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院获广东省第十四届高校杯(高职高专组)软件设计竞赛二等奖(论文文献综述)
郑广峰,林彩燕[1](2020)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校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学院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引领,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结合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守正出新,博采众长,培育共同的情感、价值、理想和精神;秉承"修德强能、崇实鼎新"校训精神,种好修德、强能、崇实、鼎新四棵文化"树"。
朱建新[2](2019)在《地方应用型大学变革研究 ——以X学院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政府宏观政策的驱动下,一大批地方高校开始探索应用型大学建设,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X学院是一所典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建校38年来,这所国内最早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经验、且始终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地方高校,经历了怎样的变革过程?其应用型办学的动力是什么?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探寻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影响因素和办学路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按“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思路,以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为研究对象,选取X学院为典型案例,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院校研究方法、微观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史学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等,在对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现状和困境剖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管理体制和国际化办学等四个维度对X学院应用型办学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阐释,对X学院应用型办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有效策略。本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应用型大学缘起于欧美,在各国有丰富实践。当前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面临着价值、路径、组织、制度和技术等方面困境,X学院的应用型办学经验表明,在办学路径方面,人才培养的外部嫁接模式与自主探索模式相结合,应用型科研服务的灵活型模式向稳定型模式转变,管理体制的管理向治理演变是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国际化办学则是地方应用型大学办学的战略工具;在影响因素方面,制度同构、制度网络、制度文化、行为主体、理性认识等是影响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重要变量。从制度创新入手,创新政府规制性制度、市场规范性制度和地方高校的主体性制度,是当下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有效策略。
王锋[3](2014)在《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高等教育生态的视角,运用高等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对江苏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优化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总体情况。主要包括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重点论述了高等教育要面对周围环境变化引起的挑战,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提高自身活力,更好地与周围环境协调发展。第二章总结了高等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生态学是教育生态学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内容包括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生态结构,生态功能,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行为生态,生态系统演化,生态发展的检测与评估等。高等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是研究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第三章考察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定位和发展历史。江苏省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文化大革命”十年为转折点,把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初步发展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回顾1949年至2013年江苏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总结蕴藏其中的教育生态规律,为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历史经验方面的指导。第四章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问题和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江苏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今后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基本思路,解读从2010年至2020年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总体目标。第五章至第九章,以实现江苏高等教育发展总体目标为导向,提出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五项战略措施。一是增强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自身活力。高等教育自身活力是实现江苏从“教育大省”发展为“教育强省”的内在动力。为实现这个转变,必须转变教育主管部门职能,简政放权,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的生态体制。不断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中心地位,重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改善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外部生态环境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教育生态主体和周围环境的角度,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和自然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况,提出了改善江苏高等教育外部生态环境的措施。三是调整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总体布局。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江苏各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区域的角度,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总体分布特点,分别对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的高等教育作了比较,就调整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布局提出了对策。四是优化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层次结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国际教育等不同教育层次,分析了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层次结构的特点,着重探讨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统计的方法和作用,提出了优化江苏高等教育生态层次结构的措施。五是实现江苏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江苏高等教育生态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高校资源计划”的视角,提出控制教育生态承载规模的措施,保持适度发展;从知识产生、加工、传播、应用的视角,提出完善知识传播体系的措施;从重视教师主体地位的视角,提出延长教师学术生命周期的措施。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对江苏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第十章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和主要不足。江苏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利用高等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提出的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江苏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卓[4](2014)在《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织的广泛关注,是一种为高教界和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机制。依据相关资料,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引入、发展和迅速扩增三个阶段,总结了竞赛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讨论了外部因素——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以及内部因素——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和自主扩散性对竞赛发展的影响。结合对历程的梳理和对各项赛事内容的分析,本文将155项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分为了四种类型:知识考试类、科技探索类、产品设计类和职业技能类,并对它们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与本科相应课程的内容高度对应,可以考查和强化参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广,并且包含多项不确定因素,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与主办企业某项业务或某款产品直接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参赛学生在产品开发或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符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内容不仅与制造和服务行业中技术应用性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高度对应,还多与相关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符,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相应的职业情境,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规范性。这四类竞赛虽然题目形式和人才培养作用各异,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根据对各项赛事组织规程文件的解读,发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本质上是一种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学生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一是外部机构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向高校和学生传递学习目标信息;二是参赛学生的能力水平信息经过评价流向外部机构和高校。学习目标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作用。而能力水平信息则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反馈,引导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善,间接影响当期甚至以后各届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对人才的间接培养作用。此外,产品设计类竞赛和职业技能类竞赛还具有特殊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内容、组织规程和支撑技术,认识到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中都包含企业主办方“三取一予”的获利机制。这种获利机制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与大学生互动,拉近校园和业界的距离,可以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组织形式方面的参考。本文还对职业技能类竞赛的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引导下的合作框架,为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张逸琴,孙燕,聂俊龙[5](2013)在《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借鉴南洋理工学院项目教学法理念,以项目教学为主线,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以小组学习和工作室为载体的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对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罗曼[6](2012)在《“以赛促学”在动画制作类课程改革中的探索》文中指出动画制作类课程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照顾到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而无法兼顾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现有教学状况进行分析,以学生的创新和动手综合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目标,将各类动画竞赛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在创作方面的潜能。
陈周钦[7](2009)在《依托行业 推进深层次政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文中主要对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开展校企合作的经验做法和主要成效进行了总结。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得以深化需要政府和行业的大力支持,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校企合作,要依托行业、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校企合作管理运行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才能将校企合作贯穿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等各个方面。
张文金,许爱军,谢娟[8](2009)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提出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本文介绍了我院计算机专业团队在学院升格、转制、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从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探索,并进一步介绍了形成"围绕一个核心、利用两条思路、通过三种途径、做好四项保障"的课程体系建设模式。
邓小群,张建,王雪斌[9](2007)在《五年实现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文中研究说明5年前,无论硬件还是软件,这所新建高校的办学条件尚不完全具备,大家难免怀疑学校能否办下去,而生源更是寥寥无几。5年后,这所深圳最年轻的高校,学生频频在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多项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省级各类奖;毕业生得到社会高度认同,自第一届毕?
郑丽君[10](2007)在《北京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北京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来源比较单一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多渠道筹措资金途径的几条具体措施。
二、我院获广东省第十四届高校杯(高职高专组)软件设计竞赛二等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院获广东省第十四届高校杯(高职高专组)软件设计竞赛二等奖(论文提纲范文)
(1)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校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凝心铸魂,种修德之树 |
1.生根发芽:理念 |
2.枝繁叶茂:内容 |
(1)明大德。 |
(2)守公德。 |
(3)严私德。 |
3.苍翠挺拔:效果 |
二、匠心筑梦,种强能之树 |
1.生根发芽:文化形成 |
(1)完善技能竞赛机制,有效保障强能文化培育。 |
(2)建设“双师型”指导教师团队,组建校园技能竞赛社团。 |
(3)搭建技能竞赛平台,营造强能文化氛围。 |
2.枝繁叶茂:文化内容 |
3.苍翠挺拔:文化推广 |
三、笃行致远,种崇实之树 |
1.生根发芽:精神底色 |
2.枝繁叶茂:精神气质 |
(1)踏实。 |
(2)务实。 |
(3)朴实。 |
3.苍翠挺拔:自成风范 |
四、引领发展,种鼎新之树 |
1.生根发芽:文化形成 |
2.枝繁叶茂:文化内容 |
3.苍翠挺拔:文化推广 |
(2)地方应用型大学变革研究 ——以X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任务 |
1.1.3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样本的典型性分析 |
1.1.4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2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理论依据:新制度主义理论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大学变革的研究 |
1.3.2 关于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研究 |
1.3.3 关于国外应用型大学建设研究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应用型大学的缘起、发展与我国的实践 |
2.1 应用型大学的缘起与发展 |
2.1.1 应用型大学的缘起 |
2.1.2 应用型大学的发展 |
2.2 我国应用型大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2.2.1 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建设的探索 |
2.2.2 政府推进应用型大学的政策探索 |
2.3 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现状——基于200所试点院校的分析 |
2.3.1 转型的表征 |
2.3.2 初步成效 |
2.3.3 转型的困境 |
2.4 本章小结 |
3 从外部嫁接到自主探索:X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 |
3.1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 |
3.1.1 外部嫁接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3.1.2 自主探索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3.1.3 两个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
3.2 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演变 |
3.2.1 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的演变 |
3.2.2 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的演变 |
3.2.3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演变 |
3.2.4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3.3 审视与反思 |
4 从灵活型到半稳定型:X学院应用型科研服务模式的演变 |
4.1 应用型定位的确立与基础的夯实 |
4.1.1 应用型科研服务导向的强化 |
4.1.2 应用型科研服务基础的夯实 |
4.2 应用型科研服务模式的演变 |
4.2.1 灵活型服务模式 |
4.2.2 半稳定型服务模式 |
4.3 审视与反思 |
5 从管理向治理:X学院管理体制的演变 |
5.1 外部管理体制的演变 |
5.1.1 初创期的外部行政管理体制(1980—1984年) |
5.1.2 中德合作期的外部行政管理体制(1984—1999年) |
5.1.3 升本后的外部行政管理体制(2000年至今) |
5.2 内部管理体制的演变 |
5.2.1 初创期的内部管理体制(1980—1984年) |
5.2.2 中德合作期的内部管理体制(1984—1999年) |
5.2.3 升本后的内部管理体制(2000年至今) |
5.3 审视与反思 |
6 从强制性到诱致性:国际化对X学院应用型办学的推动 |
6.1 全面学习德国:国际化办学的强制性实施阶段(1980-1999年) |
6.1.1 世行贷款:应用型办学起步的重要经费来源 |
6.1.2 省州合作项目: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初步实践 |
6.1.3 中德合作项目: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系统实践 |
6.2 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的转型阶段(2000-2009年) |
6.2.1 建项目、引机构、搭平台:深化中德合作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
6.2.2 应用型科研合作:中德合作层次的提升 |
6.2.3 中澳班的设立:面向世界的应用型办学借鉴初探 |
6.2.4 孔子学院:应用型高校教育与文化输出的重要路径 |
6.3 战略工具:国际化办学的诱致性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 |
6.3.1 中德工程师学院项目:办学空间改善的新平台 |
6.3.2 留学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办学资金瓶颈突破的新路径 |
6.3.3 国际认证:专业质量提升的新保障 |
6.4 审视与反思 |
7 X学院应用型变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扎根理论的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7.1.2 选择扎根理论的原因 |
7.1.3 研究过程 |
7.1.4 研究资料采集 |
7.2 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分析 |
7.2.1 开放编码 |
7.2.2 轴心式编码 |
7.2.3 选择性编码 |
7.2.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7.3 扎根理论研究的主要结论 |
8 制度创新: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有效路径 |
8.1 加大供给,创新政府规制性制度 |
8.1.1 完善管理体制,创新体制性制度供给 |
8.1.2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创新权力性制度供给 |
8.1.3 完善分类管理体系,创新评价性制度供给 |
8.1.4 完善政策保障,创新资源性制度供给 |
8.2 发挥作用,创新市场规范性制度 |
8.2.1 推进产教融合,发挥市场作用 |
8.2.2 转变社会观念,塑造规范的用人制度 |
8.2.3 完善社会评价标准,建立多样化的社会评价 |
8.3 积极探索,创新地方高校的主体性制度 |
8.3.1 转变办学理念,提高转型认识 |
8.3.2 创新办学模式,增强转型实效 |
9 结语 |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主要贡献 |
9.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X学院应用型办学影响因素深度访谈提纲 |
(3)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
2.1 高等教育生态环境 |
2.2 高等教育生态结构 |
2.3 高等教育生态功能 |
2.4 高等教育生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
2.5 高等教育行为生态 |
2.6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演化 |
2.7 高等教育生态发展的检测与评估 |
第三章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定位和历史考察 |
3.1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定位 |
3.2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历史考察 |
第四章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问题和发展目标 |
4.1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问题 |
4.2 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发展思路 |
4.3 江苏 2020 年高等教育发展主要目标 |
第五章 增强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内在活力 |
5.1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
5.2 建立生态化管理体制 |
5.3 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
5.4 重视高校文化生态建设 |
5.5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第六章 改善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外部环境 |
6.1 自然环境 |
6.2 人口资源 |
6.3 经济环境 |
6.4 政治环境 |
6.5 文化环境 |
第七章 调整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总体布局 |
7.1 全省高校总体布局 |
7.2 苏南地区高校的分布 |
7.3 苏中地区高校的分布 |
7.4 苏北地区高校的分布 |
7.5 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高校的平衡发展 |
第八章 优化江苏高等教育生态的层次结构 |
8.1 教育主管部门职能的生态学分析 |
8.2 研究生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3 本科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4 高职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5 成人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6 国际教育的生态学分析 |
8.7 优化生态层次结构的措施 |
第九章 实现江苏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9.1 实施高校资源计划 |
9.2 完善知识生态体系 |
9.3 延长学术生命周期 |
9.4 云计算和大数据在江苏高等教育的应用前景 |
第十章 结论 |
10.1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 |
10.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10.3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4)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2 前人研究状况 |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
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1.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先导者——外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创 |
1.1.1 近代的科技竞赛 |
1.1.2 罗兰厄特沃什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考试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
1.1.3 西屋科学奖和国家科学大奖赛——探索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
1.1.4 数学建模竞赛和ACM大赛——大学阶段科技竞赛的开创 |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引入 |
1.2.1 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引入 |
1.2.2 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赛事的发展和首个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 |
1.2.3 科技作品展览活动的开展 |
1.2.4 数学建模竞赛的引入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开展 |
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 |
1.3.1 原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延续和扩散 |
1.3.2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探索类竞赛的创办 |
1.3.3 机器人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引入 |
1.3.4 建筑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开展 |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迅速扩增 |
1.4.1 对赛事的重新分类 |
1.4.2 知识考试类赛事的缓慢扩增 |
1.4.3 科技探索类赛事在多个领域的开办 |
1.4.4 产品设计类赛事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增 |
1.4.5 职业技能类赛事的创办 |
1.5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
1.5.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数量在各阶段和各类型之间的非均匀增长 |
1.5.2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知识考试类竞赛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及机制分析 |
2.1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2.1.1 题目范围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对应 |
2.1.2 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 |
2.2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活动过程分析 |
2.2.1 初始环节 |
2.2.2 准备环节 |
2.2.3 实施环节 |
2.2.4 赛后反馈环节 |
2.3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
2.3.1 竞赛是一种教学评价 |
2.3.2 竞赛是社会范围的人才评价 |
2.3.3 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双阶段信息传递模型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科技探索类赛事的题目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分析 |
3.1 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的内容特征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3.1.1 题目的应用性 |
3.1.2 题目的综合性 |
3.1.3 题目的开放性 |
3.2 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及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3.2.1 竞赛题目的不确定性分类 |
3.2.2 情节型问题分析 |
3.2.3 规则应用型问题分析 |
3.2.4 设计型问题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产品设计类竞赛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4.1 产品设计类竞赛题目的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4.1.1 题目针对主办方业务的应用性 |
4.1.2 题目在单一领域内的综合性 |
4.1.3 题目在应用实践方面的开放性 |
4.2 竞赛中主办企业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形式 |
4.2.1 合作教育与竞赛的同与异 |
4.2.2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三取一予” |
4.2.3 竞赛中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网络参赛机制 |
4.2.4 竞赛中的规程因素及其作用——奖励设置与学生管理机制 |
4.2.5 竞赛中的题目因素和整体培养模式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政企深度协作机制分析 |
5.1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5.1.1 竞赛题目内容的职业性 |
5.1.2 竞赛题目内容的标准性 |
5.2 职业技能类竞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 |
5.2.1 大赛中政府主导的赛事管理 |
5.2.2 大赛中企业参与的赛事执行 |
5.2.3 大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结构及其作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项目教学法 |
二、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
(一) 教学理念更新 |
(二) 专业教学改革模式 |
(三) 课程设置 |
(四) 实践教学 |
1. 采取项目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 |
2. 以项目为依托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
3. 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 |
结束语 |
(6)“以赛促学”在动画制作类课程改革中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有教学状况分析 |
(一) 教学内容与真实任务脱节 |
(二) 课程单元任务分散, 课程项目安排缺乏系统性 |
(三) 教学过程中对能力目标的重视不够 |
(四) 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 课余时间大多被浪费 |
(五) 部分优秀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
二、课程改革方法 |
(一) 将竞赛引入教学 |
(二)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
(三) 在常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增加动漫技能竞赛资源库 |
(四) 以竞赛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
(五) 具体改革的课程 |
三、课程改革具体实施方案 |
四、辅助实施项目 |
(一) 学生工作室建设 |
(二) 引入威客网站任务 |
五、改革的预期效果 |
(一)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二)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
(三) 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
(四) 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 |
(五) 带动学风建设、班风建设 |
六、结束语 |
附部分学生获奖作品: |
(7)依托行业 推进深层次政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支持领导重视 |
2 校企双赢构建高效的管理运行体系 |
2.1 以行业为依托,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 |
2.2 以联动为核心,探索科学有效的合作管理机制 |
2.3 以共赢为基点,开拓多种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 |
3 主要成效分析——多方共赢 |
3.1 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稳步上升——学生受益 |
3.1.1 学生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在各类竞赛中屡获殊荣 |
3.1.2 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
3.2深化了高职特色的专业内涵建设——学校受益 |
3.2.1创建了定岗实习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 |
3.2.2 形成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 |
3.2.3 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一批优质课程 |
3.2.4 建设了一批多功能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 |
3.2.5 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形成了一支“上得讲堂、下得工场”专业教学团队 |
3.3 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行业和企业受益 |
3.3.1 科技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
3.3.2 教育培训服务范围稳步拓展 |
4 结语 |
(8)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专业建设的基础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职教理念落后, 整体差距较大 |
1.2 培养模式单一, 与市场需求脱节 |
2 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2.1 围绕一个核心 |
2.2 利用两条思路 |
2.2.1 理论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
2.2.2 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
2.3 通过三种途径 |
2.3.1 学院自建 |
2.3.2 校企共建 |
2.3.3 顶岗实习 |
2.4 做好四项保障 |
2.4.1 加大实践投入 |
2.4.2 寻求企业支持 |
2.4.3 培养“双师”队伍 |
2.4.4 改革考核方式 |
3 课程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
3.1 提升了专业团队 |
3.2 拓展了学生技能 |
3.3 强化了内涵建设 |
4 结束语 |
(10)北京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京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现状 |
(一) 中等职业教育资金困境 |
(二) 农村职业教育资金困境 |
二、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经费问题的理论依据 |
(一) 农村职业教育属性探讨 |
(二) 成本分担理论 |
三、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经费问题的具体措施 |
1.加强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责任和供给水平, 职业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 |
2.完善相关政策, 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职业教育 |
3.与行业企业有效对接, 吸引行业企业对农村职业教育投资 |
4.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和其他培训服务增加收入 |
四、我院获广东省第十四届高校杯(高职高专组)软件设计竞赛二等奖(论文参考文献)
- [1]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校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郑广峰,林彩燕.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0(12)
- [2]地方应用型大学变革研究 ——以X学院为例[D]. 朱建新. 浙江大学, 2019(05)
- [3]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D]. 王锋.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4]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 陈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
- [5]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多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 张逸琴,孙燕,聂俊龙. 职教论坛, 2013(12)
- [6]“以赛促学”在动画制作类课程改革中的探索[J]. 罗曼.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 [7]依托行业 推进深层次政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J]. 陈周钦.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8]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张文金,许爱军,谢娟. 计算机教育, 2009(23)
- [9]五年实现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N]. 邓小群,张建,王雪斌. 深圳商报, 2007
- [10]北京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现状与对策研究[J]. 郑丽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