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程玉,王艳平[1](2021)在《有没有“旅游经济学”——兼论旅游活力》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旅游业没有一个CEO的观点,是否存在"旅游经济学"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旅游社会是一个暂时的社会,自由度较大.因而可以退一步,看到在该问题之前存在一个重要的旅游活力问题.即解决了旅游活力问题,才可能有真正的旅游经济学.目前还不存在一个真正的"旅游经济学",因为还没有找到其核心的哲学矛盾.作为一门课程,"旅游经济学"是可以存在的.假定有"旅游经济学"这门学问,认为可以放弃原有的模仿经济学定义的做法,变模仿为创新,将"旅游经济学"定义为"基于常住地经济学原理而对旅游的经济学考量".
赖祯强[2](2021)在《新结构旅游经济学:构建初步分析的框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旅游需求越加旺盛,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消费的大众化、需求的品质化、产业的现代化的趋势。然而国内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发展粗放的阶段,如何推动旅游经济的高质量的发展是当下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尝试构建新结构旅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探析适合地区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机制,从而促进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师娜,左冰,孙雅彦,Larry Dwyer,刘怡欣,陈佩茜,赵磊,邓涛涛,赵韦舒,Neelu Seetaram,吴晨光[3](2021)在《“旅游经济研究前沿”系列笔谈》文中研究指明这期笔谈把旅游经济研究大致归纳为两个部分:研究视角与方法,研究模型与数据。第一部分的旅游经济研究视角与方法包括三篇文章。左冰教授指出了在旅游经济研究中一个重要但缺乏研究的领域,即旅游金融。她首先分析了国内金融发展与旅游的相互关系,接着梳理了旅游企业与金融政策及金融变量相关的研究点,其中包括汇率、货币政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利率对旅游企业和经济的影响、国际旅游发展与美元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包括货币政策对旅游需求和生产行为的影响、以旅游为中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及其形成机制市场化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等五个未来研究方向。
陈雅[4](2020)在《高校旅游经济学课程开设及教学改革的探讨》文中提出基于应用型高校"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需求,本文以高校旅游经济学课程为例,通过分析旅游经济学课程的特点,结合适宜其特点的教学方式,探究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以期帮助高校培养出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
郭思源[5](2020)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4月1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标志着重点国有林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的发展新阶段。木材采伐已不是林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开发森林的多种功能已成为黑龙江省林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林下经济作为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新举措,其优势随着生态建设的进步、民生改善的需要而不断得以凸显,发展林下经济使得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成为可能,林下经济在拉动林区快速发展和带动林区职工增收方面都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探索接续产业发展路子,探索保护森林资源、解放生态潜力的方式与方法,真正做到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为此本文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撬动解决林区经济转型的研究对象,探索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不仅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发展食用菌、北药、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及采集等产业发展,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复合经营性产业。实现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养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本文首先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林下经济、林下经济产业概念进行诠释和界定,采用描述性统计说明方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概括性论述,并归纳总结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测算现行林下经济发展识别林下经济优势发展产业类型,进而促进林区产业转型的研究思想与研究框架。其次,从定性的角度测算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效率。对林下经济增长效率分析,采用DEA-Malmquist方法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问题进行静态分析,将林下经济投资、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地面积作为投入变量,林下经济总产值作为产出变量,融合中介效应分析法与调节效应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快的增长,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林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林下经济从业人员的变化对林下经济总产值增长均存在显着影响。另外,生产效率对要素投入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并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主要存在于林下经济投资和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对林地面积的中介、调节作用相对较小。再次,提出不同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同的动态性驱动作用。应用VAR模型首先分析了林下经济总产值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者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采用ADF检验法,为了确保建立VAR模型所用数据的质量,需要对变量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以观测各变量数据是否呈现“同阶单整”的特征,避免后续建模过程中出现“伪回归”。继续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Granger Causality)林下经济总产值对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间的经济变量存在的因果关系,检验林下经济总产值在一定的滞后期下的所有滞后项是否对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变量当期值有显着影响。最后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方法,对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北药业、森林食品业、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林下产品加工业6大林下经济产业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要素之间的动态冲击关系,从而判断不同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同的动态性驱动作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等林业政策的实施,部分林下经济产业对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带动能力。第四,提出林下经济优势产业类型与发展政策建议。对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从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林下经济投资、林地面积三个方面对林下经济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优势识别分析,并分析相关数据,把六个产业分别进行量化,利用灰色GM预测模型分析探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优势产业与未来发展趋势,为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构建明确发展方向。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系统工程,其对林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林区的经济增长、经济转型、林区职工就业都起了较大作用,但是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希望本文的探索能为引导林下经济产业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
朱磊,李燕楠[6](2020)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文中指出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设置对培养学生掌握旅游经济学相关研究内容和方法,理解旅游产业经济运行规律,促进其成为合格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应用性本科院校,在以培养实践性、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发展道路上,应把握住学科特点,不断改革和创新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
马小成,罗教讲,冯帅帅[7](2020)在《新时代旅游经济研究理论与方法探析——以贵州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自从确定旅游经济作为全省支柱产业以来,贵州的旅游经济呈现井喷式增长,旅游经济的发展正在改变贵州经济发展的格局。与此同时,如何解释旅游经济发展的机制和规律,成为了旅游经济研究领域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旅游经济是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现在流行的运用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旅游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很难有效地解释旅游经济的运行机制与规律。贵州旅游经济发展的创新实践表明,今天的旅游经济研究,必须运用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而且,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运用计算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旅游经济问题,同样需要引起旅游经济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杨琴[8](2020)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旅游业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经。一方面,旅游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表达,旅游业是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转型而衍生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是实施启动消费、强化投资、稳定出口等供给侧改革的战略举措。另一方面,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和现代农业的价值延伸,乡村旅游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俨然成为新一轮市场投资的热点。其三,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然而,经济效益差却使得乡村旅游业呈现出开发火热但成长不足,进而资源开发泛滥、生态环境恶化、利益主体矛盾尖锐等问题。特别是在振兴乡村、建设新农村大背景下,作为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促进乡村旅游业高效、持续、生态与开放协调,已经成为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统一共识,研究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规律,探究并实证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资源特色和有效投资,这是乡村旅游业供给创造需求的特殊性决定的;但相关文献的理论研究,却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发展阶段、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针对这种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供给行为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不足,本文运用半结构的田野实验方法,通过构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结合微观博弈均衡及其拓展分析,我们揭示了乡村旅游业发展必须遵循供给侧改革的投入产出规律,得出了资源特色和投资力度(有效投资)是决定乡村旅游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深入剖析了乡村旅游业成长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及其微观供给机制,顺着这种逻辑进路,本文深入展开乡村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检验,验证了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抓住资源特色和有效投资的差异化战略,发挥好经济发展、信息化、特色资源和政府保障等四个因素的正向显着性作用。最后,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生态位理论,本文给出了一个旅游业开发保护的特殊路径的案例分析,试图得出一种关于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景式理论描述。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业与传统产业的供需均衡不同,旅游业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犹如优秀作品能够创生自己的观众一样,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业供给也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基于乡村旅游业的特殊属性,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需从微观主体合作协调、中观产业效率协同到宏观政府调控等三个层面构建分析框架。(3)乡村旅游产业正处于全面提质、转型的关键期,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塑社会规范、转换价值结构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大压力,不仅受制传统社会规范的影响,就像乡村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乃至不愿被打扰的风俗习惯等;也受制人们思想意识价值观结构转换;更受制资源配置的比较效率,它们均制约着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4)乡村旅游产业因产业集聚、产业融合、公平分配、价值表达、资源获取及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等多方面的利益矛盾,亦制约着乡村旅游业发展。(5)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结论表明,全国仅有浙江省乡村旅游业质量值超过了“及格线”,多达23个省的乡村旅游业高质量测度值还未达到50%。(6)随着各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特别是多方参与人的讨价还价博弈的三类解的动态博弈解得出市场条件、市场预期制约、投资效率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等四因素,对于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机制有显着性作用。(7)无论是静态效率还是动态效率,都显示省级行政区域之间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关联度并不高,但综合效率呈现空间集聚效应。(8)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特色性资源、政府宏观调控对乡村旅游产业综合效率呈显着性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对乡村旅游产业呈现显着性负向影响。(9)实践中大多数成功的旅游开发与保护项目,本质上一定是跨学科背景的实践探索,而绝非某种单纯管理学的理论规划所能企及,景观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如同乡村旅游业的普遍镜像案例,处理好景观与乡村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让微观主体产生合力,才会有助于乡村旅游业产业效率的提升以及整体评价的提高,才会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富含政策含义,为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乡村旅游业高质量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首先,坚持以差异化战略为主线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挖掘资源优势,寻求差异化主题;注重主题升级,实现差异化价值创新;强化共创共生,营造乡村旅游业氛围。其次,以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导向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倡导政府简政放权;建立组织机构;构建合作平台;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再次,以完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为保障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如加快建设资源“权利”保护制度;制定有效的乡村旅游发展布局规划;监督保护乡村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最后,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加快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大无形要素的投入;加大社会资本的引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体系;加大政府税收激励。
陈瑞霞[9](2020)在《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视角的两个实证》文中研究指明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目标。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的繁荣,人们开始从单纯追求基本需求的满足转向关注幸福。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开始认识到,通过幸福感来评价社会进步、社会发展和政府政策等,而不是仅仅通过经济产出如GDP等指标,是一种更为有效和更有意义的方式。例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利用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012年6月,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3月20日确定为“国际幸福日”,强调了幸福是全世界人类生活的普世目标和愿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不断繁荣,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就个人而言,旅游也成为了人们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在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旅游被确定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与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产业共同构成五大幸福产业,体现了旅游业对于国民幸福所起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可以说,旅游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不过,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幸福感研究才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目前的研究主要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旅游体验或旅游活动的视角,来研究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在幸福经济学研究中,关于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才刚刚开始,已有研究证明了旅游停留时间正向影响旅游者幸福感,但还未从消费支出的视角进行研究。而在我国学术界,关于旅游幸福感的研究还比较少,尚未形成系统理论。旅游作为消费的一种,其消费支出和旅游者幸福感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其中有哪些影响机制?以上问题还没有答案。此外,根据供求理论,旅游者的消费转化为目的地的旅游收入。地区旅游收入是目的地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目的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活动是旅游者从居住地到目的地的空间移动,除了地区旅游收入以外,旅游人次也是旅游发展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都是旅游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旅游幸福感不仅仅指旅游者的幸福感,也包括目的地居民的幸福感。因此,除了研究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外,研究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也非常必要。但从现有研究来看,还未有研究立足于旅游消费支出,从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双视角来分别研究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立足于旅游消费视角,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6数据,主要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别就旅游消费支出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两项实证研究。研究一是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倒U型,即随着旅游消费的提高,旅游者幸福感增加;但当旅游消费高于一定临界值时,随着旅游消费的增加,旅游者幸福感降低。原因是随着旅游消费的增加,旅游次数增加,旅游半径扩大。根据期望水平理论和享乐适应理论,旅游的享乐性和新颖性减少,而旅游期望、旅游压力和旅游倦怠感增加,所以幸福感增长变慢。同时,由于旅游的消费属性,旅游消费可能挤占了其他消费。因此,当旅游消费增加到一定值时,反而降低了幸福感。在影响机制上,旅游消费通过健康、社会联结和自信影响旅游者幸福感,揭示了旅游的健康增强效应和社会效应。通过分群体回归发现,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在中等收入群体中成立,但在低、高收入群体中不成立;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均呈现显着的倒U型;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倒U型影响对于东部地区的旅游者不成立,但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旅游者成立;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对于女性旅游者成立,而对于男性旅游者不成立。研究二是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旅游收入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在影响机制上,经济增长、健康和个人收入水平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揭示了旅游的健康增强效应和经济效应。在分群体回归中,地区旅游收入对中、低收入居民幸福感有显着正向影响,对高收入居民幸福感没有显着影响;对城镇居民的幸福感没有显着影响,而对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有显着正向影响;旅游收入对于东部居民的幸福感有显着负向影响,而对于中部和西部居民的幸福感有显着正向影响;旅游收入对男性居民的幸福感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对女性居民的幸福感没有显着影响。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负向影响非常显着,在以上所有群体中均成立。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三点:第一,从旅游消费入手,研究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视角新。目前从幸福经济学的角度对旅游的幸福感影响研究还相对贫乏,特别是还未从旅游消费支出、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视角,研究旅游对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双重影响。本文把旅游业放入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大框架下,拓宽了幸福感研究视野,是对幸福经济学研究的深化。第二,结合旅游的健康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研究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思路新。本文以健康、社会联结和自信为中介,研究旅游消费支出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路径,揭示了旅游对旅游者的健康效应和社会效应。此外,本文以健康、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水平为中介,研究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揭示了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健康效应和经济效应。可以看出,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丰富了旅游幸福感研究。第三,把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以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多种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幸福感,研究方法新。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提出旅游影响幸福感的有关研究假说,采用多种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来进行验证。目前,在我国国民幸福感研究中,多采用截面数据,所得信息有限。特别是在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研究上,相关研究刚刚开始,多以某具体的旅游目的地为例,通过对其周边居民进行访谈或自编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有关数据,所得样本有限,并且没有进行追踪调查,可能造成重要信息漏损。而本次研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6数据,通过匹配地区旅游宏观数据和个人幸福感等微观数据的方法,构建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分位数回归、面板有序Probit和混合OLS回归等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亢楠楠[10](2019)在《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兼具观光、休闲与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居民旅游出行的新热点。旅游需求迅速增加的同时,资源过度利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游客满意度水平、景区承载状态等面临着严峻考验。深究之,起到资源配置作用的游憩价值信息的缺失是给公园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的主要原因。因此,利用科学的评价模型,货币化度量国家森林公园这种准公共物品的游憩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文献中,陈述性偏好或显示性偏好等传统评价技术得到了大量应用,但这两类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和争议,特别是缺少对评估结果背后心理影响因素的探究。此外,个体满意度水平的引入,丰富且完善了公共物品的价值评价体系,但尚未发现应用在旅游资源领域的研究。据此,本文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切入,聚焦于“评价方法的创新”、“传统方法的修正”与“评价结果的应用”三个方面,以期在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方面做出深入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游客真实偏好的挖掘、游憩属性的正确定价等市场机制的导入,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森林资源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对促进景区向以“游客为本”的战略转型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紧密围绕上述三个着眼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概括如下:(1)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识别。结合福利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与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的典型特征,对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的内涵与度量方式进行了清晰界定。随后,通过文献归纳与游客在线评论材料定性分析结合的方式,识别出包含“植被覆盖率”、“垃圾数量”、“交通便利程度”、“基础设施”、“游憩设施”与“拥挤水平”等在内的六项主要国家森林公园游憩属性,为进一步价值评价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基础。(2)基于游客满意度法TSA的游憩价值评价模型设计以及实证研究,验证了使用游客满意度为森林游憩资源这一“无形资产”定价的可能。首先,通过游客效用最大化理论与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构造了游客满意度法的理论框架和计量模型。随后,利用全国范围内22处国家森林公园的调查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公园的“植被覆盖率”、“垃圾数量”、“基础设施”以及“游憩设施”的改善均对游客满意度起着正向影响作用,“拥挤水平”的增加则负面影响着游客的满意度水平。不同来源地游客对景区游憩属性的偏好存在显着不同,由此带来游憩价值评估结果的客源地差异,游憩属性的改善对于外地游客意味着更高的价值。最后,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完成了 TSA评估结果在单个景区游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测算结果表明,当前该公园的总游憩价值为11,776.20万元,相较于多年前的测算结果有所上升。(3)首次尝试将游客满意度这一视角与常用的选择实验法CEM相结合,完成了对传统评价技术估计结果的修正。通过在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开展的选择实验调查,结果发现:游客对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游憩属性的支付意愿存在显着差别。其中,对景区“垃圾数量”改善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为“交通便利程度”和“植被覆盖率”属性。相比之下,景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对游客决策的影响则比较弱。此外,不同满意度水平的游客对于景区游憩属性的支付意愿存在一定差异。游客满意度越低,其支付门票溢价的可能性就越低。相较于高满意度群体,低满意度组游客的消费者剩余降低了 32.99%。游客满意度水平作为影响景区游憩价值评估背后不容忽视的心理因素,对于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总体游憩价值的贡献率达到12.83%。(4)分别计算了游客满意度法TSA和选择实验法CEM两种评价方法下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并对两者的估计结果做出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使用前者计算出的该公园的游憩价值(194.10元/人·次)略高于后者计算出的价值(184.95元/人·次)。TSA模型中旅行成本潜在的内生性、CEM实验设计维度的限制以及信息处理策略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上述差异的发生。(5)以游客旅行成本—收益的分析作为理论支持,从游憩价值评估与游客体验效用结合的角度制定了景区的“旅游体验承载力”评价标准,并以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评价了该公园的旅游体验承载力状态。结果表明:该公园拥挤水平的承载力阈值范围介于20-35人/100m2之间,“植被覆盖率”承载力阈值范围在70%-80%之间,“垃圾数量”处于3-10件/200m之间;游客可接受的交通可达性水平为3h以内。通过计算公园当前的游憩属性状态与选择实验过程中模拟的27种方案的净效用水平,得到了“弱载”、“适载”和“超载”三种情况下的各游憩属性状态,为景区将来的承载状态监测、资源开发建设与游客容量控制等提供了定量化依据。
二、旅游的经济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有没有“旅游经济学”——兼论旅游活力(论文提纲范文)
1 素人观点:旅游经济学的困难 |
2 既有研究与拓展思考 |
3 可以有的“旅游经济学” |
3.1 计算问题的旅游经济学 |
3.2 旅游攻略经济学 |
3.3 诚信的旅游地经济学 |
3.4 旅游地理经济学 |
4 旅游活力 |
5 结论 |
(2)新结构旅游经济学:构建初步分析的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
二、新结构旅游经济学的要义与分析框架 |
(一)旅游产业比较优势战略 |
(二)旅游企业自生能力 |
(三)政府与旅游市场的关系 |
三、结语 |
(3)“旅游经济研究前沿”系列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旅游与金融: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 |
观光碳足迹———研究方法与展望 |
环境延伸投入产出模型(Environmentally Extended Input-Output Model, EEIO) |
1.评估观光碳排放占全国温室气体总量的比例 |
2.分析观光碳排放变化主因 |
生命周期分析(Lifecycle Analysis, LCA) |
结论 |
可持续旅游发展:一种“超越GDP”的方法 |
超越GDP |
福祉的维度 |
对旅游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
结论 |
中国旅游经济学实证研究的规范性思考 |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展望 |
1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旅游研究应用中的现状 |
1.1 横截面空间回归模型 |
1.2 面板空间回归模型 |
1.2.1 空间面板滞后模型与空间面板误差模型 |
1.2.2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
1.3 空间回归模型的扩展模型 |
1.3.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1.3.2 动态空间回归模型 |
1.3.3 广义嵌套空间模型 |
2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旅游研究应用中的趋势 |
2.1 加强旅游经济现象空间机理的把握 |
2.2 不断修正和拓展现有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2.3 旅游大数据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结合 |
旅游需求分析及研究前沿 |
传统需求模型 |
微观经济模型 |
旅游贸易需求 |
目前的研究视角 |
未来研究方向 |
基于大数据的旅游预测与决策 |
(4)高校旅游经济学课程开设及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旅游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
(一)旅游经济学课程内容与开设目的 |
(二)旅游经济学特点和基于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 |
1. 应用性 |
2. 交叉性 |
3. 基础性 |
二、对高校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
(一)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
(二)改革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
(5)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范畴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林下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林下经济 |
2.1.2 林下经济特征 |
2.1.3 林下经济产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规模经济理论 |
2.2.5 区域经济理论 |
2.2.6 土地经济理论 |
2.3 林下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2.3.1 林下经济产品供需的经济学分析 |
2.3.2 要素供需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
2.3.3 投入产出效率的经济学分析 |
2.3.4 生产效率的中介调节效应分析 |
2.3.5 优势林下经济产业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自然发展现状 |
3.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
3.2.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总产值 |
3.2.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产值概况 |
3.3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投入情况 |
3.3.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从业人员情况 |
3.3.2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投资情况 |
3.4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地面积情况 |
3.5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1 林下经济作为主导优势产业后续发展基础先天不足 |
3.5.2 林下经济作为主导产业投入政策、扶持政策、激励政策未全面落实 |
3.5.3 林下经济经营主体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影响投资者信心 |
3.5.4 林下经济经营主体资金不足,生产企业经营融资困难制约产业发展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投入产出效率测算 |
4.1 研究方法 |
4.2 林下经济生产效率分析 |
4.3 林下经济增长的中介效应分析 |
4.4 林下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 |
5.1 变量设置 |
5.2 分析方法 |
5.2.1 相关分析 |
5.2.2 ADF检验 |
5.2.3 向量自回归模型 |
5.2.4 Granger因果检验 |
5.2.5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5.3 林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5.3.1 相关分析 |
5.3.2 ADF检验 |
5.3.3 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
5.3.4 林下经济投资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
5.3.5 林地面积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
5.3.6 林下经济从业人员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分析 |
5.3.7 要素投入对林下经济的动态带动的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 |
6.1 灰色预测分析方法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依据 |
6.1.1 灰色预测分析方法 |
6.1.2 优势产业类型识别依据 |
6.2 林下种植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3 林下养殖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4 北药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5 森林食品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6 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7 林下产品加工业发展预测与优势产业类型识别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
7.1 积极引导林区改革进程,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
7.2 优化林下投入产出关系,发挥林下经济产业规模效率 |
7.3 巩固林下种养产业基础,扩大特色林下种养规模 |
7.4 突出森林食品独特优势,挖掘林区医药市场潜力 |
7.5 加强林区森林生态建设,增加游憩服务内在价值 |
7.6 提升林产品深加工能力,打造完善林下经济产业链群 |
7.7 培育新型林下经营模式,构建多元林下经济格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旅游经济学的课程属性 |
(一)应用性 |
(二)基础性 |
(三)交叉性 |
二、旅游经济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
(一)课程交叉重复内容较多 |
(二)实践教学环节难落实 |
(三)“双师型”教师缺乏 |
三、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
(一)注重课程教材遴选 |
(二)改革课程内容设置 |
(三)培养“双师型”教师 |
(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
(五)突出实践教学作用 |
(六)优化教学评价方式 |
四、结语 |
(7)新时代旅游经济研究理论与方法探析——以贵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一)旅游经济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二)不同分析视角下的旅游经济研究 |
1.供需关系视角与旅游经济研究。 |
2.产业发展视角与旅游经济研究。 |
3.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
三、贵州旅游经济发展实践:特征、机遇和挑战 |
(一)贵州特色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
1.市场与政府双轮驱动旅游经济发展。 |
2.探索以“旅游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
3.创新多元旅游经济主体合作模式。 |
(二)新时期贵州旅游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1.贵州已做好迎接我国大众旅游时代到来的准备。 |
2.贵州具备发展旅游经济的后发优势。 |
3.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助力贵州旅游经济发展。 |
四、基于贵州实践的新时代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理论与方法探索 |
(一)从贵州旅游经济发展实践看新时代旅游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
(二)新时代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新思路 |
1.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旅游经济发展的探索。 |
2.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范式分析旅游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
3.运用行为经济学视角和大数据方法分析旅游营销战略的设计与运行绩效。 |
4.立足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新时代探讨旅游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
(8)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乡村旅游业 |
1.2.2 高质量发展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回顾及述评 |
2.1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经济属性研究 |
2.1.1 供给决定需求的特殊性 |
2.1.2 乡村旅游资源的稀缺性 |
2.2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产业关联研究 |
2.2.1 乡村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2.2.2 乡村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2.2.3 乡村旅游业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
2.2.4 乡村旅游业对制度演进的作用 |
2.3 关于乡村旅游业的优化升级研究 |
2.3.1 旅游产业成长的演进因素 |
2.3.2 乡村旅游产业政策的研究 |
2.3.3 乡村旅游业的成长路径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 高质量产业发展的理论兴起 |
3.1.1 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源头 |
3.1.2 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
3.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 |
3.2.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
3.2.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3.2.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
3.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
3.3.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经济机制 |
3.3.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中观产业效率 |
3.3.3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府保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4.1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
4.1.1 乡村旅游业阶段划分的原由 |
4.1.2 假日休闲的萌芽阶段(2002年以前) |
4.1.3 农村观光的起步阶段(2002年—2007年) |
4.1.4 农家乐旅游的成长阶段(2008年—2016年) |
4.1.5 投资带动的转型阶段(2017年至今) |
4.2 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
4.2.1 中西部乡村旅游业开发不足 |
4.2.2 中部乡村旅游业的塌陷分布 |
4.3 乡村旅游业的问题与实验分析 |
4.3.1 半结构法访谈实验 |
4.3.2 访谈说明及其理论分析 |
4.3.3 实验呈现的三大发展压力 |
4.4 乡村旅游业的利益与矛盾分析 |
4.4.1 乡村旅游业的多主体利益矛盾 |
4.4.2 资源利用效率的利益冲突 |
4.4.3 一种产权理论的矛盾分析 |
4.4.4 “反公地悲剧”的经验例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5.1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5.1.2 构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算 |
5.2.1 权重的确定 |
5.2.2 指标评分标准 |
5.2.3 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4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博弈分析 |
6.1 乡村旅游业的合作性质:核、联盟与解 |
6.2 乡村旅游业微观主体合作博弈的逻辑框架 |
6.3 公理化模型与均衡解 |
6.3.1 基本假设和变量设定 |
6.3.2 三类静态博弈最优解 |
6.4 基本模型的拓展分析 |
6.4.1 .市场内生分配率 |
6.4.2 .市场预判准确性 |
6.4.3 .项目投资效率参数 |
6.4.4 .政府产业政策效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效率实证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样本区选择 |
7.1.2 乡村旅游产业效率测度方法选择 |
7.1.3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7.2 乡村旅游业效率测度结果 |
7.2.1 静态效率分析 |
7.2.2 动态效率分析 |
7.3 乡村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
7.3.1 基本回归模型 |
7.3.2 影响因素选取 |
7.3.3 数据说明 |
7.3.4 回归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 |
8.1 路径分析的案例式方法论 |
8.2 社区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生态特征 |
8.2.1 社区参与的资源新定位 |
8.2.2 社区参与的空间依存性 |
8.2.3 社区参与的结构动态性 |
8.2.4 社区参与的演化变异性 |
8.3 旅游资源生态位的影响因子 |
8.3.1 需求因子 |
8.3.2 资源因子 |
8.3.3 技术因子 |
8.3.4 制度因子 |
8.4 社区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四权”模型 |
8.4.1 基本假设与模型 |
8.4.2 最优解及其相关推论 |
8.5 案例——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开发 |
8.5.1 培育生态位主体 |
8.5.2 完善生态位定位 |
8.5.3 强化生态位扩展 |
8.5.4 产业生态位协调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促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9.2.1 以差异化战略为主线推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2 以现代化市场体系为导向实现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3 以完善制度创新体制为保障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2.4 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主线加快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数据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视角的两个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第一节 幸福感概述 |
一、幸福感的含义 |
二、幸福感的类型 |
三、幸福感的测量 |
四、小结 |
第二节 经济学中幸福感研究 |
一、消费对幸福感的影响 |
二、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 |
三、人口统计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 |
四、政府质量对幸福感的影响 |
五、外部环境对幸福感的影响 |
六、其他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 |
七、小结 |
第三节 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 |
一、旅游者幸福感研究 |
二、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旅游影响幸福感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幸福经济学理论渊源 |
一、古典经济学中的幸福理论 |
二、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幸福理论 |
三、福利经济学中的幸福理论 |
四、幸福经济学中的幸福理论 |
五、小结 |
第二节 旅游消费影响旅游者幸福感的理论基础 |
一、旅游消费影响旅游者幸福感的相关理论 |
二、旅游消费影响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
第三节 旅游发展影响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理论基础 |
一、旅游发展影响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相关理论 |
二、旅游发展影响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模型设定、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 |
一、模型设定和计量方法 |
二、变量定义 |
三、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基准回归结果 |
二、稳健性检验 |
三、旅游消费影响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 |
四、不同群体分组下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模型设定、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 |
一、模型设定和计量方法 |
二、变量定义 |
三、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基准回归结果 |
二、稳健性检验 |
三、旅游发展影响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 |
四、不同群体分组下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业视角下提升国民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旅游者幸福感提升的政策建议 |
一、加强门票价格管理,让旅游者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
二、加强对低收入群体和中西部地区政策扶持,保障其旅游权益 |
三、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减缓享乐适应的影响 |
第二节 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提升的政策建议 |
一、加大旅游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提供更多福利 |
二、加强旅游脱贫,全面提高目的地居民幸福感 |
三、坚持利益相关者原则,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理论贡献和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旅游消费对旅游者幸福感影响的主要结论 |
二、旅游发展对目的地居民幸福感影响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理论贡献、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
一、理论贡献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深圳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10)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内容之间的关联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4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价值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进展 |
2.1.1 显示性偏好评价 |
2.1.2 陈述性偏好评价 |
2.1.3 生活满意度法评价 |
2.1.4 研究述评 |
2.1.5 本文评价方法提出 |
2.2 森林游憩价值评价的实证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游憩价值的认知与发展 |
2.2.2 价值评价结果的实践应用 |
2.2.3 价值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 |
2.2.4 研究述评 |
2.2.5 本文研究视角提出 |
2.3 游憩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1 公共物品理论 |
2.3.2 外部性理论 |
2.3.3 价值理论 |
2.3.4 偏好与效用函数 |
2.3.5 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 |
2.3.6 消费者剩余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内涵及评价指标选取 |
3.1 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的内涵 |
3.1.1 游憩价值的概念界定 |
3.1.2 游憩价值的度量方式 |
3.2 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1 评价指标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
3.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3.2.3 游憩属性变量的识别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游客满意度法TSA的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
4.1 TSA的理论背景与评价模型 |
4.1.1 基于游客消费行为的经济分析 |
4.1.2 游客满意度法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4.2.1 问卷设计及变量定义 |
4.2.2 研究区域选择 |
4.2.3 样本容量确定 |
4.2.4 研究数据收集 |
4.2.5 样本描述性统计 |
4.3 模型结果与游憩价值计算 |
4.3.1 基于全部样本的分析 |
4.3.2 各游憩属性经济价值的计算 |
4.3.3 不同客源地群体的差异性分析 |
4.3.4 单个公园游憩价值的核算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选择实验法CEM的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
5.1 包含游客满意度的CEM模型构建 |
5.2 实验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1 研究区域概况 |
5.2.2 调查问卷设计 |
5.2.3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 |
5.3 模型结果与游憩价值计算 |
5.3.1 模型估计结果 |
5.3.2 不同满意度群体的差异性分析 |
5.3.3 公园游憩价值的计算 |
5.3.4 TSA与CEM方法的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游憩价值评价结果在旅游体验承载力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6.1 旅游体验承载力的内涵 |
6.1.1 旅游承载力研究 |
6.1.2 旅游体验承载力的概念界定 |
6.1.3 旅游体验承载力的基本特征 |
6.2 基于游憩价值的旅游体验承载力评价标准制定 |
6.3 实证研究: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体验承载力分析 |
6.3.1 单一游憩属性承载力的判定 |
6.3.2 多重游憩属性承载状态的判定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创新 |
7.4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7.4.1 研究局限 |
7.4.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TSA所选国家森林公园及其基本信息 |
附录B 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TSA) |
附录C 景区游憩属性客观信息调查问卷(TSA) |
附录D 辽宁千山仙人台国家森林公园选择实验方案(CEM) |
附录E 选择实验问卷对应彩色图片(版本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旅游的经济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没有“旅游经济学”——兼论旅游活力[J]. 程玉,王艳平. 湘南学院学报, 2021(05)
- [2]新结构旅游经济学:构建初步分析的框架[J]. 赖祯强. 旅游纵览, 2021(11)
- [3]“旅游经济研究前沿”系列笔谈[J]. 李师娜,左冰,孙雅彦,Larry Dwyer,刘怡欣,陈佩茜,赵磊,邓涛涛,赵韦舒,Neelu Seetaram,吴晨光. 旅游论坛, 2021(03)
- [4]高校旅游经济学课程开设及教学改革的探讨[J]. 陈雅. 西部旅游, 2020(09)
- [5]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增长效率测算与优势产业识别研究[D]. 郭思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6]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 朱磊,李燕楠.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7]新时代旅游经济研究理论与方法探析——以贵州为例[J]. 马小成,罗教讲,冯帅帅. 贵州社会科学, 2020(07)
- [8]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 杨琴.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旅游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基于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视角的两个实证[D]. 陈瑞霞. 深圳大学, 2020(10)
- [10]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评价研究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D]. 亢楠楠.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