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木——疾病的早期信号(论文文献综述)
牛梦瑶[1](2021)在《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火针散刺患侧阳明经对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为该疗法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提供数据佐证。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针灸医院脑病一科中符合病例入组标准的62例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毫针取穴选取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中风-中经络针灸处方加减,治疗组(火针+常规针刺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同时选取火针散刺患侧阳明经,3日1次,1周2次。4周一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进行评分。观察指标: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表。疗效评价:感觉障碍评定采用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改进Fugl-Meyer及Lindmark评价法)。结果:(1)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感觉障碍评定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感觉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感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患者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3)MB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M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患者MB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四周后,火针散刺阳明经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2.7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火针散刺阳明经联合常规针刺疗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偏身感觉障碍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火针散刺阳明经联合常规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2)火针散刺阳明经结合常规针刺法在改善患者的感觉障碍、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要优于常规针刺法。
李健阳[2](2021)在《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阶段证候分析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关联基因CLCF1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分析绝经后妇女在骨量丢失阶段、各年龄段的中医证候特征。2.将绝经后妇女依据中医辨证、骨量丢失阶段、骨折史进行分组,比较CLCF1的表达差异,进一步验证CLCF1与PMOP肾阴虚证的相关性。3.探究调控CLCF1对OPG/RANKL/RANK系统的影响。方法1.通过回顾性研究2007年至2020年收集的2823例骨量丢失阶段的资料,分析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在骨量丢失阶段的症状、证候、兼证特征。2.将骨质疏松诊断与中医辨证结合,对受试者进行分组后,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LCF1的m RNA、蛋白水平,比较CLCF1在各组的表达差异。3.使用过表达技术、CRISPR/Cas9技术敲除THP-1细胞中的CLCF1基因,检测OPG、RANKL、IFNα、IFNγ的表达变化,检测THP-1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变化。结果1.在各阶段,症状比例最高的为健忘,且随骨量丢失的程度加重,发脱齿摇、下肢抽筋、口干咽燥、失眠、倦怠乏力、头晕、耳鸣、多梦、畏寒肢冷、胸闷、目眩的比例呈线性上升趋势(P<0.05);肢体麻木的比例呈线性下降趋势(P<0.05)。在各阶段,虚证比例最高的为肾虚,且随骨量丢失的程度加重,肾虚、心虚、肝虚、脾虚、气虚比例呈线性上升趋势(P<0.05)。在各阶段,肾虚兼证比例最高的为心虚、脾虚,且随骨量丢失的程度加重,肾虚兼心虚、肾虚兼脾虚的比例呈线性上升趋势(P<0.05)。在各阶段,常见证型比例最高的为肾虚血瘀,且随骨量丢失的程度加重,肾虚血瘀的比例呈线性上升趋势(P<0.05)。在各阶段的各年龄段,主要症状、虚证、肾虚兼证、常见证型基本与各阶段整体特征相符。2.在中医证型分组中,PMOP肾阴虚组的CLCF1蛋白水平显着低于无PMOP肾阴虚组、PMOP无肾虚组(P<0.05),且PMOP肾阴虚组的CLCF1蛋白水平具有低于无PMOP对照组的趋势(P>0.05);在骨量丢失分组中,骨质疏松组的CLCF1蛋白水平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在骨折史分组中,骨折组的CLCF1蛋白水平具有低于无骨折组的趋势(P>0.05)。此外,CLCF1蛋白水平与腰椎骨密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P<0.05),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P<0.05),与骨折的发生呈不显着的负相关关系(r<0,P>0.05)。3.CLCF1过表达后,OPG蛋白表达上升(P<0.05),RANKL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OPG/RANKL比值显着上升(P<0.01),IFNα、IFNγ蛋白表达下降(P<0.05),THP-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升高(P<0.05);CLCF1敲除后,OPG蛋白表达下降(P<0.05),RANKL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OPG/RANKL比值具有下降趋势(P>0.05),IFNα、IFNγ的蛋白表达上升(P<0.05),THP-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下降(P<0.05),早期凋亡率上升(P<0.05)。结论1.大多数绝经后妇女在低骨量阶段已表现健忘、腰脊痛、发脱齿摇、腰膝酸软、下肢抽筋等症状,与肾阴虚证相关,且与骨质疏松阶段、严重骨质疏松阶段主要症状相同,其比例随骨量丢失加重而上升,提示临床应尽早干预,缓解症状。2.骨量丢失阶段均表现出肾虚、肝虚为主的虚证,肝肾阴虚、肾虚血瘀为主的临床常见证型,且肾虚的兼证以肝虚、心虚、脾虚为主,提示OP的证型复杂,临床防治应以肝肾为主,同时重视心虚等兼证的治疗。3.CLCF1是PMOP肾阴虚证的关联基因,其蛋白表达与腰椎骨密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呈显着负相关关系,有望为PMOP肾阴虚证的分子标志物、治疗靶点。4.CLCF1的表达变化会影响OPG/RANKL/RANK系统,从而参与骨代谢,有望成为骨代谢疾病的治疗靶点。
楚鎏慈[3](2021)在《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验方的挖掘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收集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临床经验与核心验方;对宋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核心经验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探讨宋师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收集2010年1月-2020年9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病科门诊就诊,由导师宋立群教授诊治的567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例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于症候、方药等进行数据挖掘,结合宋师相关医案、论着进行研读,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宋师辨治经验及核心经验方。2.选取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核心经验方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我们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宋师经验方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5、OMIM、Pharm GKB等数据库检索糖尿病肾病的基因靶点,使用Uniprot、Perl及R软件将药物相关成分靶点及疾病相关基因靶点进行整合汇总,筛选出共同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构建药物与疾病调控网络,利用STR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运用R软件进行GO与KEGG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并可视化,使用Autodock vina对活性成分及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1.一般情况:本研究最终纳入567例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首诊处方,共计诊次2194次,男性(358例,63.14%)多于女性(209例,36.86%);宋师辨证分型后将本虚证型分为脾肾亏虚证(401例,70.72%)和肝脾肾虚证(166例,29.27%),兼夹的标实证分为水湿证(259例,46.67%)、血瘀证(156例,27.51%)及不兼实证(152例,26.82%)。2.症状情况:本研究纳入的567例病例中,主要症候为腰膝酸软、尿多泡沫、呕恶纳呆、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腹胀便溏、神疲乏力、手足浮肿、肢体浮肿、面目浮肿等;脾肾亏虚证的主要症候为腹胀便溏、少气懒言、呕恶纳呆、面色萎黄等;肝脾肾虚证的主要症候为咽干口燥、盗汗、视物模糊、大便干结、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口渴喜饮等;水湿证的主要症候为肢体浮肿、手足浮肿、肢体困重、形体肥胖、胸闷不舒等;血瘀证的主要症候为皮下瘀斑、口唇紫暗、定位刺痛、夜间加重、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尿血等。3.处方用药情况:首诊处方567张,共涉及中药217味,总使用频数9831次,频次排名前10味的中药为:黄芪、白术、金樱子、女贞子、芡实、茯苓、覆盆子、沙苑子、菟丝子、白果;脾肾亏虚证特色用药为:陈皮、锁阳、石莲子、桑螵蛸;肝脾肾虚证特色用药为:桑椹、墨旱莲、山茱萸、牛膝、山楂、鸡内金;水湿证特色用药为:桑白皮、路路通、穿山龙、苏木;血瘀证特色用药为:生地黄炭、熟地黄炭、大蓟炭、小蓟炭、丹参、郁金、鸡血藤、瓜萎;用药药性主要为平性药,其次为温性药、寒性药,药味以甘性药、苦性药、酸性药为主,归经以肾经,脾经和肝经为主,宋立群教授常用药对组合6对,药物组合9组,567首方剂聚类分析共聚为4类。4.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分子对接技术验证:经过筛选得知,宋师经验方中46种活性成分可作用于糖尿病肾病的223个靶点,主要活性成分为β-胡萝卜素、β-谷苗醇、鞣花酸、刺芒柄花素、异鼠李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苦参碱、槲皮苷、芝麻素等;核心靶点为MYC、JUN、CCND1、TP53、CDKN1A、RB1、AKT1、MAPk1、RELA、CTNNB1 等;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聚合酶Ⅱ转录调节复合物活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全酶复合物、转录调节复合物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 K-Akt信号通路,Th 17细胞分化机制,p53信号通路等;度值最高的有效成分配体与受体进行分子对接,得到19对配体-受体(结合自由能≤-5.0KJ·mol-1)的分子对接结果。结论:1.黄芪、白术、茯苓、覆盆子、女贞子、芡实、金樱子、菟丝子、沙苑子为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核心经验方。2.宋师认为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时始终秉承“肝脾肾同调,补虚扶正;湿与瘀并治,泻实祛邪”的诊疗思路。3.宋师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该方主要通过调节AGE-RAGE、IL-17、TNF等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糖脂代谢反应、胰岛素效应及细胞生长因子等生物学功能,从而作用于糖尿病肾病,以达到控制其发生、发展的目的。
刘琪[4](2021)在《加味乌头汤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寒凝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运用加味乌头汤治疗阳虚寒凝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验证加味乌头汤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疼痛的有效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来自天津中医一附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符合纳排标准的PDPN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本研究已于试验前通过伦理审批且取得每位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两组均维持原有降糖方案及其他疾病原有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口服甲钴胺片0.5mg,3次/天;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加味乌头汤(制川乌、白芍、黄芪、炙麻黄、炙甘草、桂枝、苍术、当归、干姜)200m L,2次/天,疗程4周。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糖尿病病程、PDPN病程及合并其他疾病情况;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多伦多临床系统评分(TCSS),正中、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总评分、主要症状评分),血糖(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肾功能(尿素、肌酐)及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而评价加味乌头汤治疗阳虚寒凝证PDPN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WHR、DM病程、PDPN病程、既往史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2.对VAS评分的影响: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对TCSS评分的影响: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4.对SCV的影响:治疗前,两组正中、腓浅SCV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正中SCV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对中医临床症状总评分的影响: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6.对中医临床主要症状评分的影响:治疗前,除肌肉萎缩外其他主要症状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在四肢疼痛、四肢发凉症状评分上组内比较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肢软麻木、肢软无力症状评分上组内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感觉减退症状评分上仅试验组较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效率仅四肢发凉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7.对血糖、血压、血脂的影响: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试验组2h PG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8.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治疗前,两组肝、肾功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9.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结论1.加味乌头汤可缓解PDPN阳虚寒凝证患者的疼痛程度,显着降低VAS评分。2.加味乌头汤可改善PDPN阳虚寒凝证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在缓解四肢疼痛、四肢发凉症状上更具明显优势。3.加味乌头汤具有一定降低PDPN阳虚寒凝证患者TCSS评分的作用。4.本次研究未见加味乌头汤改善PDPN阳虚寒凝证患者正中、腓浅SCV。5.加味乌头汤不影响PDPN阳虚寒凝证患者血压、血脂及肝肾功能,有一定降餐后血糖作用,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李中康[5](2021)在《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动物实验:观察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损伤大鼠体重、血脂水平、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包括:To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p65)、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等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大鼠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保护脑组织的机制。2.临床研究:探究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证候间脑卒中病因分型(TOAST分型)特点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包括:TLR4、NF-κBp65、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的激酶1(TAK1)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差异,为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客观依据及辨证思路,为探究中药作用机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1.动物实验: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调脂通脉解毒方低剂量组(以下简称低剂量组)、调脂通脉解毒方中剂量组(以下简称中剂量组)、调脂通脉解毒方高剂量组(以下简称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每组1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尾静脉取血检测血脂。高脂饲料喂养6周制备高脂血症模型后,再次取血检测血脂,用线栓法致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脑梗死损伤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调脂通脉解毒方灌胃,西药组与尼莫地平溶液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灌胃,记录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及评分。灌胃2周后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并取缺血侧大脑皮层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Lp-PLA2、TNF-α、hs-CRP、IL-6含量。2.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东直门医院及东方医院门诊及住院符合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患者170例及健康体检者10例,根据四诊信息填写临床病例观察表进行证候评分确定中医证候,分析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比较不同中医证候间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脑卒中病因分型及血清TLR4、NF-κBp65、TAK1、IL-6炎症因子水平差异的特点。结果1.动物实验1)大鼠血脂检测显示:经高脂饲料喂养后,各组大鼠血脂水平较喂养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后较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及西药组TC、TG、LDL-C水平均出现降低(P<0.05),高剂量组HDL-C水平升高(P<0.05),其中高剂量组较其他组TC、TG和LDL-C水平下降幅度更大(P<0.05)。西药组与低剂量组相比,在TC、TG和LDL-C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 HDL-C水平上升高(P<0.05)。2)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调脂通脉解毒方各剂量组及西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评分升高(P<0.05),而高剂量组和西药组较其他各组升高更显着(P<0.05),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大鼠脑组织TTC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药各剂量组及西药组均出现脑梗死,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与西药组脑梗死体积均减少(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高剂量组较西药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TLR4水平降低(P<0.05);与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和西药组TLR4 水平降低(P<0.05);高剂量组与西药组TLR4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F-κB p65表达水平比较,与低剂量组相比,中、高剂量组p-NF-κB p65水平降低(P<0.05),西药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水平降低最多(P<0.05)。5)Elisa检测结果显示:Lp-PLA2、TNF-α水平比较,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组水平较模型组下降(P<0.05),且高剂量组降低最多(P<0.05)。hs-CRP、IL-6水平比较,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及西药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各剂量组间比较,高剂量组hs-CRP、IL-6水平降低最多(P<0.05),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研究1)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痰瘀互结证最多(34.70%),气虚血瘀证其次(21.76%),其余各证候分布较少,分别为风痰阻络证(17.65%)、肝阳上亢证(14.12%)、痰热腑实证(11.76%)。2)性别、年龄分布特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67.1±10.8岁。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其中65~80岁的患者占到48.2%,65岁以下患者占35.9%。40~65岁患者风痰阻络证居多(31.15%),65~80岁患者以痰瘀互结证最多(53.66%),80~90岁年龄段的患者气虚血瘀证居多(59.26%)。3)不同证候间脑卒中分型特点:TOAST分型在各中医证候间存在差异(P<0.05),其中痰瘀互结证多表现为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而气虚血瘀证多表现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其余各证候间脑卒中分型无明显差异。4)各证候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与正常组相比,各证候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痰瘀互结证TLR4、TAK1、NF-κBp65表达量最高(P<0.05),气虚血瘀证其次(P<0.05)。肝阳上亢证和痰热腑实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候间IL-6水平比较,气虚血瘀证表达量最高(P<0.05),痰瘀互结证其次,与风痰阻络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调脂通脉解毒方可以调节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并能够减少脑组织中的NF-κB p65和TLR4蛋白的表达,降低Lp-PLA2、TNF-α hs-CRP、IL-6等炎症因子的水平,减轻炎症性损伤,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血脂、抑制TLR4/NF-κB通路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发挥保护作用。2.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以痰瘀互结证和气虚血瘀证为主,不同证候间脑卒中病因分型存在差异,TLR4、TAK1、NF-κB p65、IL-6等炎症因子在不同中医证候中有不同的水平特点,与中医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相符,可作为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型的客观依据。
杨建萍[6](2021)在《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作为风湿免疫性疾病,属于临床难治病,是现代医学界的难题之一,也是中医药研究的重点。中医药辨治RA历史悠久、手段多样、经验丰富、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1,2]。郭立中教授临床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着重从阳气立论,不仅着眼于病证本身,更关注人体正气和预后的长远疗效。郭教授辨治的RA患者远期疗效显着,特色鲜明,有必要对其辨治RA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研究目的:(1)系统挖掘和整理郭立中教授临床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思想。(2)从网络药理学角度阐明郭教授扶阳通痹治法方药(即扶阳通痹基本方)的可能取效机制。研究方法:(1)门诊收集和整理郭立中教授2013年3月—2020年1月门诊诊治的所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案,根据RA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得到70例344诊次病案信息,建立病案数据库,运用频次频率分析、内外关联规则和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病案中症状、舌象、脉象、病机、病理因素、方药之间的规律,并结合郭立中教授本人意见,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2)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的手段,对郭立中教授辨治RA的扶阳通痹基本方(“人机结合”研究所得)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探讨其取效的可能内在机制。研究结果:(1)郭立中教授辨治的RA患者病案数据挖掘结果:①本研究共纳入70例344诊次RA患者病案,其中男性患者12例(占17.14%),共计58诊次(占16.86%);女性患者58例(占82.28%),共计286诊次(83.14%),女性RA患者和诊次远远高于男性。②RA发病的高发年龄主要有两个阶段:50-69 岁,频次为 199(占 57.84%);30-49 岁,频次为 114(占 33.13%)。③RA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四肢多发关节疼痛、失眠、畏寒、口干不欲饮、疲劳、咳嗽、自汗、便溏,其频次(频率)分别是131(占38.08%)、120(占34.88%)、89(占 25.87%)、75(占 21.80%)、74(占 21.51%)、74(占 21.51%)、56(占16.28%)和52(占15.12%)。④RA患者主要舌象为质淡红、质红、质暗红、苔薄白、苔白腻、齿痕舌、苔黄腻、苔白黄腻和苔少,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112(占 32.56%)、100(占 29.07%)、92(占 26.74%)、70(占 20.35%)、68(占 19.77%)、47(占 13.66%)、43(占 12.50%)、24(占 6.98%)和 20(占5.81%)。⑤RA患者的主要脉象有紧、滑、弱、细、沉、虚、浮和弦,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171(占 49.71%)、118(占 34.3%)、113(占 32.85%)、102(占 29.65%)、96(占 27.91%)、77(占 22.38%)、52(占 15.12%)和 31(占9.01%)。⑥RA临床最为常见的病机证候有寒湿凝滞、气血痹阻、筋骨失养、阳虚气弱、肝肾阳虚和阳虚寒凝,其频次(频率)分别为143(占41.57%)、85(占 24.71%)、73(占 21.22%)、68(占 19.77%)、58(占 16.36%)和 42(占12.21%)。⑦虚、寒、湿、瘀、痰是RA最为常见的病理因素,其频次(频率)分别为 259(75.29%)、219(63.66%)、178(51.74%)、125(36.34%)和 41(11.92%)。⑧RA患者所有诊次病案中共计出现中药130种,其中最为常用的中药有炙甘草、附子、淫羊藿、生姜、朱茯神、桂枝、油松节、杜仲、砂仁、白术、黄芪、苍术、威灵仙,巴戟天、刺五加和当归等,其频次(频率)依次是325(94.48%)、282(81.98%)、276(80.23%)、257(74.71%)、228(66.28%)、222(64.53%)、192(55.81%)、188(54.64%)、183(53.20%)、164(47.67%)、149(43.31%)、142(41.28%)、102(29.65%)、94(27.33%)、89(25.87%)和78(22.67%),以温阳、理气健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和补肾添精功效的中药为主。⑨症状内关联规则研究显示:失眠与纳差,畏寒与失眠,失眠与四肢多发关节疼痛,畏寒与四肢多发关节疼痛等症状组合关联度较高。⑩舌象组合关联度较高的有:苔薄腻与质暗红,舌体胖大与质淡红,苔薄白腻与质淡红等。(11)脉象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脉沉与脉弱,脉细与脉紧,脉沉与脉滑等。(12)病机证候关联度较高的组合有:肝肾阳虚与寒湿凝滞,寒湿凝滞与气血痹阻,气血痹阻、寒湿凝滞与肝肾阳虚等。(13)最常用的病理因素组合有寒、虚、湿、瘀等。(14)最常用的药物组合有附子、桂枝、炙甘草、生姜、淫羊藿,两两之间有较高的关联性。(15)郭教授临床常用的治法有:补阳气、强筋骨,助阳温通、化痰止咳、宣痹止痛,补益肝肾、祛风除湿、疏筋强骨,补益心脾、温潜浮阳、交通心肾,理气畅中祛痹,祛风湿散寒、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止痹痛,温通解表、散寒祛湿,扶阳添精等8个聚类治法。(16)郭教授临床从扶阳辨治类风关的基本方:扶阳通痹基本方,由附子、淫羊藿、桂枝、生姜和炙甘草组成。(2)以郭教授常用的扶阳通痹基本方(FYTBF,药物组成:附子、淫羊藿、桂枝、生姜和炙甘草)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研究后可知:①扶阳通痹基本方共含有140个有效化合物成分。②扶阳通痹基本方有效成分可以作用104个靶点,扶阳通痹基本方和RA的交集基因靶点有68个,Degree值较高的有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白细胞介素-6(IL-6)、VEGFA、CASP3等靶基因。③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机制可能和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DNA结合转录激活物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转录因子活性和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因素有关。④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机制,可能与乙型肝炎、前列腺癌、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细胞凋亡通路、胰腺癌、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研究结论:(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以中老年女性为主;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四肢多发关节疼痛、失眠、畏寒、口干不欲饮、疲劳、咳嗽、自汗、便溏、舌(淡)红、脉紧等;症状涉及肢体关节、肝肾、心(神)、肺系和脾胃系统症状;病性总属本虚标实,阳虚气弱、肝肾阳虚为本虚,寒湿凝滞、气血痹阻为标实;治疗上遵循“建极先建中,建中先拨通”治分次第的医学理念,温通解表、散寒祛湿法等八法循序渐进,各有侧重,主次分明;用药上以温通阳气祛寒湿、温补阳气、活血通络等药物为主;附子、(生、干、炮)姜等用量打破常规,高效且无毒。(2)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扶阳通痹基本方(FYTB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调控的结果。扶阳通痹基本方中140个活性成分(如山柰酚、槲皮素等)多数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生物功能,可交叉调控RA相关的68个靶点,通过影响各类转录因子活性,可以直接或间接调控炎症通路(如NF-kB信号通路、IL-6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凋亡通路(如TP53信号通路、AGE-RAGE 通路等)。
许孟秋[7](2021)在《潜阳育阴方治疗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潜阳育阴方治疗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疗效,为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标椎的70例高血压脑小血管病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予潜阳育阴颗粒(生产批号:苏药制字Z20100007)+基本治疗(控制血压及血压变异性、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对照组只予基本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治疗的第0周、第24周,测评患者的认知功能(MMSE量表、MoCA量表)、运动功能(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血清内皮损伤标记物(C反应蛋白、血尿酸、蛋白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影像学(核磁总负荷)及中医证候积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改善情况。治疗的第0周、12周、24周,进行安全性检查。结果(1)治疗前,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高血压时长、文化教育水平等基线资料,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认知功能改善情况:MMSE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是66.67%;对照组的有效率是45.45%,MoCA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是57.5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39.39%,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经检验,亦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改善好于对照组;MoCA单项积分来看,患者的评分在“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与计算力”、“延迟回忆能力”三个单项降低明显,治疗后两组积分都较前提高,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试验组各单项平均积分改善好于对照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单项有统计学意义。(3)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试验组的有效率是63.64%,对照组的有效率是48.48%,经检验,两组较治疗前都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对平衡与步态均有改善,治疗后两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效果好于对照组。单项来看,两组患者的“平衡”及“步态”都有所下降,治疗后均有提高,其中“步态”方面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证明试验组对“步态”方面改善好于试验组。(4)血清内皮损伤标记物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血尿酸:与治疗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数值均降低,其中试验组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血同型半胱氨酸:试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数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数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降反升要加强此指标的控制。蛋白尿:治疗后,两组对蛋白尿阳性水平均较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结果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好于对照组。(5)影像学改善情况:两组核磁总负荷情况,试验组治疗前平均核磁总负荷分数是1.92±0.883,治疗后,平均负荷分数是2.00±0.866;对照组治疗前平均负荷分数是2.03±0.984,治疗后,平均负荷分数是2.12±0.992;经检验,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总负荷都有增加趋势,试验组增加趋势小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6)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试验组的有效率是72.73%,对照组的有效率是36.36%,与治疗前相比都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中医证候都有一定改善;治疗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试验组改善好于试验组。单项来看,治疗后,两组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记忆力下降”“头晕目眩”“行走不稳”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在“腰膝酸软”“局部刺痛”“肌肤甲错”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舌强言蹇”“潮热盗汗”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结果相比,试验组在“肢体麻木”“行走不稳”单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的症状改善上,试验组改善好于对照组。(7)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三次安全性指标测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十二导联心电图)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服药期间,对照组1例出现恶心,经药物治疗后好转,后未再出现恶心及其它不适。结论1.高血压脑小血管病中医病机概括为:阴虚阳亢,瘀阻脑络。2.潜阳育阴方能改善高血压脑小血管病患者的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舌强言蹇、记忆力减退、腰膝酸软、局部刺痛等临床症状,治疗高血压脑小血管病有一定临床疗效。3.潜阳育阴方能改善高血压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下调C反应蛋白、血尿酸、蛋白尿、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减缓影像学发展趋势,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压、改善血压变异性等相关。4.潜阳育阴方治疗高血压脑小血管病没有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安全分级为Ⅱ级。
王娟[8](2021)在《急性桥臂病变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分析急性桥臂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进一步探讨其病因及相关机制,增强对可累及桥臂的相关疾病的认识,提高急性桥臂病变诊断准确率。资料和方法 采用大连市中心医院院影像查询系统,查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核磁弥散成像(DWI)存在桥臂高信号的住院患者,共有82例患者。运用电子病案查询系统回顾性记录这些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化验指标、影像学特点、诊断。对于诊断脑梗死的患者,其梗死机制由2位主任医师共同确认。统计分析所有入组患者的临床起病形式、临床表现、诊断,并进一步进行病因及相关机制探讨。结果 1.一般资料:82例患者中,男41例,女41例,年龄33-90岁,平均年龄65.65+1.68岁,其中67例(81.7%)合并高血压病,40例(48.8%)合并糖尿病,26例(31.7%)有陈旧性脑梗死病史,1例(1.2%)有脑干出血病史,7例(8.5%)合并冠心病,8例(9.8%)合并心律失常(其中5例为房颤,3例为频发性室性早搏)。25例(30.5%)有吸烟史,15例(18.3%)有饮酒史。2.临床特点:(1)82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2)63例(76.8%)患者以头晕/眩晕为主要症状(其中41例伴恶心、呕吐),21例(25.6%)有走路不稳,23例(28.0%)伴单侧肢体无力,21例(25.6%)构音障碍,7例(8.5%)面部麻木,6例(7.3%)复视,4例(4.9%)单侧肢体麻木。(3)体征:43例(52.5%)共济失调(40例为单侧,3例为双侧),38例(46.3%)单侧肢体偏瘫,37例(45.1%)构音障碍,25例(30.5%)水平凝视诱发眼震,21例(25.6%)中枢性面舌瘫,17例(20.7%)面部感觉减退,16例(19.5%)动眼神经麻痹,10例(12.2%)周围性面瘫,4例(4.9%)面部感觉过敏,3例(3.7%)意识障碍。3.化验指标:38例(46.3%)血糖升高,37例(45.1%)高脂血症,29例(35.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8例(22.0%)高纤维蛋白原血症,10例(2.2%)高尿酸血症。4.影像学表现:82例患者中68例(82.9%)为单侧桥臂病变,其中21(30.8%)例为孤立的单侧桥臂病变,47例(69.1%)合并其它部位病变;14例(17.1%)双侧桥臂病变,其中9例(64.3%)为孤立的双侧桥臂病变,5例(35.7%)合并其它部位病变。5.诊断:82例患者中,共72例(87.8%)诊断急性脑梗死,7例(8.5%)诊断为华勒氏变性,1例(1.2%)诊断为免疫相关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可能性大;1例(1.2%)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淋巴瘤可能性大,1例(1.2%)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6.血管评估:82例患者中,42例(51.2%)存在大血管狭窄,21例(25.6%)后循环动脉存在先天变异(12例存在胚胎性大脑后动脉,8例单侧椎动脉发育纤细,1例单侧椎动脉走形异常);41例(50.0%)提示脑动脉粥样硬化;7例(8.5%)脑血管未见异常。7.脑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20例孤立单侧桥臂梗死中,14例(70.0%)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2例(10.0%)为小动脉闭塞型,4例(20.0%)为未明原因型;45例单侧桥臂合并其它部位梗死中,31例(68.9%)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4例(8.9%)为心源性脑栓塞,10例(22.2%)为未明原因型;2例(2.8%)孤立的双侧桥臂梗死和5例(6.9%)双侧桥臂合并其它部位梗死的机制均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8.治疗及预后:72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及5例诊断为华勒氏变性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改善脑循环、神经保护、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例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系统淋巴瘤的患者,反复出现神经系统缺失症状加重,放弃治疗。1例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预后良好。1例诊断为免疫相关中枢性神经系统脱髓鞘的患者,经激素治疗后,症状改善。33例(45.8%)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出现进展。结论 1.桥臂病变多急性起病,病情容易进展加重,临床症状以头晕/眩晕最为多见,可伴有肢体无力或麻木、构音障碍、走路不稳等,病因以脑梗死最多见;2.无论是孤立单侧桥臂梗死还是单侧桥臂合并其它部位梗死,或孤立双侧桥臂梗死还是双侧桥臂合并其它部位梗死,病因均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最多见;3.桥臂梗死多合并其它部位梗死,孤立桥臂梗死及双侧桥臂梗死临床相对少见。
徐常清[9](2021)在《南京与新加坡中医糖尿病肾病诊疗特色分析及健脾益肾、清利活血法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文献研究古今医家治疗糖尿病肾病(消渴肾病)的学术思想。2.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新加坡及南京地区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对比两地治疗思想的异同。3.通过健脾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湿热瘀阻证)的临床研究,以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而为中医药治疗消渴性肾病提供诊疗参考,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1.基于古代文献研究古代医家治疗糖尿病肾病(消渴肾病)的经验,并做一简要论述。通过文献检索总结归纳现代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并做出回顾性的总结。2.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收集新加坡富乐康中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典型医案做对比分析,整理两地治疗本病的学术特色及差异。3.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基础西药治疗联合健脾益肾、清利活血法中药治疗,疗程为三个月。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和临床资料并记录相关研究量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eGFR等指标,最后统计分析本治法的临床疗效并对安全性做出评价。结果:1)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数据挖掘研究:本研究共纳入186诊次病案,其中江苏省中医院糖尿病肾病病案92诊次,新加坡富乐康中医院糖尿病肾病病案94诊次。对两组病案的性别统计可以看出新加坡病案中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南京病案中男性患者比例明显大于女性患者。从两地年龄段分布统计结果看出:新加坡病案在60-69岁年龄段DN患者分布的人数最多,为29人,占比为32%;其次为大于70岁年龄组为26人,50~59、40~49、30~39岁年龄段的人数依次递减分别为17、14、6人。南京中医糖尿病肾病病案在60~6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为30人,占比为32%;其次为50~59岁年龄组为26人,70以上、40~49、30~39岁年龄段的人数依次递减分别为19、14、6人。新加坡DN病案症状频次≥12次的症状共11种,依次为夜尿频数,口干多饮,倦怠乏力,多食易饥,大便干结,肢体麻木,而怕冷、腰酸、小便泡沫、下肢水肿、关节疼痛此5种症状均出现12次位列第十。而南京DN病案中医症状频次排在前十位的症状有视物模糊,小便泡沫,口干多饮,夜尿频数,肢体麻木,倦怠乏力,头晕,下肢水肿,大便干结,皮肤瘙痒。新加坡富乐康中医院共纳入94诊次病案,江苏省中医院纳入92诊次病案,两地区皆得出8种中医证型。新加坡病案证型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脾肾两虚、湿热瘀阻、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血瘀水停、阴虚热盛、湿热内蕴、血瘀脉络。南京病案证型频次由高到低分别为阴虚血瘀、湿热瘀阻、脾肾两虚、气阴两虚、阴虚夹湿、湿热内蕴、肾虚湿热、阳气不足。通过频数统计,新加坡病案用药总频数为1640次,南京病案用药总频数为1364。对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得出:新加坡病案使用频率排名前十的药物按照降序排列如下:茯苓、山药、白术、熟地黄、泽泻、山茱萸、党参、黄芪、炙甘草、丹皮;南京病案中使用频率排名前十的药物按照降序排列如下:山药、黄芪、茯苓、川牛膝、六月雪、蛇舌草、槲寄生、丹参、石斛、山萸肉。对两地区临床症状的内在关联关系统计得出:新加坡病案临床症状支持度按升序排列前五项为:多食易饥→口干多饮,倦怠乏力→多食易饥,倦怠乏力→口干多饮,倦怠乏力→夜尿频数,口干多饮→夜尿频数。南京病案临床症状中视物模糊→小便泡沫支持度最高,其中支持度按升序排列前五位:视物模糊,小便泡沫→口干多饮,肢体麻木→视物模糊,视物模糊→口干多饮,小便泡沫→口干多饮,视物模糊→小便泡沫。药物内关联结果按照支持度由高到低排列:新加坡病案前十位对药关联结果按支持度升序分别是:熟地黄→山药,泽泻→茯苓,白术→茯苓,茯苓,熟地黄→山茱萸,茯苓→山茱萸,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茯苓,山茱萸→茯苓,熟地黄→山茱萸,熟地黄→ 茯苓,山药→茯苓。南京病案前十位对药关联结果按支持度升序分别是:川牛膝→茯苓,槲寄生→山药,六月雪→黄芪,山萸肉→山药,蛇舌草→六月雪,山药→川牛膝,山药→六月雪,山药→茯苓,黄芪→茯苓,山药→黄芪。新加坡病案的症状-药物关联度较高的为:肢体麻木→山药,肢体麻木→茯苓,倦怠乏力→茯苓,夜尿频数→茯苓,倦怠乏力→山茱萸,倦怠乏力→山药,口干多饮→山药,口干多饮→茯苓,倦怠乏力→熟地黄,大便干结→山药,大便干结→茯苓,上述十一组关联结果置信度均≥0.75。南京病案的症状药物关联度较高的为:下肢水肿→山药,下肢水肿→茯苓,倦怠乏力→黄芪,小便泡沫→山药,下肢水肿→川牛膝,口干多饮→山药,口干多饮→黄芪,倦怠乏力→山药,夜尿频数→六月雪,肢体麻木→山药,肢体麻木→川牛膝,大便干结→茯苓,上述十二组关联结果置信度均≥0.60。根据新加坡地区中医师“方证相应”的临床遣方用药思路,进行“人机结合”式筛选、分析、总结,可归纳出5类核心方。根据南京地区“病证合参”的临床遣方用药思路,进行“人机结合”式筛选、分析、总结,可归纳出8类核心方。2)健脾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52例,脱落2例,余50例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其中32例为女性,18例男性。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可见,治疗后较治疗前减少;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FBG)、血肌酐、尿蛋白定量(U-TP)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1);治疗后患者血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1)。经治疗后,对疗效做出评价:其中症状疗效判定总共纳入50例患者,治疗后显效的0例,有效有25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50%;对疾病疗效判定亦纳入50例患者,其中显效11例,有效2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说明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本研究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方面:在治疗的12周及随访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心脑血管严重不良事件。出现的不良事件主要为头晕、胃肠道不适。其中有两例患者合并肾性贫血,考虑头晕与贫血有关,故未予特殊处理,后续未再加重。另有2例表现为肠道不适,主要表现为腹泻症状,因方中含有大黄,故考虑与药物功效有关,予减量大黄用量后症状缓解。结论:1)数据挖掘研究关于本病两地患者的年龄分布大致相仿,主要呈现为一个随年龄递增的发病人数,但超过七十岁以后的各年龄段占比逐渐减少。两地区虽然证型分布上存在差异,但是具体用药上皆善用补益脾肾清利活血的中药配伍。新加坡DN病案聚类出5类核心方,多适用于消渴后期阴损及阳,消渴肾病兼有水肿,消渴肾病气阴两虚兼有热证,消渴肾病肾虚湿热证,脾肾两虚、湿热瘀阻证者。南京DN病案则聚类出8类核心方分别适用于本病中后期虚实夹杂之阴虚血瘀证,脾肾两虚、湿热瘀阻证,消渴肾病合并消化道症状,本病各期而有虚证、咳喘,以蛋白尿表现为主而虚像不显或无明显症状,消渴病口干多饮症状明显以及针对消渴肾病单纯的辨病治疗药物组合。2)临床研究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健脾益肾,清利活血法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血肌酐、尿蛋白定量(U-TP)、中医证候积分、血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若进一步研究其具体作用机制,或许可为新加坡中医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刁珂[10](2020)在《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前期短期应用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3b期、Ⅲ期的研究基础上,针对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G3aA2期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患者的中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再研究。方法:选取符合糖尿病肾脏疾病(G3aA2期)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诊断的患者,经过2周的洗脱期治疗后随机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芪蛭降糖胶囊(每粒0.5g)每次5粒,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每粒80mg)每次80-160mg,每日一次。治疗时间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基线值、治疗后第1、3、6个月尿蛋白/肌酐(UACR)、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ys-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中医症候的变化,并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eGFR);观察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进展、终点事件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试验共有118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观察,其中试验组60例,对照组58例。(1)治疗前两组患者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症状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室指标:试验组治疗后1个月,UACR、SCr较基线值均有所降低,eGFR较前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UACR、SCr、eGFR较基线值改善明显(P<0.01),Cys-C与基线值相比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UACR、SCr、eGFR、Cys-C与基线值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FBG、HbAlc较基线值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1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UACR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SCr、Cys-C、FBG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CR、eGFR水平较同期对照组显着改善(P<0.01),HbA1c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3)中医症状积分: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的中医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0%,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4)临床总疗效: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7%,对照组为58.62%,试验组治疗本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各随访点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进展、终点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长期应用芪蛭降糖胶囊能够减少DKD(G3aA2期)气阴两虚、瘀血阻络型患者尿蛋白排泄,维持早期肾功能稳定,延缓DKD进展。
二、麻木——疾病的早期信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麻木——疾病的早期信号(论文提纲范文)
(1)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 |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的比较 |
3.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讨论 |
4.1 火针散刺阳明经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依据 |
4.2 探讨感觉恢复的机制-“脑的可塑性” |
4.3 火针治疗深度的探讨 |
4.4 观察指标的选择探讨 |
5.问题与展望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
附录B 《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1996)》 |
附录C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D 感觉障碍评定积分表(改进Fugl-Meyer及Lindmark评价法) |
附录E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 |
附录F Barthel指数评分表 |
附录G 综述 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中医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阶段证候分析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关联基因CLCF1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阶段证候分析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的来源及选择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问卷调查 |
2.2 骨密度检测 |
2.3 中医辨证 |
3 统计学方法 |
4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1.1 各阶段一般资料 |
1.2 低骨量阶段各年龄段一般资料 |
1.3 骨质疏松阶段各年龄段一般资料 |
1.4 严重骨质疏松阶段各年龄段一般资料 |
2 骨密度比较 |
2.1 各阶段骨密度比较 |
2.2 低骨量阶段各年龄段骨密度比较 |
2.3 骨质疏松阶段各年龄段骨密度比较 |
2.4 严重骨质疏松阶段各年龄段骨密度比较 |
3 主要症状比较 |
3.1 各阶段主要症状比较 |
3.2 低骨量阶段各年龄段主要症状比较 |
3.3 骨质疏松阶段各年龄段主要症状比较 |
3.4 严重骨质疏松阶段各年龄段主要症状比较 |
4 虚证比较 |
4.1 各阶段虚证比较 |
4.2 低骨量阶段各年龄段虚证比较 |
4.3 骨质疏松阶段各年龄段虚证比较 |
4.4 严重骨质疏松阶段各年龄段虚证比较 |
5 肾虚兼证比较 |
5.1 各阶段肾虚兼证比较 |
5.2 低骨量阶段各年龄段肾虚兼证比较 |
5.3 骨质疏松阶段各年龄段肾虚兼证比较 |
5.4 严重骨质疏松阶段各年龄段肾虚兼证比较 |
6 常见证型比较 |
6.1 各阶段常见证型比较 |
6.2 低骨量阶段各年龄段常见证型比较 |
6.3 骨质疏松阶段各年龄段常见证型比较 |
6.4 严重骨质疏松阶段各年龄段常见证型比较 |
讨论 |
1 一般资料的特征分析 |
2 骨密度的特征分析 |
3 病证结合模式下,骨量丢失阶段中医证候的特征分析 |
4 创新与不足 |
4.1 创新 |
4.2 不足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PMOP肾阴虚证与CLCF1 的关联性分析 |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2 实验相关溶液配制 |
1.3 主要仪器 |
2 研究对象的筛选和资料收集 |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分组依据及说明 |
3 研究方法 |
3.1 问卷调查 |
3.2 骨密度检测 |
3.3 血样采集 |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5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5 样本量估算 |
6 质量控制 |
7 伦理审查 |
结果 |
1 CLCF1与PMOP肾阴虚证的关联性分析 |
1.1 基本情况 |
1.2 骨密度比较 |
1.3 CLCF1表达水平与证型的关联性分析 |
2 CLCF1与骨质疏松症的关联性分析 |
2.1 基本情况 |
2.2 CLCF1与骨量丢失的关联性分析 |
2.3 CLCF1与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关联性分析 |
3 CLCF1与骨折发生的关联性分析 |
4 CLCF1与生活习惯、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PMOP肾阴虚证与CLCF1的关联性分析 |
2 CLCF1与骨密度、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的关联性分析 |
3 创新与不足 |
3.1 创新 |
3.2 不足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CLCF1对OPG/RANKL/RANK系统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1 细胞系来源 |
2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2 实验相关溶液配制 |
2.3 主要仪器 |
3 方法 |
3.1 细胞培养和细胞传代 |
3.2 CLCF1基因的敲除 |
3.3 sgRNA活性检测 |
3.4 CLCF1基因的过表达 |
3.5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6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 |
3.7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3.8 细胞增殖实验 |
3.9 细胞侵袭实验 |
3.10 细胞迁移实验 |
3.11 细胞凋亡实验 |
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CLCF1的过表达、敲除结果 |
1.1 过表达慢病毒转染效率的检测 |
1.2 CAS9 sgRNA活性检测结果 |
1.3 CLCF1调控后的mRNA表达变化 |
1.4 CLCF1调控后蛋白表达变化 |
1.5 CLCF1调控后蛋白含量变化 |
2 CLCF1对OPG、RANKL及干扰素 α、干扰素 γ的影响 |
2.1 CLCF1对OPG、RANKL及干扰素 α、干扰素 γmRNA表达的影响 |
2.2 CLCF1对OPG、RANKL及干扰素 α、干扰素 γ蛋白表达的影响 |
2.3 CLCF1对OPG、RANKL蛋白含量的影响 |
3 CLCF1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3.1 CLCF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3.2 CLCF1对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
3.3 CLCF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讨论 |
1 CLCF1对OPG/RANKL/RANK系统的影响 |
2 CLCF1对IFNα、IFNγ的影响 |
3 慢病毒载体、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及THP-1 细胞系的选择 |
4 CLCF1对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 |
5 创新与不足 |
5.1 创新 |
5.2 不足 |
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验方的挖掘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 文献综述 |
1. 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1.1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1.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2 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
2.1 数据挖掘在中医领域的运用情况 |
2.2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领域的运用情况 |
3. 技术路线 |
二: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探究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组方规律及经验总结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分析软件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简介 |
2. 结果 |
2.1 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
2.2 疾病分期及疗效判定分析 |
2.3 症候分析 |
2.4 方剂分析 |
3. 讨论 |
3.1 宋立群教授学术经验及治学态度概述 |
3.2 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采撷 |
3.3 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结果讨论 |
3.4 验案举隅 |
三: 宋立群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方的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宋师治疗DKD Ⅲ-Ⅳ期经验方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筛选 |
1.3 糖尿病肾病作用靶点筛选 |
1.4 药物-成分-靶点-疾病调控网络的构建 |
1.5 蛋白-蛋白互作网络图的构建 |
1.6 GO生物功能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
1.7 分子对接 |
2 结果 |
2.1 宋师治疗DKDⅢ-Ⅳ期自拟经验方的活性成分筛选情况 |
2.2 自拟经验方的潜在作用靶点及DKD相关基因靶点 |
2.3 自拟经验方-糖尿病肾病共同靶点汇总 |
2.4 自拟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调控网络构建 |
2.5 自拟经验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功能蛋白互作网络 |
2.6 GO功能富集分析 |
2.7 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8 分子对接 |
3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说明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4)加味乌头汤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寒凝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糖尿病诊断标准 |
1.2.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 |
1.2.3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 |
1.2.4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及剔除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治疗方法 |
2.2.1 基础治疗 |
2.2.2 研究用药 |
2.3 疗程与随访 |
2.4 观察指标 |
2.4.1 一般资料 |
2.4.2 安全性指标 |
2.4.3 疗效性指标 |
2.5 疗效评价标准 |
2.6 不良反应处理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5.1.1 性别比较 |
5.1.2 年龄比较 |
5.1.3 DM病程比较 |
5.1.4 PDPN病程比较 |
5.1.5 BMI、WHR比较 |
5.1.6 既往史比较 |
5.2 安全性指标分析 |
5.2.1 治疗前后FBG、2h PG比较 |
5.2.2 治疗前后SBP、DBP比较 |
5.2.3 治疗前后TG、TC、HDL-C、LDL-C比较 |
5.2.4 治疗前后ALT、AST比较 |
5.2.5 治疗前后Urea、CR比较 |
5.3 研究结果分析 |
5.3.1 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5.3.2 治疗前后TCSS评分比较 |
5.3.3 治疗前后正中SCV比较 |
5.3.4 治疗前后腓浅SCV比较 |
5.3.5 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总评分比较 |
5.3.6 治疗前后中医临床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
5.3.7 不良反应 |
讨论 |
1 立项依据 |
1.1 PDPN的特点 |
1.1.1 疾病分类 |
1.1.2 中医病因病机 |
1.2 乌头汤的选择 |
1.2.1 历史沿革 |
1.2.2 组方分析 |
1.2.3 现代研究 |
1.3 对照组的选择 |
2 研究分析 |
2.1 止痛效果分析 |
2.2 神经修复分析 |
2.3 糖脂代谢分析 |
2.4 毒理研究 |
2.4.1 川乌毒理及减毒增效措施 |
2.4.2 麻黄毒理及减毒增效措施 |
3 临床验案举隅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信息采集表 |
附录二:视觉模拟评分法 |
附录三:多伦多评分表 |
附录四:中医症状评分表 |
综述一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研究进展 |
1 PDPN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 中医古籍论述 |
1.2 近代医家见解 |
1.2.1 以虚为主论 |
1.2.2 本虚标实论 |
1.2.3 瘀血贯穿始终论 |
2 PDPN辨证分型及治疗的概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乌头汤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 |
1 基础研究 |
1.1 直接作用机制 |
1.2 间接作用机制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
2 临床研究 |
2.1 癌性疼痛 |
2.2 坐骨神经痛 |
2.3 三叉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
1 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 |
2 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
3 血脂异常与脑卒中关系密切 |
4 缺血性脑卒中的调脂治疗 |
5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
6 缺血性脑卒中与炎症反应 |
7 TLR4/NF-κB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 |
8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防治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药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2 中医药对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3 中医药在现代研究中发现的新作用 |
4 中医药针对疾病治疗难点发挥的作用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 |
2 药物与试剂 |
3 主要仪器 |
4 实验器械 |
5 动物饲养 |
6 实验方法 |
7 取材 |
8 观察与检测指标 |
9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体重的影响 |
2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
3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 |
4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
5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p-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 |
6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 |
7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Lp-PLA2、TNF-α水平的影响 |
8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hs-CRP、IL-6水平的影响 |
讨论 |
1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
2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
3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
4 调脂通脉解毒方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证候间脑卒中分型及炎症因子水平特点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 |
2 各中医证候患者脑卒中病因分型(TOAST分型)特点 |
3 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炎症因子差异比较 |
4 不同中医证候积分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血脂异常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的临床研究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文献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1.1 流行病学调查 |
1.2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1.3 RA的临床诊断 |
1.4 RA的西医治疗 |
1.4.1 治疗原则 |
1.4.2 一般治疗 |
1.4.3 药物治疗 |
1.4.4 免疫净化 |
1.4.5 外科治疗 |
1.4.6 功能锻炼 |
2 中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
2.1 RA的中医病名探讨 |
2.2 RA的病因病机研究 |
2.2.1 病因研究 |
2.2.2 病机研究 |
2.3 RA的中医治疗 |
2.3.1 辨证分型论治 |
2.3.2 辨证分期论治 |
2.3.3 成方及验方治疗 |
2.3.4 中成药和中药制剂治疗 |
2.3.5 针灸治疗 |
2.3.5.1 针刺治疗 |
2.3.5.2 艾灸治疗 |
2.3.5.3 耳针治疗 |
2.3.6 推拿治疗 |
2.3.7 药浴、热敷 |
2.3.8 穴位贴敷 |
2.3.9 穴位注射疗法 |
2.3.10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
2.3.11 中医调护 |
3 述评 |
第二部分 郭立中教授辨治RA的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案资料来源 |
2.2 疾病诊断标准 |
2.3 病案纳入标准 |
2.4 病案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案信息采集 |
3.2 病案信息预处理 |
3.3 病案数据处理方法 |
3.3.1 郭教授辨治RA病案数据库的建立 |
3.3.2 病案数据清理 |
3.3.3 病案数据术语规范化 |
3.4 病案数据挖掘平台的建立 |
3.5 病案数据挖掘方法 |
4 结果 |
4.1 病案一般情况 |
4.1.1 性别比例分布 |
4.1.2 年龄频次频率分布 |
4.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4.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4.4 脉象频次频率分布 |
4.5 病机证候频次频率分布 |
4.6 病理因素频次频率分布 |
4.7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4.8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8.1 内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8.1.1 临床症状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2 舌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3 脉象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4 病机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5 病理因素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1.6 药物内关联规则项集 |
4.8.2 外关联规则结果 |
4.8.2.1 临床症状与舌象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2 临床症状与脉象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3 临床症状与病机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4 临床症状与病理因素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5 临床症状与药物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6 脉象与病机外关联规则项集 |
4.8.2.7 脉象与药物外关联规则项集 |
4.9 K-均值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4.9.1 病机证候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4.9.2 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4.9.3 病机证候与药物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阳气多伤的时代背景 |
5.2 阳气不足、寒湿凝滞在类风湿关节炎形成中的作用 |
5.3 “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
5.3.1 一般情况 |
5.3.2 临床症状 |
5.3.3 舌象 |
5.3.4 脉象 |
5.3.5 病机与辨证 |
5.3.6 病理因素 |
5.3.7 聚类处方与治法 |
5.3.8 扶阳通痹基本方释义 |
5.3.9 常用中药与配伍 |
5.3.9.1 单味中药 |
5.3.9.2 药对 |
5.3.9.3 附子用量与减毒 |
第三部分 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扶阳通痹基本方的有效成分筛选 |
1.2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预测 |
1.3 RA的疾病相关靶点检索 |
1.4 绘制RA和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靶点Veen图 |
1.5 构建“药物-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关系图 |
1.6 构建蛋白质互作关系网络及筛选核心靶点蛋白 |
1.7 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活性成分 |
2.2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 |
2.3 RA的疾病相关靶点 |
2.4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靶点和RA疾病相关靶点Veen图 |
2.5 扶阳通痹基本方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图 |
2.6 绘制PPI关系图和barplot图 |
2.7 GO与KEGG富集功能分析 |
3 讨论 |
3.1 中药活性成分分析 |
3.2 关键蛋白和靶基因分析 |
3.3 KEGG通路分析 |
第四部分 典型病案选 |
1 寒湿凝滞,气血痹阻案 |
2 阳虚阴浮,心肾不交案 |
3 痰湿凝滞,气血痹阻案 |
4 阳虚寒凝,气血不畅案 |
5 心脾阳虚,血不养神案 |
6 阳虚气弱,筋骨失养案 |
7 肝肾阳虚,寒湿凝滞案 |
8 阳虚水停,寒湿凝滞案 |
9 阳虚感寒,痰湿内伏案 |
10 湿热瘀阻,气血不畅案 |
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1 不足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缩写语表 |
附表2 临床症状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3 舌象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4 病机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5 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附表6 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附表7 病机系统聚类分析位点结构 |
附表8 病机与药物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附表9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列表 |
附表10 扶阳通痹基本方药物作用靶点 |
附表11 扶阳通痹基本方治疗RA的可能关键靶标列表 |
附表12 PPI中关键靶蛋白Degree值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潜阳育阴方治疗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 脑小血管病定义 |
2 脑小血管病流行病学 |
3 脑小血管病分型 |
4 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 |
5 脑小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
5.1 不可控的危险因素 |
5.2 可控的危险因素 |
5.3 其他 |
6 脑小血管病的生物标记物 |
7 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进展 |
8 脑小血管病的临床表现 |
8.1 卒中 |
8.2 认知与情感障碍 |
8.3 运动障碍 |
8.4 其他 |
9 脑小血管病的治疗 |
9.1 对因治疗 |
9.2 卒中的治疗 |
9.3 认知与情感障碍的治疗 |
9.4 危险因素治疗 |
10 高血压与脑小血管病的关系 |
综述二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
1 中医对高血压脑脑小血管病的病名认识 |
2 中医对高血压脑脑小血管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3 中医对高血压脑脑小血管病(中风病)的治疗 |
3.1 中风病的中医药治疗 |
3.2 中风的针灸治疗 |
3.3 中风的康复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3 分组方法 |
2.4 治疗方案 |
2.5 观察指标 |
2.6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
2.7 安全性评估 |
2.8 样本量的确定 |
2.9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潜阳育阴方治疗高血压脑小血管病依据 |
1.1. 中医病机依据 |
1.2 现代研究依据 |
2 潜阳育阴方治疗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有效性 |
2.1 潜阳育阴方对高血压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2.2 潜阳育阴方对高血压脑小血管病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
2.3 潜阳育阴方对高血压脑小血管病患者内皮标志物的影响 |
2.4 潜阳育阴方对高血压脑小血管病患者MR总负荷的影响 |
2.5 潜阳育阴方对高血压脑小血管病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3 潜阳育阴方治疗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安全性 |
4 问题与展望 |
4.1 存在问题 |
4.2 未来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急性桥臂病变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 |
2.临床特点 |
3.化验指标 |
4.影像学表现 |
5.诊断 |
6.血管评估 |
7.脑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 |
8.治疗及预后 |
讨论 |
1.桥臂的组织结构及血供特点 |
2.桥臂病变临床特点及病因 |
(1)急性脑梗死 |
(2)脱髓鞘疾病 |
(3)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
(4)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桥臂病变的临床病因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南京与新加坡中医糖尿病肾病诊疗特色分析及健脾益肾、清利活血法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部分 理论研究 |
1. 研究意义 |
2. DN中西医的研究概述 |
2.1 DN的西医研究概述 |
2.2 DN的西医治疗及其分析 |
3.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研究概述 |
3.1 古代医家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2 现代医家对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3 辨证分型 |
3.4 其他治疗方法 |
3.5 总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数据挖掘研究 |
1. 数据挖掘概述 |
1.1 频数分析 |
1.2 关联规则 |
1.3 聚类分析 |
1.4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
2.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临床应用举偶 |
3. 基于数据挖掘的南京与新加坡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对比 |
3.1 研究对象 |
3.2 纳入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3.4 研究方法 |
3.5 数据分析结果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病案选择 |
1.1 病案来源 |
1.2 临床研究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试验方法 |
2.3 观测指标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学分析 |
2.6 疗效判定 |
2.7 安全性指标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治疗前后两组证候积分及实验室观察指标对比 |
3.3 总体临床疗效评价--症状判定、疾病判定 |
3.4 安全性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一 |
1. 基于数据挖掘的南京、新加坡中医治疗DN经验对比 |
1.1 临床资料分析 |
2. 计量数据解构 |
2.1 症状频数统计 |
2.2 证候统计 |
2.3 药物使用频次及功效统计 |
3. 内关联规则数据结果分析 |
3.1 症状内关联统计 |
3.2 药物内关联统计 |
4. 症状与药物外关联统计 |
5. 聚类分析结果 |
5.1 “人机结合”式症状聚类分析 |
5.2 “人机结合”式药物聚类分析 |
6. 新加坡、南京中医DN诊疗特点辨析 |
6.1 症状表现不一 |
6.2 证型分布差异 |
6.3 用药特点不同 |
6.4 治法大致相似 |
第五部分 讨论二 |
1. 脾肾两虚,湿热瘀阻是糖尿病肾病重要病机 |
2. 健脾益肾、清利活血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方法 |
3. 健脾益肾、清利活血方组方原则及药物分析 |
3.1 组方依据及方药组成 |
3.2 组方配伍分析 |
3.3 健脾益肾、清利活血法方药解析 |
4. 临床研究结果及分析 |
4.1 中西医临床疗效及指标评估 |
4.2 安全性评估 |
5. 结论及意义 |
第六部分 验案举隅 |
1. 糖尿病肾病合并结缔组织病病案 |
2. 糖尿病肾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病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临床研究观察量表 |
附录二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三 两地区DN医案症状、药物频次频率分布 |
附录四 聚类分析报告图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试验、脱落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化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与随访 |
4 观察指标 |
4.1 安全性指标 |
4.2 疗效性指标 |
5 疗效评定标准 |
5.1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标准:采用积分比法(尼莫地平法) |
5.2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5.3 不良反应 |
6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的比较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ACR的比较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Cr、eGFR、Cys-C的比较 |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HbA1c的比较 |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 |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状的比较 |
7 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总疗效的比较 |
8 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的比较 |
9 两组患者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进展和终点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
10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 |
1.1 蛋白尿与DKD |
1.2 Cys-C与DKD |
1.3 RAAS与DKD |
2.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研究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论治 |
3 导师观点 |
4 芪蛭降糖胶囊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4.1 组方分析 |
4.2 现代药理学研究 |
5 芪蛭降糖胶囊疗效分析 |
5.1 减少尿蛋白 |
5.2 延缓早期肾功能进展 |
5.3 改善中医临床症状 |
6 本研究的意义、不足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意义 |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四、麻木——疾病的早期信号(论文参考文献)
- [1]火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观察[D]. 牛梦瑶.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阶段证候分析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关联基因CLCF1的机制研究[D]. 李健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宋立群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Ⅲ-Ⅳ期验方的挖掘及其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D]. 楚鎏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加味乌头汤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寒凝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琪.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调脂通脉解毒方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大鼠TLR4/NF-κB通路的影响及证候研究[D]. 李中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郭立中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扶阳通痹基本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D]. 杨建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潜阳育阴方治疗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D]. 许孟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急性桥臂病变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学分析[D]. 王娟.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9]南京与新加坡中医糖尿病肾病诊疗特色分析及健脾益肾、清利活血法临床研究[D]. 徐常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芪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临床再研究[D]. 刁珂.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