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河南旅游大事记

2003年河南旅游大事记

一、2003年河南旅游大事记(论文文献综述)

周芳[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村落体育表演是在独特村落地缘空间下产生,以身体动作、身体运动和身体表演为主要展现形式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中国式村落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生活情趣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论文运用逻辑分析、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对村落体育表演实践案例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基础上,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村落体育表演的实践价值、生存困境和发展路径,为完善村落体育表演理论,指导村落体育表演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美好生活实现,加快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村落体育表演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载体,也是宗教仪式人神对话的媒介和节庆活动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村落体育表演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健身健体、教育教化、娱乐健心、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价值;表现出表演动作模仿性、表演特色差异性和表演形式朴素性等三大特征;并按参与人员数量分为竞技对抗类、休闲娱乐类和信仰图腾类表演;按表演人数分为单人类、双人类和群体类表演;按照项目来源分为生产生活类、宗教祭祀类和军事训练类表演。2.村落体育表演呈现出表演目的由悦神祈禳转向娱人娱心、表演地点由朴素空间转向专业舞台、表演性质由全民表演转向专业表演、表演结构由完整呈现转向多元展示、表演功能由自娱自乐转向他者娱乐等变化指征,充分彰显了村落体育表演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村落体育表演与乡村振兴具有互融互通关系,村落体育表演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行动支持,以集体行动和个体行动两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振兴在村落体育表演中的现象表达主要体现在促进村落产业振兴、提升村落社会治理和加速村落文化共同体构建等层面。3.依据助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主体差异,将村落体育表演分为精英引领型、政府推动型和自组织型。(1)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依靠村落精英的积极引领,袁窦村遵循“古村旅游+秧歌表演”的发展思路,将秧歌古村打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带动袁窦村由省级贫困村发展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袁窦村鼓子秧歌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经营用地难以扩大;演员年龄老化,人才断档,高层次发展受制约等困境。(2)尚寨竹马表演依靠各级政府推动,尚寨村遵循“文化景观旅游+竹马表演”的发展思路,依托遗址文物、竹马文化残存复现,重构形成省级非遗民俗村,并带动了村落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尚寨竹马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少,村民功利性较强;文化自觉性弱,权益集中化严重,日常化发展受阻等困境。(3)大梭庄舞龙表演依靠村落自组织、借助村民文化惯习、自觉意识和项目魅力,大梭庄舞龙表演实现了自我传承、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但项目带动产业振兴和文化反哺作用尚需提高。大梭庄舞龙表演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申报非遗评选意识弱;地方政府参与度不高,政策及经费支.持不足;管理组织不稳定;与教育、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等困境。4.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寻求政府支持,对接社会需求,稳定精英团体,优化村落体育表演的品牌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展。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引导村落精英积极作为,合理开发村落体育表演文化;鼓励村落力量参与,借力村落旅游发展村落体育表演;拓展衍生产业,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等优化路径。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加强自组织建设,提高村落体育表演核心竞争力;动员全员参与,筑牢村落体育表演的群众基础;获取政府帮助,提升村落体育表演的影响力等优化路径。研究提出了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类型,探讨了深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村落体育表演的理念认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部门协同、明晰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责任分担等机制,并提出了拓展村落体育表演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空间,加大村落体育表演组织化、日常生活化融入,延续村落体育表演制度化、谱系化非遗传承,开展村落体育表演信息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和扩大村落体育表演竞赛化、标准化项目开发等路径选择。5.研究提出了(1)政府部门联动协作,促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2)村落精英主动参与,加快村落体育表演文化向村落文化产业转化;(3)积极引导村落体育表演自组织内生性发展,提高自我造血、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4)提升村落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塑造良好的村落文化氛围;(5)借助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机遇,将村落体育表演与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相结合,促进村落文化和村落体育表演的良性发展;(6)专家学者科研助力,挖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价值,提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影响力等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六大发展保障体系。

高宏[2](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徐放[3](2019)在《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景园林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与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社会不断交织融合,为后世积累了丰饶的财富。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其丰富的自然、人文条件,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泰山风景园林。自然山水结构和封禅、儒、释、道文化都对泰山风景园林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风景园林学角度,传承历史上“大泰山”的概念,系统的分析泰山风景园林理法,有助于理清泰山风景园林的自然和文化背景,推动泰山的保护和发展,助力地域性景观研究。1.论文首先根据泰山现状、历史文献、现代研究,对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研究范围进行确定,提出泰山的风景园林研究,应借助历史学中“大泰山”的概念,将泰山主山与泰山周边群山都包括进来,确保泰山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研究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对泰山文化、理法的含义进行了研究,梳理了泰山文化中祭祀、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发展、内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整理出了历代帝王祭祀泰山大事表、泰山道教大事记,明晰了泰山风景园林的历史源流,为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的研究做好了时间轴上的铺垫。2.泰山风景园林以山水为骨架发展,但古籍记载的山水方位现今多已遗失,导致相地、选址的研究没有依托。论文对泰山的自然山水方位进行了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以及对各种古籍古文的考察、辨析,对泰山山水景观进行考证、辨明、归纳、总结,总结成表,并且结合现代测绘的地形图,推测绘制了泰山主山的山峰位置全图,理清了泰山风景园林发展依托的主要脉络。同时按照时间顺序,以同样的方法对泰山人文景观进行考辨,绘制了泰山主山古代景观分布图,理清了泰山人文景观发展的脉络。提出:自然山水脉络是泰山风景园林确定位置的横向“凭藉”,历史人文脉络是泰山风景园林长久发展的纵向“凭藉”。横向和纵向立体地了解泰山,泰山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的研究才能切实可行。同时,弥补了部分泰山研究基础资料的空白,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3.在研究泰山山水的基础之上,以“借景”为核心,相地、问名、立意、布局、理微、余韵为序列,对泰山的风景园林理法进行研究。其中相地、布局、理微结合山水的景观特征与园林案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而问名、立意、余韵的研究穿插于其中。对已经整理好的泰山山水系统进行“相地”,总结归纳了泰山山水的自然景观特点。岱顶山水的景观特点为:群峰簇拥,仙境自成;高低陡峻,各有千秋;奇石山洞,平添情趣;泉水发源,钟灵毓秀;远近四方,皆可瞻景。岱阳山水的景观特点为:三收三放,峰回路转;风清疏朗,景色各异;寻山而上,各具特色;竹苞松茂,物华天宝;高低缓急,山水相映。岱阴山水的景观特点为:群峰紧绕,犬牙交错;峪水清幽,松树茂盛;冰牢深深,孤山诡谲;室外桃源,清静之地。泰山周边群山的景观特点为:众山皆小,泰山自大;取静避喧,佛道有灵。然后以时间为线索,根据泰山人文景观的变迁过程,将其发展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至明清三个时期,并结合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分析了人文景观在各个时期是如何根据自然景观特点来“布局”的。最后,结合研究现状,选取了8个与自然山水特点结合的比较紧密的泰山园林和建筑作为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从人文景观背景上包含了道教、佛教、封禅、民间传说四种类型,从时间线上包含了秦汉到晚晴时期,从立地条件上包含了泰山主山的典型山水空间条件与泰山周边群山,确保了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古籍考证、实地调研等方法,分别研究了这些单体是如何“理微”。以点带面,用单体研究进一步明晰风景园林设计理法,并对有价值的园林和建筑进行了实测或复原。4.通过横向、纵向、由面及点的对泰山风景园林理法进行研究后,在最后的讨论中,对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泰山当前发展的问题在于:岱顶旅游负荷过重,泰山周边山体开发保护不足。并从风景园林学角度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冀以此传承和弘扬泰山文化。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创新。文献研究结合实地调研,绘制了泰山主山的山峰位置全图、泰山景观区位图,整理出了泰山帝王祭祀表与道教大事记,并结合泰山景观研究文献,实测了多处泰山园林和建筑,填补了部分泰山风景园林单体研究的空白,同时为其他泰山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基础资料。2.研究角度创新。引入多元技术分析泰山自然景观特征和历史文化脉络,将“大泰山”概念引入泰山风景园林研究,保证了泰山风景园林研究的完整性。同时分析了泰山人文景观的发展历史,提出了多核心的泰山区域人文景观布局,推断了泰山古代游览路线系统,并结合泰山最新的景区规划成果,提出了给出了泰山区域风景园林发展建议。

梁艳艳[4](2019)在《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丰富了对都市满族的民族志研究,主要田野点开封里城大院是一个位于中原古都开封的满族、蒙古族聚居社区,拥有着从八旗驻防城到1949年后的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的延续三百年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通过对开封满族生命经验和社会文化变迁的描述,运用历史记忆理论与族群认同理论,追溯社区“有关血统与共同起源的观念”,论证满族族群认同的历史连续性,同时指出满族族群认同具有明显的符号性与建构性。清代八旗制度下旗人群体的文化遗存记忆,民国艰难经历导致满族群体普遍的结构性失忆与谱系性失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少数民族政策对于满族人身份的承认,长达三百年的共同特殊经历成为满族族群共享的有别于其他族群的集体历史记忆,从而形塑了满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在回顾开封满族的文献、口述与行为的基础上,本研究注重观念在家庭与社区中的传递,以及口述与行动的重要性。从“历史实践”概念出发,强调既要重视人们用文字实践“历史”,对于大众记忆而言,更要重视用口述、行动实践“历史”,这都是主体性的体现。清朝结束、民国境遇、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持续一百余年的社会转型,导致满族没有外在显见文化特点,与汉文化的交融是满族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的理性选择,选择性遗忘是他们普遍的集体性记忆。结构性失忆、谱系性失忆与集体性记忆共同凝聚为满族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族群认同主要是主观性认同,与族群性相关的历史记忆“文化遗存”在家庭与社区中传递,具有隐秘性与持久性,形成民族社区的“地方性知识”。满族族群的根记忆、根认同在共同体中被世代传承,关于族群认同的地方性知识对于族群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族群认同的核心是有关血统与共同起源的主观信念。在大众中,关于族群性的历史记忆往往会浓缩为根记忆、根认同,简约地解释“我从哪里来”、“我是谁”的族源性问题,族群认同就是共享对于根记忆、根认同的文化解释。通过满与汉的族群认同建构的互鉴,本文认为寻根问祖的文化解释是中华民族各族群交流、交往、交融下的普遍文化现象,尊重与承认各族群的族群认同具有现实意义。族群认同的意义之网在不断地变迁,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平等观念逐渐通过民族政策的制度性民族认同建构对满族族群产生影响,编织入满族族群认同的意义之网。改革开放以来,都市民族社区经历着制度性安排缺失的转变,以及面临着少数民族历史记忆空间被城市规划取代的困境。外部变化激发了开封里城大院社区重建宗庙、树立牌坊、办祭祖仪式、策划民族特色旅游等一系列“历史实践”行动,这是“文化自觉”的体现,是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理性选择。这一个案反映出,历史记忆与聚居生活在族群认同建构上发挥着重要的根基性作用,但族群互动、民族精英及经济能力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建议保护城市少数民族活态历史记忆社区空间,留住“乡愁”与“族愁”,在城市规划中保留族群历史文化多样性,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有历史的地方、有历史的人、可以通过文化自觉建构实践历史与文化的民族社区的可能性。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应当重视将少数民族符号资本、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使得各民族共享旅游规划的政策红利,各民族的共生互补是促进民族团结之道。

宋晨绮[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日报》涉农扶贫报道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引领及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扶贫成果。我国扶贫任务主要是农村贫困问题,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扶贫工作的能否顺利开展也就至关重要。对国家和河南扶贫政策的报道、河南贫困人口和地区的关注是河南省大众媒介的职责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日报》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中不断调整自身,在新闻传播理论与报道实务中不断完善自身,为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与扶贫目标助力。本论文以《河南日报》1978年——2018年的扶贫报道为研究对象,以传播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省级主流报纸四十年来扶贫报道的传播模式及传播要素的变化。首先,结合国家扶贫政策和河南省扶贫实践将扶贫报道分为四个阶段,即改革初期阶段、多方位发展阶段、专业化发展阶段及完善阶段;然后分析不同阶段中传播模式及传播要素的演变,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省级主流媒体在扶贫报道中的角色定位和理念转变。研究发现,《河南日报》涉农扶贫报道大体上经历着在改革中形成、横向的报道信息发展、纵向的专业化发展、完善发展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扶贫报道的传播模式经历了单向信息传达到双向和互动信息模式到多元一体模式的阶段,表现在具体的传播要素上为:随着社会背景和新闻学术及业界的变化,传播者经历了政府政令传达、媒介主导到多元一体融合的过程;传播内容随着时代变迁和扶贫政策的变迁每个历史阶段的宏观主题及微观表现方式有不同。

吕标峰[6](2019)在《古都洛阳公众考古初探》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对于考古与社会建设发展的关系,人们的认识长期存在误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文物是资源而不是包袱。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文物工作不断得到重视,2018年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对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而以考古学、传播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的公众考古学,可以将传统考古学的成果传递给大众,将其科学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洛阳作为古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遗迹丰富多样,以古都洛阳公众考古为例来探讨考古成果的利用,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第一章作为绪论,对研究背景及意义、洛阳作为古都考古的典型性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第二章简述了公众考古学的发展、公众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我国公众考古实践发展和成功经验,并尝试对目前公众考古实践进行分类,归纳公众考古类型;第三章总结洛阳近些年公众考古活动;第四章着重探讨洛阳在“考古展示”方面的工作亮点和目前状况;最后,对古都洛阳在公众考古人才的培养、发掘好考古中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传承等几个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本文期望通过总结公众考古学在古都洛阳的开展情况,来理清公众考古思路,探索考古利用方式方法,让考古重大发现更好更快为公众所熟知,让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好,让考古成果成为提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杨志敏[7](2017)在《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文中提出道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类别,清初已有剧种形成,是由曲艺道情或皮影道情受当地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影响,以代言体方式搬上舞台的剧种统称。据统计有八仙戏、蓝关戏、渔鼓戏、太康道情戏、晋北道情戏等20种,分布于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自治区)。道情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宗教文化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典型范式,至今仍活跃在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本文在借鉴、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系统搜集资料,结合重点剧种的田野调查,深入考察道情戏现状。打破以往以单一剧种或剧团为主的研究局面,将道情戏系统置于全国戏曲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其发展阶段、班社剧目、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及分析。并从文化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综合概括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品格和审美特征。同时结合当下的“非遗”保护热潮,寻求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生存之道,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贺怀锴[8](2017)在《积渐所致:北洋政府时期河南形象研究》文中提出河南形象矮化既是一个现实性话题,又是一个历史性话题。河南形象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一个动态概念。纵观河南形象,大体经历了南宋前的辉煌期,南宋至晚清前的渐变期。近代以来,河南形象开始剧烈演变,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晚清河南形象下滑期、北洋政府形象急剧矮化期、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十年河南形象“治”与“不治”纠葛期、抗战“民族”话语下河南形象上升期、建国以来河南形象“左倾跃进好榜样”期、改革开放以来妖魔化与中原崛起期。河南形象的矮化,尤以北洋政府时期最为关键。文章第一章总论河南形象演进总趋势与近代阶段化演变,在其总趋势中定位北洋河南形象演进的地位。第二章从清末民初省域观念的强化与乡情泛滥角度,考证地域意识对河南形象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军阀政治黑暗形象、兵灾匪患王国形象、经济落后的穷形象、文化衰退与封建风俗遗存视域下的奴性与愚昧形象等几个方面来理清北洋政府时期河南地域形象矮化的具体表现。文章第七章进一步从河南“地域”形象向河南“人”形象延深与升华,至第八章再进一步考察不同群体视野下的河南与河南人形象,并将个案与总体史研究相结合,基于《游记》个案,分析游记中的河南形象,从中窥视北洋河南形象。第九章对河南形象展开优劣问题探讨,并考证北洋时期时人为振兴河南所做出的努力。余论部分为历史与现实双重视域下的河南形象一点思考,兼论形象史关注与转向。河南形象的重塑必须要考证其历史的嬗变,今天河南形象矮化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历史层积的结果,不弄清历史上河南形象的演进,就不可能解决河南形象重塑这一问题。通过考证北洋时期豫省形象矮化的演变,望能就新时代之需要,探讨旧历史之真相,期能对当前问题,有一本源的追溯,进而助于河南形象的崛起与再塑。

张勇[9](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李南[10](2011)在《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近代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为研究对象,从“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3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回顾分析了相关文献资料及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后分析比较了避暑地形成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阐明了避暑地的基本概念,阐述了近代避暑地相关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及研究视角。其次,将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按时序梳理为大致平行的4条线索展开论述,从而对四避暑地的发展进程形成整体性与比较性的架构。论文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广泛搜集、整理、研究相关史料和文献,多次赴现场开展实地考察和建筑测绘,多次访问相关部门和个人,全方位获取充足的基础研究资料,取得了相当数量的一手考察资料和建筑测绘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史学及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庐山、莫干山、鸡公山、北戴河避暑地的比较研究,完成了近代避暑地的综合性研究工作。论文从影响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区位交通条件、西方教会、特定历史人物、人文历史事件等因素出发,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各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共性及个性化影响,其中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形成发展的支撑促进要素;西方教会影响因素是避暑地早期开辟及建筑活动发展的主导性动力;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开辟及规划建设的推动性因素;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是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阶段划分的关键性依据。进而,论文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进程划分为5个阶段,并理清了各发展阶段避暑地建筑活动的主要概况;将避暑地建筑活动的发展主线梳理为前后交叠与交替的“西方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与“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并论述了两条发展主线中后者所具备的差异性特征,即以北戴河、鸡公山为代表的“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和以庐山、莫干山为代表的“南京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后置’”。再次,论文阐述了近代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基本状况,提出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工程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的观点;运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研究避暑地近代建材及建筑符号,得出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以及各避暑地间互异的“地方性知识”的结论。本论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创新研究观念与创新研究方法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50838007)。

二、2003年河南旅游大事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河南旅游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依据和意义
        一、研究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创新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表演理论
        二、社区理论
        三、社会变迁理论
        四、文化资本理论
第二章 村落体育表演论略
    第一节 村落体育表演本体论
        一、村落体育表演概念
        二、村落体育表演源流
        三、村落体育表演本质
    第二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演进
        一、古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二、近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三、当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分类
        一、按照表演目的分类
        二、按照表演人员数量分类
        三、按照表演项目来源分类
    第四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特征
        一、表演动作的模仿性
        二、表演特色的差异性
        三、表演形式的朴素性
    第五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价值
        一、健身健体价值
        二、教育教化价值
        三、娱乐健心价值
        四、社会治理价值
        五、经济发展价值
        六、文化传承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与村落体育表演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阐释
        一、乡村振兴发展历程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维度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的村落体育表演
        一、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环境
        二、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契机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
        一、村落体育表演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
        二、村落体育表演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形式
        三、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现象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个案
    第一节 个案选择原则与方法
        一、个案选取原则
        二、个案选取方法
    第二节 个案一: 山东商河袁窦村鼓子秧歌
        一、田野概况
        二、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
        三、袁窦村鼓子秧歌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袁窦村鼓子秧歌发展历程
        五、袁窦村鼓子秧歌的文化内涵
        六、精英引领: 乡村振兴中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个案二: 山东邹城尚寨竹马
        一、田野概况
        二、尚寨竹马表演
        三、尚寨竹马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尚寨竹马发展历程
        五、尚寨竹马的文化内涵
        六、政府推动: 乡村振兴中尚寨竹马表演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个案三: 山东祝阳大梭庄舞龙
        一、田野概况
        二、大梭庄舞龙表演
        三、大梭庄舞龙源起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大梭庄舞龙发展历程
        五、大梭庄舞龙的文化内涵
        六、自组织: 乡村振兴中大梭庄舞龙表演的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优化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基本原则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一、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二、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三、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四、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创设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运行保障
        一、政府部门联动协作
        二、村落精英主动参与
        三、村落自组织积极发展
        四、村落文化认同增强
        五、村落文化产业发力
        六、专家学者科研助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架构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小结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小结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小结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第三节 旅游类型
    第四节 旅游市场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第六节 旅游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小结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第一节 资料价值
    第二节 应用价值
    第三节 研究价值
    小结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小结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第一节 资料收集
    第二节 篇目设置
    第三节 内容建构
    第四节 理论创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地方志
    三、资料汇编
    四、着述
    五、期刊论文
    六、硕博论文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3)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泰山相关研究
        1.2.2 园林设计理法相关研究
        1.2.3 风景园林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框架
    1.6 凡例
2. 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范围
    2.1 风景园林设计理法的含义
    2.2 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的完整性
    2.3 泰山之大论
    2.4 历史文化视野下的“大泰山”区域
    2.5 山水名录记
        2.5.1 以山水为记的泰山风景
        2.5.2 泰山山水范围
    2.6 地图记载考
    2.7 泰山风景名胜区范围
    2.8 研究范围划定
3. 泰山概况
    3.1 泰山自然遗产
        3.1.1 泰山地质景观资源
        3.1.2 泰山水文景观资源
        3.1.3 泰山气象景观资源
        3.1.4 泰山植物景观资源
    3.2 泰山文化遗产
        3.2.1 齐鲁地区产生的远古文化
        3.2.2 泰山孕育的祭祀文化
        3.2.3 封禅礼制的成形与发展
        3.2.4 封禅终止与其他祭祀方式的延续
        3.2.5 儒释道思想与泰山
        3.2.6 小结
    3.3 泰山风景园林现状
        3.3.1 泰山景点分布现状
        3.3.2 现存宗教建筑、碑刻统计
4. 泰山山水方位考
    4.1 研究意义和区域划分
    4.2 岱顶山水方位
    4.3 岱阳山水方位
    4.4 岱阴山水方位
    4.5 大泰山周边群山
5. 泰山自然景观特征
    5.1 岱顶山水:峰拥仙境,泉水之源
        5.1.1 群峰簇拥,仙境自成
        5.1.2 高低陡峻,各有千秋
        5.1.3 奇石山洞,平添情趣
        5.1.4 泉水发源,钟灵毓秀
        5.1.5 远近四方,皆可瞻景
    5.2 岱阳山水:山水交映,人文汇聚
        5.2.1 三收三放,峰回路转
        5.2.2 风清疏朗,景色各异
        5.2.3 寻山而上,各具特色
        5.2.4 竹苞松茂,物华天宝
        5.2.5 高低缓急,山水相映
    5.3 岱阴山水:群山交错,水幽松茂
        5.3.1 群峰紧绕,犬牙交错
        5.3.2 峪水清幽,松树茂盛
        5.3.3 冰牢深深,孤山诡谲
        5.3.4 室外桃源,清静之地
    5.4 周边群山:众星拱月,佛道避喧
        5.4.1 众山皆小,泰山自大
        5.4.2 取景避喧,佛道有灵
    5.5 小结
6. 泰山人文景观历史源流
    6.1 先秦时期
        6.1.1 先秦泰山祭祀
        6.1.2 周明堂
        6.1.3 先秦泰山登山线路
        6.1.4 春秋建筑遗址
        6.1.5 小结
    6.2 秦汉时期
        6.2.1 封禅祭坛
        6.2.2 汉武帝明堂
        6.2.3 宗教景观起源
        6.2.4 小结
    6.3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
        6.3.1 岱顶人文景观
        6.3.2 岱阳人文景观
        6.3.3 岱阴人文景观
        6.3.4 泰山周边群山人文景观
        6.3.5 小结
7. 泰山人文景观选址分析
    7.1 泰山古今游览路线的发展
    7.2 泰山主山人文景观密度
    7.3 岱顶、十八盘人文景观分布
    7.4 泰山周边群山的辅助作用
    7.5 泰山人文景观布局分析
8. 泰山典型园林和建筑
    8.1 碧霞祠
        8.1.1 碧霞元君祠现今形制
        8.1.2 碧霞祠历史沿革
        8.1.3 历代碧霞祠异同
        8.1.4 小结
    8.2 秦汉封禅台
        8.2.1 封禅祭坛绝世原因
        8.2.2 帝王登封台
        8.2.3 帝王禅地方丘
        8.2.4 小结
    8.3 蒿里山神祠
        8.3.1 蒿里山神祠方位
        8.3.2 蒿里山神祠历史沿革
        8.3.3 蒿里山神祠布局
        8.3.4 祭祀对象考
        8.3.5 小结
    8.4 斗母宫、壶天阁
        8.4.1 依山傍水——斗母宫
        8.4.2 壶天仙境——壶天阁
        8.4.3 小结
    8.5 竹林寺、三阳观、王母池
        8.5.1 竹林寺
        8.5.2 三阳观
        8.5.3 王母池
    8.6 小结
9. 讨论
    9.1 泰山山水脉络的基础作用
    9.2 快捷登山路线的合理性
    9.3 南侧中路景观线的开发
    9.4 泰山风景园林的多核发展
10. 结语
    10.1 主要研究成果
    10.2 论文主要创新点
    10.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泰山山水表
附表2: 岱顶山水景观表
附表3: 岱阳山水景观表
附表4: 岱阴山水景观表
附表5: 泰山周边群山山水景观表
附表6: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岱顶人文景观表
附表7: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岱阳人文景观表
附表8: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岱阴文景观表
附表9: 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泰山周边群山人文景观表
附录1: 历代帝王泰山祭祀大事表
附录2: 泰山道教大事记
附录3: 泰山自然山水方位表
附录4: 泰山古迹位置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4)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田野点介绍及田野调查概述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满族相关研究综述
        (一)满族民族识别与社会历史调查
        (二)八旗制度与满族文化认同
        (三)满族族群认同的研究
        二、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一)历史记忆理论综述
        (二)族群认同理论综述
        三、现代性与文化自觉
第一章 开封的地名记忆与八旗历史文化
    第一节 满洲城、里城与里城大院的地名记忆
    第二节 社区内部传承的旗人文化遗存
        一、“小八旗”“八旗两蒙古”与族群来源
        二、“挑马甲”与旗人文化模式
        三、“月白京腔”与语言族群差异
        四、社区饮食记忆与满族原生文化
        五、动物把式、北城派斗鸡与族群边界
    第三节 开封的八旗历史文化记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满族群体的谱系失忆与祭祖传统
    第一节 民国特殊境遇与满族的文化涵化
        一、遣散旗营“由旗化民”的身份转变
        二、原址聚居共渡难关的族群经历
        三、艰难生活的文化涵化选择
    第二节 开封满族祭祖传统的记忆
        一、清代驻防城祭祀的文字记载
        二、名门望族的家谱与祖坟
        三、无家谱满族家庭的祭祖传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封里城大院的新中国岁月
    第一节 民族聚居社区的政策性差异与共同体情感
        一、开封里城大院的少数民族扶助政策
        二、“乡土社会”的地域共同体认同
    第二节 社会资本变化与旅游工业场域
        一、开封里城大院社会资本的变化
        二、旅游工业场域的城市记忆结构
    第三节 开封里城大院的集体历史实践
        一、开封里城大院的地方历史叙述
        二、开封里城大院的民俗旅游想像
        三、开封满族族群文化记忆建构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贾奶奶口述历史访谈
    二、纪念开封清末民初旗人先贤
致谢及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日报》涉农扶贫报道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社会背景
        二、实践意义
        三、理论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思路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理论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研究使用方法
        二、编码与信度检测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扶贫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扶贫报道的研究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点
第一章 《河南日报》扶贫报道历史梳理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扶贫政策与扶贫对象
        一、涉农扶贫的定义
        二、扶贫政策阶段划分
    第二节 《河南日报》扶贫报道现状
        一、《河南日报》是河南扶贫新闻报道主力军
        二、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日报》涉农扶贫报道发展阶段
        三、《河南日报》涉农扶贫报道状况
第二章 1978-1993 年《河南日报》扶贫报道改革初期阶段
    第一节 转型中的新闻媒介
        一、新闻本位的回归
        二、政策信息的传达
    第二节 传播者:政府主导议题
        一、政府议程设置
        二、扶贫议程的单向传递为主
    第三节 传播内容:国家政策与“先富经验”
        一、政策宣传的宏观主题
        二、指令性较强的报道方式
    第四节 单向传播模式下的传播效果与受众
        一、反馈环节缺位
        二、传播偏差的形成:“被忽视的”扶贫对象
        三、作为宣传对象的受众
第三章 1994—2000 年《河南日报》涉农扶贫报道多方位发展阶段
    第一节 重新认定新闻媒介性质
        一、双重属性下的市场化转型
        二、扶贫信息的传递功能
    第二节 媒介议程的互动性
        一、媒介议程的互动
        二、扶贫话题的传播新流向
    第三节 传播内容:扶贫“精英”与主题扶贫
        一、扶贫举措的报道主题
        二、专业视角的报道方式
    第四节 双向传播模式下的传播效果与受众
        一、双向传播模式下的反馈环节
        二、传播偏差的加剧:“过度关怀”的扶贫对象
        三、作为信息消费者的受众
第四章 2001—2010 年《河南日报》涉农扶贫报道专业化发展阶段
    第一节 机遇与挑战下的媒介发展
        一、党报的面临压力与权威重树
        二、舆论监督的媒介角色
    第二节 受众的互动性增强
        一、公众议程的提升
        二、从受众到公众
    第三节 传播内容:扶贫困境与贫困本身
        一、扶贫困境的报道主题
        二、百姓视角的报道方式
    第四节 中心互动模式下的传播效果及受众
        一、传播要素的互动
        二、传播偏差的调整:对贫困群体的人文关怀
        三、受众能动性增强
第五章 2011—2018《河南日报》涉农扶贫报道全面完善阶段
    第一节 党报媒介责任回归
        一、融媒体时代党报角色
        二、作为公共信息交流平台的媒介
    第二节 政府、媒体与公众的多向互动
    第三节 传播内容:全民参与扶贫
        一、全民扶贫的报道议题
        二、全方位视角的报道方式
    第四节 多元一体传播模式下的传播效果及受众
        一、网格模式下的全民关注
        二、传播偏差的消除:从关怀到共情
        三、多元的受众角色
第六章 《河南日报》涉农扶贫报道的“变与不变”
    第一节 《河南日报》涉农扶贫报道的变迁
        一、媒介角色的转化
        二、传播内容的演变
        三、传播主体:政府议程、媒介议程、公众议程的互动过程
        四、传播效果及受众的演变
    第二节 《河南日报》涉农扶贫报道的坚守
        一、始终紧跟社会发展,明确党报定位
        二、始终坚持队伍建设,提高竞争意识
        三、始终坚持受众本位,强化服务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6)古都洛阳公众考古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洛阳作为古都考古的典型性
    第三节 研究主要问题和方法
        一 研究主要问题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众考古学及我国公众考古现状
    第一节 中国公众考古学
        一 中国公众考古学的发展历程
        二 中国公众考古学案例
    第二节 公众考古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第三节 公众考古实践分类
        一 媒体类
        二 活动类
        三 动漫影视文学类
        四 博物馆类
        五 新技术类
        六 文创类
第三章 洛阳近年主要公众考古实践
    第一节 借势媒体,全力做好“考古传媒”工作
    第二节 多点开花,成功打造“考古活动”品牌
    第三节 创新遗址保护思路,做好“考古展示”文章
    第四节 加大文物展览力度,积极推动文明交流
    第五节 完善总体规划,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第四章 洛阳遗址保护展示工作思路
    第一节 基建方建设管理,文物部门指导保护
    第二节 文物部门保护建设,基建方使用管理
    第三节 文物部门建设管理
第五章 古都洛阳公众考古相关问题
    第一节 公众考古人才的培养
    第二节 发掘好考古中涉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节 文化的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文化地理环境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形成期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兴盛期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衰落期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复兴期
第二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班社剧团活动
    第一节 “胶东半岛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二节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上)
    第四节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下)
    第五节 “陇东中心”道情戏班社剧团活动
第三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剧目
    第一节 道情戏的剧目概况
    第二节 宗教神话剧
    第三节 孝贤劝善剧
    第四节 家庭生活剧
    第五节 社会历史剧
    第六节 现代戏
第四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音乐体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唱词衬字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帮腔艺术
    第四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上)
    第五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乐队乐器(下)
    第六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舞台艺术
第五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艺术品格及功用
    第一节 宗教品格
    第二节 民俗品格
    第三节 乡土品格
    第四节 艺术功用
第六章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与保护
    第一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现状
    第二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困境
    第三节 黄河流域道情戏的传承及保护
结语
附录: 道情戏大事记
附表一: “豫东淮北”中心道情戏班社统计表(清末—1956年左右)
附表二: 太康县道情剧团演职人员表
附表三: 太康道情戏脚色行当表
附表四: 太康道情剧团2012年(1月25—5月5日)演出统计表
附表五: 太康道情剧团2010—2011年演出总收入表
附表六: 太康道情剧团2011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七: 太康道情剧团2010年(夏秋冬三季)演出地点、场次、收入统计表
附表八: 太康道情剧团演员代际表
附表九: “山陕中心”道情戏班社活动表(清——1950年左右)
附表十: “山陕中心”班社剧团表(1950-至今)
附表十一: 临县道情剧团演职情况表
附表十二: 陇剧脚色行当表
附表十三: 胡家营业余渔鼓戏剧团的脚色行当
附表十四: 右玉县道情剧团演员基本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积渐所致:北洋政府时期河南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难点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河南形象历史嬗变总趋势
    一、古代河南形象演变
        (一)辉煌期:史前至北宋时段
        (二)渐变期:南宋至清前期
    二、近代河南形象阶段化演进
        (一)下滑期:晚清时期
        (二)矮化期:北洋政府时期
        (三)纠葛期:北伐后至抗战前
        (四)上升期:抗战时期
    三、当代河南形象阶段化演进
        (一)左倾榜样期:建国至改革开放时期
        (二)妖魔化与崛起期:改革开放以来
第二章 地域形象缘起:清末民初省域观念强化及乡情泛滥
    一、清末民初省域观念和地方主义强化
    二、清末民初地域乡情的泛滥
第三章 黑暗:军阀政治下的河南
    一、河南政治及其黑暗形象
    二、北洋以后权力结构的缺失下的河南形象
第四章 兵匪:秩序失控下的河南
    一、匪患王国形象
    二、兵灾世界形象
第五章 穷困:落后经济下的河南
    一、民初经济转型视域下的河南
    二、“穷”形象
第六章 愚昧:陋俗下的河南
    一、文化衰退
    二、陋俗遗存
第七章 河南“人”形象
    一、河南无健儿
    二、保守形象
    三、惰懒形象
    四、匪性形象
    五、愚昧形象
第八章 不同群体舆论中的河南与河南人形象
    一、河南人与外省人舆论中的河南与河南人形象
    二、国共两党舆论中的河南及河南人形象
    三、外国人眼中的河南及河南人形象
    四、《游记》中的河南与河南人形象
第九章 河南形象优劣探讨及其振兴河南的尝试
    一、北洋政府时期河南形象优劣探讨
    二、时人刷新与振兴河南形象尝试
余论:历史与现实双重视域下的河南形象——兼谈形象史关注与转向
    一、关于河南形象的一点思考
    二、形象史的关注与转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一) 研究对象
        (二) 概念说明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小结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一、新省府工程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小结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小结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小结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小结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小结
结语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附录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2 文献及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2.1 相关文献资料综述
        1.2.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4.1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视角
        1.4.2 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
        1.4.3 近代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梳理
        1.5.2 实地调研与建筑测绘
        1.5.3 计量史学方法
        1.5.4 历史比较研究
第2章 避暑地的概况及其社会历史背景
    2.1 避暑地的地理、气候、风景条件
        2.1.1 地理条件
        2.1.2 气候因素
        2.1.3 风景资源
    2.2 避暑地的基本概念
    2.3 避暑地溯源
        2.3.1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起源
        2.3.2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传播
        2.3.3 避暑地在亚洲地区的分布
        2.3.4 避暑地与亚洲国家的殖民类型
    2.4 避暑地章程的订立及其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1 庐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1.1 李德立涉足牯岭及牯岭的初期建设
        3.1.2 "牯岭交涉案"与《牯岭十二条》的签订
        3.1.3 长冲地区的扩充与其它地区的开辟
        3.1.4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1.5 庐山避暑地的早期规划——波赫尔规划
        3.1.6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1.7 庐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1.8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1.9 庐山避暑地的收回
        3.1.10 庐山避暑地的衰落
    3.2 莫干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2.1 西方传教士初涉莫干山
        3.2.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2.3 莫干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2.4 清末民初莫干山避暑地管理权之争
        3.2.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2.6 莫干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与避暑地的收回
        3.2.7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2.8 莫干山避暑地的衰落
    3.3 鸡公山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3.1 李立生、施道格初涉鸡公山
        3.3.2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3.3 鸡公山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3.4 鸡公山避暑地的收回
        3.3.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3.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3.7 鸡公山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3.8 鸡公山避暑地的衰落
    3.4 北戴河避暑地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3.4.1 避暑地划定前西方人最初的活动
        3.4.2 北戴河避暑地的划定
        3.4.3 西方人自治机构的产生
        3.4.4 北戴河避暑地早期的建筑活动
        3.4.5 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4.6 南京政府时期的建筑活动
        3.4.7 北戴河避暑地中国人管理机构的成立
        3.4.8 北戴河避暑地的衰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4.1 区位与交通影响因素
        4.1.1 长江航线、南浔铁路对庐山避暑地的影响
        4.1.2 京杭运河、沪杭甬铁路对莫干山避暑地的影响
        4.1.3 芦(平)汉铁路对鸡公山避暑地的影响
        4.1.4 津榆铁路对北戴河避暑地的影响
    4.2 西方教会影响因素
        4.2.1 西方教会的发展与避暑活动的兴盛
        4.2.2 西方教会早期对避暑地的涉足及其发展概况
        4.2.3 西方教会在各避暑地的建筑活动
    4.3 特定历史人物影响因素
        4.3.1 朱启钤对近代城市规划建设的贡献
        4.3.2 朱启钤对北戴河避暑地规划建设的贡献
    4.4 人文历史事件影响因素
        4.4.1 全局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同一性"
        4.4.2 地方性人文历史事件的"差异性"
    4.5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阶段与主线
        4.5.1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4.5.2 避暑地西方人、中国人建筑活动交叠与交替的不同发展主线
        4.5.3 避暑地中国人建筑活动发展主线鼎盛期的"前置"与"后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及各类中西组织机构
    5.1 中国传统营建体系的转变——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1 庐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2 莫干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3 鸡公山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1.4 北戴河避暑地近代营造业的繁荣
    5.2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出现
        5.2.1 避暑地近代的西方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5.2.2 避暑地近代的中国工程师、建筑师及其建筑活动
    5.3 西方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西方人的自治机构
        5.3.1 上海租界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仿效摹本的设立
        5.3.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出现与对租界市政机构的效仿
        5.3.3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5.4 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避暑地近代中国人的组织机构
        5.4.1 近代主流城市中国人现代市政管理机构的出现与发展
        5.4.2 避暑地西方人自治机构的示范效应与中国人自治机构的出现
        5.4.3 避暑地中国人官方管理局的逐步出现及其现代市政管理职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1 避暑地建材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1.1 墙体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1.2 屋面建材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 避暑地建筑符号统计分析与比较研究
        6.2.1 亭式构图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2 拱券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3 过梁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4 坡屋顶、老虎窗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2.5 栏杆类型及特征、所占比例与时间分布
    6.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
        6.3.1 避暑地建材及其建构方式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6.3.2 避暑地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避暑地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与主线
        7.1.1 避暑地形成与发展的各类影响因素
        7.1.2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5个阶段
        7.1.3 避暑地建筑活动发展进程的不同主线
    7.2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组织机构与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7.2.1 避暑地营造业、建筑师、市政机构的出现开启了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
        7.2.2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近代主流城市的辐射与影响
        7.2.3 避暑地建筑活动的现代化进程相对于近代主流城市的发展滞后
    7.3 避暑地建材及建筑符号与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7.3.1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有别于近代主流城市建筑活动的"地方性知识
        7.3.2 避暑地建筑活动塑造了各避暑地之间互异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性知识"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录内容

四、2003年河南旅游大事记(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D]. 周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3]泰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D]. 徐放.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满族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河南开封里城大院的个案研究[D]. 梁艳艳.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8)
  • [5]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日报》涉农扶贫报道演变研究[D]. 宋晨绮.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 [6]古都洛阳公众考古初探[D]. 吕标峰. 郑州大学, 2019(06)
  • [7]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D]. 杨志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8]积渐所致:北洋政府时期河南形象研究[D]. 贺怀锴. 河南大学, 2017(06)
  • [9]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
  • [10]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D]. 李南. 浙江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2003年河南旅游大事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