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4例超声随访

家族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4例超声随访

一、超声随访家族性乙肝、肝硬化、肝癌4例(论文文献综述)

时克[1](2021)在《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预测模型及中医药对其预防作用》文中提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已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乙肝病毒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肝硬化是HCC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70-90%的HCC患者在确诊时都有肝硬化。如何更精确的预测HCC的发生并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对于降低HCC发生率意义重大。因此探究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HCC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评分模型来预测HCC发生风险,对高危患者进行密切随访和监测至关重要。另外,肝纤维化严重程度是HCC另一个危险因素,抗肝纤维化中成药能延缓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出现,延长患者生存期。通过研究抗肝纤维化中成药对乙肝肝硬化发生HCC的影响,为临床抗纤维化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以及减少HCC的发生提供依据。目的1探讨经抗病毒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3年发生肝癌的风险因素,并建立一个风险模型。2探讨抗肝纤维化中成药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3年内发生肝癌的影响。方法1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4月诊断为乙肝肝硬化且随访大于3年的患者1461例。分析其3年发生肝癌的风险因素,建立抗病毒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3年发生肝癌的风险评分模型。2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4月诊断为乙肝肝硬化且随访大于3年的患者1461例,排除服用抗纤维化中成药<6个月的患者后,共纳入1049例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抗纤维化中成药≥ 6个月,分为联合组388例和抗病毒组661例,比较两组患者3年发生肝癌的情况。结果1建模组和验证组3年累积肝癌发生率分别为10.2%和11.5%。采用多变量Cox 比例风险模型,年龄、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HCC的发生独立相关。基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按危险比的比例为每个协变量赋值,我们建立一个肝癌风险评分列线图,即APN模型(AUC=0.82)。与THRI,mPAGE-B,PAGE-B模型比较,APN评分的预测价值最优(P<0.05)。按风险评分的得分分布的第25百分位和第75百分位分层(分别为116分和200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APN评分≤ 116分、117-200分和>200分的患者3年累积HCC发病率在建模组分别为1.2%,7.9%和27.3%,在验证组分别为1.2%,7.2%和25.8%。三组患者的肝癌发生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2通过多因素分析提示,抗纤维化中成药治疗是乙肝肝硬化患者3年发生肝癌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抗纤维化中成药治疗可明显降低乙肝肝硬化患者3年肝癌发生风险。联合组患者3年内肝癌发生率显着低于抗病毒组(10.3%vs15.4%,P<0.05)。根据服药时间进一步分析发现,服用抗纤维化药物时间越长,肝癌发生率越低(P=0.003)。Child-Pugh分层分析发现,Child-PughA级患者肝癌风险显着下降(6.6%vs12.5%,P=0.040)。mPAGE-B高风险患者中,联合组肝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7%vs19.9%,P=0.031)。结论1基线年龄、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是经抗病毒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3年发生肝癌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风险因素建立的APN模型可识别出发生肝癌的高危人群。2乙肝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纤维化中成药可以降低肝癌发生风险。服用抗纤维化药物时间越长,肝癌发生率越低。研究还发现,中药治疗对于Child-PughA级和mPAGE-B高风险患者肝癌风险预防效果最为明显。

周路路[2](2021)在《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转归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转归,按照是否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分析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差异以及不同时间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统计治疗过程中患者HBsAg阴转、肝炎活动、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并评价药物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基线和随访终点各指标的差异及HBsAg阴转、肝炎活动、肝硬化、肝癌的累计发生率,为临床医生的精准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9月至2021年1月于感染病科门诊和(或)住院部就诊的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407例患者,176例治疗组患者按慢乙肝防治指南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给予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无停药、漏服,当诊断为肝硬化、肝癌或临床治愈时停止随访;231例未治疗患者诊断为肝炎活动、肝衰竭、肝硬化、肝癌或HBsAg自然阴转时停止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横向随访资料和纵向随访资料,横向随访资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乙型肝炎家族史、联系方式、HBsAg、HBeAb、HBc Ab、HBV DNA、ALT、AST、ALB、LSM、WBC、RBC、PLT、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腹部B超、上腹部CT平扫或上腹部MR平扫,纵向随访资料即每6-12个月收集一次所有入组患者的HBsAg、HBeAb、HBc Ab、HBV DNA、ALT、AST、ALB、LSM、腹部B超等指标。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进行正态性检验,若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服从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自身比较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构成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肝硬化、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407例研究对象中抗病毒治疗的患者176例,随访患者231例。治疗组男性92例,女性84例,有乙型肝炎家族史患者98例,否认乙型肝炎家族史患者78例;未治疗组男性115例,女性116例,有乙型肝炎家族史患者105例,否认乙型肝炎家族史患者226例。121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其中B型4例,C型107例,D型9例,B、C混合型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家聚史、随访时间、HBsAg、ALT、AST、ALB、WBC、RBC、LS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eAb、HBc Ab、HBV DNA、P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57例患者ALT正常,19例患者ALT轻度升高,未治疗组197例患者ALT正常,34例患者ALT轻度升高,两组患者基线ALT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2.300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行肝组织活检,其中治疗组165例,随访组135例。治疗组62.42%的患者肝脏存在中、重度炎症(≥A2),44.24%的患者肝脏存在中、重度纤维化(≥F2);未治疗组25.93%的患者肝脏存在中、重度炎症(≥A2),12.59%的患者肝脏存在中、重度纤维化(≥F2)。治疗组21.82%的患者肝脏存在轻度损伤(<A2且<F2),78.18%的患者肝脏存在中、重度损伤(≥A2和/或F2);未治疗组68.89%患者肝脏存在轻度损伤(<A2且<F2),31.11%的患者肝脏存在中、重度损伤(≥A2和/或F2)。两组患者肝组织损伤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未治疗组7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行二次肝穿,1例患者肝组织学改变出现进展,2例患者肝组织学未见明显改变,4例患者肝脏炎症坏死得到改善。3.176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患者的中133例给予ETV、36例给予TDF、1例给予TAF、2例给予ADV、2例给予LAM、2例给予LAD;治疗过程中1例应用LAM的患者更换为ETV联合TDF,另外1例更换为TAF,2例应用ADV的患者分别更换为ETV、TDF,2例应用LAD的患者均更换为TDF,2例应用TDF患者因追求抗病疗效更换为TAF。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AST、LSM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BsAg、HBeAb、HBc Ab、HBV DNA、ALT、ALB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位随访34月,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1年、2年、3年、4年、5年、6年、7年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97.73%、97.73%、96.03%、100%、96.88%、93.75%、100%。133例患者应用ETV治疗2年的病毒学应答率为97.74%,36例患者应用TDF治疗2年的病毒学应答率为97.20%,ETV、TDF对这部分患者治疗2年病毒学应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79例高病毒载量的患者(≥2000IU/ml)NAs治疗2年病毒学应答率为97.47%,97例低病毒载量的患者(<2000IU/ml)NAs治疗2年病毒学应答率为97.94%,两组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2年的病毒学应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1例应用ADV的患者发生病毒学突破,更换为ETV后实现病毒学应答。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自行停药,其中1例患者出现肝炎活动,加强其依从性后所有患者均实现良好的病毒学应答。36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病毒血症,1例患者HBsAg实现清除,7例患者出现肝炎活动,5例患者进展为肝硬化,无患者发展为肝癌。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肾功能、甲功、肌酶谱异常以及其他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3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ALT和(或)AST轻度升高,随后复查均恢复正常,考虑为非药物相关性。4.所有未抗病毒治疗患者中位随访35月,患者随访前和随访后HBeAb、HBV DNA、AST、LSM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HBsAg、HBc Ab、ALT、ALB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5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ALT一过性升高,随后复查恢复正常,14例患者出现肝炎活动,5例患者出现HBsAg自然阴转,7例患者发展为肝硬化,1例患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5.治疗组和未治疗组随访终点患者的HBsAg、HBc Ab、AST、ALB、LSM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HBeAb、HBV DNA、ALT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HBsAg阴转、肝炎活动、肝硬化、肝癌的累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分析无肝硬化、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1.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伴有不同程度改变,约57%患者肝脏存在中、重度损伤。2.一线核苷(酸)类似物可以有效抑制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病毒复制,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3.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疾病存在不同程度的进展。4.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是否可以改善患者肝组织损伤、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尚需后期进一步研究证实。

韩瑞瑞[3](2021)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征及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总结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诊疗水平;并筛选PLC患者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危险因素,指导高危人群的监测及必要的干预,为患者的早诊早治提供依据。方法:在病案浏览器筛选2014.1.1~2018.12.3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PLC患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确定53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病史,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等资料,分析研究人群总体特征;分别按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甲胎蛋白水平、临床分期进行分组,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按PVTT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PLC合并PVTT组167例和单纯PLC组370例,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合并PVTT的危险因素,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总结PLC的临床特征及合并PVTT的危险因素。结果:1.537例PLC患者中,男性较多,占77.8%;年龄在45~64岁之间者占65.2%;职业为农民的患者占56.2%;延安市患者中,宝塔区占36.3%;多见的五种首发临床症状为腹胀、乏力、肝区疼痛/腹痛、纳差、消瘦;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占14.5%;病因为乙肝病毒感染的占80.6%;甲胎蛋白阴性的患者占31.1%;中国肝癌分期(CNLC)为Ⅳ期者占29.8%;给予手术、消融、TACE治疗的患者占22.3%,给予支持治疗者占73.2%。2.1通过比较不同性别组PLC患者的资料发现,男性患者中有乙肝病史、吸烟、饮酒者比例较高,RBC、ALT、GGT、CRE、UA高于女性,年龄、PLR低于女性(P<0.05)。2.2将研究人群按年龄分为青年、中年、老年三组进行比较后发现,青年患者中,男性、饮酒、吸烟、结节数量>3个占比较高;青、中年患者ALT、GGT、AFP较高;老年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占比较高,NLR、PLR较高,CNLC分期Ⅳ期多见(P<0.017)。2.3按BMI将研究人群分为四组比较后发现,肥胖组年龄较小,有糖尿病病史者占比较高;低体重组合并PVTT、转移、结节数量>3个、中度和重度腹水、CNLC分期Ⅳ期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结节较大,NLR、PLR、GGT较高,RBC、ALB、CHE较低(P<0.008)。2.4将AFP分为三组进行比较后发现,AFP阴性组患者年龄较大、合并肝硬化者较少、肝功能较好、CNLC分期Ⅰ期多见;AFP≥400ng/ml组结节较大,结节数量>3个及合并中、重度腹水者占比较高,CNLC分期Ⅳ期多见,NLR、PLR、ALT、GGT、TBil、TBA、PT较高,ALB、CHE、CRE较低(P<0.017)。2.5不同CNLC分期组患者比较发现,Ⅳ期患者年龄较大,有吸烟史者占比低,NLR、PLR、ALT、GGT、TBil、TBA、UA、PT水平较高,RBC、ALB、CHE水平较低;随着患者分期变晚,低体重、重度腹水、AFP≥400ng/ml的占比逐渐增加(P<0.05)。3.PLC合并PVTT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青年、有乙肝病史、合并肝硬化、结节数量>3个、结节直径≥3cm、AFP≥400ng/ml、MELD评分在12~18分之间、Child-Pugh B级和C级、PLR、GGT、TBil、TBA、UA是合并PVTT的危险因素;RBC、ALB、超重是其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乙肝病史、结节数量>3个、结节直径≥3cm、AFP≥400ng/ml是PLC合并PVT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研究人群中,男性、中年、农民、有乙肝病史、CNLC分期Ⅳ期者居多,腹胀、乏力、肝区疼痛或腹痛为多见的首发症状,AFP阴性者约占三分之一,以支持治疗为主。2.有乙肝病史、吸烟、饮酒的男性,若合并糖尿病且体重较低时,需密切监测,警惕肝癌的发生。3.有乙肝病史、结节数量>3个、结节直径≥3cm、AFP≥400ng/ml是PLC患者发生PVTT的高危因素。

张凯[4](2020)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和目的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指门静脉主干及其肝内外分支内的血栓形成。PVT在正常人中的发生率较低,而肝硬化患者发生PVT的概率明显升高。大多数PVT患者进展缓慢,无临床症状。然而,一些患者尤其是急性PVT患者,腹痛等腹部体征出现的概率较高,慢性PVT多在已发生的肝脏疾病基础上导致门静脉高压症加重。急性PVT患者往往起病急、症状重,慢性PVT患者临床症状相对缓慢,而一旦发现已出现临床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是影响肝硬化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合并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若发展并累及到肠系膜静脉,有导致肠缺血甚或出现危及生命的肠坏死的可能。门静脉血栓形成不仅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也使其临床治疗变得更为复杂,随介入微创技术和专用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TIPS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近年TIPS在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门静脉高压治疗也引起临床很大兴趣,已被认为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安全且有效方法。但门静脉血栓有范围和程度的差异,这些不同血栓范围、不同血栓程度和不同血栓类型是否影响肝硬化患者临床转归和TIPS治疗效果,目前尚有不同观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明确。为此,本论文就以上问题分为两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回顾分析303例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析在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中,PVT的存在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行TIPS的疗效特点的影响;第二部分回顾复习肝硬化并PVT为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再出血而行TIPS治疗的患者165例,分析不同血栓类型和程度患者不同的TIPS操作方案;不同血栓类型和程度对TIPS术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为肝硬化合并PVT患者特别是有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史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第一部分门静脉血栓对行TIPS治疗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的影响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行TIPS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中,PVT的存在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303例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TIPS治疗的患者。其中合并PVT184例(急性PVT患者24例,慢性PVT患者160例),无PVT组119例。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随访,对PVT组(184例)与无PVT组(119例)的临床特征及TIPS疗效进行对比;同时对比急性PVT组(24例)与慢性PVT组(160例)的临床特征及TIPS临床疗效。结果1.肝硬化合并PVT组患者较非血栓组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更高(χ2=20.514,P<0.001),有出血史的患者所占比例更高(χ2=7.587,P=0.006),基线白细胞计数更高(t=2.543,P=0.011),基线血小板计数更高(t=3.957,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肝硬化合并PVT组的急性腹痛发生率较非PVT组更高,但并无显着性差异(χ2=2.771,P=0.096)。两组间基线腹胀病人所占比例及基线肝功能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2.肝硬化合并急性PVT组与肝硬化合并慢性PVT组,急性PVT组基线Child-Pugh 评分更高(t=2.615,P=0.010)、基线 Child-Pugh 分级更高(χ2=7.072,P=0.021)、基线腹痛发生率更高(χ2=27.727,P<0.001)、基线腹胀发生率更高(X2=6.660,P=0.010)、基线腹水程度更重(χ2=12.930,P=0.005)、基线白细胞计数更高(t=4.327,P<0.001)、基线血小板计数更高(t=3.426,P=0.001),但基线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病人所占比例较低(X2=15.777,P<0.001)。3.PVT组随访29.4±25.9个月,非PVT组随访22.8 ±21.4个月,虽然两组间随访时间存在差异,但肝硬化合并PVT组的患者相较于不合并PVT的患者在施行TIPS后具有更高的肝性脑病发生率(χ2=9.498,P=0.002)。且两组间在TIPS成功率、生存率、再出血率、术后支架狭窄率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且两组患者在施行TIPS后门静脉压力均可显着下降。.4.肝硬化合并急性PVT组随访25.7±24.7个月,慢性PVT组随访29.9±26.1个月,两组患者在TIPS成功率无显着性差异,在有限的随访期内两组间生存率、再出血率、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术后支架狭窄率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且两组患者在施行TIPS后门静脉压力均可显着下降。结论(1)门静脉血栓形成会加重肝硬化患者静脉曲张和消化道出血等失代偿事件的发生,加重肠道血流循环障碍如腹痛等临床症状;尤其是肝硬化合并急性PVT,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更高,腹痛等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的发生率更高。(2)合并PVT的肝硬化患者行TIPS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较无PVT者相对较高,但手术成功率并无明显差别,基于有限的随访资料PVT的存在不影响TIPS操作的临床疗效。第二部分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的个体化操作技术和临床疗效研究目的分析不同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临床分型和不同血栓程度对TIPS的技术要求,探索肝硬化合并PVT不同临床分型的个体化TIPS操作方案;进而观察肝硬化合并PVT分型和程度对TIPS后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山东省立医院东院区肝硬化伴PVT因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行TIPS治疗的患者165例。其中急性PVT 16例,慢性PVT 149例。本研究在既往PVT分型的基础上,结合TIPS操作技术要求及影响TIPS操作的临床要素,提出了 PVT的新的分型:(1)Ⅰ型,无门静脉主干阻塞,仅有门静脉分支或属支阻塞(肝内分支包括门静脉左支或右支;肝外属支包括肠系膜上静脉或脾静脉);(2)Ⅱ型,仅有门静脉主干阻塞,未累及肝内门静脉分支;(3)Ⅲ型,门静脉主干伴门静脉右支阻塞(Ⅲa)或门静脉主干伴门静脉左支阻塞(Ⅲb);(4)Ⅳ型,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均阻塞,无肠系膜上静脉阻塞,无脾静脉阻塞(Ⅳa),或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均阻塞,有肠系膜上静脉阻塞,无脾静脉阻塞(Ⅳb);(5)Ⅴ型,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阻塞,伴有脾静脉阻塞,无肠系膜上静脉阻塞(Ⅴa),或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阻塞,伴有脾静脉阻塞,有肠系膜上静脉阻塞(Ⅴb)。根据PVT分型的不同,选择不同TIPS治疗方案:Ⅰ型,首选常规TIPS途径多可门静脉穿刺成功;门静脉穿刺困难时可选择经皮经肝辅助TIPS途径。Ⅱ型,门静脉主干部分阻塞推荐常规TIPS途径;若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可联合经皮经肝途径;门静脉肝内分支纤细经皮经肝途径仍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时可考虑联合经皮经脾途径。Ⅲ型,常规TIPS操作困难时,可联合经皮经肝门静脉左支穿刺辅助(Ⅲa)或经皮经肝门静脉右支穿刺辅助(Ⅲb);经皮经肝途径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者则推荐经皮经脾途径。Ⅳ型,门静脉主干部分阻塞推荐常规TIPS途径;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时推荐联合经皮经肝途径;经皮经肝途径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则推荐经皮经脾途径。Ⅴ型,门静脉主干部分阻塞推荐常规TIPS途径;若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可行经皮经肝辅助途径;若经皮经肝途径无法实现门静脉穿刺,在血栓为新鲜疏松血栓的情况下,可试行经皮经脾途径辅以取栓术。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并进行随访,分别观察临床分期、血栓程度等对肝硬化合并PVT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TIPS疗效。归纳出可以指导TIPS个体化操作的新的PVT临床分型,探讨不同临床分型的临床特点及TIPS疗效和预后特点。结果1.共复习肝硬化PVT合并消化道出血行TIPS治疗165例,根据血栓的范围和程度,其中Ⅰ型20例,TIPS成功18例,14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4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Ⅱ型32例,TIPS成功29例,18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7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4例采用经皮经脾途径辅助;Ⅲ型42例,TIPS成功42例,27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15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IV型27例,TIPS成功25例,11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11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3例采用经皮经脾途径辅助;Ⅴ型44例,TIPS成功35例,13例采用常规TIPS途径,20例采用经皮经肝途径辅助,2例采用经皮经脾途径辅助。五组间TIPS操作成功率(χ2=10.49,P=0.0313)、门静脉穿刺途径(χ2=19.377,P=0.013)、经皮经肝或经皮经脾穿刺病例所占比例(χ2=11.559,P=0.021)均有显着性差异,从Ⅰ型至Ⅴ型,五组患者操作难度逐渐增加,操作成功率呈下降趋势,非常规TIPS途径所占比例逐渐增加。2.五种类型患者在实施TIPS后,门静脉压力均获得显着性下降。Ⅰ型基线PVP 30.1±6.2mmHg,术后 PVP 18.2±3.6mmHg(t=9.771,P<0.001);Ⅱ 型基线PVP 28.5±6.0mmHg,术后 PVP 18.9±5.8mmHg(t=12.818,P<0.001);Ⅲ 型基线 PVP 26.2±7.0mmHg,术后 PVP 17.0±5.7 mmHg(t=10.491,P<0.001);Ⅳ型基线 PVP 29.1 ± 5.8mmHg,术后 PVP 19.7 ± 5.0 mmHg(t=9.4,P<0.001);Ⅴ型基线 PVP 28.2±5.9mmHg,术后 PVP 15.5±6.7mmHg(t=10.305,P<0.001)。五种类型患者在PVP下降绝对值(F=2.449,P=0.050)、PVP下降百分比(F=2.449,P=0.050)均有显着性差异,且V型患者的PVT下降绝对值及下降百分比均为最高。3.在实施TIPS成功后,各分型患者间生存率(χ2=1.610,P=0.807)、再出血率(χ2=2.778,P=0.596)、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χ2=1.470,P=0.832)、支架狭窄率(χ2=5.274,P=0.260)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1)根据所需TIPS操作方案不同,本研究将肝硬化合并PVT患者分为五种临床分型,并根据不同临床类型采取不同的TIPS操作方式,从Ⅰ型至Ⅴ型,TIPS操作难度逐渐增加,Ⅴ型(弥漫性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手术成功率最低。(2)五种临床类型患者术后生存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支架狭窄率等疗效指标无显着性差异,但五种临床类型患者在成功实施TIPS后均可实现门静脉压力的显着下降,尤其是门静脉阻塞范围及程度最重的V型患者,门静脉压力下降幅度最大。(3)根据本研究的临床分型,肝硬化合并PVT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可以实现TIPS操作的个体化选择,并达到患者较高的TIPS成功率,即便在成功率相对较低的V型患者,与其他临床类型患者相比在成功实施TIPS后仍能同等获益。

王滔[5](2020)在《术中射频预处理在肝硬化肝癌局部切除中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在肝硬化肝癌局部切除术中先行射频消融对病灶进行预处理,从临床各项参数对比未行射频消融处理的肝硬化肝癌肝切除,旨在说明联合治疗的优越性。方法: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自2015年9月到2018年9月有肝硬化背景肝细胞癌患者接受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组36例(n=36)和单纯手术切除组52例(n=52)的临床数据。比较两组病例术中出血、肝门阻断时间、术后肝功能变化、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情况、切缘复发情况以及总生存时间。结果:共有88例患者纳入研究,36例行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40.9%),52例行单纯手术肝切除(59.1%)。其中男性71例,女性17例。手术联合射频组与单纯手术组在性别、年龄、HBsAg、HBV-DNA复制量、肝脏硬度、肿瘤个数、肿瘤位置、肿瘤大小、AFP水平、Child-Pugh分级、病理分型、微血管侵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肝功能检查无统计学差异,但术后第一天手术联合射频消融组的谷丙转氨酶(110.19±70.25 vs 137.23±47.05)与谷草转氨酶(130.31±64.54 vs 166.44±49.59)低于单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肝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切缘无肿瘤细胞残余。手术联合射频消融组术中平均出血量(125.56±106.57)ml,单纯手术组术中平均出血量(221.06±206.86)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联合射频消融组平均肝门阻断时间(10.19±12.63)min,单纯手术组平均肝门阻断时间(26.15±9.95)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0.87±38.51)min,手术联合射频消融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06.81±33.41)min,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中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术联合射频消融组术后出现胆瘘2例、胸腔积液2例和难治性腹水3例;单纯手术组发生出血2例、胆瘘4例、胸腔积液6例、难治性腹水8例和消化道出血1例。两组在复发情况、复发时间、复发方式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在肝内复发方式上有统计学意义,手术联合射频消融组术术后切缘复发情况明显比单纯手术组低(p=0.022)。两组患者总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867)。结论:在肝硬化肝癌的局部切除中预先使用射频消融术对病灶进行预处理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其不但可以减少手术中出血及肝门阻断时间、对患者肝功能影响小,还能减少切缘复发,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肝硬化肝癌肝切除的治疗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陈丽[6](2020)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乙型肝炎病毒既往感染者肝癌发生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目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我国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主要危险因素。发生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清除显着降低慢性HBV感染患者的HCC发生风险,但并不能消除HCC发生风险。在普通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会增加HCC的发生风险。然而,NAFLD对HBV既往感染,即HBsAg阴性、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阳性者HCC发生风险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NAFLD在HBV既往感染者HCC发生中的作用。研究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调查研究,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共纳入1605例在南方医院住院并首次诊断HCC的患者。以HBV现症感染(HBsAg 阳性、HBcAb阳性)基础上发生HCC的患者作为参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AFLD与HBV既往感染者发生HCC之间的关系。为了减少两组间临床特征不平衡带来的混杂效应,本研究进行了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并且根据有无肝硬化、年龄是否大于等于50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是否大于正常上限进行了分层分析。结果1.在HBsAg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均阴性的HCC患者中,HBV既往感染者占比达86.7%。2.与HBV现症感染基础上发生的HCC患者相比,在HBV既往感染基础上发生的HCC患者中,NAFLD的患病率更高(19.7%与8.5%,P<0.001)。多因素前向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高血压、ALT、肝硬化后,HBV既往感染基础上发生HCC的患者更可能患有NAFLD[比值比(odds ratio,OR):2.2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40-3.74]。3.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与HBV现症感染基础上发生的HCC患者相比,HBV既往感染基础上发生的HCC患者NAFLD的患病率仍然更高(19.7%与6.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吸烟史、肝癌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后,HBV既往感染基础上发生HCC的患者更可能患有 NAFLD(OR:3.22,95%CI:1.72-6.00)。4.分层分析显示,仅在非肝硬化的HCC患者中,两组NAFLD患病率存在差异(26.7%与4.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HBV既往感染基础上发生HCC的患者更可能患有NAFLD(OR:6.69,95%CI:2.80-15.98)。此外,仅在年龄大于等于50岁的HCC患者中,两组NAFLD患病率存在差异(21.3%与6.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HBV既往感染基础上发生 HCC 的患者更可能患有 NAFLD(OR:3.62,95%CI:1.81-7.26)。结论在HBsAg阴性、抗-HCV阴性且没有饮酒史的肝细胞癌患者中有大部分患者存在HBV既往感染。与HBV现症感染者相比,NAFLD在HBV既往感染者发生HCC的过程中可能起了更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非肝硬化、年龄大于等于50岁人群中。对于HBcAb阳性人群,即使HBsAg阴性,也需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加强HCC的监测。

邓富平[7](2020)在《104例急慢性肝病患者肝脏组织病理学的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分析104例急慢性肝病肝脏病理结果,总结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在非病毒性肝损伤及不明原因肝损伤诊治和慢性HBV携带状态抗病毒治疗时机选择的作用,并对比分析APRI、FIB-4无创血清学诊断模型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老年科/全科医学科、肝胆胰血管外科住院患者104例。(1)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52例:①38例非病毒性肝损伤及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14-72岁;②慢性HBV感染者14例,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在37-62岁。(2)乙肝肝硬化肝移植患者,受体肝脏52例病理结果,男性44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在29-68岁。肝穿刺活检均由超声医学科同一医师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自动弹射式活检枪18G活检针在B超引导下单独完成,详细记录肝穿刺病理结果,结合病理诊断分析非病毒性肝损伤及不明显原因肝损伤患者的病因构成。分析14例肝穿刺活检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ALT水平是否与肝脏病理有某种相关性。将所有慢性HBV感染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两组,无肝硬化组(S1-S3)和肝硬化组(S4),分别计算出APRI、FIB-4的值,分析与乙肝肝纤维化的相关性,评价无创诊断模型APRI、FIB-4对乙肝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并绘制ROC曲线图。应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8例非病毒性肝损伤及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者36例(94.7%)。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病共17例(44.7%),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11例(28.8%);AIH-PBC重叠综合征4例(10.6%);自身免疫性肝炎2例(5.3%);药物性肝损伤7例(18.4%);酒精性肝病5例(13.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4例(10.6%);肝窦阻塞综合征2例(10.6%);Dubin-Johnson综合征1例(2.6%);病因仍未明确者2例(5.3%)。2、14例肝穿刺活检的慢性HBV感染者,根据ALT水平分为正常组10例和异常组4例,肝脏病理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及纤维化。其中包括:4例 G1S3;4例 G2S1;4 例 G2S2;2例 G2S3。3、将66例慢性HBV感染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无肝硬化组(S1-S3)和肝硬化组(S4),两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纤维化程度患者的AST、PLT、ALB、APRI和FIB-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纤维化程度与AST、APRI、FIB-4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显着正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359、0.651、0.679。纤维化程度与ALT、PLT、ALB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显着负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328,-0.646、-0.548。纤维化程度与年龄无显着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101。(3)乙肝肝硬化组(S4)患者的AST、APRI、FIB-4水平高于无肝硬化组(S1-S3)患者,ALT、PLT、ALB水平低于无肝硬化组(S1-S3)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RI、FIB-4对乙肝肝硬化组(S4)有显着诊断价值(P<0.05),AUC分别为0.966(95%CI,0.888-0.995)、0.981(95%CI,0.913-0.999)。APRI 和 FIB-4 的诊断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APRI阈值为0.82时,诊断乙肝肝硬化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准确度分别为90.38、92.31、97.93、70.62、90.91%;当FIB-4阈值为0.98时,诊断乙肝肝硬化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准确度分别为 96.15、100.00、100.00、87.56、96.97%。[结论]1、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非病毒性肝损伤及不明原因肝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94.7%)。2、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在非病毒性肝损伤及不明原因肝损伤占有较高比例。3、ALT水平并不能完全反应肝脏组织学改变。4、肝穿刺活检可以弥补对ALT持续正常的HBV-DNA 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5、APRI、FIB-4血清学无创诊断模型在慢乙肝肝硬化诊断中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和阳性预测价值均较高,有一定诊断意义。

师玉卓[8](2020)在《血清miR-375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在乙肝肝癌TACE术后患者中的预后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检测健康对照、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乙肝相关性肝癌各组研究对象血清miR-375的表达量,分析其与各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miR-375与HBV-HCC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1.相关性研究部分:于2018年8月-2019年10月在甘肃武威医学科学院肝胆中心收集住院治疗的HBsAg阳性HCC患者以及门诊体检的HBV相关疾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收集同期门诊体检者(HBsAg阴性)为健康对照组。对4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辅助检查并收集血清标本。利用miRNeasy Serum/Plasma Kit试剂盒提取血清RNA,通过qRT-PCR检测血清中miR-375的表达量。2.预后研究部分:从第一部分纳入的HBV相关性患者中挑选HBV-DNA高复制,即复制量>105IU/ML,以及肝功ALT、AST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Bio-Plex-Pro-Human试剂盒,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在Bio-Plex液相芯片细胞因子检测系统上进行检测,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对人血清中24类细胞因子含量进行定量检测。此外,对第一部分纳入的HBV-HCC患者进行满1年随访,分析评估患者预后情况。3.统计学分析:采用www.equry.cn平台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使用SPSS 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别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组别差异分析采用c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等级相关;多因素分析采用线性回归;预后分析使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运用ROC曲线评估血清miR-375、Fibroscan值、AFP单独及联合评估HBV-HCC患者预后不良的能力。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相关性研究部分:(1)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348例,其中健康对照8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HBV-HCC患者55例。四组中性别、年龄、接种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生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miR-375在HBV相关疾病中的表达情况:随着HBV相关性疾病恶化的进程,血清miR-375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即: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HBV-HCC组。(3)血清miR-375水平与HBV相关疾病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组中miR-375表达水平与腹部B超、HBV-DNA、HBeAg、HBeAb呈负相关关系;乙肝肝硬化组中miR-375表达水平与腹部B超、HBV-DNA、性别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接种史呈正相关;在HBV-HCC组中miR-375表达水平与腹部B超、HBV-DNA、HBcAb、ALT、AST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4)血清miR-375的表达水平与HBV-HCC患者各参数之间的关系:miR-375表达水平与癌栓、肿瘤数目、Fibroscan以及肿瘤标志物CEA、AFP呈负相关(P<0.05)。(5)线性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部B超、ALT、HBeAg、AFP、Fibroscan值与血清miR-375的表达水平存在回归关系。即腹部B超、ALT、HBeAg、AFP、Fibroscan值阴性的患者血清miR-375表达水平高于阳性患者。2.预后研究部分:(1)细胞因子在不同组别中的表达情况:细胞因子APRIL/TNFSF13、IFN-g、IL-6Ra、IL-8、IL-12(p40)、IL-27(p28)、IL-32、MMP-1、MMP-2、MMP-3、Osteocalcin、TNF-R1、TNF-R2以及TWEAK/TNFSF12的表达水平在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乙肝肝硬化组以及HBV-HCC组中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细胞因子与血清miR-375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IFN-g、IL-6Ra、IL-8、IL-32、MMP-1、MMP-2、MMP-3、Osteocalcin的含量与miR-375表达水平呈正相关,APRIL/TNFSF13、TNF-R2和TWEAK/TNFSF12的含量与miR-375表达水平呈负相关。(3)HBV-HCC患者的短期预后情况:预后良好组15例,预后不良好组21例,HBV-HCC1年生存率为72.22%,无预后不良生存率为41.66%,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患者无预后不良生存时间为5-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4)预后两组患者不同指标比较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miR-375表达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此外,Fibroscan、AFP和ALT的含量在预后良好组显着高于预后不良组。(5)ROC曲线结果:血清miR-375从36例HBV-HCC患者中检测出21例预后不良患者的AUC为0.813,其灵敏度为84.0%,特异度为73.7%;AFP、Fibroscan的AUC分别为0.753,0.692,而采用血清miR-375、Fibroscan和AFP联合检测评估HBV-HCC预后的效能,发现使用三个指标联合预测AUC为0.848,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单个指标预测时有提高,分别为92.1%和77.2%。【结论】(1)随着HBV相关性疾病恶化的进程,血清miR-375表达水平依次降低,提示:miR-375的高表达可能在HCC中起保护性作用。(2)血清miR-375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参数均有密切关系,表明miR-375可联合患者其他指标作为诊断HBV相关疾病进展的标志物,为疾病进展的预测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线索。(3)miR-375和细胞因子之间存在一个互相调控的网络,提示miR-375联合多种细胞因子检测在HBV感染疾病进程的早期诊断和预后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4)miR-375是影响HBV-HCC患者预后的重要血清标志物,可作为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指标。(5)miR-375、AFP和Fibroscan联合检测有助于HBV-HCC预后评估。

贾冉[9](2020)在《二甲双胍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肝癌是严重的人类恶性疾病之一,被列为第二大最常见的与肿瘤相关的死亡原因,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增加。肝癌生物学的进展表明,参与肝癌发展的各种体细胞遗传改变、肝癌亚型、诊断、抗药性和复发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仍然是我们面对的重大医学难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并且目前缺乏有效的抗肝癌药物。二甲双胍(N,N-二甲基双胍)是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的最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主要通过减少肝糖异生和增加骨骼肌中的葡萄糖储存来降低血糖水平。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未经二甲双胍治疗组相比,二甲双胍在治疗的II型糖尿病的同时可以降低各种癌症(包括肝癌)的发生率。近些年来,随着对二甲双胍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也具有十分显着的效应,同时还发现长期使用二甲双胍能降低多种肿瘤发生的风险。其中二甲双胍对肝癌的作用现已基本明确,有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能够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体外细胞研究显示,二甲双胍能抑制Bcl-2基因表达抑制Hep G2细胞株的增殖,发挥抗肿瘤效应;但是目前关于二甲双胍抗肿瘤的机制仍知之甚少尚存在争议。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肝癌细胞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噬,当自噬程度增加时可以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众所周知,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是启动AMPK信号转导通路产生的。AMPK的启动可以磷酸化下游的TSC2蛋白,产生具有GTP酶启动蛋白活性的TSC1/TSC2异二聚体复合物,促使Rheb失活,从而抑制mTOR复合物1。并且二甲双胍对mTOR的抑制还可不依赖与AMPK的启动,通过调节胰岛素受体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而实现,即二甲双胍可以通过各种通道导致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提示二甲双胍很可能对于自噬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我们提出科学假设:二甲双胍是通过增强肝癌细胞自噬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为证实这一科学假设,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1)明确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2)明确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3)明确二甲双胍是否通过促进自噬产生抗肿瘤的作用。目的:1.探究二甲双胍对肝癌Hep G2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2.探明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3.探究二甲双胍对Hep G2细胞PAMPK、Atg14及LC3-Ⅱ等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4.分析二甲双胍抑制肝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选用Hep G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细胞随机分成四组:生理盐水组、二甲双胍1 m M组、二甲双胍5 m M组、二甲双胍10 m M组。常规培养Hep G2细胞。生理盐水组、二甲双胍1 m M组、二甲双胍5 m M组、二甲双胍10 m M组细胞分别给与生理盐水、1 m M二甲双胍、5m M二甲双胍、10m M二甲双胍处理。采用MTT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活力并计算增殖抑制情况,并选取效果最好的剂量;采用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对Hep G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Annexin V-FITC方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二甲双胍对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蛋白印迹杂交检测二甲双胍对Hep G2细胞P-AMPK、Atg14及LC3-Ⅱ等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1.MTT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二甲双胍1 m M组、二甲双胍5 m M组、二甲双胍10 m M组在处理24h、48h、72h、96h细胞活力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理盐水处理的Hep G2细胞活力高,增殖速度快,而给予二甲双胍后,Hep G2细胞活力下降,增殖速度降低,且随着二甲双胍浓度的增加,Hep G2细胞活力随之降低(P<0.05)。平板克隆实验显示,生理盐水组、二甲双胍10 m M组Hep G2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10 m M组Hep G2细胞增殖率显着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划痕实验显示,生理盐水组、二甲双胍10 m M组细胞处理24h时细胞迁移距离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当给予Hep G2生理盐水时,细胞有着较强的迁移能力,当给予Hep G2细胞二甲双胍时则能显着抑制其迁移距离显着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3.transwell实验显示,生理盐水组、二甲双胍10 m M组细胞处理24h时细胞侵袭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二甲双胍10 m M组细胞侵袭能力显着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4.流式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细胞凋亡较少,当给予细胞二甲双胍后,Hep G2细胞凋亡显着增加,且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western blot方法显示Hep G2细胞二甲双胍后cleaved 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P<0.05)。5.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二甲双胍10 m M组P-AMPK、Atg14及LC3-Ⅱ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二甲双胍随着浓度的增加,对Hep G2细胞的细胞活力抑制增加,最佳剂量为10 m M;二甲双胍能显着抑制Hep G2细胞的迁移距离,且二甲双胍的细胞侵袭能力显着低于生理盐水组,流式结果显示二甲双胍显着增加Hep G2细胞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到二甲双胍10 m M组P-AMPK、Atg14及自噬标记物LC3-Ⅱ表达明显升高。提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促进Hep G2细胞的自噬增加细胞凋亡,进而抑制Hep G2细胞的细胞活力、迁移以及侵袭,是临床上治疗肝癌的潜在药物。这些发现对于阐明二甲双胍在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上可能是有帮助的,值得进一步研究。研究背景:肝细胞癌(肝癌)是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50%以上的肝癌新发人数及死亡人数在我国。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方式。腹腔镜下肝癌肝切除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且极大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等优点,因此,腹腔镜肝切除术逐渐在世界范围得到开展。近十余年,随着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进步,腹腔镜肝切除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禁区被逐一突破。腹腔镜下肝切除术追求以肝脏生理解剖为基础,在保证将主癌灶及其肝段内微转移灶完全切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持剩余肝脏结构和功能完整并获得安全切缘。术中肝段解剖界限及肝切除范围的精准确定是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肝切除手术的先决条件。目前,腹腔镜肝切除术仍在探索阶段,技术推广受限的关键问题即目前缺乏精准的腹腔镜肝段标记方法。目前常用的肝段标记方法有:缺血线标记法、亚甲蓝标记法和肝脏表面标记法。但以上三种标记法均存在缺陷。由于肝脏呈凹凸不平的三维立体层面,肝实质内肝段或肝叶的解剖界线与肝表面界限并不是在同一个平面内,缺血线和肝脏表面标记仅在肝脏表面可见,离断肝实质时不可见,术中肝实质的断离面仍需通过肝静脉走行和术者经验判断,仅依靠肝脏表面缺血线和表面标记难以达到精准标记进而施行精准的解剖性肝切除术,加大了切缘阳性的风险。因此,寻找到有效的、安全的、稳定的、并且精准的腹腔镜肝脏分段标记方法,进而彻底切除肿瘤病灶是腹腔镜肝脏切除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也叫靛氰绿,是一种近红外荧光造影剂,经特殊荧光采集系统摄取后则可再显像设备上显示荧光或彩色荧光,可用于组织和器官的显影。吲哚菁绿荧光染料生物安全性好,蛋白结合的ICG进入肝血窦后,主要由肝细胞特异性摄取,然后以原形通过毛细胆管排入胆道,不参与淋巴回流和肠肝循环。因此其在肝脏外科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ICG成像最早在肝脏外科的应用主要是手术前通过ICG清除率来评估肝功能。本世纪初,有研究显示ICG荧光显像能实时、高灵敏度地鉴别肝癌病灶,特别是小肝癌病灶,提高肝切除和手术分期的准确性。近年来,腹腔镜下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indocyanine green Fluorescence imaging,ICG-FI)的出现,将腹腔镜术野和ICG荧光融合影像视野同步显示在同一屏幕上,通过注入ICG正染和负染技术,不仅可以获得肝脏表面而且能在肝实质内部确切持久的进行肝段荧光染色。解决了传统的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肝段标记方法均存在缺陷,实现肝段的三维立体定位,清晰辨识且标记持续时间长,极大的促进了腹腔镜精准肝切除的临床应用。目的:1.探讨ICG-FI技术在腹腔镜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分析ICG-FI在确定肿瘤边界、肝段实时染色中的价值。2.回顾性分析、研究比较ICG-FI腹腔镜组和普通腹腔镜组在术前、围手术期、术后等相关指标间的差异,旨在进一步探明ICG-FI引导下腹腔镜的优势。3.分析ICG-FI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及安全有效性,评价ICG-FI技术在腹腔镜肝癌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4.进一步分析正染法和反染法在ICG-FI引导腹腔镜肝癌切除中的价值。方法:1.本研究对自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间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一病区的22例接受ICG-FI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肝癌患者和38例接受普通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以比较两组间临床数据的异同。2.计量资料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指标数据以均数±标准差(mean±SD)描述,非正态分布的计量指标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ICGFI腹腔镜组和普通腹腔镜组进行两组间差异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采用独立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指标数据选用Mann Whitney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χ2 test)或Fisher精确检验法用于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本研究共纳入接受肝切除手术的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CG-FI腹腔镜组男性患者20例(90.9%),女性患者2例(9.1%),平均年龄57.50±10.09岁,普通腹腔镜组男性33例(86.8%),女性患者5例(13.2%),平均年龄59.42±10.65岁。两组患者在上腹部手术史、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指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指标、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之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ICG-FI腹腔镜组和普通腹腔镜组的患者肿瘤分布及施行的手术方式,两组数据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资料:ICG-FI腹腔镜组中转开腹为2例,普通腹腔镜组中转开腹为6例,两组术中转开腹率(9.1%vs 15.8%,p=0.733)、术中失血量(261.90±148.24 vs 273.78±185.63,p=0.803)、围手术期输血率(27.3%vs 26.3%,p=0.936),肝门阻断率(59.1%vs 50.0%,p=0.496),肝门阻断时间[26.00(15.00-34.00)vs 26.00(15.00-33.00),p=0.688]无明显统计学差异。ICG-FI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225.45±35.71 vs 258.76±28.55,p=0.047),切缘阳性率(0 vs10.5%,p=0.032),并发症发生率(18.2%vs 36.8%,p=0.032)等指标优于普通腹腔镜组。4.两组患者在术后胆红素、ALT、AST的恢复呈下降趋势,Alb的恢复呈上升趋势。两组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随访过程中,ICG-FI腹腔镜组3例肿瘤复发,普通腹腔镜组14例肿瘤复发,术后肿瘤复发率ICG-FI腹腔镜组优于普通腹腔镜组(13.6%vs 36.8%,p=0.045),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ICG-FI腹腔镜组中解剖性肝切除的荧光染色方式和结果:ICG-FI腹腔镜组中9例解剖性肝切除,其中正染法选择3例,失败1例,反染法选择6例,失败1例。结论: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ICG-FI)引导腹腔镜肝切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中,ICG-FI腹腔镜组22例患者全部实现肿瘤完整切除,相较于普通腹腔镜组有助于确定肿瘤边界,显着降低肿瘤切缘的阳性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术后肿瘤复发。表明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ICG-FI)引导腹腔镜肝切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肝胆外科广泛开展应用。另外,正染法和反染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肝脏切除,成功的关键在于精确掌握目标肝蒂的血供范围穿刺部位。

井小笛,姚建宁,李艳乐,王春峰,张连峰[10](2019)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70例PBC患者的病例资料,随访确定发生肝癌的患者,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索PBC患者发生肝癌的潜在危险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相关因素的危险比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通过随访,确定发生肝癌的PBC患者35例(5.2%),其中4例(女性4例)因相关影响因素不全不可纳入病例对照研究,另有6例(男性2例,女性4例)因与PBC同时或先于诊断而不能纳入研究,因此本研究纳入病例对照研究的患者共25例。男性PBC相关性肝癌患者较女性易伴有饮酒史、吸烟史、输血史和家族性恶性肿瘤史(P<0.05),且肝功能损害更为严重,表现为ALT、AST和GGT的水平均高于女性患者(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和饮酒史与PBC患者发生肝癌风险增加呈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研究显示BMI≥25和饮酒史为PBC相关性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PBC患者除常规筛查外,可从戒酒和控制体质量中受益。

二、超声随访家族性乙肝、肝硬化、肝癌4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随访家族性乙肝、肝硬化、肝癌4例(论文提纲范文)

(1)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预测模型及中医药对其预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癌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1 既往模型
        2 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抗纤维化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机制研究进展
        1 抑制星状细胞的活化
        2 调节细胞因子表达
        3 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
        4 调节细胞外基质
        5 上调抑癌基因,下调癌基因
        6 促进肝脏再生
        7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预测模型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局限性
        5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抗纤维化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影响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局限性
        5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病例报告表(CRF)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转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3)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征及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2 研究内容
        1.2.1 观察指标
        1.2.2 主要检测及检查方法
        1.2.3 功能评分标准
        1.2.4 技术路线
    1.3 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2.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结果
        2.1.2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2.2 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
        2.2.1 研究对象的总体临床特征
        2.2.2 不同性别组肝癌患者的临床特征
        2.2.3 不同年龄组肝癌患者的临床特征
        2.2.4 不同BMI组肝癌患者的临床特征
        2.2.5 不同甲胎蛋白水平组肝癌患者的临床特征
        2.2.6 不同CNLC分期组肝癌患者的临床特征
    2.3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2.3.1 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
        2.3.2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门静脉血栓对行TIPS治疗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的影响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五) 附录
第二部分 肝硬化并门静脉血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的个体化操作技术和临床疗效研究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五) 附录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5)术中射频预处理在肝硬化肝癌局部切除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2.1.2 肝硬化诊断方法及标准
        2.1.3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2.2 资料收集
    2.3 主要仪器与手术设备
    2.4 治疗过程
        2.4.1 术前准备
        2.4.2 手术过程
        2.4.3 术后处理
        2.4.4 出院标准
        2.4.5 术后治疗及随访
    2.5 观察终点
    2.6 观察指标
        2.6.1 一般资料
        2.6.2 术前资料
        2.6.3 术中资料
        2.6.4 术后资料
    2.7 统计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检验结果
    3.3 围术期情况
    3.4 术后并发症
    3.5 随访
        3.5.1 术后复发资料
        3.5.2 两组患者总生存期
第4章 讨论
    4.1 讨论
    4.2 不足与展望
        4.2.1 不足
        4.2.2 展望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乙型肝炎病毒既往感染者肝癌发生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流行病学
    1.2 HBV感染与HCC的关系
    1.3 HBV既往感染与HCC的关系
    1.4 NAFLD与HCC的关系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相关术语定义及诊断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HCC的病因分布
    3.2 HBV既往感染与现症感染基础上发生HCC患者的临床特征
    3.3 NAFLD与HBV既往感染基础上发生HCC风险之间的关系
    3.4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3.5 NAFLD在HBV既往感染者和现症感染者分布差异的亚组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HCC病因分类
    4.2 NAFLD与HBV既往感染者发生HCC的关系
    4.3 肝硬化对NAFLD与HBV既往感染者发生HCC之间关系的影响
    4.4 年龄对NAFLD与HBV既往感染者发生HCC之间关系的影响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104例急慢性肝病患者肝脏组织病理学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APRI、 FIB-4、 GPR、 RPR、 YKL-40、 GP73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血清miR-375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在乙肝肝癌TACE术后患者中的预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血清miR-375 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相关临床特征的关系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血清miR-375 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在乙肝肝癌TACE术后患者的预后评估研究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一.肝细胞肝癌
    二.miR-375
    三.细胞因子
    四.miR-375与HCC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二甲双胍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二甲双胍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活力、增殖、侵袭及迁移的作用
        3.2 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3.3 二甲双胍对肝癌细胞自噬的作用
    4 讨论
        4.1 糖尿病、二甲双胍与肝癌的关系
        4.2 二甲双胍对肝癌HepG2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5 结论
    6 对本课题的进一步设想
    7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技术在腹腔镜肝癌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
        3.2 患者的肿瘤分布
        3.3 患者的手术方式
        3.4 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资料
        3.5 术后并发症
        3.6 术后指标
        3.7 ICG-FI腹腔镜组中解剖性肝切除的荧光染色方式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对本课题的进一步设想
    7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1 二甲双胍与肿瘤
        1.1 二甲双胍与乳腺癌
        1.2 二甲双胍与消化道肿瘤
        1.3 二甲双胍与前列腺癌
        1.4 二甲双胍与宫颈癌
        1.5 二甲双胍与白血病
    2 二甲双胍抗肿瘤的机制
        2.1 二甲双胍与蛋白激酶AMPK/mTOR信号通路
        2.2 二甲双胍与LKB1-AMPK-mTOR信号通路
        2.3 二甲双胍与循环中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
        2.4 二甲双胍与细胞周期停滞
        2.5 二甲双胍与肿瘤血管新生、炎症反应
        2.6 二甲双胍与氧自由基的生成
        2.7 二甲双胍与肿瘤干细胞增殖
        2.8 二甲双胍的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0)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方法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2.3 潜在影响PBC患者发生肝癌的相关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人群的基本特征
    2.2 PBC相关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
    2.3 PBC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2.4 PBC患者相对于乙肝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四、超声随访家族性乙肝、肝硬化、肝癌4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预测模型及中医药对其预防作用[D]. 时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转归研究[D]. 周路路. 延安大学, 2021(11)
  • [3]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征及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危险因素分析[D]. 韩瑞瑞. 延安大学, 2021(11)
  • [4]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D]. 张凯. 山东大学, 2020(12)
  • [5]术中射频预处理在肝硬化肝癌局部切除中的临床研究[D]. 王滔. 南昌大学, 2020(08)
  • [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乙型肝炎病毒既往感染者肝癌发生关系的研究[D]. 陈丽.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104例急慢性肝病患者肝脏组织病理学的临床分析[D]. 邓富平.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8]血清miR-375在乙肝相关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在乙肝肝癌TACE术后患者中的预后评估研究[D]. 师玉卓.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9]二甲双胍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贾冉.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 [10]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因素研究[J]. 井小笛,姚建宁,李艳乐,王春峰,张连峰. 中国肿瘤临床, 2019(16)

标签:;  ;  ;  ;  ;  

家族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4例超声随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