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众文化的泛滥及其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1](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认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钱美玲[2](2021)在《意识形态安全的传播维护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安全是指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它是一事物得以存续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意识形态安全,简言之,就是指主流意识形态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安全并不意味着没有外部性的威胁与挑战,而是要求安全主体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外部威胁,以免受威胁给自身存在与发展带来的颠覆性冲击。因此,安全的客观存在状态实际上是一个需要积极建设的主观创造过程,社会领域不存在任何一劳永逸的绝对安全主体。同样,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而言,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社会功能,才能获得广泛而持久的社会认同,才能巩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元主导地位,也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维系其安全的持续存在状态。质言之,意识形态安全的实现就是在自觉而有效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强大功能的社会实践过程。对于正处于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当代中国而言,夯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建设都离不开主流意识形态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对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切实保障。因此,深化意识形态安全研究就成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意识形态安全的主体实际指向一定社会中占据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保障机制可以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逻辑中获取。从完整的过程逻辑厘析,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包括生产、传播和认同三个基本环节,其中生产是前提和基础,传播是关键和中介,认同是目的和结果,传播作为主流意识建设过程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主流意识形态最终能否获取广泛的社会认同进而发挥其应有的强大功能,不仅仅在于主流意识形态本身所蕴含的理论权威性,还要取决于主流意识形态能否通过卓有成效的传播实践活动为社会成员所接收认知、内化信仰并自觉践行。反之,倘若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定位不当、特性不彰、效果不佳,主流意识形态内容本身纵使具有先进性,主流意识形态也难以获得广泛而持久的社会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功能也无法顺利发挥,意识形态安全也就难以得到切实保障和继续推进。因此,传播实践活动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主流意识形态获取广泛认同进而发挥强大功能的必由之路,这就决定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属于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保障机制范畴。马克思曾经深刻指出,一定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一定社会建制趋向解体。在当前人类社会仍处于阶级社会的历史大逻辑中,能够带来如此颠覆性影响的意识形态只能是主导一定社会发展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全新历史方位中,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是一个关系到治国安邦、民族团结、人民美好生活的重大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系统而深刻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本研究跳出从外部环境变化分析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路径依赖,并且以唯物辩证法的内外因原理为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具体运用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专门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视域阐明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理论、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安全的演进脉络、总结古今中外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历程中的正反经验、审视我国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际遇、探究我国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路径。本研究认为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关键环节,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定位不当或者效果不彰都有可能诱发严重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亦可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层面查摆出内在风险诱因。因此,新时代需要以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优化发展来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维护:一要加强队伍建设,增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感召力;二要优化内容结构,把牢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威性;三要依托媒体融合,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影响力;四要关照受众差异,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针对性。
张淑娜[3](2021)在《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应对策略研究 ——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现代网络媒介为载体的网络泛娱乐化,正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内容,以超越娱乐底线的泛娱乐化倾向为主要形态,将娱乐价值作为唯一标准的价值判断,在技术赋权和资本加持的裹挟下大行其道。出生于网络时代的当代大学生,是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社会群体,他们极易接受新思想观念,同时,也特别容易受到某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与培育一直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网络泛娱乐化的蔓延却对其价值观造成了危害。因此,帮助大学生正视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引导大学生抵制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带来的危害,重塑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当前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问题为主线,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找出问题并分析原因,继而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梳理网络泛娱乐化的相关研究综述,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及创新之处,为本文写作奠定理论研究基础;第二部分通过对网络泛娱乐化的内涵、特点、表现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形成过程等相关概念的阐述,对网络泛娱乐化及大学生价值观有清晰地了解与把握;第三部分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的表现,并从国家、媒体、高校以及个人四个维度分析原因。第四部分根据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的表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关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关乎中国社会当今及未来的发展。因此,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网络泛娱乐化,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抵御各种错误观点、思潮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社会各界理应打造清朗网络环境,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宣扬主流价值观,携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引导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梁巧[4](2021)在《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网络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场域,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短视频在互联网环境中已占据半壁江山,对年轻用户尤其大学生的影响力也日益攀升。了解并克服大学生在网络短视频社区面临的各种挑战是时代新人培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紧迫任务,兼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网络短视频的定义、类型和特征进行梳理,对时代新人的内涵、基本素质和价值意蕴进行阐释,可发现,网络短视频与时代新人培养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具体表现在网络短视频传播受众和时代新人培养对象耦合、网络短视频传播过程和时代新人培养过程交融、网络短视频传播效果和时代新人培养成果汇通这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西方相关学科如科技哲学、新闻传播学和社会学中的部分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育人思想当中都蕴含着网络短视频影响时代新人培养的基础资源,这是开展本研究的理论支撑。网络短视频迅猛发展作为时代新人培养的一个重要背景,其给时代新人培养带来了新机遇,也产生了新挑战。一方面,网络短视频拓展了时代新人培养的时空场域,优化了时代新人培养的主客体关系,丰富了时代新人培养的方式手段,也调节了时代新人培养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网络短视频碎片形式削弱了时代新人培养的系统性,不良内容降低了时代新人培养的实效性,信息选择自由也影响着时代新人培养的针对性,吸引用户模式更是冲击着时代新人培养的自觉性。为了真实准确地了解网络短视频对大学生的实际影响,进而把握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影响,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作为内在支撑。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短视频既带来明显的积极影响,又带来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其中,网络短视频在帮助大学生快速接收信息、开拓观察视野、丰富职业选择、缓解身心压力、收获知识技能和满足多元需求等方面作用显着。同时,网络短视频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社会责任、综合素质、理想信仰、精神状态、身心健康等产生了负面作用,从而极易对时代新人培养造成不良影响。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去探究原因,可以看出,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短视频特点中包含着诱发消极影响的因素。短视频具有时长简短、类型丰富、内容热门、趋势娱乐等特性,这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目光,但一旦引导不好,负面性无限放大,就会对大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冲击。第二,与网络短视频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审核监督网络短视频的规范性文件存在漏洞,同时,加强短视频平台自律的行政法规也有待完善。第三,在时代新人培养过程中多方教育之间的协同运行效果不佳。主要包括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薄弱,家庭教育防范缺失,学校教育教学存在不足。第四,网络短视频平台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平台价值观错位以及平台建设工作懈怠等都加剧了短视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第五,社会环境中不良风气包括娱乐之风和浮躁之风的存在等都容易造成不良网络短视频在网络环境中屡禁不绝,严重扰乱中国网络文化市场,进而影响时代新人培养。基于原因分析,要从根本上遏制短视频乱象,应对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消极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教育者要注意短视频双重影响,通过发挥短视频积极影响和规避短视频消极影响来减少短视频对大学生产生的危害。其次,短视频创作者要通过遵循育人为本原则、构建正向内容体系和优化短视频内容等举措规范短视频内容创作。再次,国家要完善审核监督网络短视频的规范性文件,健全短视频平台加强自律自纠的行业规范,也要通过加强网络监管引领短视频内容建设,进而推动网络短视频治理有法可依。同时,在教育方面,要推动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协同运行,发挥教育合力作用,构建时代新人培养的系统格局。另外,短视频平台要树立正确价值理念,要通过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博主准入门槛、顺应媒体融合趋势和开发上线优质功能等举措承担时代新人培养的重要职责。最后,主流媒体要利用其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营造时代新人培养的健康向上环境。
鲁冰[5](2021)在《图像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变化研究》文中认为
袁箐[6](2020)在《微博泛娱乐化倾向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具有传递信息速度快、覆盖信息面广、交互性强等特点的社交媒体逐渐成为大众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社交媒体利用自身优势满足了大众获取信息、排解工作、生活压力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社交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忽视传媒应有的教育、引导和认知功能,将娱乐功能无限放大,由此引发了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特点的“泛娱乐化”现象。与其他网民群体相比,青年群体朝气蓬勃、求新求异、追求时尚,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泛娱乐化”的消极影响。本文立足于社交媒体泛娱乐化现象渐趋泛滥这一社会背景,以及青年对于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一客观事实,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为数据支撑,选取微博这一平台为例,探究泛娱乐化倾向的产生原因及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探讨青年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其价值观受到的消极影响。最后,根据前文所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在引导青年提高对泛娱乐化传播内容中不良信息的辨析力与判断力,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同时,也使社交媒体牢记自身责任与义务,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向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信息和服务。笔者认为,泛娱乐化倾向对青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青年价值评价庸俗化,青年价值取向偏离化,青年价值目标功利化。为了应对微博泛娱乐化对青年价值观造成的消极影响,应从社会、学校、家庭、青年自身四个方面着手,分别发挥其在青年价值观引导中的协同、主阵地、基础及关键作用。具体来说,国家应完善网络监管,营造风朗气清微博空间,相关传媒管理部门必须对微博热搜进行整顿,以图拓宽先进文化传播渠道;高校应推崇寓教于乐,增强思政课堂趣味性,还要汲取和利用微博传播优势来助力校园文化建设;家长必须注重家庭教育,培养青年形成优良品质,还要倡导言传身教,树立适度娱乐的良好榜样;而青年自身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抵制享乐拜金主义,其次还要提高媒介素养,强化信息辨别能力。
梁田[7](2020)在《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红人”应运而生,并逐渐由某个个体行为演变成为一种群体现象,特别是从2016年开始,网络红人现象的发展愈发膨胀和复杂,并迅速成长为一种网络文化新形态,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深刻影响。现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既有好奇心又有接受力,因而很容易成为网络红人现象的参与者和助推者。在“网络红人”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某种角度来讲,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网络红人”的价值输出,已然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文章旨在从网络红人现象这一现实性问题出发,讨论其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表现及归因,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应对策略。文章总体上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网络红人现象和大学生价值观概述。本部分对网络红人现象及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包括“网络红人”的概念界定、类型划分和发展历程的介绍,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在网络红人现象盛行的背景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上概念的界定和相关内容的阐释,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本部分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切实了解大学生对于网络红人现象的认知、参与以及所受影响的程度,概括总结出网络红人现象的发展既有拓宽精神视野、强化平等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等积极影响,同时也有阻碍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金钱价值观、成才价值观健康发展的消极影响。第三部分,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成因分析。重点考量消极影响的成因,是有效应对该现实性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策略的关键之所在。综合来看,网络环境的复杂多变、“泛娱乐化”倾向的蔓延、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政府和部门监管的不完善以及大学生自身原因的局限等五个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红人现象的负面影响的产生和传播。第四部分,应对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策略分析。这是本文的实践性意义之所在。总体来看,本文主张既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避免网络乱象的泛滥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持续性污染,又要整合社会、高校、媒体和个人等多方力量和资源,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规范。
石莹[8](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李雅歌[9](2020)在《泛娱乐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十九大以来,国内社会思潮发展态势总体趋稳,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多种社会思潮侵袭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高校是思想文化交流融合碰撞发展的前沿阵地,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关乎时代新人的培育。在“资本逻辑”和“媒介逻辑”影响下,随着社会时尚的转变、宣泄性文化消费、视觉文化的普及以及现代媒体运作模式对娱乐消费的推波助澜,娱乐突破自身的边界,裹挟其他社会思潮而产生新的变体,造成人的审美感官化、道德去崇高化、精神追求庸俗化、价值追求虚无化、社会生活去政治化。我国文化、政治、教育、社会等领域的泛娱乐化现象愈加突出,这种倾向逐渐演变为泛娱乐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面对新兴起的泛娱乐主义思潮,运用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阐述其起源流变、表现、特点及实质,从心理维度、文化维度及实践维度来分析泛娱乐主义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学理逻辑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必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社会思潮相关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理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以批判的视角从降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侵蚀大学生理性思辨能力、扭曲大学生审美价值取向以及阻滞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主体维度和干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浸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及弱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育人功能的客体维度分别描述泛娱乐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消极影响,并从资本、文化、传媒、青年主体、高校思想教育实践等方面共同探究泛娱乐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据此进一步提出从观念塑造、教育主导、环境创设制度保障四个方面予以应对:以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认识泛娱乐主义思潮、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主流价值观念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构建先进娱乐理念来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领域的引领;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以优化高校思想教育实践;以构建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环境、把握松弛有度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打造善施教化的校园媒体环境来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生态;从建立高校社会思潮动态测评机制、健全社会娱乐文化产业运行体制和完善大众传媒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以加强相关方面的监督与管理。结合新时代泛娱乐主义思潮演变现状,从新的视角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有助于把握大学生思想变化动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权,推动时代新人的培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王春阁[10](2020)在《维护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强大精神动力。高校是国家维护文化安全的前沿阵地。我国高校文化安全是指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受到外来腐朽、落后、庸俗文化的干扰、控制或同化,高校师生能够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和信仰革命文化、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促进我国文化稳定、健康、和谐发展,凝聚力和软实力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中国和西方高校间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国家对我国高校文化渗透的加剧,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凸显,高校文化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加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以绪论的形式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高校文化安全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阐明了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的创新点进行了提炼和说明。第二部分,对高校文化安全进行了基本概念阐释。主要是对文化、文化安全、高校文化安全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围绕高校文化安全这个核心概念,分析了高校文化安全的政治性、相对性、隐蔽性和长期性等四个基本特征,阐明了加强高校文化安全有利于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积极抵御西方文化渗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赢得网络文化的话语权等五方面意义。第三部分,对高校文化安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丰富的关于文化的思想,包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也有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实施全方位文化安全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提升软实力等关于文化安全的思想。这些都是我们深入研究高校文化安全的思想指引和理论资源。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的现状。本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方努力,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维护文化安全的人力物力投入显着增加,高校文化软实力得到显着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过程中文化安全得到了有效维护。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我国高校文化安全中还存在着高校师生文化自信尚需提升、高校师生也存在信仰宗教的情况、高校师生对西方文化渗透的警惕性不高、高校文化生态具有“西化”倾向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受到了西方国家长期文化渗透、国内文化安全环境不容乐观、网络新媒体普及和应用的负面影响、学校文化安全教育不足的影响。第五部分,阐明了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原则和目标。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应遵循的坚持党对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一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要实现的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目标。第六部分,提出加强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对策。本文认为加强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推进习近平关于文化和意识形态重要论述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深化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以创新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方式、充分运用新媒体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来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来优化社会文化安全环境;建立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防范机制、构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应急机制、打造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保障机制来完善维护高校文化安全的运行。总之,社会主义高校是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是文化生产和文化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西方文化渗透、文化侵略、文化霸权的侵蚀对象。研究高校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应对的策略,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大学生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繁荣。
二、大众文化的泛滥及其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众文化的泛滥及其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
一、相关概念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意识形态安全的传播维护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与难点 |
2 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理论解析 |
2.1 意识形态安全内涵和基本特征 |
2.2 意识形态安全的综合影响因素 |
2.3 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保障机制 |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变迁与意识形态安全演进 |
3.1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革故鼎新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确立 |
3.2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曲折发展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异化歧路 |
3.3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变革转型与意识形态安全的理性调适 |
3.4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守正创新与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推进 |
4 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确证、发展态势和风险剖析 |
4.1 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价值确证 |
4.2 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发展态势 |
4.3 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剖析 |
5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历程中的经验借鉴 |
5.1 中国古代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启示 |
5.2 苏联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崩塌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归因 |
5.3 西方国家推进意识形态安全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举措 |
6 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优化: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路径 |
6.1 加强队伍建设,增进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感召力 |
6.2 优化内容结构,把牢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权威性 |
6.3 依托媒体融合,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影响力 |
6.4 关照受众差异,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针对性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应对策略研究 ——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网络泛娱乐化及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概念 |
一、网络泛娱乐化的相关概述 |
(一)网络泛娱乐化的内涵 |
(二)网络泛娱乐化的特点 |
(三)网络泛娱乐化的表现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概述 |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
(三)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
三、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研究的价值考量 |
(一)必要性分析 |
(二)可行性分析 |
注释 |
第三章 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 |
二、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的表现 |
(一)政治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淡薄 |
(二)人文素养欠缺,审美品位异化 |
(三)崇尚物质主义,突出感官享受 |
(四)个体价值迷失,价值取向偏差 |
三、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危害的原因 |
(一)国家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
(二)网络媒介商业化的助推 |
(三)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匮乏 |
(四)大学生个体原子化倾向 |
注释 |
第四章 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的应对策略 |
一、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抵制网络泛娱乐化侵蚀 |
(一)以唯物史观澄清网络泛娱乐化的本质 |
(二)以法律手段增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 |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丰富网络价值观教育 |
二、媒介层面:倡导行业自律坚守网络职业道德 |
(一)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强化行业价值共识 |
(二)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增强“把关人”责任意识 |
(三)构建网络娱乐新理念提高网络娱乐的质量 |
三、高校层面:加强高校全方位建设创建良好育人氛围 |
(一)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载体育人功能 |
(二)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建设提供认识与理解社会的途径 |
四、个人层面:提升自身素质增强防御能力 |
(一)自觉增强理性思维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
(二)自觉培养媒介素养提高自身辨析能力 |
(三)自觉接受主流价值观教育提高自我建构能力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危害情况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硏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网络短视频和时代新人培养概述 |
一、网络短视频的基本问题界定 |
(一)网络短视频的内涵 |
(二)网络短视频的类型 |
(三)网络短视频的特征 |
二、时代新人培养的相关问题厘清 |
(一)时代新人的内涵 |
(二)时代新人培养的目标定位 |
(三)时代新人培养的价值意蕴 |
三、网络短视频与时代新人培养的内在联系 |
(一)传播受众和培养对象耦合 |
(二)传播过程和培养过程交融 |
(三)传播效果和培养成果汇通 |
第二章 网络短视频培育时代新人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时代新人培养的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人与技术互动思想 |
(二)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三)列宁的社会主义新人学说 |
二、西方相关学科中关于育人的理论借鉴 |
(一)科技哲学中的技术哲学思想 |
(二)传播学中关于媒介育人的理论 |
(三)社会学中的社会行动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的育人理论指导 |
(一)毛泽东“又红又专”人才思想 |
(二)邓小平“四有”新人理论 |
(三)江泽民“四个统一”理论 |
(四)胡锦涛的人才观 |
(五)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培养的重要论述 |
第三章 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实证分析 |
一、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现状问卷调查概况 |
(一)调查问卷目的和样本选择 |
(二)调查问卷设计思路及内容 |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二、网络短视频为时代新人培养带来新机遇 |
(一)扩大时代新人培养场域和优化主客体关系 |
(二)丰富时代新人培养手段和调节教育内容 |
(三)促进大学生信息接收和开拓观察视野 |
(四)拓宽大学生职业选择和缓解身心压力 |
(五)帮助大学生收获知识技能和满足多元需求 |
三、网络短视频给时代新人培养带来新挑战 |
(一)削弱时代新人培养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
(二)降低时代新人培养的针对性和自觉性 |
(三)消解大学生意志品质和动摇理想信仰 |
(四)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扭曲价值观念 |
(五)冲击大学生健康精神状态和淡化社会责任 |
第四章 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
一、短视频特点包含诱发消极影响的因素 |
(一)较短时长加剧大学生时间碎片化特征 |
(二)多样类型迎合大学生差异化观看需求 |
(三)热门内容激发大学生“求异”心理 |
(四)娱乐化趋势妨碍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形成 |
二、短视频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一)审核监督网络短视频的规范性文件存在漏洞 |
(二)加强短视频平台自律的行政法规有待完善 |
三、三方教育协同培育时代新人的运行不畅 |
(一)自我教育意识薄弱 |
(二)家庭教育防范欠缺 |
(三)学校教育教学不足 |
四、短视频平台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
(一)平台价值观错位 |
(二)平台建设工作懈怠 |
五、社会环境中存在不良风气 |
(一)娱乐之风渐长使大学生对短视频危害掉以轻心 |
(二)浮躁之风蔓延使大学生对时间和精力珍视不足 |
第五章 应对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影响的对策 |
一、注意网络短视频双重影响 |
(一)发挥短视频的积极影响 |
(二)规避短视频的消极影响 |
二、规范网络短视频内容创作 |
(一)遵循育人为本原则确定短视频载体 |
(二)构建正向内容体系引领主流价值 |
(三)优化短视频内容增强育人实效 |
三、完善网络短视频治理的法律法规 |
(一)完善审核监督网络短视频的规范性文件 |
(二)健全平台自律自纠的行业规范 |
(三)加强网络监管引领短视频内容建设 |
四、构建时代新人培养的系统格局 |
(一)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践行时代新人培养的新要求 |
(二)家庭有效防范发挥时代新人培养的源头作用 |
(三)高校完善教育教学发挥时代新人培养的主阵地作用 |
五、落实互联网企业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责 |
(一)加大监管力度剔除不良短视频内容 |
(二)提高博主准入门槛促进互联网从业人员自律 |
(三)顺应媒体融合趋势坚定正确舆论宣传方向 |
(四)及时推动新技术开发和新功能上线 |
六、营造时代新人培养的健康向上环境 |
(一)利用传播力引领社会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 |
(二)利用引导力推动各新闻媒体承担社会责任 |
(三)利用影响力推动全社会协同助力网络环境改善 |
(四)利用公信力遏制网络和社会中的歪风邪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网络短视频对青年的影响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访谈提纲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微博泛娱乐化倾向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1.3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或特色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概述 |
2.1 微博泛娱乐化倾向与青年价值观 |
2.1.1 微博架构设置分析 |
2.1.2 微博泛娱乐化倾向 |
2.1.3 青年价值观概述 |
2.2 影响青年价值观形成的环境因素 |
2.2.1 家庭环境 |
2.2.2 学校环境 |
2.2.3 社会环境 |
2.3 青年价值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理论 |
2.3.2 马克思关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理论 |
2.3.3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 |
2.3.4 思想政治教育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论 |
第三章 微博泛娱乐化倾向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 |
3.1 微博泛娱乐化倾向的表现 |
3.1.1 新闻舆论泛娱乐化 |
3.1.2 网红经济无序化 |
3.1.3 恶搞歪曲流行化 |
3.1.4 饭圈文化污名化 |
3.2 微博泛娱乐化对青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
3.2.1 青年价值评价庸俗化 |
3.2.2 青年价值取向偏离化 |
3.2.3 青年价值目标功利化 |
3.3 微博泛娱乐化倾向形成的原因 |
3.3.1 资本原因——激烈的市场竞争 |
3.3.2 技术原因——独特的传播优势 |
3.3.3 受众原因——亟待满足的精神需求 |
3.3.4 媒体原因——缺乏责任意识的娱乐功能 |
第四章 微博泛娱乐化影响下引导青年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
4.1 发挥社会在青年正确价值观形成中的协同作用 |
4.1.1 完善网络监管,营造风朗气清微博空间 |
4.1.2 整顿微博热搜,拓宽先进文化传播渠道 |
4.2 发挥高校在青年正确价值观形成中的主阵地作用 |
4.2.1 推崇寓教于乐,增强思政课堂趣味性 |
4.2.2 汲取微博优势,助力校园文化建设 |
4.3 发挥家庭在青年正确价值观形成中的基础作用 |
4.3.1 注重家庭教育,培养青年形成优良品质 |
4.3.2 倡导言传身教,树立适度娱乐良好榜样 |
4.4 发挥个人在青年正确价值观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
4.4.1 坚定理想信念,抵制享乐拜金主义 |
4.4.2 提高媒介素养,强化信息辨别能力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1. 有关“网络红人”概念及内涵的研究 |
2. 有关“网络红人”发展阶段的研究 |
3. 有关网络红人现象的成因研究 |
4. 有关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
5. 有关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对策研究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 网络红人现象和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 网络红人现象的相关概述 |
1. “网络红人”的概念及内涵界定 |
2. “网络红人”的类型划分 |
3. 网络红人现象的发展历程 |
(二) 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概述 |
1. 价值观的内涵 |
2. 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
3. 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因素 |
4. 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二、 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现状概要 |
(一) 调查问卷的实际说明与实施 |
1. 问卷设计 |
2. 调查对象 |
3. 基本情况的统计结果 |
(二)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1. 大学生对“网络红人”的认知程度 |
2. 大学生对于网络红人现象的关注程度 |
3. 关于大学生对网络红人现象所持的态度 |
4. 有关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程度 |
(三) 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
1. 拓宽大学生的精神视野 |
2. 强化大学生的平等意识 |
3.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
(四) 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
1. 模糊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 |
2. 冲击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
3. 撕裂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
4. 腐蚀大学生的金钱价值观 |
5. 误导大学生的成才价值观 |
三、 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成因 |
(一) 网络环境的复杂多变 |
(二) “泛娱乐化”倾向的蔓延 |
(三) 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 |
(四) 政府和部门监管不完善 |
(五) 大学生自身原因的局限 |
四、 应对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策略分析 |
(一) 弘扬主流价值,以社会价值共识引领价值观发展 |
1. 以理服人,强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
2. 榜样示范,激励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 |
(二) 发挥高校优势,开展富有时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
1. 课堂教学要加强对社会热点的引导 |
2. 校园网络平台要成为主流价值的宣传阵地 |
3. 校园文化要渗透价值观教育 |
(三) 明确媒体责任,坚持正确的价值舆论导向 |
1. 网络媒体要加强对传播内容的把关 |
2. 网络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四) 加强政府监管,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塑造权威“法律人” |
2. 构建多元主体监督机制,充当客观“管理人” |
(五) 注重自我教育,提升媒介素养和价值选择能力 |
1. 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
2. 提高自身的价值选择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查问卷 |
后记 |
(8)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性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道德 |
1.5.2 道德教育 |
1.5.3 君子人格 |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
2.1 历史演进 |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
2.2 基本特征 |
2.2.1 人文性 |
2.2.2 实践性 |
2.2.3 普遍性 |
2.2.4 内在超越性 |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3.1 融入的必要性 |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
3.2 融入的可能性 |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
4.2 德育内容融入 |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
5.2 德育方法融入 |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
6.1 基本原则 |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
6.2 实施路径 |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泛娱乐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泛娱乐主义思潮概述 |
一 泛娱乐主义起源流变 |
二 泛娱乐主义思潮的表现 |
三 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特点与实质 |
第二节 泛娱乐主义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 |
一 娱乐与教育的关系 |
二 泛娱乐主义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三节 泛娱乐主义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
一 理论基础 |
二 理论借鉴 |
第二章 泛娱乐主义思潮消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泛娱乐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维度 |
(一)降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
(二)侵蚀大学生理性思辨能力 |
(三)扭曲大学生审美价值取向 |
(四)阻滞大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维度 |
(一)干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
(二)降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
(三)浸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环境 |
(四)弱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育人功能 |
第二节 泛娱乐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
一 基础因素 |
(一)娱乐市场资本追逐经济效益 |
(二)泛娱乐文化消解自身教化功能 |
二 核心因素 |
(一)青年学生自身的局限性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阶段的问题 |
三 关键因素 |
(一)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力 |
(二)大众传媒角色定位失当 |
第三章 泛娱乐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观念塑造: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领域的引领 |
一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认识泛娱乐主义思潮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主流价值观念 |
三 马克思主义文艺育德,构建先进娱乐理念 |
第二节 教育主导:优化高校思想教育过程 |
一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落实课堂教学寓教于乐 |
二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严防教育载体泛娱乐化 |
三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提升教育者的综合素养 |
第三节 环境创设: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生态 |
一 构建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环境,打造意蕴深厚的大学文化 |
二 把握松弛有度的课堂教学环境,避免高校课堂过度娱乐化 |
三 打造善施教化的校园媒体环境,消释校园网络文化泛娱乐 |
第四节 制度保障:加强相关方面的监督与管理 |
一 建立高校社会思潮动态测评机制,监控泛娱乐主义思潮的传播 |
二 健全社会娱乐文化产业运行体制,提供高质量的娱乐文化产品 |
三 完善大众传媒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约束传播媒介的娱乐化程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维护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阶级分析法 |
1.3.3 系统分析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文化安全概述 |
2.1 高校文化安全概念界定 |
2.1.1 文化 |
2.1.2 文化安全 |
2.1.3 高校文化安全 |
2.2 高校文化安全的基本特征 |
2.2.1 政治性 |
2.2.2 相对性 |
2.2.3 隐蔽性 |
2.2.4 长期性 |
2.3 加强高校文化安全的意义 |
2.3.1 维护国家总体安全 |
2.3.2 积极抵御西方文化渗透 |
2.3.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2.3.4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
2.3.5 赢得网络文化的话语权 |
第3章 高校文化安全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思想 |
3.1.1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
3.1.2 “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
3.1.3 “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 |
3.1.4 “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 |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关于文化安全的思想 |
3.2.1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
3.2.2 实施全方位的文化安全战略 |
3.2.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3.2.4 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2.5 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
第4章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的现状 |
4.1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所取得的成就 |
4.1.1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 |
4.1.2 维护文化安全的人力物力投入显着增加 |
4.1.3 高校文化软实力得到显着提升 |
4.1.4 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的过程中文化安全得到了有效维护 |
4.2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
4.2.1 高校师生文化自信尚需提升 |
4.2.2 高校师生也存在信仰宗教的情况 |
4.2.3 高校师生对西方文化渗透的警惕性不高 |
4.2.4 高校文化生态具有“西化”倾向 |
4.3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西方国家的长期文化渗透 |
4.3.2 国内文化安全环境不容乐观 |
4.3.3 网络新媒体普及和应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
4.3.4 学校文化安全教育不足 |
第5章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
5.1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
5.1.1 坚持党对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领导 |
5.1.2 坚持以人为本 |
5.1.3 坚持与时俱进 |
5.1.4 坚持一元化与多样性的统一 |
5.2 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要实现的目标 |
5.2.1 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
5.2.2 有效维护高校文化守正创新 |
5.2.3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
第6章 加强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对策 |
6.1 创新高校文化安全教育 |
6.1.1 推进习近平关于文化和意识形态重要论述教育 |
6.1.2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 |
6.1.3 深化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
6.2 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 |
6.2.1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
6.2.2 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方式 |
6.2.3 充分运用新媒体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
6.3 优化社会文化安全环境 |
6.3.1 倡导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 |
6.3.2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 |
6.4 完善维护高校文化安全的运行机制 |
6.4.1 建立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防范机制 |
6.4.2 构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应急机制 |
6.4.3 打造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保障机制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大众文化的泛滥及其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意识形态安全的传播维护路径研究[D]. 钱美玲.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3]网络泛娱乐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危害及应对策略研究 ——以黑龙江省部分高校为例[D]. 张淑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网络短视频对时代新人培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梁巧. 兰州大学, 2021(02)
- [5]图像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变化研究[D]. 鲁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微博泛娱乐化倾向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袁箐. 江南大学, 2020(01)
- [7]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梁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9]泛娱乐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D]. 李雅歌. 郑州大学, 2020(03)
- [10]维护我国高校文化安全研究[D]. 王春阁. 辽宁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