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株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分析及临床意义

114株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分析及临床意义

一、114株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分析及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可心[1](2021)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与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与耐药性。方法现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1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痰标本进行培养和检测并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将铜绿假单胞菌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体外药敏试验,观察其药敏情况。结果从110例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患者中共计分离出11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头孢噻肟(71.82%)、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70.91%)、庆大霉素(55.45%)、哌拉西林(52.73%)、环丙沙星(39.90%)、头孢哌酮(30.91%)、头孢吡肟(24.55%)、阿米卡星(17.27%)、氨曲南(10.91%)、哌拉西林/舒巴坦(9.09%)、头孢哌酮/舒巴坦(7.27%)、亚胺培南(0.00%)和美罗培南(0.00%),其中对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性最低,对头孢耐噻肟的耐药性最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无耐药性,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中可将其作为首选药物,在联合用药时可根据药敏结果进行合理用药。

王玮琴[2](202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标本检出念珠菌临床意义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慢性气道疾病是我国最为常见、疾病负担最为严重的慢性疾病种类之一,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为代表。并且由于人口老龄化、吸烟、吸入二手烟、空气污染、生物燃料的使用以及药物可及性在不同地区差异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未来慢性气道疾病的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念珠菌属广泛存在于人体和环境当中,属于人体的正常菌群之一,而在念珠菌属之中,比较普遍的一类条件致病真菌就是白念珠菌。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气道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治疗,使得此类患者念珠菌的定植率呈现升高趋势,由此导致的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再加上真菌与细菌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影响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病程、预后及转归。因此,探讨慢性气道疾病念珠菌定植及感染的特点,对慢性气道疾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研究目的明确下呼吸道标本检出念珠菌对慢性气道疾病的急性加重、病情严重度、治疗反应和疾病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等上海市27家三级、二级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和(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下呼吸道标本涂片和(或)培养念珠菌阳性者为阳性组,以同期AECOPD和(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而真菌阴性者为阴性对照组。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信息、稳定期临床表现、肺功能情况、治疗状况、本次急性加重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以及患者出院后1年内的再发急性加重情况及死亡情况。主要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机械通气使用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住院死亡率、出院后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急性加重再次入院时间间隔以及出院后1年内死亡情况。以出院1年死亡为结局事件,根据卡方检验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去除缺失关键临床资料的病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念珠菌阳性仅8例,真菌阴性仅17例,样本量不足,故未纳入最终的结果统计分析,最终纳入分析的AECOPD患者念珠菌阴性者(459例)有吸烟史者显着多于念珠菌阳性者,同时,稳定期FEV1/FVC%也显着高于念珠菌阳性患者(633例),P均小于0.01,其他资料无明显差异;去除无1年内生存随访患者后,两组患者吸烟史差异显着(P<0.01),稳定期FEV1/FVC%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念珠菌阳性组中微生物组成分析发现真菌培养结果为念珠菌的共582例次,共625个念珠菌分离株,其中白念珠菌529株(84.4%),非白念珠菌80株,包括光滑念珠菌51株(8.1%),热带念珠菌22株(3.5%),近平滑念珠菌5株(0.8%),克柔念珠菌1株(0.2%),其他1株(0.2%),未区分白念珠菌及非白念珠菌16株(2.6%),白念珠菌与非白念珠菌混合41例;纳入阳性组患者中共有452例患者记录了口腔黏膜白斑情况,其中20例(4.4%)有口腔黏膜白斑,余432例(95.6%)无口腔黏膜白斑。临床预后指标分析显示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住院期间机械通气比例、住院死亡率、1年内再发急性加重次数均没有显着差异,P均大于0.05;念珠菌阳性患者住院天数显着长于阴性组,P=0.008;阳性组患者住院费用显着高于阴性组,P=0.001;患者出院1年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比例比对中,阳性组患者比例显着高于阴性组,P=0.019;1年内阳性组患者死亡比例以及再次急性加重入院间隔天数显着高于阴性组患者,P=0.000。去除无1年生存随访的患者信息进行临床预后信息比对,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比例、有创和无创比例、住院天数、住院死亡比例、1年内加重次数没有显着差异,P均>0.05;阳性组患者住院花费、1年内再次出现急性加重、1年内死亡比例、再次发生急性加重入院间隔天数均显着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阳性组及阴性组合并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心衰、心房纤颤例数作比较,其相互之间的不同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其中P>0.05);两组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合并呼吸衰竭、合并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种类≧2种、合并糖尿病方面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备一定的意义(其中P<0.05)。在上述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做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表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OR数值是3.406,94%CI:1.273~9.120,P<0.05)、合并糖尿病(OR数值是5.321,95%CI:1.562~18.120,P<0.05)、使用抗菌药物在两种以上的(OR值为3.666,95%CI:1.218~11.035,P<0.05)是念珠菌阳性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研究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标本检出念珠菌,可以加重患者疾病负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念珠菌长期定植,可使患者更容易再发急性加重,并且更易导致死亡;念珠菌阳性和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心房纤颤、慢性心衰不具有相关性;念珠菌阳性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合并呼吸衰竭、合并低蛋白血症、使用抗菌药物种类≧2种、合并糖尿病具有相关性;其中合并糖尿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两种以上抗菌药物,是引起念珠菌阳性主要危险因素。

张雪妍[3](2020)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下呼吸道感染是呼吸内科最为常见的疾病,是对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严重威胁的感染性疾病,随着临床上供选择的抗菌药物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的升高。在其治疗方面,早期明确其病原体的性质,选择恰当、高效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是很重要的。由于细菌学检查阳性率低,培养结果滞后于临床,因此临床医生经验性用药对患者的治疗是十分关键的,尤其是病情危重的患者。目的:统计并分析我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分布及细菌耐药的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更好的指导经验性用药。方法:统计我院呼吸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留取痰液、肺泡灌洗液、胸腔穿刺液、血液等标本,对所留取标本送检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总体送检率80.0%,青中年组送检率为68.9%,老年组送检率为89%,老年组送检率较青中年组高,考虑与其合并多种疾病、依从性较好有关。在631株病原菌中,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1%,检出率第二的为真菌,占26.9%,革兰阳性菌占4.0%。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在革兰阴性菌中较为多见。白色假丝酵母菌仍然是真菌中检出率最高的一类。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革兰阴性菌中,大部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喹诺酮类敏感性较好,对半合成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耐药率高,而对其他大部分抗生素敏感性较好;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第一、二代头孢耐药率较高,均在94%以上,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较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性在4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较多数抗菌药物存在耐药现象,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有较好的敏感性;阴沟肠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性较好,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在70%以上。革兰阳性菌对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在40%以上,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耐药率为0。检测产ESBLs菌株一共40株,进行药敏统计发现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耐药性普遍高于非产ESBLs的菌株。结论:革兰阴性菌仍然在下呼吸感染中占据首要位置,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喹诺酮类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对半合成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性相对较高。革兰阳性菌对多数抗生素的耐药率大于40%,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耐药率为0。检测产ESBLs菌株共40株,药敏统计发现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耐药性普遍高于非产ESBLs的菌株。了解本地区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低成本、高效的使用抗生素,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播散。

黄劲勇[4](2020)在《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我院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我院临床医师面对重症肺炎患者时评估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以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1)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从我院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血液以及胸腔积液中分离出具有明确药敏试验的感染的多重耐药菌菌株,剔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相同药敏的菌株资料。统计分析重症肺炎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病原学检出类型分布、病原菌菌种分布构成、标本来源分布及药敏试验情况。(2)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诊断为重症肺炎且病原学检查提示细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酗酒史、基础疾病类型、激素的使用情况、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感染前30天内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和使用种数、各种侵入性操作、有无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等临床资料,分析其是否有可能成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检出类型分布: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所有重症肺炎患者送检的阳性标本中一共有558株细菌,分离出的多重耐药细菌占所有送检病原学阳性标本的49.1%。检出的多重耐药细菌中,致病菌占71.53%;感染的多重耐药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2)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所有重症肺炎患者送检的病原学中,前五位检出的菌种依次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23.66%)、肺炎克雷伯菌(16.85%)、铜绿假单胞菌(16.67%)、金黄色葡萄球菌(13.08%)、大肠埃希菌(6.81%)。重症肺炎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共有196株,前五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4.18%)、肺炎克雷伯菌(24.49%)、金黄色葡萄球菌(18.88%)、铜绿假单胞菌(16.84%)、大肠埃希菌(2.04%)。(3)重症肺炎患者感染的主要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分布: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所有重症肺炎患者感染的前五位多重耐药菌株其标本来源以呼吸道来源最多,其次为血液来源和胸腔积液来源。在前五位多重耐药菌中,各种细菌分离率最高地方仍然是呼吸道。(4)重症肺炎患者主要多重耐药菌药敏试验结果:所有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均为全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高达90%以上。56株菌株对多粘菌素E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均为全部敏感;有30株菌株对替加环素进行药敏试验,耐药率为23.33%;有5株对米诺环素进行药敏试验,未发现对米诺环素耐药。所有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全部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97.92%,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为95.83%,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87.50%、85.42%、64.58%;有4株菌株补充替加环素药敏试验及1株菌株补充多粘菌素E药敏试验,结果未见耐药。所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及哌拉西林耐药率均达1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耐药率高达90%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有5株菌株补充多粘菌素E药敏,受试菌株中未发现耐药情况。在革兰氏阳性菌中,所有MRSA均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均敏感,4株菌株对替考拉宁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全部受试菌株均为敏感。(5)在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性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深静脉置管、留置尿管、留置胃管、有创机械通气、入住ICU、感染前近30天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以及感染前30天内抗菌药物使用种数这些因素在多重耐药菌组与非多重耐药菌组进行比较,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这些因素进一步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留置尿管、有创机械通气、入住ICU、感染前近30天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5天)和感染前近30天内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是重症肺炎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重症肺炎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感染的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菌中主要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革兰氏阳性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的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高,但是对多粘菌素E及替加环素(铜绿假单胞菌除外)仍保持良好的敏感性。对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言,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未见耐药出现。(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留置尿管、有创机械通气、入住ICU、感染前近30天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5天)和感染前30天内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是重症肺炎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及时对重症肺炎患者评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根据我院多重耐药病原菌流行情况及药敏特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孟倩姝[5](2020)在《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患者的致病菌分布以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可能有助于更加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为LRTI耐药的临床诊治和管理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我院检验LIST系统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内、外科重症监护室送检我院检验科细菌培养呈阳性的病原菌分离株,再通过我院电子病历以及影像系统软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菌株共545株,对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菌株共545株,革兰阴性杆菌449株,革兰阳性球菌96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为主,占32.11%,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占18.35%。革兰阳性球菌中凝血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排在首位,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在AB中以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为主,其对替加环素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可达80%以上。PA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在50%~80%之间,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的敏感率均在80%及以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以及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药敏结果显示对于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替加环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中阿米卡星的敏感性均大于60%。在革兰阳性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MRCNS)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对呋喃妥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替加环素、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100%,对利福平以及利奈唑胺敏感率大于70%。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中LRTI致病菌中最常见的是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耐药以及非耐药菌株均对阿米卡星以及替加环素敏感。葡萄球菌占革兰阳性球菌总数二分之一左右,其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对万古霉素以及利奈唑胺有较好的敏感度,可纳入经验治疗。

郑永珍,李慧伟[6](2019)在《35株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铜绿假单孢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2015年—2018年间临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铜绿假单孢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抽取2015年—2018年间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铜绿假单孢菌感染患者85例资料,统计其患者痰标本培养、分离和药敏实验结果,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在科室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85例患者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35株,其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其耐药率为100.00%,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仅为11.43%;铜绿假单胞菌科室的分布主要是在重症监护室(ICU),其次是在脑外科和神经内科。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临床医师应根据其药敏结果用药,以提高抗感染治疗的有效率。

熊莉[7](2019)在《南昌市某呼吸专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江西省胸科医院(呼吸专科医院)20132017年下呼吸道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及变化趋势、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江西省胸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1110株铜绿假单胞菌(剔除同一患者在同一住院期间获得的同一部位药敏试验结果相同的菌株),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及变化趋势,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情况及特征;通过系统抽样选取370份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病历,收集基本信息后对多重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49)<0.05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110株,以痰液标本为主,占95.14%,其次为刷检物1.98%、胸水1.62%及肺泡灌洗液1.26%。1110株标本主要来自于呼吸科,占45.14%,其次为心内科13.69%、结核科12.88%、胸外科9.82%、重症监护病房7.39%、神经内科5.67%、肿瘤科5.41%。1.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最好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最高的为左氧氟沙星,其次为替卡西林/棒酸、环丙沙星、氨曲南,耐药率均超过了30%。在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进行趋势卡方检验发现,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棒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与年度存在线性趋势((49)<0.05),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氨曲南、氧哌嗪青霉素、头孢吡肟与年度未见趋势((49)>0.05)。2.20132017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多重耐药率为38.02%,各个年度的多重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634,(49)=0.157)。3.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与病人性别、病程、入住该院次数及住院日数、支气管扩张、先天性肺发育不全、支气管哮喘、肿瘤、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是否感染过结核菌、是否有营养不良、呼吸系统手术史、是否有气管插管的使用均无相关((49)>0.05),与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史、入院前抗菌药物使用相关((49)<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否患COPD、入院前是否使用抗菌药物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之间存在关联。结论:1.20132017年该院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除2015年外逐年增加,主要来自呼吸科;2.该院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检出率较高;3.年龄大于60岁、COPD患者、入院前使用抗菌药物是多重耐药菌株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田巍[8](2019)在《衡阳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湖南省衡阳地区2016-2018年0-14岁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病原菌的分布与药物敏感性,为了解衡阳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RTIs)病原菌的流行病学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湖南省衡阳地区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衡阳市中心医院、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衡阳市妇幼保健院共5家三级甲等医院2016-2018年诊断为急性LRTIs的8835例0-14岁患儿痰液样本,制备涂片标本进行革兰染色后镜检,将感染性痰标本接种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进行分离培养,然后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鉴定分离的可疑病原菌。最后用自动化仪器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所鉴定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8835例患儿痰标本中4276例分离出病原菌,检出率为48.4%。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0.0%,检出最多的是肺炎链球菌(31.8%)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9%);革兰阴性菌占46.3%,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12.7%)、大肠埃希菌(12.6%)和不动杆菌属(6.5%);真菌占3.7%,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3.6%)。不同年龄段患者病原菌检出种类不同,>0岁<1岁患儿痰液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略多于革兰阳性菌;≥1岁<4岁患儿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4岁<14岁的患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0岁<8岁患儿病原菌中占比最多的是肺炎链球菌,而≥8岁≤14岁患儿病原菌中占比最多的是肺炎克雷伯菌。男性患儿病原菌的检出率略低于女性患儿。检出的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但革兰阳性菌中未出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株。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9.7%和93.2%,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仅为2.2%,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很低。草绿色链球菌对四环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不及肺炎链球菌高,但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稍高于后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6.6%和38.7%,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4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2016年-2018年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且普遍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敏感,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复方新诺明相对耐药。肠杆菌属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着低于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血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57.8%和89.8%。嗜血杆菌属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高于5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达80%。卡他莫拉菌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均低于30%。结论:衡阳地区2016-2018年儿童急性LRTIs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不动杆菌属,分离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

任亚莉[9](2019)在《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不同来源标本检测对病原学诊断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分析144例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原学分布及其构成比,比较住院CAP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下呼吸道分泌物、痰三种不同来源标本培养病原学检出率的差异,为住院CAP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二科诊断为CAP并住院治疗的1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住院CAP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留取痰、下呼吸道分泌物、BALF送检细菌和真菌培养,比较不同来源标本之间病原学检出率的差异,分析住院CAP患者病原学分布及其构成比,对分离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基本资料:144例住院CAP患者,其中男性88例,女性56例,年龄波动于1886岁,平均年龄(55.81±14.36)岁。144例住院CAP患者中96例合并基础疾病,其中合并1种基础疾病的45例,合并2种基础疾病的24例,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的27例。重症CAP患者30例,非重症CAP患者114例。免疫缺陷CAP患者20例,非免疫缺陷CAP患者124例。机械通气CAP患者14例,非机械通气CAP患者130例。144例住院CAP患者在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前,144例(100%)应用抗菌药物,35例(24.31%)应用抗病毒药物,10例(6.94%)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2.合并症分布:144例住院CAP患者,合并糖尿病36例(25.00%),高血压29例(20.14%),贫血28例(19.44%),脑血管疾病23例(15.97%),冠心病17例(11.8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3例(9.03%),自身免疫性疾病8例(5.56%),心律失常7例(4.86%),慢性胃炎7例(4.86%),肾功能衰竭4例(2.78%),心力衰竭3例(2.08%),肝炎3例(2.08%),肝功能衰竭3例(2.08%),肾病综合征2例(1.39%),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1.39%),心脏瓣膜病1例(0.69%)。3.免疫状态分布:144例住院CAP患者,免疫缺陷CAP患者20例(13.89%),其中恶性肿瘤患者9例(6.25%),应用激素患者7例(4.86%),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7例(4.86%),肾功能衰竭患者4例(2.78%),肝功能衰竭患者3例(2.08%),血液透析患者1例(0.69%)。4.总体病原学分布及其构成比:144例住院CAP患者总病原学检出患者为57例,共培养出81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6.17%,革兰阴性菌占54.32%,真菌占39.51%。前三位病原学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5.重症CAP患者病原学分布及其构成比:30例重症CAP患者总病原学检出患者为23例,共培养出38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7.89%,革兰阴性菌占63.16%,真菌占28.95%。前三位病原学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6.非重症CAP患者病原学分布及其构成比:114例非重症CAP患者总病原学检出患者为34例,共培养出43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4.65%,革兰阴性菌占46.51%,真菌占48.84%。前三位病原学依次是白色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7.免疫缺陷CAP病原学分布及其构成比:20例免疫缺陷CAP患者总病原学检出患者为14例,共培养出18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11.11%,革兰阴性菌占66.67%,真菌占22.22%。前三位病原学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光滑假丝酵母菌。8.非免疫缺陷CAP病原学分布及其构成比:124例非免疫缺陷CAP患者总病原学检出患者为46例,共培养出63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4.76%,革兰阴性菌占50.79%,真菌占44.45%。前三位病原学依次是白色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9.机械通气CAP病原学分布及其构成比:14例机械通气CAP患者总病原学检出患者为12例,共培养出18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11.11%,革兰阴性菌占61.11%,真菌占27.78%。前三位病原学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10.非机械通气CAP病原学分布及其构成比:130例非机械通气CAP患者总病原学检出患者为45例,共培养出63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4.76%,革兰阴性菌占52.38%,真菌占42.86%。前三位病原学依次是白色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11.三种不同来源标本病原学检出率比较:144例住院CAP患者行BALF、下呼吸道分泌物、痰细菌和真菌培养,总病原学检出率39.58%(57例),BALF培养病原学检出率25.69%(37例),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病原学检出率23.61%(34例),痰培养(≤3次)病原学检出率26.39%(38例),痰培养(≤6次)病原学检出率28.47%(41例),BALF、下呼吸道分泌物、痰(≤3次)、痰(≤6次)培养病原学检出率之间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重症CAP与非重症CAP病原学检出率比较:30例重症CAP患者总病原学检出率76.67%,BALF培养病原学检出率60.00%,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病原学检出率53.30%,痰培养(≤3次)病原学检出率60.00%,痰培养(≤6次)病原学检出率60.00%,BALF、下呼吸道分泌物、痰(≤3次)、痰(≤6次)培养病原学检出率之间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14例非重症CAP患者总病原学检出率29.82%,BALF培养病原学检出率16.67%,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病原学检出率15.79%,痰培养(≤3次)病原学检出率17.54%,痰培养(≤6次)病原学检出率20.18%,BALF、下呼吸道分泌物、痰(≤3次)、痰(≤6次)培养病原学检出率之间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CAP与非重症CAP总病原学、BALF培养病原学、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病原学、痰培养(≤3次)病原学、痰培养(≤6次)病原学检出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13.免疫缺陷CAP与非免疫缺陷CAP病原学检出率比较:20例免疫缺陷CAP患者总病原学检出率为76.67%,BALF培养病原学检出率50.00%,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病原学检出率40.00%,痰培养(≤3次)病原学检出率30.00%,痰培养(≤6次)病原学检出率35.00%,BALF、下呼吸道分泌物、痰(≤3次)、痰(≤6次)培养病原学检出率之间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4例非免疫缺陷CAP患者总病原学检出率为37.1%,BALF培养病原学检出率21.77%,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病原学检出率20.97%,痰培养(≤3次)病原学检出率25.81%,痰培养(≤6次)病原学检出率27.42%,BALF、下呼吸道分泌物、痰(≤3次)、痰(≤6次)培养病原学检出率之间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缺陷CAP与非免疫缺陷CAP总病原学、BALF培养病原学、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病原学、痰培养(≤3次)病原学、痰培养(≤6次)病原学检出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ALF培养病原学检出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14.机械通气CAP与非机械通气CAP病原学检出率比较:14例机械通气CAP患者总病原学检出率为85.71%,BALF培养病原学检出率64.29%,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病原学检出率57.14%,痰培养(≤3次)病原学检出率64.29%,痰培养(≤6次)病原学检出率71.43%,BALF、下呼吸道分泌物、痰(≤3次)、痰(≤6次)培养病原学检出率之间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30例非机械通气CAP患者总病原学检出率为34.62%,BALF培养病原学检出率21.54%,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病原学检出率20.00%,痰培养(≤3次)病原学检出率22.31%,痰培养(≤6次)病原学检出率23.08%,BALF、下呼吸道分泌物、痰(≤3次)、痰(≤6次)培养病原学检出率之间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机械通气CAP与非机械通气CAP总病原学、BALF培养病原学、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病原学、痰培养(≤3次)病原学、痰培养(≤6次)病原学检出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144例住院CAP患者前三位病原学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2.住院CAP患者三种不同来源标本(BALF、下呼吸道分泌物、痰)培养病原学检出率无差异。3.免疫缺陷CAP患者的BALF培养病原学检出率较高。4.重症CAP患者病原学检出率高于非重症CAP患者。5.机械通气CAP患者病原学检出率高于非机械通气CAP患者。

黄良欣[10](2017)在《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结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结果。方法对钦州市钦北区人民医院2015年1—9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培养,采用自动化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成功完成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菌株鉴定,相关药物主要包括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庆大霉素以及左旋氧氟沙星等,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第一季度70株铜绿假单胞菌实施药敏监测发现,敏感率排在首位的药物为阿米卡星,其次为妥布霉素及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头孢曲松,其次为舒巴坦药物及复方磺胺甲恶唑。第二季度90株铜绿假单胞菌实施药敏监测发现,敏感率排在首位的药物为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其次为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头孢曲松,其次为复方磺胺甲恶唑。第三季度99株铜绿假单胞菌实施药敏监测发现,敏感率排在首位的药物为阿米卡星,其次为妥布霉素及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头孢曲松。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及左旋氧氟沙星等敏感性较高,对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恶唑及氨苄西林等药物耐药性较高,临床治疗需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干预。

二、114株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分析及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14株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分析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与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1.2.2 仪器和试剂
        1.2.3 检测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3 讨论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标本检出念珠菌临床意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念珠菌研究概述
    1.2 下呼吸道念珠菌定植研究概述
    1.3 下呼吸道念珠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1.4 念珠菌感染疾病的治疗方面的研究
        1.4.1 针对病原的有效性治疗
        1.4.2 经验性治疗
        1.4.3 预防性的治疗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1.1 纳入标准
        2.1.2 COPD及哮喘诊断标准、急性加重/发作定义
        2.1.3 实验分组
        2.1.4 排除标准
    2.2 研究终点
    2.3 样本来源
    2.4 纳入患者临床资料
        2.4.1 基本信息
        2.4.2 预后指标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学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患者基本资料
    3.2 念珠菌阳性病例组中微生物学情况
    3.3 阳性病例组念珠菌阳性者有无口腔黏膜白斑
    3.4 临床预后指标
    3.5 念珠菌阳性相关因素分析
    3.6 念珠菌阳性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一般情况
        4.1.1 年龄
        4.1.2 吸烟史及吸烟量
        4.1.3 稳定期肺功能
    4.2 念珠菌阳性病例组中微生物学情况
    4.3 口腔黏膜白斑
    4.4 临床预后指标
        4.4.1 机械通气
        4.4.2 住院天数
        4.4.3 住院死亡率
        4.4.4 出院后1 年内急性加重次数
        4.4.5 住院费用
        4.4.6 1 年内再次急性加重率、再次急性加重住院间隔天数、1 年内死亡率
    4.5 念珠菌阳性危险因素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气道疾病念珠菌定植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3)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汇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概述
    2.2 发病机制
    2.3 下呼吸道感染分类及病原体分布
        2.3.1 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及其病原体分布
        2.3.2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及其病原体分布
    2.4 耐药原因分析
        2.4.1 细菌耐药的机制
        2.4.2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
        2.4.3 抗生素在环境中的传播
第3章 材料及方法
    3.1 菌株来源
    3.2 方法
    3.3 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
    3.4 观察对象
    3.5 统计学处理
第4章 结果
    4.1 患者菌株检出情况
    4.2 下呼吸道感染分离常见病原菌及构成比
    4.3 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
        4.3.1 革兰阴性菌总体药敏分析结果
        4.3.2 革兰阳性菌总体药敏分析结果
        4.3.3 常见革兰阴性菌药敏结果分析
        4.3.4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药敏分析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下呼吸道感染分离常见病原菌及构成比分析
    5.2 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分析
    5.3 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阳性菌耐药情况分析
    5.4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耐药情况分析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2.2 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2.3 资料的收集
    2.4 病原学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检出类型分布
    3.2 重症肺炎患者主要临床分离菌种及感染多重耐药菌菌种分布
    3.3 重症肺炎患者感染的主要多重耐药菌标本来源分布
    3.4 重症肺炎患者感染的多重耐药菌耐药性分析
    3.5 重症肺炎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
    3.6 重症肺炎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比例以及样本分布
    3.2 病原菌分布
    3.3 耐药情况
        3.3.1 鲍曼不动杆菌
        3.3.2 铜绿假单胞菌
        3.3.3 肺炎克雷伯菌
        3.3.4 大肠埃希菌
        3.3.5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3.3.6 金黄色葡萄球菌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35株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铜绿假单孢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痰标本的采集
        1.2.2 菌株培养和鉴定
        1.2.3 药敏试验
    1.3 观察指标
        1.3.1 耐药性
        1.3.2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铜绿假单胞菌科室的分布与构成比
    2.2 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
3 讨论

(7)南昌市某呼吸专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下呼吸道感染与铜绿假单胞菌
    1.2 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现状
        1.2.1 国外
        1.2.2 国内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方法
        2.2.1 实验设备
        2.2.2 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3 质量控制
    2.4 数据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3.1.1 铜绿假单胞菌年度及性别分布
        3.1.2 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及科室分布
        3.1.3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
    3.2 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情况及特征
        3.2.1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标本的来源及分布情况
        3.2.2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科室分布情况
        3.2.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各年度的检出情况
        3.2.4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情况
    3.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3.3.1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3.3.2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2013~2017年该院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
        4.1.1 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
        4.1.2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
        4.1.3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
    4.2 2013~2017年该院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特征
    4.3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菌株出现的可能影响因素
        4.3.1 年龄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4.3.2 COPD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4.3.3 入院前使用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
    4.4 有关建议
        4.4.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4.2 完善细菌耐药的监测体系
        4.4.3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防控策略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8)衡阳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英文索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实验资料与材料
    2.1 一般资料
        2.1.1 病例资料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主要实验试剂
        2.2.3 标准菌株
第3章 实验方法
    3.1 痰标本采集
    3.2 标本筛选
    3.3 细菌接种、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
    3.4 药敏实验
    3.5 常见多重耐药菌检测
    3.6 室内质控
    3.7 统计数据
第4章 实验结果
    4.1 痰标本涂片染色镜检、培养和鉴定
    4.2 痰培养病原菌分布
    4.3 各年龄段患者病原菌分布
    4.4 不同性别患者病原菌分布
    4.5 常见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
    4.6 主要病原菌分布趋势统计
    4.7 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
    4.8 主要病原菌耐药率趋势统计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不同来源标本检测对病原学诊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第一季度药敏结果分析
    2.2 第二季度药敏结果分析
    2.3 第三季度药敏结果分析
3 讨论

四、114株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分析及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与耐药性分析[J]. 张可心. 系统医学, 2021(12)
  •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标本检出念珠菌临床意义的研究[D]. 王玮琴.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D]. 张雪妍. 吉林大学, 2020(08)
  • [4]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 黄劲勇.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5]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孟倩姝.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6]35株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铜绿假单孢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J]. 郑永珍,李慧伟. 抗感染药学, 2019(08)
  • [7]南昌市某呼吸专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熊莉. 南昌大学, 2019(01)
  • [8]衡阳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药敏分析[D]. 田巍. 南华大学, 2019(01)
  • [9]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不同来源标本检测对病原学诊断的影响[D]. 任亚莉.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10]铜绿假单胞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敏结果分析[J]. 黄良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06)

标签:;  ;  ;  ;  ;  

114株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分析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