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报刊发展的思考

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报刊发展的思考

一、新世纪新阶段关于高校校报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蓉[1](2021)在《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发挥——以主旋律影视作品为例》文中提出文章阐述了媒介的文化构建及利用,分析作为影视媒介重要组成部分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联,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刚性要求,探索在媒介功能发挥及实现的前提下,作为现代影视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作用,探讨如何使其成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王欣[2](2020)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高等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就必须牢牢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关系全局的生命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环境的影响与人的作用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环境影响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完善人格、行为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人可以改造环境,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使其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实效。“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本研究的价值逻辑;“环境与人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本研究的理论逻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与问题”是本研究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分析,本文探索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内容、原则和路径。具体而言,本文在结构上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创新点。这一部分为研究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相关概念及研究基础。首先,对“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从时空和目标角度进行时代背景的定位;其次,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些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展开论述;再次,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实践,为后续研究奠定实践基础。最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的学科理论,奠定了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与功能。这部分基于研究论文的必要性,详细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广泛性、复杂性、开放性、可塑性、意识形态性五大特征和物质保障、价值导向、感染熏陶、行为约束、精神动力五大功能。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与问题。这是本文的“分析问题”部分,占据了较大篇幅。主要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和网络环境六个子系统逐个展开分析研究。每个部分包含基本概念阐释和现状论述,通过对现状的研究,逐步展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尚且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也是本研究的现实逻辑。第五部分主要阐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内容。在前文系统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部分首先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需要针对哪些问题进行优化,也就是优化的具体内容。第六部分在前一部分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要优化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具体措施。主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和路径两个方面尝试提出具体思路。这一部分与前一部分共同构成了本文的“解决问题”部分,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和落脚点。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主要是对研究的内容与结论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提出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与探索指明了方向。

杨长秀[3](2020)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从古至今,义利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中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种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与利益冲突日益频繁,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现象与日俱增。人们为了追求物质利益,对自然界进行了毫无限度的掠夺性开发。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人们大量的开垦土地以提高短期内粮食的产量、大量捕捞海洋生物以获取收益、大量砍伐森林以获取木材,人们扭曲的义利观使得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生态问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长远角度看,生态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扭曲的义利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应在生态建设实践中具备正确的义利观,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大学生的价值观将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义利观是大学生价值观的直接表现,建设美丽中国就要求加强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义利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义利观。在国家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通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水平,来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不仅能够引导大学生群体在以后的生态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义利观和价值观,而且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素养,对于全社会公民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生态文明素养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社会示范作用,有助于加快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分析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文明建设和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基本问题入手,分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现状,提出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生义利观教育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有效对策。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内涵”等,并以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中蕴含的义利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蕴含的义利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中的义利观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且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及文献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大学生当前呈现出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义利内涵认知清醒、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主流认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积极情况,大学生存在重义轻利、义利兼顾、重利轻义、义利虚无等多种义利观,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义利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同时义利观教育存在教育体系尚需完善、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和教育效果缺乏实效性等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对影响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义利观教育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因素这四个方面。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大众传媒的影响等;家庭环境的影响包括对传统义利观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和家长言传身教不到位;学校教育的影响包括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缺乏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主要是忽视道德修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缺乏实践精神等。第四部分针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有效对策。主要从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明确教育原则、完善和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以及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五个方面展开。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对当前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过程中的义利观教育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也能够有助于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集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更好更健康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一步推动建设美丽中国。

钟秋波,凌兴珍[4](2018)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与变革》文中研究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40年,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经历了复兴发展与繁荣(1978—1999)、变革与转型(2000年迄今)两个发展阶段,呈现出由数量增长向版面扩张和质量提高,由综合性向专业化、专题化和特色化,由内向性、封闭办刊向开门办刊、联合办刊、平台化、走出去,从整顿发展到再整顿再发展等变革与发展特点,管理者和学报人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变革转型尝试和探索,学报体制渐趋完善,但开放合理的学报体系尚未建立。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校社科学报发展与变革的历史,总结发展的规律、特点和经验,明了改革方向和实现路径,进而为进一步变革与转型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白立新[5](2018)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凸显,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成为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是关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服务引领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论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针举措,特别是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的要求,使专题研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问题成为可能,并且显得十分必要。论文以坚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为前提,立足于对话语权的专门研究,按照理论之基——问题之本——历史之鉴——现实之境——提升之策的逻辑顺序,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释。论文包括导论和正文五章。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背景与意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第一章是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基本理论的研究。本章在解读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相关概念,梳理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研究理论基础之后,提出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内涵、本质和构成要素,分析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与意识形态话语权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研究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围绕意识形态的理论构建与创新、传播与转化、交流与批判所开展的一切工作。话语权具有“权利”和“权力”的双重属性,话语权的取得与行使具有动态性。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中,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思想一直都有着生动的体现,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深厚理论基础。从内涵上看,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是在意识形态的传播与转化、交流与批判中所具有的掌握、支配、控制话语的资格和能力,强调话语声音与力度的统一、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的统一;从本质上看,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体现着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力,是最具主动性、实效性的管理权,本质要求是以理服人。话语主题、话语队伍、话语形式、话语平台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主要构成要素。第二章是关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基本问题的研究。本章考察了高校与意识形态的天然联系、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性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的主体、领域、形式、指向、支撑条件等因素,阐释了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要意义。研究认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是高校党委实现思想领导的一种方式;是话语权中的话语权,具有统领性;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并不是要堵塞言路,而是要实现主流话语的引领和认同。在高校,学校党委及其领导下的各级党组织所属的党员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尤其是专兼职宣传思想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学生辅导员,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的主要主体;党的活动和生活领域、党派工作领域、课堂领域、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领域、师生校园日常生活领域是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的主要领域;印发文件、会议讲话、辅导报告、通告通报、研讨座谈、专题讨论、个别谈话、研究成果等是话语权表达的主要形式;语境、问题和人群是话语权的基本指向;理论水平、工作经验、责任感、敏感性是话语权的主要支撑条件。第三章是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实践与启示的研究。本章按照历史的脉络,分三个主要阶段,对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实践进行了考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实践,主要是1949年到1966年的实践,充分彰显了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工作题中应有之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体现了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对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要求、更健全的制度机制保障、更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支撑,意识更加强烈,行动更加自觉,更加切实地体现和贯穿于日常意识形态工作的始终。通过梳理,得出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五点启示:即,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营造健康公正的社会大环境。第四章是关于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时代际遇的研究。本章分析了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面临的机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丰富了话语内涵、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了话语底气、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效奠定了政治保障、制度建设的推进和队伍培训的强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思想文化领域复杂多变、自媒体广泛应用对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带来的挑战。分析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过程中,在话语主题阐释、话语队伍建设、话语表达能力、话语平台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是关于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提升理路的研究。通过研究,本章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主导力为关键、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元主导多样包容、区别对待民主关爱、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五条原则;提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话语主体的高素质、话语阐释的契合性、话语平台的通畅性、话语内容的兑现性五个基本指向;提出了强化阵地建设管理、完善话语形式、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方法改革、健全机制保障、重视学习借鉴六条基本路径。

黄金艳[6](2017)在《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与行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及其规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出现了与以往大学生颇为不同的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多元,自我且功利,亟须引导;他们的信仰状况复杂,世俗且非科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需要加强;他们的审美观整体、感性,倾向于娱乐化、消遣化;他们的人际交往方式多样,空间扩大,间接交往增多,却不能回避由于虚拟与现实之间强烈的人际反差造成的种种问题;在学习上,他们思路开阔、注重结论却缺乏论证,部分同学还出现口语化倾向、浅阅读的习惯以及错字、别字、火星文等不规范的写作能力下降问题;他们的消费观念前卫,自主多样,注重外观,也出现因人情、炫耀、攀比而导致的不良消费……大学生的这些变化是客观的,其变化原因尤其值得深究。在探究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原因时我们发现:媒介融合导致的媒介化社会生成以及社会形态的变迁是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到现阶段的表现形式,媒介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媒介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在更深远的层次和意义上,媒介还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交往模式和一种文化模式。生活在不同媒介时代的人会受到所处时代媒介的影响,形成具有一定标志性符号的生活模式、交往模式和文化模式,并产生和维系一定标志性符号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正如我们经历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媒介决定社会特征的过程,在媒介融合态势下,社会呈现媒介化、小众化的形态,文化出现多元化和同质化的特点,并使得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发生深刻的变化:媒介建构的媒介环境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让他们的思想更加多元个性、自我功利;媒介塑造的思维方式改变大学生的思维,不论是审美、消费选择还是学习形式都出现图像化、碎片化、娱乐化的特点;媒介提供的技术优势颠覆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学习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甚至有的由于过度依赖媒介而出现异化现象。那么,面对媒介技术的影响力人类是否就无能为力了呢?马克思的工具理论告诉我们,尽管媒介工具的双刃剑作用一直在发挥,但是人类总是能够运用理性将媒介的发展纳入正确的轨道,发挥其向善的一面而遏制其为害的一面。是人类理性决定媒介传播的思想内容,不论是统治阶级的控制,还是新闻报刊人员的自觉,都含着人类理性的光辉;是人类理性能够认知媒介塑造的思维偏向,不论是文字媒介的理性思维塑造,还是电子媒介的视觉思维偏向,合理利用媒介建立在对媒介的充分认知之上;是人类理性在抗拒媒介的异化功能,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到未来。今天,当我们面对大学生由于媒介融合而引发的种种变化,我们仍然要动用理性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应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置于教育的首要目的;面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挑战,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且充分运用先进的媒介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遵循以下逻辑进行:第一章概念诠释,对本论文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诸如媒介、媒介融合、思想、行为等分别进行说明,并结合阐述媒介发展演变的历程及规律,强调说明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到现在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媒介与思想行为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行为)创造了媒介,由人类创造的媒介反过来又对人产生影响,面对媒介影响,人类运用理性对其规约,使其为人类服务。第二章理论考察,对与本论文有关的媒介环境学派的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进行梳理,尤其是在马克思工具理论的启发下对媒介力量进行深度探源,在此基础上构建媒介融合的理论,这是本论文的理论支撑。第三章实证调研,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进行实证调研。第四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做了一个描述,思想方面的变化集中在价值观、信仰和审美三个方面,行为方面的变化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及消费行为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和趋向分析和归纳。第五章,在现象描绘的基础上,运用媒介融合的理论,从媒介化社会、社会性变迁及个体性差异三个层面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进行深度解析,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第六章对策研究,针对上述分析,运用人类理性,提出在媒介融合态势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进行系统调适,首先要确立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次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最后应充分应用媒介从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徐静洁[7](2014)在《新媒体环境下河北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重要载体的高校校园媒体,正面临着如何对各种传播媒介进行整合和加强管理等诸多问题。如何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耳目喉舌作用,真正担负起解读方针政策、传递交流信息、引导舆论监督、服务广大师生的重要职责,成为高校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本文首先对高校校园媒体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创新点进行梳理。通过对高校校园媒体概念的界定,指出本文主要对校方可控性的校园媒体(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新闻网、校园手机报)进行研究,进而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媒介生态学理论、共生理论论证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的理论可行性。在对河北省高校校园媒体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依据统计结果分析河北高校校园媒体发展现状,指出目前高校媒体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组织结构不合理、新媒体利用率不高、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面对新的媒介环境,整合成为目前校园媒体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从高等院校媒体所处的校园环境以及社会大环境两方面入手,对河北高校媒体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整合存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媒体一方面存在队伍建设参差不齐、管理机制混乱、传媒体系建设滞后的缺陷,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乏力的行政支持、偏失的大学生文化以及社会媒体冲击等挑战;但与社会媒体相比,校园媒体具有传播渠道完善流畅、传播对象同质稳定、不同媒体类型存在差异性等优势,再加上传媒产业管理机制的改革、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全国高校传媒联盟的成立,这些都为校园媒体的整合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河北高校校园媒体的整合发展要致力于搭建崭新的舆论平台、良好的信息资源平台、有效的互动平台、内容发布平台、文化推广平台,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前提下,坚持网络发展战略和外延整合战略。具体的整合措施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加强校内媒体资源整合,具体包括传播终端的整合、传播介质的整合、传播渠道的整合三方面;加强校园媒体和其他校园资源的整合,主要指与师资队伍结合建立工作指导机制,与教学资源结合成立内容制造基地,与学科优势结合制作专业特色节目;加强与校外资源的整合主要包括校际媒体的整合和与社会媒体的整合。在加强整合的同时,需要不断完善河北高校媒体整合发展的保障体系:各高校要在资金、人员、资力上增加对校园媒体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校园媒体的政治指导,为校园媒体的整合发展提供政治上的依托;通过整合人力资源,提高校园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校园媒体自身可以适当进行商业化尝试,缓解资金压力。最后笔者从保障高校媒体健康发展、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扩大高校社会影响等方面展望了河北省高等院校校园媒体实施整合战略所产生的区域影响。

王晓琴[8](2013)在《山西高校新闻媒体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提出山西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困境主要表现在校园媒体墨守成规,没有创新精神;新兴社会媒体渐渐占领高校市场,校园媒体没有危机感;高校官本位意识严重,师生受众群渐行渐远;校园媒体运行资金不足,发展落后于社会媒体等。本文通过分析山西高校校园媒体现状认为,社会媒体已经进入了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立交互动式的逐渐融合,山西高校校园媒体问题解决方法有:第一,新闻报道弱化舆论宣传,宣传突出报道高校学术领域、教育教学等形成独特的新闻资讯,让其成为高校媒体宣传的亮点。第二,通过定期专业培训,培养一支集“采”“编”“播”技术于一身的“多面手”。第三,要大胆创新,更新观念,建设校内新闻网络中心平台,使高校各媒体新闻内容通过网络实现嵌入式报道。如:设专门机构统一协调指挥,将报纸、电视、广播的新闻内容通过网络实现在线播出,开设互动交流模式。如:校报版面有限,不能刊登所有有价值的内容,剩余的新闻可以在校园网发布,校报也可以选择性地转载网上新闻、刊登即将举办的各种讲座讯息等服务性内容,大屏幕主要播出图片新闻,也可以播出电视新闻,电子屏主要滚动播出简讯也可以播出通知公告等。高校新闻网络平台建设是加强媒体融合的可行性改革,新闻指挥部的建设,能使新闻以各种形式快速面对受众,形成校园宣传强势。这些理论的得出亦或对高校媒体融合起到一些参考。

蔡杨[9](2012)在《新媒体背景下的重庆报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传播形态,改变了传媒格局,还对整个世界尤其是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革命性的影响。新媒体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上具有崭新的特征,在发展规模、传播功能等方面后来居上,呈现出融合乃至超越传统媒体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重庆作为中国西部的“龙头”城市,1997年直辖后其报业的发展正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尤其是在近几年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下,报业发展已经凸显出明显动势——即报业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重庆媒介市场的竞争随之而升级,报业也亟待一场深刻的战略转型,以谋求各自更加长远的发展之路。本文立足于重庆本地报纸(以综合性日报和专业报为分析重点),依托于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的时代背景,探索重庆地区报业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并试图为此提出一些现实可行的借鉴路径,让报纸能够在新媒体时代迅速站稳脚跟,找到自己新的活路。当今世界,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正推动着媒介形态的变迁和发展,新媒体带给报纸的冲击和影响的确是史无前例的。但笔者认为,报纸不会就此消失,媒介的融合发展将成为未来传媒时代的最大特征。新媒体的“新”只是相对的。在媒介生态圈里,不管新旧媒体怎样竞合,也不论新媒体与报纸怎样融合发展,最终它们谁都无法被完全取代。就像广播无法取代报纸,电视无法取代报纸和广播,网络也无法完全取代报纸、广播或电视。它们是相互层叠、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或你死我亡。每一种媒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比如报纸的权威性和“内容为王”,广播的即时性、电视的直观性、网络等新媒体的互动性等,只要报纸能够在坚守特色的同时学习借鉴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就可将效益最大化。报纸的未来和前景仍是十分可观的。文章的引言部分首先说明了提出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然后介绍了这一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理论基础以及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力图以媒介融合理论和媒介生态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展开深入研究。第一章是全文的铺垫,也是全文逻辑重点之一“新媒体背景”。首先介绍了重庆报业的现状及相关背景,主要从本地报纸(包括党报、都市报、行业报、高校报)、中央级报纸驻重庆站、港澳及国外纸媒驻重庆站着手,将重庆报业的整体轮廓描绘出来;紧接着对重庆新媒体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对网络媒体、手机、数字报、数字电视(影)等新媒体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阐述,并总结出了重庆新媒体市场的一些特征。第二章是全文的逻辑启承点。主要是对重庆报业(以综合性日报和都市报为重点)与新媒体的融合研究。首先对重庆报业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凸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体制、内容和经营三方面做定性分析,又从报业数量结构、市场占有与收入三方面做定量分析);然后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即宏观上的时代坏境、市场因素、体制规范因素和微观上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人才智力因素;紧接着文章开始进入全文的高潮——新媒体出现后带给重庆报业的变化和影响以及媒体融合的现实举措、不足之处等,并进行逐一细致剖析,找出重庆报业与新媒体融合的真正逻辑相关性。第三章内容是本文的另一个逻辑重点,即“重庆报业的发展”。对重庆地区报业与新媒体的融合展开了前景预测与合理建议。首先指出的是传统报媒与新媒体在信息时代融合的驱动因素,这也是产生本文选题的一个重要前提;然后展开预测,从整合媒介、战略升级、格局有变、政策规制和人才需求的角度对重庆地区的报业发展提出了一定的预见;最后参照现实,借鉴个案的经验,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如加快报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媒介经营及赢利模式的多元化、深入报社体制改革、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障有效融合等等。文章最后为结语部分,概括总结了全文,并要再次强调的结论是:媒介技术推动了媒介形态的变迁,“新”媒体只是相对的。在媒介融合的改革浪潮中,各种媒介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生态圈”中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即媒介的核心竞争力。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是权威性和内容资源,但在新媒体背景下,报纸必须采取融合发展战略,依靠新媒体,借鉴新媒体的长处,以壮大自己。报纸与新媒体是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或此消彼长的。只要能够充分借力时代的新生力量——新媒体,并与之融合发展,报纸就不会消亡。

潘虎[10](2010)在《传媒产业化视角下高校校园传媒经营研究 ——以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为例》文中提出校园传媒主要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校园教育电视台、校园网、学生报刊、DM等,它们主要面向高校校园师生,是学校的重要舆论阵地和形象窗口。是学校与师生之间重要的交流、沟通桥梁。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大学生群体消费能力的日益提高,大学校园成为众多企业看重的细分市场,众多企业逐步加强对大学校园的宣传和营销,但因为大学校园的特殊性,传统的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宣传的策略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主的需求。校园传媒对于校园具有天然的接近性和影响力,众多企业开始寻求与校园传媒的合作,并出现了专门运营校园传媒的广告公司,这些都客观推动了校园传媒的经营改革。但校园传媒进行经营也受到了不同层面的限制,特别是观念的制约、资金和人才的缺失严重束缚了校园传媒经营的手脚。本文提出,校园传媒是我国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也应该进行商业经营,并从高校市场的形成与扩大、国家相关政策的宽松、社会媒体的产业化改革经验、高校自身的信息需求和目前无序的高校广告市场等方面进行了详尽论述同时,本文针对校园传媒本身的特点,指出,在校园媒体经营过程中,不能一刀切,不同属性的媒体在经营模式上应各有侧重,校报以新闻为主,不能涉及太多广告经营;社团媒体、学生自办媒体则应该更灵活大胆进行多种形式的经营尝试。学校可以成立新闻中心和媒体运营中心。由媒体运营公司统一校园主流媒体的经营,使媒体经营专业化。学校应该整合校内媒体资源、校间媒体资源,并尝试引入社会资金,与社会媒体进行横向合作。同时,因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所以在合作经营中学校应加强对校园媒体的宏观管理,使校园媒体在经营时能够与校园文化相适应,推动良好的校园氛围的形成。

二、新世纪新阶段关于高校校报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新阶段关于高校校报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发挥——以主旋律影视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视媒介传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关联
二、主旋律影视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三、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时代性及思政育人功能的实现
    1.史诗化情怀
    2.平民化叙事
    3.广泛化取材
    4.多元化类型
    5.年轻化表达
    6.融合审美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现状
    4. 研究思路
    5. 研究方法
    6.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创新之处
第1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基础
    1.1 新时代的内涵阐释
        1.1.1 新时代的时空内涵
        1.1.2 新时代的目标内涵
    1.2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1.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及特征
        1.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
        1.2.4 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探讨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的实践基础
        1.3.1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
        1.3.2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
        1.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实践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马克思主义理论
        1.4.2 教育学理论
        1.4.3 心理学、社会学理论
        1.4.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2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与功能
    2.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
        2.1.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广泛性
        2.1.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复杂性
        2.1.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开放性
        2.1.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可塑性
        2.1.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意识形态性
    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
        2.2.1 物质保障功能
        2.2.2 价值导向功能
        2.2.3 感染熏陶功能
        2.2.4 行为约束功能
        2.2.5 精神动力功能
第3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与影响
    3.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环境
        3.1.1 新时代中国对全球的贡献
        3.1.2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
        3.1.3 国际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
        3.2.1 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
        3.2.2 中国经济由“高速”转向“高质”
        3.2.3 经济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
        3.3.1 文化环境的相关概念阐述
        3.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功能
        3.3.3 文化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
        3.4.1 社会环境的概念与特征
        3.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概念
        3.4.3 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环境
        3.5.1 “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界定
        3.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环境
        3.5.3 自然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6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
        3.6.1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相关概念
        3.6.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基本特征
        3.6.3 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4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内容
    4.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
        4.1.1 体现在高校的办学定位中
        4.1.2 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4.1.3 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与优化中
    4.2 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2.1 融入系统性的教材体系
        4.2.2 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
        4.2.3 彰显理论品格与理论魅力
        4.2.4 创新环境的呈现形式
    4.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1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4.3.2 共同理想教育
        4.3.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4.3.4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4.4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4.1 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4.4.2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4.4.3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4.5 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
        4.5.1 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
        4.5.2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成要素
        4.5.3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
    4.6 营造和谐共生的自然环境
        4.6.1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4.6.2 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前提条件
        4.6.3 有助于启迪高校大学生的思维
第5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与路径
    5.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
        5.1.1 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
        5.1.2 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
        5.1.3 立足主动构建的战略基点
        5.1.4 坚持整体协同的基本方略
    5.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路径
        5.2.1 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5.2.2 共享经济社会成果,促进高校思政工作资源整合
        5.2.3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构建以文化人校园文化环境
        5.2.4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搭建多方协同的大思政格局
        5.2.5 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共筑新时代的青年精神家园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内涵、理论基础及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内涵
        1.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2.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内涵
        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1.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中蕴含的义利观
        2.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蕴含的义利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中的义利观
    (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2.有利于提高高校德育水平
        3.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积极表现
        1.对义利的基本内涵认知到位
        2.主流认同社会主义义利观
        3.对待生态问题能够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4.高校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重要性
    (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育体系尚需完善
        2.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3.教育效果缺乏实效性
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1.以破坏生态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
        2.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
        3.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4.网络环境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1.学校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2.教育资源相对缺乏
        3.缺乏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环境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1.对传统义利观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2.家长言传身教不到位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1.部分大学生忽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2.部分大学生缺乏“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目标
        1.在生态问题上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2.符合正确义利观的生态实践行为
        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实践性原则
        3.系统优化原则
    (三)完善和丰富教育内容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教育
        2.加强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
        3.加强生态义利观教育
    (四)创新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1.立足课堂,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2.开拓实践,提高教育实效性
        3.借助网络,充分开拓教育新平台
    (五)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
        1.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2.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3.构建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4.大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与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复兴、发展到繁荣:改革开放头20年 (1978-1999)
    (一) 复兴:从恢复到整顿调整的历史转折 (1978-1981)
    (二) 发展:再次整顿提高到快速发展 (1982-1988)
    (三) 繁荣:从再次治理调整到高校学报类期刊刊号系列的建立 (1989-1999)
二、变革与转型:改革开放第二个20年 (2000年至今)
    (一) 变革与转型的时代与政策背景
    (二) 变革与转型探索
        1. 从名牌期刊到名刊名栏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建设
        2.“转企改制”探索
        3. 数字化转型与媒体融合探索
三、结语与展望

(5)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及创新
        (一)研究框架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基本理论
    一、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相关概念解读
        (一)意识形态学说考察
        (二)意识形态工作与政党建设
        (三)话语与话语权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研究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宣传思想
        (二)列宁的政治鼓动与灌输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内涵与本质
        (一)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内涵
        (二)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本质
        (三)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基本问题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特征
        (一)高校与意识形态的天然关联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性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特征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行使
        (一)行使主体
        (二)行使领域
        (三)表达形式
        (四)话语指向
        (五)支撑条件
    三、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重要意义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问题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三)维护高校政治稳定的舆论支撑
        (四)服务和引领社会发展的前提保证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实践与启示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实践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实践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实践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实践的启示
        (一)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四)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
        (五)营造健康公正的社会大环境
第四章 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时代际遇
    一、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面临的机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丰富了话语内涵
        (二)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了话语底气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奠定了政治保障
        (四)制度建设的推进和队伍培训的强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高校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带来的挑战
        (二)思想文化领域复杂多变带来的挑战
        (三)自媒体广泛应用带来的挑战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行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话语主题阐释能力较弱
        (二)话语队伍战斗力不强
        (三)话语表达针对性不够
        (四)话语平台利用不充分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提升理路
    一、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指导思想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
        (三)以增强意识形态工作主导力为关键
        (四)以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为保障
    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
        (三)一元主导多样包容原则
        (四)区别对待民主关爱原则
        (五)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原则
    三、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基本指向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二)话语主体的高素质
        (三)话语阐释的契合性
        (四)话语平台的通畅性
        (五)话语内容的兑现性
    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基本路径
        (一)强化阵地建设管理
        (二)完善话语形式
        (三)加强队伍建设
        (四)推进方法改革
        (五)健全机制保障
        (六)重视学习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价值与创新
        (一)研究价值
        (二)论文创新
第一章 概念阐释:媒介融合与大学生思想行为
    一、媒介融合
        (一)媒介
        (二)媒介融合
        (三)媒介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二、思想行为
        (一)思想
        (二)行为
        (三)思想与行为的关系
    三、媒介与思想行为的关系
        (一)人类的实践活动(行为)创造了媒介
        (二)媒介对人的思想行为有深刻的影响
        (三)人类的理性思维(思想)规约着媒介
第二章 理论考察:媒介力量探源及媒介化社会形成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研究与探索
        (一)伊尼斯的“时空偏向论”
        (二)麦克卢汉的“感官延伸论”
        (三)爱森斯坦的“变革动因论”
        (四)波兹曼的“警世恒言”
        (五)梅洛维茨的“媒介—场景论”
    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媒介的认知
        (二)列宁对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三、马克思工具理论基础上的媒介力量探源
        (一)马克思工具理论的启发
        (二)媒介力量深度探源
    四、媒介融合态势下媒介化社会形成
        (一)媒介融合的态势
        (二)媒介化社会到来
        (三)媒介技术与人类理性
第三章 实证研究: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
    一、调研过程及方法
        (一) 问卷分布情况
        (二)调查对象情况
        (三)调研使用方法
    二、调研数据与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媒介的基本情况
        (二)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三、调研结论及说明.
        (一)媒介融合态势对大学生确有重要影响
        (二)新旧媒介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侧重点不同
        (三)大学生在使用媒介过程中具有理性与自律意识
        (四)东西方国家的媒介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本质区别
        (五)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四章 现象描绘: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状况
    一、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的变化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变化
        (二)大学生信仰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审美观的新变化
    二、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行为的变化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变化
        (二)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特点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新变化
    三、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和趋向
        (一)思想行为受环境影响越来越大,未来会更加复杂多元
        (二)大学生主体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未来会更加个性化
        (三)思想行为的矛盾性越来越突出,未来会有强化趋势
第五章 内在机理: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诱因
    一、媒介化社会: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总体场域
        (一)媒介环境多样化促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多元化
        (二)媒介技术人性化推动大学生思想表达自我个性
        (三)媒介隐喻娱乐化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实用功利
    二、社会性变迁: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宏观要素
        (一) 市场经济的现代性诱导大学生审美发生变化
        (二)对外开放的包容性引发大学生行为发生变化
        (三)社会风气的复杂性促发大学生信仰发生变化
    三、个体性差异:大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微观因素
        (一)大学生个体媒介素养差异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区别.
        (二)大学生个体人文素养不同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差异
第六章 整体塑造:媒介融合态势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系统调适
    一、自由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总体目标
        (一)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强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二、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拓展
        (一)借鉴经验,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二)运用媒介,研究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方法
        (三)走向文化建构,消除媒介素养教育的误区
    三、适应媒介融合:大学生思想行为调适的具体路径
        (一)应对媒介融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二)参与媒介融合,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三)依托媒介融合,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调研问卷
文中图表说明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7)新媒体环境下河北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高校校园媒体概念及特征
        2.1.1 高校校园媒体概念界定
        2.1.2 高校校园媒体类型
        2.1.3 高校校园媒体特点
    2.2 高校校园媒体整合的概念
    2.3 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2.3.1 使用与满足理论
        2.3.2 媒介生态学理论
        2.3.3 共生理论
3 河北省高校校园媒体发展现状
    3.1 问卷设计及发放回收、数据统计
        3.1.1 问卷设计
        3.1.2 样本、变量设计
        3.1.3 问卷发放、回收
    3.2 河北省高校校园媒体现状描述及分析
        3.2.1 校园媒体类型、数量
        3.2.2 校园媒体成立时间及关系
        3.2.3 校园媒体的组织及管理
        3.2.4 校园媒体人力资源管理
        3.2.5 校园媒体的传播内容
        3.2.6 与社会媒体合作
        3.2.7 新媒体使用情况
        3.2.8 校园媒体面临的主要挑战
        3.2.9 校园媒体的发展方向
    3.3 小结
4 新媒体环境下河北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 SWOT分析
    4.1 河北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的优势条件(Strengths)
        4.1.1 传播对象同质稳定
        4.1.2 传播渠道完善流畅
        4.1.3 不同媒体类型存在差异性
    4.2 河北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的不利因素(Weaknesses)
        4.2.1 队伍建设参差不齐
        4.2.2 管理机制比较混乱
        4.2.3 传媒体系建设落后
    4.3 河北高校媒体整合发展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
        4.3.1 数字技术加快媒介整合步伐
        4.3.2 传媒产业管理机制的改革
        4.3.3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成立提供实践基础
    4.4 河北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面临的挑战(Threats)
        4.4.1 乏力的行政支持
        4.4.2 偏失的大学生文化
        4.4.3 社会媒体的冲击
5 新媒体环境下河北省高等学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途径
    5.1 河北省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的目标定位
        5.1.1 搭建崭新的舆论平台
        5.1.2 搭建良好的信息资源平台
        5.1.3 搭建有效的互动平台
        5.1.4 搭建内容发布平台
        5.1.5 搭建校园文化推广的平台
    5.2 河北省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的战略选择
        5.2.1 网络发展战略
        5.2.2 外延整合战略
    5.3 河北省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的具体策略
        5.3.1 校内媒体资源的整合
        5.3.2 校园媒体和其他校园资源的整合
        5.3.3 校外资源的整合
    5.4 河北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的保障体系
        5.4.1 物质保障
        5.4.2 政治保障
        5.4.3 人才保障
    5.5 河北省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的区域效应
        5.5.1 保障高校媒体健康发展
        5.5.2 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5.5.3 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8)山西高校新闻媒体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山西高校新闻媒体发展趋势有以下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二章 山西高校新闻媒体
    2.1 校园媒体的概念
    2.2 山西省高校媒体传播途径
        2.2.1 校报
        2.2.2 校园广播站
        2.2.3 校园有线电视台
        2.2.4 校园网络
        2.2.5 校园辅助媒体
    2.3 山西高校新闻媒体的传播性质及其价值体现
        2.3.1 高校新闻媒体的传播性质要弘扬主旋律
        2.3.2 高校新闻媒体的传播价值体现
第三章 山西高校校内媒体多元传播环境
    3.1 校园新闻媒体传播环境及概念
        3.1.1 高校校园媒体传播系统
        3.1.2 高校校园媒体独特的传播环境
        3.1.3 社会新闻媒体环境对山西高校新闻媒体环境的影响
        3.1.4 高校新闻特殊的受众群体
    3.2 山西高校校内媒体传播途径
        3.2.1 高校新闻传播的发源地
        3.2.2 山西高校传媒体系构架与职责
        3.2.3 山西高校媒体从业人员
        3.2.4 山西高校校内媒体主要传播内容
第四章 山西高校新闻媒体丞待改革创新
    4.1 山西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困境
        4.1.1 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困境表现
        4.1.2 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困境原因分析
    4.2 山西高校校内传统媒体现状分析
第五章 山西高校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
    5.1 高校媒体融合面临的挑战
        5.1.1 校园新闻媒体刊播周期时间长
        5.1.2 陈旧的传播形式和理念
        5.1.3 多元媒体冲击高校校园
        5.1.4 媒体融合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5.2 立足山西高校科研教学,办出特色高校新闻
        5.2.1 强化新闻传播规律弱化舆论宣传报道
        5.2.2 高校新闻视角要转向教学科研
        5.2.3 建设山西高校传媒专业化队伍
    5.3 推进山西高校媒体融合进程实现互利合作共赢
        5.3.1 促进媒体融合的因素
        5.3.2 国内外媒体融合情况分析
        5.3.3 新兴媒体的冲击加快了山西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进程
    5.4 山西省高校官本位现象
第六章 建立行之有效机制确保校园媒体融合发展
    6.1 校园网的功能延伸
        6.1.1 校报网络的在线报道方式
        6.1.2 实行广播在线播出
        6.1.3 高校网络在线电视的展望
    6.2 构建校园网络论坛平台
    6.3 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新媒体背景下的重庆报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
    三、 理论基础
    四、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直辖后重庆报业与新媒体发展的背景概述
    第一节 重庆报业相关背景及现状
        一、 重庆报业的相关背景
        二、 重庆现存的报纸
    第二节 信息时代重庆新媒体发展概述
        一、 新媒体时代背景概述
        二、 网络媒体
        三、 手机媒体
        四、 数字报
        五、 数字电视(影)/移动电视/网络电视
        六、 小结
第二章 重庆报业与新媒体的相关性研究
    第一节 直辖后重庆报业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现状分析
        二、 原因剖析
    第二节 新媒体出现后对重庆报业的影响
        一、新媒体带给重庆报业的影响
        二、新媒体与重庆报业融合的现状分析
        三、小结
第三章 重庆报业与新媒体融合的前景预测
    第一节 报业与新媒体融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一、 重庆报业与新媒体融合的驱动因素
        二、 前景预测
    第二节 报业与新媒体融合的合理途径与建议
        一、 现实参照与借鉴——经验的共享
        二、 重庆报业发展的合理建议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传媒产业化视角下高校校园传媒经营研究 ——以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四、本文结构
第二章 校园传媒概述
    一、传媒与传媒产业
        (一) 媒介、媒体与传媒
        (二) 传媒产业
    二、高校校园传媒
        (一) 校园传媒的含义
        (二) 校园传媒经营
        (三) 校园传媒发展现状
第三章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校园传媒调查
    一、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校园传媒发展现状
        (一)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校园传媒概述
        (二) 案例示例
    二、大学生媒介接触情况调查
    三、大学生对校园媒体的态度调查
    四、大学生对校园广告的态度调查
    五、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六、企业、商家对校园传媒的态度调查
    七、结论
        (一) 从校园传媒本身看,我校校园传媒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 从学生的角度看我校校园传媒
        (三) 从广告主的角度看我校校园传媒
第四章 高校校园传媒的必由之路:产业化经营
    一、校园传媒可以进行经营的必要性
        (一) 高校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提供物质保障
        (二) 国家政策的宽松和社会传媒产业化的探索提供理论和实践保障
        (三) 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和能力锻炼的渴望提供人才保障
        (四) 高校传媒的现状提出紧迫性
    二、校园传媒经营的思路和策略
        (一) 校园传媒经营的思路
        (二) 校园传媒经营的具体策略
        (三) 校园传媒经营的具体手段和措施
第五章 结束语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新世纪新阶段关于高校校报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发挥——以主旋律影视作品为例[J]. 李蓉. 出版广角, 2021(24)
  •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D]. 王欣. 南昌大学, 2020(01)
  • [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研究[D]. 杨长秀.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与变革[J]. 钟秋波,凌兴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12)
  • [5]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D]. 白立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6]媒介融合态势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D]. 黄金艳. 兰州大学, 2017(03)
  • [7]新媒体环境下河北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发展研究[D]. 徐静洁. 河北经贸大学, 2014(08)
  • [8]山西高校新闻媒体发展趋势研究[D]. 王晓琴.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9]新媒体背景下的重庆报业发展研究[D]. 蔡杨.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7)
  • [10]传媒产业化视角下高校校园传媒经营研究 ——以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为例[D]. 潘虎. 山东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报刊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