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脊髓病和癌性周围神经病

癌性脊髓病和癌性周围神经病

一、癌性脊髓病和癌性周围神经病(论文文献综述)

刘竞丽,秦超[1](2015)在《检测副肿瘤神经抗体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副肿瘤综合征(PNS)是指机体各系统的恶性肿瘤产生的远隔效应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处或肌肉的病变。许多PNS因肿瘤诱发出现与神经抗原相关的抗体即副肿瘤神经抗体。根据靶抗原的位置和抗体免疫反应机制的不同将副肿瘤神经抗体分为两组,Ⅰ组是靶抗原在细胞内、T细胞免疫应答介导的抗体;Ⅱ组是靶抗原在神经元表面、B细胞免疫应答介导的抗体。这些副肿瘤神经抗体是有助于诊断PNS的标志物,而且,在一些病例中,可能揭示隐匿发生的恶性肿瘤。此外,抗体的类型还可提示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差异,Ⅱ组抗体的免疫治疗反应更好。

陈丽[2](2014)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文中研究说明副肿瘤综合征是指由全身性或系统性恶性肿瘤在患者体内未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即已引起的自身远隔器官功能的病理变化,导致神经、消化、造血、内分泌、骨和关节,泌尿系统等发生病变。而在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肌肉接头等)产生的病变,称之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syndromes,PNS)。约1%的肿瘤患者出现过PNS,其中50%以上为肺癌所

崔焱,辛亮,齐大亮[3](2011)在《癌性脊髓病1例》文中研究表明 患者男性,68岁,于2007年9月因"腰痛3个月、咳嗽1个月,明显加重10天"入院。人院后确诊左肺癌多发骨转移及左肾癌,经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左肾癌手术后肿瘤病情稳定。于2010年6月开始出现双下肢乏力,以有下肢为甚,MR示胸10~12水平脊髓内可见点状长T2信号影,增强后呈点状异常强化,因该处椎体为骨转移灶,曾行放疗,故脊髓病灶考虑为放射性损伤,给予营养神经治疗未见效,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逐渐加重,但左下肢肌力尚存,可借助步行器行走。2010年

闵卫利,王西京,薛锋杰,管海涛,刘小旭,康华锋,代志军,马小斌[4](2009)在《肝癌并高热、癌性周围神经病1例并文献回顾》文中认为肝癌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肿瘤之一,黄疸、肝区疼痛、纳差、腹胀、乏力、消瘦等症状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癌性发热一般为中度发热37℃-38℃,少见高热,多为伴随症状。本病例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高达39℃,行介入栓塞治疗后,高热消退。癌性周围神经病的发病率较低,多见于肺癌,肝癌更为少见,故加以报告,并对癌性神经病的诊断治疗进展加以文献回顾。

于均成,金萍萍[5](2003)在《副肿瘤综合征七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副肿瘤综合征可在恶性肿瘤的各期出现,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道笔者所见的7例:1病例资料 病例来源于我院住院病人,均为男性。年龄55~76岁,平均64岁。入院时诊断为肌无力综合征、 AIzheimer’s

吴家幂[6](2001)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文中研究指明

吉中国,范璞[7](2001)在《癌性脊髓病和癌性周围神经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旗,朱建平,周建英,刘敬东[8](2000)在《肺癌的肺外表现27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肺癌肺外表现对早期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 :对 2 7例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肺癌患者的非转移性肺外症状体征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 7例中以肺外症状就诊 12例 ,其中误诊 9例。肺外症状主要表现为杵状指 14例 ,肺性骨关节病 5例 ,癌性神经肌病 3例 ,男性乳房发育 2例 ,异位ADH综合征 2例 ,血栓症 1例。同一病例可具多样表现。结论 :肺癌的肺外表现常先于肺部症状或早于X线表现 ,具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

徐燕林,傅佳[9](1997)在《癌性神经肌病诊断体会》文中研究指明提高对癌性神经肌病的认识,以早期诊断。方法对9例癌性神经肌病的发病年龄、病程、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与发现癌肿的时间关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部分病人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在癌症确诊之前,且神经系统损害不符合原发神经病变规律。结论对临床上不典型的神经肌肉病变,应警惕癌性神经肌病的可能

李德宸,宫淑娴,唐盛孟,杨学伟[10](1995)在《以非转移性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文中指出以非转移性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肺癌病人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38~79岁,平均57.6±9.0岁。临床表现为精神症状10例,肌无力和(或)肌萎缩20例,肌痛4例,癫痫大发作3例;小脑功能障碍3例,截瘫1例,足下垂1例。对其临床表现进行了重点讨论。

二、癌性脊髓病和癌性周围神经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癌性脊髓病和癌性周围神经病(论文提纲范文)

(2)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副肿瘤综合征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1.1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 (paraneoplastic cerebel-lardegeneration, PCD)
    1.2 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 (paraneoplastic limbic encephalitis)
    1.3 弥漫性灰质脑病 (diffused polio-encephalopa-thy)
    1.4 副肿瘤性斜视性眼阵挛 (paraneoplastic opsoc-lonus)
    1.5 副肿瘤性脊髓病
        1.5.1 坏死性脊髓病 (Necrotizing myelopathy)
        1.5.2 亚急性运动神经元病 (Subacute Motor Neuronopathy)
2 癌性周围神经病
    2.1 副肿瘤性感觉神经元病 (paraneoplastic senso-ry neuronopathy)
    2.2 副肿瘤性感觉运动神经病 (paraneoplastic sen-sorimotor neuropathy)
    2.3 副肿瘤性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 (paraneoplastic vasculitic neuropathy)
3 癌性肌无力综合征
4 癌性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4)肝癌并高热、癌性周围神经病1例并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7)癌性脊髓病和癌性周围神经病(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与发病机理
    1.1 营养障碍
    1.2 内分泌异常
    1.3 自体免疫作用
    1.4 病毒感染
2 临床特点
    2.1 癌性脊髓病
    2.2 癌性周围神经病
3 诊断
4 治疗
5 预后

四、癌性脊髓病和癌性周围神经病(论文参考文献)

  • [1]检测副肿瘤神经抗体的临床意义[J]. 刘竞丽,秦超.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5(12)
  • [2]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J]. 陈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08)
  • [3]癌性脊髓病1例[J]. 崔焱,辛亮,齐大亮. 中国肿瘤临床, 2011(22)
  • [4]肝癌并高热、癌性周围神经病1例并文献回顾[J]. 闵卫利,王西京,薛锋杰,管海涛,刘小旭,康华锋,代志军,马小斌. 现代肿瘤医学, 2009(10)
  • [5]副肿瘤综合征七例分析[J]. 于均成,金萍萍. 中国厂矿医学, 2003(01)
  • [6]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J]. 吴家幂. 临床中老年保健, 2001(03)
  • [7]癌性脊髓病和癌性周围神经病[J]. 吉中国,范璞. 山东医药, 2001(01)
  • [8]肺癌的肺外表现27例临床分析[J]. 朱旗,朱建平,周建英,刘敬东. 浙江实用医学, 2000(03)
  • [9]癌性神经肌病诊断体会[J]. 徐燕林,傅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7(06)
  • [10]以非转移性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肺癌[J]. 李德宸,宫淑娴,唐盛孟,杨学伟.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95(03)

标签:;  ;  ;  ;  ;  

癌性脊髓病和癌性周围神经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