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的逻辑──方塔园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夏民[1](2021)在《园林的新与旧——方塔园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上海方塔园为例,从园林的观念、尊敬的反叛、方塔园的新与旧精神以及方塔园创作背后理念4个方面阐述探讨园林的新与旧,进一步探究了其背后的思想理念和设计方法,并试图使其更为具体化、明了化,从而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提供借鉴。
丁光辉[2](2021)在《回归被贬抑的主体性:方塔园与象山校园》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探讨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一个常被忽视的议题——主体性。在改革开放之前,建筑创作和研究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干扰,主体性的表达常常屈服于政治、权力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实践的主要任务是应对社会激增的物质需求,受资本、效率、实用、速度等工具理性因素的支配。本文采用梅洛-庞蒂的现象学和福柯的后结构主义对主体性的论述作为理论框架,阐释建筑师冯纪忠和王澍在设计创作和理论思考中对主体性的建构。作者认为,通过精心呈现建筑中的空间、时间、物质和身体体验,冯纪忠和王澍分别建构了一种抵抗的主体性——融合了创造性、生产性的权力关系和物质性、感知性的美学表达。这种主体性建构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命体验,挑战了当代主流建筑实践中对身体感知和集体能动性的忽略和抑制。
赵鹤湾[3](2020)在《锦绣江南艺术馆设计 ——江南园林空间与意境的当代演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馆是一种承担文化收集与传承、承接过去与未来的建筑类型,近年来在世界范围蓬勃发展,这正是因为人们意识到艺术馆建筑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密切联系。当代艺术馆在满足文化博览建筑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承担了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促进文化产业的新职责,并逐步发展为注重人文需求、贴近居民生活的精神设施。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我国独树一帜的艺术珍品,蕴含着丰富的哲思与文化,而古典江南园林更是充分体现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在当代,随着中国传统审美观的回归,古典园林和传统建筑空间逐渐成为建筑创作重要的灵感源泉。当代建筑营造呈现出对传统文化及古典园林承续的热情,因而对古典园林的理论及设计方法研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国古典江南园林理论与透明性理论的研究,结合江南园林实例分析,探究江南园林中塑造景象与景面和浅空间的设计方法,用于苏州平江区仓街处更新发展用地的艺术馆设计中;通过基地历史纵向剖析,以清代画家《丝织十景图》为概念,从中提取本方案的三个要点回应艺术馆的空间、主题和细部;提炼《丝织十景图》和园林中各类要素和基本型,以实现园林浅空间的布局组织方式、景象引导手法处理空间原型,再结合艺术馆需求加以细化与整合。最终,在平江街区构建出一个承载古城记忆、具有传统文化空间意境的当代园林式艺术馆。本设计通过对比辨析国内外建筑空间理论,结合相关实例提出设计手法,剖析基地历史提炼概念,探究园林中具有浅空间特征的空间原型,结合艺术馆这一载体的具体需求进行整合细化,希望这一设计思路能为传统空间到当代建筑的演绎转换提供参考,帮助建筑匠人以传承时代文化的精神重构经典,发展立于本土的建筑设计语言。
李欣冉[4](2020)在《基于地域文化的晋南传统村落入口空间场所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导致了乡村城镇化、边缘化和空心化的现象发生,致使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氛围遭到破坏、传统价值失落。针对这种现象,各学科领域提出了地域主义等相关理论,但依照理论进行的社会实践大多是对地域文化特征的浅显模仿,出现了景观趋同化、历史文化符号化等设计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人们在空间体验时无法形成一定的情感认同。因此,如何利用地域文化特征、乡土景观场所理论、景观设计等理论知识,结合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案例分析,以此来发扬传统村落文化底蕴并成为人们获取归属感的空间载体,是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研究以晋南传统村落入口空间设计为例,结合晋南地域环境特征与晋南乡土景观场所特征,构建基于地域文化的晋南传统村落入口空间。有鉴于此,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论文首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分析了基于地域文化的晋南传统村落入口空间特征。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当下晋南大的地域环境特征、基于晋南地域环境的乡土景观场所特征与研究对象晋南传统村落入口空间的现状,并以此总结出基于地域文化的空间设计所需的要素类型与当下环境空间待解决的问题。(2)根据景观规划设计的一般步骤对晋南传统村落入口空间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首先,针对晋南地域环境中可利用的要素类型提出相应的设计利用方法,以此营造景观空间,突出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场地现状的实际问题合理地组织入口空间形态、改善空间矛盾;通过地域文化要素、材料或技术的应用营造具有归属感的场所环境,并通过细节景观的打造提升空间趣味,获取人们的情感认同。(3)依据设计策略,通过具体案例的设计实践来实现基于地域文化的晋南传统村落入口空间场所的规划设计目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地域文化属性为基础,结合场所理论、景观设计等理论与相关案例,提出了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技术路线;(2)基于技术路线,从宏观至微观系统地分析了晋南传统村落入口空间的地域文化特征,提炼出入口空间的设计基础要素并总结当下空间环境问题;(3)通过景观规划设计的一般步骤,基于地域文化特征提出适宜于晋南当地的传统村落入口空间设计策略,最后对提出的设计策略进行了设计实践。研究以自然、历史、人文、生活为基础衍生出传统村落入口空间设计的策略架构,从地域文化感知、场地应变、场所精神营造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力图通过入口空间这一特定类型的乡土景观场所以小见大,使得基于地域文化的传统村落入口空间营造成为今后乡土景观设计实践的启发,从而营造出有着地域文化特征及地方情感的场所空间。
岳阳[5](2018)在《媒介理论视野下现代建筑作品的生产与传播初探》文中研究说明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将在当时普及的电视文化影响下新的媒介发展以及其引发的以媒介为基础的文化类型的改变视为技术变革带来的一种人类社会必须加以思考的现象。麦氏在书中提出了“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理解媒介》),预示了媒介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人类社会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在被文化所创造,随着媒介发展,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流动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媒介以其工具性的身份介入建筑生产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生产的变革,本文的一个目的即是对于现代建筑生产及传播的讨论。由于社会生产的特点和媒介发展背后文化机制的变化,笔者希望通过对于建筑生产及传播的解释,来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经历的过程和改变,同时认识媒体时代所蕴含的“现代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媒体时代对于建筑创作在不同层面的建议。根据这一思路,在本文的开始,笔者首先对本文讨论中所指涉的三个关键词进行了讨论:作品、媒介、商品,建筑创作的过程是一个进行知识生产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借助工具创造了作品。建筑创作并不是单纯的创造行为,同时涉及资本、传播、权力等因素的影响。马克思将生产的类型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从某种角度讲,建筑生产的过程既生产了物质也生产了知识。建筑创作的行为包含了强烈的交换目的,这一点通过建筑师的社会分工便可以理解,建筑师与甲方是雇佣关系,作品的生产伴随着交换。因而建筑的生产也是商品的生产。通过传播,实现了作品生产和其赋值的过程,这伴随着建筑作品商品化的过程。通过对于三者的批判性讨论,笔者试图解释媒体时代,以媒介为纽带,形成的作品创造与商品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阐释西方现代建筑生产的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是生产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建筑的生产传播过程是一个确立新的社会生产模式的过程(工业化生产)。而另外的一个时代则是经由媒介所代表的技术进步和生产的深化所带来的消费时代,建筑的生产与传播表现为对于意义的建构、奇观化和工具理性的偏重。相比于西方,我国的现代建筑生产传播则相对较短,且伴随着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产生出不同的表现。从新中国成立起,我国的现代建筑生产与国家重建紧密结合,建筑传播与意识形态宣传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个过程在1980s以前基本上没有变化,一个重要的节点是1970s末的政策开放,以此为节点,中国的建筑生产和传播经历了一个专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以大众媒介崛起而引发的传播的社会化倾向。总体上,我国的建筑生产传播经历了一个由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过渡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相对复杂和短促。对于传播的讨论不仅涉及建筑媒介为对象的历史梳理和讨论,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媒介中的建筑生产过程的研究,媒介环境分为真实与虚拟两种(虚拟环境也被称为拟态环境),在媒介发展的过程中,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变化,建筑的生产过程也由以物质建筑为主导的生产过程向更为复杂和交错的物质空间、虚拟空间的结合进行变化。借由媒介,我们实现了对于信息的阅读,但是这种阅读从某种程度上是对于现实的镜像。最后,基于上述讨论的总结,引出媒体时代媒介对于观念的建构、媒介为代表的技术自由的批判和媒介对于建筑创作的影响。笔者希望通过总结与批判得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于建筑作品及传播的一种解读角度,同时从媒介与建筑生产的关系出发,提出对于建筑创作、建筑师个人发展的建议。
陈栋浩[6](2017)在《转型期海派建筑及其地域性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海派”建筑作为上海的地域建筑风格,所体现的是上海地域性文化,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界掀起研究地域建筑的浪潮之后,被学术界所认知。然而经过3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并未给“海派”建筑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其本身却面临着众多困境。多种多样的建筑形式,众口难调的定义认识,几乎将“海派”建筑抽象成一鳞半爪、互不关联的片断,“海派”建筑的相关概念被不断消解和淡化。尤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之后,在这文化交融的重要时期,无论是社会还是建筑界对“海派”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派”建筑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显然造成“海派”建筑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由其内部结构中诸多层次的众多矛盾所形成的复杂关系网所决定的,本文通过梳理其内部的结构,概括出其陷入困境的三大“根本性”议题,分别是“形式与文化”、“内生与外生”、“理论与实践”,并通过“学派”的概念对“海派”建筑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文章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和第一章是对全文的导论,绪论是从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全文进行阐述;第一章是对“海派”建筑的溯源,提出“流派”意义的“海派”建筑内部的三大“根本性”议题所呈现的矛盾是其陷入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并从“派别”的角度对其重新定义,分为“泛意海派建筑”和“狭义海派建筑”;第二章是通过对石库门里弄变迁地分析,指出“海派”建筑陷入发展困境的第一大原因是因为“海派”建筑的形式特征和文化内涵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第三章是通过上海建筑界对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固有式”建筑和建国后对民族形式复兴的态度,来说明“海派”建筑文化“内生”和“外生”的关系,并指出片面理解“海派”建筑文化是导致其陷入发展困境的第二大原因;第四章是通过对华东电力大楼和方塔园的评析来指出“海派”建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其发展困境的第三大原因;结语是对“海派”建筑的发展困境进行总结,并指出当代“海派”建筑发展的需求和“学派”意义的“海派”建筑的合理性,并对其展望。
金云峰,陈希萌[7](2016)在《基于景观原型设计方法的现代园林空间设计分析——以方塔园为例》文中认为为寻找创造特色景观的有效设计方法,文中从"原型"理论出发,以方塔园的设计为例,进行了物质空间、情感空间、精神空间3个不同类型空间的原型分析,探寻景观原型设计方法的运用。
修雨琛[8](2015)在《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一直是超高层建筑建设发展的中心之一,90年代以来更是呈加速发展的态势,而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之一,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和人口压力未来仍长期存在,超高层作为两者作用的必然产物,其建设也将长期持续下去。如今经过20多年的高速建设,上海已经远离了追求“新奇”和“速度”的懵懂时代,城市的真正宜居和健康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此时超高层建筑的地域性设计重要性就凸显出来。本文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城市环境等方面,分析出上海的地域特色,同时对上海的设计实践进行整理研究,总结出上海超高层建筑地域性设计的经验,从而综合分析梳理出适合上海发展的超高层建筑地域性设计策略。这些策略的提出,将有利于改善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缺乏地域性考量的问题,从而对实践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同时,上海作为超高层建筑实践的样本,其地域性研究对中国其他城市的实践有着强烈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以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为指导,明确了地域性的涵盖,并基于案例研究总结出超高层建筑体现地域性的可能性和具体方式。其次分析上海的地域特色,从自然、人文、城市环境三个层面对上海现有超高层建筑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前面的地域性设计方法,得出上海本土的地域性设计策略。
林墨飞[9](2014)在《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期。景观,作为新兴行业以迅猛的态势融入城市建设进程中,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强势发展。然而,由于现代景观文化的超前性和移植性,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也经历了高度时空压缩,而又相对繁乱的过程。一方面,基于传统园林文化的理论传承与创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滞后,而对西方景观理论成果的引进又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表现出先行动再思想的特点,使设计实践远离理论指导,而景观理论也不能适应多元化的设计需要。近年来,受到传统园林文化和外来景观思想的混杂碰撞、学科名称和行业规范的争议等方面影响,当代中国景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暴露出实践目标混乱、本体价值缺失、创新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思想与创作方面的实践历程缺乏系统性研究,将其归置于社会结构体系下的剖析和反思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未能及时地从庞杂的实践结果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景观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与依据。鉴于中国景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论文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整体宏观地将其与社会构成及演进紧密结合,并局部系统地研究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方面正确研判取得的主要成就,另一方面通过批判的总结和理性反思,认识有待克服的局限性,并探讨应对策略与方法。论文首先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研究框架。进而从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学科及行业发展、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以及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等4个方面,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实践情境进行了全面厘清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运用社会学的惯习与场域理论工具,分别对“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与“景观存在本体表象化实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践反思,包括背景、动因、内容、特征和影响等若干方面,继而指出中国景观设计面对的实践悖论与现实困厄。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目标,结合近年来中国景观设计在思想实践与创作实践方面的反思性转变,做出中国景观设计已迈入反思性实践阶段的基本论断;进一步对以“反思性实践”方法论为主导的多途径设计实践进行了归纳性研究,并提出5种相对的反思性设计策略与方法。论文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展开系统性研究,为景观学科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同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搭建了初步的框架平台。通过对演进历程与实践内容的全面研究和深入反思,以及相应策略与方法的提出,对提高中国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水平,保障和提升创作实践的整体品质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曹婷婷[10](2012)在《从传统文化思考当今建筑发展》文中提出针对中国建筑如何寻找自我、如何发展这一问题,通过诠释何为东方情结、中国建筑因何而来,以期解答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应该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行业。
二、梦的逻辑──方塔园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梦的逻辑──方塔园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园林的新与旧——方塔园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园林的观念 |
2 尊敬的反叛 |
3 方塔园的新与旧精神 |
3.1 项目背景 |
3.2 项目布局 |
3.3 核心空间 |
3.4 北门———方塔空间序列 |
3.5 东门———方塔空间序列 |
3.6 东门与垂花门 |
3.7 何陋轩 |
3.8 赏竹亭 |
4 理念的探究 |
(2)回归被贬抑的主体性:方塔园与象山校园(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体性、梅洛-庞蒂与福柯 |
二、冯纪忠:唤醒被压抑的主体意识 |
三、王澍:重建被贬抑的诗意世界 |
四、主体性:一种现象学/后结构主义角度的阐释 |
1. 身体体验 |
1)重新诠释现代和传统空间逻辑 |
2)尊重历史的态度 |
3)实验新的材料和建造方式 |
2. 权力以及主体性和能动性 |
五、结论 |
图片来源 |
(3)锦绣江南艺术馆设计 ——江南园林空间与意境的当代演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当代视角下的艺术馆建筑 |
1.1.2 传统审美和文化的回归——重塑江南场所精神 |
1.1.3 江南园林空间与当代艺术馆空间的契合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 |
1.3.1 艺术馆 |
1.3.2 中国古典江南园林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阐释 |
2.1 浅空间理论概述 |
2.1.1 建筑的透明性与浅空间 |
2.1.2 浅空间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关联性 |
2.2 中国古典园林的相关概念及手法 |
2.2.1 园林艺术的基本单元——景象 |
2.2.2 景象结构的基础——要素 |
2.2.3 景象结构关系——视线导引与路径导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江南园林中塑造景象与景面空间的手法 |
3.1 景象结构的布局方式 |
3.1.1 层状结构 |
3.1.2 环状结构 |
3.2 景象要素的组织方式 |
3.2.1 层化组织 |
3.2.2 江南古典园林景象要素提炼 |
3.3 景象导引的设计手法 |
3.3.1 正面性设置 |
3.3.2 景面串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设计实践——锦绣江南当代艺术馆建筑设计研究 |
4.1 基地调研与背景介绍 |
4.1.1 基地位置 |
4.1.2 水乡格局与园林城市 |
4.1.3 古城肌理与苏派民居风貌 |
4.2 场地研究 |
4.2.1 场地变迁与历史溯源 |
4.2.2 人群类型及行为分析 |
4.2.3 基地现状调研 |
4.2.4 交通流线分析 |
4.2.5 基地周边博物馆研究 |
4.3 概念生成及总图设计 |
4.3.1 往昔的记忆碎片——丝织十景图 |
4.3.2 当下的场所营造——总平面布局 |
4.3.3 体量与空间 |
4.4 象外之景——艺术馆主题与空间序列 |
4.5 空间节点设计 |
4.5.1 原型分析 |
4.5.2 围院空间序列及节点设计 |
4.5.3 叠院空间序列及节点设计 |
4.5.4 展区节点设计 |
4.6 结构及细部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设计图纸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基于地域文化的晋南传统村落入口空间场所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地域文化的消亡与转变 |
1.1.2 乡土景观的景观趋同化现象 |
1.1.3 乡土景观的地域实践困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乡土景观研究进程 |
1.2.2 乡土景观研究方向 |
1.2.3 晋南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
1.2.4 入口空间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学术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4.1 晋南传统村落 |
1.4.2 入口空间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相关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1 地域文化 |
2.1.2 乡土景观 |
2.1.3 场所理论 |
2.2 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案例研究 |
2.2.1 基于地域文化属性的案例选取原则 |
2.2.2 国内外案例研究 |
2.3 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技术路线 |
2.4 小结 |
3 基于地域文化的晋南传统村落入口空间特征分析 |
3.1 宏观层面-晋南地域环境特征分析 |
3.1.1 晋南自然地理特征 |
3.1.2 晋南历史文化特征 |
3.1.3 晋南社会民俗特征 |
3.1.4 晋南地域环境特征的提炼与总结 |
3.2 中观层面-晋南乡土景观场所特征分析 |
3.2.1 晋南乡土景观场所布局形态 |
3.2.2 晋南乡土景观场所意向特征 |
3.2.3 晋南乡土景观场所活动空间 |
3.2.4 晋南乡土景观场所特征的提炼与总结 |
3.3 微观层面-晋南传统村落入口空间特征分析 |
3.3.1 入口空间类型梳理 |
3.3.2 入口空间布局组织关系 |
3.3.3 入口空间功能活动分析 |
3.3.4 现状入口空间待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
3.4 小结 |
4 基于地域文化的晋南传统村落入口空间设计策略 |
4.1 自然要素的利用 |
4.1.1 适应入口地理环境 |
4.1.2 合理利用入口自然资源 |
4.2 地域文化的传承 |
4.2.1 历史文化的体现 |
4.2.2 日常文化的表达 |
4.2.3 多元文化的组合 |
4.3 合理选择材料 |
4.3.1 沿用地方材料 |
4.3.2 并置现代材料 |
4.4 把控景观形态 |
4.4.1 场地形态的择优保留 |
4.4.2 场地矛盾的合理改善 |
4.4.3 新生场地的形态把控 |
4.5 营建场所精神 |
4.5.1 入口空间尺度的把控 |
4.5.2 入口空间“归属感”营造 |
4.5.3 入口空间的知觉体验设计 |
4.6 打造细节景观 |
4.6.1 入口空间标识设计 |
4.6.2 入口空间界面更新 |
4.6.3 入口空间色彩设计 |
4.7 小结 |
5 基于地域文化的晋南传统村落入口空间设计实践 |
5.1 实践对象选取 |
5.2 整体特征分析 |
5.2.1 自然地理影响下的村落空间特征 |
5.2.2 历史人文影响下的村落空间特征 |
5.2.3 社会民俗影响下的村落空间特征 |
5.3 南城村入口空间现状特征 |
5.3.1 入口与整体空间的关系 |
5.3.2 入口空间现状环境特征 |
5.4 南城村入口空间设计实践 |
5.4.1 选址与肌理延伸 |
5.4.2 自然人文要素利用 |
5.4.3 空间场所精神营建 |
5.4.4 细节设计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媒介理论视野下现代建筑作品的生产与传播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关于现代建筑的讨论 |
1.1.2 市场转型与媒体时代 |
1.2 研究对象与时段划定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时段的划定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媒体时代与传播途径 |
1.3.2 建筑作品与建筑生产 |
1.3.3 建筑消费与媒介传播 |
1.3.4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空间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作品、媒介、商品 |
2.1 作品 |
2.1.1 作者与作品 |
2.1.2 艺术生产论 |
2.2 媒介 |
2.2.1 传播模式及传受关系 |
2.2.2 媒体时代传播特征 |
2.2.3 建筑媒介环境及分类 |
2.3 商品 |
2.3.1 生产的形式 |
2.3.2 符号迭代与垄断价值 |
2.3.3 建筑作为商品 |
2.4 作品、媒介、商品的理论关系建构 |
3.生产与消费:试论西方建筑传播的两个阶段 |
3.1 1960s之前:生产的阶段 |
3.1.1 纸媒与先锋派宣言 |
3.1.2 现代主义的集体亮相 |
3.1.3 现代主义的国际传播 |
3.2 1960s之后:消费的阶段 |
3.2.1 宣言和意义建构 |
3.2.2 造城和都市奇观 |
3.2.3 互联网与大都会 |
3.3 西方现代建筑生产的传播及异化 |
3.3.1 总体梳理 |
3.3.2 媒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
3.4 西方现代生产对中国的影响 |
4 1980s以来的中国建筑媒介 |
4.1 概述 |
4.2 传统建筑媒介的发展 |
4.2.1 建筑期刊:专业传播场域的形成 |
4.2.2 建筑画:图像阅读到依图想象 |
4.3 建筑媒介社会化 |
4.3.1 建筑竞赛:“自娱”到“众议” |
4.3.2 建筑展览:亮相和参与 |
4.4 信息推送与流量竞赛 |
4.5 我国建筑生产传播的特征 |
4.5.1 阶段划分 |
4.5.2 特征分析 |
4.5.3 东西之间 |
5.媒介中的建筑:一种镜像 |
5.1 媒介特性对建筑生产的影响 |
5.1.1 工具性 |
5.1.2 商品性 |
5.1.3 程序性 |
5.1.4 场域性 |
5.2 媒介中建筑生产的三种表现 |
5.2.1 媒介中的“真实” |
5.2.2 媒介中的“虚拟” |
5.2.3 建筑作为媒介 |
5.3 小结:镜像阅读 |
6.传播与作品 |
6.1 媒体时代的建筑生产 |
6.1.1 媒介影响下的时空观 |
6.1.2 建筑的编码与解码 |
6.1.3 传播:一种现代性 |
6.2 对于建筑创作的建议 |
6.2.1 从媒介特性出发 |
6.2.2 回归建筑本体 |
6.3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
附录3 |
(6)转型期海派建筑及其地域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限定 |
一、海派建筑的结构性研究 |
二、海派建筑界定研究 |
三、新海派建筑的困境研究 |
第四节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性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海派建筑的历程及新认识 |
第一节 上海近现代建筑发展的概论 |
一、近现代上海建筑发展的脉络 |
二、近代西方建筑在上海的投射 |
三、东西方建筑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
第二节 海派与海派建筑 |
一、海派的提出与认可 |
二、海派建筑的由来 |
三、海派建筑的认识说明 |
第三节 新海派建筑的表象化认识 |
一、形式主导的海派建筑认识论 |
二、海派建筑困境的根本性议题 |
第四节 学派视野下的海派建筑 |
一、“流派”与“学派”的辨析 |
二、构建学派意义的海派建筑认识观 |
三、对海派建筑的新认识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形式拼贴——石库门里弄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里弄建筑的兴起及演变 |
一、石库门里弄的兴起 |
二、石库门里弄的类型变化 |
三、石库门里弄类型变化的动因 |
第二节 形式拼贴的石库门里弄建筑 |
一、装饰风格的折衷主义 |
二、城市空间形式的拼贴 |
三、消费时代符号化的石库门 |
第三节 石库门式海派建筑的形式内涵 |
一、石库门式海派建筑特色 |
二、外部刺激与内部动力 |
三、形式表达向文化表达转向 |
第四节 资本化新天地的再评析 |
一、新天地的建造理念 |
二、海派建筑的形式表达 |
三、作为海派建筑的功与过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地域坚持——内生的海派建筑文化 |
第一节 海派文化的内在意义 |
一、上海地域文化的沿革 |
二、租界的诱发与影响 |
三、建筑实践上的体现 |
第二节 对民族形式复兴的反应 |
一、“中国固有式”的初起 |
二、民族形式建国后地碰撞 |
三、上海建筑界的转变与坚持 |
第三节 现代主义与上海建筑文化 |
一、现代主义与海派的契合 |
二、现代建筑的地域倾向 |
三、“映射”式海派建筑的辨析 |
第四节 海派建筑文化的评析 |
一、文化内生与外生的辨析 |
二、海派建筑文化的扬弃性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地域建筑实践的新探索 |
第一节 海派建筑理论探索的局限 |
一、理论研究基础的不足 |
二、现代主义的缺失 |
第二节 被“忽视”华东电力大楼 |
一、建造与改建的争议 |
二、海派建筑与文脉 |
第三节 不被“理解”的方塔园 |
一、方塔园建造的始末 |
二、海派建筑的“先驱” |
第四节 海派建筑的继承性回溯 |
一、对传统建筑的形式模仿 |
二、新海派建筑的内在保守性 |
第五节 小结 |
结语 海派建筑的困境及展望 |
第一节 新海派建筑发展困境的原因 |
第二节 当代海派建筑发展的新要求 |
第三节 当代海派建筑发展的展望 |
一、学派意义的海派建筑 |
二、海派建筑向学派发展的契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7)基于景观原型设计方法的现代园林空间设计分析——以方塔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原型设计方法 |
2 方塔园 |
2. 1 设计背景 |
2. 2 规划分析 |
2. 3 分区与组景 |
3 基于原型的方塔园设计分析 |
3. 1 物质空间的构建 |
3. 1. 1 构建要素 |
3. 1. 2 构建空间 |
3. 1. 3 空间转换 |
3. 2 情感空间的构建 |
3. 2. 1 游线的情感传达 |
3. 2. 2 堑道的情感传达 |
3. 3 精神空间的构建 |
4 方塔园的影响 |
5 结语 |
(8)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源起与价值 |
1.1.1 上海超高层建筑的研究价值 |
1.1.2 其地域性的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高层建筑的地域性研究现状 |
1.2.2 上海超高层建筑地域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3.1 高层建筑的界定 |
1.3.2 地域性内涵 |
1.4 研究的基础——上海的地域特点分析 |
1.4.1 自然环境 |
1.4.2 社会环境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超高层建筑如何体现地域性 |
2.1 超高层建筑如何顺应自然环境 |
2.1.1 气候 |
2.1.2 地理地貌 |
2.1.3 景观资源 |
2.2 超高层建筑如何顺应人文环境 |
2.2.1 空间塑造上借鉴地方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形态 |
2.2.2 形体设计上体现地域文化意象 |
2.2.3 表皮和细部体现地方文化传统 |
2.3 超高层建筑如何顺应城市环境 |
2.3.1 超高层建筑与城市天际线 |
2.3.2 超高层建筑底部与城市空间的连接 |
第三章 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
3.1 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
3.1.1 1949年前 |
3.1.2 1950年-1978年 |
3.1.3 1978年以来 |
3.1.4 上海高层建筑发展现状总结 |
3.1.5 上海超高层建筑存在的突出问题——地域性设计不足 |
3.2 中国建筑界关于地域性的探讨历程 |
3.2.1 20世纪初的探索——中国固有式 |
3.2.2 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与“民族形式” |
3.2.3 社会主义的现代主义——20世纪50-70年代 |
3.2.4 八十年代的现代乡土 |
3.2.5 九十年代以来批判的地域主义 |
3.3 上海高层建筑地域性探索 |
3.3.1 1949年前关于民族形式与现代主义/西方古典主义的结合 |
3.3.2 改革开放后本土建筑师对超高层建筑的引入和本土化的摸索 |
3.3.3 国外建筑师对上海地域性的把握 |
3.3.4 仍未找到本土高层建筑的地域化实践道路 |
第四章 上海高层建筑地域性设计策略探索 |
4.1 顺应上海的自然条件 |
4.1.1 顺应气候特征 |
4.1.2 利用景观资源 |
4.2 顺应上海的文化环境 |
4.2.1 里弄文化的启示——以温情抵抗都市冷漠 |
4.2.2 江南文化意象的利用 |
4.2.3 体现海派风情 |
4.2.4 大都会文化 |
4.3 顺应上海的城市环境 |
4.3.1 注意对上海天际线的影响 |
4.3.2 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 |
4.3.3 底部空间与城市环境的衔接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TABLE OF CONTENTS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现实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现实意义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
1.3.1 时空范畴的界定 |
1.3.2 关于“景观” |
1.3.3 “实践”的广义与狭义辨析 |
1.3.4 情境:实践的主客观环境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2 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景观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
2.1.1 社会实践观的引入 |
2.1.2 反思:本研究的理论基点 |
2.2 相关研究概况 |
2.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2.3 “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理论框架 |
2.3.1 框架由来 |
2.3.2 元素构成 |
2.3.3 工具分析 |
2.3.4 方法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景观的实践情境透视 |
3.1 情境一: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 |
3.1.1 中国景观实践的社会背景 |
3.1.2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影响 |
3.1.3 中西方景观文化的嫁接 |
3.1.4 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
3.2 情境二:学科及行业的发展 |
3.2.1 中国景观的学科起源(1951—1978) |
3.2.2 学科专业名称的历次变化(1982—2011) |
3.2.3 学术组织与代表性期刊的影响(1983—2013) |
3.3 情境三: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 |
3.3.1 从统一走向震荡: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思想历程 |
3.3.2 适从与嬗变:地域性景观实践 |
3.3.3 移植与羁绊:“西学东渐”的影响 |
3.3.4 从小环境(园林景观)到大环境(城市生态环境) |
3.4 情境四: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 |
3.4.1 “中国式”继承 |
3.4.2 “大思想”的传播 |
3.4.3 景观实践的发轫 |
3.4.4 殊途同归的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4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惯习角度的实践反思 |
4.1 惯习:“性情倾向系统” |
4.1.1 惯习的涵义 |
4.1.2 惯习的历史持久性特征 |
4.2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背景 |
4.2.1 “传统复兴”的社会背景 |
4.2.2 对传统园林局限性的反思 |
4.2.3 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必要性 |
4.3 继承惯习与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 |
4.3.1 继承惯习的形成 |
4.3.2 当代转型中的两次继承惯习 |
4.4 继承惯习的晦蚀:僵化实践 |
4.4.1 形式模仿 |
4.4.2 片断移植 |
4.4.3 主题叙述 |
4.5 当代转型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
4.5.1 转型中的问题根结 |
4.5.2 外来文化的误导 |
4.5.3 “双重历史性”:对传统园林应有的当代认知 |
4.6 启示:建立创新惯习的实践视阈 |
4.7 本章小结 |
5 景观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场域角度的实践反思 |
5.1 场域:“社会实践空间” |
5.1.1 场域的涵义 |
5.1.2 场域的社会关系特征 |
5.1.3 场域与惯习的双向模糊关系 |
5.2 景观与景观场域 |
5.2.1 景观的场域逻辑 |
5.2.2 景观场域的形成 |
5.3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特征 |
5.3.1 权力场域影响下的异化表达 |
5.3.2 存在本体沦为表象化图像 |
5.3.3 消费场域影响下的拜物特征 |
5.3.4 表象化的的明星效应 |
5.4 表象化实践一:中国“城市美化运动” |
5.4.1 西方“城市美化运动”来到中国 |
5.4.2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表象化范式 |
5.4.3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场域动因剖析 |
5.5 表象化实践二:时尚景观 |
5.5.1 时尚景观的产生 |
5.5.2 时尚景观的表象化范式 |
5.5.3 时尚景观的场域动因剖析 |
5.6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畸变 |
5.6.1 城市景观的特色湮灭 |
5.6.2 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
5.6.3 景观存在与人本精神相悖离 |
5.6.4 本体意义被形式语言消解 |
5.6.5 景观的社会价值被曲解 |
5.7 本章小结 |
6 重新发轫:迈入反思性实践的中国景观 |
6.1 再反思:中国景观的悖论和困厄 |
6.1.1 巨变中的“冷思考” |
6.1.2 表象繁荣与科学发展的悖论 |
6.1.3 中国景观的现实困厄 |
6.2 困厄自赎: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 |
6.3 价值回归:立基本体的反思性思想实践 |
6.3.1 景观本体取向的转变 |
6.3.2 摆脱学科名称的纷争困扰 |
6.3.3 从“学者”到“反思性实践者” |
6.4 反思性设计实践的策略与方法 |
6.4.1 本体价值的深度挖掘 |
6.4.2 传统转型的理性创新 |
6.4.3 地域特色的内在追求 |
6.4.4 生态探索的求真务实 |
6.4.5 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
6.5 走向新景观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思之道路,自行不息” |
7.1 反思之于景观实践的启示 |
7.2 推动“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往复前行 |
7.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4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表索引 |
附录B 1978—2013中国景观大事记 |
附录C 人名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梦的逻辑──方塔园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园林的新与旧——方塔园案例分析[J]. 夏民. 现代园艺, 2021(07)
- [2]回归被贬抑的主体性:方塔园与象山校园[J]. 丁光辉. 建筑师, 2021(01)
- [3]锦绣江南艺术馆设计 ——江南园林空间与意境的当代演绎[D]. 赵鹤湾. 天津大学, 2020(02)
- [4]基于地域文化的晋南传统村落入口空间场所营造研究[D]. 李欣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媒介理论视野下现代建筑作品的生产与传播初探[D]. 岳阳. 重庆大学, 2018(04)
- [6]转型期海派建筑及其地域性特征研究[D]. 陈栋浩. 上海大学, 2017(04)
- [7]基于景观原型设计方法的现代园林空间设计分析——以方塔园为例[J]. 金云峰,陈希萌. 中国城市林业, 2016(02)
- [8]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策略[D]. 修雨琛. 东南大学, 2015(08)
- [9]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D]. 林墨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10]从传统文化思考当今建筑发展[J]. 曹婷婷. 山西建筑, 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