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起屋面板质量事故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程统然[1](2019)在《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社会经济蓬勃的发展,钢结构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我国越来越多的建筑如生产厂房和住宅商品房开始逐渐由传统的混凝土建筑向钢结构建筑转化,我国的建筑技术也由此开始了重大的革新。但目前已有研究大多数是针对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定性叙述,钢结构施工中的安全危险源的前馈信号研究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其危险的预估精度也远没有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距实时预测的要求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本篇论文的创作目标就是从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前馈信号的角度出发,探求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危险源的前馈信号,并设计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监控、对风险进行实时预测的方法。(1)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在详细的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的研究现状和方向,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进而明确研究目标和方法,并设计研究思路。(2)阐述理论和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掌握钢结构工程质量管理基本原则和方法、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以及事故致因理论,并围绕于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的研究方向进行理论和应用阐述,为后期PaICFs模型构建提供理论基础。(3)解析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影响因素。阐述钢结构工程的技术特点,包括钢结构工程的优点、缺点及其质量问题的主要特点,并针对钢结构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分前期资料、会审图纸、化学成分、加工制作、连接、运输、安装和使用维护几个方面做出阐述,从而利用鱼骨图分析法,对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4)构建事故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调查模型。对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进行定义分析,然后构建了钢结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阻止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成为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的因素,从而正式建立了钢结构工程质量PaICFs调查模型,且对建立PaICFs模型时可能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础原因做出了详细分析。最后在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分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验收阶段)和关键环节,以其为未来的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5)案例分析。对具体的案例事故进行了分析,首先在事故发生的基础上,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然后根据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的常规处理方法来选择最适合本次事故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在分析出的事故原因的基础上,对事故原因的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进行分析,将得到的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加入PaICFs数据库中。
牛金亮[2](2018)在《某电解车间屋架垮塌事故分析与加固处理》文中提出钢屋架结构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钢屋架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破坏,屋架一旦破坏,容易导致屋面大面积垮塌,这种破坏现场情况复杂,取证难,检测鉴定难度大。由于部分构件的破坏或失稳,会引起作用于屋面钢架的荷载变化而引起结构内力分布和性质的变化,再加上制作安装中形成的初始缺陷等多种复杂因素,直接影响着结构在后继使用历程中的受力性能。通过有限元软件SAP2000和计算软件PKPM,对现有单层钢结构厂房屋架受力性能及技术状况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估,确定其事故破坏机理,或者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对既有厂房在后继生命历程中安全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为此,就需要对现有钢结构厂房进行合理可靠的受力性能分析与技术状态调查和跟踪,以便适时合理地对结构进行维护与加固。本课题以青铜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宁东分公司电解车间厂房屋架垮塌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工程调查和结构分析验算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屋架破坏因素,对单层钢结构厂房安全性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做了满足使用要求的加固处理。首先屋架破坏的状况和构件的损伤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对电解车间厂房的屋盖及支撑系统、设计施工及厂房的使用条件等进行了调查,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分析了结构设计、制作、施工、安装或使用中的超载,构件尺寸偏差、位置偏差以及荷载位置偏差,构件损伤、锈蚀等因素对单层钢结构厂房的结构及构件承载性能与安全性的影响,并根据破坏因素对单层钢结构厂房作用效应的分析提出了处理措施,提出了预警措施,为厂房的正常使用、维护和监控提供科学的依据。
孔素平[3](2018)在《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节点构造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国内外大量人才不断的涌入,导致京津冀地区的常住人口高速增长。如何能够在极为有限的城市居住用地上能够快速解决人口住房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能够避免传统施工方式中大量作业在现场由人工完成这种工作效率低、安全风险大、建设周期长等诸多问题的落后施工方法。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在建筑性能、施工速度、工程质量、机械化程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着与传统现场浇筑式住宅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种建造方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京津冀地区,这也必将成为建筑产业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历史起源、国内外现状、自身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聚焦于京津冀这一特殊地域,高层预制装配式住宅这一特定类型,建筑节点构造设计这一关键环节进行具体研究。通过与传统现浇施工方式在技术、经济、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对比,得出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点与不足。然后研究了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应用,结合信息化模型技术对节点构造设计中的问题,提出了环境模拟的解决方法。最后以京津冀地区三个具体住宅项目实例来反应现有的建筑节点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我们今后的节点构造设计实践提供技术参考,逐步实现建筑业的产业化升级。论文研究无论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陈博珊[4](2016)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力学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和住宅产业化的兴起,建筑节能和装配式结构越来越得到广大工程师的关注。目前广泛使用的建筑外墙保温体系一般采用外挂板+聚苯板的外保温形式,此保温类型不但极大地消耗了建筑材料(水泥、沙子、石子),而且容易引起墙体脱落和燃烧等质量事故,因此研发新型工业化装配式围护体系,对改变上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加气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基本材料性能的研究,而作为围护墙板在高层建筑中承受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加气混凝土板材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了研究加气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45块加气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以及劈裂抗拉强度试验。试验研究表明,平行于发气方向的强度约等于垂直于发气方向的强度的70%81%左右。端部效应对试件影响较小,使得加气混凝土棱柱体强度与立方体强度的转换系数取0.884。尺寸效应对加气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非标准试块与标准试块的抗压强度比值fcu150/fcu100取0.953。加气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与其抗压强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换算系数为10.5%。基于42块加气混凝土外挂墙板的四分点加载试验,分析了板材的跨度、配筋和强度等因素对试件的力学性能和破坏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加气混凝土外挂墙板最终的破坏形态为弯剪破坏,在较大荷载作用下出现了钢筋与加气混凝土的粘结滑移现象。板材配筋面积一致下,钢筋根数较多的试件表现出裂缝相对密集,开裂荷载相对较大。最后根据规范得到了板材的抗剪承载力和开裂荷载,规范计算的理论值具有较大安全储备。通过6块加气混凝土屋面板的抗弯试验,研究了配筋面积和板材强度对加气混凝土屋面板的延性,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加气混凝土屋面板的破坏形态为弯剪破坏。相比普通混凝土屋面板其开裂时间较慢、承载力能力较低和延性较好。最后对北京地区的一次加气混凝土屋面板质量事故进行分析,由于屋面板后期的随意改造增加荷载,安装吊顶超过了抗剪承载能力,加气混凝土屋面板两端发生明显的剪切破坏。同时由于加气混凝土板材的受拉区保护层脱落,钢筋出现明显的锈蚀现象。传统的连接节点容易形成冷桥或造成板材损伤,所以本文通过20块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的节点平面外拉拔试验,分析了板材的配筋和节点垫片尺寸对钩头螺栓节点和新型预埋件节点的承载能力影响。研究表明,钩头螺栓节点的承载力随着垫片半径和板材配筋面积的增加而增大,新型预埋件节点的初始刚度和承载能力都好于钩头螺栓节点。为了研究加气混凝土的非线性性能,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了4面不同配筋的加气混凝土板抗弯分析。研究表明,试件的数值模拟值与试验值吻合的比较好,说明选取的材料本构关系和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加气混凝土板抗弯试验。
段修谓[5](2015)在《9m跨无拉条H型钢檩条的整体稳定性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发泡水泥复合板作为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不仅克服了混凝土板自重大的缺点,而且克服了轻质压型钢板在耐久性、防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随着现代建筑的要求,发泡水泥复合板的面板尺寸越来越大,这样就造成远距离运输的经济、方便问题。发泡水泥复合板一直是无檩体系的方案,当采用3m×9m大型轻质屋面板时,给运输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则发泡水泥复合板有檩体系方案应运而生,其支承太空板的檩条的承载力研究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对支承发泡水泥复合网架板有檩体系在正向、反向均布荷载下进行了抗弯试验研究,得出了荷载-挠度曲线、高频焊接H型钢檩条的最终破坏形态以及极限承载力,对檩条平面外计算长度取值作了理论分析。得出了结论:发泡水泥复合板与檩条焊接,在正向荷载下,可作为檩条受压上翼缘的侧向支撑,檩条的平面外计算长度可取板宽b=3m,可以不设上拉条。在反向荷载作用下,发泡水泥复合板可间接作为檩条受压翼缘的侧向支撑,一般情况下可不设下拉条,此时l1=1.5b=4.5m。最后对该有檩体系以后在大量生产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议。然后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使其能够反映出发泡水泥复合板有檩体系的力学性能,验证了前文的理论计算方法以及试验研究的准确可靠性。最后关于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对《钢结构设计规范》(报批稿)以及现行规范关于整体稳定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做了对比分析,得出其准确率较低的结论,并在其基础上重新提出了简化修正公式。
叶鹏[6](2013)在《施工实测缺陷对网架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空间结构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体育馆、展览中心、候车厅、飞机库、大型娱乐场所等公共建筑,并且跨度不断增大,结构形式也日新月异。而空间网架结构更是以其结构形式简单、自重轻、易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被广泛采用,以其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视觉效果备受人们的青睐。钢网架结构安装过程中,网架结构建筑物的安全性是人们所关注的,尤其是对受压杆件的垂直度和侧向弯曲矢高及钢结构主体结构的整体平面弯曲须满规范要求。但钢结构在设计、制造、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缺陷,给钢网架结构的安全使用带来隐患。在施工中,引起网架结构本身形变的各种因素中钢结构网架挠度形变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故钢结构网架挠度正成为工程交付使用检测以及整个建筑物运营管理阶段进行安全监测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之一,网架挠度形变是否符合相关规范直接决定着建筑物本身的质量,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本文以某学院游泳池网架结构为研究背景,通过参与对网架工程的施工过程的跟踪和实地检测,以网架监测和施工质量验收报告为依据,收集了结构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结构杆件的壁厚缺陷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网架结构的分析模型,分别计算在网架结构自重、网架结构自重和屋面板共同作用下、理想结构和计及缺陷结构的变形值,并同网架的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与探讨。同时对网架结构的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钢结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各种缺陷对其性能的影响分析,利用钢结构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方法,包括:三阶段质量控制理论在钢结构建设中运用,钢结构企业生产组织形式,关键工序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程序。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和普及,减少一些常见的质量缺陷,可提高全社会的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
任海明[7](2012)在《大型工业厂房在高风压状态下压型钢板的选型及施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压型钢板的发展过程及使用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在压型钢板使用中存在的缺陷。然后对压型钢板的材料、型号、基本构造、特点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实际工程中压型钢板的选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由于台风及强阵风对压型钢板这种薄壁轻型建筑围护结构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并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文中结合规划设计中的湛江钢厂工程,通过屋面板角驰Ⅲ-600型及墙面板V-125型两种板型的抗风压计算、截面特性计算及檩距计算,对高风压状态下压型钢板的选型及应用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并提出了一种更为经济实用的新的彩色压型钢板,暂且命名为角驰III(630)型。同时,为防止瞬时强风压等各种不利因素结合在一起时对安装好的屋面板及墙面板造成破坏,文中对压型钢板的防风加固设计及防渗漏设计进行了阐述。文中还分析了在高风压状态下,压型钢板的两种施工方法,高架平台安装屋面板的施工方法及吊车安装屋面板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和注意事项。本文对大型工业厂房在高风压状态下压型钢板的应用做了有益的探索,对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徐麒[8](2011)在《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改造项目进度与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冷轧是BG公司生产工艺最复杂,过程最繁多、质量要求最严格的工序,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都会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而酸洗处理过程是整个冷轧生产过程的第一道关键工序,也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由于冷轧酸洗特殊的生产工艺以及厂房结构的特点,在长期的生产使用过程中,厂房结构特别是围护结构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腐蚀破坏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厂房内的生产环境。为了保证冷轧酸洗厂房的结构安全与使用功能,确保正常生产的环境要求,有必要对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进行全面改造。本文对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改造项目进行了研究,从项目的范围、组织结构及生产工艺概况、厂房结构设计形式、厂房围护结构腐蚀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侧重分析了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腐蚀的机理及原因,提出了项目的改造技术方案、项目的进度与质量计划及项目进度实施与质量控制的要点,并对其实施进行了全过程的进度与质量控制研究与探索。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项目进度与质量计划比较符合不停产情况下组织实施的要求,研究、总结的项目进度实施与质量控制的方法与要点比较符合项目特点,而且具体、实用,能够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为将来其他企业类似改造项目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黄慧琴[9](2011)在《轻钢结构的工程事故浅析》文中认为本文参照近几年发生的一些轻钢结构工程事故,从设计、加工、安装、使用等四个主要方面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仅供参考,希望能够避免各种事故的再次发生。
杜国平[10](2011)在《原型建筑结构教学模型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原型建筑结构教学模型是针对工程中施工质量低下、劳动者专业素质低以及各类培训流于表面形式等问题,设计研制而成与实际大小相同的建筑结构模型。该模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目前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等四种结构形式按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的工作过程进行有机安排,将结构内部的构造形式有机暴露,通过图纸与实物相互对应,能加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在设计建造过程中,着重解决了多种建筑结构合建的力传递、内部构造暴露、施工工序展示、模板上支模板、学生动手操作场地的提供等问题,并对所模型内所设计的展示内容进行分析汇总后做成多媒体查询网络,便于学员在模型内自学。该模型自2010年4月建成后,在一个学期内接待了近8000余人次的参观学习及质量检查操作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此模型的推广使用将为建筑工程行业的技术培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模式,也能为大专院校开展“项目化”教学提供一个平台。
二、一起屋面板质量事故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屋面板质量事故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现状 |
1.2.2 事故致因理论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不足总结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内容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钢结构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述 |
2.1.1 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原则 |
2.1.2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 |
2.1.3 钢结构工程的三全质量管理 |
2.1.4 统计方法在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应用 |
2.2 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综述 |
2.2.1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
2.2.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主要内容 |
2.3 事故致因理论综述 |
2.3.1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
2.3.2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3.3 轨迹交叉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钢结构工程的技术特点 |
3.1.1 钢结构工程的优点 |
3.1.2 钢结构工程的缺点 |
3.1.3 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主要特点 |
3.2 钢结构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 |
3.2.1 钢结构工程资料不全的问题 |
3.2.2 钢结构工程的会审图纸的问题 |
3.2.3 钢结构工程的化学成分问题 |
3.2.4 钢结构工程的加工与制作问题 |
3.2.5 钢结构工程的连接问题 |
3.2.6 钢结构工程运输、安装以及使用维护中出现的问题 |
3.3 钢结构工程的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鱼骨图分析法简述 |
3.3.2 钢结构工程质量影响因素鱼骨图分析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结构工程质量问题前兆分析及质量控制 |
4.1 钢结构工程施工的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探究 |
4.1.1 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定义分析 |
4.1.2 钢结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系统构建 |
4.2 事故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调查模型(PaICFs)的构建 |
4.2.1 阻止前馈信号和未遂事件成为事故的因素 |
4.2.2 钢结构工程质量PaICFs调查模型的建立 |
4.3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内容 |
4.3.1 钢结构工程设计阶段质量控制内容 |
4.3.2 钢结构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 |
4.3.3 钢结构工程验收阶段质量控制工作 |
4.4 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某钢结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研究 |
5.1 工程简介 |
5.1.1 工程概况 |
5.1.2 工程技术特点 |
5.2 钢结构厂房质安事故的分析 |
5.2.1 钢结构厂房质安事故的具体原因 |
5.2.2 钢结构厂房质安事故PaICFs调查分析 |
5.3 钢结构厂房质量控制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某电解车间屋架垮塌事故分析与加固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钢结构事故频发 |
1.1.2 单层厂房主要结构形式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钢结构屋面垮塌事故研究 |
1.2.2 国内钢结构屋面垮塌事故研究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事故分析过程 |
2.1 事故来源 |
2.1.1 事故定义及分类 |
2.1.2 工程事故分析课题的研究目的 |
2.2 钢结构事故一般原因分析 |
2.2.1 钢结构事故原因概况 |
2.2.2 建造阶段事故原因 |
2.2.3 正常使用阶段事故原因 |
2.2.4 老化阶段阶段事故原因 |
2.3 钢结构事故处理 |
2.3.1 钢结构事故处理必备的条件 |
2.3.2 钢结构事故处理程序 |
2.4 钢屋盖事故 |
2.4.1 钢屋盖事故的类型 |
2.4.2 钢屋盖事故原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电解车间屋架垮塌事故鉴定 |
3.1 事故基本状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事故现场 |
3.2 破坏车间初步检测 |
3.2.1 检测目的 |
3.2.2 检测依据 |
3.2.3 检测内容和检测设备 |
3.2.4 环境和气象条件 |
3.2.5 构件破坏现状 |
3.2.6 地基基础 |
3.2.7 建筑材料 |
3.2.8 施工质量 |
3.2.9 设计复核 |
3.2.10 屋架垮塌过程 |
3.2.11 荷载因素 |
3.3 事故分析 |
3.3.1 建筑材料分析 |
3.3.2 地基基础分析 |
3.3.3 施工质量分析 |
3.3.4 设计复核结果分析 |
3.3.5 屋架垮塌过程分析 |
3.3.6 荷载分析 |
3.3.7 天气原因分析 |
3.3.8 综合分析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厂房垮塌过程模拟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 软件介绍 |
4.2 结构计算相关参数选取及计算 |
4.2.1 结构参数选取 |
4.2.2 荷载分析 |
4.3 PKPM结构复核计算 |
4.3.1 腹杆强度及稳定性应力比验算 |
4.3.2 溜槽平台支承梁验算 |
4.4 结构计算模拟 |
4.4.1 计算模型 |
4.4.2 溜槽平台 |
4.4.3 结构主体计算分析 |
4.4.4 变形图局部放大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厂房垮塌部分的加固处理研究 |
5.1 加固处理内容 |
5.2 材料总体要求 |
5.2.1 钢材 |
5.2.2 焊接 |
5.3 加固处理过程及现状 |
5.3.1 排架柱加固处理 |
5.3.2 柱间支撑加固处理 |
5.3.3 屋架及屋架支撑加固处理 |
5.3.4 屋面板及通凤器加固处理 |
5.3.5 围护墙加固处理 |
5.3.6 下料平台及溜槽平台加固处理 |
5.4 加固处理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主持与参与的工程项目 |
(3)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节点构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来源和意义 |
1.1.1 课题的背景和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范围、方法及创新点 |
1.2.1 课题研究的范围 |
1.2.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预制装配式住宅发展现状研究 |
2.1 预制装配式住宅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相关概念 |
2.1.2 预制装配式住宅分类 |
2.1.3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优点 |
2.1.4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缺点 |
2.2 国内外预制装配式住宅研究发展与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
2.2.2 国内研究发展与现状 |
2.2.2.1 国内发展历史 |
2.2.2.2 国内其他省份发展政策 |
2.2.3 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
2.3 国内相关设计规范及生产工艺 |
2.3.1 相关设计规范标准 |
2.3.2 相关生产及施工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点构造设计中信息化模型技术的应用 |
3.1 信息化模型技术分析 |
3.1.1 信息化模型技术的优势 |
3.1.2 信息化模型技术在构造节点设计方法 |
3.2 信息化模型技术在节点构造设计中的应用 |
3.2.1 节点构造设计中节能问题的应用 |
3.2.2 节点构造设计中标准化问题的应用 |
3.3 节点构造设计中注意事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研究 |
4.1 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住宅发展现状 |
4.1.1 政策的发展研究 |
4.1.2 技术的升级运行状况 |
4.1.3 生产试验基地 |
4.2 京津冀地区环境特点及其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建设情况 |
4.2.1 京津冀地区区域环境特点 |
4.2.2 与我国其他地区的不同点 |
4.2.3 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项目情况 |
4.3 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节点设计要点 |
4.3.1 平面节点设计要点 |
4.3.2 立面节点设计要点 |
4.3.3 预制构件节点的设计要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京津冀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节点构造设计实例剖析 |
5.1 案例一北京中粮假日风景项目 |
5.1.1 项目情况简介 |
5.1.2 预制外墙构件的连接节点存在问题及设计解决方法 |
5.2 案例二天津荣悦园项目 |
5.2.1 项目情况简介 |
5.2.2 预制外墙构件的连接节点存在问题及设计解决方法 |
5.3 案例三石家庄裕华壹号项目 |
5.3.1 项目情况简介 |
5.3.2 预制外墙构件的连接节点存在问题及设计解决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现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及优秀经验 |
6.1.2 当前存在的主要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6.2.1 今后发展的方向 |
6.2.2 今后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力学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加气混凝土基本特征 |
1.1.1 加气混凝土的优越性 |
1.1.2 加气混凝土产业特点 |
1.1.3 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问题的引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及意义 |
第2章 加气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加气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方法和步骤 |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加气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方法和步骤 |
2.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 加气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2.4.1 试验目的 |
2.4.2 试验方法和步骤 |
2.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劈裂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 |
2.6 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轴心抗压强度的关系 |
2.7 膨胀方向对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2.8 尺寸效应对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加气混凝土外挂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件制作 |
3.3 材料基本力学性能 |
3.3.1 加气混凝土材料性能 |
3.3.2 钢筋材料性能 |
3.4 加气混凝土板抗弯性能试验方案设计 |
3.4.1 加气混凝土板材设计 |
3.4.2 试验装置与测量方案 |
3.4.3 试验加载制度 |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1 跨中截面应变分布 |
3.5.2 试验现象及破坏机理分析 |
3.5.3 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3.6 理论值计算 |
3.6.1 北京地区高层风荷载计算 |
3.6.2 北京地区水平地震作用 |
3.6.3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分析 |
3.6.4 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分析 |
3.6.5 板材开裂弯矩计算分析 |
3.6.6 截面的延性计算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气混凝土屋面板抗弯性能研究与案例分析 |
4.1 概述 |
4.2 试件设计 |
4.3 材料基本力学性能 |
4.4 试验加载装置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试验现象分析 |
4.5.2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4.5.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6 加气混凝土屋面板质量事故分析 |
4.6.1 概况 |
4.6.2 屋面板质量事故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气混凝土外挂板节点试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试验设计 |
5.2.1 材性试验 |
5.2.2 试件设计 |
5.2.3 试验装置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试验现象分析 |
5.3.2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5.3.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ABAQUS的加气混凝土板数值模拟分析 |
6.1 概述 |
6.2 有限元法 |
6.2.1 有限元法概况 |
6.2.2 有限元软件ABAQUS |
6.3 ABAQUS中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
6.3.1 损伤塑性模型概况 |
6.3.2 损伤塑性模型中塑性部分 |
6.3.3 损伤塑性模型中损伤部分 |
6.3.4 损伤塑性模型中损伤因子 |
6.4 加气混凝土板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 |
6.4.1 建立几何模型 |
6.4.2 定义材料属性 |
6.4.3 施加边界条件及荷载 |
6.4.4 划分网格 |
6.5 有限元结果 |
6.5.1 加气混凝土的应力云图 |
6.5.2 钢筋的应力云图 |
6.5.3 加气混凝土的变形云图 |
6.5.4 加气混凝土的荷载-位移曲线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专利目录 |
(5)9m跨无拉条H型钢檩条的整体稳定性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发泡水泥复合板概述 |
1.1.2 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发泡水泥复合屋面板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檩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受弯构件整体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整体思路 |
第2章 支承发泡水泥复合板檩条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
2.1 前言 |
2.2 试验难点分析 |
2.3 试验研究目的 |
2.4 试验构件 |
2.4.1 檩条 |
2.4.2 发泡水泥复合网架板 |
2.5 试验方案 |
2.5.1 试验简图 |
2.5.2 试验加载方法 |
2.5.3 支座结构形式 |
2.6 试验数据的观测 |
2.6.1 试验檩条的观测 |
2.6.2 试验檩条挠度值的测定 |
2.6.3 试验檩条极限荷载 |
2.7 试验过程及破坏形式 |
2.7.1 正向荷载作用下的檩条试验 |
2.7.2 负风压作用下的檩条试验 |
2.8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8.1 正向承载力分析 |
2.8.2 反向承载力分析 |
2.8.3 檩条挠度结果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支承发泡水泥复合板檩条的有限元分析 |
3.1 前言 |
3.2 结构非线性分析 |
3.2.1 原理分析 |
3.2.2 非线性求解 |
3.3 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 |
3.3.1 单元类型选择 |
3.3.2 模型材料特性参数 |
3.3.3 模型的网格划分 |
3.3.4 边界条件及荷载条件 |
3.4 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1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对比 |
3.4.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简化公式的修正 |
4.1 前言 |
4.2 整体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原理 |
4.3 整体稳定系数的简化式 |
4.3.1 报批稿对整体稳定系数的简化 |
4.3.2 现行规范对整体稳定系数的简化 |
4.4 双轴对称截面整体稳定系数的简化修正 |
4.4.1 跨间无支撑,满跨均布荷载作用于上翼缘 |
4.4.2 跨间无支撑,满跨均布荷载作用于下翼缘 |
4.4.3 跨间有支撑,满跨均布荷载作用于上翼缘 |
4.4.4 跨间有支撑,满跨均布荷载作用于下翼缘 |
4.5 单轴对称组合截面整体稳定系数的简化修正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施工实测缺陷对网架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网架结构的概述 |
1.1.1 网架结构的介绍 |
1.1.2 网架结构的历史和发展 |
1.1.3 网架结构的发展以及应用 |
1.2 空间网架结构的特性 |
1.2.1 空间网架结构的优点 |
1.2.2 空间网架结构的缺点 |
1.3 网架结构的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1 网架结构的研究现状 |
1.3.2 网架结构先行研究的不足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网架结构实测缺陷与统计分析 |
2.1 缺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
2.2 缺陷的分类 |
2.3 网架结构挠度的特点 |
2.3.1 在施工中网架结构挠度的控制 |
2.3.2 网架结构挠度形变的主要来源 |
2.4 对网架结构的两种缺陷进行现场测量 |
2.4.1 网架结构工程概况 |
2.4.2 施工现场检测的主要内容和检测仪器的选择 |
2.4.3 对网架结构的杆件壁厚的偏差进行测量 |
2.4.4 对网架结构的支座偏差进行测量 |
2.4.5 对网架结构的挠度进行检测 |
2.4.6 网架结构施工质量检测的其它内容 |
2.5 网架结构实测缺陷的统计分析 |
2.5.1 不同缺陷的统计特性分析 |
2.5.2 网架结构缺陷参数统计 |
2.6 小结 |
第三章 网架结构在考虑缺陷下的有限元分析 |
3.1 SAP2000 有限元软件基本情况 |
3.2 初始缺陷的两种主要分析方法 |
3.2.1 随机缺陷模态法的基本思想 |
3.2.2 一致缺陷模态法的基本思想 |
3.3 在理想状态下网架结构挠度的有限元分析 |
3.3.1 利用 SAP2000 有限元程序建立网架结构的计算模型 |
3.3.2 利用 SAP2000 建模并求解网架结构各轴线的挠度 |
3.3.3 结果分析 |
3.4 考虑网架实测缺陷情况下 |
3.4.1 网架杆件壁厚实测缺陷对网架挠度的影响 |
3.4.2 结果分析 |
3.4.3 网架节点支座实测缺陷对网架挠度的影响 |
3.4.4 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网架结构施工中质量控制 |
4.1 钢结构质量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
4.1.1 网架结构工程质量的形成 |
4.1.2 影响钢结构质量的因素 |
4.2 网架结构中对挠度的控制 |
4.2.1 网架结构的杆件壁厚偏差的控制 |
4.2.2 网架结构支座偏差的控制 |
4.2.3 在施工过程中预先合理起拱 |
4.3 工程质量的三个阶段控制方法 |
4.4 工程质量的三个阶段控制方法在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4.4.1 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 |
4.4.2 网架结构施工质量事中控制 |
4.4.3 钢结构施工后期的质量控制 |
4.4.4 验收阶段的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 |
4.5 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大型工业厂房在高风压状态下压型钢板的选型及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引言 |
1.2 国内大型工业厂房压型钢板发展过程及使用现状 |
1.2.1 国内压型钢板的发展过程 |
1.2.2 国内压型钢板的使用现状 |
2 压型钢板的概况 |
2.1 压型钢板的材料选择 |
2.2 压型钢板的截面形式 |
2.3 压型钢板的连接构造 |
2.4 压型钢板的特点及应用 |
2.5 压型钢板型号的选择 |
3 在高风压状态下压型钢板的选型 |
3.1 在高风压状态下压型钢板现状 |
3.2 压型钢板应用于高风压地区的改进思路 |
3.3 高风压地区压型钢板的应用建议 |
3.3.1 材料选择 |
3.3.2 板型的选择及连接构造方式 |
3.4 对屋面板及墙面板的抗风压计算 |
3.4.1 荷载计算 |
3.4.2 压型钢板截面特征计算 |
3.4.3 压型钢板适用檩距计算 |
3.4.4 结果分析 |
3.5 角驰 III-630 型屋面板适用檩距计算 |
3.6 两种屋面压型钢板的比较 |
3.6.1 彩板用量 |
3.6.2 排水能力 |
3.6.3 施工费用 |
3.6.4 屋面檩条耗钢量 |
3.6.5 综合经济比较 |
4 在高风压状态下,压型钢板的防风加固设计及防渗漏设计 |
5 在高风压状态下,压型钢板的施工要求 |
5.1 压型钢板的安装 |
5.2 采用吊车安装屋面板的施工方法 |
5.3 采用高架平台安装屋面板的施工方法 |
5.3.1 采用高架压瓦平台施工的优点 |
5.3.2 安装流程 |
5.3.3 高架平台的架设 |
5.3.4 屋面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
5.3.5 屋面压型板的安装要点 |
5.3.6 屋面压型板安装质量要求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改造项目进度与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2.1 研究方法 |
1.4.2.2 研究框架 |
第2章 项目管理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项目管理概论 |
2.2 项目质量管理 |
2.3 项目进度管理 |
第3章 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改造项目的启动 |
3.1 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改造必要性分析 |
3.1.1 冷轧酸洗生产工艺概况 |
3.1.2 冷轧酸洗厂房结构设计形式 |
3.1.3 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腐蚀现状及原因分析 |
3.2 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改造项目的提出 |
3.2.1 项目描述 |
3.2.2 项目目标 |
3.3 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改造项目的组织 |
3.3.1 项目组织结构型式 |
3.3.2 项目责任分配 |
3.4 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改造项目技术方案 |
3.4.1 屋面系统改造技术方案 |
3.4.2 墙面系统改造技术方案 |
3.5 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改造项目管理重点 |
第4章 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改造项目进度与质量计划 |
4.1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
4.2 项目进度计划 |
4.3 项目时间优化 |
4.4 项目质量目标与组织 |
4.4.1 项目质量目标 |
4.4.2 项目质量目标的组织保证 |
4.4.2.1 质量保证组织结构 |
4.4.2.2 职责与权限 |
4.4.2.3 质量规范和规程 |
4.5 项目质量控制策划 |
4.5.1 质量控制系统过程 |
4.5.2 质量控制点 |
4.5.3 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
第5章 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改造项目进度实施与质量控制 |
5.1 进度实施与控制 |
5.1.1 进度计划实施 |
5.1.2 进度计划检查 |
5.1.3 进度计划调整 |
5.1.3.1 进度偏差原因分析 |
5.1.3.2 进度计划调整 |
5.2 项目设计质量控制 |
5.2.1 设计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
5.2.2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
5.3 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
5.3.1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
5.3.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5.3.3 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
5.3.3.1 施工安全管理 |
5.3.3.2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
5.4 项目验收质量控制 |
5.4.1 工程质量验收要求 |
5.4.2 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
5.4.3 工程项目保修 |
第6章 结论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轻钢结构的工程事故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轻钢结构事故案例 |
3 事故原因 |
3.1 设计因素 |
3.1.1 结构选型、计算简图不合理 |
3.1.2 荷载取值 |
3.1.3 节点构造不合理 |
3.1.4 结构刚度差 |
3.1.5 面板系统无设计 |
3.1.6 配件规格不详 |
3.2 加工材料 |
3.2.1 原材料质量不合格 |
3.2.2 制作质量差 |
3.3 安装因素 |
3.4 使用环节 |
3.4.1 改变建筑物使用性能 |
3.4.2 随意增加荷载 |
3.4.3 拆除支撑、隅撑 |
4 结语 |
(10)原型建筑结构教学模型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建筑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及其产生原因 |
1.3 国内外原型建筑结构模型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总体设计 |
2.1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包涵知识点研究 |
2.2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总体布置设计 |
2.3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结构设计 |
2.3.1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基础结构设计 |
2.3.2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主体结构设计 |
2.4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节点展示设计 |
2.4.1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节点施工过程展示设计 |
2.4.2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内部配筋情况展示设计 |
2.5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助学设计 |
2.5.1 挂牌助学 |
2.5.2 多媒体助学 |
2.5.3 现场讲解助学 |
2.5.4 对错比较助学 |
第三章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基础工程展示设计 |
3.1 土钉墙支护展示设计 |
3.1.1 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 |
3.1.2 土钉墙构造组成展示点 |
3.1.3 土钉墙常见施工质量问题的检测及控制操作实践 |
3.2 地下连续墙支护展示设计 |
3.2.1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 |
3.2.2 地下连续墙构造组成展示点 |
3.2.3 地下连续墙部分施工质量现场检验操作 |
3.2.4 地下连续墙展示缺憾 |
3.3 人工挖孔桩展示设计 |
3.3.1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
3.3.2 人工挖孔桩构造组成及主要施工机具 |
3.3.3 人工挖孔桩安全注意事项讲解 |
3.3.4 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现场检测 |
3.4 锚杆展示设计 |
3.4.1 锚杆构造组成和施工工艺流程 |
3.4.2 锚杆施工中质量和安全控制 |
3.5 砖基础展示设计 |
3.5.1 砖基础构造及原理 |
3.5.2 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
3.5.3 砖基础砌筑的质量和安全 |
3.6 独立基础展示设计 |
3.6.1 独立基础构造 |
3.6.2 独立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
3.6.3 独立基础施工要点 |
3.7 箱形基础展示设计 |
3.7.1 箱形基础构造要求 |
3.7.2 箱形基础后浇带构造 |
3.7.3 剪力墙根部施工缝构造 |
3.7.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
3.7.5 剪力墙模板支承 |
3.7.6 剪力墙开洞口构造配筋 |
3.8 其它基坑支护和基础展示设计介绍 |
第四章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主体工程展示设计 |
4.1 砖混结构承重展示设计 |
4.1.1 承重墙构造展示设计 |
4.1.2 构造柱和圈梁构造展示设计 |
4.2 框架结构承重展示设计 |
4.2.1 柱梁板支模展示设计 |
4.2.2 柱梁板钢筋工程展示设计 |
4.3 剪力墙结构展示设计 |
4.3.1 剪力墙十种构造形式(钢筋) |
4.3.2 剪力墙支模构造 |
4.4 钢结构承重展示设计 |
4.4.1 轻钢厂房吊车梁构造 |
4.4.2 钢结构外墙构造 |
4.4.3 装配整体式楼板构造展示设计 |
4.5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展示设计 |
第五章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屋面工程展示设计 |
5.1 平屋顶展示设计 |
5.1.1 女儿墙和泛水构造展示设计 |
5.1.2 檐沟构造展示设计 |
5.1.3 平屋面防水构造展示设计 |
5.2 坡屋顶展示设计 |
5.2.1 木质基层坡屋顶展示设计 |
5.2.2 钢筋混凝土基层坡屋顶展示设计 |
5.2.3 钢结构坡屋顶展示设计 |
第六章 原型建筑结构模型装饰装修工程展示设计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图 |
四、一起屋面板质量事故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D]. 程统然. 东南大学, 2019(01)
- [2]某电解车间屋架垮塌事故分析与加固处理[D]. 牛金亮. 兰州理工大学, 2018(02)
- [3]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节点构造设计研究[D]. 孔素平.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2)
- [4]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力学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 陈博珊. 北京建筑大学, 2016(04)
- [5]9m跨无拉条H型钢檩条的整体稳定性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 段修谓.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9)
- [6]施工实测缺陷对网架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D]. 叶鹏. 长安大学, 2013(06)
- [7]大型工业厂房在高风压状态下压型钢板的选型及施工[D]. 任海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2)
- [8]冷轧酸洗厂房围护结构改造项目进度与质量控制研究[D]. 徐麒. 东北大学, 2011(05)
- [9]轻钢结构的工程事故浅析[J]. 黄慧琴. 广东建材, 2011(07)
- [10]原型建筑结构教学模型研制[D]. 杜国平. 浙江工业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