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杏采后Penicilliumspp.病害生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1](2019)在《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菌的抑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灰葡萄孢霉侵染果蔬使其患灰霉病,导致果蔬在贮藏期间大批量腐烂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主要用化学杀菌法对果蔬采后病害进行防治,但长期使用化学杀菌剂存在病原菌产生抗性、农药残留等弊端。生物防治具有成本低、安全、无污染等优点,是果蔬采后病害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且已证实拮抗菌对引起果蔬病害的病原菌有显着的抑制效果。近年来生物防治的研究停滞在防治方法方面,对于病原菌的抑制机理和拮抗菌的实际应用尚未有深入研究。本文选用酵母菌、银杏内生菌,研究其对灰葡萄孢霉的抑菌机制、黄瓜机械损伤后抗病性及黄瓜在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引起果蔬采后病害的灰葡萄孢霉进行生物防治奠定理论基础。结果如下:1采用生长速率法,从9株银杏内生细菌、7株酵母菌中筛选出对灰葡萄孢霉抑制作用最强的菌株为内生菌R1、有孢汉逊酵母菌,抑制率分别为83.33%,89.87%,选择其为目标菌株。对目标菌株R1 16S rRNA鉴定,结果表明R1是贪噬菌属,命名为Variovorax sp.R1。2平板抑制试验,考察目标菌株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当Variovorax sp.R1浓度为109 CFU/mL时,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率为84.93%;当有孢汉逊酵母菌浓度为109CFU/mL时,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率最高,为93.37%,其抑制率都随着菌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机理包括:(1)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嘧霉胺可破坏灰葡萄孢霉细胞膜,使培养液电导率升高,灰葡萄孢霉细胞膜通透性变大,胞内电解质外渗,菌体蛋白含量减少。(2)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嘧霉胺降低灰葡萄孢霉PPO、POD酶活性,对SOD酶活力的影响相对较小,使抗性酶对灰葡萄孢霉的保护作用减弱,呈现其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4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对黄瓜采后病害抗性诱导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处理可显着增加黄瓜PPO活性、POD活性、CAT活性、β-1,3-葡聚糖酶、总酚含量、木质素含量,总RNA含量,抑制MDA含量的积累,增强黄瓜抗病性,保护黄瓜不受病原菌迫害。(2)嘧霉胺处理组黄瓜总酚、总RNA含量增加,表明嘧霉胺能够抑制灰葡萄孢霉,保持黄瓜贮藏期品质。5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嘧霉胺可通过调节黄瓜抗性酶、抑制病原菌,延缓黄瓜重量、硬度、褐变度、可滴定酸、Vc等品质变化。上述结果表明,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嘧霉胺对灰葡萄孢霉均有抑制作用。黄瓜机械损伤后,经有孢汉逊酵母菌、Variovorax sp.R1、嘧霉胺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诱导了黄瓜的抗病性,减少黄瓜贮藏期间营养成分的流失,基于此研究可以为果蔬采后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徐志超[2](2018)在《银杏活性成分对苹果链格孢霉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链格孢霉菌侵染苹果使其患霉心病,导致苹果贮藏过程霉变腐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用于防治苹果霉心病的措施主要有物理防治法、化学防治法和生物防治法。但物理防治法成本高,而化学防治存在农药残留的弊端。生物法具有无污染、无农残等优点,是当前果蔬采后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生物防治的研究集中在防治材料和方法方面,对于病原菌的抑制机理尚未有深入研究。本文选用银杏源的活性成分,研究其对苹果链格孢霉的抑制机理,以期为链格孢霉所引起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奠定理论基础。银杏活性成分包括银杏外种皮中醇溶性和水溶性活性成分、银杏叶多糖以及银杏内生菌发酵液和脂肽,研究其对苹果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结果如下:(1)采用生长速率法,从实验室前期保藏的银杏内生菌中筛选对苹果链格孢霉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结果表明已有的10株银杏内生菌对苹果链格孢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Q7的抑制率最高。选择Q7为目标菌株,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进一步测定16S rRNA序列,最终鉴定菌株Q7属于芽孢杆菌属,命名为B.subtilis Q7。(2)制备银杏活性成分,包括外种皮醇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银杏叶多糖、B.subtilis Q7发酵液和脂肽,并考察其对苹果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当银杏外种皮醇溶提取物浓度为120 mg/mL时对链格孢霉的抑制率最高,为18.87%;水溶提取物浓度为120 mg/mL时对苹果链格孢霉的抑制率24.25%,90 mg/mL银杏叶多糖对苹果链格孢的抑制率为39.13%,B.subtilis Q7发酵液稀释至200倍时,对链格孢霉的抑制率为60%左右,脂肽浓度为1.0 mg/mL时对链格孢的抑制率为60.78%。(3)研究B.subtilis Q7发酵液对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B.subtilis Q7发酵液处理组培养液电导率升,高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经B.subtilis Q7发酵液处理后,链格孢霉菌丝体蛋白含量相比对照组降低10.9%;B.subtilis Q7发酵液抑制苹果链格孢霉代谢酶系的酶活,对SOD酶活力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PPO和POD的抑制作用较明显,其酶活力分别为对照组的29.8%和44.9%。考察温度和酸碱度对B.subtilis Q7发酵液抑菌性的影响:当温度低于70℃时,发酵液对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较稳定,当处理温度超过70℃时,抑菌降低至33.0%;发酵液在pH 5.011.0的条件下对苹果链格孢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B.subtilis Q7脂肽对苹果链格孢霉的抑制机理与发酵液相似,加剧膜脂过氧化程度,破坏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培养液电导率增高;经脂肽处理后,苹果链格孢霉菌丝体蛋白含量降低34.3%;链格孢霉代谢酶系的酶活力降低,其中脂肽对POD酶活力的影响较小,对SOD和PPO的抑制作用较大,其酶活力分别是对照组的51.3%和35.5%。脂肽的红外结构分析表明,脂肽含有N-H键、C=O键等亲水基团以及芳烃=C-H键等疏水基团。
高振峰[3](2018)在《内生细菌ZSY-1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治及促生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番茄早疫和番茄灰霉病害作为番茄栽培过程中的2种重要病害,对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虽然化学农药在2种病害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化学农药不合理使用导致的残留、病原物抗药性、药害和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可忽视,因此,新型绿色、安全农药开发迫在眉睫。植物内生细菌(endophyticbacteria)作为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一类重要微生物资源,部分菌株兼有防病和促生双重作用,一方面可加工成生物农药,用于田间病害防治,另一方面还可加工成微生物菌肥,用于土传病害防治、土壤微生物区系改良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对“减药、减肥”目标实现和缓解化学农药、化肥负面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高效抗病和促生植物内生细菌筛选为主要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抑菌特性、抗菌物质种类、定殖特性、促生特性、制剂加工以及田间药效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通过平板对峙试验,以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为靶标从前期58株不同来源植物内生细菌中筛选出28株对2种病原均具有良好抑菌作用的拮抗细菌。随后采后利福平抗生素抗性标记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1株既可在番茄根系和根际良好定殖且具有良好田间防效的拮抗细菌,编号为ZSY-1。灌根接种15 d后,仍可在根部组织检测到该菌株(1.46×106cfu/g),且菌株ZSY-1田间番茄灰霉病害叶片防治效果可达80.33%,果实防治效果可达75.10%。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gyrA和gyrB特异基因对其系统发育学进行研究后,可将其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ullus velezensis)。2.以番茄早疫病菌为靶标利用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紫外稳定性、排油特性和液滴坍塌特性以及硫酸铵盐析和盐酸沉淀、甲醇抽提方法对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的非挥发性抗菌物质种类进行研究后发现该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主要为脂肽类抗菌物质;随后采用中压层析和HPLC高效液相对其抗菌物质粗提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采用LC-MS进行质谱鉴定,结果分子量为1008D的表面活性素和分子量为1042D与1056D的伊枯草菌素A被成功检测出来,进一步说明该菌株可产生脂肽类抗菌物质。3.使用平板对扣法对菌株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后发现,该菌株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苹果腐烂病菌、桃褐腐病菌、辣椒枯萎病菌、菜豆菌核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菜豆炭疽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抑菌率分别为 83.0%、92.1%、83.2%、80.9%、76.7%、68.1%、57.0%和 70.6%。使用SPME-GC-MS对其挥发性物质种类进行分析和萃取条件优化发现,70℃和40 min为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的SPME最佳萃取条件,且在该条件下共有29种不同于对照的挥发性物质被检测出来,其中4种物质(4-氯-3-甲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苯并噻唑和2,5-二甲基吡嗪)对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抑菌率均在85%以上,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产生挥发性抗菌物质种类为4-氯-3-甲基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苯并噻唑和2,5-二甲基吡嗪。4.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对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的番茄促生作用进行研究后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在菌悬液浓度为1.0×107 cfu/mL和发酵液稀释100时可明显提高番茄种子发芽势,且在相同浓度下可促进番茄幼苗地上部株高、茎粗、叶面积、鲜重、干重和地下部根长、干重、鲜重以及SOD、POD、CAT保护酶活性提高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其促生机制进行探究后发现,该菌株的促生机制主要有适度抗旱、耐盐和产IAA。5.使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可湿性粉剂制备配方进行探究后发现,该菌株可湿性粉剂制备配方为:发酵液70%、麦麸10%、8%羧甲基纤维素钠、8%木质素磺酸钠、3%扩散剂MF、10%三聚偏磷酸钠、8%木质素磺酸钙、4%拉开粉BX、2%渗透剂T、2%Silok-7110、2%Silok-2235,麦麸补足100%。由该配方制得的制剂活菌数含量为2亿活芽孢/克,且润时间为41.35 s,悬浮率为89.16%,具有良好光照和贮藏稳定性,符合国标理化要求。使用离体防效对制剂防病效果和最佳稀释倍数进行验证后发现,该制剂300倍稀释液对番茄早疫病菌具有较好抑菌作用,抑菌率为79.01%;500倍稀释液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抑菌率为87.37%。6.使用喷雾法对该制剂300倍和500倍稀释液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后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最佳田间用药稀释倍数为300倍,且无药害产生和对番茄灰霉病害具有良好预防作用。在药前病情指数较低地区,叶片田间药效可达77.76%,果实药效可达74.68%,同对照药剂50%腐霉利药效(80.22%和76.55%)相当;在药前病情指数较大地区,防效则出现一定程度下降,药效仅为60%左右。说明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宜在番茄灰霉病害发生前期使用,具有良好预防作用,可用于番茄栽培过程中该病害的预防和发病较轻地块的治疗。
邢会琴[4](2018)在《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玉米种子上普遍存在着丰富的真菌群落,有些真菌引起种子霉变或产生毒素而影响种子质量,造成发芽率逐年下降,许多育种资源也因同样问题永远丢失。尤其是一些致病真菌,不仅引起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甚至造成病害的远距离传播,给玉米种子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本研究以储存0.512年的玉米种子(郑58)样品为试材,采用稀释平皿法和PDA平板法对种子表面和内部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分析rDNA-ITS序列,结合形态学观察进行菌种鉴定,分析种子真菌区系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种子活力的关系。同时,对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致病机理及其种间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的ISSR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储存0.512年的11份玉米种样真菌区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从玉米种子表面和内部组织共分离获得196个菌株,属于10属16种真菌,其中1种属于接合菌,其余15种全部为子囊菌。15种子囊菌中,有7种真菌只从种子内部组织分离得到,2种仅从种子表面获得,其余6种从种子内部和表面均分离到。Aspergillus niger是玉米种子上的优势菌,从所有储存年份的种样上都分离得到,其相对丰富度为36%100%。其次是Fusariumspp.和Penicilliumspp.,相对丰富度分别为9%40%和9%20%。其他种类的真菌均零星出现,分离样品均少于3个储存年份。研究结果表明,真菌对种子的总感染率随储存年限增加而下降,但种子贮存时间与真菌物种丰富性和相对丰富度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玉米种样真菌群落的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还检测到4个主要产毒真菌属Aspergillus、Fusarium、Penicillium和Alternaria,其存在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将来毒素的管理和防控。相关性分析表明,67%的玉米种子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显着负相关,11%的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呈正相关,具有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作用。2.为了明确不同储存年限和分离部位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种间及种内的遗传差异,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储存0.512年玉米种子内部和表面的45株Fusarium spp.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条ISSR引物对45个供试菌株扩增后,共获得29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76条,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4.2%。不同引物能扩增出数目不等的多态性条带,扩增片段多分布在4003000bp之间。聚类分析表明,45个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50.93之间,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0时,供试的45株镰孢菌被划分成2个ISSR类群,其中,类群I中包括了rDNA-ITS序列分析F1中所有的17个菌株(全部是F.verticillioides),类群Ⅱ中含有F2中所有的4个菌株(均为F.proliferatum),各个分离部位和储存年限的菌株分布其中。说明ISSR类群的划分与菌种分类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菌株在种子上的储存年限和分离部位不相关。同一类群中,从相同部位或相近储存年限分离的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而不同分离部位或储存年限悬殊的菌株间遗传距离较远。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分离部位和种子的储存年限存在明显相关性。3.通过对种子接种来自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进行室内和田间致病性测定,分别以种子出苗、幼苗生长、镰孢菌苗枯病、镰孢菌穗腐病和穗部经济性状共20多项指标,评价了镰孢菌的致病性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沙培法种子出苗率显着高于田间出苗率,室内和田间一致表现为随种子储存7年以上的镰孢菌接种种子后,其出苗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明显高于0.55年菌株的处理,具有随储存年限增加的趋势;室内沙培法表明,种子的平均出苗时间较短,只有3.74.0d,各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明显,而田间出苗时间则长达12.615.6d,其中0.55年的菌株明显推迟种子出苗13d。室内培养7d后,幼苗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除个别菌株外,812年的菌株处理后,苗高和苗鲜重明显高于0.55年的菌株,二者均随储存年限而增加;主根长、根鲜重和根冠比具有随储存年限而减小的趋势,0.55年的菌株明显增加了主根长和根鲜重,具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不同菌株处理间及其与对照的苗粗和须根数则无明显差异。(2)不同镰孢菌菌株引起的室内幼苗发病情况、田间苗枯病和穗腐病发病率均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三者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室内沙培法所测结果表明,培养7d后幼苗的发病程度与种子的受害程度是相对应的,二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具有随储存年限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即0.55年菌株处理后的幼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高于812年菌株的处理;镰孢菌引起的田间苗枯病和穗腐率(病情指数)也得到相似的结果。(3)穗部经济性状分析表明,不同处理间的7项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和产量均与储存年限存在一定相关性,主要表现为0.55年菌株处理的6项指标明显低于8年及以上菌株的处理。而千粒重与储存年限无明显相关性。(4)从镰孢菌种类和分离部位来看,相同分离部位和相近储存年份的2种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和F.proliferatum之间,种子出苗率、平均出苗时间、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及田间苗枯病发病率、穗腐率和穗部经济性状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二者无明显相关性。对于相同年份(或相近年份)的同一种类的镰孢菌,不同分离部位(内部或表面)的菌株之间,所测种子的活力指标、发病情况和穗部经济性状等多项指标表现为多数表面菌株的致病性强于内部菌株。4.通过种子内藏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孢子悬浮液接种玉米种子,采用沙培法培养7d后,测定幼苗主要的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不同储存年限种带优势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的致病机理。结果与对照相比,种子接种过镰孢菌的幼苗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叶绿素和还原性糖含量减少。F.verticillioides菌株随着种子储存时间的延长,幼苗的SOD活性随之升高,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随之增加;随着带菌种子储存年限的增加,POD活性、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随之降低,而还原性糖含量则没有随与储存年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范宇[5](2017)在《银杏黄酮对苹果扩展青霉的抑制机理》文中研究指明由青霉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是苹果贮藏过程中最严重的病害,而扩展青霉是青霉菌中的主要致病菌。对扩展青霉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具有安全、无毒、环保及可持续的优点,已成为果蔬保鲜与贮藏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开发绿色、高效的天然抑菌剂对于水果采后保鲜具有重要的意义。银杏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含有黄酮、多糖、内酯等活性成分。银杏黄酮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其使用价值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旨在以银杏黄酮为抑菌剂,对扩展青霉抑菌机理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从感染腐败青霉病菌的苹果中分离并纯化出一株扩展青霉,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观形态。2、以银杏叶为原料,用溶剂提取法提取银杏黄酮,样品中粗黄酮提取率为28%,使用大孔树脂、聚酰胺树脂纯化得到纯黄酮样品,纯化后的纯黄酮样品得率为3.2%。使用高效液相(HPLC)进行检测,银杏叶粗品中,黄酮含量为3.9μg/μL,纯化后样品中,黄酮含量为3.6μg/μL。3、扫描电镜(SEM)观察黄酮微观结构,在500倍下观察被测表面褶皱不平,在放大倍率为× 100000倍下得知被测物表面光滑;紫外光谱测得此物质单一峰出现在200nm以前,没有蛋白质、核酸类成分;红外光谱检测此物质含有酚羟基、-OCH3、-C=O、苯环、葡萄糖。4、以扩展青霉为指示菌,测定银杏黄酮有效抑菌浓度。取40%乙醇对黄酮进行溶解,当黄酮浓度大于70mg/mL时,抑菌效果明显。5、以银杏黄酮为抑菌剂,40%乙醇溶解70mg/mL,研究其对扩展青霉抑制机制。(1)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在银杏黄酮作用下,扩展青霉菌丝体的电导率上升,表明黄酮具有使细胞膜裂解的能力。(2)脂质氧化性变化:对照组中丙二醛(MDA)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黄酮处理组中MDA则是先上升后下降而后再上升,最终,被黄酮处理过的扩展青霉菌丝体的膜脂氧化程度约为空白组的膜脂氧化程度的2.12倍。(3)蛋白质含量变化:两组蛋白质始终呈现下降趋势,黄酮处理组中蛋白质减少量约为对照组中的蛋白质减少量的1.5倍。(4)抗性酶活性分析:扩展青霉菌丝体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不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都呈现先上升,达到顶点之后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在扩展青霉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这几种抗性酶表现出抵抗逆境并保护自身的能力,随着银杏黄酮不断作用于扩展青霉,酶活性降低,对扩展青霉的保护作用变弱,呈现出银杏黄酮对扩展青霉的抑制作用。6、以无损伤苹果为载体进行刺伤实验,分为接种扩展青霉组、空白组、无病害黄酮组,病害黄酮组。分别从苹果失重、果皮褶皱程度、伤口褐变程度来考察银杏黄酮对苹果表层感官维持效果。结果如下:失重大小依次为:扩展青霉组>空白组>病害黄酮组>无病害黄酮组,同时果皮表面褶皱程度也依次减少;伤口褐变程度依次为扩展青霉组>空白组>病害黄酮组>无病害黄酮组。刺伤实验表明黄酮具有保持果实品质的作用。
张美丽[6](2016)在《银杏叶粗提物和槲皮素诱导猕猴桃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采用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ionof Ginkgo biloba L.leaves,EGb)及槲皮素通过损伤接种的方法处理猕猴桃,测定果实抗病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EGb及槲皮素对猕猴桃青霉病的抗性诱导机制,通过浸泡处理的方法,研究槲皮素对猕猴桃贮藏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EGb处理对猕猴桃青霉病的抗性诱导作用与对照相比,0.50和0.75 mg/mL的EGb能有效降低猕猴桃果实接种扩展青霉后的发病率,抑制病斑扩展;为了进一步研究EGb对猕猴桃抗性诱导的机制,用0.50 mg/mL的EGb和扩展青霉单独处理或者先用0.50 mg/mL的EGb处理后再接种扩展青霉,发现EGb处理后再接种扩展青霉能更大程度的诱导猕猴桃果肉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CHI)和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的升高,促进总酚和类黄酮的积累,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丙二醛的产生,推测EGb诱导猕猴桃对青霉病的抗性可能存在Priming反应。2.槲皮素对扩展青霉的离体抑制效果质量浓度为0.251.00 mg/m L的槲皮素能有效抑制扩展青霉在PDA平板上的菌丝生长速率,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通过透射电镜观察0.251.00 mg/mL的槲皮素对扩展青霉菌丝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0.25 mg/mL的槲皮素能直接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引起细胞壁和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胞内含物外渗,细胞内部成为空腔;当浓度升高到0.5 mg/mL时,细胞内部结构出现紊乱,部分细胞成为空腔;1.0 mg/mL的槲皮素处理引起细胞体积缩小、内部结构紊乱。表明0.25 mg/mL的槲皮素对扩展青霉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3.槲皮素处理对猕猴桃抗病相关酶活性和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相比,0.10,0.25和0.50 mg/mL的槲皮素能不同程度的降低扩展青霉对猕猴桃伤口的侵染,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斑直径;用0.25 mg/mL的槲皮素、扩展青霉单独处理及0.25 mg/mL的槲皮素处理后再接种扩展青霉,来研究槲皮素对猕猴桃抗性诱导的机制,结果表明:槲皮素处理后再接种扩展青霉能更大程度提高猕猴桃果实CHI,GLU,PAL,PPO,POD酶活性,增强NPR,PR1,CHI,GLU的表达水平,推测槲皮素诱导猕猴桃对青霉病的抗性可能也存在Priming反应。4.槲皮素对猕猴桃贮藏效果的影响0.251.00 mg/mL的槲皮素对猕猴桃果实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主要表现在槲皮素处理能有效延迟猕猴桃果实的软化,减缓可溶性固形物转化的速率,降低呼吸速率和乙烯生成速率,增加出库时的好果率,其中以0.50 mg/mL的处理效果最佳。
陈榕[7](2011)在《不同处理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以银杏果主栽品种大佛指为材料,采用不同贮藏温度(常温、4℃、0℃和冰温)、不同贮藏保鲜剂(二氯异氰尿酸钠熏蒸、二氧化氯片、葡萄保鲜片和噻苯咪唑浸泡)和不同贮藏保鲜袋(PE0.01mm、PE0.03mm、PVC0.01mm和PVC0.03mm)处理银杏果,研究不同处理对银杏果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及营养贮藏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电子鼻对不同贮藏保鲜袋和不同贮藏保鲜剂处理后的银杏果挥发性气味进行检测,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银杏果的呼吸强度变化趋势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相似。冰温贮藏、噻苯咪唑浸泡、PVC 0.01mm和PVC 0.03mm保鲜袋处理能有效的抑制银杏果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保持了较好的品质。(2)冰温贮藏、噻苯咪唑浸泡处理抑制了银杏果MDA含量的升高,维持了较低的细胞膜透性;PE 001mm、PVC 0.03mm和PVC 0.01mm包装的MDA含量较低,而PVC 0.01mm处理维持细胞膜透性在较低的水平。(3)冰温贮藏维持了银杏果较高的POD和CAT活性;噻苯咪唑浸泡和二氧化氯片处理维持了银杏果较高的POD活性,其中,噻苯咪唑也抑制了CAT活性的下降;PE 0.03mm和PVC 0.03mm处理的银杏果POD活性较高,采用PVC 0.01mm处理的银杏果CAT活性较高;较高的POD和CAT活性,能有效地延缓银杏果的衰老。(4)贮藏期间,银杏果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淀粉由于水解作用,含量持续下降。冰温、噻苯咪唑浸泡和PVC 0.01mm处理可有效地延缓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生成,维持淀粉含量在较高的水平。(5)较低的温度尤其是冰温,有效地减少了银杏果水分的散失;噻苯咪唑溶液浸泡使水分进入果实,提高了银杏果的含水量;PE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一定程度上抑制银杏果水分含量的减少。(6)银杏果外壳易受到病原菌感染;冰温和噻苯咪唑浸泡处理可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保持了银杏果的壳色,降低种仁霉变率,好果率较高,延长贮藏寿命,贮藏效果较优,具有较好的生产应用前景;保鲜袋处理对于银杏果贮藏品质影响较小,PVC0.01 mm处理好果率略高于其它保鲜袋处理。(7)采用不同保鲜袋和不同保鲜剂处理的银杏果气味差异较大,电子鼻对其反应灵敏,运用电子鼻分析能够很好的将其进行区分,可以用于银杏贮藏条件的快速检测。
马艳萍[8](2010)在《鲜食核桃采后生理及辐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桃历来以干制为主。目前,鲜食核桃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诸多的医疗保健作用及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因其脂肪、水分含量很高,发芽、发霉现象成为贮藏中的主要问题,也成为限制其贮藏保鲜技术取得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辽河4号(L4)、西扶1号(X1)和西扶2号(X2)鲜食核桃为试材,研究了它们在冷藏条件下采后生理及品质变化规律;选择其中耐贮性强的L4品种,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其处理,从辐照对鲜食核桃休眠特性、胚芽中内源激素含量、胚芽细胞超微结构及核桃仁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对L4、X1和X2三品种鲜食核桃在冷藏期间的呼吸强度,脂肪、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及VE等营养品质指标,酸价(AV)和过氧化值(PV)两个主要油脂品质指标及贮藏效果(好果率、感官品质)的测定,发现贮藏初期(15d)鲜食核桃呼吸强度迅速下降后维持在很低水平;脂肪含量贮藏90d内变化不大,之后迅速降低;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着(P>0.05);不饱和脂肪酸及VE含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AV及PV呈现增大趋势;贮藏中后期(60d后),其好果率及感官品质急剧下降。表明鲜食核桃品种间各指标差异较大,其中L4品种具有较好的耐贮性和高的营养价值,60d为鲜食核桃的适宜贮藏期限。(2)通过对L4鲜食核桃与干核桃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表明,贮藏期间鲜食核桃营养成分损失相对较少,尤其对氨基酸及γ-VE含量的保存有利,鲜食核桃中二者的含量极显着(P<0.01)高于干核桃;脂肪、蛋白质、VE总量及δ-VE含量与干核桃差异不显着(P>0.05)。(3)对L4贮藏期间的发芽率、发芽时间等指标的统计结果表明,L4鲜食核桃不具有明显的生理休眠特性;根据呼吸强度、营养成分、酶活性等多指标对贮藏时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将鲜食核桃的萌发过程分为三个时期:第Ⅰ期(0~20d)为鲜食核桃胚芽萌动期,为萌发前的准备阶段;第Ⅱ期(20~30d)处于快速发芽期,大量的种子开始发芽;第Ⅲ期(30~40d)为芽体速生期,此期核桃发芽率增加非常缓慢,但芽体生长迅速,芽长快速增加。(4)贮藏时间对鲜食核桃贮藏中各指标影响的回归分析表明,贮藏时间对鲜食核桃呼吸强度影响的数学模型符合二次多项式Y=0.1683X2-7.2101X+156.12;脂肪、可溶性总糖、MDA含量、POD活性均与贮藏时间呈现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0.2838X+52.503、Y=0.045X+1.8822、Y=0.0397X+3.7639和Y=-0.3072X+4.121,相关系数分别为—0.8*、0.98**、0.74*和0.8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贮藏时间的回归模型为四次多项式,游离氨基酸含量、LOX、SOD及CAT活性与贮藏时间的回归模型均为三次多项式。(5)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减缓了鲜食核桃常温贮藏期间脂肪、可溶性总糖、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增加了MDA含量,提高了POD活性,抑制了LOX、LPS、SOD、CAT等酶的活性,使其种子活力逐渐下降,最终失去萌芽能力。试验确定≥0.05k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可完全抑制鲜食核桃贮藏中的萌芽现象。(6)内源激素ABA、GA3、IAA及ZR是影响鲜食核桃胚芽萌发的重要因素,其中ABA是萌芽抑制物质,GA3、IAA、ZR是促进物质;胚芽的萌发不仅与各内源激素含量的绝对值有关,还与GA3/ABA、IAA/ABA和ZR/ABA的比值有关;0.1kGy、1.0kGy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提高了鲜食核桃胚芽中的ABA含量,降低了GA3、IAA、ZR含量及三者与ABA的比值,利于其贮藏保鲜。(7)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辐照处理对鲜食核桃贮藏期间胚芽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表明辐照引起了胚芽细胞超微结构的显着变化,对细胞形态及细胞壁破坏尤为突出,细胞变长或呈凹凸状,细胞壁变薄或不连续,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线粒体和内质网数量减少,线粒体内嵴少且模糊;细胞核核仁破损或位置偏离中央;延缓了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速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和贮藏期的延长,其胚芽细胞损伤渐趋加重,以萌发期的损伤最为明显,致使细胞分裂受阻,抑制其萌发。(8)在0.1kGy、0.5kGy、1.0kGy和5.0kGy的辐照剂量处理中,以0.5kGy的60Coγ射线辐照处理明显提高了鲜食核桃冷藏期间的SOD、CAT活性,减少了MDA的积累,抑制了POD、LOX活性,降低了PV值,并对脂肪、脂肪酸、氨基酸及VE等营养成分的保存效果尤为明显,具有明显的贮藏保鲜效果,确定0.5kGy为鲜食核桃最佳辐照剂量。
芮海云,顾龚平[9](2009)在《银杏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贮藏》文中认为银杏种子是典型的生理后熟种子,种子含水量高,种皮通透性大,具有不耐脱水的特性,是非典型性顽拗性种子。银杏种子贮藏的关键是在保持种子活力的前提下,降低种子的呼吸强度,因此贮藏过程中温度、湿度和气体的调节是关键。涂膜处理、化学试剂处理、辐射处理和逆境处理等技术可有效提高银杏种子的贮藏品质。
凌裕平,高远,王昌龙,周福才[10](2007)在《银杏种壳主要矿质元素成分的能谱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应用能谱分析(EMA)技术发现:银杏3个品种种子外壳主要矿质营养元素成分以S的含量最高(19.22%26.93%),其次是P(12.69%19.75%),含量比较高的元素还有Na(9.36%13.3%)和Si(9.77%14.11%);数据显示银杏是一种耐盐植物;3个银杏品种种壳的内外壁营养元素成分有差异,外壁高于内壁的元素有S、P、Si,低于内壁的元素有K、Ca、Cl。
二、银杏采后Penicilliumspp.病害生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杏采后Penicilliumspp.病害生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菌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灰葡萄孢霉发展状况 |
1.1.1 灰葡萄孢霉概述 |
1.1.2 灰葡萄孢霉致病机制 |
1.2 灰霉病害防治方法 |
1.2.1 物理防治 |
1.2.2 化学制剂防治 |
1.2.3 生物防治 |
1.2.4 生物防治的作用机制 |
1.3 植物内生菌应用现状 |
1.3.1 植物内生菌生防应用现状 |
1.3.2 植物内生菌的抑菌机制 |
1.4 拮抗酵母菌 |
1.4.1 拮抗酵母菌生防应用现状 |
1.4.2 拮抗酵母菌的作用机理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及药品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灰葡萄孢霉菌的分离纯化 |
2.4.2 灰葡萄孢霉菌菌饼、菌丝体及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4.3 高抑菌活性拮抗菌的筛选 |
2.4.4 银杏内生菌R1的16S rRNA鉴定 |
2.4.5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 |
2.4.6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抑制机理的研究 |
2.4.6.1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2.4.6.2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菌体蛋白含量的影响 |
2.4.6.3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代谢酶的影响 |
2.4.7 拮抗菌对黄瓜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2.4.7.1 拮抗菌对黄瓜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 |
2.4.7.2 拮抗菌对黄瓜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2.4.7.3 拮抗菌对黄瓜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2.4.7.4 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测定 |
2.4.7.5 拮抗菌对黄瓜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
2.4.7.6 黄瓜总酚含量的测定 |
2.4.7.7 黄瓜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2.4.7.8 拮抗菌对黄瓜总RNA的影响 |
2.4.8 拮抗菌对黄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
2.4.9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灰葡萄孢霉的分离纯化 |
3.2 拮抗菌的筛选 |
3.3 银杏内生菌R1 的鉴定 |
3.4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 |
3.4.1 有孢汉逊酵母菌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 |
3.4.2 银杏内生菌R1 对灰葡萄孢霉的抑制作用 |
3.5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抑制机理的研究 |
3.5.1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3.5.2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菌体蛋白含量的影响 |
3.5.3 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代谢酶系统的影响 |
3.6 拮抗菌对黄瓜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6.1 拮抗菌对黄瓜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 |
3.6.2 拮抗菌对黄瓜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3.6.3 拮抗菌对黄瓜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3.6.4 拮抗菌对黄瓜膜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
3.6.5 拮抗菌对黄瓜β-1,3-葡聚糖酶的影响 |
3.6.6 拮抗菌对黄瓜总酚含量的影响 |
3.6.7 拮抗菌对黄瓜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3.6.8 拮抗菌对黄瓜总RNA的影响 |
3.7 拮抗菌对黄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
3.7.1 拮抗菌对黄瓜重量的影响 |
3.7.2 拮抗菌对黄瓜硬度的影响 |
3.7.3 拮抗菌对黄瓜可滴定酸度的影响 |
3.7.4 拮抗菌对黄瓜褐变度的影响 |
3.7.5 拮抗菌对黄瓜维生素C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2)银杏活性成分对苹果链格孢霉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苹果资源的产业现状 |
1.1.1 苹果的营养价值 |
1.1.2 苹果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3 苹果采后病害及保鲜 |
1.2 链格孢霉菌 |
1.2.1 链格孢霉菌概述 |
1.2.2 链格孢霉菌致病机理 |
1.2.3 链格孢霉菌的目前防治现状 |
1.3 生物防治概述 |
1.3.1 生物防治的概念 |
1.3.2 生物防治的作用机制 |
1.3.3 生物防治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4 银杏概述 |
1.4.1 银杏资源及价值 |
1.4.2 银杏外种皮主要化学成分及功能 |
1.4.3 银杏活性成分的抑菌性研究 |
1.5 植物内生菌 |
1.5.1 植物内生菌的概念 |
1.5.2 植物内生菌的生理功能 |
1.5.3 植物内生菌的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及药品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苹果链格孢霉菌的分离纯化 |
2.4.2 苹果链格孢霉菌菌饼及菌丝体的制备 |
2.4.3 拮抗内生菌的筛选 |
2.4.4 目标内生菌的鉴定 |
2.4.4.1 形态学及生理生化鉴定 |
2.4.4.2 16 SrRNA鉴定 |
2.4.5 抑菌活性物质的制备 |
2.4.5.1 Q7发酵液的制备 |
2.4.5.2 Q7发酵液中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 |
2.4.5.3 Q7发酵液中脂肽的制备 |
2.4.5.4 银杏外种皮醇溶提取物的制备 |
2.4.5.5 银杏外种皮水溶提取物的制备 |
2.4.5.6 银杏叶粗多糖的制备 |
2.4.6 银杏活性成分对苹果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 |
2.4.7 Q7发酵液对苹果链格孢霉抑制机理的研究 |
2.4.7.1 Q7发酵液处理后培养液电导率的测定 |
2.4.7.2 Q7发酵液处理后苹果链格孢霉菌体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2.4.7.3 Q7发酵液处理后苹果链格孢霉菌体蛋白含量的测定 |
2.4.7.4 Q7发酵液处理后苹果链格孢霉代谢酶活力的测定 |
2.4.8 温度和酸碱度对Q7发酵液抑菌性的影响 |
2.4.8.1 温度对Q7发酵液抑菌性的影响 |
2.4.8.2 pH对Q7发酵液抑菌性的影响 |
2.4.9 脂肽对苹果链格孢霉抑制机理的研究 |
2.4.9.1 脂肽处理后培养液电导率的测定 |
2.4.9.2 脂肽处理后苹果链格孢霉菌体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2.4.9.3 脂肽处理后苹果链格孢霉菌体蛋白含量的测定 |
2.4.9.4 脂肽处理后苹果链格孢霉代谢酶活力的测定 |
2.4.10 脂肽结构红外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苹果链格孢霉的筛选纯化 |
3.2 拮抗内生菌的筛选 |
3.3 目标菌株Q7的鉴定 |
3.3.1 内生菌Q7的形态学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 |
3.3.2 内生菌Q7的16SrRNA鉴定 |
3.4 B.subtilisQ7发酵液中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 |
3.5 银杏活性成分对苹果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 |
3.5.1 B.subtilisQ7发酵液对苹果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 |
3.5.2 脂肽对苹果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 |
3.5.3 银杏外种皮醇溶提取物对苹果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 |
3.5.4 银杏外种皮水溶提取物对苹果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 |
3.5.5 银杏叶粗多糖对苹果链格孢霉的抑制作用 |
3.6 B.subtilisQ7发酵液对苹果链格孢霉抑制机理的研究 |
3.6.1 B.subtilisQ7发酵液对苹果链格孢霉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3.6.2 B.subtilisQ7发酵液对苹果链格孢霉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3.6.3 B.subtilisQ7发酵液对苹果链格孢霉菌体蛋白含量的影响 |
3.6.4 B.subtilisQ7发酵液对苹果链格孢霉代谢酶的影响 |
3.7 温度和酸碱度对B.subtilisQ7发酵液抑菌性的影响 |
3.7.1 温度对B.subtilisQ7发酵液抑菌性的影响 |
3.7.2 pH对B.subtilisQ7发酵液抑菌性的影响 |
3.8 脂肽对苹果链格孢霉抑制机理的研究 |
3.8.1 脂肽对苹果链格孢霉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3.8.2 脂肽对苹果链格孢霉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3.8.3 脂肽对苹果链格孢霉菌体蛋白含量的影响 |
3.8.4 脂肽对苹果链格孢霉代谢酶的影响 |
3.9 脂肽的结构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内生细菌ZSY-1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治及促生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内生菌的定义与发展 |
2. 植物内生细菌的来源与分布 |
3. 植物内生细菌的研究意义 |
4. 植物内生细菌的生物学作用 |
5. 植物内生细菌抗病、促生国内、外研究进展 |
5.1 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
5.2 植物内生细菌抗菌物质种类 |
5.3 植物内生细菌的促生特性 |
6. 植物内生细菌资源的开发及应用进展 |
7. 番茄灰霉和早疫病害研究进展 |
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抗真菌特性及分类地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菌种活化 |
1.4 拮抗细菌的筛选 |
1.5 内生细菌定殖特性研究 |
1.6 内生细菌ZSY-1对番茄灰霉病害的田间防效测定 |
1.7 内生细菌ZSY-1抗真菌谱测定 |
1.8 内生细菌ZSY-1分类地位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细菌筛选结果 |
2.2 拮抗细菌在番茄中的定殖特性 |
2.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的番茄灰霉病害田间防效 |
2.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抗真菌谱 |
2.5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的分类地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脂肽次生代谢物抑菌活性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 |
1.3 次生代谢物抑菌特性分析 |
1.4 抗菌物质种类及抑菌特性分析 |
1.5 脂肽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测定 |
1.6 脂肽抗菌物质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次生代谢物抑菌特性 |
2.2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次生抗菌物质种类及抑菌特性 |
2.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脂肽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结果 |
2.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脂肽抗菌物质的鉴定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研究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及主要试剂、耗材 |
1.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测定 |
1.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抗真菌谱 |
1.5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成分GC-MS检测 |
1.6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活性 |
2.2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抑菌谱 |
2.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GC-MS检测条件优化 |
2.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物质GC-MS检测结果 |
2.5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挥发性抗菌物质种类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对番茄幼苗的促生特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材料 |
1.3 供试培养基 |
1.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及代谢物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
1.5 盆栽试验设计及过程 |
1.6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促生机制初探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及其代谢物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发酵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促生机制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制备工艺和田间防效探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1.3 菌株活化 |
1.4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发酵培养和抗逆性芽孢制备 |
1.5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的制备 |
1.6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对B.cinerea和A.solani的番茄离体防效测定 |
1.7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最佳稀释倍数筛选 |
1.8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最佳载体筛选结果 |
2.2 助剂生物相容性及其对制剂物理特性的影响 |
2.3 分散剂最佳组合及添加量 |
2.4 润湿剂最佳组合及添加量 |
2.5 最佳稳定剂筛选结果 |
2.6 可湿性粉剂稳定性 |
2.7 可湿性粉剂离体防效 |
2.8 可湿性粉剂最佳稀释倍数 |
2.9 贝莱斯芽孢杆菌ZSY-1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Abstract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种带真菌研究进展 |
1.1.1 主要作物种带真菌多样性研究概况 |
1.1.2 主要作物种带真菌种类 |
1.1.3 种带真菌检测方法 |
1.1.4 种带真菌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1.1.5 种带真菌对种子和幼苗理化特性的影响 |
1.1.6 作物种子产毒真菌及其毒素种类 |
1.1.7 种带真菌防控技术研究现状 |
1.2 植物真菌分类学进展 |
1.2.1 真菌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 |
1.2.2 真菌分类系统简介 |
1.2.3 真菌分类鉴定方法 |
1.3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真菌遗传多样性及分类学中的应用 |
1.3.1 RFLP技术 |
1.3.2 RAPD技术 |
1.3.3 AFLP技术 |
1.3.4 SCAR技术 |
1.3.5 SSR技术 |
1.3.6 ISSR技术 |
1.3.7 其他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目的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真菌区系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种子表面真菌分离 |
2.1.3 种子内部真菌分离 |
2.1.4 真菌形态观察 |
2.1.5 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
2.1.6 rDNA-ITS序列分析 |
2.1.7 玉米种带真菌区系分析 |
2.1.8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活力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种带真菌形态学鉴定 |
2.2.2 基于rDNA-ITS序列的种系推断及真菌种类识别 |
2.2.3 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
2.2.4 储存时间对种子内部镰孢菌活性的影响 |
2.2.5 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
2.3.2 玉米种子优势菌群的年际变化 |
2.3.3 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 |
第三章 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菌丝培养及DNA提取 |
3.1.3 rDNA-ITS扩增与序列分析 |
3.1.4 ISSR引物筛选与扩增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DNA-ITS序列分析 |
3.2.2 ISSR引物筛选与PCR扩增结果 |
3.2.3 聚类结果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测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镰孢菌室内致病性测定 |
4.1.3 镰孢菌田间致病性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镰孢菌对玉米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2 受感染的种子和幼苗发病情况 |
4.2.3 镰孢菌对田间出苗的影响 |
4.2.4 镰孢菌引起的苗枯病发病率 |
4.2.5 镰孢菌穗腐病发病情况 |
4.2.6 镰孢菌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不同储存年限种带镰孢菌的致病性评价指标 |
4.3.2 镰孢菌随种子的储存时间与其致病性的关系 |
4.3.3 镰孢菌在种子上的分离部位与其致病力的相关性 |
4.3.4 种带镰孢菌种间致病性差异 |
第五章 优势镰孢菌对幼苗致病机制解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玉米幼苗的培养 |
5.1.3 叶绿素含量测定 |
5.1.4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5.1.5 脯氨酸含量测定 |
5.1.6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
5.1.7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5.1.8 还原性糖含量测定 |
5.1.9 电导率测定 |
5.1.10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5.1.1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5.1.12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2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MDA的影响 |
5.2.3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5.2.4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5.2.5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5.2.6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糖含量的影响 |
5.2.7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POD和SOD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1.1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
6.1.2 带菌率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 |
6.1.3 不同储存年限优势镰孢菌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
6.1.4 不同储存年限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 |
6.1.5 种子内藏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5)银杏黄酮对苹果扩展青霉的抑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果蔬产业状况及采后腐烂情况 |
1.1.1 苹果产业状况及采后病害情况 |
1.1.2 苹果主要采后病害 |
1.2 扩展青霉简介 |
1.2.1 扩展青霉对果实的侵害 |
1.2.2 扩展青霉的毒性 |
1.2.3 控制苹果采后病害的主要防治方法 |
1.2.4 生物防治的作用机制 |
1.3 银杏简介 |
1.3.1 银杏的主要成分 |
1.3.2 银杏黄酮 |
1.3.3 银杏黄酮分类 |
1.3.4 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方法 |
1.3.5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
1.3.6 黄酮类化合物鉴定方法 |
1.3.7 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2.3 主要仪器 |
2.4 试验方法 |
2.4.1 银杏黄酮提取 |
2.4.2 银杏黄酮纯化 |
2.4.2.1 大孔树脂纯化银杏黄酮 |
2.4.2.2 聚酰胺树脂纯化银杏黄酮 |
2.4.3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 |
2.4.4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4.5 紫外光谱分析 |
2.4.6 红外光谱分析 |
2.4.7 扩展青霉的分离与制备 |
2.4.7.1 沙堡培养基 |
2.4.7.2 扩展青霉的分离纯化 |
2.4.7.3 扩展青霉的鉴定 |
2.4.8 银杏叶黄酮对扩展青霉抑菌性实验 |
2.4.9 银杏黄酮对扩展青霉抑菌机理的研究 |
2.4.9.1 扩展青霉菌液制备 |
2.4.9.2 银杏黄酮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2.4.9.3 银杏黄酮对丙二醛的影响 |
2.4.9.4 银杏黄酮对蛋白质的影响 |
2.4.9.5 银杏黄酮对扩展青霉抗性酶系统的影响 |
2.4.10 果实刺伤实验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银杏黄酮的制备 |
3.2 银杏黄酮含量分析 |
3.3 银杏黄酮结构分析 |
3.3.1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3.2 紫外光谱分析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4 扩展青霉鉴定 |
3.5 银杏黄酮对扩展青霉的抑菌实验 |
3.6 银杏黄酮对扩展青霉生理指标的影响 |
3.6.1 银杏黄酮对扩展青霉电导率的影响 |
3.6.2 银杏黄酮对扩展青霉丙二醛的影响 |
3.6.3 银杏黄酮对扩展青霉菌丝体蛋白的影响 |
3.7 银杏黄酮对扩展青霉代谢酶系统的影响 |
3.7.1 银杏黄酮对扩展青霉SOD活性的影响 |
3.7.2 银杏黄酮对扩展青霉CAT活性的影响 |
3.7.3 银杏黄酮对扩展青霉POD活性的影响 |
3.7.4 银杏黄酮对扩展青霉PPO活性的影响 |
3.8 果实刺伤实验 |
3.8.1 果实重量变化情况 |
3.8.2 果实褶皱变化情况 |
3.8.3 果实褐变情况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科研成果 |
(6)银杏叶粗提物和槲皮素诱导猕猴桃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猕猴桃采后青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现状 |
1.2 银杏叶提取物的抑菌保鲜功能 |
1.3 槲皮素的抑菌和抗氧化功能 |
1.4 化学激发子诱导果实采后抗病性的机制 |
1.4.1 水杨酸 |
1.4.2 苯并噻重氮 |
1.4.3 茉莉酸甲酯 |
1.4.4 β-氨基丁酸 |
1.4.5 Harpin蛋白 |
1.4.6 其他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EGb对猕猴桃青霉病的抗性诱导机制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的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EGb的制备 |
2.2.2 果实处理 |
2.2.3 指标测定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EGb对接种青霉菌的猕猴桃病斑直径和发病率的影响 |
2.3.2 EGb处理对接菌猕猴桃CHI和GLU活性的影响 |
2.3.3 EGb处理对猕猴桃PAL活性的影响 |
2.3.4 EGb处理对猕猴桃PPO和POD活性的影响 |
2.3.5 EGb处理对猕猴桃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3.6 EGb处理对猕猴桃果肉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槲皮素对扩展青霉菌的离体抑制作用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的试剂及培养基 |
3.1.3 主要的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菌丝体的制备及槲皮素处理 |
3.2.2 槲皮素对扩展青霉的平板抑制作用 |
3.2.3 槲皮素对扩展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4 菌丝体超微结构观察 |
3.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槲皮素对扩展青霉的抑制作用 |
3.3.2 槲皮素对扩展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 |
3.3.3 槲皮素对扩展青霉菌丝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槲皮素处理对猕猴桃抗病相关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的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果实处理 |
4.2.2 指标测定 |
4.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槲皮素对猕猴桃果实抗病性的诱导作用 |
4.3.2 槲皮素处理对猕猴桃CHI和GLU活性的影响 |
4.3.3 槲皮素处理对猕猴桃PAL活性的影响 |
4.3.4 槲皮素处理对猕猴桃PPO和POD活性的影响 |
4.3.5 槲皮素对猕猴桃NPR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6 槲皮素对猕猴桃PR1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7 槲皮素对猕猴桃CHI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8 槲皮素对猕猴桃GLU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槲皮素对猕猴桃贮藏效果的影响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主要的试剂 |
5.1.3 主要的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果实处理 |
5.2.2 指标测定 |
5.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槲皮素处理对‘秦美’果实硬度的影响 |
5.3.2 槲皮素处理对‘秦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
5.3.3 槲皮素处理对‘秦美’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的影响 |
5.3.4 槲皮素处理对贮藏末期‘秦美’果实失重率和好果率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不同处理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银杏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
1.1.1 采前处理 |
1.1.2 采后处理 |
1.2 银杏果采后生理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
1.2.1 水分含量的变化 |
1.2.2 呼吸强度的变化 |
1.2.3 贮藏物质的变化 |
1.2.4 酶活性的变化 |
1.3 影响银杏果采后贮藏性的主要因素 |
1.3.1 种类与品种 |
1.3.2 采收时间及成熟度 |
1.3.3 温度 |
1.3.4 湿度 |
1.3.5 气体成分 |
1.4 保鲜剂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
1.5 保鲜袋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
1.5.1 自发性气调保鲜袋的主要种类 |
1.5.2 应用自发性气调保鲜袋的注意事项 |
1.6 贮藏保鲜中电子鼻技术研究进展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仪器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贮藏温度对银杏贮藏的影响 |
2.2.2 贮藏保鲜剂对银杏贮藏的影响 |
2.2.3 贮藏保鲜袋对银杏贮藏的影响 |
2.2.4 不同贮藏条件银杏果的挥发性组分整体性质 |
2.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贮藏温度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
3.1.1 银杏果冰点 |
3.1.2 贮藏温度对银杏果生理生化的影响 |
3.1.3 贮藏温度对银杏果营养品质的影响 |
3.1.4 贮藏温度对银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
3.2 保鲜剂处理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
3.2.1 保鲜剂对银杏果生理生化的影响 |
3.2.2 保鲜剂对银杏果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3 保鲜剂对银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
3.2.4 葡萄保鲜剂SO_2残留含量 |
3.3 保鲜袋包装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
3.3.1 保鲜袋对银杏果生理生化的影响 |
3.3.2 保鲜袋对银杏果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3 保鲜袋对银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
3.4 不同贮藏条件下银杏果的挥发性组分整体性质分析 |
3.4.1 银杏果传感器信号分析 |
3.4.2 银杏果传感器信号的雷达图和柱状图分析 |
3.4.3 银杏果信号统计学分析 |
4 讨论 |
4.1 采后不同处理对银杏果呼吸强度的影响 |
4.2 采后不同处理对银杏果MDA含量和膜透性的影响 |
4.3 采后不同处理对银杏果成熟衰老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4.4 采后不同处理对银杏果营养品质的影响 |
4.5 采后不同处理对银杏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8)鲜食核桃采后生理及辐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核桃概况 |
1.1.1 核桃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核桃的生产概况 |
1.1.3 核桃的市场营销 |
1.1.4 核桃的营养成分与功能 |
1.1.5 核桃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2 坚果种子休眠特性及萌发生理研究进展 |
1.2.1 种子休眠的概念和分类 |
1.2.2 坚果种子休眠及萌发生理研究进展 |
1.3 辐照技术在坚果保鲜中的应用进展 |
1.3.1 辐照的基本原理及优越性 |
1.3.2 辐照技术在坚果保鲜中的应用 |
1.3.3 辐照对坚果营养成分的影响 |
1.3.4 辐照对坚果采后生理的影响 |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品种鲜食核桃冷藏中呼吸强度及品质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鲜食核桃呼吸强度的变化 |
2.2.2 鲜食核桃品质的变化 |
2.2.3 鲜食核桃及干核桃贮藏期间营养成分变化比较 |
2.3 讨论 |
2.3.1 鲜食核桃呼吸强度与贮藏保鲜的关系 |
2.3.2 鲜食核桃中VE、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 |
2.3.3 鲜食核桃水分含量与油脂酸败的关系 |
2.3.4 品种对鲜食核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
2.3.5 鲜食核桃与干核桃贮藏期间主要营养成分的差异 |
2.3.6 鲜食核桃的贮藏效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辐照对鲜食核桃休眠特性及其萌芽生理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鲜食核桃的休眠特性 |
3.2.2 呼吸强度的变化 |
3.2.3 脂肪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 |
3.2.4 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3.2.5 MDA含量的变化 |
3.2.6 LOX活性的变化 |
3.2.7 LPS活性的变化 |
3.2.8 SOD活性的变化 |
3.2.9 CAT活性的变化 |
3.2.10 POD活性的变化 |
3.2.11 鲜食核桃萌发前后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12 贮藏时间对鲜食核桃各指标影响的回归分析 |
3.2.13 贮藏期内各指标变化的综合分析 |
3.3 讨论 |
3.3.1 辐照对鲜食核桃的休眠特性的影响 |
3.3.2 鲜食核桃的萌芽生理 |
3.4 小结 |
第四章 辐照对鲜食核桃呼吸强度和胚芽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辐照对鲜食核桃呼吸强度的影响 |
4.2.2 辐照对鲜食核桃常温、冷藏期间胚芽中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的影响 |
4.2.3 辐照对鲜食核桃变温贮藏期间胚芽中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的影响 |
4.2.4 鲜食核桃贮藏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间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鲜食核桃胚芽的萌发与各内源激素的关系 |
4.3.2 鲜食核桃胚芽的萌发与各内源激素含量比值之间的关系 |
4.3.3 温度对鲜食核桃休眠特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4.3.4 辐照处理对鲜食核桃呼吸强度及胚芽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辐照对鲜食核桃贮藏期间胚芽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贮藏初期胚芽细胞的超微结构 |
5.2.2 常温贮藏40d时胚芽细胞的超微结构 |
5.2.3 冷藏120d时胚芽细胞的超微结构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辐照对鲜食核桃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2.1 辐照剂量对鲜食核桃采后生理的影响 |
6.2.2 辐照对鲜食核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辐照对鲜食核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
6.3.2 辐照对鲜食核桃呼吸强度的影响 |
6.3.3 辐照对鲜食核桃保护酶系统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6.3.4 辐照对鲜食核桃营养品质的影响 |
6.3.5 辐照对鲜食核桃PV的影响 |
6.3.6 辐照对鲜食核桃感官品质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银杏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贮藏(论文提纲范文)
1 银杏种子的生物学特性 |
1.1 生理后熟[1-3] |
1.2 高含水量胚乳[4] |
1.3 高通透性种皮[5-6] |
1.4 顽拗性[7-8] |
2 影响银杏种子贮藏的主要因素 |
2.1 温度 |
2.2 湿度 |
2.3 气体 |
3 银杏种子的贮藏技术 |
3.1 涂膜处理 |
3.2 化学试剂处理 |
3.3 辐射处理 |
3.4 逆境处理 |
4 展 望 |
(10)银杏种壳主要矿质元素成分的能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银杏种壳主要矿质元素含量 |
2.2 银杏种壳内外壁元素含量差异 |
3 小结与讨论 |
四、银杏采后Penicilliumspp.病害生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拮抗菌对灰葡萄孢霉菌的抑制作用[D]. 陈丹.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2]银杏活性成分对苹果链格孢霉抑制作用的研究[D]. 徐志超. 大连工业大学, 2018(04)
- [3]内生细菌ZSY-1对番茄灰霉病和早疫病的防治及促生效果研究[D]. 高振峰. 山西农业大学, 2018
- [4]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 邢会琴.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8)
- [5]银杏黄酮对苹果扩展青霉的抑制机理[D]. 范宇. 大连工业大学, 2017(07)
- [6]银杏叶粗提物和槲皮素诱导猕猴桃果实对青霉病的抗性研究[D]. 张美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7]不同处理对银杏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D]. 陈榕.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8]鲜食核桃采后生理及辐照效应研究[D]. 马艳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6)
- [9]银杏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贮藏[J]. 芮海云,顾龚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9(05)
- [10]银杏种壳主要矿质元素成分的能谱分析[J]. 凌裕平,高远,王昌龙,周福才.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