发展水平产生了一些差距,处在全省中下游水平。因此,深入研究通化市中职教育发展,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对通化市实现绿色转型、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等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以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为例,通过对收集的资料、数据等进行分析,对通化市中职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及个别企业负责人进行访谈,归纳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改进建议。引言部分,结合通化市概况,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等。正文第一部分,梳理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第二部分,总结概括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取得的阶段性成绩;第三部分,归纳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招生面临较大困难、师资力量失衡、基础设施水平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职业教育不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从破解“招生难”问题,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营造良好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名强[2](2019)在《基于RVM的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预警研究》文中认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升工程建设标准及建筑质量与品质。目前,我国正处于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期,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但仍在技术支撑、市场培育、配套能力建设和管理模式转型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施工组织与工艺工法过时、设备机具落后、现浇装配并存、施工难度大且工序复杂等现状都致使现阶段的装配式施工水平不高、隐患突出,施工安全管理面临严峻的考验。而安全管理是通过遵循信息规律完成的一系列风险防范工作,故其重难点在于对事故风险的安全预警。研究表明,传统预警方法采用的评价分析模型具有较大局限性,预警效果较差,而相关向量机等机器学习方法在数据挖掘、预警预测方面更具优越性。基于此,本文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吊装环节切入,利用相关向量机这种方法尝试对塔机拟完成的预制构件吊装作业进行安全风险预警分析,根据预警结果,及时取消或暂停危险作业,采取相关措施并消除潜在风险,以预防事故发生。论文从文献研究、理论方法分析和行业现状调查入手:首先,对比传统现浇工艺中塔式起重机吊运作业,结合装配式吊装作业工序、安全施工要点与措施,分析装配式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吊装作业所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而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确定安全预警指标,建立预警4M1E要素框架;然后,分析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实现塔机吊装作业安全预警用于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可行性,按照建模逻辑依次阐述输入变量的取值与处理、预警算法的选择与原理、算法参数的确定以及模型的工作原理,并通过粗糙集理论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改进模型原理算法,构建基于粗糙集-改进粒子群算法-相关向量机的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预警模型;最后,以中南大学湘雅校区医学研究生公寓项目为例,分析其吊装作业安全情况,完成预警模型的工程实现,验证本文预警模型的有效性与优势,并结合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特点与安全预警要素内容,针对性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通过有效的安全预警来降低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事故发生率。
孙静[3](2016)在《桥梁施工机械化与智能化控制》文中提出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建设速度加快,市场越来越开放,竞争越来越激烈,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由于受劳动力缺乏等原因,造成施工成本加高,施工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近年,施工过程管理被引起高度重视,施工过程控制方法也不断优化和更新。桥梁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桥的使用效果,进而会影响到整条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重视桥梁施工管理,研究桥梁施工控制措施已成为建设行业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的方向。随着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桥梁机械设备的不断出现和应用,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也向机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高速公路桥梁机械化和智能化施工控制,是近年高速公路施工过程控制中较活跃的课题之一。本文以新时代、新形势下出现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为研究对象,以笔者参建的广东省平远至兴宁高速公路项目为依托,研究高速公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和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梁桥机械化与智能化施工。首先,论文从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主要工序进行研究,研究成套钢筋加工设备、钢筋集中加工和统一配送方面的施工控制;研究混凝土拌合站合理场地布置、高标准建设和封闭管理方面的施工控制;研究大跨径现浇连续梁的设备组成和施工组织;研究桥面整体化层工振动整平机的选型和施工控制;研究桥梁凿毛、抹平等精细化施工控制;研究智能张拉、智能压浆、智能养生和智能检测方面的施工控制。其次,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给出桥梁机械化、智能化施工中设备选型与配套设计,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最后,通过对比传统手工作业、半机械施工与机械化、智能化施工在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安全四个方面的施工控制效果,得出了桥梁机械化、智能化施工的优点及应用价值。论文通过高速公路典型桥梁机械化与智能化施工控制研究,总结了成套施工技术资料,为桥梁工程在新时代,新技术,新设备下的施工管理与控制提供服务和参考。通过对实际工程的应用研究,实践表明,桥梁机械化与智能化施工相对于传统手工作业和半机械化施工,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明显加快,施工总成本有所降低,安全管理也取得了良好成效。高速公路桥梁施工采用先进成套设备和先进施工技术,建立成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办法,能够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管理能力。
范勇[4](2015)在《延安新型城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指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并适应城市生活这一过程。2014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4.77%,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已不再适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城镇化理论来指导中国城镇化建设。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总结经验教训,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延安市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5.82%,城镇化建设成效显着,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延安市的城镇化进程为研究对象,用新型城镇化理论分析延安城镇化建设问题,旨在能给延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切实举措。本文先回顾了新型城镇化理论的提出过程,指明了新型城镇化理论的含义和特征。然后介绍了延安市城镇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并从经济动力、人口转移、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四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延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然后指出延安城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延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以新型城镇化理论为载体,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市场与政府共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各区县因地制宜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最后给出具体的对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县域经济,落实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王成[5](2014)在《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徽淮河流域(以下简称“本区”)工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是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工业化的缩影,反映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的当代安徽淮河流域人民群众奋发图强建设家乡的光辉历程。研究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区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并总结出经验,将之发扬光大。通过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又可以从中汲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加快本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本区具备发展工业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起步晚,发展缓慢,其历史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以前,本区工业始终处于“开而未发”的状态,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严重滞后并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央及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创建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为本区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通过三年经济恢复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本区基本建立。50年代初,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以及苏联对华工业援建使本区工业发展获益匪浅。1965年开始的“小三线”建设使本区六安、金寨、霍山等地落后的工业面貌有所改变。“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徽淮域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前行甚至遭受重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成为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全国一样,本区的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放权让利、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等几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本区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有所发展,个私经济及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本区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本区工业发展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比如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上本区工业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仍,社会长期动乱。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本区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由于很长一段时期内,本区都不是国家和安徽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所得到的政策支持非常有限,因而即使与本省非淮地区相比也处于落后状态,遑论与江浙沿海等发达地区。从纵向来看,60多年来本区在煤炭、电力、建材、食品加工、酿酒等工业较之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从横向来看,由于缺少工业发展极和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等多重历史和现实因素,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本区总体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沿海及本省非淮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工业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偏低。本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前期。其中淮南高于整体标准,部分地区如亳州、阜阳等甚至处于前工业化阶段。从安徽省整体来看,安徽省和皖中工业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后半阶段,皖南则整体处于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本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工业化进程滞后。2.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安徽地方政府在本区工业建设投资十分有限。本区实行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的进程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及本省非淮地区。最近几年来,本区加强引进外资力度,加强与中央企业的合作,但效果均不如人意。3.民营工业经济薄弱。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发展个私经济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本区个私经济基本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本区个私经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阜阳模式曾一度与温州模式、苏州模式并称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的三大模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最终走向衰落。4.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1949年以来,国家在本区投资主要集中于水利建设和农田改造,具体到工业建设仅有两淮煤矿的开发,因而本区工业方面除煤炭、电力、食品加工等工业相对发展较好以外,其余如钢铁、机械等工业均比较落后。5.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近代以来,上海经济圈对本区工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海工业企业内迁使本区工业经济发展获益匪浅。此后,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安徽省积极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同时,安徽及本区地方政府也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建设,提出“远学闽粤,近学江浙”、“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等口号,拉近安徽及其淮域地区与江浙沪等地的距离。21世纪以来,本区和全省其他地区一样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发展分工。工业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必然与社会其他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区工业建设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就,本区落后的经济与社会面貌初步得以改变。随着工业的发展,本区各市的工业经济结构各具自身特色。淮南和淮北已发展成煤、电、化类型的工业基地,蚌埠是以建材、机械、轻纺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阜阳和宿州的工业则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亳州的药材加工和酿酒等工业初具规模,其余如滁州、宿州、六安等地工业发展也颇具自身特色。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区农业经济、城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工业发展也使经济与社会付出了较为沉重的代价,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工业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当代安徽淮域工业经济存在停滞、爱慢的发展现象,但总趋势仍然是上升的、向上发展的。
张敏[6](2011)在《基于产业集群的苏北区域经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失衡已严重制约了江苏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江苏“两个率先”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苏北。苏北与苏南经济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有利于增强苏北地区产业的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在分析产业集群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基础上,总结苏北区域发展战略中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发达、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成败得失,结合苏北工业化的基础及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论证基于产业集群推动苏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探讨具有苏北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相应对策,以期为苏北以及其他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本文借鉴了马克思的分工与协作理论、区位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新产业区理论、新竞争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比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循序渐进地完成了分析过程。通过分析第三意大利、拉丁美洲、印度、浙江、广东等国内外发达、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依托传统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培育促进产业集群的区域文化环境;推动行业协会、代理机构的建设。从苏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大开放战略条件下,实施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战略是苏北地区实施赶超战略的关键。苏北地区的工业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进一步提高工业化水平面临诸多的障碍。具体表现在: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现象比较严重;科技、教育投入不足;人力资本质量不高;城市化水平低,对工业化推动作用有限;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资本支持;本土创业投资不足。多年来,苏北发展战略更迭频繁,战略布局存在诸多局限性,故而对苏北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作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发展产业集群则与苏北发展战略相辅相成,有利于推动苏北优势产业的形成;有利于促进苏北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增强苏北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苏北区域经济竞争力。江苏的产业集群尽管大多数集中于苏南地区,但近年来苏北也有一些产业集群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竞争力。一批以资源、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正成为苏北产业发展中的亮点。不过总体来看,苏北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集群的规模过小、数量过少;集群所依托的支柱、主导产业竞争力弱,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较弱;产业规划、布局不合理,各地之间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落后,不少地区仅仅形成了企业的集聚而非产业的集聚;专业市场建设滞后,中介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集群发展所需的外部支持机制难以形成或发挥作用。根据阿尔弗雷德·韦伯等人的观点,地理因素是产业集群萌芽的推动力,特殊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资本优势、劳动成本等区位因素在集群形成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苏北产业集群的大发展,已经具备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从内因来看,优越的区位、资源条件,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逐渐壮大的主导/支柱产业使产业集群发展具备了必须的基础条件。首先,苏北地区各种资源丰富,地理区位优越,可以利用区位优势推动资源密集型产业集群、农副产品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其次,人力资本存量和流量水平是产业集群生成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推动产业集群升级的核心要素。苏北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产业集群获得高校及其研发力量的支持创造了条件。再次,苏北五市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支柱或主导产业,并且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为各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和企业核心。从外因来看,政府支持、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FDI给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政府的有效帮助,集群的产生就会很艰难,甚至有可能夭折。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集群的形成更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的作用体现在:积极营造区域发展的创新环境;促进集群网络的形成与创新;有效规范地方市场行为;挖掘集群内潜在的创新资源。江苏省委、省政府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苏北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扶持是推动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政治优势。在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下,苏北地区近年来吸引了来自国内发达地区的大量资本。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苏北地区可以移植发达地区产业链,借鉴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大型企业集团的进入,能够吸引配套企业或产业跟进,“复制”外资原栖居地的产业集群模式。同时,FDI能促进产业集群与外部的交流合作,加速产业集群内部的技术转移和外溢,其学习效应可以扩散到本地企业。来自苏南、广东等地区的经验表明,FDI的支持是推动外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苏北地区在吸引FDI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有针对性地吸引国外大企业、大项目的进入。一方面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外源型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结合FDI的引入,积极推动本地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协作,使产业集群的“根植性”增强。本文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整体上优化苏北产业结构,推动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波特认为,政府是创造生产要素的发动机制。短期内来看,政府引导还是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外部驱动因素之一,但从长期来看,苏北地方政府必须致力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培育。政府的传统重要角色是创造和提升生产要素,所以,应根据产业发展的基础及未来产业布局的要求,科学规划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各地区主导产业的竞争力,依托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此外,要加强教育、培训、研发,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氛围,积极推动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当然,各地方政府部门也应认识到政府干预经济的局限性,要准确定位,避免“缺位”和“越位”。
董赤[7](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刘佳卿,邹积玉,王策[8](2009)在《2009年全国墙体材料机械产品检验情况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材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于2009年3月中旬组成3个检验组,历时三个多月对全国墙体材料机械产品质量进行了委托检验,并对金融危机下企业受影响程度进行
王金平[9](2007)在《首钢搬迁与大项目规划的生态利用及生态修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有机污水排放量已占世界第1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占世界第2位。即便国际社会不因环境问题向我国施压,我国自身的环境容量也难以持续容忍这样大的污染排放。如果说资源的约束还有可能通过从国外进口得到缓解,那么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代价则使我们更难承受。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努力应对环境的挑战,对我们来说特别紧迫和重要。大项目规划涉及经济学、地理学、政治学、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与管理等诸多学科,要保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就要在项目规划中考虑多种规划界限,实施一系列措施和技术方法。本文以首钢搬迁为例,研究大项目规划中的生态利用及生态修复,探讨通过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形成产业链,将资源和环境因素融入工业系统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以产品结构的绿色化为核心,以清洁生产为手段,以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牵动工业系统结构的生态化重组。依靠科技创新,改进工业系统的结构性物质代谢过程及其能源利用转化率,降低产品的能耗、物耗和废物产生量,提高工业系统的资源生产力和生态经济效率。
聂长兰[10](2006)在《江苏省建材工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摘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我国建材机械产品达标发证工作继续进行 155个机械企业已达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建材机械产品达标发证工作继续进行 155个机械企业已达标(论文提纲范文)
(1)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一、通化市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
(一)通化市职业教育产生期(1913—1949年) |
(二)通化职业教育探索期(1949—1985年) |
(三)通化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期(1986—2009年) |
(四)通化职业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期(2010年至今) |
二、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成绩 |
(一)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不断优化 |
(二)产教融合扎实推进 |
(三)集团化办学取得积极进展 |
(四)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
(五)中等职业教育投入不断加大 |
(六)中等职业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
(七)地方党委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重视程度提高 |
三、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
(一)面临的困境 |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面临较大困难 |
2.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失衡 |
3.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不高 |
4.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
5.职业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二)原因分析 |
1.适龄人口减少,传统观念束缚等因素影响中职生源 |
2.职教资源整合加速,编制管理不活导致师资结构性断档 |
3.统筹保障不足,错失政策机遇拉低建设水平 |
4.体制机制不活,企业“搭便车”制约校企合作 |
5.体系不完善,生源素质不高制约职教服务振兴发展能力 |
四、推进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着力破解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问题 |
(二)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
(三)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四)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
(五)努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 |
(六)积极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公开发布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2)基于RVM的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和方法概述 |
2.1 事故致因理论 |
2.2 安全管理理论与预测、监测方法 |
2.2.1 安全管理理论 |
2.2.2 预测和监测方法 |
2.3 系统综合评价与集成分析原理 |
2.3.1 系统综合评价 |
2.3.2 系统集成分析 |
2.4 机器学习 |
2.4.1 机器学习原理 |
2.4.2 常见方法及其应用 |
2.4.3 机器学习结果的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预警因素指标分析 |
3.1 传统现浇工艺塔机吊运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
3.1.1 吊运作业安全事故分析 |
3.1.2 吊运作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3.2 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
3.2.1 吊装作业工序、安全施工要点及措施 |
3.2.2 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3 吊装作业危险源识别 |
3.3 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
3.3.1 安全预警 4M1E要素框架 |
3.3.2 人力因素指标(Manpower) |
3.3.3 机械因素指标(Machine) |
3.3.4 材料因素指标(Material) |
3.3.5 方法因素指标(Method) |
3.3.6 环境因素指标(Environments)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预警模型构建 |
4.1 预警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4.2 模型输入变量的取值及处理 |
4.2.1 样本数据来源 |
4.2.2 要素属性取值 |
4.2.3 属性约简原理与流程 |
4.3 模型算法的选择及其原理 |
4.3.1 机器学习方法的选择 |
4.3.2 相关向量机算法原理 |
4.3.3 核函数的选择 |
4.3.4 核参数的确定 |
4.4 预警模型的工作原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预警模型工程实现 |
5.1 工程项目信息 |
5.1.1 项目基本概况 |
5.1.2 吊装作业 4M1E情况 |
5.2 数据获取与属性约简 |
5.2.1 样本数据采集 |
5.2.2 警情划分与属性约简 |
5.3 模型训练与预警实现 |
5.3.1 实验环境 |
5.3.2 模型训练与预警 |
5.3.3 模型评估与预警效果评价 |
5.4 提高吊装作业安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主要内容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3)桥梁施工机械化与智能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桥梁机械化与智能化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
1.2.1 桥梁施工技术发展 |
1.2.2 桥梁施工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 |
1.2.3 桥梁施工机械化与智能化控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桥梁机械化施工 |
2.1 先进设备的引进 |
2.2 先进设备的应用 |
2.2.1 钢筋加工设备 |
2.2.2 混凝土搅拌站 |
2.2.3 大跨径现浇连续梁施工设备 |
2.2.4 双导梁架桥机 |
2.2.5 桥面整体化层施工设备 |
2.2.6 桥梁施工小型设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梁智能化施工 |
3.1 智能张拉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
3.1.1 智能张拉设备 |
3.1.2 智能张拉施工工艺 |
3.1.3 预应力智能张拉的特点 |
3.2 智能压浆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
3.2.1 管道压浆质量判断 |
3.2.2 智能压浆设备 |
3.2.3 智能压浆施工工艺 |
3.2.4 管道智能压浆的特点 |
3.3 智能养生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
3.3.1 智能养护设备 |
3.3.2 智能养护施工 |
3.3.3 智能养护的特点 |
3.4 智能检测机械设备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
3.4.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仪 |
3.4.2 手持激光红外线测距仪 |
3.4.3 智能反拉法预应力检测仪 |
3.4.4 桁架式桥梁检测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梁机械化与智能化施工管理与控制 |
4.1 建立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
4.2 桥梁施工机械设备选型与配套设计 |
4.2.1 选型及配套设计的准备工作 |
4.2.2 选型和配套设计的原则 |
4.2.3 机械设备购买与租赁 |
4.2.4 机械化施工组织设计 |
4.3 桥梁机械化、智能化施工中四大员的管理 |
4.3.1 设备管理员 |
4.3.2 操作员 |
4.3.3 调度员 |
4.3.4 维修员 |
4.3.5 重视人员教育与培训 |
4.4 重视和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
4.4.1 机械故障预防 |
4.4.2 日常简易维修保养 |
4.4.3 定期进行检修 |
4.5 健全桥梁机械化施工规章制度 |
4.5.1 建立机械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 |
4.5.2 创建合理的设备使用条件 |
4.5.3 加强机械化施工的技术教育培训 |
4.5.4 建立机械化施工管理责任制 |
4.5.5 建立灵活机动的设备调整机制 |
4.5.6 建立单机核算和工班核算制度 |
4.6 桥梁机械化施工安全措施 |
4.6.1 起重吊装设备的安全措施 |
4.6.2 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 |
4.6.3 支架搭设与拆除的安全措施 |
4.6.4 机械设备故障的安全措施 |
4.6.5 临时用电的安全措施 |
4.6.6 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桥梁机械化与智能化施工控制分析 |
5.1 桥梁机械化与智能化施工的成果分析 |
5.1.1 桥梁机械化与智能化施工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
5.1.2 桥梁机械化与智能化施工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
5.1.3 桥梁机械化与智能化施工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
5.1.4 桥梁机械化与智能化施工在安全方面的影响 |
5.2 桥梁机械化与智能化施工的优点 |
5.3 推广桥梁机械化与智能化施工的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延安新型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提出及特征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的提出 |
(二)新型城镇化含义及特征 |
二、延安城镇化的成就与问题 |
(一)延安城镇化成效显着 |
(二)新型城镇化评价 |
(三)延安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三、延安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与路径分析 |
(一)延安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定位 |
(二)延安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
四、延安新型城镇化的对策探索 |
(一)调整产业结构 |
(二)发展县域经济 |
(三)落实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
(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界定 |
三、文献资料与理论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危中有机: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与地貌特征 |
二、区位特点 |
三、交通状况 |
第二节 资源基础 |
一、农牧业资源 |
二、矿能资源 |
三、旅游及土特产品资源 |
第三节 历史渊源 |
一、行政区划演变与城市经济沿革 |
二、手工业的嬗变 |
三、现代工业的萌芽 |
四、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章 艰难困苦: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安徽淮河流域的工业 |
一、现代工业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
二、手工业的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 |
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前行 |
四、“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建设的异质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安徽淮河流域工业 |
一、国有工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
二、非公有制工业经济的崛起与快速发展 |
三、乡镇工业的勃兴与低落 |
第三章 新陈代谢: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国家战略选择与当代淮河流域工业发展 |
一、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淮河流域工业 |
第二节 轻重工业与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一、轻工业的多样化发展 |
二、重工业的不均衡发展 |
三、手工业的再恢复与再发展 |
第三节 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工业化水平的初步判定 |
二、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三、民营工业经济力量薄弱 |
四、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
五、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紧密 |
第四章 管中窥豹:当代安徽淮河流域煤炭工业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煤炭工业的发展进程 |
一、民国以前的煤炭开发 |
二、民国时期煤炭工业的起步 |
三、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的飞跃 |
第二节 煤炭工业的成就 |
一、煤炭产量 |
二、煤矿基本建设 |
第三节 煤炭工业发展的原因 |
一、华东经济建设的需要 |
二、政策支持 |
三、骨干企业的高效经营 |
第五章 任重道远: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
一、农村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 |
二、涉农工业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 |
三、乡镇工业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第二节 工业发展使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
一、高污染工业加重了水污染 |
二、煤炭工业加剧了土地塌陷 |
第三节 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工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
二、小城镇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 |
三、工业布局对城镇布局的影响 |
四、工业发展对城镇教育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产业集群的苏北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1.4 论文研究框架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论文研究框架 |
1.4.2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产业集群基础理论及相关的研究综述 |
2.1 产业集群基础理论 |
2.1.1 对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
2.1.2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 |
2.2 国外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演进 |
2.2.1 马克思的分工与协作理论 |
2.2.2 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
2.2.3 古典区位理论 |
2.2.4 新经济地理学 |
2.2.5 新产业区理论 |
2.2.6 新竞争经济理论 |
2.3 国内产业集群研究 |
2.3.1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研究的概况 |
2.3.2 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研究 |
2.3.3 关于苏北产业发展的研究 |
2.3.4 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简单述评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借鉴 |
3.1 "第三意大利"模式 |
3.1.1 "第三意大利"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
3.1.2 "第三意大利"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
3.2 拉丁美洲产业集群发展 |
3.2.1 拉丁美洲产业集群的类型 |
3.2.2 拉丁美洲产业集群典型案例 |
3.2.3 拉丁美洲产业集群存在的不足 |
3.2.4 拉丁美洲产业集群的启示 |
3.3 印度纺织产业集群 |
3.3.1 提若普尔(Tiruppur)纺织业集群 |
3.3.2 卢迪亚纳(Ludhiana)纺织集群 |
3.4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 |
3.4.1. 浙江典型产业集群 |
3.4.2 浙江产业集群的特征 |
3.4.3 浙江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3.5 广东产业集群发展 |
3.5.1 广东典型产业集群 |
3.5.2 广东产业集群的特点 |
3.5.3 广东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苏北发展战略演变及发展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
4.1 苏北工业化现状及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
4.1.1 对苏北工业化水平的测度 |
4.1.2 苏北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水平的障碍 |
4.2 苏北区域发展经济战略演变及存在的问题 |
4.2.1 苏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回顾 |
4.2.2 苏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4.3 基于产业集群推动苏北发展的必要性 |
第5章 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内因 |
5.1 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 |
5.1.1 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5.1.2 苏北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2 推动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因 |
5.2.1 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区位、资源条件 |
5.2.2 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人力资本条件 |
5.2.3 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基础 |
第6章 推动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因素 |
6.1 苏北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支持 |
6.1.1 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中的作用 |
6.1.2 江苏省政府对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 |
6.2 苏北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
6.2.1 发达地区(以苏南为例)产业向苏北转移的必要性 |
6.2.2 苏北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 |
6.2.3 发达地区向苏北的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
6.2.4 苏北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
6.3 FDI对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
6.3.1 苏北吸引FDI的现状 |
6.3.2 FDI对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 |
第7章 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及对策建议 |
7.1 苏北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7.1.1 苏北产业整体布局及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 |
7.1.2 苏北地区重点产业集群的建设 |
7.2 推动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以科学发展观统筹产业集群发展 |
7.2.2 制定科学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7.2.3 积极发展主导产业 |
7.2.4 实施制度创新 |
7.2.5 加强教育、培训、研发,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
7.2.6 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平台 |
7.2.7 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2009年全国墙体材料机械产品检验情况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总体概况 |
2 检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
(1) |
(2) 金融危机既有危险也有机遇。 |
(3) 检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
3 建议 |
(9)首钢搬迁与大项目规划的生态利用及生态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与首钢搬迁 |
2.1 高能耗及环境污染问题 |
2.1.1 我国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状况 |
2.1.2 高能耗是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 |
2.2 不可以先污染后治理 |
2.3 首钢搬迁与迁安环境问题分析 |
2.3.1 迁安市的工业化现状 |
2.3.2 迁安市的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环境危机 |
第三章 大项目规划中生态利用与生态修复的载体 |
3.1 大项目向新型工业化转变的载体 |
3.2 规划布局形式与生态修复 |
3.3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循环经济理论与大项目规划 |
第四章 大项目规划中的生态利用及生态修复的保障 |
4.1 清洁生产与大项目规划的生态利用及生态修复 |
4.2 在大项目规划中实现有效的生态工程 |
4.2.1 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 |
4.2.2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 |
4.2.2.1 宏观性控制对策 |
4.2.2.2 技术性控制对策 |
4.2.2.3 管理性控制对策 |
4.2.2.4 我国水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对策 |
4.2.3 大气污染防治 |
4.2.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
4.2.4.1 固体废物减量化对策与措施 |
4.2.4.2 土壤修复的方法 |
4.3 生态保护的主要类型 |
4.4 保障环境质量的生态补偿机制 |
第五章 首钢搬迁与生态利用、生态修复分析 |
5.1 防止先污染后治理 |
5.2 防止污染转移 |
5.3 畅想未来,接受历史考验 |
5.4 首钢搬迁至曹妃甸的分析 |
5.4.1 外延式发展与优化布局 |
5.4.2 首钢持续发展的新起点 |
5.5 首钢搬迁至迁安的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我国建材机械产品达标发证工作继续进行 155个机械企业已达标(论文参考文献)
- [1]通化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 高吉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基于RVM的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安全预警研究[D]. 刘名强.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3]桥梁施工机械化与智能化控制[D]. 孙静. 长安大学, 2016(02)
- [4]延安新型城镇化研究[D]. 范勇. 延安大学, 2015(03)
- [5]当代安徽淮河流域工业发展研究 ——以年鉴、方志等史料为中心[D]. 王成. 安徽大学, 2014(08)
- [6]基于产业集群的苏北区域经济发展[D]. 张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7]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8]2009年全国墙体材料机械产品检验情况分析与评价[J]. 刘佳卿,邹积玉,王策. 砖瓦世界, 2009(11)
- [9]首钢搬迁与大项目规划的生态利用及生态修复研究[D]. 王金平. 天津大学, 2007(04)
- [10]江苏省建材工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摘要)[J]. 聂长兰. 江苏建材,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